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报学会四篇

2024-09-09

科技情报学会 篇1

2010年是江苏科技情报事业和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创建50周年, 在此我谨代表江苏省科技厅向50年来为我省科技情报事业发展做出无私奉献的广大科技情报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对长期以来支持我省科技情报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50年来, 江苏科技情报事业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技情报工作体系。几代科技情报工作者不辱使命、不负众托, 不断开拓科技情报工作领域, 不断深化科技情报理论研究, 不断提升科技情报服务能力, 不断培养科技情报工作人才, 在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信息咨询与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之一, 是全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工程技术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科技信息网络管理中心、科技电子政务管理中心、科技评估评价中心、科技统计中心和科技查新中心, 为江苏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50年来, 江苏科技情报系统有效发挥了政府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全省科技情报系统着眼经济、社会和科技自身发展的全局, 组织开展了涉及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研究, 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有关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宏观管理等重大问题决策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省科技情报所自1985年以来先后承担了省、部级研究项目110多项, 获得国家及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24项, 其开展的江苏科技兴省战略与政策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地方立法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江苏省重点产业技术预见系统建设研究等重点研究成果, 为省委省政府及科技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50年来, 江苏科技情报系统为全省科技宏观管理提供了较好的服务支撑。全省科技情报系统承担了大量的科技统计、科技评估、科技宣传等服务工作, 给全省科技行政管理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省科技统计中心大力加强科技统计分析与快速服务能力建设, 积极开展科技统计数据的动态分析、监测和趋势预测等研究, 每年提供各类统计分析报告20余份, 为科技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2009年在科技部有关考核中位居第一。省科技评估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的绩效评估工作, 率先制定了省级科技评估规范标准, 其经验做法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和推广。省科技网络宣传中心不断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和科技宣传能力建设, 坚持办好《江苏科技年鉴》《江苏科技信息》等刊物, 成为江苏科技宣传的重要阵地之一。

50年来, 江苏科技情报系统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科技信息服务。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集成了全省科技、文化、教育三大系统十家单位现有文献信息资源, 建立了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以及长三角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关系, 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跨部门、跨系统的共建共享科技文献信息服务体系与平台, 目前注册用户近万家, 年服务量近百万人次, 为全省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信息支撑, 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

回顾过去, 江苏科技情报事业成绩斐然、令人振奋;展望未来, 江苏科技情报战线使命光荣、任重道远。希望全省科技情报系统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旗帜,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科教兴国和科教兴省战略, 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份的战略任务,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锐意进取, 埋头苦干, 以更加骄人的业绩和丰硕的成果为“推动科学发展, 建设美好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战略研究工作。紧紧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任务, 加强前瞻性、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研究, 加快建立国家级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基地, 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及不同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的科技战略研究工作体系, 逐步形成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和长效合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数据统计分析。不断完善科技统计支撑体系, 加强统计数据的分析与应用研究, 加快江苏省科技统计平台建设, 在科技统计制度建设、工作体系建立、人才队伍建设、技术手段提升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和突破。要进一步加强科技管理服务支撑。加强科技评估力量和业务建设, 进一步做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绩效评估, 积极拓展社会化科技评估评价业务范围。要深入研究科技宣传的规律和方法, 创新科技宣传手段和载体, 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建设, 不断提高科技宣传的社会影响力。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加快推进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平台建设, 强化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和服务能力, 尽快形成覆盖全省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网络。要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力推进科技情报研究体制机制创新, 尽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不断提高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人才是科技情报工作第一资源的观念, 运用培养、引进、交流等多种途径, 吸引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善于创新的科技情报人才队伍。

当前, 我们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初见端倪, 科技情报事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坚定信心、共同奋斗, 努力开创江苏科技情报事业新篇章, 为发展创新型经济, 建成创新型省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科技情报机构科技档案工作浅析 篇2

关键词:科技档案;收集工作;档案管理

科技档案管理是科技情报机构在生产建设、科技研发、行政管理等工作中形成的具备保存价值的科技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图表、文字、声音、影像、图纸、光盘、磁盘等文件资料。科技档案是对历史真实客观的记录,它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客观事物活动的本来面目。因此科技档案在基层单位的工程管理、生产经营、设备检修、技术改造等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在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六个工作环节中,收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没有它就谈不上之后的任何环节,所以档案工作者应予高度重视并倾注更多精力搞好收集工作。

一、科技档案管理的问题分析

目前,很多科技情报机构的科研项目管理还处于部门分管状态,各有各的办法,对科技档案资料的处理很不统一,大多还保存在业务处室和课题组中,也有保存在个人手中,极其分散,损坏和丢失现象较为普遍。科研项目有相当数量是多学科、多部门联合进行的,课题组往往由多个单位人员组成,属于临时性组织,由于编制、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很少配有专兼职档案人员,这很容易造成记录不准、不全,资料收集残缺不全,不符合归档要求。这就为科技档案后续加工,实现系统化、规范化设置了障碍。即便有了科技档案管理机构也是有名无实,形如空壳。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来看,大部分项目内容也很不齐全。有些只有正式公文形成的立项批复、项目指南等文件,而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调研资料、阶段性评审、验收意见等方面都缺少凭证,正所谓该归档的没归档,不该归档的倒有一大堆。另外在归档手续上也很不完备,大部分材料没有进行规范化的整理、编目,没有履行归档手续,还处于原始文件状态,很难受到档案法的保护。

二、科技档案整理的方法

(一)以“案卷”为单位整理

以“案卷”为单位整理就是立卷,即按照文件材料在形成和处理过程中的联系将其组合为案卷。所谓案卷,就是一组密切联系的文件的组合体。立卷是一个分类、组合、编目的过程。分类即按照立档单位的档案分类方案,对文件材料进行实体分类;组合即将经过分类的文件材料,按一定形式组合起来;编目即将经过组合以后的文件材料,进行系统排列和编目。以“案卷”为单位整理的档案,其基本保管单位是案卷。案卷卷皮有软卷皮和硬卷皮2种,硬卷皮型号有1.2,1.5,2.0cm三个规格,以软卷皮装订的档案必须按案卷顺序装入档案盒。以“案卷”为单位档案整理的依据是1987年12月国家档案发布的《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和《文书档案案卷格式》。

(二)以“件”为单位整理

以“件”为单位整理就是按照文件材料形成和处理的基本单位即“件”来进行整理。一般来讲,一份文书材料、一张图纸或照片、一盘录音带或录像带、一本表册或证书、一面锦旗、一个奖杯等均为一件。文书材料的正本与定稿作为一件,正文与文件处理单为一件(处理单包括:收文处理单、拟办单、发文稿头纸及领导批示的签批条等),转发件与被转发件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作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刊物等每册为一件,来文与复文及其他相关文件可为一件。以“件”为单位整理的档案,其基本保管单位是件。以“件”为单位整理的文书档案最后要装入档案盒内。以“件”为单位文书档案整理的依据是2006年12月国家档案局发布的8号令和2000年12月发布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三、科技档案整理的对策分析

(一)扩大馆藏规模

按科技档案存放材料的性质, 分不同的密级, 专设保密科技档案库,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法。对没有得到当事人授权的情况下发生外泄或丢失机密材料要承担责任, 严肃处理, 要让科技人员放心归档, 方便使用。要努力开拓科技档案的服务项目, 在管理办法中要鼓励计划外科技档案、科研系统外的科技档案自觉归档或委托代管, 要让科技档案涵盖更广的领域, 扩大馆藏规模和种类。

(二)进行同步管理

严格执行“三纳入”制度, 即将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纳入科技管理工作程序, 纳入工作计划, 纳入科技人员职责。严格实行“四同步”管理, 即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 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 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技档案材料同步;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技成果以及科技人员提职考核与档案部门出具专题归档情况证明材料同步。在制度上切实保证按质按量完成科技档案工作。为了发挥科技档案的监督作用, 在职称评定、项目验收评奖时, 必须要有科技档案部门出具的证明, 否则不予办理, 使科技档案成为科技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建立科技档案信息平台

尽快建设适应新疆实际的科技档案信息平台, 将其纳入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专项, 同时从经费划拨、人员编制及相关配套条件等方面予以保证, 逐步实现科技档案网络化管理和信息资料共享。众所周知, 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心也开始向信息化、现代化转移, 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将现代信息手段运用于科研管理工作, 也是提高科研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从会议的交流情况来看, 绝大多数省市已开发有自己的数据库, 有的省份在科技档案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做得相当成功, 比如福建省、北京市、安徽省等。它们在科技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开发与建设方面相对成熟一些。

综上所述, 辽宁应加大推进科研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 努力建起资料翔实、管理科学的科研档案系统, 对加强科研人员的横向联系, 实现学术资料的科学整理和便捷查询, 提高科研管理的科学化和透明度, 实现科研管理资料的共享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杨友秀.档案工作基本理论与方法[J].科技与世界,2014.

科技情报学会年终工作总结 篇3

科技情报学会年终工作总结 温州市科技情报学会工作总结 ,本学会从科技情报研究与工作的特点出发,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技、科普宣传活动与科技信息服务等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兹将有关工作汇报于下:

一、学术研讨与交流

1.召开学术年会,征集论文,刊出《科技情报研究》 召开学术年会

4月10日上午,本学会在市顺生大酒店召开了学术年会。本学会副理事杨洁等理事会领导出席,会员代表与有关社会人士共120余人参会。本会邀请的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我国著名竞争情报专家研究员缪其浩先生应邀在主

席台就坐。会上,传达了不久前召开的学会七届六次理事会议精神,简要汇报了学会工作;通报了即将举行的本市第十四届市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与市青年科技奖评选活动。杨洁常务副理事长评述了去年学会工作的亮点,部署了的工作。此外,进行了会员论文书面交流。缪其浩教授在会上作了“危机、创新与竞争情报”的专题学术报告,历时2小时。该报告运用竞争情报理论,以全球的视野,论述了通过推进技术创新来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理据与方略,引起与会人员很大兴趣。报告结束前,部分参会人员与缪教授进行了互动,缪教授解答了有关问题。与会人员聚精会神地听取了报告,全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为使更多的人员聆听该学术报告,本学会事先在“温州都市报”上刊登了有关报道,因此,部分社会人员也参加了报告会。

会后有两位会员主动发表了《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携手,振兴全球经济》与《创

新—救世的良方》两篇文章,就缪其浩教授报告的主题进行了研讨,刊载于《学会简报》上;此外,社会科技人员与学术报告专家的互动也是本学会的首次,足见这次年会的巨大影响与良好效果。征集论文,刊出《科技情报研究》 在召开学术年会之前,于底,本学会与市科技情报所联合发出征集论文的通知,广泛发动广大会撰写论文。为鼓励撰写论文,规定本所会员写论文者,每人奖励300元。同对对于入选的论文,由作者本人修改后再由论文集总编再加修改、润饰后才予以发表。学会秘书处除了重现论文内容外,对发表的论文按高级刊物格式的要求,每篇文章首页增设[作者简介],3000字以上文章一律附上中、英文文摘与关键词。共有30篇论文于12月在《科技情报研究》上刊出。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入选论文的主题均与情报紧密相关,改变了过去入编文章主题散乱的状况。其中部分文章后来在有关专业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征集与编

辑成刊物对提高学会的学术研究气氛与促进学术交流发挥了较大作用。查新工作研讨

7月25日,本学会在市科技情报所召开了科技查新工作研讨会。本学会文献资料专业委员会部分会员10人参会。会议探讨了查新工作的质量评价、查新技术与技巧、查新人员的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等问题。

积极组织优秀论文评选

以学会文件形式转发了市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评选通知,积极发动会员提交论文参评。在初评上报中,严格把关,比如,一篇在美国刊物上发表的英文论文,经查阅原件发现该刊注明:“编辑部构成见email……”,再经查阅其国内外出版号,判定该刊为不正规刊物而不予上报。由于严格把关,上报论文质量较高,上报论文数量不多,但获奖率高,结果总共有5篇论文获奖,其中温州市人民政府二等奖1篇,三等奖3篇,市科协优秀论文奖1篇,是本学会

历史上获市论文奖数量最多且等级高的一次。

提供翻译专业学术报告 12月27日下午,本学会译审朱植德先生应邀在市外文学会年会上作了《翻译目的论本体及其应用若干问题的思考》的学术报告,包括大学翻译学教授、博士在内的近70余名外语教师与翻译人员等听取了报告。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学派译论。朱老师的报告主要论述了目的论本体的局限性,如翻译目确定的科学性、弗米尔的“语际一致原则”、诺德的“忠诚原则”以及该理论应用中的某些问题。该报告具有一定独到见解,反映良好。

参加各类科技情报学术研讨活动

4月27日,省科技情报学会第五届六次理事会议在杭州蓝天清水湾大酒店召开。本学会副理事长朱植德参会,并在会上介绍了本学会的工作特色,提出,如帮扶促调专题落实温州,本学会可在软件开发、科技查新、声像拍摄、各类

科技奖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培训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7月24日至26日,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在舟山举办“浙江省科技查新咨询研讨会”,本学会会员、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查新员共六位参加会议。会上,本所查新人员就新产品的信息检索、客户沟通、咨询专家的聘请、查新报告规范化等查新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发表了意见,受到与会人员关注。二.科技、科普宣传

9月19日上午,温州市科技情报学会参加了市科协在本市科技馆北门广场举行的温州市第六次“全国科普日”活动。市情报学会占踞了18平方米的两个摊位,分发了《温州市科技年鉴》,《市高技术交易会画册》、《科技项目汇编》、《科普资料汇编》等资料共计约1500余册。这些资料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在1个多小时内即被索取一空。另,免费提供了若干个温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阅览证。引人注目的是悬挂在摊位上方的一

排5个显示屏,在同步播放科技信息,成了广场上该摊位特有的风景线。

本学会共10位会员参加了这次活动。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一周前就开始了准备工作,赶拍了一部专题电视片,介绍了本学会与市科技情报所工作概况等。此外,为显示屏的购进、运送与安装花费了较大的精力。本学会还派员拍摄了这次活动的录像与照片。

三、提供信息服务

为每家企业团体会员免费提供浙江省科技厅刊物《今日科技》12期,《决策参考》3期,本学会自行编发的《科技情报速报》15期,向全体会员提供《学会通讯》4期等刊物。

《科技情报速递》是本学会创办的。该刊用于无偿向我市四套领导班子及科技系统主要领导提供参考。该刊十分注重根据国内科技经济形势与本市的领导需求,编译有关文章,收到了良好效果。比如,5月,本刊根据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主席罗伯特·d·阿特金森博

士的研究报告编译的“复苏美国经济的数字化路线图”系列五篇文章受到温州商报主编金可生的好评。他给市科技局王北铰局长发短信说:“王局长:你们寄来的《科技情报速递》很好,信息新,原汁、原味,我们很缺这些信息。我们会在文章中用到的。” 《学会通讯》不仅刊登科技情报专业知识与会员活动,还针对本学会学术研究的实际,自行撰写文章,比如,《激情:撰写好论文的要素---从“为赋新词强说愁”说起》、《产品样本的特点、收集与加工》等文章,具有针对性,取得了较好的启发、交流作用。

四、更新学会网站,扩大学会影响 本学会网站,设有通知公告、学会活动、论文选登、相关文件等栏目,报道学会活动。,对网页设计作了改进,同时,注重信息的及时更新,发挥其联系会员的互动作用,如市优秀论文评选通知、入会表格等均上网发布,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将会员论文上网,加强网上学术交

流,受到会员好评,有效地起到了宣传学会,及时传送信息和沟通会员思想的作用。这也是本学会的工作特色之一。

科技情报学会 篇4

各部委、省市、自治区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所:

为了推动科技情报机构创新发展,研究讨论涉及科技情报行业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交流各单位业务发展和管理创新经验,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定于2 01 1年9月下旬在乌鲁木齐召开“2 01 1全国科技情报工作研讨会”,会议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召开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现将会议征文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科技情报工作创新发展

二、主要议题

1.各单位管理创新与业务发展交流,包括管理创新与业务发展的新思路、新进展以及新做法等;

2.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科技情报机构合作,包括合作内容、模式与机制等问题探讨;

3.情报研究理论与实践,包括情报研究方法、情报分析工具和情报研究服务最佳实践等问题探讨;

4.中国科技情报网建设与发展,包括中国科技情报网建设工作总结表彰与下一工作安排以及中国科技情报网服务模式与机制等问题探讨;

5.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包括行业和地方科技情报机构参与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模式、机制等问题探讨;

6.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服务,包括面向产业服务的特色信息资源建设、检索查新报告数据库建设以及如何促进各单位间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服务方式拓展等问题探讨;

7.事实型数据库建设内容与机制,包括中国科技人才项目数据库、中国科技项目数据库等建设及其事实型数据库合作建设机制等问题探讨。

希望各单位围绕上述主题等内容,认真总结并准备本单位业务发展和管理创新的新进展、新思路、新做法以及对科技情报行业发展的建议等方面内容的交流材料,并将交流材料于2011年6月30日前通过Email(word文件)传至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会议将编辑出版((2 011全国科技情报工作研讨会文集》。联系人:赵珍谊(手机:***)刘志辉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15号

邮编:100038

电话:5 8 8 8 2 5 4 0

传真:(010)58882550

Email:liuzhihui@is tic.ac.cn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上一篇:中国民族下一篇:分课时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