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实践教学论文十篇

2024-05-04

高职实践教学论文 篇1

尝试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根据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要求, 并结合我院“迎评促建”工作的需要, 我们可尝试走“产学结合”的道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强, 上手要快, 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 (1) 制定一套合理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较强的教师队伍, 同时选择适合我们专业特色的合作伙伴作, 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 (2) 让教师也参与企业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 收集一些企业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我们的研究项目, 并应用于企业;把我院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应结合起来, 让教师也参与到实习工作中去, 以增强动手能力, 为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定期派教师到企业中去培训, 以积累丰富的经验, 以适应“产学结合”的教学方法。

建造富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在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中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 对于高职学生教学应重点强调知识的实用性, 避免对高深理论知识的分析研究。这主要体现在模块式教学的实施上, 模块式教学和模块化的课程结构, 有利于体现职业教育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学校可以依据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教学内容, 形成灵活机动的反应机制。其次, 教学过程应注重实践性。实践课程是以理论课程为基础, 理论课程是为实践服务的。在高职教学过程中, 应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通过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调查, 确定适应科学发展的知识结构, 并以此来设计、开发课程, 强调职业能力系统的完整性和复合性。同时, 它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 它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技术基础理论, 而这种理论体系应该是技术应用性的, 它应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技能、专深的职业岗位技术理论知识、较强的技术再现能力为目标。因此, 在高职教育中, 理论与实践是相提并论的, 理论主要是为培养综合和专项的职业技能服务的, 而实践课程则对培养应用性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 课程设置应注重知识的广范性。我们应从以往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逐渐向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过渡。为了提高学生对社会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 实现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增长知识才干, 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教学过程中应因材施教, 尝试使用分层教学法

从近几年各高职学校招生情况来看, 可以说学生整体素质较低, 个体差异较大, 这给我校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以往传统的“一本教材、一个计划、一张考卷”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状。而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分层教学法。首先, 分层制定教学计划。按照各专业的实际情况, 对相关课程进行切块处理, 确定各门课程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并将其落实到教材, 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授课计划进行教学。在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确保教学质量;其次, 分层授课。分层授课就是按照制定的实施大纲,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计划, 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具体要做到:老师讲课要有层次, 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 既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又要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学习的快乐。

全面提倡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才

全面素质教育对过去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过去的德、智、体三个方面是分立的, 素质教育把三个分立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到一起, 从知识、能力到素质, 把过去比较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转移到培养学生必备的能力教育上来。培养学生实践和自学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注重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由于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学生思想的单纯性及阅历的肤浅性, 毕业生步入社会后, 在人际关系方面, 经常会碰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 在素质教育中, 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思想上正确引导, 注重对学生人际关系知识、人际交往技巧等方面的教育, 使学生进入社会时在心理上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 增强涉足社会的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还应注重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结合为一体, 把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有效地融合起来, 开发他们适应社会的潜能。

教学观念改变同教学方法改革互动

通过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逐步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重点, 充分开发学生潜能的现代教学思想逐步深入教师心中。教师从着重考虑自身怎样教改变为着重研究学生如何学。随着教学观念的改变, 启发诱导、自学研讨、情境模拟、辩论、竞赛等研究性和创造性学习应逐步为老师们自觉运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将以上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改变以往落后陈腐的教育思想观念, 促进现代高职教育发展, 不断提高我国的高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高职研究, 2006 (2) .

高职实践教学论文 篇2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高职教育的发展

在高职的各学科中, 英语课程是一种交流的语言工具, 其具有非常强的思想指导性作用, 涵盖了跨文化交际的内容, 以及不同文化为背景下该如何通过语言的表达来社交和思维的共通性。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英语的学习, 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并不断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掌握到语言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性, 并为其在学习型社会框架下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师资团队的建设还不够完整到位

高职院校中的英语师资队伍还有部分老师的英语教学水平并没有通过专业的培训学习, 导致在教学中对学生教学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和错位, 并从根本上没有意识到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和意义。还有部分高职院校的老师在年龄、学历以及职称上的结构缺乏合理性。另外加上部分院校在英语师资团队还不稳定, 导致英语教学任务的担子很重。当前随着英语的普及很多开设英语专业的学校, 聘任高职英语教师兼任老师, 导致老师的教学任务超过一定的负荷, 为老师在教学中的效果和质量产生一定的质量影响。

2. 高职英语教学缺乏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规范有序化, 但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终教学水平和教学安排, 还缺乏具体的指导思想。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如果在英语的应用能力考试中顺利通过则可准许免修。所以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中缺乏科学合理性, 导致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 这些问题都成为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在英语技能水平方面的影响和障碍。

3. 教学模式的滞后性

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掌握在实践中的语言应用技能, 从而服务于专业技术的需要。但在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 大部分高职的英语教师对这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视度还不够, 而是片面性的更加重视学生在考试中的通过率, 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也只是为了考试能达到相应的分数为目标, 而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手段多半是围绕教材为中心, 通过灌输式的呆板教学形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被动式的接受学习, 并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过度依赖教材和老师, 导致学生在实际的语言口语表达中存在着巨大的障碍, 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弱, 这从根本上要归咎于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二、如何让高职英语教学适应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1. 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教育理念, 发展高职特色英语

在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发展过程重, 要把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做到统一, 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实践来达到英语教学的特色与创新。只有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 通过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改革, 才能适应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那样也才能保证高职教学改革的不断向前发展。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老师, 要通过对学生在英语理论知识的讲授中, 让学生学以致用, 落实到实际的英语应用中来, 实现语言理论与语言应用之间的相互统一。在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发展的过程中, 结合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综合素质以及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进行整体化的整合教育。并让职高英语课程的改革向基层、一线甚至是当前社会生产中的产业结构的推进, 让英语在课堂上的听说读写与实践中英语语言的交际应用结合起来, 突出语言的实用性, 并加强英语教学与学习者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相关性、学习中个性化展示和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所关联起来。

2. 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化, 改变教学模式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 对知识的更新也越来越快, 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时代发展的需要, 职高英语教育教学工作也要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丰富化, 不断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 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专业教学工作的规划和安排, 侧重对英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另外对于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要进行强化均衡训练。高职英语教学要在教材安排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的实际, 重点强调学习的实用性, 并对已经有滞后和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材内容进行酌情的适当删减, 并不断不断添加和调整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当前信息化时代的需要, 借助多媒体信息为学生带来更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 丰富学生对英语的认识并拓展学生学习的视野, 积极探索高职英语教材的改革。

3. 构建高质量的高职英语师资队伍

高职高专教育过程中, 师资队伍是关键, 作为教学老师不仅要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对高校教师的一般要求, 同时要具备专业的全方位的技术型人才的要求, 这就要求高职英语老师要在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还应熟练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学生英语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学习效果。所以高职院校要重点加强对老师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加强英语职业技能水平, 在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 更要加强老师对学生英语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 并安排老师可定期到基层企业调研和实践, 了解市场英语需求的情况, 来适应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要求, 真正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起到应用指导和文化导师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职英语教学必须与时俱进, 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更新并创新教学模式和理念, 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高职实践教学论文 篇3

【关键词】高职英语;现状;有效教学;策略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职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国家需要的是技术性比较强的人才,恰好高职就是培养这部分人才的地方。我国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与国外企业有了越来越多的商业往来,这就需要很多外语能力很强的人才,他们是需要有好的口语能力,能与外国人进行贸易上的交流。那么高职教育就应该把英语教学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但是我国现阶段的高职英语教学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接下来本文针对现在高职英语教学的状况,简单的探讨一下如何才能让高职英语教学变得更有效。

一、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课本内容比较单一,不适用培养应用类型的技术人才。现在有很多的高职院校使用的英语课本都是学生不喜欢学习的,学生根本就没与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算是在课上听老师讲课,接受新知识也是比较被动的。这些英语课本没有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进行编排,课本内容有的很简单,有的又非常难理解,这就给学生学习英语带来了一些难题。而且高职培养的学生是技术性比较强的,他们毕业以后从事的是比较专业化的工作,这就需要高职英语课本内容更实用一点,这样才能让教学效果能好。

很多高职学生不重视英语。现在很多职业高中招生口号都是“百分百让学生就业”,他们的课程比一般的普通高中生是少很多的,上了职高以后,很多学生不担心自己以后的就业问题,反正学校想办法会让学生毕业以后都有工作的。这就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很多学生认为以后工作用不到英语,他们学英语就是为了考试及格而已。那些一开始对英语就感兴趣的同学也会慢慢的不喜欢英语了,很多高职的学生在上英语课的时候睡觉,玩手机等,这种情况是越来越多。

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落后。高职的学生思想上都是比较活跃的,他们都是比较希望课堂变得有趣。但是很多高职的老师都是习惯用比较传统的方式讲课,他们都是比较缺乏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的。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英语。所以英语需要用比较新颖的方式教学,英语课堂也需要改变。学生对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都是很厌倦的,这就会让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动力。这些老师在课堂上仅仅把知识讲给了学生听,但是学生不会在实际中应用这些知识。比如老师在课堂上会讲一些语法方面的知识,告诉学生这个语法怎么应用,但是学生只在课堂上听懂了并不代表他们就会应用知识。老师就这样忽视了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

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不一样,教学组织起来比较困难。我们都知道,现在职高的学生种类有很多,那肯定学生的英语水平也都不一样,这样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讲的知识,对一部分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是能接受的,但是对一些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这就会让老师在组织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地教学。长期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下去的话,就会让一些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完全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他们的英语水平还不如以前。这就是那些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课的原因。

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些有效地解决策略

课本内容比较单一,不适合高职学生学习英语。就这需要有关部门对职高英语课本编排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课本的内容实用一些,这样有利于学生专业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课上学习到的英语知识都是对他们以后就业非常有帮助的,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堂上认真的听讲,学到一些实用的知识。

高职学校应该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安排他们的英语课。因为高职的学生主要学习的是一些技术性实践性比较强的知识,这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帮助。同时学校应明确的指出如果不好好学习英语,以后是很难就业的,不再是为了招生只注重让学生就业,更要让每个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各自的长处。这样学生就会考虑自己以后的职业,不再是一味地听从学校给安排的工作。同时可以激励学生学习英语,让他们多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老师要多学习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比如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不要一节课都板书,在多媒体上放一些英剧,或者在课间放一些有趣的英文小故事,这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也要注意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课堂上应该多与学生交流互动,不再是一讲就讲一节课,这样学生没有自己思考的时间。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发言,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同学,每节课都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回顾这节课所讲的知识,学生可以利用这短短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反思。老师要知道高职学生还是要多锻炼的,他们以后毕业从事专门的工作是需要基本的技术的,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学生的口语方面的锻炼。

针对学生英语水平不一样这个问题,老师要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的进行教学。虽然不同的学生在一个教室上课,但是老师在安排自己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多考虑学生的情况,让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在课上都有所收获。比如老师可以问问学生是否适应自己讲课的方式和速度,如果有学生有问题的话,可以进行专门的指导,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

总之,不论是对学生自身来说,还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来说,高职的英语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高职培养的人才是技术性比较强的,这就需要英语教学具有实际应用性。但是要想让高职的英语教学取得好的成果,还需要老师在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出发,学生也需要改变自己的观念,积极地学习和思考。有效地教学方法还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慢慢积累,应用有效地教学策略才可以让高职英语教学取得预期额效果。

参考文献:

[1]何仙菊.新课改下职高英语教学的反思及对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

高职实践教学论文 篇4

论文关键词:实践 教学 高职

论文摘要: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能否迅速适应岗位,为社会接纳的关键。

所谓职业意识,是指从业者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和职业环境影响下,在教育培养和职业岗位任职实践中形成的某种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思想和观念,是从业者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领域的表现。目前,高职学生职业意识淡薄这一问题十分普遍。因此,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是十分必要的。高职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习基础较差,难以承受繁重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生产实习任务,学习情绪低落。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变化了的学习生活环境,树立坚定的职业意识,就必须从实际出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下,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切身体会到职业意识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学生职业意识的养成反过来可以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这样使学生尽快形成爱高职院校、爱专业、懂就业的良好职业意识。

1强化职业价值观教育,形成正确职业意识

实践性教学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校生活之中。学校应抓住新生入学的有利时机,开展培养职业意识的系列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开放所有实习基地、实验、教学场所,向学生介绍学校的专业机构,展示办学实力;同时向学生介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学校的发展状况,通过橱窗、板块宣传等形式向学生形象地介绍教学及实习成果;介绍个人成才经历和接受职业教育的意义,聘请历届毕业生中的成功创业典型回校现身说法;邀请实习单位领导来校做报告,提出职业要求和希望,进行成才教育,分专业组织参观企业生产和工作现场,使学生切实了解和接受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可以使学生逐步站在理性的高度认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成才的可能性,增强学习专业的自豪感和职业的光荣感。

2完善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意识

高职教育必须要高举“实践”的大旗,通过各种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实习与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使学生在职业竞争中,以这种重要的职业意识脱颖而出,获得社会的认可。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另一方面要促使学生主动接受社会实践锻炼。在课内的学习,教师要时刻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习与运用的一致”这一准绳,使学生灵活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在课外,教师要创造各种到实践中去的机会,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以及志愿者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对课内所学的知识有更直接的实践感觉、实践把握,发现所在专业领域内的一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还要带领学生经常到生产、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去,使学生从多层面了解行业、了解社会,向社会学习,帮助学生在无形中建立自己开放的、具有学习功能的判断体系。通过这样一系列潜移默化的行动,学生会养成一种主动接受实践考验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会自觉地认真思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实践意识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3遵守实习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针对化工生产的行业特点,在学生参加专业实习时,让学生知道在实训场所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所担负的责任,是保证学生能获得良好学习机会、掌握专业技能的前提。为此,教师在学生进行实习之前,首先要组织好学生对实习工场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规章制度的学习,通过制度的学习,明确学生实习期间的各项责任。第二,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体现出的技能方面的长处和不足,要教育学生应懂得相互取长补短,尊重与帮助他人,富有爱心与合作精神。 4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强化学生职业意识

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或学习目的不明确,实习时就产生了不愿做、没有好工作就不想做的想法。为了帮助学生消除这类消极因素,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给学生开设职业指导、职业道德、职业指导、人生观、法规条例、职业素质以及面试应做哪些心理准备等课程,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对学生开展敬业教育,使其克服行业偏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职业观和成才观以及平凡职业的荣誉感,让他们懂得社会上的每一分子,都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在平凡的工作中努力,也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学生实习期间,实习指导教师如果能定期抽查、巡视各实习点的工作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往往更能产生较好的实习效果。因为这样既便于发现和处理实习中出现问题,又可以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教育。在抽查巡视中,我们发现学生存在的最大的思想问题就是:到达实习单位后,发现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特别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如果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一些时就会产生辞工不干或自行“跳槽”的想法。出现这样的情况后,我们就帮助学生耐心分析,指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立足,后立业”的观念。通过加强实习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奠定好必要的思想基础。

总之,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是其职业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不可忽视。实践教学只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希望通过不同途径学习和探索,最终能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良好的职业素养,高水平的职业技能的姿态,迅速适应岗位,成为合格的毕业生和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需要强调的是,实施实践教学,培养职业意识一是要及早进行,提前让学生进入角色,这样才会真正有所收益;二是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职场必修——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莉.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养成训练的探索与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版),,(10).

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策略探析 篇5

关键词: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特征,策略

近些年,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英语教学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英语实践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动英语教学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众所周知, 英语既不是一种规则, 也不是一个数学公式, 而是一种技能。要想学好英语, 必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然而, 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 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总体偏弱。在这种情况下, 单靠理论知识的传授并不能教好英语, 而要增加实践教学的分量与比重。在现实中, 虽然有些高职院校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实践教学, 但是实效性较差, 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由此可见, 如何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是高职院校应当认真应对的课题。基于以上的论述, 该文从特征分析、模式分析与策略分析两个角度, 对相关问题作了如下的阐述。

1 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的特征分析

英语实践教学是指师生为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 而创设多信息、多渠道的语言交际情境, 营造多维度、多元性、生活化的学习环境, 并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来掌握语言知识, 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功能与价值。而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功能与价值, 首先弄清楚实践教学的内涵与特征。从这个逻辑关系不难看出, 了解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特征是非常必要的。英语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 其主要有以下几项特征:

1) 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为目标。在此基础上, 科学制定学生英语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方案, 从而培养出一批英语基础知识扎实、英语应用能力很强、英语综合素质过硬的英语人才。与课堂教学不同, 实践教学突出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对于英语实践教学来说, 就是要强调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样样精通。

2) 在教学内容方面, 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以“应用”为中心, 所选择的内容都与现实需求有关。而且, 这些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 这些内容也会相应地做出调整。此外, 实践教学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无论何种形式的教学, 都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托, 英语实践教学同样也不例外。现如今, 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 高职英语实践教学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在现实中, 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体现了英语实践教学“求变”的特点。

3) 总体而言, 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秉承着“实践性”的新理念, 具体体现在三个结合上。具体而言, 英语实践教学要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 要实现师生与劳动者的结合, 要实现用人单位与学校的结合。通过这三个结合, 得以顺利实现各项人才培养目标。

4) 从本质上讲, 高职英语教育属于技术教育的范畴。而众所周知, 技术教育不重学历而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始终坚持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 作为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也要始终秉承这种教育思想, 这是其一项显著特征。

基于以上的特征分析, 可以系统地概括出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的主旨, 那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与应变表达能力。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 一直强调英语的实用性。因此,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展露, 而且要注重教学的互动, 并结合着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其它教学媒介, 突出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的实践性特征。

2 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的模式分析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要想提高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必须选用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经过长期的实践调研, 该文认为以下几种实践教学模式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1) 任务驱动模式。任务驱动是一种以建构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应用该项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要特别强调教学任务的目标性与教学情境的合理性。而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指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完成各项学习或生活任务,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任务化与真实化,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任务驱动模式当中, 任务既是教学载体, 同时也是教学动力, 能够将知识传授与能力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通过各类实践活动, 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概括起来讲, “学而用、用而学、学用结合”是英语实践教学的真谛。它以学生为教学的出发点与立足点, 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各项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任务驱动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要求而实施的。它以各项任务为主线, 让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各项既定的教学目标。可见, 如何设置任务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在设置任务的过程中,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 尽量将目标进行细化和具体化。其次, 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过程, 保证任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再次, 要善于总结与反思, 当每项任务完成以后, 可以通过点评、互评等方式加强沟通与交流, 使学生在沟通与交流中明确自身的不足, 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借鉴或指导。

2) 情景模拟模式。情景模拟模式就是指有目的地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些生动的、形象的、具体的情景, 让学生在情景体验中获取知识与提高技能。在应用情景模拟模式的过程中, 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首先, 要明确情景创设的目的以及重要性, 并将其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工具;其次, 要科学选择情景内容, 通常情况下, 要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内容、教学需要来具体设计情景, 使创设出的情景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在实际中, 单纯依靠情景创设是不够的, 还必须进行现场的角色模拟。也就是说, 在情景模拟模式当中, 情景与模式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环节。具体而言, 英语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任务, 合理选择角色以及角色问题, 使学生在角色模拟中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情景模拟模式中, 学生自始至终都扮演了主体角色。而且, 这种模式贴近教学的真实情境, 有助于学生在模拟中发现自身的不足, 并且有意识地去提高自身的问题表达与问题处理能力。

3 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的策略分析

当前, 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现状并不理想, 与实际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想改变这种现状, 必须创新实践教学策略, 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对此, 该文提出了以下几项教学策略:

3.1 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

对于任何学生而言, 最终都要踏上工作岗位。而在工作实践中, 他们又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业务英语。针对这种情况, 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要以此为依据, 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与此同时, 在教学实践中, 要将英语基础与英语应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实现两者的协调一致, 这是实践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在信息化环境下, 必须加强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力度, 将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技巧与应用能力。

3.2 要实现听、说、读、写、译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实践性人才, 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具体而言, 在英语实践教学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在实际中, 人们的英语交际多是一些简单地口语交流。对此, 在教学实践中, 要注意语言交流教学, 并突出强调语言的精准度。

3.3 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挖掘自身的最大潜能

无论是学习哪门学科, 都要注意学习方法的选择。而在众多学习方法当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英语是一门强调实践性的学科。因此,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语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实际中, 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尤其是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自觉搜集各类相关的学习素材, 并将这些素材进行消化与吸收, 成为自身知识系统的一部分。随着知识积累的不断增加, 不仅为实践教学奠定了基础, 而且为英语交际也作了良好的铺垫。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与外界英语交流中也会显得游刃有余。可见,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 是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的重要策略。

3.4 要加强生活化学习, 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现如今, 国际化趋势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的工具, 其重要性得到了世人的广泛认可。在我国的各个角落, 到处都可以寻到英语的踪迹, 英语的生活化气息越来越浓。面对社会形势的新变化, 高职英语教学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增强实践教学比重的同时, 要采取正确的实践教学策略, 生活化学习就是各种策略中非常有效的一种。具体而言,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要避免单纯地形式实践, 而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鼓励学生注意观察身边英语, 在观察与模仿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实践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新形势下, 加强高职英语实践教学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在完成该项工程的过程中, 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首先, 要对加强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 要对当前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分析;最后, 要对加强高职英语实践教学的路径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事业持续、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国华.高职商务英语写作实践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 (18) .

[2]石玮.高职英语任务型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研究及其应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 .

[3]郑亚君.合作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5 (3) .

高职教师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定位 篇6

关键词:高职教师,课程改革,素质,能力

目前, 从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看, 以国民素质为核心展开的综合国力竞争, 重视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 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作为高等教育分支的高职教育也必须适应发展的需要, 积极进行高职教育改革。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成效与水平, 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 作为身处改革洪流中的教师就必须及时更新理念, 明确自我定位, 快速掌握新的方法, 通过不断提高个人的素质与能力来确保改革的有效实施, 确保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正视学校生源和学生学习现状, 从需要出发, 明确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生难教的问题是高职教师们已经形成的共识。较少有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第一, 从就业的角度来说, 我们的生源绝大多数来自弱势群体, 贫困生占据大多数。让这些学生能就好业, 就是他们全家脱贫的希望。因此, 高职教师有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让这些孩子学好、好就业、就好业, 也可以说高职教师是创造希望的职业, 功德无量。第二, 从学生的成长来说, 我们学生的高考成绩较低, 他们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帮助, 才能成长, 继而成才。实现好的就业, 他们就需要有新的变化。新变化来自哪里?来自教师对这种情况的正视, 同时, 来自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 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适应学生的这种现实状况。第三, 从社会发展来说, 教学改革是为了适应新工业革命对岗位能力变化的需要。新工业革命的开始, 低技能的工作岗位将会消失, 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力也就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作为高职教师必须明确身处改革洪流, 迎难而上是唯一的选择, 这是责任所在, 也是使命所在。困难固然很多, 但这也是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 教师的价值便可以通过学生的价值体现出来。

二更新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明确课程改革的逻辑顺序

教学改革中, 与教师息息相关的是课程的改革, 在高职院校这个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因为传统的教法已无法撼动学生既有的思维习惯和被动学习的状况。高职教师十分必要也必须更新理念和知识, 要掌握新型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项目课程便是正在高职院校广泛使用的一种课程模式。

项目课程是一种以项目为参照点贯穿整个课程内容, 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所涉及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 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 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它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目的, 以典型岗位工作过程为项目, 承载知识, 形成能力;将知识作为完成项目的支撑条件合理组合, 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课程。项目课程教学效果明显, 深受高职学生欢迎。

作为项目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教师还必须明确改革的逻辑顺序。目前很多学校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求教师改革课程, 教师不知道怎么改就盲目改, 出现改了不行又三番五次重改等现象, 必然造成改革的积极性受挫, 改革工作举步维艰的后果。正确的项目课程改革的逻辑顺序应该是先改课程体系, 再改一门具体课程。无论是课程体系改革, 还是具体课程改革, 都必须遵循学生是出发点, 课程是桥梁, 学生是结束点的原则。

三找准定位, 确认教师在改革中的位置

1.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 教师不是局外人

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首先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明确所在专业要培养何种人才, 这个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哪些职业岗位能力, 所开设的课程能让学生掌握怎样的职业能力等内容。许多领导和教师都认为这是系部的事情, 是邀请来的行业、企业、课程设计的专家来完成的, 却忘记了设计出来的课程是需要具体的人来实施的。如果实施者不能很好地理解设计的意义, 那么设计的完成就会出现漏洞, 难以达到想要的效果。因此, 教师不能成为局外人。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必须自始至终地参加目标的制定, 并积极发挥作用。

2. 在项目课程开发中, 教师是主力

每个教师都是所承担项目课程模式的开发者。项目课程的开发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因此, 每个成功的课程开发都是教师实力、素质综合提升的大好机会。教师要抓住时机、研究创新、提高能力。关于一门项目课程的开发一般要经历八个阶段, 教师要烂熟于心。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开发为例。 (1) 确立本课程能力培养的目标, 进行岗位能力分析, 进而确定课程能力目标。 (2) 合理设计第一课, 向学生说明岗位能力要掌握的内容, 岗位能力在将来的具体应用,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3) 选择合适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载体。 (4) 依照总体能力目标划分单元能力目标。 (5) 依照总体能力目标及单元能力目标需要取舍知识点。注意, 要舍弃非必要的知识点, 并将其融入单元训练目标。 (6) 依据单元能力目标进行单元设计。注意要有课内设计, 课内设计要确定所需知识点——确定训练任务——单元教学活动设计—设计课后实训项目 (第二课堂) 。 (7) 核查课程知识的系统性, 补充除项目之外的知识, 确保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8) 设计最后一课, 让“能力目标”与“工作岗位”对号入座, 回顾与展示结合。

3. 在课程学习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导演

高职教师要想上好课, 必须树立“学生人人是人才, 学生是学院的名片”的学生主体观。项目课程模式中要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 考虑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设计。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课堂现状是教师唱“独角戏”, 这样的课堂远远比不上学生动手动脑的效果好。有的教师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 那么教师就可以做休闲人。但基于高职生的特点, 高职教师不能休闲, 他们的位置应该是导演。对即将进行的整个活动大到不但要有整体设计, 还要有单元设计, 小到提什么问题, 何时提问都要精心设计。如果教师都能将自己定位为导演, 那么每一节课的设计都会是心血的付出。在“导演”的推进中, 作为“演员”的学生, 按照“做中学, 学中做”的设计, 逐渐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教师不仅是课堂上的导演, 还应该是学生拓展课堂的导演。要带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外的项目化任务, 一方面夯实课内所学知识, 另一方面拓展应用能力。

四提升个人素质与能力, 活跃课堂

1. 教师要发展, 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

当教师难, 当高职院校的教师更难, 当优秀的高职院校的教师难上加难。尤其是从事项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高手, 更应该是该专业的行家, 提高自身的素质, 才能更好地建立能力威信。我们常说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 其实质是以教师的实力为本。因此, 只有教师能力有了发展, 学生才能在其实践指导下发展得更好。

2. 教师要掌控课堂, 应掌握幽默的力量

当课程设计不存在问题, 但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时, 问题就可能会出在教师的讲课有无吸引力上。高职学生学习习惯普遍不是很好,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因此, 教师掌握幽默的力量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教师可以用幽默的力量开启思考的路径, 用幽默的语言将复杂专业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通俗化, 用幽默的笑话缓解学习的劳累。

3.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掌握分数的力量

“分分分, 老师法宝, 学生命根”。分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过程中, 一直是他们重视的。从学生的心理需求看, 分数是鼓励学生最好的东西。作为教师, 我们不应该吝啬分数, 只要学生在学习上有一丝进步、有一些尝试、有一点创新, 我们就应该给予分数奖励, 用加分的形式让学生产生荣誉感、自信力, 从而对所学课程产生兴趣, 继而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 取得更高的学习成绩。

4. 与时俱进, 更新当前实际发生的与课程相关的信息

作为项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 不能贪图安逸, 认为做出一次项目课程, 就可以一直坐享其成。真正的项目是在发展中的, 作为教师必须时刻了解所教专业的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的知识更新, 并将其最新的信息加入到教学课程中, 以确保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最新的、最前沿的, 具有首岗适应能力, 并且具有多岗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 作为教师, 要提升服务学生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不仅要有面向全体学生普遍要求的能力, 还要有因材施教的能力, 不仅具有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的能力, 还要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心理方面问题的能力。要力争成为专家型教师, 真正在学生中树立起能力威信, 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是有足够吸引力的。

6. 提升自我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

高职院校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培养学生的教师,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也要不断锻炼自我的创新力。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所教专业的特点, 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关心的热点进行作业的设计。比如,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胡克满老师的CAD课程, 其中的一个作业是漫画比赛, 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 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为后续课程做好了良好的铺垫。他在考核方式上也进行了创新, 这些考核和作业的创新又促进了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 也要不断提高自我的能力。

五结束语

《荀子·儒效》篇中说:“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而止矣, 行之, 明也。”作为高职教师, 面对新的形势, 我们不应成为改革的落伍者, 应该成为改革的潮流者。我们应把每一堂课都当作在生产一个优质的零部件, 把整个课程做成一个优质的项目成品, 而学生应是项目完成成品中的精品。让教师的成长之梦与学生的成长之梦相结合, 共筑成才之路。

参考文献

[1]于雪黔.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素质提升的策略与途径[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2)

[2]王向红、丁金昌.高职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业素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4)

[3]丁金昌.高职院校“三能”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7)

[4]杨晓惠.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角色定位探析[J].教书育人, 2010 (27)

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 篇7

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具有一定的技术应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说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对于高职金融专业教育而言, 社会要求其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理论基础, 同时还要有较强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

但是, 在现实中我国高职教育还存在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不相符的矛盾。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数据, 2006年在技术技能劳动者中, 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能力的劳动者为360万人, 仅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 而企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是14%, 相差10个百分点。一方面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结构不合理, 难以适应企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 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仍不理想, 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仍不满意。

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虽然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职实践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 但是, 综观当前国内高职实践教学改革, 仍有不少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 如:教学的内容与学生即将面对的工作现实不一致;实践课成了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 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分离或冲突现象比较严重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是切实地在教学层面进行改革, 把实践教学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重要的教学途径, 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的训练与培养,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整合实践教学环节,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探索

实践教学体系是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而构成的整体, 是相对于理论教学体系而言的, 属于教学体系的一种类型。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学科知识为主体, 实践教学只是一种依附, 这导致学生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往往是分裂的。应该改变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方式, 以任务或项目为核心, 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融入到实践任务的开展过程中去。我们结合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特点, 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引导、主导和支持三个模块, 三者各有专司, 又相互影响, 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引导模块解决理念问题, 要正确理解实践教学的内涵, 正确处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它起着引领整个系统的功效;主导模块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开展的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 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支持模块由师资、校企合作等组成, 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起着保障的作用。通过该系统的有效运转, 有效促进实践教学发展。

三、构建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促进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 明确实践教学的内涵, 正确处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引导模块

在处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时, 不应该将实践教学看作是依附、从属于理论教学的, 应将其视为与理论教学同等地位的独立教学体系, 它的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

特别是金融这种集理论与技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 其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 要更加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只有加强实践教学, 让学生进行具体的模拟操作或实际操作, 才能改变学生对知识掌握时的刻板僵化现象。只有通过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才能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拓高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其实践能力。

(二) 构建以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主导模块

1.以就业为导向, 建立灵活的课程体系

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是培养职业能力的有力保障。应以专业技术学习为基础, 建立由专业技术实践课程、综合应用实践课程组成的实践课程体系, 以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需要。具体而言, 高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可按能力层次划分为基础实训课、专业实训课和综合实训课三大模块。首先应安排设置的是基础实训课, 比如点钞、捆钞、翻打百张传票、储蓄利息计算、原始凭证的编制等等。基础实训课着重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本技能, 培养其基本的专业素质, 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然后要安排设置专业实训课, 比如国际结算等专业实训课, 着重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最后要安排设置综合实训课, 比如模拟银行业务实训项目, 将各类开户、现金、转账、对转、挂失等业务综合训练。综合实训课着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突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给予学生创新、探索的空间。

2.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设计与金融学学科特点相符的新型教学方法

传统上我们的教学方法较单一, 教学手段较落后, 往往是教师以课本内容为中心满堂课灌输专业理论, 内容枯燥, 形式乏味, 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不足, 这不符合金融学专业的学科特点, 更不利于金融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根据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通过模拟实际业务真实场景, 设计案例等方式, 让学生多参与, 多思考, 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专业技能的运用能力。

(1) 加强案例教学。在课堂上讲述金融理论知识时, 应恰如其分地引入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实际金融案例, 进行案例分析, 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的理解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切身体会,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应对、解决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

(2) 现场演示。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设备等, 将实践性强的金融专业教学内容直观演示给学生。比如在证券交易所的开盘时间安排证券投资课程, 教师可以利用实时行情变化, 为学生讲解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方法;在条件允许而且教师也有意愿的话, 可尝试利用真实的账户, 为学生进行交易过程的演示, 使学生增强真实感, 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3) 突出情境教学, 强调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对于专业技能强的金融专业教学内容, 应在课堂上充分运用情景练习, 模拟具体金融业务的实际发生场景, 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完成金融业务, 强化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比如, 让学生扮演市场的不同参与者, 模拟市场真实环境, 从事企业有价证券发行、企业并购等活动, 从扮演的不同角色不同角度去认识市场, 增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再如, 开展模拟证券投资比赛, 通过模拟交易系统或者利用网络资源, 规定明确的考核评定的时间, 到期之后对投资收益进行排行, 对投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 通过这种模拟实战,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投资的乐趣, 增强学生渴望学到更多投资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的欲望。

3.建立校内实习实训室, 强化仿真模拟

建立连接网络的金融专业实验室, 允许学生在课内或课余时间利用实验室, 实验室应尽可能利用商业银行业务软件、证券模拟交易系统和保险模拟系统等软件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 增强专业学习的实践性。而且要通过合理的实习实训程序设计, 让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比如, 在证券投资模拟交易的过程中, 可以要求学生在交易之前写出投资可行性报告, 通过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结合技术分析对投资对象的投资价值进行分析, 写清楚为什么买卖, 并阐述何时止盈何时止损及原因。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完整的交易之后, 写出投资心得, 总结在交易中的经验教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深化与提高。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交易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有利于良好的交易习惯的养成。

4.改革传统的学习结果评价方法, 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

有效的金融实践教学考核有助于实现高职金融人才培养的目标, 应改革课程成绩评价制度, 转变传统单一的笔试考核方式, 注重考核方式多样性, 对于一些专业理论课, 采用面试、笔试、平时作业、机试等多种考核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考核方式。比如, 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可采用包括投资分析报告、面试、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通过投资分析报告考查学生对宏观分析、行业分析、企业分析、技术分析等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以及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通过面试方式, 使学生面对即时行情, 运用技术分析工具对股票进行分析, 考查学生的证券分析能力和证券知识的应用能力。平时成绩主要反映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教学互动情况, 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正确性, 对问题的反应敏捷程度, 思路的开阔性等。通过以上考核方式的综合, 一方面能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平时的学习, 另一方面也能更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践学习成效。

(三) 构建支持模块, 保障实践教学体系有效运行

1.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实力

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是否丰富、实践能力是否过硬, 对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所以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首先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 (比如, 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期货从业资格证书、保险经纪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等) , 这样一方面增强教师的技能, 另一方面可以在对学生的培训过程中有的放矢;二是尽可能多的安排教师到金融机构顶岗工作,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技能,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三是注重从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专业教师, 来给学生介绍实际业务的开展与理论知识的应用。

2.重视高职金融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教育以技术应用为本特征, 决定了必须高度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提高金融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可以与银行、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签定有关协议, 使其成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在合适的时间组织学生集中到实习基地进行训练, 实训内容也可以多样性, 比如现场参观, 业务流程讲解, 顶岗实习等等。通过实习实训, 一方面增强学生对相关专业业务的感性认识, 另一方面可以切实体会相关业务的重点和难点, 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晋,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张宣庆, 李绍昆.证券投资专业实习实训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9 (3) .

[3]俞仲文, 刘守义, 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4]马赞军, 金融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教论坛, 2008.

浅析高职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 篇8

[关键词] 高职 实践教学条件 建设

一、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

随着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日益重视和对高职实训(室)基地建设投入的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规模的快速发展向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方向转变。为加快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步伐,2005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申》项目体系,加大了对高职实训(室)基地建设立项的支持力度,希望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较高技能水平,以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定位,使得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成为凸显高职教育特色,提升其育人内涵与品质的必要途径。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宗旨。高校的扩大招生,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冲击,高职生必须以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来提升就业的竞争力。

实际的情况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基地存在以下问题:大部分设备只能做验证性、原理展现型的实验,与高职生就业的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要求脱节;一方面许多高职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社会技能型人才短缺;有不少岗位因技能要求高而无人胜任,高技能人才的结构性缺陷非常明显。

二、实践教学条件的研究意义

实训(室)基地是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操作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场所,实训(室)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的水平高低,随着社会对高等职技术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日益清晰,业已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直接反映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近几年,我院响应国家政策,抓住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央财、省财的大力支持和努力自筹资金的情况下,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和管理建设,进行了多项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践教学无论是从硬件设备技术水平,还是管理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由于历史原因,实训(室)基地建设以前因缺乏统筹协调,相互交叉,重复建设,导致部分设备使用扎堆,资源紧张;有些设备利用率非常低,造成资源浪费;管理各自为政,较为松散,资源不能最大化的发挥效益。院系两级管理模式的推行,基本杜绝了交叉建设,重复建设。基础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协调使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对实训(室)基地建设和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强化实训(室)基地的内涵建设与规范管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核心竞争力,占据就业先导地位,形成一套行至有效的管理机制,建设几个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实训(室)基地,成为我们目前迫切的研究任务。

三、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思路

1、围绕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专业实训(室)基地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我们在规划实训(室)基地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建设发展及课程改革的需要,充分挖掘原有实训室潜能的基础上,实现相近实训室功能上的重组。从提升实训(室)基地整体功能,满足人才专业技能培养,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培养上规划新建实训(室)基地,完善“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顶岗实习”能力训练体系。

2、系部聘请相关专家论证实训(室)基地建设方案,形成最终的建设方案

为使实训(室)基地建设方案更加合理,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培养真正起到训练、熏陶作用,要求各系部聘请专家对实训(室)基地建设方案进行论证。聘请专家人员组成,至少一人来自企业,一人为同类院校或更高层次院校实训方面专家,一人为本校相关专业学科带头人,一人为学院相关专业教务处人员,其他专家为该专业职称是讲师以上的相关人员。经过各专家站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讨论分析,最终形成一个切合实际,较为合理,能够反映专业建设特色,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实训(室)基地建设方案。

3、教务处汇总各单位实训(室)基地建设方案,上院长办公会讨论审批

各单位将经过专家论证后形成的实训(室)基地建设方案报送教务处,教务处对各单位上报的所有方案进行汇总,形成实训(室)基地建设的汇报方案,方案中包含实训(室)基地建设遵循的原则;各专业及专业群的实训室设置、资金分配、完成时间、建设类型、功能说明;各专业及专业群的实训(室)基地设置审核依据;实训教学条件建设的具体操作程序;建成后各实训(室)基地的位置分配;目前实训(室)基地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教务处负责人及各系部负责人就各自的实训(室)基地建设方案向院长办公会上的各位委员汇报,在取得各位委员一致认同的情况下,方可审批通过,并将审批结果下发国资、财务、纪检、实施单位等相关单位。

4、依据建设方案做各实训(室)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经系部、教务双方确认后,报国资科

各单位在拿到院长办公会上审批通过的实训(室)基地建设方案后,就可进行下一步工作。制定各实训(室)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确定实训(室)基地建设内容及进度安排,验收要点,建成后预期目标,设备购置清单,并填报贵重设备功能项目报告单等。经系部、教务两级核对无误后报送国资科,国资科按照有关工作规定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设备购置招标,确定设备供应商,签订合同。

5、商家备货,安装、运行调试,

在设备购置招标签订合同后,由项目实施单位与设备供应商取得联系,按照合同商讨供货事宜。在设备供应商供货到位后,实施单位指派相关专业人员依据合同接验设备,清点数量,并全程跟踪商家设备安装人员对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过程,经初步运行顺畅,即可申请国资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完毕,运行正常的终验。终验通过,设备供应商即刻将所有仪器设备交付使用单位。

6、系部接收管理,进入日常运行

系部接收设备供应商交付的运行正常的仪器设备后,指定专门负责人,保证该实训(室)基地的日常运行。做好实训(室)基地设备的建账、使用记录;课前准备,日常维护及显现该实训(室)基地特色文化氛围建设等工作;伙同有关专业教师共同结合现有设备,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改需要改编、新编实训指导书,开发实训项目。

加强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有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和高职应用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学院应从改革制度,更新观念着手,通过教学实验和改革进行探索,找到适当的模式和方法,拓展办学思路,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逐步将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程引入正规,成为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质量优异的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农业院校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的认识与实践》丁克勇.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问题探析》韩镇生.

作者简介:

高职实践教学论文 篇9

一、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没有形成独立体系或体系不科学。传统教学观认为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才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全部,将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现技术技能型人才本质特征的专业实践能力、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教师课堂理论教学水平之外的能力以及所培养人才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等重要内容排斥在评价的范畴之外。因此,通常高职实践教学的检查含在理论教学检查和评价之中,没有形成独立的质量评价体系。就算是有独立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平铺罗列、面面俱到,没有重点,形不成特色,通常整个学校通用一个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模板,没有体现出不同专业,不同性质的实践教学的独特性,指标体系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企业现实需求脱节。同质化的评价指标设计也把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限制在一个固定的狭窄的框架中,阻碍了教师个性的发展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尝试,也使教师们为了评价而教学。这样的评价必定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单一。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由督导、学生和校内同行组成。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较少甚至没有行业、企业的参与。这种仅注重学院层面评价而忽视社会层面评价的质量评价体系没有体现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造成了评价结果和社会、行业的发展现实,与行业、企业的发展要求脱节,进而无法有力地指导人才培养工作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单一,使高职教育的特色在该评价体系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无法得到更好的实现。

(3)评价内容偏窄、督导方式简单,评价信息虚假,随意性大,个人评判的主观性。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队伍是由本校退休教师和聘请各高校退休教授组成,督导队伍结构单一。这样的督导队伍较偏重理论教学质量的评价,忽视实践、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通过几次简单地听课就给出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并且由于督导个人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人情关系等都会影响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因此,实践教学质量的督导检查与评价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4)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信息采集时效性较差。对实践教学评价与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缺乏及时反馈、跟踪验证和有效的解决措施,导致问题反复出现,难以做到“监有标准,控有效果。

二、高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1)转变思想,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为了突出高职学生能力本位的要求,在思想上需从重视课堂理论教学评价,转为课堂理论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评价并重,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在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上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掌握一定专业领域的系统的技术技能,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和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要保证高职实践教学质量,必须有实践教学评价的组织保障,成立院长、二级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实训中心等参与的高职实践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其负责实践教学指导、实践教学质量检查、评判与奖惩工作。

(2)构建高职特色的多维度的实践教学评价主体。教学管理部门下设实践教学管理分部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日常巡视检查、评价,构成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常规主体;组建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构成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专家主体;发挥学生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作用,使教学对象成为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学生主体;鼓励用人单位与社会参与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构成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社会主体。

(3)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督导队伍,扩宽督导内容,改进督导方式。针对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督导队伍要有合理的职业结构、合理的专业结构及合理的年龄结构,其人员构成应该是专职督导与兼职督导的结合;督导知识结构应该是理科专家与文科专家的结合,并适当聘请行业、企业的和各学科的专家,因为他们熟悉专业,能正确高效地实施教学监控和评价;督导年龄结构应该包括各高职院校退休的专业带头人、有多年从事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的青年才俊和在该领域卓有成效的教育管理专家。这样的教学督导队伍,才能更权威、更有效地对实践教学实施督导与质量评价,才能改进以往在督导内容、督导方式上的缺陷,才能真正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4)通过有效渠道进行评价信息的反馈,对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跟进解决。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信息分析、处理和反馈制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校园网络进行监控与评价。学生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由二级学院向教师本人反馈,以求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学院教务处、二级学院和教学督导分别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以了解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网络平台将汇总后的信息与意见进行发布。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学论坛、二级学院院长电子信箱、教务处长电子信箱、实践教学投诉电话等渠道进行实践教学质量信息的反馈,为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可靠的原始资料。

三、小结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篇10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 可以利用实践教学中的有利条件,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使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 既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 也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缓解就业压力, 解决就业问题。本文通过对郑州市几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实证调查, 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为切入点, 构建了一个适应社会需求的, 基于创业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我省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现状

(一)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明确, 但缺乏创业教育指导。

河南省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目标明确, 无论是哪个学校, 只要设置了专业, 从课程设置到培养目标都是逐步完善的。因专业不同而设置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和遵循一定的原则, 并根据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要求分批次的建设实训基地。逐步满足教学需要, 虽然有的学校现在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是很好, 但也都在建设中。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后, 在职业素质养成、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上应达到的水平或标准。实践教学目标的确定, 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缺少的是没有开展创业教育。

(二)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丰富多彩, 但没有创业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指各个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 通过合理配置, 呈现的具体教学内容。它是外在的、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体现过程, 也是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河南省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 (设计) 、学年论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公益性社会劳动或者宣传活动等等, 在生产实习中采取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单个教学环节上采取了多种形式、更贴近企业实际的培训模式。使学生零距离接近本专业工作性质。并且定期举行技能大塞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但是在整个的教学和比赛的过程中都没有渗透创业教育的内容和创业行为, 此种教育形势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是个具有一定技能的技术工人或者技师, 缺乏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行为。

(三)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未渗透创业教育行为。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管理机构和人员、制定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及实施办法。它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 进行信息反馈和调控, 起控制作用。河南省的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管理, 基本符合各个学校现行的实践教学管理, 有的是教学校长直接负责, 有的是校长牵头, 教务处长负责, 有的直接划归到学校的装备处和实训中心, 教务处配合。实验室或者实训基地建设逐步达标, 有的学校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 且形成一套很好的管理方案。校企合作比较典型的是河南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 企业领导负责, 学校校长兼任企业培训部门的领导。管理机构简单, 人员直接负责到位。在现有管理体系中没有渗透创业教育内容和创业行为, 这是一种非常不利于学生毕业后就业和创业的教育环节。

二、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 建构适应时代需要的创业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学校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专业课程设置, 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 笔者拟构建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如图1所示。 (图1)

(二) 实施创业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对策

1、建立良好的保障与支撑体系。

创业教育师资的选择和培养, 创业教育目标的确定, 教育内容的选择, 受教育对象范围的划定, 还是教育方法和方式的选择, 都需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国情不断摸索。组建一支专兼结合加外聘的高素质教师团队。

2、以创业教育内容丰富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虽然趋向完善, 但是在内容体系和目标体系中都没有创业教育内容, 所以要把创业教育的内容逐步渗透到其中。创业教育的内容与目标, 教育目标, 即创业教育的开展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的。在教育目标确定之后, 就要依据教育目标选择传授什么知识和经验, 即教育内容。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形成创业所需的基本素质。在河南省开展创业教育目的就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 丰富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

3、政策保障措施。

创业教育的外部保障措施是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教育领域外的相关要素, 包括资金、政策法规和社会文化三个组成部分。

资金方面, 在加大创业投资的同时, 政府应该有意识的给各教育领域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财力支持, 以推动创业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上, 根据国际经验来看, 国家的资金投入仅是创业教育资金的一部分, 创业教育资金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企业和个人的援助。来自企业和个人的资金援助, 通常会以创业基金的形式, 为经过一定阶段创业教育、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受教育者提供创业实践的资金支持。

政策法规方面, 我国政府应该在加大对创业扶持力度的同时, 还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做好创业政策的落实。一方面要落实好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与各级财政部门沟通、经费运用、教育成果购买的相关政策, 以及工商、税务、城建等部门对于促进创业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不断制定和完善关于创业教育实施目的、方法、内容、师资、投入上的相关规定, 以使创业教育的发展得到制度性保障。

社会文化方面,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河南省是个农业大省, 在我国传统“重农抑商”思想, 以及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晚等因素的影响下, 人们对“创业”、“创业教育”的概念还相对陌生, 甚至对创业行为还有一些负面认识。因此应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 广泛宣传创业政策、创业的成功案例, 以及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以便为创业的进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心理氛围, 促进创业文化和社会规范的构建, 引导人们通过努力自主创业、不断创新、不断学习。

(三) 一专多能目标体系开展创业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为培养出技能型、创业型双型人才, 要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与途径, 渗透创业教育内容, 即围绕创业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和原有知识水平选择适宜的方法和途径传授教学内容。根据我国创业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 可以有针对性的、灵活的采用下述方法和途径开展创业教育。

1、学科渗透。

学科渗透是通过教学提高受教育者创业能力和知识的重要手段。它以文化基础课为载体, 以专业课为媒介体。可以对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学校中接受正规化学校教育的学生进行, 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获得对市场经济的概括性认识和对经济问题的深入理解, 并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

2、与活动课程方式结合。

活动课程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使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品质、能力、知识在教学和活动中得到提升, 而且对各个领域和范围的受教育者都十分适用, 具有较强的普遍性。活动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原有的各种活动中, 把创业教育与培训的相关要素结合进去, 如在班会、各类竞赛、勤工俭学等活动中, 都可以结合进行创业教育与培训;另一种是根据创业教育的需要, 开展专题活动, 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

3、开展创业教育讲座。

开讲座是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内容丰富、时间短、容量大、灵活、便捷, 在人数和听讲对象上约束较小, 讲座者既可以是经济管理领域、科技领域、经济政策方面的专家或学者, 也可以是成功的创业者。讲座自身所具备的灵活性使得它成为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教育培训方式之一。

4、组织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实践活动, 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创业品质、能力和知识的一种教育方式。它要求教育者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教育和实践资源, 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创业实践活动, 特别是在学校的各种专业性活动毕业论文写作和社会实践中, 通过学习者的亲身活动帮助他们形成对创业活动的感性认识, 从而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小结

本文以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为切入点, 构建了创业教育理念下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塑造与时俱进的高技能型创业人才;二是使师生对创业教育的内容、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能力、创业知识有正确的认识;三是发挥高职院校特色, 重实践、重技能, 建立创业教育实训基地。使河南省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有的放矢。丰富了实践教学体系内容, 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就与市场零距离接触。为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创业型高技能型人才服务, 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既解决了国家所需的“技工荒”和“技师荒”的问题, 也缓解了就业压力, 为解决就业难拓宽了途径, 同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摘要: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 丰富和完善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对郑州市一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实证调查, 以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为切入点, 构建一个适应社会需求的、基于创业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马润生.论创业教育与高校改革[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0.6.

[2]彭钢著.创业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上一篇:HTML5移动开发下一篇:动态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