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发展城镇化论文十篇

2024-08-07

建设新农村发展城镇化论文 篇1

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应该同步进行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向城镇生活居住,放弃农业进入城镇二、三产业,其中即包含人口聚集变大的农村逐渐演化为城镇,使小城镇增多,也包含现有市、镇的增大过程。城镇化的结果必然是城镇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城镇增多、变大,农村变弱。新农村建设是对现有农村规划、维修、改造,尽管近年来一直在倡导合村并居,但现实中付诸实践的很少。

中国的建设思路是即搞城镇化又搞新农村建设,而不是只重视发展城镇,放弃农村,这和中国农业大国的国情是分不开的,那种完全靠城镇来发展中国的思路是行不通的。13亿中国人的粮食问题是需要中国自己解决的硬任务,中国的发展必须依靠农业的稳步增长。“三农”问题是关系中国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是政府和媒体时刻关注的首要问题,城镇化恰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2),因此,中国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的发展之路是正确的。历史上,有的拉美国家在城镇化建设中,只重视发展城镇,不顾及农村,造成农业减产、农村衰败、城乡居民贫富日渐悬殊的教训,也从反面说明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农村发展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城镇化发展又拉动农村经济,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才能使中国经济稳步发展。2005年6月,在农村税费改革会议上温家宝同志曾说过,我国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即使达到60%~70%时,仍有相当多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推进城镇化,也要建设新农村,让农民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避免有的国家曾经出现的农业萎缩、农村萧条、农民损失,是必须解决好的历史性课题(3)。

二、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作用

1. 相互促进作用。

(1)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城镇化可以实现农民富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由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业产量有限,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一般比在农村时经济收入高,这样农民财力会大大提升,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城镇眼界的开阔会让他们有能力建设自己的家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能。13亿中国人,9.4亿农民,人均耕地1.41亩,仅靠农业让农民富裕起来是不可能的,更谈不上拿出财力去进行新农村建设(4),因此,必须发展城镇化,引导农民进城,减少农民数量,增加人均耕地,通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农业,让农村居民过上好日子,为新农村建设积累资金。

城镇化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城镇化的发展使一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二三产业得到发展,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农民土地的规模化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可能,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推进了农业的优质发展。

城镇化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城镇化的发展,增加了农村与城镇的人口流动,农民进城可以受到城市人的精神熏陶,提升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精神面貌,树立新型农民形象,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农民。这样,在中国的新农村中,不仅环境美了,基础设施强了,农民的外表形象漂亮了,言谈举止也文明了,中国的农村将变成彻彻底底的新农村。

(2)新农村建设可以反过来促进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推动乡镇企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必然带来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改进又会推动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的结果是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提高,丰富优质的农产品供应城镇,不仅可以推进城镇人民生活的改善,还可以为城镇农产品深加工提供原料,推进城镇加工企业发展。新农村中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增加对城镇工业产品需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富裕,也可以增加消费品需求,两方面需求的加大可以推动城镇工业发展。另外,新农村建设培养的新型农民也为乡镇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5)。

新农村建设可以在精神层面推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会改变现有农民的精神面貌,提升农民素质,这样,向城镇转移的农民进城后素质会有所改善,在城镇居住后会增强城镇精神文明,从精神风貌上推进城镇发展。

新农村建设利于城镇化发展的稳定性。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环境,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富裕了,环境变美了,便不会盲目涌向城镇,加上农村清洁的空气、新鲜的食品,一些农民可能更愿意留在农村。这样,可以改善城镇环境拥挤,避免出现一些西方国家曾出现过的过度城市化,减轻城镇就业压力,控制城镇布局和城镇数量,稳定有序地进行城镇化建设。

2. 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镇化有了较大发展,但是,由于经验不足,政策不到位等原因,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不良影响。一是近年来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征用农业用地,造成了农村耕地大量减少,失地农民大量增加,影响了农业发展,引起了农民不满。二是城镇化过程中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转向了农村,污染了农村环境。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污染造成粮食减产约100亿公斤,折合人民币约125亿元。工业废水污染的耕地有2亿多亩,约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5%(6)。三是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多为青壮年,形成了农村“386199”部队,既影响了农业发展,也带来了老人养老、留守儿童等家庭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新农村建设。

三、如何推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

1. 建立城乡共同发展的意识形态。

建国以来,我国效仿前苏联,人为将人口划分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形成了长大几十年的城乡二元结构,实践证明,这一体制在严格控制人口自由流动的同时,制约了城乡生产要素的融合,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世界发展的历史经验看,只有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取得社会快速进步,我国的二元结构体制是违背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近年来中国政府正下大力进行城镇化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新农村建设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中国的新农村面貌也发生了令农民做梦都没想到的变化,但是,少数人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还不足,应该发挥媒体的作用,多做宣传,让每个中国人都清楚,中国新农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2011年温家宝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人口总规模巨大,即使今后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仍将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必须让他们也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这就是我们一再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一手抓城镇化一手抓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考虑”(7)。

2. 强化城镇对农村的带动功能。

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铸就了城乡多方面的差距,也给城市带动农村提供了可能。中国要取得经济发展的更大进步,应该从多方面发挥城镇的先进优势,来对农村引领带动,赢得城乡共同发展。首先,要发挥产业的带动功能。产业对农村的带动是城市对农村的最大带动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给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其中新兴服务业如物流、互联网等发展潜力巨大,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农产品深加工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增加就业,能最大限度地给农民带来经济利益,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更大。其次,发挥城市人才优势,带动农村发展。中国的人才基本都聚集在城镇,农村一直人力资源匮乏。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激励各方面的人才下乡,发展农村经济。目前,国家在乡村教师待遇上给予了激励政策,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对农村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收效不大,还应加大力度。今后,如果国家在鼓励大学生或企业家回农村创办农业加工企业上多出优惠政策,可能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更大(8)。第三,用城镇基础设施带动农村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一直处于落后局面,严重影响了城乡交流和农村发展。城镇应在道路、网络、通信上加强延伸建设,逐渐延伸覆盖到农村,既可以惠及三农,又可以扩大内需,增加城市企业的收入,做进城乡共同发展。目前,新农村在基础设施上已经有了明显改观,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农村繁多,一些偏远地区还未触及,这方面的任务还很重,今后还应加大财力物力人力。第四,用城镇文明带动农村。农民一般文化素质低,文明程度差,城镇也应在这方面带动农村。比如:办农民培训班,既培训技术,也培训文明礼仪、文明语言、文明习惯、甚至衣着打扮等等城镇居民方方面面的文明素养,还可以组织农民工到大企业、机关、学校等参观,让他们切身体会城里人的文明,让农村不单单在经济上发展,也在精神层面进步。

3. 注重城乡特色化建设。

首先,发展产业特色。特色发展有优越的比较优势,可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各地应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基础优势,确定自己的特色产业,用特色铸就优势,用特色促进发展,用特色发挥更大效益。大城市要在高端企业和特色服务业上找优势,小城镇要在特色工业上找优势,农村则在特色农产品上找优势(9)。有了特色发展,才能产生比较大的利益。

其次,保留风貌景观特色。中国复杂的地貌、资源环境,塑造了各具特色的景观风貌,这是大自然赐予各地居民独特的礼物,我们应该把它保留下来,让这些特色标注我们当地人的风采,也让这些特色吸引海内外宾朋前来参观旅游,带动当地发展。景观特色化发展不但让我们的祖国五彩斑斓,也能给我们带来经济利益。

第三,塑造城乡文化特色。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各具特色文化内涵,我们也应像保留自然特色一样把它保留下来,不但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也同样能给我们带来经济利益。比如,有的地方茶文化发达,那就把它保留下来,吸引八方客人来品茶;有的地方书画发达,也将它发展起来,让书法、绘画带领我们在经济大潮中占领一席之地。

4. 政策是城乡共同发展的根本保障。

政府出台政策能对城乡共同发展的各种举措起到统领作用,也是各种措施得以实施的保障。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逐渐缩小了城乡差别,对农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取消了农业税,增加了农民粮食补贴,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给农业带来了大发展,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新农合、农村60岁以上养老生活补贴的发放对农民生活有了保障作用,尽管力度小,覆盖面不大,但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目前农村在升学、就业、医保、养老等方面还和城镇居民不同,今后,还应根据财力加强这方面政策的出台,只有这些惠及民生的政策全民公平覆盖,才能实现城镇、农村的共同发展。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10)2012年9月李克强同志在省部级城镇化研讨班上强调“没有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城镇的繁荣与发展。”(11)可见,中国领导人一直在做推动农村、城镇共同发展的工作,中国是农业大国,只有农业发展了,中国才算得上真正发展,只片面发展城镇永远不能让中国步入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目前,中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共同发展还任重道远,还需要亿万中国人民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城镇、美丽乡村长期地共同努力。

注释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78

2周丽萍.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933

4孙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董淑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利益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陈柳钦,卢卉.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管理,2005(3):81~85

7温家宝.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J].求是,2012(2):3~10

8熊小林.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城乡利益格局的交点、难点及城镇化路径——“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现状与展望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经济论坛”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10(11):91-96

9郝华勇.试论我国城市化发展理念的转变[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1):29~33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7~78

建设新农村发展城镇化论文 篇2

农业集成商和就地城镇化

所谓农业集成商,是指村级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按照政府主体、市场主导原则建立农业农村发展体,按照政府的规划,企业按照市场原则组织资金,将农地整理、农产品种植与加工、市场销售、农民居住与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等统一规划、统一运营的方式。这种方式很好地将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结合起来,将当地的人力、土地和特色农产品加工等结合起来,有效化解了异地城镇化所带来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将大量传统城镇化模式下的“三无(无地、无业、无保障)”农民,变成了“三有(有地、有业、有保障)”农民。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农民在原住地一定空间半径内,依托中心村和小城镇,就地就近实现非农就业和市民化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就地就近城镇化。

培育农业集成商的实施方法

村企共建打造“农业集成商”。实践表明,仅仅靠政府的投入搞新农村建设或城市建设,会给政府财政背上巨大的包袱,而且不可持续。很多地方做成仅仅给居民房屋“穿衣戴帽”的面子工程,难以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通过引进一家战略投资企业,采用“村企共建”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一是将村里分散的耕地通过流转集中起来,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实现规模化种植,并采用生态和环保的手段保证农产品达到甚至超出国家标准,从而实现农产品的高附加值;二是通过集中安置等方式将节约出来的建设用地规划建设为农业产品加工园区,并实行统一管理、产业链招商的方式运营;三是完成农民居住“小区化”、就业“非农化”、保障“社会化”的转化,实现耕地租金、股份、房屋租金以及工资等多种收入来源,收入稳定提高。这种方式为企业提供了产业发展的组织载体,同时将农村分散的生产要素整合在一个与市场对接的平台上,进而实现规模化、组织化生产,提高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程度,以此带动农村综合发展。

产业、资金和技术进村,而不是土地进城。多年来,很多城市认为只有通过拆迁,将土地指标进入城市范畴,大量的农民才能进城实现城镇化。这种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流动往往会激化矛盾,并可能因为经济波动,使失业农民失去一个可以缓冲的地带。租赁土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让有实力的企业或资本租赁农村土地,将土地、产业、资源和劳动力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让农民获得土地收入,还可以有工资等其他比较稳定的收入。采用以流转合同的形式把承包地从村民手中有偿流转到村集体,再由村集体统一出租给公司。村民实现小区化居住后,节省出村庄建设用地,从而有效整合土地资源、盘活发展空间,为发展第二、第三产业预留了足够空间。村民还可以获得三部分收入:一是租金;二是村民动迁后到公司或村集体企业上班,领取工资;三是土地股份分红收入。农民保有土地承包权,村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企业具有土地使用权,让农村土地最终留在农民手中或留在集体手中,进行统筹开发建设,这是让农民分享城镇化土地升值带来红利的有效方法。

村集体将股权收益和物业费用转化为公共服务。土地流转统一归村集体管理后,村集体一方面积极通过土地参股企业的方式获得企业经营的股权收益,另一方面还积极为村里企业提供供水、供暖、供气、道路维护、绿化、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物业管理服务,收取物业管理费用。除去各项日常维护成本,村集体剩余收益的大部分都通过土地股份分红的形式返还给村民,给村民提供长期稳定收入的保障。

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齐抓并举,促进农民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城镇化。城镇化不仅是农民户籍性质的改变,还应包括农民的居住城镇化、就业城镇化,进而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城镇化,最终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换,实现全面城镇化。农民收入提高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也愈加丰富。通过修建文化广场、数字影厅、成人学校和图书室等,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大规模异地流动的农民工已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的新主力,但是,由于制度变迁的渐进性和长期性,使得农民真正转变成为市民尚需时日。而且,这种大规模西方化的城镇化模式,使得传统文化被所谓现代意义上的消费文化所取代,农民的社会关系、资产都难以维持和延续。就地就近的城镇化模式,很好地将城市的技术、资金等要素向农村延伸,将“三化”进行系统化制度设计,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完美结合。

摘要:采用村集体和龙头企业合作,将土地整理、农产品种植与加工、农村社区建设与改造以及农民非农就业等问题结合起来的“农业集成商”模式,可以很好地将城镇化推进中的“三无”(无地、无业、无保障)农民转变为“三有”(有地、有业、有保障)农民,为破解我国“三农”问题找到了一种新的思路,是将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

建设新农村发展城镇化论文 篇3

【关键词】 新形势;小城镇;新农村;发展;建设

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虽然在消除城乡差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城乡二元体制仍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并且重新拉大了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二元结构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瓶颈。在城乡关系上,仍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剪刀差”,使农民在经济上处于不利的地位;在城乡制度安排上,延续多年的户籍制度、财税制度、教育制度等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村居民基本上不享有社会保障,农村居民所得到的公共服务及享用的公共物品,大大低于城市居民。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鉴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为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这一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我们相应地调整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思路,创新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此可见如何调整城乡关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当前乃至今后长时期内发展的主题。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伴随着新旧体制和新旧文化的碰撞,同时也面临着制度、政策、机制和观念的创新,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和解决。为了探索小城镇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律和制定对策措施,王连球副教授在其数十年的区域经济研究基础上,撰写了《城乡统筹视角下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一书,最近由哈尔滨工程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从国内到国外、从理论到实践,在多个层面上,系统地对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创新观点,读后令人耳目一新。综观全书,我认为这部专著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

一、内容全面系统,阐述角度新颖

作者首先进行了纵横渐入的论述,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勾勒了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以及二元结构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现阶段的主要特点,接着又进一步论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内涵、目标和原则。尤其是就促进中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主要内容,如统筹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市场建设和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就业体制和收入分配、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对外开放和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等一系列重要课题,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做出了简明清晰地阐述,内容新颖,给人启迪。

二、理论有创新,对策富灼见

在这本专著中,作者不仅博采众长,介绍和吸纳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见解,推介了有关国家统筹发展的经验,而且还研究了这些理论与实践,给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富有创新意义的见解与对策。如针对统筹城乡的产业布局问题,作者提出要以资源配置为着力点;统筹城乡城镇建设,要以市场建设为载体;统筹城乡就业体制,要以收入分配调控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改革为制度保障。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书中强调,要把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全方位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并要对相关观念、体制、制度、政策、法规进行合理地调整。

三、关注经验,透视案例

该书的又一个特点是,不空谈理论,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若干紧迫问题,通过经验剖析与案例介绍,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如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体制与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城乡协调的市场体系和对外开放格局,对城乡资源和城乡环境实行统筹开发与统一保护等,不仅提出了对策,而且有理论的支撑,有经验的垫衬,有实施的原则与步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乏闪光之点。如统筹城乡发展,不仅要有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的协调、经济社会制度的改革,还要与转变政府职能相协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等。这些见解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的责任心,而且对于实施城乡统筹发展也具有现实的启迪。

四、精心描绘了优化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书稿提出实施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的关键在于城乡发展的“五个一体化”,即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等;在于在这五个方面之间形成一种良性机制,必须以党委、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市场化进程,形成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力;这五个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统筹中的几个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彼此之间互为前提、互相依存。书稿从上述五个方面进行总体把握,按照其内部的逻辑关系,确立起城乡经济统筹策略的基本框架。

作者指出了小城镇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立足比较优势,培育主导产业,使之成为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加快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和商贸小区建设,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小城镇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落实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区域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至关区域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也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书稿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力求通过对区域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工作的现状分析,找到一条在区域进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工作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区域城乡统筹发展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书稿中构建的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分析框架,使区域之间城乡一体化发展比较成为可能,对区域内,乃至全国范围正确认识城乡一体化进程、科学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有效制定城乡协调发展方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 篇4

——论发展小城镇建设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赵香红

(湖南省新宁县金石镇连村六组,湖南新宁422700)

发展小城镇建设,不仅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在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存在一些误区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搞市政建设;有的理解为发展小城镇就是县改市;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却搞成烂尾楼;有的光顾眼前利益,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小城镇发展就会走弯路,经济建设就要遭受损失。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规律,理清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思路,对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集聚效应。通过小城镇建设,使目前分散的乡镇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未来城市的发展道路,最佳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镇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可见,没有农村城镇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

(二)发展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目前不仅有近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其数量每年还在增加。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呈下降趋势。因此,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吸纳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可以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而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又可为农业提供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发展小城镇建设还能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应用创造条件,这将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管理的科学化,必将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不解放。

在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中长期走一种固定保守的建设模式,没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没有认识到小城镇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是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和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的根本途径。

(二)规划不严肃。

各地在小城镇建设上没有因时制宜地对小城镇规划进行深化,规划随意性大。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小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布局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对城镇建设的规律不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由此带来的短期行为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小城镇规划单纯地就城镇论城镇,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当前的小城镇规划,往往只从小城镇本身出发来考虑问题,忽略了其所在县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各个小城镇过分扩大各自的中心地位和对外所产生的吸引力,导致各个小城镇性质相似,毫无特色可言。并且,由于缺少宏观调控,小城镇内部基础设施呈现“小而全”的局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小城镇的盲目建设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生态环境质量难以保障。在目前我国西部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这一问题表现地比较普遍。过境公路穿越镇区,“马路经济”较为普遍。从我国西部现有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多数小城镇往往是沿过境公路两边逐渐形成的,形成了明显的“马路经济”。这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中也比较普遍。在这种情形下,公路与小城镇之间并不分设,也没有明确功能分工,过境公路既是小城镇内部的主要交通性道路,也是小城镇内部的主干道,逐渐形成了小城镇公路两侧商业服务业集中、行人密集、交通拥挤等混乱现象。究其原因,这些类型的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是因为小城镇在建设中资金紧缺,而过境公路无疑是利用国家投资、搞活本地经济的切入点。这种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盲目沿过境公路进行小城镇建设的行为,在建设初期,无疑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小城镇的相关产业,为小城镇提供了商品交易机遇,传达了外界需求信息,使小城镇与周边城市的联系更加密切。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轴向开发模式大大降低了过境车流的通达性,给小城镇布局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造成了资源的更多浪费。过分强调小城镇的轴

向发展模式,必然会导致对小城镇核心区的建设,使商业、服务业集中于国境公路两侧,忽略了小城镇内部居民的生活需求,影响到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这类建设用地多是夹公路建设,纵深不足,致使小城镇内部市政工程措施无法开展,各项市政工程也无法发挥其正常的功能。

(三)体制不健全。

各地在小城镇建设上没有建立健全有利于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机构及管理办法。在体制上没有研究制定更多的有力有效举措,不能及时分析处理好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三、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第一要务理念。中国发展小城镇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当前,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要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挖掘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一切以发展辨是非,以发展评得失,以发展论英雄。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学习先进经验,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精神,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三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对一些小城镇的户口一律放开,对进城务工农民一视同仁。四是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富裕,有利于城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二)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基本纲领。

小城镇的发展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宏观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镇建设上要有规划。小城镇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和可持续发展。在编制城镇发展规划时,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乡镇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此外,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发展小城镇,要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模适度,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其次,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计,必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有适度的超前性。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既要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又要全面协调、合理布局、抓住重点、量力而行。所谓协调,包括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等。第三,要加强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制订规划要以“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制订保证规划得以实施的措施和法规,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严格依规建设、有序发展,使小城镇建设适应城市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生活的要求。第四,要体现地域特色和精品意识。特色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越是有特色的城镇,知名度越高,发展越快。小城镇建设必须有精品意识,才能形成独特的吸引力。不要盲目模仿大城市,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每个乡镇要根据本地资源条件、自然景观、乡风民俗、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创新性的开发,科学定位,做到以特见长、以精取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实行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格局。

(三)合理布局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举措。

“三农”、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 篇5

关键词:“三农”新农村,城镇化

我国的“三农”问题由来已久, 进入新世纪以来, 县政府为促进我县农村发展,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 我县各地纷纷响应, 并采取积极的政策支持这一活动。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是相辅相成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解决我县三农问题, 促进农村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县“三农”问题的内涵。所谓“三农”|问题, 就是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的总称。其中农民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 在社会保障、医疗保健、住房、福利等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平等待遇以及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农村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与城市的差距日益拉大。农业问题则主要表现在缺乏专业化分工导致生产低效率, 传统农业并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缺乏竞争力等。

要想改变我县农村落后现状, 必然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是中心, 是实现其他要求的物质基础, 生活宽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

我县南部属于大别山革命老区, 山地多, 平地少, 交通条件差,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中部以丘陵为主, 交通不便;北部以平原为主, 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由于我县长期的城乡分割政策, 导致城乡之间协调性差, 传统的制度约束功能仍然存在, 阻碍了城乡的融洽, 强调行政催化作用, 缺乏产业支撑, 城市服务能力滞后, 政府在推动城市化过程中, 忽视了内在功能完善, 由于南部山区交通不便, 中部丘陵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政策思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我县工作重中之重, 统筹城乡发展,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与、少许、放活的方针, 加大惠农支持力度, 夯实农业农村基础,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 提高效益, 完善农产品市场机制与价格机制, 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政策, 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 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产区布局, 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壮大县域经济, 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支持农民外出务工经商, 增加工资性收入。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我县北部平原地区, 把发展粮食作为首要目标,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发展现代种业, 加快农业机械化,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养殖, 加快发展实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流通业, 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中部丘陵地区, 以发展油茶、板栗、毛竹等经济作物, 发展万佛湖旅游业, 适当的发展种植业。南部山区大力发展林业, 开发万佛山旅游, 红色旅游。

3.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 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万佛湖、舒庐干渠等水利为重点, 大力增加投入, 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 推进农村小型病险水库的加固建设, 加快舒庐干渠、淠史杭灌区配套改造, 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提高晓天、山七、庐镇等山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推进舒城师范、舒城三中、舒茶职高、柏林职高等农村中等教育免费进程, 加强舒城县医院医疗卫生服务网建设,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大扶贫投入, 加快解决晓天、庐镇、山七、河棚等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 有序开展万佛湖移民扶贫, 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

4.完善我县农村发展体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我县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 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积极探索解决我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舒城特色城镇化道路, 遵循城市发展规律,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 严格管理, 增强城镇综合服务能力, 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因地制宜, 分步设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舒城的重要作用。1.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 繁荣我县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3.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事业, 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 逐步改变城乡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福利等方面存在的二元制的反差。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建设新农村发展城镇化论文 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四位一体

一、农村城镇化成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走农村城镇化道路对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直接提高农民收入;第二, 缓解农村土地矛盾, 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 通过城市的辐射作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三方面完全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与要求。

1. 农村城镇化能加快转移剩余劳动力, 提高农民收入

据统计, 中国目前还有4.4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解决就业问题, 因此, 非常急切的需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提高人口的聚集度, 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农村城镇化对第三产业具有拉动作用, 能大量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2. 农村城镇化能缓解土地矛盾, 实现规模经营, 提高劳动生产率

中国有13亿人口, 占世界总人口的22%, 但耕地面积却只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 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得农户经营规模过小, 劳动生产率低下, 农业生产成本太高。在这种情况下, 农民收入就不可能有较快地增长。

城镇化会由于农村居民的大量减少, 农村住房建设用地也会随之减少, 相对缓解了人地紧张的资源矛盾;同时, 生产用地的集约化也会节约大量土地。

3. 农村城镇化能通过城市的辐射作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由于农村城镇化使人口、资源和生产要素产生聚集效应, 因而城市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极, 对周边的乡村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实践证明, 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区, 农民的人均收入越高;反之, 城镇化水平越低的地区, 农民的人均收入越低。“例如, 2000年上海城镇化率为88.31%, 为全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2000年西藏城镇化率为18.93%, 为全国城镇化水平最低的地区;2000年上海农民人均纯收入为西藏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1倍”。

二、农村城镇化为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1. 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民的民主主体意识得到加强

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无疑将改变过去几千年来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局面, 而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实现途径和发展模式也随之将发生巨大的转变。一方面农民与工人将更加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另一方面农民的数量在减少, 而工人的数量在增多, 工农联盟的基础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直接结果使得更多的农民转变成城镇居民, 直接融进城市民主政治生活的领域当中, 进一步扩大了以城市为主导型的政治生活方式的社会基础。二使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必将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口的结构和整体素质, 特别是公民政治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将表现得更为突出。

2. 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民的民主实现条件得到改善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将进一步推进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 提高国民的整体生活素质, 最终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物质基础。

三、农村城镇化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1. 新农村文化城镇化的主要内容

在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中,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文明是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的表现。把乡风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这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一是要促进和实现乡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让现代文明进入和渗透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 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全部阵地。“乡风文明”包括农民生活方式文明, 要移风易俗, 改变农民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种种陈规陋习, 确立科学、健康的生活观和生活习惯。二是道德行为文明, 提倡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要使广大农民越来越多的社会交往、职业活动、私人生活等方面都能遵循正常的道德规范, 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三是社会风尚文明。遵章守纪、尊老爱幼、扶贫济困、互帮互助, 邻里之间能和睦相处、平等友爱,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2. 农村城镇化对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农村城镇化对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从一定意义上说, 农民的素质状况, 决定乡风文明的水平和质量, 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 通过发展农村教育, 活跃农村健康的文体活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 普遍提高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新型农民。这对于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二, 农村城镇化的过程是广泛发动农民群众, 制定既契合当地人文传统, 又具有时代特征、个性鲜明、简单易行的村规民约, 使广大农民有章可循、有则可守, 促进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过程。第三, 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切实提高基层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 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过程。

四、农村城镇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1. 农村城镇化促进新农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首先, 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民生活质量高低成正相关的关系。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是减少农民, 这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而减少农民只有走农村城镇化的道路, 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的部门, 整个社会获得资源配置效益;另一方面农村人口也获得农业规模效益带来的好处。

其次, 居住环境是反映人们居住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包括居住的自然环境, 如住房位置、空气、水的状况;居住的人工环境, 如住宅区的卫生、绿化、交通状况;居住的社会环境, 如保安、邻里关系等。农村城镇化为农民提供了相对城镇化的居住环境, 不仅有繁荣的商业, 还有便利的交通服务设施;更重要的是城镇人口的集聚使得治污的成本大大减小。农村的排污难点是粪便、垃圾、生活污水的排放及合理归宿。人口聚集的城镇可以有规模地兴建自来水、下水道、污水粪便垃圾处理设施, 同时路面硬化建设和地面集中绿化也易于实施。很难想象, 一个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地方生活质量会很高。

再次, 在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 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后, 空闲时间更多。为了适应城市快节奏的生活, 农民必须重视文化学习和职业技能培养, 提高自身素质。这是高质量生活的要求, 也是高质量生活的基础。而城市的本质就是为人类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创造人工环境。农村城镇化水平越高越能体现这个本质。城市的发展使农民进城的愿望得以实现, 率先进城的农民以自己富裕文明的生活体验, 向后来者展示着城市的魅力, 为城镇化作着无声的示范宣传。“富而思源, 富而思进”, 农民普遍感到有奔头了, 抛弃“小富即安”的守旧意识, 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而激发起竞争观念、创业冲动, 实现向城市的转移。

2. 农村城镇化促进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其协调发展

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没有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广大农民可能会一直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 甚至被完全忽略。因为没有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农民的土地不会流失, 最起码的生活保障还会存在。而农村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农村人口和社会生产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城市的生活方式逐步扩大和普及, 使农民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居民。也就是说,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 农民也应该逐步享受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否则, 城市生活方式的扩大和普及就是一句空话, 也就没有实现城镇化。因此,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支持因素。如果不能逐步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将会成为中国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 甚至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 广大农民是最大的贡献者。首先, 在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 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换代, 大量的农地非农化, 被国家廉价征用, 大批农民失地, 失去了唯一的社会保障, 应该说农民对城镇化的贡献最大。其次, 农民也是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建设者。在中国的农村城镇化进程中,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农民工, 广大农民离开自己的土地积极投身于城市的开发建设中, 为中国的城市建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3. 农村城镇化促进新农村公共服务建设

在以农村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 特别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 农村和城市的差距逐渐缩小, 农村在整个社会的主体地位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农村与城市在享受教育、卫生、文化、公共财政支持等方面的权利将趋于一致, 有效地促进了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张雷声.经济建设与全面小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吴易风, 顾海良, 张雷声, 黄泰岩.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3]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计年鉴[K], 2002.

[4]陈宗胜.发展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5]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小城镇发展政策与实践[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4.

[6]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经济调查总队2000—2001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7]中国农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农业若干问题的部分论述[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3.

[8]秦润新.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9]傅冶平, 文丽华, 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参考[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06.

[10]廖丹清, 郭慧伶.城镇化对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J].中国农村经济, 2002, (11) .

建设新农村发展城镇化论文 篇7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它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近年来, 随着改革的深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交通通迅条件的改善, 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基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基本国情, 对于欠发达地区, 如何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亳州市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亳州市地处安徽省西北部, 目前仍属欠发达地区, 其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 城乡之间既存在着摩擦与对立, 又具有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推进亳州农村城镇化建设, 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自2000年地级亳州市成立以来, 亳州市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1、农村城镇化快速推进, 城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00年以来, 全市农村城镇化走上快速健康发展轨道, 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18.17%提高到2010年的35%, 平均每年递增1.83个百分点, 成为建国以来城镇化发展的最快时期, 有100万农村人口变为城镇居民。在城镇化较快发展的同时, 城镇经济也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 城镇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持续走高。

2、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城乡一体化发展初见成效

在城市的扩展和农村城镇化的双向作用下, 城镇发展呈现出产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加快流动, 生产力在城乡之间布局逐渐合理的局面, 在城市建成区不断向外扩张的同时, 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亳州市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化理念, 加强中心城市、县城区所在地、中心镇和中心村四级结构体系建设, 特别是在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 促进了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

3、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0年以来, 亳州市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城镇供水、供气、供电、通讯、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38元,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51平方米, 城镇绿地面积达到1022公顷, 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46%。随着城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城镇功能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城镇化有关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政策导向作用显著

为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 亳州市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人口迁移、土地利用、社会保障、投融资、组织领导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亳州市关于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亳州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 各县 (区) 、各部门还相应制定了有关的配套办法。这些政策措施也大大推动了亳州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步伐。

二、亳州市农村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总体水平低

据统计资料反映, 2010年世界的城镇化水平为50%, 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为46.6%, 安徽的城镇化水平为42.1%。而亳州城镇化水平只有35%, 仍有65%的人口是农村人口。

2、城镇规模小

亳州市没有形成集中型城镇, 只有块状城镇的雏形, 辐射功能不明显。全市现有建制镇12个, 从建成区面积看, 块状不一、大小各异、功能不全, 但集贸性城镇占总数的90%以上, 主要起着为周围农村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场所等作用。

3、城镇化质量不高

亳州市现有城镇中缺乏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 经济基础薄弱, 城镇功能不够健全, 缺少发展动力。大部分建制镇尚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导致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和生计难以保障。

4、城镇服务功能不完善

作为欠发达地区, 亳州市大部分城镇财力薄弱, 大多靠中央的转移支付来运转, 缺乏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紧张, 资金投入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 从而导致基础设施薄弱, 服务功能不完善。大部分城镇还经常存在着“灯不明, 路不平, 自来水常停”的现象。

5、城镇体系发育不全

亳州市整个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缺乏有机联系, 相当部分的城镇职能单一, 尚处于集市贸易这一最简单的职能上。各城镇职能分工不明确, 功能发挥多处于盲目的、无序的自然状态, 不同等级城镇间的纵向联系仅限于行政隶属关系, 同一等级城镇间的横向联系非常薄弱。

三、亳州市农村城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1、工业化滞后影响城镇化发展

国际城镇化发展经验表明,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没有工业化, 就没有城镇化, 只有大规模的工业发展才能真正推动地区城镇化发展。虽然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建设发展, 但目前亳州市工业化仍处于初始阶段, 工业不发达。2011年, 亳州市工业增加值是200亿元, 工业化率仅为32.5%。而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早在上世纪的90年代, 工业化率就达80%以上。由于亳州市工业化发展滞后, 城镇缺少产业支撑,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不强, 直接导致城镇化水平不高。

2、第三产业不发达影响城镇化发展

无论是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 还是从中国城市发展历史来看, 城镇化水平都是伴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可以说, 第三产业是城镇化形成和发展的后续动力, 第三产业越发达, 吸纳的劳动力就越多, 城镇化水平就越高。长期以来, 亳州市以农业生产为主, 第三产业发展较落后。近年来, 随着商贸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的加快发展,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2010年亳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4.07亿元, 占GDP的35.9%, 但其总量仍然很小、水平仍然很低。正是因为城镇第三产业不发达、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不多, 直接导致了城镇化的发展滞后。

3、农业发展滞后影响城镇化发展

亳州的农业资源虽然较为丰富, 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力量严重不足, 以农户为单位的经营规模小, 难以独立消化吸纳先进的技术, 无法对信息进行有效地收集、分析整理和使用, 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也因此影响了城镇化进程的速度。

4、高素质人才短缺制约城镇化发展

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管理人才, 城镇企业生产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 农业科技推广需要农业技术人才, 但是由于亳州市农村城镇的生活条件、信息交流、交通、通讯、娱乐和接受再教育条件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具有高学历和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城镇就业, 且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 导致城镇发展过程中急需大批高素质人才, 从而制约城镇化的发展。

5、其他相关因素影响城镇化发展

城镇户籍制度、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土地的流转及置换、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等方面也对城镇化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加快推进亳州市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策略

1、体制政策环境层面

(1) 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城镇常住人口的准入条件, 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 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 实行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凡在城镇有合法职业, 有稳定生活来源, 有固定住所的, 其本人及其随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均应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 与原有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 履行同等义务, 并以此作为亳州市城镇化进程中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2) 构建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建立由政府、用工单位和个人三者共同负担, 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完善城镇就业、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二是改革传统的就业制度, 实施全面的技术培训, 全面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和劳动技能, 增加就业机会,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市场和人才市场。三是大力发展各类社会福利事业, 鼓励和发动民间组织、企业、个人以独资、合资、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发展各类社会福利事业。

(3) 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逐步割断转移劳动力与土地的“脐带”, 按照明晰土地产权、激活流转机制、规范操作程序的总体思路, 吸引产业资本介入农业, 鼓励农户将承包的耕地转让或折算成股份加入农场。部分农民可以农业工人的身份成为新组建的农场职工, 更多的农民可进城镇务工经商。

(4) 坚持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在加快城镇化建设中要特别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使之相适应,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产业发展层面

(1) 优先发展工业。近几年, 亳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125”工业振兴计划。200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农业, 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三一二”向“三二一”的转变, 这预示着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已经开始。今后一段时期, 亳州要紧紧抓住融入长三角区、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及沿淮部分市县发展的机遇, 找准中央和省政策与亳州市产业优势的结合点, 立足本地区位优势, 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 在发展思路上, 要着重形成“四化”发展, 即集约化发展、规模化发展、生态化发展和科技化发展。

(2)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 重点是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商贸和现代物流业、商务会展、文化教育和房地产业。着重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 亳州要发挥文化名城、名人故里、中华药都、白酒之乡、养生亳州五大品牌优势, 完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做好药、酒、道家文化等相结合的文章, 形成独具亳州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此外, 要在做大、提高传统服务业的同时, 顺应市场需求, 加快发展房地产业, 积极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商务会展、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以拓宽服务领域和扩大服务总量。

(3) 稳步发展现代农业。以优质粮食、传统中药材、蔬菜、烟草、花卉、养殖、商品林等产业为重点,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在发展思路上, 走规模化、商业化、品牌化、旅游化、科技化发展之路。在发展模式上, 以立体农业循环经济为抓手, 以“面向市场、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富民增收”为宗旨, 通过农业产业化、休闲化、科技化、旅游化与农村改造一起实现城乡统筹,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打造长三角的粮袋子、菜篮子生产服务产业化基地。

3、基础设施建设

(1) 坚持高起点规划, 打造个性城镇。一是注重规划的先导性。规划编制工作一定要立足现状, 着眼长远, 独具匠心。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体现现代城镇的基本理念, 准确把握城镇发展的定位、定性、定向, 以超前的思维、科学的规划设计, 凸显城镇的个性内涵和品位。二是体现规划的科学性。科学的城镇规划, 本身就是最大的效益。要围绕“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的目标, 着力完善总体规划。科学编制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 并针对城镇防洪、绿化及自然和人文遗产保护的要求, 科学编制专项规划。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编制好村庄规划, 以解决好有新房没有新村的问题。三是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一经确定, 就必须严格依法实施, 不能随意变更。在规划管理中, 要坚持不符合城镇规划的项目不得批准立项, 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不得出让、转让和开发建设, 任何建设项目都不得突破规划控制范围。

(2) 坚持高标准建设, 一是抓重点项目, 在彰显特色上着力。近几年来, 亳州市围绕扩容提质的总体要求, 坚持凸显特色、创造精品的原则, 突出抓好了一批城镇建设的重点项目和特色项目。各建制镇和相关乡镇也结合实际, 按照“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的原则, 确定各自城镇建设的重点项目, 始终做到“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 体现城镇特色, 确保重点项目建一片、成一片、受益一片。二是抓配套设施, 在完善功能上着力。在推进城镇建设的过程中, 要狠抓城镇功能的配套完善。不论是市区、县城还是建制镇, 对路网结构设计、公共绿地配置、市政设施配套、垃圾污水无公害处理等问题, 都要高度重视, 尽力实现全面配套。通过完善城镇功能, 推动城镇形象的确立和城镇品位的提高。三是抓人文开发, 在提升品位上着力。要注重挖掘本地资源优势, 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和城镇历史文化特征, 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着力打造精品城镇。在城镇建设过程中, 努力把自然、历史、经济文化和地方特色融入到城镇及街道空间, 逐步形成城镇标志性地段和标志性建筑, 以体现城镇的个性特色, 提高城镇品位, 创造城镇品牌。同时, 注重城镇建设的生态环保效应, 按照路旁增绿、空地建绿、拆墙透绿、水体泛绿的思路, 全面加大生态城镇建设步伐。

(3) 坚持高效益经营, 打造活力城镇。一是在经营理念上突破。经营城镇首先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 转变观念, 拓宽思路, 把市场经济的理念引入城镇建设与管理, 把城镇当作一个特殊的产业来经营, 对城镇资产进行集聚、重组和运营, 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力, 实现保值和增值。二是在经营方式上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必须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 打破垄断的思路, 放手搞活城镇资产的经营。要鼓励和吸引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建设和经营城镇基础设施, 实现城镇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服务运营的市场化。要进一步深化市政公用事业单位经营体制改革, 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抓好行业和市场监管, 在具体经营和运作上要走出一条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三是在经营领域上拓展。首先要搞好城镇土地资产经营。政府必须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 经营性建设用地全部实行公开招标拍卖, 土地转让全部实行挂牌交易。其次要优化增量资产。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 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 吸引投资者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再次要盘活存量资产。城镇现有的基础设施资产, 只要是国家法律法规允许, 均可通过产权出让、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 进行资产运营, 实现存量资产的保值、增值、变现。最后要搞好城镇无形资产的经营。对城镇的开发权、冠名权、广告权、特许经营权等都可以实行公开招标拍卖, 充分发挥城镇无形资产的经济效益。

(4) 坚持高效能管理, 打造秩序城镇。一是改革城镇管理机制。立足改革与创新, 逐步引入市场机制。打破“大锅饭”式的管理模式, 推行市政、环卫管理片区和清扫面积的定人、定责、定岗、定酬制度。对管理经费的筹措、分配和使用进行改革, 除财政解决部分管理经费外, 还应通过市场运作筹集城镇管理资金, 弥补管理经费的不足。二是细化城镇管理职责。制定城镇建设市场管理、城镇交通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规章、规定, 将城镇管理职责细化、量化到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把组织和发动群众作为城市管理的关键环节, 激发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城镇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城镇管理执法。加大建设、市政、公安、交警、工商、环卫、市场服务中心等部门的监察执法力度, 着力解决垃圾乱丢乱倒乱堆、车辆乱停乱摆乱放、临时摊棚乱搭乱建乱占、广告标语乱贴乱挂乱发等问题。加强建筑市场管理, 严格依法收取规费。深入持久地开展城市文明教育, 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人民出版社, 2002.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 2007.

[3]亳州市统计局编:亳州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发展对策 篇8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教育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牛海花(1974- ),女,河北邯郸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刘霞(1972- ),女,河北沧州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近现代史。(河北廊坊06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课题编号:0608006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5-0024-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如期实现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无论是立足当前还是着眼长远,都需要农民积极主动、科学理智地参与,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水平,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还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村与城市基础教育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学水平低,教学设备落后,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真正普及,青少年辍学现象仍然严重。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基础薄弱,经费不足,发展不平衡,办学效率低,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跟不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需求,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教育方式缺乏灵活性和吸引力。总之,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农村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鉴于当前形势,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面搞好农村教育的宏观决策

1.国家教育投资的重点应向农村教育倾斜。我国现行政府教育投入的基本格局是: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投资重点主要在大学,对基础教育只有数量有限的转移支付;由市地、县区及乡村等各级财力来支撑不堪重负的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我们认为,中央和省级财力应重点保证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很大,不是“涓涓细流”所能奏效的,必须引来“滔滔江水”方能解除“多年少雨的万顷之渴”。

2.切实减少农民承担教育成本的份额。近年来,农村初中生大量辍学,高校的农村学生数量下降,农村特困生增加。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无力承受沉重的教育负担。这个问题大体应从三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是学校裁减冗员,提高效益,降低生均培养成本;二是加大对农村特困生的扶持力度;三是对来自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学生降低收费标准,并试行家庭困难生的免费制度。现行各类学校收费标准“一刀切”,表面看似公平,实际上抹杀了城乡差别。高校学生每年交纳四五千元的学杂费,对富裕家庭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贫困的农民家庭则是一个天文数字。

3.真正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有关调查显示,中国现有流动人口约1.2亿人,其中有进城农民工学龄子女700万,就学难问题十分突出,一部分人已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为保障进城农民工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地方政府及部门,应当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规定中关于流动人口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收费上应予以减免。

二、准确定位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

1.农村教育要为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服务。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奠基工程,但长期以来严重脱离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许多中小学沿袭单一的升学教育模式,只注重少数升学有望的学习尖子,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培养教育,致使广大农民缺乏知识和技能。其中少数学子“跳出农门”后远走高飞,大大削弱了当地人口素质和人才结构,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我们认为,应当借鉴当年梁漱溟办乡村教育的做法和经验,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为农民服务。建议将农村教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认真加以研究,在服务方向、办学方针、课程设置、教材内容、考试方式等方面与城市教育区别开来。

2.农村教育要为农业产业化服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是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密集,但文化科技素质不高,应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使他们能掌握相关科学技术,具有从事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多种知识和技能,实现其从“劳力型”“粗放型”向“知识型”“技术型”的转变。为此,农村教育必须改革办学模式,增加为“三农”服务的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培养农民企业家和农业科技开发人才。

3.农村教育要为新农村的社会发展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环境、乡俗民风有了很大改观。但由于受国际、国内大环境中种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还存在许多不健康、不文明、不科学,甚至丑恶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老百姓的安居乐业。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教育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新民德、新民风,是农村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4.农村教育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服务。我国已经有1.5亿多农民进城打工,绝大多数人由于素质低下,只能从事粗放劳动和非技术性职业,收入低微,生活动荡。在农村仍有一亿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向剩余劳动力提供基本就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就业市场和就业信息,培养他们读、写、算的基本技能,以及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法权意识和效益意识等,使其有能力转移出去,并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中去。

三、系统确立农村教育的特色内容

1.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农村青少年是未来农村发展各项事业的主力军,从长远来看,提高农民素质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第一,要从政策上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坚持基础教育面向农村全体学生。第二,要进一步解决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第三,农村基础教育要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农村存在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增设一些能够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科目,使学生掌握一些从事生产和工作的实际本领。

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健全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要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把农村文化教育与科技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适当设置与农村经济、市场经济、乡镇企业等有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3.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愚昧和观念落后将导致农民信念动摇、道德滑坡甚至社会动荡。所以,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新时期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宣传农村改革开放的新成就,弘扬健康向上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净化农村文化市场,培养农村文化骨干队伍,支持农村民间艺人的创作和文化活动,贴近农民生活,着眼群众利益,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4.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农民法制素质。当前,农民法制观念非常淡薄,农村社会治安比较混乱,违法现象相当严重,必须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真正担当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第一,开展法制宣传。联系农村实际,深入开展以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业法、种子法、农业保险法、信托法、民办教育法、农业价格法、婚姻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宣传教育,推动依法专项治理工作,农村基层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秉公执法,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素质。第二,加大执法力度。农村社会治安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干扰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必须加大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一个和平稳定、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第三,加快“三农”立法。近些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虽然加快了立法的步伐,但农村立法,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呼唤农民学法、守法,提高其法律意识的同时,还应加快“三农”的立法工作,如制定农民教育法、农民负担法、农村土地使用法、农业科技人才保护法、农村养老保险法、村镇建设规划法、农村医疗保障法、农业投资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秩序。

总之,发展农村教育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各级行政和教育部门必须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精神,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齐抓共管,全方位推动农村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看,这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陈庆立.中国农民素质论[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新农村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9

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是地方农村改革发展的一大突出亮点。为总结地方改革经验,探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近日,我们到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张家港市凤凰镇、如皋市长江镇、泗洪县陈圩乡等地,就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体看,江苏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形成了支农资金集中整合投入、农村新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土地集中连片开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配置、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内需旺盛、发展动力强劲的良好势头。

一、主要模式

盛泽镇、凤凰镇、长江镇和陈圩乡,分别地处苏南、苏中和苏北,由于人口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不同,其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可概括为三种不同的类型或模式。一种是以盛泽镇、凤凰镇为代表的离土进城模式。吴江市盛泽镇、张家港市凤凰镇作为江苏省强镇扩权试点镇和统筹城乡先行区,积极引导农民以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以土地承包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宅基地及住房置换城镇住房产权,农保并社保,农房得产权,农民基本告别传统的农耕生活。一种是以长江镇为代表的半离土半进城模式。如皋市长江镇以加大土地整理、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为契机,节约出建设用地,在城镇和工业区周围建设集中居住点,对入住农民办理城镇住房产权,但在农民拆迁补偿、住房安置和就业保障上,标准相对较低,农民没有纳入城市社保体系之内。一种是以陈圩乡为代表的旧村改造模式。泗洪县陈圩乡本着利于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集约投入的原则,按照靠近中心镇、靠近商贸区、靠近工业集中区的要求,推行集中居住点建设,整合投入,改善村容村貌。

这三种主要模式,尽管差异较大,内容不一,但都适应了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农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对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集约整合投资、缩小城乡差距等发挥了较大作用。一是支农资金集中整合投入,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过去,村庄分布很散,通路、通电、通水等成本高。合理规划布局后,通过整合各项投入,农民住上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新社区。政府花较少的钱,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的问题。二是集中连片开发耕地,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广阔。长江镇拆除散落在耕地之间的村庄并复垦后,大块耕地连成一片,渠系配套,设施先进,耕作方便,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优化配置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化、工业化获得了宝贵的发展空间。由于缺少规划和监管,原有村庄建设用地不合理、不充分和废弃闲置的`问题比较突出。据凤凰镇负责人介绍,当地一户农民拥有宅基地和自留地约0.78亩,而建设多层和小高层楼房集中安置农民,平均每户约需0.3亩,这样可腾出建设用地接近半亩。这些通过整理增加的农村建设用地,可等量用于发展小城镇和二三产业,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四是拉动了农村内在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主要做法

(一)以强镇扩权试点为突破口,助推城镇实现跨越式发展。2010年,江苏省决定在20个乡镇开展强镇扩权试点,试点乡镇被赋予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力争通过两年左右努力,推动试点乡镇逐步发展成为人口聚集、产业集群、结构合理、体制创新、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现代小城市。吴江市盛泽镇、张家港市凤凰镇和如皋市长江镇作为强镇扩权试点镇,积极创新管理体制,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制定农业人口就近转移就业和参加社保的配套政策,探索以土地承包权换社保、以宅基地换住房,进一步激活了乡镇发展活力。

(二)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统筹安排城乡布局。按照城乡联动发展的要求,江苏省坚持“四集中”,即工业向规划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张家港市凤凰镇编制了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镇村布局规划。泗洪县安排1056万元规划编制经费,聘请高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相继完成了全县镇村布局规划、小城镇总体规划、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等。

(三)以小城镇和农村新社区为载体和平台,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土地、金融等政策倾斜。苏州市作为江苏省城乡统筹试验区,积极争取城镇建设用地周转指标,同时将宅基地置换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全部留给县(市、区)镇两级,有效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制约瓶颈。泗洪县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中居住点及康居示范村建设28条意见》,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依法实行规费减免和税收返还;农民在集中居住点建房由农村合作银行按每户3-10万元办理贷款授信,国土、建设部门为新建住房办理土地使用证和房屋产权证,允许以“两证”作为建房贷款抵押。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张家港市政府给予每个乡镇3000万元借款作为集中居住区建设启动资金,滚动使用;对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复垦分别给予160元/平方米和300元/亩的补助,同时还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项目融资给予30%的财政贴息。吴江市盛泽镇对入住集中居住点的农户给予3万元/户的补助。泗洪县政府设立1.5亿元专项基金,集中居住区规划设计费、建筑设计费由县财政全额承担;按照建筑面积3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乡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奖励;并对通过省、市级康居示范村验收的,分别奖励300万元和100万元。三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无论是经济条件较好的盛泽镇、凤凰镇,还是经济条件较差的陈圩乡,都把强化农村新社区公共服务功能作为重点,完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中小学校、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等公共服务。盛泽镇、凤凰镇、长江镇在居民集中居住点预留部分商品房,其出租收益归社区农民所有,用于小区物业管理等支出,还在已基本融入城镇的农村新社区专门建设公共食堂和红白喜事厅,尊重农村习俗,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陈圩乡在农民集中居住的房屋户型上,专门设计了存放农机具和粮食的场所,并在农村新社区配套建设了公共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远程教育、图书阅览、技术指导、信息咨询、休闲娱乐、警务司法等全方位服务。

(四)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确保农民有房住、有收入、有保障。盛泽镇、凤凰镇采取“拆一还一”的方式给予拆迁农民同等面积的住房补偿,并对农民购房进行补贴,农民基本可以免费入住同等面积的新房。长江镇推行“让利于民”和“阳光安置”政策,制定合理的拆迁补偿标准,对农民宅基地及附着物评估价、拆迁补助标准、农户补助款数额、安置房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盛泽镇、凤凰镇成立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承包地和集体土地入股,经营收益归全体村民所有。农民进城后,不仅可以得到土地流转收入、土地入股收入、工资性收入、社会保障性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得到了房屋出租和交易的财产性收入。长江镇结合当地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培训,并定期举办就业洽谈会,累计培训农民8000多人,安置就业近6000人,基本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同时,积极推进失地保障与城镇职工保障接轨、医疗保障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接轨以及最低生活保障与城镇基本保障接轨。

三、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江苏省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深入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土地使用规划问题。2005年国土资源部制定下发《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为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松了绑,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较少,省里只选择少数试点地区使用,非试点地区建新房拆旧房工作难以及时启动,影响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进度。另外,关于先建后拆的规定,增加了基层政府安置被拆迁农民的难度,同时加大了农民拆旧迁新的顾虑。

二是资金投入问题。据初步测算,建设500户以上规模的农村新社区,按照适度超前的要求,社区道路、电力、给排水、路灯、公共厕所、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社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户均3万元。当前,各级财政直接支持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政策较少,地方政府投入压力较大,迫切要求中央财政增加专项投入。

三是新型社区管理问题。盛泽镇、凤凰镇、长江镇新建的农民集中居住点,多的达3000户以上,少的也有500户左右,多数以建制村整体迁入,个别社区也有多个行政村共处。农村新社区在多数地方还是新鲜事务,社区组织管理体制还不明确,特别是社区组织与村委会、村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难以界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难度加大。

四是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农民宅基地征占、住房拆迁和补偿安置等问题。随着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的逐步推进,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方面。

四、几点建议

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节点,也是不断创造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过程。应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顺势而为,进一步加强引导指导,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一)加强督促指导,坚持试点先行。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今后较长时期内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必须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应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对地方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支持和指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水平,按照“城乡对接,双轮驱动,资源整合,试点先行”的原则,从2011年起,选取领导重视、基础较好、工作已开展的少数几个省份,开展小城镇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改革试点,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政策机制。

(二)加大支持力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为适应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的需要,应逐步建立以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为导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在清理规范各类融资平台的同时,合理利用小城镇建设融资平台,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贷款扶持。灵活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农村土地整理增加的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市场化运作,筹集资金,壮大投入来源。整合农村道路、改水改厕、环境保护等支农资金项目,提高整体功效。

(三)不断改革创新,健全城乡一体化机制。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除了“硬件”建设,更繁重的任务是城乡建设规划、农村土地制度和基本经营制度、农村金融、乡村治理等领域的改革创新。应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积极探索强镇扩权的途径,对重点建设的小城镇在财政、规划等方面赋予适当管理权限,增强发展活力。

建设新农村发展城镇化论文 篇10

近十年来, 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 河南省农村发展滞后, 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继续扩大之势,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普遍落后, 农民整体素质偏低, 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 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鉴于河南省城乡现状, 大城市的现代化成果直接进入农村落差太大, 需要在城乡之间添加一个或多个台阶, 才能比较顺畅地完成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过程, 新农村建设也会自然地获得外力的推动。因此, 中小城镇将是协调新农村建设与大城市发展之间的重要角色, 同时, 发展中小城镇, 也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 是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有效途径。

2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主要内容

新农村建设, 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它覆盖了“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 覆盖了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 覆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所以, 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内容可概括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目标、价值规范和价值需求;在农业生产方式上, 要转变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 以生态技术为前提和保证以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在农民生活方式上, 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 使绿色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新追求, 从而使人们过上真正符合自然规律及社会道德的生活;在中小城镇社会结构上, 使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之中, 以期维持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最小损害并能进行一定的生态建设。

3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面临的困境

解决“三农”问题, 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路径就是要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目标。但目前状况是:在加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同时, 却经常损害到农村的生态平衡。当前, 河南省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一些地方的新农村中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化水平较低, 居民点建设及道路建设用地迅速增加, 加之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不科学施用, 畜禽水产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的不配套, 乡镇招商引资企业布局的不合理等, 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大面积污染。随着人口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愈加突出。假如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不仅无法实现河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还将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4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具体措施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优化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系到国计民生, 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 河南省各地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既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的同时, 也为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生态优化带来新的机遇。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途径主要体现在走循环农业的发展道路。循环农业, 就是以循环经济理论来发展农业生产, 它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思考”为原则, 以资源低消耗、废物低排放、产品高产出、转化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产和生活的无害化。

河南省积极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等节约型农业技术, 转变增长方式, 提高资源利用和综合循环利用率。对耕地进行分等定级, 改造中低产田;依托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实行统一防治、承包防治等措施, 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推广节水农业技术, 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同时, 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 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普及农村沼气, 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 推进农村作物秸秆、生活垃圾、污水、粪便资源化利用。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等, 开展农作物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和秸秆气化的试点工作。以村为单元, 建立物业管理站, 由专人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秸秆等废弃物, 并负责沼气、垃圾处理、污水净化等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服务。河南省洛阳市结合以上方面具体实施了数十个项目:

(1) 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截至2010年上半年, 洛阳市全市户用沼气池数量已达到了49.5万座, 40%的农户用上了沼气能源, 2981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有沼气。

(2) 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截至2010年上半年, 洛阳市发展沼气工程417座, 70%的规模养殖场实现了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

(3) 建设乡村清洁工程, 基本解决了养殖小区、农村寄宿学校、敬老院等地的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利用, 村民享有系统的乡村物业服务;

(4)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通过推广秸秆直接还田、青贮、堆沤、生产食用菌、秸秆沼气等综合利用措施, 2009年全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75%以上, 31个重点乡镇利用率达到92%以上, 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主的“种地养地”模式及“种植——秸秆——养殖”和“种植——秸秆——食用菌”等循环农业模式面积不断扩大, 以前的废弃物如今成了优质的肥源、发展养殖的饲料、种植食用菌的原料、农民增收的资源。

(5)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提高化肥利用率, 合理减少化肥使用量。2009年洛阳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30万亩, 亩年均节约化肥4公斤、节本增效30元以上。

(6) 推广旱作节水技术, 采取使用耐旱品种、应用旱作栽培技术、地膜或者秸秆覆盖、修建集雨水窖、实行水肥一体化栽培、示范滴灌节水技术等措施,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009年, 洛阳市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万亩, 农民节能减排意识进一步增强, 节约型农业进一步发展。

(7) 推广少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提高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2009年, 洛阳市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17万亩, 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8) 推广农村节能技术。重点是推广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技术, 果园铺设反光膜技术, 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多功能节煤炉和秸秆气化炉等, 减少煤炭的消耗量。

(9) 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使用节药型新器械和高效低毒新农药, 建立机械化专业防治队, 实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 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10)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主要是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提升农产品的品质, 提高销售价格, 增加农民收入。

(11) 建设循环农业示范村, 组装、配套使用各种循环农业生产技术, 为循环农业大面积推广应用积累经验、提供典范。

在新农村建设中, 要想实现“人-自然资源-农业”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就成了首选。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的生态化, 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 也是缩小城乡差距, 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摘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优化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河南省针对地方环境污染严重、新农村中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等现状, 提出了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的生态优化实施路径:走循环农业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新农村,中小城镇,生态优化

参考文献

[1]王继荣.大众传媒与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J].新农村建设, 2007, (8) .

[2]李小云, 靳乐山, 左停等.生态补偿机制:市场丁二政府的作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成分血使用率下一篇:多媒体小学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