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论文八篇

2024-09-08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论文 篇1

1 发病机理

目前公认的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为:①变应原进入机体后引起Ⅰ型变态反应和IgE合成调控紊乱, 致使多种炎症介质生成增加, 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亢进等生物效应作用, 引起支气管哮喘;②气道组织的炎症变化;③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高反应即气道对各种特异或非特异刺激的反应性异常增高。

2 西药治疗

2.1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控制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药物。目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吸入为主, 常用药物为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以及新型药物环索奈德, 适用于哮喘缓解期的维持以及急性期的联合用药, 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小、副作用少。

2.2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β2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也是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之一, 通过兴奋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膜表面的β2受体, 舒张气道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及其介质的释放、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气道上皮纤毛的摆动等缓解哮喘症状。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起效快, 作用维持4~6 h, 全身不良反应少, 是缓解轻、中度急性哮喘症状的首选药物。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 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和对β2受体较高的选择性, 适用于哮喘的预防和持续期的治疗。

2.3 茶碱

茶碱是甲基嘌呤类药物, 具有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和兴奋中枢经系统等作用, 是治疗哮喘的常规药物。茶碱是嘌呤受体阻滞剂, 能对抗腺嘌呤等对呼吸道的收缩作用。茶碱能增强膈肌收缩力, 尤其在膈肌收缩无力时作用更显著, 因此有益于改善呼吸功能。主要有常规剂型和茶碱缓释片、茶碱控释片。常规剂型用于缓解哮喘急性期症状, 茶碱缓释剂用于预防夜间哮喘和控制慢性症状。

2.4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是作用很强的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剂, 还能刺激黏液分泌, 增加血管通透性, 促进黏膜水肿形成。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近几年来发现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一种新型药物, 通过竞争性地结合半胱氨酰白三烯而抑制LTs (主要是LTs4) 的活性, 减轻T细胞和EOS的浸润, 抑制组胺和过氧化物的产生, 有效缓解气道痉挛、降低血管通透性, 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有较强的抗炎活性, 无明显不良反应, 改善轻、中度患者的肺功能, 适用于哮喘的预防和缓解期治疗[1]。

2.5 抗胆碱药

抗胆碱药是使递质乙酰胆碱不能与受体结合的药物, 其中阻滞M胆碱受体的药物, 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而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减少痰液的分泌, 适用于夜间咳嗽和痰多患者, 但其治疗哮喘的效果弱于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研究证实新型长效药物异丙托溴铵能与M1或M3受体选择性地结合, 同时避免M2受体阻断的作用机理, 扩张气道效果更明显[2]。

2.6 抗组胺药

组胺是速发变态反应过程中由肥大细胞释放出的一种介质, 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导致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使呼吸阻力增加, 分为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两大类。H1受体拮抗剂如酮替芬, 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扩张支气管, 对过敏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可作为防治哮喘的辅助用药[3]。

2.7 免疫抑制剂

2.7.1 抗IgE治疗

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 变应原进入机体后引起Ⅰ型变态反应和IgE合成调控紊乱, 因此阻断变应原与IgE抗体结合, 能显著的减轻哮喘患者速发和迟发性反应, 改善哮喘症状[4]。

2.7.2 细胞因子拮抗剂

细胞因子对气道慢性炎症的主要效应细胞-EOS的分化、成熟、粘附、浸润及凋亡有独特的作用[5]。抗IL-4、IL-5治疗能减少细胞因子释放的药物, 从而改善气道的慢性炎症反应。

2.7.3 抗原特异性免疫疗法

抗原特异性免疫疗法俗称脱敏治疗, 它是在确变应原后, 将该变应原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制剂, 由小剂量到大剂量的逐渐给药, 使患者对变应原的耐受性逐渐提高, 当再次接触此类变应原时, 症状减轻或不再产生过敏。

2.7.4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运用DNA重组技术修复或调节细胞中有缺陷基因, 使细胞恢复正常功能, 减少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减少变态反应, 从而减少支气管哮喘。基因的药物包括DNA疫苗、抗哮喘基因药物, 目前国外正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其疗效。

3 中医药治疗

多数中医学者认为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学哮病范畴, 其发病多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水湿内聚为痰, 伏藏于肺, 成为哮喘发病的潜在“夙根”, 遇外邪诱发, 痰阻气道发为哮病, 治疗上当从肺、脾、肾论治。临床上运用辨证施治、专方专药等口服、雾化吸入, 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外治法, 针灸, 按摩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疗效较佳。

参考文献

[1]王长征, 林科雄.哮喘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中华内科杂志, 2002, 41 (1) :59-61.

[2]毛争春, 李颖.哮喘药物治疗的成就及新对策.国外医药, 2000, 21 (5) :263-265.

[3]谢晓平, 陈桂华, 万朝敛.酮替芬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临床儿科杂志, 2007, 25 (10) :870-872.

[4]边小丽, 厉瑾, 张玉华.小儿支气管哮喘中西医治疗现状.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7 (3) :198.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论文 篇2

1平喘药

1.1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对哮喘发作β2受体激动剂是首选药物, 可迅速缓解哮喘症状。它们主要通过激动呼吸道的β2受体,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使细胞内的环磷腺苷含量增高, 游离的钙离子减少, 从而, 松驰支气管平滑肌, 抑制过敏反应介质释放, 降低血管通透性而发挥平喘作用[1]。如特布他林沙丁胺醇[2]、目前国外推荐用其气雾剂如硫酸特步他林, 沙丁胺醇。特步他林的前体药物班布特罗, 睡前口服一次, 与肺组织亲和力高, 局部可达到高浓度, 然后缓慢释放, 适用于夜间哮喘的治疗。长期吸入型沙美特罗 (SM) 是一种高亲脂性药物, 对受体选择性强, 分子的头部结构与受体的活性位点相互作用, 兴奋受体, 尾部结构与受体外位点结合, 不易脱离细胞膜受体, 从而作用强而持久 (12 h) 。福莫罗星具有中度亲脂性和亲水性, 可直接激活受体, 起效迅速, 又能透过细胞膜, 逐渐释放, 发生侧向弥散产生与SM相近的持续作用。两者作用时间长, 可以长期控制哮喘, 用于夜间哮喘的治疗。

1.2 M胆碱受体拮抗剂

M胆碱受体拮抗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已有悠久历史。目前主要应用异丙阿托品和近20年来研制的异丙托品溴铵对M胆碱受体选择性抑制相对较强, 在哮喘治疗的应用中重新受到重视。抑制支气管平滑肌迷走神经的运动能神经, 所释放的乙酰胆碱而起平喘作用, 但由于对M受体选择性差, 可引起口干, 痰液粘稠,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等全身副作用而在临床上受到限制。异丙阿托品松驰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强, 尤其适用于因用β受体激动剂产生肌肉震颤, 心动过速而不能耐受此类药物的患者。本品与β受体激动剂合用可相互增强疗效, 配成气雾剂用于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异丙托溴铵是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高选择性的强效抗胆碱药, 在哮喘治疗的应用中重新受到重视, 作用持久, 不易耐药, 常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和哮喘型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与茶碱联合应用平喘作用效果更好。

1.3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茶碱[3] 及其衍生物是常用的平喘药, 目前已有五十多年。该制剂不仅能松驰支气管平滑肌, 还能兴奋呼吸中枢, 降低肺动脉压, 减少渗出。目前因为茶碱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 与其拮抗内源性产生的腺苷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低浓度的茶碱具有抑制气道变态反应炎症作用。其支气管舒张效应与血药浓度明显有关。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 松驰支气管平滑肌, 治疗支气管哮喘。氨茶碱和二羟丙茶碱是常用的伴喘药, 应用已有几十年, 有很好的疗效, 茶碱类制剂能松驰支气管平滑肌, 抑制过敏介质释放, 在解痉的同时还可减轻支气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肿。目前, 由于其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 平喘疗效又逊于β激动剂, 在国外一度受到冷落。为维持血浓度的稳定, 茶碱控释片[4] 较受欢迎, 血药浓度维持12~24 h, 克服峰浓度产生毒性, 谷浓度影响疗效的缺点。因此, 在哮喘持续状态, 常选用本品与肾上腺皮质激素配伍进行治疗。

2过敏介质阻释剂

以色苷酸钠[5] 为代表的一类新型平喘药。主要作用是稳定肺组织肥大细胞膜, 抑制过敏介质释放, 可阻断引起支气管痉挛的神经反射, 降低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 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色苷酸钠适用于各型哮喘发作, 对外源性哮喘疗效显著, 特别是对已知抗原的年轻患者效果更佳。用药后症状明显减轻, 肺功能改善、肺活量显著增加、呼吸困难指数降低, 对内源性哮喘和慢性哮喘亦有一定疗效。

3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中最为有效的药物。临床上严重哮喘或哮喘持续状态经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 可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 待症状缓解后改为维持量直至停用。为避免长期全身用药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 采用局部作用强, 吸收作用微弱的肾上腺素气需剂吸入, 以代替全身用药。常用倍氯米松与其干粉喷药, 布地奈德气需剂, 很少出现口服或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推荐为慢性哮喘的一线治疗药。气动雾化药溶液, 以压缩空气或氧气为动力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起效时间明显快于糖皮质激素, 与β受体激动药联合应用于急性哮喘。后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而发挥平喘作用。目前丙酸氟替卡松和曲安西龙等新型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具有较强的局部抗炎作用, 很少的全身不良反应。吸入后在体内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 而激素受体复合物与炎症转录因子间的直接作用是激素形成抗炎作用的关键机制和重要决定因素。

4抗白三烯类药物 (LT)

近年来国内上市的扎鲁斯特和孟鲁司特就是白三烯受体拮抗药。通过竞争性结合半胱氨酸白三烯而抑制白三烯的活性, 抑制组胺和过氧化物的产生, 从而阻断气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6]。Edelman等对158例成人哮喘研究表明孟鲁斯特对运动抑制支气管收缩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沙美特罗, 且未见耐药性发生。Hamilton等研究显示扎鲁斯特对过敏原诱发的速度发相反应的预防作用为大多数, 因此有预防和治疗哮喘的作用。美国专家小组已将抗白三烯类药物作为轻度持续性哮喘患者吸入激素的替代药物。但吸入激素仍是治疗方案的首选抗炎药物, 抗白三烯类药物不可能在所有患者中代替吸入激素疗法[7]。

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用免疫抑制药, 已经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主要是甲氨蝶呤 (MTX) 和环孢素 (CsA) 。通过干扰T淋巴细胞的信息通道而抑制其功能, 并对肥大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等免疫效应细胞具较强的抑制作用。MTX临床应用小剂量以降低毒性。CsA治疗严重的激素依赖型哮喘, 主要不良反应是肾毒性, 需严密监测。

总之, 只要能够规范地长期治疗, 绝大多数患者能够使哮喘症状能得到理想的控制, 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金有豫.新编药物学. (第14版) , 310-312

[2]杨玉.哮喘概念的新进展.中华结展核和呼吸杂志, 1993, 16 (增刊) :69-72.

[3]徐永健, 张宁.茶碱抗气道炎症作用的临床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9, 22 (2) :111.

[4]林积广.茶碱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8, 21 (4) :196-198.

[5]时振国, 孙英杰.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展.泰山卫生, 2002, 26 (2) 32.

[6]ChungKF, Leukotriene receptorantagonists and inhibitors;Poten-itiabreak through in asthma therapy, EurRespirJ, 1995, 8:1203-1213.

支气管哮喘药物的治疗现状 篇3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定义 药物治疗现状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028-02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国外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死亡率逐渐上升,全世界支气管哮喘者约1亿人,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我国的哮喘发病率为1%,儿童达3%。支气管哮喘诱发因素多种多样,有些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种种药物的治疗作用要害有所差异,本文就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1、茶碱类

茶碱是常用的平喘药物,应用已经有50余年。茶碱是属于黄膘类衍生物,连年来许多研究评释,除了直接舒张平滑肌外,还具有抗炎作用,具体表现为:首先,克制IgE介导的肥大细胞开释组胺,议决前进人体内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内环磷腺苷(cAMP)的浓度而克制其开释;其次,能低落支气管哮喘磨难者呼吸道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5(IL-5)的含量来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从而使嗜酸粒细胞开释白三烯淘汰约61%;第三,茶碱可显着克制中性粒细胞粘附毛细血管壁,进一步克制其游出毛细血管而发挥吞噬作用,同时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由于平喘效果显着,是临床上首選药之一,现在使用的有氨茶碱、喘定、定喘止咳片及茶碱缓释片、控释片等,以后重要是小剂量,长效控释制剂为其生长偏向。茶碱类除能抑制磷酸二脂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外,同时具有腺苷受体的拮抗作用;并能促进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和抗炎作用。是目前常用的治疗哮喘的药物之一。目前用于临床的药物品种有氨茶碱、茶碱、羟丙茶碱、二羟丙茶碱、恩丙茶碱等。可以口服和静脉用药。口服药有普通剂型和缓释放型(长效)。缓释放型茶碱血药浓度平稳,有利于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但起效时间较长

2、B2肾上腺素受体愉快剂(B2-AG)

B2肾上腺素受体愉快剂也是常用药物之一,起效快,满身副作用少,重要是扩张支气管,它刺激B2-AG受体可使紧缩的支气管平滑肌舒张,近来研究评释,它对免疫体系、炎症介质具有普遍的调控作用,能过TH1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克制TH细胞因子排泄,间接促进TH2细胞因子排泄,还有克制嗜酸粒细胞粘膜赞同生物活性物质的开释,但凭据循证医学视察发明,恒久吸入可使症状加重,气管应声性增高,病死率升高,病死率升高。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有舒喘灵,氯喘片、博利康尼,阿斯美等药物,中药麻黄也含有其因素,因此一些平喘中成药中基本上含有此因素。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现在治疗中最有效的抗炎药物,长期持续吸入激素类药物,已被认为是针对反复发作哮喘的“治本”方法之一。主要作用机制包括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如白三烯及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微血管渗漏;抑制细胞因子生成;抑制炎症细胞迁移和活化;增加气道平滑肌对β2激动剂的反应性。糖皮质激素重要作用于靶细胞,它能够能过克制气管炎症而有用地控制支气管哮喘症状。研究发明,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显着克制IL-4和IL-5面IL-4与呼吸道重塑结构有关,恒久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撤药过快,可能导致急性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和呼吸道炎症的复发,就慢性支气管哮喘者来就,纵然恒久赐与糖皮质激素也难以低落其一连的呼吸道高应声性,。激素是治疗急性严重哮喘、慢性哮喘的首选药物。主要有全身和吸入两种途径。全身使用又可分为口服和静脉注射。口服常用泼尼松和泼尼松龙,最常用的是倍他米松的气雾剂。通常用于急性发作、病情较重或严重哮喘发作的病人,可采用大剂量、短疗程。病情控制后及时减量或停药,以减少全身副作用及皮质激素依赖性的发生。

4、M受体停滞剂

M受体停滞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已有久长的历史,重要作用于克制气管平滑肌内迷走神经的活动能神经元所开释的乙酰胆碱而起平喘作用,但可引起口干、痰液浓重、中枢神经体系愉快。在临床上限定了使用,新近研制的M1、M3受体停滞剂如溴化阿托品克服了上述副作用,日益受来临床珍视,此药对支气管哮喘伴有咳嗽的有较好的疗效,对急性支气管哮喘无效。现在使用的有爱喘乐气雾剂。

5、抗过敏药物

治疗哮喘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疗效已经在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中所证实。抗过敏药物可克制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凝聚,同时克制其开释构造胺等介质,无抗胆碱或5-羟色胺的作用,重要治疗I型失常应声引起中度支气管哮喘,而且有预防作用,临床上使用的有色甘酸二钠、克敏能、曲尼司特等主要针对尘螨和各种花粉进行脱敏治疗。研究证实该疗法能改变哮喘的自然进程并可在停止治疗后维持数年的疗效。近年来,许多学者主张舌下脱敏治疗,由于舌下脱敏治疗避免了反复注射的麻烦和痛苦,因此特别适合儿童。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比较舌下脱敏治疗是否和注射脱敏治疗具有同样的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J],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0(5):261-267。

[2]杨红申,B2-受体激动剂对炎细胞的作用[J],外洋医学呼吸体系分册,2000,20(1):12-14

[3]辛晓峰,支气管哮喘与气道重塑[J]外洋医学呼吸体系分册,2002,18(2):63-65。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论文 篇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胡利华 主管药师

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这些哮喘患儿经常发生的症状,是让孩子自己,也让父母痛苦不已的问题。让孩子轻松呼吸,这是所有患儿家长和患儿最大的希望。医生开出的药物,的确让孩子远离了哮喘的这些症状,但是孩子还怎么小,长期用药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儿童哮喘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怎么来防治哮喘,用药的时候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

一、儿童哮喘是怎么回事: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慢性炎症形成后,气道反应性增高,当接触各种危险因素时,气道出现阻塞和气流受阻(由支气管收缩、粘液栓形成和炎症加重引起),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尤其是在夜间和清晨。虽然哮喘的发作或加重是阶段性的,但气道的炎症是长期存在的。

哮喘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哮喘发病率可以达到5%,有的西方国家到10%,我国属于哮喘发病率比较低的国家。我国城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发现,1990年患病率为0.9%,2000年病率达1.5%,10年问上升了60%以上,说明我国的儿童哮喘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儿童哮喘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生,30%患儿在1岁时有症状,80%~90%哮喘儿童首次症状在4~5岁前。

所有儿童哮喘都可以通过用药达到控制目的。和成人哮喘相比,儿童哮喘有个非常大的特点。有专家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表明,1~5岁的患病率为1.83%~1.20%,学龄期后患病率逐渐下降,14~15岁时患病率为0.29%。从这份调查资料来看,确实有部分哮喘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发病。但是这不是说儿童哮喘可以不用治疗,等着到了青春期自然痊愈。儿童哮喘如果不进行积极干预治疗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正常肺功能的维持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二、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

1、内因

1)过敏性家族史及个人过敏体质因素:过敏性家族史是指家族中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病史,个人过敏史是指曾患过敏性鼻炎和(或)湿疹,或有任何食物、药物过敏者均视为有个人过敏史。研究表明一个孩子如果父母一方有哮喘,有25%可能发生哮喘;如父母双方都有哮喘则子女有50%可能发生哮喘。流行病学群体研究资料显示,哮喘患者中50%具备过敏体质。

2)性别:儿童期哮喘男性多于女性,原因可能与男孩气道较狭窄,气道高张力有关,这些因素增加了男孩对各种损伤所致的气流受限。然而,这种性别导致的发病差异在青春期后逐渐消失。

3)肥胖:近年来,美国的流行病学专家注意到美国20~74岁女性肥胖症患者由1980年15.8%增加到1996年的33.2%,与此同时,哮喘患病率由1980年至1996年增加了73.9%。这显示,高体重指数与哮喘高患病

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在儿童期,肥胖与哮喘患病之间是否有关系还无定论,但肥胖也可能是哮喘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2、外因

1)室内变应原:室内变应原包括屋尘、动物变应原、蟑螂变应原和真菌。室内地毯,空调机或加湿器都将成为尘螨、蟑螂及其它昆虫的理想栖息地,亦成为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地。

①屋尘是由多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组成,包括纤维、霉菌孢子、花粉、昆虫、昆虫粪便、哺乳动物的头皮屑、螨虫和螨虫粪便。

②动物变应原:家养的动物通过其分泌物、排泄物和皮毛释放变应原。③蟑螂变应原的致敏性在某些地区甚至比尘螨过敏更常见,多数蟑螂适于居住在热带环境;但在空调房间亦可繁殖。螳螂的躯体、皮屑、粪便和虫卵均有较强的致敏性。

④真菌:真菌生长在制冷、加热、湿化系统中,室内湿化器促进了真菌生长及增加空气传播的危险性。最常见的室内真菌是青霉菌、曲霉菌和念珠菌属。

2)室外过敏原:最常见的是花粉。花粉变应原主要来自树木、青草和野草。一般来说早春以树木花粉为主,晚春和夏天以禾草花粉为主,夏天和秋天以杂草花粉多见。与哮喘恶化、症状、气道反应性和气道炎症的增加有关,可引起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及哮喘发作。

3)饮食结构:小儿的饮食结构在哮喘的发病上影响越来越大,已有研究表明牛乳喂养或食用大豆蛋白较母乳喂养在儿童时期更易发生喘息性疾病。特别是具有西方饮食结构特点,即高蛋白,高脂肪并增加摄入保质

期较长的食品常导致哮喘或变应性疾病的患病率增加。已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减少哮喘的发生,因母乳含有丰富的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能增加婴儿粘膜上皮抗感染能力,有助于减少病毒引起喘息性下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这是任何配方奶粉所不能匹及。

4)呼吸道感染感染:流行病学证据证实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以诱发成年人和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鼻病毒是引起婴幼儿喘息的主要病毒。婴幼儿期的细菌感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对其成年后哮喘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5)被动吸烟:对于小儿来说被动吸烟会增加下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不论是在胎儿期间还是婴幼儿期或儿童时期。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特别易刺激呼吸道黏膜。母亲在妊娠期间吸烟或加上家庭成员吸烟,儿童在出生后会增加其发生哮喘和喘息症状的发生率。母亲在儿童的婴幼儿时期吸烟会使儿童在第1年内出现喘息症状是普通孩子的4倍。

6)其它引起哮喘发作的因素:鼻炎、鼻窦炎等常与哮喘发作有关,恰当治疗其中每一种疾病均可改善哮喘病情。胃食管返流也可引起哮喘发作,尤其是儿童。当返流纠正哮喘也会得到改善。

三、儿童哮喘的防治

1、针对引发哮喘的各种危险因素,尤其是外部危险因素,患儿家长采取相应措施是可以有效避免引起哮喘症状的。

(1)屋尘螨:每周用热水洗涤床单和毛毯,并用烘干器烘干或在太阳下晒干,取走地毯,尤其是卧室的地毯,代之以硬直地板。

(2)动物毛皮:从家中移走或至少使他们离开卧室区域。尽量减少喂养

宠物。

(3)室内霉菌:降低室内湿度,经常打扫所有潮湿区域,同时尽可能减少患儿处在潮湿环境的时间。

(4)室外花粉:在花粉高峰期,应尽量减少外出,并关好室内门窗。若无法避免,可预先给予花粉阻断剂涂抹鼻腔或带口罩。

(5)食物、添加剂或药物:对于婴幼儿尽量母乳喂养,并避免食用过敏食物,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改善饮食结构。

2、控制哮喘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还是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儿哮喘的发作情况对病情进行分级,然后确定与之相应级别的药物治疗。患儿一定要听从哮喘专科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时定量用药,避免随便停药、减量。通常情况下,患儿应该在初次就诊后1-3月复诊,哮喘控制后至少每三月复诊一次,一旦出现加重,应立即就诊。

(1)若在执行目前治疗方案后,哮喘未获控制,则需要升级治疗,一般情况下在1月内应看到病情改善。但合适的治疗方案取得成功的前提一定是用药技术正确、依从性良好和合理避免危险因素。

(2)如果哮喘控制了至少3个月,应到医院询问专科医生是否可以降级治疗,不应擅自减药或停药。哮喘治疗的过程较漫长,坚持按医嘱用药是哮喘防治成功的关键。

(3)若患儿有明显的过敏原,可给与脱敏疗法,以彻底摆脱哮喘。相信家长只要帮助孩子做到这些,孩子的哮喘完全可以很好的控制。

四、哮喘的治疗药物

1、哮喘治疗药物分类

哮喘的发作(或加重)是阶段性的,但气道的炎症是长期存在的。按用药目的的不同,哮喘治疗药物分为两大类。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缓解药物为按需使用的药物,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控制药物是预防哮喘发作,应长期使用,通过抗炎作用达到哮喘控制。

1)缓解药物有:

①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为哮喘发作时最常使用的药物,主要缓解哮喘急性加重,常用药物为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和特布他林气雾剂(喘康素),其吸入后迅速起效,应以所需最小剂量、最少次数按需使用,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

②雾化吸入药物:在医院内治疗可使用雾化吸沙丁胺醇溶液或同时吸入异丙托溴铵溶液,可迅速缓解哮喘发作。

③短效茶碱:可缓解哮喘症状,由于茶碱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目前已经较少使用。

④全身糖皮质激素:可防止哮喘急性发作加重,常用药物为静脉注射甲泼尼龙或口服泼尼松,用药后可改善哮喘的严重程度,疗程3~5天。

2)哮喘控制药物有:

①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最有效的抗炎药物,能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常用药物为丙酸氟替卡松和布地奈德,吸入ICS治疗哮喘是目前最有效的药物,长期治疗无明显副作用,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应大力推广。

② 吸入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目联合治疗可提高哮喘治疗效果,降低药物副作用,可使更多患儿更快达到哮喘控制。常用药物

有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舒利迭)和福莫特罗和布地奈德联合剂型(信必可)。

③白三烯调节剂:白三烯调节剂通过拮抗白三烯,发挥抗炎作用,此外还有轻度支气管扩张作用,能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急性发作。常用药物为孟鲁司特钠(顺尔宁),该药通过口服给药,使用较为简单。

④长效茶碱:有一定抗炎作用,也可作为控制药物,可单独应用,也可与ICS联合,由于该药长期使用可使儿童行为异常,目前较少长期使用。

2、吸入激素是哮喘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

吸入激素是哮喘治疗一线用药,是哮喘长期治疗的首选药物。

吸入激素的药理作用在于呼吸道局部的抗炎活性,它的应用可以说是迄今哮喘治疗史上最重要的进步。但说起激素,可能许多人对它没有好印象。激素实在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没有它,目前我们对许多疑难杂病会束手无策,可是长期使用,又会出现向心型肥胖、满月面容、骨质疏松等副作用。这里我们所说的吸入激素虽然还是激素,但是它是微量的。我们常规口服一片强的松是5毫克(等于5000微克),而吸入一口辅舒酮只有125微克。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吸一口经过特殊加工的激素,这一口的重量约是小米粒的1/200,所以吸入的激素是很少量的,也因此大大降低了副作用。

目前,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控制哮喘非常有效的药物,在国内外哮喘治疗指南中推荐将小剂量的吸入激素用于轻度持续性哮喘的治疗,中剂量的吸入型激素或与中小剂量的β2 肾上腺受体激动剂联合用于中度哮喘的治疗,对于应用中等剂量的激素联合长效β2 肾上腺受体激动剂不能有效控制的重度持续性哮喘才推荐吸入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3、吸入激素治疗哮喘的副作用

哮喘治疗中,吸入激素的用药剂量仅为口服剂量的1/10~1/20,所以很少出现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如让人担心的HPA轴抑制、骨质疏松、儿童生长减慢,发胖等现象几乎很少出现。

吸入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主要是局部不良反应,主要有:声音嘶哑或发音困难、口咽真菌感染、反射性咳嗽、口周皮炎、口干和舌体肥厚。咽喉刺激、声音嘶哑或发音困难的原因可能与吸入的药物微粒刺激咽喉部粘膜有关。应用吸糖皮质激素的部分患者有发音困难。发音困难可能是由于激素引起声带肌肉病变,停止吸入激素后可以好转。口咽真菌镜下检验大约25%~30%阳性,成人鹅口疮发生率5%,在儿童仅为1%。部分不良反应与患者局部的免疫力下降有关,多见于口腔卫生差或合并其他疾病或接受其他治疗者(如糖尿病、合用免疫抑制剂)。反射性咳嗽发生率低,可能与吸入性激素的非特异性刺激有关,加用储雾罐可减轻症状。口周皮炎为吸入装置对局部皮肤直接刺激造成的,与吸入装置的类型有关,症状严重的患者应更换装置并局部使用红霉素或甲硝唑。口干与联合使用吸入性激素和长效β2激动剂有关。舌体肥厚见于雾化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的儿童,为激素促进舌体肌肉肥厚和局部脂肪聚集造成的,这种药物已经在临床上极少使用。

吸入性激素的局部不良反应一般认为是可耐受的。但是较严重的局部不良反应常会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某些局部不良反应呈剂量依赖性,因此最好使用吸入皮质激素的最低有效剂量;部分局部不良反应与装置有关,应考虑更换吸入装置类型。吸入用药后立即用清水漱口不但可减轻或

避免局部不良反应,而且还可减少由药物从口咽部吸收而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所以常规建议吸药后清洗口腔、漱口和洗脸。如果发生局部不良反应不能耐受,停止吸入糖皮质激素即可减轻症状或逆转。

五、吸入装置的应用

我们的肺脏是开放性器官,它保持人体与外界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人每侧肺的肺泡总数达到280×10 6个,总面积约50~100m2,大约相当于一个蓝球场的面积,与肠粘膜面积相当。因此,通过吸入给药和口服给药一样,具有广阔的吸收空间。而且呼吸道的粘膜及粘膜下有多种感受器和受体,从气道吸入的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这些感受器和受体,可以迅速有效达到治疗效果。

吸入给药的疗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吸入的药物在肺内的沉积量,从呼吸道吸入的药物在肺内和气道内是通过惯性沉积、重力沉积和弥散沉积的方式在气道内沉积。吸入药物的独特代谢动力学有利于药物在局部发挥作用,由于吸入的药物能直接作用于支气管粘膜下的靶受体,所需吸入的药物剂量要比口服和注射的剂量少得多,因为用药剂量小,引起的副作用也微小。

儿童哮喘患儿常用的吸入装置有两类:定量气雾吸入器和干粉吸入剂。

1、定量气雾剂(MDI):

如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和沙丁胺醇气雾剂。MDI是哮喘吸入治疗最常使用的一种药物,只需用手揿一下即可以喷出固定量的药液。定量气雾剂具体操作步骤为:①打开吸嘴盖,并用力充分摇动吸入器。初次使用及超过7天未使用者,使用时需要预按,直至有气雾喷出再开始起用。②缓慢

呼气直到不再有空气从肺内呼出。③使头后仰,把吸嘴放入口中,双唇紧包住吸嘴,注意舌及牙齿不要阻塞吸嘴。④在用口缓慢吸气的同时,按下药罐将药物释放,并继续深吸气,尽可能长时间深吸气。⑤将气雾剂喷口撤出,尽量屏气约10秒钟,然后缓慢用鼻呼气。⑥如果需要第二吸,需要间隔1~3分钟再进行,避免连续吸入造成呼吸肌疲劳,同时可增加药物微粒在周围气道的沉积。⑦盖好装置,激素性药物用药后应漱口。

MDI在应用中需要手掀气雾装置与患者深吸气屏气的配合动作,即手肺协调动作,如果不能做到手肺动作配合者则难以吸入预定的药物量,通常4岁以上的患儿通过反复宣教才可能正确掌握用药方法的,对于4岁以下的患儿应该辅助储雾罐吸入。

储雾罐是存储气溶胶的腔室,安装后成为长管可以减缓定量压力气雾剂的传输。储雾罐可以帮助患儿解决不能做到手肺动作配合的问题。具体操作步骤为:①移开喷口的盖,用力摇匀吸入器并插入储雾罐的一侧。②将口器放入儿童的口中(如果是面罩,要注意罩住口鼻周围并紧贴皮肤)。③鼓励儿童慢慢的吸气和呼气,一旦呼吸调整好了,用另一只手按压罐,再让孩子保持正常呼吸60秒,同时保持储雾装置的位置不变。④用后取下吸入器,将盖套回喷口上,如果使用的是激素类药物,必须用水漱咽部然后吐出漱口水,反复漱口2~3次。

定量气雾剂可每周清洗一次,具体方法是:把药罐移开口器,用温水清洗后晃出多余水分,用干布擦干,干燥后重新安装药物罐,对着空气喷射一次保证正常使用。储雾罐同样需要每周清洗一次,温水清洗后自然晾干。储雾罐的平均寿命是半年。

2、干粉吸入剂(DPI)

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DPI是利用吸气的气流带动药粉随着气流直接吸入到肺内。DPI是继MDI之后研制的一种新型治疗哮喘的吸入装置,内不含抛射剂,吸入到肺内的药物浓度约为10%~30%,略高于MDI,只要能够配合吸气的病人都适用,一般儿4岁以上的童经过反复宣教,通常可以掌握正确使用方法。DPI又分为准纳器和都保两种。

1)准纳器的使用方法:① 打开:一手握住准纳器外壳,另一手的大拇指放在拇指柄上,向外推动拇指直至完全打开。② 推开:握住准纳器使得吸嘴对着自己, 向外推滑动杆,直至发出“咔哒”声,表明准纳器已做好吸药的准备。③ 吸入:握住准纳器并远离吸嘴,在保证平稳呼吸的前提下,尽量呼气,然后将吸嘴放入口中,深深地平稳吸气,将药物吸入,将准纳器从口中拿出,同时屏气约10秒钟,后再恢复缓慢呼气。④关闭:将拇指放在拇指柄上,尽量快地向回拉,当关上准纳器时,即可发出“咔哒”声表明关闭,滑动杆自动返回原有位置并复位。

2)都保的使用方法:①旋松盖子并拔出瓶盖。②一手拿都保,使旋柄在下方,握住吸入器使之直立,另一手握住底盖,先向右转到底再向左转到底,听到“咔”一声,即完成一次剂量的充填。③ 呼气:吸入之前,先轻轻地呼出一口气(勿对吸嘴吹气)。④ 吸入:将吸嘴放在上下牙齿之间,双唇包住吸嘴,用力且深长地用嘴吸气,不要咀嚼或用力咬吸嘴,即完成一次吸入动作,吸药后约屏气10秒。⑤缓慢经口或鼻呼出气体。⑥若需重复吸入,再重复2-5步。⑦用完后将瓶盖盖紧,漱口。

由于儿童多需要反复宣教使用方法和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吸入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这就对我们儿童哮喘专科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亲自教会患儿本人和家长正确方法,而且在患儿复诊时一定要检查是否使用方法正确,这样才能保证疾病的有效治疗。

六、控制哮喘需要医患共同的努力

哮喘如同一个顽固的不容易打死的敌人,医患需要携手共同来打这个持久战。哮喘不仅需要在疾病加重或者发作时才进行治疗,在不发作的时候我们也要坚持用药,它是一种必须坚持长期治疗才能控制的疾病。对儿童来说,因为气道发育还没有定性,及早的治疗和控制,绝大多数的孩子是可以得到控制甚至治愈的。所以孩子的治疗不象大人需要终身治疗,儿童哮喘只要正规治疗,大多是可以完全康复的。

吸入激素是哮喘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长期控制哮喘非常有效的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正确的使用吸入装置可以很好的避免激素的副作用发生。哮喘吸入装置的使用时复杂的,需要医务人员对家长和患儿进行专门的培训;家长需要在一定时期内每天监督和指导孩子用药,因此家长也一定要掌握哮喘治疗的相关知识和吸入装置的正确使用。在哮喘治疗过程中,遇有任何用药问题,应该及时咨询专科医生、护士和药师。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论文 篇5

资料与方法

2011-2013年12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64例, 符合中华医学分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制定的标准[2], 男48例, 女16例, 年龄5.2~10.8岁, 病程8~36个月, 患儿因反复咳喘就诊。将64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并排除支气管异物、毛细支气管炎、肺结核。患儿肺功能正常, 无其他疾病及肿瘤, 患儿家长均知晓。

治疗: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炎, 祛痰, 解痉治疗, 主要针对患儿缺氧状态, 解除支气管痉挛。观察组加普米克令舒和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 根据病情患儿体重、年龄分别每天给予2~4次雾化吸入。病情严重程度不属于重度级别。

疗效判定标准:①临床控制:喘息症状完全缓解, 72小时内发作≤2次, 且症状轻微, 无需药物即可缓解, 不影响生活、睡眠, 肺功能FEV1, PEFR>35%。②显效:喘息发作明显减轻, 用一种平喘药物可缓解, 适当运动, 睡眠可, 肺功能FEV1, PEFR>30%。③好转:喘息症状有减轻, 仍需要用糖皮质激素和 (或) 支气管扩张剂, 肺功能FEV1, PEFR 10%~30%。④无效:上述症状无好转, 甚至恶化, 肺功能FEV1, PEFR<10%。总有效=临床控制+显效+好转。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无论在治疗时间还是在疗效上均优于对照组, 见表1和表2。

讨论

近年来, 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呈上升趋势, 目前对支气管哮喘尚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支气管哮喘是世界范围最常见的儿童慢性呼吸系统非感染性疾病。目前研究结果显示, 不经过合理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50%成年后发展为成年哮喘。因此, 早期诊断, 规范化治疗, 以及控制哮喘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过去特别是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其不良反应很大, 对儿童健康成长有不利影响, 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皮质功能亢进, 患儿生长发育抑制。

布地奈德是一种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 能够抑制免疫反应, 降低抗体合成, 减少过敏活性介质释放, 降低其活性。由于布地奈德具有较高的肝脏首关代谢效应, 所以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3], 因此布地奈德具有较强的局部抗炎作用。吸入气道和肺泡中的布地奈德, 约70%吸收入血, 并经肝脏代谢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

普米克令舒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 具有较高的局部抗炎作用, 与糖皮质醇受体的结合力较高的, 药物可以直接到达靶器官, 减少分泌缓解气道黏膜水肿, 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雾化吸入治疗能够取得与静脉用药相同的效果, 并且能够减少患儿的痛苦, 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4]。

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治疗儿童急性哮喘发作的首选药物, 但不推荐每天常规使用。如果患者每周>2天需要使用, 提示患者的哮喘症状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 需要加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于过于依赖SABA的哮喘患者, 其死亡的风险增加[5]。沙丁胺醇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有极强的支气管舒张作用, 能扩张支气管使平滑肌舒张, 增强气道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抑制过敏介质释放, 可有效缓解哮喘症状, 吸入后5分钟起效, 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基础用药, 但β2受体兴奋及无抗炎作用, 单纯应用不能控制气道高反应及迟发性哮喘反应, 也没有抗气道变应性炎症作用。

两者合用相辅相成, 标本兼治, 并安全有效, 能更好地改善患儿的肺功能, 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特别在我们基层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7.

[2]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10) :745.

[3]郑明星.普米克令舒联合硫酸沙雾化吸入对急性哮喘发作患者诱导痰液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室医学杂志, 2008, 7 (5) :43-44.

[4]Volovitz B, Bilavsky E, Nussinoviteh M.Effectiveness of high repeated doses of inhaled budesonide or fluticasone incontrolling acute asthma exacerbations in young children[J].J Asthma, 2008, 45 (7) :561-567.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有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 女15例;患者年龄45岁~80岁, 平均年龄 (61.9±5.0) 岁;病程3年~15年, 平均 (7.2±2.8) 年。观察组男24例, 女16例;患者年龄44岁~80岁, 平均年龄 (62.0±5.3) 岁;病程2年~14年, 平均 (6.9±2.5) 年。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 (1) 有咳嗽等临床症状, 且每次发病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 连续发病2年及以上。 (2) 无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或其他系统疾病。 (3) X线检查有肺纹理增多、增粗。 (4) 近7 d内未服用其他药物。 (5) 排除继发性咳嗽的患者; (6) 排除有针灸、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TDP) 治疗禁忌证和对治疗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患者口服盐酸吗啉胍片0.2 g (山西津华晖星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4023058, 规格:0.2 g) , 3次/d;并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83037) , 1次/d, 每次4 g。以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3~4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非药物综合治疗, 包括针灸治疗、TDP照射治疗、心理治疗、运动治疗和饮食调理等。选取膻中、大椎、肺腧、内关、足三里、风门、支沟为主穴, 以关元、心腧、丰隆、列缺、膏肓和肾腧为配穴, 用毫针捻转刺入所选穴位, 患者有酸麻、肿胀感后进行电刺激。将输出电源线夹在针尖上, 从小电压逐渐增大, 至患者能够耐受的无疼痛感电压为宜, 持续15 min~20 min, 1次/d。采用TDP照射背部, 保持距皮肤30 cm左右, 以患者感到背部温热舒适为度。以连续治疗5 d为1个疗程, 共进行4个疗程, 疗程间应间隔2 d。医生要叮嘱患者严格戒烟, 避免接触冷空气, 同时要保持生活规律,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在患者缓解期可进行适当的运动, 提高机体免疫力。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分为四个等级, 治愈:患者咳嗽消失, 咳痰、气喘基本消失, 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减少≥80%;显效:咳嗽明显减少, 咳痰、气喘显著减轻, 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减少≥50%, 对日常生活、工作无明显影响;好转:临床症状减轻, 但尚未达到上述标准, 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 对日常生活、工作略有影响, 需要继续治疗;无效:治疗无效。生活质量评价采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表进行, 满分为100, 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2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最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 其发病机制复杂,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因此临床治疗尚无特效药物。慢性支气管炎一般以长期反复咳嗽、咳痰, 反复感染或伴有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 严重干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些年来, 随着环境的恶化, 污染物增加, 我国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不断提高, 且有年轻化趋势。现代医学采用抗炎、化痰、平喘、解痉, 必要时加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虽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但病情极易反复[3,4]。

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喘证”“哮证”“痰饮”等范畴。针刺疗法是中医中的一种治疗手段, 对包括难治性咳嗽在内的多种疾病疗效确切, 被沿用至今。《针灸大成》中的温阳止嗽法的针刺方由肺腧、膻中、足三里、太溪、风门、支沟组成。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穴位加减治疗, 具有扶正祛邪、温补肾肺脾等脏器的作用, 可降低患者机体过敏状态, 提高患者丘脑-垂体及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5]。TDP治疗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改善生理机能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非药物综合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具体包括电针灸、TDP治疗, 辅以日常生活饮食忌宜, 加强运动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非药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较好, 临床价值较高,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非药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西医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非药物综合治疗, 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非药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较好,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非药物治疗,疗效,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梅银, 彭春兰, 邓惠英.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和策略[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4) :657.

[2]袁秀文.参附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37例慢性支气管炎的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5 (2) :203-204.

[3]诸海城, 钟国球, 古雪辉,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34) :100-101.

[4]邹云龙.阳和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2) :84.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6例哮喘患儿分为茶碱组与对照组。茶碱组33例患儿,男20例,女13例,年龄4~14岁,平均(8.9±3.4)岁;对照组33例患儿,男19例,女14例,年龄5~14岁,平均(9.3±3.1)岁。所有入选患儿均确诊为哮喘,无其他先天性疾病及全身脏器损害。所有患儿入院前无氨茶碱用药史,无茶碱过敏史。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2]:

对所有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即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16)200μg次,1天2次。茶碱组患者予以口服氨茶碱(瑞阳制药(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718)2 mg/kg,每日3次。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哮喘情况及服药后症状缓解情况,观察两组患儿是否有出现恶心、腹痛、烦躁等症状并记录。

1.4 评价指标[3]:

根据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中有关急性哮喘发作严重程度对治疗后患者进行评分并与治疗前比较。分为显效(哮喘症状完全缓解或能在不服用药物状态下自行缓解,症状缓解超过90%)、一般(哮喘症状部分缓解,服用药物后可以缓解症状,症状缓解60%~80%)、无效(哮喘症状未缓解,症状缓解少于30%)三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及处理,所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指标设为0.05,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治疗效果情况:

两组患儿经治疗后,茶碱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7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发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儿经治疗后,茶碱组患儿出现1例恶心患儿,对照组出现3例恶心患儿,3例腹痛患儿,1例烦躁患儿。茶碱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哮喘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幼儿的威胁越来越大,家长和医师对其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主要是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主要病理变化为黏膜充血、水肿等,伴有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等。严重时可危害小儿生命[4]。有研究表明,茶碱类药物在小儿哮喘的治疗方面有着相当好的疗效,能够显著作用于小儿呼吸道,缓解小儿哮喘症状[5]。作为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茶碱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来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从而治疗哮喘。其主要原理为通过松弛呼吸道平滑肌来增强膈肌的收缩力,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消除因气道高反应性产生的气道黏液,达到控制哮喘发作的根本目的。由于茶碱的抗炎作用,其可以通过控制气道炎症减少哮喘的发作。低浓度的茶碱能够增加活化的T细胞数量,在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的同时减少其对气道的影响。茶碱类药物应用于哮喘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肠道反应和心血管反应等[6]。

两组患儿经治疗后,茶碱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7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茶碱组患儿出现1例恶心患儿,对照组出现3例恶心患儿,例腹痛患儿,1例烦躁患儿。茶碱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常规药物治疗小儿哮喘的基础上加用茶碱类药物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新安,吕冰,成学俊,等.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联合氨茶碱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3):59-60.

[2]梁福兵.茶碱缓释片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与酮替芬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5):25-26.

[3]黄巍,谭杰武,孔令恒,等.不同剂量患失察肩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497-498.

[4]谢胡咪娜.不同剂量缓释茶碱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2,33(35):7624-7626.

[5]范娟,万朝敏,舒敏,等.口服茶碱类药物治疗小儿哮喘的系统评价证据[J].临床儿科杂志,2007,25(1):67-71.

天气转凉,4类药物防治哮喘发作 篇8

哮喘常慢性反复发作、经久难愈,需长期治疗。过去的治疗手段,只是在“发作期”对症治疗,在“缓解期”则不用任何药物,如此很易反复发作,且症状逐次加重,最终导致终生难愈的严重并发病,如肺气肿、肺心病和肺脓肿等,后患无穷。如今,哮喘规范化治疗方案要求长期用药,一般3个月评价一次治疗效果,根据评价效果调整用药。

哮喘的防治办法中,药物疗法占有重要地位。其他如免疫疗法、抗过敏疗法、中医药针炙疗法、饮食疗法等,也可以配合施治。

哮喘的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总原则为:发作期治“标”(对症治疗),尽快解除气喘症状;而缓解期治“本”(对病因治疗),目的是提高人体免疫抗病力、抑制多种触发因素,消除“气道慢性炎症”,预防哮喘发作。一般要用维持量治疗2~3年,以彻底“断根”。特别告诫:维持量起码坚持2年以上,千万不可因哮喘暂时不发作而过早停药!

哮喘发作时,患者应去大医院看哮喘专科,在医师指导下,合理选择、使用各种抗喘药物。抗喘药物主要有以下4大类,如何合理选用呢?

1.β2-受体激动剂:即支气管扩张药,如舒喘灵(沙丁胺醇)、博利康尼(特布他林)和克伦特罗(克喘素)、福莫特罗(奥克斯多保)及班布特罗(帮备)等。剂型有多种,最好用气雾剂,解痉平喘效果好,最适于急性发作期。气雾剂局部给药具有用药量少、起效快、副作用小和不累及心脏等的优点。目前新的长效制剂和缓释制剂,作用时间长、体内血药浓度平衡,但价格较贵,而且长期使用可降低敏感性,使药效下降,即产生耐受性,并恶化肺功能,故应按医嘱间断给药、调换品种,切忌长期大量用药。

2.皮质激素类:最新医学观点认为,哮喘发作的根本原因是气道慢性炎症,因激素有较好的抗炎作用,是唯一能消除炎症、并使炎症完全吸收的药物,故抗炎症治疗时激素为药物首选。激素当中首选的药物为皮质激素,主要药物有丙酸倍氯松(BDA、必可酮)、布地奈德(普米克)等,剂型有口服、肌注、静滴和吸入气雾剂等,可对症选用。已被证实,气雾吸入是最安全的,较长期(半年)、小剂量吸入,不但可治疗发作,而且对巩固疗效、预防发作都有效。对口服激素依赖者,应用气雾剂BDA后可逐步撤减口服激素。不过,必须正确掌握喷雾吸入的方法,否则疗效大打折扣。

3.抗过敏平喘药(介质阻释剂):作用为拮抗组胺受体、抑制过敏变态反应,可有效预防发作,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缓解期“治本”作用。主要有:酮替酚、色甘酸钠、特非那丁和曲尼司特等。在缓解期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可以彻底解除气道内的炎症,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气道对过敏介质的抵抗力,从“根本”上彻底治愈哮喘病。

4.茶碱类:兼有解痉平喘、抗炎和免疫调节三重作用,使用已有近百年历史。它耐受性好,许多老病号用了二三十年仍有良效。但它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很接近(即安全系数小),剂量稍大即可中毒,故应严格掌握剂量,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TDM)。长效氨茶碱(优喘平)几无对胃和心脏的副作用,且血浓平衡,尤适于夜间持续发作者。强力安喘通(阿斯美)为复方制剂,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尤适于有老慢支的老年患者。

上一篇:就业思路下一篇:感悟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