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活动十篇

2024-07-09

全民健身活动 篇1

首先, 从概念上看, 全民参与的体育活动不能没有学校的学生。对《全民健身条例》即使望文生义地理解, 它是中国全体公民的健身条例, 自然包括了全体青少年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再从《全民健身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的法规范畴看, 在其“第一章总则”的“第一节”中, 开宗明义地表述为:“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提高公民身体素质, 制定本条例。”其中两处提到保障公民的权益和提高公民身体素质, 这自然是包括了青少年学生人群。

其次, 从《条例》涉及的相关内容看, 其中有对学校体育相关工作的法规性要求。全部6章40条的内容从总则、全民健身计划、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保障、法律责任等层面, 规定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体育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责任。特别是其中21条、22条、23条、28条从学校层面, 对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学生运动会、校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等内容做了明确规定。显然, 《条例》所包含的全民性健身内容, 从逻辑上和具体内容上都涉及到了学校体育的大部分工作内容。换言之, 贯彻落实《条例》, 必然要包括上述有关条款所规定的学校体育工作。

有人或者未看《条例》内容而想当然地推断, 或者在理论上就先入为主地把青少年为主体的学校体育排除在全民健身范畴外, 就自然会在认识上发生错位, 以为学校体育工作与全民健身事业无关。

第三, 从理论上讲, 学校体育工作不仅是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且是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内容, 还是全体公民终身体育的教育基础。迄今为止, 我国绝大多数公民都要完成规定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今后10年内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 青少年更要实现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这意味着未来的绝大多数青少年都要经历9~12年的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 都要接受9~12年的学校必修体育课的体育教育, 参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条例》对学校的各项法规性要求的体育活动, 力求让我国一代代青少年儿童在学校得到身心健全的成长, 促进其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协调全面发展。学校体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它又是国家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正在成长、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在特定环境 (学校) 中参与的体育活动。不仅如此, 一代代青少年在学校环境中经受了10年左右的系统体育教育, 学习掌握了必需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这就为他们走出校门进入职业生涯后, 在业余时间去自由自主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提供了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储备, 培养了参与体育的兴趣, 打下了普遍的教育基础 (当然这种基础尚不理想) , 进而为他们终身参与和享受体育、保持一生的身心健康创造了良好条件。所以,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大多数人在学校阶段的体育教育基础, 决定其今后几十年参与体育活动的效益, 即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基础。对“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 还可以理解为:学生在校期间的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它既包括为学生在学校期间的生活提供条件和增加色彩, 又为走出校门后的50年职业生涯提供健康基础;要想幸福生活一辈子不能只是在校期间的一小时体育活动, 应终生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经过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 也经历三十余年改革开放的洗礼, 随着近10年体育课程改革的带动, 当前学校体育工作进入了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在2007年中央7号文件和2009年国务院颁发《全民健身条例》后, 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和政策依据更为全面和充分, 其为今后的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保障与支撑。在这样的新形势下, 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更应在观念、方法与对策上与时俱进。

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各级学校校长、体育教师, 都应自觉在两个《条例》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民健身条例》) 和中央七号文件的指导下,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依法推进各项学校体育工作, 自觉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贯彻两个《条例》的法治轨道。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与行动, 不再是一般工作性的教育管理问题, 而是必须贯彻执行的国家法规规定的法律责任, 是现代学校体育发展法制化、规范化的必然要求。

树立开放联动的学校体育观念。按《条例》要求, 不但要做好体育课教学、两操活动, 落实在校期间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和举办全校性运动会等日常的校内体育工作, 还要做到两个“开放”、一个“结合”, 即学校在课余时间、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 公办学校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 学校与社区体育文化组织家庭加强合作, 共同构建全社会的青少年体育网络;支持和引导学生参加校外的体育活动, 进而推动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 拓展学校体育的功能, 使学校体育在开放中拓宽视野, 在合作共建中吸收营养, 赢得支持, 促进自身发展。

充分认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多元价值与功能。作为学校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体育课要为广大学生学习掌握必需的体育知识技能, 培养良好的体育兴趣, 增强学生体质, 乃至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已近10年, 由于改革初期某些专家提出体育课要“淡化运动技能”, 另由于新课标提出的“以目标统领内容”, 使得这几年广大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甚至一些地方学校把体育课程推向了“非驴非马”的异化状态。因此, 亟待深入推进和完善的体育课程改革, 较为迫切的是, 要总结近10年来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从中国学校体育的实际出发, 尽快纠正在实践中发生的异化体育课、体育课游戏化、劳动化、展示课作秀等的不良风气。要深入研究和认识体育课教学的本质特征与规律, 紧紧抓住运动技能教学这一核心环节, 在运动实践中带动实现其他教学目标, 进而才可能为学生在校期间的课余体育活动提供知识指导、技能基础和方法保障。纳入国家全民健身事业大范畴中的学校体育, 是每一代公民在青少年时期接受系统的体育教育必经阶段, 是全民健身的教育阶段, 是每个人终身体育的准备学习时期。而长达9~12年的体育课教学则是学校体育的核心内容, 其教育教学效果, 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全体学生的体育兴趣如何, 直接决定一代青少年走出校门后的体育文化素养, 决定他们能否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业余时间去自主参与和享受体育。因此, 体育课程的基础性、运动技能的储备性、体育文化素养的终身滋养与辐射等价值特征, 应需要深入认识和研究。

回眸历史, 在1995年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之前, 我国的学校体育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自我认知与发展的系统;除为各级竞技体育单位培养输送少量优秀运动后备人才外, 我们对学校体育的价值功能认识基本停留在学校范畴和教育价值上。第一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首次从国家战略层面, 把青少年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重点给予关注, 把学校体育工作与群众体育逐渐联系起来。《纲要》实施15年来, 人们对学校体育的开放性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 从法规层面明确了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教育在全民健身事业中的特殊地位, 阐释了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必然联系。正在征求意见、即将颁布的新一期《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年) 中, 同样将青少年学校体育列入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工作要求。显然, 在全民健身大视野下的学校体育改革发展, 需要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全民健身活动 篇2

作为活动展示的一部分, 英派斯集团的迷你健身房矗立在广场一隅, 共展示了14种最新、最先进的英派斯健身器材, 供群众观摩。

为我国赢得首枚奥运金牌的许海峰坐到英派斯拉筋机上锻炼, 几分钟后, 额头已经沁出了细细的汗珠。冬奥会冠军杨扬则对英派斯的磁控车很感兴趣, 忍不住也上前骑了好几分钟。她说:“今天来参加这个活动, 更主要的是一种展示。这种展示的意义在于, 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健身的好处, 从而能逐渐使健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提高生活质量。希望通过奥运冠军的影响力, 带动更多的人, 加入到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行列中。”

许海峰也表示:“我作为第一块奥运金牌获得者, 在获得成功与荣誉的同时, 从来都没有忘记, 是国家和人民给我创造了条件, 培养我成为优秀运动员。并且让我在退役后, 继续奋战在体育事业第一线。现在, 我清醒认识到, 优秀运动员在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中, 也有着重要的、无可比拟的作用。我们有责任也有愿望为这项事业贡献力量。”

全民阅读:精神的全民健身活动 篇3

在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读书话题也会更受关注。所以今天我的题目就是“全民阅读:精神的全民健身”。

拟定这个题目,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 2011年8月初,中央在一定的范围内征求对起草中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草案的意见。当时我还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担任总裁,有幸被邀请到上级机关参加座谈会,对草案提意见。我发表了一些意见,其中有一条就是建议加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内容。出于谨慎的态度,我看到草案中有“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就具体建议在这句话加上“全民阅读”。后来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有“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这样一条表述。到了十八大,在十八大政治报告中关于全民阅读就成了完整的一句话:“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

第二个原因则是我认为二者之间还是有着天然的联系。全民健身活动是强壮我们的体魄,全民阅读活动则是强壮我们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乃至每一个健康的人都應该有的追求。

日本有一位80后的青年作家加藤嘉一,被称作“日本的韩寒”。此人曾在北京大学留学,对中国人当下的生活有一些了解,对中国社会现状的识见可谓犀利。他用汉语写了一本《中国的逻辑》,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他在书中提到的中国人的读书情况十分发人深省。他说:中国的知识非常廉价,中国人根本不把读书当回事,一本书的价格还不如一杯星巴克的咖啡。中国的物价、房价都在涨,就是书价不涨。他认为,只要中国人不爱书,无论经济怎么发展都是可以小瞧的。

听到一位来自异域的年轻人如此这般小觑我中华民族,让我们想起20世纪初,那些异域人士称我们“东亚病夫”的往事。称“东亚病夫”是对国人体魄的藐视,曾经是中华民族的耻辱,那么,异域人士蔑指“中国人不爱书”,难道不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吗?面对“东亚病夫”的嘲讽我们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终于摘掉了这个耻辱的帽子。那么,面对“中国人不爱书”的蔑视,我们难道不应当有所反省、有所自强、有所发奋吗?

我国人均一年读书数量不到五本,可是欧美很多国家人均一年读数十本,日本、韩国都是人均三十多本。近几年国民阅读调查把移动互联网阅读都纳入调查范围,似乎使得全民阅读数量有所增长,但依然遮掩不了全民阅读落后的真实情况。凭心而论,我们在社会生活、公交车上、地铁列车上、火车站、航空港、酒店餐馆里,手持一卷、安静阅读的现象并不多见。加藤嘉一对中华民族读书现状的贬斥,可以说不亚于从前外国人对“东亚病夫”的轻视。所以我要把全民健身活动和全民阅读活动提到一起来说,希望能起到提升紧迫感和危机感的作用。

2007年,在第十届全国政协第五次会议上,我提出了一个提案,由30位政协委员联署,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议建立国家读书节。提案受到比较广泛的关注。此后,每一次政协大会上我都要提出这个提案,政协允许重复提交,只要没有解决就可以再次提交。到了2010年第十一届三次大会上,提案有所修改,建议把全国读书节定在9月28日,这一天是孔子诞辰。

把孔子的诞辰定为国家读书节,目的是为了突出中国的读书传统。中华民族的阅读有着深远传统,有相当完整且成体系的阅读文化。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有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读书节。这样一方面可以鼓励读书、组织读书,同时可以传承我们的阅读文化,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有人表示犹豫,说世界已经有读书日了,中国是不是再要一个读书节呢?2011年4月,我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参加一个访谈节目,我说,“世界也有教师节,并不意味着中国不需要自己的教师节;世界有植树节,并不妨碍中国也有植树节。这就看各个国家是否就某些公众问题要特别进行提倡。”所以即使世界有读书日,我们依然可以有自己的读书节。上半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下半年9月28日是全民阅读节,春天和秋天都是非常好的读书季节,最好组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2013年的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一次大会上,我还是继续提出设立国家读书节的提案。不过,提案的名称有变化,建议设立“全民阅读节”,不再是一般的读书节,而是提倡全民阅读,把全民阅读活动提得更高了。

在今年的全国政协大会上,以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委员作为第一提案人,共有115位委员联署,提出建议制定实施国家全民阅读战略,并提出五项具体建议。一是成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以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资源,形成合力;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国家长远战略;解决全民阅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二是设立国家全民阅读节,将孔子诞辰9月28日确定为全国阅读节。三是进行全民阅读立法,由全国人大制定《全民阅读法》、国务院制定《全民阅读条例》,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四是制定全民阅读规划,作为开展全民阅读的指导性文件。五是建立国家阅读基金,建设全民阅读重点工程。

这个提案是经过比较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大会召开两个月前,连本届政协委员的身份还没有明确时,新闻出版总署就邀约一些上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对全民阅读有研究的专家开座谈会,听取了大家很多很好的意见。这个提案有115 名政协委员联署,也是不多见的。事实上,像这样的提案,倘若邀约全体政协委员联署,我相信绝大多数委员都会愿意联署。因为读书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劝学是全世界高尚的事情,劝学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耕读传家”“诗书继世”“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都是传统劝学的名言。现在我们劝学,既可以讲为国为民,也可以讲个人兴趣,甚至是为了获得更高雅、更自在,都是正当理由。本次政协大会上,这个关于全民阅读活动的提案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内涵和目的。

关于全民阅读,一直也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早在1995年就在文化部门牵头之下开展过知识工程活动,也是以读书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载体以图书馆为主,各省市区都组织开展,现在也还在推进。知识工程以学知识、长本领为号召,达到有利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目的,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近几年又有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社区书屋建设,也都有一定的号召力。现在提出全民阅读活动,内涵就不仅是学知识,更是国民精神、国民素质的一种改造、一种提振、一种养成。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是一种人生态度,阅读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方式。商务印书馆出过一本《阅读史》,作者是加拿大人阿尔维托,书的第一章开篇就是法国大作家福楼拜19世纪说过的一句名言:“阅读是为了活着”。阅读就是我们的生活。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人解释句中诗书即学问,我觉得这个随意的解释破坏了诗句的精彩和境界。中国把诗、书放在一起说,诗可是核心,指的就是文化、气质、情感、心灵,是修养。一个人只有学问没有人文精神修养,是不会有好气质的。全民阅读活动最重要就是陶冶我们的国民精神、国民气质,使得国民素质得到提高,而不仅是因为阅读可以就业,可以拿硕士、博士。全民阅读活动不是要培养出多少博士,而是要养成更好的国民。要建设文化强国,就要努力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这个文化素质是需要养成的。素质与知识有关,但更与教养有关。

全民阅读活动是精神的全民健身,也就是国民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即使中国再获得几个诺贝尔文学奖,有再多的文化产业园,拿到多少奥斯卡电影奖,倘若我们的国民依然在世界各地随意插队,随地吐痰,大声嚷嚷,争先恐后,嫌贫爱富,铺张浪费,那么,我们仍然不会被世界承认是一个文化强国。因为全世界都会评价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人口大国的国民素质和国民的德行是国家更重要的文化软实力。全民阅读活动就是试图从生活方式上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希望通过阅读,深入改造我们的国民性,不断提振我们的国民精神,持续养成我们的国民素质,为建成文化强国打下最重要、最坚实的基础。

XX年全民健身活动月活动方案 篇4

市各有关单位、各区体育行政部门:

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XX-2020年)》以及《xx经济特区促进全民健身条例》,推进我市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在全市范围内营造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今年11月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XX年xx市全民健身活动月活动。为切实做好全民健身活动月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全面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XX-2020年)》,促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二、时间:

XX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

三、参加单位及人员:

全市各有关单位及全体市民

四、活动内容及形式:

(一)11月1日在市民中心广场举行“xx市第37届市民长跑日活动暨全民健身活动月启动仪式”,市委大院、全市十区将设立市民长跑日分会场;全市各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长跑活动,各区政府要广泛动员辖区群众参加长跑活动,以此揭开XX年全民健身活动月序幕。

(二)活动月期间市级单项协会还将举行XX年xx市第六届三棋全能赛、xx市第十八届传统武术精英赛、xx市第25届长跑竞赛等全市性的棋类、篮球、业余网球、传统武术、全民健身钓鱼等比赛和健身活动系列活动(活动信息见附件)。

(三)各区和各单位要认真组织策划,并根据本辖区、本单位实际,因地制宜地举办健身运动会、行业运动会、社区运动会(嘉年华)、趣味体育比赛、体育培训、体质测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易于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

(四)充分认识贯彻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XX-2020年)》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计划》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通过短期集中宣传与长期持续宣传相结合,促进《计划》内容在各职能部门、各区、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中得到广泛认知。同时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宣传平台,以及宣传栏、标语口号、开展体质测定和健康咨询、科普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广科学健身知识,不断增强市民健身意识和科学锻炼意识,让更多的市民加入体育健身的行列,增强身体素质,提升生活质量。

五、有关要求

(一)全民健身月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XX-2020年)》及我市《条例》一项最具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各区和各单位要进一步认识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把全民健身活动月活动作为宣传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XX-2020年)》及我市《条例》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活动组织机构,制定好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严密组织,确保各项活动安全落实见成效。

(二)全民健身活动月活动应注重大型活动和小型活动相结合,以小型活动为主。各区和有条件的单位可组织大型全民健身竞赛和表演活动,社区居委会、住宅小区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经常性小型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

(三)在全民健身活动月期间,各区、各单位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鼓励和支持其它各类体育设施和学校免费或优惠开放体育场馆,吸引更多人群参加健身活动。各区和相关单位应将拟采取的公益惠民服务举措向社会公告。

全民健身活动 篇5

一、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十分丰富, 具有很强的选择性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近现代体育的前身, 是我国各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大多数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不但具有一定的强身健体的作用, 而且还有较高的观赏和教育功能。随着各级政府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 已经挖掘整理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就有一千多个。比如苗族的射弩、彝族爬花杆、回族的掼牛、藏族的赛牦牛和押加;苗族的射弩;朝鲜族的跳板等。还有一些传统体育项目是汉族和少数民族都共同喜爱的, 如:龙舟竞渡、风筝、秧歌、武术等。大多数传统体育项目, 风格迥异, 各有特色。有的是偏重于对抗和竞争性的, 有的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不管哪个民族体统体育项目, 具有一定强身健体, 锻炼人的精神意志的功效, 都是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好项目, 便于广大群众选用的体育活动内容。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爱好, 从中选择出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 进行健身煅炼, 从而促进群众性健身活动的普及与推广, 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全面开展。

二、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人民,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所创造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显著民俗特点, 以健身、防身、娱乐为主要目的身体锻炼活动。它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密不可分, 它与人们的生产方式一样, 被人们世代相传沿袭下来, 其形式和内容也是相对固定的。如:居住在我国北方, 以从事畜牧业为主的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 平日里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草原和马, 其民族体育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以骑射、赛马、叼羊等, 具有明显北方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而居住在我国南方的壮族、苗族、土家族、傣族、黎族等少数民族, 其居住地多山、多水、多林木, 就形成了有其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壮族的“抛绣球”、苗族“上刀梯”、瑶族的“打猎操”等具有南方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这种不同地域产生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因受地理环境的和生活环境的限制, 通过人们口传身受的形式世代相传, 使其具有的传统性。中华民族体统体育正是因为这种鲜明的传统性, 才使民族传统体育在祖国的天南地北生根发芽, 枝繁叶茂, 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深受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 为各类健身群体所接受, 使其具有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 能够快速的增加我国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人数。

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简便易行、便于在全国范围开展

自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6年来, “全民健身”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逐步增加, 人民体质逐步增强, 全民健身运动的环境和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基本形成。虽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 但是由于我国经济还不发达, 国家对体育的投资还十分有限, 我国目前人均体育经费还很少, 缺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体育活动必要的场馆和器材, 难以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广大农村, 因社会经济发展比较滞后, 贫困人口多、当地财政大都比较困难、对体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更为严重。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具有淳朴自然、贴近群众生活、简单易行、群众喜闻乐见的特点。如:武术、踢毽子、打陀螺、放风筝等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不但不需要正规的训练场馆、也不需要不断的经费投入, 可以成为广大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实用、最易推广开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四、具有独特的健身功能, 可以有效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几千年来, 由于我国古代体育活动, 受我国哲学思想“中庸”、“和”、“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影响, 在体育活动中, 尤其是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 重视动与静的结合, 神内形外的一致, 强调“形神兼备”, 讲究“内外之合”, 尤为重视其“精、气、神”的统一。在这些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历来强调, 通过体育运动不但要对身体外部肌肉、力量进行锻炼, 同时还要对人内部“精、气、神”的锻炼, 通过导引、气功、武术等, 最终使人的身体与精神达到最佳状态。除此之外, 还重视锻炼形体与精神的关系, 认识到形体、精神、健康、寿命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正确的体育锻炼, 从而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内”与“外”的统一。通过这些项目的锻炼, 使人各种运动协调, 保持良好的身体心理状态。这些体育项目都具有较强健身性与娱乐性的特点, 使人久练而不感到枯燥乏味, 使人的精神、气质得到升华, 从而达到健身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五、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 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广泛开展

目前, 我国经济还不发达, 大多数“老、少、边、穷”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仍十分困难, 缺少必要体育场地和器材, 教育经费紧张, 体育经费投入不足, 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 在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得以改变。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体育活动的开展, 也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近年来, 一些高等院校逐步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课, 体育院系也逐步增加了武术、摔跤、围棋等民族体育课目。现在, 一些民族地区中小学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 有选择性的开展了一些民族体育项目。各地应根据各民族生活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现实条件, 遵循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体质健康发展的规律, 精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体育项目, 作为学校体育教材或代用教材, 在学校中大力推广、使用。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体育经费紧张、缺少体育场地的问题, 而且还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 使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后继有人。同时, 也可改变我国学校体育中只重视现代体育项目, 轻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 使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中比翼齐飞, 共放光芒。

参考文献

[1]于成义.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J].濮阳教 育学院学报, 1999, (4) .

[2]董渝.浅谈的普及与推广[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研 究生论文专刊, 2011, (6) .

全民健身活动 篇6

1 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推广的必要性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全民健身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也是新时期体育发展的新方向。从一角度来讲,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初步具备大规模、大范围开展全民健身的经济基础;从另一角度来讲, 经过几代体育人的不懈奋斗和共同努力下, 我国的竞技体育成绩显著,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有了依托;同时, 近几年来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 城乡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此外,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 人们的运动健身理念得到普及和发展,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事实上,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全民健身的任务十分急切。2012年, 中国首部保健用品蓝皮书《中国保健品产业发展报告》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 中国亚健康状态者所占总人口比例高达77%, 即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已超7亿。与此同时, 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2013年) 》指出, 截至2012年底,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 比上年增加891万, 占总人口的14.3%, 老年人体育健身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品牌就是影响力, 品牌就是号召力。在全民健身活动中, 各体育部门不断开发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 并在项目多样化中积极打造活动品牌。其中, 品牌推广是品牌树立、维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其重要性日渐凸显。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在推广过程中, 逐渐树立良好的健身项目形象, 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特色度。发挥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效应, 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群众积极参与, 进而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持久、深入开展;另一方面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 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形成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

2 江门百姓健康舞品牌推广模式的特点

作为“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的故乡, 在江门, 推广和普及百姓健康舞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2011年3月22日, 全国第一批、广东省第一个“百姓健康舞”推广试点城市在江门挂牌。伴随着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 “百姓健康舞”全民推广活动经过2年多时间的摸索实践, 如今已在江门落地生根, 惠及群众近30万人, “我舞蹈·我健康”的理念逐渐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2012年9月, 中国舞蹈家协会授予江门市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全国百姓健康舞文化惠民示范城市”称号, 其百姓健康舞推广模式得到了广东省委宣传部和中国舞蹈家协会的高度认可。去年, 还成功把百姓健康舞“跳”进了央视并受邀参加央视“舞蹈世界”栏目“全国百姓健康舞系列展演活动”, 是对江门市百姓健康舞推广成果的再一次肯定。江门市百姓健康舞推广模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2.1 目标明确、循序渐进

品牌是一个循序渐进, 点滴积累的过程。全民健身活动要广泛、深入、持久发展, 其品牌推广模式也不能急于求成。因为是试点城市, 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如何才能让这项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开来。江门市可谓是动足了脑筋。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 组长由分管宣传文化的市领导担任, 中国舞蹈家协会作为指导单位, 由市委宣传部主办, 以体育、文化、广播、电视台等相关部门为协办单位, 负责“百姓健康舞”推广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精心制定了“让江门舞起来”的“三年推广计划”:从2011年起, 在市直单位及所辖的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全面推广;第二年, 在所辖的开平、鹤山、台山及恩平四市推广, 并且将其作为关爱农民工的内容之一, 推广到企业中去;第三年, 百姓健康舞推广活动向乡村“挺进”, 推广到镇一级, 让百姓在镇级广场上也跳起“百姓健康舞”, 让洗脚上田的农民也加入到跳“百姓健康舞”的队伍, 使更多的群众受惠。同时, 品牌推广中, 注重与本地舞协合作, 努力争取群团组织及相关部门的支持, 到人流量多的广场及机关单位中去推广, 这一举措迅速打开了百姓健康舞推广初期的工作局面。

2.2 免费惠民、以点带面

“免费”模式, 一直是全民健身活动品牌的推广利器。在推广之初, 因为市民对百姓健康舞的认识不足, 以为学起来会比较难, 不少人有畏难情绪。为此百姓健康舞推广实施“四免费”做法, 师资、教材、音响器材、服装均实行免费培训或赠送, 以此吸引群众积极参与。仅在2012年, 全市免费培训师资800多名, 送出音响100多套、服装8000多件、教材一大批到各市直单位和社区。“四免费”的做法使百姓健康舞能够迅速推广及提高品牌知名度, 增加群众健身参与热情进而掀起健身热潮。

但是对群众免费并不意味着政府要花很多的钱。花钱少、惠民范围广, 是百姓健康舞品牌推广模式的最大亮点。活动推广第一年, 参与百姓健康舞的江门市民已经超过10万人, 而江门市相关部门仅仅利用了社会捐助的50万元启动资金, 且所有的钱都花在“四免费”上。培训一位老师, 带上一部100多元的录音机, 就可以让100多人舞动起来。通过以点带面的推广方式, 平均每个市民的投入还不到5元。

2.3 广泛宣传、义务授课

为扩大活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江门市专门制定了“百姓健康舞”活动的宣传方案, 印刷宣传单张, 发放至单位、社区、企业和镇街。组织举办了“江门市百姓健康舞广播电视大赛”、“喜迎十八大——‘我舞蹈·我健康’江门市百姓健康舞大赛”等大到地市一级小到村委会一级的几十场展演赛事。值得一提的是, 2011年10月9日在江门市五邑华侨广场举行的“‘我舞蹈·我健康’——2011年江门市百姓健康舞大赛及汇演”, 来自江门1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市区100多个社区, 共5000多市民, 在近20000m2的广场上, 齐跳“百姓健康舞”, 创造了目前我国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群众性集体舞蹈纪录。中央、省及市媒体高度关注, 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前来采访, 广东电视台现场直播报道活动实况, 为百姓健康舞品牌提供了有力的推广平台。江门市四套班子的女领导带头学跳“百姓健康舞”, 为起到宣传示范作用, 还在广东省第二届农民运动会、江门市第七届运会开幕式等影响力大的公开场合表演。江门职院师生、江门老干部大学的离退休老同志的积极参与也为“百姓健康舞”的推广及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就这样, 百姓健康舞在短短的半年内, 以星火燎原之势, 在全市营造出了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是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推广关键的一环, 优秀的科学健身指导队伍可以让市民尽快掌握健身技能, 走出健身误区, 进一步了解到科学健身的内涵, 达到健身事半功倍的效果。江门市通过电视、网络、广场义务授课的“三义务”途径, 引导和推广更多市民学习百姓健康舞。江门电视台在教育频道每天上午8:00~8:20播出“百姓健康舞”电视教材。江门市首批25名百姓健康舞授课老师由中国舞协培训并取得百姓健康舞注册教师资格, 再向三区的社区及市直有关单位的老师免费授课。通过层层师资培训, 层层义务授课, 现在江门市已拥有了一支庞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队伍, 每周3次分别在江门市区主要广场及百姓健康舞培训基地定时、定点为市民义务授课。他们就像种子一样在五邑地区播撒开来, 开枝散叶, 传播着健康舞的舞姿。新会区有15个社区, 每个社区派3个居民代表到新会区文化馆学习培训2~3个月, 学成之后, 以自己社区小广场为阵地, 免费教居民跳健康舞。实践证明, 广场教学既能为活动参与者搭建提高技能和交流展示的平台, 也能为活动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机会, 同时可以产生广泛的社会正面影响。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 每个社区起码有几十人学跳健康舞, 有的社区超过百人。如今一到清晨或晚上, 江门市区全城舞动, 所有大大小小的广场, 都是幸福舞动着的男女老少。

3 完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推广模式的建议

3.1 创新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推广机制

推广全民健身活动品牌, 既需要政府起主导作用, 也要通过各相关部门支持协调、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形式, 合力完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推广模式, 可以提高推广效果, 扩大推广规模。同时, 发动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也是大有裨益的。一方面, 企业可以为全民健身活动品牌的推广提供包括宣传费用、传播渠道在内的众多资源支持, 拓宽宣传推广的渠道, 缓减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压力;另一方面, 企业自身也可以通过分享全民健身推广的成果, 有效宣传品牌形象。积极有效的参与群体形成多方受益的良性循环, 使全民健身活动的品牌推广可持续发展。体育部门需紧密结合当地实际, 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政策, 推进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化改革, 探索多种有效方式, 创新品牌推广模式, 吸引社会资源和社会资金投入社会公共体育服务领域, 进一步整合资源, 加大投入和保障力度, 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推广机制。

3.2 加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

推广全民健身, 完善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是关键。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主要依托于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 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推广更是离不开这一土壤。根据群众就近锻炼、健身的需求, 应在城市、乡镇、社区实施“全民健身工程”, 加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 积极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支持镇、街建设“全民健身文化广场”、农村文体活动室, 建设拓展社区文化广场及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所, 不断完善城乡全民健身基础设施。

3.3 推陈出新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品牌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追求健康的、高品质的生活已经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 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热情很高, 但目前像百姓健康舞这种有规范性指导、简单易行、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方式还较少, 许多健身活动热却似一阵风, 热过去就拉倒了。

推广全民健身活动, 要与群众喜爱、易参与的项目紧紧相扣。例如百姓健康舞有系统的学练方法, 有良好的推广方式。百姓健康舞无需任何舞蹈基础, 易学易练, 非常适合普通市民参与。同时, 它运动量经过精密测算, 特别适宜老年人锻炼健身需求。舞蹈队形和动作编排也非常适合在各大、小广场学习和使用。因此江门百姓健康舞发展迅速, 参与人数较多普及面广。

3.4 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遍布城乡社区、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是全民健身活动品牌积极推广的有效手段。目前, 我国平均每个社区都有3个以上体育活动类的社区民间组织, 在组织体育活动、促进居民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年) 》提出目标任务:县 (区) 普遍建有体育总会、行业体育协会、单项运动协会和人群体育协会等体育社团, 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较大发展。80%以上的城市街道、60%以上的农村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 (点) , 50%的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 (点) 。为进一步推广全民健身活动品牌, 要健全市、区体育总会、单项协会和社体指导员协会以及各类人群体育协会规范化建设, 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培育和支持能力较弱或初创的公益类体育社团, 大力支持村 (居) 委会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群众性体育组织, 推动学校、乡镇 (街道) 、社区、体育场馆建立体育俱乐部。与此同时, 还需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 完善市区、镇街、村居三级科学健身指导队伍建设, 选准派强教学活动的师资力量, 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推行体育服务下乡、体育进社区等。

参考文献

[1]范冬云.广州市大众体育公共服务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2011.

[2]张伟.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2 (11) .

戴上一个健身跟踪器活动起来吧 篇7

你可能见过有人佩戴数码健身追踪器,就是那些如手环和吊坠等可佩戴式或手持型的可以装进口袋的小仪器。为什么这种设备很受欢迎呢?因为这些设备可记录你锻炼的数据资料,并且根据这些数据跟踪你的锻炼情况。哈佛附属医院康复服务主任琳达·阿斯朗尼亚说:“我们已经注意到的是这些设备使人们的锻炼有了很大成效”。

该设备准确、可计算、有激励性

和日志、笔记或标准的计步器不一样,健身追踪器可准确记录包括速度、距离、强度和你的运动时间在内的锻炼时的客观数据。并将信息发送到你的智能手机或计算机上的软件或应用程序,在那里你可以用图表格式查看到这些资料,甚至可在日历上比较每天的活动情况。知道有一双眼睛在观察你的包括动机和遵守情况的每一个动作,这对你很有益的。阿斯朗尼亚解释说:“当你看到你的活动水平是什么情况时,就会产生动力,你会想坚持锻炼。从而促使你继续赶超你已经达到的水平”。

另一个好处

一些健身追踪器还可以记录下你的心率,这对于确定你的锻炼强度是很重要的。阿斯朗尼亚说:“如果你在做有氧运动,你想每周三到五次在以达到最大心率的60%到80%的状况下锻炼至少半小时。这样做,你的耐力会得到提高”。有了一个能给你这些信息,或提醒你锻炼时的心率是低于或超过你设定的锻炼心率,可以使锻炼更有效。特别是在你患有心脏病或其他疾病时,这个设备也可以使锻炼变得更安全。

确定你的最大心率的最准确方法是进行一个压力测试。这项检查仅限于健康的个人,可以简单地估计你的最大心率。用220减去你的年龄可估算你的最大心率。(举例来说,如果你是60岁,你的最大心率是每分钟160次),预计你可在160的60%到80%这个范围内进行锻炼:

·160的60%(160×0.60)是每分钟96次。

·160的80%(160×0.80)是每分钟128次。

所以,当你锻炼时,你可保持你的心跳率在每分钟96到128次之间。

你该怎么办呢

阿斯朗尼亚警告说,你不应该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就进行锻炼。她说:“首先需要获得你的医生的许可,你需要有人依据你的锻炼强度和你的安全界限来制定一个锻炼计划,有一系列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范围限定,将有机会获得最大的效益”。使用健身跟踪器可以很容易地保证在设定的范围内进行锻炼。

你可在如大卖场、电子产品店、体育用品店和网站上等任何销售健身器材找到健身追踪器。这种设备的功能可能很简单,仅对步数或你消耗的热卡进行计数,也可能会更复杂,通过传感器捕捉你的心率、出汗、皮肤温度、睡眠模式。

最好的方法是:找那种易于使用和快速充电的设备。提前决定你想要获得多少信息,以及你是想戴在手腕上,或者把它夹在你的衣服上。一旦你开始使用这种设备,可以与你的伙伴分享信息。在你下一次去看医生时把你的进展告诉他。

本月活动:摆动上肢

这是一个有活力的伸展运动,有助于活动你的关节,调动机体的活性,并为进行锻炼做准备。

步骤:1.站直,手臂自然地垂于身体两侧。

2.当你吸气的时候,手臂向两侧抬起,并指向天花板。

3.当你呼气时,把手臂放回到两侧。重复这个动作几次。

全民健身活动 篇8

发布会上,刘鹏和范徐丽泰共同开启助力全民健身公益活动启动仪;范徐丽泰和晓敏分别致辞;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中国健身气功协会、香港马会交换签约文本;晓敏向香港马会赠送“助力全民健身”牌匾;奥运冠军、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王丽萍和滕海滨向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者发出倡议。发布会上还进行了健身气功、柔力球、健身秧歌等表演。

香港马会有着130年发展历史,是香港最大的慈善公益机构。他们秉持“捐助社会、服务民生”的理念,积极参与香港和内地多领域的公益慈善事业。为支持内地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014年度香港马会决定资助国家体育总局开展的4项健身活动。其中资助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开展两项培训竞赛活动,一是依托四川都江堰香港马会奥林匹克运动学校举办一期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为地震中受灾严重的雅安、德阳、都江堰、北川等地区培养一批健身气功骨干。二是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首届两岸四地健身气功交流比赛,打造一个全新的健身气功品牌赛事,并在今后由四地轮流举办。其余两项活动分别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服务西部行活动”和“内地香港青少年体育文化交流夏令营活动”。(文/程江 摄影/安灵均)

全民健身活动方案 篇9

一、比赛项目:

1、拔河比赛(团体赛)

(1)拔河比赛分高一年级队、高二年级队、高三年级队和行政综合队四组进行。每队18人组成,其中必须有4名女教职工。

(2)高一年级队领队:

2、健步走比赛(个人赛)

(1)分男子青年组、女子青年组、男子中年组、女子中年组四组进行。(青年组:40岁以下;中年组:40岁以上)

(2)赛程:5000米。

3、跳绳比赛(个人赛)

分男子组、女子组进行。(每组报名人数不到10人,该项目比赛取消)

二、比赛报名:

1、报名时间:12月22日前

2、报名人员: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行政综合组:。

三、比赛时间:

全民健身活动 篇10

一、全民阅读运动兴起的背景

1.1提升国民素质的客观要求。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学术部门、民间团体等20世纪末以来, 对国民阅读现状做了研究, 其中, 最具权威和代表性的是由新闻出版总署领导,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持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1999年至2005年, 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2005年为48.7%。但是, 自从2006年国家实施以“爱读书, 读好书”为理念, 以“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阅读社会”为目标的“全民阅读工程”后, 2008年至2011年, 我国18-70周岁国民的综合阅读率持续走高, 分别为69.7%、72.0%、77.1%和77.6%[2]。此种变化说明, 全民参与阅读的积极性, 主动性受到激发, 热爱读书的全民阅读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形成, 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已见成效。

1.2全球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阅读危机” (即全民阅读率大幅度下降) 是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挑战。比如, 据2002年英国ONS Omnibus的研究成果, 英国25%的成年人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读过书。按照美国全国艺术基金会发布的民众调差报告, 从1985年到2005年美国人花在买书上的费用 (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 下降了14%。在此背景下, 许多国家都把阅读推广当成政府的重要职责来落实。比如, 英国提出“举国皆为读书人” (Build a Nation of Readers) 的口号, 实施了“阅读起跑”等国家计划。美国先后启动了“阅读挑战”、“阅读优先”、“阅读之乐”等全民阅读工程。俄罗斯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全民阅读大纲》。德国成立了由总统担任主席的“国民阅读促进委员会”。数十年来, 国际组织对阅读推广亦给予了极大关注。

二、全民阅读活动的特点

2.1全民阅读的国家战略性。关于阅读的精神中共的历届代表大会都有及其深刻的表述。十六大把“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从而使文化软实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于是全民阅读自然成为打造学习型社会的载体与基础。2006年,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将“几级推进阅读社会的形成”当成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要……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十二五”期间, 我国将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转变为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3]将“全民阅读”作为行动指南首次写入党的报告, 意义深刻而长远, 表明全民阅读在我国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

2.2全民阅读的技术变革性。近年来, 我国国民的数字阅读率呈急速上升趋势。2010年, 《中国手机阅读市场用户调查报告》显示, 每天利用手机阅读一次以上的用户达到45%。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2011年我国各种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所增加, 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增幅达65.2%。与此相应, 数字阅读技术在我国全民阅读推广中得到广泛应用。2012年中央文明办, 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浙江出版集团, 广东出版集团等与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阅读基地合作, 实施“文明中国”全民阅读工程, 向全国手机用户推介优秀图书;国家图书馆于北京方正阿帕比公司合作, 面向全国用户免费推出“国图方正手机报”速递服务;中国移动和国家图书馆, 中国编辑学会合作开展手机阅读业务;贵州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等。

2.3全民阅读的丰富多样性。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载体丰富, 渠道众多, 形式多样。如广场活动:2010年4月国家图书馆举办“源远流长的中华典籍”大型广场活动;如电视阅读服务:2010年4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2010书香中国”特别节目, 2011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与中央电视台共同打造以“分享阅读, 分享幸福”为主题的全民阅读电视晚会。如阅读宣传周 (月) :始于2005年的一年一度的全国范围的“图书馆阅读服务宣传周”活动;如图书漂流:中国图书馆学会的“春天漂流书”活动, 昆明市的“书香昆明, 图书漂流”活动等。如图书银行:中国科技大学芳草社的“图书银行”, 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城东街道的“图书银行”等。如送书活动:虎门图书馆常年坚持的“心系社区, 传递文明, 牵手公益”松鼠活动, 重庆沙坪坝区政府的“送书计划”等。全民阅读推广的形式还有图书知识竞赛, 图书演讲会, “微书坪”, “读图”, “真人图书馆”等。

2.4全民阅读的特殊关怀性。要关照对象之一。比如, 中国图书馆学会把2009年定为“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国家图书馆设立了少年儿童图书馆, 开展了“阅读推广进校园活动”等。残疾人的阅读问题同样受到重视。比如, 宁夏图书馆与宁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合作, 共同开设了残障人士阅览室;江苏省无锡市图书馆开展了面向聋哑读者的“每周读报”活动;2011年新闻出版中枢与中国残接人联合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百家出版社文化助残公益行动”的通知》, 近200家新闻出版社企业签订捐赠协议的图数码累计达1304.8万元。我国是农业大国, 没有农民阅读能力的提高, 就没有整个国家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全民阅读推广中, 政府, 社会和民间组织通过实施“农村书屋”, “电大农村图书室”, 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工程等项目, 以及在贫困地区建立县级图书馆分管, 设置流动图书馆等方式解决农民看书难问题。

2.5全民阅读的社会协作性。我国全民阅读推广得益于社会协作。其一, 中央和政府部门合作。比如, 1997年, 中宣部、文化部等九部委共同发出《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 启动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穿件学习型社会为目标的“知识工程”。2006年, 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是一个部委联袂发文《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其二, 行业合作。比如, 2004年4月23日, 中国图书馆学会与国家图书馆首次举办“倡导全民读书, 建设阅读社会”世界读书日宣传活动。2007年4月, 中国图书馆学会与广东图书馆学会联合举办:“第一节全民阅读论坛”。其三, 跨界合作。比如, 2005年, 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中国作家协会,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中国版权协会和湖南卫视等共同举办以“阅读丰富人生, 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世界读书日宣传活动。其四, 国际合作。例如, 2009年8月, 中国图书馆学会与德国歌德学院联合在慕尼黑主板“图书馆与阅读论坛”;2010年5月, 中国图书馆学会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联合举办“中新儿童阅读推广研讨会”等。

三、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推动作用

3.1图书馆是全民阅读的推手。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可信价值在于为全民阅读提供资源, 技术, 设施, 人才支持。图书馆是公共阅读体系的最总要组成部分, 其服务宗旨和专业化的服务职能决定了国家将图书馆作为保障公民平等阅读权利的制度安排的必要性, 要求图书馆成为全民阅读的发起者, 组织者, 倡导者和中坚力量。这是国内外无不把图书馆当成全民阅读主要推手的肯本原因所在。

3.2打造公共阅读平台。在全民阅读推广中, 图书馆应着力打造公共阅读平台, 尽力扩大服务的辐射范围, 健全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 但是随着全民阅读的发展, 我国公共阅读服务的层次化, 网络化, 体系化平台建设取得明显进步。比如, 重庆市建立了文化共享工程市级中心1个, 区县级支中心41个, 乡镇基层服务点915个, 设立机关, 政府, 学校, 部队, 大型国企等图书流动点56个, 通过“点”, “面”结合, 实现阅读全方位, 全覆盖[4]。

3.3坚持图书馆的公益性主体性质。坚持图书馆的公益性主体性质, 消除公民利用公共阅读设施的各种门槛, 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图书馆要按照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 公共图书, 文化馆 (站) 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 (文财发[2011]5号)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关于“公共博物馆, 图书馆, 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的明确要求, 对基本的公共阅读服务继续实行免费提供的原则。

3.4图书馆的服务应与时俱进。图书馆服务要紧密结合政治, 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民阅读的需求,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保持全民阅读的长久活力。比如, 深圳图书馆的资助图书馆服务,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汽车图书馆服务, 山东泰山医学院图书馆的阅读疗法服务, 四个直辖市图书馆的“真人图书馆”服务等都非常有特色。此外, 图书馆在向社会推荐图书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2004年国家图书馆设立“文津图书奖”, 截止2013年6月已成功举办了八届。

3.5大力开拓数字阅读服务。在国际上, 数字阅读能力已经成为评价公民阅读素质的重要指标。比如, 国际经合组织再其实施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PISA) 中加入了新媒体阅读测试, 美国在“阅读优先计划”中强调新媒体阅读及素养的重要性, 澳大利亚在“国家读写和教学计划”中将新媒体阅读列为一项教育政策。监狱数字阅读需求强劲增长的不争事实, 图书馆要视数字阅读挑战为机遇, 在全民阅读中大力开拓数字阅读服务。

3.6深化合作。合作的力量渗透, 体现于全民阅读的各个方面, 图书馆界要加强同政府部门, 出版发行部门, 民间团体, 其他专业阅读推广组织, 一级电信商, 网络运营商的沟通和联系, 打造合作组织文化, 不断深化合作归途昂全民阅读的机制、方法、内容和形式, 使全民阅读真正成为有“全民”参加的全民性运动[5]。H

摘要:全球许多国家都把阅读推广当成政府的重要职责来落实。2006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全民阅读活动具有国家战略性、技术变革性等特点。图书馆应从多方面努力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全民阅读,阅读推广,公共阅读服务,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全民阅读[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370836.htm

[2]卢剑锋.“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初步成果发布[J].传媒, 2012 (5) :79.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4]朱晖.图书馆延伸服务与全民阅读[J].重庆图情研究, 2012 (2) :31-34.

上一篇:慢性糖尿病下一篇:复方黄芪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