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农惠农政策十篇

2024-05-10

强农惠农政策 篇1

(一) 基本情况

武威市农民从2002年开始, 逐步享受到了退耕 (牧) 还林 (草) 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两免一补”、小麦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村特困家庭医疗救助等共28项补贴补助, 补贴项目从开始的2项增加到了现在的28项, 年均增加4项, 补贴金额从开始的1307.2万元, 增加到了现在的44400万元, 年均增加7182万元, 年均增长549%。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力度不断加大, 标准不断提高, 规模不断扩大, 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几乎涵盖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各个方面。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给武威市农业和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有效地促进了武威市农业的发展, 以及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

(二) 基本做法

武威市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中的基本做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2009年之前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都由各相关部门分头落实, 程序、要求、做法都不尽一致;二是对一些涉及面广, 农民群众普遍受惠的政策, 各相关部门都能按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 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 集中人力贯彻落实;三是张榜公示, 落实到户到人;四是基本上都能做到收发分离, 两条腿走路;五是“卡、折”方式和现金方式并存, 以“卡、折”为主;六是2009年开始陆续都改革到了“一册明、一折统”支付方式, 实现了政策多头出、发放一个口, 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满意度。调研中农民群众普遍反映有了“一册明”就知道了党和国家对农民给了哪些政策, 我们从哪些方面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使“一册明”让我们明白了、清楚了原来我们享受着这么多国家的好政策。农民群众十分拥护“一册明、一折统”改革。

(三) 主要成效

强农惠农政策涉及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政策设计的角度分析, 惠农是基础, 强农是方向, 目的是化解“三农”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明显感受到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合农业实际、农村情况和农民愿望, 政策的贯彻落实调动了农业生产积极性, 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增加了农民收入。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农惠农政策对农村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两免一补”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农村合作医疗解决了大部分农民住院负担重的问题;退耕还林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 也解决了部分农民的生计问题;良种补贴提高了粮食生产良种覆盖率, 农机具补贴促进了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 这些政策措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二是强农惠农政策对农业生产影响深远。武威市的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农业生产性补贴总额达到近4.44亿元, 人均276.54元, 这些补贴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取向, 同时也减轻了农民因农资价格上涨造成的生产压力, 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对种粮农民收入的保障作用。

(四) 落实层面存在的问题

从武威市的贯彻落实情况来看, 落实层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上, 由于政出多门, 要求不一, 存在着管理部门多、兑付环节多、滞留延压多和工作效率低、补贴透明度低、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由于宣传不到位, 工作欠扎实, 存在着农民拿了补贴不知道补的是什么, 不明白自己应该补多少, 不清楚补贴发放的相关政策, 影响了强农惠政策效果, 并且由于不清楚不明白导致对相关部门不信任、不放心。三是存在着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的不匹配, 各相关部门对自己执行的强农惠农政策认识比较到位, 对政策要求比较熟悉, 但到了乡镇一级就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 突出表现在你问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了没有, 回答一般都是落实了, 你问一项具体政策落实了没有, 回答一般都是还没有。

(五) 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

从武威市的执行情况来看, 目前强农惠农政策在政策面上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政策, 没法规。农民群众对政策调整的担忧突出, 群众形象地说上面能不能把各项补贴政策像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一样固定下来, 给农民再吃上一个长久有效的定心丸, 以调动农民发展生产、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带动农民投入, 带动农村消费。二是资金增长快规模小, 投入机制不完善。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窄, 力度小, 尚未形成稳定长效、不断增长的强农惠农投入机制, 未能有效带动农业对社会资金吸附能力的提升, 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对上级的依赖性强, 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欠账多, 资金缺口大, 难以适应城乡一体化格局发展的需要。三是种类多标准低, 能惠农难强农。尽管截至目前在武威市统一执行的强农惠农政策已达28项, 县区也都陆续出台了一些补贴政策, 实际执行的在30项之上, 但大多数都是标准偏低, 覆盖面偏窄, 带动作用较弱, 因此难以起到强农的作用。四是管理分散, 存在随意性。由于强农惠农政策涉及部门多, 部门的条条框框多, 在落实兑付环节表现的既乱又散, 部门执行的随意性较大, “越位”和“缺位”同时存在, 影响了强农惠农政策效应, 补贴资金的聚合效应也难以发挥。

二、强农惠农政策的完善对策

(一) 理顺强农与惠农的关系

强农惠农政策实施以来, 从政治、经济、社会层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从基层落实情况来看, 对强农和惠农政策的界定尚不清楚, 因此, 在制定设计政策时, 应对强农政策和惠农政策做一个基本的界定:强农政策应侧重从增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设计, 着眼于强化农业基础设施,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惠农政策应侧重于让农民群众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着眼于保障农民群众生活, 提升农村生活水平。从实践看, 惠农是基础, 强农是方向, 应紧密结合实践经验梳理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进一步理顺强农惠农的关系, 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

(二) 建立普惠与专项相结合的政策体系

从武威市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来看, 在操作上普遍存在着把强农政策当惠农政策执行, 把专项政策当普惠政策执行的情况, 这突出表现在把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这项维护粮食安全的专项政策当成了普惠政策, 种不种粮都给补贴, 种不种地也都给补贴, 影响了直补政策效果, 但也说明群众呼唤普惠政策, 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效果, 有必要从政策制定和设计层面区分普惠政策与专项政策, 使普惠政策更好地发挥保障农村民生的作用, 使专项政策更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三) 建立补贴与激励相结合的政策机制

农业是弱势产业, 农民是弱势群体, 需要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 需要工业的反哺, 需要城市的帮扶, 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在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推进农村社会发展, 激发农民积极性上, 要探索建立补贴与激励相结合的政策机制, 最大限度地发挥强农惠农政策的效果, 最大限度地发挥补贴资金的效益, 引导带动各方面的投入, 形成强农惠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形成财政直补、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贴息代补等投入激励机制, 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使各项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 使各项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集中, 有效推动“三农”问题解决。

(四) 树立扶持特色与支持优势并重的政策理念

强农要有抓手, 惠农要有支点, 强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设计要突出针对性, 要带有预见性, 要形成多层次的政策体系, 要在扶持特色与支持优势上寻找突破, 尊重经济规律, 顺应自然规律, 体现发展规律, 重点支持发展现代农业, 大力支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 实施“一村一品”、“一地一业”、“特色显明、优势突出”战略, 加快形成优势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基地, 提升专业合作组织水平,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产量明显提高, 质量明显提升, 农民明显增收”目标。

(五) 建立强农惠农资金“一册明、一折统”发放通道

总结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管理经验, 改革补贴资金支付方式, 在不改变主管部门政策解释权、补贴对象认定权、补贴金额确定权、补贴程序核定权的前提下, 由财政部门将各类强农惠农补贴项目、标准、金额、领取时间、地点和方式, 以“一册明”通知到户, 以“一折统”发放到户, 建立起“明白、阳光、集中、直达”的补贴资金发放通道, 简化程序, 防止暗箱操作, 减少环节, 防止节外生枝, 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户到人。

◇作者信息:甘肃省武威市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张效功

强农惠农政策 篇2

该研究主要基于2013年9月, 对全国19个省的190个县、208个村和4 885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十六大以来“三农”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分析

1.1 农业生产经营补贴

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金额稳中有升。农户调查数据显示, 2013年, 对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额平均比上一年增长7.6%。各调查县良种补贴标准符合政策要求。在县级调查样本中, 2013年, 水稻良种补贴标准平均为15元/667m2、小麦为11.66元/667m2、玉米为10.41元/667m2, 大豆为7.87元/667m2。农机具补贴比例控制在销售价格的30%以内。农户调查数据显示, 2013年获得农机具补贴的农户, 获得的补贴占购机成本的比例平均为22%。农资综合补贴额略有提升。农户调查数据显示, 2013年农资综合补贴额平均比上一年增长了5%, 与价格增长基本保持同步。

1.2 农业农村资金投入

县级农林水事务预算支出占财政预算总支出比例整体有所下降。从99个有效样本县的情况看, 2013年县农林水事务预算支出占全县财政预算总支出的比重平均为20.3%, 比上年实际支出所占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县级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收入用于农业投入的比重有所提高。3.县级预算内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有所下降。

1.3 农村社会保障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 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均有提高。2013年各调查县农村低保标准平均为2 082元/人·年, 比上年上涨12.3%;调查县低保补助平均水平为1 655.57元/人·年, 比上年上涨12.6%。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政府对个人缴费补贴较高。在县级样本数据中, 2013年, 有93%的调查县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从农户数据看, 有87.4%的农户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政府对参加新农保个人缴费补贴额平均为每人每年77元。各调查县新农合已普遍覆盖, 政府补助标准符合政策要求。

1.4 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饮水安全户数不到70%。县级调查数据显示, 2013年, 农村饮用水安全户数占全县农村户数比重68.85%。部分地区建制村仍未通公路。县级调查数据显示, 2013年, 调查县乡镇、建制村通公路率平均为97.52%。3.农户家用电稳定性不高。2013年, 农户家用电“有时停电, 但不频繁”、“经常停电”两项合计占31%左右比例。4.危房改造项目资金到位率总体情况良好。2013年, 上级财政对样本中57个危房改造试点县共投入资金7.4亿元, 县均1 303万元, 县均到位资金876万元, 资金到位率为67%。

1.5 农村扶贫开发

部分地区整村推进项目实施进度较慢。39个有效样本村中, 有10个村被列入整村推进的贫困试点村;其中, 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村共有6个, 未实施的村有4个。“雨露计划”进展顺利。2013年, 35个调查贫困县开展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 (雨露计划) 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26 191人, 培养费共计6 707.3万元。农户对参与的产业化扶贫项目满意度高。从农户调查数据看, 2013年, 在参与农业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农户中, 对所获得项目很满意的占48.4%, 比较满意和评价一般的各占25.8%。

1.6 农业基础设施

各调查县农田水利建设进展迅速。108个有效样本县, 2013年县均水利基建完成建设面积0.84万hm2, 县均田间灌溉渠系改造和排涝设施控制面积1.27万hm2, 县均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面积0.53万hm2, 县均大中型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9处。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各项工作进展稳定。2013年, 49个样本县有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 占样本县总数的35%。保护性耕作区工程6 140处, 县均146处。保护性耕作面积占项目县总耕地面积的比重为19%。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工作稳定推进。2013年, 92个有效样本县共为762.6万农户免费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 县均8.3万户, 县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69万hm2, 县均施用配方肥面积达3.57万hm2。

1.7 农业生态补偿

退耕还林各项补偿、补助标准执行稳定。县级调查数据显示, 2013年各调查县国家生态公益林补贴标准为10.8元/667m2, 集体生态公益林每667m2补偿标准为12.8元。2.禁牧补贴标准、草蓄平衡奖励标准与政策规定一致。牧区县调查数据显示, 2013年, 15个牧区样本县均建立了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禁牧补贴县均每667m2每年7.8元, 草蓄平衡奖励每667m2每年1.5元。

2 完善“三农”政策执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2.1 优化“三农”政策设计

增强政策设计的科学性。评价一项政策设计的好坏, 不仅要看政策的收益, 还要看政策执行的成本;不仅要看政策的当前作用, 还要看政策的长远作用;不仅要看政策对执行对象的影响, 还要顾及政策的执行对整个农业农村的影响乃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权衡不同政策设计的得失利弊, 才能保证政策设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尽量接近政策设计的初衷。

统筹系统地设计“三农”政策。在现阶段, 政策设计上应从中央层面对相关政策进行衔接, 为地方整合项目预留接口;从较长一个时期看, 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部门职能划分的明确, 要对“三农”政策进行统筹和系统安排, 对分散在各部门的支农职能进行适当调整和归并, 以进一步提高政策设计的针对性和执行的效率及节约行政成本。

推动政策逐步向普惠性过渡。逐步削减专项转移支付, 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 并在项目设定上将很多主观性很强的标准改变为可以由数字支撑的客观性标准, 并对达到标准的主体给予普惠性支持。

优化政策制定机制。制定“三农”政策应注重吸收基层的实践经验, 倾听农村各阶层和相关主体的期盼和诉求, 问计于民, 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 使得制定的政策更具有针对性。

2.2 加强政策执行监督检查

加强相关政策信息公开。要加强信息公开, 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 满足农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层政府、村级组织等涉农主体的知情权。要加强网站等新兴媒体的宣传力度, 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三农”相关政策。

加强相关政策舆论监督。发挥大众传媒“群众喉舌”、“政府镜鉴”的作用, 表达民意, 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舆论报道还要从各地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践中挖掘出好的经验和典型, 引导舆论监督注重社会效益, 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2.3 加强政策评估和反馈

健全政策试点机制。在农业农村有关支持政策推行以前, 应开展政策实施试点, 在全国不同区域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区, 发挥其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的作用。

完善事后评估机制。开展事后评估就是针对政策执行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评估主体可以是中央有关部门, 也可以委托独立第三方机构。

财政强农惠农政策的调查与建议 篇3

一、强农惠农政策实施的情况

(一)现行政策的主要特点。当前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基本形成了制度体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项目种类繁多。据初步统计, 2010—2012年,通山县共计发放中央、省、市、县四级强农惠农资金14.96亿元,种类多达七大类148项,七类资金分别为惠农补贴、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农村社会保障、扶贫救灾等。

二是兑现形式多样。一是通过“一折通”到户。如粮食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村低保补贴等。二是提货直接抵扣。签订购货合同,按照扣除补贴金额后的差价交款提货,如农机具购置补贴。三是承保机构兑付。如水稻保险、能繁母猪保险等。四是工程验收报账。工程竣工后,经上级验收合格,再拨付资金,如通村公路建设、人饮工程建设等。

三是审核方式各异。一是以实物为依据进行审核。如农机购置和家电下乡补贴,只要按规定购买了相关型号的农机或家电即可享受不超过价款30%或13%的补贴。二是以核实数据为依据进行审核。如粮食“三补”、油菜良种补贴等按农户种植面积数进行补贴,移民后扶补贴按移民人口发放补贴。三是以验收结果为依据进行审核。如通村公路建设、危房改造、退耕还林补贴等。四是以相关指标为依据进行审核。综合上级下达指标数、家庭或个人收入、特定情况等相关指标确定,如农村低保补贴等。

(二)政策产生的主要成效。此次调查走访和座谈中,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听到最多的是笑声——大畈镇下杨村支书祝昌强感慨地说:如今党的政策好,农民种田不仅不交公粮,反而还享受国家的各种补贴和扶持,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恩。问卷调查表明,通山县八成以上农民对当前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满意。

看到最大的是变化——通羊镇沙堤村支书方仲春反映: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推行等方面的改革推行以后,带动了村民自治和农村集体事务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感受最深的是发展——地处边远库区的燕厦乡北冲村,近年变化很大。该村通了公路,村卫生室实现了标准化,村民喝上了自来水,学生上学享受 “两免一补”,农民看病能报销,老了有农保,可谓今非昔比。

(三)财政部门的基本做法。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将强农惠农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度。财政部门成立了工作专班,明确由一把手全面负责,形成了综改办、商贸、农业、农村、经建等业务科室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同时,全面建立乡镇财政专管员制度,切实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和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初步形成了专管员包村责任化、信息公开化、数据网络化、监管常态化、考核机制化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

二是政策宣传到位。对涉及农户利益的每一项惠农政策,县乡财政部门除了通过会议、电视、报刊、网络等方式宣传外,还采取发一封公开信、编一本宣传册、发一个监督卡、办一个专栏、制一个专版、播一个专题片等 “六个一”的形式,及时将政策依据、享受条件、享受标准、申报程序等进行大力宣传,让广大群众全面了解政策。同时,还在全省率先创建了通山县行政便民服务网络查询系统,民众只要点击进入该系统,各项惠民政策和家家户户享受的资金情况都可查询,真正实现了惠民政策和资金发放全面公开。

三是资金发放到位。为了将强农惠农资金管好用好,通山县自2008年起按照“应统发尽统发、财政集中支付、审核权不变、高效便捷”等原则和“资金一户管、资金一折发、服务一站办”的模式,对全县强农惠农资金实行了县级统发,把惠农资金发放由原来的“财政局—主管部门—财政所—代理银行—村组—受惠对象”等6个环节,简化为“财政局—代理银行—受惠对象”3个环节,资金发放时间由原来一般需要10—15天缩至1—3天,简化了手续,缩短了时间,方便了群众。2010年至2012年,该县通过县级统发平台发放强农惠农资金14.96亿元。

四是监督检查到位。市、县、乡三级财政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督促检查。在检查中坚持“一听二看三查”。“一听”就是听农民群众反映情况;“二看”即看“明白袋”资料,看村组公示栏;“三查”即查“一折通”是否发放到农户,查录入的信息资料与发放的资料是否相符,查强农惠农资金专户管理和拨付使用是否符合政策要求。

二、政策本身及执行层面的问题

(一)政出多门,基层难监管。调查表明,通山县目前涉及强农惠农政策的部门有发改、农业、林业、水利、民政、教育、文体、卫生、国土、人社、扶贫、粮食、供销、水产、畜牧、气象、经管、农机、环保、财政、公安、纪委、组织、财保等24家,即便是同一项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工作,也有农业、扶贫、劳动、妇联、教育、科技、团委等7个部门共同参与。由于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协调不力,当前的强农惠农工作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渠道不相同,用途不一致,标准不统一,规划难衔接,相互通气少,基层财政疲于应对,无疑增加了工作难度,难免出现监管漏洞。

如“粮食两补”、良种补贴、水稻保险补贴等都是以农作物种植面积为依据测算的。由于这三项补贴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上级关于补贴的发放时间、标准、要求不同,加之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在实际操作中,基层往往难以适从,很多地方基本推行“谁的地、补给谁”,而不是“谁种粮、补给谁”,有违政策初衷。

再如农业保险补贴。由于保险部门人手少,农业保险政策宣传、保费收取、凭证发放等工作难以到位。保险公司往往委托村干部先从村级转移支付中垫付,再将与保费等额的资金以受灾名义打入村干部个人账户,然后再交给村级做收入,这种因监管漏洞套取保费的案例时有发生。

(二)资金零散,效应难凸显。由于资金项多量少,有些难以发挥效益,难以解决实际问题。据通山县财政局反映,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3项粮食补贴资金,每亩仅153元,明显抵销不了农资价格的上涨水平,对于人均耕地不足1亩且耕作成本高的山区来说,基本起不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

又如农村低保、新农保、新农合片面追求广覆盖,面广水平低。全县9%的农民约3.2万人享受低保,但人均仅50—130元;新农保每月低的仅55元,不能保障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新农合对大病没有保障,大病医疗救助基金数额少,最高补助仅5000元,许多农民往往因一场大病而返贫。

再如村级卫生室和乡镇文化站等项目涉及范围广,而资金量太小,项目实施难度大,很多地方几乎是负债经营。

同时,由于项目多、管理部门多,基层执行政策手续繁琐,行政成本高。以粮食补贴为例,首先专管员要到组、到户实地收集面积等基础数据,及时核对、调整、更改户主信息,在此基础上以村组为单位进行公示,再对个别农户反馈情况进行变更整理,制作全部到户表格和汇总表,经村组干部签字确认后报乡镇农技站和政府签字盖章,然后将盖章的纸质表格和电子表格送县农业局和财政局农财股、商贸股等审核,经县级审定后将补贴款通过银行直达农户“一折通”,同时将补贴发放情况在“湖北省政务公开网”和全国“农民补贴网”进行公示,最后制作取数表并打印 “监督卡”,再由专管员发到每户。一位财政所主任向我们耐心解释后面带苦色说:如此繁琐的程序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想而知,一个项目尚且如此,多个项目在一年内同时落实,算政治账,当然无可厚非,如算经济账,便不好评说了。

(三)设计缺陷,意图难实现。一是政策缺乏公平性。体现在区域上不平衡,通山县粮食直补每亩6.5元(以前标准更低),而相邻的咸安区每亩标准11元,荆州市每亩标准达到30元以上。体现在库区补贴方面,通山县富水库区共有6个乡镇、72个村、9.5万人,当前尽管有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但库区农民的生活条件依然艰苦,目前还有2万人过着肩挑背驮和以船代步的生活,有812户居民住在危房中,有近3万人直接饮用水库水或远途挑水,库区农民人均年收入仅有1980元。7万多亩良田被水库淹没,他们当年没有享受到按耕地面积计算的农村税改转移支付政策、“粮食两补”等惠农政策。

二是政策缺乏预见性。通山县财政局局长金汉南认为,现在有些政策缺乏前瞻性、系统性,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味道。粮食出了问题,出台种粮补贴和水稻保险政策;生猪出了问题,出台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奶牛出了问题,出台奶牛补贴政策。此外,有些政策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如购置农机具补贴指标分配由行政领导决定,教育补贴提前下达计划指标,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实行进度考核,学生营养餐补贴上级强行要求政府统一采购实物等等。

三是政策缺乏稳定性。如新农合政策,由最初的15元逐年增加,到现在每人每年70元,征收标准年年变化,部分农民有抵触情绪。同时,基层同志对此项政策也很不理解,一边给农民发补贴,一边又找农民收钱。

(四)保障不足,执行难到位。一方面,配套资金不能到位。当前有不少强农惠农项目资金都要求地方配套,而通山县属于比照享受国贫县待遇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财力十分有限,配套资金难以全额到位。据不完全统计,该县2013年按专项转移支付政策要求配套的项目50个,资金达1.13亿元,占当年实际可支配财力5.1亿元的22%,按财政供养人数计算,人均需配套0.84万元,而该县当年财政供养人均实际可支配财力除去人员经费、行政运行成本后不足1万元。另一方面,队伍建设面临难题。作为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前沿和“终端”的乡镇财政所和村级组织,普遍面临服务能力弱化、经费保障不足的问题。就村级组织而言,该县闯王镇和大畈镇村级经费缺口分别达60万元和101万元,村均经费缺口分别为5万元和7.77万元。关于村干部的报酬问题,一位村干部抱怨说:“比公务员的工作压力大,比保洁员的工资标准低”。

就乡镇财政所而言,目前,除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惠农补贴省里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外,市级以上财政部门对财政所几乎没有经费安排,而县市区本级预算安排的经费又太少,财政所经费缺口平均在10万元以上。随着监管工作要求越来越精细,经费保障不足的矛盾和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此外,监管力量也严重不足。全县财政系统近10年很少进新人,基层财政所平均人数只有10人,比省委规定的编制数少7人,而且年龄老化,学历较低,专业人员缺乏,与新时期强农惠农工作的要求不适应。

三、关于财政强农惠农政策的建议

(一)改革决策方式,确保政策设计的科学性。毋庸置疑,现行管理体制和审批格局不能适应新时期“三农”工作需要,有些制度甚至影响了强农惠农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目前,靠个别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低层次、小规模的资金整合显然难以奏效,因此,必须打破现有格局,从顶层和源头寻求突破。建议国务院成立强农惠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中央各部委的工作,对现有项目和资金进行实质性整合。要注重系统思维和谋划,对现有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在深入调查、客观评估、部分试点的基础上,出台管长远、易操作、见实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比如适度整合补贴项目,将类别相同、操作相似、作用相近的资金进行整合,适度减少项目数量,提高补贴标准。实行差别化补贴政策,对粮食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机大户等,适当提高补贴标准,促进现代农业、规模农业发展。除特殊原因外,取消亩均、人均补贴水平太低的一些项目,集中财力解决医疗、养老等民生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同时,建议上级出台政策时,考虑地方财力的实际情况,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加大对山区、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逐步取消目前的地方配套政策。

(二)完善监管机制,确保过程控制的有效性。建议按照权责相结合的原则,将项目审批权下放,中央和省级主要负责项目的指导和资金的监督检查,市、县按照上级关于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要求分配使用资金,强化支出责任。地方财政部门要完善和细化资金整合政策,严格资金使用范围、拨付程序、项目验收办法,推行项目资金县级统发模式,建立健全公开公示、信息通达、抽查巡查工作机制,采取直接监管与间接监管相结合、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强化资金使用责任追究制,健全村级财务常规性审计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增强村干部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完善强农惠农资金典型案件定期通报制度,对检查过程中发现或群众举报属实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以铁的纪律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

(三)解决队伍问题,确保执行主体的适应性。强农惠农政策面广、线长,作为落实、执行强农惠农政策主体的基层财政所和村干部,其政策知晓度和操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效果。为此,一是要进一步充实基层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公开招考录用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基层干部服务于民、“守土”有责、廉洁自律的宗旨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培养并宣传心系群众、爱岗敬业、敢于作为的先进典型。三是要进一步强化干部培训,包括省、市财政部门要发挥规模和层次优势,开展灵活多样的政策业务培训,努力提升基层干部的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四是要改善经费保障,适当增加财政所和村级组织的办公经费,逐步解决财政专管员和村干部的交通、通讯等补贴,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财政局)

强农惠农政策初稿 篇4

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连五乡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前来我乡检查和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连五乡强农惠农政策、灾后重建和危房改造工作汇报如下:

县委强农惠农工作会议之后,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负责我乡强农惠农等各项资金自查自纠工作,现就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灾后重建和危房改造资金真正落到实处。

一、连五乡基本情况

连五乡位于张家川县西北部,距县城38公里,全乡共有14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3421户,总人口16468人,其中回族人口11170人,占总人口的67.8%,分布在八杜沟流域和偏牛沟流域,三道梁两道沟四面坡,平均海拔1865米,共有耕地面积45710亩,人均占有耕地2.72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回汉杂居的贫困乡。2010年底,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936元。

二、我乡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1、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资金 2008年粮食直面积32260亩,补贴资金131983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113109万元;2009年粮食直补面积30233亩,补贴资金127585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045264万元; 2010年粮食直补面积27353亩,资金124314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18465万元;2011年粮食直补面积27985亩,补贴资金144993万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991603万元。

2、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2009年2906.6亩,粮食补贴资金58132万元,现金补贴21386元;2010年3975.9亩,粮食补贴资金278313万元,现金补贴79518元;以上资金全部打入了农户一折通账户。

3、家电下乡、汽摩补贴

我乡从2009年开始执行国家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资金已补贴127500.37,全部由一折统发放。

4、农村低保、五保、医疗救助

现我乡享受低保1063户3656人,五保92人,2009年发放农村低保503户,1864人,资金1128984元,五保供养 92人197432元。2010年低保2022456元,五保202032元。2011年低保604697元,五保141174元。已按季度将资金全部打进农户的一折统存折。

5、各种军人生活补贴资金

2009年复退军人21人,在乡退伍军人19人,伤残军人3人,共计发放补贴资金137928元。2010年复退军人21人,在乡退伍军人22人,伤残军人3人,共计发放补贴资金176390元。2011年前半年,复退军人21人,在乡退伍军人24人,伤残军人2人,建国前老党员4人,共计发放补贴资金92030元。已按季度将资金全部打进农户的一折统存折。

6、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两女户结扎奖励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2009年8户8700元,2010年8户7830元,2011年7户6960元;独生子女奖励2009年3户 360元,2010年5户2800元,2011年7户720元。

7、良种补贴

良种补贴2009年2511户156000元,2010年2597户156000元,2011年2640户156000元,全部打进农户的一折统存折。

8、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食宿、课本费用,困难补助资金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食宿2009年275人103125元,2010年399人172625元,2011年522人261000元;课本费用免除2009年6106人,2010年5749人,2011年5190人

9、新型养老保险

我乡共核实参保人数8327人,征收现金979560元,60岁以上待遇领取老人1568人,发放补助金943745元。

10、村干部报酬

2009年发放村干部报酬共计42人250500元,养老保险补贴42人12600元;2010年发放村干部报酬共计42人,250500元,养老保险补贴42人12600元;2011年发放村干部报酬共计42人250500元,养老保险补贴42人12600元

三、灾后重建进展情况

我乡严格遵照《张家川县农村居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精神,按照“户报、村评、乡定、县审”的评估程序,全乡确定分散自建。分散自建农户已完工入住的675户3375间,资金兑付到位。

前后14次共计接到并发放各类救灾物资59多种4037件(包),救灾面粉12000斤,救灾帐篷310顶,“三孤”人员生活补助资金215004元,“三无”人员生活补助资金818400元。

三、扩大内需进展情况

1、危房改造

2009年县上共下拨我乡危改农户181户,共下拨资金97.4万元,(含中央补助50户,45万。)2010年县上下拨危改农户140户,共下拨资98万元,(含中央补助70户,70万元);2011年县上共下拨我乡危改农户100户,其中中央补助危改农户80户。档案以完善,资金已兑付。

2、沼气池建设

2009年我乡黄家村,张家村,陈家村共建沼气池150眼。2010年我乡李家村,兰家村,四合村,连五村,中心村共建沼气池200眼。2011年我乡马咀村共建沼气池30眼。

3、一事一议项目

2010年我乡黄家村,张家村,兰家村,陈家村实施一事一议巷道硬化项目,已全部完工,县财政奖补59万元。2011年我乡中心村,李家村实施一事一议桥梁建设项目两座,李家村桥梁建设已竣工,中心村桥梁基础工程已完工,两座桥梁县财政奖补8万元。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机构

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了我乡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和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的实施方案,并且报县财政局备案。针对每一项惠农资金、生活补助和救灾款物都分别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并抽调专门人员组建专门机构,以此来加强对每项工作组织领导,确保每一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监督,每一项救助资金发到需要救助的人手中,每一批物资都发放到受灾群众的手中。

2、严格审批程序,依法依据办理

所有的财物都经过各自分管部门登记造册、申报、评审、公示,并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进行实名制发放,严防财物被乱占乱用,对私自造假、徇私舞弊者进行了严肃处理,并且依法追回财物。乡上与各村负责人、驻村干部签订目标责任书,采取谁分管谁负责,层层抓落实,把责任落到具体人上。

3、大力开展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

对农户进行强农惠农政策、贫困救助程序,合作医疗报销程序等相关信息进行大力宣传,悬挂横幅20多副,书写标语50多条,板报40多期,有效地宣传了党和国家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政策方针,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

4、及时查漏补缺,建立健全机制

我乡领导对各项工作定期不定期进行走访查问,对资金落实不到位,修建不力,整改不及时的人和村进行督促,强力抓落实。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监督,让群众真正的实惠。

五、存在问题

1、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户对粮食直补与农资综合补贴的性质理解不透彻。

2、财政所人员较少,由于两册互换工作量大面宽,造成两册互换工作开展难。

六、今后打算及建议

1、继续完善种粮农户的耕种面积,以实际种粮为准,将资金兑付给农户。

2、加大公示力度,增减透明度,坚决杜绝双重领取补贴的现象。

强农惠农政策 篇5

二是加强专户管理。对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资金实行专户专账管理, 严格依照补贴标准和计划, 经审核后及时下拨, 封闭运行, 综合补贴资金通过“一折通”直达农户。

三是检查范围重点。2012年监管专项治理的重点:水利、水土保持、文化、现代农业、扶贫、新农村建设等强农惠农富农资金和项目。

四是开展自查自纠。各强农惠农富农主管部门梳理资金流向, 掌握2011至2012年资金拨付使用情况, 开展自查工作,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强农惠农政策 篇6

绥化市组织全市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特别是“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奖补对象和纳入到我市“四优项目库”的农技协、基地、带头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农业新技术讲座、新品种推广、美丽乡村建设等生态技术相关科普活动。各县市区各有打法,积极开展活动。如:9月15日,海伦市全国科普日海北科普月主场活动在海伦市海北镇启动,市委副书记丁树峰出席并讲话,海北镇党委相关领导、社区部分居民、镇中学生参加了活动,并在“建设美丽海伦,我们共同的责任”大型宣传横幅上签名,拉开了金秋九月海伦市科普月活动高潮序幕。活动现场,海伦市科技部门向群众免费发放了500多份科技资料,以便更好地指导农民树立环保意识,掌握环保科普知识。同时,向当地群众捐赠了《生命的起源》科普挂图,发放了《未成年人安全预防与自救》、《新发传染病防治知识问答》等科普图书,印发了《预防艾滋病从我做起》、《洁身自爱一路平安》等宣传画册和《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科普知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等宣传单1000余份。这些科普资料成为当地百姓的抢手货,许多群众争先恐后向他们咨询一些健康科普小常识,村民们听后,纷纷表示,这些知识非常实用。市教育局组织第六中学教师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学生们讲解环保科普大行动内容,发动学生开展回收可再生垃圾、节约一度电一滴水、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古树名木、倡导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丽家园的环保行动,以及影响家庭其他成员的环保意识,宣传环保思想和科普知识。又如:安达市福园协会组织会员和农户开展玉米新品种鉴评会。针对吉单261、宏育203、吉单505以及自主研发品种福园1号、2号、3号等新品种进行鉴评。鉴评会上聘请农业技术专家为会员和农户现场推广玉米膜下滴灌、玉米二比空通透栽培技术。并且针对玉米新品种选肥、施肥方法进行讲解、答疑。喜峰协会组织会员、农户开展玉米新品种推介会,推广久龙14、牡丹9、双奥1号、东农253玉米新品種和自主研发喜峰肥。聘请农业技术专家讲解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协会科研人员还为会员和农户讲解了单片土地测土配方等自主研发新技术。现场,专家与农民现场互动,进行答疑,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 篇7

关于印发《临潭县“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

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各单位:

《临潭县“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0年 5月 日 临潭县“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

活动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我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证党和政府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按照州纪委要求,县委、县政府决定把今年作为“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为确保此次活动健康有序开展,特制定临潭县“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和全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致力改善民生,主动服务民生,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着力解决惠农政策落实中的突出问题,努力构建我县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长效机制,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证。

二、活动范围

各乡镇党委、政府,各行政村(社区),县直各部门、各单位。

三、工作目标

(一)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民政策的自觉性明显增强。通过扎实开展“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促使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自觉性和责任性,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正确执行国家和省州县各项惠农政策。

(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扎实开展“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切实解决惠民政策执行不到位,截留挪用惠民资金,发放惠农资金物资中弄虚作假、优亲厚友、吃拿卡要、工作效率低下以及其他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活动的成果。

(三)群众对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通过扎实开展“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规范操作程序,推行阳光操作,健全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公平公正落实惠民政策,认真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惠民政策落实的满意程度。

(四)保障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通过扎实开展活动,从政策管理、资金分配、发放程序、干部政绩考核和工作机制等方面研究制定保障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一系列工作制度、工作措施和工作办法,建立和完 善公开公平、规范透明,程序简化、方便群众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机制,努力使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基本原则

-——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工作性质和职能,加强分类指导,提出开展“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的具体要求,精心组织实施。采取村、乡、县自下而上的办法,认真清理归类强农惠农政策项目,编制强农惠农政策目录,方便群众直接了解和掌握政策。

——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活动方案、工作目标,结合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认真查找落实惠民政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重点解决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加强的各项措施。

——坚持群众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吸收群众参与,充分发挥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做到广纳群言,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认真听取并尊重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真诚接受群众的监督,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

——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将惠民政策资金物资项目、享受范围、享受对象、享受标准、金额等作为政务公开、村务公开、院务公开、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在严格审核把关的基础上,定期如实予以公开公示,实行阳光操作,增强落实的透明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坚持机制创新的原则。鼓励改革创新,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在制定具体活动方案时,要充分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结合新阶段新形势的变化,不断探索保障 惠民政策的措施和办法,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的内容。

五、强农惠农政策项目

强农惠农方面:粮食直补、农牧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双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推广补助、退耕还林补助、农机具购臵补贴、国家良种奶牛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费补贴、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

教育卫生方面: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职业教育减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等政策。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方面:农牧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农牧村五保户供养、乡村医生补助、死亡抚恤、伤残抚恤、在乡复原及退伍军人生活补助、义务兵家属优待金、高龄老人特殊补 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企业职工失业保险金、困难职工救助、城镇医疗救助、城镇居民临时救助、农牧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少生快富、计划生育特困家庭救助、农牧村二女户节育奖励、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奖励、救灾救济、农牧村危房改造和补助资金、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解决城镇廉租房建设用地、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政策。

工商税收方面:涉农业各类企业登记注册优惠政策,下岗失业人员、城镇退役士兵、高校毕业生、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注册登记收费优惠政策,下岗失业再就业税收政策、军转干部、退役士兵就业税收政策、残疾人就业税收政策、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税收等政策。

除上述政策项目外,强农惠农政策项目还包括中央、省、州、县出台的用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卫生、教育、就业等条件,提高群众收入水平的各类政策,以及省、州、县承诺为民办事的实施。

六、方法步骤:

活动从今年3月1日,至9月31日结束,历时七个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自查自纠阶段(3月1日至6月30日)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实施的各 项惠民政策进行全面清理,分类汇总,并将基本内容、实施范围、操作规程、政策标准等进行全面公示,方便群众监督。同时,认真分析检查在落实惠民政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自查出的突出问题,认真进行自纠,做到即知即改,边查边改。自查自纠要坚持对事不对人,让各个方面有一个主动检查、主动纠正的机会。对自查出的问题不及时纠正、弄虚作假欺骗组织,甚至顶风违纪的,在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的同时,从严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各单位于6月30日前将自查自纠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州“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县纪委综合室)。

(二)第二阶段,监督检查阶段(7月1日至8月31日)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各单位要针对自查出的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分管领导、承办人员的责任。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整改落实情况要定期向“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领导小组和群众通报。认真总结经验,创新惠民政策管理工作机制,从实施范围、主要内容、操作流程、实施步骤等方面研究制定保障惠民政策落实的制度和措施,形成落实惠民政策的长效机制。

(三)第三阶段,整改完善阶段(9月1日至9月30)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在9月10前向县“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领导小组上报开展活动工作总结。县“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领导小组按照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各单位对开展活动的重视程度、自查自纠的深度、解决问题的力度、群众满意的程度、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的进度等情况,集中时间进行整改完善。

七、保障措施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好抓实。县“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领导小组要认真做好“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的研究谋划、组织部署、督促检查、总结验收等工作,加强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各单位联系、协调。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每个阶段的工作都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参与,认真组织开好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确保取得实效。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政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基本内容、操作规程,真正使强农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为开展“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新闻宣传部门和县电视台要开辟专栏,集中对“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及时报道活动进展情况,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努力使“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果。

3、强化监督,确保实效。“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带头制定实施方案,带头纠正问题,积极指导各乡镇和本系统的工作。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活动中图形势、走过场,自查自纠不力,群众反映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认真处理群众检举和反映的问题。县“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定期深入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采取接受群众举报、进村入户走访群众等方式开展重点抽查,及时掌握活动的进展情况,研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和推广不同 层次和类别的经验,确保活动健康有序进行。

4、统筹兼顾,推动工作。要把“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与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有机结 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十三届县纪委二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切实抓好“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附:临潭县“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临潭县“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

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何子彪 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副组长: 范立平县纪委副书记

成 员: 鲁海平县委办公室副主任

金辉俊 李维忠 王明仁 唐佐国 黄建平王宏钟 李建中 范学智 秦尚德 丁汝林 高瑞麟 丁绍彬 马文俊 张忠良 王云昭 喇雪莲 吴建政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县发改委主任

县财政局局长 县人事局局长 县广电局局长 县审计局局长 县民政局局长 县教育局局长 县卫生局局长 县水务水电局局长 县交通局局长 县人口委主任 县农林局局长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县畜牧局局长 汪学军 县扶贫办主任 文生辉 县供销社主任 黎林禄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姜瑞林 县移民局局长 马怀仁 县信访局副局长 张仲良 县工商局局长 王成生 县国税局副局长 马国庆 县地税局局长活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纪委综合室,张宏伟同志任主任,工作人员从相关单位抽调。

强农惠农政策 篇8

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2011年 月 日)

近年来,我镇严格按照县下达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要求,围绕“五安工程”及上级各项农村政策措施的落实,以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 加强对涉农问题的监督检查,全面落实各项民生工程,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资金落实到位,扎实推进了基层廉政建设。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经济社会发展氛围。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强农惠农监管机制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我镇对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工作高度重视,把纠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纠风治理和行风建设责任制,镇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纪委书记、副镇长为副组长的有关涉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纠风工作领导小组,镇、村聘任有政风行风监督员,建立了纠风工作联系点,镇农业服务中心、中心校、卫生院等职能部门分别对减轻农民负担,治理教育乱收费,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等负起责任,及时解决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防范于未然。1

(二)深化廉政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廉洁勤政。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不断丰富教育载体和形式,扩大教育覆盖面,筑牢各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一是加强党纪国法的廉政学习和教育。镇党委、政府围绕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心任务,制定了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镇领导班子成员、基层站所负责人、村“两委”成员进行了党纪党风和廉政教育,学习《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廉政准则》、《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的规定》等党纪、政纪条例。二是充分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丰富农村廉政文化内容,努力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三是抓好典型案例教育。利用典型案例作为反面教材,用身边的案例教育党员干部,增强拒腐防变意识。通过开展廉洁自律教育,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受到了党风廉政和纪律教育,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党员干部廉洁勤政。

二、开展专项治理,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一)开展农民负担监督检查。我镇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对村级“一事一议”出资筹劳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超标超范围。组织检查了涉及农民建房、生猪屠宰、计生、户籍管理等方面的收费行为,杜绝乱收费和搭车收费。各部门的收费全部实行“收费公示”和“政务公开”制,提高了办事透明度。两年来没有收到有关涉农负担的信访投诉案件。

(二)开展民政救济保障、救灾物资、资金专项检查。今年1-6月,全镇城镇低保对象XXX户,XXX人,发放保障金XXX万元;农村低保对象XXX户,XXX人,发放保障金XXX万元;定期抚恤金发放共XXX万元;五保供养XXX人,发放资金XXX万元;发放救济款XXX万元;发放救灾大米XXX万斤。通过开展民政救济保障、救灾物资、资金专项检查,确保救灾救济款物安全有效。

(三)围绕各项强农惠农补贴资金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今年1-6月,我镇农民种粮直接综合补贴资金XXX万元、库区移民补贴XXX万元、家电下乡补贴XXX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XXX万元等惠农政策项目资金均按规定落实到位。同时,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使用情况、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规范“一卡(折)通”发放形式,确保了补贴资金及时、足额、直接发放到农户。

(四)开展治理中小学乱收费专项检查。我镇通过加强监督检查,继续巩固和规范中小学教育收费,严禁任何部门单位通过学校向学生“搭车收费”和强制学生订购教辅材料、报刊杂志、学习用具、生活用品等。

三、拓宽监督渠道,规范民生资金阳光运行

(一)打造电子监管平台。针对涉农资金项目繁多、涉及面广,按照常规的方法很难监督到位的问题,作为县的试点,我镇在县纪检监察等部门帮助下,创新推出涉农

资金电子监管,已初步建立卫生系统的新农合基金的电子监管由镇纪委实施监控。民政系统的低保资金“信息化监管系统”也将建立到镇纪委监控电子系统。由镇纪委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实时抓取资金管理的关键数据,对资金运行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

(二)强化政务村务公开。为端正党风,政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我镇严格执行县纪委的规定和要求,认真落实《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制定党务公开目录,规范公开内容和形式。对于村重点公开各项涉农收费依据、标准以及强农惠农、救灾扶贫等资金的使用落实情况,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情况,以及对村干部的民主评议和考核等村民要求公开的事项都及时在公开栏上进行公示,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促进我镇工作顺利的开展

(三)构建阳光纠风网络。2010年,自治区纪委确定博白县为全区纠风工作联系点,其中,我镇和XXX村分别为镇、村级纠风工作联系点。一年来,通过创建纠风工作联系点,以强农惠民政策公开为重点,积极构建信息公开机制,充分利用墙报、公开栏等宣传强农惠农政策,公开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对涉及项目安排,特别是各种强农惠农资金和救灾扶贫款物发放等群众关注的问题都逐一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我镇XXX村还创新建立起“可视广播”及安装高音喇叭广播,村委会定期播放《强

农惠农政策进农家》专题节目和滚动播出各类涉农资金安排和发放情况,让全村有线电视农户除收看到有关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外,还能及时知晓村里每个阶段的农村低保资金发放、新农村合作资金使用、库区移民补助等情况。

强农惠农政策 篇9

为迎接省对我镇强农惠农政策及农村

三资

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根据市、区财政局的要求,针对这次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我镇成立了由纪委迁头,财政、农经组织的联合自查自纠小组,对全镇18个村(居)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现将这次开展强农惠农和

三资

政策落实情况的自查自纠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和农民直接补贴的落实情况。

xx年年至xx年年8月底区财政共计拨入惠农资金2340多万元,已全部通过

一卡通

形势直接向农民兑付。

二、新农村建设工程落实情况。

1、村村通、饮用水水工程:

近年来我镇村村通、饮用水水工程落实进展快,其中由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村村通工程12项,共计投入资金679万元;饮用水工程2项,共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工程已全部按照计划完成建设任务。我们在项目申报和建设过程中,基本能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认真按照程序开展工作。群众满意度很高。

2、农村沼气池建设:

我镇积极宣传沼气池建设的意义,好处,国家政策的优惠条件,建设标准和程序。在区能源办的支持下,我镇的沼气池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未见过,到现在的熟练使用,群众告别了烟熏火疗,用上了干净气。

3、、专业技术培训工程情况:

我镇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多次培训。

4、家电下乡工作正在有序地开展。

三、农村

三资

工作管理情况

1、切实加强集体资源管理,壮大集体经济。各村根据集体资源现状,全面做好资源名称、面积(数量)等摸底登记工作。对集体资源发包,租赁、出让等方案,由农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经营权和承包人。规范发包承包双方的各项程序,防止发生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国家、集体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逐步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强化民主监督。我镇成立了

乡镇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全面实行村账镇管。为避免村级资金被占用、挪用和平调,乡镇农村财务核算中心

在明确村级资金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

三权

不变的前提下,规范了财务管理,严肃了财经纪律,提高了透明度。一是全面建章立制。为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村级组织坚持

一支笔

审批制度。村级各项费用开支单据必须有证明人、经手人签字,村主管财务的负责人审批方可入帐。重大项目支出,必须有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会议纪要附件,才能审批报销入帐。二是统一专用收据。为加强财务管理,防止财务混乱,明确了村集体所有收入,必须统一使用由区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监制的《巢湖市居巢区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款收据》。为了监督村级财务支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各村还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挑选具有政治素质高,工作作风硬、廉洁公正为民办事的村民,组成民主理财小组,做到村集体各项经济活动事项,都有民主理财小组参与、管理、监督。在财务公开方面,每个村在村部显眼的地方,设置了永久性财务公开栏,村集体财务严格按照农业部、监察部规定的公开的内容、公开的程序,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公开,重大的经济事项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公开。

3、加强财政审计监督,我镇于近期对各村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登记造册,确保村级资产安全。

四、存在问题:

1、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2、村级财务公开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3、部分村非生产性支出过大,对此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已找相关村负责人进行了必要的谈话,已对个别村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岗位调整。

4、截止xx年年8月底我镇村级债务数额为634.5万元(其中xx年年以来新增债务78.6万元)。

通过开展这次强农惠农政策和

三资

强农惠农政策 篇10

——***同志在全镇规范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及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6月 日

同志们:

大家知道,麻城市宋埠镇、枣阳市杨垱镇村组干部及亲属虚报冒领骗取粮食补贴等违规事件相继被央视和湖北卫视曝光后,紧接着财政部农民补贴信息网软件升级又曝漏出“三重”现象,致使上级相关部门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及农民负担管理情况检查呼啸而来、接踵而至,可以说今年是明查暗访和治理整顿的风暴年、“海啸”年。因此,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存在问题的风险性、检查整改的重要性、纪律处分的严肃性,牢固树立守土有责、不丢阵地的忧患意识,从规范管理做起,从责任落实抓起,常年自查,经常核查,彻查彻改,不留隐患,真正实现党委政府放心、农民群众满意、新市一方稳定。下面我主要讲二个方面问题:

一、正视问题,增强排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经过二个多月认真自查、重点排查、拉网式检查和全面整改,成绩固然明显,但问题依然存在,综合上级各个检查组反馈情况看,我镇的问题是共性集中覆盖面广、个案突出性质严重,可以归纳为“七个不”。

一是“三重”排查不彻底。少数村包村财政干部和村组干部,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排查态度不端正,工作疏忽不

认真,粗枝大叶不细致,造成“是一个人”的同名同身份证户头未合并,或者姓名音同字不同但“是一个人”的农户信息未合并。如李楼村有4户“三重”户未查出来,信息资料未合并,省检查组进行了通报。

二是违规钱折不上交。少部分村2011年虚报冒领,或者是将机动地放在干部及亲属头上,或者是机动地应由种田农户享受补贴而村将补贴抵交承包款等违规占用资金未缴库、“一本通”存折没上交。如泉骆、堰楼等11个村迟迟不上交。

三是机动地发包不规范。所谓机动地,指的是税费改革进行二轮延包时在总耕地面积内预留5%田地,用于外来迁移户耕种、种养殖业生产、公益事业建房、人多田少户耕种、困难户和五保户种植和使用等田地。全镇目前上报面积为**亩,其中已签订承包合同面积为**亩,未签订承包合同面积**亩。给农户承包种植的,要么暗箱操作不公开、大部分群众不知晓,要么程序不到位、合同不规范,要么直接列在村组干部及亲属户头上,不履行任何承包程序。

四是信息资料不真实。主要存在三种情况:

1、编造假名冒领;

2、同音不同义的姓名随意写,如身份证、户口簿上的姓名与真实名字不相符,农民取款需写证明,群众往返跑路多、意见大;

3、编造假身份证号码。村干部图省事,不逐户对照身份证进行登记,或者不与外出打工户联系,随意

编造,并且有虚报嫌疑。如棚邓村一个组就有55户身份证是编造的,省检查组这次也进行了通报。

五是硬件资料不齐全。我们反复讲农户必须保管好重要迎检资料,要有“一本通、政策监督卡、公开信、土地二轮延包证和承包机动地合同书”,这五个硬件要看得见、拿得出,并且数据一致,逻辑严密,内容衔接,但有的村部分农民就是缺一少二,或者是数据不吻合,逻辑不相符。

六是公示公开不规范。大多数村《2010年粮食补贴面积分户登记表》和《2011年粮食补贴资金分户落实表》不张榜公示,没有影像资料,或者公开时间短并且不规范,叫作墙上认不清、专卷查不到、网上搜不出、检查组看不见,群众对此有疑虑,接受监督成空谈。

七是农民负担监管不到位。镇纪委组织的检查专班在排查中发现少数村仍然存在收入打白条、资金不缴“三资”专户、支出手续不齐全、资产资源流失和截留挪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等不良现象,个别单位违规收费或超标准收款时有发生。

二、知耻后勇,加大整改的给力度和透明度

今年是税费改革10周年,为了搞好回头望,上级检查的声势越来越大。从上个星期三开始,省纪委纠风办暗访组已经在枣阳进行检查,乡镇重点抽查面不低于30%。基于上级检查常态化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时刻绷紧迎检的弦,把

常年自觉排查当作第一要务花大气力抓紧抓好。今天召开会议的目的,就是按照镇包保责任制的要求和刘升现场会的精神,再组织再动员再安排,加力度加措施加进度,强化排查,彻底整改。具体就是做到“八个到位”。

第一,“三重”情况彻底核查到位。财政干部要进村入户,在村组干部的配合下,对全镇144户同名同身份证、718户同名不同身份证和449户同身份证的“三重”现象认真核实,尤其关注姓名同音不同字的农户,信息资料该合并的合并,该删除的删除,确保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坚决根除隐患。

第二,违规钱折全部收缴到位。对2011年村干部及亲属借机动地之名、行骗补之实的行为,对2011年农户改变土地用途种植经济作物、养殖业占地、建房建设占地而仍然享受补贴的行为,对2011年村集体得补贴或村集体用补贴抵交农户承包款的行为,对2012年未删除的虚报面积,或者是机动地仍在村组干部及亲属户头上的行为,一律追回现金或存折,缴入财政专户。重点是上述通报的十一个村,必须在三天内主动自觉上交。

第三,机动地合同依法签订到位。以上报镇经管站2829.87亩机动地面积为依据,公布机动地分配方案,群众无异议后,按照统一格式、统一印章、统一落款时间的要求,签订农户承包机动地合同书,达到内容完整、填写清楚、条

款规范、印章齐全。

第四,财政奖补款项资料准备到位。认真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专项资金,达到“八有”即:有“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申报材料,有市减负办“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批复,有村上报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相关表册,有财政拨付的省级和地方配套资金凭证,有收入支出专账,有村支付施工单位或项目的款额票据,有竣工并验收合格的公益事业工程,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料专卷,确保检查顺利过关。

第五,惠农“五个硬件”资料户户到位。按2012年统一的补贴标准和2011年实际种植面积,及时打印《湖北省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监督卡》,连同《2012年惠农补贴政策致农民一封公开信》一起,迅速发放到农民手中,并上报有农户签章的发放清册,切实做到农民当年户户“有一本通、有政策监督卡、有公开信、有土地二轮延包证、有机动地承包合同书”。

第六,补贴面积登统程序规范到位。分茬口、分春秋两季核实2012年小麦、水稻、玉米、油菜、棉花的实际种植面积,做到边种植边核实边上报。对核实后的面积登记造册,输录微机,分组打印纸制表,到每户张榜公示,若公示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重新公示,无误后由农户在《2012年粮食补贴面积分户表》上签字认可,保证农户实际种植面积的真实、准确。同时按照“一户见全组”的公开公示模式,将政策监

督卡、一封公开信和各村民小组的《2012年补贴面积分户登记簿》等,张贴到每个农户门前,让农民足不出门就知道全组的粮食补贴情况,真正达到公开透明。

第七,重点人群防守监控到位。其一对“村干部及亲属”“补贴面积在20亩以上的农户”、“当年新增补贴农户”及“同村重姓名领取补贴农户”等四类人群作为重点监控对象,认真筛选、登记、对比,实行动态和档案管理,全面监管检查。其二对贫困户、外出打工户、有地经商户、土地流转户、边远户、“二同”户和优抚对象等“七户”,建立个人资料台帐,实行卡片式管理。其三,对“难缠户”、“上访专业户”、村组干部家属和亲朋等,建立包括补贴面积、住址、身份证、存折帐号等内容的信息库,实行网络管理,跟踪监督。

第八,农民负担严格治理监管到位。具体就是“五个管好”:

1、管好农民建房收费。按照“程序合法、公示公开、有据可查、不超标准”的原则进行,凡违规向农民建房收费(税)和罚款的一律清查清退;对违背农民意愿强制性勘测、规划、设计等有偿服务一律纠正,所收取的费用必须清退。

2、管好公安部门收费。按照“有章有循、政策公开、收费透明、票据规范”的原则进行,凡违规向辖区单位、部门、村级组织以及农民摊派和收取的赞助费、办案费、办公费、办证费等 费用一律清查清退。

3、管好计生部门收费。按照

“政策依据公开、收费标准公示、票据款额同行”的原则进行。凡违规向村级组织和农民收取的计生押金(保证金)、计生服务费、社会抚养费以及向村级组织转嫁的相关计生手术费用一律清查清退。

4、管好农村财务。对41个村(居委会)集体财务进行拉网式清理,确保帐务清楚、手续完备、票据规范、收支合理、公示公开。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对历史遗留问题,对因农村财务反复信访、缠访的不稳定村,要下大力气逐村逐项重点清查,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5、管好农村资源。按照“手续完善、合同规范、处臵合理、招投标机制健全”的原则进行。对集体资源,包括机动地、未包、“四荒”地、山林、水面等资源的发包、未包、续包情况一律重新登记造册;对手续不完备、合同不规范,尤其是合同时效、合同标的不合理,而且在国家实行免税、惠农补贴等重大政策调整之后,合同标的仍未变更、惠农补贴关系仍不明确的,要按照有关合同条款和惠农政策规定进行变更和完善。

第九,工作懈怠实行责任追究到位。认真落实《新市镇强农惠农政策和农民负担管理包保责任制》,明确责任、层层包干,组对村、村对镇、镇对市出具承诺书。一方面,建立财政包村专管员自查与相互交叉检查、组织纪检丧尽天良随机抽查和镇包保成员重点检查相结合的“三查”制度,对机动地承包、补贴面积填报和资金分配公示等群众关注的焦

上一篇:箱形结构下一篇:数学教学设计贵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