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

2024-09-11

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2例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确诊患有精神疾病,确诊患者均有抑郁等情况。10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医护人员同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了该类疾病的治疗原理及治疗方法,患者及家属对本次实验研究均知情同意,且自愿纳入本次研究。研究组中男23例,女28例,年龄23~49岁,平均年龄(34.16±5.10)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24~50岁,平均年龄(35.28±4.91)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每天药物剂量控制在(32.06±2.94)mg。研究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进行治疗,氨磺必利片剂,0.4 g/d,分2次口服;帕罗西汀片剂,每天药物剂量控制在(33.68±3.21)mg。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抑郁的情况,以此评价治疗效果,抑郁情况采用HAMD评分减分率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示抑郁情况越严重。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HAMD减分率>70%。有效:HAMD减分率在50%~70%。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以上2个标准。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痊愈29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患者痊愈22例,有效13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8.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抑郁情况HAMD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情况HAMD评分为(10.20±1.37)分,低于治疗前的(32.15±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抑郁况情HAMD评分(24.62±2.14)分,低于治疗前的(33.06±2.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情况HAMD评分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抑郁症在临床上是较为多见的精神疾病[2],患者一般心境较低落、疲劳感较强,主要表现为妄想及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3]。

对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单独使用抗抑郁的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理想,氨磺必利是非典型抗精神药物的一种有选择性拮抗多巴胺D2和D3受体的作用[4],高剂量的氨磺必利能有效的选择性阻断边缘系统中部的突触后DA受体减少DA的结合位点,增高DA浓度,并突出间隙,低剂量的氨磺必利能优先阻断突触前D3/D2受体,达到中断反馈机制的作用[5],对前额叶皮质和边缘系统中DA的释放有增加作用,能作用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与阴性症状的产生。

本研究分析102例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治疗的效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的(6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情况评分为(10.20±1.37)分,低于对照组的(24.62±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对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小患者抑郁情况的发生,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的效果。方法 102例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抑郁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6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为(10.20±1.37)分,低于治疗前的(32.15±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抑郁况情HAMD评分(24.62±2.14)分,低于治疗前的(33.06±2.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对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关键词:帕罗西汀,氨磺必利,精神病,抑郁

参考文献

[1]杨薇,陈怡兰,陈雪,等.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的效果评价.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4):515-516.

[2]吕伟.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症临床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8):12-13.

[3]赵新苗,胡拴萍.氨磺必利治疗脑血管病并发精神障碍35例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2):1536-1537.

[4]胡卫群.帕罗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12):36-38.

[5]李多聪,陈海峰,刘诏薄等.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11,23(5):585-586.

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 篇2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注意偏向;点探测

分类号 B846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11.001

1 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且反复发作的严重致残性精神障碍,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分裂,情感与意志活动逐渐衰退,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疾病负担重的特点(唐娟, 路孝琴, 陈丽芬, 刘艳丽, 2016),多发于青壮年。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重型精神障碍,其发病率大约占据精神科住院患者的70%(于莉, 孙锡绢, 2015)。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患者很常见,发生率高达38.84%~75.00%(温亮云, 刘冬霞, 卢菊玲, 2011)。这类患者的预后较普通精神分裂症患者差,且复发率高,甚至还会产生冲动伤人和自杀意念,若不及时处理和采取相应措施防范,会增加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张效英, 2012)。除此以外,抑郁状态本身给家庭及患者造成困扰,是患者社会角色及职业能力丧失的重要因素之一(王文君, 2012)。因此必须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患者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探究。

大量研究表明,认知因素特别是认知偏向(对负性刺激的加工偏向)是抑郁症状产生、持续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Taylor & John, 2004),而注意是认知的第一步。众多研究都显示抑郁症患者对刺激存在注意偏向的特点。例如Macleod、Rutherford、Campbell、Ebsworthy和Holker(2002)通过改良点探测范式诱导不同注意反应发现,注意偏向甚至调节了个体应对压力时的情绪反应(高兴或悲伤),即个体在注意偏向上的差异将导致他们在抑郁易感性上的不同。Taylor和John(2004)在使用点探测任务中也发现抑郁患者存在注意偏向。同样Joormann(2004)使用点探测任务中发现抑郁患者对呈现1000ms的悲伤面孔有注意偏向,表现为对负性面孔呈现之后出现的靶刺激反应时要快于对正性面孔呈现之后出现的靶刺激反应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很广泛(陈欢, 姚树桥, 2009),相对抑郁症而言,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注意偏向特点的研究要少得多,但也有研究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认知损害问题进行了探讨,实验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消极情绪加工产生困难,但对积极情绪加工没有损伤(陈建军, 田仰华, 董文文, 汪凯, 靳胜春, 2012)。但是,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是否也存在与单纯抑郁症患者或精神分裂症患者相类似的注意偏向特点呢?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研究进行过专门探讨。

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标准以及以往的研究可知,抑郁症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致病,而精神分裂症除心理社会因素外,主要致病因素是家族遗传及大脑某些器质性病变等,两者在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都大相径庭。这提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抑郁症或精神病分裂症已有的研究结果直接运用到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身上。

本研究选择当前常用的注意偏向实验范式——点探测注意搜索任务,采用汉语情感词系统中的情绪词汇作为刺激材料。自变量包括词汇配对形式(中性-积极、中性-消极、积极-消极、中性-中性)、刺激呈现时间(阈下测试300ms 、阈上测试500ms)以及被试组别(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为实验组,正常健康个体为对照组)。实验中要求被试尽快对目标刺激的左右位置做出判断,记录反应时和准确率,从而判断被试对不同情绪词汇的注意敏感性,判断反应时越短,表明越敏感,并进一步计算和比较两组被试的指向指数和脱离指数。通过探讨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是否存在注意偏向及其注意偏向的时程特征,可以对精神分裂症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期心理辅导和环境设置提供参考和指导依据,达到预防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减少自杀危险性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最终目的。

根据前人文献研究,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1)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实验组的平均反应时间均大于对照组。

(2)当情绪性词汇与中性词汇同时出现时,实验组在阈下测试条件下不会对情绪性词汇表现出注意偏向和脱离困难的特征;而在阈上测试条件下,实验组不会表现出对情绪性词汇的偏向特征,但会出现对情绪性词汇的脱离困难。

(3)当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同时出现时,实验组表现出对消极词汇的偏向性,但对积极词汇的偏向性不如正常对照组。

2 方法

2.1 被试

被试分为两组。一为实验组,为2012年5~6月就诊于广州白云心理医院中的精神分裂症并伴有抑郁症状的住院患者。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抑郁自评量表(Zung,1995)的测量得分高于53分;受教育程度为9年及以上;年龄18~60岁;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经过足量足疗程治疗(记录用药时间2个月以上,日高量在有效治疗剂量之间),未达临床痊愈(根据病历中临床医生的记录进行判定);自愿参与并能配合完成实验;右利手,视力正常。排除标准:与其他精神疾病共病;伴脑器质性疾病及其他心、肝、肾等严重躯体疾病患者;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共入组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26.70±7.65岁。

另一组为对照组,由社会工作者及在校学生组成。入组标准:不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任一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抑郁自评量表的测量得分低于53分以下;受教育程度为9年以上;年龄18~60岁;自愿参与并能配合完成实验;右利手,视力正常。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及精神病家族史;有脑器质性疾病及其他心、肝、肾等严重躯体疾病患者。共入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27.53±7.90岁。

nlc202309091150

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材料

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汉语情感词系统(Chinese Affective Words System, CAWS)1191个词汇中挑选词频在30~70之间的词汇编制成《汉语词汇情感性质判定调查问卷》,针对初中以上学历的成年社会工作者及在校学生140人进行词汇性质判定的网络问卷调查,评定采用9点量表法,得到所有词汇在三个维度上的评分:愉悦度(valence)、唤醒度(arousal)、优势度(dominance), 评分越高表明词汇在这个维度上的强度越强。最终挑选出积极词汇20个,消极词汇20个,中性词汇80个,其中愉悦度5.29~7.24,唤醒度3.22~7.60,优势度2.80~7.46。将120个词汇按要求进行随机匹配,最终得出4种匹配类型:积极性—中性(如“欢乐—记者”)、 消极性—中性(如“伤心—河流”)、 积极性—消极性(如“笑容—孤立”)、 中性—中性(“蚂蚁—飞行”)。

设置适合的Eprime程序,自动记录“+”出现到被试做出按键反应的时间以及错误率。

2.3 实验程序

实验前安排练习,被试坐在距计算机显示屏60cm处,屏幕为白底黑字,词汇大小为4.5×2cm,词汇靠近的两侧边缘相距14cm。要求被试开声读出屏幕中间显示的3个数字,确保被试精神集中在屏幕上,随后进行5个试验,待被试完全掌握实验任务后进入正式实验,正式实验时主试离开。

实验中,被试双手食指分别放在“C”、“M”键上,计算机屏幕左右将同时呈现两个词汇,紧接着探测符号(+)将出现在其中一个词汇出现过的位置,要求被试在正确的前提下尽快按键反应,“+”号在左侧按“C”键,“+”号在右侧按“M”键。正式实验包括阈下测试(词汇呈现时间为33ms,之后空屏时间为267ms,SOA为300ms)及阈上测试(词汇呈现时间为1000ms)两部分,先进行阈下测试。每个部分随机呈现积极性—中性词汇、消极性—中性词汇、积极性—消极性词汇各10对以及中性—中性词汇30对,根据探测点与不同词汇出现的位置是否一致。测试共7种情况,所有配对组随机呈现两次,两个任务的时间间隔为1600ms。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

2.4 统计处理

为减少极端值影响,被试错误反应或反应时间超过平均反应时两个标准差以上的异常值不进入数据分析(刘兴华, 钱铭怡, 周晓林, 2007)。采用SPSS16.0对实验数据进行混合设计的多因素方差分析。采用Greenhouse-Geisser法校正,交互作用显著者再进行简单效应分析。

3 结果

3.1 阈下和阈上测试条件下平均反应时比较

分别对阈下和阈上测试条件下的被试反应时进行2(词语性质:积极性、消极性)×2(探测点与情绪词语一致性: 一致、 不一致)×2(组别:实验组、对照组)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阈下测试条件下,两组之间总体平均反应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0)=29.61,p<0.01,实验组平均反应时(580.38 ± 261.71ms)显著大于对照组(330.79 ± 44.95ms);词汇性质及一致性情况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各因素间没有显著交互作用。阈上测试条件下,两组之间总体平均反应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0)=76.14,p<0.01,实验组平均反应时(552.97 ± 110.07ms)显著大于对照组(387.06 ± 47.69ms);词汇性质及一致性情况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各因素间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上述结果验证了假设1,即无论阈下还是阈上测试条件下,实验组对不同性质词汇的平均反应时都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在探测点与积极性/消极性词汇位置一致/不一致的4种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见表1。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指向指数(OI)及脱离指数(DI)比较

参考前人研究(Salemink, van den Hout, & Kindt, 2007),指向指数(OI, orienting index)=dNN-dEN,dNN代表两个中性词汇同时出现时对探测符号的平均反应时,dEN代表当探测点呈现的位置与正/负性图片一致时的平均反应时;脱离指数(DI, disengaging index)=dNE - dNN,其中dNE代表当探测点呈现的位置与正/负性图片不一致时的平均反应时。在情绪性词汇与中性词汇同时出现的条件下,对两组的指向指数(OI)和脱离指数(DI)分别进行2(词汇呈现时间:阈下测试、阈上测试)×2(词汇性质: 积极性、 消极性)×2(组别:实验组、对照组)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两组的指向指数(OI)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0)=6.95,p<0.05;词汇性质及阈上阈下呈现时间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各因素间没有显著交互作用。两组的脱离指数(DI)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1,50)=1.53,p=0.22。词汇性质及阈上阈下呈现时间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各因素间交互作用不显著。即在情绪性刺激与中性刺激同时出现的情况下,实验组无论在阈下测试条件下,还是在阈上测试条件下,都不会对情绪性词汇表现出注意偏向和脱离困难的特征,假设2基本上得到证实,除了没有观察到在阈上测试条件下实验对情绪词汇的脱离困难。两组的指向指数(OI)及脱离指数(DI)见表2。

3.3 在积极性词汇与消极性词汇同时呈现时,两组被试对探测点落在不同性质词汇时平均反应时比较

当积极性词汇与消极性词汇同时出现时,采用2(探测点位置:落在积极词、落在消极词)×2(词语呈现时间: 阈下测试、 阈上测试)×2(组别:实验组、对照组)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的平均反应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0)=34.36,p<0.01;词汇性质的偏向有显著主效应,F(1,50)=9.62,p<0.01;阈上阈下呈现时间无显著主效应,F(1,50)=0.90,p =0.35;词汇性质的偏向与组别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1,50)=8.84,p<0.01。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当积极性词汇与消极性词汇同时呈现时,实验组对消极性词汇的平均反应时显著少于积极性词汇(p<0.05),此外,当探测点落在积极性词汇时,实验组的平均反应时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其他各因素间交互作用不显著。上述结果证实了假设3,即当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同时出现时,实验组表现出对消极词汇的偏向性,但对积极词汇的偏向性不如对照组。两组的平均反应时见表3,方差分析见表4。

nlc202309091150

4 讨论

本研究发现,无论在阈下还是阈上测试情况下,实验组总体平均反应时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少。实验组的被试是通过药物治疗在临床上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抗精神类药物常常使服药者感到行动减缓,身体僵硬,肢体轻微颤抖,会引起服药者坐立不安、心绪不宁。长期服用抗精神类药物还会有“迟发性运动障碍”。由此可见,通过药物治疗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虽然精神症状得到改善,但躯体动作会减缓,灵敏度降低,注意力集中性下降。此外,抑郁症状会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的情况,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由于受药物及抑郁症状的双重影响,使实验反应速率减慢。

根据Posner的理论,人类的注意系统分为几个亚系统 ,其中与注意偏倚相关的两个亚系统主要是:指向刺激和脱离刺激(Salemink, van den Hout, & Kindt, 2007)。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对情绪性词汇的指向指数呈现负值,且显著小于正常个体,表明患者在中性背景的情况下对情绪性词汇的指向性比正常个体差,注意敏感性不如正常个体;在中性背景的情况下,患者并没有对情绪性刺激产生脱离困难的现象。以往的研究则表明,临床抑郁症患者及高焦虑个体与正常对照组的指向指数均无显著差异(杨智辉, 王建平, 2011);当线索刺激呈现时间较长时, 非抑郁个体表现出对威胁面孔的回避(Bradley, Mogg, Millar, BonhamCarter, Fergusson, Jenkins, & Parr, 1997),而心境恶劣者对负性词汇(杨智辉, 王建平, 2011)、重症抑郁患者对愤怒面孔均存在注意保持。注意是认知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外界刺激被个体加工的首要环节,进入人们注意领域的东西往往感知速度快、记忆深刻、情绪体验深。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是明显和广泛的(Fagerlund, Pagsberg, & Hemmingsen, 2006; Fioravanti, Carlone, Vitale, Cinti, & Clare, 2005),且在病前已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Bilder, Reiter, Bates, Lencz, Szeszko, Goldman, Robinson, Lieberman, & Kane, 2006; Hoff, Svetina, Shields, Stewart, & Delisi, 2005)。由此可见,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患者与单纯的抑郁症患者在注意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

一般而言,健康受试会表现出对正性刺激的注意偏倚或回避负性刺激,即表现出保护性偏倚。但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在面对积极性词汇与消极性词汇同时出现时,表现出对消极性词汇优先反应,这与以往研究(Peckham, McHugh, & Otto, 2010;张红,李湘兰,陈传锋,2014)发现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信息加工存在注意偏向的情况是一致的,且患者对积极性词汇的反应速度明显低于正常被试。Beck, Steer和Garbin(1988)认为,认知因素对人们产生抑郁情绪起重要作用,消极的认知偏向是抑郁产生的根源,患者的错误观念或不正确的认知过程,常导致不良行为和情绪。由于对负性刺激存在注意偏向,一些负性刺激被抑郁患者优先加工并放大,而其他刺激则被忽略,使患者的抑郁症状得以持续发展(Koster, De, Goeleven, Franck, & Crombez, 2005),影响康复及预后进程。面对复杂多样的现实刺激时,患者不仅对消极性刺激产生较快的注意偏向,且对积极性刺激觉察不足、反应缓慢,双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抑郁情绪逐步加深。因此,对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期心理辅导和环境设置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注意偏向特征,从而达到防止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减少自杀危险性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最终目的。

本研究证实了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存在注意偏向的情况并初步探究了患者的注意偏向特征,然而研究尚无法澄清患者产生注意偏向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等脑功能成像技术,进一步阐明其注意偏向特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此外,后续的研究中可进一步细分入组人群,探究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情况及各自的注意偏向特征,从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环境设置。

5 结论

(1)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对刺激的总体反应要低于正常个体,与刺激的性质及呈现时间无关。

(2)在情绪性刺激与中性刺激同时出现的情况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并没有表现出对情绪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及脱离困难。

(3)当积极性刺激与消极性刺激同时出现时,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对消极性刺激注意敏感性更高,而对积极性刺激的敏感性则不如正常个体。

参考文献

陈欢, 姚树桥 (2009).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wais-Ⅲ测试结果比较.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7, 157-160.

陈建军, 田仰华, 董文文, 汪凯, 靳胜春 (2012). 利用情绪面孔嵌合图形研究精神分裂症的注意偏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8, 212-216.

刘兴华, 钱铭怡, 周晓林 (2007). 高焦虑个体对威胁性词语的注意偏向及习惯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1, 769-772.

唐娟, 路孝琴, 陈丽芬, 刘艳丽 (2016). 北京市城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庭对社会资源知晓和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19, 2459-2463.

王文君 (2012).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状态的心理护理干预. 中国医药指南, 10, 313-314.

温亮云, 刘冬霞, 卢菊玲 (2011). 循证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康复疗效的影响. 全科护理,9, 700-701.

nlc202309091150

杨智辉, 王建平 (2011). 广泛性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 心理学报,43, 164-174.

于莉, 孙锡绢 (2015). 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 2821-2821.

张红, 李湘兰, 陈传锋 (2014). 不同研究范式下抑郁个体的注意偏向及其加工特点. 中国老年学杂志,34, 569-572.

张效英 (2012).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及护理对策. 中国医药指南, 10, 240-242.

Beck, A. T., Steer, R. A., & Garbin, M. G. (1988).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Twentyfive years later.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8, 77-100.

Bilder, R. M., Reiter, G., Bates, J., Lencz, T., Szeszko, P., Goldman, R. S., Robinson, D., Lieberman, J. A., & Kane, J. M. (2006).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schizophrenia: followback from the first episode. Journal of Clinical & Experimental Neuropsychology,28, 270-282.

Bradley, B. P., Mogg, K., Millar, N., BonhamCarter, C., Fergusson, E., Jenkins, J., & Parr, M. (1997). Attentional biases for emotional faces. Cognition & Emotion,11, 25-42.

Fagerlund, B., Pagsberg, A. K., & Hemmingsen, R. P. (2006). Cognitive deficits and levels of IQ in adolescent onset schizophrenia 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s. Schizophrenia Research,85(1-3), 30-39.

Fioravanti, M., Carlone, O., Vitale, B., Cinti, M. E., & Clare, L. (2005). A metaanalysis of cognitive deficits in adults with a diagnosis of schizophrenia. Neuropsychology Review,15, 73-95.

Hoff, A. L., Svetina, C., Shields, G., Stewart, J., & Delisi, L. E. (2005). Ten 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neuro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subsequent to a first episode of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Research,78, 27-34.

Joormann, J. (2004). Attentional bias in dysphoria: the role of inhibitory processes. Cognition & Emotion,18, 125-147.

Koster, E. H., De, R. R., Goeleven, E., Franck, E., & Crombez, G. (2005). Moodcongruent attentional bias in dysphoria: maintained attention to and impaired disengagement from negative information. Emotion, 5, 446-455.

Macleod, C., Rutherford, E., Campbell, L., Ebsworthy, G., & Holker, L. (2002). Selective attention and emotional vulnerability: assessing the causal basis of their association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 of attentional bia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11, 107-123.

Peckham, A. D., McHugh, R. K., & Otto, M. W. (2010). A metaanalysis of the magnitude of biased attention in depressi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27, 1135-1142.

Salemink, E., van den Hout, M. A., & Kindt, M. (2007). Selective attention and threat: quick orienting versus slow disengagement and two versions of the dot probe task. Behaviour Research & Therapy,45, 607-615.

Taylor, J. L., & John, C. H. (2004). Attentional and memory bias in persecutory delusions and depression. Psychopathology, 37, 233-241.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mechanism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this study used dotprobe task to examine the attentional bias of th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response latencies showed by clinically patients were longer than those showed by control participants. When the positive words and the negative words showed together, the patient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negative stimuli and felt more difficult to transfer to the positive stimuli.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depression; attentional bias; dotprobe task

上一篇: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下一篇:木薯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