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容貌美七篇

2024-09-09

女性的容貌美 篇1

一、外在的形象美

女为悦己者容, 我们通常说一个女子美, 首先就是从视觉上来说, 可以说女子的外貌是很重要的。李煜在他的词中, 对女子的外貌有很直观的描写。

例如《一斛珠》:

晚妆初过, 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 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 笑向檀郎唾。

这首词是李煜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个盛装打扮在宴饮上歌舞的女子形象。李煜在这首词中突出体现了“口”这样一个意象。这个女子是美的, 有多美, 我们来看, 晚上女子梳妆打扮准备赴宴, 轻轻地在唇上点上一抹深红。来到宴会, 在演唱前, 微微的露出舌尖, “丁香颗”是美人舌尖的代称。正式开始演唱时, 只用了短短一句“一曲清歌, 暂引樱桃破”, 美妙的歌声自女子的樱桃小口中流出, “破”字充满动感。演唱的画面顿时呈现在读者眼前。末一句, 又写到了“口”, “烂嚼红茸, 笑向檀郎唾”充满了生活气息的描写, 将女子醉后的神态表现出来。李煜好像是一个导演, 用镜头给了这个女子面部几次特写, 却以点概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美女。口美, 人美, 歌也美。当然词中, 除了“口”外, 还对女子的服饰和体态进行了描写。正如唐圭璋所云: “通首自佳人颜色服饰以及声音笑貌, 无不描画精细, 如见如闻。”

我们来看另一首《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 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开, 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 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 待踏马蹄清夜月。

作于南唐全盛时期的这首词, 描写了宫廷夜宴的繁盛景致。宫娥为词中的主要意象, 通过对宫娥的描写, 烘托出欢愉的气氛。“晚妆初了明肌雪”说化过了妆的宫娥, 皮肤像雪一样洁白明艳, “鱼贯列”则是宫娥之多, 像鱼群一样按次序排列。伴随着笙箫所奏出来的一边又一遍的《霓裳羽衣曲》, 宫廷宴饮的豪奢可谓达到了极致。在宴饮结束后, 灭了烛火, 让马蹄踏着月光归去。南唐惯常的夜宴在李煜的笔下翻出了新意, “待踏马蹄清夜月”是一切瞬息归为平静, 美感油然而生。这首词可以说是描述了一群美丽的女子。

除了浓妆之外, 还有一类女子。淡雅如菊, 给我们不一样的美, “云一涡, 玉一梭, 淡淡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长相思》) 描写了因为相思之苦而疏于装扮的女子形象, “云一涡”写女子的发型, “玉一梭”是女子的头饰, 这个女子穿着淡淡薄薄的衣衫, 微微皱着秀眉。和《一斛珠》不同的是, 这是一个素雅的女子。一个“轻”字, 将女子的轻盈和淡淡忧愁展现出来。是一种静态的不施粉黛的美。

其他的如“佳人舞点金钗溜”对舞女姿态的描写, “眼色暗相钩, 秋波横欲流”对乐妓 (一说小周后) 双目的精彩描绘, 都给我们视觉上美的享受。李煜的诗词世界尤其是前期诗词世界, 是一个美女云集的世界。

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 没有过多的写法技巧。李煜更多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直抒胸臆的表达方法。将一个个美女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些女子或盛装打扮, 或淡雅清爽, 从五官到体态, 无一不美。李煜词真可以说是“粗服乱头, 不掩国色” (周介存《介存斋论词杂著》) 。词是国色的, 词中的人也是国色的。

二、品得到的性情美

中国的古典美学, 追求真与美的统一。也就是说, 给美这一定义赋予了“真”的品格。一个人, 一件事因为其真实, 真挚而体现出美。李煜笔下的女子之所以给人美感, 不仅仅因为动人的外貌, 还因为她们的真性情。文由心生, 李煜有一颗赤子之心, 他所塑造的女子便也有了这样灵动可爱的品质。

来看这首《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 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 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 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 教君恣意怜。

这首词将情与景做了最完美的融合, 在一个花明月暗的夜晚, 一个女子步出闺房, 往画堂南畔去, 怕被别人发现, 她把鞋脱下来提在手里, 只穿着袜子。像一只轻盈的小鹿, 小心翼翼。为什么呢, 要去见她的情郎。见到心上人, 小女儿情态浮动出来, 偎着心上人开始撒娇, “出来难”是女子的委屈和惊吓, “恣意怜”则是终于得偿所愿得到男子疼爱的满足, 这末两句也是女子直率的表达。这是一首爱情词, 全篇却没有一句写情。而是在充满诗意的景致下, 安置了一对恋人, 通过对女子一系列的描绘, 让我们感受到爱的浓郁和热烈。所谓“境生于象外”, 即意境与意象的完美结合, 景中有情, 情中有景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验证。这首词将一个大胆追求爱情, 敢于冲破束缚的女子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她的爱真实而热烈。

在李煜的早期词作中, 大多都是宫廷宴飨的奢靡生活的写照。除了上面这首《菩萨蛮》表现出的闺中女子娇羞的小儿女情状, 大多数都是描写宫娥和歌舞女子, 这些女子奔放自然, 毫不做作。也体现出那个时代的风气。比如前面提到的《一斛珠》中最末的一句“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 笑向檀郎唾。”这句既能体现歌者的美态, 同时也突出了她无拘无束的天性。歌舞升平之后, 女子已然醉倒, 斜卧在绣床之上, 开始撒娇, 扯下绣床上的红色绒线, 放入嘴中嚼, 笑着往心爱的男子方向唾, 这是一种放肆挑衅的动作, 显示出女子奔放自由的天性。而这一场景又极具生活化气息, 真实自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李煜的爱情词情感真挚, 写男女调情的场景, 放肆却有尺度, 仅止于此。这便是淫词和爱情词的界限。民间有这样一句话流传“莫谓词人轻薄, 正是词家本色”, 正是对李煜词准确的评价。李煜的前期词正是他作为帝王, 生长于宫廷豪华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本性的写照。

女子外貌的美丽动人和内在的真实自然, 在李煜词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真”使得美得到升华。赋予了美更多的内涵。

三、忧愁也是一种美

李煜词中的女子形象, 美艳动人, 宛如天女, 但却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她们有快乐也有忧愁。李煜“生于深宫之中, 长于妇人之手” (王国维《人间词话》) , 他身边的女子不外乎宫中妃嫔和宫女, 一道高高的宫墙, 将这些女子的年华深深锁住。“宫怨”便成为李煜词的主题之一, 这些女子或因为帝王长久不来而感到相思惆怅, 或因为深宫寂寞难以排遣, 还或者是因为韶光易逝, 朱颜不再的悲哀。这些愁, 使得李煜词中的女子形象更加丰满, 充实。我们就在这些“愁”中, 看看这些女子的美。

《捣练子令》:

深院静, 小庭空, 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 数声和月到帘栊。

这是一首小令, 开篇先营造了凄凉哀婉的意境。深深的庭院, 空无一人, 远处不时地传来捣衣声。这么安静的夜晚, 主人公却睡不着, 月光透过挂着窗帘的格子窗洒进屋子, 而主人公就伴着月光和捣衣声直到天明。全文不着一字在“思”上, 可是我们恰恰看到了一个寂寞凄凉的闺中思妇。人间词话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这景是宁静美好的, 却更深的衬托出女子的孤独。这个女子悲伤难过没有表现在哭哭啼啼中, 而是就这样静静地在长夜里失眠。在哀婉中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美。

李煜所作的同为《捣练子令》的词还有这首:

云鬟乱, 晚妆残, 带恨眉儿远岫攒。斜托香腮春笋嫩, 为谁和泪倚阑干。

这首词在《花草粹编》里题作“春恨”, 在《续编草堂诗余》和《清绮轩词选》中题作“闺情”。无论哪一个作为标题,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惆怅的闺中女子形象。上片是外貌, 秀美的鬓发已经凌乱了, 妆也不再完好精致, 最妙的在于这样一句“带恨眉儿远岫攒”, 内心的愁苦表现出来, 就是女子的眉毛蹙起, 像远处的山峰一样。我们都知道王观的《卜算子》中有这样一句“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将连绵的青山比成人的眉毛, 说明这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在李煜的这句词可以说是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将本体和喻体对调, 眉毛比成远山, 也说明这春愁连绵而深重, 远山聚在一起不可解开, 紧蹙的眉毛也如此。这么浓烈的忧愁, 通过佳人托着香腮, 两行泪顺颊而下这一场景表现出来, 顿时豁然开朗。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沉静之美。

庭院宫墙, 不随时光的流逝而改变。但深困其中的那些女子却不能永葆青春, 终有人老珠黄的一天。李煜抓住这样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 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感慨。尤其是后期词中, 常常以红颜的消逝, 暗示奢华生活的一去不复返, 生发出物是人非的感叹。“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破阵子》) 。国破之时, 宫殿还在, 宫娥也仍旧留在宫中, 只是换了主人, 而这些宫娥和女眷也会慢慢老死宫中。在李煜那首名垂千古的《虞美人》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以美人容颜的消逝, 暗示时光的流逝。美好的景色还在, 只是曾经在这景色里的人, 已经美丽不再。逝去的美丽也是美丽, 存在记忆中, 存在于读者的遐想里。

“愁”是李煜词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女子”是李煜词中重要的意象和主人公。当二者结合, 再加上李煜炉火纯青的手法和纯真质朴的情感, 便产生了异于寻常的美的效果。

四、总结

《人间词话》这样评价李煜“温飞卿之词, 句秀也。韦端己之词, 骨秀也。李重光之词, 神秀也”。一字字, 一句句, 李煜的词直达人的内心深处, 用平易直白, 流畅灵活的语言将抽象情感具体化, 引起我们的共鸣。他的词中所塑造的女子形象, 也充满生气, 有血有肉。是具有时代特征的美的形象。

摘要:李煜被称为“词中之帝”, 他的词流传千古, 在今天仍然感染着我们。同时, 作为五代时南唐的君主, 特殊的成长环境和自身经历, 给了李煜不同于其他文人的视角。在他的笔下, 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子形象, 这些女子身份地位, 品格性情都不尽相同, 但她们在李煜的描绘下都充满了美的韵致。因此本文就将对李煜笔下所描绘的女子进行系统化的探讨。

关键词:李煜词,女性形象,中国古典美学,意象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2]李煜.李煜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3]唐圭璋, 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4]朱立元.美学 (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女性的容貌美 篇2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 当今传媒对女性美标准的塑造由传播层面深入到构建层面。女性美的标准通过男权文化逐渐渗透到女性的意识中, 并深刻地影响着女性的生活。[1]大众媒介利用对公众的强烈视觉诱惑性, 通过各种形态的传播渠道, 塑造多样化的媒体形象, 成功地将女性美的标准概念化、模式化, 并将其推演成了一种跨地域性的审美观念和范式。它所塑造的女性美标准是一种男权文化视野下的身体美, 体现了父权制度力量的现代化。“对女人而言, 镜子和磅秤取代了祭坛和跪凳”。[2]各类广告、女性时装杂志、美容时尚类栏目以及减肥塑身书籍等各类媒介信息也不断告诉女性必须具备的服装款式、身体形态、面部表情以及行为举止等。这些媒介信息传播均对女性以身体为美的审美标准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甚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教化作用。《女人我最大》作为台湾美容流行节目风潮的始祖, 风靡海峡两岸, 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范例。下面本文将从女权主义视角全面分析大众媒介如何对男权文化视野下的身体美标准进行构建和传播。

一、话题设置打造完美女性标准

《女人我最大》节目旨在通过展示女明星们保养、化妆的心得, 从而塑造完美的女性形象。[3]所谓的完美女性形象, 即通过各种化妆技巧、头饰和服饰的搭配以及节食方法努力使自己的身体符合“S”型曲线规则———丰胸、翘臀、纤腰、平腹、长腿, 皮肤白皙嫩滑, 拒绝衰老, 永远追求年轻、漂亮。

纵观2011年上半年节目单, 所有话题均围绕女性身体美的塑造, 从头至脚全方位讲解。“年轻”、“瘦”、“完美”是经常出现的词汇, 不断强调女性的皮肤必须是柔软的、有弹性的、光滑的。最理想的状态是, 它不应该显露出岁月流逝、经历年龄的痕迹。而现代高超的各式化妆技巧满足了女性们的各种需求。化妆的艺术其本质是一种伪装的艺术, 它隐含这一种假设:未经化妆的女性的脸是有缺陷的。[4]

《女人我最大》每期节目都在用完美的女性审美标准轰炸受众, 这使得大多数女性受众确信自己未能符合标准。同时, 节目主持人和嘉宾不断地告诉受众:服从于这种审美标准是“新潮”的和“时髦”的。当这种认知在大众媒介的传播下已经成为一种普世观念的时候, 女性们开始学习并实践各种接近完美女性标准的化妆打扮技术。到此, 大众媒介对女性美标准的构建已经初步完成。女性美的标准成功地披上了各种伪装的外衣—“性感”、“健康”、“时尚”、“科学”等等。

但是, 从女权主义角度来看, 这种所谓的女性美标准过多地集中于女性的身体, 更准确地说, 是人们认为它应该有的异性恋性特征与合适的外在形态。[5]节目所倡导的完美女性, 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女人作为个体的自由和内涵。“S”型曲线满足男性了的审美要求, 女性不可避免地沦为男性的观赏对象。

二、节目录制广泛使用暗示性元素

《女人我最大》节目录制中, 各类元素的应用使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无意识接受并认可节目塑造的美女标准。从心理层面使用“攻心战”, 进一步内化这种美的典范。

(一) 标识设计与片头制作

《女人我最大》官网LOGO由绚丽的粉紫色丝带变化组成“女人我最大Queen”。在小小的“Q”字母上的那个“点”化身为翘着二郎腿坐着的“S”曲线女郎———丰满的胸部、盈盈一握的纤腰、修长笔直的双腿, 脚上还穿着一双细跟高跟鞋。其形象与节目打造的女性美的标准完全吻合。

节目片头展示了五种典型女性形象:婚纱新娘、可爱女仆、泳装辣妹、复古名伶、酷劲帅妹。典型形象构建了关于女性的不同联想—“婚姻”、“乖巧”、“性感”、“花瓶”。男性眼中的女性应该在家相夫教子, 性格温柔乖巧, 身材性感火辣。女性柔媚的嗓音伴随着节目名称响起, 极具诱惑性, 好似一种无声的邀请, 将女性身体与男性的青睐联系在一起。一系列元素不断重现, 成为了塑造女性美标准的理想编码。这些联想通过节目的播出, 不断刺激受众的大脑皮层, 从而达到一种潜意识的传播效果。

(二) 主持人———蓝心湄

节目主持人同样也是经过精心挑选。蓝心湄, 有“百变女王”、“台湾玛丹娜”之称, 45岁的年纪, 仍然保持着傲人的“S”型身材。主持人形象与官网LOGO中的“时髦女郎”形象保持了高度一致性, 符合节目的风格和定位。同时主持人的“高龄”也成为了一个卖点, 不同以往女明星的做法, 蓝心湄在节目中毫不避讳地多次谈到自己的年纪, 成为女性“拒绝衰老, 追求年轻”的典范。

在此档节目中, 主持人不仅满足了主持节目、控制现场的需要, 而且其形象以及言谈举止均对受众具有示范效应。

(三) 嘉宾选择

每期节目固定邀请一组女嘉宾, 被称为“女人军团”, 一般都是等待被改造的对象。另外还会邀请两至三位时尚美容行业的专业人士做现场指导, 他们被称为“老师”且大多数都是男性嘉宾, 有时也会邀请一位知名的女嘉宾。

“女人军团”中的女嘉宾往往有不同的身材、外表问题或缺陷, 极具大众代表性, 拉近了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 成功借用另一组嘉宾专家形象的权威光环, 使节目内容更容易让受众信服。嘉宾的挑选在无形中增加了受众的潜意识认同感, 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从嘉宾的角色扮演上看, 男性嘉宾往往充当老师或者批判者的角色, 大部分女嘉宾一般是充当学生或被批判者的角色。“老师”与“学生”是两个不对等的角色,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教师被赋予优势地位, 教师对学生拥有一定的权势。[6]另外, 部分男嘉宾言辞犀利, 评论刻薄, 直接将女性的外表与异性的关注和庇护联系在一起, 比如婚姻、幸福。嘉宾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暗示女性:对女性身体美的追求仍然被视为女性在争取男性或工作的角逐中战胜其他女性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整档节目以男性话语权为主导, 女性再一次处于被观赏的“对象”地位。她们在男性主体的审视下, 失去了自主性;男性赞美认可的目光成为衡量女性美的标准, 女性的魅力完全依附于男性。

三、产品口碑营销强化美女观念

对化妆品行业而言, 潜在消费者更关注普通消费者的负面口碑, 但对明星推荐/明星口碑趋之若鹜。[7]《女人我最大》节目利用明星推荐和网络社区口碑传播, 线下相关产品营销非常成功, 仅仅在一个产品标题前加了“女人我最大推荐”就可以让滞销品变成畅销品。

口耳相传的口碑效应, 促使女性受众争相购买推荐产品, 亲自践行节目所制定的关于身体美的标准。将美的标准执行得最彻底的女性自然成为口碑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和普通大众效仿的对象。这里, “女性”—既有亲密的朋友又有普通的陌生人—扮演了实施女性美标准的角色。用福柯的观点来说, 这样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把女性美铭刻在女性身体上的规训权利。[8]这种规训权利是现代特有的, 具有匿名性和弥散性, 它不存在正式的机构体系, 也不存在被授权的执行制度训令的权威。[9]网络媒介的多维度宣传和深交互性传播特点, 加快了这种规训权利的扩散。产品的营销成功推动了大众媒介塑造的女性美标准在受众群中的实践, 强化了受众对美的标准的认知。

总之, 《女人我最大》时尚美容类节目利用大众媒介, 从节目的录制到播放, 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 全方位打造节目所推崇的完美女性。而节目居高不下的收视率和点击下载率从侧面反映出大众媒介在塑造女性美标准方面的高度成功。只是这种美的标准仍然没有逃离传统的审美模式的范畴, 即“以男性为创造主体, 以女性为观照对象”的审美模式[10], 过份强调女性的生理特征, 盲目追求“美”的形体。女性美仅仅表现为“一种男性文化视觉的审美观感, 女性的主体性 (对美的主观感受) 或独立人格被忽略了, 没有得到尊重。这种男性文化视角不仅表现在男性始终在审美过程中占有主动地位来‘挑选’女性, 还表现在他们以是否性感、是否对男性具有吸引力为标准来衡量女性。”[11]当下的大众媒介成为了男权文化控制女性身体的一种工具。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以身体为美的审美标准束缚了女性的身体自由。如何用另一种更加开阔的视角看待女性美, 是大众媒介应该正视并重视的话题。

参考文献

[1]赖素莹.是谁定义了女性美[A].中国女性主义 (NO.7) [C].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02-107.[1]赖素莹.是谁定义了女性美[A].中国女性主义 (NO.7) [C].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02-107.

[2]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M].刘晖, 译.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2:196.[2]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M].刘晖, 译.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2:196.

[3]许多.台湾综艺节目中的“女性主义”——以《美丽达人》、《女人我最大》为例[J].新闻爱好者, 2010, (7) :91.[3]许多.台湾综艺节目中的“女性主义”——以《美丽达人》、《女人我最大》为例[J].新闻爱好者, 2010, (7) :91.

[4][5][9]桑德拉.李.巴特基.福柯、女性气质和父权现代化[A].女权主义理论读本[C].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86-315.[4][5][9]桑德拉.李.巴特基.福柯、女性气质和父权现代化[A].女权主义理论读本[C].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86-315.

[6]张林玲.权势与同等:师生称呼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07, (7) 29-32.[6]张林玲.权势与同等:师生称呼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07, (7) 29-32.

[7]杨雷《.女人我最大》社区口碑传播启示[J].广告人, 2008, (6) :184-185.[7]杨雷《.女人我最大》社区口碑传播启示[J].广告人, 2008, (6) :184-185.

[8]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3版.刘北成, 杨远婴, 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9:193-218.[8]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3版.刘北成, 杨远婴, 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9:193-218.

[10]郭海文.20世纪中国女性美演变的文化阐释[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8, (1) :107-111.[10]郭海文.20世纪中国女性美演变的文化阐释[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8, (1) :107-111.

女性的容貌美 篇3

尽管如此,人们仍然认为,人的美貌,尤其是女性有一定的标准,甚至是数字化标准或绝对标准。例如,人们认为漂亮女性的面容应该是额头饱满、嘴唇丰满、面孔大、颚骨短小和下巴尖细、大而明亮的眼睛、嘴和下巴之间的距离要短于平均值;而英俊男人的面容应该是颚骨宽大、下巴较宽和眉毛粗浓。而且关于人的面容美的数字化标准还有这样一些:

一是眼的宽度为脸宽的3/10;二是下颊长度为脸长的1/5;三是眼中心到眉毛的距离是脸长的1/10;四是正面可见眼球纵长是脸长的1/14;五是鼻子的面积应占脸部面积的5%以下;六是嘴的宽度应为嘴部面宽的1/2。如果入的外貌和体形超过或低于上述标准,那么他们就会是不美和不太美的人。

对中国公众公认的一些美女,如影视明星和一些外貌出众的青年女性作面部测定,也获得了中国女性容貌美的一些具体数据。中国美女的面型为椭圆型,下颌角间距为115mm,领面高为124mm。

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和试验发现,在这种美女标准对照下,公众对一般面容能忍受的程度是:宽型脸面不能在标准面型下颌间距的基础上再超过6.96mm,窄型面容不能在标准面型下颌间距基础上再缩小4.71mm。

换句话说,如果下颌间距超过121.96mm,就会被视为难看的国字脸或下宽上窄的梯形脸。而下领间距小于110.29mm的面容,则被视为“尖嘴猴腮”,令人难以认同。除了115mm的标准美貌面容外,110.29~121.96mm的下颌间距的面容都是可接受的,被视为是正常面孔。而女性国字脸则不如椭圆型脸那么妩媚和耐看。

而且在生活中人们认为女性的面孔下颌角间距略小些会更具女性的美,这可以体现其性别中的娇柔和温顺,即中国人喜爱的瓜子脸。中国女性的面型以椭圆型居多,占63%;而尖脸型占其次,占25%;方脸型较少,占12%。

不过,与女性的妩媚相比,人们认可宽脸型比较能代表英雄气概,属于男子汉的阳刚之气,即男性的容貌之美体现在颚骨宽大、下巴较宽和眉毛粗浓上。

即使生活中有比较公认的美女,女性美的标准也是随着时代而变迁的,这就是相对标准。例如,中国历史上的燕瘦环肥,指的是汉成帝刘骜时代(公元前32~公元前7年)的赵飞燕,由于身材最为苗条,姿容最为秀丽,深得汉成帝刘骜的宠幸。于是汉代的人们判断女性以苗条为美。而在唐朝,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公元719~756年)时代,则以丰腴富态为评判女性美貌的标准。

女性容貌之美还体现在肤色上。这主要是文化的标准,因而是相对的。这种文化的角度可以从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中找到根源,也影响到今天以皮肤白嫩为美的标准。

《诗经》中“硕人”赞叹美人时说道,“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节诗仅7句,但涉及肤色白的就有4句。“手如柔荑”中的“荑”是初生的白茅嫩芽,以比喻手指的白嫩。肤如凝脂,是指皮肤如凝结的猪油那么白而细嫩。这是流传至今天的比喻女性美和衡量女性美的一个重要标准,白居易的诗“温泉水滑洗凝脂”也源于此。“领如蝤蛴”是指美人的脖子像天牛的幼虫一样又长又圆又白,其中的蝤蛴即指天牛的幼虫。“齿如瓠犀”中的瓠犀是指葫芦的籽,因其洁白整齐而常用来比喻美女的牙齿。

由于生物自然属性的进化和中国文化的渲染与强化,白嫩为美不仅进入人的生物基因,而且成为许多民族的文化基因。以白为美成为中国评判女性之美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代码:1317)

朱自清《绿》的女性美赏析 篇4

1、“洛神”:珠光熠熠的服饰美: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离合的神光”本来是描绘梅雨潭水波光闪闪、忽明忽暗的神奇景象。但在此处,作者将“绿”比作了绝美的洛神来赞颂和倾慕。曹植在《洛神赋》中极力铺写了洛神之美,又写自己“解玉佩”以通“诚素”,表达了对洛神的无比倾心,然后写道:“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如同诗词中“用典”一样,此处“用典”同样是为了引起我们的联想,以丰富文章的表现力。梅雨潭的“绿”有如那“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的洛神,她是那么华贵亮丽、光彩炫目,展现了一种“错采镂金,雕缋满眼”的美,引人追捉和渴慕。

2、“少妇”:婀娜多姿的体态美:

体态美是人体姿势、动作的美,是人体的具有造型性因素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它比人的相貌更能表现出人的精神气质,而且“动作的敏捷与优美,是人体端正和匀称的发展的标志,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令人喜爱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语)。《绿》中描写潭水的外形时写道:“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在朱自清眼中,梅雨潭“平铺着、厚积着的绿”,仿佛一块巨大的绿绸,微风拂过,柔波漾漾。这种“曲曲的波”所呈现的柔和的曲线,被英国画家威廉·荷加斯称为一切线条中“最美的线条”,是“美的顶点”,因为“它引导着眼睛以一种爱动的天性去追逐它们”(《美的分析》),这种流畅、轻快的美感,仿佛风韵可人的少妇,穿着紧身的、下摆曳地的绿色长裙,迈着匀称而轻盈的步伐款款走来,犹如盛开的花朵,浣纱透玉、暗香袭人。其身姿体态优雅的曲线和整体起伏的轮廓,以及背后轻舞的裙幅,体现着年轻女性的婀娜妩媚和健美丰姿,给人一种飘逸、和谐、生机勃勃的美感,自然会使人感到她卓然超群的女性魅力。

3、“少女”:娇羞含情的风度美:

风度美是人的风采、气质,主要是以神态表情、举止行动、待人接物中显露出来的美。“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参见《朱自清文集》,语文课本已删节,下同)。潭水因瀑流的汇入,在水下湍流和涡漩,水面泛起悠悠涟漪。这情景使作者想起初恋的少女。她情窦初开,娇羞含情,怀着玫瑰色的相思跟情人约会,却又腼腆、羞怯、难于启齿,只好轻轻地抚弄着衣角或花帕借以掩饰。表面上平静矜持,而内心却燃烧着爱的激情,像怀揣玉兔,剧烈地跳荡着,跃动的声息依稀可闻。这种充满意趣的描写,表现了“绿”似静非静、静中含动的难以言传的神韵,赋予了“绿”以初恋少女那种既缠绵悱恻,又含蓄适度的羞涩之美,真是意脉暗传,“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全在“那一低头的温柔”(徐志摩:《沙扬娜拉》)里了!

4、“妻子”:温柔细腻的性格美:

“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绿”的色泽和质地,一是明亮,二是柔嫩。在朱自清的感觉经验中,“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自然是自己的妻子和当时只有4岁的女儿采芷的皮肤,“雪肤凝脂”、“皓质呈露”,是那么柔软滑润、白皙细腻,正如杜甫所写的那样:“肌理细腻骨均匀”(《丽人行》),充满了匀称和谐之美。同时, 又不禁使人想起《红楼梦》中贾宝玉所说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见了使人“清爽”。特别是他的夫人武钟谦,温柔敦厚,性格如“水”──当然不是那江海中狂奔乱跳之水,而是涓涓山泉潺潺溪流,满蓄着水乡女儿的似水柔情,恬静、委婉、和顺、细腻、贤良,“从来没发过脾气”,“连一丝怨言也没有”(朱自清:《给亡妇》),使家庭生活弥漫着浓浓的蜜意。

5、“玉人”:晶莹纯净的品质美: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碧玉”本指清绿色的玉石,后常用来比喻女人(所谓“小家碧玉”),“如花似玉”就是比喻美女。玉之所以为美,是因为它能用来比做君子所崇尚的高贵品德,《诗经·秦风·小戎》中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话,便以玉石的温润来比喻温和、宽厚;在《世说新语》品藻中也把素质美好的人称作玉人。梅雨潭的“绿”明净、纯洁、通体丽质,有如清丽非俗、品格高洁的“玉人”一般,百媚横生、魅力无穷,想看却看不透她──如出水芙蓉,近在咫尺,美而可悦而又不可亵玩,可爱更可敬!从这里,我们也仰望到了朱自清伟大人格的美的闪光。

6、“西施”:“充内形外”的精神美:

既然难以看透这美丽诱人的“绿”,又舍不下“她”,作者只好继续寻找自己的感觉,借助联想引起对比来表现“绿”的奇异:梅雨潭的“绿”,绿得浓淡相宜、明暗和谐,使人想起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从而将眼前的“绿”和国色天香的越国美女西施联系了起来。温州古为越地,西施是越人,地理人物之灵是相应的。梅雨潭的“绿”的美,实为西施之美的再现。西施不仅具有倾国之貌,更具有一种忍辱报国的自我牺牲精神,“蛾眉何惜千般死,为报君羞故国恩”(萧军:《吴越春秋史话》)。正是有这种深蕴的内在性格和精神“形之于外”,西施的美才能永放光芒。这里,作者从“西施”的“奇绝”想象并描述着“绿”的“奇异”,表现了“绿”的令人“惊诧”的美,实在是独具匠心!

7、“女神”:神奇善良的心灵美:

当作者捕捉到“绿”的奇异之后,又追捉到她的“神奇”:“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此时此刻,作者神与物游,借助联想的羽翼,夸张着“绿”的魔法与伟力:可以使舞女飘飘欲仙,可以使盲妹明眸传情,这是怎样一片神奇无比的“绿”啊!作者在捕捉“绿”的迷狂中,俨然感觉到“她”就是一位道法无边、伟力无穷而又乐善好施的“女神”。这种善良的心灵和美好的愿望正是朱自清“为人生而艺术”的审美理想的折射。

8、“女儿”:活泼可爱的生命美:

“绿”是醉人的。作者在神醉心迷之中,把“绿”当作了活泼可爱的“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又进一步把“她”当作自己渐渐长大的“女儿”,拍着她、抚摩她、亲她,并别致地称她为“女儿绿”。情真意切,委婉曲折而又洒脱酣畅,将父亲之于女儿的爱喷发而出,语句和生命迸合为一,使“女儿绿”这一诗意形象充满了无限的意趣和生机,透露出作者对健康活泼的生命之美的礼赞,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升腾着作者蓬勃向上的激情。“绿”,象征着生命,象征着盎然的生意,象征着跃动的生长的力量,更象征着作者勇于进取的精神!

女性的容貌美 篇5

一、陆路行乞忠义暖人心

李白有诗云“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这首诗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人生路之难。我们尚不去深究李白作此诗的深刻的含义, 单从诗中叙述的行路之难的感慨, 我们便可想而知鲜儿的闯关东的艰难历程。鲜儿不惜违抗父命, 毅然破窗而出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这一点便体现出她的新女性精神——反抗意识, 勇敢与父命作斗争, 寻求自己的爱情。

在两人相遇后没能够搭上去关东的船后, 两人陆路跋涉而行, 不畏艰辛, 鲜儿在路途中不但没有拖累朱传文, 而且舍身救夫, 这种精神体现了山东女性的自我牺牲、大仁大义的崇高美。鲜儿作为山东女性中普通的一员, 既不属于王昭君那种为两国友好牺牲的壮义之美, 也不属于孟姜女寻夫的悲壮之美。鲜儿恰如其分的体现了山东女性淳厚的人情美、人性美和崇高美。这种美不需搀杂任何虚伪的修饰, 不需要我们劳神劳力的去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

黄克诚曾有诗云“富贵不淫, 威武不屈, 疾风方知劲草, 仰天无愧, 俯人无怍, 乱世乃识忠臣”。鲜儿生活在中国战乱、饥寒交迫的年代里, 对朱传文的情可谓之忠了。鲜儿为了朱传文治病, 不惜嫁给一个地主的刚满六岁的儿子。鲜儿的这种举动, 不正是一种自我牺牲的崇高美吗虽然鲜儿生活在战乱年代, 但是我们所拥有的民族中最根本的东西——忠义, 她是不曾忘记的。我们并未从鲜儿与朱传文的爱情中, 感受到他们爱的死去活来, 也没有感受到像《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中卿那种生不能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的壮美。但是, 鲜儿的爱情是一种大爱, 一种敢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美。

二、忍辱负重仁义感人心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鲜儿天生有一副好嗓子, 这也是她命运悲剧的引发点。鲜儿与朱传文失散之后, 便离开地主家单身前行闯关东, 也开始了她的戏子生涯。虽然戏班的师傅一开始就对她说唱戏是种被人瞧不起的职业, 但是鲜儿为了早日与朱传文团聚, 毅然加入了这个团体。然而, 在闯关东的途中, 不幸被一地头蛇所糟蹋。鲜儿本是应该逃掉的, 可是那地头蛇拿戏班子老师傅的命相要挟, 鲜儿只能满足地头蛇的要求, 任其凌辱, 而救得师傅。在这种境遇中, 全戏班子人没有任何一个去逼迫鲜儿, 没有任何人去做鲜儿的思想工作, 而她为了师傅, 为了整个戏班子的生存而牺牲自我。

王府中的格格那文与鲜儿成一鲜明的对比。鲜儿与格格是相处了八年的, 虽然是主仆的关系, 但是其间的感情却胜似姐妹。那文贵为格格, 是王爷的千金, 可在中国被侵略的年代里, 在大清不再掌权的年代里, 也有“落地的凤凰不如鸡”的凄凌之感。在她嫁给朱传文那天, 传武将与传文先前订婚的鲜儿拉进了家门, 当那文得知真相时, 非但没有成全鲜儿和传文, 且认定自己是传文的媳妇。命运面前, 人的自私的本性占据了首位, 不顾及姐妹情深, 且把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不得不佩服鲜儿的伟大之处, 她悄然离开朱家, 成全格格与传文的婚事。鲜儿的精神境界是何等的高尚, 一个弱小女子在关东闯荡, 无亲无故, 体现在她身上的这种品质不仅是人情美, 更是让我们肃然起敬的崇高美;而格格出于自保的自私心理, 恰好衬托了鲜儿的伟大和崇高之处。

朱光潜先生曾教育我们说: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 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 所以转来转去, 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在利害关系方面, 人己关系最不容易协调, 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 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与此。[1,1]朱先生这段话仿佛说中了每个人虚伪外表下掩藏在灵魂深处无法超越的功利目的。我们几乎都不能够免俗, 可是鲜儿却能够置身于外, 把别人的感受放在首位, 内心忍受巨大的折磨。鲜儿在利益面前能够免俗, 显示了新女性的勇于牺牲自我的崇高美。

三、雄踞一方正义憾人心

康德曾说“美是道德的象征”。是的, 人的一生, 无论干什么职业, 只要心中的道德准绳安在, 那么他 (她) 所做的事情依然是美的, 依然放出亮丽的光彩。鲜儿的一生, 充满了坎坷, 做过地主儿子的媳妇、戏子、和土匪。无论哪种职业都不是令人艳羡的, 在那个时代鲜儿所从事过的职业都不是良民的范畴。可是, 鲜儿即使做了二龙山的土匪头后, 也没有丧失道德的信条, 继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她领着弟兄们劫富济贫, 并使二龙山众匪派中威名远扬, 在这里表现了鲜儿的内心是美的, 人的最根本的东西没有缺失。

众所周知, 人生有四大喜事, 洞房花烛夜是其中之一。在经历了曲折的爱情之路后, 鲜也终于要有个家了, 她答应了与传武结婚。鲜儿本是可以逃掉并结婚的, 但是, 她没有自己逃, 而是带领弟兄们一起逃……婚结不成了, 为了兄弟们的生存, 她以牺牲小我而成全大我的精神, 带领兄弟们一起往外逃。她的崇高美的精神再次展现于我们面前, 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 情感再次升华, 思想得到陶冶。

勇气使鲜儿继续战斗。“每个人的一生中, 都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这种缺憾和不如意, 那你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这种心理暗示的力量之大, 将严重影响你的生活质量。[2,2]” (引于丹《《论语》心得》) 是的, 大胆放下以前不如意的事情, 需要勇气和自信, 这种自信来自她内心的淡定与坦然。从鲜儿的爱情看, 是命运悲剧, 是人的生命中的一大缺憾。可是, 从她的思想的转变, 不因个人的利益的得失, 而投身于一种光荣而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去, 这是一种崇高美, 是一种舍小我成全大我的大仁大义的民族气节。

“在很多时候, 人们缺少的不是智慧、机遇和运气, 而缺少的是勇气。尤其是在重大转折或关键时刻, 勇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命运和成败。[3,3]” (引游德远《成功先做人》) 鲜儿几经爱情挫折和生活坎坷, 始终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伤心痛苦之后, 更有了一种为祖国而牺牲的勇气, 这也是鲜儿活下去的信念和勇气, 这种信念来自心灵的震撼、情感的升华和思想的净化, 这是一种崇高美, 凝结着民族精神的大仁大义的大美。

游德远曾说“如果你经历了生与死, 你就会藐视苦与乐;如果你淡泊了名和利, 你就会走近真善美。”从鲜儿的爱情角度看, 她的身上无不体现了真善美, 同样她的闯关历程无不体现了山东女性自强不息、自我牺牲、民族大义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精神——崇高美。所以, 鲜儿的一生的经历和奋斗, 以及在她身上所体现出的自强不息的信念和勇气, 是一种女性身上的崇高美, 是山东女性大仁大义精神的生动真实的折射。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第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

[2]于丹:《论语心得》第24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游德远:《成功先做人》第225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

[1].朱光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

[2]于丹:《论语心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人的容貌成语 篇6

齿若编贝 编:顺次第排列;贝:贝壳。形容牙齿整齐洁白。

出水芙蓉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唇红齿白 嘴唇红,牙齿白。形容人容貌俊美。

慈眉善目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齿如含贝 同“齿如齐贝”。

齿如齐贝 形容牙齿整齐洁白。贝,白色螺壳。

�疵拣┓� 眉毛黑白夹杂而头发雪白。形容年迈的样子。

白发苍苍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白发红颜 颜:脸色。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鼻青脸肿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冰肌玉骨 像冰一样的肌肤,像玉一样的`骨骼。形容女子洁美的体肤

闭月羞花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花容月貌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鹤发童颜 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鹄面鸠形 ①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灰头土脸 谓面容污秽。

古稀之年 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国色天香 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国色天姿 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天姿:天生的姿色,

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肥头大耳 一个肥胖的脑袋,两只大耳朵。形容体态肥胖,有时指小孩可爱。

粉白黛黑 粉白:在脸上搽粉,使脸更白;黛黑:画眉毛,使眉毛更黑。泛指女子的妆饰。

粉白黛绿 泛指女子的妆饰。

粉妆玉琢 装饰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也用来形容雪景。

粉面油头 脸上扑粉,头上抹油。形容女子的化妆。

风华正茂 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蜂目豺声 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芙蓉出水 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方面大耳 方脸盘,大耳朵。旧指富贵相。

耳顺之年 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蛾眉皓齿 蛾眉:像蚕蛾触须似的弯而长的眉毛。修长的眉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而立之年 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淡妆浓抹 妆:化妆;抹:抹粉。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

豆蔻年华 豆�F: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淡扫蛾眉 轻淡地画眉。指妇女淡雅的化妆。

擦脂抹粉 擦:涂;脂:胭脂;抹:揩;粉:香粉。涂脂抹粉

穿红着绿 形容衣着鲜艳华丽

搽脂抹粉 指化妆打扮。今亦用于形容掩饰、遮盖。

沉鱼落雁 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齿白唇红 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你的容貌就是你的性格与福报 篇7

01

性格就是指我们的性情与品格。

所谓相由心生,就是说你的脸就能反映出你的全部,你的脸漂亮了境遇也就不一样了,又或者说你的境遇发生改变,容貌自然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古自今,历朝历代都是看脸的社会,不服是因为你甘心丑陋。但令人过目不忘深入人心的脸,却并非都源于五官的完美,而是性格里凸显出的永恒魅力。

我一直喜欢看某卫视的相亲节目,关注的并非是谁牵手了谁的手,而且嘉宾席上那一张张来来去去的脸,女人的和男人的。这是我了解现在社会人心的途径之一,而人性也会在这样看似喜庆的场合里暴露出最细微的变化,美好的和丑陋的。节目收视率很好,嘉宾们“演”的成分也就少不了,但再怎么掩饰或是表现,脸部的外观状态和眼神的沧桑还是清澈,清楚地代表着各自真实生活中的一切。

有位女嘉宾自我介绍时,说了很多个人兴趣并强调这是最真实的自己,愿意接受这些的男人才有真爱,不接受的她也不愿搭理,看似颇具性格。她穿了件无袖黑色上衣,露出与年龄不相符的麒麟臂,即便浓妆也掩盖不住两颊的横肉和深深的法令纹,无一不显现出性格里的自以为是和矫情做作,内在修养更是完全看不到。台下某个男人接了一句:“你若是美若天仙,就不必说那么多要求了”。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你若漂亮就会有男人上赶着犯贱,你若不是那就悬崖上独自展览千年贻笑大方。

不是说只要长得漂亮了就可以随便作,而是在说如果长得不漂亮越是作就越是丑。

02

你五官长得不漂亮、头发毛躁、脸色暗淡、又长满脸痘痘、不化妆还觉得自己素面朝天就是自然美,腿粗、邋遢、每天疯疯癫癫爆粗口有脾气还胡吃海喝又没吃相还觉得自己真实不做作,喜欢拿真爱说事希望有男人爱上真实如这般的你?他要么是和你一样,要么就是个傻瓜了。因为这样的你实在没有资本让别人爱你一生。

你不是矮就是胖、和帅不沾边、没高学历没好工作、没出身又没钱,你不尊重女人又离不开女色,用表面的努力遮掩背后的自卑,猥琐是你的个性自私是你的墓志铭,你还要求女人视你的金钱如粪土,死心塌地目无旁人地崇拜迷恋你一辈子,那你就真是个奇葩了。因为你实在不配拥有女人的一生相陪。

很多人自己嘴上的优点和优势,都是实际意义上的缺点和毛病,不愿意改也就罢了,生活中把性格缺陷当个性的人不在少数,但要是以此来衡量人的真诚度和爱的持久度就有点过分了。

爹妈给了你先天的美貌当然是最好的条件之一,但家庭出身和教养也是重要的因素,可这些如果你都没有,那你总要有些后天成长出的可爱之处吧。

03

一个长期生活在抱怨和不满、阴谋和心机中的人,容颜首先会日渐丑陋,内在更是好不到哪里去,和这样的人交往、合作、生活的结果可想而知。

青春散尽后的女人和男人大抵都是如此,不是变美了就是变丑了,没有中间。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就是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现在,而你现在的付出都将是一种沉淀,它们会默默铺路只为让你成为更好一点的人。

“相由心生”,人的性情品格和思想感情必然会表现在外在仪表上,精神世界虽是内在的不可见的,但实际也能给人外在的直观感受,我们的脸才是修炼的重中之重。

一个外观漂亮干净注重细节的人,无论职场还是情场都能为自己赢得更多机会和信任,这一条根本就是真理。

“境随心转”,当我们的心不再为外界纷扰,就会日渐强大到气场都美不胜收,你的认知变了,眼前的世界就会不同,你的境遇也会因为你的力量而斗转星移。

胡适之先生说:“要怎么收获,先要怎么栽”。当我们种下了纯真、独立、坚强、悲悯的种子,自然能收到福报的果实。女人漂亮的秘诀在于眼神的清澈,那是心灵的上善若水,男人俊朗的秘密在于心胸的广袤,那是灵魂的厚德载物。

唯有那些美好的性情与品格,能给我们一张抵得过岁月漂亮的脸,而美貌也是一种福报。

我相信,你还可以做得更好些。

上一篇:关闭唱法下一篇:传统教育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