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与意义论文七篇

2024-06-01

本质与意义论文 篇1

根据国际证监会组织的定义, 众筹融资 (Crowd funding) 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 从大量的个人或组织处获得较少的资金来满足项目、企业或个人资金需求的活动。这个定义从金融学的角度描述了众筹金融外在的行为方式, 但是笔者认为尚未完全揭示其本质, 这是因为金融的本质就是资金的融通, 因此, 从外部获得资金满足本人的资金需求是所有金融行为均具有的特征, 并不为众筹为独有。而“从大量的个人或组织处获得较少的资金”是否为众筹所必备的特征, 其实也不尽然, 如根据我国证券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目前我国A股企业IPO时, 网上投资者 (即所谓的“散户投资者”) 人数众多, 且单个投资者的投资金额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 金额也并不大, 那IPO与我们此处所谈的“众筹”有何区别呢?因此, 单从投资者人数和投资金额来界定众筹, 并不能完全厘清这些问题;而且, “大量的人”、“较少的资金”中“大”到什么程度, “少”到什么程度, 也都没有定数;更何况, 也不排除资金规模较大的众筹。

因此, 对众筹进行定义还需另辟蹊径, 尤其是注重从法律角度予以关注。笔者认为其定义可以表述为:众筹金融是融资方基于互联网平台等方式以非公开地形式直接向他人募集资金的融资行为。这个定义没有刻意强调“大量的人”和“少量的资金”等概念, 而凸显了“非公开形式”和“直接融资”等法律特征, 具体可以表现为股权、债权等多种形式。当然, 募集“较少的资金”仍是众筹金融的主要特征, 尤其是目前我国众筹金融发展的早期阶段。

二、众筹金融的本质:金融脱媒的最新发展

众筹的本质是金融脱媒, 是直接融资发展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所谓“金融脱媒”, 即在分业管理和分业经营的制度背景下, 储蓄者和投资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而直接进行交易的现象。

长期以来, 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金融在我国企业融资的来源中居于主导地位, 效率不高, 风险聚。对此, 改革的指导思想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 即金融脱媒。

众筹金融的出现和蓬勃发展正是金融脱媒和直接金融发展的最新形式, 契合了我国企业的迫切需求和经济转型的巨大压力, 这也是推动众筹金融发展的直接动力。

理论上说, 投资者与融资者对投融资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决定了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各国各地区都在不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 众筹金融也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众筹金融的意义:节约交易成本

直接金融相较于间接金融, 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节省了间接金融的诸多中间环节而产生的大量费用;相较于资本市场这种传统模式下的直接金融, 也不必额外进行其所要求的企业改制等诸多事前期事项,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 其意义就在于节约了交易成本。

众筹金融降低交易成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力:

一是对企业的规模和组织结构形式不做特殊要求。目前IPO要求企业的财务规模较大, 也要求企业必须经过股份制改造, 即使“新三板”也有此项要求, 这形成了较大的交易成本。

二是对融资程序不设行政审批事项。目前我国的IPO是典型的行政许可, 即使“注册制”实施后也是一种“非典型”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行为通常程序较为复杂, 耗时较长, 对融资的企业构成较大的负担。根据《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 (试行) (征求意见稿) 》 (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第四条的规定, 中国证券业协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对股权众筹融资行业进行自律管理, 不设置为一项行政许可事项。

三是不需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如上文所言, 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 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费用。JOBS法案规定的一个重要的投资者保护措施就是要求众筹交易通过SEC注册的或者证券经纪商或者集资门户 (fund portal) 的中介来实现。同时, 法案要求从事众筹豁免证券的发行和销售活动的中介机构必须同时在SEC和FINRA注册并接受其检查和执法。上述《征求意见稿》也规定了股权众筹须在“众筹平台”上进行。这些规定相当于把中介机构的尽职调查工作由融资者和投资者自己完成, 节省了这部分费用。

四是信息披露简化。不管是通过银行进行债权融资还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 都需要非常详细的信息披露。而众筹对信息披露则简化不少, 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要求, 只需要提供基础信息, 需报备的融资计划书和年度报告及年报鉴证报告等。

四、众筹金融的限度:应以“非公开”方式进行

美国1933年《证券法》规定, 证券必须在SEC注册才能公开发出出售或出售的邀约, 除非其符合该法的豁免条款;1934年《证券交易法》规定, 凡在册股东超过500人, 即便全是受信投资者, 也需要向SEC注册成公众公司并履行法定的报告义务。这就建立起了后来为世界各国证券法所普遍准守, 甚至成为金融法制基石的“公募须许可, 私募可豁免”的基本原则。

我国1998年第一部《证券法》并未明确规定上述内容, 直到2005年修改时在第十条予以了明确“公开”发行的概念和法律程序。这一规定对完善我国证券法制乃至整个金融法制都有重要意义, 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 奠定了金融市场发展的法律基础。同时, 应该看到这个规则在我国确立的时间尚短, 不管对于金融从业者还是普通民众, “公开发行”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 与之相关的配套规则尚不完善。所以, 虽然这个标准有些简单粗糙, 但是目前仍应以其作为公开发行法定的判断依据, 只是应根据经济发展予以逐渐完善。

基于上文谈到众筹金融对交易成本的节约而减少了诸多程序, 与之相应地, 这种融资的方式也收到一定的限制, 须遵守“公募须审核, 私募可豁免”的基本原则, 应该将其限定于“私募”的范围内。金融创新意义上的“众筹”除非也经过上述审核, 否则是不能向公众进行筹资的。作为金融创新的“众筹”本质上只能是一种私募, 必须有这个限度, 否则极易引发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等不法行为, 会对金融秩序造成不良的影响。笔者这个观点, 也为《征求意见稿》所认可, 该《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中明确提出, “现行《证券法》明确规定, 公开发行证券必须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 未经核准, 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通常情况下, 选择股权众筹进行融资的中小微企业或发起人不符合现行公开发行核准的条件, 因此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 股权众筹融资只能采取非公开发行。鉴于此, 《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股权众筹应当采取非公开发行方式, 并通过一系列自律管理要求以满足《证券法》第10条对非公开发行的相关规定。”

有学者提出“允许公开发行的股权众筹才是真正的众筹, 股权众筹公开发行的豁免规则必须建立”, 其理由是美国JOBS法案极大地放宽了“公开发行”的标准, 以更大程度上便利于小微企业融资。事实上, JOBS法案对于众筹在公开发行上的大尺度豁免在美国也并都是一片赞成声, SEC前主席Mary Schapiro反对公众小额集资豁免, 认为这种降低投资者保护水平的做法会助长欺诈并损害市场信心, 最终会使得融资成本更高。北美洲证券管理协会主席Jack Wasik也表示JOBS法案实质上牺牲了投资者保护, 却没有提供任何有意义、可持续的就业增长前景。在美国这样发达成熟的资本市场上, 尚且有如此担忧, 更何况我国还不太成熟、法制尚不健全的资本市场。

从这个意义上说, 众筹并不是一个“新”的法律问题, 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内完全可以予以解决的。以《证券法》第十条“公开发行”规则和《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吸收公众存款”规则作为基础, 并附之《信托法》、《保险法》、《投资基金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和《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以及《刑法》中关于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和非法 (变相) 吸收公众存款以及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和公安部关于上述犯罪行为的法律适用意见等, 已经基本能满足目前的实践需求。具体到不同金融行业领域, 金融监管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细则, 但基本原理不应超出上述法律法规的范畴。

参考文献

[1]李扬.中国金融脱媒的挑战, 加速发展资本市场吸收流动性[N].中国证券报, 2007-12-03.

[2][美]迈克尔·迪屈奇, 王铁生, 葛立成 (译) .交易成本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本质与意义论文 篇2

教育, 教化培育, 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 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 其根本, 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 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 人在其中, 慢慢地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 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但同时, 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 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 所以, 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 而应该感性式地理解其思维的方向, 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现代化社会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教育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灌输知识、认识知识以及感知知识, 发展到思维的传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教育是什么, 可以教或学习, 或者通过学习来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现代科学界定延误了教育这一概念的文化内涵, 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还象征着信仰、价值观以及表现手段 (在艺术和文学中的应用) 。

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 教育不仅要传递文化, 还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通过教育文化的学习来建立一种学习的文化, 由此产生了教育过程。这个教育过程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基础。对个人和社会行为来说, 不接受教育是可怕的, 他会使人进入无序化的生活状态, 产生不可控的行为。只有经过教育, 才能产生价值观、信仰, 规范和规则孩子的个性形成以及调节自己的行为。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知识处理和传送离不开校园, 尤其是高等教育。目前, 越来越多的学校只是应试教育, 无法达到教育的深层次境界。高等教育可以使年轻人对未来复杂的工作做好完全的知识储备, 教育的完成可以更好的完成工作和创造最大的价值。高等教育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从单一结构向多种结构演化, 这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态势之一。现代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各国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不仅需要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而且需要大批中级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建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合理的人才结构, 改革传统高等教育象牙塔式的结构, 实现教育结构类型的多样化。这具体表现为多种形式办学, 除扩充原有的大学外, 大力发展学制不同的短期大学和初级学院, 使各类高等学校并存, 培养目标互异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二、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 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 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这就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可是,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走入了极端。一是以为了孩子的一切, 一切以孩子成绩教育、全面发展孩子的特长为主的父母, 这类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可用高标准、严要求来概括。他们把自己童年接受的不完整的教育全部强加于孩子身上, 从孩子呀呀学语开始, 就教孩子三字经、唐诗、成语, 再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就开始了全面的培养:跆拳道、书法、绘画、舞蹈、围棋、钢琴、英语等等的课外班和兴趣班, 周末、晚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给孩子加压, 想要孩子发展成全方位、多才多艺的人才。殊不知小小年纪的孩子正是无忧无虑快快成长的阶段, 如此重压孩子岂能消受的了?还有一类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文化水平不高, 认为他们只为孩子提供吃穿即可, 而教育是学校和社会的责任, 对孩子放任不管, 无序发展。

家庭教育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仅仅有智力和学习好还是很不够的。家庭教育在大目标上, 除开发孩子智力外, 还要注意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孩子生活在家庭, 父母的无意识教育能够从各个方面对孩子施加很好的影响。现代儿童教育专家研究认为, 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特征都是婴幼儿时期起步的。父母担负着育人的特殊职能, 要孩子全面发展, 家长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 才能进行全面教育。父母们不要等待, 有的可能想等孩子长大了自己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这是不正确的观点。有的可能想等到学校去教育吧, 父母管养, 不管教育, 这同样也是不正确的。无数事实证明, 人的成长和教育是从家庭开始。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三、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

什么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呢?第一, 要让孩子有愉悦感和幸福感。只有在愉悦状态下, 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是先教孩子做人, 其次才是成才。第二要让孩子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孩子没有好奇心, 不主动学习, 仅仅靠家长逼迫, 那只能是一时有用, 长期不但没有效果, 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使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第三, 要督促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好的习惯比好成绩更重要。好的习惯能够在学习工作中帮助孩子事半功倍, 而不好的呢, 即使以后成了家, 不好的生活习惯也会给伴侣带来很多烦恼, 也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害人又害己。第四, 教育是长期行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生了孩子, 不能光管他们吃喝, 还要把握好教育。十年育人, 百年育林。伴随着孩子成长道路上不断出现的新状况, 家长也要不断调整偏离的方向。第五, 教育是多方位的合力行成的。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社会等等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家长要多和老师、学校、同学积极沟通, 全方位了解孩子的动态, 只有各种力量一致, 才会效果最大。第六, 尽量让孩子全面成长。不能仅为了某一技能, 而荒废其他。一个人将来要在社会上立足、自立, 这要求孩子有足够的智商、情商和自理能力。

四、人类教育在科学发展中的状态和意义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其中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的思想, 即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一思想很快被全球各国所认可, 并被称为学习的四大支柱。初级理解教育的本质是其影响的人、利益、需求和机会在其存在的问题及制度改进中的组织活动。科学不是外在于人的本质的东西, 相反, 它是与人相关的, 可以这么说, 它的本质主要是表达人的需求。

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分组织的和历史是有相关性的。在我们这个时代, 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需求:生命 (生物) 需求、社会归属的需求和知识需求。认识其存在的意义和用途体现现有的文化价值观和通过知识来认识全新的未知的时代。的确, 人类渴望学习规则和规律, 了解周围世界的规定。非常重要的知识, 不是由非生物和社会需求派生而来, 而是从其起源, 大家普遍固有的生活信息需求得知。如果不把追求知识作为人类基本需求, 将会产生不同的效用———权力意志。满足需求和发展, 使人类的知识综合、整体发展。科学创造理想世界, 了解世界, 从而形成具有一系列互补功能和个性的社会科学。在理想世界总体评价知识特别注重两方面:首先, 指出参与学术活动, 提高知识面的采纳。其次, 科学数据作为评估其性能互补战略的社会资源, 作为衡量国家财富指数, 进行科学创新。

科学的发展体现, 最重要的是人的思维及其智力的发展。这是科学从根本上促进形成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富集, 使之更加精致和成熟。但是, 人的本性并不局限于智力活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在他的情感和道德方面。因此, 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人的个性至少在他的精神世界能全方位发展。科学是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理解, 因此, 科学通常被确定为用于产生关于世界客观知识的高度组织化和高度专业化的活动, 并且包括人类自己。然而, 生产的知识在社会中是不能自给自足, 它需要人类来维持和发展为了获得一份好工作, 一个年轻人必须怎么做, 是在他所选择的人类活动领域的一个完整的生活知识的体现。年轻人应该充分展示知识及其基本素养。我国的未来发展只有通过维护和发展教育和建立新的先进技术, 才能获得进步。社会需求日益丰富, 社会中各种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变化, 对人才的需求也多样化, 这就要求教育的本质及其价值取向需以人为本, 要培养照旧全面发展的个人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1.

[2]李小鲁.教育本质新探[J].现代哲学, 2007, (5) .

[3]黄济.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 2008, (9) .

[4]夏明珍.家庭教育ABC[J].学前教育, 1994, (3) .

[5]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0.

[6]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0.

[7]梁淑珍.中国家庭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4) .

[8]张斌, 杨润勇.教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与实施途径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4) .

现代政治的本质与意义 篇3

在《论政治科学》的讲演中,托克维尔指出政治有两个不应该混淆的部分,一是稳定,一是变动:“第一部分立足于人性本身,立足于哲学和历史所揭示的人的利益、能力和需要的性质,立足于随时间而改变其对象但不改变其本质,并和人类一样永恒的人的本能的特征,是教导什么是人性普遍恒久的状况的最恰如其分的法则,这是科学;其次还有处理日常困难的实践的和投入的政治,它根据偶然事件的变化而变化,满足片刻和一时的需要,借助于当时人们稍纵即逝的激情,这是统治的技艺。”从托克维尔对于政治的二分法来看,稳定的部分是政治的科学,变动的部分是统治的技艺。

正如我们所知,随着现代思想启蒙,现代人不断从传统思想和观念中解放出来,知识的增长和普遍扩散使个人力量不断展现出来,尤其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与征服中,这极大地促进了现代自然科学的繁荣与权威地位的确立。其后果是使得哲学与科学逐渐产生分野的趋势,而且一系列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普遍应用于社会科学中来。现代政治科学正是得益于现代社会科学坚持的“事实”与“价值”的分离,把对政治现象的研究严格限定于事实领域,应用经验的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数理分析等客观地描述政治现象的细节,对个体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力图从中找出政治发展与演变的规律,从而使得探讨人的本性、国家与社会秩序的根本目的、原则以及善恶、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等问题被排除在现代政治科学的领域之外。托克维尔的政治科学与历史、哲学紧密联系起来,与现代“科学化”的政治概念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本质上,托克维尔对政治的科学解释突出强调了人性与政治的内在紧密性,继承了西方政治哲学关于政治与人性讨论的传统。从古至今,政治与人性的关联是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中的经典命题,城邦或国家的构建、政府的组成、政治制度的设计等等重要的政治问题都与人性的讨论紧密相关,正如著名政治哲学家迈尔所说的,“政治哲学的中心议题—最好的政治秩序、正确的生活、公正的统治、权威的必要倚重、知识以及暴力(gewalt)[的使用]—必须与其他关于人性的问题一同提出,后者涉及诸如人处于神兽之间的位置,人类心智的能力,其灵魂的限量,以及其身体的需求。因此,政治哲学的探究题材是整全意义上的人类事务;政治哲学的所有问题都终将指向人之为人所必然而临的那个问题:什么是正确(当)的?”

托克维尔对政治科学的界定有意“淡化”了政治权力问题,使政治带有更多的人性因素。在近现代社会,自马基雅维里以来,政治权力成为近现代政治学讨论的中心问题。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里从现实的政治需要出发,把对政治从道德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位佛罗伦萨的秘书官是政治现实主义之父,因为他使政治学脱离了伦理学和宗教”。马基雅维里的政治现实主义风格在西方近现代政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的议会政治和党派政治围绕着政治权力问题展开的争论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政治生态。然而,民主社会奉行人民主权原则,任何政治党派对政治权力的掌握都要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而不是以人民主权的名义为自身党派的利益服务。

因此,在托克维尔看来,对政治权力的掌握应该成为一种政治责任和政治义务,这种政治责任和政治义务突出的表现在立法者们应该如何去提升人,而不是传授给大众争权夺利的技巧;应该教会大众如何成为权力的主人,而不是使大众成为权力的奴隶。正因为这样,托克维尔批评了马基雅维里:尽管《君主论》有一些非常深刻的思想,但总起来说是一本肤浅的著作;《君主论》中大力展现了邪恶,作者巧妙地宣扬了政治事务上的犯罪艺术;这是一台复杂的机器,奸诈、诡计、谎言和阴谋是它的发条。但这些最后导致什么结果呢?我觉得自己每时每刻都看到马基雅维里的门生被他自己的狡诈弄得很窘迫;当他试图在某一方面增强自己的时候,他便在别的地方暴露了;他绝不可能狡猾到别人看不出他为人狡猾,他的背信弃义也绝不可能掩藏得如此高明,以致最后他不被看作背叛者。在托克维尔看来,在民主社会,政治权力不是政治的中心问题,政治的中心问题应该是如何塑造人。

综上所述,托克维尔对现代政治本质的把握体现在:政治与人性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政治不但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而且对人性的塑造起到关键的作用,政治是人性塑造的科学,而不仅仅是统治的技艺。

对于人性,托克维尔接受了帕斯卡尔关于“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的基本思想。与帕斯卡尔对人性悲观估计不同,托克维尔不仅仅看到了人的可悲和脆弱,而且还看到了人本身固有的崇高,而且,他力图使人性的这种崇高显现出来。正如托克维尔指出:“人之爱好永生和喜欢不死,并不是后天的。这些崇高的本能绝不是人的意志所能随意制造的。他们的基础深深地扎在人性之中。它们不依人的努力而存在。人们可以阻止它们的发展和改变他们的形式,但消灭不了它们。心灵有其必须满足的需要。即使你设法分散心灵的注意力,它也会因感官活动的影响,而马上有烦恼、不安和激动的表现。”在托克维尔看来,人性存在于天使与野兽之间,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人性,人性本身体现出了深刻的张力:一方面表明了人性本身具有的缺陷,人性是理性、情感与欲望的混合物,特别是容易受到各种本能和欲望的支配,变得虚弱和堕落;另一方面,表明了人性本身固有崇高的潜质,能够使人得到提高,走向伟大。

nlc202309041243

对美国的观察不断使托克维尔看到了民主的基本特征是平等的社会状况,更为重要的是,透过这种平等的社会状况,托克维尔深刻揭示了民主社会的人性状况:在平等的条件下,现代社会的个人愈来愈陌生化、物质化,具有强烈的追逐物质享乐的本能;个人焦虑、不安、忧虑,对于平等的一种变态爱好甚至滋生某种强烈的怨恨情感;个人沉醉于私人事务不能自拔,逐步酝酿了民主的“温和”专制倾向,个人越来越成为虚弱的原子化个人。虚弱的原子化个人逐渐遗忘和丧失了对人性崇高的追求,这是人性普遍堕落的危险趋势。这也是托克维尔仔细观察美国的民主以后所面临的真正问题。

如何在民主社会发挥人性本身所具有的崇高潜质,提升人的灵魂和心灵,摆脱现代人所处的虚弱状态,就成为托克维尔为之思考与奋斗的目标。托克维尔的新政治科学就是要不断探讨人类灵魂和心灵得以提升的可能。正如阿伦特所指出的:“托克维尔的话,‘由于历史已不再能阐明未来,人类的心灵在黑暗中徘徊’,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形下写的,在这种情形中,过去的哲学范畴已经不再能够被充分地理解了。在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中,甚至连常识也不再能被人们理解了。现今世界中常识的崩溃标志了哲学与政治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尽管他们有着根深蒂固的冲突。而这就意味着哲学和政治的问题,或者说建立某种从中可以尝试一门新的政治科学的全新的政治哲学的必要性,再次被排上了议事日程。”所以,托克维尔写了《民主在美国》一书,希望在民主社会探讨一门新的政治科学以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在托克维尔看来,民主时代的政治生活是有助于问题得以解决的根本途径:政治生活能使广大民众从狭隘的私人生活走出来,在对公共事务与政治生活的参与中不断培养现代人的政治能力、政治人格和公共精神,培养出真正的政治人,让大多数公民“有资格进行统治,并使他们有能力进行统治”,当公民们全都参加国家的治理工作时,他们必然走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有时还会放弃自己的观点;一旦人们都去参加公共的工作,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不能像最初以为的那样可以离开他人而独立,而为了得到他人的帮助,自己就得经常准备帮助他人;当“国家由公众治理时,没有人不会感到公众的相互照顾的好处,谁都要致力于相互照顾,以博得也要同自己一起去治理国家的人们的尊敬和好评”。这样,既能为现代民主政治秩序的建立奠定稳定的社会基础,又能使现代人感受到人之为人应有的尊严。正因为如此,托克维尔强调:“没有任何东西比公共生活所作的选择更能影响私生活……一切事务中的重中之重可能就是给予公众事务的关注。”而且,托克维尔本人就出身于政治介入在传统上被看作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的那个社会环境,立志并投身于政治事业,把政治得以解决人类的生存困境看作一种伟大精神的表现。

那么,一种现代的政治生活何以可能?托克维尔时代,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深入转型的时代,是民主普遍到来的时代,平等是民主社会的第一原则,人人平等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身份平等是这个时代的显著标志,基于血统、门第、出身以及社会等级而造成的身份差异将逐渐得到克服直至被取消。在托克维尔看来,民主社会的到来标志着特权阶层的逐渐消失,原本只供少数贵族享有特权的封闭的政治生活已经不能满足民主社会的需要。对一种真正的政治生活方式的向往让我们与托克维尔不期而遇,托克维尔又成为我们重新投向的目光。

因此,在现代社会,政治是极其严肃的事业,政治生活是普遍需要和满足的生活,以公共利益为根基的政治生活必然是现代人最为可能和最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狭隘的私人生活中走出来,不断培养自己的公共生活习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和整个民族的群体性政治素养。

课程实施:意义与本质 篇4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李臣之

[摘要]研究课程实施,对于有效指导课程实践、完善课程理论、设计新课程方案、推广课程实施方案,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们对课程实施的理解多取向于:将方案赋诸实践的过程、课程实施就是教学,实质上,课程实施是在其现实性上,调和影响课程目标实现诸因素,平衡课程理想与实施情境的系列关系,创造教学新文化的过程。

[关键词]课程实施实施取向课程实施的本质

课程实施(curriculumimplementation)是课程论和教学论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从课程论角度,可以将课程实施视为课程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在教学论意义上的课程实施,则至少包括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无论从何种角度理解,课程实施都是实现课程理想的必要途径。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开始对课程改革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反思,课程实施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相比之下,我国课程实施研究仍然是尚待开发的`“西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这方面的研究将变得更加迫切。本文拟就研究课程实施的意义和课程实施的本质做些探讨。

一、研究课程实施的意义

二、课程实施的本质

一、研究课程实施的意义

国外课程研究者普遍认同:要想成功地推进课程改革,必须深入研究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以对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修订和完善。我国课程实施研究起步虽晚,也有学者开始注意到研究课程实施的意义。台湾学者指出,研究课程实施有助于发现课程计划在行动时产生了何种改变、了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为何失败、为了避免受到忽视或与其他概念混淆、有助于了解学习结果和各种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大陆也有学者研究课程实施的作用,一般集中在:利于了解实施课程方案引起了课程实践的何种变化、了解课程改革失效的原因、解释学习结果以及影响学习结果的决定因素。这些研究对领略课程实施的意义很有启发,就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整体而论,研究课程实施至少有下述四方面的意义值得注意。

(一)利于及时发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有效指导课程实践

课程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课程改革方案究竟是如何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发展?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直接测量和界定,以便了解课程实施的真实过程,诸如实施程度、范围、水平、效益、影响因素等,发现课程实施中的实在问题。事实上,课程设计者与政策决定似乎容易忽视,“人们在实际中做了什么和没有做什么是一个关键性变量”。许多研究表明,大多数课程变革方案付诸实施后并不象方案设计者所预想的那样乐观,改革失败的组要原因在于实施。美国课程专家比彻姆曾告诫我们,“许多课程虽已规划,但几乎没有系统地实施,……一旦课程已编出,就堆积在布满灰尘的书架上或归档在教师书桌右手抽屉的底层。与此同时,教师由回到课程规划以前所用过的相同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拟订课程规划除了对规划者有些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效益外,简直是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国外一项研究报告指出一项变革方案被采用后,研究者将方案所要求的行为模式分解为12种具体行为,用测量工具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观察测量,结果发现:方案实施的量非常之低,只有16%,也就是说教师的行为只有16%符合方案所要求的行为模式。富兰也曾提醒人们,课程设计者依据课程编制原理和课程改革需要所研制课程改革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也许课程设计者的预期的东西根本没有实施。可见,如果没有对课程实施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就不可能及时发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自然也难以对课程实践进行适时、恰当和有效的指导。换言之,不研究课程实施,“摸着石头过河”,即使能够“过河”,很可能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综观课程发展史上所出现的众多"不尽人

[1] [2] [3]

存量规划的本质与挑战 篇5

过去10年我们经历了快速城市化, 但去年以来规划行业感到一个明显的变局, 就是增量规划减少, 存量规划提上议程。请说说你对于这个行业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观察?

黄晶涛:

城市跟人是一样的, 有生命周期, 有成长、衰减, 变成熟, 变慢。多年前我们就预测会迎来这么一天, 城市对存量的重视程度会与增量一样。那么, 我们就一直在思考当代中国规划师的职业内容会有怎样的转变?

我们发现中国的规划师在专业的深度和广度上, 越来越不适应今天的这份工作。懂一座城市需要很多的成长、体验, 包括很多的挫折。城市规划不仅需要远见卓识, 更需要匠人情怀, 在建造的过程中, 必须要有更多的知识来配合、支撑。然而, 中国的城市规划教育是苏联的这一套, 本科生时期就开始学规划, 没有足够的历练感受一个城市。规划师的专业深度不够是因为思想深度不够, 没有深刻认识到城市是生命体。

刘昭吟:

规划行业的训练, 无论是制度或技术, 都在增量规划上。更由于城市之间的竞争, 迫使我们必须以最快的增量手段来争取城市的发展机会。面对从增量转向存量, 您觉得规划者的技术、心态或角色, 应该有些什么样的转变?

黄晶涛:

存量是建立在原有的产权地块尺度的基础上, 尺度往往很小。在增量时代, 大笔一挥, 我们觉得一个平方公里、甚至五个平方公里都不过瘾, 但存量规划的范围、面积、规模是有限的, 可能就是一公顷、十公顷, 所以要求规划师做得非常细致。当规划设计尺度细致到一定程度时, 你会发现你的规划教育、从业经历、城市认知, 都不支持你做细。更重要的是, 存量背后的内在精神、内在的城市规律是什么, 你也不知道。你会发现画图的工作越来越少, 制度设计会重要于蓝图设计, 而蓝图设计会变成建筑师的工作。那么, 规划师必须要掌握这个制度设计的要领以及对下一层工作环节的管理。

刘昭吟:

除了制度设计外, 我认为存量规划与增量规划最大的差别在“人”。存量规划面对的是建成环境, 已经有人、有活动、有爱恨情愁在里面, 那么规划就不是一个客观技术问题, 而是一个无法抛开主观的价值问题。反观增量规划, 我们不需要描绘爱恨情愁, 只要把空间供给当作生产要素描绘即可。

黄晶涛:

增量规划还是有爱恨情愁的。你脑子里在画图之前已经做了案例研究, 有漂亮的示意照片, 呈现美好的图景。我特别喜欢的一位日本陶艺家说, 你要在陶艺上感受到作者的手的温度和他对社会的理解, 他是愤怒还是温情, 通过这双手的温度你就能知道。同理, 我画了一个两千分之一的草图, 我认为我是充满情感的。然而, 这个图景是一个最终的景致, 你必须知道这张蓝图的实现是一步步走的, 是时间切片的叠加。但我们传统的规划, 是直接画到那个愿景, 中间的过程怎么实现却考虑得不多。

时间切片叠加的过程就是城市状态的变化, 我们对于城市的变化就必须有一个情感叫“忍耐”。比如老城里的小吃店不体面, 它不是你规划的图景里的最终状态。但这个老板很勤奋, 他的小吃最好吃, 你宽容他10年不体面的图景, 但10年后可能他或他的第二代会改造店铺的门面, 而且那个门面是你规划时没想到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陪伴着街区一起成长, 要宽容成长过程中的尴尬, 不能一口吃一个胖子, 一下子就要改变存量环境。

存量规划是一个过程性的规划, 过程性的愿景, 关照主体的。就是你又得忍耐, 又得有憧憬, 还得有信任。

刘昭吟:

规划师在从事增量规划时尽管投射了自己的情感, 但规划往往仅是规划师与政府领导之间的决策, 他们的偏好就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形态。是不是存量规划使得规划者无法忽视“活生生的人”, 促使规划者思考创造一个各种不同偏好都能存活成长的机制?

黄晶涛:

存量规划和增量规划的一个本质区别是:一个良性的存量规划离不开社区营造。没有公众参与, 就没有一个对这个环境普遍的热爱, 便会出现脏乱差。比如这个街区的打理是靠环卫工人时,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但是一个成功的存量规划在实现的过程中, 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全社区的居民参与, 你会发现这个街区很干净, 因为这是大家共有的环境, 共同的家园。

刘昭吟:

在这种情况之下, 规划就不再是精英的规划?或者家长制的规划要某种程度的让位?

黄晶涛:

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 我特别希望的是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是双管齐下的, 这样的话才能够跟这个国家目前的体制状态最契合, 才能激发出最大的潜能。

刘昭吟:

在我们这个行业, 你几乎是离权力、离城市决策层最接近的规划师, 你自己怎么看待这个角色?

黄晶涛:

过去我在厦门的工作角色是“自下而上”多一点, 因为毕竟是外地规划师。我在天津, 就是母城的规划师, 我的背景是政府, “自上而下”多一些。一个好的规划师不断进步时, 必然有机会参与这个城市的重要项目,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任何领导都需要评估决策风险和成效, 他需要学者、专家的讨论和反馈。作为一个规划师, 我认为应该是主动工作, 主动表达专业意见。我是工程技术人员, 我必须说出实话来, 否则我的工作价值在哪里?

刘昭吟:

我认为规划师的职责就是周旋在权力、市场与公共性之间, 也就是说规划师是没有理由回避权力的。在这个周旋中, 您的“专业者的实话”, 可以理解为是规划者自我认知的一种独立思考要求, 而不是依附或从属关系?

黄晶涛:

其实领导们是很喜欢就事论事跟你来探讨一个问题, 甚至跟你争论。我举个例子。100多年前詹天佑在天津建了铁路, 其中一条绕城的工业铁路叫陈塘支线, 连接好几个天津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大工业区。随着传统工业区的退二进三, 规划陈塘铁路废除, 原线改建“吊轨”。

我当时有一个想法, 我说是不是还有别的可能性。交通工程师很敬业地从他的专业为这座城市推荐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吊轨供应商承诺一旦天津采购则落地生产。如此一来, GDP、税收就都有了, 对吧?但我觉得我是规划师, 要更多考虑人文环境, 包括人对空间的使用。那条铁路已经非常生态, 有水、有大树、有各种鸟叫声, 物种比一般城市公园多, 并因城市扩张导致它的区位已经接近于城市中心区。我于是写了一个报告跟领导商量, 是否可能把这个铁路留下来给人使用, 也给城市里的生物留下一个空间。

当时这个吊轨将要通过论证, 我的报告居然得到回复。倒不是立刻同意我的想法, 而是重新论证。论证的结果是采取我的建议, 所以天津现在正在建19公里长的以保留工业遗迹为前提的这么一个城市绿道。

这个过程显示, 并不是所有的决策都是自上而下的一锤子买卖。我们现在的城市是开放的, 我们迎来了很好的时代。我甚至觉得普通市民都有机会去把一些即将得到论证、即将通过的方案推翻掉, 至少你可以让他重新论证。

刘昭吟:

说到“对权力讲述真理”, 虽然客观来说是因为稀缺性而有价值, 但当这种稀缺性没有人做而只有你做时, 这必然有一个内在因素, 也就是你本身对“讲真话”的“相信”。你的这个“相信”是从何而来的?

黄晶涛:

我承认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这导致我做一件事情首先会投入。对我来说, 如果失去一个目标, 失去一个理想, 或失去对一件事的坚持或偏执, 那么我觉得工作是没有乐趣的, 也就没有必要再作为这种角色的规划师。

此外, 职业教育很重要。当年先生们给了我们很多很好的教育, 关于专业的信念、信仰和坚持。我特别怀念80年代, 教书先生们非常安定从容, 整个国家、行业、校园都充满着一种开放和朝气, 大家都在拼命学习, 觉得外面世界很精彩。而每个人更多的是胸怀理想。那个时代给了我们这代人关于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中的一个很好的心灵铺垫。

刘昭吟:

你从事规划行业25年, 现在可以说是你作为规划师的成熟阶段, 能否可以同我们分享你所经历的关键时刻、事件或拐点?

黄晶涛:

第一个拐点是陈薇老师。上学时我是一个很平庸的学生, 本科两年后, 甚至失去学习建筑的兴趣, 也产生了专业选择的怀疑。适逢陈薇老师教我们中国建筑史, 他的第一个课程作业是给我们一块基地, 在温哥华世博会做一个中国园林。如果是老先生的课, 这个作业就会很繁复地做一个中国园林, 然而我当时想赌一把, 我觉得世博会是国际的展示舞台, 所以我做了一个现代的东西。陈老师把所有的作业都打成不及格, 就我过了而且还很高的分。对年轻人来讲, 你拿到班上最高分, 你会有一个荣誉感, 让我在满足了虚荣心的情况下, 建立了对这个专业的热爱。

刘昭吟:

可以说他这个题其实是在考的并不是中国园林, 而是一个你们挑战这个题目的态度跟思考。

黄晶涛:

是这样的, 独立思考。所以他真的是影响了我专业的一个拐点。第二个拐点是我毕业后的老师, 黄文亮先生。他教给我规划里的人的视角。我们原来做规划就是给你一块基地、一套指标、规划设计条件, 你就画吧。黄先生他说你画这个圆的道路是从天上看的, 空间不是给天上的鸟来看的, 你得下来在街道上形塑这个空间, 街道是为人服务的。他给了我一个技术上的拐点。

第三个拐点是我从厦门回天津的规划师角色的拐点。我在厦门是体制外的规划设计师, 这种身份可以让你保持愤怒, 保持反调、摇滚的状态。回到天津后, 角色转变为本城规划师, 那么必须是一个非常工艺的过程才算得上成功。所以我开始转变自己的态度, 变得平和。

刘昭吟:

关于乡村发展和乡村规划, 你有没有特别想提醒我们的同行的?

黄晶涛:

我特别同意一种观点是不要过度规划, 也不要去过度设计、过分开发。现在城乡并不是一个平等的状态, 乡村很容易被城市的意识、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完全覆盖, 这是乡村的危机来源。所以, 新型城镇化应该怎么理性的、有节制的来控制和引导乡村建设, 怎么做足减法, 不要过分拓展, 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乐感与音乐本质 篇6

摘要:本文借鉴美学界将主观与客观结合起来,以美感来演绎、诠释美的本质的做法,通过乐感来演绎音乐本质,认为音乐乃是音响艺术中主观与客观之对立的消除而实现所期待的和谐统一,是乐音运动体系依照某种规律(绝对的与参照的)达成所期待状态的能产生乐感的过程或结构。并展开对乐感性质、乐感与音乐本质的关系的讨论,强调了乐感对音乐实践的重要性。

关键词:美的本质 音乐本质 音乐的意义 乐感

音乐、音乐美与音乐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非常古老且答案存在分歧的问题。各国的音乐辞书中所做的阐释无非是各种分歧观点的罗列,使人莫衷一是。从学术上说,当难以得出统一结论时,也许只能做不同观点的杂陈,但对音乐实践者来说,却有必要形成某种可用以指导实践活动且又言之成理、符合自己经验的解释,来提高音乐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为此,笔者根据作为美学分支的音乐美学是音乐学、美学的交叉领域的性质,借鉴美学界通过美感来获取对美的本质认识的做法,依据类比,通过对乐感的探析,来形成关于音乐本质与音乐美的认识。

一、由美感演绎美的本质

由于美的现象存在无限多样性,人对美的感受的差异性、易变性与相对性,美的问题同人的本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等复杂问题的密切关联性,使美的本质如同云遮雾绕,扑朔迷离,难以把握。美学界关于“什么是美”的探讨,从1750年鲍姆加登提出“美学”概念并奠定美学基础以来,历经200余年成千上万个学者的讨论,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仍然歧见纷呈,未能达成一致的观点。古代学者关于“‘什么是美问题是个难解之谜(美是难的)”的看法,竟与当代许多文艺家与美学家形成同感。

有的学者对西方美学史上“美”的概念做了回顾,指出古希腊时期荷马等以善释美,认为“好的就是美的”。赫拉克利特认为美在于和谐,柏拉图则美爱混用,主张美是过程,苏格拉底认为合乎本身目的的事物是美的,亚里士多德也强调美就是适称。中世纪阿奎那认为美在于圆满,近代休谟认为美是主观的感受,狄德罗则主张美在于关系,是能在我们心中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品质。现代学者赫尔巴特认为美的本质在于形式和形式之间的配合,里普斯认为美是客体对审美主体的本性的适应,桑塔耶纳主张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杜威则认为美是克服障碍的适应过程……

可见前人对美的本质的探索,主要从物质的方面(物的属性、关系、形式)或精神的方面(主体情意、客观精神)分别深入,提出了各执一端的理解,形成了两条不同的思想路线。

但审美经验告诉我们,理论上把握美的本质很困难,实践中获得美感却并不难。美感是在感觉主体接触客观事物过程中产生的,是精神与物质的融合交汇与统一。美感作为美的反映,不是直接功利欲望的满足,不是伦理道德的判断,也不是一般的科学认识。美感突破了人类社会中人为的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使双方融合统一,从而使人摆脱焦虑与压力,产生出自由、解脱和审美的愉快。换句话说,由于美感反映美的本质,我们可以从美感的共同特征来探索美的本质,并由美感来自主客观的融合,可以推测出所有偏执主观或客观一端的关于美的定义都是不完善的。

在人有目的的实践中,当掌握了某些必然规律,以创造性活动克服各种障碍,达成了自己的预期适应,就从客观世界取得了自由(主客观统一),这一过程会引起美感或审美的愉快。也就是说,美的本质可归结为在实践(实际)中克服障碍而达成某种能带来美感的(预期)状态的活动。这种以简驭繁的说法未必周全,却可以使审美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得到一个可用的指针而得以进行。

二、由乐感演绎音乐本质

音乐美学中关于音乐本质的各种分歧的观点,可归结为两大派——绝对论者与参照论者。绝对论者又称自律论者,认为音乐的意义唯一存在于作品自身的上下文之中,如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提出“音乐是乐音运动的形式”,主张音乐思想应从“感觉上的陶醉和幻觉”中解放出来。参照论(他律论)者包括古今对音乐持有宇宙的、政治的、神学的、感情的见解的众多学者,如哲学家普罗提诺、波埃修、叔本华等,他们主张音乐是一种受外界支配的艺术,音乐除自身的抽象意义外,还要传达音乐之外的概念、行动、感情和性格。

同样,音乐的实践告诉我们,确实存在绝对论观点为主、追求艺术至上的作品,也存在着大量主要用于传达政治使命、思想性之类的外部意义的音乐作品,而成功的音乐作品大多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因此,二者并不截然对立与排斥,完全可以结合起来,用于探讨音乐的本质与意义,并且如同借由美感探索美学本质一样,可以借由音乐情感来探讨音乐意义。

美国著名音乐美学家伦纳德·迈尔针对以上各执一端的两派所面临的难题,提出音乐的两种意义(绝对意义与参照意义)并存的看法,主张运用情感心理学的知识,来探讨音乐的本质。他认为音乐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与工具,音乐的意义存在于音乐参与者的交流关系之中,欣赏者的参与意识和其注意、知觉、想象与情感体验等对于音乐意义的发掘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虽然在整个审美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仍是音乐作品本身。

审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可分为两种,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愉快的情感体验总是先发生疑虑感,然后消除它,当对最终的消除缺乏信念时,就会引起不愉快的体验。音乐审美体验不同于非审美体验之处在于音乐是非参照刺激物,音乐中趋向的被抑制是有意的,由此引起的疑虑感随后必然会被消除,而且用来消除的因素与激发趋向的同是音乐因素。

换句话说,音乐的绝对意义在于音乐的前奏或引子引起期待,音乐的进行加强了疑惑与不确定,欣赏者对风格与曲式的了解,使他产生对最终解脱的期望。而风格与曲式对期望的偏离会加深悬念,使欣赏者在趋向受到阻止与抑制时感受疑惑,直到最终偏离被合理地消除时,审美体验得到完成,便产生愉悦。同时,音乐的参照意义在于不同的文化风格决定了不同的审美偏离标准,不同文化人群的联想,构成不同的内涵中介,听众会利用自己已有的文化修养来使内涵具体化,从而使音乐被体验为心境与情调。在特定文化中,特定的音乐手段、标题与歌词会引起同音乐以外相似经验的习惯性的联想和心境反应,从而指明情景,渲染与修饰人们对音乐的感情体验。

以上的论述表明,音乐体验必然是双重的,音乐的两种意义会交错在一起,乐感在音乐实践中伴随着克服障碍、消除迷惑、达成对和谐的期待同时产生。因此音乐的本质可演绎为:乐音运动体系依照某种规律(绝对的与参照的)达成期待状态的、能产生乐感的过程或结构。

三、乐感与音乐本质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音乐的本质自然服从美的本质,即表现为音响艺术中主观与客观之对立的消除而实现所期待的统一。源自声乐的名词“和谐”,本是音乐的追求与特征,也可看成对艺术美的简单概括,只不过在其他艺术形式中,美的客观性即美感,表现为可以相对独立于人的主观之外的客观状况。而在音乐中,美的客观性,即乐感,表现为不同背景的人对音乐的共同理解。

“乐感”通常被理解为人所具有的对音乐的感受,因此有两种含义,一种指人的音乐素质、音乐理解力,即欧洲人常说的Musicality,另一种指音乐家独具的才能与条件,相当于音乐天赋、才华等说法,即美国人喜用的Musicianship。本文在前一含义上使用“乐感”一词,也就是说,乐感指一个人感受、理解、欣赏音乐的能力,它包括生理上的听觉能力和心理上的音乐审美能力。显然,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和把握能力并不总是同步成长的,有的人敏感但鉴别不精,即听觉再认阈限低而差别阈限高,有的人鉴赏能力强而把握能力差,于是就形成不同乐感类型。作曲家要求具备创造性乐感,听众要具有欣赏性乐感,演奏家应具有再现解释性乐感,如果缺乏相应乐感,就会出现味同嚼蜡的乐曲或荒腔走板的演奏,以及对牛弹琴式的徒劳表演。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乐感就是音乐存在的目的、条件与基础,也就是音乐的意义所在。所以,乐感既是音乐之母,又是音乐的女儿。

这一说法已被当代波兰音乐学家卓菲亚·丽莎所认同,她说:“自在的、不具有表象、判断等内涵的感情是不存在的”,感情包括乐感的产生,都有其缘故,即使纯器乐作品也会唤起听众经历过的某种感情体验而成为有内容(理)之物。在这个意义上,汉斯立克提出“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认为音乐不可能表现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观点,是可以商榷的,因为他们只关注了乐音体系内部的形式的和谐。但在笔者看来,汉斯立克并非完全错了,只不过是将乐感和音乐审美,停顿在音乐专业人士最为关注的艺术形式感层次,陷入了“为艺术而艺术”,忽视了音乐作品与诸如思想情感、文化情趣、时代使命、社会功能之类的外部因素的关系,忽视了更高层次的和谐统一和更高层次的乐感,从而忽视了音乐文化中的音乐的功能与意义。

此外,音乐不但可表现美的感情,也可刻画丑的感情和荒诞、恐怖等。相应地,对音乐中丑的感情的表达是否达到内容与形式、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同样会构成期待、存在着克服障碍、消除偏离的过程,从而也会形成乐感。正是多样化、复杂的乐感,拓展了音乐创作与审美的空间,也丰富了对音乐本质的理解。

近现代社会的迅猛变化和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发展了新的美感与乐感。虽然和谐统一仍被作为最终期待与根本标准,但动态地表现追求与获取崇高美的曲折历程,所遇到的尖锐矛盾会构成多重巨大障碍,引起严重疑惑和苦恼,使最后历尽艰难得以实现的崇高,因来之不易而更加珍贵,更加欢乐与伟大,从而引起更强的审美享受。这与河道窄阻导致壶口飞瀑、石堤高峻酿成钱江怒潮类似,壅塞阻阨提升了张力势能,一旦溃决就淋漓尽致的道理相同。由于音乐的本性是运动的,具有表达激烈冲突感情的潜力,近代奏鸣曲式、新钢琴乐器与管弦乐队等的完善发展,又使这种曲折式崇高有了表现的合适形式。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乐感与音乐本质已同步地“与时俱进”。

总之,在创作、教学与审美等音乐实践中,乐感制约着对音乐及其本质的理解与把握。“曲高和寡”“对牛弹琴”等成语说明,没有乐感,就失去了音乐的本质与意义,因而在音乐创作、演奏、教学与欣赏等实践中,探寻、发掘、养成、满足乐感,应是第一步。犹如治病先要望闻问切,才好对症下药,说不清音乐本质固然遗憾,但对音乐实践者而言,不能正确把握时代、民族、自己与对象听众的乐感,闭门造车、无的放矢而导致挫折,则是更大的遗憾。

(作者单位: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

参考文献:

[1]康德.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

[2]汝信.西方美学史上“美”的概念的发展.美学与艺术讲演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玛丽恩·鲍尔.音乐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4]伦纳德·迈尔.何乾三译.音乐的情感与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叶纯之、蒋一民.音乐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6]卓菲娅·丽莎.于润洋译.论音乐的特殊性.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本质与意义论文 篇7

教育的生活化是将教育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的思想。幼儿时期,幼儿的思维还未成型,好奇心和观察力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抓住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教育,可以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幼儿的生活为起点的幼儿美术教育可以为幼儿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手脑结合的能力,让幼儿快乐地成长。

一、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本质和意义

以往的幼儿美术教育着重锻炼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操作技能,而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更注重幼儿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以幼儿的生活为起点,把生活中的切身体会与美术教育融合起来,引导幼儿认识人、事、物,发挥幼儿的个性,挖掘幼儿的潜能。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时,要结合生活的常识和现象满足幼儿的生活心态、游戏心态以及探索心态。生活心态是幼儿迫切想要感知生活、对生活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状态。教师在美术教育中融入生活元素,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游戏心态是幼儿喜欢玩的天性,教师寓教于乐,把游戏和学习相结合,幼儿会在其中受到启迪。探索心态是幼儿对生活中的所见、所听、所感都充满好奇,想要探索其中究竟的心理状态,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和思考,有助于幼儿的成长。

二、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1、统一示范化,忽略幼儿的个性以美术为例,绘画不仅要求幼儿画出形象生动的画,而且要注重幼儿通过这幅画所表达的思想、传达的感情。但是,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容易出现统一示范、忽略幼儿个性和思想表达的现象。例如,在幼儿园,教师会把优秀的绘画作品张贴到黑板上,这在鼓励幼儿绘画上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那些作品没有上榜的`幼儿,有的就会怀疑自己的绘画能力,他原本对自己的绘画很有信心,但却因技巧稍有欠缺而不被看好,导致质疑自己;幼儿也可能对“优秀”作品进行模仿,抹杀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其实,幼儿美术教育仅是对幼儿美术能力的培养,是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教会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张扬个性,学会审美、观察和创造。

2、教学过程太过随意,不予重视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但是有些幼儿园和相关教育部门还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实际上,幼儿园和相关教育部门并没有加大对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投入,也没有真正要求美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推行生活化教育。此外,师资力量投入不够。很多幼儿园缺乏具有美术教育生活化理念和相关经验的教师,多数教师打着生活化的旗帜而又遵循着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

3、教学环境受限,生活化教育无法开展环境是影响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因素。目前,不少幼儿美术教育不能达到生活化的要求,原因有两点。其一,缺乏生活元素。幼儿园大多是由益智类玩具构成的世界,而很多玩具都是虚拟的动画角色,脱离了实际生活。其二,美术教学缺乏生活题材。部分美术教师仅依靠固定的教材照本宣科地教学,没有寓教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化的本质。

三、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对策

1、挖掘生活化材料,启发创作热情生活即教育,艺术源于生活,美术教育的生活化需要来源于生活的材料,例如天然材料、大自然静物、生活静物以及动植物等。获得这些材料并不难,这些材料容易让孩子感到熟悉又新奇,能激发起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这个过程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发现美的意识,让他们热爱生活。

2、贴近生活教学,发现美术元素教师可以通过特色文化和民间故事提升幼儿对学习美术的热情。同时,教师应该从生活的不同角度将美术元素融入幼儿自然化的创作状态中,让幼儿在创作中相互交流。教师还可以带领孩子到户外,感受四季的变化,获得创作的灵感,引导幼儿去观察、去探索、去创造。

上一篇:双层球面网壳下一篇:以赛促学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