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效果十篇

2024-09-11

陌生化效果 篇1

关键词:《我如何学会驾驶》,女性主义,陌生化效果

保拉·沃格尔,美国当代多产剧作家,也是一位著名女性主义者。她的作品涉及话题广泛,不乏众多极具争议的话题,例如:性问题、恋童癖、艾滋病、同性恋和家庭暴力等。她善于在剧作中展现女性所受的压迫,这种意识上的觉醒对于每个人,尤其是女性而言都是意义深远的。

《我如何学会驾驶》(How I Learned to Drive)所关注的是恋童癖这一话题。作品讲述了主人公小不点,一位40 岁的中年女人,回顾自己的童年至青少年时期,派克舅舅借教“小不点”开车的机会猥亵了年幼的她,从此“小不点”在舅舅的教导和骚扰下步入了心理成长的过程。

剧中的三代人对于性和婚姻都有着不同的态度。“小不点”的外祖母,认为性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受罪;而“小不点”的母亲肯定了婚姻和性的合理性存在。但是当派克舅舅对“小不点”的不轨行为暴露时,母亲却认为男性的错误基于女性的引诱。不同年代妇女对于性和婚姻的认识,展现了社会中以男权为主的权力体系,《我如何学会驾驶》中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不言而喻。

女性主义叙述是一种将读者或者观众置于占支配地位的现有符号体系的对立面。通常以批判已经存在的由现有符号系统建构成功的文化现象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批评方式。女性主义叙述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以反传统的形象出现,批评现有的传统形象;二是超越现有的符号体系以实现对传统面目的颠覆。但两者都有一定的困难。一是观众很容易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基于传统的文化现象,无法达到对传统固有面目的有效批评;二是超越传统面目的文化形象往往不容易被观众理解或者接受。所以女性主义叙述只有通过“内部爆破”(rupture)的方法,通过戏仿颠覆人们心中传统文化形象。而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则是帮助戏仿在舞台上得以实现的有效方法。

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强调的是让观众看戏,但并不融入剧情。使观众保持一种距离和陌生感来看待演员和演员的表演,从而使观众理性地认识社会现实。在这部戏剧中,沃格尔没有采用时间先后顺序的线性发展来叙述。整部剧开场便是成年的“小不点”以旁观者的身份为观众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而派克舅舅借教“小不点”学车之机猥亵她的那一幕却排在最后。

其次,传统的歌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歌队贯穿了整个戏剧的剧情,成为界定传统性别关系的关键。非线性的发展顺序打破了观众以现有道德价值体系来判断的习惯,而传统的歌队则进一步地弱化甚至消除了传统道德价值体系的能力,使观众脱离开固有思想,理智地思考和审视剧中展现出的恋童癖这一棘手的话题。

陌生化理论成全了沃格尔想要实现女性主义叙述的诉求。恋童癖毕竟是一个触犯社会禁忌的话题,观众会容易陷入两难的局面,整个故事看起来是非分明,但却不能用以往固有的道德价值评判标准来判断对错。这就是观众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道德体系自身所出现的问题。如果按照一般戏剧表现形式,将“小不点”被派克舅舅猥亵的一幕放在第一场,去掉歌队的存在,观众就会先入为主,根据自己现有的道德价值观来评判戏剧中的人物。而借助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更能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对可行性方法的寻找。

陌生化效果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18例, 全部患者均满足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版) 《甲状腺病理诊断》的相关诊断标准[3],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肾功能障碍、家族精神病史或者精神病史、特殊情况过敏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各59例。对照组中, 男性33例, 女性26例;年龄11~82岁, 平均年龄 (44.7±3.2) 岁;病程1~5年, 平均病程 (2.9±1.5) 年。实验组中, 男性35例, 女性24例;年龄10~81岁, 平均年龄 (44.2±3.8) 岁;病程1~7年, 平均病程 (3.3±1.1) 年。在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方面,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详细编号, 分别抽取静脉血3 m L, 在患者血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肝素进行抗凝, 以每分钟3500转的速度进行离心分离, 选择血浆进行冻存, 对患者甲状腺球蛋白进行检测, 检测时间不能超过4 h。

对照组患者选择放射免疫法检测:选择西安国营二六二厂生产的FJ-20003/50P型γ全自动双探头放射免疫计数仪来检测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实验组患者选择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选择瑞士罗氏公司提供的E601型电化学发光分析仪, 并选择相关的配套化学发光试剂盒来检测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第三方验证则选择雅培i2000仪器和相关配套试剂。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检测结果;将假阴性和假阳性检出率作为标准, 来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甲状腺球蛋白放射免疫法检测的正常水平为11.45~20.25 ng/m L, 化学放光免疫法检测的正常水平为0.73~84 ng/m L。真阳性/ (假阴性+真阳性) ×100.0%即为灵敏度, 真阴性/ (假阳性+真阴性) ×100.0%即为特异性, (真阴性+真阳性) /总例数×100.0%即为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 以率 (%) 表示, 若 (P<0.05) 则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观察:

实验组中, 实际阳性、实际阴性分别有29例、30例;检测出真阳性和真阴性均为28例;灵敏度为97.0% (28/29) , 特异性为93.3% (28/30) , 符合率为95.0% (56/59) 。对照组中, 实际阳性、实际阴性分别有30例、29例;检测出真阳性、真阴性分别为25例、24例;灵敏度为83.3% (25/30) , 特异性82.7% (24/29) , 符合率为83.0% (49/59) 。在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方面, 实验组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

2.2 两组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个数和水平观察:

实验组的甲状腺球蛋白个数为 (18.2±2.2) 个, 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为 (691.3±88.5) ng/m L;对照组的甲状腺球蛋白个数为 (7.4±1.5) 个, 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为 (627.4±49.7) ng/m L;实验组的甲状腺球蛋白个数、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的具体原理为:在抗体或者抗原上标记酶标志物或者化学发光物, 产生免疫反应, 然后在复合物中置入化学发光剂或者氧化剂, 让其发光, 然后选择一起来检测发光强度, 计算待测浓度, 化学发光物常选择有机化合物, 然而利用氧化反应让其发光[4]。在上世纪70例年代,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开始在临床中应用, 但是最开始的应用主要是将其当成示踪信号, 因为发光时间和灵敏度较差, 所以对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造成了一定限制。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随着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进而也让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的信号强度得以有效提升, 发光时间也有效延长, 最终让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的不足之处得到了有效解决[5]。化学发光可以分成发光酶免疫测定 (LEIA) 、发光物免疫测定 (LIA) 以及放光辅助因子免疫测定 (LCIA) [6]。虽然化学发光的类型存在差异, 但是各种类型的化学发光原理都是相通的, 化学发光都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 经化学反应而产生光辐射。本研究中所选择的两种检测方法, 放射免疫检测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存在类似的地方, 两种检测方法均能选择Ag-L+CR→light来表示, Ag-L为发光物, CR则为协同反应物[7]。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而在临床医学方面,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主要用来测定肿瘤, 因为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的光辐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因此能测定多种肿瘤, 如PSA、AFP、NES、CEA、CA242以及CA153等[8]。

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 在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浓度时,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均显著高于放射免疫检测, 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临床中在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浓度时,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的操作比较简单, 而且比较实用, 在对甲状腺疾病进行检测时,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率, 能让甲状腺疾病临床检验的难题得以有效解决。甲状腺蛋白的主要形式为甲状腺球蛋白, 在蛋白总量中的占比大约为75%, 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生物的基础。甲状腺激素在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 会从TG中脱离, 然后释放到血液中, 正常情况下, 循环血中存在微量的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的半衰期一般为4~60 h, 甲状腺疾病特别是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液中的甲状腺球蛋白浓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增加。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 实验组的甲状腺球蛋白个数、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结果显示可以将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作为反映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术后变化的指标, 而且灵敏性较高, 所以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来讲, 应对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进行定期复查。

在临床生化检验中,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如心脏疾病的检测、病毒的检测等[9,10,11,12]。详细情况如下: (1) 检测梅毒螺旋体:临床中常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来检测患者体内的非密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检测后还需要实施确证检测, 然后结合检测结果来对患者进行确诊, 临床中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时, 人工检测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 而且检测效率不高, 操作也比较复杂, 临床要求不能得以有效满足,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对梅毒螺旋体进行检测, 通过全自动分析仪, 选择两步法对梅毒螺旋体进行定性检测, 能让假阳性率得以有效降低, 让临床检出准确率有效提高。 (2) 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过往在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时, 常选择ELISA法实施定性检测, 但是传统检测方法并不能临床定量需求得以有效满足, 现阶段临床中在判断病毒感染时, 一般都选择HBs Ag作为标志物, 所以可以选择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来测定乙肝HBs Ag抗原, 不仅能满足定性的要求, 也能满足定量的标准, 而且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符合率较高, 相关检测指标均能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求, 在较大范围内具有比较理想的线性。 (3) 检测肿瘤标志物:在组织和细胞中均存在激素、酶以及蛋白质等肿瘤标志物, 临床中在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时, 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能为早期诊断肿瘤患者及预后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比如选择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来测定血清中的鳞状细胞癌抗原和cy-fra21-1浓度, 能有效诊断食管癌患者, 而且还能有效观察患者的病情, 效果比较理想。 (4) 检测心脏疾病:临床相关研究结果发现, 肌红蛋白、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脏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所以临床中可以选择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来检测患者的肌红蛋白和心肌损伤标志物, 进而来对心脏疾病患者进行有效、准确和及时的诊断, 而且还能监护患者的临床症状。

临床生化检测中, 满足疾病标记的抗原不多, 所以在临床生化检验中, 应充分优化生化检验方法, 具体措施为: (1) 对分析结果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进行有效提高, 并对分析结果的放大倍数进行有效提升, 让检验下限有效延长, 对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的应用范围进行不断拓展, 让其临床价值能得以充分发挥。 (2) 让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分析仪器的准确性得以有效提升, 促进仪器智能化、小型化的发展。 (3) 在选择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进行生化检验时, 比较依赖催化剂效果和发光物生成, 所以要想让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的应用范围有效扩大, 让检测灵敏度提升, 就需要对新型催化剂和发光物进行不断研发, 而且还应对化学发光反应效果进行不断增强和修饰, 对新型分析方法进行不断探究, 进而让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的准确性得以有效提升。

论陌生化效果的翻译 篇3

关键词:《围城》;陌生化;翻译策略

一、陌生化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是20 世纪由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什克罗夫斯基在他的论文《作为艺术的技巧》中首次提出的一种艺术手法:重在创新,打破常规,使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这种陌生能够延长目的语读者的理解时间,将审美感知历程人为延长以增加文本的新奇感。这种新奇感能改变读者的“期待视野”及对审美客体的机械反应,打破人们对熟悉事物习惯性自动化,机械化的阅读模式,因而带给读者一种新鲜,深刻的审美愉悦。本杰明曾指出: “在翻译中,语言不过是引导代理者/译者的一条重要线索,是语言利用自身的修辞性进行的一种增补、播撒、颠覆、延异和踪迹。”(Chen 2)“陌生化”是一种文学手法,有着其“文学性”,因此在文学翻译中,“陌生化”概念被广泛使用。译者作为一种媒介在翻译过程中有责任以陌生的姿态最大地展现原文的“陌生化”的文学性。

二、《围城》中所使用到的“陌生化”翻译策略

在《围城》这部作品中,钱钟书先生大量使用“陌生化”语言的表达方式给了我们一场中西交融的文化盛宴。这一部分将着重分析文中对于“陌生化”的呈现,讨论译者们是怎样在翻译过程中采用“陌生化”的翻译策略在不单单传递字面意思的同时保留原有语言风格特色。“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 译者必须注重文体, 对源语和目标语的不同文体要应付自如, 不能用目标语的一种文体表达源语的各种文体,必须善于识别“变异”,并把“变异”在译文中表现出来。(Wang 512),这种“变异” 实质上就是一种“陌生化”的处理方式。钱的语言风格简洁明快, 幽默睿智,既有对于人性的敏锐洞察及深刻反思,也有对于人性丑恶面的反思和鞭笞,其文字精髓怎样以陌生化的手法呈现到翻译作品中也是译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临时仿造”造成的陌生化效果

“临时仿造”指对一些已有的一些词语,习语,句法等进行临时性的改造,制造出新的组合方式以追求语言的新鲜与生动。这样做不仅能增加语言的幽默性,也能突出作者想强调的深刻内涵。

例:家丑不可外扬,而且不能内扬。(Qian 291)

Not only must the family disgrace not be spread abroad, it must not be spread within the family either. (Kelly 302)

“家丑不能外扬”本是为源语言读者所熟知的中国俗语,而在中国俗语中没有“内扬”一说。“内”“外”本是完全相反矛盾的一对概念在这儿被并置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刻意的“临时仿造”,就颠覆了读者的“审美期待”,使得阅读过程妙趣横生。同时,“内”也指代这个拥有着很多“嫂子”的家庭,这个“内”字也恰到好处地表明了方鸿渐的内心状态,而英译本中对于“外扬”和“内扬”的翻译也可谓很好地诠释了这句俗语关于“内”,“外”的定义,可谓翻译得十分准确到位。

(二)比喻形成的陌生化效果

正如评论家们所言,作品享誉中外主要就是作品中幽默的语言风格所产生的恒久而极具魅力的效果。《围城》小说中用了很多别致新颖的修辞,据统计,作品中有700多种修辞手法(Huan 98),使得作品的机智与幽默得以展现,凸显了作者的语言风格,使得文章妙趣横生,陌生化的比喻更为其不朽魅力增色不少。

例: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Qian 39)

The English words inlaid in his speech could not thus be compared with the gold teeth inlaid in ones mouth, since gold teeth are not only decorative but functional as well. A better comparison would be with the bits of meat stuck between the teeth-they show that one has had a good meal but are other wise useless. (Kelly, 2003: 43)

这段话将“英文”和“金牙”进行比较,乍一看,两个毫无关联的词被放置在一起让人产生一种很突兀的感觉,这种突兀的“陌生感”迫使读者进行思考想象。进过深入的思考,二者微弱的相似性可见一斑:两者大体上都算是无用之物,但“金牙”除了用于装饰还可使用来嚼物,而“英文字”只算得上是个“摆设”,除了炫耀毫无用处。如此一番斟酌,自然可以领悟到钱的比喻之妙,有着强烈的讽刺意味。这种手法延长了读者的审美时间,体现了作品极高的文学性,同时这种陌生化手法给读者带来了新颖的阅读感受。

(三)不规则搭配的陌生化效果

在我们日常会话中词语搭配是约定俗成的,词语搭配内容由词语意义和发音规则决定,这就形成了我们脑袋里的思维定势。有时,刻意地打破这种规则可能造成语言表达的低效。然而,在文学作品中,为了表达的需要,作家总是倾向于打破常规准则,将两个毫无逻辑联系的词语进行搭配组合。这种做法乍看觉得不可理喻,细细品味之后才发现这种新颖的的表达方式可以给读者提供更多的审美愉悦。

例:张小姐是十八岁的高达女孩子,着色鲜明,穿衣紧俏, 身材将来准会跟她老太爷那洋行资本一样雄厚。(Qian 40)

Miss Chang was a tall girl of eighteen with a fresh complexion, trim-fitting clothes, and a figure which promised to be just as ample as the capital in her fathers foreign company. (Kelly, 2003: 44)

“ample”在辞典上既有充足、富裕之意,又可表体积之庞大,胸部之丰满。本来“ample” 用来形容资本雄厚无可厚非,但用来形容女孩子身材还是欠妥,传达了文章所追求的陌生化效果,一语双关的翻译既夸张又讽刺地形容了张小姐的身材。正是这种打破读者“期待效益”的用法产生了巧妙的反讽效果,促使读者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反思。

(四)故意曲解的陌生化效果

故意曲解指在清楚知道本来文字所要表达意义的情况下故意的进行歪曲理解,以形成幽默讽刺的效果博读者一笑,或产生深刻而犀利的理解方式引读者深思。

例:“那么得赶快找个眼科医生,把眼光验一下;会这样看东西的眼睛,一定有毛病。” (Qian 50)

“Then youd better find an eye doctor right away and have your eyes examined. Eyes that see things like that must have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m.”(Kelly, 2003: 54)

真正的眼科医生只能检查人们眼睛能否看见东西而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品味。这里的“眼光”从“好的品味”被故意曲解为“看事物的功能”,显得奇怪且反常,从而实现了表达的陌生化效果。赵辛楣陈述他认为学习哲学毫无实际意义的观点时,方鸿渐以此句充满讽刺意味的话进行了巧妙的回击。“eye”同时含有“看东西的能力”和“对某事物的好的品味”的意义,一语双关,同时能够清楚恰当地表明作者的意图,在外国读者读来也能清楚地明白这种文字游戏。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翻译中的“陌生化”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陌生化”语言给文学作品蒙上了一层“新奇”与“遥远”的面纱,以保证艺术效果的延长感受。此篇论文以《围城》英译本为例,分析“陌生化”语言和它的翻译策略来保留这种艺术效果:它不仅能深刻反映语言的寓意和韵味, 亦能产生悬念,对于文学语言风格的形成,人物性格的刻画,文学性本质的实现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文学欣赏和学者研究都有所启发。由于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围城》中语言风格和语言陌生化关系密切, 所以译者在翻译此小说过程中风格的体现必然极为重要,需要使陌生化的语言能比较完全地在译入语中表现出来,尽可能地保留小说的原貌。因此, 分析陌生化语言的翻译, 可以给译者提供一个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新视角, 对译者准确把握翻译方法、进而提高译文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Kelly J. & Nathan K. Mao. 2003. Fortress Besieged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陈永国.翻译与后现代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黄维梁.与钱钟书论譬喻[J].香港明报月刊,1982.

[4]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陌生化效果 篇4

内容提要: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成就很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小说在载体的选择上、语言形式上以及创作方法上都造成了一种文本与读者的恰如其分的“距离”,有一种奇特的“陌生化”审美效果。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载体选择  语言形式  创作方法   审美距离   陌生化

上个世纪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流派提出了艺术的“陌生化”效果的问题,意思是文学能更新人们对生活和经验的感觉,能使那些已变得平常或无意识的东西陌生化。艺术的“陌生化”是要颠倒人的习惯,使现实生活中所见的客观事物“陌生化”,并用以改变习以为常的东西,寻找这些客观现象在艺术过程中的重组,进而创造一种新的艺术境界。也正如美学家们所说:“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质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外去看”(《美学书简》)。“陌生化”的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被人们创造性地扭曲并使之面目全非的独特方式”,使人们即使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够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非同一般。

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谈〈聊斋志异〉是如何达到陌生化审美效果的。

一、载体选择

《聊斋志异》文本在载体的选择上独具匠心,是文本所显示的各种艺术技巧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

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蒲松龄,将载体选择在离人世间有着相当距离的陌生环境,他要着重表现的艺术环境、艺术世界是幻设的、非现实的。诸如冥府、地狱、天堂、龙宫、梦境,以及传说中的异域。这些场景是陌生的,而人物、情节也是非现实的。“神仙狐鬼精魅,”人鬼相恋、人妖相配、冥府冥王、鬼人鬼事。这就很大程度上颠倒了人的习惯,强烈地更新着人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觉。惩恶扬善,男欢女爱,尧女于归,因果报应,科场及第等等在人们生活中已变得习以为常的东西在这里陌生化了,被附上一层神异而迷人的外衣。

《聊斋志异》文本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人物形象。千娇百媚的婴宁,天真烂漫、笑口常开,连夫妻之爱都不懂。当情种王生向她表白爱情时,她则表示“我不惯与生人睡”,好一个”憨”女儿,她的银玲般的笑声,使得“满室妇女,为之粲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她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芬芳四溢,叫人喜煞爱煞,神魂颠倒。只可惜:“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叫人魂牵梦绕的婴宁竟然是异域中人!在《香玉》中,黄生与香玉郎才女貌,两情相悦,情专义笃,款款多情的香玉也不是我们同类,而是牡丹花仙。在《连锁》中,读书人杨于畏,深夜苦读,夜深人静时,忽有一美貌少女不邀自来,窗下与杨生剪灯共读,同度美妙良宵,快活得如鱼得水。美丽绝伦的连锁也是鬼域中人,令人扼腕。在《小谢》篇中,两位少女戏耍陶生:“捋胡须,捂眼睛,以细物穿鼻,争与陶生相爱。”陶生何德何才,“绝世佳人,求一而难之,何遽得两面三刀哉?”却原来并非人间好事。婴宁、小谢、小翠、翩翩、晚霞、娇娜、香玉、葛巾、宦娘、聂小倩,一群光彩夺目,勾人魂魄的艺术形象均是与我们有着相当距离的异域中人,让我们可望而不可及,蒲松龄似乎深谙此道,让这群妙不可言的人物置身异域,有意识地造成读者与审美对象的距离。但是,这种距离并未形成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种种幻化了的场景、人物和情节事实上又包含着近乎现实的情事、秉性和逻辑。冥王冥府、鬼人鬼事,其本质特点又是社会的、现实的。“神仙狐鬼精魅”们涉足于人间社会,参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冲突,因而让人感到“鬼”们就生活在我们中间,真实可感,伸手可捉。所以《聊斋》文本所展示的冥王冥府、天堂梦境实际是现实世界的折射,而有着神异特点的花妖狐魅又是社会的人的变体,文本所提供的人物,情节和场景既让人感到是陌生的、新奇的、与我们有着相当距离的,又让感到是真实的。而与我们隔着的这一特定的距离又并未将我们与艺术对象绝对对立起来,仅仅是在形式上形成一种必要的阻隔。正如本世纪俄国形式主义美学家所说的:“艺术方法就是使表现对象变得陌生,在形式上对读者形成阻碍,把一个对象从通常理解的状态变成新的感知对象。”。

《聊斋志异》这种由载体的选择技巧造成的审美对象与读者之间的若即若离的关系,就产生了一种奇特的“陌生化”审美效果,这就更容易唤起读者的好奇心,唤起新鲜和惊奇感,解除“习以为常”给我们带来的麻痹和熟视无睹。从而增强审美刺激性,以达到艺术的终极目的。这种效果,是蒲松龄“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形”所带来的,这是我们探讨《聊斋志异》“陌生化”审美效果必须首先注意的问题。

二、语言特点

《聊斋志异》语言具有二重性特点,恰如其分地固定着读者与审美对象的距离,造成陌生化审美效果。

《聊斋志异》是在白话小就已出现四五百年,小说语言的白话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下,重新用文言文写成的。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有扩大现实与小说距离的趋势。但读过这部小说的人,竟大部分感到它的语言难以用白话来替代,即使再好的白话翻译,也必定会丧失掉原作的一部分意境和韵味,这里,古代汉语的运用为今天接受《聊斋志异》提供了一个审美距离,形成《聊斋志异》的特有语境。它就像一道狭窄的门,倘使你有幸进入其中,其内在的魅力会使你销魂摄魄,留连忘返,但如果限于知识的局限,只能借助别人译出的白话文作阶梯,则只能略知一二,不能饱览美景,更无法感知“陌生化”审美效果。

《聊斋志异》的语言是通过改造了的文言文,它具有极其突出的二重性,一方面,是文言文自身固有的优势:精简、凝炼,表现力强。另一方面,《聊斋志异》的语言是被改造了的文言文,通俗、生动,吸收了口语的特点融合进文言体式中。

我们先看下面一篇完整的故事。

李季霖,摄篆沅江,初莅任,见猫犬盈堂,讶之。僚属曰:“此乡中百姓瞻仰风采者。”少间,人畜已半;移时,都复为人,纷纷并去。一日,出谒客,肩舆在途。忽一夫急呼曰:“小人吃害矣!”即倩役代荷,伏地乞假,怒诃之,役不听,疾奔出题去。遗人尾之。役奔入市,觅得一叟,便求按视。叟相之曰:“是汝吃害矣。”乃以手揣其肤肉,自上而下。力推之;推至少股,见皮肉坟然,以利刃破之,取出石子一枚,曰:“愈矣。”乃奔而返。后闻其俗,有身臣室中,手即飞出,入人房闼,窃取财物。设被主觉,势不令去,则此人一臂无用矣。

这是卷十四中《沅俗》的全文,寥寥二百五十字就叙述了一个情节较为复杂,人物思想性格极为鲜明突出的故事。“初莅任,见猫犬盈堂,讶之” “少间,人畜已半;移时,都复为人,纷纷并去”“ 伏地乞假,怒诃之”“ 见皮肉坟然,以利刃破之” “手即飞出,入人房闼,窃取财物” 语言极为精简、凝练,表现力极强。

我们再看《促织》中的语言。

小虫伏不动,蠢如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毛撩拔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龀敌领。少年大骇,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这是《促织》中的一段话。其中的“暴怒”“直奔”“张尾伸须”“腾击”“直龀敌领”等词气韵灵动,简洁、凝炼,有一气贯成之气势。任你何等高明的注家也不敢贸然翻译,以免失却韵味。如有人将“张尾伸须”译为“张开尾巴,伸出须毛”,神彩全失。有人在“直奔”前后加一些附加成分,译为:“向前奔了过去”。意味就不一样了,气势也减了大半。《聊斋志异》的语言就是这样,就像托尔斯泰所说:“既然不能加一个字,也不能减一个字,还不能改动一个字”。在《聊斋志异》中像这类气韵生动,表现力强,富有立体感、节奏感,简洁、凝炼的句子俯拾皆是,如“大雪崩腾”“崩雷暴烈”“诸船惊闹”“下气如雷”“摆簸山岳”“摧折如林”“夜合一株、红丝满树”“小语冰人”,新娘只哭不妆,“眼零雨而首飞蓬。”鱼妖湖上兴波,“浪接星斗,万舟簸荡”,学官见钱眼开,“作鸬鹚笑,不则睫毛一寸长,棱棱若不相识。”这些精妙的语言与我们的日常语言有着显著的不同,它采用艺术手段,对日常语言进行强化、压缩、颠倒等形式的加工,使普通语言变形,更富有表现力,同时语言也变得“疏远”了,从而达到解除日常语言的麻痹作用,文学语言是一种技巧的组合,这里的技巧包括意象、声音、节奏、叙述特点等等,也即与所有文学形式有关的成分都包括在内。《聊斋志异》五百篇中一部分诗文的巧妙运用,更充分印证着这种作用,它使我们通过这种语言能重新感知世界,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空间。

《聊斋志异》语言是精警、凝炼的文言文,但又是通过改造成了的文言文。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陌生化的回溯 篇5

其实无聊并不是一种徒劳的情绪,这是陌生化理论产生的前提。比方说,某人种了一盆花,开花的那天满是期待。然后花开了,如果我们可以假设花儿一直没有凋谢的话,终有一天,花开这个事实会成为一个常态(界定常态的标准可以是我看到花儿表情冰冷木然),如果我们还可以假设我生活生存的范围就是种花看花这么小的话,我们必须得承认表情冰冷木然的时候是我们无聊的时候。这时候,无聊情绪像是一个催命鬼一样在胁迫我们做出善良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拿喜新厌旧来帮助理解。在婚姻中,我们现代婚姻危机缘起的“小三”现象的泛滥为例。

以上论述并非空穴来风,因其有它的合理性。因为这正好说明了关于陌生化一个浅显的道理,即人不能总沉寂于一种状态,为了谋求发展,我们总要选择替身,甚至为本体重新定位,涂脂抹粉后(做陌生化处理后)继续。有个对知识分子的揶揄恰好可以说明这个道理:知识分子是把简单的道理复杂化,把人们熟知的现象通过自以为是的专业修饰而达到人人搔首踟蹰,望而生怯的地步。

言归正传,我们还是得谈谈什克洛夫斯基这个人,他1893年生于教师家庭。彼得堡大学语文系肄业。1914年开始文学研究工作,是俄国“诗歌语言研究会”(1916年成立于彼得格勒)的主要成员。文学理论中形式主义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著名的形式主义论断 “新的形式并不是为了去表现新的内容,而是为了去取代已经失去了艺术性的旧形式”在20世纪三十年代差点让他丧了命。鉴于苏联当时甚为机械的政治氛围,什克洛夫斯基在遭受批判后转向了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研究,当然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他明哲保身采取的无奈手段,毕竟他的前半生对于我记叙这些内容已经足够了。

陌生化理论诞生之后主要应用于文学以及艺术领域,当然文学和艺术两者也无需划分那么明确。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绝对不是对生活的模仿而是生活的变形”旨在提醒我们文学的意义是通过不断的提炼新鲜的情节和惊艳的技巧来维持生命力,这个更有艺术的味道在其中,总之,他似乎更不看重内容而将形式推崇到一个新的高度;将文学等同于艺术构造本身虽然不合众意,但文学作为文学作者的思想再现并无争议。而若从文学产生的目的来看,收获读者数量无疑是个有效的指标,单单就现实的平淡叙述已经由客观公正的新闻业来担当,文学的技巧作为维系其生命又有不可估量的后果。非要说文学的本质是通过变形和扭曲的语言,让人们对熟悉的世界产生新鲜的体验,也未尝不可。

在对诗歌体裁的阐述上,什克洛夫斯基有其独到的见解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他对诗歌语言作了如下规定:“无论是从语言还是词汇方面,还是从词语的排列和结构方面来研究诗歌语言,我们到处都可以遇到这样的特征:它是有意为摆脱接受的自动化而创作的,它人为地使接受过程受到阻碍,达到尽可能的紧张程度和持续很长时间”,“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诗歌语言规定为受阻碍的扭曲的语言”。诗歌语言的受阻碍性和扭曲性构成了诗歌语言区别于日常语言的独特魅力。诗歌的本身魅力并不是通过量上极为限制的文字来体现,而是通过其所臆造的氛围或者精巧的言语技巧来让读者买账,因而在形式主义以及陌生化理论的推广上,是最省心的广告。

上述论断虽颠覆但尚不武断,是由于陌生化是人类谋求自身发展而不自禁采用的有效模式。因而其产生基于人性的,这些闪现人类文明智慧之光的温存并无完全抹去的必要,至少什克洛夫斯基将我们带到了关于合理想象的又一境界。

摘要:以北极熊和双头鹰作为图腾的俄国在列国历史上无疑是别具匠心的演绎,这个兼具芭蕾典雅和伏特加豪迈的双重性格的国度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上达到了空前的和谐结合。因而在理解人性上,俄国的人文体验自然成就了最为天然的课题资料库。而就近代来说,苏联和中国的关系又非比寻常。在人文领域,苏联较为独特的意识形态对其文学、艺术、戏剧甚至军事上的渗透影响都十分深入。什克洛夫斯基这些对事物的盘根问底直至接近了本真。本文旨在以其陌生化理论为轴心,全面阐释这样一位伟大思想的践行者。

从“陌生化理论”谈英语写作 篇6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概念主要是阐释语言所具有的文学性效果, 他认为只有“陌生化”的语言才具有文学性可言。陌生化是相对于自动化的习惯、经验和无意识而言的, 它产生于变形和扭曲, 产生于差异和独特。陌生化使人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 重新调整心理定势, 以一种新奇的眼光, 去感受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司空见惯的东西不能给人以新鲜感, 只有陌生的东西才能引人注目, 让人产生好奇感。简言之, 就是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 其目的就是要恢复人们对事物的鲜活的审美感觉。为了获得这种新鲜如初的审美体验, 就必须打破感知的自动性, 采取陌生化的方法创作新鲜、陌生的语言形式。

二、学生英语写作现状

众所周知, 在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 写是最困难的, 也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外语功底。从构思、立意、论证到驾驭文字的技巧, 包括遣词造句、篇章结构、文体修辞等, 都是对作者英语表达能力的全面考查。因此, 写作既重要又困难, 学生在写作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 关键是要找到症结所在。

首先, 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 对写作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 敷衍了事;其次, 学生在英语写作中, 语法错误频发, 原因是对语法知识掌握不牢, 比如, 主谓不一致、单复数模糊、时态和语态混乱等;句式也非常单一, 没有变化, 大部分句子都是s-v或s-v-o结构, 不会用动词的非谓语形式, 写出来的文章毫无新意, 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写作中, 还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词汇问题:词汇贫乏, 整篇文章只会用那几个干涩的、通俗的单词、不能分辨词义、词性模糊、拼写错误等;另外, 由于学生对英语文化缺乏了解, 常常是按中文思维方式逐字翻译, 写出太多的不符合英语表达法的“中式英语”。在这种状态之下写出的文章可想而知, 毫无新意, 让人实在是不想浪费时间去读, 而对于老师来说, 没有比批改这样的作文更头疼的了, 平时练习也好, 考试也好, 都有同感。

本人在多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 导致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滞后的因素很多, 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 提高写作教学效果, 就需要学生和老师双方的努力。对于英语教师来讲, 除了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激发写作动机, 培养写作兴趣, 使其形成适合自己需要的英语写作策略之外, 还应该更新写作教学观念, 优化写作教学过程, 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重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 从审题、构思、谋篇布局以及遣词造句等各个环节对学生加以指导, 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就如何将“陌生化”理论运用到英语写作的教学中作一探讨, 希望能对今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帮助。

三、“陌生化理论”在英语写作中的具体运用

1. 叙述视角的陌生化

写一篇文章会涉及到叙述视角 (the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问题, 这是任何人也无法回避的。视角选得好,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之, 就无法给人以新鲜的感受和体验, 所以, 学生在下笔之时, 一定要注意叙述视角的选择。

我们观察到, 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主要有利于“我”的心怀的袒露, 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保持“真实、亲切、可信”的叙述优势, 容易引起接受者的共鸣;第二人称叙述能让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 一声“你”, 顿时让读者心中一热, 仿佛在与作者进行促膝谈心;而第三人称叙述, 似乎有冷眼旁观的意思, 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 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 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 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总之, 任何一种视角都有它的利弊, 只有将不同的视角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传达出一种新颖的、单一视角叙述从未有过的感受和体验, 从而产生“陌生化”的效果。

2. 语音的陌生化

语言有三美, 即音乐的美、建筑的美和绘画的美。语言的音乐之美主要是借助语音的巧妙运用来实现的。我们汉语中的一些歇后语, 如:外甥打灯笼照旧 (舅) ;吃冰棍拉冰棍没话 (化)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 (书) 等就是利用音的谐音构成的。再如, 黄新渠教授翻译的杜甫名诗《登高》中的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Swiss, swiss, the boundless falling leaves rustle down,

Splash, splash, the endless Yangtze waves roll on and on.

[s]音的重复运用, 生动地描绘出秋风啸啸, 万物飘零的残秋景象, 辅音连缀[spl]、元音[覸]和辅音[∫]的重复运用, 非常形象地描绘出长江浪涛滚滚、奔流不息的壮观景象。学生在今后的写作当中不妨也使用以上述模式来为写作增色。

3. 词汇的陌生化

词汇的陌生化还可以通过改变词性或颠倒词序来实现。例如, They shouldered the girls out of the way.很明显, 句中的shoulder的词性已经不再是名词“肩膀”的意思, 而是动词“用肩膀挤”之意, 这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 On the face was the confidence.及Only in that way can we learn it well就属于这种情况。

4. 句式的陌生化

句式的陌生化就是对句子的原有结构有创意地进行改造、创新, 以增加读者的审美情趣。现在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时, 句式较单一, 满篇尽是简单句, 缺少变化。要做到句式的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主动句与被动句

Someone stole my bike last night.

亦可:

I had my bike stolen last night.

(2) 肯定式与否定式

I will never forget this lesson.

亦可:

This lesson will be rooted in my mind forever.

(3) 语序互换

One can't learn anything without 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亦可:

Only when one puts theory into practice can he learn something.

(4) 正、反说

We have searched anywhere.

亦可:

Nowhere have we not searched.

(5) 递进法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林肯) .

(6) 句子类型调整

Wang Fang is a student.She comes from a southern province.She speaks a dialect.we find it hard to understand her. (简单句)

亦可Wang Fang, a student from a southern province, speaks a dialect, which we find hard to understand. (复合句)

另外, 句式的多样性也可以借助于修辞手法来实现, 常用的修辞格有明喻、暗喻、拟人、矛盾修饰法、委婉语、夸张等, 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陌生化”思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破人们对常规的既定感受, 重构我们对世界的感觉, 从而走出审美疲劳。其核心就在于新颖。"陌生化"理论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有着较广泛的应用, 收到了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功效。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却很少, 如能在今后英语写作中, 有意识地利用"陌生化"理论来培养、提高学生思维感受、写作角度、遣词造句、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必定可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3]王守元.英语文体学教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

多恩诗歌意象的“陌生化”现象 篇7

“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n) 是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提出来的。他指出, “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陌生’, 使形式难懂, 增进认知的难度和长度, 因为感知的过程本身是以审美为目的的, 因此必须延长”。[2] (P291) 陌生化其实是以一种新颖、独特的信息引起人们无意识注意的高度集中, 不断打破或修正人们的心理定势, 使人们的感受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 产生去仔细观察了解的强烈愿望, 以一种新奇的眼光, 去感受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这种“陌生化”理论的提出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熟悉而单调的刺激, 容易使人疲劳, 分散注意力, 甚至产生排斥的心理反应, 处于一种麻木状态, 相反, 陌生而新奇的东西容易引起注意, 激发人感知的兴趣。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也谈到, 对于熟悉的事物, 我们的感觉趋于麻木, “当感知变成习惯性的动作时, 它就是机械的了。”[2] (P290) 在诗歌语言中, 陌生化的手法尤其显得重要, 据亚里士多德所说, “诗歌语言必须显得怪异精妙;而事实上, 它往往真的是陌生的”。[2] (P292)

多恩诗歌中陌生化意象的撷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多恩完全摒弃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伊丽莎白女王时代传统的诗歌意象。伊丽莎白时代歌舞升平, 借人文主义思想的东风, 诗人们以常见的自然意象为载体创作出大量歌颂时代、歌颂理想化爱情的诗歌, 这样的诗歌多了也让人产生了审美疲劳。另一方面, 到了伊丽莎白时代后期, 旧王室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 特别到了詹姆士一世时期, 他们之间相互争权斗争, 时局动荡不安, 敏感的玄学派诗人感受着时代的变化, 他们在诗歌创作中, 采用奇喻 (conceit) , 所谓奇喻即“说理辩论多于抒情, 把不同的思想、意象、典故交揉在一起, 意象则涉及各种知识领域, 类比奇特。”[5] (P243) 这些涉及各种知识领域, 类比奇特的陌生化意象新颖、独特, 与先前的诗歌意象完全不同。多恩的诗歌意象的撷取以当时社会的大变革为时代背景, 恰如其分地把握着审美距离, 造成陌生化的审美效果。他的《别离辞:节哀》使用的意象极为奇特:“就还算两个吧, 两个却这样 /和一幅两脚规情况相同;/你的灵魂是定脚, 并不像 /移动, 另一脚一移, 它也动。……” 在此诗中, 圆规这个数学器具被用来比喻爱情, 拿一个圆规的两只脚来比一对夫妻, 表示虽然离别也仍彼此相联, 表现了他们不可分割的完美之爱。圆规的意象虽并非多恩首创, “圆规历来是坚贞的象征, 圆又是完美的象征。据注家考证十一世纪末波斯诗人Omar Khayyam 的Rubaiyat (《鲁拜集》) 中已出现过, 其后传入欧洲。”[5] (P249) 但多恩的创新性在于围绕圆规这个独特而意蕴丰富的中心意象, 进行合乎客观事实和逻辑的联想, 从而赋予这一意象以多层新的创造性意蕴, 用圆规的两脚互相牵动、两脚有分有合、一只脚坚定不移, 另一只才能画完美的圆的特点, 用其比喻一对夫妻, 说明他们两个的灵魂融为一体, 不可分离。此意象既有意象感觉层面的鲜明生动, 又有丰富的暗示与联想的意义空间, 想象出奇但合乎逻辑, 它与日常语言拉开了一段“距离”, 形成必要的弹性和张力, 造成了读者在解读过程中的困难, 延长了审美过程, 给读者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这个圆规意象其实也是受到了当时科学兴起的影响。令人称奇的是多恩在此诗中还用了金箔这个意象来比喻爱情:“两个灵魂打成了一片, /虽说我得走, 却并不变成 /破裂, 而只是向外伸延, /像金子打到薄薄的一层。”这个独具匠心的意象也与其时代背景相关, 16、17世纪的英国是一个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的时代, 由于当时出现的商品货币关系, 引起了新生资产阶级对黄金渴求的欲望, 他们探索新航路, 从亚洲、非洲夺走了大量的黄金、白银, 这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 为当时出现的作家开扩了眼界, 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人们看到黄金这个意象, 便往往会联想到财富、金钱。诗人恰恰颠覆了人们的这种审美定势, 诗人利用黄金本身具有的富有延展性的物理性特质, 用它象征延绵的情思和无尽的思念。这个出人意料的陌生化意象解构了读者的定向思维, 增加了感受的难度, 达到了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诗歌意象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诗人在理智、情感方面的经验, 对读者的感官起作用, 使他们得到明确的感受。在多恩的诗里我们看到这个变革的时代对他的影响, 天文、地理、科学发现皆是他创作的源泉, 诗歌中这些新奇丰富的陌生化意象结合诗人炽热的情感使英国诗歌更具个性, 更富有生气。在《早安》一诗中, 多恩用‘航海者’的意象暗示恋人们的幸福和满足, “航海者”是多恩时代的英雄, 他们投入到地理大发现、沟通全球的航行中, 但在此诗中, 多恩却从一个读者完全意想不到的角度撷取了“航海者”这个意象:较之令人欣喜若狂的地理大发现, 恋人们更珍惜他们自己的世界:“让航海者前去新的世界, /让地图向他人显示众多的世界, /让我们拥有一个世界;各有一个, /各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探索新世界的好奇和热情, 象征 (欲) 的特征:激动不安, 思绪不定。而 (精神) 爱则表现为内心平静, 情绪稳定, 它导致一种为世俗恋人所无法获得的完全的满足。这种比喻体现了多恩作为玄学派诗人的奇思妙喻。”[7] (P10) “航海者”意象的陌生化运用说明文学作品的创作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模仿, 而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 它融入作者的独具匠心, 打破读者的心里定势, 让读者在注意和期待的心理驱动下, 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

什克洛夫斯基在其《作为手法的艺术》中还提到, “一件作品是‘艺术地’创造的, 以便使感知滞留其上, 并通过这种缓慢的感知产生尽可能大的效果”。[2] (P292) 在多恩《哀歌》第19首中, 他将女性比作美洲, 把对肉体的渴望和占有比作发现了新大陆, “放开我漫游的手, 让我去吧/前面, 后面, 中间, 上面, 下面/哦, 我的美洲, 我新发现的大陆”。女性的肉体与新大陆这两个意象相交叠, 把对女性的体验等同于发现新大陆的欣喜若狂。多恩是名才华横溢的诗人, 他已不屑于文艺复兴前期那些用山峦、田园、小溪、玫瑰、百合等抒发爱情的意象, 他还是个哲学家, 他从天文、地理、哲学等各个领域摄取意象, 用思辩的形式书写爱情体验, 把那些不和谐、甚至不具有诗意的东西聚合在一起, 这些意象既富于生活哲理而又不落俗套, 显现出一种风格独特的艺术氛围, 给人一种陌生化的审美情趣。 “读者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广博的背景知识才能‘破译’出多恩诗歌的深刻内涵。无怪乎艾略特等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人将多恩奉为他们的鼻祖, 因为多恩的诗歌为他们表达‘混沌’的思想提供了有效的框架”。[9] (P92)

意象是诗人对社会、自然的领悟和对生命的体验的结晶, 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与时代的社会历史文化息息相关, 如赛义德所说“作者们生活在他们的社会历史中, 既在不同的程度上塑造那个历史和他们的社会经历, 又被那个历史和经历所塑造”。[10] (P57) 多恩这个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的诗人, 用他冷静、思辨的哲学头脑和充满灵性的诗才贡献给了文学世界这些玄妙的诗歌。德国伟大诗人、哲学家歌德曾指出:“不要说现实生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 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 能从惯常的平凡事务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侧面。”[11] (P6) 多恩就是一位这样有智慧的诗人, 在他充满玄学思辨的诗歌中, 那些充满智性光辉、出人意料的意象体现了他对世界的感悟、对思想的强烈感受力和感情反应, 给了读者一种无尽的陌生化的艺术享受, 他使我们钝化了的思维重新活跃起来, 启发我们对世界、社会、人生的思考, 陌生化的要义也在于此。

参考文献

[1]侯维瑞.英国文学通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3][4][8]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5][6]王佐良.英国文学名篇选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7]胡家峦.历史的星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9]侯维瑞.英国文学通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10]爱德华.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康拉德小说叙事陌生化之浅见 篇8

一、叙事视角的陌生化

视角问题是小说叙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美国小说理论家帕西·路伯克在《小说技巧》一书中指出视角的选择对一部作品整体结构的安排及其艺术效果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叙述视角中首先涉及到的是叙述者的人称问题。一般说来, 叙述人称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即我、你、他。康拉德小说中常用的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的叙述者就是人物, 叙述者知道的和人物一样多, 人物不知道的事, 叙述者无权叙说, 在传统的第三人称小说中, 叙述者通常用自己的眼光来叙述, 是全知视角, 叙述者无所不在, 无所不知。但在20世纪以来的第三人称小说中, 叙述者常常放弃自己的眼光而转用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眼光来叙述, 叫做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如果叙事者是故事中的人物, 只能描写人物看到的和听到的, 不做主观评价, 也不分析人物心理。

康拉德的小说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他能出新, 不千篇一律, 读者不会感到疲劳和麻痹, 能够让读者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思考和想象的自由, 这种让读者感到新鲜奇异并激发出强烈兴趣的审美体验就是陌生化带来的艺术效果。视角变换所取得的陌生化效果在他的小说《黑暗的心》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小说最开始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 但是, 行文不久之后, 康拉德就把叙事视角转到了另一个人, 也就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马洛身上, 以马洛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的方式来进行下文, 这就使得文章在以往阅读的基础上产生了更为新奇的效果, 也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和马洛一起去感受和体验, 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

二、叙事语言的陌生化

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在语言形式上, 文学语言相对于日常语言, 不仅是陌生化的制造者, 而且其本身也是陌生的。它是对日常语言的“反常化”, 是对日常语言的变形与扭曲。康拉德小说的语言以陌生化技巧打消了读者的习惯感觉, 使读者从一般语言的麻木中苏醒、解放, 对事物产生新奇的感觉。

复杂化是康拉德小说的一个明显特征。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极少复杂地表达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 否则会被认为表达拖沓、罗嗦, 但是, 在康拉德的小说中却不是这样的。比如, 在他的小说《黑暗的心》中, 有这样的一段话:

白昼在一阵安详的宁静和美丽的辉光中逐渐逝去。水面平稳地闪耀着, 天空中一个斑点也没有, 静洁无暇的光亮构成了一片安然寥廓;爱赛克沼泽上的那片烟雾好似一幅轻巧绚丽的薄纱, 从内陆的丛林高地上垂下, 把低低的海岸覆盖在它透明的皱褶里。只有西边天际笼罩着上游河段的那片朦胧, 每分钟都变得更为阴沉, 好像落日的临近激怒了它似的。终于, 沿一条曲线, 太阳不知不觉地沉得更低了, 鲜亮的白色变成了无光无热的暗红色。它仿佛在接触到那片覆盖着芸芸众生的朦胧时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马上就要突然消亡似的。[1]

其实, 康拉德想描写的是白昼逝去、黑夜来临时的情形, 但是, 他却用了两百多字, 描写了水面、天空、沼泽上的烟雾以及天际的云彩。众所周知, 康拉德曾经是一名海员, 我们可以想到他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 也就是在海上无聊乏味的生活中, 他用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去体验日常所见的景物, 这里其实蕴含了他对他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 也是他对海上生活的乏味无聊的一种排解。

梦魇叙事也是康拉德运用“陌生化”手法之一, 它是梦幻与现实的交错混杂, 我们很难分清哪里是现实, 哪里又是梦幻的产物。这种梦魇叙事的填充, 不仅是推动情节和主题发展的一个因素, 承载了文本中表层故事的意味, 同时还承载了文本的深层意味, 有很强烈的隐喻色彩, 在超现实的存在背后, 直接指向了生活的真实。比如他的《“水仙号”上的黑水手》一文中的惠特就是这样一个梦魇叙事的典型形象。由于他的出现, “水仙号”上笼罩着一片肃杀、凄凉和大难临头的气氛。他一上船就躲在船舱里, 企图避开一切人, 但人人与他有关。他的呻吟诅咒令人毛骨悚然, 但他分明不会直接伤害任何人。他的重要性不在于他做了什么, 而在于他什么也没做, 他的威胁只存在于其他船员的想象之中。他的实际含义在每个海员的想象中各不相同。康拉德在小说中让惠特这样一个黑人存在, 只是为了强调他的虚构性, 梦魇性和异己性, 强调他和丛林的联系。康拉德在这部小说中就用自己独特的手法塑造了惠特这样一个没有丝毫黑人的典型性的梦魇一般的形象。

文学作品的生命在于它的文学性, 而文学性在康拉德的小说中以陌生化手法来帮助实现, 陌生化赋予了康拉德小说独有的艺术魅力。康拉德在每部作品的创作中, 采用叙事视角变换、复杂化、梦魇叙事等一系列陌生化手段, 不断地将我们从陈旧的习惯化、自动化思维模式中推到对事物全新的感受上, 使读者能够充分领略、体会他作品中的意蕴, 使我们对世界、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俄]维·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 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方珊等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2]《青春——康拉德小说选》方平等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论韩孟诗派诗歌创作的陌生化倾向 篇9

这个立意标新的诗歌流派对自己的诗歌创作有着形象的概括。这种卓荦不群的诗风与晚出的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所提出来的陌生化理论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指出文艺的美感特征首先是惊奇陌生的新鲜感,“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使人感受事物,是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3]认为文艺作品的美感只产生于语言、叙述方式、情节构造等形式上的独特性,与内容无关。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延长人们审美感知的过程。

韩孟诗派诗歌创作的陌生化倾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歌意象选取的陌生化。韩孟诗派给读者最大的视觉冲击便是那些激荡,幽僻,险怪,乃至森然可怖的独特诗歌意象。他们在选取诗歌意象时候往往“观怪乎荡漾,扣器独冥搜”(《城南联句》)“驰深鼓利楫,趋险惊蜚輶”(《远游联句》)[1]。卢仝“所做特异,自成一家,语尚奇谲”(《唐才子传》卷四)。“韩孟联句,字字生造,为古来所未有。”韩孟等人通过这种形式,有效地避免了堕入诗歌意象的熟与俗的窠臼。下面以李贺的《南山田中行》[1]诗为例试作分析。全诗如下: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全诗展现出的凄清幽冷甚至森严可怖的画面,无疑是由“冷红”“苔藓”“冷红”“泣露”“荒畦”“蛰萤”“石脉”“鬼灯”这些奇谲森然的意象构成的。

孟郊的是讲究苦吟的诗人,这里边当然有用来造像的成分。他的诗歌特色可以概括为“幽奇”二字。在他的组诗《秋怀十五首》[1]中,诗人极尽“苦吟成章”之能事”,诗中的怪奇意象俯拾皆是:“孤骨”“吟虫”“冷露”“峭风”“秋露”等,这些常人想到尚且很难,更不可能运用到自己的诗歌里去,充分体现了他“思苦奇涩”(《新唐书·孟郊传》)的创作特点。

其次,诗歌韵律上的“尚古隳律”[4]唐代初期律诗基本定格,有着严格的平仄,用韵,粘对,等方面的限制。韩孟一派诗歌多是古风,很少有严格意义上的律诗。唐代流行的韵书主要有《切韵》《唐韵》,其韵部大概有200个左右,比以后的平水韵(106个)要繁密复杂的多,然而这对韩孟诗派某些诗人来说几乎没有限制。

诸如卢仝的《月蚀诗》有句:“天若不肯信,试唤皋陶鬼一问,一如今日,三台文昌宫,作天上纪纲,环天二十八宿。”[1]根据《广韵》分析,“信”和“问”二字分属去声中十二震和十二问,“宫”字属于上平声之“一东”,“纲”字属于下平声之“七阳”,“日”“宿”二字虽同为入声,但是前者归入“一屋”后者归入“四质”,根本没有韵脚可寻。[4]

这首诗的另外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行文全用散句,如开篇几句:“新天子即位五年,岁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调黄钟。”完全没有诗歌应该具备的回环对称,节奏规律,真是毫无诗情可言。接下来的诗句也没有按照正常诗歌创作规律进行,全诗文字参差,句读不葺的俯拾即是“百炼镜,照见胆,平地埋寒灰。火龙珠,飞出脑,却入蚌蛤胎。摧环破璧眼看尽,当天一搭如煤炲。”“不独填饥坑,亦解尧心忧。恨汝时当食,藏头擫脑不肯食;不当食,张唇哆嘴食不休。食天之眼养逆命,安得上帝请汝刘!呜呼!人养虎,被虎啮;天媚蟆,被蟆瞎。乃知恩非类一一自作孽。”[1]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字句比比皆是,更有多达十一字的“驾车六九五十四头蛟螭虬”真是极尽句子变换之能事,让人叹为观止,丝毫没有近体诗是影子了。如此读者读起来就不得不反复吟哦,细心体味,寻思推想,并不难从佶屈聱牙的古奥诗句中读出诗人的匠心独运。

另外,将古文章法打并入诗歌创作。韩昌黎是古文大家,深谙古文章法,在他的诗歌当中,不难读出他以文为诗的艺术追求。

诸如韩愈的诗:《叉鱼招张功曹》《谒衡》《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送惠施》《雉带箭》等诗,大部分用赋法来完成诗作,很少用传统诗歌的重比兴的方法。如《叉鱼招张功曹》[1]一诗,从叉鱼活动开始的宏大场面描写开来,“大炬然如昼,长船缚似桥”,接着描绘捕鱼的血腥场面“中鳞怜锦碎,当目讶珠销”“血浪凝犹沸,腥风远更飘”,直到蒿公们满载而归,捕获的鱼儿成为佳肴,作者兴发感叹“脍成思我友,观乐忆吾僚”寄托了对友人张功曹的无尽思念。总览全诗,起承转合靡不毕备,就是一篇完整的即事怀人的好文章。

除了在诗中多用赋法外,韩愈还开了在诗中议论的先河。这显然是和传统诗歌创作重现象,尚趣味的追求是完全背离的。《赠侯喜》[1]一诗

“是日侯生与韩子,良久叹息相看悲。

我今行事尽如此,此事正好为吾规。

半世遑遑就举选,一名始得红颜衰。

人间事势岂不见,徒自辛苦终何为。

便当提携妻与子,南入箕颍无还时。

叔癝君今气方锐,我言至切君勿嗤。

君欲钓鱼须远去,大鱼岂肯居沮洳。”

此诗全用议论,饱含忧患,感情充沛,下笔不能自休。其好发议论的诗风流传后代,成为有宋一代文人模仿的对象。

韩孟诗派是一个特殊的诗歌流派,它的成员大多有着困顿潦倒,怀才不遇的人生遭际,是故吟唱出了强劲的独特的诗歌。他们独辟蹊径,为中国传统诗歌增添了另外一种迥异的风格,在当时固然曲高和寡,然而流播时下,确和形式主义标榜的“陌生化”出奇的相似,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对于我们研究古代诗歌流派,乃至理解西方文艺理论,都是很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叶燮.原诗内篇上[A]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3]、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姗等译[M]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三月第一版.

浅析俄国形式主义中的陌生化理论 篇10

关键词: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审美功能

陌生化理论作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不仅在俄国形式主义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对后来以新批评为代表的其它现代文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各种理论流派,尤其是形式主义各派的批评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陌生化理论的“三维透视”

1、陌生化与文学性

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所确立的一个关乎文学作品自主性的动态的概念,它与陌生化作为两个核心,一起支撑着俄国形式主义的整个文学理论体系。在俄国形式主义看来, 文学是一种自我指涉的人类活动,而文学性就是对文学这一主要特征的代名词,或简而言之,文学的本质就是文学性, 而陌生化是文学性得以实现的手段和生命的源泉。

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性的高度重视和强调,是其文艺传统开始背离传统道路,从外部研究转向内部研究的一个标志。他们的“唯一目标就是从理论和历史上认识属于文学艺术本身的各种现象”,“希望根据文学的内在性质建立一种独立的文学学科。”

2、陌生化与可感受性

陌生化与可感受性同时出现于“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 这一段文字随着陌生化理论的出现而被提及,由此可见,陌生化与可感受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段话中的可感受性主要强调增加接受者对作品中的事物的感受性,从而恢复对生活的感受性。

可感受性更多的是指对作品本身——艺术程序、技巧、 结构等形式的可感受性,什克洛夫斯基在《词语的复活》中曾说:“如果我们要给诗歌甚至是艺术感觉下一个定义,那么这个定义就必然是这样的:艺术感觉是我们能在其中感觉到的形式(可能不仅是形式,但至少是形式)的一种感觉。” 艾亨鲍姆也同样认为,陌生化手法的使用就是使形式更具可感受性。

3、陌生化与阻滞、变形

陌生化的审美理论集中体现在“创造性的变形”和“有意的阻滞与延宕”这两方面,“阻滞”又译为“受阻的”,变形又译为“偏离”“违反”等。

变形是文学的基本手法之一,可以表现在语音、句法、 语音等多个层面,但它是相对某些惯常例子而言的,而且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只有使艺术形式复杂化,脱离了常态,才能表现出艺术的品格,实现文学的艺术功用, 成就艺术本身。

什克洛夫斯基在谈到陌生化理论时指出,文学陌生化的前提是语言的陌生化,这就关系到一个新的问题: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联系与区别,而俄国形式主义的研究也正是以此为起点的。文学语言,用雅各布的话说就是“对日常语言进行有组织的强暴”,日常语言被强化、凝聚、缩短、拉长、 颠倒造成陌生化的效果。文学就是这种自有价值的语言活动。

二、陌生化的审美功能

1、文学语言意象的可感性

文学中的语言文字将话语付之于读者或者通过文本塑造具体可感的形象,使语言更加视觉化,由此来获得语言的意象。语言意象的产生一般离不开听觉和视觉,例如,中国人听到“hua”这个音节,或者看到“花”这个字符时,脑海中自然就会出现各种姹紫嫣红的花朵,这就是语言作为一种感性特征的审美功能的内在体现。

文学语言的可观性首先来自于语言符号的直接性,接受者通过对语言符号的直接的视觉感受来获得审美认知,从而产生审美效应,因此,语言对陌生化来说十分重要,陌生化特别重视语言的直接可观性。

2、文学语言组合的超常性

超常性是指文学语言通过自身的张力和内存,打破惯有的思维模式和日常的排列方式,是语言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使语言产生一种阻拒性的效果,于是就有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通过语言的超常组合实现了一种 “语义的转移”,“词语以此似乎获得了新的语义特征,其意义出现了摇摆,语词被作为一个突然换了一副面孔的熟人而被接受。”诗或者是其它的艺术作品,就其整体功能而言, 就是一种“语义的转移”,这种“语义的转移”带来一种新奇感和陌生感,从而促使读者去探寻要寻找的对象,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3、文学语言表现的体验性

如果说“文学语言意象的可感性”和“文学语言组合的超常性”是从形式上体现了文学的审美特征,那么文学语言表现的体验性,则是从语义内蕴的角度,来体现陌生化的审美特征。

所谓“体验性”是指语言中所蕴含的审美主体的想象, 知觉、情感等心理因素。文学语言就是要运用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一种新的独特的审美体验,使日常事物变成一种意料之外的事物,从而获得一种从未有过的独特的审美体验。陌生化以新奇、独特的语言形式,使人们跳出惯常的思维模式走向独特的感受体验,这是艺术的本质使然,也是艺术的独特性所在。

上一篇:逻辑艺术下一篇:中国玩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