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微探论文

2024-05-02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微探论文 篇1

1 当今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社会问题

1.1 忽视了体育教育的内在功能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打打闹闹, 根本就是可有可无, 更多家长同样不会让学生进修高校体育, 觉得体育专业教育就是为奥运或其他一些比赛选拔人才, 学习体育没有好的出入。家长们的“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一句就是书面化的分数第一。这样的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住了体育教育的有效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忽视了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 体育教育不单单对身体本体有强化作用, 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外, 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心理调节功能, 即学生在忙碌的学习后, 体育能让学生的头脑与身体劳逸结合, 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不愉快, 通过体育的形式可以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 调节学生的心理不平衡, 以免造成心理障碍[1]。

(2) 忽视了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创造开拓功能, 体育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本身的自主参与、自主发现、自我解决等一系列的活动,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得到个性化的自我开拓,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3) 忽视了体育教育对学生智力教育的辅助作用, 体育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这同样能提高学生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学习的积极性, 建立学生学习兴趣, 给与学生内在的自我肯定。

1.2 体育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和方法性

首先, 在教学内容上, 我国体育教育仍旧比较单一, 中小学以及大学学习的技能大都一样, 纵向没有有序的深入发展, 横向也没有应时的进行拓宽, 造成了与素质教育严重脱轨, 出现了“说归说, 做归做”的不良循环形式[2]。

其次, 在教学模式上, 以教师为主体的陈旧模式依旧存在, 讲解性的观念输入, 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大大的削弱, 在实践中更是眼高手低, 理念与时间不能达成一致, 发挥不了理念的作用。片面的模式使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降低了团队合作神、顽强斗争的意志、公平竞争的精神等体育教育应具有的无私品质。

1.3 资金不足, 没有施展身手的空间

片面追求就业率、忽视体育教育、重视智力教育的大局没有改变, 从思想方面造成观念短路制约着体育教育的发展, 这样的指导观念下, 体育教育方面的硬件设施投入也相应地减少[3], 有的学校章编号:2095-2813 (2013) 09 (b) -0048-02

教育器材非常简陋, 甚至残缺不全, 没有安全保障。操作空间不足, 有些项目无法施展进行, 高校硬件设施不足, 不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1.4 教师自身素质的水平和思想观念欠缺

教师自身素质水平不能达到高校体育教育的较高水平, 由于长期受陈旧思想教育观念的辐射, 现代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能突破传统的束缚, 体育课教学毫无目的性, 学生体育教育处在一个“放羊式”状态, 理念和实践不相符合, 学生对体育课没有特约的标准而提不起学习兴趣。

2 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2.1 确立教师的创新观念

教师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的教育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的调动性。因此, 教师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精神上要冲破单一教学思想的束缚, 领会改革的真谛所在,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钻研创新是基本要求。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树立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有效正确的掌握体育知识和生活技能,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桥梁的作用。

2.2 确定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兴趣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应新《纲要》的指导观念, 各高校应积极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因材施教, 形式要多样化, 不同阶段要有相应的定位, 以找到与我国国情和学生发展的对接点。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心理上有不一样的刺激, 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培养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

2.3 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传统观念的渗入, 很多学生不知道体育教育的意义, 认为体育就是为了玩, 根本就没什么大的用途, 只要有能力就能生存, 没必要非得单练身体。这种观念深入人心, 我们应该从纠正学生的观念入手, 让他们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没有一个好的身体, 即使再有能力, 也不能有效的生活在这个竞争如此大的社会里, 因为身体不好会造成我们工作的力不从心, 没有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就没有好的工作效果, 何谈会有好的生活质量。因此, 不管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有什么梦想要完成, 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2.4 加强体育设施的完备

体育改革已经应运而生, 面对体育教育的改革, 教育部门应固定体育教育的资金, 让个高校以及体育教师不再有资金短缺的后顾之忧, 保证体育设施的完善和安全, 在完整的体育设施的配套下, 教师有充分的教学工具, 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学能力, 鉴于学生对器材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运用兴趣, 提高教学水平。

2.5 拥有体育教育效果的标准

首先, “放羊式”的教育模式, 使现在体育教育没有一个严格的考核标准, 由一次竞技比赛决定优略是不科学的, 因为学生可能会因本身的身体素质以及一时的体能下降, 而造成比赛成绩不理想, 但这样的结果并不能直接说明一个学生的能力问题。其次, 体育教育没有一个完善的标准, 学生会对体育教育采取“无所谓、无目的”的心态, 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忽视,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科学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它可以给学生和教师在体育教育活动中一个心里的束缚, 当有一方放纵时, 有条款可以强制完成体育教育的目的。

3 提升体育教育价值,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马斯洛认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 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 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 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 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4]。

随着国内外对现代体育教育的重视和快速发展, 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有了更高的认识, 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化发展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拥有自己的特长和良好个性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意义, 致力为学生营造施展个性的环境与氛围,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5]。

目前从我国对体育教育做出的一系列改革来看, 我国也很重视人的个性发展, 因此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 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体育教育教学, 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快速、良好的发展。

总之,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为学生追求完美以及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发展的舞台, 使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技能的培养和体能的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以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6]。在面对21世纪新的挑战时不再畏惧, 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能力。

摘要: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迅猛发展, 高等教育业随之得到了重大的进步, 尤其是在高等体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然而, 在看到其成绩的同时, 我们还必须客观地审视其中所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 从而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 进而为促进高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课程改革,多元化思维,高校体育

参考文献

[1]罗玲红.论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19) .

[2]陈晓荣, 朱保成.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7) .

[3]梁利民, 尹洁.论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内涵及其实施办法[J].浙江体育科学, 2005, 12 (3) :26-28.

[4]何劲峰.对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改革的思考[J].龙岩师专学报, 2006 (20) .

[5]钟璞, 龙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J].湖北体育科技, 2007, 19 (2) :100-102.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微探论文 篇2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育数学文化数学史关系

数学是学校教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数学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所以高校的数学教育不仅只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而是要从数学的发展史和数学的文化来全面的展现数学的魅力。

一、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定义概述

(一)数学史的概述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数学史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方法的演变以及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同时揭示了历史上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数学史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其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等。今日世界的发展是多元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交流中共同发展。因而随着多元化世界文明史研究的展开与西方中心论观念的淡化,异质区域文明日益受到重视,不同地域的数学文化比较以及数学交流史研究也日趋活跃。数学史的比较研究往往围绕数学成果、数学科学范式、数学发展的社会背景等三方面而展开。

(二)数学文化的概述

数学文化的定义有狭义的和广义之分。狭义方面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和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而就数学文化的广义而言,其指代了除狭义以外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等同内容,同时涵盖了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和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概而言之,数学文化把文化投影在了数学上。数学文化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简洁的数学符号语言;二是抽象的数学思维;三是高雅的数学美。

二、在高等数学教育中数学史的文化价值

(一)数学史的社会文化价值

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标志中,若干次的人类文明事件都与数学的进步造有着重要联系。如古希腊文明中《几何原本》对其社会文明进步的影响。在文艺复兴时期,牛顿的力学体系和微积分的建立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表明数学文化与人类文明有紧密关联,所以高校的数学教育应该把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升到社会文化的高度进行。

(二)数学史的历史文化价值

陈省身曾说过“了解历史的变化是了解这门学科的一个步骤”。数学史为数学的学习者构建了一个可供学习者靠近并了解数学思想的平台。例如“勾股定理”的发展过程,古巴比伦泥板上发现了勾股数字,之后出现了我国的陈子和商高的勾三股四弦五,直至现代数学家对勾股定理的证明。了解了“勾股定理的历史”,为其丰富而精彩的历史所吸引,对其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些都是数学史中所体现的历史文化的魅力。

(三)数学史中的文化意境

数学史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一门交叉学科。在文学作品中也能探索出数学,许多古代文学作品具有数学的内涵,找到文化与数学的结合点,可以为数学的教育提供一个文化氛围。如《登幽州台歌》这首古诗的可以与空间知识相结合,第一、二句展现了时间的一维性,而后两句则是三维现实空间。这对学习时空学营造了一种独有的文化意境。

三、数学史、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密切关联

(一)数学史和数学文化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数学史和数学文化能够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高校数学史研究会筹委会”中曾提到,“高校要不断提高数学史在高校中地位,使其能从选修课过渡到必修课”。大量的数学历史资料和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使得单一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起来。另一方面,由于数学史里历史事件、数学人物以及数学文化的辅助,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不断的吸收数学知识。在吸收知识的同时还了解了数学问题的文化底蕴,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二)目前高校的数学教育与数学史、数学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校数学史、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结合尚且处于初步阶段。从我国初步开设数学史课程进入高校起,虽然开设数学史课程的高校数量在增加。但是此课程是针对数学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其它专业的学生则无人问津。而且学校对于教师在课堂上关于数学史、数学文化的讲授多少没有限制。其次,高校的数学史课程无统一规范的教材与教学案例。数学史知识的编写大多数采用表述纯历史材料,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在目前的高校的数学教育,仍然是以教师作为主讲人,在讲台上进行着一个又一个的数学知识点的讲解,但是学生无法沉浸在这样的数学环境中学习数学,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较大的考验。

(三)數学史、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中不单只是要传播数学知识,教师还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和数学美和充分利用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融入到数学的世界中,理解数学、喜欢数学。同时从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采用不同的方式给学生传播数学的文化内涵。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进行“定理—公式—习题”一条龙讲解,要多灵活利用数学知识的历史背景和其中的文化底蕴,让学生知道这个数学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最后,尽量普及高校的数学史、数学文化等课程的开设,针对数学专业的学生,把数学史和数学文化课程,从选修课转变成必修课,而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把数学史和数学文化课作为选修课,给数学爱好者提供一个可以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平台。

四、结束语

数学文化与数学史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数学文化离不开对数学史的研究,要通过数学史来展现数学文化。在高校的数学教育中,数学文化和数学史的融入,为其增加了丰富的内容和文化底蕴。同时也提高了高校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颖颖,李照东,杨艳.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探索与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2] 黄泰安.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素质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1(03).

[3] 张奠宙.关于数学史和数学文化[J].高等数学研究.2008(01).

[4] 童新安,李晓培,张永胜.数学史融入高校数学教学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09(12).

[5] 张文颖,巩诚,于涛.采用多种方式在大学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文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

上一篇:错误动作下一篇:珠江桥的整体稳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