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方案十篇

2024-07-15

高层建筑施工方案 篇1

1 进行施工方案优化研究的意义

对于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来说, 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突发的事件, 这就需要通过分析和研究, 来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 因此进行相关的专业性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高层建筑钢模板的施工中, 需要不断地加入一些创新性的元素, 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动施工创新发展, 因此进行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方案优化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2 施工方案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执行人员

在进行高层建筑钢板模施工的时候, 是需要科学的执行人员来进行操作的, 如果没有了专业的执行人员, 那么整个钢模板施工过程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甚至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 在进行高层建筑钢板模施工的时候往往需要进行错层施工, 这样就对设计方案的执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如果在实际执行的时候, 没有专业的执行和操作人员进行工作, 那么这将会给高层建筑钢板模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

2.2 施工方案缺乏科学性

在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方案设计的时候, 必须要从实际出发, 因为只有符合实际发展的施工方案才是最科学的。但是如果在设计方案中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个提前的分析和假设, 那么在具体的施工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 在施工方案中, 有些施工计划并没有对基本的施工现场进行考察, 而且也没有对施工的工期以及成本进行一个有效地处理和安排, 这样一来就使得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方案缺乏现实实施的可能性, 因此必须要对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促进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方案的问题的解决。

2.3 施工方案缺乏创新性

随着现代施工技术的发展, 许多先进的技术开始被应用于高层建筑的钢模板施工中, 例如, 钢模板的安装和维护技术、安全检测技术等等。那么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 成为了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方案必须要处理的问题。但是对于这些技术的应用, 由于受到资金或者是工期的问题, 往往会出现技术使用或者是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这样一来就会造成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方案缺乏创新性的问题。因此面对这一问题, 必须要进行一个合理的分析和解决。

3 施工方案优化的策略

3.1 引进专业的执行人员

为了更进一步的推进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方案的优化, 关键要聘请一些专业的施工执行人员, 通过这些执行人员的专业性来保证整个钢模板施工方案的顺利推进。首先, 施工单位要注意引进一些经验丰富的执行人员, 而且这些执行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方案执行意识, 并且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 对原有的施工方案提出一些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进高层建筑业的发展, 促进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方案的实际推进。除了这些之外, 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方案的管理单位, 可以采用引进团队式的方式, 来聘请施工执行人员, 这样就可以使方案设计者和执行团队之间实现一种最优的默契, 推动施工方案的科学优化。

3.2 科学设计施工方案

面对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方案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就必须要从方案的本身设计出发去进行优化。首先, 在进行高层钢模板方案设计的时候, 必须要结合具体的施工现场进行设计, 否则容易出现钢模板设计与实际建筑不相符合的问题, 而通过实际考察设计的进行, 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次, 在进行实际考察之后, 方案设计人员还需要对比历史的设计数据, 结合数据和实际考察结果来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 进一步保证钢模板施工方案的优化;最后, 在施工方案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 还要进行定期的核对与修改, 保证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的科学进行。所以通过以上分析就可以看出, 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方案的设计, 不仅仅需要与实际相结合还要与实际的动态发展相结合, 这样才可以实现准确与科学的施工建设。

3.3 加强对施工方案的创新设计

高层建筑钢模板的施工方案, 在保持准确与科学的前提之下, 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创新, 实现与时俱进, 因为对于任何一个施工设计方案来讲, 都要结合当下社会的发展。简单举例, 钢模板施工材料的选择, 需要根据市场的材料需求进行选择, 而对于大阴角钢模的设计来说, 这种角模, 虽然可以保证阴角墙体的施工质量, 但是在拆模时比普通组装阴角模更加困难, 那么在这个时候, 就需要通过利用一些技术和先进的发展要求来进行设计, 保证钢模板施工的顺利开展。所以, 要想加强对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方案的创新设计, 首先就要引进专业的施工方案设计人才, 为施工方案进行量身打造;其次, 还要广泛进行市场调研, 提高创新技术和创新构想的利用, 促进施工方案的科学设计, 使其更加符合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设计的需要;最终, 施工方案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 创造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发现, 在进行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的过程中, 还存在着一些疏漏之处, 这就使得施工方案在设计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希望可以促进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方案优化与发展, 为实际施工提供合理化的参考。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施工方案也要随之不断的优化升级, 因此本文将要对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方案优化的发展以及创新, 进行进一步的发展, 来促进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模板,施工方案,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仇铭华.我国建筑钢模板产业的崛起对绿色施工的推动作用[J].施工技术, 2014, (6) :43-47.

[2]戴桂扬.钢模板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 2015 (10) :51-53.

高层建筑施工方案 篇2

1 严把施工过程控制关

在施工过程过程中, 无论是原料采购、还是施工工艺, 都关系到质量问题和安全保障, 因此把握好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关, 才能从根本意义上保证工程顺利地进行和完成。

1.1 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定人定岗, 付诸书面

管理不能单纯地凭口头指示, 要规范上墙, 让每一个项目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数, 遵守规定。同时, 要建立并实施全面的管理制度, 设定负责人, 为每一个节点或环节负起责任。另外, 还有形成反馈和监督, 不是负责人就可以一手遮天, 所有人都可以成为监督员, 来评价其他的人工作表现, 但要管理者要明辨事非, 懂得调查取证, 万不可人云亦云。

1.2 以安全意识保安全生产

首先, 从管理层就应该深入研究《安全生产条例》的各项内容, 不仅要熟记, 还要理解透彻。其次, 管理人员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实施培训, 加强其安全保障和防范意识, 积极主动地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再者, 要加强管理的手段化和先进化, 全面监控施工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细节, 对于违章行为应及时制止, 以保证各类型的工程内容安全顺利地运行。第四, 应形成严格的验收机制, 对于不合格的工序或工程坚决不予放行, 应要求其返工或拆掉重建, 坚决不能因为节省成本而不顾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1.3 尽可能做好成本控制、进度控制

当然, 这是在有效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出的。高层建筑的施工, 应根据施工造价、在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的同时, 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实施工程。在支出前, 应根据预算和实际性来考核和评估成本的使用率, 尽可能地控制好成本,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把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小项目, 或者是按照部门的不同来划分项目, 然后一一进行价格评估, 制定出合理的成本预算。当然, 除了原材料等的成本支出外, 尤其是高层建筑常会因不可抗拒因素而造成延期或怠工, 如此可能增加施工成本, 影响成本控制。但是, 管理人员不可操之过急, 要把施工成本、方案、预算控制、工作内容、实际情况等综合考虑, 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成本控制。

1.4 引进先进技术, 以科学的施工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让我们看到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 为工程建设带来的高额性价比;即使操作人员再多, 仅凭手工作业永远比不上先进机械设备的强大。因此, 适量引进新设备, 比如高层建筑混凝土输送泵等, 一方面提高工程质量;另一方面也加快工期, 提高效率, 增强资金周转速度。当然, 设备的引进并非肆无忌惮, 而是要在成本预算和评估的基础上, 适当地合理地采购, 通过先进的机械设备节省人力物力, 同时帮助施工单位降低成本, 获得更大收益。

1.5 人才培养与储备, 加快企业现代化脚步

总有人说21世纪人才最重要, 所谓人才, 要在某一领域专、精。对于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也同样。首先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要更多地学习管理和人力资源知识, 懂得如何在突出事件前做到机智果敢;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应变的头脑。对于被管理者, 同样需要精英和人才。应该加强工人的技术指导与培训, 使其在熟练掌握专业工种的基础上, 创新新方法、新思路, 更进一步地提高工作效率。

2 加强对高层建筑的“三线”控制

高层建筑有着其特殊性, 因此, “三线”控制显得更为重要。所谓“三线”, 包括垂直线、轴线和标高线, 它们都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2.1 控制好垂直线

高层建筑因其整体高度的特点, 楼体是否垂直于水平面更大程度上影响了楼体的坚固程度和防灾防害能力。垂直度的控制直接影响到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 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在进行垂直度的有效监控时, 要了解建筑物四周的柱网布置情况, 然后确定大楼的四个边角柱。要保证垂直度达到100%, 并且将柱体完全固定[2]。

2.2 控制好轴线

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比较难以引测到外围的基准点。因此需要在一、二层楼面处预埋多块钢板以控制轴线和主轴线。过程线控制的关键在于挂起两线, 同时把剪力墙浇好。在控制过程线的进修, 要注意保证墙体的平整度和墙体的垂直度正确无误。

2.3 控制好标高线

确定标高准确性的方法是:对每一层上预控轴线的四个孔进行标高的定位, 再对多层标高的总和进行复核。利用水平仪抄平后, 再次复核四个孔的水平面是否一致, 如一致, 则代表标高线准确。保证标高线的准确, 首先要确保引测点的准确性。

3 注意高层建筑的安全性管理

安全, 是所有建筑施工单位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安全管理, 成为高层建筑中工程施工管理方案的重中之重。对于高层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把握。

3.1 加强对基坑的支护工作管理

在进行基坑的挖掘工作以前, 应该全面调研建筑地区的土质情况, 并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基坑的深度, 以确保支护方案的有效性。高度大于2m的深基坑, 应该在周边部位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在目距坑槽的1米2左右的范围内, 不允许堆放重物, 以免引起坑体滑坡。在基坑挖掘过程中, 不可忽视排水设施或系统的留置。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基坑围壁的监测, 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3.2 脚手架垂直运输机械的应用应规范正确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 脚手架与垂直运输机械是必备的施工工具。在施工前, 应该对脚手架与垂直运输机械的使用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计算, 要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编写专项施工方案。另外, 卸料平台也应提前制定计算书, 以保证使用时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3.3 施工用电要加强安全保障

施工用电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临时供应设施, 且使用量巨大。因此, 应编写临时用电施工专项方案, 用电安全也成为施工单位的主要生产安全隐患之一。在施工现场必须设立专门的电房, 实行两级保护, 三级配电。

3.4 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是项目部的一块面孔。首先制定文明施工专项方案, 特别是高层建筑, 要专门落实到人, 检查到位。做到三定, 定人员, 定措施, 定时间。现在国家提倡环保、绿色、节能建筑, 所以对建筑行业来讲, 文明施工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程长涛, 宋莉, 张廷涛.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及控制要点[J].河南水利与南永北调, 2010 (1) :62.

高层建筑中施工方案的选择及措施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方案;技术特点

一、工程实例

某高层职工住宅楼工程概括:该工程为框剪结构,六度抗震设防,静压预制方桩基础,地下一层,层高4m,地上26层,层高3m,屋面设计标高75.0m,电梯机房上部设有检修层,检修层屋面设计标高为82.30m,为本工程的最高部位。

二、施工方案

(一)静压预制方桩方案的选择及施工措施。

静压预制桩方案的选择。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的特点及设计持力层层面埋深,压桩施工前应先试桩,确定桩长,一定要考虑到各个部位不同的土方开挖标高,比如电梯井基础承台底的标高,并要考虑到桩身的设计有效长度,确定桩长既要保证桩身的有效长度,又要避免土方开挖后过长截桩,造成经济损失和结构补强。该工程由于场地内原有建筑的旧基础尚未清除,为了避免沉桩时桩遇旧基础造成偏桩、断桩现象,在沉桩施工前先将旧基础清除干净,并将场地回填平整、压实,保证桩机正常行走施工。

预制静压桩方案的选择时,根据周边环境的情况,着重考虑压桩过程产生的土层挤密效应,对场地周围旧建筑物的影响,所以在确定沉桩顺序时,选择先从临近旧建筑物的外围开始压桩再向中间部位进行压桩,从而减少土挤压后在旧建筑物的基础部位起拱,同时选择沉桩过程按先深后浅,先密后疏,先长后短的原则,并考虑施工顺序上的衔接及进度进行沉桩顺序安排。施工过程对周围的旧建筑物进行同步沉降观测,该工程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影响,达到预想的效果。

(二)土方开挖方案的选择及施工措施。

工程土质5m以上为较好的粘土层,地下水位在6m以下,地表水很少等特点和周边环境的情况,确定基坑边的放坡系数,分层选用了大小挖掘机进行开挖,承台及其基础梁采用小型挖土机开挖,其余土方采用大的履带式反铲机开挖,先用大的履带式反铲机开挖至-4.4m,再用小型挖土机械开挖承台及基础梁基坑基槽。注意防止机械碰撞工程桩。机械开挖深度应以保留300mm用人工修整。

桩间土比较规整,采用小反铲挖掘机配合人工挖土,这样与单纯的人工挖土相比,可以提高工效;劳务队利用了CFG桩的布置方位,特制了50cm的挖斗,达到了提高工效的目的。实践证明,该工程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开挖土方8900m3,破桩1201根(约166m),工期共计9d,投入机械台班31个,劳力405个工日,而预算需投入机械台班41个,劳力996个工日,节约工程成本约2.03万元。

(三)卸料平台搭设方案选择及施工措施。

(1)按自成受力体系进行设计计算并绘制详细的施工图;(2)卸料平台搭设时禁止与外脚手架连接,平台板应固定牢固;(3)卸料平台相关焊接件必须满足焊接工艺要求;(4)卸料平台钢丝绳调正后松紧一致受力均匀,平台的外部可稍高20~30mm;(5)临边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应油漆成醒目的红白相间色;(6)栏杆柱与卸料平台底座固定牢固,栏杆立面采用钢板网封闭。经设计计算,该工程的卸料平台宽度为2.3m,采用两根16号槽钢作挑梁,伸人室内3m,外挑3m,用七根10号槽钢作次梁,间距0.5m,距挑梁外端部250mm和中部用16号钢丝绳斜向上拉固定,平台面铺厚2mm钢板点焊固定,采用Φ48×3.5钢管作为平台栏杆,用钢管扣件连接,栏杆高度1200mm,栏杆立面采用钢板网封闭,并详细地进行了位置的布置,全方位地满足了施工需要及施工安全要求。

(四)支模方案的选择及施工措施。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项目材料供应等情况考虑,经方案设计核算,核算过程主要考虑地下室及截面尺寸有代表性的梁、柱、板、墙;本工程采用的支模方案选择为:柱侧模墙模梁侧梁底模楼板底模均采用18mm厚胶合板柱压枋墙板隔栅及压方采用宽×高×为60×80mm杉木枋子;柱子、墙板用钢管做压条并加对拉螺栓拉结固定。墙板搁栅间距为300mm,墙板双钢管压杆间距为600mm,墙板采用M18对拉螺栓及26型3型扣件、间距双向600mm。楼板搁栅间距350mm,檩条间距1000mm。(1)500×500mm柱子,每边三根压枋,间距250mm,钢管柱箍间距500mm,中间留设砼浇灌孔,柱底留清理孔。断面1000×1000mm柱子,每边五根压枋,间距250mm,钢管柱箍间距500mm,中间加 M16对拉螺栓及26型3型扣件。(2)梁断面的侧模竖向压枋间距400mm,斜撑间距400mm,梁侧上下各设一根纵向压枋;梁底胶合板直接搁置在梁底搁栅上,300×800mm梁底搁栅用钢管或采用宽×高为60×80mm杉木枋子,间距400mm;梁截面不大于400×1200mm时,梁底搁栅采用钢管间距200mm或采用宽×高为60×100mm杉木枋子,间距300mm;梁断面的侧模竖向压枋间距400mm,斜撑间距400mm,梁侧上中下各设一根纵向压枋,并在梁中采用M14对拉螺栓加26型3型扣件拉结。梁支撑用钢管搭设双排钢管排架,排距不大于1000mm,纵向间距不大于800mm;设三步,架步高小于1.6m,梁排架与板排架连成满堂脚手架整体,并设剪刀撑。(3)控制墙体的截面尺寸采取的措施:在暗柱箍筋上或墙体水平筋上点焊 12mm的钢筋,钢筋长度比墙厚小2mm,其布置方法为:竖向根部距地面15~20cm处,顶部位于最頂一道箍筋处,每块大模板水平方向只需焊接3根。这样,经过加固确保了剪力墙的几何尺寸。

(五)外脚手架方案及施工措施。

(1)高层建筑的脚手架应经充分计算,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编制的脚手架方案应附计算书。(2)立杆要落到实处,底部固定牢固,支座稳固。(3)架体与建筑物结构拉结:当搭设高度大于24m小于50m时,拉结件的间距三步三跨,采用刚性拉结。当搭设高度大于50 m时,拉结件的间距二步三跨刚性拉接。(4)脚手架与防护栏杆:脚手架首层及施工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施工层如下每隔10m封闭一道脚手板,其余各层应拉设安全平网。(5)材质:钢管Q235(3# 钢)钢材,外径48mm,内径35mm,焊接钢管、扣件采用可锻铸铁。要求按进场的钢管按批次批量进行检测。

(六)工程垂直度及轴线的控制。

控制垂直度和轴线的控制是保证高层建筑施工关键的环节之一,鉴于高层建筑的特点采用内控法,进行分段投测,可以缩短测程,减少风力、温度对测量的干扰,其精度大为提高。用钢垂球逐层向上投点放样,同时每隔3~5层用光学垂准仪复核,不仅节省时间、提高工效,实现半天放样一层的速度,且精度得到保证。

三、结语

现代高层建筑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大批先进的仪器和施工工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施工中,因而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管理是一个动态科学管理体系,我们要与时俱进地运用科学发展观不断摸索总结,不断加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以适应现代高层建筑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 冯庆华,孙再家.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施工方案的选择[J].一重技术.2003.

高层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篇4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地上12层,地下1层,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需对建筑物进行沉降变形观测。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三、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DSZ2),水准尺采用铟合金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的要求

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次/30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

3、观测点的要求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沉降观测点布置如下:

4、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5、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一般性的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各项观测指标要求如下:

(1)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 △h=∑a-∑b≤l.0,n—表示测站数。(或△h=∑a-∑b≤1.0,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2)前后视距 : ≤30m

(3)前后视距差 : ≤1.0m

(4)前后视距累积差 ≤3.0m

(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 :≤1.0mm

(6)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2级别

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四、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1、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

(1)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100米。(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

(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

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米)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3、沉降观测

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高,施测时用DSZ2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十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竣工后一年内,每月观测一次。

4、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

确定出沉降量。

5、统计表汇总

(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

(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

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

(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我们可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

利用沉降曲线还可计算出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度:q=│△Cm-△Cn│/Lmn,△Cm,△Cn分别为m,n点的总沉降量,Lmn为m,n点的距离。

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1)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2)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3)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气阿成。(7)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8)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7、曲线形状注意问题

在沉降观测过程中,沉降量与时问关系曲线不是单边下行光滑曲线,而是起伏状现象。

这就分析原因,进行修正。

①第二次观测出现回升,而以后各次观测又逐渐下降。可能是首次观测精过低,若回升超过5mm时,第一次观测作废,若回升5mm内,第二次与第一次调整标高一致。

②曲线在某点突然回升。

原因:水准点或观测点被碰动所致且水准点碰动后标高低于碰前标高,观测点碰后高于碰前。

处理措施:取相邻另一观测点的相同期间沉降量作为被碰观测点之沉降量。

③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 原因:一般是水准点下沉所致。

措施:确定水准点下沉值,与高级水准点符合测量,确定下沉重。

五、各项工程投入:

1、主要机具及材料使用计划 序号 名称 数量 型号 1 水准仪 1台 DSZ2 2 钢尺 1把 50m 3 铟合金钢尺 2根 2m

2、劳动力使用计划

人员 测量工工程师 技工

人数(人)3 5

六、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

2、作业人员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测量人员负责沉降观测的全部过程,并进行司镜。记录人员负责观测数据记录及资料的整理。跑尺人员负责立水准尺。

3、作业环境应具备的条件:天气晴朗,通视良好,风力小于二级。

4、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标的准确线,在沉降观测点安装完后,沉降观测标上安装专门的保护

筒。

七、观测频率

1、建筑物出正负零后观测一次,后每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

2、如施工期间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前均应进行观测。

3、从竣工后一年内,每月观测一次。

八、安全保证措施

1、在进行观测作业时,经常要进入交叉作业的危险区域,所以在每次作业前测量人员必须了解现场观测线路及作业点周围的安全情况,然后对记录及跑尺人员进行交底。

高层建筑施工方案 篇5

风荷载观测应在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受强风作用时间阶段同步测定建筑物的顶部风速、风向和墙面风压, 以及顶部的水平位移, 以获得风压分布、梯形系数及风振系数。本方案采用GPS差分载波相位法来测定顶部位移。GPS用于高层建筑物的变形监测主要有几项优势。GPS精密测量技术在过去的十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

(1) 易于实现系统的全自动化。

(2) 全天候观测。

(3) 能同时测定点的三维位移。

(4) 测站间无需保持通视。

(5) 精度高。高程精度为2mm~3mm, 相对而言平面位置精度可达1mm~2mm。

系统工作原理:

监控中心和测站现场都可以控制多天线微波开关以分时复用的方式采集多GPS天线接收的信号。测站现场和基站现场的PC104嵌入式计算机同时接收和处理GPS信号, 并通过GPRS无线传送到监控中心。监控计算机接收监测现场发回的GPS信息, 实现基线解算、变形分析和报警。其中, 测站设在变形区域的监测点上即在高层建筑物的顶部GPS观测墩上, 基站设在变形区域外的稳定点上。

首先在建筑物的顶面浇注用于安装GPS的观测墩, 并按照有关的规范来进行检验校正。风荷载及楼顶摆动的监测是通过GPS差分载波相位法来实现的。将一台GPS接收机安置在距待测建筑物一段距离且相对稳定的基准站上, 另一台接收机的天线安装在建筑物楼顶。接收机周围高度以上应无建筑物遮挡或反射物。两台接收机同步记录15~20min数据作为一测段。具体测段数视要求确定。通过专门软件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动态差分处理后, 根据获得的WGS-84大地坐标即可求得相应的位移量。

最后把各期数据与上期数据对比得出点位坐标与坐标三个分量 (X, Y, Z) 的位移值, 把各期的位移量展绘在图表上 (如图2) 可以研究风荷载的特征, 如风荷载的大小, 方向。

高层建筑施工方案 篇6

1高层住宅楼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随着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并通过在高层住宅楼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有三种较为成熟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1) 筒体结构施工方案。该方案对高层住宅楼建筑结构的整体性提升,可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对筒体结构中的竖向结构采取现浇的方式,并将大模板,以及大量的组合模板运用于施工过程中来实现。

2) 框架式结构施工方案。在框架式结构主体施工方案中,高层住宅楼的整体框架结构,是对结构主体的柱、梁、板等采用现浇的方式进行施工形成。现浇形成的框架式结构的整体性能非常出色,但在施工过程必须大量使用模板,因而该方案工程量相对较大。

3) 剪力墙结构施工方案。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滑模与大模板方法对剪力墙结构进行施工,在现浇剪力墙的施工过程中,大模板施工工艺因施工流程简洁、施工效率高、抗震能力出色、整体结构性能突出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如图1所示为某工程的剪力墙设计,运用该方案施工,效果良好。

2高层住宅楼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分析

2. 1施工测量

在高层住宅楼的主体工程施工开始前,必须先对主体结构的轴线、垂直度和标高线进行测量。轴线的测量,需要相关测量人员加强对轴线测量的精确复核,并对预埋钢板的控制点进行准确标注,同时根据高层住宅楼主体工程的实际施工标准与要求进行引测,操作时需使用激光经纬仪。垂直度的测量,首先需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在测量过程中使用加重锤和激光仪对主体结构边角柱的设置进行双重检测,确保高层住宅楼的主体结构的垂直度处于正确范围内。标高线的测量,每个楼层设置的预留孔必须在4个以上,并对标高线进行严格控制和精确定位,同时做好引测操作,复核时,需根据其他楼层的标高,使用水准仪进行操作。

2. 2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混凝土工程是对混凝土进行配制,对外加剂、比例计算、原材料计算、试块制作、搅拌运输、铺垫布料、输送管、振捣和浇筑以及坍落度测定的工作。输送管道一定要合理采用,才能保证角铁焊输送。不能直接将输送管道放在楼面上,在输送时不能让其吸入空气,否则会导致混凝土逆流堵塞,故必须及时更换水槽、及时检查泵送是否通畅。可以选择合理施工办法,按照混凝土一次到顶,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自然流淌坡度的方法进行施工。必须要注意的是,在相关浇筑和混凝土布料进行输送管道的时候, 必须要合理解决和处理,使其在遇到问题时就能够迎刃而解。由于水硬性是混凝土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因而需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的流失过大过快,而产生裂缝。混凝土可以使用专门的养护剂进行养护,同时应考虑环境气候的影响, 如天气过热,应将塑料薄膜与布袋覆盖于混凝土表面,养护时间不少于14 d。

2. 3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模板工程施工会受到施工现场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模板工程的施工量较大、施工周期较长、施工造价高( 模板施工用工量占整个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用工量的40% 以上) 。因而模板施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做好模板的选择以及施工流程的规划。模板主要分为墙模板和柱模板。墙模板包括梁模板( 楼梯模板和顶板模板) 。楼梯段模板的组成部分包括: 反三角木、底模、格栅、外帮板、踏步侧板、牵杠、牵杠撑等。模板的选择需以高层住宅楼工程的规模以及工程实际情况和特点为基础。 一般情况下是按照清水构件标准制作所用的模板构件,且必须使用泡沫胶带对模板的拼缝进行塞缝处理,或者直接使用胶带纸进行密封。木板工程开始时,必须做好模板控制线,做好高程控制点。水泥砂浆作为支撑点,要找到平层,找到墙底模处、暗柱。模板设计有明确规定,保证上下平整度,防止漏浆等情况。严格检查木板搭设质量,木板搭设时,首先掌控模板的尺寸和轴线位置的标准。模板拆除,要制定拆模程序,使之符合相关的规范准则, 还应当在拆除前,对混凝土凝固情况有所了解。对于拆模强度、 承受楼板荷载和墙体拆模强度要有准确的把握。

2. 4钢筋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钢筋工程就是对荷载从上到下作用的构件,上铁在跨中,下铁在支座。对荷载从下到上的构件,下铁在跨中,上铁在支座。 施工前,对钢筋的数量、级别、规格进行检查,同时检验钢筋的长度、间距、锚固长度、保护层的厚度是否符合施工设计标准,所有检查合格后,才可以进行正式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错开钢筋的接头位置,注意板钢筋与梁绑扎; 墙钢筋、柱绑扎。必须在确认钢筋接头位置的时候,确定梁底部钢筋是否处于支座处,同一断面的接头钢筋面积必须要少于总面积的1 /2。在高层建筑施工前,施工建筑的关键部位的结构和钢筋图纸施工人员需熟悉。要使钢筋绑扎牢固,就必须旋紧悬臂撑脚和螺纹接头,必须使用管径超过20 mm的钢筋材料与机械设备进行连接,斜向柱或形状各异的柱之间需使用钢管支架进行固定。合理使用工程技术是工程建设的一个准则,在施工过程中,钢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工程质量好坏也与钢筋质量好坏是相关的,关乎居民安全住房问题。所以就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必须把所有的钢筋进行严格把关,所有用到的钢筋必须要达到相关的规定标准,如未达到标准不能投入建筑中。钢筋加工前,对于钢筋的数量、级别、品种的属性和数量都应该严格要求,必须达到相关的规定标准,才能够投入建筑使用中,未达到标准的禁止使用。在通风处放置好焊接机械器具,忌淋雨; 忌摆放易燃易爆物品; 忌未设置保护罩的交流线; 工人焊接钢筋时必须穿戴防护器具。

2. 5砌体工程与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

砌体工程施工前,需对其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原材料的质量标准、构造都必须符合施工单位的设计标准和文件规定。砌筑墙体是在天气干燥时进行喷水湿润,但注意适量不应当过多。阴雨天施工要注意砌块上不能有积水,有这一情况就不允许施工。 砂浆使用必须满足相关规范,还应该有粘结力和和易性; 进行互砌使用相同材质的砌块; 填充管线暗槽在水平或竖直位置直接用混凝土进行; 门窗栏杆处设置拉结筋或者混凝土浇筑在其中; 已经砌筑好的砌块不能够随便移动,保证有饱满的灰浆。

基础工程施工中,主要是桩基技术的应用。桩基技术是指混凝土的灌注,能够任何土层使用,承载力大,对环境影响甚微。这一特点使之发展很快,现今分为非挤土、挤土和部分挤土三方面。 挡土结构通常有土钉支护、钢板桩、灌注桩和地下连续墙。

2. 6其他技术细节

高层建筑与一般小多层建筑不同,其装修标准高、设备复杂, 外墙装饰必须与基层相结合,持久性好,施工操作简单。而在混凝土外墙都可用无机和有机的高分子涂料装饰。施工机械与器具的选用,应首先符合施工技术要求和安全性要求,再考虑其经济性。吊装和垂直运输施工机械在高层主体施工过程中也经常被使用,对于这类大型施工机械,一定要注重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尽最大可能减少在施工中的裂缝,就要做到外墙面适当留缝隙,重视钢筋结构使用和规定标准,采用轻质墙体和加强版混凝土框。

3结语

高层住宅楼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需保证和提升每一施工技术环节的水平,才能从整体上保证高层住宅楼主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高层住宅楼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需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何善彬.基于高层住宅楼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4(3):101-102.

[2]冯永峰.浅议某高层住宅楼主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选择[J]山西建筑,2011,37(4):100-101.

[3]徐卫.高层建筑住宅楼工程施工中基础施工的技术分析[J].城市建筑,2013(18):78.

高层建筑施工方案 篇7

1. 转换层的概述

如上所述, 高层建筑为了适应上下结构的不同要求, 就必须就结构中设计转换结构来衔接, 也就是轴线的过渡, 这样就可以实现自下而上的结构形式。转换层就是转换结构所在的楼层。

转换层为了达到其功能要求, 转换形式可以分为三类:

1.1 上下结构类型的改变

这种转换形式一般用于建筑的上部为剪力墙和框架剪力墙的结构, 它的主要功能是把上面的剪力墙转化成下面的框架, 这样就可以创造比较大的自由空间。

1.2 上下轴线和网柱的改变

这种转换结构主用应用于上下的结构没有改变的建筑, 这样的建筑主要是通过转换层使下面的柱与柱之间的距离变大, 形成大柱网的形式, 可以做出较大的入口。

1.3 结构形式和轴线同时转换

这种转换形式主要是把上部楼层的剪力墙通过轴线来错开, 这样就可以形成上下结构错开的布置形式。

2. 梁式转换层的设计要点

梁式转换层通常是用于上下结构形式的改变, 把上部的剪力墙落在下面的框支梁上。这是一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设计, 如果需要横向和纵向同时发生转换的时候, 就要采用双向梁布置。梁式转换层不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施工上都是比较简单的, 传力也很明确。它的缺点是应付上下轴线不对齐的时候就要增加很多转换次梁, 这样受力就变得复杂, 还要对主梁进行必要的受力分析。

2.1 结构的平面布局

使用梁式转换层的时候工程的底部要是框架——剪力墙结构, 而且体型要简单。建筑的上部要是纯粹的剪力墙结构, 沿东西方向完全对称, 剪力墙向四周布置, 均匀而且分散, 偏心率不能过大, 这样抗扭曲效果会更好。

2.2 竖向结构布置

对于普通的建筑物的受力特点应该是上面小下面大, 但是现在的高层建筑为了满足商用一体的特殊要求, 在受力上和普通的设计完全相反, 这就给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求我们在竖直方向剪力墙尽量不要错位, 避免出现刚度突变。在混凝土使用方面, 可以加大底部剪力墙的强度, 同时增加剪力墙的厚度, 使其上下剪力墙有一定的厚度差, 下部的剪力墙最好是直接落地, 还可以适当的增加底部剪力墙的数量, 这样才可以确保受力安全。

2.3 抗震等级

抗震是任何一个工程都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高层建筑的转换层结构, 由于底层的框架承受了很大的刚度和重量, 在地震的作用下, 地震反应尤其强烈。在地震过程中, 不仅框架本身受力很大, 建筑的竖直方向还会发生受力突变, 相邻的两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大, 特别容易发生震害。试验结果表明, 在地震的时候, 震力和竖向的应力联合, 框架不仅会发生冲切破坏, 还可能产生剪切破坏, 所以楼板内必须三向配筋。

在正常情况下, 高层的抗震等级为三级, 但是考虑到转换层的特殊结构, 所以把转换层以下的楼层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一般转换层都是设置在四楼的楼面, 即三楼楼顶, 也就是说对于高层建筑四层以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在高层建筑中, 主要的应力集中在下部的框架上, 所以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

3. 转换层结构的施工特点

3.1 斜撑的施工

在设计的过程中, 所有的斜撑杆要和楼层的框架相连接, 这样有助于增强斜撑支架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对受力有帮助。同时斜撑杆还要和梁下的横杆和立杆用转向扣件连接。在斜撑杆设计的时候, 要注意保证斜撑杆的角度不能大于45°, 排列距离最好是1m, 在梁底的部位, 斜撑杆和模板要相互协调, 间距最好是400mm, 斜撑杆的下面的支点固定在预先设计的短筋的凹槽内, 最下排的斜撑杆的支点就是楼层的柱根的位置, 斜撑杆的上面要伸到模板的底部和外钢楞扣接在一起, 确保不会滑动。

3.2 扫地杆和立杆的施工

扫地杆是设立在梁下的排架下面的, 中间有两个大小不一的横杆, 在梁底排架的两侧还设有斜撑, 纵向有双肢剪力撑, 这些支撑和楼层框架连在一起, 大大加强了排架的空间刚度。立杆的上端和梁底的外楞以及内楞互相扣接, 这样就形成了抗滑动的保险, 立杆的下端通常支撑在楼面的木板上的钢垫上。

3.3 钢筋的连接方式

在转换层中有各种不同类别的钢筋, 在不同的位置, 钢筋的受力情况均不相同, 所以, 各部位的钢筋的连接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异:转换层大梁的主钢筋是转换层受力的主要部位, 要采用对钢筋毫无损害的连接方式, 冷挤压连接法最为合适;转换层的柱钢筋和剪力墙竖直方向分布的钢筋可以采用电渣压力焊;转换层的主梁钢筋以及联系梁主筋、箍筋、板钢筋通常采用闪光焊接的方式;其他受力较小的部位可以采用绑扎连接的方式。

3.4 混凝土的浇筑

转换层的混凝土浇筑量大, 浇筑的速度比较, 浇筑时间较长, 所以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混凝土的施工工作尽量在白天进行,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输送连续。混凝土要分层浇筑, 每层在300到500mm之间, 浇筑的时间为1.5到2小时之间。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的方式, 配合人工扦插。振动器插入速度要快, 拔出速度要慢, 振动的时间以出现泛浆为标准。在梁柱节点的地方, 如果钢筋密度大, 振动插入困难, 可以采用钢扦插, 用橡皮锤敲打梁柱侧模, 同时配合人工振捣来弥补。楼板混凝土的浇筑除了在梁处采用振动器之外, 其余均沿垂直方向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因为平板振动器的依口成排进行, 而且排与排之外还有一定的搭接, 这样可以确保混凝土不漏振, 保证密度要求。

4. 结语

高层建筑施工方案 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高空作业

中图分类号:TU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4-0078-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已经不再是天方夜谭,已经实实在在地出现在人们的身边。而高层建筑对于城市和大众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笔者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施工技术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高层建筑的特点

首先高层建筑在建筑用地上可以达到相对的节约。高层建筑具有楼层高、空间多等特点。由于可以大大的节省建筑用地,这对于目前全世界人口增长,人均用地量少的局面来说,可以起到良好的改善。

除了可以节约建筑用地以外,高层建筑还可以对城市环境、道路起到优化作用。城市街边的景观是由动态的人流、车流以及静态建筑物所组成,其中高层建筑就以其高、大等优点成为街边的一道风景,并且一些特殊的高层建筑还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

二、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以及技术要点

但从建筑物的结构来看,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在施工中存在很多相同之处,但也存在很多的不同。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高层建筑的高度比多层要高出很多,并且体量也大很多,这些都给高层建筑带来了不同的施工特点以及施工技术要点。

(一)高层建筑的高度较高

高层建筑的高度高是其本身的一大特点,但这个特点也会造成在实际的施工中的垂直运输的工作量增大、难度增大,并且针对机械的要求也很高,如果任何一个高层建筑工程缺少了合适的运输设备,那么想要建好高层建筑就会十分困难。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高空作业较多

相对于多层来说,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高空作业多并且困难。其中如何很好的解决设备、材料、人员的垂直运输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并且如何保证人员在高空作业中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高空作业中的用电、用水以及临时如厕等问题都非常棘手。

(三)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在多层建筑中,一般以砖混结构为主,而目前高层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并朝着钢和钢混结构发展。而钢筋混凝土需要在现场进行浇筑,所以相对来说,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要求要比多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要求高。

(四)高层建筑施工中防水、消防、装饰灯要求较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物质得以提高的时候,精神也在不断的提高。而对于高层建筑来说,人们的要求也不断的增多。人们已经不喜欢相同的造型和外观,要求建筑设计的多样化、个性化,并且要求建筑具有十分强大的功能。所以高层建筑对于装饰、消防、防水、设施等要求正在逐渐的增高。

(五)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深

由于高层建筑本身就存在高、大的等特点,所以要想增强其稳定性,地基的埋设必须要保证大于整体建筑高度的1/12,而桩基应保证大于高层建筑高度的1/15,并且要保证高层建筑必须有一层地下室。对于软土的地基来说,施工方案存在多种,并且不同的方案对于工程和成本影响都不一样,所以必须要对方案深入研究后进行选择。

(六)高层建筑施工周期较长

相对于多层建筑来说,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就相对较长。一般多层的平均施工周期在10个月左右,而高层也大约为2年左右。而想缩短工期,一般都从装饰和结构施工上进行。由于浇筑混凝土是高层建筑的重要工序,所以选择合理的模板可以有效的缩短工期。

(七)高层建筑施工条件复杂

目前大多数的高层建筑都在城市的市区进行施工,也就是说高层建筑一般都建立在建筑物密集的地区。所以在施工中必须要保证现场的设备、材料等的数量不要过多,并且要根据实际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机械。不仅如此在施工时还要做好对周围建筑的保护。例如基坑降水和基坑开挖的过程,必须要时刻的关注道路地面以及建筑物是否出现裂缝,一旦出现隐患必须尽快进行补救。

三、针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

(一)做好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强度控制

针对高层建筑自身的结构特点,目前来说,浇筑钢筋混凝土仍是高层建筑的主要工序。而高层建筑具有高、大的特点,所以针对混凝土的需求也较大,并且由于都是现场浇筑,就会导致施工的周期较长,并且存在很多因素对其产生影响,例如工作条件、气候等。而这些影响就会造成混凝土的强度离散型较大等现象,所以必须要做好混凝土的强度控制。

1.配合比的选定。在高层建筑施工开工之前,一般会根据设计的要求来进行不同强度和等级的混凝土的配比,并将配比结果送到法定的机构进行级配试验,并等到报告结果出来之后,实际施工再根据级配试验的结果开始施工。但实际情况中会出现级配试验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所以就需要进行试验试配调整以及现场砂石实际含水率的调整,由此才能真正的确定其配合比。

2.做好养护工作。目前高层房屋建筑一般都采用泵送混凝土,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缩短工期,并且可以大大的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不过通过过往的实例我们就可以发现,当我们做好原材料、配比以及振捣工作后,混凝土仍会出现强度不够的情况,其原因就是工程为了节约工期对于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到位。对于浇筑量大的混凝土必须要有养护方案,并且整个过程都要有专门的人来负责,要制定完善的养护方案,针对人员、时间、水源等问题都要进行认真的考虑和制定。

3.强化混凝土的强度评定。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混凝土的强度评定工作必须分批进行测试,每一批都应该是时间相同、工艺相同、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针对试块的制作应随机抽取,保证结果的真实性。

(二)做好高层建筑裂缝的控制

1.设计措施。首先可以设置永久性的伸缩缝,在建筑的外墙面选择合适的位置留取分隔缝等方法。其次注重建筑结构钢筋的配置;对轻质墙体应建立构造柱;在每层增加腰梁;采用混凝土针对预留门窗洞口框进行加强等。最后设置合理的后浇带,选择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等。

2.施工措施。对新浇混凝土必须要做好前期养护;对大体积的混凝土必须要控制其温升;对于中低水化热的水泥,要充分重视其后期强度。

四、结语

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很多城市中的一道风景,也为很多城市解决了人口的居住问题,无论是对城市还是大众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高层建筑施工时必须要不断克服难度,将高层建筑的技术做到更好,建造出更好的高层建筑。

参考文献

[1] 马文武,袁绪文.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J].价值工程,2010,(23).

[2] 李珺.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山西建筑,2007,

(2).

[3] 陈建新.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J].中华建设,2011,(7).

[4] 陈玉英.综述高層建筑的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1,(15).

[5] 刘海军.浅析图和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8).

(责任编辑:赵秀娟)

高层建筑施工方案 篇9

审核:

审批:

编制日期:二○一五年 南 川 尚 都 会 6、7、8# 楼

防 护 棚 安 全 施 工 方 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3

二、工程概况及编制目的.......................................................................................3 2.1、工程概况...................................................................................................3 2.2、搭设说明...................................................................................................3

三、工字钢悬挑式防护棚构造要求.......................................................................3

四、悬挑防护棚设计与验算...................................................................................4

五、水平防护棚搭设...............................................................................................6

六、悬挑防护棚的拆除...........................................................................................8

七、悬挑安全防护棚防电、避雷及安全防护装置...............................................9

八、悬挑安全防护棚的验收与保护.......................................................................9

九、各栋楼水平防护平面布置图.........................................................................10

一、编制依据

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1)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6、《建设部87号文件》

1.7、地方性法律法规及地方政府相关安全技术要求

二、工程概况及编制目的 2.1、工程概况

南川尚都会工程由重庆公用事业建设有限公司开发,重庆全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行施工图设计。本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川区西城街道东方红社区2社,6/7/8#楼总建筑面积约61425.8㎡(6#建筑面积16848.7㎡,7#建筑面积19180.4㎡,8#建筑面积16848.7㎡。建筑总高度6#楼为89.10米,7#为85.5米,8#楼为89.10米。±0.00标高等于绝对标高均为544.50。耐火等级为一级。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类别为丙类,设防烈度为6度,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质量标准:达到国家备案验收标准,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质量标准评定以现行国家、重庆市及行业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依据)。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验收一次合格。

2.2、搭设说明

为确保该项目施工安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本工程采用16号工字钢,腰厚6.0mm,腿宽88mm,自重20.513kg/m。其几何尺寸及钢材的强度应满足钢结构规程的要求。钢丝绳采用φ15(6³37)钢丝绳。应提供其质量证明书。采用与φ15钢丝绳直径配套的钢丝绳绳卡。花篮螺丝采用1.7“CO”型。预埋件采用φ18圆钢制作成所预埋环埋设于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作为工字钢悬挑根部的受力点。工字钢悬挑式水平防护架用于6、7、8#楼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安全防护,主要用于防止高空落物伤人。水平防护架设于6、7、8#楼45m(十五层),搭设外挑宽度为4米。防护棚防止高空落物为外墙玻璃幕墙分段进行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三、工字钢悬挑式防护棚构造要求

3.1、悬挑式防护棚由悬挑工字钢、钢丝拉索、立杆(外栏杆)、横杆、预埋件等组成,悬挑工字钢间距1.8米,立杆(外栏杆)纵距la=1.8米。

3.2、悬挑工字钢总长6米,局部转角处9米和4.5米,外挑4米,在6、7、8#楼15层埋设拉环,在现有主体楼面结构放置工字钢,在工字钢的根部,用φ18圆钢制作成U型预埋环,第一道距工字钢端部100,第二道距工字钢端部300,第三道距建筑结构外边沿400,将悬挑工字钢伸入预埋环中固定,在工字钢伸入预埋环后的根部设置两扣件防止悬挑工字钢滑脱。

3.3、立杆(外栏杆)置于悬挑工字钢端部,高1.5米,工字钢顶端先电焊直径22的钢筋,高度200。栏杆立杆用φ48钢管插入预先焊接的钢筋内,再与工字钢焊接,并于距底部300高处设置一道横杆,用于捆绑挡脚板,立杆均以黄、黑油漆相间涂刷。

3.4、外侧栏杆刷黄黑色,采用九夹板板,用16#元丝捆绑。

3.5、在工字钢上搭设φ48钢管纵横间距600的钢管网(钢管涂刷黄色油漆),在其上铺一层安全密网,选用长约3米,宽约0.3米,厚约4~5mm的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作为水平防护板。上部选用15mm厚的九夹板进行封底。脚手板平铺,应铺满铺稳,靠建筑结构边与工字钢的立面采用九夹板封闭严密,不得有空隙。

3.6、在距工字钢端部0.5米处用φ15(6³37)钢丝绳斜拉至上面第二层结构混凝土中的预埋环内作为主要受力钢丝绳,辅助钢丝绳在距工字钢端部2.0米处用φ15(6³37)钢丝绳斜拉至上面第一层结构混凝土中的预埋环内,辅助钢丝绳不进行受力计算,预埋环埋设在工字钢正上方距建筑结构边400mm。

四、悬挑防护棚设计与验算

4.1、设计参数 4.1.1、永久荷载G1K 构配件自重,竹串片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取0.35kN/m2、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取0.14kN/m、密目网自重标准值为0.003kN/m2。

4.1.2、可变荷载G2k 施工均布活荷载按装饰脚手架取2kN/m2; 4.2、悬挑槽钢及拉索设计与验算 4.2.1、搭设形式

4.2.2、挑杆受力简图 受力简图如下:

其中:P为外防护栏杆传来的轴向力设计值; N为钢丝绳拉力; VS、Vh为支座反力; W为工字钢自重 4.2.3、内力计算 由平衡方程得:

P+ VS+W +Nsin45°=0 Vh+ Ncos45°=0 0.85P+1.75P+0.85W=1.75Ncos45°/0.93 防护栏杆的自重设计值P=0.35+0.14+0.003=0.49kN。悬挑工字钢的自重W=14.223kg/m³4m=57kg=0.57(kN),经求解得:N=12.56kN。

4.2.4、φ18圆钢受拉校核

φ18圆钢所受拉力为Vs1/2=4.78/2=2.39kN,安全系数取为10,则φ18圆钢的设计拉力值为Ncu=23.9kN。

φ18圆钢许用拉力为3.14³92³205=52.14kN>Ncu,∴φ18圆钢使用安全。4.2.5、钢丝绳选用

由前述计算得知,钢丝绳的拉力为12.56kN,按作无弯曲吊索考虑安全系数取为8。故钢丝绳选用破断拉力总和值取12.56³8=100.48kN。查五金手册取φ13(6³37)钢丝绳即可满足要求。

五、水平防护棚搭设

5.1、工艺流程

在结构楼面上按1.8M间距埋设预埋环┈┄→ 混凝土浇筑后在预埋环中安置悬挑型钢┈┄→钢管校正、1.2米高防护架立杆定位┈┄→铺设脚手板┈┄→立杆挂竹胶板┈┄→上层楼面混凝土中埋拉环间距3.6米┈┄→设置斜拉钢丝绳┈┄→防护架上满铺竹跳及竹胶板┈┄→外防护栏杆设置、满挂竹胶板,涂刷红白相间颜色。

5.2、施工准备

技术人员应熟悉各个部位及高度的结构变化,组织必要的物料进场,以备悬挑安全防护棚搭设使用;有关作业班组应组织足够的作业人员,准备悬挑安全防护棚的搭设;同时在施工前,应当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安质人员对作业班组进行作业前技术、安全交底。架子工必须具备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条件,经过培训、考核、取得安全操作证并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悬挑安全防护棚安装、拆除作业。

5.3、悬挑钢梁安放

悬挑钢梁上应预先焊接卡环,并预穿钢丝绳,由里至外伸到规定位置,室内与楼板上钢筋卡环连接,室外悬挑搁置,后将钢丝绳的另一端与上层预埋钢筋吊环连接。

5.4、防护板的安放

将钢管安放在悬挑钢梁预先焊接的限位上,由里及外铺设下层竹串板,完成下层防护板后再安放上层竹胶板。安全防护棚搭设的基本要求是:横平竖直、整齐清晰、图形一致、平竖通顺、连接牢固,受荷安全、有安全操作空间、不变形、不摇晃。

5.5、注意事项:

5.5.1按照规定的构造方案和尺寸进行搭设。

5.5.2及时与结构拉结或临时支顶,以确保搭设过程的安全。5.5.3拧紧扣件(拧紧程度要适当)。

5.5.4有变形的杆件和不合格的扣件(有长度、扣接不紧等)不能使用。

5.5.5搭设工人必须佩挂安全带,带好安全帽,严禁穿高跟鞋、拖鞋或硬底带钉易滑鞋作业,工具及零件应放在工具包内,服从指挥,集中思想、相互配合,拆除下来的材料不乱抛、乱扔。悬挑安全防护棚作业下方不准站人,架子工不准在悬挑安全防护棚上打闹、嬉笑。

5.5.6随时校正杆件的垂直和偏差避免偏差过大。

5.5.7没有完成的防护架,在收工时,一定要确保架子稳定,以发生意外。5.5.8凡遭遇六级以上大风或下雨天气时,不得进行作业。雨后作业应待悬挑安全防护棚上雨水吹干后进行,防止滑落。

5.5.9在靠近电源处拆除悬挑安全防护棚时,必须将电源先切断或严密防护,必要时变更位置后方可进行作业,不允许将电源线拉在悬挑安全防护棚上,以防止漏电伤人。

5.5.10必须有专人指挥。5.6、安全网

防护棚的外侧要满挂安全立网,立网的下口与立杆或建筑物要牢固的扎结,固定点的间距应不大于50cm,下边沿设挡脚板,左右两网之间的拼接要严密。

5.7、搭设规定

5.7.1.悬挑安全防护棚竹脚手板在操作层上应满铺、铺稳,两边用12#铁丝绑扎在小横杆上,防止滑动,严禁在护身栏杆外 侧设站人竹脚手板。

5.7.2.操作层悬挑安全防护棚设置栏杆与挡脚板,栏杆高度不低于1.2m,挡脚板用七夹板制成,高度不低于300mm。

5.7.3.反拉钢丝绳要求保证通顺,不得因被其它钢管等部件阻挡,而形成折线形状,调节花篮螺栓,使其松紧适度,受力明确。

5.7.4.检查验收,悬挑架安装完毕后,要进行全面综合的检查验收、签证,对所有节点还要进行复拧收紧,扣件螺栓扭力矩不得小于40N²m,并不大于65N²m,及时用彩色粉笔做出标记,确保一个不漏。

5.7.5.为了防火安全,在每层上人跑道及建筑物对角处,各设置一个灭火器。

5.8、水平防护的清洁管理

5.8.1栏杆的外立面必须保持整洁、美观;竹胶板应绑扎牢固,未经项目部同意,不得随意拆除;若必须拆除,应及时恢复。

5.8.2发现有破损的竹胶板应及时更换。5.8.3水平防护层上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

六、悬挑防护棚的拆除

悬挑安全防护棚使用完毕后立即拆除,在悬挑安全防护棚拆除前应作好以下工作: 6.1、对悬挑安全防护棚进行安全检查,确认不存在严重隐患。如存在影响拆除悬挑安全防护棚安全的隐患,应先对悬挑安全防护棚进行修整和加固,以保证悬挑安全防护棚在拆除过程中不发生危险。

6.2、在拆除悬挑安全防护棚时,应先清除脚手板上的垃圾杂物,清除时严禁高空向下抛掷,大块的装入容器内由垂直运输设备向下运送,能用扫帚集中的要集中装入容器内运下。

6.3、悬挑安全防护棚在拆除前,应先明确拆除范围、数量、时间和拆除顺序、方法、物件垂直运输设备的数量,悬挑安全防护棚上的水平运输、人员组织,指挥联络的方法和用语,拆除的安全措施和警戒区域。

6.4、严格遵循拆除顺序,由上而下、后搭者先拆、先搭者后拆,同一部位拆除顺序是:栏杆→竹脚手板→防护板→钢管→悬挑钢梁。

6.5、悬挑安全防护棚的拆除一般严禁在垂直方向上同时作业,因此要事先做好其他垂直方向工作的安排。

6.6、拆除悬挑安全防护棚时,下部的出入口必须停止使用,对此除监护人员要特别注意外,还应在出入口处设置明显的停用标志和围栏,此装置必须内外双面都加以设置。

6.7、在拆除的悬挑安全防护棚时,在坠落范围明显“禁止入内”字样的标志,并有专人监护,以保证拆悬挑安全防护棚时无其他人员入内。

6.8、对于拆除悬挑安全防护棚用的垂直运输设备要用滑轮和绳索运送或塔吊配合,严禁乱扔乱抛,并对操作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交底,规定联络用语和方法,明确职责,以保证悬挑安全防护棚拆除时其垂直运输设备能安全运转。

6.9、拆下的悬挑安全防护棚钢管、扣件及其他材料运至地面后,应及时清理,将合格的,需要整修后重复使用的和应报废的加以区分,按规格堆放。对合格件应及时进行保养,保养后送仓库保管以备今后使用。

6.10、本工程悬挑安全防护棚拆除时遇大风、大雨、大雾天应停止作业;

6.11、拆除时操作人员要系好安全带,穿软底防滑鞋、扎裹腿。

6.12、悬挑安全防护棚拆除过程中,不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则应该在安全技术交底中交代清楚。

七、悬挑安全防护棚防电、避雷及安全防护装置

7.1.防电

7.1.1.悬挑安全防护棚不应搭设在距离外电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以内,悬挑安全防护棚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满足要求。

7.1.2.对于达不到规定最小距离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栏、围杆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7.1.3.悬挑安全防护棚搭设和使用期间,要严防与带电体接触,当需要穿过靠近380V以内的电力线路,距离线路在2m以内时,搭设和使用期间应断电或拆除电源,如不能拆除,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对电线和悬挑安全防护棚分别采取有效的绝缘措施。②对悬挑安全防护棚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接地处理。7.2、避雷

搭设悬挑安全防护棚时,应安装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线。

悬挑安全防护棚防雷接地,将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引出与各段悬挑安全防护棚承载装置的四角焊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八、悬挑安全防护棚的验收与保护

8.1悬挑安全防护棚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因为本工程的悬挑安全防护棚是随结构施工而往上搭设的,所以是分段搭设、分段投入使用。这就要求悬挑安全防护棚也必须分段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检查验收的内容,应按施工组织设计或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进行,悬挑安全防护棚的验收主要有以下项目:

8.1.1.悬挑钢梁、吊环、钢丝绳的规格。8.1.2.悬挑钢梁的间距。8.1.3.脚手板的固定。

8.1.4.安全栏杆的高度和外包安全网、档脚板。8.1.5.扣件的紧固程度。

8.1.6.悬挑安全防护棚所用的钢管、扣件、型钢及其他材料的材质证明和抽检记录。

8.1.7.悬挑安全防护棚的接地防雷;在检查验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扣件的紧固程度,扣件并不是拧得紧越好。对于拧紧力矩大于70N²M的扣件,要认真检查有无裂缝、变形,如果发现有上述弊病应立即调换,调上的扣件的螺栓应紧固在40~70N²M。

8.2悬挑安全防护棚在验收合格通过投入使用后,必须对其进行日常的保养和定期的全面检查和整修,才能保证其安全使用。

定期的维护保养一般每月进行一次。所以要求作业队对悬挑安全防护棚进行日常的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尤其是每次强风、暴雨过后都要认真检查整修后方可使用。

悬挑安全防护棚保养整修的主要内容有:

8.2.1.检查脚手板有否松动、悬挑,还要检查四角是否用铁丝扎牢,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8.2.2.要对外包安全网、外挑安全网、安全隔离设施、外侧挡板、栏杆和接地防雷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保证这些安全设施完整、牢固,能正常发挥安全作用。如果有损坏者要及时调换,如有松动者应及时紧固,如发现松动和开口要及时连通。

高层建筑施工方案 篇10

对于高层建筑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方案的编制, 我们必须首先弄清几个文件及规范: (1) 住建部2009年5月13日发布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 (2) 住建部2009年11月11日发布的《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质【2009】254号) 。 (3)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 50870-2013。 (4)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5)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6-2011。 (7)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对于“ (1) 、 (2) ”这两个“办法”和“导则”是住建部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和监督、防范和遏制坍塌事故的重要举措。是专项方案编制的主要依据, 是具有强制性执行的法规。对于“ (3) ”适用于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措施的制定以及实施管理, 是制定各专业安全技术标准应遵循的统一准则。对于“ (4) 、 (5) 、 (6) 、 (7) ”都是现行规范, 在具体计算时, 各规范的表达式是不能混用的;构造型式也不尽相同, 所以在具体选型时也要特别注意。

“87号、254号文”的条文清晰, 不难理解。但要将其较为原则性的规定, 转换为具体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 预防和消除导致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的隐患, 确保施工安全, 还需认真研究和解决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

作者通过某高层建筑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方案的编制实践, 主要依据“254号文”2.1.2条要求设置目录及子目录, 并适当调整和补充了各大项的内容, 力求编制的方案具有安全适用、经济合理, 不脱离现场实际情况, 并能有效的指导施工。编写纲目及控制要点如下:

一、实例工程概况:

某工程建筑-4~-5层为车库, -1~-3层为商铺, 塔楼总高度93.3 m, 层数为-2+3+31层, 均为一类高层建筑, 总建筑面积约10万m2。结构型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转换层位于商铺顶板, 属于结构转换层。最大梁为750*2200mm, 最大跨度9米, 层高6米, 板厚180mm。

二、专项方案编写纲目及控制要点

(一) 、编制说明及依据:

1、编制说明:

(1) 危险性分析 (根据“254号文”列出超限的梁或板, 明确现场符合哪一种或几种情况, 说明专项方案专家论证原因) ;支撑体系的选择研讨 (具体采用何种钢管支撑结构体系, 如扣件、碗口、工具式) ;编制、审核、专家论证和修改情况;荷载计算使用的软件 (PKPM或品茗安全) 。

(2) 本节要点:超限梁、板的确定。“254号文”中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定义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 或搭设跨度超过18m, 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 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支撑高度和搭设跨度好确定, 施工总荷载和集中线荷载由于“254号文”中未具体明确采用何种荷载组合方式, 荷载效应是应采用基本组合还是标准组合。例如, 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设计表达式, 使用最不利荷载的基本组合计算。

如例1:

1) 厚度180mm楼板施工总荷载:

活载控制时荷载组合S1=0.9[1.2 (G1k+G2k+G3k) +1.4Q1k]=0.9×[1.2× (0.75+24×0.18+1.1×0.18) +1.4×2.5]=8.839 k N/m2

恒载控制时荷载组合S2=0.9[1.35 (G1k+G2k+G3k) +1.4×0.7Q1k]=0.9×[1.35× (0.75+24×0.18+1.1×0.18) +1.4×0.7×2.5]=8.606 k N/m2

两者取大值, 即施工总荷载S=max[S1, S2]=8.839 k N/m2<15 k N/m2

2) 截面750*2200mm集中线荷载:

活载控制时荷载组合S1=0.9b[1.2 (G1k+G2k+G3k) +1.4Q2k]=0.9×0.75×[1.2× (0.75+24×2.2+1.5×2.2) +1.4×2]=47.938 k N/m

恒载控制时荷载组合S2=0.9b[1.35 (G1k+G2k+G3k) +1.4×0.7Q2k]=0.9×0.75×[1.35× (0.75+24×2.2+1.5×2.2) +1.4×0.7×2]=53.128 k N/m

两者取大值, 即集中线荷载S=max[S1, S2]=53.128 k N/m≥20 k N/m

2、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

本节要点: (1) 不泛泛的列, 只列确实涉及的。 (2) 列出的依据必须是现行的。

例2:

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2)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质【2009】254号)

3)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 50870-2013

4)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5)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6-2011

7)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2011版公告894号)

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2)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

1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14)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5)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1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9)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20) 、本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

21)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 、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地理位置和环境、层数、高度及建筑面积等情况。 (2) 项目参与相关单位的名称。

2、高大模板支架情况:

(1) 具体明确高大模板支架区域 (以轴线关系表示) 。 (2) 支架区域内工程结构及构件的情况 (形状、跨度、高度、板厚、截面尺寸等参数) 。 (3) 支架的型式、长度、宽度、面积、支架的标高和高度以及地基或支撑楼板的情况。

3、施工要求及技术保证条件。

(三) 、方案设计及施工工艺技术:

1、方案设计:

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架搭设方案设计的技术难点和关键环节是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 须兼顾施工操作简便、统一、经济、合理等要求。支架构造类型是采用JGJ130-2011普通型还是加强型;或是采用JGJ300-2013框架式支撑结构还是桁架式支撑结构。因此, 为了方便搭设和验算, 最好将梁、板的尺寸进行分类分区设计, 对最大截面梁、板进行验算。 (例3)

梁高大模板支撑方案设计 (例3)

2、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基础处理:

(1) 立杆底部为基土应采用混凝土硬化, 并有排水措施。达到强度后加底座或50mm厚, 宽度200mm, 长度不小于2跨的木垫板。 (2) 立杆安装在混凝土楼板上时, 楼板应具有承载上部施工荷载的能力, 否则下层楼板应加设支撑。 (超限梁对下层的影响必须验算) (3) 验证下层立柱与上层立杆是否对准。 (4) 转换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 才能拆除支架。

3、主要搭设方法:

梁与板整体支撑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是:立柱步距要一致, 便于统一搭设。立柱纵或横距尽量一致或成倍数, 便于立柱纵横向水平杆件拉通设置。通常情况下支模架搭设时按同轴最大柱边线250~300mm位置排脚, 但由于转换层梁截面尺寸相差较大, 老方法站脚后造成梁底两侧立杆间距过大或根本无法站脚, 通常无法满足荷载要求, 故而采取先排布梁底立杆, 立杆距离梁侧300mm, 设置扫地杆一道, 画间距线, 使梁侧立杆站脚, 排布完各跨的梁侧立杆后由测量人员引测标高线, 标高点间距不得大于6米, 之后架设第一道水平横杆。板底立杆按已搭设的梁侧立杆为标准, 且应考虑前后左右贯通, 以不得超过梁底立杆2倍为标准分配排布。之后上第二道横杆。之后搭设梁底小横杆, 梁底小横杆标高必须准确, 根据梁的高度进行推算, 各个梁侧立杆上都应画好标高线。再搭设板底小横杆, 梁底增加立杆可最后搭设。

本节要点: (1) 梁支撑体系, 按梁的分类分别说明, 并附梁支撑平面布置图、剖面图等。 (2) 楼板支撑体系, 按板的分类分别说明, 并附板支撑平面布置图、剖面图等

4、构造设置:

(1) 底座和垫板 (2) 钢管支架立杆 (3) 可调顶托 (4) 扫地杆和水平拉杆 (5) 剪刀撑 (6) 周边拉结与抱柱装置。本节要点:一定要熟悉现行规范, 正确理解各规范构造的不同点。特别是剪刀撑的布置。

5、材料力学性能和指标:

(1) 钢管:截面几何特性 (JGJ130-2011, 附录B表B.0.1) 选用计算参数时, 考虑市场上存在薄壁钢管, 一般采用壁厚2.8mm计算;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 (JGJ130-2011, 表5.1.6) (2) 扣件:承载力设计值 (JGJ130-2011, 表5.1.7) ;节点转动刚度值k (JGJ300-2013, 表4.1.4) ;节点抗剪承载力设计值VR (JGJ300-2013, 表4.3.3) ;计算时抗滑移考虑折减系数0.8。 (3) 对拉螺栓:按Q235钢材强度设计值205N/mm2 (4) 方木: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 (JGJ162-2008, 表A3.1-3) 选用计算参数时, 一般取40*80mm (5) 模板: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 (JGJ162-2008, 表A5.1、A5.2、A5.3)

6、检查与验收:

(1) 满足254号文4.3条施工管理中的检查 (2) 满足254号文3条验收管理的程序 (3) 满足《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所列项目及内容 (4) 满足《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7.4条检查与验收

(四)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并附组织机构图 (2) 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的相关规定

2、施工技术 (管理) 措施:

(1) 安全教育满足“254号文4.1.2”条。 (2) 安全技术交底满足“254号文第4.1.3”条。 (3) 架子工特种工作业人员满足“254号文第4.1.2及第4.1.4”条。 (4) 防火要求:在支撑架上进行焊接作业时, 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5) 临时用电及防雷措施: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6) 混凝土浇筑:满足“254号文4.4”条要求。且柱及梁、板分开浇筑。必须先浇墙、柱混凝土至框支梁锚固钢筋底及框架梁底, 后浇筑梁、板混凝土。大梁宜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板宜≤300mm, 梁宜≤600mm。

3、模板安装和拆除措施:

符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第6.1和6.3条、第7.1和7.3条要求。

4、支撑系统的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 满足“254号文第4.5”条。 (2) 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第7.4条。 (3) 符合《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第7.6条。

5、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1) 危险源的辨识及评价。 (2) 分析危险源、预测事故发生的种类, 分别制定应急预案。 (3)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组织结构图及程序。

6、监测监控措施:

(1) 监测方案包括, 测点布置、监测方法、监测人员及主要仪器设备、监测频率和监测报警值。 (2) 监测内容包括支撑结构的位移监测和内力监测。 (3) 具体要求符合《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第8.0.1~8.0.10条。

(五) 、施工组织及劳动力计划

这一章将“254号文”第三和第六节合并, 使得方案的层次符合其内在联系, 前后衔接逻辑性清晰明了。这一编写纲目和内容能更好的体现了文件的要求, 突出了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方案的特色。同时也为方案的审核、论证、技术交底和指导施工提供了方便。

本章要点: (1) 施工人员配备 (专职安全员配备、劳动力计划、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2) 施工进度计划 (3) 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等 (重点是布料机、天泵、地泵的选择, 混凝土浇筑速度的计划, 运输车辆的安排等) 。

(六) 、计算书

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 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 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 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 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每项计算列出计算简图和截面构造大样图, 注明材料尺寸、规格、纵横支撑间距。

现在安全计算软件已经普及, 建议采用PKPM或品茗安全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计算依据建议采用《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计算分支。

本章要点: (1) 荷载标准值、分项系数、荷载组合必须符合各自规范; (2) 杆件截面积和截面积特性取值; (3) 风荷载计算值; (4) 有否考虑钢管和扣件壁厚减薄、扣件能力削弱、拧紧扭力矩降低等因素; (5) 验算结果是否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建议立杆计算应力σ≤160n/mm2。 (6) 涉及支架楼板的承载力安全验算是否取得涉及人员认可。

(七) 、附图

包括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进度横道图 (网络图) , 支模区域立杆、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 支撑系统立面图、剖面图, 水平剪刀撑布置平面图及竖向剪刀撑布置投影图, 梁板支模大样图, 支撑体系监测平面布置图, 连墙件 (抱柱装置) 布设位置及节点大样图, 混凝土浇筑线路图等。

三、结语

工程已于2014年1月完成转换层施工, 浇筑过程中未发现异常。当然, 作者编写纲目及控制要点只是说转换层高大模板专项方案应当包括的内容, 而不是按此内容编制。专项方案的编制应体现不同项目的特点, 避免出现“千篇一律”工程特点不突出的问题。因此, 只有将方案预控做好, 并在实施过程中把握好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监督及检查才能确保施工安全, 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摘要:目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高层住宅楼日益增多。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的整体坍塌事故, 往往都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通过某高层建筑转换层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方案的编制实践, 通过方案预控, 预防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隐患发生。

关键词:高层建筑,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方案,编写纲目,控制要点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质[2009]254号)

[2]JGJ300-2013、JGJ130-2011、GB 506666-2011、JGJ162-2008等[S].

上一篇:自主制定论文下一篇:田间种植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