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十篇

2024-07-03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篇1

1 认识论基础:教育者自觉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意识

信仰是人的一种高级精神存在方式, 科学的信仰则是指引人生正确航向的永恒灯塔和动力之源[2]。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信仰则是人类信仰史上最伟大的科学信仰。所谓马克思主义信仰, 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信奉以及对由这种世界观理论体系所揭示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现实追求。作为多样化社会思潮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价值观念, 形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奋进动力, 追求生命的丰盈和人格的完整, 从而能够自觉按照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规律思考人生、服务社会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宗旨所在, 对此, 人们在认识上并无歧见, 在实际工作中也不乏理性的自觉。然而,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虽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以提升人们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宗旨的重要功能价值的认识可以说达到了一种理性的自觉, 但对这种活动的实效性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结果与其所要实现的目标之间的重合程度却缺乏应有的考察和思考。换言之,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现实却并未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由之,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目标与人们生活世界之内在关联的实证研究严重不足。具体论之, 其一, 对“实然”——当前个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把握失准, 譬如学术界乃至全社会关于当前个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的与存在所谓的“大范围的信仰危机”之争论再清楚不过地彰显了这一状况。其二,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所昭示的真理准则和价值准则如何转化为个体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如何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追求缺乏深入的研究, 未能在方法论和工具性层面上研究这种转化的现实机制。其三, 尚未形成一套考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转化为实际结果的价值评估体系。

从“形而上”的意义上讲,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现自身使命的过程, 就是在分析当前个体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实然”的基础上设定其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应然”, 并积极促使这种“应然”转化为新的“实然”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终极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这种转换的顺当实现。如果这种转换受阻或失却现实的可能性, 其内在的逻辑结果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危机的呈现, 从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实践中的作用也就难脱镜中月、水中花之嫌。鉴于此, 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 当下人们对马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的各种议论和诘难, 实际上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状有悖人们的价值期待,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正从反面表露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呼唤。

基于从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仅仅自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个体提升精神境界、塑造完美高尚人格的必要性, 但对这种教育的实际效果缺乏应有感悟的现实, 我们认为, 教育者的实效性意识之于理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取得二者紧密关联, 教育者自觉的实效性意识是取得理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认识论基础。教育者只有确立了自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意识, 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辱时代使命从而使其价值功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应有的升华。

2 逻辑前提:科学设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

教育的历史和现实表明, 任何一种社会的教育过程, 总是体现为人们从受教育者的教育现状出发, 设定一系列教育之应然, 通过实施一定的教育机制, 使这种由教育之应然转换而成的实际状态和结果符合一定社会的教育理想, 从而达到事先所设定的教育目标的过程。作为一种追求预期实效性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起点无疑是其目标的设定。而要使得这一目标真正具有科学性, 就需要在全面把握当前个体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基础上设定其教育之应然。由于人们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是他们在一定社会环境背景下所形成的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及相应行为活动的整体反映, 所以, 考察当前个体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主要应把握两大指标:一是当前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 二是其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素养现状, 自然地, 培育个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也应该从这两方面有效切入。

就当前个体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而言, 用面临着严峻挑战来概括应该说是非常贴切的。具体论之, 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日趋发展的国际时代背景使得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 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以及某些腐朽的生活方式对当代个体产生着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另外,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尽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但也面临着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阶层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 加之当前社会上存在着的道德失范、部分干部存在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都成为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关键因素和焦点问题。个体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必然决定了其马克思主义素养构成水平的多层次性客观事实, 这一事实体现在个体的价值观追求方面就是不同的价值等级都不乏一定的追求者。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体马克思主义素养水平的多层次性是我们在设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价值目标时必须面对的一种客观存在。

针对个体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时代背景特点及其马克思主义素养水平多层次性的事实, 作为教育者在设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目标时, 必须从实际出发, 科学设定。比如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目标的设定上, 就应注意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的有机统一。因为, 只有坚持这两者的统一方能较好地体现中国社会和当代个体的实际状况, 符合时代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在要求:一元价值导向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社会制度的必然要求, 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精神体现,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的不同所有制构成及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又使得多元价值取向的存在获得了现实性的依据。此外, 针对个体马克思主义素养水平的多层次性特点, 我们所设定的目标又应该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序列。比如, 同样是对个体中的一般群众和先进分子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但在教育目标的设定上必须体现出后者高于前者的不同之处:对于后者要经常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而对于前者则要加强社会主义信念教育, 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只有设定出一个呈现不同层次的、使每个个体经过努力都能企及的目标体系,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可获得实现自身最佳实效性的逻辑前提, 才能充分实现对当代人们的功能价值。

3 实践机制:内在激励与外在保障

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逻辑进程中, 教育者所设定的教育目标诉求的仅仅是一种应然的价值, 要使这种应然的价值转化为实然的价值, 还有待于这一目标的现实转换。我们认为,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的现实转换即理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两大要素:内在激励与外在保障。正是这两大要素构成了实现理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实践机制。只有当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作为个体的精神支柱, 而且作为一种理论能提升他们不断进行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追求时,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才有望得到真正的实现。因之, 完善内在激励和外在保障的功能就成为实现理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方面。

首先,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实现离不开内在激励功能的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一项引导和帮助个体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伟大实践活动, 其价值的实现首先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所蕴涵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内化为行为主体的自觉信念。离开了这一点,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就只能是脱离现实的“布道”式宣讲, 也就难以契合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身的价值期待。因之, 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功能价值仅仅定位在对个体进行知识的传授上是远远不够的,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仅应关注对个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理论、观点、方法的教育, 还应当激励个体将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人类崇高理想作为自身永恒的价值追求。而要使个体真正投入这一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 自然离不开激励功能的充分发挥。因为激励功能下的价值追求是行为主体的主动选择, 更是他们高度自觉性的体现。这就要求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践中必须关注对激励问题的研究, 探讨如何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人们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我们认为, 在这种激励机制的建设方面, 必须高度重视个体的自我激励, 即主体为自己设定追求马克思主义崇高精神境界、实现高尚人生价值的动力机制;此外, 物质褒奖与精神奖励等也是保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由“应然”转化为“实然”的重要手段。

其次,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实现同样离不开外在保障系统的强力支撑。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从根本上说, 马克思主义信仰毕竟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第二性存在, 由此决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取得理想的实效性就必须依赖于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 这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最大化强有力的外在保障。因为每个时代的个体都是从自身对经济生活的感受中去认识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并验证自身所确立的社会理想信念的, 所以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必然是对个体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最有力的实践证明。我们只有用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体现在对人民生活的保障和改善上, 体现在使全体人民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 体现在使每个劳动者都从事着有尊严的劳动、过着有尊严的生活上, 个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更加坚定、才能获得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的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否则,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会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错误。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63.

[2]时统君.论医学人文信仰养成机制的建构[J].医学与哲学 (人文版) , 2009, 30 (5) :61-62.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篇2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教育,构建

在社会转型时期, 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利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优势, 利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多个层面,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理论是行动的指南, 能够管思想, 管方向。

高等院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基地,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指导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而如今的90后学生生长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的背景下, 他们个性鲜明, 但抗压能力弱;他们生活富足, 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因此,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并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灌输“的科学性

灌输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灌输原则都进行了重点的论述, 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 同样地, 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 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则全面系统地阐释了灌输原则, 强调了对工人阶级进行灌输教育的重要性。对大学生而言, 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必修课, 是帮助其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 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灌输作用。当然这里所讲的“灌输”与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强制灌输”、“硬件灌输”的做法有着根本的不同。

必须不断充实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内容, 拓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方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人们思想出现混沌。所以要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就必须与时俱进地充实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新内容, 使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所体会到的与理论的讲解相吻合、相一致;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相结合。

二、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能力建设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队伍的素质, 是做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体性要件, 是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因此, 必须提高马克思主意信仰教育队伍的能力, 以充分发挥其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权威性。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的为人师表不仅表现在知识的渊博上, 还要表现在道德的高尚和作风的优良上, 从而实现其知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的有机统一, 增强马克思信仰教育的有效度。

三、积极占领网络阵地, 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穿透力和影响力

网络是一把双刀剑, 既能够传播先进的思想,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也易于散布落后甚至反动的思想, 动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性。积极占领网络阵地是新形势下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抵制西化、分化政治图谋和各种错误思潮的必然选择。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实现高科技与高境界的有机统一。网络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为一体, 声情并茂、视听兼备、感染力强, 可以使大学生在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为此, 可将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内容编成生动形象的程序、软件等, 实现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的数字化、丰富化, 实现高科技与高境界的完美结合, 增强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 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注重马克思主义主题网站建设, 增强网上与网下的互动。为增强马克思主义主题网站的吸引度和影响力, 主题网站的建设力求做到:在主题网站的内存上, 既要有中同持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旋律的唱响, 又要有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的伴奏, 做到理论阐释现实, 现实印证理论, 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芒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闪耀。

四、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作用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只有经过实践的锻造, 真正在生活世界中得以亲身经历, 才能有效形成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合力, 才能进一步内化为实践的原动力。因此, 为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性, 就必须让信仰教育植根于现实、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具体的情境之中, 组织和促使大学生投身其中, 深化信仰体验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方面为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并在实践之中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现了人民的解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定, 人民生活逐步富裕起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个央领导集体, 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根本问题,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新局面;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正带领中国人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前景, 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征程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此, 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还必须将理论学习与参加社会实践统—起来, 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成就进行积极宣传的同时, 也让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从自身做起, 从平凡之事做起, 通过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积学性和实践性的体验, 进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矢志不渝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篇3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大学生是社会高知群体,是社会知识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创造者和传播者,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而,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不仅对其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显得颇为重要。

一、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信仰被分化

所有学者的研究都表明,在主流上大学生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崇高性。但是学者们通过深入观察和调研发现宗教信仰和世俗信仰在大学生中有所抬头和蔓延。在姚本先(2009)研究中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是大学生信仰的主流,宗教信仰也成为大学生的次主流信仰,而金钱崇拜和神灵崇拜排在最后。与宋兴川(2002)的研究相比,宗教信仰从第七位上升到第三位。中国社科院“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组对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有部分大学生存在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信仰多元化的发展倾向;张妍(2011硕士论文)对哈尔滨师范大学的1000名在校生的调研中发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占65.1%,宗教信仰为5.2%,29.7%的学生没有任何信仰。在调研的学生党员中有4%有宗教信仰,共青团员学生中5%有宗教信仰,31%没有任何信仰。以上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信仰不是绝对主流,宗教信仰的比例虽小但是量也不小,如果按两万人大学人数计算,该校将会1000名宗教信仰者。关键是在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宗教信仰比例根本就没有减少,所以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须加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中小学教育一直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教育作为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教材、课程和师资等各个方面都予以保障,但是近几年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再被分化。

(二)当代大学生信仰的盲目性

信仰的盲目性表现为“确立信仰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在深入理解和认识基础上做出的人生选择,而往往是以一种从众心理,盲目跟风、追求时尚去选择自己的信仰”(陈跃、熊洁等2010)。比如对西方思潮的信奉和對宗教的信仰,不是因为有了很深的了解和认识,而是追求新潮和好奇心使然等。受市场经济消极发展和社会腐败现象的影响,导致一些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冷淡,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信仰的动摇。有调查数据显示,47.6%的青年大学生认为,信仰马克思主义有助于评优评奖、入党和找工作;有11.1%的大学生认为“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陈跃、莫小丽2010)。近几年农村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比例大于城市大学生比例,这与近几年宗教传播在农村盛行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都导致青年大学生信仰盲目性的表现。

(三)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迷失与信仰危机并存

受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影响,大学生对信仰感到迷茫和彷徨,受国家发展形势和家庭及个人好坏影响,遇到困难和挫折信仰就发生动摇,从而导致大学生信仰的模糊性,这是信仰迷失,也就是“是否信仰”的问题。迷失性会逐步发展为没有信仰或是怀疑现有的信仰体系,从而动摇甚至抛弃信仰,转而走向了信仰误区导致信仰危机。也就是“信仰什么”的问题。信仰危机的具体表现是“大学生对原有的良好而固定的信仰的怀疑、动摇乃至全面的抛弃,转而走向了与国家主导信仰的背离,这种背离既受制于社会环境的变迁,更受制于个人价值取向的偏离。”(梅萍等2009)

二、当代大学生加强信仰教育的建议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中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教育,一是要建设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高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员及学生管理者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的信仰,以便真实客观的传递知识,更好的教育好大学生。二是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教育的内容时,要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理论与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做重点讲授,要敢于正面学生思想意识中存在的种种疑惑以及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批驳。三是信仰教育要多渠道、多形式。多采用参与式互动性的教学方法,让青年大学生在主动交流和潜移默化中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教育,从而树立科学的理想信仰。

(二)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在校园文化生活中要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成果的渗透。教育者要善于运用各种资源和契机在校园文化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行渗透式教育,如在橱窗宣传、歌颂祖国主体的诗歌、合唱、朗诵或请专家进行生活化的讲座,提升学生们的客观认识。深入“青马工程”的开展,通过特色团日活动、团课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注重大学生网络文化教育,在校园网站上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旋律的宣传,引领网络文化思潮。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虚拟社会里要理性判断,要在复杂多样的网络文化思潮中把握方向,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三)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会主义信仰教育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每年的假期各大高校都要组织大规模的社会活动,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一方面要选取一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带来的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验教育,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正确性;另一方面教师要综合利用赏识教育、挫折教育和关怀教育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人际交往、互帮互助的情境。对信仰有偏差的学生在关怀和交流中进行有效疏导。

参考文献:

[1]陈跃熊洁.关于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深层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0(5).

[2]陈跃,莫小丽.当代青年大学生信仰问题探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3]刘娜.关于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9(11).

[4]朱水龙.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初探一一基于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9.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篇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办好思政课,就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全面系统深入阐释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在学校思政课教学的不同阶段要有不同侧重。既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识水平、思想状况等实际情况,系统完整地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要与时俱进地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引导权和话语权。

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其他知识教育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接受、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不断践行的过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信仰、信念和信心是知识的“接受器”,发挥着“总开关”“防火墙”作用,对知识的甄别、清理、验证发挥着“指挥棒”作用。要正确认识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的关

系,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机融入各类专业知识教学之中,推进立德树人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

加强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的整体性设计。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以系统性思维统筹做好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科学设计,做到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在教学环节上,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充分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在教学方法上,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教学空间设计上,拓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空间,实行立体化教学,让课堂教学与课外文化活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空间整体性的立体化协同。在教学方法上,研究制定层次分明、逐步递进、螺旋上升的阶梯式教育目标,运用课堂讲授、调查研究、参观考察等方式,做到因地施教、因时施教、因材施教。

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关键在教师,要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广大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学识水平,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解疑释惑、回答现实问题的能力,紧跟时代变化不断创新思维的能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篇5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教育, 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导性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在我国是立党立国之本, 起到了鲜明的旗帜作用。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 则是他们的思想源泉。据笔者的统计 ( 见下表) , 只有15%的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 可见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认可度较低。因此,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尤为必要。

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头脑, 这也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指出: “如果动摇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个精神支柱, 动摇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 那将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1]因此,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才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提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 从而坚信马克思主义。

江泽民同志强调: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最基础的工作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在高校意识形态中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 要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 选择好信仰教育的有利时机, 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教育和影响大学生, 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深化共同理想教育, 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实性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共同愿望。胡锦涛同志指出: “理想信念, 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 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 也是有志青年奋发向上的动力。”[3]大学生的理想是在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越多地转化成共同利益, 就越能被广大青年大学生所接受, 并为之努力奋斗, 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笔者与盐城工学院土木学院某同学就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个人的关系进行交流时, 他说:“我觉得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说起来比较空洞, 离我们现实生活还比较远, 我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把大学学业完成, 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就是我目前的理想。”该同学的观念代表了高校中不少青年大学生的想法, 他们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缺乏共同认识能力, 只顾眼前规划和利益, 缺乏凝聚力。因此, 在高校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同时, 也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仰教育。

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实目标性, 一是要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我国现处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 人们在追求切身利益的同时, 出现信仰缺失、自我中心和功力主义倾向。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过程中, 高校教育工作者不要否定大学生追求个人利益的动机和行为。二是要引导大学生, 在共同理想和社会服务中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 教育大学生将个人理想放置在共同理想之中, 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三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区别社会主义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的阶段性目标, 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终极目标, 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因此, 要引导青年大学生认识到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脚踏实地地把个人利益与最高理想、个人理想、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三、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精神支撑性

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也是高校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流价值精神。在与盐城师范学院教科院许友根教授交流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时, 他说: “现在看来, 大学生不乏爱国主义热情, 遇有国家主权和荣誉冲突时, 他们表现出了空前的一致性, 但是在具体到身边的事情时, 他们又缺乏集体意识和行为。改革创新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 现在的大学生有了初步的创新意识, 但是如何培养, 也是高校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过程中, 有必要将这两种精神渗透到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自觉行动中去, 以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精神动力。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旗帜。邓小平同志说过: “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4]这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精辟概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一是要引导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 其主要表现就是要加强爱国主义精神, 引导他们无论何时何地, 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二是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高校在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过程中, 要使大学生认识到不论对内对外, 要时刻维护国家的尊严, 不卑不亢。三是要引导大学生将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爱国主义行动, 从自我做起, 以实际行动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所谓时代精神,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的人们在划时代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的精神[5]。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 是社会进步的核心竞争力。胡锦涛同志指出: “历史和现实都说明,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只有勇于和善于创新, 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 才能走在发展的前列。青年人朝气蓬勃, 思维敏捷, 敢为人先, 最少陈旧观念, 最具创造活力, 是创新的希望所在。”[6]高校在开展大学生信仰教育工作时, 要致力于培养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一是培养创新精神。新形势下, 要引导大学生坚持改革创新, 冲破一切陈旧腐朽和稳固保守思想的束缚, 激发创造活力和热情, 培养创新意识。二是培养创新能力。高校在构建学科教学理论体系时, 要以大学生培养专业创新能力为重点, 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在鼓励学以致用的基础上, 刻苦专研, 不断创新, 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有创新的实践能力, 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道德规范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要求和道德规范, 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判断道德行为、确定价值取向的依据。据调查显示, 高校大学生的荣辱观主流是好的, 但是也存在着道德滑坡的现象, 如“药家鑫事件”、“李刚门”, 这些事件引起了社会对于大学生道德信仰的高度重视, 当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必要。

高校在开展信仰教育的过程中, 要着力引领大学生知荣明耻, 明确哪些行为是光荣的, 哪些行为是可耻的, 哪些行为是可以发扬的, 哪些行为是社会鄙弃的, 通过道德是非观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这就为大学生理想人格建设从正反两个侧面设定了不可动摇的新坐标, 从而引导学生明荣辱之分, 知荣而勇为之、知耻而力避之, 形成推动奋发向上、文明正义的强大内在动力。”[7]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一是要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在青年大学生中倡导公民的团结友爱、诚信明礼、遵纪守法等基本道德要求, 通过社会道德风尚引导, 使大学生形成不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标准。二是要宣扬先进人物和典型人物, 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通过榜样的力量, 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行为导向, 推动高校良好学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三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道德精神, 鄙弃保守腐朽的道德文化, 重塑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良好道德形象,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125-126.

[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87.

[3]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 2005-01-19.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67.

[5]杨军, 黄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术论坛, 2008, (2) :199-202.

[6]胡锦涛.胡锦涛同志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 2000-12-20.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篇6

(一) “有些人”对马克思主义“消灭私有制”的理论提出怀疑。“有些人”既包括现实生活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不透彻的大众, 还包括一些别有用心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和专家”。他们认为既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那么, 社会主义国家中存在的包括私有制在内的非公有制形式如何理解?其实, 马克思所说的“消灭私有制”是最终目标而非当下的阶段目标。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私有制的消灭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是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它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马克思明确指出:“当使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必然消灭、从而也使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必然颠覆的物质条件尚未在历史进程中、尚未在历史的‘运动’中形成以前, 即使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它的胜利也只能是暂时的。”同时, 消灭私有制主要是指消灭资本剥削劳动的特权, 并不是要消灭一般的或抽象意义上的私有制, 更不是一般所有制。因此, 要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地理解社会主义消灭私有制问题, 不能急功近利和教条主义。

(二) 对《共产党宣言》中“两个必然”的质疑。《宣言》中“两个必然”是指“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可是一百多年来, 资本主义并未像预言那样逐渐灭亡, 反而生命旺盛;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阵营反而遭受重创。这让一些人困惑不解。其实, 在《宣言》发表11年后, 马克思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重要思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 是决不会出现的。”“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 ……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因此, 两个必然的实现具有条件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是要经过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统一规律的。

(三) 目前社会主义国家中生产力相对落后, 使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这些人认为, 社会主义经济依然不够发达, 就是在现有发展的条件下, 还出现了地区之间、同一社会内部的不同阶层之间, 贫富差距依然再加大, 经济发展成果并未完全惠及全部国民, 这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对此, 邓小平已经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 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 也不是同步富裕, 而是要经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的。我们是高举马克思主义并取得建设成就的社会主义国家, 许多经验得摸索, 许多教训得汲取, 失误在所难免。可贵的是, 我们已经意识到以上问题并积极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四) 个别共产党员的腐败问题影响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党员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因此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其他人。然而, 一些党员的腐败却让马克思主义在人们心中打了折扣。仅仅在2005年, 中纪委处分了11万名党员, 腐败分子占6.5%。从被处分人数占党员总数的比例来看, 这个数字还不能算大, 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拥有7000多万人的一个大党。应该说是极少数人在腐败。当然, 蚁穴虽小溃之千里。这也暴露出我国政治体制的不完善等弊端。一直以来, 党和政府对腐败问题相当重视, 也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

(五) 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多元价值观念的强大冲击。世界经济一体化必然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而信仰是价值观的核心和终极。西方多元化价值观渗入中国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中国向来就是一个以伦理关系维系的儒教社会, 而西方自古就是有着多种宗教信仰的社会。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建构的途径

(一)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使之具体化, 并赋予它以中国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的, 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变为现实。它的实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1.在思想路线上, 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

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思想路线, 就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也不可能做出正确的理论选择。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具体体现, 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思想路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这些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现实情况相结合, 从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找到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新方法。

2.在民族特色上, 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

毛泽东认为, 马克思主义是内容上的国际性与形式上的民族性的完美结合。“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 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就是说, 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 才有用处, 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因此,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发芽, 必须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相融合, 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必须根据自身国情及民族特点, 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阐释, 使之在其每一实践阶段都带有中国的特性, 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3.在创新上, 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所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人相继创造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 是创新的具体体现, 为中国革命的成功、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现实也要求我们必须“在理论上敢于进行大胆的创造, 抛弃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某些已经过时的、不适合于中国具体环境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 而代之以适合于中国历史环境的新原理和新结论。”

(二)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即依据变化发展了的动态的社会实践承接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任何思想理论, 都不可能是超时空的, 无不囿于历史局限性, 我们不能苛求前人阐释今天之事。毛泽东曾告诫我们:“马克思活着的时候, 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的问题都看到, 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加以解决。”邓小平也曾反复叮嘱:“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 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1.从基本原理上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这些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所包含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所蕴含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们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功能, 是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只要客观规律及客观规律所起作用的条件依然存在,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发挥指导作用。

2.从基本方法上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观, 又是方法论, 为审视历史、评价历史、观察当代问题, 提供了基本方法。它遵循实事求是的认识原则, 突破了思想的地域性思维界限, 开创了一种世界性的思维方式, 为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认识现实、解决问题提供了基本方法。

3.从理论旨趣上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马克思把自己的研究方向称之为“人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时刻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 并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的生存状况给予了深刻批判。它还时刻关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 并对人的发展进行了深层的思考。这在一定意义上说, 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的全面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旨趣。它为中国共产党人正在坚持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也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旨趣的时代意义。

(三)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俗化、群众化的过程。惟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才能使亿万群众普遍认同、接受和坚信马克思主义, 才能在更广泛、更自觉的实践层面上形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的内在的精神驱动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对理论工作的新要求。

1.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普及。宣传马克思主义一定要注重理论普及语言的通俗化, 要从老百姓生产生活的角度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 用群众熟悉的语言来回答收入差距、就业、医疗、住房等老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宣讲,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把理论教育与不同社会群体的关注点、兴趣点结合起来, 把理论宣传融入文学、艺术、广告、信息等之中, 做到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入耳入脑, 让人民群众在学习工作、生活休闲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 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3.要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使人们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和关键是其中的理想信念问题。要通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教育, 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统领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践、时代以及人民大众的生活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宣传普及活动必须深入研究和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 切实研究和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回应时代课题的作用, 坚持把理论学习宣传同研究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 同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矛盾结合起来, 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从而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思路, 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总之, 要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就必须坚持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客观实际相结合, 因地制宜地解决现存的具体问题。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亿万群众的“头脑”和 “精神武器”, 使亿万群众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心脏” 和 “物质武器”, 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亿万群众的互生共长。

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的挑战出现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正视这种挑战并找出挑战出现的原因, 本文首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挑战的原因, 接着基于理论建构的视觉下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探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挑战威胁,理论建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篇7

一、中国梦视域下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一)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

信仰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就好比阳光对植物的重要性, 它能够为你的成长指明方向。大学生正处于青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个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敏锐、聪慧、勇敢,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现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群体,但也是极易受到消极、腐败的思想侵蚀的群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有科学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又带有崇高的人文主义情怀。它强调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又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全人类的解放,共产主义理想紧密结合。这与中国梦话语体系中的个人梦的论述不谋而合,习主席在“中国梦”的论述中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之队的成员,中国梦既是作为整体的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梦想,也是一个个中国人的梦想。”[1]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为年轻人指明了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大有裨益。

(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

当前社会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维方式不断向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如何能够凝聚大学生思想共识,使大学生群体自由健康的发展呢?那就必须坚持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与意识形态的一元化的统一。就是说大学生既要解放思想,发挥思维方式多元化所带来的创新意识,又要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党领导,主张意识形态一元化。所以,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青少年产生精神上的凝聚力,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情感认同。一个具有共同理想信念的年轻群体所产生的合力效应,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2]坚持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三)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已经引导中国人民完成了第一大历史任务,就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现在马克思主义需要领导人民完成第二大历史任务,就是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就是伟大的中国梦。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从上一辈人的手中接过接力棒,带领中国向第二个历史任务发起冲锋,大学生就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否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天方夜谭。

总而言之,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内在统一的,中国梦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结合新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社会的特定表达,两者是一脉相承的。中国梦俗易懂,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二、现阶段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自身存在的问题

从大学生群体的角度而言,他们基本处于青少年时期,也是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往往思想单纯,有着十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极为强烈的爱国热情,对各种社会弊端与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表现出极大敏感。但是,由于缺乏逻辑思考以及对信息的甄别和判断能力,使他们容易陷入主观的经验主义,受到消极思想的侵蚀。盲目接受一些错误思想,以至于迷失信仰。

(二)国际环境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分外“眼红”。他们加大了对中国意识形态的入侵,并以各种形式输出他们的价值理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这些消极腐败的西方思潮借助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传播,缺乏判断和识别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发生思想上的异化,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和性格的养成。

(三)社会风气问题

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越发方便和快捷,信息网络无空间、时间限制的特点被广泛应用。这给不怀好意的人以可乘之机,网络上低俗、色情、暴力的信息以微电影、微博等形式几乎无孔不入,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态养成和性格树立。同时,某些政府官员贪污腐败,以权谋私,严重影响了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大学生从对个别的党员或官员的失望,延伸到对整个中国政府和马克思主义的失望。

(四)学校教育问题

学校本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培育基地,是大学生人生态度和性格养成的重要场所。但是,部分教师对马克思主义持怀疑态度,并将其对社会的错误理解传播给学生,造成恶劣的影响。此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呆板,缺乏创新,使学生产生厌烦甚至抵触的情绪,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和塑造,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国梦视域下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应该让大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只有让受教育者真正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他才能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呢?刘建军在其著作中写道,“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理解。首先,它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它是一种信仰态度,从这个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人们对这种理论的相信和信奉,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其次,它是指:‘信仰者心中的马克思主义。’它是一种信仰内容,即人们信奉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这种信仰与实际的科学理论越来越靠近;最后,它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或作为价值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因而‘有人信仰它并以它为指导去改造客观世界,这是一种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4]所以,要从这三个方面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让大学生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认可马克思主义。

(二)创新高校信仰教育方式方法,增强互动与实践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一直存在着呆板、无趣、吸引力低等缺点,如何进行课程改革,让大学生真正喜欢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点。首先,教材要紧跟时代,穿插一些新时代新环境下发生的案例,以小组互动,主题班会,影视赏析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教学,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应该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以实践的方式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参观红色博物馆,重走革命老区,义务献爱心活动等实践的形式,帮助大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马克思主义。

(三)将中国梦与学生的“个人梦”有机结合

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和希望,渴望有平台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期盼健康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希望有健全的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这是他们作为个体最为关心和重视的问题。只有中国梦与个人的具体诉求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情感认同感。习近平同志说,中国梦,“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5]鼓励大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将中国梦转化为“个人梦”“家庭梦”, 这是贯彻中国梦精神的最好诠释。

(四)打击社会消极腐败现象,树立廉洁公正的政府形象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每个党员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形象代言人”。但是,部分党员利欲熏心,以权谋私,为自己建“小金库”“拉关系”,严重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习主席上台之后,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反腐,一大批贪污腐败的政府官员落马,让人们大快人心的同时也渐渐树立了对共产党执政的信心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但是,社会中不公平、不公正、贪污腐败的现象仍有发生,我们应该继续打击消极腐败的现象,创造廉洁公正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李维昌,盛美真.中国梦论述的大众化价值解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42-4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4]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0-22.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篇8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原因

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高职大学生已成为中国大学生的主力军,是一支的重要力量。高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

1、高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

高职大学生在中学时期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上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世界、分析问题。但目前的问题在于高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已经普遍弱化,即大学生基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但这种信仰并不坚定。这种弱化表现在高职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上,多数同学入党主要是为了个人前途,并非为了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还有一些同学认为,信仰马克思主义也没什么用,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才最好。

2、西方腐朽思想入侵严重

伴随着高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西方腐朽思想乘机入侵大学生头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思想准则,如今,这些腐朽思想已经在高职校园极为流行。很多同学宣称什么都不重要,自己最重要;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有的同学认为人生在世,享乐二字。这些腐朽思想在高职院校极为盛行。

二、高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党全国人民要坚持“三个自信”。而坚持“三个自信”的依据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要做到“三个自信”,首先就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点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尤其重要。目前高职大学生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大环境的影响

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质疑和攻击马克思主义主义的思潮和观点纷纷出现。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苏东剧变,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而资本主义世界却通过自身的改良获得了一个快速发展期,这种对比让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巨大的变化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和信仰。这种急剧的变化也导致了今天的信仰危机和意识形态领域里的迷茫,高职大学生也受到了这种影响。此外,中国的改革进程中出现了贪污腐败现象、贫富差距、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等一系列现象,都直接打击了大学生的信仰,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和道路产生了质疑。

2、西方敌对势力对大学生的思想渗透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尤其是苏东剧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更加深入了。尼克松曾言:“我们同东方接触越多,就会使它受西方榜样力量的影响越大。这样做必然会加强那些正在促成演变的内部势力。这种接触引起种种不受欢迎的对比,播下不满的种子,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将结出和平演变之果。” 西方国家凭借话语霸权,利用宣传工具制造谣言,欺骗舆论,抓住中国发展中的某些失误或曲折,极力抹黑社会主义国家,并大肆宣扬所谓的普世价值。

3、多元价值观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

网络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影响着我们的信仰选择。有学者指出,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目前来看,网络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一方面,西化势力利用互联网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他们或捏造事实、造谣生事,利用网络舆论的放大效应,抓住国内某一社会问题,肆意夸大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矛盾,攻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丑化中国共产党史、党和国家领导人;或是直接在网络上宣扬其价值观,鼓吹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性,攻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高职大学生长期面对这种冲击,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很容易被消解。

由于对中国近现代史缺乏足够的了解,很多高职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制度设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缺乏自信,对于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出现的一些曲折和错误,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程中的错误和成就缺乏理性的判断,不能实事求是地、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这就导致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被消解。

4、高职院校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毕业生,所以很多高职院校的校领导根本就不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甚至有些高职院校领导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没有用。学校领导的认识就出现了问题,想做好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就更难了。大学以德树人这个基本原则已经被忽视。在课程设置、人员配备、教学评价等方面,学校的资源都是向专业教育倾斜。在这种理念下,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自然就弱化了。

造成大学生信仰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这一现状却是亟待改变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高职院校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理直气壮地做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工作,保证中国高等教育的正确方向,保证当代高职大学生健康成长方向,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本论文系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2014年“党建工作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课题《高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构建》(W2014D00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8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莫文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浅析[J].今日南国,2009(5).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篇9

2014-03-27 邢 军

【摘要】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改革正处于深化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新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和文化思想保障。文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并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克服经济社会建设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困难,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前,我国已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进。在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过程中,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意识形态多样化与多元化的态势,社会主义的各种传统思潮与信仰可能受到质疑,甚至连马克思主义信仰亦在我国部分领导干部和民众中受到了质疑与挑战。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灵魂,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先进、最为科学的信仰,准确而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特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能够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有利于不断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对推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问题,很难有标准答案。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研究成果中,也很少有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行过明确的界定,但是大部分人们对此均有自己的理解与认识。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认同,这种认同包括理论上的认同、感情上的认同,是一种对共产主义理想坚持不懈的追求,以及人们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支持与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坚持。

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作为起点,在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信仰。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和价值性深信不疑。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将马克思主义视为科学的真理;其二,认为真理是能够为工人阶级与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客观的、辩证的、唯物的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则关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尤其是其在社会发展的规律上,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马克思对剩余价值规律的认识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关系,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展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重要结论。马克思主义十分关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精神武器,工人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力量源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绝对认同,就是全盘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观点。信仰马克思主义不能笼统地认为是对马克思所有理论的认同,因为马克思主义也是处于变化发展过程的,马克思个人的错误观点和不合时宜的思想并不属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伴随形势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理论体系,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也必须按照科学的态度、变化的思路和眼光、顺应形势发展的方式去推崇马克思主义,不是一味地将自身的理论视为不变的教条,而应以此为发展的起点与动力,引导信仰者朝着更远的方向去探索。历史证明,一切以教条为主的信仰都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这样片面的教条下进行的实践活动,势必会对革命造成极大危害。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核心内容。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同时也是马克思最信仰的核心内容。纵观马克思注意信仰体系可以发现,共产主义奋斗理想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处于同等地位的,这是共产党人信仰体系中最根本的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上,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信仰特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和存在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该是一切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职责所在。为此,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鉴别马克思主义者的关键性标准。

无比向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力源泉。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任何一种信仰体系,都需要获得群众的支持,这就要求其信仰体系中有着明确的终极理想目标。这一点,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样如此。对共产主义理想来说,这是无产阶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理论成果。马克主义信仰不仅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最高理想,也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终极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其理论的科学性感染了人民群众,才赢得了群众的信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富裕程度高,人民的综合素质高,思想意识强,道德素养好,没有阶级对立,全社会中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人尽其用。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受到尊重,都拥有机会去实现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是理想的人类社会状态,纵观历史,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有很多关于社会的设想,主要表现为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儒家的大同等。即便是同样美好的理想社会状态,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支撑,那只能是虚构意识上的世界。共产主义理想立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人类生产实践,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对社会科学的预见。为此,共产主义代表的是人类社会的先进发展方向,也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与价值追求。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将终极性与阶段性相互融合在一起。1875年,马克思第一次对共产主义进行了阶段划分,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与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工人阶级政党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列宁在此思想基础上认为无产阶级在获取政权之后,将社会的发展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阶段与共产主义社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结合新的历史发展形势,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理论,实现了对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认为,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将长期处于这一阶段,我国的各种制度当前还处于不发达、不成熟的时期,但势必走向成熟和发达。

高度信任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得以巩固的现实因素。正是因为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高度信任,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无产阶级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与政治载体,是信仰的具体化。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共产党的信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共产党的绝对信任,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具体表现。这是因为,无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共产主义理想的达成,还是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持,都需要有政治载体去推动,而共产党无疑就扮演了政治载体的作用。由此对于共产党的信任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其一,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与劳动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其二,共产党人制定政策方针纲领正确性不容质疑,相信共产党人的品德与能力。

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意义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2012年11月底在参观国家博物馆时,对中国梦进行了阐释。在总书记看来,所谓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作出了进一步明确,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安排部署。顺利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各项改革目标,也就离实现“中国梦”又迈出了重大步伐。2013年3月,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梦的含义。习近平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不仅如此,总书记还对于如何顺利实现中国梦的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进而深入阐释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深刻揭示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国内外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从国际来看,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各种风险依然存在;从国内来看,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社会问题此起彼伏。尤其在思想文化不断激荡的环境下,社会民众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出现了很大变化,思想上呈现出个性化、独立化和多变化的特征,由此使得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甚至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不再,价值取向变幻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以矫正人们思想意识上的错误倾向。

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意义在于:

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名中国人民为之努力奋斗,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力量。从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来看,顽强的精神凝聚力,不仅在国家和民主的生存时期发挥重要作用,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历史实践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如果一个国家与民族的人心散乱,其国家与民族势必会分散,相反,要是国家与民族的精神凝聚力较强,无论是什么样的困难,其都可以很好地面对并渡过危机,实现复兴。对于我国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正在开展,正是需要民族凝聚力的时候,或者可以这样说,这个阶段的凝聚力的有无,将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失败。精神凝聚力的产生具有相应的过程,是社会发展到了一定历史阶段之后才产生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中的特有现象。在特定的范围之内的群众,在有着共同信仰的基础上,特定内部的人群聚集起来,就能够逐步发展成为精神凝聚力。精神凝聚力和自然的物质世界中存在的“合力”相类似,当特定群众中的人们心往一处想的时候,精神凝聚力就此产生,不仅有利于统一人们之间的思想认识,还有利于统一人们做出正确的行动,比如共同选择坚持走共产主义道路。由此可以看出,信仰自身具备相对稳定性的特征,所以在信仰状态下的个人往往可以表现出信心倍增,兴趣盎然的特点,将此表现在一定规模的人群中,就可以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对于个人来说,在多元化的生活道路上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信仰,在此基础上去为其奋斗一生;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一旦凝聚力形成,就意味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与人生观在总体上是统一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代表整体利益的政党提出相应的政策,来自于社会上的各种力量都会为这样的政策实现创造条件。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导下,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凝聚力,主要表现为爱国家、爱民族、爱集体的民族向心力与精神凝聚力。一个具有共同理想信念的国家或民族,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凝聚力,使各成员都有同样的意识,由此形成的凝聚力将会更加强大。由此角度来讲,坚定马克思主体信仰,将有利于全国范围内形成共同的信念与理想,这个理想和信念将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理论自信。“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鼓舞了我国各族人民群众的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使我国各族人民群众、不同领域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向心力、凝聚力。但是我们仍然有极少数领导干部和民众担心“中国梦”能否实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信仰恰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理论自信。同时,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利于引导改革开放的进行,保证不会在方向上出现迷失。也就是说,在进行上述进程开展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能够发挥一种定向的作用,明确人们的奋斗目标。因为现代化的实现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的工程,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我们没有经验借鉴,我们需要合理的去处理各种问题,就需要一定的方向标,去引导我们不至于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偏失了方向。对于这一点,中国领导人有着清晰的认识,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的定向标,引导我们朝着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对岸前进;江泽民也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也一再强调,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去进行改革开放,保证共产主义性质不变。另外,马克思信仰所维系的是一种正确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当前的网络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交流程度得到前所未有地提升,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比如吸收世界各种思潮与文化思想,其中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都将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甚至会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克服这样的错误意识,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倡导马克思主义信仰,保证社会主义与集体主义原则,为实现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撑。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为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提供强大精神支撑。马克思主义信仰一直处于辩证的发展阶段,其源于社会实践,又远高于社会实践。正是一方面以现实实践为基础,一方面高于实践的特性,使得其表现出强大的吸引力、生命力。其一,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鼓舞人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中去,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从而保证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的发展;其二,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帮助克服在前进过程中的困难,在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势必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保持一定的精神动力去克服重重问题;其三,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以精神支柱和精神寄托的形式给予人们信心与勇气,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这样的精神动力越是明显体现出巨大的效果。大厦没有支柱,是难以拔地而起的;人没有精神支柱,是难以站立的;一个国家要是没有精神支柱,就没有能力处理困境,这样的国家和民族势必要走向灭亡。“中国梦”的实现,必然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精神支撑。

总之,在当前信仰危机已客观存在的状态下,解决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事关我国各项事业建设能否顺利开展与改革能否深入推进的重大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武装全国各族人民的头脑,可以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力量、提供理论自信和精神支撑。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人文法学院)【注释】

①红光:“总书记阐释‘中国梦’”,新华网,2013年5月8日。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构建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信仰,信仰危机,东欧解体,全球一体化,马克思主义

一、信仰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 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

意识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是信仰。信仰, 是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 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 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能够生生不息, 持续发展, 就是因为有信仰的存在。只有虔诚的信仰, 才能在最黑暗的时候, 照亮前行的道路, 激发我们灵魂中的高贵与伟大;只有虔诚的信仰, 才能在最危险的情形下, 支撑着我们面对现实, 让我们忠于理想;也只有虔诚的信仰, 才能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 帮助我们获得胜利。

那么, 何谓“信仰”呢?“信”, 信奉。“仰”, 仰慕。“信仰”, 即信心瞻仰之意。信仰, 是任何一个文化的核心肯定, 是一个文化的价值系统, 是文化中那个万变不离其宗的宗, 是纲、是根本。人, 一定要找出活着的意义来, 而只有信仰才能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也只有信仰才能为我们人生的航程点亮导航的明灯。

信仰不单单是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 也是我国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重要的政治保证。信仰对于我们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政治的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生态的文明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信仰的关键时期。因此, 引导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信仰,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但是, 在当下大学生中却普遍存在着信仰缺失, 理念淡薄的现象, 若不引起重视, 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 更会影响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

二、造成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各种原因

(一) 社会因素

社会成员的人生信仰, 是一定时期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理念的产物。经济体制转型、政治改革引发的社会体制转型是导致社会理念变迁的根本原因。从古到今, 国内国外的各种例子都证明, 经济体制的转型必然会导致社会不同程度的变动, 其中思维方式的改化尤为突出。由于群体经济利益诉求多元化, 导致社会上各种思潮与新产生的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 使社会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

改革开放,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 各种思想的渗透, 网络文化的普及、异国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碰撞以及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部分不良现象的猛烈撞击, 我国社会群体的思想日益发生变化。而大学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人生信仰必然也处于激烈的动荡和交锋之中, 呈多元化趋势。

其次, 政府、高校各部门放松了对大学生信仰教育, 尤其放松了政治信仰教育及政治立场的管理, 导致多种信仰并存。

第三,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 各种制度还不够健全,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教育、医疗、就业等各种制度体系还有待完善, 导致老百姓的信仰动摇、信念淡漠和道德缺失, 是社会不良风气日益猖獗。

总之, 竞争带来的风险与弊端, 贫富差距的存在, 地区不平衡的逐步加剧, 以及经济与道德、经济与政治、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导致相当多的人心理出现失衡, 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强烈冲击下, 青年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受到极大影响。

(二) 大学生自身因素

当今的大学生, 正是朝气蓬勃的90后, 他们从高中的单一、紧张学习, 突然转为到步入大学校园后的轻松、自由, 接触到全新的社交圈子, 开始独自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压力。虽然大学生群体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判断是非观念, 但是大学阶段也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终形成时期, 因此他们仍然存在对文化和价值的选择, 进而容易出现茫然、疑惑、焦虑、混乱、心灵无法得到慰籍、精神无法得以寄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各种不良信仰和思想很容易进入这部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之中, 成为其精神寄托和心灵的安慰。

同时, 随着经济的开放、交流, 各种不良的文化思潮也随之涌入, 而大学生又处在校园和社会的接壤地带, 思想活跃, 最容易受到社会氛围的影响, 这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出现迷茫和空白。

(三) 学校因素

列宁曾说过, “在任何学校里, 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 这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名副其实的教育, 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和信仰教育。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部分高校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放在一个次要的位置, 重视程度不够。

其次, 现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过于书面化、肤浅化, 不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 不能满足大学生思想成长的需要, 造成了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学习积极性差, 抵触情绪严重, 对于思想政治课, 只要考试及格就万岁。

第三, 社会就业压力迫使大多数高校在大学生培养方面过分追求个人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学生信仰培养和人格塑造, 这就必然造成学生信仰缺失、个性极度张扬、自我学生毕业之后只能成为庸才, 而不能是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四) 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家庭对学生信仰形成具有长期深远的影响。而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非常缺乏, 大学生有了信仰上的困惑, 不能在家里得到很好的交流和引导。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而忽视甚至淡漠对孩子信仰的教育和有效引导。有些家长自己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信仰常常给孩子灌输消极、负面的东西, 还有一些家庭对孩子百般呵护、过分溺爱, 造成孩子信仰发生偏差甚至缺失。

(五) 外在因素

当前, 全球化已经不可避免地从经济领域渗入政治、文化、信仰与意识形态领域, 使高校大学生信仰受到的全球化冲击, 使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产生了动摇。苏联、东欧解体对大学生的马克主义、共产主义信仰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部分青年大学生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产生怀疑和动摇, 从而导致青年大学生的信仰迷失危机。在共产主义信仰动荡时期, 美国通过全球传播网络, 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各个层面进行传播、辐射和渗透, 价值观、共同民族文化认同, 法制民主社会建设更加困难, 并长期面临危险。

三、如何解决大学生信仰问题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主导信仰, 在当前的中国社会里主导信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高校作为先进思想文化产生和传播的主阵地, 是大学生接受信仰教育, 树立正确信仰的主要场所, 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是确立大学生信仰的主要抓手和重要组成。因此, 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占领高校学生信仰建设的主阵地, 通过各种渠道和不同方式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信仰的引导作用。

(一)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高校学生信仰建设的高地

培养学生的信仰体系, 关键在学校, 学校要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通过校园广播、校办报刊、杂志、橱窗、校园网络等媒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营造良好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确立正确的信仰体系。使学生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 使学生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二) 发挥高校“两课”基础性作用, 树立学生正确信仰

高校“两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信仰的重要责任, 因此我们要创新“两课”教育模式,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系统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并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论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特别是大学生最关心、最关注、最现实的问题 (如就业问题) , 提高学生分析、鉴别、判断的能力, 同时, 提高学生对消极、落后、错误的信仰体系的抵抗力, 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体系。

(三) 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南。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就必须以正确的人生信仰武装自己的头脑, 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人生信仰。

因此, 一方面, 各高校要努力在全校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文化活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融于学校的德育活动和政治思想教育课之中。另一方面, 大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 主动参与各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了解国情, 了解社情, 了解民情, 了解我们的党和人民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什么样的信仰和价值观, 真正从他律转变为自律, 从而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四)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建立健全审查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 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

网络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 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 推动了教育改革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交流、丰富了精神生活。另一方面, 网络的不良信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 也给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建立、健全互联网审查机制, 对不良信息进行屏蔽和拦截, 强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信仰的教育引导, 净化网络环境, 有针对性地进行网上思想政治工作, 已成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

综上所述, 大学生的人生信仰不仅依赖于学校的“两课”教育, 也受社会、家庭的熏陶和感染, 对他们的教育, 应该是全方位的、整体的。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信仰教育中, 要把信仰教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引导他们追求健康、科学的精神生活, 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 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谭黎明.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 (2) [1]谭黎明.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 (2)

[2]卓新平.当代中国的信仰理解与信仰包容[N].文汇报, 2012-04-09[2]卓新平.当代中国的信仰理解与信仰包容[N].文汇报, 2012-04-09

[3]林雪原.关于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前进, 2010 (7) [3]林雪原.关于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前进, 2010 (7)

[4]徐秦法, 田莉.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根源探究[J].人民论坛, 2011 (5) [4]徐秦法, 田莉.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根源探究[J].人民论坛, 2011 (5)

[5]吉玉娇, 施丽娜.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分析研究—对西安市13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 [5]吉玉娇, 施丽娜.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分析研究—对西安市13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

[6]闫杰, Kenneth M.Greenwood.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青少年研究 (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1 (3) [6]闫杰, Kenneth M.Greenwood.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青少年研究 (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1 (3)

上一篇:过渡型社区下一篇: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