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景区四篇

2024-09-12

名胜景区 篇1

核心景区是风景名胜区的精华所在,也是最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区域,因此,核心景区的保护和利用更加难以协调,往往核心景区要比风景区中的其它景区承担更大的环境承载力,也就更容易遭到破坏。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使核心景区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得到严格的保护和科学合理的利用,有利于核心景区的建设和管理,使核心风景资源在得到完整保护的前提下能够充分展示其特色,从而保证整个风景区的景观原真性和完整性,提高风景区的整体品质和价值。因此以重庆红池坝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对其核心景区保护规划的研究和探讨,明确了该核心景区保护的对象并对各个保护对象在景点单元内做出有针对性的专项保护规划,制定有效的核心景区保护管理措施,力求从规划入手,确保核心景区全面而有效的保护,实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1 规划区概况

巫溪县红池坝风景名胜区位于重庆市的东北角。全区幅员面积357.8 km2。红池坝风景名胜区是以浩瀚辽阔的南方高山天然草场为特色,以团城峡谷景观、高楼原始林区自然风光、神秘古朴的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以及四季气候差异形成的美丽景色为依托的省(市)级自然风景名胜区。红池坝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以下简称核心景区)总面积44.5 km2。位于红池坝风景名胜区的西北角。主要涉及西流溪、三根树、银厂坪、银洞子、石林、天子城、十二垭和春申君故居等景点。

2 核心景区保护的对象

核心景区的保护对象是核心景区内的各类景观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具体包括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两大类。而景点是景观资源的载体,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景物所构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位。只有保护好了景点的完整性和原生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景观资源的价值。因此认为,核心景区的保护,在对各类景源提出针对性保护的基础上,还应以景点为单位,对各个景点内的景观资源提出保护管理意见。因为虽然同类景观资源的保护管理要素基本相同,但当它们成为景点的一部分之后,会受其特定的生态环境、景点综合评价和旅游开发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景点层面上提出对景源的保护也是非常有必要且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所以,该文研究的核心景区保护对象,是以景点为载体的核心景区景观资源。

红池坝核心景区内共有景点7个,各个景点包含的景源类型见表1,表2。

注:▲表示资源条件非常好、价值极高;√表示资源条件好,价值高。

Note:▲ represent extraordinary good resource condition and extremely high value ;√ representgood resource condition and high value.

表1、表2可以清晰地表征出各个景点的级别和各景点包含的景源类型及其在该景点内的景源特性,通过这样的梳理,能让规划人员更明确各景点保护的核心和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3 核心景区保护的措施

核心景区的保护措施,应对保护对象起到保护其完整性和原真性的作用,通过对保护对象的分析评价,针对各个保护对象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是核心景区保护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能清晰梳理出保护的重点与核心,保护的层次和类别。

根据保护对象在特定区域内的分析,红池坝核心景区的具体保护措施为:

3.1 西流溪

3.1.1 保护西流溪水源地不被破坏

严禁游人进入西流溪水源保护区。对游人开放的区域,严格控制游人容量,禁止一切形式的水体破坏。

3.1.2 保护西流溪周边草场资源及其环境不被破坏

维持其生态平衡为前提,严格控制游人数量和游客活动区域。保护西流溪周边环境不被破坏,保持其原有风貌。

3.1.3 不得建设与景区无关的建筑物

在西流溪景区范围内,除了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步行游览设施和小型服务点外不得建设任何形式的建筑物、构筑物。严禁安排任何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设施进入。

3.2 三根树

在保持山地草场原有风貌基础上,保护三根树周边植被不被破坏,加强植被的保护与培育,在添加观赏性的同时加强其生态稳定性,提高其生命活力。

保持景区内特有的天然奇石、石林景观原有风貌和历史价值。对草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不得与草场保护相违背。

3.3 天子城

保护历史遗迹的原真性与完整性。保护核心景区草甸的原生性和完整性,保持其景观特色和生态平衡,防止其草甸退化。

严格控制草场载牧量。对草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不得与草场保护相违背。

3.4 石林

以保持其奇石原有风貌为原则,保持其景观异质性和完整性。加强植被的保护与培育,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林地景观和植物群落并保持其生态平衡。控制游人的活动范围和进入数量,合理安排必要的服务设施和游览设施,不得兴建任何建设设施。严禁机动交通进入。

3.5 银厂坪

保护核心景区内的亚高山草甸的景观异质性,保持其景观特色和生态平衡。加强湿地及其周边植被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逐步将其恢复成亚高山生态湿地景观区。

严格控制草场载牧量。对草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不得与草场保护相违背。

3.6 十二垭

保持森林资源的原始风貌和完整性。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促进植被向地带性植被演替。

做好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工作;营造各自形式的混交林景观,对现有的纯林进行改造,提高森林生命活力。

控制游人的活动范围和进入数量,合理安排必要的服务设施和游览设施,不得兴建任何建设设施。严禁机动交通进入。

3.7 银洞子

以保持核心景区的历史价值为宗旨,维持地质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完整性,禁止一切破坏景观、植被与地形地貌的活动。

加强对现有植被和生态环境的培育与保护,修复和完善其自然生态系统。

控制游人的活动范围和进入数量,合理安排必要的服务设施和游览设施,不得兴建任何建设设施。严禁机动交通进入。

4 结论

核心景区的景观是以区内的景观资源为依托,所以,景观资源是核心景区保护的对象和重点。景点作为资源的载体,应该作为保护的独立单元来考虑。在核心景区规划中,首先应该明确保护的对象以及在其特定的景观区域即景点内的现状和属性,做有针对性的保护。

参考文献

[1]GB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S].1999.

[2]建城[2003]77号《关于做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定与保护工作的通知》[S].2003.

名胜景区 篇2

白水寨位于广州增城市北部, 是以瀑布、山岳、温泉、乡村等资源为主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面积200km2。白水寨风景名胜区自2005年成立以来, 经过短短5年的建设和运营, 2009年风景区的游客量猛增到330万人次, 达到甚至超越了当年黄山、泰山等世界遗产地游客量。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在短短5年内实现了从一张白纸到年游客量突破300万人次的跨越式发展的突变呢[1,2,3,4,5]?究其成功的原因, 可以归结为规划、管理、运营和政策四个方面。

2 高水准的科学规划

首先, 从广州市和增城市层面的区域产业规划出发, 分析了区域尺度上各产业的格局和配置, 进而明确了白水寨在区域产业发展上作为“乡村大公园”的功能和定位;其次, 通过旅游专项策划, 实现了对资源和市场的深度解读, 塑造风景区自身的旅游核心吸引力;第三, 借鉴美国国家公园规划的先进方法, 通过物质空间规划, 将以前的产业规划和旅游策划落实到具体的分区空间上。通过从宏观区域产业到中观旅游发展的定位和项目论证, 再到具体物质空间的落实, 三位一体的规划体系很好地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 指出了战术手段。

2.1 区域定位——生态屏障, 乡村大公园

白水寨的规划首先从广州市和增城市的区域产业分析入手, 从区域统筹发展的角度, 明确了白水寨发展建设的定位。从广州市层面上看, 白水寨是南岭山系九连山脉的延长部分, 是广州北部重要的生态防护屏障 (图1) 。根据增城市资源和产业特点和空间配置情况, 可分为南部的制造产业圈、中部的都市生活圈和北部都市农业与生态旅游圈, 其中以白水寨为核心的北部地区在旅游业态上被打造成为“乡村大公园”[6] (图2) 。

2.2 旅游策划——仙瀑观光+温泉度假

区域产业规划中明确了白水寨以自然生态为核心的旅游战略定位, 从战术层面对旅游策划如何结合白水寨自身资源和客源市场、如何塑造旅游核心吸引力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7]。通过对整个广东省范围内所有旅游景区和景点的分析和对比, 白水寨的旅游策划明确了以垄断性资源——高428m的全国最大落差的白水仙瀑为核心, 作为整个风景区的标志和风景区的“吸铁石”;以山脚下的温泉度假为“摇钱树” (温泉之所以没有被规划为核心吸引物主要是因为白水寨温泉受到周边知名度更高的从化温泉等的同质屏蔽) , 再辅以乡村旅游和生态探险作为针对专项游客的吸引物, 从而形成了观瀑、登山、温泉度假、乡村、生态探险的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发展多元的综合旅游吸引力。

2.3 空间规划——项目建设的落地与分区

旅游策划能否实现需要物质空间的支持, 旅游项目的实施需要物质空间的落实。没有物质空间的规划, 所有的战略和战术设想都是空中楼阁。在区域产业规划和旅游策划的基础上, 白水寨进行了物质空间的总体规划。在资源现状分布的基础上对其旅游项目和产业组合进行了具体的空间整合和布局, 理顺了游览组织脉络, 建构了通达的交通体系, 明确了服务区的配置, 进行了合理的保护与利用的分区体系[8]。

西部山上的白水仙瀑景区、山下的石马龙景区和高滩温泉服务中心在空间上被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形成了“观瀑、登山、温泉度假”的有机组合, 这也成为白水寨近期建设和旅游开展的重点;东部山体的牛古嶂景区、七境乡村景区和七境服务中心也被整合在一起, 是中期开展以牛古嶂生态徒步游、观杜鹃花、乡村旅游的组团;南部的派潭镇及周边的派潭河景区、古村景区、车洞水车景区等共同构成了远期白水寨依托派潭这一旅游小城镇, 开展古镇度假、派潭河水上游览和古村落乡村旅游的核心 (图3) 。在此基础上, 总体规划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对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分区、游客规模与容量、保护培育、风景游赏、视觉景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服务设施、社区调控等都进行了系统规划[9]。其中, 分区规划借鉴美国国家公园规划的先进方法, 将保护、旅游建设和社区发展统一到一套分区体系中, 明确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10]。以白水仙瀑景区为例, 在空间上明确界定资源保护区、生态培育区、乡村景观保护区、I类游赏区、II类游赏区、乡村游赏区和设施建设区的用地范围。明确规定每一地块资源的保护措施和利用强度 (表1) , 统筹协调资源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关系。根据保护对象、旅游方式、服务设施和社区资源价值的不同对保护用地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并落实相应的措施, 分为应该执行、建议开展、允许开展、有条件允许开展、禁止开展和不适用六类。

白水寨规划的另一大特点是借鉴了美国人性化设施建设理念, 将其融入到白水寨的细节建设上。如在4999级登山步道台阶上, 每隔100级便在台阶上镌刻上台阶的阶数, 从而让游客随时知道自己在登山中的位置;又如多处设置围绕瀑布的登山游览栈道, 让游客亲近瀑布和自然。但同时, 规划又深入分析了东西方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建设的理念差异, 对白水寨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山岳生态开发。美国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非常尊重自然本身的, 注重保护和保持自然的原始特征, 除必要的游赏设施外极少在自然本体上进行附加文化和设施建设。而中国文化对自然的理解倾向于赋予自然拟人化的文化, 如“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等。中国古人对自然山岳的建设也乐于在风景秀美的地带修庙造观, 乐于在山岳制高点和启承处建亭修廊。即中国人眼中的山水不是自然的山水, 而是人们心中的山水。白水寨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 结合增城是八仙之一——何仙姑家庙所在地, 结合白水仙瀑的形态, 发挥中国人意念山水的独特自然文化, 提出将白水仙瀑意念成侧面何仙姑像的概念, 从而将自然山水和本地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 在具体的景区建设上同样加入了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如在节点处建设亭台楼阁, 在登山步道途中设立“回马处”、“小天下”等景点。

3 高效而渐进的管理机制

景区不同的发展时期, 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心不同, 因此景区的管理机制也应随着景区发展时期的变化而相应设置[11]。根据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筹建期、建设初期、稳定发展期这三个不同时期, 白水寨的管理机构也对应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机制和架构, 每一个时期的管理机构都具有其特定的目的和组织结构, 注重高效, 逐渐完善 (图4) 。

筹建期的“筹建办”:由筹建办负责风景名胜区的筹建、规划等各项工作。筹建办主要负责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规划, 对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内的资源进行调查和整理。筹建办不制定和颁布任何管理办法或内部规章制度, 工作人员均从其他单位抽调, 不具体展开管理风景名胜区的工作。

发展初期“精简”的“管委会”:随着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的初步建设和对外运营, 增城市政府2008年成立了“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为总体规划的实施机构, 依据《广州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全面负责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发展事宜。管委会主任由市领导担任。管委会下设“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作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执行机构, 负责管委会的日常工作;设置地点在风景名胜区所在的派潭镇政府, 主任由镇党委和政府领导担任, 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处设3个职能科 (室) , 即综合办公室、规划建设科、资源保护和开发科 (图5)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考虑到尚处于初步建设期, 管理处的内部机构设置不可能一步到位, 一应俱全。同时, 风景名胜区建设初期管理工作千头万绪, 过多的部门设置会带来内部工作协调的难度, 因此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建设初期管理机构的设置采用精简设置, 保证工作的高效性和适当的集中性。

稳定发展期的“成熟”“管委会”:远期白水寨进入稳定发展期, 管理机构将在近期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 细分各个职能部门, 成为运作成熟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 (图6) 。

4 借力腾飞的市场运营

为了实现有效的市场运营, 2006年初白水寨与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旅行社“广之旅”进行了合作。利用其在华南地区的“高美誉度”、“满意度”以及成熟的营销渠道和先进的物业管理经验成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初期建设的强大推手。白水寨在建设初期, 其知名度有限, 主要针对珠三角的客源, 尚未涉及全国范围的客源, 因此选择在华南地区有最高信誉和客户稳定的“广之旅”是精准的决策。白水寨与“广之旅”合作的景区为白水仙瀑景区, 合作期限12年。作为甲方的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拥有门票专营权, 发挥政府优势积极开展增城旅游推介宣传活动, 组织策划各项节庆和推广活动, 大幅提高增城的知名度、景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作为乙方的“广之旅“主要负责对景区进行策划包装、装饰布置、媒体宣传、广告推广、公关销售, 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大力组织进景区人数, 并按照国家4A级景区的要求投入资金进行建设、管理和维护, 争取三年申报成为4A级景区。

经过四年多的合作, 白水仙瀑景区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2009年游客量50多万人次, 旅游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 白水仙瀑景区的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且注重细节, 包括生态停车场、水车入口广场、绿色建筑的游客服务中心等;在增城政府的协助下, “广之旅”组织策划每年一度的增城荔枝节、登山节、拍客比赛、选美比赛, 等等。

5 强劲有力的政策支持

增城市政府对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初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宏观政策主要有:大刀阔斧地撤销风景区内的第二产业;积极为风景区争取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的机遇;不断协调风景区与所在社区之间的关系。第二产业的外迁, 有力地保护了自然山水资源, 在周边区域的客源意识中“荔乡仙境生态健康游”的理念更突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建设初期是其所在地派潭镇发展的关键期, 两者休戚相关。在保护生态的同时, 如何带动乡镇产业的发展, 使派潭镇人民从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发展中受益。县政府从多方面进行了协调, 包括建设用地指标的平衡、镇区发展方向与景区边界的协调、风景区第二产业迁出与镇产业调整的关系、市和镇分别引进的开发项目的协调等。经过了政府多年的协调努力, 风景区与派潭镇之间的发展基本上处于良性循环。

6 不足与建议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在建设初期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堪称新兴景区建设发展的典范。但同样, 从这5年的发展来看白水寨的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①政策支持存在缺口, 资源保护资金不足, 致使政府无力收购风景区内村民种植的桉树进行林相改造。②空间规划落实出现偏差,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建设的宾馆、度假村等旅游服务设施都集中在风景名胜区的内部, 而本应作为核心旅游服务基地——派潭镇的旅游服务和接待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 这不仅增加了白水寨内部旅游接待的压力, 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也严重影响了景区发展本应带来的最大社区受益, 影响了派潭镇居民的旅游致富之路。未来管委会应与派潭镇进一步协调, 在镇区进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实现风景区与镇区的双赢发展。③市场运营未达预期目标, “广之旅“的营运并未实现3年内把景区创建达到国家4A级景区的目标。建议未来可与多个旅行社进行合作, 增加竞争机制, 也可与周边区域的景区联合或与国内最顶尖的旅行社合作, 增加知名度。此外, 可尝试将“契约式合作”改进为“股权式合作”[12], 激发旅行社的能动性, 最大限度地进行开发建设。

参考文献

[1]增城市2001年政府工作报告[Z].增城市人民政府, 2001.

[2]增城市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Z].增城市人民政府, 2002.

[3]增城市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Z].增城市人民政府, 2003.

[4]增城市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Z].增城市人民政府, 2004.

[5]增城市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Z].增城市人民政府, 2005.

[6]增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Z].增城市人民政府, 2005.

[7]广州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旅游策划[Z].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旅游所, 2005.

[8]广州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Z].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旅游所, 2005.

[9]GB50298-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S].

[10]杨锐.建立完善中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清华大学博士论文, 2003.

[11]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S].

名胜景区拍摄一点通 篇3

出门旅游随身物品越少越好。但摄影人往往是自讨苦吃,大包小包的把家中所有的摄影器材都带上,总怕不够用。

其实,摄影发烧友只要带一台数码单反,一只28-300mm的变焦镜头就够用(按传统胶片换算)。如果没有大变焦镜头,也可以带一只广角镜头,一只长焦镜头就行,通常这两端用得最多。作为一般摄影者带上一台卡片数码相机就够用了,节省的体力让你看到更多的景色。卡片机最好是有28mm广角式变焦的数码相机。如果你的相机达不到28mm广角,也可用现有的相机在拍景物时连续移动拍两张以上,回来后用电脑“PS”接片,效果也不错。相机的像素在500万以上就可满足旅游摄影了。

什么时间拍

喜欢拍风光的影友最好选择太阳刚升起,或者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拍。这个时候拍出的照片有一种迷人的暖色调,由于太阳离地平线很近,色温低,拍出的照片画面中带有一点湿气,景物显得特别干净。

如果喜欢拍武当山的建筑,像金顶、太和宫,要等太阳全部照亮建筑物,这样拍出的照片画面明快,色彩饱满,尽可能避免在中午顶光时拍摄,因为中午的光线会使建筑物上部亮而下部发暗,反差过大。

要想拍摄武当山道士们做道场的画面,你可要起大早了,三脚架必不可少。同时要把数码相机的感光度 ISO 调到400度或800度以上,让你相机的快门速度保持在1/30秒以上。对一些光线很暗,又不允许使用闪光灯的环境也可使用此办法拍摄。如果有些地方严禁拍摄,那就尊重当地的风俗吧。

如何选择角度,拍出具有新意的作品?

选择低角度或者高于人眼的视觉习惯,加上广角镜头的夸张,你就能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另外,要注重画面的取舍与构图,让画面内的景物尽可能均衡。

如何拍纪念照

武当山的好山好景,别忘了给自己留个纪念。用广角拍摄时能让更多的景物进入画面,但要特别注意广角镜头会使人变胖,不要把人放在画面的两边,也不要离镜头太近,这样既能把景物都包括进去,也不会把人拍得变形。拍照时,要选择有当地特点的景物做背景,突出武当的特色。要选择侧光,让人物有立体感。如果遇到逆光时,要把相机的闪光灯调到强制闪光。单人照要让人与相机站立成45°角,使人物显得生动。拍合影时,尽可能站成一排,这样既不遮挡背后的景物,也不会让人物重叠。

古殿银装

1.仙境

2.天下太极出武当

3.天造玄武

4.武动阴阳

日照名胜景区导游词 篇4

(2)日照文化底蕴深厚,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现已发现两城遗址、陵阳河遗址、丹土遗址、东海峪遗址等“龙山文化”遗址近百处,其中1934年发现的两城遗址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莒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富,陵阳河遗址发掘的原始陶文早于甲骨文1000多年,为我国文字始祖;莒文化曾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日照黑陶已有五千年历史,是华夏文明之瑰宝。1988年日照被文化部首批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并称中国三大农民画乡。(3)名人志士辈出。西周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姜尚,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文学评论家、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中共一大代表王烬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宋平,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等,故乡都是日照。日照作为沂蒙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有3.8万人参军,并有44万人次民工支前,陈毅、徐向前、罗荣桓、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战斗和工作过。(4)生态环境宜人。这里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沛,光照充足,既有南方空气湿润的特点,又有北方四季分明的特征,被誉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 ,是长江以北最大的绿茶产区和毛竹生长带。境内百公里海岸线上,有绵延64公里的优质沙滩,“蓝天、碧海、金沙滩”的优美风光令人陶醉。日照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标准,饮用水源水质合格率达100%。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重点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5)自然资源丰富。日照是山东省粮食、花生、水产品、蚕茧、烤烟、果品、畜牧、中药材等重要产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是我国北方沿海富水区,年降水量874mm,境内淡水资源近20亿立方米。海洋-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2万多公顷,沿海滩涂5060公顷,近海有鱼类近百种,海水可养殖面积6.67万公顷,是我国四大水产品苗种繁育中心之一。林木资源种类较多,森林覆盖率达30.8%,南方的毛竹、北方的落叶松等都能在这里生长。非金属矿产资源量大质优,已探明储量的主要有石棉15万吨、花岗岩3亿吨、片麻岩5.5亿吨、钾长石24万吨。沿海64公里金沙滩,水清浪稳,滩平沙细,为中国北方沿海所少见,是避暑、度假、疗养的理想胜地,发展旅游潜力巨大。五莲山主峰海拔515.7米,宋代苏轼在密州做知州时,曾以“奇秀不减雁荡”赞誉此山;九仙山主峰海拔697米,方圆55平方公里,为日照境内最大的山群,苏轼曾诗赞“九仙今已压京东”,山上有著名的“孙膑书院”;莒县浮来山银杏树为“天下第一银杏树”,树高27.4米,树围15.7米,树龄3500多年。(6)区位优势明显。日照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港路优势。历史上日照沿海曾商旅云集,石臼、涛雒等为著名商埠,1885年《日照县志》描述的“江淮红粟达神京,转运都由石臼行”,表明当时的石臼所已是黄淮地区重要的商贸口岸。作为鲁南地区的直接出海口,国家重点开发建设的沿海主轴线和日(照)西(安)沿桥经济带主线在此相接,素有“两港通四海,一线系亚欧”之美誉。日照交通发达,运输便利,集港口、铁路、公路运输于一身,是重要的海陆交通枢纽。日照拥有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日照港是中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岚山港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两港不冻不淤,陆域开阔,地质条件良好,可建设泊位166个,吞吐能力可达到5.8亿吨,特别适宜建设十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日照境内高速公路、铁路呈“两横两纵”格局,与全国交通干线相连。日(照)东(明)高速公路横穿鲁南,跨越京沪、京福高速公路、直达中原腹地,贯穿日照的同(江)三(亚)高速公路北起中俄边境,南至海南省,纵贯中国南部沿海主要城市。菏日铁路东与日照港、岚山港相接,西与陇海、兰新铁路相汇,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可直达荷兰鹿特丹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胶(州)新(沂)铁路纵贯日照,是中国东部沿海铁路大动脉。

灯塔:日照灯塔旅游区位于风景秀丽的黄海之滨,因区内有圆形导航灯塔而得名灯塔景区,建于1985年,高36.2米,底面直径12米,海上射程18海里,区内有礁石群3处,形态各异,游人可登礁嬉水垂钓,捉蟹拾贝,登灯塔之顶,可俯瞰新市区、日照港全貌,是海上观日出的最佳地点,“海天成一色,红日喷薄出”为一大著名景观。(顺便讲海水涨潮落潮规律及礁石型海滩类型) 日照市东港区地处山东半岛南翼,是我国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因李鹏同志当年“黄海滩头千年睡,日照东岸巨港出”的题词而得名,面积1636.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沙80公里,共辖15处镇、街道,总人口95万。东港区依山傍海,山、海、天融为一体,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在八十公里海岸线上,优质沙滩海岸达64公里之多。天然独具的“蓝天、碧海、绿地、金沙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海内外游客。东港区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市的中心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境内有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和兖石、坪岚两条铁路。在国内,处于全国黄金海岸线的中部和环黄(渤)海经济圈与新亚欧大陆桥的交汇点。日照港是伴随着

我国改革开放诞生、成长起来的新兴沿海港口,1982年正式开工建设,1986年投产运营,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原日照港务局与岚山港务局企业部分联合重组为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12个,现拥有日照、岚山两大港区,32个生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超过5000万吨,员工7500余人,总资产70亿元。港口装卸以煤炭、铁矿石、集装箱、粮食、液体化工及油品等十大主导货种为主,并开通了至韩国平泽的客货班轮航线。完成货物吞吐量8421万吨。经过近的建设,日照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货物装卸、港湾建设、机械制造、房地产开发等为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 日照港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港口位于我国海岸线中部,东临黄海,北与青岛港、南与连云港毗邻,隔海与日本、韩国、朝鲜相望。港区湾阔水深,陆域宽广,气候温和,不冻不淤,适合建设包括20~30万吨级大型深水码头在内的各类专业性深水泊位100余个,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天然深水良港。

世帆赛基地:、欧洲级、470级世界帆船锦标赛和全国首届水上运动会就将在这里举行。建设中的潮汐塔是日照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塔高24米,主体通体透明,中部设有外伸观景平台,平台外面装饰莲花瓣形金属网,宛若莲花盛绽之态;部分构架采用节节收缩的方法,外饰透光玻璃,以整个天空作为它的背景。潮汐塔内部设有咖啡厅、餐厅、购物厅、展览厅等功能区,可以满足游人休闲、购物、娱乐、猎奇等方面的需要。游人可以通过室外的螺旋形道路或者进入室内,经室内的游览路线两个不同的途径,最终到达塔顶平台,登临潮汐塔中部观光平台,体验登高望远的感觉。华灯初上,灯塔主体发亮,中央的灯光随潮涨潮落而变换着色彩,当灯最亮时表明海水处在高潮位,当灯最暗时表明海水处在低潮位,潮汐塔在蓝天、大海的烘托之下白天显得雄伟、壮丽,夜幕下则充满着虚幻和神秘。登临时,人们对神奇的海洋越发感慨和向往,越发产生探求海洋奥妙的渴望。

万平口海滨风景区是市区内最大的景区,海岸线长5000米,占地面积760万平方米,是日照“海滨生态市、东方太阳城”的重要标志,也是日照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城市客厅,游客们在此可以进行沙滩浴、海水浴、日光浴、沙滩浴、沙滩排球等运动,是最能体现日照“蓝天、碧海、金沙滩”特色的景区。每年接待中外游客320万人次以上,最高峰时日接待游人可达15万人次。 景区内的泻湖,是天然的避风港,历代都是商船停泊之地,每年都有上万艘,取“万艘船只平安抵达口岸”之意,得名万平口,同时也寓意万事平安,一生平安。平安石是景区的标志石之一,因其底部是代表长寿的龟,所以又叫长寿石。它是寓意就是祝福人们“万事平安、健康长寿”。

教授花园:日照的交通相当发达,这一点,作为河南人是应该感到非常自豪的,日照的旅游的火爆正是河南人给带动起来的,据统计,每年来日照的旅游者当中河南人占90%之多,我们从各景点的停车场就可以看出来,相当数量的旅游车都是豫字开头的。现在我们走的这条路叫碧海路,当地人叫亚欧风情大道,当初……以清华、北大教授居多,因此而得名教授花园。

王家皂民俗旅游度假村地处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省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东濒黄海、北临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南依万平口海滨生态旅游区。该村过去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沿海渔村。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个王姓制盐艺人为了生活,由江苏省东海县来到日照镇,被波涛汹涌的大海所吸引,远观此地西高东底、依山面海,是一风水宝地,就萌生在此常住的想法。于是王艺人便在海边不远处搭棚支灶取黄海之水,用祖传秘技为方圆百里的百姓熬制食盐,由于王艺人技艺精湛且人缘极好,烧制出的食盐味正质好,很受当地百姓欢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生意红红火火。几年过去了,王艺人娶妻生子,繁衍生息。此地渐成一村落“炉灶王”名声远扬百里,慕名前来求艺拜师的外乡人络绎不绝,王家皂子村边因此得名。后来因为读音相近,炉灶的“灶”也就演变成今天肥皂的“皂”了。以来,该村调整产业结构,抓住靠海近交通方便的优势,以日照市第三海水浴场为载体,发展滨海旅游业。1993年投资300余万元,改建了海水浴场,19成立了民俗旅游度假村,6月份推出了以“吃住在渔家、游乐在海上”为主题的渔家风情游。10月份以来,市、区两级政府给予该村大力支持,先后投资680万元建成了供游客娱乐休息的民俗文化广场和大型停车场,度假村的旅游环境大有改观。经过三年的发展,王家皂民俗旅游村已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整洁卫生、民风纯朴、安全舒适,集食、住、游、浴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旅游专业村,可同时容纳3000余人住宿。

桃花岛俗名:“逃活栏”,位于黄海之滨,太公山下,是日照市内的一个主要旅游景点,该岛隶属于东港区秦楼街道桃花岛村,距岸1000米,海拔406米。桃花岛四周是岩石构造,渐近岛心是绵延数百米的海沙,岛中心有一甜水小泉,岛上各种植物茂盛,繁殖着药用的土元(俗称土鳖),并生长着一种近似桃树的灌生乔木。全岛东西宽500米,南北长700米,面积350000平方米,80%为岩石,经上千年海浪的淘凿,形成了各具形态、怪石矗立的天然景观,周围的岩礁上生长着品种繁多的海螺、牡蛎、海星,吸引着众多的游人来此观赏游玩。(1)相传古时候,内陆某地有一位武举人,看不下一做官的恶徒欺压百姓,一怒之下,杀了恶徒的家人。恶徒闻讯,发兵捉拿。武举往东逃至黄海岸边时,适逢张果老倒骑毛驴到东吕乡姜太公钓鱼处观景。张果老将手中的杏黄旗一摆,海水退下几里,栏与陆地接通。武举心中大喜,一阵小跑登上那栏。张果老又将那杏黄旗一摆,海水涨了上来。官兵追到海边,但见水高浪急,并一连三天三夜汹涌不息,官兵忍受不了冻饿,第四天起程返回。此后,每年四月十五日,武举都要到栏里焚香跪拜,以谢此栏救命之恩,并为此取名“桃活栏”。日久天长,逃活栏被浪涛修凿得像朵桃花,被人们改称桃花岛。改革开放以来,勤劳的桃花岛人又给桃花岛锦上添花。他们利用周围岩石的大汪和海沟,放养鲍鱼,并于最高处盖起水泥平房十余间,供游览者食宿。桃花岛东侧的泥潭汪深不见底,风浪也一如平镜,是船舶避风躲浪的天然屏障。桃花岛人几经勘测设计从岸边投石填海至泥潭汪,建起了船厂、码头、冷库及加油加水站等,给桃花岛增添了新的景观。尤其令人神往的是,这里风土清纯,居民古风犹存,待人接物,讲究礼节。虽是渔村中人,却颇有学者仁者之风,谈古论今如数家珍。原来,这里的居民系周朝姬姓人的后代,有习武讲学习性,一有客人至此,均热情接待,亲如一家。凡来桃花岛游览、交往、做生意之人,无不夸赞桃花岛人的纯厚和耿直。(2)相传古时南夷进犯此地,安北王率兵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落北而逃。当逃至此处时,对面大海挡住,后有追兵,仰天长叹之际,发现隔水有一小岛,便紧勒坐骑乌龙马缰,直冲小岛而去。待追兵赶到时,只见海雾弥漫,海水暴涨,追兵以为安北王已投海自绝,便退兵而去。翌日,退潮后,安北王骑马泅渡到岸,并许愿在岛上修建海神像和坐骑乌龙马像,但因战乱,此愿未能实现。其后人每年来此祭祀,故取名此岛为“逃活岛”以示纪念,后演变为“桃花岛”。 相传八仙得道遨游尘世,又过百年临值王母万寿之期,众仙相约龙山渡海赴瑶池祝寿,蓝采和所持白玉花蓝附落海中,被龙王之孙摩昂、摩闰拾到,蓝何二仙前去讨要,昂闰不思归还,由此引起事端动干戈。事毕八仙欲歇,见此处海珍丰硕,顿生食欲之兴,齐曰:“龙山有一石泉,谁能取之。”话音未落,只见铁拐李先生占石喊道:“神水泉来也。”果然,一石泉立现,口大如斗,其深莫测,金石环绕,紫光香浮于外,水尤清冽,众仙心喜,围泉畅饮。何仙头戴桃花被吕仙戏落泉中,随呼曰:“此乃桃花神水也。” 众仙大笑,即起一阵清风,八仙过海而去。从此龙山石泉变为无底洞,有落物从东海浮出之说,故称海眼,此泉称之桃花神水泉,曾誉扶正祛邪之名,历代不乏香火。

改革开放以来,桃花岛村根据自己的优势,于93年开发了桃花岛,在岛上养殖着鲍鱼、海参、梭子蟹,并在岛附近海域散养着海参、鲍鱼、杂色蛤、牡蛎等海珍品同时,在桃花岛海岸西侧修筑了渔业码头,并建成了神水泉、逢生阁、观涛亭等景点。桃花岛人将加大开发力度,丰富桃花岛文化,使桃花岛成为一个集天然生长、水产养殖、观光旅游、民俗风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前身为鲁南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是1992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在日照市东港区大沙洼林场的基础上设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788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526。7公顷。公园树种结构以日本黑松为主,是日照市沿海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依山傍海,林海相映,拥有7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浪缓滩阔,沙质细润,海水洁净,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沿海仅存未被污染的黄金海岸”。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称这里的沙滩“夏威夷所不及”。

上一篇:英文测绘文献论文下一篇:新型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