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引发的高科技五篇

2024-09-12

动物引发的高科技 篇1

1 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已经极少食用那些病死动物的产品了, 于是处理这些病死动物及其产品就成为个别养殖场的一个问题, 大型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设施相对较好, 技术较为先进, 能按规定处理病死动物及其产品, 但一些小养殖场和个体养殖户不知道如何处理了, 只好选择最简单的方法, 把它随意丢到河里或垃圾筒里。因此必须加强对养殖人员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处理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提高养殖人员的法律意识, 督促其按程序规范地处理病死动物, 同时,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随意处置和食用病死动物的危害性, 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加快推进养殖环节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补贴制度和肉猪保险制度

病害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 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 它关系到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人民生命安全、社会和谐稳定, 应予以高度重视。如果能够通过推进养殖环节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补贴, 同时通过实行母猪保险模式的肉猪保险制度, 通过国家补贴一部分保费, 养殖场 (户) 自身出一部分, 在肉猪死亡后, 按照国家规定的无害化处理规范要求处理病害动物的, 发放一定的无害化处理补贴和死亡赔偿金。这样通过减少养殖场 (户) 的损失来促进其按规定处理病害动物, 从源头杜绝病害动物随意乱丢的违法行为。

3 加大对经营或随意抛弃病害动物的监督执法力度

近年来, 国家对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逐年提高, 病害动物产品直接上市的已经很少, 因此目前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处理方式主要以随意抛弃和进入终端消费市场, 针对这种情况, 首先, 要充分发挥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级防疫员的监管作用, 定期对其所辖区域进行巡查, 发现有乱丢、乱抛病死动物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其次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加大对饭店、宾馆、食堂以及动物产品加工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 对经营、加工病害动物的养殖户或从业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对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移交有关部门追究其刑事或民事责任;再者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特别是基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建立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举报制度, 对外公布举报电话, 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举报不按规定处理病害动物的违法行为。

4 加大对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和监管的经费投入, 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动物引发的高科技 篇2

风险沟通专家Peter.Sandman在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风险=危险+愤怒”的算式, 用以评价公众对于风险的认知感受 (1) 。因此, 危险的大小是客观的, 而愤怒感却因人而异, 它主要取决于个人经历以及所接受的媒体信息。因此, 面对风险问题, 除了要进行客观的风险评估外, 媒介为减少人们愤怒情绪所作出的努力与降低实际的危害所作出的努力一样重要。

媒体有必要建立起政府与群众关于风险沟通的桥梁, 来引导社会舆论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 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保护群众健康与利益。

在福岛核事故期间, 日本政府并未对事件动态及处理方式进行详尽的报道, 只允许IAEA组织介入调查。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核工业属科技机密, 但不全面的报道则给了一些非主流媒体的谣言传播提供了机会, 它们会大肆揣测事态发展的严重度, 并引发群众的恐慌。事实上群众的恐慌并非只源于传言,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 对某事物的不知情会增加愤怒与恐惧感。因此在不泄漏机密及违反规定的情况下, 尽量详尽地报道事实, 如救援工作已进展程度, 或目前的难度等。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 尽管政府及主流媒体出面辟谣, 却依然不能阻止谣言的传播, 有时甚至助长了群众对于谣言的相信程度。

信任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 群众一旦产生不信任情绪, 则很难再相信相关报道。因此政府应当严格监管报道渠道及内容, 对于相关部门发言人、责任人都要严格筛选把关, 切不可让媒体成为只为政府和某些部门企业宣传的工具, 而丧失新闻界最基本的操守。

1加大科技成果负面影响及防护知识日常宣传力度, 重视宣传的方式方法

现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超过了大众的认知速度, 因此媒介在宣传与普及方面承担有相应的责任。一方面群众依然保有知情权,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便捷宣传途径增强群众对于科技的认识, 例如在公交车数字传媒电视播放相关内容等, 而不仅仅是插播广告以谋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 要重视宣传的方式方法, 好的宣传方法需要将抽象的专业方面概念与理论形象化, 多用直观数字及对比来说明利害关系, 或是用一些简单的比喻增强群众的感性认识, 而非以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解释, 更不可编造假信息愚弄群众。

宣传的目的是让没有专业背景的人理解正在发生的事, 以消除由不了解引发的恐惧, 如果人们发现通过阅读宣传资料反而更加深疑虑, 那么必将对新产品与新技术产生更为强烈的恐惧心理。

此外, 很多宣传工作不注重细化科技成果间的区别、澄清概念。概念上的混淆是人们错误认识事物的根源, 这一点尤其在知识急速膨胀的今天尤为突出。

2规范媒体关于科技相关领域内容报道, 严格监管网络舆论

福岛核事故后, 一些新闻引用国际辐射防护界做出随机效应线性无阈假设, 即发生概率随剂量升高而增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国际、国内相关辐射安全标准反复强调, 上述假设至今仍然没有获得可以明确证明该假设的生物学/流行病资料。由于小剂量照射下健康效应的这种不确定性, 理论上的危险度和实际发生的危险度就完全不是一回事。因此片面的引用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数据、概念、结论都可能引起错误的理解, 并引发群众的恐慌。

此外, 网络成为事件的扬声器。诸如人人网、新浪微博、贴吧以及论坛等都会紧密关注突发事件动态, 并对其进行快速评论, 其中某些文章将被大量转载并引起社会舆论。群众对于事件真实性的考证需要时间, 但很多中国民众抱有“宁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因此一些具有煽动性的文章足以引起社会不稳定, 如抢盐风波。言论的自由是在理性与客观的基础上的, 这种给人以错觉或不真实的宣传则应严格监管控制, 由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对内容进行审核, 通过后予以发表。因此宣传媒介需要更为健全的机制, 网络监管不应只局限于政治上, 在涉及科技领域同样需要把关。

总之, 日本福岛核事故引发的人民内部恐慌值得我们深思, 在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的同时, 怎样规避其危害, 让群众可以放心的享受科技成果, 是媒体需要考虑的。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 降低群众的愤怒感与降低危害同样重要。

摘要:通过剖析福岛核事故所造成群众恐慌的成因, 结合风险评估数学式及Peter.Sandman提出的评价公众对危险认知感受的算式“风险=危险+愤怒”, 探究了群众愤怒因素并加以归类, 并提出了媒介应对措施: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具有导向作用, 但真正检验民众对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是政府日常的宣传防护工作成效。真实可信的报道、规范的媒体环境与舆论传播渠道是媒体改进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科技成果,危害,群众不良情绪,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晓进.全球核能何处去?[J].世界知识, 20ll (8) :50-51.

[2]周涛, 李精精, 侯周森.中国核电发展的安全性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ll (2) :l-6.

[3]杨孟琢.深刻认识核与辐射安全规律努力提高核与辐射安全水平.核安全, 2005 (1) :1-5, 10.

[4]《环境保护》编辑部.日本核泄漏大事记 (3月11日-3月21日) [J].环境保护, 2011 (6) :1.

动物引发的高科技 篇3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一个科学小组在对6只蜜蜂进行了100多次的观察后得出结论:人类应该向蜜蜂学习降落。研究人员发现,蜜蜂降落时的飞行速度和高度成完美的比例,这样就保证了它安全舒服地降落。

科学家根据蜜蜂独特的降落方式。制造出由计算机控制的飞机导航降落装置,并开始进行模拟实验。这项实验的成果称为微型航空降落装置,应用于军事领域,只有几厘米宽的微型航空降落装置被安装在微型飞行器的机翼两侧。利用这种导航降落装置。士兵驾驶微型飞行器进入战场时,可以做到迅速下降。此外,微型航空降落装置还可以为无人侦察飞机的着陆提供安全保障。

蝙蝠拐杖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盲人生活在黑暗中,出门时即使拿着拐杖也极不方便,他们很羡慕蝙蝠能在黑暗中自由地飞翔,而不会碰到任何障碍物。如今他们也可以像蝙蝠一样自由地行走了,因为英国科学家受到蝙蝠的启发,研制出了“蝙蝠拐杖”。

蝙蝠之所以能在黑夜中自由飞翔,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它自身发出的一种超声波。超声波碰到物体后反射回来,蝙蝠就能知道前面有物体,于是会很轻易地躲过障碍。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从这个原理上得到了启发,研制出“蝙蝠拐杖”,这种拐杖能发出一种人耳听不见的声纳波,帮助使用者探测障碍物,拐杖的塑料柄上有4个接收器,哪个方向有障碍物哪边的接收器就会产生震动,使用者就知道障碍物的具体方位。障碍物远,震动就弱;如果离得很近,震动的频率就加快,拐杖使用者可以及时躲开。

蝗虫的避碰反应

动物引发的高科技 篇4

【摘 要】大众传媒和科技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但时效性和客观性的矛盾使得大众传媒在与科技的互动中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有可能危害公众安全,造成错误的公共决策,不利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科学家和媒体应该各尽其责,互相沟通,避免、解决这些产生不利影响的伦理问题。

【关键词】媒体;大众传媒;科学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197-01

一、大众传媒与科技的关系

第一,大众传媒需要科技。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科技信息是大众传媒的重要内容。大众传媒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作为公众主要使用的媒体,它能及时将最新的、与公众关系密切的科技成果和信息传达给公众,在科技与公众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梁,科技信息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大众传媒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的信息来源更加广泛,传播速度更加迅捷,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从报纸、广播到电视和网络,如今,手机成为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同时,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和大众传媒的管理方式等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大众传媒的发展。

第二,科技需要大众传媒,这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需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传播。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召开记者招待会或新闻发布会、寻求媒体报道自己研究成果的事已经屡见不鲜”,克隆研究、火星生命探索、器官移植、试管婴儿等科学事件也成为主要的新闻事件,所有主要的电视网、报纸和网站都有报道。科学家如此做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有时候科学家的发现或结论很重要,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科学家有责任尽快向公众传达这一重要信息,这一点在非常时期尤为明显。其二,科学家希望通过大众传媒对研究成果的展示,强化公众对其研究的印象,争取资助机构进一步的资助和社会对该项研究的支持。

二、大众传媒在与科技的互动中引发的伦理问题

第一,少数科学家可能为了争夺优先权,通过大众传媒发布不成熟的研究结果。科学研究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事业,因此,科学家们对优先权的争夺非常激烈,“实际上它们成了科学家之间社会关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正常的科学检验制度是重复实验和论文审查,这要求科学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交给同行严格评议,以此确保其客观性。

第二,大众传媒在报道科学发现和技术成果时可能会断章取义、失实报道。科学的专业性很强,其概念术语都有特殊、复杂的含义,其结果表达方式也是高度抽象化的,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外行很难理解。现在,记者收集科学信息的方法很多,包括出席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对科学家进行访谈、参加科学会议、对期刊文章、著作或电子出版物进行摘要、利用搜索引擎和索引系统等。但是由于他们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或不够认真,草率对待科技信息,所以在报道的过程中可能会断章取义,不实地反应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第三,个别情况下,一些大众传媒带着明确的政治、哲学或宗教任务报道科技新闻,“人们看不见的情感支配着人们看得见的事件的发展”。例如,为了国防安全,媒体可能失实报道某项军事发明,以便误导敌对国家,产生威慑作用。上述伦理问题对公众、科学和社会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首先,对于公众来说,失实的报道会引发不必要的恐慌,严重地甚至危害公众安全;其次,对于科学自身来说,这些问题会引导公众误解科学,减少公众对科学的支持,不利于科学的发展;最后,对于社会来说,在关于科学信息的问题上,无知不是福,断章取义的报道会导致政府和公众在公共健康、环境、产品安全等重要的社会问题上作出错误的政策和决策。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解决大众传媒在与科技的互动中引发的伦理问题。

三、对解决大众传媒在与科技的互动中引发的伦理问题的建议

第一,对于科学家来说,首先,要遵守科学共同体的规则,除非有危害公众安全的特殊情况发生,否则都应通过正常的审查程序发表研究成果。科学的元规范之一就是追求真理,客观性是保障科学顺利发展的充要条件,对名誉和利益的追求不应该掩盖这一原则。其次,科学家有责任通过大众传媒教育公众,向公众灌输科学知识,克服无知。

第二,对于大众传媒来说,要充分发挥客观性原则,尽量客观、准确、全面、深入地报道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不能想当然地断章取义、夸大其词,造成失实报道。大众传媒是沟通科学和公众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媒介,这一特殊的位置决定其必须客观准确地报道科学信息。一方面,记者要具有相关的科学背景知识,能够很好地理解科学概念,熟悉科学方法,在报道时要没有倾向性,不犯统计学错误,不使用不可靠的原始资料,不过分渲染或歪曲报道,不犯推理方面,深度报道重要发现,跟踪正在进行的研究,确保公众得到准确、全面、深入的信息;另一方面,虽然审查科学成果的客观性不是大众传媒的责任,但确保报道的科技信息的客观性却是无法推卸的。大众传媒不能为了满足时新性而牺牲客观性,对所报道的信息不加考察,草率报道。

参考文献:

动物科技协会第四届家畜解剖大赛 篇5

2015年3月29日,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协会于周山校区3#大厅举办了第四届家畜解剖大赛,此次活动邀请到了张自强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动物科技协会全体人员参与了此次活动!

上午7点,各部门准备就位,做好前期准备,将所需器材、家兔等带到3#大厅,上午9点活动准时开始,首先由张自强老师做现场演示,全体成员在下面认真的观看,张老师边动手操作,边对同学们讲解家兔的内在组织成分,同学对老师的讲解认真听取,不时向老师提问,张老师都给予了全面的答复,在老师做完现场演示之后,各小组开始进入自己的实战阶段,各小组成员都认真的完成着每一步的操作,虽然不是很娴熟,但都十分努力的完成每一步操作,内脏解剖出来后,同学们互相讨论,认出每一个器官,增加自己的知识,解剖完毕,大家针对仍有疑问之处,向老师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张老师对同学们的表现很满意,认为应多举办此类活动,丰富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实验课上能给予同学们的很有限,此类活动恰好弥补了此处不足,鼓励协会多举办此类活动,此次活动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丰富了知识,也增进了老师与同学们的沟通交流,动物科技协会在今后将举办更多此类活动,帮助同学们增强动手能力!

上一篇:营运管控系统下一篇:对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