粮食生产地位三篇

2024-08-24

粮食生产地位 篇1

一、大豆在国家粮食安全和政策中的地位演变

(一) 2008年前:调减大豆生产。长期以来, “谁来养活中国”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中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面临着水土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增长缓慢, 以及人口与收入提高、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的双重矛盾。因此, 政府工作的重心, 一直以提高粮食总产量, 满足消费的需要为第一要务。要提高粮食总产量, 就要必须提高玉米、小麦、稻谷等高产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 减少大豆的播种面积和产量;而要满足消费的需要, 就必须提高大豆的进口量。1996年中国大豆市场开放, 生产量渐渐减少, 进口量逐渐攀升, 谷物产量逐渐增加, 较好地满足了国内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大豆进口量增加更快, 2003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首次超过生产量, 并超过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2004年以来, 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产, 就与粮食的种植结构调整, 即高产谷物替代低产大豆的生产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随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大豆进口在执行调剂供求缺口功能的同时, 其负面作用开始显现。我国大豆虽然产量减少, 但是受国外低价进口大豆冲击下, 也出现了卖难现象。

(二) 2 008年起:增加大豆生产。2 008年是比较特殊的年份, 一方面国际上出现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此次粮食危机不是生产不足的危机, 而是价格危机;另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首次恢复到1998年历史最高水平, 粮食再次出现了卖难现象, 不仅是大豆而且玉米等谷物也出现了卖难现象。为此, 2 008年起国家开始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启动大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同时国家明确指出要连年提高收购价格来保障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刺激粮食生产。2 0 10年我国玉米由原来的净出口转为净进口, 进口增长速度快, 而且没有关税配额的高粱、DDGS等玉米替代品进口增加更快。2 0 1 4 年我国首次出现了生产量、进口量和库存量三量齐增现象。2 0 15年我国粮食产量达6.2亿吨, 进口量高达1.3亿吨, 其中谷物进口3, 271.5万吨, 大豆进口8, 169万吨, 而谷物库存很高, 仅玉米一项, 最新统计数据库存达2.5亿吨。因此, 贸易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渐渐发生了变化, 国家刺激粮食产量的政策导向也开始发生变化。2 0 13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 提出了“以我为主, 立足国内, 确保产能, 适度进口, 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 首提适度进口, 并强调谷物基本自给, 口粮绝对安全。2 0 1 4 年我国试点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 以应对国际市场冲击, 但是政策执行结果是, 国内外大豆价差有所缩小, 但是仍然很大, 而且产量没有预想的增长, 2 0 1 4 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比2 0 13年仅增加9, 000公顷, 2 0 15年播种面积又呈现下降趋势。2 0 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村结构性改革思路, 2 0 16年两会期间农业部韩长赋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重点抓三件事:增加大豆、调减玉米、提升牛奶, 即通过轮作等方式, 来增加大豆的播种面积, 减少玉米的播种面积, 从而实现增加大豆产量和调减玉米产量的目的。

可见, 2008年起大豆政策从临时收储政策, 到目标价格政策, 再到供给侧改革中明确提出“增加大豆”, 国家对大豆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 大豆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 悄然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供给侧结构改革必须与需求侧改革相配套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 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当前的重点是农产品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通过加快粮食加工转化消化库存;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 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多了、少了”的粮食结构性失衡问题。多了, 是指中国连续12年粮食增产, 尤其是玉米生产增长快, 玉米取代稻谷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产量大、库存很大, 2015年玉米产量2.25亿吨, 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6%。少了, 是指中国粮食还需要大量进口, 特别是大豆生产量少、进口量大, 我国作为大豆的原产国, 其自给率跌至12%。因此, 通过结构调整, 可以有效解决总量基本供给平衡与结构性失衡的矛盾。而降低成本, 也有利于提高粮食的国际竞争力,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粮食进口冲击问题。

但是, 要真正实现结构调整的目标, 还需要需求侧措施配套。解决大豆增产之后的市场需求问题。正如国家发改委伍绍史所讲, 要正确处理好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 要坚持需求引领供给创新, 有效发挥需求对生产的引领导作用。目前, 我国国产大豆虽然产量少, 但是市场需求也不足, 销售困难, 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 扩产之后的市场销售问题会更为严重。

当前, 我国国产大豆产业面临全面危机, 不仅国外低价大豆冲击市场严重, 而且跨国粮商垄断了大豆的贸易、加工、流通, 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 即使是作为传统大豆主产区的黑龙江省也成为进口大豆的主销区。如果需求侧改革不能配套, 不能有效扩大国产大豆需求, 即使国内大豆需求量大, 那也只能通过进口大豆来满足, 而目前由于汇率等问题, 进口大豆还是具有强烈的竞争优势。我国当前提出的降低成本的措施, 是否会形成良好的政策效果, 达到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相比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 还不得而知。

三、需求侧改革核心是大豆差异化营销战略

(一) 大豆实行差异化营销战略的依据。

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实质是两种产品、两个市场, 事实上有差异化。从产品方面来看, 国产大豆是天然大豆, 进口大豆为转基因大豆。从市场方面来看,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市场也不相同。国产大豆既可以用于食品蛋白市场, 如制作豆奶、蛋白粉、豆腐等, 又可以用于油脂加工, 其豆粕可作饲料;而进口转基因大豆不能用于豆制品市场, 只能用于油脂加工, 其豆粕只能用于饲料原料。目前的事实是,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相比, 有一定的差异化, 但是差异化不彻底。作为蛋白质市场, 基本上是由国产大豆占领, 但是其市场需求量有限, 同时存在监管难等原因, 进口转基因大豆也事实上通过掺兑进入豆制品加工市场, 掺兑量据估计每年大约有200~300万吨;豆油实行了一定的差异化, 即根据国家规定, 企业销售转基因豆油要进行标识, 但是由于油脂加工流通市场基本由跨国粮商垄断, 国产大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弱, 市场上难以见到国产大豆油的影子, 即使大豆主产区的黑龙江省的市场也基本由转基因豆油占领。同时, 作为饲料豆粕,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没有区分。因此, 一方面由于大豆用于蛋白质市场价格高, 拉动国产大豆市场价格提高;另一方面进口大豆粕与国产大豆粕没有实行差异化, 而国产豆油与进口豆油虽然实行了差异化, 但是差异化在市场上体现不大, 用高价的国产大豆进行油脂加工, 企业利润低, 没有竞争优势, 所以市场需求量不大。可见, 国产大豆需求量不高的原因在于,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相比, 有一定的差异化, 但是差异化不彻底。国产大豆要扩大市场需求, 必须走彻底的差异化道路。

(二) 大豆差异化战略的主要内容

1、政府要支持大豆知识科普宣传。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是两种不同的产品, 这是实行差异化战略的基础。国产大豆仍然是依靠传统育种技术生产, 其安全性毋庸置疑;但是进口大豆是转基因大豆, 其采用分子育种技术, 遗传物质转入了外源基因, 长期食用有安全风险问题, 目前存在着不同的争论。支持派认为, 转基因产品与传统产品没有差别, 如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提出了实质性等同的概念;反对派认为, 食用转基因产品会存在风险, 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水平。但是, 也有相当多的人对于转基因概念模糊不清, 甚至没有听说过转基因, 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食用转基因产品, 也不知道对于转基因产品还有争论。因此, 国家可以宣传正反两派观点, 即进行大豆知识科普宣传, 让消费者有知情权, 这是扩大国产大事需求量的基础条件。

2、规制跨国粮商的市场垄断势力。

目前, 跨国粮商凭借其在国际贸易、资金、规模、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已经垄断了我国油脂的加工和流通, 并且具有很强的市场价格控制能力。而国产大豆油脂加工企业已节节败退, 目前仅集中在黑龙江省等主产区, 开工率严重不足, 甚至低于10%, 这导致市场上难觅国产大豆油的影子, 消费者事实上失去了选择国产豆油的权利。跨国粮商已经实行了全产业链战略, 不仅加工转基因大豆, 也加工国产大豆。如果跨国粮商的战略是扩大进口大豆来加工油脂, 并采取压低国产大豆油脂价格的不正当行为, 国产大豆油脂企业必然难以生存, 加工量必然不足, 国产大豆市场需求量必然难以提升。所以, 政府必须规制跨国粮商的市场垄断势力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为国产大豆油脂加工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保护国产大豆油脂加工企业的正常开工生产, 让国产大豆油脂真正投放市场, 使消费者获得基本的选择权, 这是扩大国产大豆需求量的必要条件。

3、大豆产品要实行全面的差异化。

第一, 国家要采取严格的监控措施, 防止转基因大豆流入豆制品加工市场;第二, 对大豆油要进行严格控制标识, 同时对于大豆油脂加工工艺也可以实行差异化, 倡导传统的低温压榨工艺, 而非目前常见的浸出法高温精炼技术;第三, 国产豆粕用于饲料, 也可以实行一定的差异化。如鼓励养殖企业用国产豆粕作为饲料配方, 但是其产品宣传上也要突出强调饲料来源的差异性。同时, 也要借助于互联网技术, 在营销渠道方面实行差异化。

4、政府、协会、企业、农户要建立协同组织。

大豆产业的竞争是国际竞争, 发达国家为扩大本国大豆占领国外市场, 建立了政府、金融资本、协会、企业、农户之间的协同组织, 具有相当强的竞争能力。因此, 我国大豆要恢复本国的市场占有率, 必然面临着外部激烈的竞争, 为此也必须建立政府、协会、企业、农户间的协同组织。这要求, 一方面要界定协同组织各级主体的责任, 政府、协会、企业、农户的责任。如政府要创造有利于国产大豆发展的环境, 并出资帮助宣传和协助开拓本国大豆市场, 从原来的生产导向改为营销导向。大豆协会, 作为代表国产大豆油脂加工企业和农户的组织, 要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和市场开发;另一方面要加强各级主体之间的联系, 并各司其职。当前最基本的是要建立各级主体信息交流的平台, 这是加强各主体交流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潘文华, 许世卫.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困境与差异化发展战略[J].农业经济问题, 2014.2.

[2]徐雪高, 沈贵银.关于当前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状况的若干判断及差异化战略[J].经济纵横, 2015.12.

[3]农业供给侧改革:抓“玉米、大豆、牛奶”三件事[N].深圳特区报, 2016.3.8.

[4]农业也要去库存和供给侧改革[J].黑龙江粮食, 2016.1.

[5]陈锡文.中国粮食产量“多”“少”并存[EB/OL].http://business.sohu.com/20160306/n439556028.shtml.

[6]徐绍史.在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chinagrain.gov.cn/n316987/n877221/n877231/c884279/content.html.

粮食生产地位 篇2

摘要:介绍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和我国粮食安全的状况,并在分析新疆的粮食供求状况后,结合新疆的自身优势,提出了把新疆建设成国家粮食战略接替区的有利条件及限制因素。

关键词:新疆;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地位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6500(2009)01-0016-03

Analysis on Strategic Position of Xinjiang in Food Security of China

LI Zhi-yang,ZHANG Hong-li, YANG Qiang

(College of Economic and Trade,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0,China)

Abstract:The concept of food security and food security situation in China was stated. Then, after analyzing the food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in Xinjiang, the beneficial and constraint conditions on building Xinjiang into the strategy replacing area for the food security were suggested.

Key words: Xinjiang;China;food security;strategic position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如何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的新疆,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及独特的地缘环境决定它在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 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分析

1.1 粮食安全的概念

世界上很多研究人员对粮食安全概念进行各种探讨,但迄今为止被世界各国广泛引用的还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当初所下的定义,即“粮食安全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的粮食”。1983年FAO又对此进行新的定义,即“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应该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1992年我国政府也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指出“粮食安全,即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从概念可见,国家的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1.2 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分析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国际粮食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实现中国粮食的安全不仅能满足国内人们生活的需要,还体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重大贡献。

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从新的角度,以科学和发展的眼光,分析和把握当前和今后我国可能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显著地提高,但还不太稳定。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t稳步提高到1996年的5.04亿t后,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5亿t左右。然而,2000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骤减到4.6亿t,减幅达9%。2003年我国的粮食产量更是下降到4.31亿t,创18年来新低。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我国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从粮食供求来看,虽然我国的粮食产量是供过于求的,基本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粮食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目前的粮食过剩是相对性和阶段性的过剩,是由于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和市场消费紧缩等因素造成的;二是我国耕地的数量在减少、耕地质量在下降;三是一些经济落后地区过分强调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片面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缩减粮食耕种面积;四是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也可能给粮食需求带来压力。我国虽然在人口控制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目前仍保持年均1 000万人左右的增长速度。

2 新疆的粮食供求状况分析

新疆地处西北,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6,是我国的一个农业大区。新疆土地资源丰富,其人均耕地面积为1 667.5 m2。目前,全区还有未开发的宜农荒地1 000万hm2,占全国宜农荒地资源的20%以上。除2001年外,新疆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近10年都超过了800万t。而且新疆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保持在450 kg左右,是中国最具增粮空间的省区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由1978年的370万t上升到2005年的877万t,升幅达137%。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78年的300 kg上升到2005年的436 kg,升幅达45.7%。但前些年,新疆同全国一样,也曾出现阶段性、结构性的粮食过剩。粮食价格走低,粮食种植效益差,政府对种粮的农户扶持力度不够大,农民增收困难等,都使农民失去了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不过这种状况在最近几年得到改善,其原因是政府加大对农户的补贴力度,并采取了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价格上涨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政府应该抓住此契机,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深化粮食流通、储备体制改革。

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调整,新疆地区粮食的直接消费量有所下降,但是粮食的间接消费量却有所增加。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和新疆人口的自然增长,新疆地区对粮食的消费需求也必然会增加。据有关研究估计,2010年新疆的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1 177万t,其中工业用粮以及饲料用量需求增加的幅度较大。总之,新疆的粮食需求量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只有保持新疆粮食生产和供应的稳定性,才能保证粮食安全。

3 新疆在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上的战略地位分析

3.1 新疆在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上的战略地位

新疆作为全国最具有土地开放潜力,最具有增粮空间的省区,对维护全国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新疆的优势资源,把新疆建设成西北区商品粮基地、国家粮食战略接替区。新疆现有后备耕地资源中尚有333.33万hm2具备水源灌溉条件。新疆粮食发展战略目标初步是:在新疆一些降雨相对丰富、水源较多的地区如伊犁河谷、塔城盆地等,大面积推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计划可增加耕地66.67万hm2,同时采取节水、增水措施可新增耕地66.67万hm2。5年之后,争取把新疆粮食播种面积发展到200万hm2,总产量达到1 150万t,除满足区内粮食需求外,可调出疆商品粮300万t。到2020年,使新疆粮食播种面积翻一番,达到266.67万hm2,可产粮1 600万t,可调出疆商品粮600万t,对国家粮食安全将提供有利保证。总之,把新疆建设成国家粮食战略接替区无论对维护新疆粮食安全还是维护全国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新疆建设为粮食战略接替区的有利条件分析

(1)自然资源条件好。一是新疆具有丰富的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适宜大面积的粮食种植。二是新疆的水利设施具有一定的基础,其农业节水技术也走在全国的前列。三是新疆地广人稀,适宜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发展粮食生产。四是新疆有丰富的后备耕地资源,为新疆耕地面积的扩大提供了保障。总之,这些有利自然条件为新疆建设为全国的粮食战略接替区成为可能。

(2)粮食生产潜力巨大。一是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冬、春小麦种植结构,挖掘耕地利用潜力和提高农作物总产量。二是提高复种指数。当前新疆的复种指数为1.03,如果能在现有冬麦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充分采用套作、间作、轮作等耕作方式,把复种指数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加了2万hm2耕地。三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单产水平。新疆中低产田占新疆总播种面积的70%,如果通过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耕作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改善耕地质量,降低中低产田在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必将大幅度提高新疆粮食的单产水平。

3.3 新疆建设为粮食战略接替区的限制因素分析

(1)新疆后备耕地资源多,但其质量低,开发条件差。在新疆土地资源开发过程中,人们本能地遵循了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好后次的原则。目前,新疆土质比较肥沃、灌溉比较便利的土地已基本开发利用了,未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在不同程度上都受一些复合因素的限制。后备耕地资源虽数量上较多,但其土壤肥力较低,水源无保证,开发的成本高而经济效益却难预料。同时,后备耕地资源开发,还涉及诸多生态问题。

(2)水资源缺乏,且利用率低下。作为典型的干旱型地区,新疆降雨稀少,人们利用的水资源大多为冰川融水。新疆在水资源缺乏的同时,水资源的利用率也低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差,大水漫灌、串灌,渠、水库渗漏严重,这都导致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长期的过量灌溉将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渍化程度加剧。

(3)农民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新疆农民的生产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前些年新疆也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的粮食过剩,粮食价格、种粮效益持续走低,农民增收困难;其二,粮食安全保障缺乏比较完善的长效机制。粮价低导致农民收入减少,进而导致农民对土地投入不足。粮食主产区走入了“粮食大县、财政穷县”怪圈。粮食主产区政府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严重受挫;其三,新疆的粮食加工企业科技含量不高,优质粮的深加工、精加工不足,农产品附加值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结束语

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巨大粮食生产潜力为把新疆建设成西北的商品粮基地、国家级商品粮战略接替区提供了基本条件。把新疆建设为国家商品粮战略接替区,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新疆的土地资源优势,还能提高新疆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收入,使新疆在确保本区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还能向区外输出一定量的商品粮食,为实现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重要补充。总之,新疆国家商品粮战略接替区的建设,对实现新疆、国家的粮食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关键.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对策[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6 (1):43-45.

[2] 高帆.中国粮食安全研究的新进展:一个文献综述[J].江海学刊,2005 (5):82-88.

[3] 张广翠.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与前瞻[J].人口学刊,2005 (3):37-41.

[4] 梁雨祥.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与防范对策[J].广西粮食经济,2002 (1):15-18.

[5] 张累德.新疆的中低产土[J].干旱区研究,1990 (3):1-7.

[6] 布娲鹣·阿布拉.新疆成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接替区的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6 (6):31-32.

[7] 潘耀国.建设新疆粮食战略接替区分析[R].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第61号), 2005-04-22.

关注粮食安全发展粮食生产 篇3

当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世界性的粮食安全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虽然目前国内粮食市场总体稳定,但着眼大局和长远,要确保立足国内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做到“手中有粮”,还面临许多制约和挑战。农村土地撂荒情况严重,农民不安于耕的现象普遍,究其因,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1、粮食生产要素分散,粮食生产活力不够

我国长期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确保了国家粮食供给的基本自足。该项制度作为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但现实情况是,与这一基本制度紧密联系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表现出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一是家庭分散经营,土地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比如我县产粮大镇之一的洛口镇的灵村,人均耕地不足1.5亩,3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农户仅为8户,多数农户为分散经营的家庭小生产模式。这严重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大市场竞争,难以有效抵御市场风险。二是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一方面,生产领域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相对滞后,表现在推广网络不完善、农技人员自身素质欠缺和农技推广经费不足。另一方面,流通领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利于粮食生产。表现在粮食流通体制存在问题,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仓储平衡困难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不充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机械的大规模应用和农业科技的广泛推广,影响了农业资本的投入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导致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农业生产要素分散分割,难以实现优化组合、有效利用和规模效益,这些都制约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活力。

2、粮食生产效益低下,粮食生产动力不足

粮食生产具体弱质性、低效性的特点,市场机制的趋利性和农民自身局限性决定农民不会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出发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而是改种经济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或干脆将土地撂荒从事非农产业来实现个人收益和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导致粮食生产动力不足。一是粮食生产成本高。受时下物价总体水平上涨的影响,农资价格也水涨船高,今年宁都化肥价格涨幅就在50%以上、农药价格整体水平上涨30%,雇用劳力成本也大大提高,诸多因素导致粮食生产成本猛涨。据调查,种植一亩地粮食需生产成本达到700余元,而平均每亩粮食生产收益仅为846元左右,极大的扼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粮食生产收益不稳定。粮食生产硬件建设投入不足,降低了农业综合抗灾能力,致使粮食生产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原始状态。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粮食生产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种粮收益也无从稳定保障。三是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粮食生产净利润大幅下降,种粮比较效益低下,远不及务工或种植经济作物的收入,导致农户水稻双季种植改单季、精耕细作变粗放管理、种植经济作物甚至将土地撂荒。比如我们在洛口镇灵村调研发现,种植经济作物玛萁每亩纯收入在6000元左右,是种植粮食收益的30倍。四是粮补等惠农政策不尽科学。表现在:弥补市场机制缺失错位,扶持政策缺乏导向效应;补贴形式过于单一,资金分散缺乏规模效应;惠农政策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政策之间缺乏互补效应,因此国家出台的粮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没有有效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无法激发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3、粮食生产投入不高,粮食生产实力不强

近年来,我们对粮食生产的政府投入严重不足,集体和农户建设动力不够,导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弱化了粮食生产实力。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利设施建设落后,有效灌溉面积不足,降低了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发生频繁,亩产量难以提高;抗灾设施不完备,无法充分抵抗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无法避免。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流失日益加剧。近10年来,我国耕地总面积从19.51亿亩降到18.27亿亩,净减少1.24亿亩。农民自身投资农业的意愿不强烈,来自农业自身的资金积累大量外流。由于进城务工收入高出种粮收入10~12倍,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在农村的主要是妇女、老人和小孩,导致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据我们在洛口镇灵村村调研,了解到该村90%的青壮年劳动力均外出务工,劳动力严重不足导致许多耕地无法耕作,土地撂荒比例达到10%之多。

总之,尽管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是粮食生产活力不够、动力不足、实力不强的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仍然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为此,本人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第一、要创新生产经营机制,释放粮食生产活力

要大力推进生产经营机制创新,激发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一要激活土地要素。土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激活了,粮食生产的活力就能不断迸发。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的形式进行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鼓励土地向种粮大户、种养能手以及农业科技开发机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集中,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和劳动生产率,让农民从土地经营权流转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二要激活人力要素。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粮食生产才能获得持久、旺盛的活力。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宽渠道多形式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增强他们驾驭市场的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分工协作的能力。要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种粮农民自觉自愿地组织起来,将家庭经营的个体劣势转化为群体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广空间优化配臵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共享成果,通过大联合、大协作,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实现种粮收益的最大化。比如田头镇农户自发组建的宁都县田丰优质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60多人,辐射带动种农1000多户,通过规模化经营、订单式生产,2008年发展制种面积5500亩,收购种子300多万斤,产值达900多万元。三要完善服务体系。要尽快建立健全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粮食生产经营服务组织,大力培育扶持农村经纪人队伍,为种粮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配套服务,实现粮食在生产、储运、加工、购销以及技术、资金、信息等环节的有效管理和经营,把千家万户的粮食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市场有机联结起来,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

第二、要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增强粮食生产动力

要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生产动力不足的问题,必须走好四步棋。一

是建立粮食补贴稳步增长制度。要继续稳定、逐步完善、不断强化现有粮食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尽快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粮食补贴制度。适当扩大粮食核心产区范围,拿出更优惠的政策,集中更多的资金,增加对财政困难的产粮大县的奖励和补助,支持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二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鉴于粮食价格不能完全市场化,要加强和改善对粮价的宏观调控,推动形成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体现粮食生产成本收益、科学合理的粮食价格机制,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搞活粮食市场流通,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继续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提高价格水平,使之真正成为农民利益的保护价,引导广大农民自觉扩大粮食生产。三是增强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要建立粮食生产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快大宗粮食作物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在良种生产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逐步开展农业灾害保险,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农民投保、企业参与、合作保险、市场运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新路子,保护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搞好极端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帮助种粮农民防范灾害风险。四是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种粮收益低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核心产区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要提高粮食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粮食加工龙头企业,拉长粮食产业链,实现以销售促加工、以加工促收购、以收购促生产,提升粮食的附加值;完善龙头企业与种粮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稳定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价格,有效抑制种粮成本的上升。

第三、要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壮大粮食生产实力

上一篇:光纤探测器下一篇:新闻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