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社区十篇

2024-05-20

城乡结合社区 篇1

社区环境和谐是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质量的重要构成要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社区已成为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规划包括社区建设、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改造以及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建设, 把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建设作为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研究的切入点, 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构建城乡结合部和谐社区特征分析

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结合部是二元体制直接冲突、城乡差距最为明显、发展“断层”最为深刻的地带。只有解决好城乡结合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才能适应历史新阶段的要求, 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 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全面落实下去, 也是对《城乡规划法》宗旨的落实。

社会和谐发展。城乡结合部用地功能混乱、违章建筑林立、市政公共设施缺乏、环境污染严重、人居条件差、社会治安状况恶化。村民与城镇近在咫尺, 却享受不到应有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城乡结合部是“村首城尾”, 没有城乡结合部的和谐, 全局的和谐社会建设势必受到严重影响。

城镇化有序发展。迅猛的城镇化浪潮必然要有城乡结合部的协调发展相配合, 否则就会导致“城市病”丛生。我国在城镇化加速阶段出现城乡结合部发展失衡的问题并不奇怪。只要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决策, 就可以通过城乡结合部的协调发展实现健康有序的城镇化。

新农村加快发展。目前城乡结合部人居环境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仅与城区无法相比,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把借助城镇带动辐射力和发挥农村内在的动力结合起来, 克服人为障碍, 首先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加快郊区村庄的新农村建设步伐。

3 城乡结合部和谐社区规划

3.1 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规划

3.1.1 城乡结合部社区规划的原则

城乡统筹发展原则。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等方面统筹规划,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机制,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始终围绕“保障农民权益、增进农民利益”这一核心, 全面发挥城市化对农村社区发展的带动作用。

分类指导原则。城市社区、城中村、近郊农村社区的经济基础不同, 每个社区应从自己现有的条件出发, 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来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和区域一体化。

3.1.2 城乡结合部社区规划思路

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复合型住区转变。现代的住区功能应适当交叉、重叠, 以创造多义性、随意性空间, 这些均可以从规划的角度实现。

内向型社区向开放性住区的转变。传统住区往往是封闭的, 尽管小区内绿化及公共设施较好, 但无法向外提供服务;既造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复建设和浪费, 又使服务质量达不到较高水平。因此应注重内外环境兼营、各种设施沟通, 要营造开放的、良性发展的住区氛围。

居住区规划。城乡结合部居住区开发应打破传统的居住区一小区一组团配套的概念, 应以“中心网络型”住区开发模式为前提, 采用社区概念及小镇主题。营造美好生活环境, 建设中高密度又贴近自然的住区。可采用组团式布局模式, 居住组团布点不宜过多过散, 应与卫星城、中心镇的开发建设结合起来, 并合理组织公交系统, 与城市公交系统相衔接。

实施综合配套, 防止近郊农村社区发展成为城中村。严格规划, 制定合理的乡村规划指标, 合理进行村庄布局调整, 将分散村落迁址建成大规模的聚居区,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改变农村现行建设管理体制, 将农村建设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管理。

3.2 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改造

3.2.1 发展廉租公寓和中心村

为了满足流动人口与失业下岗等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 城中村改造要发展廉租公寓。从节约利用土地来看, 要对零乱的自然村进行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以经济实用的公寓式楼房为主的中心村。发展大型社区, 城市管理发展的趋势是实现规模化, 这样便于管理, 有利于提高管网、绿地、环卫等城市设施的效率。相应的, 要加强新村社区服务管理, 建立完善的医疗机构、公共系统、学校、文化场所等服务体系。

3.2.2 强化城市规划技术手段

土地利用规划。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对用地进行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和城市设计, 建立高效集约用地结构。遏止村民违章超标建房行为的泛滥和居住用地的肆意蔓延;引导工业的合理布局, 以防工业用地盲目膨胀。外来暂住人口逐步分流;闲置土地可用作临时停车场、绿化用地或其他公共活动用地;土地开发强度要考虑实际可行性、回报率及环境承载力。

形体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导则的要求下完成用地规划, 注意土地开发强度、绿地率和建筑物体量的关系, 保持建筑风格, 形成城市特色;借鉴联排式、通廊式、单元式等结构形态, 提高居住用地的建设集约度及住宅形象档次。

工程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工程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完成用地的工程规划;规划中的各项专项规划要考虑与现状用地及待更新改造的项目相结合。

3.3 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建设

利用自然山水形态。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要加速山岭植被的保育和恢复, 建立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山体植被保育区。维护和恢复河流水系和海岸的自然形态, 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维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

城乡结合部绿化系统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通过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对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和即将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恢复和发展, 使城乡结合部固有的自然、历史生态环境重现原有的面貌, 形成自然环境、物质环境、景观环境相互协调, 有序演进的良性体系。依据城乡结合部的整体景观格局, 增加城乡结合部绿化面积, 均衡布置块状绿地, 形成内小外大、内密外疏的绿地斑块系统。

建立绿色通道。通过绿道的规划策略, 增加景观中自然要素的连接度和栖息地之间的连通性, 增强营养物、物种和能量的移动运输。将点、线、面、楔、环形绿地充分连接使绿道从生产防护和美化功能逐渐向生态保护、游憩和文化遗产保护功能转化。

利用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视城乡结合部的农业用地景观。注重景观评价, 提高景观的“视觉质量”。在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与农田之间的过渡地带, 结合市域内林地、林带、农田、菜地等建设生态农业, 形成良好的绿色生态控制区。

4 结语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基础在社区。社区建设是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 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研究的关键是城乡规划, 需要进行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的战略规划、社区规划、空间规划, 通过规划的途径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不断促进城乡结合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保森.基于“和谐”思想的城市规划理论研究[J].城市规划, 2008.2

[2]雷诚, 范凌云.广州市城乡结合部土地配置的问题与对策-以番禺区为例[J].城市问题, 2010.2

城乡结合社区 篇2

(一)城乡结合部概念界定

城乡结合部是介于城乡之间的第三类社区,兼有城乡生活方式的特征,但又不同于城市和农村的特点。郑国恺①梳理了国内学者关于城乡结合部的界定后,发现已有的定义大多从空间说、定性说、形成说、或综合说这四个维度出发阐释的。基于不同的学术立场和研究视角,学者们提出了看似不同其实犬牙交错的定义,个人认为对城乡结合部应该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界定,但各个学科的研究者可以在这个框架内研究各自关注的问题。

(二)城乡结合部的特点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经济扩散的主要空间载体,农业与非农业、传统产业与现代业、正规经济与非正规经济并存共生,形成城乡结合部独具特色的“混合经济形态”②。经济类型上,高端与低端同在;经济要素构成复杂,有国有土地,也有集体土地,集体资产的比例较高③。

经济特点④: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和基础设施的落后性。

边缘性特点⑤: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不统一,管理体制的交叉,动态性和人口构成的多样性。

复合型特点⑥: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的混居,劳力、资金、生产、流通等集聚集中;商品经济活跃发达,技术、设备、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先导性以及从农到城动态的过渡性。

变异性特点⑦:城乡结合部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生活条件、空间地域发生重大改变。

(三)城乡结合部的“空间与社会”

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立场倾向于将城乡结合部当作一个过渡地域,认为城市化是必然路径,从而忽略了其自身发展的诉求。而加拿大地理学家Mcgee⑧在考察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中国东南部城市空间结构后提出乡村-城市边缘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城市-乡村空间结构理论”,更具比较研究的广阔视野。其强调历史文化传统对于城市空间的不同塑造,更强调城乡结合部地域的独特空间意义、空间价值和利益。

田毅鹏⑨则引入“地域社会”的概念,将城乡结合部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地域社会样态。在这一研究视域下,城市不再是一个统一的实体性的存在,而是由都心内城、郊区、城乡结合部等若干具有不同特征的地域社会组成。城乡结合部居民构成的复杂导致社会关系样态的复杂,呈典型的“社群区隔”特征,空间乱象,管理体制也带有极强的“二元性”。

综上,提倡将城乡结合部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域空间和社会样态加以看待,不要为研究的便利而刻意简单化,从而深化对城乡结合部研究的理解和重视。

(四)城乡结合部的功能

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发展中承载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刘杰⑩认为国内学术界关于城乡结合部研究存在“污名化”取向,缺乏对城乡结合部正面效应和功能定位的反思研究。他主要分析城乡结合部三个方面的功能:为我国的快速城市化提供了广阔的物理空间;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一种“正常”的生活场域;城乡结合部是原住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实现市民化的第一场所。

齐童、白振平、郑怀文11等人具体分析北京市城乡结合部,认为具有聚合、疏解、生态保护和发展功能。戚本超,周达12则指出城乡结合部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应急善后设施、绿色基础设施的所在地;城乡结合部对推动北京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乡结合部地区承担了疏解过度挤压的城市空间的职能;最后,城乡结合部通过绿化隔离带等起到改善环境质量的功能。

二、城乡结合部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

(一)城乡结合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站在不同的立场出发,发现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矛盾的综合空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学者多从城乡结合部本身及其管理入手,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 拆迁的利益处置;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产业调整;经济要素的整合提升,经济结构的均衡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13

2. 规划落实难,建设无序;产业发展水平低,畸形单一;基础公共服务供应不足;社会矛盾突出,社会管理难度大。14

3. 土地占用问题;经济问题;人口问题;基础设施问题;环境问题;社会治安问题。15

4.“城市烂边”现象突出;公共产品严重不足;产业发展缓慢;城市管理严重缺位。16

5. 城乡二元交叉管理,社会治理公众参与度低,社会治安顽疾治理难,违章建筑难以清理,环境卫生状况欠佳,民生设施建设滞后。17

6. 社区流动人口膨胀,成员复杂,人口倒挂。社区违法建设泛滥,安全隐患突出,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恶化。社区非正规就业普遍,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失灵。社区服务缺位、错位现象突出。社区组织建设问题较多。18

(二)创新管理、治理机制、改造路径和社区建设

在面对城乡结合部复杂的环境时,学者从创新社会管理、完善治理机制、寻求改造路径和重建社区等几个方面提出参考性建议。

如戚本超,周达19认为要理顺城乡结合部的管理体制,加强城乡结合部建设的规划,促进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贾凯20认为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清除乱搭乱建房屋,完善环境保护奖惩机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刘杰,向德平21发现目前治理模式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就事论事,缺乏对城乡结合部整体状况的宏观把握;二是简化论倾向明显,将城乡结合部的问题根源简单归结为管理模式的缺陷,转换治理模式就能有效解决城乡结合部的问题和困境。

(三)城乡结合部的专题研究

1. 土地问题22

在有关城乡结合部各类问题的研究中,土地利用最受关注、讨论最为集中。不少学者指出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重要性及利用过程的复杂性。

2. 外来人口23

现行城乡结合部改造多是政府、开发商、村集体及村民之间的利益博弈,将流动人口的利益排斥在外。一些城乡结合部改造实质上是变相地驱赶流动人口,同时也是位移城中村,不仅给流动人口带来了困扰,很难获得好的改造效果。分析城乡结合部改造对流动人口的影响、探索城乡结合部改造兼顾流动人口利益的路径有着重要意义。

3. 市民化和城市融入24

城乡结合部作为外来人口实现城市融人的关键空间,缺乏对外来人口空间实践的研究。“空间实践”、“城市融人”与“能动性”应统一在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的日常生活中去分析,让话语权回归行动主体,赋予研究者理解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城市融入的新视角。

4. 社区建设和社区感25

城乡结合部非定居性移民有着复杂的“社会世界”构成,其观念世界中,既有割舍不掉的“故乡情结”,又有一种深深的社区隔离感。非定居性移民社区归属感的疏离与游移,其实质是一种所属社会关系、利益关系在移民社区的双重缺失和空间错位而引发的社区认同危机。因而,城乡结合部应该构建一种新的公共性。

三、未来城乡结合部研究的切入点

由于利益分享机制的不健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往往会造成以出租房屋为生的居民失去了生活来源,以务农为主的居民失去了土地,本地的居民不能获得持续、稳定收益,社会保障的利益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再加之这部分人群往往劳动技能低,就业竞争力差。如何保障本地居民的正当利益应当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孔祥利26在城乡结合部政府治理的转型与突围一文中提到的有关城乡结合部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也极具社会学的思考和视角,如乡街体制并轨后政府职能的衔接问题,村居改制与社区整合问题等。

城乡结合社区 篇3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对城乡结合部社区商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从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商业发展特点出发,对北京管庄地区社区商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管庄地区城乡结合部的商业发展特点,提出了其社区商业发展的具体模式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 社区商业 管庄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对社区的研究一般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部分,对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第三类社区研究较少,而这第三类社区一般被称为城乡结合部。这类社区兼有城市和乡村的特点,但由不完全等同于城市和乡村,因而从概念上存在一定的争议。

美国社会学家罗吉斯和伯德格①指出,围绕着城市边界和城郊之外的区域,是既有农村用地又有城市用地的区域,农牧用地与建筑用地交错,城市与农村在这一地区出现交汇。该地区没有城市与农村的明显界限,而是两个区域的结合。

周婕等②认为严格意义的城乡结合部应符合三个条件:首先是该区域与城市建成区连接,同时具有城市和乡村的功能与特点,但是在行政管理上属于郊区乡镇管理。其次是非农产业比较发达,在其经济收益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再次是人口密度高于农村,但与城市核心区相比仍然较低。

一般来说,城乡结合部应该在城市中心10—50英里的地方,或者在居住人口超过5万的城市的5—30英里的地方,但这一数字会随城市人口和面积规模的变化而变化③。

依据以上界定,北京的城乡结合部主要集中在以五环路为主线,五环路两侧的区域,包括五棵松、丰台五里店、卢沟桥岳各庄、四季青镇、清河到西三旗、北苑、来广营、朝阳管庄、南苑西红门等地区 ,地域分布较广。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这些地区从原本的乡村逐步发展为城市,大量新的社区出现,社区商业也随之出现,但是由于其城乡结合部的特点,其社区商业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城乡结合部社区商业发展特点

(一)需求落后于城市,但领先于乡村

城乡结合部经济上落后于城市,各类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更是差距较大,在经济发展方面,该地区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经济结构的二元性。经济欠发达,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造成这一地区商业需求与城市相比不够旺盛的情况。但是与乡村相比,该地区对商业设施的需求又更为旺盛,原因在于区域内居民结构的二元性。乡村居民的习惯是自给自足,而城市居民则对商业设施有明显的依赖。

(二)社区商业需求以生活服务业为主,但发展缓慢

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大多为新建社区,一部分居民从城市核心区拆迁而来,一部分居民则被较低的房价和生活成本所吸引。新建社区往往商业设施不够完善,家政服务、维修服务、餐饮服务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缺乏,而这又恰恰是社区居民迫切需要的。需求旺盛,自然会吸引商家的到来,但是与农村相比,城乡结合部的房屋租金不具有优势,而城市核心区较为成熟的社区服务商家认为新建社区人气不旺,不愿意进驻,造成该地区的社区商业发展相对缓慢。

(三)商业业态仍然保留着农村集市的特征

城乡结合部居民生活需求旺盛,但受到经济发展不足的影响,购买力不强,居民需要的更多的是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对蔬菜、水果 、粮食等的需求处于首要地位。城乡结合部距离农村较近,交通便利 ,一部分居民直接到村中的集市进行采购,一部分农村居民也会到城乡结合部的集市销售自家出产的蔬菜和粮食等产品,因而城乡结合部的集市贸易仍然大量存在,而且非常兴盛,乡镇企业产品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周转快、成本低,能够取得高于一般乡村的收益。

(四)城乡结合部的商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

城乡结合部呈现城市农村与城市建筑的交叉和并存,城市居民与农村村民混居,城市、乡村风貌并存交叉是城乡结合部的一大外观特征。城市的发展使得各种新型商业业态在城乡结合部不断出现,如大型的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大型超市等,这类商业业态一般比邻新建高端社区,满足高端社区的消费需求,但同时,就在大型商业设施周围也散布着一些定期集市和庙会以及农贸市场。两种极端的商业业态和谐共存,这也是城乡结合部商业发展的特征之一。

二、管庄地区社区商业发展的模式及建设方案

社区商业由社区中心向外围延伸,其成型的模式有三种类型,分别为社区底商发展模式,社区商业街发展模式和购物中心发展模式。管庄地区老旧小区较多,一般没有配建底商设施,而新建小区已经配套了较为完善的底商设施,因此根据管庄地区社区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建议采用商业街和购物中心发展模式。

(一)管庄地区社区商业街发展模式及建设方案

目前管庄地区现有的社区商业街较少,主要分布在管庄路、朝阳路及双桥东路。朝阳路以北社区密集,但商业街匮乏,管庄路商业街发展较好,但其他商业街发育严重不足,导致社区居民购物相对集中,这也造成了管庄路的拥堵。给社区居民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在商业街的发展上,应考虑以管庄路为中心,发展纵横商业街网络。

目前,符合商业街发展条件的包括三间房东路北段、管庄路与管庄中心小学交叉道路、杨闸环岛北、京通苑社区主干道、朝阳路辅路与建国路和双桥东路交叉道路、通惠河南路与双桥路交叉道路东段等。这些街道地处社区中心地带,有一定的商业氛围,但商业发展还不完善,各类设施不够齐全,不能提供社区居民所需的全部商业服务。管庄地区社区数量多,居住成分复杂,既有新建商品住宅区,也有老旧平房区,在社区商业街的建设上,应因地制宜,分期推进,逐步发展。表1中列出了新建商业街道发展的具体建设规划。

三间房东路北段。三间房东路属于新建小区底商自然形成的商业街,但其商业服务功能不够完善,主要的商业服务设施为房地产中介、养生馆等,由于其发展条件相对成熟,可以考虑优先发展。

管庄路与管庄中心小学交叉道路。该条街道较狭窄,道路两侧商业发展欠缺,但由于该道路连接了建东苑社区、管庄东里社区和管庄西里社区三大社区,其商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条街道西段是建东苑社区内干道,有一定的商业发展基础,但层次不高,多为低质量商业设施,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应注重新型优质社区商业资源的引进。该条街道的东段地处管庄东里社区,区内有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等科研机构,对商业设施的要求不高,且过多的、喧闹的商业设施对科研机构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东段的开发应以与管庄路的交叉路口为主,其他区段可以考虑暂缓开发商业设施。

杨闸环岛北、京通苑社区主干道。该条道路相对狭窄,但发展潜力巨大。该条街道紧邻中百世贸杨闸环岛店,以及朝阳路商业街,在社区商业的发展上,应注意体现特色。由于朝阳路19号院为回民聚居区,但周围回民商业设施非常欠缺,因此该条街道应朝着回民特色商业街发展。在建设上应考虑配套建设回民超市、回民餐馆、回民小吃店及回民幼儿园等设施,与朝阳路南侧的回民餐饮店相呼应,形成回民特色商业街。

朝阳路辅路与建国路和双桥东路交叉道路。该条道路的东段地处瑞祥里社区,连接建国路、瑞祥路和双桥东路,已有社区商业设施包括超市、诊所、幼儿园等。该条商业街道路两侧店铺相对老旧,亟待改造,且由于其紧邻京通快速路,在建设中应注意提高商业街建设档次,引进优质社区商业服务资源。

通惠河南路与双桥路交叉道路东段。该条道路商业发展基础较好,附近有大型社区商业中心——永辉购物中心以及富华堂购物广场。由于其临近通惠河,水岸景观是该商业街的重要卖点。且该商业街已有商业用房等设施,道路条件良好,只要根据实际情况引进相关社区服务资源即可迅速发展。该商业街可以打造成为管庄地区最具特点的水岸商街,成为周围社区居民休闲购物的首选。

(二)管庄地区社区购物中心发展模式及建设方案

根据国际购物中心协会的分类,从商圈辐射范围看,购物中心可分为四类:邻里型购物中心、社区型购物中心、区域型购物中心、广域型购物中心。管庄地区现有的商业中心包括适佰家大卖场、京客隆管庄店、万鑫佰隆购物广场、富华堂购物广场、中百世贸杨闸环岛店、华联常营购物中心和长楹天街等七处。这其中,京客隆管庄店、万鑫佰隆购物广场属于邻里型购物中心,适佰家大卖场、华联常营购物中心属于社区型购物中心,富华堂购物广场、中百世贸杨闸环岛店、长楹天街属于区域型购物中心,但同时也部分承担了社区型购物中心的职能。

管庄地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正是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型阶段,社区商业发展水平较低,社区商业中心发展数量有限,但受建设等条件的影响,新建社区商业中心相对困难,因此可以考虑对原有社区商业中心和邻里中心加以改造,使之适应新的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如针对管庄路上的京客隆管庄店以及万鑫佰隆购物广场,可以考虑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服务设施,引进更多的商家,完善服务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管庄地区还有大片的处于转型初期的村落,如咸宁侯村,地处双桥东路南延长线,交通便利,居民稠密,但该地区商业设施严重缺乏,如果能在咸宁侯地区利用相对便宜的土地新建大型社区商业中心,这对管庄地区社区商业的发展将是有益的补充。

注:

①埃弗里特·M.罗吉斯/(美)拉伯尔·J.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②周婕,邹游.大数据背景下的城乡规划研究思考[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大数据与城乡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人民政府,2015:5

③Dolores Hayden. A Field Guide to Sprawl. W. W. Norton,2004

参考文献:

[1]赵立华.北京社区商业发展探讨[J].商业时代,2005(23)

[2]齐童,白振平 ,郑怀文.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功能分析[J]. 城市问题,2005(2)

[3]辛宁.北京城市社区商业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08(5)

[4]康健.北京社区商业提升的主要路径[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4(2)

[5]付建羽.北京城郊社区商业发展问题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1)

[6]付承伟,陈明星.国内城乡结合部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2010(12)

〔本研究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的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编号:2013BAK

04B01)资助〕

城乡结合社区 篇4

提 要:本文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特点及其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关健词: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城乡协调发展 1 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性质与特点

城乡结合部特别是大都市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由于受城市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双重影响,是城市化最活跃的地区。这些农村往往随着城市用地规模的迅速扩大,被成建制地划归城区,并逐渐被现代化城市路网、城市景观等所包围,形成完全不同于农村社区、而与城市社区相比又存在明显差别的社区形式。这种社区形式被形象地称为“都市村庄”。“都市村庄”的实质是在城乡隔绝的二元结构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农村社区被动城市化的产物[1]。它具有以下特点: 1.1 说是农村人又是城里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

首先,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征地的一项重要补偿措施是招工和转户,因此“都市村庄”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了国家职工和城市居民,这部分人大多仍住在村里。其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工商业比重大幅度增长,形成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经济结构。第三,产业结构变化导致村民职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逐渐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第四,生活条件有较大的改善。由于有大笔的征地补偿费,加上工副业有较大的发展,形成稳定的可用于村政和福利的“村财”收入。村民的生活水平、方式和文化教育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五,空间地域由农村地域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地域。可以说,“都市村庄”实际上己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说是城里人又不是城里人:与城市社区之间仍有很大差距

“都市村庄”虽然在很多方面具有城市社区的特征,但却以相对独立的形态出现,没能真正融入城市大系统中。主要表现在:首先,公共设施少,生态环境差。周围是规划有序的高楼大厦,充分展示着现代化城市繁华的一面,而在“都市村庄”中却几乎全是三四层的农民自建住宅,单门独户,新旧混杂,见缝插针,布局混乱。到处是“一线天”、“死胡同”,根本没有完整的道路系统,与城市社区形成鲜明对比。幼儿园、中小学、邮电局、公厕、垃圾站、社区活动服务中心等严重不足,更不用说生态绿地了。其次,外来人口多,社会治安差。由于城郊地区独特的行政隶属关系,导致出现不少“三不管”的地区,缺乏健全的社区管理制度和机构。农民大量出租房屋,外来人口集中。这些外来人口多数素质低下,又无固定职业,因此成了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再次,产生了新的“食利阶层”。本地居民以丧失土地为代价,突然获得了大笔的补偿费,通过入股分息和出租房屋,每天不动不作,也可得到可观收入。正是由于这一点,在年青人中出现了新的“寄生虫”、“二世祖”阶层,严重破坏了原有农村社区的那种朴实的社会风气,与现代城市文明格格不入。可见,“都市村庄”从行政体制上到地域空间上虽然已经并入城区,但离真正的城市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影响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的原因分析

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在被动城市化过程中,没能顺利地完成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的转化,其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制度上的原因,管理上的原因,也有社区自身对周围环境变化的适应力的原因。

2.1 根本原因: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结构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市化策略的失误,造成城乡隔绝的二元结构,形成农村与城市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在城乡结合部表现尤其明显,给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以及农村社区转型都带来不利影响。根据郑静的研究[2],二元结构特征在城乡结合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指导思想上,城市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村镇的地区本位主义、短期行为并存;(2)在群众观念上,城市社会化生产与小农封闭保守经营并存;(3)在建设实体形态上,完善的城市居住区、国营大中企业与历史遗留的乡村聚落、农田村地并存;(4)在建设行为上,城市现代化更新、循序建设与城效乡村因循守旧,无规划指导的混乱建设并存;(5)在规划管理上,城市的规划管理与村镇的各自为政并存;(6)在土地利用上,城市的有序划拨、集约利用与村镇的功能混乱,见缝插针并存;(7)在管理体制上,市、区级政府管辖范围与镇村级政府管辖范围并存。

上述二元结构及城乡分割体制的顽固存在,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国民经济难以协调发展,影响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成为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化的主要障碍。2.2 内外环境的嬗变:无法回避的阵痛

农村社区是以社区农民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并且以农业生产经营为基础而存在的。在财产关系上,只要是社区的户籍人口,就自然成为社区成员。其支撑产业是农业,并以一定面积的农用土地为生产资料。因而农村社区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地缘观念、亲缘观念是维系农村社区稳定的重要因素。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一套适应农村社区生活的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构,还有社区经济、传统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社区成员对传统农村社区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具有深深认同感和归属感。[3] 当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社区成建制地被划归城区时,农民脱离了土地,进入非农产业,旧有的社会经济秩序突然被打破。旧有的农村社区逐渐分化,社区主体的需求、利益阶层关系也在变化,社区成员的伦理观、政治观、生活观、时空观等都呈现出日益多样性和复杂性。面对这种突然的变迁,无论是个人还是社区都面临着如何适应的问题。因此,各种矛盾的冲突以及问题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2.3 政出多门:管理力度的弱化

城郊结合部农村在被动城市化之前是纯粹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有关管理部门的管辖范围与职责十分清晰,并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模式,虽存在不少弊端,但自成一体,形成一种相对稳定有序的状态。当这些农村社区逐渐被城市所包围,成为“城中之村”后,管理体制反而混乱无序了,管理力度反而弱化了。往往是农村管理体制与城市管理体制相互交错,区里有镇、镇里有街、街里有村,村里居民半城半农,有不少家庭中既有农业户口又有城市户口,村里既有村民委员会又有居民委员会。[4]另外,街道办事处与区级政府的派出所、工商所等派出机构是条与块的关系,难以很好地协调工作。这样,一个地方多种管理体制并存,缺乏城乡协调的统一管理,变成谁也管不了谁,使得城乡结合部社区中的矛盾与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从而使其成为外来人口的汇聚地、犯罪人员的安乐窝、社会治安的死角。3 制度创新与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实现城市现代化、乡村城市化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如前所述,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不能顺利地转变为城市社区,其根源是城乡之间存在二元结构。因此,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二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的情况下,通过建设性的管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5]显然,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在短期内完全消除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包括行政组织管理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才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途径。3.1 调整社区集体经济组织

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在现象上表现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文化观念形态的一系列变化,实质上是被城市化农民的经济关系的变化,即一种生产关系的变化和调整。因此,城市化过程在经济关系上就表现为农民在农村集体经济与城市集体经济之间的转移,是所有制关系的变化,是财产关系问题。在城乡结合部,特别是耕地被全部征用,农村村落成建制地被城市化的地区,农村的就业安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集体财产的去留等等,都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如果将原来适应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原封不动地搬过来,必然无法承担起城市化过程中组织载体的重担。在许多城乡结合部地区,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已经转为股份合作制的形式,但在分配形式上仍然沿用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分配方式,即只要是社区的人口,就可以入股分红。由于分配方式以农业户口为依据,农民虽然从事非农产业,但仍然不愿转为城镇户口或进入国有经济部门工作等等,影响人口城市化进程。可见,在城市化过程中对这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改造为城镇集体经济组织时,必须要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1)明确转制后集体的财产不可分割;(2)降低按户口分红的比重,利益向劳动者倾钭,留在集体的成员应以劳动者个人为单位参与分配;(3)对于转为城镇户口、升学、参军等人员,制定相应措施予以鼓励和必要的补偿;(4)集体提留一部分,作为村镇发展基金,用于公共设施的建设与村容村貌的改造;(5)制定必要的分配门槛,如文化素质门槛,文化达不到一定程度者不能分红;社会规范门槛,对游手好闲或有违法犯罪行为者给予处罚或不予分红,甚至开除村籍等。

3.2 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在城乡结合部被动城市化地区,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是突出的问题。城乡结合部多种管理体制并存,给农村社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弊端:一是行政色彩较浓,不利于社区居民自治;二是各业务主管部门直接制约过多,不利于调动社区的积极性;三是由于政出多门,一些部门之间工作相互牵制、推诿,不利于完善管理工作。[6] 理顺管理体制的关键,是把一般的社会管理职能和经济管理职能分工。一般的社会管理工作应向居委会、街道和政府各类社会管理部门靠拢,逐步纳入城市的各类管理体系。而城镇集体经济的管理工作则应该由单一部门来承担,这个部门在城市化以前,是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在城市化后,应该是城镇集体经济管理部门。此外,需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制定统一协调、互相配合的规范性文件,形成能够制约和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并把管理重心放在社区,在街道这一层设立综合性多功能的社区服务中心,做为城市基层社区服务的总协调机构。并组建居委会或村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组织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和社区服务网点等等。

社区建设和管理归根结底要依靠广大社区成员,可以说,群众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基础。目前,至关重要的就是要选择多种方式和方法,首先实现人的现代化,使社区成员懂得加强社区建设,创建文明社区是提高个人、家庭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社会健康发展、全面进步的需要,是切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逐渐摒弃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养成科学、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高社区自律性。这比政府自上而下采用行政手段来办更合适、更有效。此外要建立指导消费的机构,提出合理的消费导向,把人们的生活消费热点吸引到智力投资方面来,把更多的社会游资吸引到生产建设中来。3.3 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建设管理

当前,一些村镇领导法律法规意识淡薄,重人治、轻法治,以言代法、以权代法,违规操作,建设管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些村镇虽然制定了规划,但长期以来,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旧习惯旧观念仍在主导着村镇建设管理,有的甚至由风水先生指导建设,缺乏整体布局,“只见新屋,不见新村”,城乡结合部社区的建设处于混乱无序状态。

城乡结合部交通问题与规划重点 篇5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交通性质,交通问题,交通规划

1 城乡结合部的涵义及功能特点

城乡结合部,顾名思义指城市和农村交界的地带。自19世纪末中欧地理学从城市形态发生学的角度提出了“边缘带”这一概念以来,地理学、经济学、交通学等领域的学者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先后对这一过渡带提出了不同的术语,如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提出的“城市边缘带”,W.C.麦坎与R.G.波恩莱特提出的“限制边缘带”和“扩展边缘带”等等。发展到今天,人们普遍认为的城乡结合部的定义为:处于城市中心区边缘地带,在城市郊区化和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和乡村在社会、经济、文化等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农村向城市过渡的中间地带。

城乡结合部并不是城市和农村在地理位置上的简单相接,而是兼有城市土地利用和乡村土地利用,有城市属性,亦有乡村属性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地理单元,往往是不同机构、不同层次管理最混乱的地段,而作为地区发展支撑力量的交通,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城乡结合部往往较其它地区产生的问题更多也更加复杂,针对这种情况,寻求合理的交通问题解决途径变得十分重要,其中如何做好结合部的交通规划成为问题解决中很重要的一环。

2 城乡结合部交通性质及问题分析

2.1 城乡结合部交通特点

1)交通构成。

一般来说,城市交通构成以机动车为主,乡村交通以拖拉机、畜力车及自行车为主,二者在城乡结合部处交织的结果就是各类交通混行现象严重,而且各车种构成比例呈动态性变化,难以掌握规律。

2)交通流的时空分布。

由于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客运及物资运输的主要通道,交通流往往具有早高峰滞后、晚高峰提前并且时间分布相对分散的特点,交通的主流向多呈现出早上为入城方向,下午为出城方向的特点,并且不均衡性表现明显。

3)交通强度。

城乡结合部的交通强度受城市辐射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城市辐射交通强度在近距离范围内可用负指数曲线描述,呈现渐变性特点,表达式为

Ν(x)=Ν0e-x(a+bx).

式中:N0为市中心的辐射客流强度;x为与市中心的距离;ab为回归系数;N(x)为与市中心距离处的客流强度。

4)车速。

根据交通量自乡村向城市逐渐递减的规律,城乡结合部处越接近市区车速下降越明显,据实验观测,间距10 km时车速下降约40%,并且径向交通越靠近城市时受横向交通与径向交通各车种之间干扰的程度越大,导致车速越低。

2.2 城乡结合部交通问题分析

1)道路功能不明确,各种车辆混行现象严重。

由于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农村交界的特殊地带,该地区的交通结构是一种多种车型并行,车种比例动态变化的混乱状况。交通结构的不合理,使原本有明确功能的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杂乱使用,而且随着城乡结合部地区范围的动态性发展和经济活动频率的不断增加,这种公路、街道使用性质不明确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2)过境交通量大,道路通行能力不足。

作为城市职能的疏散地点和农村物资外销的必经走廊,城乡结合部往往集聚很多的过境车辆,这就需要一个有足够通行能力,规划完善的路网合理分配交通,而由于以往城乡结合部道路设施建设落后,布局不合理,路上的车流往往处于超饱和状态,很多道路上 “卡脖子”现象严重。

3)路网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城市农村互动发展的需要。

城乡结合部的交通组成复杂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从农村到城市车种组成比例相差较大,这就造成了路网中各道路等级的变化与交通流数量和种类的变化不能协调,路网等级的更新往往落后于车辆组成的变动。

4)静态交通设施建设不完善。

目前,停车难已经成为交通领域一个老大难问题,尤其是在土地利用构成不甚合理的城乡结合部显得更为突出,该地区的停车场建设往往存在位置不合理、停车泊位不足、乱停乱放、管理混乱等问题,不能与动态交通设施很好地衔接。

3 城乡结合部交通规划重点

城乡结合部交通规划的目的就是根据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需要,在预测城市扩张速度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未来产生的交通需求,确定出城乡结合部道路的数量、等级构成、布局形态、交叉及枢纽位置等,使交通更好地为城乡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对结合部甚至是城市的用地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引导城乡良性互动发展。根据目前城乡结合部交通特性及存在的问题,可以确定规划重点如下:

1)合理规划道路布局,使道路设施的规模建设与高效利用相结合。城乡结合部特殊的地理区位决定了该地区交通的发展要同时依赖于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道路建设数量过少不能满足城市和农村间的过渡需要,过多势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有限的土地资源也不允许仅仅靠增加道路的建设数量来解决交通问题。因此,提高城乡结合部地区道路合理布局和有效利用极其重要。城乡结合部的交通规划必须纳入城市交通规划和对外交通总体规划中,并要满足近远期交通发展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的要求。规划出的道路走向、路网密度、线形标准、设计速度、运输能力等既与城市道路系统构成一个相互协调、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又要保证农村的低等级道路能够向其顺利过渡,此外,还要保证良好协调区域内部各种道路的结合分布,保证与商业区、港口、码头间的衔接畅通,使客货运输高效便捷,转运方便。

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近年来,土地的粗放型开发使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公共交通资源配置往往呈混乱状态,在时空分布上达不到及时、高效、通达的标准。因此,公共交通在城乡结合部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要使其真正成为缓解农村向城市过渡过程中交通压力的有利手段,必须把公共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统一部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深化公交优先政策,使公共交通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居主导地位。其中,因地制宜解决其空间分布的可达性和时间分布的连续性最为重要,除加大建设力度,使其建设形成一定规模外,更重要的是要使其发展逐步形成体系化、网络化,缓解交通压力。

3)合理解决换乘问题,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城乡结合部的交通出行中很大一部分采用私人交通方式,这是造成路上车流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这部分交通流直接进城必定会给城市交通带来更大的压力。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今天,为人们创造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利用途径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此,在城乡结合部的地铁站、公共汽车站周围建设驻车换乘站,有效地将高速公路、地面公交、城市轨道交通、汽车停车和商业布局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合理组织交通,提高交通安全性。

4 结束语

城乡结合部的交通问题具有多样性和相关性特点,解决模式也并不固定,在进行交通规划时,我们必须考虑以上要点,因地制宜,以城市带动农村、农村服务城市的发展原则为主导,实现城市和农村的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炜.城市交通规划[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付加锋,宋玉祥,马延吉,等.城乡结合部交通优化机制及其规划设想[J].城市,2001(4):54-56.

[3]赵敏.城乡结合部交通规划与布局研究[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2,17(4):76-79.

[4]徐吉廉,赵同安.在城市城乡结合部交通规划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1990(2):1-4.

城乡结合社区 篇6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推进,“郊区化”的扩散现象越来越突出,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与经济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这个发展进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做好城乡结合部的规划与布局,让其在为城市发展中提供土地与劳动力的同时,也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更多了休闲空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城乡结合部的界定与特征

(一)城乡结合部的界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出现了“郊区化”扩散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在城区与乡村连接地带,出现了既不同于城市,又异于农村的过渡地带,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城乡结合部。

有关城乡结合部的概念,最早是在19世纪末中欧地理学所提出的“边缘带”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之后1936年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提出了“城市边缘带”;1942年安德鲁斯提出了“乡村—城市边缘带”;1953年W.C.麦坎等人提出了“限制边缘带”和“扩展边缘带”等概念。[1]

我国有关城市与乡村过渡地带的定义主要有四种,分别是:郊区;城乡边缘带;城乡交错带和城乡结合部。一般认为:“城乡结合部是位于中心建成区与外围纯农业腹地之间,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具有城市与乡村双方面特征的过渡带。”[2]

(二)城乡结合部的特征

城乡结合部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等决定了其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1、互相交融、不可分割。

从地理位置上而言,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和农村的中间,是一个过渡地带,但其与城市和农村的界限无法进行精确划分,他是与城市和农村互相交融、不可分割的。

2、两重特性、动态发展。

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又不同于农村,但同时又兼有两者的特性。这部分区域既受城市又受农村的经济与发展辐射,区域和位置呈现以城市为核心不断向农村扩散的动态发展性。

3、资源丰富、市场后盾。

相对于城市而言,城乡结合部资源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空间与资源上的补充。与此同时,城乡结合部往往还承担着城市市场,尤其是农副食品供应后盾的作用,是城市菜篮子的源头。

4、绿化依托、休闲去处。

相对于城市高楼林立的状况,城乡结合部则生态环境更为清幽。随着农家乐等休闲农业旅游的拓展,城乡结合部会成为都市人节假日休闲放松的首选之处。不仅如此,城乡结合部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提升城市的空气环境和生存质量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三、休闲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一)休闲农业的内涵

休闲农业(recreational agriculture,leisure agriculture),最早是台湾用词,我国大陆地区早期惯称为“观光农业”,后也称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其它相关的名词有:观光休闲农业、观赏农业、观尝农业、体验农业、旅游生态农业、田园农业、农村旅游等十余种。[3]

休闲农业最早以乡村旅游的形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当时英、法、意约有60多万家农场为乡村旅游者提供住宿,瑞士、奥地利、瑞典等国的诸多农场也开始改造旧式农场,通过开发传统农舍、沿海乡间别墅、手工作坊、葡萄园等特色项目来接待乡村旅游者。到19世纪初,德国就出现了由政府提供小块田地,供市民做自给自足的小菜园。[3]

近20年来,休闲农业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为德国、日本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德国休闲农业的主旨是为市民提供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园之乐。日本都市农业的主要作用体现为“食”与“绿”。台湾地区的都市农业大致与德国的市民农园相同。[3]

根据先行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可知,虽然休闲农业中规模较大、但对市民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主要有四大类九种形式。分别是:第一类,农业型休闲,包括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农园公园、教育农园;第二类,生态型休闲,主要形式是森林旅游;第三类,度假型休闲,主要包括休闲农村、农村留学、民宿农庄;第四类,文化型休闲,主要形式是民俗旅游。[4]

(二)休闲农业的特征

1、休闲农业依赖众多资源,以农业为主。

“休闲农业”字面上带有“农业”的产业性质界定,但理论界对于休闲农业到底应该归属第几产业,目前尚无定论。休闲农业横跨第一、第二和和第三产业中,其依托的资源也涵盖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但大家公认的是,休闲农业的主体是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而农业资源与生态资源往往城乡结合部要优于主城区,尤其是农业资源的城乡结合部优势更为明显。

2、主体资源的容量有限,需要长期的保护。

一个休闲农业旅游区所能容纳的游客人数客观上存在着一个极限值和一个最适值。超过容纳上限的游人的过度密集会引发诸多环境、经济和社会等问题,甚至影响区域休闲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5]与此同时,休闲农业赖以生存的农业资源和自然景观又极易为人为活动所破坏。这要求我们在开发休闲农业旅游的同时,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眼光,开发与维护并重,并且要长期关注资源的保护。

3、游客参与的程度很深,与环境相互影响。

如前所述,休闲农业的形式主要有4大类9种,休闲农业旅游体系庞大、内容丰富,面对众多休闲形式,游客的参与也各式各样,如直接参与农业生产、采摘农产品、品尝农产品、体验农家菜等生活生产实践。可见,休闲农业实践性和体验性强,游客的参与度很深。游客在享受相关休闲文化与休闲农业活动的同时,他们的行为又会反作用于文化、资源、甚至经营管理模式等等。所以游客与环境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4、形式丰富且寓教于乐,教育休闲两不误。

我国目前农业休闲游的典型形式包括森林旅游、观光农园、农园公园、休闲农场、市民农园、教育农园、农村留学、民宿农庄、民俗旅游等。休闲农业旅游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群的追捧,因为这种休闲方法,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放松,比如,民俗旅游还可以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再比如,市民农庄,农村留学等形式还能体会动手的乐趣,教育下一代农业科普知识,并让他们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所以这种休闲方式是形式丰富且寓教于乐,休闲教育两不误的,正因为如此,休闲农业也必将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与喜爱。

四、城乡结合部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

基于对城乡结合部特征的分析和休闲农业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城乡结合部发展休闲农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有着深远的发展意义,这种深远意义尤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模式的建立:

(一)市场化生态保护模式

都市发展依然需要依托城乡结合部的生态环境,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展需要城乡结合部大量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的支撑,这是两者的共同点。我们相信,随着休闲农业项目的深入开发,这个理念更会深入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心,那么生态保护意识与行动也必将深入人心。除此之外,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展,还为农业与生态资源的保护引入了市场化运作模式,很好地节约了政府财政支出,是一条保护资源的良性发展之路。

(二)短渠道农业经营模式

通过休闲农业的观光农园、民宿农庄等项目的开展,都市消费者可以最直接地享受到来自田间地头的“绿色蔬果”。这样不仅省去了中间流通环节的耗时和加价,还保证了蔬果的新鲜度。可以说这种短渠道的农业经营模式对农民和消费者都是最好的模式。

(三)生态式周末度假模式

城乡结合部位于主城区的外围,地缘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并且路程不算远,一般当天或两天足够休闲和往返,适合都市人周末短途出游。因此对于这种生态式的周末度假模式必将越来越受到都市人口得追捧,必将成为短假期内旅游的主要选择。

(四)寓教于乐的自留地模式

随着城市居住密度的增加和蔬果污染度的加重,以及城市孩子对农作物认识的匮乏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期望自家可以有一片蔬果自留地。可以说,城乡结合部成为了市民拥有自己自留地的最佳地点。市民可以周末或者闲暇的时候去耕作自己的土地,并随时享受绿色瓜果。这种模式在德国最先推出,现在也受到了我国消费者的喜爱,我们也相信城乡结合部是最适合打造这种模式的地段。

五、总结

通过对城乡结合部特征的分析和对休闲农业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城乡结合部发展休闲农业不仅仅可以打造市场化的生态保护模式、短渠道的农业经营模式,还可以为城市人口带来生态式的周末度假模式和教于乐的自留地经营模式。可以说,在城乡结合部发展休闲农业意义深远,休闲农业是城乡结合部产业发展的良好模式。

摘要:城乡结合部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等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休闲农业这种资源依赖性极强的休闲旅游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城市人口的追捧。基于此,作者对城乡结合部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意义从生态保护、农业发展和居民需要等几个维度做了探讨。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休闲农业,生态保护,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爱清,王月霞.城乡结合部特征及划分方法[J].经济论坛,2004.1.

[2]秦明周等.城乡结合部土壤质量变化特点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地理学报,2000.5.

[3]毛帅.徐州休闲农业居民行为与市场细分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2006.

[4]毛帅.徐州休闲农业旅游市场细分研究[J].当代旅游,2009(12):30-32.

城乡结合部学校英语教育问题探微 篇7

在最近几年中, 班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从三年前的每个班两三个到如今的每个班十来个, 差不多达到每个班的30%左右, 无论是数量的变化, 还是英语水平的差异都值得我们英语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进行更深的思考.下面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接触到的两名学生为例来初步探讨这个话题.

去年班上新转来两个学生, 俩人都没有学过英语, 他们连26个最简单的字母都不会读更不会写.一学期过去了, 张某在期末考试中考了71分, 已能初步跟上其他同学, 而刘某只考了30多分, 对于英语仍然一窍不通, 跟刚来时没有太多的提高.我在看到他们成绩迥异的同时, 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和思考.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它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各方面行为习惯的养成.然而大多数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却是缺失的.外来务工人员大都早出晚归, 只有挣钱的时间.据调查显示, 四成以上农民工谋生的手段就是出卖体力或摆小摊卖大众化的蔬菜水果, 其中不少人靠强体力劳动或延长劳动时间来换取报酬.太阳还没出来, 他们便匆匆离家挣钱, 很晚才疲惫地回到家里, 很难再拿出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子女的成长和学习.更不要说英语方面的辅导和督促, 大多数的家长不是不懂就是无暇顾及, 家庭教育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对于我来说, 作为这两个孩子的英语老师, 应该说是幸运的, 因为尽管这两个孩子都没学过英语, 但家长都是重视他们的英语学习的, 为此都给他们买了一些课外辅导书, 这让我感到十分的欣慰.因为对于孩子来说, 他们的学习的确需要家人的支持和鼓励, 尤其是困难重重的英语学习.

其实,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更需要家长的重视、老师的关注以及同龄人的理解,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他们在逐步地摆脱半成熟、半幼稚的同时, 在身体和心理上也逐渐走向成人化, 他们或迷茫或冲动, 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也常常发生冲突, 此时, 他们需要同伴的理解, 他们更渴望家人的爱护与支持.作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他们跟随着父母, 背井离乡, 来到异地他乡, 面对着陌生的城市, 陌生的学校老师和同学, 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有偶尔的孤独感和种种的不适,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都会逐渐的好转, 但是成绩上的落差却是难以轻易平复的, 尤其是对于他们来说更为陌生的英语.此时自身的努力、老师的关注和家长的鼓励三方面缺一不可.

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英语作为一门非母语的语言, 它的学习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诵读和背诵, 而对于英语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来说, 所花的时间自然就更多了.反复的诵读背诵比起看小说或看电视, 当然枯燥乏味, 如果他们不能耐住寂寞和有足够的信心, 那么英语的进步就难上加难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 英语的学习是艰难的, 但如果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技能技巧的指导, 对于这群在英语学习上迷茫的孩子来说, 无疑是指点迷津般的可贵, 其实这也是他们中途加入前所缺失的宝贵财富.比如说, 最为枯燥的、也是很多学英语的学生最为头疼的背单词, 教师就可以对他们做适当的指导, 有些单词只要记住他们的词根, 再做适当的变化就行了.以care为例, 可加后缀ful, 构成形容词careful, 表示小心的, 加后缀less, 就构成careless, 粗心的, 是小心的反义词, 而在careful后加ly构成副词carefully小心地.有些单词是复合词, 如crossroads十字路口, 就是cross和roads的合成.而大多数单词可以根据音节去记, 如果训练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拼读规则, 记单词就容易多了, 而且还不容易忘记.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需要经常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 一些简单的问题, 可以让他们回答, 让他们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愉悦感, 让他们逐渐摆脱在英语课上的无助和孤独感, 从而促进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的动力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后, 也应该给予他们一些基础知识方面的辅导, 帮助他们尽快改变在英语学习上的困境;还要在平时多留意他们的思想行为变化, 出现问题时, 注重进行思想方面的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 使他们能够迅速地融入现在这个集体, 并且健康快乐的成长.

对于班上的张某和刘某, 为了让他们尽快地赶上其他同学, 适应英语的学习, 我自然也是颇费心思, 除了平时的作业要求对他们适当的降低外, 还给他们布置一些基础的题目, 张某每次都认真的完成, 错题都认真订正, 态度比较端正, 而刘某就相对来说比较马虎, 时而做, 时而不做, 订正更是敷衍了, 学习的态度, 学习的热情相差甚远, 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就不奇怪了.

三、家长的鼓励和支持

这个特殊的群体, 英语学习上起初的劣势毋庸置疑, 除了需要自身努力和学校同学老师的鼓励帮助, 还需要家中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张某和刘某的家长自然是关心孩子的, 更关心他们的英语学习, 甚至可谓煞费苦心.张某的家长对于他学习英语的各方面都比较关心, 从背书到作业的完成情况.当然, 更重要的是, 张某自己也很要强, 肯花时间, 尽管可能背书或默写订正有时比别人晚一点完成, 但最后肯定一个个都能完成的.相比较而言, 刘某的父母对孩子的英语学习的关注较之张某家长, 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从第二学期初, 他妈妈非常急切地来校寻求老师帮助, 提供方法的情景来看, 我觉得, 尽管可能他们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学好英语, 但除了给他买过几本辅导书之外, 更多的关注也许在忙于工作而忽视了.一学期过去了, 儿子的成绩一如往常, 没有任何进步, 父母真急了, 愿意在家花时间教育孩子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但孩子成绩的改善, 除此之外, 更需要孩子本人的刻苦和努力.

外来务工人员的低收入和繁重的工作量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外来务工人员自身文化素质的低下, 不能辅导小孩的学习, 因此关注的方式一般只是询问.而这种询问只是机械式的询问, 并不能让他们的孩子感到温馨和安慰, 相反, 只会让他们产生淡淡的忧伤.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的繁重, 导致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教育孩子, 每天用于教育子女的时间平均不足一小时.心灵上的空虚和父母对孩子学习生活的漠视很容易使他们放弃较难的学科的学习, 还有可能形成不健康甚至畸形的性格.

四、社会的关注和包容

有些家长因为自己吃了文化低的亏, 所以他们很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 特别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 有的还不惜重金给孩子买大量的课外书, 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 彻底摆脱现实中的困境, 但对孩子具体的学习生活的关心, 就少之又少了.因为这种特殊的周遭环境, 他们的孩子生活适应能力往往较强, 性格往往有些内向, 自尊心强, 在思想上要比一般同龄的孩子成熟.家长虽然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对其孩子受教育程度的期望值也较高, 但由于工作较忙, 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能在经济上进行一些投入和帮助, 而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常常很少有时间顾及, 缺乏有效的家庭指导, 无法进行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也较少有情感上的交流, 这就需要整个社会给予他们一定的关注, 通过政策的宣传和一定的帮助手段, 使他们这类家庭迅速地融入这个城市, 改变他们的惯性思维, 也给他们的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我们的学校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 尽可能多地与家长多沟通, 强化家长与学校的联系与沟通, 让学校了解学生的校外情况, 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校内情况.加强宣传, 制造有利氛围, 让外来务工人员切实重视子女教育问题, 并配合好学校的教育工作.学校可建立外来学生家访制度, 加强沟通, 掌握情况, 进行帮扶;也可以结成帮扶对子, 弥补家庭教育活动的缺陷.

城乡结合社区 篇8

一、城乡结合部学校生源的特点

城乡结合部临近市区,不少本地村民用耕地建房出租,以明显低于市区的价格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租住。这造成城乡结合部学校生源复杂,有个体工商户、基层服务人员、靠自建房出租为生的本地村民、单位居民的子女等。

二、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

1.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

部分学生在家常与父母发生冲突,在校顶撞甚至辱骂教师;部分学生喜欢与社会青年来往,时有恐吓、抢劫等犯罪行为;班集体出游时在车上抢位置,常在教室的课桌凳椅上涂鸦。种种现象表明,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的公共道德素养不高。

2.不良的学习习惯

城乡结合部区域教学条件相对薄弱,这里的学生学习能力总体水平较低。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系统的学习计划,自主学习能力弱,过多依赖教师的督促;易开小差,许多不愿意回答问题,不愿做练习,也很少对一些问题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看法;没有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更没有阅读有益课外书籍的习惯。

3.不良的日常生活习惯

部分学生经常迟到;初一的学生还不会扫地,没有良好的劳动习惯;部分学生没有运动等健康的兴趣爱好,有的染上了网瘾。

三、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1.学生自身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断奶期”,个体思想不成熟,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但又想自我独立,容易发生心理冲突,也容易受到暗示。

2.学校教育的误区

城乡结合部学校向来重智育,轻德育,再加上投入少,发展滞后,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不重视,或没有系统有效的行为养成教育,见一桩抓一桩,治标不治本,无法使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从根本上得到矫正。

3.家庭教育的不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后期的行为习惯养成有巨大的影响。学生的家长很多是当地的村民,或者外来务工等基层工作者,自身文化程度不高,精力有限;部分家长生活起居不规律,或倒班,或起早贪黑,子女在中午和下午放学的空当去了哪里,与什么人来往,做了什么根本无从了解。孩子放学便“放羊”,家庭缺乏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4.周边生活环境的消极影响

城乡结合部违法犯罪现象严重。部分学生粗口不断,随地吐痰,有攻击或破坏性行为,甚至辱骂教师。这些陋习无不跟学生日常所听所看所接触的人有关。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差,公共场合少,黑网吧众多,染上网瘾的学生比比皆是。

四、城乡结合部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

1.学校教育的矫正策略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这里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组织系列主题班会或者专项的心理辅导课。其次,开发有关习惯教育的校本课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可作为习惯的内容范本,但它们的内容比较模糊笼统。为了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矫正学生的行为习惯,开发校本课程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此外,还可以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爱来学校,远离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注意营造气氛,在校园里张贴警句、标语等。

2.联合家长和社区的力量,加强校外管理

提高家长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认识,可以向大学等地方招募志愿者集中社区管理,让志愿者给学生辅导功课,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有益的课外活动等。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健康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放学后有地方可去,而不是在放学路上或其他地方闲逛。

3.加强与政府等职能部门的合作,治理城乡结合部的治安

发挥政府等职能部门的力量,专项整治城乡结合部的治安。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提高城乡结合部居民的意识,抵制违法犯罪现象,改善城乡结合部的治安环境。组织居民开展健康有益的休闲娱乐活动,消除居民聚众赌博的现象,为城乡结合部学生的习惯培养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总之,只有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各方面通力合作,才能从根本上矫正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本文作者为广西师范大学2010级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学生)

社区城乡环境整治简报 篇9

xx月xx日,街道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题会议部署工作,会上就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督导中发现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通报。街道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参加。

会后,包片领导、包村干部迅速下沉村庄主持召开保洁员会议,布置推进工作。

xx月xx日通过对各村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回头看”,其中xx、xx、xx、xx、xx、xx庄、xx等村庄行动快、责任心强,率先完成了整改并上传照片。

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篇10

一、班级文化建设从“领导班子”开始

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小学来说,班主任老师的选择尤为重要。班主任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需要相应的组织能力,最关键的,是师德和对学生的爱。前段时间沈阳某学校老师向15年前的学生致歉的新闻一度引发热议,事后致歉固然是良心未泯,最好还是不要留下这样的遗憾。一个充满正能量,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传递给学生的好老师才能引领出优秀的班级文化。

小学生的“三观”还未形成,从众心理非常普遍,因而优秀的班干部对班级文化的引导作用不可估量。让小学生自己管理好班级,班干部能带领大家做好的事。这样既能锻炼班干部们的个人能力,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

二、软硬件双管齐下建设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中的硬件文化,即可以一目了然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室墙壁上的标语、教室后面的板报等。而班级文化中的软件,则是无法直观看到,而是要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的隐性文化。

说到城乡结合部小学的班级文化,第一个需要关注的就是班级卫生。也许这样的学校教学设施不够完善,但是倡导学生将卫生达到窗明几净的标准仍会让人觉得心情舒畅,坐在这样的班级里学习,精神也会好些。其次,就是班级的布置。在黑板上方,可以由同学们共同选择一句激励大家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作为班级的座右铭;教室后方的黑板报,要鼓励同学们经常进行新的排版设计,让班级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还能培养大家的策划创意与团队合作精神。此外,建设班级“图书角”“英语角”“科学角”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相对于硬件建设,班级文化的软件建设见成效的周期可能更长,也更为隐蔽。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小学班级软文化建设而言,最容易实现的就是选定一首脍炙人口的班歌。班歌可以选择一些已有的励志歌曲,最好的办法就是老师同学共同利用已有歌曲的曲调填写符合自身实际的歌词。班级文化软件建设中的另一个要点是建立班级契约。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民主征集的方式制订属于自己班级的班规生约,让大家自己确定自己该遵守的纪律准则,自己给自己制订努力学习、团结同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成长目标,在彰显自身主人翁的自豪感的同时,也让这些家庭教育相对不足的孩子从小懂得遵规守纪,为将来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打下良好基础。

三、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1)班级价值观。对于小学生而言,深奥的道理他们难以理解,此时应该发挥榜样效应,帮助他们树立简单的价值观。在爱心捐款时,有的学生将自己的压岁钱全部捐出,对于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可以评出“爱心大使”,以此作为鼓励和激励,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意识。

(2)班级精神。每个班级都应具有独特的班级精神,在小学班级中,班级精神应言简意赅且富有哲理,可以以班训的形式存在,如文明高雅、乐学善思、恒者能胜等。

(3)班级形象。班级形象是班级文化的外在体现,它包括班风和班貌。班级形象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参加班级活动或者学校活动,在其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文化。

班级文化说到底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由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在实践中必然会反作用于学生主体本身。因此,建设班级文化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纠正、改进、完善,让良好的班风始终伴随城乡结合部小学班级中农民工子女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黄玉梅.浅谈农村学校之班级文化建设[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

上一篇:《国闻报》论文下一篇:边坡加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