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十篇

2024-08-03

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 篇1

关键词: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环境空气,气相色谱法,活性炭

二氯甲烷为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具有类似醚的刺激性气味;二氯乙烷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味甜,能缓慢分解变成酸性,颜色变暗。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都是常用的化工有机溶剂,能溶于氯仿、乙醇、二硫化碳和乙醚等绝大多数常用的有机溶剂。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容易弥撒在空气中,人体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对身体有害。目前国内还没有空气中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的环境标准测定方法,空气中对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分别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有过文献报道,但环境空气和废气中这二种物质同时分离和测定的方法还较少[1 -3]。本文建立了用活性炭吸附空气中样品,二硫化碳解析,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同时测定环境空气中的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节约了试剂成本和和检测人员的时间。

1 试验部分

1. 1 仪器和试剂

美国安捷伦7890 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 NNOWAX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 30 m × 0. 53 mm × 1 μm; 活性炭吸附采样管( 内装20 /40 目活性炭) ; 青岛崂山KB - 120TSP大气采样器; 2 m L样品瓶; 10m L溶剂解析瓶; 安捷伦微量注射器10 μL、25 μL,1 000 μL移液器。

二硫化碳、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均为色谱纯。

1. 2 色谱条件

柱温: 90 ℃ ; 进样口温度: 200 ℃ ; 汽化室温度: 220 ℃ ;检测器温度: 250 ℃ ; 空气流量: 400 m L/min; 氢气流量60 m L / min; 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量: 4. 0 m L / min分流进样,分流比为10∶1,进样量为1 μL。

1. 3 样品采集和前处理

用大气采样器以0. 5 L/min流量采集60 min,采得空气样品30 L,同时在现场作样品空白。采样后将活性炭管两端套上塑料帽,标记号码后置于清洁容器内保存带回实验室分析[4]。将上述采过样的活性炭倒入10 m L溶剂解析瓶中,加1 m L二硫化碳,塞紧管塞振摇1 min,放置30 min( 或稍长) 并不时振摇解析,在与校准曲线相同条件下进样分离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 1 校准曲线配制和样品测定

用1 000 μL移液器移取1 000 μL二硫化碳到螺纹口样品瓶中,用10 μL微量注射器移去4 μL,再补充加入2 μL二氯甲烷、2 μL二氯乙烷,配制成标准贮备混合液,浓度分别为2 653 mg / L和2 520 mg / L。用1 000 μL移液器移取1 000 μL二硫化碳到螺纹口样品瓶中,用10 μL、25 μL微量注射器分别移去1 μL、3 μL、6 μL、12 μL、20 μL,再补充加入相同量的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标准贮备混合液,以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保留时间定性,色谱峰面积外标曲线法定量进行线性回归,得线性回归方程,校准曲线方程见表1、表2。

用测定校准曲线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空白样品对照的解吸液,测定的样品的峰面积减去空白样品的峰面积后,由标准曲线得出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的样品浓度,保留时间为定性指标。

2. 2 检出限的测定

按照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连续分析7 个低浓度样品,计算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S,检出限MDL = S·t( n - 1,0. 99),式中t( n - 1,0. 99)为置信度99% 、自由度为n - 1 时的t值( t( 6,0. 99)=3. 143) ,S表示n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5]。结果表明,该方法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的检出限为0. 34 mg/L和0. 29 mg/L,当在采样体积为30 L的条件下,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最低检出质量浓度均为0. 01 mg/m3。

2. 3 精密度和准确度

取15 个空白活性炭管,平均分成3 组,向第一组5 个活性炭管中依次加入1 μL的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标准贮备混合液,向第二组5 个活性炭管中依次加入3 μL的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标准贮备混合液,向第三组5 个活性炭管中依次加入5 μL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标准贮备混合液标准中间溶液,最后再按1. 3 步骤进行样品处理后进入色谱柱测定。结果见表3、表4。

由表3、表4 可见,3 种浓度标准溶液测定的结果重现性较好,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均小于9%,二氯甲烷加标回收率为95. 8% ~ 104. 5%; 二氯乙烷加标回收率为95. 2% ~104. 7% ,该方法加标回收率符合分析测试质量控制要求。

3 结论

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 篇2

1 临床资料

2 例患者均为男性, 事件发生时均在现场。

患者1:47岁, 患者2:44岁, 于2009年3月20号13:10在含焦油罐内用含有二氯甲烷除漆剂从事除漆工作, 两人佩戴的防毒面具均漏气。工作5min后同时昏倒, 被他人发现及时救出罐体, 2例患者约3~10min后神志转清, 均感觉头痛, 头晕, 恶心, 乏力, 均呕吐一次, 量不详, 无抽搐及尿便失禁, 于14:20由“120”送入我院。入院时, 二人神志清, 精神萎靡, 口唇发绀, 咽部充血, 表情痛苦, 仍感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痰中带少许鲜红色血, 听诊双肺呼吸音变低, 血生化, 血气分析、脑肺CT检查, 提示:低氧血症、中毒性肺水肿。患者1既往有糖尿病史, 血糖10.32mmol/L, 患者2昏倒时接触地面火碱, 左面部眉弓及颧骨处1.5%深二度化学烧伤。诊断明确后, 给予脱水利尿, 清除氧自由基, 营养脑细胞, 促进代谢解毒, 保护肝肾, 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经39~44d治疗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急救期护理

(1) 立即给于鼻塞吸氧4L/min, 入院1h内给予35%酒精湿化吸氧, 促进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降低而破裂, 以利于改善肺通气,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咳嗽、咳痰, 必要时机械吸痰。 (2) 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双通路静脉留置针) 。 (3) 及时有序的遵医嘱给予脱水利尿, 防治脑、肺水肿, 促进代谢氧和, 清除氧自由基, 解除气管痉挛, 保护肝、肾、心脏, 控制血糖, 预防感染等治疗。 (4) 给予雾化吸入, 心电监护, 正确采集血、尿、痰标本, 注意患者保暖, 清洗被污染皮肤。 (5) 注意沟通方式:适时安慰, 认真倾听, 使患者感到舒适、安全。 (6) 请烧伤科给例2患者会诊, 给予专科治疗。

2.2 监护期护理

针对2例患者入院后出现以下护理问题,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2.1 气体交换受损, 低效型呼吸形态

入院3d内监测2例患者血气分析, 均提示低氧血症。5~9d内2来患者2次肺CT均提示肺水肿。 (1) 保持呼吸道通畅。鼻塞吸氧4L/min,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咳嗽、咳痰量、性质、颜色。Q4h监测血氧饱和度, Q6h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使药液有效进入呼吸道, 进行局部治疗, 可消除炎症, 减轻咳嗽, 稀释痰液, 帮助祛痰[1]。 (2) 肺水肿纠正后, 给予每日一次高压氧治疗, 提高氧分压, 纠正低氧血症。 (3) 控制输液滴速, 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量出为入。 (4) 在用药方面一定注意遵医嘱准时、准量、准确的方法把准确的药物给准确患者[2]。观察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 特别应用糖皮质激素, 应检测血糖、血常规。

2.2.2 咯血痰

2~4d均有咳嗽, 咳痰, 白色粘痰中带有少量鲜红和暗红色血丝。 (1) 注意观察咯血痰量、颜色、性质, 尽量准确详细报告医师, 酌情使用止血剂。 (2) 患者尽量卧床休息, 监测血压和脉搏变化, 并注意患者咯血时症状, 如出现胸闷气短、发绀、烦躁、紧张、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应立即通知医生, 并备好气管插管, 做好抢救准备。 (3) 患者取头低脚高位, 轻拍背部, 协助咳痰。

2.2.3 营养失调, 低钠, 肝功受损

5~10d出现低钠131.1~132.3mmol/L, 10~27d内肝功监测:ALT85~90U/L、AST82~94U/L、LDH 307~423U/L。采用10%氯化钠纠正低钠, 观察患者有无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监测肝功、血糖, 酌情应用保肝, 保护胃黏膜药物, 三餐前测血糖 (阿卡法) , 酌情应用胰岛素。患者1入院后血糖5.0~15.1mmol/L, 指导其进食高营养易消化饮食, 少食多餐, 限制含糖食物摄入。

2.2.4 预防交叉感染

酌情使用抗生素, 每日室内通风2次, 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 减少人员探视。

2.2.5 肾功受损

患者1入院1~5d内BUN8.62~9.93mmol/L。监测肾功、尿常规, 24h出入水量, 负平衡200mL, 观察尿液的颜色和性质。

2.2.6 脑组织灌输量改变

2例患者20~30d内均感头晕、头痛、乏力。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 尽量卧床休息, 如睡眠不良, 及时报告医师酌情药物纠正, 并给予清除氧自由基, 保护脑细胞药物, 必要时行脑CT、脑电图检查。

2.2.7 皮肤完整性受损

患者采取右侧卧位或平卧位, 请烧伤隔日换药, 碱中和膏与美宝外涂。

2.2.8 焦虑、恐惧

由于职业病中毒均属于突发事件, 患者对毒物缺乏了解, 担心预后, 简单向患者介绍毒物的基本知识, 治疗情况, 向患者明确: (1) 正在采取的治疗护理措施, 能保证患者安全。 (2) 负面心理对疾病的不利影响, 使患者主动配合, 保持情绪稳定。

3 体会

急性职业病就诊时, 情况危急, 病情变化迅速。临床工作者除注意询问患者职业病接触史外, 还应分秒必争, 察颜观色, 抓住每一表现时特征, 认真鉴别, 及时做出准确处理措施[3]。接诊护士具备机敏的反应能力, 娴熟的操作技能, 善解人意的沟通能力, 是为抢救成功争取宝贵时间的关键。另外, 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 细致观察, 得当的护理措施, 特别是加强心理护理, 是患者痊愈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5-126.

[2]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547.

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 篇3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趋重视,政策上对新能源项目的逐渐倾斜,新能源产业已经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最好时机。锂电池作为新能源储存和输出缓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这一轮发展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而作为锂电池重要组成部分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也将成为重要的一环。在锂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中,湿法隔膜技术需要在流程中使用易挥发物质洗脱残留的溶剂,一般使用的易挥发物质为二氯甲烷,需要洗脱的溶剂为石蜡油。为将这两种物质相溶后的混合物质分离以便重新回收利用,普遍采用二氯甲烷精馏回收装置进行分离回收。

2、二氯甲烷精馏工艺简介

在现有的二氯甲烷精馏回收装置中,来自萃取的二氯甲烷和石蜡油的混合物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处理,通过精馏回收装置分离二氯甲烷和石蜡油。流程简图1如下:

3、存在的问题

现有工艺塔底温度的设计过高;塔顶真空的设计可有可无;回收的石蜡油必须经过二次处理后方有可能继续回用(国内目前并无回用先例,对此技术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说明原工艺的设计理念过于理想化,不适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对精馏过程中产生的冷量、热量未能充分利用,在能耗方面造成颇多浪费。

3.1塔底温度、真空设计不合理

根据原设计内容,塔底温度控制在304℃,塔顶压力控制在-0.05 MPaG,利用了真空、高温易于分离的工作原理,考虑了塔顶二氯甲烷产品及塔底石蜡油产品都可以回用。但在实际生产中,塔底石蜡油产品虽然浓度达到了99.5%以上,却因种种原因无法进行回用,只能作为废油处理。这些原因包括:色差较大、含固体杂质、二氯甲烷对制膜设备的影响等等。这些原因在二氯甲烷回收装置中无法解决,只能通过后续系统解决,故原方案对塔底温度和塔顶压力的设计便成为可有可无。

3.2塔底供热介质选取不合理

根据原设计内容,选取的塔底供热介质为导热油,通过导热油炉供热,而在实际生产中,导热油的温度最高达到120℃即可,导热油炉并未充分利用。

3.3塔顶热量与进料冷量利用不合理

二氯甲烷/石蜡油精馏装置的作用是将经过萃取后含石蜡油油的二氯甲烷萃取液通过精馏方式对二氯甲烷及石蜡油进行分离后回收利用。现有工艺技术中,其进料的二氯甲烷萃取液用导热油炉进行供热挥发,塔顶二氯甲烷气体用冷冻水进行冷凝,塔顶二氯甲烷气体的温度为40℃,进料二氯甲烷萃取液的温度为0-16℃。在这个过程中,塔顶二氯甲烷气体的热量和进料二氯甲烷萃取液的冷量未进行运用,并且利用外部供热供冷,还额外多消耗了热量与冷量。

4、优化措施

4.1塔底温度、塔顶真空优化

在认识到上述问题后,立即停用真空、降低塔底温度至40-100℃,通过实际生产来看,塔顶二氯甲烷无实质影响,塔底石蜡油采出后浓度达到98%,损失少部分二氯甲烷,但电耗、二氯甲烷损耗以及能源消耗大大降低。

4.2塔底供热介质选取优化

在湿法隔膜的生产中,尾气通常采用气体回收装置进行处理,气体回收装置需要使用低压蒸汽进行反脱处理,故一般都会配有低压蒸汽锅炉,考虑到回收系统塔底温度达到40-100℃即可,那么同时采用低压蒸汽为精馏装置供应热量便成为绝佳的选择。

4.3冷量、热量利用优化

针对原技术方案中热量与冷量的浪费,对流程修改如下:增加一换热器,对塔顶二氯甲烷气体及进料二氯甲烷萃取液进行换热,冷却后的塔顶二氯甲烷气体去冷凝器继续与冷冻水换热至需要的温度;进料二氯甲烷萃取液加热后进入精馏塔内。

5、优化效果

5.1经济效果显著

经计算,停止真空后,每年可少排二氯甲烷200吨,减少电耗5.5万度,降低生产成本约80万元;采用低压蒸汽作为精馏塔底热源之后,可以节省导热油炉的一次性投资一百余万元。

5.2社会效益明显

停用真空后,每年少排二氯甲烷200吨,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6、结语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湿法隔膜技术也会不断进步和创新,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降低成本会成为企业的主要工作和赢利点,这就需要对石蜡油以及二氯甲烷的混合液体进行更为有效的处理,最终的目的是使石蜡油及二氯甲烷完全分离且均可回收利用,以减少资源浪费和降低企业成本。

(作者单位:苏州捷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 篇4

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

建立了一种直接进样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的方法.采用高容量的阴离子色谱柱,进样体积为500 μL,以25 mmol・L-1 Na2CO3为淋洗液,流速1.0 mL・min-1,在30 min内可以测定饮用水中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的检出限分别为5.11,14.32 μg・L-1,回收率在85.0%~103.2%.应用此方法对南方某市水源水和出厂水中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进行了测定.

作 者:齐剑英 吴颖娟 张平刘娟 陈永亨 QI Jian-ying WU Ying-juan ZHANG Ping LIU Juan CHEN Yong-heng  作者单位:齐剑英,QI Jian-ying(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006)

吴颖娟,张平,刘娟,陈永亨,WU Ying-juan,ZHANG Ping,LIU Juan,CHEN Yong-heng(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006)

刊 名: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ISTIC PKU英文刊名:PHYSICAL TESTING AND CHEMICAL ANALYSIS PART B:CHEMICAL ANALYSIS 年,卷(期):2007 43(11) 分类号:O657.31 Q516 关键词:离子色谱   阴离子   二氯乙酸   三氯乙酸   饮用水  

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 篇5

二氯甲烷是一种挥发性卤代烃污染物,对人体有致癌作用,是全球最为重要的气态有机污染物之一[2]。因此,回收二氯甲烷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1 回收二氯甲烷的一般工艺过程与原理

一般回收二氯甲烷工艺方法,主要应用蒸馏塔,通过蒸馏工艺,将回收到的母液进行处理、蒸馏过程,将可重新利用的组分通过蒸馏工艺进行提纯,从而达到回收再利用目的。

但是,一般工艺方法过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化学制药过程中产生的含二氯甲烷的废液进入塔中通过蒸汽不断地加热,溶媒开始不断汽化,被汽化的溶媒到达塔顶,经过换热气被逐级冷凝成为液体,又重新回到塔内的过程[3],经过一定时间全回流后塔顶为组分较纯的轻组分,塔底为组分复杂的难挥发组分,开始采出成品时要求边采出边回流,不断的回流可以压住塔顶温度使得难挥发的组分一直处于塔底,塔顶一直是较纯的轻组分。由于不断的采出使得塔内轻组份越来越少,表现出来的就是顶温、釜温升高,成品质量不合格,此时需要将塔内重组分倒出,重新进料蒸馏,这样从时间、经济、产率上都是不合理的。

2 回收二氯甲烷工艺方法的对比性试验研究

通过直接精馏方法、洗料精馏方法的两种二氯甲烷清洁回收工艺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得出最佳的工艺方法,并用于生产实践中验证。

2.1 试验所需的主要试剂与仪器

2.2 直接精馏方法

2.2.1 直接精馏法简单的工艺流程

2.2.2 直接精馏回法主要过程

1.量取一定量的二氯甲烷(废液),测试样品中的水分、PH,再取样品1500ml缓慢倒入玻璃塔中,加热至沸腾,产生蒸汽。

2.经过一定时间后,二氯甲烷被汽化经塔节逐步上升到冷凝器中,充分冷凝后成液体进入分相罐。

3.在分相罐内静数钟中置分层,重相(二氯甲烷层)回流到塔中。

4.回流一段时间后,关闭分相罐回流管路,从分相罐中采出轻相(水层),促使分相罐中料层上升,轻相(水层)由上部溢出进入分水罐。

5.分水观察料液澄清,分相罐水层不再增加,塔顶温度在38.5℃以上时,取样测水分在0.12%左右,可收取少量前馏分,前馏分提取后打开回流管路,然后继续回流分水。

6.取一定量的前馏分,取样测试水分,若水分值≤0.1%、塔顶温度在38.5℃、控制回流比为3:1时,收取二氯甲烷层成品,取样化验二氯甲烷的综合水分值0.06%即合格。否则,重新回塔精馏。

7.当温度达到42℃时停止收料[4]。

2.3 洗料精馏方法

2.31 洗料精馏法简单的工艺流程

2.3.2 洗料精馏法的主要过程

1.量取一定量的二氯甲烷(废液),测试样品中的水分、pH,再取废二氯甲烷1500ml,加水(质量比约为10%),搅拌混匀;

2.采用NaoH(工业级)调PH到7-7.5,充分搅拌30分,静止30分,并记录消耗碱的用量;

3. 取碱洗后的料液1500 ml倒入玻璃塔中,加热至沸腾,产生蒸汽;

4. 二氯甲烷汽化后经塔节上升到冷凝器中,充分冷凝后变成液体进入分相罐;

5. 在分相罐内静置分层,重相(二氯甲烷层)全部回流到塔中;

6. 回流一段时间后,关闭分相罐回流管路,从分

相罐中采出轻相(水层),促使分相罐中料层上升,轻相(水层)由上部溢出进入分水罐;

7. 分水结束后,打开回流管路,继续回流分水;

8. 分水观察料液澄清,当分相罐水层不再增加、塔顶温度在38.5℃以上、取样测水分在0.12%左右时,可收取少量前馏分,取一定前馏分后,取样如水分值≤0.1%、塔顶温度在38.5℃、回流比控制为3:1时,方可收成品,继续精馏,取样化验,直至二氯甲烷的综合水分值0.06%即合格,否则重新回塔精馏;

8. 当温度达42℃时,停止取料。

3 两种精馏方法得到的试验结果分析

3.1 直接精馏法得到的成品分析

通过仪器分析,用直接精馏方法得到的成品二氯甲烷的结果见表2。

从上表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二氯甲烷平均收率只有91.09%较低;平均水分虽只含有0.07%但是实验过程中分水困难,增加了精馏质量控制难度;平均pH8.45显碱性,增加了二次利用的成本;单位产率平均工时7h也略显较高,增加了分离的人力成本。总之,虽然该方法过程简单,设备成本低,劳动强度较低,但釜残液排放污染环境,操作时间长。因此,不适宜作为大生产的回收工艺路线。

3.2 洗料精馏法得到的成品分析

通过仪器分析,用洗料精馏回收方法得到的成品二氯甲烷的结果见表3。

从表3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洗料,二氯甲烷收率稳定,平均达94.89%以上。平均水分0.1%实验过程中分水较易;平均pH6.55基本显中性,不需要经过二次处理;单位产率平均工时75h较低,减轻了的人力成本。总之,该回收方法过程较简单且洗料时可取出大量杂质,缩短了精馏时间,降低了精馏控制难度,排放釜残液污染小,但只有洗料时劳动强度较大。

3.3 实际生产条件下洗料一精馏实验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经过几批生产验证,证明该工艺与实验相吻合,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目的。该方法既可降低生产成本,节约人力、物力和能源,也可降低COD的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回收率达95%以上。

4.小结

通过两种工艺方法的试验对比,我们可以清楚的得出二氯甲烷清洁回收工艺即用洗料精馏回收方法,相对于其他方法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并通过工厂实际试验也能得出同样的结果。

1.直接精馏法,二氯甲烷回收率较低,实验过程中分水困难,增加了精馏质量控制难度。虽然该方法过程简单,设备成本、劳动强度较低,但釜残液排放量大,污染环境较严重,操作时间长,因此不适宜作为大生产的回收工艺。

2.洗料精馏法,二氯甲烷收率较高且稳定,达94.89%以上,操作过程较简单且洗料时可取出大量杂质,缩短了精馏时间,降低了精馏控制难度,排放釜残液污染小,降低了药品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化学制药过程中含二氯甲烷废液的清洁回收问题。通过直接精馏法和洗料精馏法清洁回收二氯甲烷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得出较为优异的二氯甲烷清洁回收工艺方法,并同时运用此工艺方法在实际操作环境下运行,验证其有效性,实现降低药品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目的。

关键词:二氯甲烷,直接精馏,洗料精馏,对比试验

参考文献

[1]杨柳.头孢唑林钠二氯甲烷回收的工艺研究[J].科技信息2012,19(12):25-26.

[2]余俊堂.抗生素生产设备[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6.505-508.

[3]谭天恩.化工原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405-406.

[4]赵敬华.液体蒸馏[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3.366-368.

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 篇6

采用尝试采用氯苯二氯苯和混合溶剂对活性层影响的方法来探索改进电池效率的方法,并且取得显著效果。发现混合溶剂给出最好的表现( sola performance) 这种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短路电流密度的提高引起的,同时研究了活性层AFM高度图和相图的区别及其吸收曲线。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

聚3-己基噻吩(Poly-3-)购买于西格玛药品公司;

PCBM购买于Nano-C药品公司;

氯苯购买于西格玛药品公司;

邻二氯苯购买于西格玛药品公司。

1. 2 实验仪器

旋转镀膜仪( spin coater) 为Shinu + 仪器公司生产;

太阳光模拟器( solar simulator) 某仪器公司生产;

分子力显微镜AFM为Veeco仪器公司生产。

2 实验方法

如图1 所示,有机太阳能电池是做在有ITO镀层的玻璃板上,结构是ITO/PEDOT: PSS /P3HT:PCBM / Li F / Al。

2. 1 溶液制备

分别配制氯苯、邻二氯苯和混合溶剂( 氯苯: 邻二氯苯= 1∶ 3) 的20 mg /m L的PCBM和P3HT溶液;然后将PCBM和P3HT溶液按照1∶ 1的体积比混合。

2. 2 旋涂

将ITO玻璃分别置于超声振荡器中用去离子水、丙酮、和乙二醇中清洗后烘干备用,将ITO放置于紫外臭氧( UV-ozone) 处理20 min。然后将PEDOT: PSS( Clevios P VP 4083) 以厚度为40 nm旋涂到ITO玻璃基板上后放置到150 ℃ 环境中加热30 min。在充满氩气保护的手套箱中将上述已配制好的三种活性层溶液均以100 nm厚度分别旋涂到以覆有PEDOT层的ITO玻璃基板上。

2. 3 负极材料蒸镀和退火

将Li F和Al先后按照1 nm和100 nm的厚度蒸镀到上述已旋涂过活性层的基板上后送入烘箱以150 ℃ 的温度加热30 min后再自然冷却致室温。至此,实验制作部分完成。最后将制成的样品分别用原子力显微镜、可见光吸收光谱以及太阳光模拟器来检测其表面形貌、吸收光谱以及转换效率以分析不同溶剂对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

3 结果与讨论

3. 1 伏安曲线的绘制

图2 为三种不同溶剂的活性层电池的伏安曲线,由此可以看出,混合溶剂组的转化效率达到2. 948% ,明显高于氯苯组的2. 474% 和邻二氯苯组的2. 602% 。相比氯苯为溶剂的参比试验,二氯苯和混合溶剂设备的转化效率分别提高了5. 26% 和19. 43% . 我们用氯苯作为参比试验( control) ,开路电压Voc是0. 617 V,短路电流密度Jsc是7. 180m A / cm2,填充因子FF是0. 559,最终效率是2. 474% ,邻二氯苯的Voc是0. 615 V,短路电流密度Jsc是7. 673 m A / cm2,填充因子FF是0. 552,PCE是2. 602% ; 混合溶剂的Voc是0. 619,短路电流密度Jsc是8. 264 m A/cm2,填充因子FF是0. 570,PCE是2. 948% 。从表1 可以看出,使用邻二氯苯的Voc和FF与氯苯情况类似,但是Jsc有6. 87% 的提高。从而使PCE有5. 17% 的提高。混合溶剂的效果最好,最终混合溶剂组的PCE的19. 43% 提高主要是由于短路电流密度Jsc的15. 04% 和FF的3. 04% 的改善引起的。

3. 2 原子力显微镜( AFM)

图3 是通过原子力显微镜( 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 测得旋涂后的活性层表面形貌和相分布情况。很显然,二氯苯组的表面比氯苯表面要平整,而相比于单纯氯苯和邻二氯苯组,混合溶剂组的样品具有更加平整的表面; 平整的表面有利于活性层跟电极的完好接触,增大有机活性层与Al电极的接触面积。

另一方面,从相图上来看,三组表面均有小的突起,表面的突起是聚合物的不同聚集形态造成的[10]; 很明显,这种突起的粒径从上往下也是逐渐减小的,混合溶剂组的相图突起的粒径更小,这样利于激子的扩散和电荷的分离; 因为通常激子的扩散距离只有大约10 nm更小更均匀的表面形态能够提高电流和填充因子[11]。

3. 3 吸收光谱图

图4 三条曲线为三种不同溶剂的活性层可见光吸收光谱,从图中可以看到混合溶剂组的活性层吸收光谱在400 ~ 520 nm之间的可见光吸收强度明显大于另外两组,而这个区间的吸收主要是由于聚合物P3HT引起的; 分析认为,聚合物的聚集形态能够影响到能带分布,从而影响到最终的吸收曲线。所以,混合溶剂能够让P3HT形成更好的聚集形态从而更好的吸收光,提高了光的利用效率。

4 结论

分别试验了以氯苯、邻二氯苯及这两种溶剂按照1: 3 的比例混溶物作为溶剂来进行旋涂制作薄膜太阳能电池。通过对比这三种不同溶剂所制成的电池的活性层的表面形态、紫外- 可见光吸收谱、以及伏安曲线,发现氯苯和二氯苯互溶物组的产物可见光吸收强度和光电转换效率明显优于单纯的氯苯组和邻二氯苯组; 其中,二氯苯的情况又稍好于氯苯组。通过AFM的分析认为,在混溶物组中由于两种溶剂的作用,使得P3HT和PCBM之间形成了更好的相分离,而且这两相的分离后的尺度都为纳米级,比较均匀和平整。从而提高了激子的分离效率致使产生更多的载流子,提高了光的利用率,因而会产生明显的光电转换效率。该结果同时探索出了通过尝试不同活性层旋涂溶剂的方式来探索提升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Kim J Y,Lee K,Coates N E,et al.Efficient tandem polymer solar cells fabricated by all-solution processing.Science,2007;317(5835):222—225

[2] Price S C,Stuart A C,Yang L,et al.Fluorine substituted conjugated polymer of medium band gap yields 7%efficiency in polymerfullerene solar cell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11;133(12):4625—4631

[3] Xie X,Ju H,Lee E.Band gap enhancement by covalent interactions in P3HT/PCBM photovoltaic heterojunction.Journal of the Korean Physical Society,2010;57(1):144—148

[4] Dennler G,Scharber M C,Ameri T,et al.Design rules for donors in bulk-heterojunction tandem solar cells-towards 15%energy-conversion efficiency.Advanced Materials,2008;20(3):579—583

[5] Chen D,Nakahara A,Wei D,et al.P3HT/PCBM bulk heterojunction organic photovoltaics:correlating efficiency and morphology.Nano Letters,2011;11(2):561—567

[6] Ameri T,Min J,Li N,et al.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the P3HT/PCBM solar cells through NIR sensitization using a smallbandgap polymer.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2012;2(10):1198—1202

[7] Dang M T,Hirsch L,Wantz G.P3HT:PCBM,best seller in polymer photovoltaic research.Advanced Materials,2011;23(31):3597—3602

[8] Drummy L F,Davis R J,Moore D L,et al.Molecular-scale and nanoscale morphology of P3HT:PCBM bulk heterojunctions:energyfiltered TEM and low-dose HREM.Chemistry of Materials,2011;23(3):907—912

[9] Yin W,Dadmun M.A new model for the morphology of P3HT/PCBM organic photovoltaics from small-angle neutron scattering:rivers and streams.ACS Nano,2011;5(6):4756—4768

[10] Shaheen S E,Ginley D S,Jabbour G E.Organic-based photovoltaics:toward low-cost power generation.MRS Bulletin,2005;30(1):10—15

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 篇7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X-4型显微熔点仪(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PE-2400型元素分析仪(美国);Spectrum-one红外光谱仪(美国);Avance核磁共振仪(美国,TMS为内标,CDCL3作溶剂)。

对硝基氯苯、氯酸钾、硫酸、四氯化碳(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实验方法

在带搅拌的三口瓶中,加入7.9 g(0.05 mol)对硝基氯苯和35 mL65%(质量分数)硫酸水溶液,搅拌使对硝基氯苯溶解后,加热升温至55℃,在40 min内分批加入6.2 g(0.05 mol)氯酸钾固体,加完后继续保温搅拌反应7 h。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用四氯化碳萃取,四氯化碳层依次用6%(质量分数)亚硫酸氢钠水溶液、12%(质量分数)氢氧化钠水溶液、水洗涤后,再干燥,蒸去四氯化碳,重结晶得到黄色针状结晶8.7 g。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温度对氯化反应的影响

温度对KClO3-H2SO4的氯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较大,(如表1)。

由表1可知反应温度过高,KClO3-H2SO4的活性增强,但硝基的间位氯化选择性降低,使邻位氯化反应增加,副产物1,3-二氯-4硝基苯的量增多,1,2-二氯-4硝基苯的收率降低。反应温度过低,氯化剂的活性较弱,不足以使氯化反应发生或反应不完全,从而1,2-二氯-4硝基苯的收率也不高。

2.2 反应时间对氯化反应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研究反应时间对氯化反应的影响(如表2)。表2表明,反应时间对氯化反应有一定的影响,反应时间过短,氯化反应不能进行完全,1,2-二氯-4硝基苯的收率降低。反应时间达到8 h时,氯化反应已进行完全,反应时间超过6 h,1,2-二氯-4硝基苯的收率未见明显增加。

2.3 氯酸钾用量对氯化反应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研究氯酸钾的用量对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的数据表明,反应中减少氯酸钾的用量,产生的亲电试剂就减少,不足以使氯化反应完全,使1,2-二氯-4-硝基苯的收率降低。氯酸钾的用量增加,产生的亲电试剂增多,除了满足一氯化反应的需要外,还导致二氯化反应的发生,1,2-二氯-4-硝基苯的收率亦下降。

2.4 硫酸用量对氯化反应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研究硫酸的用量对氯化反应的影响(如表4)。反应中硫酸的作用主要是:(1)溶解反应物对硝基氯苯和产物;(2)为氯酸钾提供质子源和催化活化作用,使其产生高活性和高位置选择性的氯化亲电试剂[H2OCl]+。因此,硫酸的用量应该越大越好,但由表4可知,硫酸的用量超过35 mL时,1,2-二氯-4硝基苯的收率反而下降,这是因为硫酸的用量太高,使氯酸钾的分解速度过快,产生了大量的氯,致使氯化效率和选择性降低,同时还产生了二氯化副产物。硫酸的用量低于15 mL时,其催化活性降低,导致芳环亲电氯化反应不能发生或反应不完全,使1,2-二氯-4硝基苯的收率下降。

2.5 正交设计确定最佳实验条件

2.5.1 正交试验

通过制备1,2-二氯-4-硝基苯的初步实验分析, 可知影响1,2-二氯-4-硝基苯收率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反应时间、氯酸钾用量以及硫酸加入量。每个因素选三个收率较大的,用L9 (34) 表正交试验设计法进行试验, 确定1,2-二氯-4-硝基苯最佳实验条件(见表5) 。

按照表5正交实验设计确定的配方,进行正交设计,以收率为指标(见表6)。

从表6中极差的分析可见,在选定的范围内获得1,2-二氯-4-硝基苯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A2B1C2D3,即从室温升到55℃、反应时间6 h、n(KCLO3) ∶n(对硝基氯苯)为1 ∶1、 硫酸用量为35 mL。

2.5.2 验证试验

用A2B1C2D3的条件验证是否与正交试验相符,以证明正交试验结果是否可信(结果见表7)。

表7在A2B1C2D3条件下做了3次平行实验,结果与正交实验基本相符,证明正交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2.6 产品的分析鉴定

按本法制得的1,2-二氯-4-硝基苯产物,测得主要的红外光谱数据和核磁共振谱数据如下: 1HNMR(CDCL3,300MHZ)δ8.34~7.59(3H,m,phH)。IR(KBr压片)υ:3010、1592、1493、980(苯环),1533、1552(NO2)cm-1。

取样分析:熔点为45℃。

元素分析:实测值(计算值)%:C 37.64(37.52),H 1.54(1.56),Cl 36.98(36.95),N 7.26(7.30)。

结 论

用KClO3-H2SO4作为氯化剂直接氯化对硝基氯苯制备1,2-二氯-4硝基苯,取得了很好的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反应条件为:n(对硝基苯) ∶n(KCLO3)=1 ∶1,硫酸用量为35 mL,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6 h,反应收率为91.8%。

参考文献

[1]刘长春.含氟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J].化学世界,1994,(5):248-250.

[2]杨恒权,黄驰,喻鹏,等.2-硝基-6-氯甲苯液相氯化反应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7(4):445-448.

[3]俞一军,许文松.2-氯硝基苯气相氯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J].染料工业,2001,38(5):23-25.

[4]Hosni A M.Chlorination of aromatic compounds with chorusacid under non-aqueous condition[J].chemical Monthly,1999,130(12):1493-1497.

[5]唐培.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

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 篇8

摘要:利用植物栽体丝瓜瓤对黄孢原毛平革茵进行固定.研究了固定化细胞对2,4-二氯酚的降解性能.利用固定化细胞流化床反应器连续处理质量浓度为20mg/L的2,4-二氯酚废水.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吸附生长法能有效实现黄孢原毛平革茵的固定,固定细胞量可达0.791 g[细胞]/[丝瓜瓤].固定化细胞最适降解温度和pH值分别为35℃、6.0.对于质量浓度在20 mg/L以下的低浓度2,4-二氯酚,固定化细胞和游离细胞的.降解速率相当;对于质量浓度在50-120 mg/L的高浓度2,4-二氯酚.固定化细胞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以耐受更高浓度的2,4-二氯酚,其降解速率也高于游离细胞,最大降解速率是13.95 ms/(L・d).是游离细胞的2倍.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对固定化细胞流化床反应器连续处理2,4-二氯酚的降解效率有很大影响.固定化细胞对2,4-二氯酚降解过程遵循Monod方程.作 者:张莹    李小明    杨麒    曾光明    陈铭    ZHANG Ying    LI Xiao-ming    YANG Qi    ZENG Guang-ming    CHEN Ming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2 期 刊:工业用水与废水  ISTIC  Journal:INDUSTRIAL WATER & WASTEWATER 年,卷(期):2008, 39(4)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固定化    丝瓜瓤    黄孢原毛平革菌    2,4-二氯酚   

★ 声电联合技术氧化降解2-氯酚的研究

★ 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水力空化降解苯酚、二甲苯试验研究

★ 重金属对2-氯酚厌氧降解及微生态结构的影响

★ 排污权交易中水污染物区域层面初始分配研究

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 篇9

甘油法生产环氧氯丙烷分为氢氯化和环化 2 步, 即首先将甘油在催化剂无水乙酸或其他有机酸及其衍生物存在下, 于 80~90℃ 下通入干燥过的氯化氢气体, 使之生成二氯丙醇;然后将二氯丙醇在碱液的作用下, 脱去一分子氯化氢, 环化生成环氧氯丙烷。甘油和氯化氢反应所产二氯丙醇气相产品冷凝液中二氯丙醇的浓度较低 (其质量分数仅为 23%~43%) , 若不进行处理则严重影响环化反应的选择性, 同时也影响环化反应器的有效利用率。由于二氯丙醇、水、氯化氢会形成共沸混合物, 因此若直接采用精馏的方法进行分离则比较困难, 同时由于氯化氢的存在对设备材质的要求也很高, 故不宜采用精馏方法提浓冷凝液中的产物。

本工作以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甘油法生产环氧氯丙烷中试装置所产氢氯化反应冷凝液 (以下简称冷凝液) 为研究对象, 采用液液萃取法对冷凝液中的二氯丙醇进行分离, 筛选了萃取剂, 并对所优选萃取剂的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为进一步研究萃取液中二氯丙醇的分离及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及试剂

冷凝液, 含水、二氯丙醇、氯化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53%, 33%, 14%。正辛醇[分析纯 (AR) ], 1, 1, 1-三氯乙烷[工业纯 (CP) ], 对二甲苯 (CP) , 氯代苯 (CP) , 均由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1, 2-二氯乙烷 (CP) , 由上海菲达工贸有限公司和桥分公司生产。磷酸三辛酯 (AR) , 由上海晶纯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油酸甲酯, 纯度为 99%, 由上海锦超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苯甲酸苯甲酯 (AR) , 由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1.2 液液萃取方法

分别称取一定量的冷凝液和萃取剂移入干燥的具塞三角烧瓶中, 密封后放入 SHA (往复) 型水浴恒温振荡器 (江苏金坛安普实验仪器厂生产) 中振荡 20min, 将振荡后的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 静置分层后即得到有机相和水相。此即完成一级萃取。油相静置待用, 水相继续加入萃取剂, 重复上述步骤, 完成多级萃取。

1.3 分析及计算

原料及有机相中的有机物 (二氯丙醇和萃取剂) 经去除氯化氢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所用色谱仪为浙江温岭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 GC 9790 型气相色谱仪, 配有 SE-54 型毛细管色谱柱 (30m×0.32mm×0.4μm) , 分析时采用 FID 检测器, 内标法 (以异丁醇作为内标物) , 以 N2 为载气。检测器及汽化室温度均为 280℃。采用程序升温法, 初始温度为 60℃, 保留 1min 后以 10℃/min 的升温速率升至 85℃, 保留 5min 后以相同的升温速率升至 200℃, 保留 5min。

有机相的水含量采用上海化工研究院仪表厂生产的 KF-1B 型水分测定仪分析, 氯化氢的含量采用 NaOH 溶液滴定。水相含量采用物料衡算的方法获得。

二氯丙醇萃取率的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式中:K为分配系数, 即平衡后溶质在原溶液中的浓度与平衡后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浓度之比;n为萃取次数;V为被萃取溶液的体积;S为萃取剂的体积;En为萃取n次后的萃取效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萃取剂的筛选

控制萃取剂/冷凝液 (体积比, 下同) 为 1.2, 在常温下考察了正辛醇、苯甲酸苯甲酯、1, 2-二氯乙烷、1, 1, 1-三氯乙烷、对二甲苯、油酸甲酯、磷酸三辛脂、氯代苯等萃取剂对冷凝液中二氯丙醇的萃取效果 (如无说明, 均进行单级萃取, 下同) , 结果列于表 1。

由表 1 可见, 萃取剂正辛醇和 1, 2-二氯乙烷对冷凝液中二氯丙醇的萃取率较高, 它们的单级萃取率均在 80%以上。另外, 实验中发现当使用正辛醇时, 冷凝液的分层速度较快, 而 1, 2-二氯乙烷的分层速度则相对较慢。因此, 选取正辛醇为适宜的萃取剂。

2.2 影响萃取效果的主要因素

2.2.1 萃取剂/冷凝液

以正辛醇为萃取剂, 考察了萃取剂/冷凝液对冷凝液中二氯丙醇萃取效果的影响, 结果如图 1 所示。

由图 1 可见, 随着萃取剂/冷凝液的增大, 二氯丙醇的单级萃取率也逐渐升高;当萃取剂/冷凝液大于 0.83 时, 萃取率的增幅不大。故确定适宜的萃取剂/冷凝液为 0.83。

2.2.2 萃取温度

以正辛醇为萃取剂, 控制萃取剂/冷凝液为 0.83, 考察了萃取温度对二氯丙醇萃取率的影响, 结果如图 2 所示。

由图 2 可见, 随着萃取温度的升高, 二氯丙醇萃取率呈微降趋势, 故确定室温为萃取的最佳温度。

2.2.3 萃取级数

以正辛醇为萃取剂, 控制萃取剂/冷凝液为 0.83, 在室温下考察了萃取级数对二氯丙醇萃取率的影响, 结果如图 3 所示。

由图 3 可见, 随着萃取级数的增加, 二氯丙醇萃取率逐渐增大, 当萃取级数为 4 级时, 二氯丙醇萃取率达到 99.03%。由图 3 还可见, 当萃取级数大于 3 级时, 随着萃取级数的增加, 二氯丙醇萃取率的增幅变缓。故适宜的萃取级数为 3 级, 此时二氯丙醇的萃取率为 98.75%。

3 结论

筛选出正辛醇为液液萃取分离甘油氢氯化反应气相冷凝液中二氯丙醇的适宜萃取剂。在室温、萃取剂与冷凝液体积比为 0.83、萃取级数为 3 级的优化条件下进行萃取, 二氯丙醇的萃取率达到 98.75%。

参考文献

[1]魏文德.有机化工原料大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8:513-604.

二氯甲烷和二氯乙烷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于江苏省黄海农场第五生产区南14号地进行, 土质为黏壤土, 肥力中等。2016年6月23日机插水稻, 行距25 cm, 株距12 cm。7月16日 (水稻叶龄8.0左右, 稗草七至八叶期, 千金子六叶期) 进行施药。药后管理同大田生产。

1.2 试验材料

本试验供试药剂:20%二氯喹啉草酮悬浮剂 (定远县嘉禾植物保护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 (美国陶氏益农有限公司生产) 、20%二氯喹啉草酮悬浮剂 (定远县嘉禾植物保护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20%氰氟草酯油悬浮剂 (安徽圣丰生化有限公司生产) 。供试水稻品种为连粳7号,

1.3 试验设计

设4个处理, 即20%二氯喹啉草酮悬浮剂3 750 m L/hm2 (A) 、20%氰氟草酯油悬浮剂1 200 m L/hm2+20%二氯喹啉草酮悬浮剂3 750 m L/hm2 (B) 、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1 200m L/hm2 (C) , 以清水作对照 (CK)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66.7 m2。使用工农-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兑水450 kg/hm2进行均匀细水喷雾。施药后1 d复水建立水层, 并保水3 d。

1.4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施药当天晴好无风天气, 平均温度24.5℃。药后第3天有一个降雨过程, 雨日在7月19—20日, 累计降雨量19.4 mm。

1.5 调查方法

1.5.1 安全性调查。

施药后3、5、10 d对各小区水稻株型、分蘖数、株高[1,2]、叶片进行观察, 观察是否发生药害及水稻的生长情况, 如出现做好记录。

1.5.2 防效调查。

每小区定3个点, 每点0.25 m2, 施药前调查杂草基数;药后7、15 d分别调查杂草株数, 计算处理的株防效;药后20 d手工拔出杂草称鲜草重, 计算鲜重防效[3]。计算公式如下[4]: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的安全性

施药后3、5、7 d观察, 各试验小区水稻株型、叶色正常, 无药害现象发生, 各试验处理对水稻生长安全。

2.2 防效分析

2.2.1 茎叶处理后对稗草的防效分析。

由表1可知, 药后7 d, 处理B对稗草的校正防效最好, 为83.43%, 与处理A相当, 但极显著优于处理C。由表2可知, 药后15 d, 处理A、B对稗草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3.57%、94.64%, 防效相当, 但均极显著优于处理C防效 (82.67%) 。由表3可知, 处理后20 d对稗草的鲜重防效, 处理B与处理A差异显著, 处理B与处理C差异极显著。

(%)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平均值;防效后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0.01和0.05水平差异显著性。下同。

(%)

( (%%)

2.2.2 茎叶处理后对千金子的防效分析。

由表1可知, 药后7 d, 处理B对千金子的校正防效极显著优于处理A和处理C, 达到81.83%。由表2可知, 药后15 d, 处理B对千金子的校正防效达到92.07%, 仍然极显著高于处理A和处理C。由表3可知, 处理B鲜重防效极显著优于处理A和处理C, 达到96.87%, 而处理A和处理C分别为34.08%和31.39%。

3 结论

稗草与千金子是水稻田的主要杂草, 20%二氯喹啉草酮悬浮剂作为新型农药, 当使用量为3 750 m L/hm2时, 对大龄稗草有很好的除草效果, 但对千金子的效果不理想。当20%二氯喹啉草酮悬浮剂与20%氰氟草酯油悬浮剂混配时, 对稗草的防除有增效作用且能够较好地防治千金子。因此, 对稗草和千金子混生的田块, 可将20%二氯喹啉草酮悬浮剂与20%氰氟草酯油悬浮剂混配, 能够达到较好的防效。由于本地区10多年来连续使用五氟磺草胺, 导致稗草对其抗性上升、对大龄稗草的显著防效下降。20%二氯喹啉草酮悬浮剂对机插秧水稻安全, 且对稻田抗五氟磺草胺的稗草具有较高防效, 在本地区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5,6]。

参考文献

[1]王松洋, 孔德友, 张孝富.水稻机械旱直播栽培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 (16) :259.

[2]宗幼如, 花立莲, 吴常君, 等.水稻旱直播化学除草配套技术试验与应用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 2010 (6) :123-125.

[3]吴明昊.水稻旱直播田病虫草害综防技术[J].农家致富, 2012 (5) :34-35.

[4]陈传培, 蔡宝旺, 谢新旺.6种除草剂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效及作物安全性比较[J].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3, 34 (5) :56-59.

[5]王红春, 李小艳, 孙宇, 等.新型除草剂二氯喹啉草酮的除草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评价[J].江苏农业学报, 2016 (1) :67-72.

上一篇:震波探测仪下一篇:小高层住宅电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