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鸡七篇

2024-06-07

林下养鸡 篇1

1 基础设施建设

1.1 场地选择

(1) 要符合当地政府的土地规划政策。 (2) 交通方便, 水电供应有保障。 (3) 距工矿企业及其他污染源3 000 m以上。 (4) 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城镇居民区1 000 m及次要交通线路500 m以上。 (5) 最好是果园等其它林地 (林下有草) 。 (6) 场地相对封闭, 易于隔离、采光、避风、干燥, 最好是沙壤土质和缓坡地形。

1.2 鸡舍的修建

鸡舍的修建要经济实用, 要符合防疫、通风、防火、光照要求, 长轴东西走向, 偏转不超过30°。在修建时要充分利用果园、山林灌丛草地等环境, 搭盖适合一定饲养量的简易鸡舍, 提供鸡休息、避风之用。一般可以在林下开辟1块略为平整的地方搭建简易鸡舍, 易于搬迁、清洗和消毒。棚宽5 m, 棚中间高度1.8~2.0 m, 长度依据养鸡量而定, 以每平方米容纳15只鸡为最好。同时可选用木条、竹竿在鸡舍内顺养鸡林地方向搭建离地30 cm的平台, 每隔1 cm设1根, 供鸡栖息。

1.3 围栏的修建

山林围网选择尼龙网、塑料网、钢丝网, 也可以用竺竿、树干作围栏, 栏高1.5 m, 间隔2 m打一木桩, 把塑料网固定在木桩上。

1.4 设备和工具

可购买料桶和真空饮水器, 亦可用竹子、木材自制饲喂工具, 要便于清洗消毒, 一般按每20只鸡配1只料桶和1个饮水器, 放鸡时这些设备应摆在舍外, 供鸡自由饲饮。

2 进鸡前的饲料准备

2.1育雏期必须用全价配合饲料, 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无公害小鸡饲料, 或者购入无公害浓缩饲料按雏鸡营养标准配成全价饲料 (一般65%玉米和35%浓缩饲料配合比较适宜) 。为使放养鸡肉质鲜美、生长快、节约成本, 可在养殖区附近人工养殖昆虫喂鸡。可采取稻草育虫法, 具体做法:挖长1.2 m、宽深各0.6 m的长方体形土坑, 将稻草切成6~7 cm长, 用水煮1~2小时, 捞出倒入坑内。上面盖6~7 cm厚的淤泥, 每天浇1盆淘米水, 约8天即可生虫, 翻开淤泥让鸡吃完虫后可继续使用此法再生虫。

2.2补充精料应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 农副产品为辅。全价饲料要选择产品质量稳定、信誉好的厂家生产的饲料。配方:60%~70%玉米, 5%~10%糠麸, 25%~30%无公害浓缩料。生长期补饲浓缩料, 成本较低。配合参考配方:1~2周:玉米55%~60%, 糠麸5%, 浓缩饲料40%。3~4周:玉米60%, 糠麸5%, 浓缩饲料35%。5~7周:玉米62%~65%, 糠麸5%~8%, 浓缩饲料30%。8周以后:玉米62%~67%, 糠麸8%~10%, 浓缩饲料25%~28%。

3 雏鸡 (0~30天) 的饲养管理

3.1 育雏室建设

育雏室可利用空房进行改造, 按40只/m2鸡育雏, 用火炉或红外线灯混合保温。地面垫上已消毒、暖和干燥的刨木花或切成3~5 cm的稻草等垫料。育雏房必须开有换气的窗口, 既能保温, 又利于新鲜空气的进入, 使育雏室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得以排出。

3.2 育雏前的准备

3.2.1 消毒:

育雏舍应提前1周消毒, 饲喂工具及其他生产工具也应提前消毒, 一般消毒需进行2~3次, 先对育雏舍及生产工具用2%~3%烧碱水进行浸泡及喷洒消毒, 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 稍干后用卤素类及表面活性剂消毒;在进雏前3天将生产工具放入育雏舍, 关闭门窗, 用高锰酸钾10~15 g/m2与福尔马林20~30 m L/m2混合进行熏蒸消毒。

3.2.2 升温:

提前12~24小时将育雏舍升温到35~36℃。

3.3 育雏管理

3.3.1 开饮、开食:

刚进的雏鸡应先给4小时饮水, 然后再给以饲料开食。育雏前3天在饮水中加入2%~5%葡萄糖和0.2%电解多维, 可以减少雏鸡死亡率, 水分消耗受环境温度和其他因素影响很大, 炎热季节尽可能给雏鸡提供凉水, 而寒冷冬季应提供不低于20℃的温开水, 并且水的质量要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开食饲量为每100只雏鸡400~500 g。第3天起在水中加入抗白痢药物, 药物不应连续使用, 一般连用3~5天, 停药7天。注意在免疫接种的前1天和后2天禁止给鸡投喂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3.3.2 喂料:

采用少喂勤添的方法, 每天喂料6~8次, 每次加料前应达到料桶内的饲料已被吃完0.5~1小时以上, 让鸡产生饥饿感, 增加食欲, 提高饲料报酬。

3.3.3 育雏温度:

第1周室温35~32℃, 第2周31~28℃, 第3周27~26℃, 4周龄25~22℃。

3.3.4 育雏湿度:

育雏期湿度应在60%~65%, 冬季可采用在火炉上烧开水挥发蒸汽增加湿度外, 其他季节要注意湿度不能过大, 平养雏鸡要勤换垫料。

3.3.5 育雏密度:

育雏密度过大, 雏鸡生长缓慢, 疾病增加;密度过小, 浪费空间。1周龄饲养密度为50~60只/m2, 以后逐渐减小密度, 4周龄为25~30只/m2。

4 放养鸡 (30~90天) 的饲养管理

雏鸡育成移至林下前, 需先盖好鸡舍。搬运鸡宜在晚上进行, 以减少对鸡的惊扰。白天让鸡在林间自由活动, 饮水、喂料也在舍外。为尽早使小鸡养成在果园林地觅食的习惯, 从脱温转入果园林下开始, 每天早晨进行引导训练, 傍晚将鸡赶回鸡舍。阴雨天鸡不能外出觅食时要给予充足的饮水, 并及时补充饲料。果园林地施用农药时禁止放牧, 停放时间按农药安全期而定, 以防止鸡发生农药中毒。放养场地不准外人和畜禽进入, 以防带入传染病。同时要防止蛇、兽、鸟等有害动物的危害。

5 疾病防治

5.1 免疫

鸡的疾病以预防为主, 治疗为辅。免疫程序参考见表1。

5.2 常见疾病的防治

5.2.1 鸡球虫病:

雏鸡易发病, 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 羽毛松乱, 排带血液的粪便, 并有零星死亡。可采用勤换垫草, 保持干燥预防或减少鸡球虫病的发生。一旦发病, 可用克珠利口服液等治疗。

5.2.2 鸡白痢:

出壳1~3周内的雏鸡最易发生鸡白痢,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临床表现为羽毛松乱, 两翼下重, 缩头颈, 不吃不动, 挤在一起, 频频排出有恶臭的白色糊状稀粪, 粘在肛门周围, 结成块状, 最后虚弱衰竭死亡。发病时用复方禽菌灵、强效环丙沙星等治疗, 效果较好。

5.2.3 鸡大肠杆菌病:

林下养鸡 篇2

1 发病情况和临诊症状

2016年8月17日,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一农庄向笔者反映其于8月7日接了1月龄2 500只脱温鸡, 8月10日开始出现采食下降、精神不振、排绿色稀粪便等症状, 其咨询附近一兽医, 兽医建议其用新城疫疫苗免疫。畜主用鸡新城疫克隆30以4倍量点眼滴鼻, 同时用恩诺沙星按净含量的0.01%拌料, 连用5 d, 以预防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1周后, 鸡群不见好转, 出现零星死亡。笔者和平顶山市农科院林下生态养鸡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成员等赶到现场, 见大群中有的鸡头、冠发黑, 精神不振。询问饲主得知, 该鸡群日只均采食量只有28 g, 与标准日只均采食量37 g有很大的差距。同时, 鸡群的采食动作也不积极。有的鸡只羽毛蓬松、无光泽, 缩头垂翼, 呆立一隅。有硫磺色粪便, 偶见红色粪便[1]。

2 剖检变化

病死鸡头部皮肤发黑, 剖检后能看到混浊的腹水, 肝脏肿大, 表面有中心凹陷、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坏死灶, 坏死灶呈黄灰色或淡绿色。双侧或单侧盲肠肿大、发炎, 盲肠硬、短。剖开盲肠可见内壁变厚, 内有豆腐渣样渗出物。有的渗出物呈香肠样, 切开后可见红、白相间的同心圆状物[2]。

3 实验室检查

取病鸡盲肠内容物或粪便, 用生理盐水稀释, 制成压片, 做显微镜检查, 适当将玻片加热, 可见活泼运动、呈不规则形, 大小为5~30μm, 有1根鞭毛的虫体。取肝部病变部位做组织切片, 镜检, 可见大量呈圆形、卵圆形、无鞭毛的虫体。

4 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 可确诊为盲肠肝炎。

5 鉴别诊断

鸡盲肠球虫也可引起盲肠病变, 故应注意本病与盲肠球虫病的鉴别诊断。鸡盲肠肝炎病初期排淡黄色、浅绿色带泡沫的稀粪, 血便比较少见, 中期排褐色恶臭稀粪, 后期头部皮肤呈蓝紫色或黑色。鸡盲肠球虫病则排红色或暗红色的黏稠粪、带血稀粪或血水, 由于血粪造成鸡只贫血, 鸡冠苍白。患盲肠肝炎病的鸡一侧或两侧盲肠肿大, 肠壁增厚, 黏膜出血, 内有干酪样渗出物或坏死物形成栓子堵塞肠腔, 使盲肠肥厚坚实, 呈香肠样, 切面呈同心圆的层状, 肝脏表面有特征性溃疡灶。患盲肠球虫病的鸡则两侧盲肠肿大, 盲肠黏膜糜烂, 内有血粪或黏膜碎片, 但一般不见栓塞, 肝脏一般不见溃疡病变。取盲肠内容物压片镜检可见大量球虫卵囊[3]。

6 预防

一是加强卫生管理, 保持鸡舍及鸡生活的环境清洁干燥。二是发现病鸡, 立即隔离治疗。对重症者进行焚烧或深埋, 鸡舍内地面用3%氢氧化钠溶液消毒。三是适当加大VA用量。四是供应营养全面的日粮。五是保持鸡群环境稳定, 减少应激发生。转群、防疫、天气突变时, 要加大维生素用量, 并添加能增加抵抗力的中草药添加剂。六是定期驱虫, 可用左旋咪唑等药物按25 mg/kg体重一次投服, 以驱除鸡体内的异刺线虫。七是做好粪便处理工作。可将粪便堆腐发酵消毒, 以减少粪便对饲料和饮水的污染[4]。八是在进鸡前可在鸡群活动范围内用生石灰撒布地面, 以杀灭蚯蚓等, 经10~15 d, 蚯蚓腐烂后再进鸡。九是贯彻全进全出制, 做到幼鸡和成年鸡分开饲养。

7 治疗

一是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对于环境及用具则用百毒杀1∶300消毒。饲料中补充VA, 以修复被破坏的肠黏膜。二是用甲硝唑按净含量0.1%拌料, 连用7 d, 停药3 d后再用7 d。对个别重症者口服0.1 g/kg体重甲硝唑。

用药后5 d, 回访养殖户, 大群已得到控制, 鸡群精神好转, 采食量上升, 死亡停止[5]。

8 结语

鸡盲肠肝炎又名鸡组织滴虫病或黑头病, 本病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 异刺线虫为其中间宿主。饲养管理不良、应激、环境卫生恶劣等, 均能诱发和加剧本病的发生。预防本病要做好鸡群的饲养管理工作, 给鸡群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饲喂营养全面的日粮, 做好驱虫工作和粪便处理工作, 驱虫可用左旋咪唑等。在进鸡前可在鸡群活动范围内用生石灰撒布地面, 以杀灭蚯蚓等, 经10~15 d, 蚯蚓腐烂后再进鸡。

参考文献

[1]王新华, 银梅.禽病检验与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

[2]吕荣修.禽病诊断彩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5.

[3]黄艳丽, 王成达, 王芳.一例鸡盲肠肝炎的诊疗体会[J].吉林畜牧兽医, 2015 (7) :36-37.

[4]刘素英, 余连军.一例鸡盲肠肝炎的诊疗体会[J].中国畜禽种业, 2009 (1) :108.

林下养鸡富果农 篇3

张桂凤虽然头脑灵活,手脚勤快,但是承包的十几亩果园每年也只能给她带来三万多元的收入。由于124团种植的红富士苹果树面积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价格总是不及其他兄弟团场,这对职工的收入有很大影响。在果园经营中,张桂凤认识到,面对多变的市场,单腿走路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在国家富民政策的吸引和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张桂凤决心利用果园搞绿色土鸡养殖。2008年,她自筹资金4000元,买进了500只雏鸡在果园养殖,2010年养殖土鸡1000只,2012年增加到2000只。仅饲养土鸡一项,年收入五万余元,超过了单纯经营果园的收入。张桂凤还办起了家庭绿色小农庄,开展多种经营,年总收入达到十万多元。

为了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张桂凤经常在电脑上查询和收集有关养殖技术、疫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她还订阅了多种报刊,每天再忙都要看一遍,用丰富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避免走弯路。

张桂凤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成了园艺连干部职工的示范典型,也成了兄弟单位学习交流的样板,起到了“以一带十”的作用。

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如今的张桂凤既有林下养鸡经验,又有了较多的资金积累,她在自己扩展规模经营的同时,没有忘记想发展养殖而缺少经验或资金的职工。

2011年,张桂凤听说职工小郭交不起果园承包费,去银行取出2万元送到了小郭家里,并真诚地说:“我当初和你一样,有了困难大家帮,你只要好好干,生活会越来越好。”在她的指导和资助下,小郭的家庭如今也过上了好日子。

林下养鸡新模式调动了园艺连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在张桂凤的带动下,连里已有15户职工开始发展林下养鸡,降低了单打独斗闯市场的风险。张桂凤也连续荣获团先进生产者、诚信职工和庭院经济致富能手称号。面对荣誉,张桂凤表示:“只要需要,我会把自己的种植经验和养殖技术以及积蓄全部拿出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作者联系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高泉农垦124团12连 邮编:833011)

陕北林下养鸡技术 篇4

****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

2015年4月12日

一、企业简介:

**县**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始建于2003年,地处呼家川村西沟,基地面积达800余亩。2004年注册了“**”牌商标。2005年6月注册成立了“**县散养禽养殖协会”和“**县**农特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经营活动。2007年10月,注册成立了“**县**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县首家合作社)。合作社以“**牌”有机鸡蛋产销为主,为社员提供散养鸡养殖产前、产中和产后全方位的服务。

合作社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为目标,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有机”产品为宗旨,采用传统散养、科学防疫的管理模式进行饲养。散养鸡在山坡上生,在阳光下长,食五谷、昆虫,辅以苜蓿草粉,饮山泉清水,蛋、肉产品属纯天然有机产品。所产鸡蛋经检疫监督部门检测认定为“检疫合格放心禽蛋”;2006年在第十三届中国杨凌农高博览会上获的“后稷奖”;2007年被评为中小企业名优产品;同年被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华夏有

万。县域总面积2368.7平方公里。海拔470.6-1383米,相对高差912米,县城海拔800米。年均气温10.4℃,日温差大,年日照时间2504小时,无霜期170天,年均降水量560毫米。**县自然环境适合散养鸡养殖。

2009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陕北地区发上来巨大变化,大片经济林、生态林逐步扩大,人类居住环境大大改善,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逐步壮大。**县**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在原庭院养殖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养殖模式,2013年先后实验成功并实施荒山放养和林下养殖。

(二)模式概念:

林下养鸡就是利用人为或自然形成的经济林(如苹果林、枣树林、核桃林等)或用材林间隙地,利用围栏圈地模式进行养殖,既节省养鸡饲料成本,又为林地除害去杂,实现林牧和谐发展。

(三)基本条件:

1、场地条件。林地要选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树、藤木龄2年以上为宜,要有搭建棚舍地形条件。

2、喂养方式。经济林(如苹果林、枣树林、核桃林等)要适量投放五谷杂粮,用材林适当轮作草本类作物,供鸡食用。

3、饲养员要求。饲养员必须具备独自料理能力和生活能力,并经合作社短期简单技术培训。

(四)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应选择粉壳蛋鸡为宜。

单从单只蛋鸡喂养1个周期分析,每只鸡产蛋2年,每年产蛋180枚,每枚1元,共360元;每只淘汰鸡40元。单只鸡年产值为200元。每只鸡年需饲料(农作物下脚料)73元,其他杂费最高27元,成本共计100元;每只鸡每年最低利润100元。

(六)发展前景:

林下养鸡技术及综合管理措施探讨 篇5

1林下养鸡技术的探究

1.1主要内容

林下养鸡首先需要选择良好的鸡品, 在选择时, 应该选适宜放牧而且抗病能力较强的土鸡, 以保证存活率, 林下养鸡的时间一般控制在90~120d左右, 体重达到2.5kg便可以上市。在养鸡的过程中, 我们要学习饲料配制技术并购置饲料加工机械, 形成一种良好的养鸡模式。林下养鸡对技术要求也比较高, 我们要制定林下养鸡的养殖场建设技术、饲养管理的饲料配制与放牧补饲技术等。达到放养草鸡的成活率达95%以上;产蛋率达64.3%以上, 草鸡150d出栏体重达到1.8kg目标。林下养鸡还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养鸡模式的推广, 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媒体的力量进行宣传, 让更多的人了解林下养鸡, 拓宽经济市场, 对此, 我们还可以制作推广光盘, 印刷林下养鸡技术操作规程手册, 和广大投资者一起分享。随着规模的扩大, 我们可以举办培训班, 进行分期培训。这就是林下养鸡的主要内容。

1.2项目技术

通过在徐州市贾汪区大泉办事处龙门村的贾汪区宸辉养殖专业合作社、徐州市贾汪区大泉办事处崮岘村的贾汪区茱萸山生态虫子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徐州市贾汪区江庄镇高村的贾汪区金富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三个实施点实施, 总结形成了林下养鸡技术操作规程, 在鸡舍选址、建设标准、林下养鸡模式等方面有独到见解, 如:圈舍选址在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良好、排废排水方便; 丘陵地区选择阳坡, 坡度<20°为宜;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活区、生产区分开, 生产区内种畜禽区、保育与生产区分开;清洁道和污染道分开, 互不交叉, 圈舍建筑朝向一般采用朝南偏东或偏西15°~30°, 圈舍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 相邻两栋纵墙距离7m以上, 端墙之间不少于9m, 距围墙不少于3m;执行科学有效的消毒程序消毒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鸡舍内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的数量, 降低鸡场的污染程度, 从而阻断病原微生物从鸡群外部的传入和在鸡群内扩散, 可显著降低细菌性疾病及病毒疾病的发生率, 并将昂贵的治疗药费疾病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降到最低等。

1.3养鸡要求

林下养鸡不是完全的放养, 对林地选择、水源、 还是有一定的要求。 (1) 对放养林地选择, 首先土壤不能过于板结, 这不利用鸡的觅食, 对于大面积养鸡来说还需要一个宽阔的场地, 且坡度比较和缓, 周围具有向阳的林地, 且无天敌的侵害, 除此之外, 我们要考虑交通问题, 以便于成品鸡的运出, 可以节约成本。 (2) 水源的选择, 我们选的地方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水源, 这对于大片养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条件。 (3) 养殖密度要合理, 林下养鸡是一种规模化养殖, 其养殖密度应按照养殖鸡的品种来定, 一般情况下以1hm2放养1500~4500只鸡为宜。 (4) 加强对鸡群的训练和管理, 对于林下养鸡, 最开始的一段时间是艰难的, 需要训练鸡群按时回棚, 在此过程中, 我们可以选择用食物诱惑的方法, 将谷粒饲料撒在鸡群回棚的路上, 并配上特定的响声, 经过3~5d的训练就可以让鸡群形成一种条件反射, 然后听声入棚。回棚之后还是需要给与鸡群适当的饲料, 以补充林间捕食的不足。

2林下养鸡综合管理措施

2.1育雏期的管理

育雏期是林下养鸡的关键时期, 决定了鸡的质量,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育雏期鸡仔的状态, 一方病毒的入侵, 依照上面所说的选鸡要求, 然后对已选鸡种及时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 及时运回养鸡场, 然后进行消毒, 育雏期的管理是养殖成败的关键所在, 不仅影响鸡成活率, 而且直接影响成年鸡后期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育雏期的雏鸡主要有以下特征:胆小怕人, 体温受外界影响较大, 且不恒定, 抗病能力比较弱, 生长速度比较快等。所以, 雏鸡管理必须重视周围的环境卫生, 控制好鸡舍的温度, 可以增强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 这样有助于延长雏鸡的采食时间和加快雏鸡的生长速度。

2.2放养期的管理

进入放养期的鸡群, 同样需要管理, 林下放养的最佳时间在4~10月, 这段时间杂草丛生, 昆虫进行繁衍, 可以为鸡群提供充足的食物。在放养期的鸡群我们切忌以强行的方式把鸡群撵出鸡舍, 对此, 我分享一些可行的经验, 可以通过敲料桶或者吹口哨的方式引导鸡群走出鸡舍, 这和引鸡群会棚是一个道理。对放养期的鸡群来说, 饲料也有改变, 应该在饲料中添加双倍的维生素, 加强对鸡群饮食的调理, 特别是最开始放养的几天, 随着鸡群的成长, 我们还是要坚持以“放牧为主补料为辅”的方式, 坚持定人放养, 定时定点喂料的习惯。同时, 我们要注意饲养区的环境卫生, 做好灭鼠和灭虫工作, 对生病或者死亡的鸡要及时处理, 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除此之外, 养殖户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在雷雨期要停止放养, 以免让鸡群受到惊吓。

2.3疾病的预防

鸡群很容易染上疾病, 这和它们的群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1) 鸡新城疫, 俗称鸡瘟, 处理不当很容易让人也染上疾病, 这种病毒属于鸡病毒性疾病, 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 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和难治愈, 是鸡群最大的危害, 该病可用抗鸡新城疫高免血清肌注。 (2) 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 在选药的时应先做试验, 以免对鸡群肠道造成第二次伤害。 (3) 鸡球虫病是一种原虫病, 属于鸡寄生虫病, 需要及时进行预防, 雏鸡特别易感, 主要临床表现为鸡群精神萎靡, 不吃不喝, 其传染源一般来自鸡自身带菌。以上都是鸡群容易感染的疾病, 所以, 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 搞好林区的环境卫生, 做好消毒工作, 平时控制人员的进出, 掌握喂养的规律, 对所用饲养工具要进行消毒暴晒, 林区也应该时常松土, 必要时撒点生石灰进行消毒再压实。

3结论

综上作述, 目前林下养鸡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们应该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掌握更多的养殖技术, 促进我国农业的深化发展。林下养鸡管理方面也需要积累更多经验总结, 加强对鸡群疾病的预防, 同时也要防止鸡群天敌的入侵, 给鸡群的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庆华.果园生态养鸡疫病的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2 (20) .

[2]杨彩林.林下生态养鸡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 (10) .

[3]吕雪琼.林地养鸡技术探讨[J].科技信息.2011 (22) .

[4]许芳.林下生态养鸡技术及防疫[J].山东畜牧兽医.2010 (09) .

林下生态养鸡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篇6

1 育雏计划的制定

根据养鸡场的鸡舍建筑及设备条件、生产规模及工艺流程, 制定一个缜密的年度育雏计划, 一般每批进雏数应与育雏鸡舍、成鸡舍的容量大体一致, 育雏舍和成鸡舍的比例为1∶4, 与育成鸡舍的比例为1∶2, 育雏数由成年母鸡需要量和育雏育成期间的死淘数等来确定[1,2,3,4]。

2 育雏方式选择

可根据饲养场具体情况选用立体笼式育雏、网上平面育雏和垫料地面散养。

2.1 立体笼式育雏

立体笼式育雏能充分利用空间, 有效防治球虫病及寄生虫病。全重叠育雏笼由笼架、笼体、食槽、水槽和承粪板组成。在上下笼间留足空间放活动式承粪板, 并定期调换清粪。栅栏用铁丝、竹或木条制成, 围住笼舍四周。栅栏外设置食槽、水槽, 栅栏与栅栏之间保持20~35 mm的可调节距离, 方便雏鸡采食、饮水。笼底网眼规格为12 mm×12 mm, 方便鸡粪掉出由承粪板承接。每个笼组养殖1~7周龄雏鸡800只。若结合育雏、育成阶段, 则使用育雏、育成笼。笼具组设计为3~4层。采用机械供料, 料槽置于前网内, 笼门设在前网中央, 前网孔径不宜过大, 以幼雏无法逃出为佳。为便于不同日龄的鸡只采食, 可以调整前网可移动的网片以调节纵栅的间距;也可调节前网与料槽间的距离。底网孔径规格为13 mm×51 mm或25 mm×25 mm, 育雏阶段在笼底铺12 mm×12 mm规格的塑料网, 5~6周龄时撤去[5,6,7]。

2.2 网上平面育雏

网上平养是比较先进的一种养殖方式。它是用网板代替地面。网板可用点焊网, 一般网眼为1.5 cm×1.5 cm。网板离地面50~80 cm, 用角铁焊成支架把网板铺在上面。这样能承受饲养人员在上面走动, 便于饲养操作。也可以用竹笆代替网板。

立体笼式育雏和网上平面育雏2种育雏方式可省去垫料, 最大优点是雏鸡与粪便接触机会少, 发生球虫病、白痢的机会大大减少。但管理方式的投资较大。

2.3 垫料地面散养

垫料地面散养是指在育雏室地面铺上5~8 cm垫料, 垫料要求干燥、清洁、吸水性强、无异味, 切忌使用霉烂材料。使用前要对垫料进行检查, 把发霉的部分扔掉, 然后在太阳下曝晒以进行干燥和消毒。整个育雏期雏鸡都生活在垫料上, 育雏结束后更换垫料。

垫料地面散养投资少, 管理方便, 雏鸡的自由活动空间较大。但雏鸡与粪便未分离, 不利于疾病防控, 特别是防白痢、球虫病等。

3 育雏舍准备

育雏舍要求保温性能好, 利于通风换气。通风量不能过大, 以保证空气流通又不影响室温为宜。已用过的房舍要进行适当休整和清扫、消毒。进雏前14 d, 对育雏舍进行清洗和消毒, 搬出舍内所有能移动的器具。铲除鸡粪、污物、蛛网等, 并进行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液喷洒墙壁及地面 (要等上一次喷洒的消毒药干燥后再喷洒下一种消毒药) 。有条件的可用火焰喷枪对地面及地面以上1 m进行火焰消毒。可密闭的鸡舍可采用福尔马林40 m L/m3、高锰酸钾20 g/m3进行熏蒸消毒。方法是将高锰酸钾放入瓷盆中, 迅速倒入量好的福尔马林, 密闭1~3 d后, 打开门窗通风1 d以上。也可在进鸡前3 d用烟雾弹进行熏蒸消毒, 熏蒸前要密封好窗户、门缝, 堵住通风口, 洗刷干净的育雏用具、饮水器、料槽 (桶) 等全部放进育雏舍进行熏蒸消毒。保持舍内温度15~25℃, 湿度70%~90%。按每瓶100 m3 (说明量为每瓶200 m3) 进行熏蒸消毒。熏蒸48 h后打开门窗, 排除剩余的气体。经消毒的鸡舍严禁未经消毒的物品进入, 工作人员进入时也要更衣、消毒。在进雏前1~2 d进行调温, 并使室内温度达到育雏标准要求[8]。

4 育雏设备的准备

4.1 供暖设备

根据饲养场具体情况确定用何种供暖方式, 主要有热风炉 (以煤等为原料的加热设备) 、火炕, 亦有用红外线供暖 (安装在金属反射罩下, 在20℃室温下, 每100只鸡需要250 W的红外线灯1只) 。条件好的可用空调取暖。

4.2 食槽或者料桶

食槽或者料桶要求有利于采食, 便于清洗。槽上缘要求比鸡背约高2 cm。笼养食槽为笼养设备配套设施。料桶每100只雏鸡需3个。

4.3 饮水器

饮水器要求便于清洗、无污染, 饮水器数量与规格根据鸡的大小和饲养方式确定。乳头饮水器较为理想。每100只雏鸡需中型饮水器3个。

4.4 垫料

地面散养育雏时使用的垫料常选用稻壳、锯末、刨花等材料, 厚度3~5 cm。垫料质地要求干燥、清洁、吸水性强。

5 育雏物品准备

5.1 饲料

育雏用全价饲料。柴鸡0~6周龄累计饲料消耗量为750~800 g/只。

5.2 疫苗

柴鸡育雏期所用疫苗主要有马立克氏病疫苗、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和鸡痘疫苗、流感疫苗等。提前准备的疫苗要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在合适条件下贮存。

5.3 药品及添加剂

常用消毒药 (百毒杀、威力碘、次氯酸钠、高锰酸钾、新洁而灭等) 、抗菌药物 (预防鸡白痢、禽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禽霍乱等药物) 、抗球虫药等。添加剂有速溶多维、电解多维、口服补液盐、VC、葡萄糖、益生素等。

5.4 其他用品

包括记录表格、干湿球温度计、连续注射器、普通注射器、滴瓶、生理盐水、刺种针、台秤、喷雾器、手电筒等。

6 免疫程序的制定

根据种鸡场提供的母源抗体, 结合当地疫情流行情况,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不可照抄照搬。

7 结语

育雏是一项细致的系统工作, 按照上述准备工作, 一步一步细心去做, 就一定能取得育雏的成功。

摘要:介绍了林下生态养鸡育雏前需要准备的物品以及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 以便为育雏期提供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林下生态养鸡,育雏前准备,计划,方式

参考文献

[1]宋丽丹.蛋鸡的育雏要点[J].中国畜禽种业, 2014 (9) :133-134.

[2]赵旭.提高土鸡育雏成活率的关键技术[J].四川畜牧兽医, 2014 (6) :37-38.

[3]陈志祯, 陈进碧, 郭洪杞.提高山鸡育雏成活率的技术措施[J].贵州畜牧兽医, 2002 (5) :39.

[4]叶跃初, 朱世保.浅谈鸡的育雏[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4) :287.

[5]郭金河.提高蛋鸡育雏成活率的措施[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 (11) :67.

[6]赵象忠.提高蛋鸡育雏成活率的八项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 2006 (4) :42.

[7]王焕军, 杨建富, 王叶录.饮水在养鸡中的重要性[J].中国畜禽种业, 2011 (2) :144.

林下养鸡 篇7

1 林下养鸡良好前景

1.1 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 市场上集约化养殖的肉鸡饲喂的大都是含有各种添加剂的饲料, 生长周期在45~55 d, 产品口感不佳。林下生态鸡与市场上销售的普通鸡不同, 自由散养, 活动空间大, 养殖周期长, 饲养在树木或森林中, 采食林中虫子以及饲喂玉米等谷物, 生长周期在130~160 d。因肉质结实、脂肪少、味道鲜美, 所以饲养林下生态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1.2 良好的经济效益

林下养殖经济效益显著, 以养鸡为例, 可以简易搭建, 鸡舍建筑设备投资不大;鸡饮山泉露水, 觅食昆虫、野草、果实、矿物质等丰富的天然物质, 饲料支出成本低;开放的环境下, 鸡可以自由活动, 抵抗力增强, 药品开支费用降低;生产出的鸡市场价格高、养殖利润大, 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除去养殖成本, 经济效益可以达到每只肉鸡为25~45元, 若一个林下资源承包户年饲养2 000只鸡, 则可实现年实现平均收入5~9万元的收入, 既发展了养殖业又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1.3 良好的社会效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绿色、环保”的消费需求也逐步提高。林下养鸡是一项新兴产业, 生产典型的绿色有机食品,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发展前景。林下养殖的鸡具有较大的活动范围, 运动充足, 如此“绿色、环保”兼有肉质好、味道美的产品大大的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肉食品的要求。

1.4 良好的生态效益

集约化养鸡饲养环境易恶化, 用药多造成禽产品残留容易超标, 鸡肉口味变差。山区林地地势高燥、空气清新、环境安静, 多以放养为主, 以五谷杂粮和草虫为食, 鸡喜食昆虫的行为也有利于减少林地和草地病虫害的发生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罗艺等试验表明果园放养鸡的林下土壤因鸡粪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 其土壤疏松, 还增加了有机肥源, 使林草生长发育更为良好, 草又养鸡, 形成能量多级利用的良性生态循环。邰胜萍等研究发现, 在花椒树下养鸡, 林木的高度生长和直径生长都优于对照组, 分别比对照组的林木树高增加31 cm (3年苗) , 树径增加0.22 cm。

2 林下养鸡关键技术

2.1 林地选择

一般的林地应以中成林、果树林, 树龄以3~5年生为佳, 其中又以林冠较稀疏、冠层较高, 树林荫蔽度在60%~70%左右, 透光和通气性能较好, 且林地杂草和昆虫较丰富的中成林较为理想。树林枝叶过于茂密, 遮阴度大的林地, 则因透光效果差不利于鸡的生长, 而不宜用于养鸡。

在未挂果、挂果不多或非挂果期的桃、梨等鲜果林地适宜于种草养鸡, 桑园、柑橘园、枇杷林也是养鸡的好地方。但是, 由于已经挂果的桃、梨等鲜果林地的在挂果期会有部分果子自然落果后腐烂, 鸡食后易引起中毒, 因此不宜用于林下养鸡。

2.2 品种选择

针对林下养鸡“放牧+补饲”的特点, 品种应该选择通过国家和地方品种审定的品种、地方鸡品种间杂交或地方鸡血缘占75%以上的品种。这些品种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觅食性强、耐粗饲、放牧力强, 体型中偏大、毛色光亮美观、胫高细长、冠大脸红, 鸡肉品质优良风味好, 市场需求旺盛。

2.3 饲料选择

选择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饲料和添加剂, 放牧期间采用混合料补饲, 多用植物蛋白饲料, 肥育期少用或不用鱼粉等动物性饲料, 禁止使用有毒有害添加剂和有残留的兽药。合理利用天然饲料饲草、树叶、籽实及昆虫等。采用微生物制剂发酵饲料及农副产品喂鸡, 可提高饲料利用率。

放养土鸡的营养水平, 没有统一标准。林下养鸡可觅食林地内丰富的虫、草、矿物质等天然食物, 可满足鸡体对部分营养元素的需求, 能量、蛋白质、微量元素等不足部份需要通过补饲来满足其营养需要, 营养水平可适当降低。

放养时鸡喜食豆科及细嫩牧草, 对禾本科牧草采食较差。在建植放牧散养鸡饲草地时, 除考虑耐践踏、持久性等因素外, 应充分考虑鸡的食性, 增加豆科和细嫩牧草的比例。适宜喂鸡的草种有如菊苣、紫花苜蓿、黑麦草、聚合草、紫云英、红三叶、白三叶、苦荬菜等。

2.4 密度控制

畜禽粪便对土壤的作用有利有弊, 关键取决于粪尿中N、P等物质含量和土壤的自净能力。因此, 这里就主要从林下养鸡排放的N、P等物质含量和林地土壤的自净消化能力相比较来确定林下养鸡的适宜密度, 以更好的控制密度实现林下养殖的生态效应。

畜禽粪便的日排泄量与品种、体重、生理状态、饲料组成和饲喂方式等因素相关, 目前尚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王方浩等收集比较了国内1994—2004年公开发表的文章, 取平均值得到鸡新鲜粪便排泄系数及其中养分含量分别为:粪便日排放量取0.10 kg/d·只, 其中总氮含量1.032%, 总磷含量0.413%, 则每只鸡每天排放氮重量为1.032 g、磷0.413 g。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单位面积土地土壤的畜禽粪便氮、磷养分限量标准, 朱兆良等的研究表明, 大面积化肥年施氮 (N) 量应该控制在150~180 kg/hm2, 超过这一水平就会引起环境污染;也有研究认为每公顷耕地能够负担的畜禽粪便为30 t左右。欧盟的农业政策规定, 粪肥年施氮 (N) 量的限量标准为170 kg/hm2, 超过这个极限值将会带来硝酸盐的淋洗。综合以上数据, 我们取每公顷粪肥年施氮 (N) 量范围150~170 kg。每只鸡每天排放氮重量为1.032 g, 每只鸡每年排放氮重量为376.68 g, 据此则林地可容纳鸡连续存栏398~451只/hm2, 即26~30只/亩。

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差, 易在土壤中累积, 因此评价粪便磷养分的环境效应时, 既要考虑到因施用粪便磷养分的量, 也要兼顾土壤的供磷水平。过量的磷会通过土壤的淋洗而进入地表径流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Oenema[10]等研究认为土壤的粪便年施磷 (P2O5) 量不能超过80 kg/hm2 (约35kg P/hm2) , 过量会引起土壤磷的淋洗, 造成环境的污染。按每只鸡每天排放磷重量为0.413 g, 每只鸡每年排放磷重量为150.75 g, 则林地可容纳鸡连续存栏232只/公顷, 即15只/亩。

综合N、P两种因素的影响, 要林下养鸡不破坏土壤环境而实现良好的生态循环, 以放养密度15只/亩为宜, 这与罗艺等林下放养土鸡密度控制在10~30只/亩不会对柑橘林的植被和土壤形成破坏且可增加土壤肥力的研究结果相似。这里根据粪便排放N、P量来确定的适宜放养密度是按照放养鸡产生的全部鸡粪被这块土地利用的情况下, 如果放养中有把畜舍中鸡粪转移到其它地方利用的情况, 可相应的增加放养量来增加经济效益。

鸡粪中含有的养分种类很多, 这里只从氮、磷两种关键养分进行了分析, 林下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还有其它很多方面, 如:对林木生长、林下植被以及林内昆虫的影响;对植被凋落物的影响, 如对凋落物的形成及其分解产生等;对林地的土壤结构、肥力和生物化学性质等方面[11]。希望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林下生态养殖的知识、技术将更科学、更全面。

3 林下养鸡注意事项

开展林下养殖除了做好科学的饲养管理以外, 一定还要做好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做到健康可持续发展。林下养殖需要科学合理的利用林地资源, 不能以生态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效益, 否则, 就违背了我们推广林下养殖的初衷, 最终得不偿失。

目前, 国内关于放牧和养殖对植被及土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草原生态系统, 林下放牧和养殖对林地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 并且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大、中型家畜如牛、羊对林木和土壤方面的影响作用, 林下养殖小型家禽如鸡、鹅等对林地生态环境影响的报告则很少。

一般来讲, 在林下放牧和养殖, 畜禽的啃食和践踏能够导致林下植被的机械损伤。当林下养殖密度过大, 鸡对林木的根部进行刨食, 迫使林木根部裸露, 地被物遭到破坏。有研究表明, 林下养殖密度过大, 鸡的刨食行为对林下资源破坏很大, 情况严重时会造成林间寸草不生, 林下土地凹凸不平[12]。

同时, 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 粪污排放会超过土地自身的消化能力, 土壤吸纳大量鸡粪后形成氮、磷等富集, 使土壤过度肥沃, 不能实现林下养殖的生态平衡, 可能给树林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 发展林下特色养鸡业需高度重视养殖对林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阳铭, 彭祥伟, 张晓春等.重庆市忠县林下养禽技术探讨.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1 (4) :18.

[2]崔时典.林下围网养殖土鸡技术.现代农业科技, 2007 (2) :176.

[3]罗艺, 王阳铭, 潘学华等.林下生态养鸡合理密度探索.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2 (2) :16.

[4]邰胜萍, 陶宇航.林下草地放牧养鸡的生态观察.贵州畜牧兽医, 2004, 38 (3) :37.

[5]王方浩, 马文奇, 窦争霞等.中国畜禽粪便产生量估算及环境效应.中国环境科学, 2006 (5) :614~617

[6]朱兆良.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土壤与环境, 2000 (1) :1-6.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77-78.

[8]Anonymous.Code of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the protectionof water.London, UK:MAFF Environment Matters, 1991.1-80.

[9]Roland D A, Gordon R W, Rao S K.Phosphorus solubilizati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Proc.MD Nutr.Conf, 1993 (4) :138-145.

[10]Oenema O, Van Liere E, Plette S, et al.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manure policy options in the Netherlands.Water Sci.Technol.2004, 49:101-108.

[11]李双喜, 朱建军, 张银龙等.放养畜禽对林地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上海农业学报.2008 (2) :117-121.

上一篇:档案规范化整理下一篇:语境之于语用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