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三篇

2024-08-21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 篇1

1 加强政治学习, 树立正确的防控理念

西秀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贵州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 统一思想认识, 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展动物疫病防控, 树立“少病就是增效, 少死就是增收”的防控理念, 始终将有效防控动物疫情和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的方针, 强化基础免疫, 加强疫情监测, 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与预警预报能力, 实现了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防控目标。

2 加强团结, 增强凝聚力

西秀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有干部职工12人, 其中1名主任, 2名副主任, 职工9名 (3名实验室人员) 。组织机构健全, 领导班子团结, 职责分工明确, 工作制度健全。不论是在工作和学习中, 还是在生活上, 班子成员总是率先垂范, 事事带头, 酿造了“学习上相互帮助、工作上相互关心、生活上相互照顾”的良好风气, 大事讲原则, 小事讲风格, 形成了同志加兄弟的友谊关系, 增强了凝聚力, 提升了战斗力, 带出了1支“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的职工队伍。中心实验室干净整洁、环境优美, 实验室人员业务熟练, 是区农业局有关科室学习的榜样, 2012年多个县级疫控中心曾前来参观学习。

3 强化实验室建设, 及时完成监测任务

“十五”以来, 通过申报实施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我区兽医实验室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旧仪器设备不断得到更新, 实验室制度健全, 人员到位, 财政投入加大, 仅2012年就投入了10多万元, 工作开展有序, 完成任务及时。

3.1 疫病监测

3.1.1

实验室开展血凝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 检测口蹄疫600份, 检测禽流感800份, 检测猪瘟400份, 检测鸡新城疫300份。

3.1.2

开展猪瘟ELISA检测180份。

3.1.3 病原学检测:

(1) 采集口蹄疫 (牛O-P液和猪淋巴结) 75头份、禽流感 (咽-泄殖腔拭子) 75羽份、猪瘟 (淋巴结) 50份 (同口蹄疫) 、新城疫 (咽-泄殖腔拭子) 50羽份 (同禽流感)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50头份 (同口蹄疫) 送市动物疫控中心进行病原学监测。 (2) 4月份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安排我区采集了鸭30羽份、鹅30羽份、鸡30羽份、鸽10羽份的血清及咽-泄殖腔棉拭子。 (3) 根据市动物疫控中心《开展全市布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的紧急通知》的要求, 10月10日对30份规模场种猪血清, 30份散户牛血清进行布鲁氏菌病平板凝集试验, 结果均为阴性, 表明我区无布鲁氏菌病病原存在。 (4) 根据市动物疫控中心《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与效价比对》的文件要求, 我区对8个规模场进行了调查, 并采集30头能繁母猪、30头育肥猪、30头仔猪共90份血清交市动物疫控中心统一检测比对。 (5) 按照黔疫控[2012]20号文件安排, 作为省级监测点, 分季度采集猪颌下淋巴结35头份、血清100头份, 牛O-P液20头份、血清25头份, 鸡咽-泄殖腔棉拭子21羽份、血清24羽份, 共225份, 由市动物疫控中心统一送省动物疫控中心。

3.2 努力提高检测能力

积极参加省动物疫控中心组织的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试验, 参加市动物疫控中心举办的各项培训学习活动。

3.3 临床病例诊断

接到动物发病的报告, 中心人员在临床诊断和病理剖检诊断的基础上, 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诊断。全年采用粪便寄生虫学检查技术检查样本89例, 实验室涂片镜检样本64例。

4 勇于创新, 成效显著

4.1 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 指导规模场开展防疫

西秀区动物疫控中心在农业局的支持下, 牢牢盯紧重点区域的防疫工作, 把中心和乡镇技术人员落实到场定点指导, 提高了规模养殖场的免疫密度, 增强了防疫实效, 有效保护了规模养殖场的正常生产。

4.2 加强门诊建设, 开展咨询服务

兽医门诊全年接种犬五联苗189只 (猫30只、犬159只) , 指导农户治疗病猪241头、病牛67头, 挽回农户损失2万元。帮助10个猪场、3个牛场诊疗动物疾病, 减少农户经济损失3万余元。开展咨询服务, 中心现场为群众解释疑难156人次, 通过电话向农户进行技术指导35人次。切实开展诊疗业务和咨询服务, 为养殖户排忧解难, 也为反馈工作实效、及时发现疫情提供了信息资源。

4.3 强化宣传培训, 提高防疫意识

西秀区动物疫控中心编印《动物防疫明白纸》3万余份, 在防疫期间发放农户, 在赶场天发给过往群众。今年全区投入专项培训经费8.1万元, 培训业务骨干70人 (次) , 培训规模养殖户236人, 培训散养户1 100人 (次) 。区农业局还利用5万余元阳光工程训资金, 专门对刘官乡93位养殖户进行了2天的培训, 对双堡镇许官村、东屯乡高官村120名村民进行了4天培训。最近几年, 西秀区疫控中心利用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50余万元, 邀请安顺职院老师和组织其他师资力量, 专门对414位村级防疫员进行了为期7天的2次技能技术培训, 对30个养殖量大的村寨的2 400位村民进行为期5天的养殖和防疫技术培训。由于宣传到位, 培训力度大, 不仅提高了村级动物防疫员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而且增强了群众的防疫意识。

4.4 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认真组织开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 并在市局规定的调查范围的基础上, 扩大了调查面, 增加了点上调查 (散养户) 这一内容。

4.5 积极申报相关项目

主动争取省动物疫控中心支持, 申报省级动物疫病防控示范县建设项目, 目前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5 关心基层, 树良好形象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 篇2

【关键词】农业;水稻;万亩水稻高产创建项目;成效

1 项目区基本情况

1.1 实施地点

实施地点选择在西秀区水稻主产区旧州镇沿刑江河流域的浪塘村、五翠村、旧州村、文星村、茶坡村、高车村六个村,涉及农户3905户。该示范片海拔1250~1280m,水源光照条件好,土壤肥沃,地势相对平坦,坝区大。灌溉水源有型江河流域、仙人坝水利沟渠、鹅项水库自流灌溉。项目示范区内有县道安顺至旧州至刘官公路贯穿境内,并村村通乡村公路,交通方便,通信、电力、水利设施条件优越,农田基础条件较好,辐射带动能力强,农户在种植水稻夺高产上有一定基础和积极性,是西秀区水稻主产区之一。

1.2 实施前生产与技术推广情况

实施前,该区域农户在科学种田水平上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优选良种、培育分蘖壮秧、合理密植、施肥上偏氮、少磷、缺钾、无微肥、追肥时大都采用一次性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管水、挖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叶面喷肥等方面存在不足,致使这一区域水稻常年平均667㎡产量550~600kg,少数好的田块667㎡产量仅达650kg左右。

实施前各项技术推广指标统计为:杂交水稻品种覆盖率100%,水稻旱育秧技术覆盖率63.5%,水稻规范化栽插覆盖率83.2%,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83.2%,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79.5%,机耕机插机收覆盖率43.3%,旱育保姆物化技术覆盖率36.8%,生态旱育秧技术覆盖率达62.5%。

2 实施成效

2.1 示范片考核指标

2.1.1 规模

水稻连片示范667hm2。

2.1.2 单产

连片示范平均667㎡产量720kg以上,老示范区示范片较上年单产增产2%以上,新示范区示范片较上年单产增产10%以上,均较常规栽培增产20%以上。

2.1.3 总产

辐射带动全县均衡增产。

2.1.4 技术指标

杂交水稻优良品种覆盖率100%,水稻旱育秧技术覆盖率100%,水稻规范化栽插覆盖率100%,水稻测土配方覆盖率100%,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100%,机耕机插机收覆盖率比上年提高20%以上,超级稻、旱育保姆包种、无纺布覆盖、沼肥應用、缓控释肥料等技术有较大的示范面积。

2.1.5 标准化、专业化水平与技术培训

每个万亩示范片制定一张技术模式图进行标准化生产,至少有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或5户种粮大户,骨干培训不少于500人次,一般培训不少于3000人次。

2.1.6 宣传、资料、档案

项目实施区域要有宣传标牌和规划图,编写宣传简报10期以上,并在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上报到5次以上。项目落实地点、面积、培训、生产管理、测产验收、项目总结等有关资料要建档立案,示范户要有花名册。

2.2 项目实施完成情况

2.2.1 项目实施规模完成情况

实施结果统计,实际完成700hm2,比考核指标667 hm2超33hm2,超5%。项目涉及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浪塘村、五翠村、旧州村、文星村、茶坡村和高车村,涉及农户3905户;其中浪塘村:116hm2,551户;五翠村:110hm2,583户;旧州村:143hm2,923户;文星村:175hm2,834户;茶坡村:78hm2,495户;高车村:78hm2,519户。

2.2.2 项目产量完成情况

成熟时,项目实施小组按照《贵州省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实施办法》,在项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抓测产验收工作。

(1)省专家组临田测产验收结果:2012年9月25日,贵州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邀请省、市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验收组,对我区承担实施的该项目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验收组按贵州省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实施办法,听取了我区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审阅了我区理论测产自测结果和有关档案,实地察看了项目区水稻生长情况,根据项目区稻田自然分布,水稻田间长势分三个片区,分别随机抽取高、中、低各三块共九块田进行了实割实测,产量实测结果如下:①五翠片区:农户王学明, 面积533㎡,品种湘优109,667㎡产量814.48kg;农户杨武科,面积867㎡,品种湘优109,667㎡产量775.57kg;农户唐正武,面积1067㎡,品种T优300,667㎡产量696.70kg。②文星片区:农户汪自明, 面积667㎡,品种湘优109,667㎡产量852.39kg;农户杨启珍,面积733㎡,品种科优21,667㎡产量846.85kg;农户张进忠,面积533㎡,品种科优21,667㎡产量844.50kg。③茶坡片区:农户刘开祥, 面积1000㎡,品种湘优109,667㎡产量819.59kg;农户郭秀汝,面积733㎡,品种T优300,667㎡产量769.34kg;农户朱祥, 面积1533㎡,品种湘优109,667㎡产量645.46kg。

以上三个片区共九块,面积7667㎡,加权平均667㎡产量764.72kg。最高亩产田块为文星村汪自明田,667㎡产量852.39kg。省专家组对项目区水稻长势情况评价:项目区水稻整体长势均匀,全面推广应用了大穗型杂交优良品种、新型旱育秧、宽窄行拉绳打点定距、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在今年栽后长期多雨低温、病虫害发生较重的情况下,由于各项配套措施得力,特别是病虫害统防统治、排水晒田和施肥抓得扎实,技术指导到位,项目区水稻生长明显好于往年,增产效果明显,达到了目标要求。

nlc202309040840

(2)项目验收结果:我区按照省要求,分六个片区抽样测产验收,项目共计验收50个样本,其中:上等样本14个,验收面积12667㎡,收获稻谷15572.45kg,平均667㎡产量819.60kg,代表项目面积188.12hm2,占26.874%;中等样本28个,验收面积2.7hm2,收获稻谷30429.51kg,平均667㎡产量755.08kg,代表项目面积399hm2,占57.001%;下等样本8个,验收面积0.76hm2,收获稻谷7794.24kg,平均667㎡产量683.71kg,代表项目面积113hm2,占16.125%。共计验收面积4.7hm2,代表面积700hm2,总产稻谷7989565kg,加权平均667㎡产量760.91kg,比考核指标平均单产720kg超40.91kg,超5.68%;较上年项目单产745.83kg增15.08kg,增2.02%;较常规栽培单产560kg增200.91kg,增35.88%,全面完成项目单产考核指标,总产辐射带动全县均衡增产。

2.2.3 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项目实施重点抓技术配套,全面提高技术到位率。完成5个100%。即:①杂交水稻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其中超级稻占55%;②水稻旱育秧技术覆盖率达100%,较实施前提高36.5%;③水稻规范化栽插覆盖率达100%,较实施前提高16.8%;④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100%,较实施前提高16.8%;⑤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100%,较实施前提高20.5%;⑥机耕机插机收覆盖率65%,较上年提高21.7%;⑦超级稻、旱育保姆包种、无纺布覆盖、沼肥应用、缓控释肥料等技术有较大的示范面积。旱育保姆物化技术覆盖率达42.8%,较实施前提高6%;生态旱育秧技术覆盖率达63.8%,较实施前提高1.3%。全面完成各项技术指标。

2.2.4 标准化、专业化水平与技术培训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统一制定一张技术模式图,技术人员“按图施工”,实行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因地制宜与全国种粮大户何少文及刘官乡水桥村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在项目区实施6.7hm2的水稻机插秧示范片,从播种到收割,全程实现机械化操作;同时,与省、市龙头企业——安顺市西秀区树锋粮油有限公司相结合,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订单模式,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探索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按不同的农时季节,采取集中培训、分村培训、召开现场会培训等相结合,分步骤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共举办技术培训38期(次),累计培训骨干人数1200余人(次),一般培训56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

2.2.5 宣传、资料、档案完成情况

项目的规划、实施、验收过程中,在主要路段、村委公示栏等地方,张贴宣传标语100余幅,组织发动高产创建宣传5场(次),大力宣传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的意义;指派专人负责搞好项目区的规划、造册登记,绘制规划图、实施图,撰写培训资料,田间管理记载,图片收集,完成测产验收资料、项目总结等,建立健全项目档案资料;按农业部和省要求在项目区醒目位置制立标牌,便于农户了解高产创建工作;及时编写简报10期;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12次报道高产创建项目,使高产创建活动家喻户晓。

2.3 经济、技术、社会、生态效益

2.3.1 经济效益

通过实施水稻高产创建项目,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区水稻增产、农民增收,农民对高产创建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通过效益分析得出:项目区较对照新增总产量1794600kg,新增总产值536.57万元,新净增总产值362.27万元,项目纯收益1314.94万元,新增纯收益358.57萬元,投入产出比为1:2.22,新增投入与新增总产值比1:3.08,推广费用与新增纯收益比1:38.76,新增投入与新增纯收益比1:2.06,新增费用与新增纯收益比1:2.01。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3.2 技术效益

通过对当今水稻生产先进技术的集成推广,主攻单产,从选种—育苗—配方施肥—精确定量栽培—改变以往的一次性追肥,实行目标产量施肥—科学管水—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增施钾肥—叶面喷肥等技术措施,达到了预期目的和效果,万亩水稻高产创建项目获得平均667㎡产量760.91kg的成绩,技术效益显著。

2.3.3社会效益

项目区张贴宣传标语100余幅,发动高产创建宣传5场(次),采取局集中培训、到乡镇培训、到村培训,共计举办技术培训38期(次),累计培训骨干人数1200余人(次),一般培训56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通过技术培训良种良法一起推,科学防治病虫害,科学管水,农民得到了技术指导;项目区水稻增产、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种稻的积极性。项目参加办点人数29人,落实配套资金物化补助18.5万元,通过突出抓好“四个结合,两个突破”,即抓好与农机的结合、与产业化的结合、与种粮大户的结合,与新技术的结合,实现了产量与效益的突破,对项目区和周边村寨乃至非项目区群众影响很大,社会效果很好。

2.3.4生态效益

项目通过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超级稻和抗性强的大穗型杂交水稻高产品种、生态旱育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科学管水等技术,不选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实施生态农业,重视保护生态环境,项目的实施达到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3 主要做法

3.1 组织措施

3.1.1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实施小组

西秀区政府和农业局领导及市农技站高度重视,加大力度,抽调精兵强将实施该项目。领导小组由西秀区人民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区长担任组长,区农业局、旧州镇镇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区科技局、统计局、区财政局组成。实施小组组长由区农业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农技站人员负责组织实施。

nlc202309040840

3.1.2 责任落实、分工明确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检查督促村干部和所涉农户的思想工作、行政措施。技术实施小组负责规划、造册登记、宣传发动、技术培训、物资发放、技术指导、搞示范,负责高产指挥田、资料收集及总结工作。日常工作由农艺师胡绪琴具体负责组织与主持技术实施。

3.1.3 行政与技术相结合

对项目所涉及的6个村实行行政负责和技术负责责任制。每个村明确聘请一名农科示范户配合包村技術员,由包村技术员、村干部、聘请农科户具体抓。

3.1.4 加强项目监管,健全考核机制

项目领导小组分别在项目实施的前期、中期、后期对项目进行督促检查,对项目区包村技术人员实行目标考核,将考核情况作为年终考评、评优等的重要内容,强化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技术人员的参与热情,确保包村技术人员各负其责、各尽所能。

3.1.5 强化宣传,开展技术培训,确保技术到位率

在项目的规划、实施、验收过程中,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高产创建的政策措施、典型事例、成功经验、实施效果,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组织召开了各村村支两委、村民代表、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及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人员参加的高产创建宣传发动5场(次),张贴宣传标语100余幅,大力宣传高产创建活动的意义;采取局集中培训、到乡镇培训,到村培训,共计举办技术培训38期(次),累计培训骨干人数1200余人(次),一般培训56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报道12次,做到高产创建深入人心,任务、目的、技术家喻户晓和技术到田,确保技术到位率。

3.1.6 建立高产创建指挥田,开展超高产竞赛,组织观摩交流

(1)建立高产创建指挥田。对项目实施小组全体人员分片区分村每人都负责一块高产指挥田,并插牌,牌上写明技术负责人和农户的姓名,以起到示范与引领的作用。

(2)开展超高产竞赛。为了抓好2012年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和充分调动和鼓励项目区农户的积极性,经区农业局研究决定,在项目区开展水稻高产竞赛活动,凡667㎡产量达900kg以上的农户都给予奖励。在667㎡产量900kg以上的农户中,根据产量的高低,评出前三名,给予重奖:一等奖2000元,二等奖1500元,三等奖1000元,其余的都给予达标鼓励奖500元。

(3)组织观摩交流,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根据水稻生长各阶段的特点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指导,组织各村村干部、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农技人员等相互到各片区现场观摩,交流经验。

3.1.7 项目痕迹管理

认真搞好规划,造册登记,做好图片收集和物资发放公示,建立健全项目档案资料,搞好项目痕迹管理;做到示范区有实施图、规划图;完成编写简报10期;在示范区醒目的位置,按农业部和省要求制立标牌,标明主推品种、技术、负责人等信息,便于农户了解高产创建工作。

3.2 技术措施

抓好技术组装配套,首先突出无纺布、旱育保姆旱育秧。按照高产创建实施方案中工作进度的安排及高产创建技术方案要求,项目区首先突出推广无纺布、旱育保姆旱育秧技术,在旧州镇浪塘村清水组规划、落实育苗0.7hm2,召开技术培训会和现场会,然后六村推进。项目技术措施参照省技术方案并结合前3年承担实施该项目的经验上制定了《西秀区2012年万亩水稻高产创建栽培技术方案》,按技术方案实施。

3.2.1 选择适宜品种,做好种子处理

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超级稻及高产杂交稻品种湘优109、T优300、金优527、科优21,作好种子处理。

(1)适时播种。于清明前后播种,采用保温旱育秧和旱育两段秧,培育分蘖壮秧。

(2)适龄移栽。根据项目区耕作制为稻油两熟特点,于5月下旬~6月上旬,秧苗叶片为6.1~7.1叶龄移栽。

(3)合理密植,规范栽插。根据项目田块肥力,中等、中上等田每667㎡1.3万窝,规格为(33cm×20cm)×19cm,中等田每667㎡1.38万窝,规格为(30cm×20cm)×19cm,另寨脚田,肥田掌握在1.1~1.2万窝。一律实行宽窄行拉绳打点定距插秧,对各村指挥田特制300根打点绳子和配套600把标尺发到农户,用宽窄行标尺拉一行栽一行,实行精确定量栽培。每窝基本苗,秧苗发儿多的栽1粒谷苗,发儿少的强调栽2谷粒苗,确保每667㎡基本苗达6万以上。

(4)根据测土结果,实行N.P.K配方施肥。要求在667㎡施优质农家肥1000kg基础上,总施肥量为667㎡施尿素12.5kg、复合肥50kg、钾肥20kg。控氮增磷钾,采取前促、中控、后补,具体为基肥667㎡施复合肥50kg、钾肥10kg,秧苗返青后667㎡追尿素7.5kg,孕穗中期667㎡施尿素5kg、钾肥5kg,齐穗后667㎡施钾肥5kg作壮籽肥。

(5)科学管水:一律实行浅水栽秧,后渗水返青,一周(返青后)立即放薄水促发儿,足苗控水晒田。拔节孕穗期至抽穗杨花期保持寸水(浅水层),齐穗后干湿壮籽。

(6)实施叶面喷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于灌浆初期喷一次。

(7)实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要求,根据水稻生长期病虫害发生规律对农户进行了立枯病、苗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穗颈瘟等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培训及项目区的综合防治, 确保水稻安全生长。今年6月以来,我区多雨低温,病虫害发生较重,尤其是稻飞虱、稻瘟病的为害,项目实施小组人员不辞辛苦,多方精心选药,积极组织农户防治,使项目区水稻处于正常生长状态。

与常规栽培技术比较,上述八项技术措施常规栽培未完全做到,特别是精确定量栽培、测土配方目标产量施肥、科学管水控水晒田、叶面喷肥等常规栽培未做到。

nlc202309040840

3.3 创新工作机制,开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依托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开展高产创建,探索社会化服务新模式。积极推进高产创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结合项目区实际,因地制宜与全国种粮大户何少文及刘官乡水桥村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在项目区实施6.7hm2的水稻机插秧示范片,从播种到收割,全程实现机械化操作。同时,与省、市龙头企业——安顺市西秀区树锋粮油有限公司相结合,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订单模式,探索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3.4 搞好试验研究,完善技术措施

项目区通过开展品比、播期、密度、栽培模式、施肥等多种类型试验,筛选适宜当地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完善技术措施方案,为高产创建提供技术支撑。

4 存在问题、经验启示及建议

4.1 存在问题

(1)自然条件的影响。今年6月以来我区多雨低温,导致秧苗生长缓慢、分蘖差,到控水晒田时,有部分田块的有效穗未达到目标产量要求;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阴雨连绵,严重影响了水稻正常的收割时节及项目区相关配套的新技术的试验验收。

(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抗风险能力差,坝区坝田创高产条件需要改善。虽然项目所选区域坝田光热水、交通和群众科技意识相对有一定基础,但坝田中沟渠、机耕道欠缺,抗风险能力差,给高产创建带来影响。山区特殊的自然条件是制约粮食增产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因素。

(3)农资价格因素。由于农资价格上涨,水稻生產纯收入比较效益低,相当农户不愿意多投入,突出表现在N、P、K配方购买钾肥少、足苗控水晒田和抽水灌田、叶面喷肥上不愿多花工日。

(4)劳力及多投工投劳问题。高产创建比常规栽培必然要多花工日,由于农业纯收入低,外出打工经商的青壮年多,农忙和农事季节对高产创建的实施有影响。

(5)栽插深浅不规范。部分田块栽插过深,降低了秧苗的低位分蘖,导致秧苗分蘖差。

(6)项目资金到位滞后,工作开展有一定的困难。

4.2 经验启示与建议

(1)加大科技投入。结合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开展农业适用技术推广。(2)技物结合。项目资金提前下拨,物化补助才能按季节及时到位。(3)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种粮大户,不断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实施规模化生产。(4)示范区田块产量水平差异较大,需进一步加大标准农田建设力度。

4.3 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项目的实施,我区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得到了技术指导,农民的科技意识得到大大加强,学会了掌握应用良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同时,技术部门得到了技术实践,培养和锻炼了农技人员的群众工作能力、专业技术水平、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下年,我局将在认真总结实施该项目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抓好项目申报,认真按项目批复抓好实施,尽心尽力完成项目的各项指标。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 篇3

快速建造实施方案

2018年5月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水利项目

快速建造实施方案

前言

为了加快西秀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安顺市西秀区人民政府决定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采用“EPC”的模式进行建设。甲方安顺市西秀区水利水电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本项目由安顺市西秀区人民政府委托安顺市西秀区水利水电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行使业主职责)与乙方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七局)通过合同谈判,确定乙方为本项目的工程总承包方(负责设计、采购、施工)。

一、工程概括:

1、工程名称: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水利项目。2、工程地点:安顺市西秀区。、工程内容:建安总额约 25.485 亿元。3.1 黑秧河环境综合治理50公里32000万元; 3.2 油菜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93350万元; 3.3罗补董环境综合治理工程52500万元; 3.4驿马寨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28000万元; 3.5蚕种场水库工程3000万元; 3.6勐挡水库工程16000万元; 3.7青鱼塘水库工程19000万元; 3.8 小屯街水库工程11000万元。

二、资金凑措及定价

1、建设费用补足计划:50%建安费用筹措,由业主方筹集,另50%建安费用资金筹措,由承包企业自筹,必须满足工程建设的进度需求。

2、按照《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2版>及配套计费调差文件计算。

3、设计费:按国家有关计费原则或贵州省最新计价原则,不下浮。

三、工程进度付款计划

1、每月工程进度款按每月实际完成量的50%支付:

1.1每月28日由承包人向监理人提交符合规定的当月进度款申请报告(一式6份),并附上已完成工程量报表和有关资料。监理人应在收到承包人进度付款申请报告以及相关资料后5天内完成审查并报送发包人,发包人应在收到后5天内完成审批并签发进度款支付证书。发包人逾期未完成审批且未提出异议的,视为已签发进度款支付证书。

1.2发包人于次月10日前完成上个月进度款的支付,发包人逾期支付进度款的,需支付按照年化利率7.5%的逾期本金利息,同时应按照逾期实际天数计算以7.5%年化利率支付违约金。

1.3在对已签发的进度款支付证书进行阶段汇总和复核中发现错误、遗漏或重复的,发包人和承包人均有权提出修正申请。经发包人和承包人同意的修正,应在下期进度付款中支付或扣除。

2、工程完工并经审计审定后三年内支付至100%(第一年支付比例25%,第二年支付比例15%,第三年支付比例10%),三年内需支付资金占用成本年化利率7.5%的利息。

四、制定总进度计划和工期保证措施

1、工期要求:

1.1计划期限:28个月(以甲方书面通知设计开工起算,因甲方原因造成延期,期限顺延)

1.2 开工日期:以甲乙双方协商时间为准。1.3 交工日期:以交工验收合格日期为准。

竣工日期:以竣工验收日期为准。

1.4施工工期:工期两年(从施工开工日期起算),根据项目的成熟度及发包方要求,确定项目实施的总体进度,子项目根据具体项目情况滚动实施,每个子项目施工工期暂定为两年。

1.4.1设计工作的开始时间:设计具备上位条件后三天内(见甲方书面通知为准)。

设计的总周期: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及技术标准的要求按时提交各阶段设计成果,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我联合体将根据设计进度要求及项目实际情况分小组(建筑结构组、机电组、深化组)开展设计,在招标文件及技术标准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工作。单个项目120个日历天。

1.5 乙方应在甲方保证三通一平,现场具备施工条件后10日内按甲方确认的施工图进场施工。

2、工期保证措施 2.1确保工期的管理措施

2.1.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组织运转效率 2.1.2选派精良施工队伍,确保劳动力

2.1.3配备适宜施工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2.1.4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保证物资供应 2.1.5规范施工过程管理,保证施工有序进行 2.1.6严格质量监控,确保工序一次检验合格 2.1.7实行信息化管理,科学调度,保证工程均衡施工 2.2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

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执行施组中的进度计划、施工工艺、生产要素配置等,确保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同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保证工期。

2.2.1编制针对性强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设计方案 2.2.2加强深化设计

充分发挥本企业的技术优势的同时,加强与业主、设计、监理、业主指定分包等各方面的联系,事前对本工程的实施难点、关键点加以分析、研究,充分理解设计意图。

2.2.3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在施工期间,对工程技术难点组织攻关,广泛采用包括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内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等,为加快施工进度提供技术保证。

2.3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本工程工期将经历两个冬季和一个雨季,因此,做好冬雨期施工管理,是确保本工程按期完成的重要方面。编制针对性强的季节性施工方案,根据方案积极采取措施避免天气原因对工期的影响。

2.4夜间施工保证措施

合理安排夜间施工,采取措施保证夜间施工的顺利、安全进行。2.5农忙期及及节假日劳动力保证措施

为了确保节假日及农忙期间连续施工采取组织、经济、合同、技术等综合措施来保证施工人员的数量。

2.6停水停电保证措施

与当地水务部门做好沟通,设置蓄水池以应对临时停水。现场配备发电机,能够在断电时提供施工用电。

2.7资金保障措施

工程资金能否得到保障,对工程能否顺利进行有着直接影响。为从资金上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项目部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2.7.1根据初步的形象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流动计划。2.7.2及时兑现各施工队伍的劳务费用、分包商进度款和分包供应商材料设备款。

2.7.3根据工程实际进度情况,提前与业主做好沟通联系,提前做好工程的专项资金计划。

3、保证进度的应急预案

因特殊原因造成工期延误,或必须在夜间、冬季及雨季施工时,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赶工应急预案,做好人员、物资和设备配备方案,保证阶段工期和总工期的目标实现。

五、设计人员配备和施工阶段设计协调配合工作

(一)设计人员配备

本项目以大项目组的管理模式,组成项目团队。保证项目设计总负责人和主要专业负责人从施工图设计阶段、后期服务的全过程,人员保持不变,保证设计团队的连续与稳定。每个阶段,成立专门的技术研究小组,针对性的做好勘察、建筑、结构、抗震、消防、节能的专项技术在本次工程中的合理运用。

竣工验收阶段,保证配合业主、监理单位、质监部门等开展竣工验收工作,并派专人与施工人员一起编制用户使用手册,便于业主的试运行工作开展。

(二)施工阶段设计应协调配合的工作

1、配合总承包项目部对需采购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深入了解及考察,提出咨询建议,并通过我方类似项目中积累的设计经验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设备选购进行优化,确保其充分满足业主方的使用需求。

2、设计负责人及各专业负责人与业主、监理单位及联合体成员中的施工单位一起分阶段进行施工图的设计技术交底,使联合体成员中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能尽可能地了解设计文件的意图,同时,设计人员及时审核交底纪要,对于交底纪要中明确需修改或补图的,在最短时间内对设计文件及时进行修改或完善。

3、建立远程专家诊断系统与信息化集成系统,对现场技术问题及时反馈,对重大技术问题提交给由我院专业委员会专家组讨论解决。同时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的需要,派遣具有良好敬业精神且技术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到现场负责及时处理施工中的有关设计问题。

4、参加由业主、监理组织召开的工程例会,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设计技术问题。

5、在设计及现场施工的过程中,保持与业主的充分沟通,对因市场等综合因素而必须进行的设计修改及变更作到反应迅速,及时解决。

6、在施工过程中,保持与联合体成员中的施工单位的密切联系,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与设计有关的技术问题,设计人应及时积极解决,小问题到现场解决,重大技术问题,12小时内给予答复,并尽可能以不影响工程进度为原则,在最短时间内予以解决。

六、影响工期目标的因素及采取措施

针对技术、人员、材料、机械、工序穿插这几影响工期目标的因素,来采取措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快速建造。

七、人、材、机配置

劳动力的配置直接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我项目部要在劳务队伍的选取、劳动力资源的配备、材料进度三个方面加强控制。选取优秀劳务队伍,细化劳动力配置,制定材料需求和进场计划。

八、招标采购计划及现金流 制定现金流量计划和招标采购计划,将招标、采购等施工前环节提早筹备,确保按计划实施。

九、质量、安全、材料保证措施

1、施工过程控制是本项目质量计划的核心部分,通过技术交底、施工机具、作业环境、检验检测等的一系列控制,在保证工程进度目标的同时确保质量目标的完成。

2、组织安全监督检查,编制安全监督检查计划,及时发现并作出安全问题的处理。入场人员按照规定做好三级安全教育,确保施工安全。

3、编制采购计划,做好物资的验收和检验,施工的同事定期对材料进行盘点,废旧材料及时申请出售或调拨。做到物尽其用,不占用其他施工资源。

上一篇:安徽理工大学下一篇:生态文明下的中国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