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平台模式十篇

2024-08-25

网络学习平台模式 篇1

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已引起教育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 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1]。网络教育学习平台, 是指利用网络环境和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与学的一种实践模式。网络学习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现实虚拟环境, 提供了全新的教育和学习环境。这无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其主动参与各种知识的研究与探索。对网络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将网络软硬件资源转化成为课堂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当中, 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习惯。

1 网络平台学习的必要性

大学是专业素质教育, 很多专业课都在一学期几十课时里完成, 难度相当大, 很多学生把“学知识”演变为“修学分”, 因此课堂外的延伸学习势在必行, 而利用网络教学辅助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网络教学环境下, 教师教学的模式应发生适当的转换, 由“推”变“引”, 诱发学生自主自发学习的能力。而且很多大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应用性, 因此该类课程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思维灵活性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是随着高等院校近几年的扩招, 部分学生基础理论差, 理解和认知能力有限, 相对枯燥的书面教材内容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之该类课程教学传统和教学手段尚存在一些问题, 很多大学生对该类课程尤其难度较大的课程产生了畏惧心理, 以至于影响了学习积极性。

2 网络学习平台的特性

网络学习平台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下, 自主使用网络学习平台所拥有的各种学习子系统, 不断获取并分析反馈信息,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要素和学习风格, 及时调整控制学习过程, 以达到最优化的学习目标[2], 它具有以下六大特性:

2.1 辅助性

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应该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 而不能完全替代课堂学习。教师可将课程相关资料上传到教学平台, 可以帮助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学习, 同时拓展课程内容, 和传统教学相辅相成。

2.2 自主性

网络平台学习对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过程控制机制, 学生的学与不学, 学习时间的长短、学习效果的好坏从短期是很难监控的,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显得尤其重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是发挥网络学习平台效果的关键所在。

2.3 可重复

传统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课堂注意力高度集中, 往往很难做到, 而且课堂内容的难点也很难通过课堂的教学一次性掌握。网络学习平台给学生重复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撑, 教师可以通过录制课程视频、整理课程相关资料上传网络学习平台, 可以使课堂再现, 提供学生二次甚至多次重复学习的机会。

2.4 异步性

传统的教学是课堂教与学的同步, 学生必须和教师在时间上同步, 思路上同步, 才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而网络学习平台可以实现教与学的异步, 教师只要安排好学习任务并进行适当的指导, 学生可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在给定期限内完成学习。

2.5 开放性

传统的教学主要围绕教材展开教学, 同时由于课堂时间的约束, 教学内容受到很大的限制, 而网络学习平台可以提供学生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通过教师的引导, 可以有效的对课程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 尤其和现实世界的结合, 内容不再抽象和教条, 让学生认识到课程的有用性,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6 交互性

传统课堂教学的交流与沟通是非常有限的, 网络平台可以利用各种交流工具提升交流的空间和时间, 让教师可以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 更好的把握教学的难点, 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而且匿名交互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交流时的心理压力。

3 网络学习平台的自主学习模式探讨

利用网络平台学习, 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 而是主动发现知识的过程。学习者可以自主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根据实际需求, 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3]。如何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提高学习效率、改进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一直是网络教学探讨中的核心问题, 而学习模式的创新和应用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本研究结合网络学习平台的特点探讨了几种教学模式。

3.1 引导式学习

网络学习虽然强调学习的自主性, 但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 没有沟通和引导的网络教学会转变成“放羊”式教育, 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方向感, 遇到问题不能解决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热情。这种引导必须贯穿学习全过程, 具体而言, 学习前教师应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提示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 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和途径, 加强学习过程中师生的交流, 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阶段学习结束后要让学生总结和反馈学习心得。

3.2 探讨式学习

探讨式学习必须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中。而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了这种动态开放的环境, 要求学生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探讨式学习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过程, 需要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此过程中, 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有共同兴趣的同学可结成团队, 相互探讨, 知识互补。而且很多问题无法由单一课程所能解释或解决, 往往需要跨课程乃至跨学科,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如此便利的途径, 学生可以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寻求相关领域教师提供帮助。探讨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学习、学习什么, 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结论, 探讨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

3.3 任务式学习

任务驱动学习也称为抛锚式学习, 它的概念是由Vanderbilt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提出来的。其实质是将教学“锚接”于 (即安排在) 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而且各个“锚点” (伴随的教学事件) 都能够提供多课程的延伸。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各种技术手段的支撑, 可以方便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设置教学“锚点”, 可以把教学内容分成多段任务模式, 只有在上一个任务完成的情况下, 才能继续下一个任务[4]。每个任务情景能够支持学生进行持续的探索, 在此过程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让学生学习解决一系列课程相关的真实性问题, 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4 合作式学习

合作式学习其实贯穿于其他学习模式, 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了空间和时间的便利。在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 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 依托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协作, 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 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但在此过程中也应尽量避免“搭便车”现象, 要充分发挥组长负责制, 把任务责任分配到人。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集体教学中师生的单维交流以及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显著提高学习效果, 激发团队意识, 培养合作精神。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4 结束语

网络学习平台在一个更加自由而广阔的空间环境中促进了教与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拓展了教学的宽度、深度, 大量丰富优秀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手段, 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本文探讨了借助网络学习平台的网络学习特点及学习模式, 为更好的开展网络教学提供一点借鉴。

摘要:网络学习平台应用已逐渐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和课堂的有效延伸, 其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学生的适应性以及如何科学合理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等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网络学习平台的特点, 基于自主学习角度探讨了在网络学习平台辅助下教与学模式的应用。

关键词: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特性,自主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马玉华.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网络教学模式探析[J].教学与管理, 2007 (21) :151-152.

[2]肖随贵, 李华群等.高校网络教育自适应学习的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7 (33) :170-171.

[3]周天梅.论学生自主学习发生的内部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0) :145-146.

网络学习平台模式 篇2

关键词:网络模式,公共选修课程,学习交流平台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国家之间竞争日益演变成以人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一种目标, 而选修课正是为了培养顺应我国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开设的。这不但可以完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本文以我院开设的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为例, 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建立适合课程教学的公共选修课学习交流平台, 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实现教师、学生与企业专业人士三者交流互动完成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

一、基于网络模式选修课程的学习交流平台的建设模型

我院为本科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是以全院各专业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在学院选修课列表中进行选择。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热门选修课程受到很多学生的欢迎。学生想通过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习, 提高个人在这方面的应用技能, 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辅助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经过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的调研, 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具有实用性的计算机技能是他们选修这门课的初衷, 例如Flash动画设计, 网站的设计与制作, 视频的采集与制作等。同时, 本科院校的学生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技能, 所学即所用是他们选修课程的目的。因此, 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上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全部安排实用性较强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教学时, 让学生充分掌握基本知识与方法。为了扩充学生的应用范围, 教务部门还联系社会上具有丰富软件开发经验的企业公司的专业人士配合主讲教师对学生的课程作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使学生在实践应用技能上有很大的提高。网络学习交流平台建立在教学应用过程应该具备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存储主讲教师制作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式课程教学课件。将主讲教师所授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典型实例以图片、文字、视频、屏幕演示等形式制成课件, 并上传到网络中供所有学生学习使用。

2.学习交流网络平台应该具有教学过程相适应的教学版块。包括“教学课件”“教学日志”、“互动学习”、“实践应用”、“作品展示”等版块, 用于管理课程教学课件, 指导学生实践, 营造教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企业互动、交流的网络社区。

3.解决在课程教学过程教师、企业、学生之间的关系, 能够在课程进行过程中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二、公共选修课程的学习交流平台的建设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由于公共选修课的学生来自于不同专业, 彼此之间并不熟悉, 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以讲解教学内容为主, 加之教学时间有限, 导致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较少, 有些问题无法在课堂上解决, 同时对学生关心的技术应用方面的问题在学习期间交流起来也存在诸多问题, 诸多学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无法进行及时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 我们利用QQ群创建网络交流平台, 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初, 由教师创建一个指定的QQ群并做为管理员进行管理, 制定群应用过程中的制度。选修了课程的同学以成员的身份实名加入群中并注明学生的身份。再由教师联系好的1~2名企业专业人士也加入其中, 由管理员为其命名为专家。

1.针对实际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 学生在进行课下学习中存在疑问, 或者对实践应用感兴趣, 均可以在QQ群中发表问题。教师在每次课程结束后, 通知学生在某一个固定时间段联系企业专业人士参加的三方集中交流。在进行交流前, 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充分思考, 如遇到问题就在群中直接提出;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交流, 也可直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如果群中有学生类似的问题就可一同得到答案, 同时, 企业专业人士进行参与, 针对在实践应用方面内容进行指导, 这样又以另外一种形式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教学实践应用过程中, 开通群聊天记录保存服务功能对不能在线学习的学生提供回顾功能, 满足学生随时查看答疑或讨论内容。

2.离线教学并设置关键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上, 老师讲述多是教材上的内容, 而很多有益的PPT以及视频因课堂时间有限不能够提给学生。这些资源均可通过群共享来实现离线教学。学生亦可将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上传与其他同学共享。教师设置一些问题放置到群论坛中, 通过写在留言板上让学生来进行讨论或查看。教师利用留言板发布一些公告或作业等。教师根据学生在留言板发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信息在QQ群聊窗口提供给其他学生进行查看。学生把学习过程中所学新内容的心得体会发表在论坛上供其他学生浏览和开展讨论。通过这种形式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资料的积累, 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技能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课程作品展示。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后, 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作品创作, 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后, 可以通过群空间共享。教师针对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作品交流, 让学生互相点评。教师推选出优秀作品, 让企业专业人士从实践的角度进行评价, 给出有价值的意见, 让所有参与的学生进行学习。同时, 把优秀学生作品放置到群相册中进行展示, 让学生有成就感。课程作品的交流共享, 从实践应用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公共选修课学习交流平台的实践及成果

本项课题的研究在教师、学生和企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我院本科2013级、2014级计算机技能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针对我院对本科专业开设的计算机技能公共选修课程进行了统计, 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张莉.基于QQ网络平台的实时在线英语口语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11, 32 (6) .

[2]王建斌.QQ网络平台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1) .

[3]李光仲.QQ群及空间在英语教学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应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9, (7) .

[4]丁一.浅析医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8, 22 (6) .

网络学习平台模式 篇3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网站培训平台建设、远程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网上管理体系等方面介绍了我县远程培训平台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关键词:网络平台远程培训师训活动专业成长

我县现有人口91.4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8千余人,东西跨度百余公里,西部多山区,交通不便利。由此为我县教师培训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严重的阻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多年来,我们一直采取送教下乡,由我们的教师每周六、日到乡镇上课,21个乡镇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培训一轮。这样就存在教学资源浪费、学校开支较大、教师特别辛苦等弊端。2007年,我县有幸成为教育部万名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项目县,一个多月的培训结束后,受到基层参培教师的极大欢迎。在2009继续教育调研中,采用远程培训的学习模式,也得到我县中小学教师的认可。这使我们认识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网络的远程培训功能,对提高培训质量。解决培训中出现的难题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1.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减少集中培训时间,缓解工学矛盾,解决交通不便利等困难。

2.远程培训教师就在本单位参与培训,所有应培教师含专职教师和跨学科兼职教师,甚至包括非本学科但有兴趣的教师都有可能参加。既可以有效保证全员培训的落实。也为基层学校节约了经费支出。

3.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比较强调统一、集中。既常常被工学矛盾所困扰,又不能关注教师的个性需要和促进教师教学特长的发展,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培训能较好地解决以上不足。并顺应了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保证教师全员参训的机制;构建师德与师能、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培训内容;实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的培训方式是当代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性的最重要的三个要素。网络环境下的远程教师培训无疑对实现这种全面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由此,我们确定实施网络培训平台的建设,促进教师全员培训的落实,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为基层学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服务,让教师的专业发展能进入信息高速公路。

1.铺设百兆光纤,满足宽带要求

为能达到网站视频点播、视频互动交流的要求,学校特申请了一条静态百兆光纤,为学校网站增设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而基层学校基本实现了ADSL宽带上网,能够满足远程培训需求。

2.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培训质量

没有好的教学资源。再好的培训形式也是空谈。为此,我们将通过静态主题网站、动态在线交互两种形式开展培训,在主题网站开设专门的教师培训栏目,汇集中小学11个学科的专题资源,同时还将开设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校长培训等栏目,每个培训栏目都有丰富的培训资源,其中包括:视频资源(专家讲座,示范优质课及优质课评析等)、文字资源(优秀教育理念文章、专题或备课讲座、研训活动信息和研究动态、优秀教学案例、教学经验及反思等)、论坛交流(供学员交流学习、工作中的问题、经验、教训)。每个培训活动都有规定互动交流时间。由我校中高级教师组成的辅导团队与学员互动交流、答疑解惑,以弥补非集中式培训的不足。

3.完善考核系统,严格培训管理

为保障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学习交流,我们将借鉴继教网(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远程培训考核系统,采取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学员参加培训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远程培训的考核与评价力求贯彻以下原则:

(1)网上自学与班级研讨相结合:既注重引导学员网上自学,也要求学员积极参与班级和各种研讨交流活动;

(2)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既要考查学员网上学习过程的情况,也要考查每个专题学完之后,作业完成的情况;

(3)合格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既要依据制订的考核标准进行评价。也要依据制订的评优标准进行评价。

为保证网站资源库建设优势发展,我校将建构资源评价奖励机制、资源审核管理机制、资源使用反馈机制和资源动态优化机制,监管本地资源库建设,实现完善的网络管理体系。

网络学习平台模式 篇4

摘 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理念和实践案例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广泛探讨和关注。基于“课堂派”在线学习的平台,以《教育传播学》为案例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发现翻转课堂教学中如果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参与性、知识建构水平较高,则能获得较好的协作学习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网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6-010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6.039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技术和教学整合,催生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把制作好的微课资源发布到网络学习的平台上,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围绕课程主题,进行师生、生生互动,展示学习成果,完成教学目标[1]。国内外许多学校和科研机构展开对翻转课堂的研究,美国学者J.F.Strayer[2]以“统计学导论”课堂教学为例进行了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的对比实验研究。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然而目前翻转课堂的实施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微视频的开发,翻转课堂的组织等[3]。笔者借助于“课堂派”网络学习的平台,以《教育传播学》课程为例,探究网络学习的平台与翻转课堂的有效结合。

二、基于网络在线学习的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在翻转课堂的实施中,课前主要是教师进行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教师在对学习者需求与学科特点分析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研究与开发教学内容。在制作微资源时,以知识点为单位设计多元化的资源。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主要设计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学习支持服务等。在教学设计阶段为学生准备良好的问题或项目,以促使学生在课前学习阶段能够带着问题或围绕项目开展学习活动。教学微资源设计开发好之后上传到网络学习的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进行测试,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中学习。

在课中,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课堂讨论,讨论可以围绕学生和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学主题、项目进行。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主要开展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师应鼓励小组之间进行协作交流。在课中的交流讨论中,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小组之间或学生个体之间开展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这不仅扩大了评价主体,还使评价比较客观真实。在这一阶段,教师应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学习,完成学习目标。

在课后,根据课中的学习测验和评价验证课堂教学效果,反思课堂实施效果,思考课堂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探讨结果问题的办法。在课后的反思不仅有利于改进教学设计,改善课堂教学活动,还有利于教师学习教学策略,获得教学管理方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综上分析,我设计出基于网络在线学习的平台的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三、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分析

笔者利用“课堂派”网络学习的平台,基于《教育传播学》课程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实践教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一)学习者的参与度分析

在《教育传播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不仅在网络学习的平台上积极观看视频等学习资源,还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讨论话题能够围绕教学主题开展,较少有与课程学习无关的话题产生。统计发现,每一次课堂教学前,在网络上参与讨论的学生比例达到95%左右。学习者参与话题讨论和交互主要受到问题驱动、教师引导和学习者支持三方面的影响。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者发言的积极性提高,参与交互的积极性提高,能够认真参与话题讨论,和其他学习者进行富有思考性的交互。

(二)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水平分析

利用古纳瓦德纳提出的交互分析模型分析网络学习的平台上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水平,对学习者的作业和讨论文本内容进行编码统计。古纳瓦德纳的交互分析模型将网络交互环境中学习者交互分为五个层次:信息分享层、深化认识层、意义协商层、新观点的检验与修改层和应用新知识层。由分析结果可知:低于6%的学习者在交互过程达到了知识建构和应用的程度,达到了最高层次,48.45%的学习者达到了意义协商层。可见,虽然学生高阶层知识建构水平占比小,但是大部分学生都达到了中等以上的知识建构水平。

(三)学习者的协作学习效果分析

对课堂中学习者分组交互和完成任务的情况看,绝大部分小组内成员都能做到相互交流、协商,共同参与任务完成,问题解决,共同学习每一个知识点。部分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观点、心得,共同解决问题,促进资源流动,也促进学习者融入学习共同体,加强学习者交互。

参考文献:

[1] 黄兰花.地理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6(2):172.[2] Jeremy F.Strayer.How learning in an inverted classroom influences cooperation,innovation and task orientation [J].Learning Environ Res,2012(15):171-193.[3] 杨玉芹.启发性挫败的设计研究――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111-115.Abstract: Flipped classroom’s concept and practice draws general attention and discussion in educational circles in China as a new model of teaching.Based on the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of “Ketangpai”,this article conducts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research with Science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s an example.The results turn out that of learners’ participation an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remain high in onlin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bette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ffect will be reached.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network learning

网络学习平台模式 篇5

1《纺织材料及检测》课程在线自主学习平台建设的基本条件

1.1 良好的课程建设基础

《纺织材料及检测》课程作为院级精品课程已经建成, 同时开展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并且建立了课件库、案例库、试题库、参考资源库等丰富的教学资源。

1.2 优质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

课程团队高级职称2名、中级4人, 且均具双师素质, 企业兼职教师2人, 网络工程师1人, 在试验指导、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网页制作方面具有多年实践经验。学院纺织品检测中心拥有纤维、纱线、织物各类纺织品检测仪器500多台套, 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与江苏金智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网络化学习平台。

1.3 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

学院在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方面已做过5年多的尝试, 2013年刚引进的数字化平台能够提供网络学习、网络答疑、网络讨论和在线测试等互动环节。

1.4 学院支持, 经费保障

学院政策支持, 课程建设经费能够得以保障, 同时,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 亦有相应的课程建设经费。

1.5 软件的保障

网络平台支持, 保证网络互动环节的便捷设计。我院引进了江苏金智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将各种学习资源有机组合, 学生则可以摆脱时空的限制, 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自我学习;共享型专业资源库是不断进行学习资源积累的宝库, 并对各种资源进行分类管理;网络课程展示平台提供教学队伍、教学成果、课程特色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课程相关属性。

1.6 完善硬件建设

完善的实验条件和一体化教学场所。学院建有江苏省生态纺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家纺织行业特种技能鉴定站, 拥有可供纤维、纱线和面料检测的常规测试仪器, 并配有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织物防紫外线测试仪等先进测试设备, 教学场所均配备多媒体设备和覆盖网络, 可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充分的硬件保障。

2《纺织材料及检测》课程在线自主学习平台建设目标及意义

2.1 建设目标

实现了网络互动教学的顺利实施。经过约一学期准备工作, 保证了至少两学期的网络互动教学实施, 特别突出网络答疑、网络讨论、在线测试和评价等网络互动环节的设置, 课题团队成员要积极与学习的主体———学生进行沟通, 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完成了《纺织材料及检测》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除了保证现有资料的整合与网络共享之外, 还完成了实验操作和教师授课的视频录制、网络试题库的编制、网络参考资料的收集等。通过平台的建设完成分级学习, 在线虚拟、模拟。

2.2 实践意义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实际需要, 进行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交互式学习, 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 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拓展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 实现教师全方位指导和监控。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在课前预习即将要学习的内容, 在课中教师通过教学平台控制和引导学生的学习进程。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性发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避免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迷失方向。在课后复习和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局限于课堂内的45min, 学习地点也不局限于教室, 学生接受知识的时间更加充足, 学习的地点更加灵活。

丰富教学资源, 实现充分共享。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这一平台, 可以将许多知识以课外资料的形式引入课程平台。同时, 在课程网络平台中增添许多实验操作、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的影音资料, 开发虚拟实验和实训项目。有些录像还可增设往届学生操作的内容, 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更多的实验知识和技能。

3《纺织材料及检测》课程在线自主学习平台的项目教学过程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性差, 但动手能力强、喜欢实践;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多给予鼓励。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 怎样培养其创新思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他们来讲已经过于老套, 无法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此, 在授课过程中, 信息化的灵活运用, 能够让他们重新认识课堂, 摆脱过去的看法, 在线自主学习平台是学生新颖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的学习。

3.1 项目小组的建立

课程实施前将学生划分为几个项目小组。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 确保组内学生互助互学, 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讨论, 一般情况下, 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为最佳。明确小组成员各自的分工与职责, 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技能。并科学管理学习小组形成高效互动的学习氛围。

3.2 在线沟通与交流

教师帮助每一个小组将项目分解成一系列的任务。学生先分组在网络平台上学习。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复习及技能的前期培训。并帮助各组明确教学项目所需的知识、技能与实现途径。接下来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 设计本小组任务的实现方案。通过大量的沟通与交流形式, 明确各小组成员在纺织材料与检测任务中所应具有的责任与分工, 共同完成检测任务。并且, 将所测定的数据记录在实验提交报告之中。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等网络互动环节。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 在这样的网络互动中, 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阐述自己的观点, 能够消除面对面交流带来的心理压力, 但是这需要在网络环境中合理地设置答疑、网上提问等模块, 给同学们提供表达和释疑的机会。

3.3 项目实施

实施过程中采用任务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两种方式。

任务式学习: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各种技术手段的支撑,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在此过程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让学生学习解决一系列课程相关的真实性问题,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根据网络学习平台学习纺材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一些操作视频。然后让同学完成任务的设计方案。课堂完成理论测试或技能操作, 并进行质量考核。最后老师讲解与点评, 除此以外技术交流系统为学生分版块提供交流园地, 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提供学生相互交流的空间, 支持学生上传附件课件录制系统。专业的课件录制工具通过电脑、摄像头及麦克风实时录制多媒体课件, 同步记录教师音视频和屏幕操作, 并对PPT、Word等教案自动分节, 自动生成纯HTML的网页课件, 插入课堂练习题, 支持离线练习和考试, 上传服务器后将获得学时记录、进度控制、答题成绩等交互功能。自主平台学习除了单向提供给学生的教学资源以外, 自主学习平台环节还包括答疑平台、技术论坛、电子邮件、QQ群、学习博客、在线测试与评价、作业提交等。

合作式学习: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了空间和时间的便利。在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 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 依托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协作, 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 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充分发挥组长负责制, 把任务责任分配到人。

除此以外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度和效果进行指导。由于受到多年来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束缚, 学生还不习惯现代教育的多种教学媒体与辅导手段综合应用的教学方法, 缺乏实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除了进行积极引导之外, 还需要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度和效果能够进行全面的监控。

3.4 评价与反馈

全面评估各小组的纺织材料与检测的学习进度与质量, 并且对每一名学生的综合能力, 包括检测知识与技能、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作出全面评价, 最后, 将所有的评估信息反馈至每一名学生与每一个小组。指导他们的教学效果。在这一阶段, 学生根据教师的分析与意见, 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小组所面临的困难, 确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考核成绩统一采用百分制。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比例为5∶5。形成性考核包括平时在线学习测评和技能操作两项, 占50%, 形成性考核包括自我考核 (10%) , 小组长考核 (10%) , 教师与企业考核 (30%) , 不合格者, 不得参加终结性考核;终结性考核为笔试, 主要是理论考核, 占50%。总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

4 结语

网络平台教学的实施与总结。教师要通过互动环节的合理使用, 能够实现与学生的实时沟通与辅导, 并且及时听取学生的学习反馈, 检测与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 做到定期总结与完善, 以保证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的动态调整与更新。提高《纺织材料及检测》课程的教学质量和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教师将作为教学的引导者, 承担起资料整合、方法指导、情景构建等责任, 帮助学生成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参考文献

[1]程亚军.基于动画设计在线学习平台的项目教学过程研究[J].科技创业, 2013, (2) :114-115.

[2]沈洋.高职院校运用在线学习平台参与企业培训实施方案的分析与研究[J].软件导刊, 2013, (3) :101-103.

网络科技服务平台集成模式研究 篇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网络科技服务平台成为提供科技服务的一种重要渠道。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 我国网络科技服务平台快速发展, 到2012年底, 仅江苏省已建成的各类网络科技服务平台数量已达296家, 建设总投入41.56亿元。但目前我国的网络科技服务平台存在数量众多而缺乏规范、栏目多样却缺乏特色、重复建设、信息发布机制不健全、服务单一、专业化和个性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1]。这就要求网络科技服务平台能够提供集成化的科技服务内容。

对网络科技服务平台的集成, 国内外有少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网络科技服务平台集成性的表现形式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提出网络科技服务平台的集成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功能和服务三个方面的集成[2,3]。Gregor Hohpe和Bobby Woolf (2003) [4]总结出企业应用集成的类型包括6种, 分别是信息门户的集成、数据复制、共享的业务功能、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分布式的业务过程和企业到企业 (B2B) 的集成;傅湘玲 (2006) [5]提出应用系统技术集成有面向信息的集成、过程的集成和在过程集成基础上的智能集成三种模式;张峰和董碧丹 (2008) [6]则将应用集成的主要模式总结为信息集成、功能集成、流程集成和商业社群集成。然而目前针对网络科技服务平台集成模式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本文针对我国网络科技服务的特点, 首先分析我国网络科技服务平台的集成需求, 然后, 从多个不同角度讨论网络科技服务平台集成的模式。

1 网络科技服务平台集成需求分析

我国网络科技服务平台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服务资源分散, 没有有效的整合机制, 集成化服务发展滞后。我国现有的大多数网络服务平台只能整合某个区域内的资源或提供某种单项服务, 但是企业在实际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往往需要多种类型的服务, 针对单个企业而言很难在单一平台上实现其所有的科技服务需求。而对于服务平台而言, 服务内容和机制上的缺陷使其很难对用户形成有效地粘性, 用户留存率低, 发展的持续性没有保障。这就要求网络科技服务平台通过有效的整合机制提供具有集成效果的网络科技服务。

针对我国当前网络科技服务的现状, 要建设集成网络科技服务平台的有效途径是将现有的具有成熟服务模式的各类单项网络科技服务平台进行系统集成, 从而构建具有集成服务能力的综合平台。这种建设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成果, 节约大量的平台建设成本, 还能够在平台运行上相较于创建新的平台调动更多的服务资源, 大大提高平台的覆盖范围。

不同的网络科技服务平台提供不同类别的科技服务和中介服务, 各平台上所提供的服务功能也存在差别。从平台需要集成的内容上来看, 网络科技服务平台的集成应包括三个不同层面上的内容, 分别为信息资源的集成、服务的集成以及功能的集成。

信息资源的集成是指各个平台所提供的科技政策信息、科技资源信息、科技服务供需信息等的集成。

服务集成是指在一个网络服务平台上可以综合提供多种类型科技服务, 包括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技术转移和交易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技术开发服务等。

功能集成是指平台既提供了查阅科技资讯、提交服务申请及发布供需信息、网上申报科技项目、在线服务洽谈和商议、在线交易和支付等基于网络平台特点和优势的基础功能, 还能够提供定向推送、检索筛选、信息自动匹配和撮合等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特点的功能。

2 网络科技服务平台的集成模式

基于企业应用集成 (EAI) 模式的研究成果, 网络科技服务平台集成的实现主要有5种模式, 分别是面向信息的 (Information-oriented) 集成模式、面向功能的 (Function-oriented) 集成模式、面向“服务”的 (Service-oriented) 集成模式、面向业务流程的 (Business process-oriented) 集成模式和面向门户的 (Portal-oriented) 集成模式。下面分别就各集成模式的概念及主要实现方法进行探讨。

2.1 面向信息的集成模式

面向信息的集成主要用来处理不同网络平台之间的数据和信息的共享与交换。其可以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具有不同形式的数据在物理上或者逻辑上进行集中, 从而为集成平台提供全面的数据与信息。例如, 可以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研发平台等单项科技服务平台的企业数据库进行集成, 使不同平台之间能够共享服务企业的信息, 从而可以发掘企业不同的服务需求, 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科技服务。

面向信息的集成实现的典型方法有三种, 分别为数据复制、数据联邦和中间件技术。此外值得注意的是, 不断发展的云计算和云存储技术在信息集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1.1 数据复制 (Data Replication)

数据复制指在数据库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或交换以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 当前主要是通过建立中心数据库的方法来实现。数据复制既可以是对整个源数据库的复制, 也可以针对部分或新增数据进行复制。通过这种数据集成方法可以让集成平台通过对本地中心数据库的访问达到间接访问各子平台的分布数据库的效果, 实现网络平台的信息集成, 其缺点是可能会遇到源数据库与目标数据库的数据模式不匹配的问题。

数据仓库 (Data Warehouse) 是最常用的数据复制集成技术方案, 该方法将来自多个源数据库的数据副本保存在一个统一的数据存储仓库中, 通过ETL (存储、转换、加载) 工具定期完成从源数据库抽取数据并装载到数据仓库中的工作, 实现数据的复制和共享 (如图1) [7]。这种集成方法有一个缺点是ETL工具对数据的转移存在时滞性, 导致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不能及时更新。

2.1.2 数据联邦 (Data Federation)

数据联邦是一种可以将多个数据库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数据库视图的技术。一个联邦数据库系统是由一组相互协作但各自保持自治性的子数据库组成, 这些子数据库不同程度地共享自己的部分数据模式实现一对一的映射, 从而实现数据互访。而整个联邦数据库通过联邦数据库管理系统FD-BMS对这些子数据库进行协调管理 (如图2) 。FD-BMS可以自动处理异构数据操作问题, 把各子数据库映射到一个公共的全局视图上, 供集成平台进行数据访问。数据联邦的优点是数据依然保留在原来的存储位置, 而不用构建新的集中式数据库, 其缺点则是查询反应较慢, 而且由于其需要构造每个子数据之间的一一映射程序, 工作量极大。

2.1.3 数据库中间件 (Database Middleware)

中间件就像是异构数据库之间的粘接剂, 可以将不同的数据库连接起来, 构造一个虚拟统一的数据视图。数据库中间件通过包装器和接口与各数据库进行交互, 集成平台在全局数据模式下向中间件发出数据查询请求, 中间件处理该请求并将其转换成各数据库可以识别的请求格式, 然后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 合并处理后再返回到集成平台的逻辑处理层 (如图3) 。数据库中间件可以保证集成数据的一致性, 并且可以适用于各种形式的异构数据库, 但查询效率也有待提高。

2.1.4 云计算技术在面向信息的集成中的应用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是在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技术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 (称为“云”) 上, 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各自的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以及各种软件服务。云通过动态分配虚拟或物理的计算机以部署不同工作强度的计算任务, 并且能够实时监控不同任务使用的资源以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重新分配。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当前各种网络服务都在向云平台移植和部署, 包括各种数据库系统。大规模的云端应用, 也催生了在云环境下进行数据集成的新思路。

目前,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集成大多采取应用直接和数据库系统服务接口交互的方式。这种交互方式要求在应用内部解决数据访问和集成的问题, 使集成人员陷入数据库的连接、数据格式的转换等技术难题之中, 增加了集成工作的复杂性和重复性。显然, 对于在云计算平台中涉及到的大量、分布且异构的数据资源来说, 这种方式远远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因此, 就需要构建云计算平台下的异构数据集成模型来解决此类集成问题[8]。该模型将利用云计算环境中虚拟化、分布式及高可扩展性的优势和特点来进行构建, 并且支持目前各类主流的数据库系统和云存储数据库的集成。通过这种集成模型的构建不仅能够在满足数据一致性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对集成数据库的高效透明访问, 还将获得海量数据存取能力以及强大的数据备份能力和安全保护机制。

2.2 面向功能的集成模式

面向功能的集成模式使网络平台中不同的应用之间能够共享业务功能或逻辑, 是在平台业务逻辑层面上的集成。功能集成实际是为网络平台中的多个应用之间构建根据功能需求的一对一功能接口, 以将这些应用绑定在一起, 使它们之间可以进行实时的函数和业务逻辑共享。例如, 如果在平台企业信息库系统中设有企业评级功能, 则可以在科技项目申报系统中构建一个连接到企业信息库的接口, 使得企业用户在进行项目申报的过程中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发送一个评估请求函数到企业信息库, 由信息库系统利用自身的企业评级功能对该企业进行相关评估后返回评估结果到项目申报系统, 从而实现了对不同应用系统的功能调用。

功能集成的实现要解决不同应用之间的通信和交互, 其实现方法主要有远程过程调用 (Remote Function Call, RPC) 和消息传递。其中远程过程调用可以让不同应用之间互相调用彼此的程序和函数, 实现不同功能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可以实现远程过程调用的技术有CORBA、COM、NET Remoting、Java RMI和Web Service技术等。

消息传递是通过一个公共的消息传递系统 (一般称为消息总线) 来实现不同应用之间的信息传递, 以达到不同功能逻辑的共享, 目前主流的消息传递工具有IBM公司的Web Sphere MQ、微软公司的Microsoft MSMQ以及TIBCO、Web Methods等公司的软件产品。

2.3 面向“服务”的集成模式

面向“服务”的集成模式是在SOA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的基础上实现的。该架构模式下, 网络服务平台的各项功能被定义成一个个可以共享的“服务”, 并且通过构建这些“服务”之间良好的接口和契约将它们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松耦合性的体系结构。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作为一种灵活的架构模式, 使集成平台可以迅速地响应平台用户不断变化的服务需求, 从而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例如, 每个科技服务平台都需要有需求发布、项目申请 (申报) 、在线洽谈等相同或类似的功能模块, 我们可以将它们分别开发成小的服务单元, 然后根据不同用户的特点和服务需求进行组合调用, 并推送给用户。这样不仅节约了平台应用开发的工作量, 而且实现了服务和流程的灵活搭配, 增强了网络服务平台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目前, 面向“服务”的集成主要通过企业服务总线 (Enterprise Service Bus, ESB) 来实现。ESB是一种类似于中间件的组件工具, 它作为集成平台系统的连接中枢, 提供系统各项服务的发布和连接功能, 实现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 使不同的应用服务之间得以整合起来协调运作。ESB使用开放的、标准的消息机制, 通过简单的适配器和接口, 在几乎不更改代码的情况下实现粗粒度的系统应用服务的互操作。目前各大应用服务商都开发了自己的ESB产品, 例如Oracle Service Bus、IBM Web Sphere ESB、Microsoft ESB等, 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4 面向业务流程的集成模式

面向业务流程的集成模式针对网络服务平台中的业务逻辑流程进行集成, 通过对不同科技服务业务流程的梳理分析, 找出流程之间的连接点和集成点, 将各项服务的流程合并起来形成集成平台的业务逻辑流程。业务流程集成通过使用请求 (Requests) 和触发器 (Triggers) 来实现各子平台系统业务逻辑流程的贯通, 在每个集成点上, 集成平台系统通过向相关子平台发送流程触发请求来实现下一个流程的触发[9]。例如, 某企业在技术转移平台通过交易获得一项重要技术, 可能需要资金来进行投产, 集成平台识别出该项需求之后, 系统就可以自动触发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相关的业务流程, 为该公司推介合适的科技金融项目或投资公司等。

面向业务流程的集成主要通过业务流程管理 (BPM) 软件来实现, BPM软件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梳理、建模、集成、运行、监控、分析、优化的全周期管理来实现集成平台的流程集成和优化 (如图4) 。

2.5 面向门户的集成模式

面向门户的集成使用户可以通过单一的用户界面来实现对多个集成服务平台的访问和操作,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后端的各种集成问题, 在用户的角度产生一个“整体”的概念。门户的集成是一种相对原始和简单, 但也是非常必要的一种集成模式。这种集成模式可以将集成服务平台的各项服务, 如会员服务、项目信息、资源检索、政策资讯、企业信息库、中介服务等统一展示在一个用户界面上, 使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和认识集成平台的各项服务, 并且可以轻松地连接到各项服务的子平台。

面向门户的集成通常呈现在Web浏览界面上, 目前常用的集成方法是建立一套统一的信息门户平台系统 (Portal) , 将各服务平台整合起来通过Web方式发布信息, 统一展现在一个门户网页上 (如图5) 。门户系统的建设使平台用户可以使用单一的入口访问多个服务平台的信息, 并且可以按照用户所关注的内容个性化地收集和展示信息。目前常用的门户集成工具有IBM Web Sphere Portal、Microsoft Share Point Portal等。

3 结语

能够提供综合服务的集成网络科技服务平台是当前我国网络科技服务建设的发展方向。而不同的科技服务特点不同、数据不同、业务逻辑不同, 且现有的各种单项服务平台在系统开发中所采用的设计理念和架构技术均有不同, 如何集成现有的这些异构的网络服务平台是一个技术难题。本文在分析了网络科技服务集成需求的基础上, 结合各类应用集成的方式, 提出了网络科技服务平台的5种集成模式, 并对每种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这5种模式主要是根据网络服务平台的不同结构层次提出的, 分别概括了集成平台在不同层面上的集成要求和方法。因此, 这5种集成模式之间并不干扰和矛盾, 同一集成平台可以同时在几个层面运用不同的集成模式和方法, 以构建更加完善合理的集成平台系统。而仅仅对集成模式的总结是不够的, 本文的下一步工作将是根据这5种集成模式分别从不同层次设计综合性网络科技服务平台的集成方案。

参考文献

[1]朱桂龙, 杨飞虹, 彭有福.科技中介服务及其发展特征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 :98-100.

[2]张卫东.区域性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

[3]张卫东, 王萍.科技中介服务网络平台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 2011, 29 (7) :1071-1083.

[4]Gregor Hohpe, Bobby Woolf.Enterprise Integration Patterns-Designing, Building, and Deploying Messaging Solutions[M].New York: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2003:34-37.

[5]傅湘玲.企业信息化集成管理——理论与案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6:71-83.

[6]张峰, 董碧丹.应用集成模式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8, 29 (10) :2558-2563.

[7]张晶, 马素霞, 齐林海.异构数据集成技术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3) :470-472.

[8]张超, 于心俊.云计算中数据访问和集成模型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系统工程, 2011 (1) :40-42.

网络学习平台模式 篇7

关键词:移动学习,网络平台,学习元

随着国内3G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从Elearning到M-learning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为了实现移动学习的特征,以及随时随地按需学习的特性,开发一款适合的、功能全面的网络平台非常必要。本文以大学生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学习行为为调查内容,以期找出目前现存的网络学习平台制约移动学习的因素,能够为开发支持移动学习的学习平台开发提供指导意见。

一、相关理论概述

1.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的学习, 它的技术基础是移动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它的实现方式是通过任何移动设备访问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自由自在随时随地的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学习。因此,这对支持移动学习的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提出了要求。

2.学 习元平台

学习元平台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开发和维护的, 支持任何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网络学习平台, 倡导学习资源的生成性、进化发展、微型化、智能性、学习认知网络共享等核心理念[2],能够帮助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途径获取所需资源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中学到特定领域的片段性知识这是一个典型的支持移动学习的网络学习平台。

二、网络学习平台影响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是在使用过学习元平台学习的学生中选取的,随机选择了文科、理科和工科专业各40名学生,共120名。调查问卷从学习平台的操作难易程度 、学习资源内容及类型、平台的交互设计三个方面设计了23题,其中有5题属于主观题。共发放了120份问卷,回收110份,有效问卷109份,回收率为91.7%,属于有效调查。

1.网络平台技术实现难易程度 ,界面交互功能清晰性。在调查“交互功能是否会影响你的移动学习吗”时,文科、理科和工科三个学科98%的学习者都认为会影响。因此,对于一个能满足大部分学习者需要的网络学习平台来说,易于操作,界面交互越清晰,才能方便更多的学习者学习,才能促进移动学习的开展。

2.网络平台能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在调查 “你认为影响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时,36.63%的被调查者认为移动设备也会限制移动学习的开展,有些配置较低的设备不能完全显示学习平台内容, 这就要求网络学习平台的通信技术得到保障,既能保证网络通信的通畅,又能保证适合各种操作系统,如Android,Windows,能让学习者通过任何移动终端学习。

3.网络平台的学习资源具有进化性 。 在 调查 “网络学习平台上哪些类型的资源会促使学习的发生”时,学生关注的学习内容种类很多,意味着需求很多,但这样的资源数量是任何一个平台在数据库建立时都不可能做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使平台的数据具有生成性和进化性,能不断更新扩展。学习元的资源组织方式具有生成性与进化性,在问到“学习平台能找到你任何想要的学习内容”时,82.35%的学习者都赞同,这就是因为学习元平台的资源具有进化性,是共建共享的机制。

4. 网络平台资源多以微视频形式呈现。问卷中关于 “您更喜欢学习元平台上哪种媒体形式呈现学习资源”的调查发现,80.2%的学生选择了微视频资源,远远多于题库、课件库等其他形式。微视频具有“短、小、精”等特点,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一个完整的知识点, 避免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因此,网络平台支持多种媒体格式是影响移动学习的一个因素。

5.网络平台的学习工具嵌入。学习元平台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学习工具嵌入到学习过程中,帮助学习。在调查“学习元平台的学习工具是否能帮助你的学习”时,58.2%的学生表示赞同。因此,在网络平台上嵌入学习工具是支持移动学习的有利因素之一。

6.网络平台的答疑系统具有智能性。学习元支持在线教师答疑方式,关于“学习元平台的问题解答机制能否解决你的学习问题,你对答疑系统有什么建议”时,在访谈的10名学生中,有7名学生均表示学习元平台单独采用教师作答的方式是不能及时解决学习问题的, 应建立并丰富学习平台的智能答题库。

7.网络平台采用过程性信息评价机制。学习元平台采用的评价机制是多元化评价主体及过程性信息评价方式, 过程性信息评价机制是指学习平台能记录学生全部的学习过程信息,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评的方式,并且评价结果面向教师和学生,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调查“学习元平台的评价机制具有的哪些优点能帮助你的自主学习”时,93.3%的被调查者都倾向于过程性信息评价, 学习平台只有对过程的评价才是有效的评价,才能为学习提供导向。

三、结论及反思

网络学习平台模式 篇8

初中语文课程大致可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词文阅读、写作练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四个板块,每个板块在一个主题之下都联系紧密又各自体现特点,现代文阅读重在欣赏,古诗词文阅读重在读懂,写作练习重在表达,综合实践活动重在用行动去体验生活去,在生活中学语文;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文字,而新课程标准又要求初中生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对于现代生活而言,阅读260万字的作品无异于剥夺了学生很多的玩耍时间,更何况初中语文课本每册书都有17万字左右,三年也有100万字,怎样规划学生的学习,不让读书、习字、著文成为学生的累赘,并能快乐的完成,成了我尝试的重要考虑因素。

随着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步伐大大加快,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整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所以,在高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为我实践“构建初中语文多元学习平台”成为可能。

首先,依托网络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有效地模拟和创设真实、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料中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特别是借助音、像、图、动画等多种媒体来直观、生动地演绎语言文字描述的概念道理,它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接触”生活,加深其对语言文字的关注、理解、探讨和创造。特别是在进行现代文欣赏时,如《荷塘月色》一课,文中作者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学生难以体会那种朦胧、深邃的意境美,于是,在网络上下载一曲悠扬的笛声、几幅唯美的水边有荷叶点缀的夜色图片,外加一个动画人物在荷塘边听蛙声,望星星,顿时,学生立即进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荷叶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生情不自禁的陶醉其中,这种美的享受是以往单纯的阅读加想象所不能比拟的。

其次,利用QQ空间,增大教学容量,加快教学节奏,缩短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网络环境下,可用的资源范围更加广,媒体融合更紧,信息更多,教学形态的丰富,可以降缓作品思想理解的坡度,化解知识体系形成的难度,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课堂教学密度能更高,花费的时间会更少,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学完蒲松龄的《狼》,学生意犹未尽,我顺势安排学生课外看我的QQ空间,转载了数篇类似的文章,还有意转载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一个月内后,我空间的浏览记录成直线上升,甚至有的家长还专程到校与我沟通,希望能多给孩子提供一些思想健康、情趣高雅的作品,让学生远离虚无缥缈的玄幻类作品,让孩子走进真实的社会生活。

再者,利用师生QQ聊天和微信讨论,搭建起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有利于师生间平等沟通,使课堂问题向课外延伸,把单项交流引向双向和多向协作,让交流更加精彩,思想碰撞更加深远。课外有效的交流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提供师生多位互动的可能,让学生能随时随地提出问题和交流讨论,也更有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个别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的选择学习兴趣的空间。在我进行一次期中考试试卷时,作文“我要真心对你说声‘谢谢”到底怎么评讲好,按以往找几篇好的作文读几下,点评一下,再相互改个错就结束了,我想利用网络搞一次讨论,于是将“本次作文到底怎样写才出彩”的问题抛出了,周五晚上抛出去,一晚上没动静,但到了周六,从7点半开始,整整一个周六的上午,学生围绕话题各显才能,文字、声音、表情轮番上阵,一次作文研讨,让全体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思想的碰撞成为日后作文提高的基石。这场轰轰烈烈的网上研究成为学生日后令其他班级羡慕的“谈资”。

最后,网络化的测评,促进了学生网络环境下多元开放学习的信心,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由于操作的平台是电脑网络,每个学生直接面对的是电脑,不再缩手缩脚,在信息的收集、处理、运用方面,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也就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能极大得以贯彻,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学习的实现。在网上依托家校云平台,用限时的方式组织知识过关闯级活动,既检查了学生的知识,又丰富了学习体验。特别是过关闯级活动,一道题一个积分,犹如盖房子,把知识点集中在一砖一瓦上,学生有兴趣、家长有支持、学科有收获,可谓一举多得。

泛雅网络学习的平台课程建设标准 篇9

泛雅网络学习的平台课程建设标准

(试行)

为促进我校网络学习的平台课程建设,规范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标准,便于交流与评价,特制订本建设标准。

一、课程网站的基本要求

课程网站建设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将课程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建立丰富的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学习效果。

二、课程网站的建设内容与要求

课程网站建设主要由课程章节内容、课程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互动三部分构成。

课程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案、教学视频、习题、实验(实训)指导、案例库(素材库)、试题库、参考资料及网络资源链接等。

开展网络互动式教学活动是网络学习的平台的重要特点和优势,可用来进行课程信息通知、作业布置与管理、辅导、答疑、课程学习讨论、课程考试、学习成绩评价等。

三、课程网站建设的分级标准

(一)合格:课程网站有课程章节(至少两级目录)、电子教案等课程基本教学资源,能够提供基本的课外学习资料和学习指导,有常见问题讨论及解答、课程作业、参考资料及课程相关资源链接等。课程资源建设数量、水平达到基本要求,能利用网络学习的平台开展布置和解答作业等教学互动,基于网络的交互式教学有效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二)良好:在合格的基础上,有一定数量的课程教学视频,教学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学生利用课程网站进行自主学习的需要。

网络学习平台模式 篇10

一、网络平台商业属性

要了解网络平台的商业属性,首先要了解清楚网络平台的运作,如何完成一次交易过程,以及获利方式是从何而来的。同时要理清平台所连接的各方在商业运作中的身份。

(一)商业交易过程

商家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服务,用户则通过网络平台获得服务,这是基本的运作架构。在网络平台上提供用户所需的服务,这个入门成本并不高,但是要运作下去却并非易事,因为很多情况下用户使用完服务后,并不会支付实际金钱,商户拥有的可能只有用户在进入平台与在平台中的执行行为。而这些行为带来的信息,就是商户获得的交易内容。可惜这些信息并不能直接转化成流通货币,这里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在网络平台里贩卖自己的产品,这就能把用户使用服务直接转化成了的流通货币。事实上这里是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使用平台去贩卖产品,但这并不属于网络平台的盈利模式,这只是把销售过程放进网络平台当中。第二种是创建平台贩卖自己的产品,但因为国内的电商平台已经开始饱和,所以创建一个销售平台并不比依附成熟的销售平台划算。所以总的来说,如何把用户留下来的信息转换成流通货币,就是网络平台盈利模式构建的关键。

(二)平台中的各方身份

运营者以提供服务为主连接起了平台中的各方关系,对于营运者而言主要是连接起两个身份,一个是使用者,另一个是支付者。使用者顾名思义,就是使用平台服务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大众用户,是让整个平台营运起来的基础角色。而支付者其实也是使用者之一,但区别是并非所有使用者都是支付者。更多情况下只有少数的使用者是支付者。但这些少数的支付者,却基本可以支撑起整个平台营运。例如在搜索引擎的网络平台当中,大多数的使用者都是免费获得搜索服务,基本无需为此付出任何费用。但除了搜索服务之外,搜索平台还提供了竞价排名,让使用者可以在搜索过程中调整搜索结果,使得结果能出现在前列。虽然使用该功能的用户不会比使用搜索功能的人多,但他们所支付的金额足够为这些大众用户支付服务费用。

所以网络平台的商业交易过程当中,要获得盈利,就要找到转化用户信息的方法,把用户的信息变成换成流通货币。同时也需要从使用者中找寻找愿意成为支付者的人。

二、网络平台的盈利模式

网络平台的盈利模式有很多种,但基本离不开上述的“转换信息”以及“寻找支付者”。因此可以总结出两种的盈利模式:

(一)提供增值类服务

这种盈利模式实际上着重在于寻找支付者,通过提升服务内容,提供更多的服务选项,让用户成为支付者以获得更多的服务。首先,建立起一定的服务使用人群,在原本的服务上增加可选的提升质量功能,让使用服务的人群,可以通过支付一定费用,获得更加优质的服务,或者更快捷获得原先的免费服务。常见的如升值成服务会员,以获得更多的服务内容,或者是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和虚拟物品消费服务,让用户满足自我表现和娱乐的需求。但这种盈利模式,需要平台拥有较大数量的使用人群,这可能就需要较长时间的平台营运,才能累积到合适的使用者数量,成本要求较高。同时所提供的增值类服务必须要有质的提高,要与原先服务存在明显差别。但以服务为中心的网络平台,一开始所提供的服务,都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要在这些服务中创建具有质的提升并不是易事,而且也并非所有服务都与满足自我表现和娱乐的需求相关。所以,适合使用这种盈利模式的平台并不多,只有游戏类及社群类平台较为适合。

(二)让第三方成为支付者

通过把用户留下的信息转化成具有营销价值的信息,使得第三方愿意为了获得它而支付金钱,这些信息因为是具有指向性的,利用这些信息为平台里的用户打造相应的营销方案,是比较有效的,所以大多商家都乐意为此而成为付费者。而这种做法基本所有平台都使用,不过需要考虑平台是否能提供到商户所需的信息,也就需要平台的使用者与支付者之间能否建立起营销关系。推至核心就是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延伸的营销空间有多少,例如平台服务是以提供音乐为主的,那么它的营销空间将从音乐服务出发,延伸出的音乐创作、播放设备、演唱者、收听者等都有空间让相关的商家进入,从使用者当中获得有效信息进行营销活动,这样做并不影响本来的服务情况,而且会因此提升服务的质量。但很容易把营销空间变成了营销版位,大大浪费了平台所获信息,也就意味盈利程度会大大减低。

三、营销空间不等于营销版位

(一)营销版位

营销版位其实就是营销过程中需要的展现版位,常用于广告投放,适用范围比较广,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有许多空间可以成为营销版位,而且它所承担的也单单只是展现而已,放置于网络平台当中,除了制作形式,其实与传统的版位也无过多分别,基本也只是承担展现功能而已。选择网络平台作为营销版位,多数是因为有人群聚拢,人群聚拢远比用户聚拢简单,所以很多平台轻易就能销售出自己的营销版位。但也因此出现过多的版位,带来过多的打断式宣传,大大减弱了其吸引力。同时过多的宣传展示,必定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导致聚拢人数骤减。例如微博在2013年第一季度开始,新浪新推出的信息流广告,通过穿插的形式出现在用户登录后的第一至三条微博中,而这种版位式的广告已经成为新浪微博的主要收入之一。人群数量是这类型信息流广告最看重的地方,新浪微博这种举动加速了用户的逃亡,人数减少,商户投放的热情也将逝去,所以对于网络平台而言,贩卖版位来营运平台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二)营销空间

营销空间虽然与营销版位一样都是供给商户进行营销活动,但这里有一个根本上的不同,那就是营销空间的出发点不在于有无展示上的空间,而是基于服务延伸的空间。这就意味着营销空间永远都只能围绕着平台服务展开,所以它并不是如营销版位为用户提供商品选择,而是延续了平台的服务提供。这样一来,首先不会对用户带来过多的不良影响,同时还有机会为客户带来增值性服务。但是营销空间并不如营销版位来的直接,而且在网络平台当中寻找出合适的营销空间难度也较大,带来的运营成本可能会较高。所以一般情况下,就算是以售卖营销空间为主的平台,也会以贩卖版位作为辅助,尤其是前期运营时段。不过筹备售卖营销空间,这一步骤永远都不应省略,甚至要先于构建平台前,与选择平台服务同步进行构想筹备。

四、如何形成营销空间

形成适合平台的营销空间,从而获得有效的盈利手法,使得平台能良性的运作下次,不妨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一)研究核心服务

一个平台的核心服务,一定是要有所需,才能有价值,也正因为这个平台的核心服务有价值才能带来用户,带来所需的营销空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有需服务都能轻易带来营销空间,因为作为一个服务平台它是有很强的指向性的。所以它的延伸性并不会有太多,如“起点网”,它所提供的是发布及阅读文章服务,它的指向性非常之强,所以它并非选择了营销空间作为自己的主要盈利手法,而是选择了增值类服务盈利。但若如“知乎网”,它作为网络问答社区,它的服务涵盖面非常的广,而且因为终端市场的线上化,它的服务很大程度能影响用户的消费行为,具有庞大的营销市场空间。所以在构建营销空间时,一定要清晰研究清楚自己的核心服务的指向性及延伸性的比重,再去衡量营销空间的盈利手法在平台盈利模式的比重。

(二)权衡服务与获利

当发现自己的服务核心具有很大的营销空间时,也不能急于构建整个的盈利模式,因为平台核心还是在于服务,营销空间过大就会带来过多的操作空间,导致营销空间这个分支服务可能会盖过核心服务,导致平台性质变化,整个的运作变混淆。如上提到的“知乎网”,虽然它拥有巨大的营销空间,但它并未把营销空间的盈利方式扩展起来,因为它的核心业务在于专业独立性质的解答。一旦让商户以支付者身份进入服务当中,虽然很容易就会导致公信力下降,从而极大程度影响核心服务。但同类型的“果壳网”却愿意利用自己的营销空间进行盈利模式的构建,因为有果壳网的核心服务虽然同是专业性的解答,但它与知乎网不同的是它并非注重展现出问题参与者的解答过程,而是注重展现出问题解答后的答案展现,使得用户获得的服务是一个整体的解答,这也意味着营销空间无需过分考虑“独立”性的问题。所以果壳网愿意尝试运用自己的营销空间进行盈利。

(三)平台的功能设置

当找寻到适合的营销空间,同时也权衡好服务与获利之间的比重,就可以开始设置平台的功能,以便进行营销空间的拓展。如同新浪微博的认证功能(商户发言空间)、微信的订阅号设置(商户闭圈分享)都是为商户进入营销空间做好准备,但为营销空间而备的功能不可以直接投放,因为用户使用平台过后都会留下操作记忆以及使用习惯。要尽早让用户可以通过营销空间而设的功能获得想要的服务,当形成习惯后,可以为商户的进入减少许多阻力。

五、总结

本文首先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了国内的创业环境,得知网络平台的创业需要,根据这些需要,介绍出了可广泛套用的网络平台商业方式。希望通过介绍“营销空间”的盈利模式,能为平台创业者及行业从业人员带来帮助。但实践经验不足,学历水平有限,导致一些观点无法清晰论述出来,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完善补充本文论点。

摘要:随着创业浪潮越来越热,许多人都以构建一个网络平台作为创业首选。但网络平台的遍地开花,并不代表这些创业者能轻易存活,因为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导致许多平台都死于资金运营上,这就意味着研究这些平台的盈利模式非常重要,同时作为乙方的营销人员也应注意到盈利模式。所以本文将提供一个与营销人员密切相关的名为“营销空间”的盈利手法,以满足创业者及营销人员的需要。

上一篇:公路勘察下一篇:企业投资决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