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工作十篇

2024-09-08

社工工作 篇1

笔者立足于四川团省委建立的这支灾区社工队伍, 研究自2008年十一月以来灾区社工的工作情况与效果, 灾民的反馈以及管理层的反思, 从三个角度深入剖析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的灾区社会工作实践的优势、不足与发展趋势。

一、组建社工队伍

自2008年五月四川受灾以来, 全国各地的心理学工作者、精神卫生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进入灾区进行心理干预等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 灾区民众的心理状态从应激阶段、灾后阶段渐渐过渡到恢复与重建阶段, 各地社工队伍伍在完成前期灾区服务后逐步撤出四川。在这种情况下, 四川省团省委联合团市委、团县委建立灾区社工队伍与志愿者队伍, 以承接灾区服务工作、发展本地社会工作。

对社工队伍的建立与管理主要由团省委权益部负责。在此之前, 权益部的品牌项目是“12355心理咨询热线”, 主要服务人群为青少年, 目的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维护合法权益, 促进健康成长。地震后, “12355心理咨询热线”获得香港李家杰珍惜生命基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际美慈等慈善组织的技术与资金支持, 社工与12355综合性服务平台一同发展。

(一) 招聘

前期团省委在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宜宾、乐山、雅安、资阳、阿坝等受灾市州建立了73个“12355心灵驿站”, 招聘了140名志愿者2。

2008年十一月团省委以能立足当地、拥有技能、长期服务为原则, 招聘2名管理者和13名专职社工。其中13名专职社工分布在成都、绵阳、阿坝等3个地震重灾市州和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安县、北川、平武、青川、汶川、茂县等10个地震极重灾区县3, 社工队伍正式成立。社工队伍中, 一个专职社工负责一个灾区的服务工作, 办公地点在团县委, 具体活动一般在“12355心灵驿站”开展, 并且有志愿者辅助配合。

团省委在招聘社工人才时没有专业背景的限制。现灾区共有社工16名, 专业背景各不相同。笔者访谈的文社工、陈社工分别为新闻、中文专业, 工作前他们对社工了解甚微, 不知道该专业具体理论与方法。刘社工也为非社工专业, 但她说工作前对社工基本了解。三名受访灾区社工皆表示选择这份职业一是由于就业压力, 二是本身来自灾区, 想为家乡重建做点事。

(二) 培训

2008年十一月至2009年三月与2009年九月两段时间里, 团省委组织社工队伍接受专业培训, 培训老师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社会工作教育者、各地高级专职社工以及港方专家组成。培训内容覆盖社会工作本科教育课程, 包括《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心理学》等, 老师及专家向培训对象介绍社会工作基本概念、理念, 促进专业价值观内化以及对主要工作方法的了解, 通过一对一指导使培训对象学习掌握具体专业技巧。

与团省委合作的慈善组织也组织了多期培训班, 包括“12355李家杰珍惜生命心灵服务社工培训班”“美慈·12355心理援助专业志愿者培训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12355心理援助专业志愿者培训班”“蓝剑彩虹之家·12355心理辅导培训班”。虽然培训对象以志愿者为主而非专职社工, 且内容偏心理学专业知识, 但社工队伍成员皆参与培训。

三位访谈社工皆对培训的内容、形式与效果表示满意。陈社工说培训流程是上任前接受集体培训, 然后去灾区实践工作2至3个月, 再到成都接受培训, 专家会对他们期间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给予回馈、建议, 平时他们可以通过电话与邮件与专家联系以寻求帮助, 这种形式的培训进行至今。他表示最初自己完全不知道工作从何入手, 专家在培训中详细讲解了如何给灾民打电话、如何第一次上门走访, 他觉得在实践中非常受用。例如, 他说, 第一次走访他就不会明确说明目的, 以免引起灾民戒备, 而是以“看望”形式询问一些简单情况, 与老人聊天时关心他们身体“小毛病”, 这样的方式很能取得灾民信任。陈社工表示培训内容虽然不可能立刻在实践中运用到, 但随着工作的推进, 总会有用得上的时候。文社工通过培训对社会工作有了基本认识, 他特别赞赏专家与社工一对一互动的教学模式, 内容方面他觉得学习小组工作对日后工作中十分有用。刘社工表示经过培训后, 她已能带领志愿者进行个案走访。

二、灾区社工工作方式

前期管理层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专业人员的帮助下为社工队伍设定了明确工作职能, 即通过基线调查确定帮扶对象、通过走访帮扶对象制定帮扶方案、通过招募、发展和培训本地志愿者实施帮扶方案4。通过实践, 社工的职能向具体与全面发展, 包括值守“12355心灵驿站”, 为来人、来访、来电提供咨询、判断、转介等服务;与相关部门联系, 通过调研、走访, 将辖区内人群的心理状况进行分类, 并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组织心理专家、志愿者在辖区内多形式地开展心理服务活动, 抚慰灾区群众的心理。

(一) 走访

走访是灾区社工最基本的工作任务。地震中房屋、公共设施严重毁坏, 许多民众失踪死亡, 这给灾民带去了重大经济及精神创伤。待大部分灾民转移至临时安置点后, 社工需要尽快在板房区走访, 收集人员信息, 包括经济损失情况、生理情况及最重要的心理状态, 然后进行分类, 及时上报有自杀倾向、自杀未遂或有家属自杀情况的人群信息。与团省委合作的慈善组织、专业组织及高校的专家会对心理状况严重不良者进行干预, 并指导社工对剩下不同人群采取有效的心理帮扶措施。

社工与帮扶对象建立起信任关系后, 会定期进行回访跟进, 平均每月一次。回访目的依旧为收集信息, 并通过陪护与聊天稳定帮扶对象的心态与情绪。每一次走访社工需填写详细而具体的《走访情况登记表》, 每月定期上交至团省委。每个案例结束时, 要写一个简短的结项报告以反映服务对象的情况变化。

在访谈过程中, 两位社工表示第一次走访最艰难。文社工2008年十一月起在北川工作, 至今已走访近200人次。他感叹建立信任的过程很不容易, 常常会遇到意外情况。文社工说随着走访次数的增多, 他跟灾民在交谈时间和内容上都逐步变长、深入。陈社工2009年4月起在阿坝工作, 由于当地交通状况欠佳, 灾民多居于山区, 每月走访最多6次, 少则2、3次, 不能走访的对象他会定期打电话保持联系、更新信息。当问及是否感到工作量过大, 他们均称没有, 虽一个人负责一个灾区, 但“12355心灵驿站”专家、志愿者会协助, 并且社工在灾区主要作用是“桥梁”, 即观察灾民以将情况上报至团省委、专家, 而非亲自提供专业的个案、小组服务。

(二) 管理与宣传

灾区社工队伍与团省委“12355心理咨询热线”综合性服务平台共同发展, 并且社工开展诸多活动时都需要当地“12355心灵驿站”的人员与场地支持。“12355心灵驿站”设有接听座席, 提供24小时心理咨询、法律咨询、就业创业、志愿者咨询、个案服务、投诉等六方面的接听服务, 工作人员配置包括专职接线员、志愿者和心理专家。社工与驿站联系紧密, 需要对其进行管理与宣传。

在香港李家杰珍惜生命基金的支持下, 团省委专门针对预防自杀成立“12355李家杰珍惜生命心理咨询热线中心”, 为扩大知名度切实服务灾民, 热线中心展开一系列宣传活动, 包括设计印制服务手册、宣传海报和广告衫;在广元、什邡、绵竹等灾区的板房区、十字路口、高速路等地设计制作一批户外广告;与四川电视台妇女儿童频道合作, 开设心理栏目5等等。社工队伍成员参与宣传工作, 通过宣传热线电话使有困难的灾民了解获得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信息的途径, 达到转诊及自杀预防的目的。同时, 社工通过社区慰问、走访服务等活动对共青团进行宣传, 由于灾民对社会工作认知度极低, 社工便依靠团省委的信誉与影响力进行自我宣传。

访谈得知, 灾民普遍没有听说过社会工作。受访社工称第一次接触灾民不会介绍自己是社会工作者, 以免产生误会。文社工最初尝试介绍自己身份使得灾民很疑惑, 他们以为他是心理医生来“看病”, 产生很强抵触情绪。陈社工几次给灾民张大哥展示自己工作证并解释后, 张大哥依旧很疑惑问他“社工到底是啥子”, 并坚持认为社工就是政府工作人员。社工队伍虽很多时候在共青团名号下参与活动, 没有明确打出“社工”旗帜, 但通过走访、其他形式接触, 现在灾民已经越来越熟悉与接纳社工。

(三) 开展服务活动

社工借助“12355心灵驿站”场地开展小组活动, 活动策划由驿站心理专家制定并撰写, 提交纸团县委审批修改, 申请到活动经费后社工再与驿站志愿者一起带领活动, 服务群体包括学生、老人及成年且同质性较强灾民。另外, 社工参与以共青团名义组织的社区慰问、心理咨询等活动, 为灾民提供物质支持与心理服务。学校、养老院、福利院等是重点受关注社区。社工开展服务活动一方面为了抚慰灾民心理, 缓解抑郁或躯体化症状, 避免出现自杀危险, 重建灾民生活信心, 另一方面为了在服务对象中发掘能够转换为志愿者的人群, 以扩大社工队伍伍的辐射范围, 营造灾区互助氛围。

文社工说大部分活动都是在“12355心灵驿站”开展, 驿站配备有沙盘、图书和电脑等活动器材, 对象主要是学生和老人。文社工需要与当地学校联系定期邀请十个左右学生做小组活动, 但当笔者问及小组主题, 他不能明确说明, 只表示形式以游戏为主, 内容丰富, 如“大风吹”“乒乓球过河”等。而针对老人, 考虑到服务对象安全与生理状况, 活动开展会比较困难, 一般为茶话会, 社工与志愿者陪聊或陪护。文社工表示这两类服务对象做完活动后回到学校与社区交流就是对驿站和社工一个极佳的宣传, 现在“12355心灵驿站”和社工在北川已普遍为灾民所接受与信任。陈社工说阿坝的三个驿站与当地三所高中合作, 驿站设心理治疗师, 接受学生咨询, 特别是面临高考心理压力过大的学生。他说驿站的心理专家会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自己则通过驿站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心理状况, 不会亲自介入。

三、服务评估与工作考核

社工服务 (小组活动) 评估主要为服务对象对活动的满意度、期望调查, 以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式访谈为手段, 来评定活动开展效果。

社工队伍的工作考核由团省委与工作地团县委负责。2009年考核目标为每个社工确定帮扶名单不低于30人, 走访不低于20户, 开展帮扶活动不低于10次, 发展志愿者不低于10人。具体内容包括:社工严格按照各市 (州) 及区 (县) 作息时间工作;每月25日前将本月工作调查问卷、走访记录、工作总结及下月工作计划等材料上报至省中心;走访心理帮扶对象每周需不少于4次、每月不少于20次, 每次走访后将走访情况以信息的方式报省中心备案;省中心将根据市 (州) 团委意见及省中心考核情况, 于年底评选出1至2名优秀社工, 并为其颁发优秀证书及奖金6。合作慈善组织亦参与评估, 但采用不同考核方式, 且结果仅作为组织的资料收集, 不与社工业绩、薪金挂钩。

在服务评估方面, 当笔者问及问卷的科学性时, 文社工与陈社工表示问卷由驿站心理专家设计, 他们只负责活动完后分发给服务对象当场填, 问卷以选择题为主, 针对活动每一环节游戏的满意度调查, 最后一道主观题收集服务对象对下次活动的期望, 填问卷期间工作人员不会回避现场。而刘社工说并没有对服务对象或服务效果进行评估。

在考核机制方面, 三位社工表示比较满意。陈社工认为以走访记录作为考核比较合理, 考核流程很明确, 并且上交材料能直观反映出工作状况, 管理者也会定期到驿站来视察。文社工表示考核是双重的, 一方面来自团县委, 一方面来自团省委。管理者前任部长反思说最初考核面临诸多质疑, 基线调查主要通过灾区医院寻找到帮扶对象, 但许多医院在地震中全部损毁, 病人的档案、资料全部被埋在了废墟里, 无法找到帮扶对象;走访方面, 青川和阿坝受地理交通因素限制, 社工难以完成20户走访任务;在开展帮扶活动上, 由于帮扶对象都是分散居住, 集中开展活动难度较大。后根据社工反馈情况, 团省委对具体工作考核做调整。

四、经验与反思

访谈对象对自身工作与经历有许多思考, 在实践中他们遇到过诸多问题, 有些已通过探索获得解决, 有些依旧存在, 这些经验与反思是灾区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结晶, 笔者对此进行总结与整理。

(一) 专业化的问题

团省委在招聘时并没有专业限制, 导致社工队伍成员专业背景不一。但受访社工表示, 通过培训来填补专业知识缺陷也能胜任工作, 且工作过程中他们并未有专业知识匮乏的感觉。同时, 管理者表示组建专业社工队伍以现在的条件比较困难, 一是四川高校较少开设社会工作专业, 社工人才较少, 从外地聘请成本高, 并且不会四川方言会降低灾民的接纳度致使工作不便开展, 二是招聘限制过多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灾区社工主要起“桥梁”的作用, 沟通灾民信息与专家反馈, 并非亲自提供服务或咨询, 工作内容专业性较低。并且社工不独立, 策划、开展活动需要倚靠驿站, 且需获得团省委与团市委同意, 大多数活动并未针对服务对象需求设定, 且缺乏明确主题, 社工在其中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志愿者或者行政人员。

(二) 职业伦理的本土化困境

社工队伍由团省委组建, 其工作内容与性质带有行政化色彩。社工每月需将走访、开展活动获得的灾民信息即使反馈至团省委, 灾民与社工间并没有达成保密协议。另外, 西方社工规范要求案主与社工不可发展私人关系, 工作与生活分离。但在四川灾区, 社工需要与灾民建立起友谊, 通过“朋友”这层关系才能顺利完成工作。陈社工说自己会将联系方式留给灾民, 他们平时经常会打电话向他求助, 有时事情小至进城问路也要打电话询问, 并且常常是在他下班时间。当笔者问道会不会有将工作代入生活的感觉, 陈社工表示不会, 他和灾民已是朋友了, “做人朋友多就是好事”。三位受访灾民也表示, 和社工渐渐成了好朋友, 也习惯他们到家里来做客。

社工队伍的非专业化、中国人际关系的差序格局特色以及灾区的特殊情况都削弱了社会工作伦理与规范对当地社工的要求, 其中某些工作方式是为适应本土化而作的调整, 值得思考与借鉴。

(三) 下一步计划缺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不同地方灾民的心理状况分化明显。北川的文社工反映当地灾民开始逐步暴露出心理问题, 之前一年由于大部分灾民忙于房屋重建等体力劳动, 灾民“没心情去想”, 现在一切安顿妥善许多灾民渐渐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的现象。而阿坝的陈社工表示当地灾民普遍心理状况恢复良好, 只有极个别困难户由于经济压力大而情绪受影响, 但政府已给予扶持, 灾民们对政策十分满意。而三名受访灾民皆称自己并不太明确对社工服务的期望, 有经济帮扶就很不错。

针对不同状况的灾民群体团省委与社工没有采取相应服务措施, 基本依照以往工作模式继续行事, 并且受访社工都表示很迷茫, 不清楚下一步要做什么, 工作缺乏远期规划。现在灾区社工基本工作内容依旧是走访, 驿站心理专家和志愿者仍然在咨询服务和小组活动中扮演主要角色, 社工的工作内容与角色的定位限制了他们在工作中发挥作用。灾区已有部分社工辞职, 这种人才流失现象无疑对灾区社工队伍的建立起消极作用。

(四) 群龙无首的“乱”状

地震后进入灾区的社工工作者十分多, 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已撤出, 但一些机构组织依旧留下社工对灾民做跟进观察。在北川现有中国科学院、国际医生、进德公益、NPI公益组织、国际美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等机构的社工20多个, 文社工表示不同机构的社工同时展开相似的工作, 非常混乱。以走访为例, 他以共青团社工的身份去走访收集资料, 许多灾民就很反感说刚刚都来了好多人, 问的问题也差不多, 他们已不愿再配合。文社工说灾区社工没有一个统一组织, 大量人力物力被浪费, 还使得灾民对社工产生负面情绪, 不过近期团省委正与NPI、中科院等洽谈合作事宜, 准备整合灾区社工力量。

五、讨论与建议

通过对四川省“12355·李家杰珍惜生命心理热线社工服务队”的研究, 笔者针对一些现存问题提出建议。

四川省应建立一个统一的社工组织以整合当地社工力量, 集中人力物力高效提供服务, 例如江堰市社会工作协会已于2009年一月成立。社会工作可由此从政府部门分离, 独立发展后能较自由开展活动, 内容逐步专业化, 社工的角色渐渐由“桥梁”向指导者、治疗者/辅导者、倡导者、教育者和增权者转变。

社工的界定不清限制了其专业化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虽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策, 但实际上决策中的“社工”是一种泛指, 并未对从业者的专业背景有要求。在实践过程中, 灾区社工的工作内容、扮演角色等都与志愿者相差无异, 未体现出专业性, 考核机制中也没有关于专业伦理与规范的评核。但另一方面, 以四川省团省委这样以团系力量发展社会工作的举措, 即使专业性欠佳, 但却是一种蕴含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尝试, 是否有效、适应还待时间的检验。

周期性培训对灾区社工的发展起了良好推动作用。培训一方面填补了新聘社工专业知识、技术的空缺, 另一方面提供渠道反应社工实践中所遇问题, 专家给予反馈建议后使得整个工作模式形成良性循环。

灾区社工在当地的知名度与接纳度不断提高, 现每个灾区仅配备一名社工, 虽受访两名社工均表示工作量适中, 没有过大压力, 笔者分析那是由于大部分社工专业工作内容都被“12355心灵驿站”的心理专家与志愿者分担, 社工并没有在灾区重建中真正发挥出专业作用。社工队伍应当扩充, 工作内容亟待重新定位, 社工须获得更多自主权, 包括策划活动、申请资金、带领小组、服务评估等等。

参考文献

[1]张敏杰, 重视灾区社会工作, [J].社会科学, 1998年第12期

[2]陈涛, 王小兰, 社会工作者在汶川地震灾后介入中的角色分析, [A].社会转型与社会工作

[3]四川省团省委权益部内部资料

[4]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三版) ,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6)

社工工作 篇2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的概况

据教育部统计, 目前高校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 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15%。另外, 贫困大学生应心理障碍休学、退学的比例逐年上升, 占大学生休学、退学总数的30%。

高校贫困生主要有以下的特征:第一, 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苦闷、焦虑、彷徨不、悲观、自卑情绪等。第二, 在人际交往、考研、就业等事关个人发展的重要事项上由于受心理、生理和经济等方面影响, 发展机遇较少。第三, 由于外界的冷遇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 易陷入自我隔绝或半封闭的心理状态, 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因此, 高校内部管理及教育教学活动中队高校贫困生的教育物质援助, 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救助, 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这里, 不仅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心理辅导员均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作用, 另外, 高校教育救助体制下学校社工的介入也是可行的。

二、学校社工介入高校贫困生的可行性

学校社会工作者指的是“以学校为主要服务场所, 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 既运用生社会工作的理论、价值观理念、技巧和工作方法, 又结合学校作为一个服务机构的特殊性, 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为服务对象提供更适合的服务, 以实现学生全面成长。”

根据上面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义, 大致可以总结出学校社工的几大特点:

1. 就本质而言, 学校社工是学校社会服务, 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在学校领域内所实施的一种专业服务;

2.就对象而言, 学校社工是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 尤其是学习和“社会-情绪-文化”适应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学校人员都需与社工进行沟通和协调或社工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3.就功能而言, 学校社工者的主要功能是协调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解决其社会和情绪方面的困扰问题或矫正其偏差的行为;4.就目的而言, 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 也就是要协助学生准备面对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

通过上述对学校社工的几个特点的描述, 可以看出学校社会工作者与高校的其他管理人员的工作会有许多相同之处。从这一层面上看, 学校社工介入高校贫困生问题是可行的。

三、教育救助体系下学校社工的路径选择

教育救助是社会救助, 进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教育保障机制的大背景下, 教育救助综合了社会各方可利用的资源, 保障了人们基本的受教育权。在此基础上, 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提供以及学生周围的显性或隐性的丰富资源, 为解决他们的问题而服务。

1. 学校资源:

学校的义务支持主要是指高校对贫困生这一群体的制度支持, 主要体现在健全支持制度、建立支持机构、强化支持服务上。

其一, 学校从制度层面上制定具体政策, 为贫困生入学提供绿色通道、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为就业困难学生搭建平台等, 并落实相应措施, 提供优质服务。其二, 在机构层面上成立大学生弱势群体援助工作领带小组, 下设心理援助中心, 勤工助学中心等。其三, 从精神层面上营造一种尊重高校贫困生的、激励他们的舆论环境, 通过贫困生自强不息先进事迹宣传和学生社团主体活动等, 让贫困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馨。

2. 社区、家庭的资源:

(1) 社区资源:学校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范围内帮助高校贫困生, 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 在高校贫困生所生活的社区内, 学校社工可加强与贫困生所在社区的联系, 详尽了解贫困生家庭状况, 推动社区对贫困生家庭的关注及帮扶。另一方面, 可依靠学校所在或附近的社区家庭实现。学校可通过招募形式, 征集志愿者家庭与高校贫困生结对, 在相互关心中培养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这可以让贫困生增强成功的体验, 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2) 家庭资源:家庭的支持主要指的是血亲间的相互支持。

家庭的支持具有强力的经济支持、服务支持和感情支持等功能。家庭中家人的激励、信任等会给贫困生这一群体以精神上极大地安慰, 这些支持对他们中的大多数顺利完成学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 自身资源:“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决定人的行为是有多种影响所致, 但认知要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良的认知是不适应的行为产生的基础, 而恶化的环境强化不良的认知, 最终导致不良行为的增大。

这个理论启示我们学校社会工作者, 要关注高校贫困生的认知能力, 必须要考虑到贫困生作为这一群体中的一员长时间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作为学校社会工作者, 既要尊重这一思维习惯又要试图去改变它, 使贫困生积极关注自我, 挖掘自身潜能, 提升乐观感, 最终实现“助人自助。

参考文献

[1]张莜良:教育救助:从济贫到社会保障[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 (5)

[2]李丽娟谭祖雪:优势视角下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J].文教资料, 2009

[3]陈世海: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化、职业化路子建议[J].中国社会导刊

社工工作 篇3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机制

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日常规范和管理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而学校社会工作机制的介入为开展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一、辅导员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的相通性

1角色的重合性。教育部第24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扮演着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角色。与此同时,学校社会工作者们也始终秉承着“助人自助”的原则,扮演着助人者、支持者、沟通者、管理者等多重角色,与辅导员的角色和定位有着高度的重合性。

2对象的相似性。辅导员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普通高等院校中的全体学生,包括不同阶段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专科生。而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指处于教育体系内的所有学生,特别是在学习生活中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学校社会工作的范围不仅涵盖了高等学校、特殊学校,也包括了小学、中学等不同的学习阶段。因此,可以说高校辅导员工作所服务的对象是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一部分,两者的服务对象有较高的相似性。

3价值的关联性。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目标也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由单一的事务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由传统的说教模式向引导沟通转变。由此可见,学校社会工作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高等教育理念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4功能的统一性。基于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原则,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提供一些专业化的服务,例如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更需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方向。而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工作也是多方面的,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指导、心理关怀、就业服务等多方面的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因而,从本质上看,这两者的功能目标恰好是不谋而合的。

二、辅导员工作的社工化介入机制

学校社会工作主要分为个案工作、学校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方法。这些方法的有机结合在不同层面上给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帮助和服务。

1个案工作的介入。“个案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历程,是以个人或个别家庭为服务对象,帮助人们解决本身能力和资源无法解决的问题。”个案工作在高校的发展和运用中,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尤其指对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的学生,其目的在于解决问题的同时增强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在个案工作中,由于出发点与对问题解决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了许多个案工作模式,辅导员可运用个案工作机制来解决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2学校小组工作的介入。学校小组工作是指在学校生活中,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小组活动,协调好、发展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促进各个要素的发展,使个人能借助集体活动加快自身社会化的一种专业的工作方式。在小组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常常会运用一些技巧如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以达到最终目的。辅导员在日常学生事务管理中可扮演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巧妙借助学校小组工作机制解决一些群体性的常见问题,如针对入库贫困生的心理教育问题,高校学生人际关系处理问题等。

3社區工作的介入。社会工作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在环境中”。这个观点认为人和环境两者是紧密相关的,要求我们去关注人与环境的互动,而在学生工作中也应从学生及其所处的环境人手。高校辅导员可依据社区工作介入机制,将学生置于高校这个大环境中,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传统的工作模式,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性较强、有思想内容、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推进辅导员工作社工化的有效路径

1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将以辅导员为主力的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与社会工作模式相结合,要求高校在相关政策规章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打破原有的行政性和管理性的思想理念,将更多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及方法考虑其中,使社工化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同样,现有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也要在资源和实际工作中支持和保证社工化机制的介入,使两者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2完善社会工作的知识结构。在相关理念指导下,应及时补充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涵养。具体而言,就是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同时也要熟悉和了解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善于运用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指导学生工作,以保证学生事务的妥善处理。

社工工作 篇4

上学期社工系青年社工协会工作计划

新学期,新起点,新希望,新收获。 在这个崭新的学期中,本协会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会员管理 针对上个学期协会会员过于混乱的现象,本学期会员管理在以下方面要加强管理。 1、  划分部门,职责分明。 协会共设有文娱部、外联部等部门,在新学期协会会员动员大会上要有针对性和科学合理的对他们进行部门的安排和职责的明确。以加强管理和展开工作。 2、  志愿服务,加强培训。 上个学期,由于大1的会员缺少培训和志愿服务经验,导致志愿服务过程中发生了一些诸如时间观念不强,志愿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新学期,要科学详细有计划的对全体协会会员展开志愿服务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培训。同时,也要明确各个会员所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志愿服务网点加强对会员的教育与管理”。   二、活动开展 志愿服务活动贵在长期坚持不懈的参与和实践,在活动中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和计划; 1、  协会成熟的志愿服务网点 已有的志愿服务活动相对比较容易开展,但是在活动中也有需要作出改变和提高的地方。比如如何提高整个活动的新意和延续性。有的志愿服务点由于种种的原因,导致我们和义工点负责人之间的分歧逐渐显现,要改变这种不好的势头,就要加大力气,进行整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主动联系义工点的负责人,与他们交流,让他们为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 制作和分发调查问卷,对象分别是志愿服务对象、志愿者及相关的参与者; (3) 针对各个义工点的实际情况,结合各方面的.经验和意见建议对整个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改善和提高; (4) 协会理事会成员不定期的对协会各个志愿服务网点进行调查和提出建设意见。 2、  新开辟的志愿服务点 由于新开辟的志愿服务点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技术支持。所以在这个项目上就要由协会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和带头进行建设。主要目标和建设重点如下: (1) 志愿服务的对象是何种弱势群体或者特殊人群,要考虑到协会性质和协会会员的能力问题; (2) 志愿服务种类是何种类型的,活动进行的时间、地点等; (3) 活动的安全性、可行性、持续性; (4) 活动费用问题。 3、  临时性活动 对于临时性的一些活动。比如义卖报纸、高校交流会等活动,要做好活动过程中的计划和总结。同时,保障协会会员的权益和人身安全。   三、协会发展 1、  对于协会的发展,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协会一直都致力于发展校外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于校内,这是协会的一个空白的地方,所以在校内的话,在协会的计划和工作中可以尝试往校内发展。 2、  青协十年,风风雨雨。在十年的时间里,有那么多的故事值得述说,有那么多的笑脸值得回忆。回味过去,全新起航。在青协成立十年之际,特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包括:高校交流会、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征文、大型庆典。   四、具体时间表   序号 活动名称 时间 地点 参与者 特别说明: 1、时间表仅为已定事项的说明和安排。 2、各活动具体策划和相关事宜未在此作说明。 3、庆典活动为计划之中的工作,但若条件不允,即放弃。 4、换届工作需保证绝对的公平、公开和公正。 5、临时性的活动不包含在此时间表格里。 6、校内的活动开辟需具体再探讨和与相关的部门取得联系。 1 协会新学期动员大会 3月16下午4点 13栋 全体大1、大2会员 2 义工点志愿服务活动启动 3月19、20、21日―6月底 三福、一福、湖橡等 各义工点带队人及志愿者 3 协会会员培训 3月23日―5月底 4栋 协会大1会员 4 青协十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4月19日―24日 学院 全体志愿者及相关人员 5 协会换届 6月底 4栋 大1会员           社会工作系团总支学社联 青年社会工作者协会 202月

 

社工工作 篇5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农民工出现了代际更替。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拥有农村户籍、有过在城市打工或者从事其他商业活动经历的农村青年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新群体正在成为农民工群体的新生力量, 他们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对自己的职位有更多的考虑, 开始规划自己的打工生涯, 希望能融入到城市中。于是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的高流动性与短工化, 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职业不仅意味着农民工自身得到一个工作岗位并赚取相应的劳动报酬, 更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发挥潜力和技能的职业平台。职业流动不仅对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而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一) 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因素分析。

同春芬 (2004) 从制度因素、社会因素、人力资本因素等多个层面分析了影响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因素。研究指出农民工的职业流动不仅受制度性的约束, 城市的排斥, 而且农民工在学历、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无法与城市人竞争, 因而只能处于不利地位。齐心 (2007) 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网络, 研究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流动的过程中不仅延续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网, 还在有意识地积极构建新的社会关系网。

(二) 农民工职业流动特点分析。

李强 (1999) 从社会分层的角度研究了农民工的职业流动, 他比较了农民工从事非农职业结构的变化, 以及流动后职业地位的变化。研究得出农民工的初次职业流动实现了职业地位的较大上升, 而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基本上是水平流动, 没有地位上升。

(三) 探讨促进农民工更好的职业流动的对策。

刘玉辉, 李多全 (2003) 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指出制约我国农民工职业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民工职业培训市场不规范, 企业对农民工培训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导致培训市场总体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低。其对策与建议是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农民工培训体系, 使政府、企业、农民工和金融机构四方的资金投入整合健全, 规范农民工培训市场, 增强农民工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在重庆市内通过判断抽样和偶遇抽样的方法对沙坪坝区、南岸区、巴南区进行问卷式与访谈式的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82份, 有效回收率为96%。深度访谈50个, 详细收集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的相关资料。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调查显示, 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当, 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呈现年轻化。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普遍在初中及其以上, 明显比老一代农民工文化程度高。新生代农民工换工作次数集中在换工作3~4次, 职业流动比较频繁。

四、研究发现

(一) 职业流动的现状。

1.职业流动特点。

一是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繁。调查显示, 被调查者平均换过4次工作, 最少的为1次, 最多的高达12次, 呈现出高流动次数趋势。同时65.7%平均6个月到1年换一次工作, 呈现短期流动周期态势。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频繁, 他们不安于现状, 想积极地改变生活, 由于缺乏相关的社会支持网络和资金的支持, 他们只有通过不断的职业流动来实现改变。二是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主要是水平方向流动, 上下流动比较少。调查显示, 96.4%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是行业之间的流动。他们的职业流动主要是同一水平上的横向流动, 而他们在一种职业范围内向上或向下的流动比较少。水平流动后职业地位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2.职业流动途径。

调查显示, 被调查者第1次工作的渠道主要是亲朋、同学帮助, 其次是毕业分配。刚刚进入社会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阅历浅, 没有社会人际网, 所以他们第一次工作主要是亲朋、同学帮助找到的, 一部分刚刚从技术学校毕业, 他们的第一次工作是学校分配的。被调查者第2次工作的渠道主要是自己应聘占大多数, 说明经过社会的锻炼, 新生代农民工积累了社会经验, 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 他们不再把找工作的希望寄托在亲朋、同学帮助上, 更多的是靠自己去应聘找工作。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换工作次数增多, 他们换工作的渠道更加多元化, 可以看出他们在进城务工后积累了很多社会经验, 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社交人际网, 学会了利用多种资源。

(二) 职业流动的原因。

调查显示, 被调查者第一次换工作的原因主要是工资低, 其次是工作环境差, 都是一些外在因素, 客观环境导致职业流动。被调查者第2次换工作的原因主要是工作量大、工资低, 再是工作发展前景。在职业选择时除了考虑工作量、工资, 还注重考虑工作发展前景, 说明新生代农民工换工作更理性化。被调查者第3次换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发展前景, 换工作的原因更倾向于考虑未来的事业与生活, 想有一个发展前景比较好的工作, 倾向于稳定的工作, 想安心留在城市生活, 说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随着流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变得更加理性化。他们换工作的主要原因每一次都不同, 随着频繁的职业流动也伴随着复杂的心理。

(三) 职业流动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标签化, 社会歧视严重。

一些地方存在农民工标签化, 歧视农民工就业。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局限性, 造成了部分市民存在对农民工在观念上的偏见和行为上的歧视。一些企业在招工时也对新生代农民工存在歧视, 新生代农民工只能从事一些辛苦、脏累的工作。

2.工资被拖欠克扣现象时有发生。

在职业流动中, 工资时常被拖欠克扣。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 每个月的收入就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 本来工资就低, 再加上经常的拖欠克扣, 这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很多企业在节假日没有按照法定休假时间休假, 而上班新生代农民工绝大多数也没有加班工资, 剥削新生代农民工。

3.职业流动被动性。

在职业流动中, 由于内外原因的影响, 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流动时被动性很强, 很多他们心仪的职业都把他们拒之门外, 他们只有选择一些工资低、工作量大、工作环境差的职业。

五、社会工作者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介入

社工运用社会支持理论、社会系统理论, 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提供专业服务。一方面提高政府、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关注;另一方面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和提高自身能力,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改变现实困境。因此, 社工介入时主要承担着中介者、倡导者、资源提供者的角色。

(一) 资源中介者——联系职业培训, 增强就业能力。

在调查中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缺乏高技术的职业技能, 就业能力低。社工在此环节主要以中介者的角色, 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联系所辖居委会或乡镇就业部门的职业培训机构, 提高自身的素质, 利用工作的空闲时间学习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 不断地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完善自己。拓展其社会支持网络, 动员社区、政府、社会资源, 以弥补自身资源限制的不足。努力培养新生代农民工收集信息的能力, 了解自身所从事的职业发展前景, 并设立自己的目标, 自己未来期望职业的相关信息。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介来收集信息的能力, 从多个渠道来收集就业信息, 增强职业流动的筹码。

(二) 政策倡导、争取者——了解政策, 享受应有的社会保险。

首先,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工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建设农民工培训基地、提供适合农民工需求的培训项目, 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学习。同时政府也会加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监督企业要落实为新生代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的政策, 解决其进城务工的后患之忧。新生代农民工很多不知道政府的相关政策, 社工在此环节是政策宣传者的角色, 定期为他们宣传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 为其提供可利用的资源, 帮助他们更好更及时地掌握政策, 利于他们更好的职业流动。其次,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和企业息息相关, 企业一是要努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要定期为他们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增强其就业的能力, 企业要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 为他们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三是要真正关心新生代农民工, 让其感受到温暖。四是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激励、奖励, 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三) 行动鼓励者——建立组织, 实行制度化管理。

巴纳德认为“组织是由人组成的, 组织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的互动和协作, 所以要想让一组织得以产生和发展, 人的自愿向组织这一协作系统提供服务的意愿是非常关键的。”现今新生代农民工没有建立组织, 没有实现制度化管理, 很散乱。社工在此环节是鼓励者的角色, 动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成立专门组织, 实行制度化管理。组织的成立给人以信任感和正规化, 新生代农民工从此有专门机构, 便于企业员工购买社会保险, 打破以往新生代农民工生存格局, 形成新生代农民工发展新局面。其间, 社工在鼓励他们的同时, 可以帮助其评估成立组织的可行性, 以及帮助其收集成立组织的相关信息与资料, 使其不做“无头苍蝇”到处碰壁。鼓励新生代农民工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保护自身的利益。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 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工作初衷、工作经历、工作现状, 研究其职业流动、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流动特点、流动原因、流动途径方面与老一代农民工明显不同。针对流动中存在的问题, 从新生代农民工个体自身、企业、政府提出了建议。并从社会工作的视角, 用资源获取、政策争取和行动鼓励等介入方法, 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服务。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社工介入

参考文献

[1].同春芬.影响中国农民职业流动因素分析[J].大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齐心.延续与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网络[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9

[3].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1999

社工工作 篇6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内涵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涵盖五要素:[3]

一是服务主体,即“医养结合”服务提供方,如各级医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

二是服务客体,即“医养结合”服务对象。涵盖各类老人,包括健康、基本健康、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几大类别。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是服务重点,如残障、慢性病、大病恢复期、绝症晚期等状况的老人。

三是服务内容,即“医养结合”服务项目。不仅包括日常生活照护、精神心理慰藉、社会生活参与,还提供医疗健康服务,如保健、预防、治疗、康复、临终关怀等。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我国老龄人口慢性病患病率是普通人口的3.2倍,人均医疗费用是普通人口资源消耗的1.9倍。因此,“医养结合”服务不仅在于治疗,更要注重预防和康复,延长老年人生活自理期,降低老年人患病失能的概率。

四是服务方式。目前,“医养结合”方式主要有三种:(1)养老机构(或社区)增设医疗机构;(2)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3)养老机构(或社区)与医疗机构合作。

五是管理机制,即“医养结合”相关扶持政策、管理部门、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等。

各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探索取得了不少经验。如长沙市馨园老年人关爱中心,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服务、临终关怀于一体;天津康泰老年公寓联合长江医院设立“国医堂”、门诊部、内外科室、康复理疗室等;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携手36家养老机构,成立“河南省老年医养协作联盟”;合肥滨湖医院开设融健康教育、医护、康复、养老为一体的无陪护老年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兴建的青杠老年护养中心,是该市首家大型五星级综合性养老机构,依托医院医疗资源,可实现养老、医疗、护理、康复全程无缝衔接;河北省最大的三甲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也于2013年开始筹建集老年养护与综合医院为一体的养老服务中心。[4]

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的现实困难

医疗机构往往难以提供细致养老服务。大型医院的紧缺医疗资源,主要应对急性病症的救治,大量处于慢性病症、大病恢复期、康复治疗等阶段的老人,如长期滞留医院,既难以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又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也浪费医院的原本治疗功能和紧缺资源。大型医院往往已人满为患,加之养老行业本身属低利润,对综合水平高的大型医疗机构而言,内设养老机构的积极性并不高;而小型基层医院由于人才匮乏和设施简陋,提供养老服务的能力不足。

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的场所标准和人力成本也相对较高。如独立的诊室、输液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等场地要求(卫生部《诊所基本标准》,2010年),24小时医务服务至少须配备2名全科医生、2名护士及医技人员等,这对微利养老机构来说已是不小的负担,若要建成康复院或护理院,成本将更高。这是当前我国养老机构覆盖人群结构性缺陷的主要原因。我国的人均养老床位拥有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本供不应求,但由于难以提供医疗服务,许多养老机构为规避风险,不接纳失能、患病老人。各地普遍出现护理院一床难求,而面向生活自理老人的普通养老机构床位闲置率居高不下的境况。

“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因运营成本高,导致收费较高,如北京市首家“医养结合”养老院,每月收费标准分为7800元、9800元和12800元三个档次;前文提及的合肥滨湖医院养老院,仅生活照护每月收费近4000元,医疗费用另按住院费用结算。综观各地“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一般费用都在当地居民人均收入的2~3倍以上,这是大部分老人难以承受的。需要“医养结合”服务的多为失能半失能、残障、患病、高龄老人,服务主体高费用与服务对象低收入之间的矛盾,也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真正有需求的老人难以入住机构。如山东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养老机构——青岛市福山老年公寓,内设康复专科医院,配备康复治疗专家、医师、护士、护理员等,集医、护、养为一体,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规模大(1000张床位),且建筑高端、环境优美,但因收费标准高,虽建成两年多,入住率仍未达30%。[4]

厦门市一些机构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探索社工介入发挥作用,部分案例取得良好成效,对解决现实困境带来有益的启示。

三、厦门某养老社会服务中心案例

Y,男,83岁高龄老人,2015年2月在家摔倒,送医院急救,确诊为右脑梗、左偏瘫。出院回家后瘫痪在床,无法活动,自认为年事已高,中风后生活无法自理,余寿可能都得在床上度过,心态悲观,情绪极度低落。

2月底,从社区志愿者处得知消息后,中心主任和社工即登门探访,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组建由社工、医生、志愿者和社区领导构成的个案工作小组,跟进服务。首先,社工及时领医生上门,对老人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随后每周一次入户探访,进行心理疏导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

一是检查评估老人身体状况,介绍康复训练对恢复身体功能的重要性,讲解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二是用耐心体贴关切和专业康复指导取得老人及家属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共同讨论制订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

三是加强心理护理,中心主任、社区书记也都多次登门探访,表达社区和机构对老人康复的关心,对老人进行宽慰鼓励,并介绍成功康复者的经验,增强老人康复治疗的信心。

四是肯定老人为自身康复所做的努力,鼓励老人调动自身潜能,积极配合进行康复训练,发挥康复进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五是根据康复进程进行训练指导:最初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如健肢主动活动训练、患侧肢体被动活动训练、腰腹肌活动训练等,然后是站立训练、站位平衡训练、正确步态行走训练等。

3月中旬,老人已可以离床站立起来,社工随即视康复进展为老人送去助行器,帮助老人平衡、站立、迈步。有了助行器,老人康复训练的信心和积极性更高,训练也更安全便利。到了4月中旬,老人已可独自走到客厅,中心主任和社区书记又送去助行杖,帮助老人稳步行走。5月4日,老人在儿子陪护下,步行下楼走到了服务中心表达感谢。不久,老人吃饭、穿衣、梳洗等个人日常生活能力都在康复训练下逐步恢复自如,几乎看不出曾经脑梗瘫痪的迹象。80多岁的高龄老人,脑梗偏瘫后经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恢复成效如此之好,老人自己及家人都喜出望外,机构和社区也非常欣慰。

统计数据表明,脑卒中存活患者中,7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康复训练是恢复肌体功能、降低病残程度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然而,目前我国社区康复工作尚未系统开展,患者出院后康复训练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康复效果并不乐观。[5]

本案例中,养老服务中心社工及时介入,经由正确评估,把握康复最佳时机,链接医疗资源,系统化、持续性干预,为老人的顺利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社工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发挥的作用

1.直接服务者

得知老人状况后,社工及时介入,并每周登门,持续跟进,了解老人需求,掌握康复进展,提供心理护理、情绪疏导和精神支持,增强了老人康复治疗的信心。

2.关系联络人

康复训练离不开家庭的密切配合和悉心照顾。本案例中,不仅最大限度激发老人的自我康复训练潜能,也对家属提供支持,鼓励家属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计划中也包含了对照顾者的培训指导,形成人性化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案。

3.资源链接者

社工主要链接了康复所需的专业医疗资源,带领医生上门诊查,评估老人身体状况,制订康复计划,指导康复训练;链接其他机构,提供助行器等康复器具,助力康复进程;链接社区和志愿者资源,给老人康复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关怀。

“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养老目标,为实现“老有所养”且“老有所医”,探索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整合融通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对应对老龄化社会需要是十分必要的。“医养结合”养老不仅仅在于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康复训练指导,延长老人生活自理期,降低失能概率,提高生活质量,争取健康老龄化。

针对多数老人居家/社区养老的国情,医疗资源不仅要进入养老机构,还应进一步探索老年医疗“社区化”和“家庭化”。厦门某养老社会服务中心案例,社工作为服务提供者、资源链接者、关系联络人,在高龄老人康复进程中,整合链接资源,热诚耐心服务,发挥引导、助力、促进作用,取得较好成效,给我们带来有益启示。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社工可整合链接相关资源,在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早期干预、康复训练指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健康老龄化做出贡献。

摘要:“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养老目标,为实现“老有所养”且“老有所医”,探索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整合融通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对应对老龄化社会需要是十分必要的。“医养结合”养老不仅仅在于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康复训练指导,延长老人生活自理期,降低失能概率,提高生活质量,争取健康老龄化。文章阐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内涵、经验及现实困难,以厦门某养老社会服务中心个案为例,分析社工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发挥的服务提供者、关系联络人、资源链接者角色作用。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根来谈我国养老服务职业教育[EB/OL].2015-05-27[2015-08-30].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yanglao/2015-05/27/c_127843621.htm.

[2]吴任慰,等.福州市老年人社区康复需求现状与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27-130.

[3]黄佳豪,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6):63-68.

[4]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兰州学刊,2014(9):129-136.

社工工作 篇7

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高等教育事业步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目前, 我国已经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 截至2012年5月份全国具有招生资格的普通本科院校共844所, 而地方院校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95%以上, 承担着为地方培养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工作包括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发、使用和评价四个环节, 要做到正确的使用人才、吸引人才和开发人才, 首先必须做到能科学准确地评价人才、鉴别人才, 这样才能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特别是发展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专长, 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有利于学校在期末、学年以及毕业时考核学生、评选优秀学生、推荐学生就业等工作。同时也有利于用人单位更科学、更全面的评价学生。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我国专家学者在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由于评价体系中各评价指标之间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 大部分评价方法都是基于数学模型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2004年刘威等提出了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要通过收集在校本科生学习、生活以及参加活动等各领域中的表征信息, 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 并采用科学方法进行量化, 最后对本科生综合素质进行量化或者价值判断。2007年刘军红等提出了素质评价首先要体现出其引导功能, 既要与社会需要接轨、又要反映出本科生素质特征的综合性及稳定性, 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的时代特征, 同时还要满足本科生自我了解和评价的功能, 引导本科生逐步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以及个人职业规划的需求。2010年朱建军提出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不是发现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参差不齐”, 而是促进本科生的发展, 因此要强调评价的针对性。2012年郭婧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 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科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表现、工作能力、综合技能、体能等项按系统分类与分析, 给出了一种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型评价方法。

3 应用型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

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水平, 而且还应该具有创新 (创业) 意识、创新 (创业) 精神、创新 (创业) 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本文对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评价基于以下五个方面。

3.1 思想道德素质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主义社会要由全新的人构成, 因此, 人的素质是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指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状况如何, 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盛衰和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大事,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专业素质基本内涵

专业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结构中的核心素质元素, 是大学生立足社会, 进而开拓创新、成才立业、为国效力、为民造福的根本保证。掌握专业知识, 培养专业能力, 最终拓展专业素质, 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任务。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专业人才应具有更广泛的复合知识结构、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 具有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以及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和技术应用能力。

3.3 身心健康素质基本内涵

现代社会具有开放性、复杂性、易变性和价值多元的特点。其中尤其以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影响大学生的心理, 会不同程度地导致某些心理失衡、心理障碍等心理疾病。目前在校应用型大学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个性强, 承受力弱。因此, 应用型人才的心理素质, 标志着面对社会现实, 正确认识机遇与挑战以及成功与失败。因此, 当代大学生应树立起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及时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增强自我管理、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和人格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3.4 人文素质的基本内涵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人文素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就必须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观念。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陶冶情操, 而且可以有效的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三者沟通联系的桥梁, 以实现相互的促进和互补。人文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既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曾说:科学为人文奠基, 人文为科学导向”, 二者必须密切结合。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 更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学生往往逻辑能力强但思维能力差, 专业技术过硬但人文知识和能力欠缺, 学识广泛但缺乏艺术欣赏力, 具有社会竞争力但欠缺为人处世之道, 这些都在不经意间严重影响了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3.5 能力素质的基本内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并对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繁荣、富强, 将越来越主要地取决于或依赖于知识进步的程度、知识创新的能力。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知识创新的水平, 正如江泽民所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 结论

科学、合理、导向性与激励性并存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自身的科学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内涵对人才评价的科学性骑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在另文中研究。

参考文献

[1]干洪, 徐达奇.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06) :44-48.

[2]李金奇.市场机制导向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08) :34-36.

[3]冯东.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J].教育评论, 2012 (02) :33-35.

[4]刘珂珂.我国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刍议[J].当代教育科学, 2012 (07) :36-37.

驻校社工为乡村学校带来阳光 篇8

从2006年开始,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偏远农村地区纷纷撤点并校,从小学开始就进行寄宿制管理。学生寄宿,处于长期远离父母的状态,家庭变成一个抽象的概念,成长巾应有的温暖、关爱、生活教育严重缺失,而学校又不具备足够力量去兼顾孩子心理、情感的全面需求。

非常难得的是,总部位于北京的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体察到了偏远农村的这种困境,积极协助农村学校寻求救助途径。从2011年起,他们在甘肃陇南市的儿个县进行“驻校社工”的试点,关爱远离家庭的孩子们。在了解了“驻校社工”项目的宗旨之后,三河学校认为完全契合教育管理巾的需求,对该项目非常理解、支持,从此双方展开了良好的、非常有意义的合作。引入驻校社工这种模式,也确实实现了对本校教书育人使命的补充、优化和延展。

一、社工助力素质教育、生活教育

驻校社工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可以用这样几个关键词加以概括:素质教育,社区建设,生活陪伴,人格影响,留守儿童关爱。

素质教育。三河学校不仅有完整的小学部和初中部,还有3岁以上的幼儿学前班,各阶段教学特点差别巨大,任务繁重。在西部偏远农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有的教师不得不身兼多门课程,有的教师既教幼儿班又教中高年级,因为条件比较艰苦,教师的流动性也很大。

“西部阳光”与我们学校都认识到了寄宿制学校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说,我们在学生的德育、美育、体育等方面的人员配备和专业化程度,也是严重欠缺的。两位驻校社工承担了德育、美育、体育的辅助教学任务,还分担了其他一些角色,为三河学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教育带来了非常有益的补充。

尤其难得的是,三河学校的一位社工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基础,一些陷入苦闷、彷徨的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会主动寻求心理帮助,

社区建设。“西部阳光”的驻校社工们投身公益,兼具爱心、热忱与高素质,其驻校时间少则一年,多则两年甚至更久。他们都是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志愿者,又接受了充分的内部培训“西部阳光”这样在培训中表述他们的理念——

社区是孩子们成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应该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但寄宿制学校普遍远离农村,掐断了与社区的联系,缺失了孩子应有的生活教育。

出于对这种现代教育理念的认同,我们学校把第二课堂放手交给社工,他们组织孩子们阅读、游戏、写写画画、唱歌跳舞,成为一个随时开放的校内社区,毫无疑问,这些非常有助于孩子的全面成长,对闭塞、落后的大山里的孩子更是可贵。

生活陪伴。集中居住对于完成学业是好事,但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时期假如缺少亲近的成年人作为效仿对象,对于他们的心理成长、人格完善、文明行为的确立都是极为不利的

由于师资不足,学校没有能力为200多名学生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让任课教师为此付出太多精力也不现实。于是校方充分发挥驻校社工的作用,他们是孩子们24小时的生活伴侣,吃在一起,住在同一宿舍楼,可以随时交流。学校二年级是最低年级的寄宿生,他们大多只有七八岁,生活自理能力不足,下午结束课业后又有漫长的空闲时间,社工对他们的陪伴与影响就显得尤其难能可贵,社工甚至承担了为低龄孩子烧水、监督他们吃药等琐碎事务。

人格影响。由于眼界和教育思维的局限性,农村学校的任课教师大多严肃、严厉,希望以此建立“威信”,这使得原本就怯懦的乡村孩子与老师增加了距离感,课业之外的交流少得可怜,而社工冈为承担的任务不同,而且浸染于更开放的教育理念,他们的平等、亲和、友爱,会让孩子们如沐春风,感受到一种教师、家长那里缺少的人格魅力。“西部阳光”的社工手册里,对其价值观的描述包含这样一些触动我的词句:“相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价值;尊重受助人的思想、意愿和感受;保持自己警醒,避免以自己的价值观和偏见来批判受助人;给予受助人空间去表达情绪,营造一个有利于表达的气氛……”可以说,社工们为乡村教师带来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模式。

周末休息,社工还经常跟随孩子回家,进行家访,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精神需求。对于我们这些农村基层教育工作者而言,社工的善行就像一缕阳光照进大山,也影响、激励着我们,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问题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也是社工与校方的一个重要课题。与寄宿在学校的那种孤独相比,远离父母给幼小心灵造成的阴影要更严重,其影响会伴随一生。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长期留守状态会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心理敏感脆弱,自信心缺乏等问题,让人为之心焦。如何给留守儿童更多关爱,把亲人分离的不利影响尽可能降低,是学校必须认真面对的大课题。

对于性格总体偏内向的留守儿童而言,阅读是他们纾解负面情绪的一个好办法。驻校社工针对孩子们的阅读给予了良好的激励与引导,并且鼓励他们把阅读心得写出来、说出来,打开封闭的内心世界。“西部阳光”设立了爱心信箱,便于学生们以书面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感受、情绪与心事,欢乐与苦恼,这对留守儿童而言十分重要,因为表达本身也是进行心理抚慰的方式。此外,我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为外出家长与留守孩子搭建QQ交流平台,社工积极地完成了具体操作,在QQ平台上,学生与家长进行可视交流,最大程度地消除了距离感,对于他们增进亲情特别有帮助。

三、乡村教育需要更多“阳光”

要解决偏远农村教育条件落后的问题,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为之努力的过程中,广大农村基层教育工作者非常需要外力的协助,外脑的支援,“西部阳光”的驻校社工项目,就是这样的雪中送炭。

“不仅仅是治疗学生心理缺陷,而且是学生和老师、家长和学校、老师和管理者这些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子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这是“西部阳光”对驻校社工的角色定位。由两年来的实践效果看,他们确实在三河学校很好地胜任了这个角色。

对孩子而言,社工亦师亦友,是他们成长道路上可信任的导师与伙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家长之间的润滑剂,有效化解一些矛盾和误会。

社工工作 篇9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影响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城乡差异在民族地区更为显著。本文选择获得第三届(2014)“中国社会创新奖”的“广西某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进行调查,分析专业社工机构介入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的成功经验、面临的困难及对策,以期对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提供借鉴。

二、成功经验

1.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工作机构、个人及社会大众的优势和长处。

在农村养老这一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提供免费场地并购买部分公益岗位,发挥着政策支持和兜底的作用。企业和个人也捐资出力,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社会大众在这公共服务过程中也伸出援手,在资金、物品、志愿服务、舆论等方面进行支持。而社会工作机构则在这公共服务过程中发挥倡导、协调、执行等优势。

2.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化、常态化。

中心社会化养老项目针对服务对象需求服务面大的特点,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优势,结合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整套方法和技术,促进了中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将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服务实践。

中心在开展老年人公共服务过程中将社会核心价值观“孝道”融入其中,形成以“孝”系列的艺术作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社会核心价值观“孝道”的融入,充分带动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老年人社会服务中来,促进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4.建立“慈善单位”制度和“慈善企业”星级授予制度。

通过慈善单位和慈善企业星级授予制度搭建企业与社会工作机构的沟通交流平台。一是让企业更多地了解社会工作机构及慈善活动的真实情况,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慈善工作中来。二是是对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一种认可。

5.注重养老服务对象和服务环境的特殊性。

中心充分认识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再结合养老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以“孝”贯穿其中。开展符合当地民情、民俗、民风的各项活动,促进了中心服务活动顺利开展。

三、面临的困难

1.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弱。

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相比其他非营利组织而言,虽然有其专业性所在。但是,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工作机构也摆脱不了非营利组织抗风险能力弱的天性。

2.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政府支持度偏低。

首先是对社会工作人才支持力度偏低。从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史可以发现,直到2006年国家才将(助理)社会工作师纳入统一的专业技术职称范围,然而高级社会工作师评定至今未定。其次是国家在近几年才开始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力度。

3.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社会认可度偏低。

近几年,社会组织虽然因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逐渐受社会关注,但是其重视度还有待提高。调研中发现,该中心虽然从众多社会工作机构中脱颖而出,成为广西和全国社会工作界关注的对象,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特别是活动开展初期,社会阻力不小。

4.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需求呈刚性增长。

首先,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养老服务需求呈刚性增长特性。其次,随着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养老服务在质量上呈刚性增长特性。最后,养老服务不是单一的独立系统,它需要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居、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等系列服务需求为一体,即养老需求呈多样化发展趋势。

四、问题的原因

1.政府对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支持力度不够。

专业社工介入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存在前述困难,很大程度在于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一方面政府对专业社工机构本身及其介入公共服务政策支持不够,另一方面资金支持不够。

2.政府对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支持力度偏低。

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在民族地区这种差异更为显著。相较于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政府更重视民族地区城镇公共服务。加之民族地区大多经济不够发达,这就进一步制约了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

3.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非营利性。

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非营利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构本身的发展动力,这是所有社会组织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同时,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非营利性影响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和人员的稳定性。

4.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人员的草根性。

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往往是社会工作爱好者或热心人士组织和发起的,以目前的调研情况来看,其组织者更多的是自由职业人士和少部分大学教师。而且,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目前不像各种学会组织,多没有挂靠部门。只能依靠组织自身的生命力。

5.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和其他地区包括城市公共服务一样,都具有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老年人个体经济基础偏差等因素加剧了多样和复杂的程度。

五、专业社工机构介入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的对策

(一)厘清政府、企业、社会工作机构、个人、社会大众的关系

对于政府来说,政府应发挥其政策支持作用,在当前社工机构发展缓慢的情况下,政府应尽可能担当兜底责任。待全国社工机构发展较好时,政府可以逐步退出。此外,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慈善事业制度,尤其是社会捐助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则是应尽可能发挥其社会责任。对社会工作机构来说,其主要承担协调社会关系,整合社会资源,承接和实施公共服务。对个人来说,应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这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可以成为养老服务的对象,另一方面是个人可以参与到养老服务实践,支持养老机构的发展。对社会大众来说,要尽可能参与和给予物质、舆论上的支持。

(二)形成政府支持、民间倡导、社会工作机构主导、社会参与的协作机制

社会工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共财政和福利体制,所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在社会工作的发展中都起到主导作用,尽管其作用强度不同[5]。当然,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协作机制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的应当是社会工作机构,这是由社工机构的特性、养老的社会化和多样化、政府职能转变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当然,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草根性也决定了其应该由民间来倡导,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中来。

(三)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常态化

首先,中心取得成功的首要原因在于有一支既具有社工专业理论和方法,又具有经济管理、企业策划、政治公关等复合型素质的人才队伍。其次,要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并且要常态化。中心运用专业知识深入分析当地老年人及老年人服务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实体养老、虚拟敬老院、老有所乐等一体化养老服务项目,并不断总结经验使之常态化。最后,要加强社会工作档案建设。全部的社会工作档案聚集在一起,可以用于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可以用于指导社会工作实践,也可以用于发现新的问题,其魅力之处还在于可以用于预测未来[6]。

(四)正确分析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如前所述,中心构建了实体养老、虚拟敬老院、老有所乐等为一体的本土化养老服务项目,这是对养老服务环境的正确判断。同时,作为专业社会工作机构还要充分认识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殊性,在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优势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民族特性和尊重民族情感。专业社工机构在介入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过程中,不仅要改变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也要维护民族团结,不断促进民族地区乃至我国的共同发展。

摘要:专业社工机构在推进民族地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广西某养老服务中心为典型,对专业社工机构介入民族地区农村养老服务做典型调查,调查显示,专业社工机构存在抗风险能力偏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厘清政府、企业、社会工作机构、个人、社会大众的关系;核心是形成政府支持、民间倡导、社会工作机构主导、社会参与的协作机制;基础是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常态化;关键是正确分析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保障是不断推进专业社工机构和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法制建设。

关键词:专业社工机构,农村养老服务,民族地区,虚拟敬老院,实体养老院

参考文献

[1]罗伯特·B·登哈特,珍妮特·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J].公共行政评论(美国),2000(6):549-559.

[2]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9.

[3]陈振明.社会管理——理论、实践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

[4]刘伟,赵秀琴.专业社工参与农村基层治理研究——基于广西实施民政部“三区计划”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66-71.

[5]张孟见,刘伟.发达国家或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5(4):99-102.

社工工作 篇10

出于便捷性和快速性等方面的考虑,很多人还是会倾向于个人募捐,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相关规定的冲突呢?我认为,虽然慈善法规定个人不得自行开展公开募捐,但同时也规定,个人可以与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开展公开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管理。因此,这项规定也赋予了个人通过慈善组织获得救助的权利。当一些社会群体需要进行救助活动时,可以与有正规牌照的慈善机构建立相应的合同关系,通过社会公益的渠道来实现个人获得救助的权利。这项规定能较有效地遏制编造或夸大困难骗取公众爱心的行为。爱心人士可以通过选择有资质的、信誉良好的公益众筹网站来实现他们的捐赠意愿。

如何捐款才靠谱?捐赠者应该识别这几点:拥有合法的募捐资格,善款明细公开,及时公示善款变化及用途;与受助人(受助家庭)保持密切沟通,清楚了解其病情及需要,并向社会公示;划拨善款有理有据,满足合理需要,发挥最大效用;受助人离世、中途放弃治疗、治愈等离开医院的情况下,善款余款也用得其所。总之,社工机构的介入,特别是专业医务社工的介入,恰恰能发挥以上作用。

上一篇:创新拔河游戏下一篇:电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