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与高血压三篇

2024-07-07

膳食营养与高血压 篇1

1 发病机制

现代医学认为妇女进入更年期后, 卵巢功能开始衰退, 雌激素分泌逐渐减少, 对脑垂体反馈机制消失, 使丘脑下部、脑垂体和卵巢之间的平衡关系发生改变, 这些内分泌环境的变化导致脑内β-内啡肽及5-羟色胺水平异常, 从而使精神、情绪变化失调, 交感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 血管舒缩平衡失调, 出现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变化使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同时存在高胰岛索血症、胰岛紊抵抗, 因此, 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上升[4]。

1.1 性激素水平的下降

研究证实[5], 在更年期妇女高血压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性激素主要包括雌二醇、睾酮及孕酮等, 其中雌二醇是主要的雌性激素, 而睾酮是主要的雄性激素。正常情况下, 人体内雌二醇 (E2) 、睾酮 (T) 、孕酮 (P) 三者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 一旦这种平衡遭到破坏, 机体将受到损害。各种激素在不同性别中对高血压病发病的作用有主次之分, 其激素水平在起优势作用的性别中对血压的影响作用是主要的, 具体表现为在男性高血压病患者中以雄激素的保护作用为主, 而女性患者中则以雌激素的保护作用为主。

雌激素对血压的影响作用有如下几方面:一是扩血管作用。通过内皮细胞途经, 可以促进一氧化氮、前列环素释放, 抑制内皮素的生成舒张血管;平滑肌细胞途经, 抑制Ca2+的细胞内流入, 松弛平滑肌细胞;二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女性激素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和血管紧张素受体的表达, 降低血压;三是抑制肥胖 (特别是内脏脂肪堆积) 作用;四是降低机体食盐敏感性;五是调节自主神经活动。显然激素水平降低后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 的抑制作用减弱, 导致不同程度的血管收缩和RAS的活性增高, 以上几方面均会导致血压升高。

近年研究表明[6], 孕激素具有拈抗E2的作用, 孕激素与E2合用可减弱并取消E2对心血管的良性效应。孕激素可刺激心肌释放儿茶酚胺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 血压升高[7]。孕酮可作用于肾小管远端, 竞争性抑制醛固酮的活性, 以对抗其保钠排钾、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的作用。孕酮还可通过对抗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成为高血压的保护因子。因而, 孕激素对血压的影响, 既有有利的方面, 也有不利的方面[8]。

1.2 与神经内分泌因素相关

罗氏等[9]研究认为,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肽Y (NPY) 水平与2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呈正相关;神经降压素 (NT) 水平与24h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血浆NPY、NT水平昼夜变化不同, 二者含量的改变与血压波动相关。NPY、NT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病过程, 并促进其发生、发展。血浆NPY和NT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评估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特点的指标之一。

1.3 与血清甲状腺激素相关

有研究表明[10],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TT3、FT3值明显低于健康女性对照者 (P<0.05) , 而TT4、FT4、TS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患者常伴有低血清TT3、FT3水平, 且随着高血压病情的加重而逐渐降低。TT3、FT3水平可作为判断女性更年期高血压严重程度的依据。

更年期雌激素水平锐减, 妇女易出现更年期高血压, 高血压会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出现头昏头痛、肢端麻痹、心慌、胸闷和心绞痛等症状。用雌激素治疗可使患者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11~14]。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的缺乏, 更年期妇女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超过同年龄段男性[15]。这些研究表明, 更年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低下是其罹患心血管疾病增加的主要原因, 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后,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 但作用机制目前尚未明确。

2 营养膳食预防

2.1 膳食结构合理的同时限制总热能

肥胖和超重者限制热能摄入;适量蛋白质。选用高生物价优质蛋白, 其中植物蛋白质可占50%, 大豆蛋白应多食用。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推荐选用鱼、鸡、兔、牛肉。限制脂肪、胆固醇。膳食脂肪控制在占总能量的25%以下, 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值维持在1。

2.2 适当地补充矿物质

限制食盐, 一般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为宜, 所有过咸食物及腌制品、蛤贝类、虾类、皮蛋, 含钠高的绿叶蔬菜等, 烟、酒、浓茶、咖啡, 以及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均应禁忌;注意补充钾和钙蔬菜和水果是钾的最好来源, 含钾丰富的食物还有麸皮、赤豆、杏干、蚕豆、扁豆、冬菇、竹笋、紫菜等。奶和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 发酵的酸奶更有利于钙的吸收。补充维生素, 选食桔子、大枣、番茄、芹菜叶、油菜、小白菜、莴笋叶等新鲜蔬菜和水果, 及时补充维生素C、B6、B1、B2和维生素B12等水溶性维生素。

2.3 节制膳食

定时定量进食, 不过饥过饱, 不暴饮暴食, 食物种类齐全, 营养素比例合理, 不挑食偏食;清淡饮食。适量喝茶。少量多餐, 每天4~5餐为宜。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 如淀粉、糙米、标准粉、玉米、小米等。葡萄糖、果糖、蔗糖等, 均有升高血脂之忧, 故应少用。

2.4 食物预防

具有降血压作用的食物有:芹菜、胡萝卜、番茄、荸荠、黄瓜、木耳、海带、香蕉等;降脂食物有:山楂、香菇、大蒜、洋葱、海鱼、绿豆等;此外草菇、香菇、平菇、蘑菇、黑木耳、银耳等蕈类食物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 对预防高血压病、脑出血、脑血栓具有一定作用。

2.5 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如优降宁等治疗高血压病时, 不宜食用高酪胺食物, 如扁豆、蘑菇、腌肉、腌鱼、干酪、酸牛奶、香蕉、葡萄干、啤酒、红葡萄酒等;进行降压治疗时, 病人不宜服用天然甘草或含甘草的药物如甘链片;使用利尿降压药易起电解质紊乱, 应注意调整食物中钠、钾、镁含量;茶叶易和药物结合降低药物效果, 故服降压药时忌用茶水送服。

3 治疗

3.1 补充雌激素

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能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及高血压发生的风险。激素补充治疗降低绝经后妇女发生心血管系统疾病风险的部分原因是雌激素对血压的有益影响。有研究显示, 去卵巢后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水平明显高于未去卵巢大鼠, 给予雌二醇治疗后AngⅡ浓度则可明显下降, 说明雌激素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而起到保护心血管作用[16]。绝经前妇女高血压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 绝经后妇女高血压发病率则明显增加, 显著高于同年龄男性水平[17]。妇女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是否和绝经有关尚不明确。有研究报道绝经后妇女血压高于绝经前妇女[18], 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的减少可促进血压的增加, 在绝经后妇女中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增加。更年期妇女高血压发生率极高, 超过80%;而血压的升高, 特别是收缩期血压的升高, 是妇女发生急性冠心病导致死亡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3.2 中药治疗

二仙汤[19]作为滋补阴阳的代表方, 既能温补肾阳, 又能滋阴益精。全方由六味中药组成:仙茅、淫羊藿、巴戟天性温而不燥, 有温补肾阳、补益精血之功。知母、黄柏性寒而入肾经, 可以泻相火而保肾阴。当归温润而具补血和血之功。方中辛温与苦寒并用, 壮阳与滋阴并举, 其功在于温而不燥, 寒而不凝, 使阴得阳助而源泉不竭, 阳得阴生而生化无穷, 更兼补气养阴、疏肝解郁等诸药合用, 共达滋阴补阳, 培元固本之目的。

膳食营养维持正常血压 篇2

虽然某些环境、社会与心理因素或职业会影响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但引发高血压的主要因素还是遗传、超重(肥胖)、过量摄入食盐、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

一、营养偏差导致高血压

1、能量与血压:当人体长期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时,必然会引起超重或肥胖,而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有数据表明,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比体重正常者要高,因为体重超标易增加心脏负担,机体只有提高血压,才能满足供血需要。

2、蛋白质与血压:一些食物蛋白质(大豆蛋白与鱼蛋白)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如鱼蛋白有一定的促肾小管排钠和降压作用。

3、脂肪与血压:高脂肪,尤其是含大量饱和脂肪酸和高胆固醇的膳食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血液流动阻力增加。

4、矿物质与血压:研究表明,适量的血钙水平有助于正常血压的维持。富含钙的膳食能降低血压,适量的钾能阻止过高食盐摄入引起的血压升高,镁则会使外周血管扩张。

5、维生素与血压: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可通过降低机体血胆固醇、抑制低密度脂胆固醇的氧化,以阻止动脉粥样硬化斑的形成而产生降压作用。

6、食盐与血压:食盐的摄入量也与高血压发生率密切相关,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与一日三餐平均食盐摄入量呈明显的正相关。长期的高钠饮食会增加体内水潴留和血容量增加,结果加重了心脏负担,必然导致血压的升高。

二、科学膳食控制高血压

1、控制能量:肥胖者通过摄入低能量食物来控制体重从而降低血压,平时少吃煎炸类食品、甜点和油腻食物以控制体重。

2、限制食盐:高血压病人的三餐应清淡、少盐,不吃腌制品和一些刺激性食物,每天的食盐摄入量要低于6克且需长期坚持。

3、少吃饱和脂肪与胆固醇:平日要注意尽量避免进食含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含量较高的畜禽类中的肥肉、内脏和动物大脑。

4、增加所需营养素: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鱼虾类,富含钾、镁及维生素C的食物是新鲜蔬菜和水果,而鱼尤其是深海鱼的脂肪是?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来源,高血压患者应多食用这些食物。

5、限饮酒:少量饮酒能扩张外周动脉血管,因而可能暂时降低血压,但长期过量饮酒则使血压升高,还会增加中风危险性。因此,高血压病人应少量饮酒或戒酒。

膳食营养与高血压 篇3

【摘 要】: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心脏意外等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人口死亡原因的30%,其中62%的卒中病例和49%的心肌梗死病例都是由高血压引起。我国的高血压现状同样不容乐观,据2002年卫生部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我国高血压的特点是“三高三低”,患病率高、增长趋势高,危害性高,同时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针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较全面材料搜索,医院统计调查,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存在不遵医饮食行为,由于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常见病之一,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我将理论与最新的素材相结合完成了这一课题。在中国,我们将全力支持即将在中国开展的“健康膳食,健康血压促进行动以实际行动积极履行医护人员社会责任,也希望全社会都参加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行列中。目的是让广大高血压患者及其家人对高血压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在结合自身病理需要的情况下能做到合理调节膳食营养。【关键词】:高血压 营养膳食 保健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高达10%—20%。其中绝大多数高血压的患者,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者的95%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患者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以外,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已有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病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是预防心血管病的主要措施。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针对病因进行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高血压的引发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使我们能更好的控制危险因素,防治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一、高血压发病的因素

有许多因素都可能引发高血压,如遗传、环境、体重等。遗传因素占40%,其他因素占60%。

(一)、遗传

60%的高血压均有家族史,父母有高血压的儿女约一半会有高血压。发病原理还不清楚,但研究认为可能与基因性遗传或多基因遗传有关,性格也会有影响。

(二)、饮食

饮食习惯、营养因素与血压调解有密切关系。近些年来的调查表明,高盐膳食是引起其原发性高血压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膳食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相关性,在控制了总热量后,钠摄入量与收缩压及舒张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和0.58,即人群平均每人每天摄人食盐增加2g,则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0mmHg和1.2mmHg。另外,部分研究表明,长期喝咖啡、膳食中低钙和饮食中饱合脂肪酸过多,均可促使血压升高,经常吃鱼的地区,血压水平则往往较低。由此可见饮食和营养因素对血压调节有重要意义。

三)、吸烟

烟草中所含的烟碱和微量元素镉吸入过多可导致血压升高。研究表明,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比不吸烟者增高2倍,缺血性卒中危险增高l倍,癌症死亡危险增高45%,总死亡危险增高21%。

(四)、肥胖

调查表明体质量超标者高血压患病率比非超体质量者高3倍,明显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比正常体质量者高10倍。事实证明,肥胖者、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往往合并存在,肥胖是导致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五)、饮酒

饮酒和高血压关系密切, 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40%。饮酒引起高血压的机制可能是长期饮酒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及血管加压素和醛固酮的作用增强,致使钾-钠泵活动异常和离子转运功能障碍,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从而使血管的收缩反应增强,外周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升高。

(六)、职业

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音、视觉刺激下也可引起高血压,这可能与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以致交感神经系统增强,儿茶酚胺类介质的释放使小动脉收缩并继发引起血管平滑肌增殖肥大有关,而交感神经的兴奋其可促使肾素释放增多,这些均促使高血压的形成并使高血压状态维持。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工作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体劳动者高,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患病率高,且发病年龄较早,可能因所从事的社会职业不同及与其生活紧张度、精神心因素。

三、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情进展情况,临床上分缓进型高血压病和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病两种。缓进型高血压病比较多见,约占95%,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病程长达10~20年以上,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偶尔查体时发现血压升高,个别患者可突然发生脑出血,此时才被发现高血压。高血压往往是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起初血压波动较大,易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增高,去除病因或休息后血压能降至正常。随着发展,高血压经休息不能转为正常,需要服降压药治疗,收缩压明显升高,常提示动脉硬化。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躁等症状,这些症状多为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其轻重与血压增高程度可不一致。后期血压常持续在较高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这些器官受损可以是高血压直接损害造成的,也可以是间接地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产生而造成的。这些靶器官受损的早期可无症状,最后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如高血压引起脑损害后,可引起短暂性脑血管痉挛,使头痛头晕加重,一过性失明,半侧肢体活动失灵等,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以恢复,也可发生脑出血。对心脏的损害先是心脏扩大,后发生左心衰竭,可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当肾脏受损害后,可见夜间尿量增多或小便次数增加,严重时发生肾功能衰竭,可有尿少、无尿、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

四、高血压病人的遵医饮食营养分析

高血压在中老年当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为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的致病因素之一,也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所以发觉有高血压后,应及时服降压药,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或稍低点,同时应配合饮食治疗。已知发病因素中,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等方面的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合理的饮食营养,是防止高血压的重要部分,也是简单易推广的好办法,下面谈饮食方面的保健:

(一)限制钠盐

科学家们已证实钠离子(食盐的成分NaCl)与高血压的发病密切相关,所以控制食盐的摄入能防治高血压病,一般主张每日用盐控制在5克以下,最好是3克,即食物中有轻度咸味(俗称口味轻)即可。如果有耳鸣、眩晕、浮肿的高血压病人,食盐应严格控制,每日限制在2克以下,或不用食盐,用10cc酱油代替(1汤匙为15cc)。限制含钠多的食品,如腌熏食品(包括咸肉、咸鱼、咸菜、酱菜等)和味精含钠高的调料,及加碱或发酵粉、小苏打制成的面食、糕点等。

(二)选用优质的蛋白质食物

可适当吃些鱼(烹调方法:有清蒸鱼、红烧鱼、鱼汤、糖醋鱼、溜鱼片等)和大豆及其豆制品(如:豆腐、腐干、豆腐皮等)。经动物实验证实,鱼类蛋白质含丰富的蛋氨酸和牛磺酸、能影响血压的调节作用,使尿内钠排出量提高,能抑制钠盐对血压的影响,可预防中风。同时鱼类的脂肪,含高级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能预防血栓形成。大豆是植物蛋白质,对心血管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虽无降压作用,但也有防止中风和降血胆固醇的作用。所以有人主张高血压病人的饮食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动物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为好。

(三)多选用含钾、镁、碘和锌高的食物

因为这类微量元素,有降压和保护心脏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另外要注意,每日要饮适量温开水(最好清晨喝一杯白开水),有调节血液黏度的作用,可以净化血液,又能通大便。同时应注意“平衡膳食”,即成酸或成碱的食物都应有(荤素搭配)。其次主食中最好粗细粮相结合。

总之,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应是低盐,有适量蛋白质,有丰富维生素,低胆固醇及适量微量元素等。

五、当前保健饮食中的误区

(一)鸡蛋内有大量胆固醇,中老年人不宜食用。血液内胆固醇含量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是胆固醇是生物膜(细胞、神经鞘膜等)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合成肾上腺素、性激素的主要原料,还参与维生素D的合成。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鸡蛋内虽然胆固醇含量高,但它也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如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卵磷脂等。建议:正常人每天吃一个鸡蛋。低密度脂蛋白高、糖尿病、心血管病者每两天吃一个鸡蛋。

(二)水果是零食,可吃可不吃。水果含有人体必需而又不能自身合成的矿物质,具有强抗氧化作用,又含有防止细胞衰老的维生素以及可以明显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的可溶性纤维——果胶等。对人健康十分有益。美国有句谚语叫:“一天一个苹果,不用看医生”。人工合成的维生素不能替代水果。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水果应作为每日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正常人来说,不要用维生素制剂代替水果、蔬菜。

(三)植物油不会造成动脉硬化,多吃点没关系。其实,相同重量的植物油所提供的热量高于猪肉一倍多,是圆白菜的40倍。若每天多摄入5克油而不被消耗掉,10年后将增加20斤体重,平均每年多长2斤。建议:碳水化合物(粮食)应是人类最基本的食物,是每天食物结构的主要的成分。必须格外注意植物油的摄入量。

六、保健对策

近年来血压测量发展较快,其中24小时血压监测可动态了解血压,窥测到诊室血压测量所不能发现的一些问题,例如有无靶器官损伤、夜间血压是否为杓形等,有助于具体分析病情,而不是靠简单的一两次血压测量而下结论。此外,家庭自测血压已提到议事日程。家庭自测血压对于有条件的城市居民可以做到,但我国各地区经济水平差别较大,实行有困难者可以在社区接受检测。目的是时常了解自己血压,提高治疗依从性,为医生根据血压调整药物提供依据,还可避免血压高而不自知,发生意外。

抓住控制血压这一个环节,对其他疾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冠心病、甚至糖尿病都有很好的防控作用。对高血压不遵医饮食行为理念的提出,危险因素的分级,给有高血压不遵医饮食人群提前敲响了警钟,并且提出了治疗的策略,其目的是,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病率。高血压病的发病与遗传、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方式有关。生活方式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问题,人类社会的繁衍,是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的,可想,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对下一代的影响,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咖啡、茶等兴奋作用的饮品,低盐、低脂、高纤维,最好参照糖尿病的食品,那是最健康的。因此,正确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是一日三餐,如何科学的搭配好这一日三餐,实际上就是吃饭的问题,这些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但就是很难办到。说到底,健康就把握在自己手中。如何合理的进行每日膳食的科学搭配。因此提高对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宇,肖十力,张拓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实现途径和管理办法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2,5(2):123~125

[2] 刘小平,梁万年,李军.”以病人为中心”理念下的双向转诊管理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2,5(5):369~370

上一篇:改善方式下一篇:艺术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