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性阅读初中语文九篇

2024-06-23

感受性阅读初中语文 篇1

一、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兼具工具性的学科, 在语文学习中, 语言和思维能力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需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在初中阶段, 是学生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养成的时期, 探究性阅读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 探究性阅读教学就能很好地把语文的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 提升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层次, 领悟作者的真实情感与写作目的, 帮助学生分析语文知识的本质, 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实施

( 一) 设计阅读情境, 感知阅读文字

在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教师往往会首先设计一个教学情境, 创造出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教师会告知学生接下来要进行的阅读文本的相关背景资料, 也有部分老师是在课前要求学生通过预习收集相关资料, 并在课堂上呈现。使学生在初步了解阅读文本的背景后进行文章的阅读, 整体感知阅读文本。

在学生对文本整体了解后, 教师会设计一些与阅读文本有关的开放性问题, 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理解文章, 在学生回答问题中掌握学生对阅读理解的层次, 同时还会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 促使学生能自主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

( 二) 提出探究性问题

在学生对阅读文本有整体的认知后, 学生会有很多疑问, 但并不是所有的疑问都适合进行阅读探究。老师应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筛选, 整合学生的疑问, 增强问题的探究性, 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与主题, 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可以从文本的“空白处”发掘探究性问题。例如, 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中包含了早莺、暖树、新燕、春泥等意象, 给人诗意的景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简单的诗句进行深入的联想, 把诗句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画面, 通过思维想象体验, 赋予文本鲜活的生命力。

学生可以以一个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的提出, 在学生与学生的探讨过程中, 让学生在相互的讨论、辩论中得到启发, 更深层次地挖掘文章的问题,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方向指导, 引导学生正确的探究性思维的养成。

( 三) 共同讨论研究

学生提出问题后, 就需要再返回文章进行更深入的阅读, 寻找、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应该合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自主围绕问题进行探究, 集合团体的智慧, 达到思维灵感的碰撞与迸发。

在进行问题讨论时, 以初中语文《最后一课》为例,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自行选择小组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 比如说, 选择文中最后部分“韩麦尔先生哽咽了, 还写下了法兰西万岁, 然后做了了手势”, 这是为什么呢。小组内就可以进行探究人员的分工, A同学分析人物的神情, B同学分析人物的动作, C同学分析人物的语言, D同学进行总结陈述。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也修改观点, 反驳对方观点等。这样能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思考, 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 参与语文阅读的探究中。

学生将讨论后的答案和见解与教师和更多的同学进行交流, 在不同的观点中取长补短,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讨论与解决的情况, 进行适度点拨, 引导学生的研读更深入、更完善, 让学生体会到阅读中探究的乐趣。

( 四) 进行探究的归纳总结与拓展

在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入的探究后, 教师可以对整个阅读教学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与归纳总结。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 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生对阅读知识的掌握程度。注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思维能力。在某些值得更深入探究或者由着启发意义的内容上, 进行迁移拓展, 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探究空间, 从而给学生更多深入思考的机会, 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路。

三、结束语

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 为阅读学习带来了崭新的内涵。目前, 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还处在起步阶段, 需要教师与学生不断努力探索, 发现更好的探究性阅读教学方法。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 阅读能力的提升,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学习语文的必备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探究, 培养学生更为自主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对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阅读情境

参考文献

[1]李英琼.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究性阅读的学习方式[J].新课程研究, 2013, (07) .

[2]李梅.在阅读中探究在探究中提高——浅谈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J].软件, 2012, (10) .

感受性阅读初中语文 篇2

一、改变教师和学生的传统角色

由于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问题性、开发性和过程性, 所以转变了角色的教师, 将传统教学活动中老师的角色进行转变, 使之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和参与者, 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灌输与接受, 而是共同探讨和相互交流、分享和评价。

首先, 教师要成为课堂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必须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开发, 设计相关教学环节, 将学生引入到问题思考和分析中去。其次, 教师要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如何构建一种平等自由、有序深入的讨论环境, 如何激发每个学生的阅读热情和讨论积极性, 考验着教师的能力。最后, 教师要成为探究阅读的榜样。学生能否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在于老师给予他什么样的影响和引导。探究性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考试成绩, 更重要的是一种阅读习惯和方法。只有老师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习惯上的引导、学养上的塑造, 教学才更有效。

相应地, 学生角色也要转变。要从被动的受教接受、反馈转变过来, 成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实践者。只有如此, 学生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知识结构, 成为知识建构的主体。但是, 初中生或许还不适应这样的学习理念, 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转变观念, 养成习惯。

二、挖掘文本内涵, 确定探究内容, 做好引导准备

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尚处在一个有待更加系统地开发的阶段, 老师要能深入地挖掘文本内涵, 确定有待探究的内容, 做到有的放矢。

(一) 于无声处听惊雷

文学作品中的“留白”技巧, 追求的是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无言之美,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鸣效应。作者的空白, 是让读者自己去意会和揣摩, 这些空白的地方正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可挖掘之处。古诗中这种空白艺术更为明显, 但更多的是采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在前两句的景物描写之后, 接着用“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来结尾, 就让读者有了更多的联想空间, 作者和元二的友谊、西出阳关之后为什么没有故人了?等等问题, 都值得学生去深入探究。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浮想联翩, 在与文本的交流中, 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 通过移情体验, 以自己的解读唤醒文本中的生命, 在复活的意象中使文本呈现新的韵味。

(二) 寻章摘句品雕琢

任何文学作品, 除了结构上要追求完美之外, 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也要追求精致。因为文学作品就是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媒介, 表达的精准、贴切和得体, 是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得到认可的保证。因此, 探究性阅读教学, 要探究问题, 就需要抓住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 以此来深入地分析文章内在的精神特质和思想情感。另外, 寻章摘句地进行仔细地品味, 也是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和情感的主要阅读方式。

首先, 对关键词句的探究。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中, 探究关键词“大”“孤烟”“直”等, 为什么王国维称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 为什么《红楼梦》中的香菱说 :“这直字似无理, 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 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通过对关键词的鉴赏以及画面的想象, 最终引导学生从景象的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体会出作者用雄浑的笔墨刻画出的“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景象。

其次, 在同类作品的比较中探究。同一个作者的作品往往具有共同的写作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 以作者的整个人生阅历、性格积淀为背景, 能够更深刻全面, 甚至有创造性地理解作品。例如, 在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可以把《少年闰土》《风筝》作为延伸材料, 让学生对比分析。通过初步感知文本, 可以发现文中的少年都是不快乐的, 那这种不快乐是怎样造成的呢 ? 引导学生发现三味书屋中的不快乐和其他的快乐在具体事件上有所不同, 但他们也有共同之处, 分析出结果还要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

最后, 对题眼进行探究。文章的题目中往往有一两个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些字词就是文章的题眼。对题眼进行探究, 往往可以提纲挈领地把握文章的结构, 领会文章的内容。例如《皇帝的新装》, 可抓住“新”字探究 :“新”装有何特点 ? 怎样做“新”装 ? 怎样穿“新”装 ? 怎样展示“新”装 ? 在“新”装展示时不同人展现了怎样的性格特征 ? 除了上述几种方式之外, 我们还可以就文章中感人至深的场景、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语句、文章中前后矛盾的地方等方面设置探究问题。

浅析小学语文感受性阅读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49-02

感受性阅读教学让学生感受的是课文的语言,教师的任务就是启发、帮助和鼓励学生,从对语言的认知、到实现对语言的欣赏,再到提升对语言的感悟,由浅入深,从而完成感受性阅读教学,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咬文嚼字,感受语言之趣

语言的真正生命力在于情趣。没有情、没有趣的语言,让人读起来就会味同嚼蜡。相反,情趣盎然的语言,就会让人手不释卷,唇齿生香。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们从阅读中感受到语言中的趣味是教师的一大任务。让学生感受语言的情趣,咬文嚼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细嚼慢咽,反复研磨,妙趣自然横生。

比如在小学语文第五册《石榴》这篇课文当中,有一句话是这样描写的:“热闹了好一阵子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用了一个“谢”字,而不是“落”“败”呢?我的理解是作者在这里用“谢”字能够更准确地表述石榴花从盛到衰的时间过程,是“热闹了好一阵子”之后,慢慢衰败的。另外,在这里一个“谢”字,更传神地表达了拟人化的一种感恩的意味在里边。还有就是“谢”字比起“败”“落”“衰”更有美感。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理解和感受这个“谢”字呢?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用画面和声音把这个“谢”字分成了三个字:“言”“身”“寸”,并且用拟人的手法,让一张大嘴说“谢谢”,让一个人弯腰鞠躬,让寸字作为尺度来衡量这个鞠躬的人弯腰的幅度。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兴趣很快被激发出来,我顺水推舟让学生们表达对这个“谢”字的理解,有同学说“谢就是说石榴花凋谢了”,有同学就说“一个谢字好像让我感觉到了石榴花慢慢枯萎的经过”,也有学生就展开了想象,“石榴花是在感谢树枝、树干和树根,也是在感谢果农,也是在感谢游客”……紧紧咬住一个“谢”字,让这堂语文课妙趣横生。

语言之趣在于遣词造句的准确和传神,可以幽默,可以深刻,可以凝重,可以淡泊,但是都需要“咬文嚼字”、反复揣摩,才能品出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滋味和情趣。

二、含英咀华,感受语言之美

入选语文课本的文章都堪称精品、无愧美文,语文教学课堂就是让学生感受和欣赏这种语言文字之美的地方。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就需要深钻细研、巧妙构思,准确把握每一篇文章中的精妙之所在,含英咀华,把语文之美、语言之美呈现出来,还要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切身感受,享乐其中,这才算是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

在教学《月亮湾》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笔下的月亮湾是多么的美,我运用多媒体技术,首先显示了一组桃花的画面,随后发问:“桃花美不美?”学生们回答:“桃花很美。”再问:“桃花美在哪里呢?”,学生回答:“美在鲜红的颜色。”“课文中怎样描写桃花的颜色的呢?”,“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然后画面出现一组灿烂的朝霞画面,美轮美奂,鲜艳夺目。句子当中形容朝霞之美的词汇是“灿烂”,这个词对小学生而言很虚幻,很抽象,通过画面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灿烂”是色彩、是光线、是耀眼。这样一来,学生们更形象、更具体地理解了朝霞是怎么“灿烂”的,也就理解了桃花是怎样的美丽。用朝霞比桃花,美上加美,美不胜收,句子里面表现的那种美景再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为桃花之美欢呼,为文字之美惊叹!

准确选择文章词句中的“关键词”,进行更形象、更生动的诠释,学生就能更准确、更深入地认识和感受语言之美,学习效果必然会大大提升。

三、身临其境,感受语言之情

阅读一方面是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则是对生活经验的联想,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和沟通,没有读者生活经验的调动和参与,阅读的意义就不复存在。因此,只有在阅读中把文本传递的语言信息与学生体验过的生活信息,进行适当地沟通和链接,才能产生感受上的互动,情感上的升华,才能让学生走进作者内心。

在教学《大禹治水》一文时,作者用“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一句话概括了大禹在治水过程中经历的艰辛,这两个词很笼统、很抽象,但是在表现大禹这个人物形象上却起着重要作用,怎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大禹所经历的情境成为这堂课的难点。我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从阅读中体验语言中饱含的深情。“烈日炎炎下”“瓢泼大雨中”“狂风大作时”“泥泞坎坷路”……他饿了,他渴了,他累了,他发烧了……用这些创设情境,来唤醒孩子们在生活当中见过、听过、体验过的经验,更有效地帮助他们理解大禹治水之难。理解了“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大禹的高大形象就树立起来了,对大禹的仰慕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

通过在阅读中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在体察中感受文本,身临其境,就会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到语言中蕴藏的深情。

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篇4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逐渐在观念上接受了探究性阅读的先进理念,并且运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一、探究性阅读的概念

探究性阅读这个概念是由“探究性”和“阅读”两个关键词构成的。其核心是阅读,探究性是阅读活动采用的一种方法。阅读是“阅读者从书面语言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是个体内化意义的过程,学生阅读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经验,学会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增长智慧并培养能力”①。阅读是读者和文本、作者之间独特的沟通方式和对话过程,过程和效果与读者自身的能力、采用的方式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初中生由于各种能力尚在提高之中,需要老师的引导、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这恰好是探究性阅读的特点。

按照《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探究是一种搜寻研究、调查和检验、提问和质疑的活动。《辞海》的解释是“深入探讨,反复研究,即探求学问、真理和探求本源,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所以,探究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研究活动。

阅读活动综合体现了学生的语文赏析能力,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探究性阅读更重视研究性、个性化和体验性阅读等要素,是贯彻新课改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因此,探究性阅读是教师积极引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讨论学习方式。

二、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特征

探究性阅读教学因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需要更重视个人的知识储备、理解力、感受性、生活体验等因素,必须清晰地把握探究性阅读的基本特征讲,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1.把握好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问题性。将教学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阅读文本并尝试回答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活跃性,以创造性思维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

2.重视教学的过程性。重视探究性教学法的过程分为两方面:一是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方位参与,一是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计划、执行、反思、评价和改进。过程是结果的有效保障,因此,探究性教学法更重视过程。过程体现学生的阅读体验、讨论积极性、理解和阐释的准确性、个性化的阅读快乐性等,是考评学生参与探究性阅读的重要指标。老师真正掌控这个过程是教学自评的关键。

3.保持教学的开放性。探究性教学法是对知识能力、认知能力、情感体验、个性表达、独特思考等诸多个体因素的一次考验,教师务必充分开发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以多种形式参与,真正检验能力,促进提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探究性阅读教学法对教师有着极高的要求,必须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1.转变师生角色,打破常规教学模式。一般教学活动中,老师是教学主体、知识权威,学生是被动的学习者和知识的接受者。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老师更应该扮演教学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整个活动的主要执行者②。这种角色转变更好地让学生从被灌输和被接受中解脱出来,在共同探讨和相互交流、讨论、分享中获得知识、阅读体验和审美享受。所以,探究性阅读教学活动体现了问题性、开放性和过程性的特征,要求老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精心组织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将讨论活动组织得张弛有度,使教学活动更自由、平等、有序。教师还是阅读的榜样,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能使指导、评价和塑造更具说服力。

学生的角色实现了转变与重塑,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性阅读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不但探究和实践老师指导的学习方法和理念,以此完善自身的学习习惯和知识结构,还成为主动的学习者、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初中生的学习惰性应该由此进行修正。

2.深入挖掘文本,制订教学计划,做好教学准备。初中生的阅读水平有待进一步系统开发,按照教材要求和已有材料,老师深入研究教学文本,结合学生各方面条件制订教学计划,为教学做好准备。

(1)有意留白,造成问题和惊喜。

文学作品中本身就有艺术性的“留白”,老师能否有意识地抓住这些要素,在探究性学习中给学生思考留下空间和必要线索,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前两句的景物描写之后,接着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结尾,让读者拥有更大的联想空间,作者和元二的友谊,西出阳关之后为什么没有故人了等问题都值得学生深入探究。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才能让教学生动,让学生兴趣盎然。

(2)寻章摘句,抓住文眼和结构。

抓住文学作品的文眼,充分把握好结构,是探究性阅读的重要方法。

首先,对关键词句的探究。阅读教学应该对文本的意义进行有价值的理解,分析文本离不开对关键词句的品析。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探究关键词“直”、“圆”等字,是理解诗句的钥匙。

其次,比较探究出新意。比较阅读是探究性阅读的重要方法和策略。如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把《少年闰土》、《风筝》作为延伸材料,让学生对比分析。在比较中发现问题、享受审美是探究性阅读的重要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探究性问题的提出不仅是教师的任务,既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探究问题,由学生自由挑选,又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然后明确界定,还可以完全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当然这三种方式各有利弊,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题难易度灵活选择。

探究性阅读教学法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对初中学生基础及阅读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针对性地设计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问题和方式,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以此深化探究性阅读教学法对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是教学任务,也是研究任务。

注释:

追寻感受性阅读 篇5

一、选准感受文本的重心

小小年纪失去最亲近的、最可爱的人——母亲, 这是何等的可怜, 何等的痛苦。我读着《卡罗纳》, 卡罗纳的那种无以言表的可怜、痛苦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灵。此时, 我想文本多处渲染卡罗纳的可怜和痛苦, 应在课堂上引领儿童好好感受。于是, 第一稿的教学思路出炉了:

1.读全文, 思考后回答:读了课文, 你有什么感受?

2.读全文, 找找划划:找出描写卡罗纳可怜和痛苦的句子, 用“——”划出来。

3.呈现句子, 研读感受卡罗纳的可怜和痛苦。

4.找划词句, 研读感受大家对卡罗纳的同情和关爱。

教学时, 我发现卡罗纳的可怜、痛苦也深深地走进儿童的心灵, 儿童沉浸在卡罗纳的可怜和痛苦中难以自拔, 很难走出那痛苦的心灵环境, 对感受大家对卡罗纳同情和关爱的句子产生阻碍。我暗中推测, 对文本解读重心取向的不当是主要原因。其实, 这个文本倡导的主题是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 不是感受人们的可怜和痛苦。教者要在文本倡导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的平台上解读文本。于是, 第二稿的教学思路出炉了:

1.初读全文, 思考后回答:读了课文, 你有什么感受?

2.再读全文, 找找划划: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卡罗纳需要同情和关爱, 用“──”划出来。

3.呈现句子, 研读描写卡罗纳可怜和痛苦的句子, 感受他需要同情和关爱。

4.找划词句, 研读感受大家对卡罗纳的同情和关爱。

两个学案过程虽相似, 但是文本解读的重心却截然相反, 第一个学案中, 儿童在解读文本中感受语言的效用与文本的价值南辕北辙。选准文本解读的重心是开展好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同理, 如《巨人的花园》则应该把文本解读的重心选定在“共享快乐”这一主题, 然后从这一视野去感受有关描写巨人自私的文句。反之, 阅读教学的效果则有天壤之别。

二、找准感受文本的路径

解读文本如果走理性之路, 儿童很难走进文本、走进作者, 很难和文本、作者零距离对话。反之, 若引领儿童走感性解读文本之路, 学生容易走近文本, 走进平淡语言中蕴含的和谐美、心灵美与人文美之中。

《搭石》一课, 儿童很难体会文情美。这不仅因为搭石和他们的生活经历相差甚远, 还因为搭石实在太普通了, 再加之课文采用朴素的语言来抒发质朴而浓浓的情感, 如果没有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没能以作者的视角和心灵去感受语言, 要求儿童通过感受人们摆搭石和过搭石体悟当地人们的心灵美与和谐美谈何容易。教学中, 我找准感受语言的路径, 引领儿童走感性解读文本之路。

1.快速通读课文, 学生谈谈读文后的感受。

2.再读课文, 从整体的角度走进作者的感受。

师:离家多年, 作者难以忘怀家乡的人, 难以忘怀家乡的事, 难以忘怀家乡的一草一木, 最不能忘怀的是什么?

生:搭石。

师:文中哪句话表达了这种意思?

生:搭石, 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3.自由快速读课文, 思考:哪些画面是作者深藏心底的一道道风景?

4.细读课文, 抓词抓句品味课文蕴含的美。

在教学《搭石》的过程中, 我力求让儿童通过感性的画面感受语言, 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用作者的情感撞击儿童的情感, 用文中语言蕴涵的美感动儿童, 他们的情感便立即被引发出来。

三、顺应语言感受的速度

叶圣陶曾说:“我们读一篇东西……总要像吃东西一样, 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教学中要引领儿童反复品味词句, 把握词句在语境中的语义, 按儿童语言感受的速度慢慢地把文字化成有声有色的事、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感人肺腑的情, 品出个中情味和意蕴。

在教学《长城》时, 通过“单看着数不清……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 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中抓“一步一步”品读句子。教学过程是这样展开的。

师:读了这句话, 谁都会感动, 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生1:修筑长城真不容易。

生2:古代劳动人民太辛苦了。

生3: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

师:再读读句子, 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那份感动。

生:一步一步。

师:同学们, 数不清的条石, 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 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透过词语“一步一步”这个镜头, 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好像看到汗流浃背的人们一步一步地把条石抬上陡峭的山岭。

生2:我从一步一步仿佛看到了抬条石人那发抖的双腿。

生3:我仿佛看到了那红红的肩头, 皮磨破了, 有的还淌着血呢!

生4:我仿佛看到了有些人累倒了, 怎么也起不来。

生5:我好像听到了人们相互鼓劲加油的声音。

师:带着这些感受、这些感动再读这句话。 (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

想象是语言感受的发酵剂。在教学中, 儿童透过“一步一步”这一镜头, 结合已有的语文知识和生活经验, 顺应儿童语言感受的速度合理地想象, 把文中描写的人、事、景变成生动的画面, 形成鲜明的“内心视象”。

四、掌握语言感受的策略

巴金用简约但不简单的形象性语言描绘出景美、文美与情美交相辉映的《鸟的天堂》。我用如下方法引领儿童感受天堂的生命力之美、和谐之美和作者对天堂、对鸟的挚爱。

1.在语义比较中感受。解读“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儿缝隙”时, 我引领儿童将“簇”与“片、张”、“堆”与“叠”放在句子的语境中比较, 从外表和形象两方面感受大榕树的强盛生命力, 儿童自然而然理解了作者深爱大榕树的真挚情感。又如, 解读“我们继续拍掌, 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 到处都是鸟声, 到处都是鸟影”, 引导儿童从情感体悟的角度比较语义。正如学生所说, “热闹”给人的感受是心旷神怡的, “吵闹”使人感受到心烦意乱。如此, 学生从“热闹”一词感受到鸟的舒适生活和作者爱鸟的那份深情。

2.在想象体验中感受。读着“大的, 小的, 花的, 黑的,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有的飞起来, 有的在扑翅膀”时, 儿童张开想象的翅膀, 在看所写“大的, 小的”、“花的, 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有的飞起来, 有的在扑翅膀”的鸟, 会“看到” (感受到) 形状在“大的”和“小的”之间、颜色有别于“花的”和“黑的”、动态有别于“有的站在树枝上叫, 有的飞起来, 有的在扑翅膀”的各种各样的鸟。

3.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让观文者走进缀文者的情感世界, 感情朗读不失为良策。如“真是一株大树”感情朗读的教学过程如下:

(1) 指名试读。 (学生读得平淡而空泛, 缺乏感受和体验。)

(2) 引领学生通过比较带着感受读句子。 (通过本校校园12亩来感受18亩榕树的大, 学生再读句子就有了惊奇、赞叹的感受。)

(3) 联系上下文语境指导朗读。 (学生在解读“这句话回答了前文的什么问题”后, 自然就读出了恍然大悟之情。)

4.在随文练笔中感受。“我注意地看着, 眼睛应接不暇, 看清楚了这只, 又错过了那只, 看清楚了那只, 另一只又飞起来了。”这看似朴素的句子, 却精妙地描述了鸟的数量之多, 洋溢着作者对鸟的挚爱。我引领学生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 用“我注意地看着, 眼睛应接不暇, 看清楚了______, 又错过了______, 看清楚了______, ______”的句式随文练笔。学生在练写“云的变化快、千岛湖的鱼多和足球比赛传球快”等内容的同时, 促进学生加深理解文中句子。

感受性阅读初中语文 篇6

一、摆正诵读位置,激发诵读热情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发挥学生主体性与自身指导性,切忌单一讲解与说教,重视课文诵读,以读促讲,以讲促读,以激活课堂教学。在课文学习时,适合学生诵读的,教师则引导学生诵读,而并非教师口若悬河地讲解。特别是散文、诗歌,具有节奏感、韵律感,学生通过诵读才可体会其句式美、词汇美,感受语文之美。在反复诵读中,学生可识字悟义,体会汉语独特审美表现力;可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文章层次、文章主旨,并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只是单一讲解,那么学生难以品味出语言的美妙。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诸如解说、提示、启发、学生答问、课堂讨论等讲解法与诵读有机结合。如一些需要把握的知识,语文教师可在学生诵读时予以适时讲解,以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诵读。例如,学习《成功的花儿》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围绕“成功的花”,此诗是如何表述的?诗中“花”、“芽儿”、“泪泉”、“血雨”各代表了什么?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文章,体会诗词所含情感。当学生诵读中碰到难题时,教师则需适时点拨、提示,克服学生诵读障碍,保持学生诵读热情。此外,教师还可简洁而适当地介绍与文章相关,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并有着思想教育功能的背景时代、作者信息等知识。

二、注意诵读方法,感受诵读乐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诵读文章,如老师范读、录音范读、先读后导、先导后读、对比范读、边读边导、反复引读、情境颂读等。此外,还可采取古文人啸读来演绎古诗词,如诗仙李白的文章,则可进行长啸诵读。又如学习《岳阳楼记》时,新课伊始,教师可先简明扼要地介绍范仲淹及文章创作背景等知识,而后教师播放录音,通过聆听那抑扬顿挫的诵读,使学生感受结构的严谨、文辞的优美,体会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于是学生跃跃欲试,不少同学跟着录音小声读起来。当学生听完录音范读后,教师可因势利导,让他们高声诵读,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另外,教师还需注意诵读效果,不仅引导学生诵读,更升华知识,读活知识。如文章诵读时,需要明白文本内容,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同时,在诵读过程中把握文章谋篇布局、语言运用、表达方式等。然后,在课堂上,学生每读一个文段或一篇文章,教师可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补充。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教师还可进行分段导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①朗读第一段,交流讨论:“属”有何含义?本段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关键词是什么?②朗读第二段,交流讨论:A.巴陵是何“胜状”?B.哪些语句写出了洞庭湖景象与气势?C.如何解释“前人之述备矣”,有何作用?D.文章是如何由景而人,由人而情的?③学生读译第三段:A.落实字、词,如若夫、排空、景明、郁郁等。B.作者描绘出怎样的两幅画卷?是如何描绘的?景与情有何关系?这一部分是写“异”,还是写“同”,说明原因。C.反复朗读该段,把握字音、感情与气势。④学生齐读最后一段,注意句读分明:对于上述情随景移的人,作者是持怎样的态度?如何进行否定的?“嗟乎”有什么作用?这样,通过诵读指导,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体会语言文字之美,感受语文诵读乐趣。

三、强化诵读训练,形成诵读习惯

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36-02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学习内容。它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脑力活动,受到学生个性、智力水平、语言基础、兴趣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逐渐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开始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它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各项能力。其核心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调动自己的感官,积极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把握好探究性学习的特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参与进来。下面笔者对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探析。

一、探究性学习的特征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相对而言较为复杂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不主张教师将知识或认知策略直接通过语言告诉学生,而是提倡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进而达到教学目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探究性学习与其他教学方式的一般特征相符合,同时拥有自身的特征。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表现出来的特殊性有:首先,重视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以问题为起点、核心,更为重视学习探究过程,而非将教学重点放在讲授知识上,最为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体验。再次,强调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生生和师生之间在学习上的共同探究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获取的过程。最后,探究性阅读教学不单单是体验的过程,更是一种对话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体验与对话,学生可以渐渐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感悟人生的真谛,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阅读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一般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一定的制约性,教师应该转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唤醒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链接新知识,真正走进文本。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唤醒学生的情感与认知,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的良好途径,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教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但愿人长久》这首歌,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有谁知道这首歌的由来?这首歌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这时候,听过这首歌的学生通常会积极地回答教师的提问:“这首歌的歌词来源于《水调歌头》这首词。”这时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引出教学,带领学生共同学习苏轼的这首词,为学生全面讲解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以及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另外,在导入之后,教师可以利用PPT向学生讲述苏轼的生平,加强学生对苏轼的了解,在了解苏轼的生平后,学生可以更好地去理解他的文学作品,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阅读情境的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教师在创设情境的同时,通过提出与本课学习相关的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与核心,以此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知。

(二)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因为有技巧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使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教师要学会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运用课堂提问,使学生对文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引导学生依照文章的主线来了解文章内容。例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可以首先从诗题入手,由题发问:“‘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山东兄弟指什么?”进而介绍背景:当时作者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的家乡则是在华山以东的蒲州一带。蒲州位于华山以东,故称为“山东”,区别于今日的山东。介绍背景,能使学生的情感定向,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然后,教师可抓住课题中的“忆”字提问:“‘忆字是什么意思?‘忆谁?为什么会‘忆?怎样‘忆?”“忆”字是诗题中一个关键字眼,教师抓住“忆”字进行一连串的提问,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诗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讲授戴望舒的《雨巷》这首现代诗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作者写到‘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丁香姑娘代表了什么意象?为什么作者在文中要一直强调丁香这一植物?”“雨巷仅仅是一条狭窄破旧、阴暗潮湿的小巷吗?”教师设置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联系当时的创作背景,进行自主讨论与探究,得出“丁香姑娘”代表了时代重压中朦胧、时有时无的希望,理解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心境。

(三)拓展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进行课外探究

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走进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进行自主阅读探索。教师必须立足于教材,正确引导学生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向学生推荐一些内涵丰富的课外读物,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浏览。教师在阅读书籍上的选择上必须遵循一定原则。首先,课外阅读书籍必须具有趣味性,能吸引到学生。其次,课外阅读书籍必须具有丰富内涵,能让学生读完之后有所收获,有所反思,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着眼点为“探究”,因而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这过程中敢于质疑,可采取探究性小论文的方式,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进行课外阅读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小组之间成员的共同探究,并通过合作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多些对话与交流,由此最终实现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进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感受性阅读初中语文 篇8

教学背景: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传统的灌输式方式,课堂教学气氛显得死气沉沉,学生感到语文阅读教学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当今,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还存在更多的差异和个性。我国古代巨子孔子也提出“因材施教”的重要教育理念。因此,学生个体差异性不容忽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多层次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为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价值,又不能一味地讲求成绩。那么如何在素质教育体系中让我们的学生快乐地吸收更多的适合他们的知识呢?这就需要教学智慧——分层教学来实现。而分层教学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学生分层、课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以及评价分层等等。下面我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为例,谈一点分层教学的心得。

一是学生分层:

目前主要依据是学生个性的差异,并根据学生原有的基础和一般学习可能性,将学生分为A、B、C三层(分别为高层、中层和低层)。学生的层次是动态的,对有些同学还可采用隐性分层或自主分层,目标是求得学生主动的发展。

二是课堂教学分层:

所谓“决战于课堂”,课堂是语文教师的战场,教师要明白每堂课上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让学生吸收知识并有所思考和创造。而教学目标并非针对所有学生,而是有分层性的目标。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中,针对C层的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是掌握一些重要实词;而B层在这个基础上还要通过一些语句的理解来探讨并理解文中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 ;而A层的同学在B层同学的基础上对课文中人物的赏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几个问题,如下:邹忌如何与徐公比美的呢?理由是什么?这是给C层的学生设置的,C层学生能较快找到通过邹忌的三问,即问妻、问妾、问客,及妻、妾、客的三答。提问:妻、妾、客三答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指代什么?邹忌由此又想到了什么呢? 第一问留给B层的学生回答,而第二问让一些B层的学生和A层的学生马上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即邹忌在三问三答之后,经过“孰视”“窥视”,知道自己明明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偏偏说比徐公美。这是引起他思考的原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是邹忌经过一番思考得出的结论。那么邹忌顿悟到什么了呢?不然,有小部分的A层学生有了争执,这正是我要引起他们探讨的地方。有学生质疑,大家开始真正探讨起来。

在学生无法统一的情况下,我适时抓住献媚讨好进而将一些课外知识补充进来,至此他豁然顿悟,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故而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这样不仅教学目标达成了,而且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获。

由于分层教学设置的问题能够考虑不同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享受思考的乐趣,这样的学习内容、学习手段符合其性格特点,不同的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能在课堂上品尝了交流的乐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稳步提高。三是作业分层:

我布置的语文作业主要分为预习作业和课后作业。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认识,能为教师的课堂讲授打下基础。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教师可以因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而让课堂因自己学生的特点而变得生动活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这样那样的疑问,从而启发了他们学习思考的动力。所以我非常重视学生的预习作业。

在预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根据分层教学目标来安排分层预习作业。C层学生主要是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能正确朗读全文,了解文化常识(口头)。同时我划出了四句重要句子及其中重要实词让学生试着解释,不会的用红笔勾出。在授课之前,我检查了B层学生的预习本,从而归纳出几个共同的错误点和疑问点,那么在课堂上对于错误点重点分析,对于疑问点也做到胸中有数了。而A层学生的预习作业则是B层口头作业之外,再完成一个整体感知和质疑的任务,即概括本次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疑问,可以是语句上的也可以上内容中的。如果分层预习作业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前主动进入文本思考的话,那么课后作业则侧重巩固和拓展知识了。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学习后,结合课堂学习效果,给C层、B层学生的课后作业就是一张小试卷,内容为重要字词解释和课文内容的理解。而A层学生的课后作业除此之外是到课外阅读《触龙说赵太后》,比较触龙与邹忌的讲话艺术。并试着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小试卷对于A层的学生来说相对简单,如果单纯统一作业,那么只能满足C层、B层学生的需要。而这个拓展作业正好能满足A层学生学习能力强的一个特点,同时可以帮助他们从一些相同事物中找出规律的东西来,提高他们的自主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是评价分层: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比如对C层的学生主要以鼓励肯定为主,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对B层、A层的学生以激励竞争为主,调动他们学习竞争意识和学习创造力。从预习作业到课堂学习再到课后作业,我们都以分层标准来进行分层评价,这样能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积极因素,促进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发展。正如一位德国教育家所说:“教学的艺术不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实践中,我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从中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当然,分层教学如何为每一个学生服务,如何让C层的学生逐步走向B层,B层的学生逐步走向A层,A层学生在竞争机制中如何健全人格,如何在现有的考试体系中考核每一个学生等等问题,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和摸索。

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阅读经历、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感受学习的快乐,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2、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还因势利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这样就更加拓宽了学生阅读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感受性阅读初中语文 篇9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 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今天不断推进课程改革,阅读教学中如何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开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充分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是许多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那么如何促进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呢?我就自己的多年阅读教学实践经验来谈一下肤浅的认识。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讲授多,学生探究少。学生在教师的统一要求下阅读文本,练习巩固,或者以练代读、以考代读,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教师一言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师生间肤浅的对话,学生死记硬背多,创新思维少。

2.阅读教学中探究过程欠缺或没有明确的探究主题。学习过程是一个思考问题、探究未知的过程。不少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阅读,却省略了探究过程,有时即使进行合作探究,却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如果任由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探究,却不对相关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总结。没有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发表独到的见解,忽视学生的个性化探究创造和有益的合作探究。

二、培养阅读能力,激发探究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得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积极阅读,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学习之母,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好读乐读。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好阅读文本的情境,激发他们在语文阅读实践中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效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是学生个体的自主阅读,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保证学生合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边动手的习惯,想方设法让学生乐于思考,学会质疑,激起求知欲望,迸发创造思维。

2.紧扣文本,授之以渔。紧扣文本,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精心设计,启发探究,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必然是独特的,教师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之中,与文本、作者心灵交流。见人之所见,悟己之所悟,丰富情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营造和谐民主氛围,培养探究阅读乐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同时重视学生自主阅读,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聘想象,让学生享受到自主探究性阅读的乐趣。

1.一堂阅读教学课,如果是老师一味的独霸课堂,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自主探究意识也就无从产生了。给足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并不是说让学生放任自流,漫无目的,而是要求教师去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的空间有多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就有多高。

2.阅读教学可以形式多样,如自读、小组读、齐读、分角色读等等。在朗读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验到乐趣,由要我读变成我要读。

四、立足文本,拓展探究渠道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提倡“自主探究性阅读”,这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立足文本,拓展探究渠道,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

1.读透文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拓展探究渠道。首先教师要抓住文本,抓住文本的思想内容、关键词句,对文本详尽解读,然后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重点词句,从关键处提出关键问题,潜心研究,认真欣赏,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让学生能进入作品,感受、揣摩,延伸拓展。

2.教师精心设计紧扣文本的问题,在提问中拓展。语文教师要备课充足,准确解读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在师生互动中形成激励学生思考,因势利导进行有效拓展,并在动态生成中,通过联想想象拓展探究,让学生及时获得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上一篇:高血压伴冠心病下一篇:故障维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