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储备

2024-06-19

木材储备 篇1

目前, 木材储备基地已经被列入我国“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其作为国内林业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举措, 常应对国内出现的木材外供不济、自产供应不足的安全问题。但现阶段, 我国生产林木所需的地区有限, 而社会对森林综合需求量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 以及生产林木所需的成本显著上升, 同时, 经济效益较低, 因此, 需要采取相关措施以应对目前所遇到的问题。而木材储备基地主要是以物质生产功能为主导地位的多功能用材林模式;并且在这个模式基础上, 提出以建设具有生命活力以及结构稳定的用材林生态系统来共同实现具有经济效益的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的多功能森林可持续发展经营对策。

2 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多功能森林经营理念

2.1 多功能森林经营的具体理念

多功能森林主要是以林地为基础, 经营森林生态系统, 生产多种产品组合, 即是一种针对林地及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其本质特点在于追求自然化但并不纯粹自然生成的森林生态系统, 遵循自然环境的生长规律, 以人工促成的方式, 促使森林生态系统得以发育。其主要生产社会所需的木材以及其他多种类型的产出。模仿自然生长法则, 以加速林木发育的进程。普遍依靠自然力、异龄、混交、复层、关注乡土树种等多种方式进行生产的多功能森林模式, 渐渐往永恒性森林的方向进行演变。

2.2 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的建设现状

近几年以来, 我国木材生产能力比较落后, 使用的木材资源品种比较单一, 而且木材的使用量与群众对木材消费需求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据相关统计, 2012年我国木材消费的总量高达5.87亿m3, 而进口量大约2.72亿m3, 几乎占其总量的一半, 可见国内对外的依存度比较高。随着各个国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显著加强, 导致原木进口的难度渐渐增大, 木材安全问题渐渐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重大资源战略问题以及复杂化的国际政治问题。因此, 现阶段我国必须重视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的建设, 立足国内, 不仅保护天然林, 也应该采取有力的对策, 大幅度提升木材的生产能力, 从而提高木材储备量, 以缓解国内木材的使用量与群众对木材消费需求量之间的矛盾。

3 木材储备基地及多功能森林经营的对策

3.1 多功能森林经营的对策

3.1.1 重点强化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

重视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的实施, 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理论创新等多个角度, 逐渐建立并完善多功能森林经营科技以支撑森林经营体系, 研究可实行的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模式、方法体系和评价指标, 并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监测, 为实践多功能森林经营提供指导。同时, 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综合结合林学、经济学、生态学及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理论知识, 运用相关数理统计的方法以及相关计算机可视化模拟等多种方法和技术, 从而大幅度改善森林作业法, 使之更为简单化、单一化, 为实现可操作性强、高效的多功能森林经营体系服务。

3.1.2 构建新型森林分类经营体系

现阶段, 主要调整目前的森林分类经营体系, 进而逐步打破森林生态建设二元分离、木材生产、水火不容的粗放管理以及旧式思维的模式, 逐渐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进行统筹兼顾, 精细化、集约化以及向适应性森林经营发展的方向进行有效的转变。实施简单化的森林经营做法, 比较适合目前丰富多样的多功能森林经营。目前, 国内通常将森林至少分为三类, 分别为多功能林、公益林及商品林。商品林主要是指以生产木材或者其他种类林产品的经济林和人工用材林, 最多的是同龄纯林。对于公益林主要是指特殊需要严格保护、严格限制采伐和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而多功能森林, 普遍允许在森林生态和社会效益不大幅度降低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利用性的择伐以及抚育性的采伐。因此, 不仅需要充分发挥生产木材功能, 同时, 也需要大力提倡增高其他种功能, 以鼓励多树种异龄化改造和乡土树种造林。

3.2 木材储备基地建设的多功能森林经营的对策

3.2.1 合理处理多功能间的对立统一与主辅

基于热、土壤肥力、水等技术、环境因子的限制, 木材基地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功能和不同的经济利益功能之间存有一定的矛盾, 例如增加水热条件较差的区域中木材生产效益, 极容易大幅度减少环境效益和扩大松类割脂量, 无疑打破了生态平衡, 严重制约了林木的生长。因此, 需要在坚持生态系统技术因子、可承载、可协调的原则, 科学应用促进、无损坏森林健康、兼容的非木材林产品生产活动, 以提升效益。同时也应该合理选择树种经营, 例如红松是比较典型的果材兼用的树种, 毛竹不仅能用于材用, 还具有优质的环境、景观和文化价值。

3.2.2 重视多功能森林经营规划的制定

制定多功能森林经营无疑为建设木材储备基地提供了前提条件, 我国需要从林分到经营单位等多个尺度的森林经营方案 (或规划) 。在多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政府及国家林业局的领导帮助下, 提供相应的资金, 组织相关林业专家而成立多功能森林经营规划组, 在对部分试点区域进行相关调研以及科学论证的理论基础之上, 开展操作性强的、比较有特点的多功能森林经营规划设计。对一定区域的森林经营范围内部所有的森林, 并在全方面调查摸清本底的理论基础上, 依据“依林定向”的要求以及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顺序, 对森林经营开始进行全方面的规划, 在规划的理论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森林经营方案。同时确立建设目标, 让当地的综合功能以及森林质量能够一定程度上大幅度提高。为了达到上述的目标, 需要对开展的项目内容、配套的关键技术以及具体工程计划进行统一的规划, 并且要积极进行详细的合理、科学的投入产出效益和工程预算分析。提出运行机制组织、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多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4 结语

随着国际社会生态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及危机感逐渐加强, 面对高度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 迫切需要合理、科学地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林业经营的思想, 提出相应的多功能森林经营建设对策, 大力建设木材储备基地, 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多功能森林经营, 从而为大幅度提高森林的质量水平提供指导性的帮助, 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曾祥谓, 樊宝敏, 张怀清.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的理论探索与对策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 2013, 2 (2) :10~16.

[2]张德成, 李智勇, 王登举.论多功能森林经营的两个体系[J].世界林业研究, 2011, 24 (4) :1~6.

[3]李峻.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3, 36 (3) :73~74.

[4]李剑泉, 陈绍志, 李智勇.国外多功能林业发展经验及启示[J].浙江林业科技, 2011, 31 (5) :69~75.

精心谋划木材储备战略 篇2

长远眼光引领木材储备

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方略。由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地域分布不平衡、林地单位产出低等原因,过去5年来,我国原木和锯材进口占世界贸易量的1/3以上,2012年进口木材2.35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需求量的近一半之多,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木材进口国。同时,国内木材刚性需求还在持续增长,木材供需矛盾会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我国木材结构性短缺相当突出,大径材、珍稀树种用材少。全球有86个国家和地区限制或禁止珍稀和大径级原木出口,国际CITS公约对220个树种木材限制贸易。少数国家别有用心,在木材进口问题上炮制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木材生产已从一般的经济问题变为重大的战略资源问题和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只有立足国内资源,加强森林培育,才能长期维护国家木材安全。

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是建设绿色湖南的好抓手。近年来,湖南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然而全省森林资源还存在整体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比例较大、树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林分中杉木、马尾松等针叶树占的比重偏大,其他树种特别是珍贵树种占的比例小,树种结构不尽合理。世界上目前有3个国家森林蓄积量每公顷超过300立方米,是湖南省的5倍至6倍。因而,湖南森林资源培育的潜力还很大,树种结构的调整空间也不小。这就要求湖南以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为契机,以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为途径,对林分进行提质培优,优化林分结构,培育大径材和珍稀材,通过扩总量、调结构、提质效,打造湖南林业升级版和精华版,推进林业发展方式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绿色湖南”建设贯注重要的绿色活力。

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是深化林业改革的强推力。“建立健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林业制度,创新和完善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治理体系”,是今后林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在这一体系中,国家储备林建设是一项重要制度。国家将划定的储备林纳入中央财政物资储备支持体系,实行契约管理、代储代管、轮换动用和市场调控。这项经营管理制度的成功实践,拉开了林业调结构、转型发展的大幕,对于下一步改革生态修复、森林经营和生态补偿制度等起到了先行先试。同时由于项目实施的主体是国有林场,能够为林场生产服务、职工造福,对于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全局谋划推进木材储备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对于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要始终站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制高点上,紧紧围绕绿色湖南建设这个大局来谋划。

一是目标要大。用最好的地,种最好的树,建最好的林,实现林地单位面积产量在现有基础上增长1倍、产值增加2倍,项目区林农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实现林业富民增效。到2020年,总体规模达到100万公顷,真正成为绿色湖南建设的中流砥柱。

二是规划要高。坚持科学规划,科学经营。采取先上后下、先下后上、几上几下、集思广益的方式开展规划设计,同时把木材战略储备规划与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造林项目、国家区域扶贫项目、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和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形成高质量、高水准的省级总体规划。每个市县都要制订好本区域的发展规划,每个项目实施单位都要编制好10年的森林经营方案。坚持优中选优,强化顶层设计。

三是布局要实。要因地制宜。根据湖南的自然地理条件,把五大基地(罗霄山、南岭山、武陵山、雪峰山、洞庭湖平原)片区作为主要项目区,集中连片建设大径级用材林和珍贵树种用材林基地,形成大板块格局。要民生优先,立足林业重点地区资源,以四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集区、边界地区和贫困地区)为优先扶持对象,盘活资源存量,突出地方特色,通过区域打造,推动整体发展。

创新思路推动木材储备

2013年10月《中国绿色时报》先后两次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湖南省“木材战略储备,源于基层的创新实际”的典型事例,木材战略储备与以往的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比较,可以说是一场变革。我们要敢为人先,大胆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林业生产的新路子。

首先,创新建设模式。一是组织模式。建立以国有林场为主、社会各类经济实体为辅的生产组织。把已解决职工“吃饭问题”(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和有林业外资项目支持的国有林场优先纳入,发挥其主渠道和主力军作用。同时以市场为导向,鼓励集体林场、联办林场、林业合作社、林业企业、林业大户等各类经济实体参与木材基地建设,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二是培育模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精选具有湖南特色的珍稀树种、乡土树种作为重点储备对象,在实践中筛选更多更好的混交模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其次,创新经营管理。大力推广四良(良种良地良法良态)技术,培育健康森林。结合国内成功做法和国外有益经验结合,探索建立契约管理、代储代管、轮换动用和动态监测的国家储备林制度。通过与代储主体签订责任书、合同书,严格管理办法、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规范有序地推进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建设。

再次,创新工作机制。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湖南省一项林业重点工作,建立以速丰办负责,计财、资源、林场、种苗、产业、造林等相关处室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为规划对接、管理协调、技术组装等提供优质服务。坚持走群众路线,实行开门办项目,全程引入利益相关方参与项目规划、设计、实施和监督。建立省、县、林场(乡镇)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实行“五定”(定任务、定进度、定要求、定责任、定奖罚)目标责任制,各市州、项目县、林场都要成立相应的项目管理办公室,积极争取将木材基地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和所需工作经费进入各级财政的保障“笼子”。

【木材储备】推荐阅读:

木材知识07-01

木材生产05-31

木材干燥06-21

木材流通07-02

木材材料07-11

木材机械07-17

木材进口07-17

木材物流07-25

木材保护07-30

木材应用08-23

上一篇:走进鼠标世界下一篇:双时间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