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经济调整三篇

2024-09-13

欧洲经济调整 篇1

一、国际环境的变化

(一) 冷战的结束导致英国传统地缘优势的下降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 英国以一水之隔, 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 无疑是非常明显的优势。长期以来, 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一直具有基础的战略价值……经济、外交和军事战略优势[1]。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英国可以超越欧陆各国的纷争而巧妙的施展外交手腕, 最大程度的维护其国家利益。20世纪前的英国不用详述, 进入20世纪后, 其地缘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仍得以保持。在二战中, 英国利用英吉利海峡这一屏障坚守本土, 抗击住法西斯德国, 最后成为同盟国发起反攻的基地。同样, 在冷战中, 英虽属于西方阵营, 但因远离两大阵营对峙的前沿, 其仍可较超脱地应对美苏关系。而冷战的结束, 欧洲乃至世界的地缘战略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英国在地缘上的优势被削弱了, 原因在于:西欧以及整个西方阵营的战略重心东移了。苏东剧变及两德统一是此变化的标志和开始, 紧随其后的欧盟与北约东扩更加剧了这一变化的进展:欧洲的地缘边界进一步向东移动, 并且这种界限已远不如冷战时期那么清晰。它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些欧陆国家的重要性明显上升, 其中德国的情况最为突出[1]。与此相对的是, 在这一过程中, 英国在欧洲及西方世界中的地位却在不自觉中下降了。

(二) 冷战的结束, 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后英国所处的国际

环境, 对于其对外关系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和手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英国作为二战的三大战胜国之一, 曾在创建战后世界秩序的过程中扮演过重要角色。而冷战的结束与苏联的解体及英美特殊关系的存在失去了重要的依据。英国的“大国地位”遭到严重削弱, 其过去所拥有的某些优势不复存在。在冷战终结、美苏两大阵营直接对峙消失的情况下, 军事实力在各国综合国力较量中已经不具有首要位置, 而经济能力的重要性却显著增加。军事实力占优, 经济稍弱的英国颓势凸显;与此相反, 经济强大而又居欧洲中心位置的德国, 已成为各方争相结交的伙伴。美国开始把争取德国的合作与支持, 作为美对欧政策的重中之重, 而英国在这一过程中则受到明显冷落。就如克林顿公开宣称, 华盛顿与波恩之间存在着独一无二的伙伴关系, 要德国与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作用”;而称英美关系只不过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关系而已[2]。

二、英国工党:由“疑欧党”到“亲欧党”的转变

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 英国工党对于欧洲一体化运动都是缺乏热情的, 但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英国工党的对欧政策却发生比较大的调整, 这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 长期的在野使工党反思其对欧政策

工党多次参加选举失败, 长期在野的命运, 促使其痛定思痛, 反思其内政外交政策, 改变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传统观点。从历史上来看, 英国工党对于欧洲联合态度并不热心, 争论也不激烈。但自英国加入到欧共体后, 工党内部疑欧派与亲欧派的斗争逐渐加剧, 并导致后来工党的内部分裂。两次大选的失败败使工党内部要求从欧共体退出的声音减弱了, 但在工党的政治主流中, 对欧洲一体化依然缺乏热情, 党内鲜有公开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声音。1984年, 工党欧洲选举宣言反映了这种模糊政策, 它承认英国应留在欧共体内, 但又要求收回英国已经让渡出去的部分主权, 这样的条款本身就是矛盾的。而到了1987年, 工党的竞选宣言中在涉及到欧共体问题时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 只泛泛声明工党希望与其他成员国进行合作, 但同时也将坚持维护本国在欧洲共同体中的利益。

工党的这种模糊的政策逐渐被一种在欧共体内进行建设性合作的思想所取代。工党也在1989年欧洲议会选举中战胜保守党, 这是15年来工党第一次在国家选举中取得胜利, 毫无疑问此次选举结果更加坚定了其亲欧立场。

(二) 工党自身的现代化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现实社会主义”在苏东地区受到重挫, 欧洲社会党阵营中的一些理论家认为, 社会党应放弃使用“民主社会主义”, 而改用“社会民主主义”, 以区别与苏东的模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英国工党开始进行较大程度的变革。首先, 在价值观方面, 布莱尔认为工党必须摒弃一些陈旧观念, 注入新的现代化的观点, 使工党成为一个“新工党”。他认为, 应该用“社会—主义”取代“社会主义”……只有认识到他们互相依存, 个人才能成功[3]。工党的理论家们认为, 工党应该超越旧式的集权主义和教条主义。于是, 工党在1995年举行的会议上修改了党章第四条 (把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看作社会主义的根本) 的表述, 将其目标定为“追求社会公正”。其次, 削弱英国工会组织对工党的影响力, 降低工会在工党代表大会中的比例, 以积极向企业界靠拢。

(三) 欧盟自身的改革对英国工党的影响

其实, 早在工党大力推行改革之前, 欧洲共同体已经在社会党人士德洛尔的积极推动下进行了许多具有鲜明社会民主主义特征的改革。1989年通过的《欧洲社会宪章》就是对此最好的佐证。该宪章在其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上, 加入了包括国家干预和社会福利等许多具有社会民主主义性质的内容。这样一来, 经过改革后的欧洲共同体与同样进行现代化改革后的工党, 在价值观上就有了许多的类似点, 于是两者日益靠近。

而且, 《社会宪章》制定并通过也对英国国内工会对欧态度转变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其内容中包含了工人权利, 比如支持下岗工人、弱势群体等寻求政府帮助的权利等, 使得工党内一些仍持疑欧立场的派别难以继续获得支持。这样, 工会作为英国国内政治中一支具有重要影响的派别, 逐渐成为一支重要的亲欧力量。而英国工会的亲欧态度自然而然地会影响到工党态度的转变。

三、保守党政府对欧政策陷入困境

(一) 英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与欧盟影响力的扩大

首先, 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不断下降。这一方面是因为二战后英属殖民地纷纷独立, 英联邦虽仍存在, 但英国早已失去宗主国地位, 这直接导致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下降;另一方面, 在战后相当长一段时期, 英国国内经济增长乏力, 长期陷入“英国病”的困扰, 其GDP先后被德法超过。由于本国实力下降, 英联邦也难以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助力, 这个时候具有4亿多人口市场并且经济实力雄厚的欧盟对英国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

其次, 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统一的大欧洲、大市场己经建立起来了, 欧盟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地位日益提高。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欧盟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在世界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高。以2000年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来看, 欧盟经济总量已远远超越日本, 且达到美国经济总量的80%;同时, 欧盟也是世界最大的出口经济实体, 世界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并且, 随着欧盟的进一步东扩, 更多的成员国的加入, 其在人口、市场、产量上的规模效应将更加显著。融入欧盟所能够给英国带来的利益是其难以割舍或放弃的。

(二) 保守党政府的对欧政策导致英国与欧盟危机频发

冷战结束前后, 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当时英国保守党政府并没有抓住变化的契机, 在许多问题上固执己见, 导致英欧关系矛盾频发。撒切尔夫人的对欧政策可以总结为:由前期的温和支持到后期的疑欧反欧。这主要基于:当欧共体属于共同市场时, 由于与保守党的自由市场经济原则基本一致, 保守党对欧洲建设持支持态度;但当欧共体要从统一市场阶段向纳入更多社会政策以及转移国家货币主权之时, 保守党领袖则对此持坚决反对。其提到反对任何欧洲联邦主义、政治经济联盟或可能导致削弱英国主权的措施, 强调独立主权国家的合作才是建立欧共体的最佳方式[4]。但是, 撒切尔夫人的对欧政策无疑是失败的, 不仅未能阻止欧盟的发展步伐, 也导致自己被迫辞职。

梅杰执政初期对欧洲采取了比撒切尔夫人温和的政策, 然而, 由于受制于保守党内强大的疑欧势力及国内民众的情绪影响, 他逐步放弃其对欧洲的实用主义政策, 沿袭了撒切尔夫人的僵硬的疑欧政策, 使得英国在欧盟内日益孤立和边缘化。

综上所述, 英国工党政府对欧政策的调整既出于对变化了的国际局势的积极应对, 也受其党内改革的影响。毕竟英国要想发展, 就无法脱离欧洲。适应环境的变化作出对欧政策的调整对英国的长远利益无疑是有利的, 但这也只是开始, 受各种因素制约的英国能否真正融入欧盟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摘要:一国的外交政策总是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密切相关。英国自布莱尔1997年上台执政后, 采取了较为积极的对欧政策。工党政府之所以调整对欧政策, 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其中包括国际环境的变化、英国工党自身对欧态度的转变以及前任保守党政府对欧政策陷入困境等原因。

关键词:新工党政府,对欧政策,转变

参考文献

[1]唐永胜.回归欧洲与发挥国际作用—对21世纪初英国外交基本取向的分析[C]//王振华, 等.解析英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2]王振华.冷战后英国外交的调整与走向[J].外交学院学报.1996, (2) :27-34.

[3]王风鸣.英国工党的新思维——托尼.布莱尔思想述评[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997, (5) .

美国调整欧洲军力意欲何为 篇2

重配军力

美国国防部1月8日宣布,除了从英国米尔登霍尔空军基地撤军外,这项欧洲军事整合计划还包括精减人员,涉及陆军、空军和非军事人员。这项计划每年将节约5亿美元军费,将在数年内完成。

按计划,美军将在英国减少约2000人,将从葡萄牙拉日什军事基地撤出500名官兵。从英国和葡萄牙撤出的部分兵力将被部署到德国和意大利。调整方案完成后,美国在欧洲兵力减少大约1200人。

另外,美国国防部证实,美军已选择在英国拉肯希思建立新的空军基地,作为F-35战机在欧洲的首个永久驻扎地。首批F-35战机将在2020年抵达英国,以替换现役的F-15战机。

目前,美国在欧洲的驻军人数超过6万,主要分布在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美国眼下在欧洲的多数军事基地设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冷战时期。美国一些军方人士认为,随着军事技术进步和国际局势演变,一些军事设施需要调整。

美军方此前表示,此次调整将会加强美国支持北约的能力,作为北约内部最主要的军事力量,美军在关闭这些基地后,并不影响整体作战实力。

以退为进

观察人士认为,美国缩减欧洲军事基地,一是因为美国军费开支收紧,二是因为美国正在将注意力转向亚太。为了加强与盟友关系、确保美国在亚太发挥主导作用,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望在剩下的两年任期内能深化“亚太再平衡”战略。

去年底,奥巴马提名阿什顿·卡特接替哈格尔任国防部长,其目的之一在于希望持续深化“亚太再平衡”战略。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的步伐可能会加快,其中措施之一就是进一步加强和现在亚太盟友的合作。美国不仅扩大在澳大利亚驻扎海军陆战队的规模,还千方百计强化其在东南亚地区的角色。

此外,在美俄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美军调整西欧地区的军力部署但刻意凸显在中东欧等地的存在。

过去一年,美国派出部队在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等地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和训练,显示对这一地区盟友的支持。尽管在欧洲的军事基地减少,但美国“以退为进”的意图已十分明显。

针对美国调整部署,欧洲反应不一。对于美国在英国新设空军基地一事,英国《卫报》专栏作家谢默斯·米尔恩提出质疑。他认为,英国和法国是美国在全球军事行动中的盟友,但这样的角色让军火商获利,普通民众却饱受其苦。美国在英国驻军,非但没有保护英国,反而“绑架”了英国的安全,使英国陷于危险之地。

(据新华社)

欧洲经济调整 篇3

日前,谷歌表示将调整其在欧洲市场的搜索政策规定,允许欧洲国家广告商购买和使用标有其它品牌的关键词词汇。此前,品牌企业路易斯威登(Louis Vuitton)、普拉达(Prada)等指责谷歌阻止第三方广告出现在商标名称搜索结果旁边。

从今年9月14日起,这项调整将在欧洲各国实施。自,谷歌就在美国和加拿大实行这项政策。谷歌此举源于今年三月欧洲法庭的一项决定。当时,法庭要求谷歌严格执行商标法有关规定,允许广告商在关键词中使用第三方标准名称网站推广。

法国奢侈品牌路易斯威登一直要求,为了保护其品牌价值,只有他们或是授权网站才可以在搜索结果中购买和使用此类商标名词,

现在,在搜索结果中,第三访可以提供其产品。商标所有者认为,第三方广告拒绝用户作为产品和服务的起源者,仍可以向谷歌提出起诉。而谷歌表示,如果他们被拒绝,谷歌就会拿下广告。

业界认为,谷歌此举对版权所有者一个冲击。谷歌对侵权的指控会作出什么反应,仍有待观察。谷歌负责地区公关业务的主管Ben Novick称,公司将继续禁止针对假货的广告,“我们与多个品牌企业联手以确认商品的直伪网络推广。”

法律专家指出,谷歌可能面临由赞助链接销售引起的新一轮起诉问题。谷歌认为,向多个竞争者把广告关键词作为品牌名称出售,对消费者有益,因为其允许用户查找产品评论、二手产品及相关信息。谷歌指出,新政策不会拓展在搜索查询中的实际显示文本。“用户从查看更多相关广告中会获益。”

上一篇:演讲稿的语篇功能分析下一篇:自动粘片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