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手法三篇

2024-09-12

自然手法 篇1

由此可见, 蒙太奇修辞方法很重要, 但故弄玄虚的蒙太奇着实太费劲。自然的蒙太奇最为普遍, 但能在最自然的状态中阐述最为深刻的道理, 才是最高明的手法!

如此内敛而深刻、综合表现超强影片的典范之一, 便是于2005年上映的英国电影———《不朽的园丁》 (又译《疑云杀机》) 。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是位土生土长的巴西人, 一部反映里约热内卢贫民区变迁的电影《上帝之城》让费尔南多彻底走红, 之后, 他又阴差阳错地被选来执导《不朽的园丁》。他曾坦言接拍此片的原因有三:一是与制药工业有关;二是在肯尼亚拍摄;三是归根结底, 影片在讲述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性格温和、热爱园艺的英国驻肯尼亚外交官Justin, 与激进派的女记者Tessa相恋并结婚。婚后, 两人日渐疏远, Tessa整天心事重重, 似乎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尽管流言满天飞, 但Justin仍然信任两人的爱。终于有一天, Tessa在远离肯尼亚首都的湖边被枪杀, Justin不顾一切压力, 要查出妻子被杀的真相。随着他奔波于英国、德国和肯尼亚三国间, 一桩西方制药公司在非洲利用当地人作药品实验的事件逐渐浮出水面, Justin也成为了凶手的下一个目标……

毫无疑问, 到此为止, 《不朽的园丁》的故事已经十分讨喜, 各种刺激元素都包含在内了, 剩下的工作便是看导演如何把静态文字转为动态影像呈现于屏幕上。在这点上, 导演费尔南多完成得相当出色, 他主要通过三方面来达成:色彩 (色调) 、机位 (方向) 和结构。

影片的结构别出心裁, 它的开头好似结尾, 一上来就是女主角遇害身亡, 然后男主角开始回忆, 当闪回至开头的场景后, 按套路应该结束的故事却继续往下发展。于是影片有了好似“6”字的半环形结构。这样自然而然通过后期剪辑完成的特殊结构, 通俗易懂而又充满悬念, 比起《罗拉快跑》的三段式和《低俗小说》的环形式, 显得更加智慧, 更能令人信服。

为了重现小说中肯尼亚的风景, 剧组实地取景, 用大块浓烈的红色渲染出肯尼亚人民的水深火热, 与阴暗冷色调的英国和德国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时而摇晃的镜头与机位的改变凸显了强烈的写实主义风格。在影片近一小时的时候, 一个长达12秒的镜头堪称点睛之笔, 在这12秒里, 各式蒙太奇并置元素相得益彰。

这时的剧情发展到延续阶段, Justin来到一个高尔夫球场, 质问药品公司老板, 而他的质问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当场上的多数人出画后, 导演用了一个大远景, Justin立刻从特写“两极”为了一个“小点”, 在画框中央绝望地看着掌握证据的人们相继离去, 此时影片配乐中打击乐器的部分加重, 且越来越来强烈。随着穿蓝衣的一位官员朝位于画左的树丛走去, 树叶遮住他身体的瞬间, 近景处, 一个头顶着蓝色桶的当地黑人妇女同样向画左走去。此时镜头同此前妇女运动的方向一样, 向左摇, 看到的是红色土壤上的一道铁轨和望不到尽头的平民窟棚户区。这时, 画框中央出现了一个推自行车行走的当地黑人, 他也朝画左走去, 镜头跟随他和自行车作逆时针运动。最后镜头做完将近180度的逆时针旋转后, 定在了天空中朝画左飞行的飞机上。打击乐结束, 一个自然的转场完成, 下一个镜头便是在朝右滑行的飞机里透过机窗往外看, 色调也骤然变冷。由此表明Justin已经离开肯尼亚。

这个转场如行云流水般干净利落, 导演运用了一个180度的摇镜头, 在12秒里一刀未剪, 一气呵成, 没有怪异场景的穿插, 却给人无尽的遐想:由整洁的草场到满是垃圾的红土, 白人转到黑人, 富人的游乐场转到一望无边的贫民窟, 红土里的单根轨道转到天上翱翔的飞机……一组组的蒙太奇元素自然地形成对比, 包含各个层次, 这些问题无一不是影片的主旨, 也是导演试图让观众反思的内容。

自然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赏析 篇2

【关键词】自然景物描写  艺术手法  赏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75-01

自然景物描写即描写自然环境的风景,包括四季风景、山水花木风景,乡村城市风光等。作品中所使用的特殊语句组织方式,就是艺术手法。恰当的艺术手法是与欣赏者的审美能力相适应的,可以使景色描写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自然景物描写所能够使用的艺术手法种类丰富,异彩纷呈。下面介绍几种初中语文课文中常见到的:

一、简笔勾勒。景色描写中的简笔勾勒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景色的基本特征或全貌,不着华丽修饰,不加过多渲染。如《小石潭记》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上景色的描绘仅仅十二个字,便展示出了小石潭周围幽静精致的全貌:青翠的藤蔓和树木,均匀地围绕小石潭,柳条随风飘动,缠绕覆盖。此文中使用此手法的还有“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寥寥几字写出了通向小石潭水流的形状、远近、地理状况。

“寥寥数语胜过千言万语”,这便是简笔勾勒的效果,正如鲁迅所说: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赏析这样的景色描写时可以抓住此特点来分析鉴赏。

二、工笔细描。景色描写中的工笔细描,着力于精雕细刻,用细致入微的笔法描摹景物,使所写景物纤毫毕现,如在眼前。例如:“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选自《满井游记》)这是初春水光的特写镜头,作者袁宏道观察入微,不仅细腻地描绘出春波一层一层的如同鱼鳞的样子,还抓住了波光闪动的那一瞬间,勾魂摄魄地凸显出水色的“冷”、“亮”、“快”的特点。赏析工笔细描时,抓住一个“细”字,体会出其“浓墨重彩,着意刻画, 入微地再现景物特征,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的效果。

三、修辞。修辞可以增强语句的表达效果,使描写更形象、生动、鲜明、有气势等。比喻、拟人、排比、对比、顶真、夸张、对偶等都属于修辞。例如: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这是对偶的修辞,生动地描写出了琅琊山春夏景色的不同。赏析景色描写的修辞,要辨析出是何种修辞,抓住使用这种修辞的效果,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谈自己的感受。

四、动静结合。景色描写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比如: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光跃金”是动,“静影沉璧”是静,静谧的月光随着水波动荡闪耀,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动静结合把月色的美写到了极致。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是把静止的连山比喻成了奔跑的铁兽,化静为动,暗示了船行速度之快。杜甫《望岳》中“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用动态写静态,泰山的高大巍峨跃然纸上。

五、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景色描写中的“实”一般指作者描绘出的客观存在的实景、实境,“虚”则是作者借助想象联想所描写出的景物。赏析这样的景物描写时,可以注意抓住“虚”与“实”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来分析体会。例如:“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水汽从湖中升起形成雨,是实写,以太的翅膀是想象的,属于虚写,虚实相生,写出了雨滋润万物的特点,并给雨浸染上浪漫的气息。

六、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指作者带着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物中。例如《芦花荡》中,大菱受伤后,作者写道:“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衬托出了老英雄自责、沮丧、自尊受伤的情感;老英雄智惩鬼子时,作者描写了老英雄眼中的苇塘:“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表现出了老英雄为大菱报了仇、智惩鬼子后的轻松心情。

“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清·王夫之),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景随情至,情由景生”(清·黄图泌),景物描写更有感染力了。

七、移步换景。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例如:“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选自《醉翁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选自《小石潭记》)作者移步换景,几个动词使我们在移动变换中领略了各种不同的景致,有极强的动态画面感。赏析移步换景的时候,要注意作者观察点的变换,体会作者围绕不同立足点所精心展示出的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八、渲染,烘托。语文课文中许多描写对景物着意描写烘托,以创造气氛和加强感染力,把人带入到某种意境、心情、氛围当中。沈从文在《云南的歌会》中写山路漫歌的时候,不惜笔墨细细描绘山野风光,“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作者先为“赶马女孩的歌唱”渲染出一个动人的场境,“女孩”生活在其间,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美好的自然真趣,歌声情韵自然也是动人的。赏析渲染和烘托的手法时,要注意体会其极力渲染的氛围。

九、意象。被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比如月亮,它已经不仅仅代表着月亮本身,而是“思念”、“凄美”、“静谧”、“清幽”等的化身;竹,也不仅指一种植物,而是“文雅”、“气节”的代表;影,不仅是指阳光照射人或者物体的暗像,还有了“寂寞”“追随"“浪漫”的象征。丰子恺在《竹影》里写道:“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孩子们用木炭描竹影这种随意涂鸦出的效果,在月、影、竹的意象中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氛围,童趣中生出了文雅。春、花、秋、叶、月、夜、竹、菊……许多事物几千年来经过创造主体的情感加工,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了一些主观情思的化身,作者选用它们的时候,也就把这些主观情思加入到了描写中。赏析这些带有意象的景物描写时,要注意赏析出意象赋予此描写的特殊氛围与主观情感。

自然景色描写在语文课文中常常见到,把握这些教学机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艺术手法来解析、欣赏其特色,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和体验,进而增强学生的表达、理解、鉴赏与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下册 袁宏道《满井游记》

[2]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下册 欧阳修《醉翁亭记》

[3]胡运生《古代诗歌表现技巧的综合运用》(《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4]人教版 语文七年级下册 鲁迅《社戏》

[5]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下册 纪伯伦《组歌》

属于大自然的特殊手法作文 篇3

大自然以最特殊的手法,装饰了我们,让我们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心灵的美丽。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撒向大地妈妈,当我们走在阳光灿烂的路上,不经意的一瞥,一朵花瓣,在枝头慢慢滑落下去,伴随着几片落叶,飘飘扬扬地落在地上,微风轻轻吹拂,将它们带到了遥远的地方……

当我们驻足芳林,耳边总响起婉转而动人心弦的声声鸟语,阵阵歌声,蓝天上飞翔的鸟儿,展翅翱翔的雄鹰,它们都用自己最亲昵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用最柔软的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感谢,感谢大自然给了万物生命,感谢大自然给了我们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园。

当我们身临浩瀚无垠的大海面前时,听海的呼吸,感受大海的气息,体会大海那与世无争:平静和那深深的力量以及那沉默的美,尤其是那宽广的胸怀,它用最公平、最公正、最公开来对待世界上的万物。

当我们身处一泻千里的长江,和那奔流不息的母亲河—黄河。看见它那黄色的血脉,永久不息的生命力,那咆哮的力量和博大的胸怀,足以让每个中国人为它感到骄傲和自豪!大自然的美,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它的美只能用心才能去感受到,大地滋润着生活在土地上的生物,使它们茁壮成长,才变成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时刻生机勃勃,如果我们爱这个快乐的世界,就不要去破坏和改造它,让它保持原来的美丽模样。

上一篇:心肌梗死的常见误区下一篇:商学院如何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