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与图书管理十篇

2024-09-12

高校图书馆与图书管理 篇1

1 借书证管理系统设计思想和原则

1.1 设计思想

高校图书馆借书证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是用一张图书馆的借书证管理逐步替代条码管理,利用带有电子信息的借书证作为所有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的身份信息,并通过带有电子信息借书证的读写设备,采集所有人员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情况,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图书馆的信息一体化,提高整个图书馆管理水平。

1.2 设计原则

一是先进性。系统采用先进的Client/Server数据库管理,支持各种硬件平台。无论是从系统功能及系统实用性上,均使系统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同时,保证系统在未来的几年内具有先进性。二是系统设计灵活,总体设计,分段实施,实现“急需急用”的原则, 同时为将来的扩展提供良好的接口,在硬件选型上灵活多变。三是规范化管理,便于提高系统管理的工作效率根据一卡通信息管理系统的规范,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借书证计算机管理方法。软件采用模块化构造,可以根据不同管理需求,方便地构造出定制的管理模块。四是提供丰富的决策及管理信息数据,便于提高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系统不仅要实现对图书馆日常管理的支持,同时在此基础上考虑为领导提供相应的决策数据,以便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2 系统的技术路线

实现一卡多用,关键在于卡的设计,各系统的数据共享,以及系统的安全性。一是卡片的设计:主要包括卡的选择 ( 成本和安全性 ) 及卡内数据结构的设计。重点考虑数据保护(逻辑加密,具有口令校验功能,提高卡的安全性)和存储容量(超过256字节的容量, 实现一卡多用)。二是一卡多用。卡内数据结构分为:图书馆发卡系统的卡头设计、图书管理记录区和图书馆收费管理的交易记事区等。三是为保证卡的安全性,可选择CPU卡。

3 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模块

本系统主要包括中心数据库,门禁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收费系统等部分。采用带有电子信息借书证读写设备直接与终端主机相连,然后终端主机将通过图书馆现有网络系统与系统服务器相连。整个借书证一卡通系统主要的管理任务由应用软件完成,带有电子信息借书证上主要保存身份信息和一部分用于保证系统可靠性的缓存信息,如最新的消费信息等,主要的信息和数据将直接保存在系统服务器数据库中,从而有效地实现系统统一管理。本地主机的主要任务是读取借书证读写器传来的用户身份信息,然后将用户身份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存入后台数据库。

3.1 发卡中心管理模块

完成用户的信息入库,并给初始化卡,接受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查询,能完成用户在卡上的存钱过程,能修改用户的个人信息,具有挂失、解挂以及重新办卡的功能,能注销用户,对系统进行维护。

3.2 门禁管理模块

“门禁子系统是图书馆安全屏障。进入图书馆的用户必须首先要划卡注册,由门禁管理子系统进行合法性检查。当检查合法时, 系统将该用户的划卡信息存入数据库,向门禁设备发进控制信号, 开启安全门让合法者通行。图书馆门禁系统主要就是要通过对读者和工作人员的身份验证来确定其是否具有进入图书馆的权限。

3.3 电子阅览室及读者消费管理模块

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监控电子阅览室用户上机情况,实现进入阅览室的读者的带有电子信息借书证验证以及信息的记录,同时,实施对用户上机的计费,并将相应消费信息传入后台数据库。如遇特殊情况,还应能够从主计算机的数据库中调出读者的详细信息,方便处理现场情况,实现“黑名单”限制功能通过对借书证中的电子钱包进行计费。

3.4 图书管理模块

第一是图书借闻管理。将借书者所借书籍的编号及借阅时同写入带有电子信息借书证中,还书时注销。如图书逾期或有图书损坏、丢失,从带有电子信息借书证中扣减赔偿,并将赔偿信息写入借书证中。第二是阅览室管理。读者进阅览室前将图书馆卡插入读写器,在取得进入该阅览室的权利后方能进入。读写器自动记录进入阅览室的人员情况及时间,当阅览室满员后提示管理人员,并对阅览情况进行统计。

3.5 共享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系统是复杂数据处理的核心,它在操作时间、空间和复杂性方面决定了数据操作能力。Oracle数据库是一个协调服务器和一个用于支持任务决定型应用程序的开放式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可以完全移植到80多个不同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这种移植性允许自由选择数据库服务器平台,以满足目前和将来的需要而又不影响已有的应用程序。

参考文献

高校图书馆与图书管理 篇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

有人将图书馆称作是“没有围墙的大学”, 这体现了图书馆作为求知者的良师益友, 内容极其丰富。对于高校而言, 发挥高校图书馆为读者和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 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 高校图书馆要不断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创新, 把加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要深入查找“短板”, 破解发展难题, 谋划发展思路, 切实提高高校图书馆为读者和教学科研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1 服务是永恒的主题

高校图书馆的根本就是服务, 这也成了高校图书馆一直不变的主题。而高校图书馆工作质量的衡量标准也是工作核心, 就是为读者和教学科研工作服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 服务的手段, 质量和内容也随之进入信息知识经济时期, 产生了拥有明显进步的信息服务机构。伴随提供给读者选择阅读资源的渠道越来越多, 高校图书馆也面临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挑战。要面对挑战, 得到市场, 就要使图书馆管理和服务跟随时代发展脚步不断创新,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通过更好的服务质量赢得市场和读者。

1.1 强化服务意识

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具有为社会、为读者和教学科研服务的强烈意识, 不断发扬奉献精神。让每一本书都为读者和教学科研的需要服务。这是衡量高校图书馆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标准。馆员要想方设法把馆藏全方位多层次地揭示给读者, 让图书走入读者之中, 要主动与读者沟通和互动。在对读者服务的过程中主动地跟读者套近乎, 一句热情示好的问候, 一句亲切的话语, 一个温馨的微笑, 都能缩短图书馆员与读者的心理距离, 增强相互间的亲切度, 给读者一个和谐的空间, 给读者创造一种身心愉快的阅览环境,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让他们在图书馆就像在“家”里学习一样, 有一种在“家”学习的舒适感觉。与读者交谈, 这就需要熟悉读者、了解读者, 根据读者群体的阅读兴趣, 为他们的服务做到有的放矢。以读者的要求为第一信号, 在与读者交谈的过程中, 读者往往会对图书馆的服务项目、馆藏补充、书目推荐、借书期限、规章制度以及开馆时间等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要, 每位馆员都要力求达到服务对接“零距离”, 服务质量“零差错”, 服务程序“零障碍”的目标, 从而促进和推动图书馆工作向前发展。

1.2 正确引导读者的阅读倾向

馆员要明确自已肩上担负着服务育人的重任, 在日常服务的基础上注重读者的阅读倾向、动机和特点, 进而采取相应的阅读辅导, 同时开展书评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组织读书小组等多种形式。为了使读者及时了解到馆藏新书, 可采用新书目录推介或图书宣传栏等形式向广大读者推荐介绍馆藏新书, 定期组织读书征文活动, 评出好的读后感, 读书心得在校内媒体上刊登宣传, 鼓励读者多读书, 读好书, 真正从图书馆这个知识宝库中吸取更多的知识。

1.3 为读者服务要贯穿于始终

高校图书馆是积聚知识的宝库, 是传播、交流知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的载体, 决定着它以服务社会、服务读者和教学科研为根本宗旨。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就是“为人找书”和“为书找人”, 也就是使图书馆收藏的大量文献资料找到最需要利用它们的读者, 使广大读者找到他们最重要的文献资料, 这是一项既平凡又细微的工作, 却责任很重。一要具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奉献精神。图书馆员不仅具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奉献精神, 而且还要了解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规律, 掌握一定的科学服务方法和技能。在服务工作中, 时刻为读者着想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树立“宁肯自己麻烦千遍, 不愿读者稍有不便”的信念, 想读者之所想, 急读者之所急, 努力为读者提供“满意十惊喜”的服务。同时, 高校图书馆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图书馆馆员的精神面貌, 一举一动与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因此, 图书馆员更应以良好的精神面貌, 文明的举止, 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读者, 充分展示图书馆对学校的广泛影响力。二要根据市场需要, 服务特色专业和课程建设。图书馆应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组织藏书, 参与专业的文献资源建设, 为师生提供深层次的参考咨询、相关课题的文献检索、定题跟踪和决策参考等服务指导。三要致力于教学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与开发, 创造读者利用网络资源的条件。充分利用校园网, 建立一个以图书馆为主体的信息网络中心。四要进行特色馆藏建设。文献资源建设应紧紧围绕服务高校教学、科研以及技术发展的变化规律文献资源建设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 在丰富的基础上优质, 在优质的基础上实用在实用的基础上多样化, 创建一个为教学服务的完善高效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五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思想政治方面, 图书馆馆员要加强思想素质的提升,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热爱国家, 热爱图书管理事业, 有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 以良好的职业形象, 文明形象, 热情的态度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在业务技能方面, 图书馆员要有过硬的图书馆专业基础知识和图书馆管理技能, 精通数字化资料的综合管理能力, 要熟悉《中图法》, 熟悉馆藏, 了解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开展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此外, 图书馆的工作者还要努力学习经常积累, 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为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 也是一种提高自我研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六要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图书馆没有读者正如体育馆没有观众, 音乐厅没有听众, 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读者是图书馆生存的前提“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因此, 要更新观念, 以“读者满意”为目标, 熟悉、了解读者需求, 调查他们现实的和潜在的要求, 研究他们的习惯、兴趣和爱好, 分析他们的行为能力水平, 加大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开发, 向读者提供各种网络导航系统运用技术、站名和检索方法, 最大限度地不断满足广大读者对文献信息等的需求, 把图书馆构建成读者最向往的地方。

2 立足本质, 爱岗敬业

图书馆进入了现代信息服务领域, 实现了网络现代化服务方式, 它的服务手段也向综合化、数控化、网络化转变。它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学习, 不断补充更新知识和技能, 拓宽视野, 完善知识结构, 努力把自己历练成现代化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二是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现代化意识。近年来, 高校图书馆发展已经得到了广大读者认可, 体现了它自身的重要性和存在发展的价值。高校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读者展开, 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就要从根本上解决服务观念和服务质量问题。高校图书馆只有在为读者更好的服务中才能实现和提升自身的价值, 否则高校图书馆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三是在服务上要遵守“客户至上”原则, 清楚的认识到读者就是学校图书馆的客户, 读者就是学校图书馆信息产品的消费者, 一切以读者需要为原则, 合理开发文献资源, 开拓服务项目, 提高服务品质, 有效地发挥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促进图书流通量的提高, 提升学校图书馆在学校的影响力。

3 以读者需求为尺度, 合理配置图书资源

以读者需求为尺度, 发挥服务主题功能。在图书馆工作中, 一切以读者需求为原则, 深入读者, 了解读者的需要, 是服务和管理的重要环节。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着购书经费不足的现象, 造成馆藏不足, 资源不全。比如一些价钱昂贵的工具书, 由于经费问题图书馆无力购买。因此, 使馆员在为读者选图书的时候受到了限制, 但在读者中往往不时有人需要这样的资料, 这样就造成了供求矛盾, 这就要求馆员要以读者要求出发, 合理搭配, 尽其所能解决读者的实际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读者的满意。同时,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质量, 也是拉近与读者距离的关键所在。过去那种拖拖拉拉的工作作风必然会不适应现代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需要, 甚至会影响和制约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总之, 高校图书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为读者服务”的宗旨, 才能得到发展,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 要求每位管理人员都应该在为读者服务中强化职业理念, 弘扬行业精神, 打造服务品牌, 自觉地用实际行动塑造图书馆的良好文明形象, 提升图书馆的地位和影响力, 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红芹.高校图书馆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定位研究与服务实践[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 (4) .

高校图书馆网站的建立与管理 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网站 建立

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关键是确定以发展读者服务体系作为图书馆建设的中心任务。下面笔者就以读者服务体系为中心,试图提出现代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及必要的要素,以期进一步推动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

一、图书馆网站的目的

图书馆网站设立的目的包括资源目标导向、目标用户群、信息资源的层次等等。作为高校图书馆网站,应将网站定位于为校内师生提供信息的查询、检索,为高校教育科研提供服务,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建立网上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使信息资源网与通信网协调发展,真正为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营造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信息网络环境。

二、信息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对于图书馆来说,图书馆的资源是其存在的首要条件,这既要求网上信息资源的种类应该丰富多样,而且信息资源的开发应达到一定的深度,不仅要建立相关数据库,而且数据库的数量、质量、可用性、易用性均应适应用户的需求。信息资源的广度即是否涉及所覆盖主题领域的各个方面,深度即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包含原始信息还是只提供信息线索。在资源的广度上,应提供众多的资源数据库、教育培训、科技查新、咨询台、学位论文服务、网络导航等。资源数据库既包括馆藏资源及自建数据库,又包括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人大复印报刊、中国期刊网等国内购买的数据库,也包括购买外国联机查询系统及各学科的数据库等,满足读者各种资源需求。在深度上,各个数据库根据其性质可提供书目、摘要甚至全文。各高校均应加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它是提供基于异构系统的资源跨库检索服务,用户可按学科、数据库名称、文种同时检索多个系统中的多种资源,包括数据库、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输入一个检索式,便可以看到多个数据库的查询结果,并可进一步得到详细记录和下载全文,内容广且深。

三、信息资源的特色

一个网站能否提供快捷有效的特色化信息服务,是网站能否立足和迅速发展的决定因素。任何图书馆在馆藏及服务方面均有自身的不足及长处,自身的特色性就是强调发挥优势资源,发挥自身特长。在高校图书馆走整体化建设道路、实行文献资源共享的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特色尤为重要。清华大学图书馆中清华特色资源里的清华文库,收录了该校教师、校友著作以及能够反映清华历史与现状的各种特色资料,包括清华人专著、校友著作专架、清华专题研究资料等,体现出学校的精神气质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另外,各高校通过建立自己的特色资源库,也为我国建立统一的联机查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信息交流的交互性

现代图书馆和读者的关系从“图书馆轴心论”向“用户轴心论”发展,图书馆与读者的良好互动,有利于图书馆本身的完善,也有利于帮助读者更便捷获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例如开辟计数器、电子邮箱、留言板、读者论坛、新书推荐等等。凡此功能虽然只是图书馆的辅助,但通过发挥,能充分体现高校图书馆网上信息交流的开放性和友好性,图书馆不仅能及时发现服务中的问题,而且可以抓住读者的兴趣,鼓励其频繁使用本网站。

五、信息资源的咨询服务

Internet有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图书馆网站所设立网络导航是图书馆集成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其开放性的体现。导航的作用能帮助用户从尽可能广的空间和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如中山大学的图书馆网站在网海导航中开设了学科专题指南,其中包括数字通信与计算机应用专题导航、化学化工学科导航、生命科学学科导航和国际经济与现代企业管理导航,充分体现了高校图书馆网站的信息咨询功能。另外,指引库的建设既是突破传统信息资源建设的一种探索,它可以存放大量的数据库或服务器地址信息,指引用户到特定的网站获取所需信息。

六、多媒体的信息资源

现代信息社会信息资源的表现形式从原始的文字信息发展到多媒体化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音频、视频、图像等多种形式的资源,为信息的保存与传递提供了多种渠道。北京大学图书馆提供视频点播服务,其内容包罗宗教、社会、科学、经济等各个领域专题讲座的视频录像。该图书馆同时也提供网络教学服务,提供网络教学的课程有《新制度经济学》《法律经济学》等,学生甚至校外浏览者均可以下载其课件进行学习,大大丰富了图书馆网站资源。

七、信息资源的教育指导性

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机构既应该为大众提供广而深的信息服务,也应该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发挥教育服务功能。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一部分,其信息资源更应体现教育指导性。上述被调研高校的资源建设、学术链接、教材参考、课件下载、讲座录像等种种服务均体现教育的指导原则。

八、科学有效引导读者

作为高校图书馆网站,十分有必要培育自己的客户群体。高校图书馆除了应该不断丰富网站内容,指导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外,对新生入馆指导工作尤为重要。可以通过播放图书馆实况录像,给同学们一种“原汁原味”的直观印象,并综合利用幻灯片、图书馆使用的小册子等,便于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图书馆主页上提供的网上资源,使图书馆资源真正得到利用,有助于从需求方面带动提高图书馆网站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海群,蒋新颖. 我国高校图书馆Web网站建设评价[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9(2).

[2]王玲,连宇江. 简论图书馆网站建设的原则[J]. 图书馆论坛,2004(1).

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与服务探析 篇4

摘要:期刊阅览室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期刊管理与利用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好高校图书馆的期刊资源,是图书馆需要面对和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文章从信息时代的期刊管理和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两个方面出发就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好高校图书馆的期刊资源做了简要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期刊管理 信息化 过刊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期刊作为知识的重要载体,因具有信息量大、新颖、内容广泛、传递信息快等特点,而被视为十大信息源之首,也是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重要平台之一,所以越来越受到高校师生的青睐。

由于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查新检索、馆际互借等工作皆以期刊作为重要信息源和工作对象,因而图书馆期刊管理与利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因此,期刊管理与服务如何创新,怎样有效提高为读者服务的质量及效率,成为本世纪高校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

1 信息时代的期刊管理

在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期刊工作不仅要保持传统的服务方式,而且要实现由传统服务向网络信息服务的转变,这就需要开发各种网络期刊信息资源,提供网络期刊信息服务。信息时代的期刊服务工作面临变革,新型的期刊工作模式亟待建立。①

1.1 期刊征订工作的重要性

期刊征订工作是期刊管理的先决条件。我校已建立了30多个研究所,标志着学校已从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变,各个学科的研究型教师群已经形成,他们以学科研究性期刊为主要需求。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要选好科技期刊。精品科技期刊应具有:⑴在本学科或相关领域拥有广泛的读者和作者群体,备受同行专家关注和喜爱,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等多项综合期刊评价指标居本学科和相关领域之首;⑵能集中反映某一领域或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从而引领学术潮流,导航学术发展方向;⑶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做好科技期刊征订工作的同时,休闲娱乐性期刊的选择也应该达到一定的比例。选好这类期刊可以说是提高读者到馆率的一个关键因素,从健康的角度出发选购一些适合青年学生阅读的一些娱乐性期刊,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期刊利用率,而且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此外,我们还要注重电子期刊的采购,电子型期刊因具有信息储存量大、检索途径多、界面友好和便于上网以实现资源共享等优点,已在馆藏期刊结构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还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免费或收费的网络电子期刊,并将其视为“虚拟馆藏”,在充实馆藏资源的同时,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效率。②

1.2 提高期刊的深层次开发和信息化服务

期刊信息开发是期刊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初次文献的开发是基本的环节,它可以给读者最直观的`印象,使读者尽快初步了解期刊的大致信息。二次文献的开发是初次文献加工整理后,使其走向有序化和规范化的状态,是一种多功能的文献开发。综合整理形成三次文献,它是在专题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期刊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对文献本质特征进行实质性的揭示,将分散在大量期刊文献中隐含的有用信息进行加工,形成综述评论资料。

2 树立服务至上的观念

2.1 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提高优质服务的保障

从期刊管理中很容易发现服务的影子,所以高校图书馆期刊的管理与服务是相辅相成的,对期刊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和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③提高期刊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一是加强期刊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使其处处以身作则,忠于职守,进取奉献,不断开拓创新,在自己的本质工作上做出自己的贡献。二是对期刊管理人员进行在岗培训,不断提高期刊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实施继续教育,鼓励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从各个方面丰富自己,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三是采用引进和送出去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技术骨干可以送出去进行业务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总之,通过多方面培养,使期刊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知识在整体上体现出一专多能的优势,以使其能全面负责图书馆期刊工作,以适应网络时代期刊工作的新需要、新要求。

2.2 专业基础知识是提高优质服务的重点

现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期刊服务方式也随之改变,这就对期刊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更高要求。④期刊服务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加强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这有这样在可以在新的环境和形势下适应期刊工作的新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外,高校图书馆的期刊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自己的工作责任心,具备较好的业务素质和能力。⑤期刊管理人员必须要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牢牢树立“读者第一,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用自己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⑥相关的期刊部门只有不断提高期刊的质量及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改进创新服务方式,才能发挥期刊最大的优势争取好的效应。⑦

总之,随着信息时代的全球化,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的职能重心逐步由文献传递者向信息导航者过渡,面对新的时代形势和特点,期刊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勤于实践,才能提高期刊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开创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新局面。

注释

①刘玉峰.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与服务[J].绥化学院学报,.26(4):170-171.

②何春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期刊管理与服务[J].情报探索,.16(2):100-101.

③池淑华.图书馆员管理和素质再造的思考[J].情报杂志,.12(2):96-97.

④王敬.浅谈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与服务[J].科技创新导报,2008.30(4):223-224.

⑤姜丽华.加强期刊信息资源开发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4).

高校图书馆与图书管理 篇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员素质,有效管理

高校图书馆主要是服务广大师生的科研创作与教学工作, 是学校师生课堂学习生活之外的主要活动场所, 也是学习的第二课堂。21 世纪, 信息资源丰富、充足, 传播速度快且方式多样, 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扩散的中心, 是高校师生接受宝贵知识的基地, 也是接触社会外界信息的桥梁。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建设已成为提高学校科研、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所以, 许多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与学校图书馆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而图书管理者对图书馆的管理和自身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图书馆能否发挥其最大的服务价值。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灵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图书馆不再是单一的书面知识传播地, 更是信息的集散中心。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单一, 缺乏激励机制, 难以调动图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惩奖不分, 约束机制、人员管理制度不完善, 导致管理人员出现定位不清、工作懈怠、工作效益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2.对信息管理建设不够重视, 信息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 许多图书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甚至是一知半解。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 多数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仅仅是多添置电脑并下载安装一系列图书管理软件, 以便在电脑上检索。这就导致图书馆管理混乱, 图书管理人员毫无信息化意识, 难以发挥图书馆的信息集散作用。

3.图书馆藏书规模趋于形式化, 只重数量忽视质量

目前, 许多高校引以为豪的话题从学校规模、学校历史、学校建设到学校绿化随处可见。但说起图书馆, 人们总会说, 我校的藏书数量达到多少, 这种观点只看重数量, 而忽视了图书本身的科研教学价值。另外, 有些学校图书馆规模不大、资源分散, 更甚者, 为了保持较大的图书藏量, 仍保存着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毫无价值的图书, 占据了图书馆的空间资源。

二高校图书管理员群体的现状

1.管理者自身素质、责任意识不强

许多高校的图书管理员素质需进一步提高。许多人认为图书管理者的工作就是管理图书的借出、归还, 收集登记, 把图书归档整理等。这种每天单一重复的工作就会滋长管理者的惰性, 意识不到自身责任重大, 从而懈怠工作, 导致图书管理员与借阅书本的学生发生争执的事情在各高校时有发生, 这一问题急需解决。

2.管理者学历知识水平不高

由于各种现实原因, 很多高校的图书管理人员多不是科班 (即图书管理专业人员) 出身, 即便有也是非常少的, 很多管理者都是从别的岗位或行业转岗过来, 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再加上管理者对图书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浮于表面, 造成了他们采用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工作模式, 只停留于为学生借取、登记、保存图书的消极状态。他们认为图书管理员无须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对少数专业图书管理者而言, 图书馆管理工作单调枯燥、毫无创新, 因此无心钻研改进管理方法, 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这对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性会造成很大影响。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有效办法

1.完善图书馆信息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人员管理体制

完善图书馆信息管理制度和人员管理体制。引进激励、竞争机制, 激发图书管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现代社会, 一切的管理都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为根本目的的, 所以, 在建立图书馆管理体制时, 要体现“各得其所, 各尽其能”的原则, 在付出劳动的同时有相应的回报, 使图书馆在原有的激励竞争机制下不断创新, 最终形成一套自己的激励与约束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动力与压力相平衡的管理模式。

2.强化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集散中心, 是学校师生进行科研、教学活动的基地。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的高低, 决定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要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就要对信息化管理有敏捷的嗅觉和反应, 抓住图书管理的主流方向。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要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培养与提高当作重点来抓, 帮助图书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牢固的图书管理信息化意识。

四提高高校图书管理员素质的办法

1.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专业素质

高校图书馆应健全自身的管理体制, 注重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通过定期培训和进修, 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政策范围内, 还可让员工脱岗接受继续教育深造。图书馆还应针对各管理部门的特点重点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 如图书馆信息管理部门管理能力的提高与巩固, 图书采编部门对信息的抓取和收集, 图书阅览室、微机室的管理、维护以及突发事故的处理办法等的培训。用各种方式从不同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2.转变观念, 树立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

一直以来, 高校图书管理者或多或少地认为, 图书管理工作就是被动地接受读者的借阅和图书的检索, 重视书而不重视读者, 无法揣摩读者的需求、满足读者的阅读欲望。部分图书管理人员觉得图书馆只要有大量的藏书就万事俱备了, 认为读者借阅图书是有求于人, 从而态度冷漠傲慢, 导致图书管理者与读者关系僵化, 无法达到图书馆为人服务的目标。因此, 图书管理人员要转变传统观念, 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 切实为读者挑选、准备符合他们需要的书籍, 以热忱的服务态度感染读者, 形成管理者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满足人与人之间相互需要的心理需求, 从而激发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端正服务态度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业道德标准, 图书管理人员也不例外。在鼓励图书管理人员转变传统管理观念的同时, 还要大力推进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使其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观念, 为学校广大师生提供教育教学、科研创作坚实有效且全面的书籍资料。图书管理人员要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 充分认识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和自己工作的价值, 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通过自身努力在图书管理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在服务过程中, 要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规范自身行为, 用真诚又细致周到的服务让广大读者在获得书籍阅读满足的同时, 还能感受人际交往中的温暖, 这不仅能实现服务于人的目标, 更能满足被人需要和认可的心理需求, 从而刺激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图书馆成为高校的一大特色。

五结束语

图书馆是大学师生的第二课堂, 是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也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传统的单一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下图书馆发展的需求。因此, 要从根本上提高图书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改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 实行有效的图书馆信息管理模式, 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学校各部门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 努力杜绝图书馆不文明现象的出现, 为高校师生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第二课堂, 实现图书馆服务教育工作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红娟.浅谈新时期图书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1)

[2]义德日根.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4 (33)

[3]冷梅.浅析信息时代高校图书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1)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未来发展 篇6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和要求

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是“重藏轻用”, “以书为本”, 对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行为作出了种种限制, 常把书架的整齐度、乱架情况、图书丢失率、图书损坏情况等作为衡量管理质量的标准。现代图书馆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较多考虑文献的开架率、文献利用率、文献的使用效益和读者的满意程度, 力图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这是一种开放式服务理念。

图书馆的数字化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也是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电子资源凭借着用户群体广泛、内容生动形象、制作传播快捷等优点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电子资源作为现代化图书馆的重要文献形式之一, 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电子资源, 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未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有着如下几点要求: (1) 着力转变不适应高校图书馆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2) 着力构建和完善有利于图书馆全方位发展、多层面服务的各项举措, 进一步拉近与高校师生间求知的距离; (3) 提倡图书馆读书与校园读书的有机结合; (4) 在创新机制上能有新突破, 认真查找影响高校图书馆在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5) 完善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高校图书馆日常管理、业绩考评、资源配置、服务功能、馆员素质及工作机制; (6) 努力把实践科学发展转化为推动校园图书发展的自我行动, 布局谋划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工作规划。

那么在未来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如何满足以上提出的6点要求, 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浮出了水面。而关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国内外专家、学者各有看法, 至今尚未形成一致认同的定义。对其概念的界定可以从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特征着手: (1) 资源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化图书馆的首要特征和必备条件。数字化图书馆的数据、文本、等所有信息资源都是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信息, 其传递突破时空限制, 提供更为快捷和方便。 (2) 流通网络化。传统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是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流通服务, 而数字图书馆的读者获取的查询、检索、预约、下载等一切的服务几乎全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 (3) 管理自动化。馆藏信息资源库的常规管理如数据库的月/日更新、数据库访问量的统计、读者类型的统计分析、各种资源利用率的比较等均可通过管理员在服务器上的预设置而实现操作的全自动化。 (4) 资源共享化。本地或者远程用户可以对图书馆提供的开放的、有组织的信息资源库进行访问, 获取自己需要的最终信息。同样的个体信息源如一篇文章或者一个视频作品可以提供给不同地点的几十个甚至是几百个以上用户同时利用,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5) 人员素质综合化。工作的开展需要知识面宽广、才能全面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除专业知识外, 还应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等方面的实操技能。

二、网络学习是高校教育面向未来学习的必然选择

从世界范围上看, Internet已成为全球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基本设施。Internet的迅速发展, 一种建立在网络之上的学习, 一种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学习, 一种基于信息的学习——网络学习便应运而生。

网络学习, 如果简单的从字面理解的话, 就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过程。其实不然, 网络学习有着极丰富的内涵。网络作为知识与信息的媒体而存在, 可视之为书籍、视听资料等学习媒体等自然延伸, 所不同的是它具备了更多的功能, 几乎涵盖了所有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 集文、图、声、像为一体, 成为迄今为止功能齐全、应用广泛的教学媒体。

网络学习具有极大的自由度, 打破了学习者文化、专业、年龄、国度的界限。在这里, 没有教师与学生的区分, 没有区域与时间的差别。可以通过e-mail、电子公告牌、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网上服务项目, 参与各学科, 各领域热点问题讨论, 及时交流和探讨最新科研成果。

三、面向网络学习,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采取措施

1、高校图书馆将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

近年来, 随着因特网及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发展, 网络悄然进入图书馆, 图书馆局域网纷纷建立, 各类型图书馆都在将馆藏资源上网, 也不断从网上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不断完善, 高校图书馆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网络学习的挑战, 帮助读者树立起网络学习的观念, 提高获取网络文献的能力。

2、加快网络阅览室、网络图书馆建设, 实现数字化信息服务

图书馆为满足读者学习的需求, 可以建立了各种类型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阅览室, 为读者利用网络文献, 学习和掌握知识提供方便。如,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网络信息阅览室于2000年4月正式开通, 为读者提供在线浏览服务, 主要有国际知名的elseiver science出版公司学术原文数据库、剑桥科学文献 (csa) 数据库文献题录及文摘的检索, ei compendex web (工程索引) 网上检索等。

3、实行网络联采联编, 方便读者网上书目查询

为适应网络学习者的需要, 图书馆可直接从联采联编中心或书商的网站下载书目数据, 或由联采联编中心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图书馆采编人员, 供编目人员使用。通过采编工具软件, 编目人员可以直接到国家或地方文献保障中心下载书目数据, 套录使用, 以此提高编目的速度和质量, 缩短新书加工周期。

4、开辟网上读者指南, 实行优质服务

网络学习的兴起, 流通部门的工作内容也增多了。除了传统的借阅歪, 还应通过图书馆的web站点, 开辟读者指南, 将各项优质服务的内容和方法上网, 使读者可以坐在任何一台计算机面前, 只要打开图书馆的网页, 便可以在网上预约自己所要借阅的图书, 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对将要超期的读者进行图书催还。当然, 读者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借阅的图书以及借、还日期。

5、采用多种导航方式, 揭示虚拟馆藏资源

图书馆应该以“读者为中心”, 积极做好虚拟馆藏资源的组织与揭示工作。为了满足网络学习者的需要, 图书馆要对那些只有拥有使用权而不拥有所有权的网上资源, 根据其分布在不同的数据库, 缺少统一的分类体系和检索界面的现状, 合理安排人员进行组织、优化、筛选, 并按专业, 专题建立起读者指引数据库, 加大对网上资源的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的力度, 让那些面对虚拟馆藏资源束手无策的读者顺利获得所需文献资料。

6、改变用户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传统图书馆对用户进行信息教育和检索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馆藏及卡片式、书本式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图书馆对用户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自然地就将重点转移到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检索、及internet检索培训以及各种类型地计算机检索和数据库检索与利用地培训等。

综上, 图书馆的数字化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也是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电子资源作为现代化图书馆的重要文献形式之一, 充分有效地利用电子资源, 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构建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信息服务系统, 不仅能够改善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质量, 而且能够将静态的信息资源变成积极的、主动的资源形式, 使得读者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在不同地域进行资源检索。电子资源管理也改变了以前的被动局面, 还能够利用系统跟踪、分析资源的使用情况, 开展导读等多种服务。总之, 随着电子资源信息服务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对教学、科研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也能为读者提供一种新型的网络应用平台。

摘要:本文简述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概念, 针对当前图书馆数字化管理的趋势, 对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进行了综述, 以期使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和服务职能, 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关键词:网络学习,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数字化

参考文献

[1]王松涛.论网络学习[J].教育研究, 1999, (3) .

[2]邵晶.对我国大学图书馆虚拟馆藏资源组织与揭示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1, (1) .

[3]王纯.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布局及网络管理[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0, (6) .

[4]南英子.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及对策[J].情报科学, 2001, (12) .

高校图书馆与图书管理 篇7

1 开架阅览服务的优点

1.1 具有直接性, 开拓视野。

读者直接接触图书, 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图书, 节省了时间, 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可浏览、比较其他同类的图书或与之相关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书籍, 方便了读者阅读, 扩大了阅览范围。

1.2 开架借阅不用查目录, 可以直接取阅。

缩短了图书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增加了读者与图书的亲和力。同时, 由于读者直接面对图书, 更容易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图书, 更多的潜在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 增加了图书的流通量。

1.3 密切了读者与馆员的关系。

开架借阅后, 馆员从进库为读者找书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 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是为读者解决借阅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更好地开展咨询服务和导读工作, 改善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增强了读者对图书馆及馆员的理解与信赖。

2 开架阅览中存在的问题

2.1 错架与乱架现象严重。

闭架图书的优势是架面整齐, 序号排列正确, 查找图书方便快捷, 一目了然, 而闭架图书的这些优势则刚好是开架图书的劣势。

一些读者在阅览过程中随意性很大, 缺乏公共道德的约束意识, 只图方便自己, 不考虑影响别人, 随意抽取, 人走到哪里就放到哪里, 使图书与其架位不符, 这种随意性造成的错架率极大, 给其他读者查找带来了不便。还有一些读者发现自己需要的图书, 为达到自己随需随用的目的, 故意将自己所需的图书藏在其他类图书之中, 甚至藏在书架下, 使其他读者不易找到。

2.2 偷窃、损毁行为。目前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丢书现象时有发生。

主要行为有:

(1) 有个别读者利用开架阅览之机, 趁工作人员不备, 撕走书刊中的磁条, 将书刊夹在衣服中带走。

(2) 从窗户将书刊丢到馆外面, 同伙在下面捡走。

2.3 由于图书利用率和流通量的增加, 图书的自然破损率也将随之加快。

还有读者在阅览的书上写写画画, 人为的增加了书刊的破损率。

2.4 一些读者不顾图书馆的规章制度, 偷

偷携带饮料、食品等进入阅览区, 将饮料洒在书刊上, 污损了图书。随手丢弃垃圾, 污染了环境, 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以上这些行为, 严重违反了图书馆的规章制度, 损害了广大读者的利益。

3 针对开架阅览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3.1 加强制度建设.

要做好开架阅览管理工作, 必须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为使开架阅览室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我馆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条文具体, 简单明了, 便于实施。

(1) 制度建设规范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 实行了书架专人负责的岗位责任制。据各类图书借阅量的情况, 按工作量将书架合理的分配到个人, 职责分明, 各司其职。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勤于巡查, 保持图书排列整齐;定期清理书架, 减少“乱架”现象;经常巡视, 发现错误及时纠正。责任制的实行, 增强了馆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科学引导了读者的借阅行为, 帮助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览习惯。

(2) 通过制度来约束读者的行为, 一旦发现读者违章, 就要视情节轻重根据章程给予相应的处分。情节轻的要进行说服教育, 让其作出检查, 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对违章严重、态度恶劣者除实行重罚外, 还要在图书馆大门公布所在班级及本人名单, 进行通报批评。这样既能教育其本人, 也能给其他读者予以警示。

3.2 加强对馆员的管理.

图书馆要加强馆员的业务培训, 要不断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不断为馆员创造学习和培训的条件。馆员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树立“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思想, 要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 不断钻研专业理论知识, 高校图书馆馆员既要坚持服务第一, 又要肩负教育学生的责任。

3.3 加强对读者的管理。抓好新生入学教

育和平时的宣传教育工作, 在新生入学时加强工作力度, 利用课堂教学与现场参观相结合的方法, 向新生介绍有关图书排架及如何阅览等有关方面的知识, 使学生初步掌握检索的基本技能, 使他们对图书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学会利用图书馆。

3.4 鼓励读者参与图书管理。

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琐碎而具体, 没有亲身的体会, 读者一般是感受不到管理员的辛苦, 馆员提供的服务不仅仅是脑力劳动, 很多时候需要付出体力劳动, 仅仅是保持书架的整齐就需要不少劳力。因此, 让读者参与到图书的管理工作中来, 聘请读者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充当临时管理员、保洁员, 让读者走进管理工作, 这不仅可以加强读者与管理员的沟通理解, 减少读者与馆员间摩擦, 读者与读者之间更容易相互沟通,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同时, 可以培养读者的主人翁意识, 积极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来, 以读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度为图书馆的建设提出有效的建议, 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学习知识的第二课堂。

3.5 及时对破损、残缺的图书进行修补。

图书在频繁的下架、归架过程中, 造成的自然破损非常严重, 对破损图书, 应及时发现并及时修补, 以延长图书的使用寿命。

3.6 加大设备投资力度。

有条件的图书馆要安装必要的防盗设施, 充分发挥先进设备的监控作用, 开架书库及阅览室的窗户应加强改造, 采取防盗措施。

总之, 开架阅览的管理措施和服务方式要不断地发展和充实, 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探索新的方法和方式, 将开架阅览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得更好, 使图书馆真正起到知识的导航作用。另应主动调动读者的积极性, 提供读者参与的平台, 积极为图书馆与读者建立情感交流的桥梁, 共同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阅览室的作用, 使开架借阅服务真正实现为读者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玉凤.浅谈图书馆开架阅览服务与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7 (36) :25-26.

[2]刘玉兰.高职院校阅览室期刊“错乱”的成因分析与治理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22) :125-126.

[3]周美英.开架阅览读者违章行为的心理分析及防范对策[J].百色学院学报, 2007, 20 (3) :133.

高校图书馆与图书管理 篇8

一、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

管理人员是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与管理的主要操作人员,他们的服务与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日常有效运作和服务水平,因此,高校管理层要想有效地提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首先,应当从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人员入手,加强对于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的服务管理技术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有效地提高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服务水平。高校管理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第一、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软硬件故障排查和检修能力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普通的高校图书馆不同,电子阅览室的存在和运行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上的,因此它不像普通的纸质书籍图书馆阅览而是通过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承载体来为高校学生提供学习信息查询服务的。计算机上的硬件与软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故障,这些问题或故障会影响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正常运行与服务。因此,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提升电子阅览室的服务与管理质量,高校管理层应当加强对于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故障排查与检修能力的培养。

第二、加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建设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服务着大量的高校学生,承担着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优秀的学习资料查询服务职责,因此,作为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与服务人员,其自身的个人素质非常重要。高校管理层可以通过定期组织素质培训讲座和加强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宣传等方法,来加强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建设。

二、加强高校学生的素质建设

高校学生是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主要使用者,高校图书馆建立电子阅览室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给高校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图书信息查询和教学服务,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方便、服务质量更高的图书馆信息查询渠道。因此,高校管理层要想充分地保证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有效运行,提升电子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效果,除了要加强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培训之外,还应当加强高校学生本身的素质建设。

第一、加强高校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每天要接待大量的高校学生,为他们提供图书信息查询服务,而很多高校学生会在进入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进行信息查询和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将零食饮料等食品带入、乱丢垃圾等情况,这些行为很容易造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环境污染并影响到更多高校学生的学习环境。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高效管理层应当重点加强高校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提升高校学生的公共素质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环境服务和管理质量。

第二、加强高校学生的信息素质建设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运行都是建立在高新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的,然而,由于许多高校学生对于高新信息技术的了解不是非常透彻,这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使用错误、破坏系统等情况。因此,针对这一不足,高校管理层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和电子阅览室使用的主题讲座等措施,来有效地强化高校学生的信息素质。

三、革新电子阅览室服务技术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是电子阅览室为高校学生提供学习信息查询服务的重要支撑。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加快,许多更加高新、使用便捷的新型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被不断创新研究出来,并广泛的应用到各种行业当中去。因此,高校管理层要想有效地提高电子阅览室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还应当积极革新和优化自身的电子阅览室服务技术,不断地优化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以保证高校电子阅览室得到更好更快发展。比如说,高校管理层可以创新采用云存储平台信息技术来提升电子阅览室的服务质量。云存储平台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新型高科技技术,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海量的信息存储功能和信息共享功能,它能够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宽大的个人学习信息存储空间以及更加便捷地学习信息收集与存储服务,同时又能够方便高校学生之间的学习信息共享,从而大大提高高校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校图书馆与图书管理 篇9

刍议高校图书馆大学生读者图书借阅管理

高校图书馆以大学生读者为主要借阅对象,推行综合服务的`意识,引导大学生借阅图书馆责料,做好对大学生图书借阅管理工作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 者:蔡志敏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青海,南宁,810008 刊 名:大众文艺 英文刊名: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 年,卷(期): “”(7) 分类号:G2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读者   借阅管理  

高校图书馆与图书管理 篇10

1 高校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定位

志愿者(volunteer)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voluntas”,意为“意愿”。在我国大陆地区一般称volunteer为“志愿者”,港台地区称为“义工”或“志工”,但实质内容基本是一致的。通常所说的志愿者,是指不以获得物质报酬为目的、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的群体。志愿服务则是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神而提供的服务。在高校图书馆引入志愿服务,可以利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的优势,拓宽图书馆的服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高校图书馆的改革和深化服务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志愿者服务秉承的宗旨是“奉献爱心,服务师生,提升素质”,图书馆志愿者是连通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首先要求具有奉献精神,能利用课余时间义务为读者服务;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锻炼、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志愿者通过在图书馆志愿服务,一是可以通过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学到知识、增长才干;二是能够提升精神境界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三是能够学到服务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锻炼其组织策划、待人处事、以及解决和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图书馆为志愿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体现其个人价值的平台。

2 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的管理

图书馆志愿者的管理主要包括规划机制、招聘机制、培训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通过这五个机制从而达到奉献服务与学习提升的目的。

2.1 规划机制

规划是整个志愿者工作流程的第一步。志愿者招募工作规划是做好招募图书馆志愿者的前提和基础。开展图书馆志愿者工作必须做好志愿团队的组织策划、招募与审核、岗位设置、培训、队伍建设、管理措施、考评标准等。招募志愿者之前都要制定一个详细而具体的策划书。内容主要包括招募志愿者的条件、程序、权利与义务、服务内容、宣传工作、人数、培训内容、工作性质、工作时间、监督与激励机制等。在这一阶段要确定整个志愿者工作的流程和内容、确立志愿者团队的任务以及主要工作。

2.2 招聘机制

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确定岗位、人数、比例,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招聘。在招聘过程中,要进行进行广泛宣传。借助学校网页、微信、图书馆电子屏、图书馆宣传栏、图书馆对外服务窗口、QQ群等途径进行宣传。选拔志愿者要注重素质,志愿者的素质也决定了志愿服务工作的成果。要选聘热心公益,有志愿服务精神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加入志愿服务团队。图书馆志愿者招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设置一定的门槛,要规定相应的条件和明确职责权利,要根据志愿者自身的条件、能力和兴趣,通过面试、笔试等手段择优选取。要注重志愿者服务的发展和持续性。对通过选拔的志愿者进行登记注册,建立志愿者服务团队,要根据志愿者课余时间统一安排有组织地开展服务活动。

2.3 培训机制

为了让志愿者能够尽快熟悉图书馆工作环境,了解和明确志愿者的工作内容范围,上岗前必须接受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图书馆基础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基础知识包括服务内容和理念、规章制度、借阅规则、工作流程等。岗位技能主要包括流通、书库和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采编室等岗位技能培训。培训方式主要是通过集中主题讲座、教学示范、以老带新等形式进行。通过培训使每一名新志愿者都能熟悉各自的工作岗位和内容,尽快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也要和志愿者多联系、多沟通、多交流,在工作上多给予指导和帮助,了解他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营造一个良好融洽的志愿服务氛围。

2.4 监督机制

监督考核机制是促进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有效的监督考核机有利于志愿者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优秀图书馆志愿者评选提供依据。对志愿者的考核是以志愿者的出勤率、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技能、服务时间和读者考评相结合,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进行综合考核,其目的在于促进每位志愿者能够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更好地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优秀志愿者应每年评选一次,要颁布了评优细则,通过具体的加分、扣分等评分标准等量化指标来评选优秀图书馆志愿者。而对不积极参与图书馆志愿活动和经常无故缺勤的志愿者应取消其志愿者资格。

2.5 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能够有效调动图书馆志愿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给志愿者授予称号、奖章、增加学校测评分,这与“志愿”二字并不违背。有激励,才有动力。给志愿者以精神奖励能够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对志愿者的激励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图书借阅册数;二是对评选的优秀图书馆志愿者给予以通报表彰,颁发荣誉证书;三是图书馆为服务满一年的图书馆志愿者颁发证书;四是图书馆建议学院给每学期服务一定时长的志愿者增加测评分,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五是通过定期举行师生联欢、座谈会等活动,使志愿者融入集体,感受到集体的关怀。通过多种激励措施来来鼓励和回赠志愿者。使志愿者能够产生荣誉感、优越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加努力做好志愿服务。

3 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管理的创新

尽管图书馆志愿服务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图书馆志愿服务管理中还是存在着招募、培训、激励制度不完善,工作效果不尽理想、志愿者与馆员之间沟通协调少等问题。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和创新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管理。

3.1 规范招募工作,传播志愿精神

志愿服务队伍招募工作深层意义是对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与传承。要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人心。志愿者招募工作决定了志愿者素质,志愿者的素质也将直接反映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精神风貌,规范志愿者招募才能保证志愿者的素质。志愿服务队伍招募工作必须经过考核筛选,对报名者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考察。对岗位数量要适度为宜,在综合考察严格要求的条件下,也要给予更多同学参与志愿服务的机会。同时也应该让志愿者认识到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能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得到精神和心灵的满足。总之,招募工作要规范程序,保证质量,提高效率,使志愿服务精神能等到更好的传播和传承。

3.2 强化培训工作,发挥个人特长

志愿者培训工作决定了志愿者服务的质量。要根据图书馆实际工作,设计培训计划,根据志愿者的专业、性格、能力、特长和兴趣等情况进行培训和分配岗位,让每一位志愿者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尽量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展现和发挥他们自身价值。例如,文学专业的志愿者可负责文学类图书专区,计算机类专业的志愿者可负责电子阅览室和计算机类图书专区,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文献信息获取能力的志愿者,可协助开展信息咨询、信息检索、课题跟踪服务等等。

3.3 优化激励机制,稳定志愿队伍

志愿者的管理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原因是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团队具有流动性大、队伍不固定、服务时间短、计划安排多变、管理标准不一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和无偿性的特点,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计划安排多变难控;二是志愿者服务动机的多元性,志愿者有时会出现服务意识差、组织纪律性不强、团队思想不稳定等情况。对志愿者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就是激励。利用激励机制可以保持志愿者的积极性、稳定性和吸引力。要根据志愿者服务动机的多元性,采取多元和综合的的激励措施。一是倡导好志愿者文化,通过认同感、成就感、社会责任感使其感到自身价值;二是通过颁发证书、通报表彰、将优秀志愿者的事迹和照片刊在图书馆宣传栏、增加测评分、增强与志愿者的感情沟通和交流等方式让志愿者受到尊重,从而产生长期服务意愿,更重要的要多为志愿者提供充分的个人锻炼、成长和发展空间,让志愿者们在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素质的提升。只有将图书馆的发展与志愿者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志愿服务才有吸引力,才能得到志愿者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打造志愿品牌,发挥团队作用1996年,福建省图书馆建立了我国图书馆界的第一支志愿者队伍。随后很多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相继引入了志愿者。经过10多年的传播、传承和推广,图书馆志愿服务逐渐得到深化,但总体来讲图书馆的志愿服务存在着影响力小,缺乏知名度,缺乏吸引力,队伍不稳定、热情不高等情况,因此,必须打造和树立自己的志愿服务品牌,提高志愿服务项目的知名度,发挥志愿团队作用。在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时必须发挥志愿服务团队作用。要从团队组织建设、工作计划、监督考核、激励机制乃至服务理念、服务态度等方面来规范志愿者团队的管理,发挥出服务团队的作用,让图书馆志愿者架起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图书馆通过志愿者了解到读者的需求和图书馆的各种建议意见;图书馆志愿者也可将图书馆的资源、信息和服务推送给读者。通过这种快捷有效的信息沟通、反馈、联系、互动交流模式,展现了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团队的作用。

摘要:阐述高校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定位,从规划、招聘选拔、培训指导、监督考核、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的管理,提出从规范招募工作传播志愿精神、强化培训工作发挥个人特长、优化激励机制稳定志愿队伍、打造志愿品牌发挥团队作用来创新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管理。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张田吉.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与服务创新[N].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04).

上一篇:众包模式下一篇:门急诊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