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物的评析八篇

2024-06-02

高中历史人物的评析 篇1

一、清代民族立法是对古代民族事务管理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我国民族地区大都位于边疆, 如东北的满族、西北的蒙古和藏族、西南的土司等。清代以前, 这些民族地区在归附中央后, 不同朝代的统治者在具体管理方式上有所差异, 但总体来说, 主要遵循的是羁縻而治和因俗而治的原则, 即控制少数民族上层、尊重少数民族习俗, 以此来形成对民族事务的有效管理。到了清代, 统治者在继承这些传统的民族事务管理理念的基础上, 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和发展。

1. 在羁縻而治方面。

清代之前, 统治者主要通过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给予怀柔优待, 然后利用这些上层人士对其所辖地区进行自治, 即依然沿用原民族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民族事务管理, 中央政府的政令在少数民族只是起到间接性的作用, 政令施行与否, 如何施用, 全凭少数民族上层来自主决定。但到了清代, 清政府将羁縻而治与各少数民族的实际进行了有机结合, 重点加强了管理深度和控制强度。如在西藏实行驻藏大臣监督下的政教合一制度, 在新疆回部实行伊犁将军控制下的伯克制度, 即便是对于曾经帮助满族打下江山的满蒙联盟中的重要兄弟———蒙古族, 清政府在给予蒙古族特别优待的同时, 仍然采取旗盟制来分割各盟势力, 并将司法终审权收归中央, 控制宗教活动的权限, 以此强化中央的集权。

2. 在因俗而治方面。

清政府在继承前朝羁縻州制、土司制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 也进行了一定程度地创新设计:一是前文所述的旗盟制、伯克制等, 就是清政府紧密结合民族习俗而继承并有所发展的民族事务管理基本制度;二是改变了前朝历代以地区为单位的民族事务管理体制, 实行了以不同民族为单位, 如清代诸多的民族地区单行立法就是明显的例证;三是根据民族内部的不同特征, 还实行分门别类的管理方式, 如针对蒙古的实际, 清政府分别实行了内属蒙古、内扎萨克、外扎萨克等不同的管理模式, 以此更加贴近蒙古的习俗。笔者认为, 清代民族立法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 与因俗立法是分不开的, 而正因为这些民族法制非常切合民族地区居民的实际, 从而奠定了民族法制施行时较为深厚的民众基础[1]39。

二、清代通过设置理藩院, 实现了民族事务管理的专门化

清代理藩院的设立, 是当时法制进程的必然产物, 也是在法律规制下的民族事务管理的重要举措。清代之前, 历朝统治者均设置了一定的机构来管理民族事务, 如秦朝的典客、汉朝的大鸿胪、唐朝的礼部司、元朝的宣政院等, 但这些机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仅仅是将民族事务作为其中的一个工作内容来管理, 存在重视不够、职责不清、管理不足等现象。而清政府基于边疆稳定和民族融合的考量, 高度重视民族事务管理, 早在后金政权时期就出现了理藩院的雏形。1638年, 清政府正式设立理藩院, 专司民族事务, “凡官制体统, 应与六部相同, 理藩院尚书照六部尚书入议政之列”。纵观理藩院在清代的发展历程, 其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1. 地位较高, 与“六部”平等。

清代统治者在原来“六部”的基础上, 增设了理藩院和都察院, 史称“八衙门”, 直属于统治者直接管辖。由此可见, 清代对民族事务是非常重视的, 而这也正是清代民族立法日臻完善的重要保障。

2. 职责范围非常广泛, 几乎涵盖了民族事务的各个方面, 如宗教事务、军事事务, 以及立法权和部分的司法权, 甚至还包括有一些外交职权。

直至清代即将结束历史使命的1906年, 光绪新政, 将理藩院更名为理藩部, 分离了外交职权, 但民族事务的绝大部分仍留在理藩部。笔者认为, 清代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来管理民族事务, 非常有利于管理的职能发挥和效能实现。

3. 内设机构比较规范, 按照综合性的标准进行职能划分。

以康熙年间为例, 理藩院共设有旗籍等“六司”, 以及满档房、汉档房、蒙古房等一些具体办事机构。在人员设置上, 明确要求尚书由满族人担任, 左右侍郎满、蒙各一人, 并且可以补授。在内部机构设置时, 一般是根据事务性质或区域进行综合性划分, 从而使理藩院的机构设置既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也带有中央集权的宏观管理特征[2]146。

三、清代通过“三位一体”的立法架构, 实现了民族事务管理的法制化

1. 在国家层面, 主要包括《大清律例》、《大清会典》等。

《大清律例》是清代基本法典, 其中虽然没有明确的民族事务篇章, 但涉及民族事务律条有百余条, 主要是一些原则性规定。而《大清会典》作为清政府的行政法规, 其中在民族事务方面, 重点对理藩院的运机制进行了总体安排, 并就一些事例进行了规制, 但与《理藩院则例》相比而言要原则、粗略一些。

2. 在管理机构层面, 主要集中在《理藩院则例》方面。

纵观《理藩院则例》, 其中不仅有民族事务的民事、刑事、行政方面的法律规制, 也有一些实体、程序上的规定, 基本上包括了民族事务管理的各个方面, 如民事方面, 主要规制了户籍、牧场、婚姻等方面的制度, 相当具体和规范。

3. 在具体民族事务层面, 清政府制订了较多的单行法规, 基本上涵盖了蒙古、回部、西藏等所有民族地区, 其中以蒙古地区民族立法最为完备。

笔者认为, 这与蒙古族在清代少数民族中的重要地位是分不开的, 在清代入关前, 清政府就对蒙古立法, 后来理藩院将这些律条、诏令整理修订为《蒙古律书》, 经皇帝认可后, 以《蒙古律例》的形式颁布实施。至于《回疆则例》、《酌定西藏善后章程》等一系列重点民族地区的单行法规, 其立法的侧重点在于加强宗教管制、推进政府集权、促进边疆稳定等方面, 律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3]140。

四、清代民族立法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观察清代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 整体上是比较稳定的, 特别是乾隆时期统一中国后, 边疆相对安定, 而这一切与清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民族立法, 实施因俗而治, 推进民族融合, 促进中华大一统是分不开的。

在清代之前, 统治者大都打着大一统的旗号, 以“华夷之防”, 采取民族分界、民族歧视等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隔离、疏远了各民族之间的紧密联系。而来自少数民族的满族建立清政权后, 在继承大一统的传统民族思想的基础上, 创新地提出了“中外一体、天下一家”的民族事务管理理念, 为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在这种大一统模式下的民族一体的创新理念, 通过前文所述的“三位一体”的民族立法体系, 清政府在专门民族机关理藩院的行政管理下, 建立了形式多样的民族法律制度, 如民族联姻、朝贡互市以及不同民族地区各具特色的宗教、上层贵族管控制度, 从而使民族地区逐渐接受并认同清政府的统治, 筑起了一道捍卫边疆的民族屏藩。正如康熙皇帝所言:“昔秦兴土石之工, 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 使之防备朔方, 较长城更为坚固。”[4]677笔者认为, 这种充分调动民族地区本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是清代以前统治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以此来防备民族地区叛乱、抵御外来势力入侵所不能比拟的, 而这也正是清代民族立法的宗旨和目的所在。

五、清代民族立法也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1. 阶级局限性。

法律是为阶级统治服务的, 清代民族立法也不例外。纵观清代民族立法演进史, 尽管有继承和创新, 有人性关怀和因俗而治, 但血雨腥风也偶尔显现, 如厄鲁特蒙古向清政府朝贡后, 但清政府却为了漠北蒙古的统一, 向厄鲁特蒙古进行了数年征战和血腥杀戮, 实为阶级政治的需要。

2. 民族局限性。

前文述及, 清代民族立法是在大一统思想引领下的继承和创新, 但这是就整体上而言的, 也是清代民族立法的指导原则, 但清政府根子上仍是“满洲根本”思想, 当这两者发生冲突时, 清政府不可避免地会维护满族的利益, 如上文提到的理藩院的人事安排, 尚书必须是由满族担任, 左右侍郎也由满、蒙占据, 出现空缺时, 也必须从其民族中进行补授。

3. 现实局限性。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 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封建小农意识的影响。雍正年间, 当四川提督拟在凉山等民族地区开矿时, 被“只宜示以镇静”的诏令驳回, 即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为上, “万一生出事端, 所关甚矩”, 由此可见当时统治者发展眼光的局限性。而在清代末期, 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后, 清政府对民族地区仍然局限于政治控制, 而对列强吞并边疆领土的认识不足或无力对抗, 从而导致我国东部沿海、东北、西北诸多地域沦陷或被占领, 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5]110。

清代民族立法是我国古代民族法制建设的集大成, 其在继承传统民族立法的基础上, 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制度创新设计, 特别是通过设立理藩院以及制定《理藩院则例》, 再加上《大清律例》、《大清会典》的宏观指导, 以及诸多单行民族法规的具体规制, 从而展现了我国古代民族立法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瑕不掩瑜, 历史局限性是古代法制的客观所在, 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 清代民族立法对我国广袤疆域的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等, 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专门化、法律化的管理理念, 对民国时期乃至当代中国的民族事务管理, 仍具启示意义。

摘要:清代在继承和发展古代民族事务管理理念的基础上, 通过“三位一体”的立法架构, 即国家律令层面、理藩院则例层面、少数民族单行法规层面, 实现了民族事务管理的专门化和法制化, 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关键词:清代,民族立法,历史地位,理藩院,法制化

参考文献

[1]苏发祥.简述清朝民族管理机构的形成及其演变[J].兰州: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2 (2) .

[2]余梓东.清代民族政策研究[M].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3.

[3]张晋藩.清律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2.

[4]清圣祖实录 (卷五) [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5.

高中历史人物的评析 篇2

一、必修2案例的分类

1. 几种主要分类述评

依照不同的角度, 可以将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划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 (见表1-1) 。

2. 必修2的案例分类

根据案例在教材中的地位、功能及体现课标的要求的不同, 必修2的案例可分为以下类型 (见表1-2) , 本文是以这一分类进行研究。

二、必修2案例的评析

1. 引述说明型案例

(1) 内容与形式

在必修2中这一类案例主要是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出现, 通过案例内容的描述, 以具体事件引述上文提出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说明地理原理或规律产生的过程、原因或用以解释说明某些地理概念等。这一类的案例内容有[2]: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说明了某个种族占优势就形成种族聚居区;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这两个案例则分别介绍了交通布局的变化引起了聚落形态的变化和商业中心位置的不同;玛雅文明的消失说明了文明消失的原因;河南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分别解释了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的概念。

(2) 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类案例的应用, 旨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学生思维, 让学生通过对案例提供的实际情境的阅读和思考, 加深对上文提出的地理原理、概念等知识的理解, 以达到课标提出的“举例说明或运用实例分析”等要求。这一类案例相当于例子的性质, 可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替代, 常在教学进程的某一环节中穿插进行。

2. 印证巩固型案例

(1) 内容与形式

这一类案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出现, 但往往在每个案例后面都配有活动, 它与上一类案例的最大区别是增设了活动内容, 案例的容量更大。必修地理2中的大部分案例是属于这一类型。包括[3]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介绍了芬兰历史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美国的人口迁移、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南昆铁路等案例分别介绍了影响人口迁移、农业区位选择和变迁、工业区位选择、交通布局等因素;珠江三角洲音响生产的工业集聚、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介绍了相关地理事物的形成规律和过程。

(2) 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一类案例, 为地理原理和规律提供了例证或验证, 并为进一步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素材, 起到了承转起合的作用, 讲授这类案例旨在调节学生的情绪, 并通过“活动”, 活跃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明确目标指向, 围绕“活动”探索目标进入学习状态。这类案例在教材中的编排既有巩固知识又有迁移拓展的作用, 相对于引述说明型案例来看, 这一类案例对学生进行学法引导的作用更显著, 更能体现课标中对“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如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用芬兰历史上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很好印证了上文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紧接案例的活动分析了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 课程标准对此没有明确要求, 了解转变因素有助于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活动中给出一般因素, 案例提供芬兰不同转变阶段的因素, 用个别印证一般。而第一章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和案例3: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 在上文给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综合因素后, 提出影响国内外人口迁移的具体实例, 并为紧接案例的活动提供了素材。这两个案例涉及国内外人口迁移的因素, 并与上文“我国现代人口迁移”进行结合, 通过时空比较来发现不同时空条件下人口迁移的不同主要原因, 实现了课程标准: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的要求, 有助于学生学会一般原理用于具体实例时的判断推理 (演绎推理) 的方法。

3. 探究拓展型案例

(1) 内容与形式

这一类案例的表现形式也是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进行综合呈现, 但在这一类案例的前面或后面往往安排有另一相类似的内容, 但它们可能不是以案例栏目出现的, 而是被安排在“活动”或正文中, 起到类比的作用。这一类案例的内容所包含的地理信息比印证式案例更丰富。必修2地理中的第三章第二节和第三节农业地域类型及第四章的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中的案例均属于这一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为例说明农业中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生产特点、形成过程和区位条件。工业地域中的美国硅谷、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这三个案例则分别说明了传统工业、新兴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生产区位条件、生产特点等。

(2) 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一类案例旨在探索问题, 总结规律、特点, 在工、农业生产地域的形成中主要属于这一类案例。这类案例的安排, 旨在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 对比分析, 理解生产地域的形成原因、条件及问题产生的根源等;侧重于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迁移实践的能力, 更充分体现“学会学习”, “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4]的基本理念。如第三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把季风水田农业安排在正文中, 而商品谷物农业则以案例的栏目出现, 这样既可让学生掌握种植业形成的一般原因和生产特点, 又可通过对比, 理解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特殊性。

4. 理论应用型案例

(1) 内容与形式

这一类案例主要有两个: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5], 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来表现。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说明了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对应关系及城市等级提升的条件;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是城市六边形服务网络的嵌套关系理论的运用。

(2) 功能和适用性评价

这一类案例旨在体现课标“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 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的这一要求, 同时让学生通过学习, 能把理论很好地应用于实践, 并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如第二章案例2: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 案例3:荷兰坪田居民点的设置。

上文给出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的规律, 案例2:选取中国最高级别的城市上海, 具有典型性, 通过城市规模和级别的变化, 以及区位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说明了城市规模、位置与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 从区位和交通的侧面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其他侧面 (如经济部门、资源等侧面) 为实现课程标准作了示范。

阅读材料给出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规律, 案例3选取比较典型的荷兰坪田居民点分布, 展示三级居民点人口规模等级与服务部门的关系, 也是从一个侧面为实现课程的要求作了示范。

这两个案例为下文的活动起到了示范作用, 活动是分析城市人口规模等级与服务功能及服务的空间范围之间的关系。

由于不同类型的案例在教材中的地位、功能及体现课标的要求的不同, 广大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实施不同的教学。案例教学的主要方法有讲解分析法、引导自学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等。建议教师引述说明型案例, 以引导自学法为主, 可提供类似乡土案例;印证巩固型案例以讲解分析法为主;合作探究法要用在探究拓展型案例中;理论应用型案例应以练习法为主。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为研究对象, 对教材中以案例栏目出现的2—3个教学案例进行分类, 并从内容、表现形式及功能和适用性方面进行评析, 旨在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必修2案例,分类,评析

参考文献

[1][2][3][5]袁书琪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 (必修)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4]陈澄, 燓杰主编.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6]凌申主编.走近高中新课改——地理教师必读[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7]段玉山主编.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陈澄主编.地理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高中历史人物的评析 篇3

【关键词】高中 历史人物 评析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有关历史人物评析的知识点。历史是由人和人的活动产生的,歷史人物在历史教材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高中人教版历史课程除了必修内容以外,还增加了一个选修板块,其中涵盖了许多古往今来的重要历史人物,让学生选学。高中历史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历史人物作出适当的评析,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一、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提出,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对历史人物的评析也是如此。比如,在高中历史人教版教材中,讲到“维新变法”一章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从一方面看,康有为是进步的维新派,从另一方面看,康有为又是守旧的保皇派。讲到国民政府北伐时,可以将吴佩孚作为例子,该人物对内制造了“二七惨案”,而对外却反对巴黎和约,坚决不肯做日本人的汉奸。而林彪是优秀的军事家,同时也是政治野心家,其阴谋导致了其最终失败。

此外,在评析历史人物时不能简单地一分为二,有时还需要一分为三甚至更多。例如,讲到《王安石变法》这一章时,老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编撰了《资治通鉴》,为我国历史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司马光也反对王安石变法。张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天文学家,但其在数学、地理、绘画、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一定的造诣。达·芬奇是著名的画家,而他在机械、生物、医学、自然学等领域都作出了成就和贡献。因此,正确评析历史人物,一定不能只看一个方面。

二、通过成长经历了解历史人物

学生在评析历史人物时,有时会提出疑问:“为什么该人物会采取这样的行动呢?”这时候,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探索历史人物的经历,从经历中找出原因。例如,讲到秦始皇这一人物时,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该人物的生平。秦始皇和其母曾为了逃避追杀而躲入赵国,过着寄人篱下、寝食难安的日子,后来秦始皇灭赵国之后,赶到邯郸,把与其母亲有过节的人全部活埋。了解了事件的始末后,学生更容易理解秦始皇的行为。此外,历史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柳如是别传》、《万历十五年》等著作,这类书中对万历皇帝的行为作了深刻独到的解析,学生读后会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三、根据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展开分析

任何历史人物都拥有自己特定的时代和环境,评析历史人物必须结合该人物所处的时代,并综合考虑当时的社会价值观。例如,学到《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时,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孔子便成了当时人们所称的圣人。但发展到新文化运动时,孔子却成了众人批判的对象。新中国刚成立时,孔子的形象得以修复,而到了文革时,又喊出了“批林批孔”的口号。如今,人们再次肯定孔子的成就,是结合了“以德治国”的理念。孔子并没有变,而是时代变了。因此,在评析历史人物时,还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此外,讲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时,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评析张謇这一历史人物。该人物是我国著名的实业家,但却放弃了官职,回乡开办企业。这也是由于人物所处的时代,面临着晚清民族危机,民族工业随之兴起。如果脱离这一背景,就难以理解一向重农抑商的中国,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实业家。

四、采用三个“是否”评析历史人物

三个“是否”的具体含义是:第一,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第二,是否推动了社会文明前进;第三,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例如,邓小平对毛泽东的评价是:“七分功三分过,功大于过。”这一评析完全符合三个“是否”的标准。

同样,还要很多历史人物可以用“功大于过”这一词语评说。比如秦始皇和汉武帝。这两名皇帝有许多地方相似,如好大喜功、压榨民力、追求长生不老等。但这二人都为中国的统一和民族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依然值得肯定。此外,也有的历史人物并非功大于过,比如唐玄宗。讲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都是在唐玄宗的治理下发生的,因此可以算为功过相抵。而过大于功的,也许很难想到康、雍、乾这三位皇帝。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这三位皇帝都十分勤政,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同时抵抗外敌,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然而,从思想上看,康雍乾时代制造了史上最为严重的文字狱,对人民进行思想禁锢,且闭关锁国,奉行八股取士的选拔制度,造成了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落后状态。了解了这些知识,学生才能对历史人物作出客观的评析。

结束语:

历史人物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历史教师要教会学生全面、辩证、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历史人物,综合考虑并评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过程带来的影响,从中得到收获。正确评析历史人物,能够培养并提升高中生的历史认知和价值观,从而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春华.论高中历史人物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高中历史评析比较类题目 篇4

1、亮明观点。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关键词可以抄下来)

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思路二:外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3、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一般不要照搬政治课所学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课上所学原理为思路、为依据,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

以下是我整理的范文,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1、(2008年海南单科26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史记》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旧唐书》

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宋)陈亮:《龙川集》

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清)归玄恭:《归庄集》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12分)范文:(答案仅供参考)第一部分:分述地位变迁

汉朝,严格限制商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唐朝,商人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但政治地位低下。宋朝,农商并举(并重),地位提高。

清朝,商人社会地位甚至超过士,社会重视商人。第二部分:分述地位变迁的原因

汉初经济残破,为恢复发展农业。严格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唐朝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政府实行开明的政策(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宋朝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

清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注:以上两部分可以按朝代顺序逐条对应着写,条理更清楚,更不容易丢分。)第三部分:总体评价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是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重农抑商政策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虽在封建社会初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长远看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农商并举、农工商并重,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才最有利社会发展。

清朝商人地位高于士,也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2、(2011年全国新课程卷41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范文一:(答案仅供参考)

观点:我认为西方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非洲、拉美、亚洲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史实:

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思想: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外交)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当西方崛起的时候,亚非拉各国相对落后。比如中国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虽然产生,但发展缓慢,受以下因素阻碍:政治上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思想上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所以亚非拉被殖民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以亚非拉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范文二:(答案仅供参考)

观点:我认为西方的崛起主要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但也受到其他文明成就的影响。史实:

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中国古代文明长期世界领先,对西方产生巨大影响。比如:

经济上: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在清前期以前一直世界领先。

政治上: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到欧洲,尤其是科举选官制度影响近代西方文官制度。

科技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对西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贸易上: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连接欧洲和中国,以及郑和下西洋,都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传播了中国先进的技术和文明。

(注:如果只答西方或只答中国,最多给一半分数。西方史实和中国史实至少要各有3个角度也就是6方面史实才可以得满分,如果少一个角度的史实就扣2分。如果只有一个观点加一个史实,只能得三等文)

3、(13分)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

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范文:(答案仅供参考)

观点: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正确。旧生产方式解体虽然产生了苦难,但历史的主题更主要的是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2分,必须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史实:旧生产方式解体带来的苦难: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收入减少),没有了谋生的手段,无所事事,世风日下,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任意两点就可以得2分)

新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化的开端(机器生产)。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瓦解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生产力1分,生产关系1分)

4.董仲舒被历代称为“醇儒”,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刘歆称董仲舒为“群儒首”,东汉班固称董仲舒为“儒者宗”。但汉代《谶书》假孔子言:“董仲舒乱我书。”针对以上对董仲舒思想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参考答案(一):逻辑1分

观点一:董仲舒是儒家思想重要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儒学。2分 史实:9分

1、董仲舒主张大一统思想出自《公羊春秋》和孔子的政治观。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他提出君王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否则降灾异谴责和威慑,继承了孔孟“仁政”主张。

4、董仲舒主张君王施政以德为主,继承孔子为政以德主张,仁、义、礼、智、信五常为人伦道德标准,继承孔孟仁义主张。

参考答案(二):逻辑性1分,观点:我认为董仲舒不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更多是吸收各家思想。只是为巩固中央集权和大一统需要而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史实:9分

1、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吸收法家韩非子的主张。

2、或假借阴阳五行家思想对儒学改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降灾异.3、以刑辅德吸收法家,以法为纲,注重刑法作用,董仲舒思想实际体现为外儒内法。

4、依据公羊春秋,融合黄老之学、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参考答案(三):逻辑性1分

观点三:我认为董仲舒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吸收了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思想体系。2分

史实:(观点一和观点二的结合)9分

5.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12分)

【解析】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在全球扩张。中国市场广阔,必然成为其经济侵略的对象。鸦片战争前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对华走私鸦片,引发中国的禁烟运动。这成为导致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因此,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答案: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19世纪是西方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的年代,殖民势力已经渗透到亚洲。在西方国家中,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亟需打开中国的大门。此时的中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的繁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秩序与中国的朝贡体系产生了剧烈冲突。围绕着鸦片贸易,中英矛盾不断升级。可见,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及全球的扩张,体现了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的碰撞,在这样的大势下,鸦片战争无可避免地爆发了。

6.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陈旭麓先生认为传统经济结构的近代更生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但以积极影响为主,我认为是科学的。因为,经济结构变动虽产生了诸如人们收益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世风日下等负面现象,但经济结构的变动,更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进而推动社会政治体制,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促使中国融入世界潮流,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而且还出现妇女进入近代企业做工,部分女孩创新产品,出口美国,获取收益,也是有力的证明。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综横双向发展说”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世界近代历史(1500~1900年)进程的一家之言。其主要观点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是指西方资本主义上升、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横向发展是指世界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取得联系,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过程;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制约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横向发展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它们共同的基础和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从而把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进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纵横双向发展说”。(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1500年~18世纪中后期:(纵向)15世纪前后,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横向)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带来的早期殖民扩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从此,此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期:(纵向)18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英法美等国产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横向)伴随着殖民扩张和商品输出,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了世界的联系和交往,传播了先进了思想和生产方式,冲击了其他地区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3)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纵向)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生产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工业结构的巨大变化,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资本主义统治日益巩固;(横向)同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以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撒切尔主义是指撒切尔夫人上台后(20世纪80年代)在保守党内出现的一股占统治地位的“新右派”势力的意识形态,是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混血儿。它一方面坚持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另一方面却又主张新保守主义的文化右翼纲领政策。它反对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对福利

国家的支持之上的“共识政治”,是更为广泛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国际性的反对平等主义和集体主义倾向的一部分。在对待平等问题上,……,提出“社会不平等天然就是错误的或有害的”这一观点,是“天真的和不合情理的”,平等主义的政策(特别是苏共所遵循的)只能创造出一个单一的社会,而且这些政策只能借助专制力量来推行。

在撒切尔主义的主宰下,英国成功地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并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当然英国也付出了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以及社区分裂等代价,以至于几年前英国一家电视台在做“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英国人”的民意调查时,撒切尔夫人以高票荣膺探花。

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撒切尔主义对于英国的功过。(12分)

1、撒切尔主义对于英国功大于过。

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等欧美国家出现“滞涨”现象,一方面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严重,这标志着欧美国家信奉的凯恩斯主义对经济调节的失灵。

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在经济上减少国家的干预,增加市场调节,并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在政治上奉行新保守主义的文化右翼纲领政策。在撒切尔主义的主宰下,尽管英国付出了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以及社区分裂等代价,但英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或

2、撒切尔主义对于英国过大于功。

撒切尔主义尽管缓解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滞涨”现象,使英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但是从长远看,它却种下一系列恶果。

因为撒切尔主义是站在右翼资产阶级敌视人民的立场,在政治上奉行新保守主义的文化右翼纲领政策,而且还不惜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无视社会的不平等,最终使英国付出了贫富差距迅速扩大以及社区分裂等代价。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著名学者朱学勤说:“改革一旦发生,万万不能停顿。„„验之于辛亥革命前,清末改革不可谓无诚意,不可谓不‘俯允民情’,最后却是被核心深处的那把老算盘绊倒:1909年推出‘皇族内阁’,名单一公布,舆论大哗,这才逼反了立宪党人,这才有1912年清室逊位。改革既已发生,从此就意味着与革命赛跑。不能改革到一半,摸到一块最大石头搂在怀里不动弹,那就只能让后面的革命赶上来扑倒„„”

请结合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晚清政府推进近代化进程的相关史实,评述材料中的相关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法理意义上讲,1789年8月,封建秩序及其特权在法国已经被铲除,而数年以后,欧洲最老

且看似最有权势的君主国消失了,同时天主教会也坚定地服从于世俗国家。在短短几年里,法国大革命将法律平等和个人权利的自由观转变为政治现实,同时也表明了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以长期被排斥在政治之外的大众为基础的人民革命。大革命使国家自由和个人自由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政治中真正且核心的问题。这一场决定性的胜利,为十九世纪自由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开辟了道路,产生了世界性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然也有人指出: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各国的经济和政治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资产阶级最终在各个领域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观点一:法国大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更深远。(2分)

评述:法国大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若干基本原则; 法国大革命是群众革命成功模式,为世界的革命运动树立典范;刺激民族主义的兴盛;所揭示之“自由”“平等”“博爱”迄今为世人追求的至高价值。(评述部分每点2分,满分8分,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结论:法国大革命是从政治的角度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是思想洗礼和社会的革命,影响深远。(2分,总结性的语言,对观点进行呼应,对评述进行归纳,言之成理即可)观点二:工业革命对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更深远。(2分)

评述: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英国的生产力水平,并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英国在世界称霸的基础;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最终推动世界各国迈向近代化。(评述部分每点2分,满分8分,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结论:英国工业革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是渐进式的经济变革,影响深远。(2分,总结性的语言,对观点进行呼应,对评述进行归纳,言之成理即可)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894年甲午战败后,张之洞给清政府上了一道后来被称为其新政总纲的《吁请修备储才折》,提出九个方面的主张:即编练陆军、重建海军、修筑铁路、分设枪炮厂、广开学堂、速讲商务、讲求工政、派员出国考察等。张之洞以卢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兴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张之洞在湖北设置各类新机构36个,其中25%是按清政府的指示而设,75%是按张之洞的意旨而设。

清末新政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新政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明显发展,政权机构和军队发生了较大变化,政治思想异常活跃,科举废止,留学热和办学热兴起,从某种意义上讲,清末新政促进了革命的爆发。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指出,“西学之中,西艺非要,西政最要”,“政尤急于艺”。后来孙中山先生誉张之洞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摘编自《从张之洞新政看湖北崛起》等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张之洞湖北“新政”的主要思想和实践效果。(6分)

(2)如何理解孙中山称张之洞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9分)(15分)【答案】⑴政治改革优先,再推广到农、工、商、学、军各界,维护清朝统治,(3分),张之洞的“新政”主张,与后来的清政府推行的“新政”的具体措施相似,具有时代的进步性。湖北“新政”实践效果明显,推动了湖北的近代化进程。(3分)

⑵张之洞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张,其思想认识高于一般洋务派;张之洞等推动的清末“新政”,使旧体制遭到巨大破坏,为民主革命的爆发提供了一定的社会环境;他在湖北进行的军事改革,客观上位武昌起义的爆发准备了条件。从根本上看,改革适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起到了革命的作用。(9分)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深情地缅怀那已逝的盛世,其提出的办法是“复礼”,孔子把“礼坏乐崩”的根源归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这样,孔子就把恢复理想政治的基础建立在了个人的道德心理之上,把外在规范的强制约束转化为人心的内在自觉要求,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

——摘自《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材料二

色诺芬在《回忆录》中指出,在苏格拉底看来,有资格成为王者和统治者的,“不是有王笏的

人,不是偶然入选的人,不是占有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权或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还把知识作为改造城邦每一个公民的根本手段。他断言,美德即知识,“一切别的事物都系于灵魂,而善是灵魂本身的东西。”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治国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人思想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9分)【答案】(1)政治主张:德治(或为政以德、以德治民)。(2分,回答恢复传统的礼乐制度以维护社会秩序或提倡人道主义思想可得1分)

这一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社会正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主要来源;对中国古代文化造成深远影响。(4分,回答2点即可)

(2)相同点:都强调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都主张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都提倡人道主义和人性。(4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

不同点:孔子停留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和方法上,即“克己”;(2分)苏格拉底主张对人的本性作深刻的反思。(3分)

比较类型题目

设问类型基本上有三种:

(1)相同点(或相似点)比较类:其呈现形式有“比较在……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指出……和……在……上的相似之处(或相同点)”,“比较……和……的共同点”等。

(2)不同点(或相异处)比较类:其呈现形式有“概括……和……的不同特点”,“指…和……在……上的不同点”,“ ……和……相比,在……方面发生的新变化”等。

(3)异同类比较:其呈现形式主要有“比较……和……的异同点”,“对………进行比较”等。

答题模板

该类设问的解答基本上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比较对象。首先明确要比较的是哪几项历史事物,然后明确要比较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是异同点。

第二步,确立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关键。题目已设置了比较点的按要求比较即可;题目没有设置比较点的,要根据题意确定比较点。比较点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

第三步,组织答案。解答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关联所学知识。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等,然后行文上为“都……”。对于共同点的回答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所有要比较的历史事物。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也要首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 “A……;B……;C……”,对所有要比较的历史事物逐项作答。

1.幸福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理想,什么是幸福?达到幸福的途径是什么?中西方思想家众说纷纭,形成了不同幸福观,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生活心理和生活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

中国古代传统伦理非常重视对义利、理欲、苦乐、荣辱等幸福观的探讨。孟子主张: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荀子认为:“荣辱之来,必象其德。„„故言有召福也,行有召辱也,”主张以修养德性来“召福”: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放弃私利。其中,“多子多福”和家族“香火”旺盛成为个人幸福观的显著标志和重要体现。

在西方.以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思想家的幸福观与中国儒家的幸福观更为接近,他们认为人生幸福具备三个条件:身体、财富和德行,而德行最根本。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性和美德,就决不会有幸福,幸福在于善行。

材料二

近代中西方的幸福观

在近代,中国人的幸福观日趋多样化,有人把国家的独立富强当做终身幸福而奋斗,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些思想家以批判三纲、提倡自由、平等为前提,逐步形成了注重利群且倾向合理利己的求乐免苦幸福观。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在欧洲,功利主义流行.“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式上所接纳和欢迎的幸福观..在功利主义者看来,个人利益是人类一切行为的依据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快乐和幸福的重要内容就是获得和占有财产.在这种原则的驱使下,欧洲载着利炮的坚船驶向各个大洋,在大肆劫掠别人财富的同时,在世界各地升起了自己的旗帜。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2分)材料一表明古代中国人的幸福观呈现出重义利、理欲、苦乐、荣辱和突出家族观念等特点,你认为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3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践行“求乐免苦幸福观”和实现民生幸福方面,各提出了什么构想?(2分)这些构想并没有真正实现民生幸福,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概括近代中国和近代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是什么?(6分)答案:(1)共同之处:注重精神满足;重视道德修养。(2分)原因:是由小农经济决定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宗法制度和观念的制约。(3分)(2)构想:洪秀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建立人人平等和绝对平均的理想天国(或颁布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1分)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1分)根本原因: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1分)(3)原因: 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国家和个人都陷人生存的危机(或民族危机严重)。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更多人要求个性解放。(3分)西方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带来经济的巨大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解放人们的思想;享乐思想流行。(3分)2.思想家眼中的君民关系

在中外政治发展中,君与民的关系曾是东西方思想家们共同探索的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材料二:洛克(1632-1704)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人民推选代表组成拥有最高权力的立法机关,并选定国家的形式;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材料三:康有为在一份代拟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仁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强?盖千百万之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

(1)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异同?(2分)(2)概括材料二中洛克的思想(不得照抄原文),其与孟德斯鸠主张主要差异是什么?(5分)(3)英国在走向近代民主国家过程中是如何体现洛克的基本思想的?(2分)(4)材料三中奏折的主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尚非其时”的社会原因。(3分)

高中历史人物的评析 篇5

2013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试题稳中有变, 全面渗透新课程理念, 坚持基础性、时代性, 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试卷坚持以能力立意, 根据教材主干知识, 创设新情境, 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和文科综合能力的考查。

一、试题分析

1.从题型来看稳中有变, 以材料构题, 试题模式稳定, 设问方式和类型稳定。非选择题40题设问稍有变化, 由两问变成三问。试题设计上, 材料由分段式材料变成完整单独的材料, 考查更趋主题化, 比如考查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41题的设计更加多元化, 除了文字观点外还有图表信息, 由评述题变为说明题, 主要考查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 难度相对下降。选修题45题材料立足教材本身, 命题模式不变, 考查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 以及清末新政的实质, 两次改革结果差异大的原因。

2.新情景材料的选取, 与去年考题有明显不同, 在题干材料的选取上, 回归课本趋势明显, 由“脱离课本”走向“回归课本”, 由“脱教材考”走向“抓纲务本”, 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 使历史教、学、考有“本”可依, 有理可据, 基础与学科思维能力并重。如32题:1950年, 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 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 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似

D.历史上关系紧密

评析:材料的选取立足教材, 材料内容近似于课本内容, 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 考查角度平和, 学生很容易入题, 四个备选项中, A项是直接原因, B、C两项是政治、经济原因, D项是历史原因, 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 重在学科思维的考查, 体现了立足基础重在能力考查的理念。

3.考点分布较为合理。中国古代史 (24题、25题) , 世界古代史 (26题) , 世界近代史 (27题、28题) , 中国近代史 (29题、30题) , 世界现代史 (31题、32题、33题、34题、35题) , 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内容都有涉及。如24题考查中国古代分封制度:在周代分封制下, 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 战国时期, 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 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 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4.从试卷难度来看, 难度层次比较分明, 对学生有区分度, 立足史实基础识记、理解、运用, 重在综合能力的考查, 体现新课标理念。

5.从试卷价值取向来看, 整套试卷贯穿新史观, 不拘泥于教材, 注重历史的借鉴功能和多元性、广阔性、整体性。如29题:考查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在中国现代化中的作用。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 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6.从试题考查内容来看, 重在考查主干知识。如24题中国古代分封制度、25题中国古代主流思想、26题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27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28题文艺复兴、30题新民主主义革命、31题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32题多极化趋势经济区域化、33题斯大林模式等等, 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如31题:有些学者认为, 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 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7.注重对考点知识的理解以及史实之间的联系。27题:对于“光荣革命”学生都知道, 但如果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一史实与当时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 就会影响做出正确的选择。35题:有俄罗斯学者认为, 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该题重点考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苏俄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联系。如27题:1688年, 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 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 (詹姆士二世的女儿) 为女王, 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8.强调时序性, 通过提取有效信息判断历史时期, 把握阶段特征。如34题:给出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 根据德国与周边国家疆域的变化, 来判断图的先后顺序。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历史综合知识, 史实必须清楚, 考查知识范围涉及到了世界近现代的国际关系。

9.不回避热点。今年高考历史试题仍然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 隐含着很多对热点问题的考查。如40题海洋题, 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二、2014年高考备考建议

1.紧抓主干知识, 注重整合知识结构。

依据考纲、突出主干、时空整合、从专题到通史再到专题的复习思路, 在历史史观的统领下构建知识体系, 重视大事年表的运用, 强化时序性, 及其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深化重要历史问题, 对重要的概念或结论做到分解, 体会, 记忆。研究单元、课、目标题, 揭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阶段特征。注重整合知识结构, 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依托某个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从知识学习到规律探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思维能力。要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加强对历史背景、历史联系和历史概念的掌握和判断。

2.强化历史发展的时序性。

通过大事年表复习历史史实, 落实大事年表的专项过关检测, 进行通史整合复习, 把握阶段特征。如复习《20世纪70年代的东西方世界》一课可以采取大事年表列表整合20世纪70年的史实, 通过史实归纳概括其阶段特征。

方式一:

方式二:

由70年代中国大事年表可以归纳出70年代中国的阶段特征:从政治斗争为中心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从武力完成祖国统一向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转变;从与西方对峙向与西方缓和关系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从主观主义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转变;文艺教育从“万马齐喑”到走向正轨等。由70年代世界大事年表可以归纳出70年代世界特征: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美苏争霸以美守苏攻为主, 但苏方前景不容乐观;局部战争不断, 但全球缓和趋势加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经历了从黄金时期到“滞涨”再到调整的过程;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变化等。通过大事年表复习历史史实, 并归纳阶段特征, 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和整体联系, 弥补教材零散的不足, 对知识进行通史整合, 利于学生全面准确把握和理解知识。

3.加强材料解读能力的培养。

强调运用新材料, 创设新情境, 以新材料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运用、迁移的能力, 仍是今后新课程高考命题能力考查的主要方向。尤其41题给我们的启示是, 今后的教学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 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和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多组织讨论与课题研究, 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训练学生的历史写作能力和初步的历史研究方法。而选做题给我们的启示是, 选修课复习单纯的按课本章节, 而不注意对完整历史线索的梳理和历史问题的整合, 注重按通史线索来讲授, 并把选修部分整合到必修教材中。

4.渗透时事热点, 关注社会现实。

在高考复习中多注意把握时代主题对于预测复习重点有一定意义, 对于老师而言要注意判断、把握时代潮流、历史主脉和本质, 注重周年、次周年大事的历史教学。2014年的周年纪念大事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兴中会成立120周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95周年;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开始90周年;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开始80周年;1949年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65周年;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50周年;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研制出第一辆蒸汽机车200周年;1944年美英军队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70周年等。

5.新史观引领教学。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带来的变化, 不仅仅是课程观念和教学观念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史学观念的变化。常用的史学观念: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及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将新史观融入教学, 对知识重组整合。

高中历史人物的评析 篇6

1 主题:鲜明突出,军垦人屯垦戍边“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主题鲜明突出,是纪录片的创作要旨。新疆是曾经的古西域,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1949年9月,王震率部队和平解放新疆。新中国成立后,部队屯垦戍边、兴修水利、发展工业等各项事业,为新疆的发展倾尽了全部精力,为这戈壁荒原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迁。

创作者希望通过这样一部关于新疆发展的纪录片,让观众了解在中国的境内,军垦一代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发展、建设新疆,有些人更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军垦二代、三代接受着祖辈、父辈的召唤,为心中的精神与职责坚守岗位、坚守边疆,用生命写着自己的诗篇,写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历史。

2 叙事手法:“纪实跟拍”十三维动画演绎,平实中有不平凡

历史纪录片就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反映当代人对历史的看法,体现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历史观念。关于历史纪录片的素材一般是一些枯燥的文字、档案、遗址,照片、视频等。如何用这些材料建构出一个生动的故事?又如何艺术地处理好审美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呢?

在纪录片《天山忠魂》中大量运用了纪实跟拍的表现手法,通过过去的图片、视频叙述历史的同时,亲历者讲述自己的军垦生活,使纪录片更加具有说服力和亲和力,让观众能切实感受到人文价值的体现,大大增强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吸引力和可看性;并且,纪录片还大量运用了三维动画演绎的方式来描述一些画面,让观众更加清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把握事件的发展。

3 叙事结构与层次:围绕大的主题基调,板块式呈现

纪录片作为人类历史的一种记录方式和表现方式,其最大魅力就在于对真实生活的呈现。虽然纪录片必须以真实的内容为基础,但并不排斥巧妙的叙事结构与层次。这部纪录片分6集叙述,分别是第一集,凯歌进疆。讲述了南征北战的老兵,他们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此后新疆的沧桑巨变。第二集,屯垦天山。讲述军垦人如何开发、建设新疆。第三集,戈壁母亲。讲述了60多年前,一批批中国女性到西域去追寻理想。第四集,生命之水,讲述了代代军垦人为大漠中的“水”奉献了青春。有些人更是奉献了生命。第五集,血铸边关。讲述一代代军垦人用生命在戍守边关的故事。第六集,大漠丰碑。讲述了一代又一代兵团人在大漠、戈壁、草原和雪山间伫立起一座座大漠丰碑。6集内容各有侧重点,用6大块相对独立的内容并列地组织在一起,每块内容有一条自己的发展线索,但都是从一个基点出发,综合地表达了一个总主题。

4 空镜头的使用,在这部纪录片中意味深长

《天山忠魂》作为一部人文历史纪录片,主要采用旁白、解说加画面的“主观式”来表现内容。纪录片大量使用了空镜头来表现新疆的地理风貌。一望无际的沙漠、千年不死的胡杨、巍然屹立的雕像和纪念碑等,空镜头的大量运用能够对整个片子的段落划分、节奏把握和情感渲染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加强纪录片观感和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纪录片在开头与结束部分都大量使用了空镜头。比如,在纪录片第一集开始,便是长达1分钟的空镜头,其中画面包括了黄色的沙漠、被白雪覆盖的天山、千年不死的胡杨还有象征希望的日出景象,向观众开篇呈现了纪录片讲述的地点,通过地点全景展示。

5 各种声音的合理运用、且与画面高度契合

在《天山忠魂》中基本全程都是同期声录制,并且运用了自然音响,这就把边疆的原貌展现了出来。音乐的运用紧密结合画面和李立宏老师的解说,我们可以听到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音乐和乐器声音,再加上李立宏的声音浑厚,韵味十足,其配音的人物与其声音浑然一体,使人物的形象更深入人心。李立宏在《天山忠魂》中的话语虽然平静温和,但是却在情节发展上起了关键作用。声音与画面的高度统一,为这部纪录片增色不少。

编导秦川说:“大自然只给了他们一片空空荡荡的戈壁,而他们还原了一个热热闹闹的传奇”。《天山忠魂》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河南电视人献给260万“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一代代兵团官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无私奉献、屯垦戍边精神的最崇高的敬意。戍边精神,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军垦人就像大漠中千年不死的胡杨,信仰在,精神就在!同时,是我们作为中华民族子孙庄严唱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保卫边疆的一曲正气之歌。

摘要:河南电视台在新疆生产兵团成立60周年之际推出了自主投资拍摄的6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天山忠魂》,献礼于兵团,一代代军垦人为心中的精神与职责坚守岗位、坚守边疆,用生命写着自己的诗篇,写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历史。

高中历史人物的评析 篇7

师:(课前播放 《好汉歌》)气势磅礴的 《好汉歌》铿锵有力。让我们在歌声中继续走进课文。齐读课题。

师:初读课文,文中的两个主人公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答,师板书)

师: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人物的这些特点?请大家默读3~7小节,画出描写林冲与洪教头的词句,边读边思考,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在相关语句的边上做批注。

(生读文,画句子,思考。)

【评析:慷慨激昂的《好汉歌》,既渲染了气氛,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说说主人公给自己留下的初步印象,既回顾了课文内容,也为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特点作了铺垫。】

二、品词析句,体会人物特点

(一)学习第3小节

师: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在第3小节。两个人刚见面时各是什么样的?

生:“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写出了洪教头不文明。

师:两个词语就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特点。读名著,就要抓住关键词句仔细揣摩。

生:我从“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中看出洪教头目中无人,没礼貌。

生:“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从中看出他瞧不起林冲。

师:(出示句子) 谁能读出他对林冲的藐视?(指名读)

生:从“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中也能读出洪教头小看林冲。

师:(出示句子) 从这句话中你还能读出什么?

生:我读出了洪教头对柴进很不满。

师:真会读书!什么样的笑是冷笑?

生:不怀好意、充满嘲讽的笑。

师:笑林冲什么?

生:笑他是犯人 。

生:笑他冒称武师,没有本事 。

师:洪教头还笑谁?

生:他还笑柴进 。

师:人物的语言多有意思!谁能读出洪教头的特点?

师:这一小节中,还有洪教头说的话。(出示: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是真教头。”)洪教头是怎样说这句话的?

生:跳起来说的。从中可看出他嚣张狂妄。

师:语言能折射人物的身份,反映人物的特点。我们再来读读描写洪教头的这几句话。

师:作者抓住洪教头语言、神态、动作(板书:语言、神态、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尤其突出对语言的刻画,使洪教头的形象栩栩如生。这种方法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借鉴。

【评析:本篇课文是历史小说,而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之一。教学中,姜老师能突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教会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不仅要说出来,更要读出来。更难能可贵的是,姜老师能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不拘泥于“读”,更着眼于“写”,教会学生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意义不可小觑。】

师:洪教头咄咄逼人、嚣张跋扈,林冲怎么样?

生:从“庄客“”想必“”大官人”等词语可以看出林冲有礼貌。

……

师:第3小节对林冲的描写只有寥寥几笔,只写了林冲的两个动作和一句话。(出示: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师:洪教头当着众人的面羞辱林冲,骂他是犯人、骗吃骗喝,还说要跟林冲较量较量。要是换成武松、鲁智深,早就跟他打起来了,林冲却连说“不敢,不敢”。他真的不敢吗?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林冲。(出示林冲简介)

师:当高衙内想霸占林冲妻子,鲁智深要收拾高衙内时,林冲说———(出示:权且让他这一次。生读)当董超和薛霸准备杀害林冲,鲁智深要为他报仇时,林冲连忙叫道———(出示:师兄不可下手!生读)今天,名声不响的洪教头公然挑衅自己,他还是连声说———(出示:不敢,不敢!生读)他真的不敢吗?

生:不是,是不想。

师:是不愿意!言为心声。从这四个字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生:林冲不仅谦虚,更能忍让。

师:一个“忍”字道出了他的内心世界。人物的语言多么耐人寻味。

【评析:第3小节描写林冲的笔墨甚少,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林冲的性格特点,姜老师适时地补充了林冲的相关背景资料,同时通过阅读原著补充相关知识点,让林冲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中逐渐丰满起来,也使学生在丰富的阅读中产生独特的体验并走向多元化理解,进一步感受林冲谦忍的内心世界。】

(二)学习4~7小节

师:课文4~7小节详细写了林冲和洪教头交锋的过程。从中你又有哪些收获?

生:“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我从这句话中看出洪教头在示威,势在必得。

生:我从“又想赢得这锭银子”看出他很贪财。

……

师:文中每个词、每句话都有着丰富的内涵,都能反映人物的特点。第7小节是描写俩人比武最精彩的部分,大家再读一读,思考:俩人较量的每个回合分别出了什么招?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姜老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钻研文本。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进一步了解了小说的特点,对林冲与洪教头人物特点的认识也渐趋明朗。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成为本节课一道亮丽的风景。】

师:当洪教头用尽浑身功夫使出“把火烧天”的狠招时,林冲———

生:把棒一横。

师:当洪教头跳起来举棒劈头打来时,林冲———

生:往后一退。

生:当洪教头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时,林冲———

生:抡起棒一扫。

师:洪教头对林冲穷追猛打,林冲只是一横、一退、一扫,就将他打倒在地。林冲怎么样?

生:林冲武艺高强。

师:俩人较量得精彩,我们更要读得精彩,要把人物不同的特点读出来。(生读)

师:老师觉得洪教头还不够狂妄、不够心急。再读。

师:这样读,我们仿佛看到了正在比武的两个人,让人觉得身临其境。我们再来领略一下俩人比武的场面。(播放视频)

师:再读这段话,一定能把人物特点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师:此处,作者又一次对洪教头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对于林冲仍然是轻描淡写,原因何在?

生:写洪教头是为了衬托林冲。

师:如果说对林冲的描写是正面的,那么对洪教头的描写就是反面的。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较多的笔墨描写洪教头,以更好地衬托林冲的武艺高强。这样的方法叫反衬(板书:反衬),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评析:为了使教学更有效,姜老师让学生反复品读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三个回合,感受林冲的武艺高强,并通过播放视频,使学生逐步加深对林冲的认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此处,姜老师适时渗透“反衬”这一写作方法,让学生不仅明白文章“写了什么”,还要弄懂文章“是怎么写的”。】

三、推荐阅读,唤起阅读期待

师:洪教头傲慢无礼,林冲一再忍让。当洪教头要置林冲于死地时,林冲点到为止,轻松获胜。林冲武艺高强、谦虚忍让,这就是好汉。《水浒传》中的梁山108个好汉,各有各的特点。课后大家读读《水浒传》,感受梁山好汉的不同特点和他们的豪情与悲苦。(播放 《好汉歌》)

高中历史人物的评析 篇8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应用策略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应用现状

国家实施新课改以来,信息技术教学的地位得到提高,仍有很多关于信息技术的争论。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目标,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由于信息课程具有操作性、灵活性等特点,相较于其他课程显得较为复杂。高中信息技术课既有与其他课程相近的地方,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是目前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方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二、高中信息教学方法评析

(一)讲练结合

讲练结合是指教师演练、操作后,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练习的方法,讲练结合一直都是高中教学方法中使用频率最多的。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操作性特点,所以讲练结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讲练结合过于程序化,使得课堂气氛枯燥,无法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且对学生来说,带有盲目学习型,过分注重技能的掌握,而不了解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使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时,要有针对性,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讲练结合方法的。对于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以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以采用“边教边学”方法,让学生跟着老师边学边练,提高教学质量。

(二)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包括5个环节: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学生思考,完成任务,交流经验,总结。由于其更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技能,任务驱动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优点有目共睹,其自身也具有弊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滥用。现如今,只要提到教学方法,首先想到的就是任务驱动,任何教学内容,不论有何特点,一律使用任务驱动进行教学。②任务设计的误区。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方法的关键步骤,设计任务的目的就在于强调教学主旨,掌握教学技能。许多教师没有明确任务设计的意义,将任务设计等同于练习。③教师包办操作过程。任务驱动的灵活性就在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研究探索,教师在旁起到引导作用,而现实中的高中教学恰恰相反,许多教师包揽了一切任务,将操作过程中会出现的一切问题都直接讲解,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

(三)主题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主题教学方式成为高中教学的主流方法,即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主题活动中,让学生实现对信息的采集、探索、加工等,完成相关任务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题教学不排斥其他教学方法,可以和其他教学方法一起运用,互相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目前的信息教学中,主题教学方法存在着教学主题不明确,使用过多过滥,主题作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以教学需求为主体,真正考虑学生的需求,在切实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主题教学,综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主题学习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应用策略

在高中信息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虽然都有其应用价值,但是都存在争议。因为人们观点不同、国家政策的变化,对这些教学方法的观点也不相同。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理性看待、创新运用。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完美的、毫无弊端的,在发挥其价值的同时,也存在着局限。讲练结合适合训练学生的技能,任务驱动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主题教学则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任何教学方法,只有经过具体实践,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四、结束语

好的教学方法是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出来的,需要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于以往的教学方法不能照搬照套,而要在原有方法上自己创新,有针对性的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不断积累经验教训,逐步完善教学方法,促进高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骆泽东.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评析与应用策略[J].才智,2013,(18):70-71.

上一篇: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下一篇: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