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阅读课策略十篇

2024-06-04

中学英语阅读课策略 篇1

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要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目的是为了很好地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也即是一堂课的先期活动, 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

阅读前策略的目的是: (1) 补充和激活必要的背景知识; (2)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为引出话题作铺垫; (4) 为进一步地解决阅读理解上的语言障碍。

例如, 当我在讲解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1 Reading—Star Sig n第一课时, 可事先向学生提供需要查找的关键词———s ta r s ig n a nd a nima l s ig n, 还有像《中学生英语》《双语报》《英语周报》《崇文英语》等一类的报刊以及www.Google.com和www.baidu.c om等相关的网址, 充分利用搜索引擎来寻求帮助, 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通过前期铺垫准备后, 在看到牛津初中英语9AUnit 2Re a d ing部分的标题为Colors a nd Mood s, 学生潜意识明白这是一篇关于颜色对人的情绪的影响的课文, 学生的大脑中也会立即联想到一些关于和颜色相关的信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我通过引导学生重视课文题目的方法策略, 对培养学生依据题目来预测文章内容的能力和意识起到很大的效果。如在讲到牛津初中英语9A六个单元Reading部分的标题分别是What is your star sign, Colors a nd your mood s, Wha t s hould I d o, The TV p rog ra mme r on Sa turd a y, Kitty’s fa vorite film s ta r, Murd e r in Va lle y Town, 这些课文题目设置得非常好, 其中有五个可以很轻松地通过题目来看出文章的大意。教师可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鼓励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大胆预测, 培养学生依据题目来预测文章内容的能力和意识。

二、阅读中 (while-reading) 策略

阅读中策略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达到理解课文主题思想目的的教学活动。我通常把教授的每篇阅读材料都看做一个整体, 在9A的语篇教学中, 我把阅读中分成“整”和“分”两个部分:前者是指从整体上去理解文章的大意;后者是指从细节上去理解文章的内容。在阅读中,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从篇章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去理解课文的目的, 然后采用浏览和快速阅读来了解文章的大意, 并让学生来讲解课文, 转换教师讲、学生听的表达方式, 最后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细读文章。

在教Colors and your moods时, 我要求学生在一分钟之内迅速浏览全文大意, 并回答问题:“What is the passage about?How ma ny c olors d oe s it me ntion?”因为时间被我有意识地限制住了, 学生只能通过浏览文中的大标题和四个小标题 (calm colors, wa rm c olors, e ne rg e tic c olors, s trong c olors) 来找出答案:“It 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ors and moods.It me ntions four kind s of c olors-c a lm c olors, wa rm c olors, e ne r-g e tic c olors a nd s trong c olors.”

三、阅读后 (post-reading) 策略

阅读后的活动主要是练习和巩固学生在阅读文章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通过阅读内容进行各种思维活动, 并引导学生将文章的内容与自己的知识、经历、兴趣和观点联系在一起。

学生在速读和细读文章相结合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 巩固文章的语言点和内涵, 从整体上把握作者评价及课文内容, 最终达到有效运用的目的。阅读后 (post-reading) 策略目的是将课堂内所学到语言知识扩展到课外或生活中某个相似的话题中, 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Unit 1 reading—Star Sig n为例, 学生在仔细的阅读文章的内容后, 我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 短文的中心思想是描述一位同学的性格特征, 并判断他 (她) 是哪一个星座, 给出自己的理由。

四、结论

在现实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课文知识的时间, 但势必增加了教学设计的难度, 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血去研究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法。因此, 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 进而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吕良环.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学习能力自测从书——英语[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中学英语阅读课策略 篇2

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是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之一,合作互动学习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究。

首先是阅读前的互动合作。教师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补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学会更多的词汇语言表达方式。阅读前互动合作大概是5分钟~10分钟,让学生互动的内容是围绕即将阅读的材料提出的问题,以唤醒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如在教一般过去时态阅读材料时,以机器人为题,让学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回答一系列关于机器人的问题。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Do youlike robots? Where did you see robots? When did you see them? Whatdid they look like? What can they do? Do you want to have a robot?What should robots do for humans in the future? 这种活动可以拓宽学生思路,激发他们的兴趣,为阅读做好准备。让学生先写个人观点,再通过讨论完成任务,即先自主合作,可以更好地体现自主合作学习,使整个合作学习效果更好。接下来是阅读课中的合作。完成了问卷调查后,让学生看一段有关机器人的录像,给学生一些单词 :housework、cars、years、ago、bored、will、was、koalas、buildings、less、work、swimming、possible、America、doctor、piano、backpack,小组进行讨论预测哪些词将会出现在文中,并用这些词造句。然后,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要求后,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自主研究问题,为接下来的小组讨论做准备,从而降低阅读难度。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了小组讨论,讨论完成后小组汇报情况,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积极参与,学生有困难时不要立即给答案,应该设法引导,鼓励他们自己做出答案。小组讨论完成后,全体同学一起讨论,讨论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先发言,其他各组成员给予补充或是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必须围绕中心和话题,然后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师生共同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达成一致看法。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获得知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等能力。之后,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增强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最后是阅读课后的互动。学生在阅读后的合作互动,可以就所学内容进行交流,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文章的内涵,从而进一步深化课文主题,复习巩固课文知识。

新目标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多牺牲休息的时间去准备各种教学任务,要综合考虑教学任务的呈现方式和难易程度。对学生而言,合作学习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学会了和别人交流信息,向别人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吸取和分享别人的建议,感受合作的快乐和喜悦,有更多的机会去感受成功。更重要的是,在师生、生生之间存在着一种双边活动,这种活动又促使师生双方在合作中共同发展进步,这就是合作学习的魅力所在。总之,只要我们换个角度去尝试,去摸索,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的课堂就会是个新天地,相信学生就会有奇迹发生,“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会还我们一份惊喜”。

浅谈中学英语阅读课策略 篇3

【关键词】导入 读 练

阅读理解究竟是什么?阅读理解是一个心理过程。一个信息以文字符号为载体(图像也可),通过阅读过程传递,在这个过程中,头脑经过接收分析和猜想,把信息恢复过来,这就是阅读理解过程。阅读的过程可分为两类,一类活动的任务是扩大输入、阅读欣赏;这类活动以读为主。可配少量题目,可以检查对教材的一般理解程度。另一类活动的任务是有针对性地训练阅读技巧。这些技巧包括预测所读内容、抓主题大意、抓特定细节、根据上下文猜词义、推断隐含意义、辨识语段过程等。对于这一类以专项训练为目的的活动,应提供训练性的题目,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学生使用某项阅读技巧。

阅读过程因人而异。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的生活经历,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也由于学习的方法和阅读习惯、兴趣等存在着差别,在阅读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1.逐字逐句的阅读。2.过分重视细节,而忽视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3.忽视了培养根据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的能力。4.缺乏非视觉信息。如文化背景知识等,非视觉信息越丰富,阅读难度越小。

那么在阅读课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为了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摸索和探讨,逐步形成了“导(Presentation) →读(Reading) →练(Practice)”的教学模式。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一般说来要经过四个阶段: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循序渐进过程。阅读课教学也应遵循这种规律。“导”就是为了感知教材,“读”是为了理解教材,“练”是为了巩固和运用知识。

一、导入——感知教材

这是知识的输入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书本知识,这种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为了理解和掌握这种知识,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做基础。如果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表象清晰,想象生动,理解书本就比较容易。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感性认识,他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将生吞活剥,食而不化。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我时常指导学生做好阅读前的导入工作,即激活。如: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读的需要,带着目的去读。2.谈论有关的话题,或出示有关的画面、实物等,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阅读对象背景的了解,同时也可放松读前的紧张心理,为学新课做准备。通过这些热身活动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变被动式阅读为主动式阅读,有助于形成阅读技巧,提高理解能力。

二、读——理解教材

这同样是输入阶段。毛泽东同志指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理解教材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辩证过程,学生对阅读对象有了感性认识,给理解教材奠定了基础。阅读课教学时,我一般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多层次的阅读。

第一步:略读或粗读(Skimming):布置任务(理解大意)→粗读→检查。

第二步:精读(Intensive Reading):布置任务(抓细节/找主题句/猜词义等等)→按具体任务要求去读→检查。

第三步:熟读(Proficient Reading):布置任务(详细理解全文)→细读并划出段落、重点和疑点→检查。

第四步:研读(Study Reading):布置任务(反复阅读课文,反复思考)→研读(力求从所读内容中受到启发,活跃思想,创造性地对待课文所提供的知识和结论)→检查。

最后:小结(Conclusion)

通过这些层次的阅读,学生经历了“读→议→再读→再议”的往复。为他们提供了阅读的宏观意识,强化了捕获信息的能力,为巩固和运用知识打下了基础。

三、练——巩固知识与运用知识(Consolidation,Practice)

这是输出阶段。学生在理解教材后,为了牢牢记住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需要做多种形式的训练,使知识在记忆中的痕迹得到强化,形成牢固的联系,但学生理解掌握了知识并不等于会运用知识,不等于形成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要使学生从理解概念,掌握理论到运用知识于实际,形成技能、技巧,单靠动脑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的练习或操作才能达到。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在反复练习中,从最初的不会、不准确、不熟练到比较会、比较准确,逐步地发展和完美善起来的,但为使学生顺利地掌握技能、技巧,不仅要注意练习的数量,而且要提高练习的质量,改进练习的方法。如,1. 问答——就课文提问题;2. 就课文内容进行连贯对话;3. 复述课文;4. 角色扮演(Role Play).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 篇4

(2014-06-18 09:43:46)

转载▼

标签:

分类: 课堂现场 教育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

-------英语组名师工作室研讨记录 济源市北海中学:李继红

时间: 2014年3月28日 地点:济源市教育局307室

参加人员:李继红、肖君侠、闫童艳、李珍霞、张静、姚静 研讨主题: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研究课题: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策略(八年级英语unit2 2a—2c)研讨 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课课堂教学一直困扰着教师们,如何处理文章中的重难点、生词;如何引导学生使用教材中的阅读策略(reading straties);如何进行阅读与写作的整合和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等。研讨程序:

观看国培项目中学英语频道初中英语江韵阅读课视频研讨 观看李继红八年级unit2 Section B 2a—2c 阅读课视频

以八年级unit2 Section B 2a—2c 阅读课为例,研究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主要结论及建议: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

1、Pre-reading

阅读前可以采用prediction with picture, free—talk, conversation, and so on 无论哪种形式的活动都要与本节阅读课有关,不要扯得太远,时间控制在3-5分钟

2、While—reading

阅读分为三段阅读:skim,read carefully, retell.在第一遍阅读中让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第二遍是分段阅读,设施回答问题、判断对错、听后连钱、匹配图片等,这些活动的设计既考虑文章的逻辑关系、篇章结构、还要将本节课重、难点短语才问题中设计出来,让学生自己探索性的学习埋下伏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重难点,不要脱离文章教师一言堂的纯粹将词汇。同时注意阅读策略的渗透。第三遍阅读,学生可以大声阅读或复述课文。

3、Post---reading

情感升华:根据阅读材料,提炼情感主题,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可以写文章、编对话等应用阅读材料创作自己的英语。

中学英语阅读课策略 篇5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目标对阅读的要求是:学生能从一般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根据上下文线索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此外, 《英语课程标准》还指出, 在进行听、说、写教学的同时, 应该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高中阶段, 更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中生英语阅读目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阅读, 了解文章的主题, 弄清文本的结构, 获得文章传递的信息, 了解作者的意图, 明白文本暗含的意义, 并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在真正的阅读过程中, 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依据语境推断语义, 剖析复杂语法现象, 并能进一步捕捉情感意蕴, 从而准确理解文本的主题, 读出英语之美, 读出西方文化之美。

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学生对于试卷中分值较高的阅读理解这一项总是抱有一种无奈的态度。主要原因如下:首先, 阅读理解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词汇、短语搭配、句子结构的变换、复杂的语法内容, 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缺乏这些综合能力, 因此阅读能力差;其次, 阅读理解考查的不仅仅是对单词、句子层面的理解, 更涉及句间关系, 段落间关系, 主题发展的推理, 而很多学生缺乏相关篇章知识和阅读技巧, 仅仅停留在单词的理解和语法分析层面。再次, 阅读理解篇目较多, 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一些学生存在逐字阅读、指读、声读、心读等不良阅读习惯, 影响阅读速度。最后, 一些学生不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 以中国国情和思想解读英语文章, 因而无法正确理解文章的主题内涵和作者的意图态度。

因而, 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 如:单词构词法、句型、语法等。此外, 要加强篇章知识学习, 使其熟悉英语文章的篇章结构特点。除此之外, 要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 形成科学的阅读技巧。学生进入较高年级之后, 给学生多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及一些经典文学作品, 使学生阅读水平从理解文章提到欣赏的高度, 从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2. 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2.1 推测词义

在阅读理解训练中, 不应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每个生词上。只要生词不影响到内容的理解, 就可以跳过去, 而不是遇到生词就查字典。此外, 如果生词比较重要, 出现频率比较高, 影响到了文章内容的理解, 就可以通过构词法或上下文语境推测词汇的意思。

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构词法的知识, 帮助学生推测词义。可以通过复合法、派生法及拼缀法等构词方法来猜词义。复合词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子词组合而成的, 而且合成词的意义通常就是其构成中子词意义的叠加与复合。例如:“widespread”由两个独立的单词“wide”和“spread”组成。“wide”表示宽广的, “spread”有散布、蔓延的意思。因此复合词“widespread”有分布广的, 散布广的意思。

派生词指的是由一个词根加上前缀或后缀构成另一个词。例如:“invisible”表示看不见的, 无形的。词根“vis”表示看, 形容词后缀“ible”表示可……的, 因此“visible”表示可以看到的。前缀“in-”表示否定, 因此, “invisible”表示看不见的。

一个单词失去部分或各个词都失去部分音节后连接成一个新词, 这样的构词法叫拼缀法。如“brunch”由“breakfast”和“lunch”各失掉部分音节后拼缀而成, 表示早中餐, 介于早餐和中餐间的那顿饭。

此外, 有些单词如果通过构词法推断不出什么意思, 就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如“We should adopt a greenlifestyle.We should take a bus instead of driving a car.”从上下文推断来看, “green”在这里表示环保的意思。

如果遇到重要的生词根据上下文和以上介绍的构词法来猜, 仍猜不出意思的, 就需要查字典。总之, 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时开始时尽量不应查字典, 主要应通过构词法和上下文语境推测意义。

2.2 强调语法知识的学习

英语语法是一种系统、严密的知识体系, 在英语学习中语法的掌握对于阅读理解起着重要作用。句子结构的理解, 上下文的理解, 作者写作的意图及其态度都要依靠语法的扎实基础。而基础差的学生常常因为语法知识差而导致难句和复杂句理解不了, 进而影响到内容的理解和推理。因而,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语法知识的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语法现象, 并进行大量的语法练习。在平常学习中可以多阅读并背诵英语文章。阅读和背诵材料以切合自己能力或程度为佳。在阅读中注意引用自己学过的语法规则, 或利用自己所学过的语法规则了解文意, 模仿英语的表达句式或习惯。而通过背诵可以进一步熟悉语法结构和规则。

2.3 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英语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 英语文章的体裁各式各样。其内容涵盖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广泛知识。在英语学习中, 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积淀, 这样, 不仅使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把英语学活, 更有助于学生集中西文化为一身, 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2.4 阅读技巧训练

要通过大量的限时阅读训练, 提高阅读速度。要纠正影响阅读速度的不良的阅读习惯, 禁止学生逐字阅读、出声朗读、指读、心读等。要求学生默读, 尽量用英语思维。

此外, 快速阅读要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技巧, 在快速阅读时通过逻辑思维, 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在整个快速阅读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归纳、演绎、假设、推理。常见的阅读技巧有:

2.4.1 略读。

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在阅读课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讲解篇章知识, 培养学生找主题句, 抓住中心, 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细节的关系, 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 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 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的信息。

2.4.2 跳读。

英语阅读中的略读也可称作跳读或者浏览, 这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的技能, 即迅速浏览全文, 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题句, 明确作者的态度和意图。跳读, 就是快速地、有选择地阅读, 即在文章中找到一个或几个关键词。用这种阅读方法回答who, what, when, where之类的问题最有效。

2.4.3 细读。

就是用最细致、最慢、最深层的方法阅读, 目的是求得对某些问题的全部意义的理解与掌握。分段细读, 注意细节, 抓住关键信息, 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 帮助理解。一篇文章中段落与段落之间, 段落与主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因而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 更有利于把握住文章主题与大意。对于一篇文章要略读, 跳读, 还是细读, 要根据文章的体裁和题材而定。正如培根在《论学习》中所说:Some books are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and digested. (有些书是应当尝尝滋味的, 有些书是应当吞下去的, 有少数书是应当咀嚼和消化的。)

3. 结语

总之, 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很多问题, 如语法、词汇基础差、缺乏篇章知识、存在不良的阅读习惯、缺乏西方文化知识等。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阅读能力。要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要加强语法的讲解、教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知识进行词义推理, 还要加强文化知识的输入, 帮助学生克服逐字阅读等不良阅读习惯, 并培养其略读、跳读和细读等阅读技巧。

摘要:文章根据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提出高中英语教学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并针对实际教学提出建议, 认为应通过推测词义, 加强语法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及加强阅读技巧训练等方面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胡春洞, 戴春信.英语阅读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95.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22.

[3]熊金霞.英语阅读练习与阅读策略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7 (10) .

[4]梁厚福.新课程理念下的课文阅读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7 (12) .

中学英语阅读课策略 篇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现代文化信息载体,多媒体内容极为丰富,形式活泼,信息量非常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特点,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Friends”为例,该篇课文中有很多关于人物特征的形容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先向学生展示一些他们熟悉而感兴趣的人物图片,对比要明显,吸引学生眼球,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也能对人物外貌特征一目了然,留下直观印象,准确理解、掌握这些重点词汇,比如,strong,tall,short,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并把这些形容词运用到实践中,把知识学“活”,学以致用,为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果埋下了伏笔。

二、巧设阅读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Half begun,well done.”这是英语读物中常见的一条谚语。导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链接新、旧知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良好的开端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其积极、主动融入“自然、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中,巧妙设计导入环节,可以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大概了解新课题的阅读内容、背景知识等,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预测该篇文章可能涉及的信息内容,为更好地阅读整篇文章,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好文章脉络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等提供有利的保障。由于导入方法很多,比如,视频导入法、复习导入法、图片导入法,教师必须以教学内容为切入点,全方位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优化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图片、视听材料,巧妙地导入新课题,让学生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中接受新的知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不断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Friends”为例,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和新课题紧密相连的流行歌曲周华健的“朋友”,巧妙地导入。在导入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在PPT课件中插入一些关于周华健的人物图片,在欣赏完该歌曲之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讨论,用英语说明自己对周华健有哪些了解,他具有哪些人物特征。借助这种导入方法,学生能够迅速融入新课文的学习中,并对其产生兴趣,还能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教师也能更好地了解班级每位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英语实践能力等,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学中,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成为整个教学的中心。

三、开展专门的策略知识指导课

为了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果,有必要开展专门的策略指导课。在阅读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思考自己的阅读目标,适当增加课外阅读量。读什么、怎么读又成为令中职生头疼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材,要根据自身已有水平,制定长、中、短期目标,选择适宜的不同类型的阅读素材。如果学生想要为等级开始做准备,要尽可能选择那些带有试题的难度适中的英语素材,最好是带有选择题的文章,那是因为在等级考试中,阅读试题大都是选择题。由于大部分中职生都感觉中职英语材料难度太大,尽量选择低于中职水平的阅读材料,但也会有学生觉得这类英语阅读材料过于简单,则需要选择高于中职水平的阅读材料。在英语素材难易程度方面,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有区别地进行选择,并根据自身阅读水平提高情况,逐渐更换阅读材料。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制定好的阅读计划,展开阅读,并定期检查自己的阅读情况,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可以坚持写学习日记,阅读之后的心得、体会等,并采取可行的措施,合理调整阅读计划。教师也要定期进行检测,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以此,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为提高阅读课堂效果做好铺垫。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背景下,提高中职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各方面情况,制定可行的阅读策略,不断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优化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不断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果。以此,引导中职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逐渐提高自身阅读水平,更好地把握篇章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更好地把英语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实践能力,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重要的交流工具。

摘要:在英语学习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环节,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核心手段,掌握一门外语已成为适应新时期社会生活、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新课标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已被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更加注重阅读课教学效果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角度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与阅读技巧,不断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中职,英语阅读课,教学效果,策略

参考文献

中学英语阅读课策略 篇7

当前, 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阶段, 较其他课型而言, 阅读课普遍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 尤其是在阅读教学展示课中, 无论是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阅读教学思路的设计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阅读课的教学设计、流程和方法可以不断得到改进, 然而课堂教学却难以摆脱以往的教学模式, 即所有的学生无论起点如何都必须按部就班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阅读学习。这样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对教材文本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容易感到课堂学习进度较慢, 挑战度不够, 时间利用效率不高, 与此相对, 能力较弱的学生却时常觉得文章中有很多地方老师没有进行详尽解释, 他们依然深感困惑。正如束定芳和庄智象指出:在语言教学中, 尽管我们的教学方法在理论上“无懈可击”, 但这些方法经常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其中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忽视对于学习个体的研究。阅读是以读者为基础的交流过程, 应该调动学生主动而个性化的阅读积极性。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下, 有人提倡能力相近的同学组成同一小组且能力且同的小组可以完成不同难度的任务, 但是由于班级教学管理的现实问题存在, 故这种教学手段难以得到普遍推广。因此, 大部分英语教师都认为要在课堂上真正有效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突破是相当困难的, 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翻转课堂”却有助于广大英语教师开阔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先学后教”的阅读教学理念, 主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从而为实施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奠定基础。正如赵昌汉所说, 教学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却必须以教学实际为依据。

二、相关文献综述

1. 个性化英语阅读教学

语言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指出外语学习者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这包括年龄、语言潜能、动机、认知风格和性格等因素。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教学必须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外语学习水平、认知风格、情感动机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 这从客观上要求英语学科必须实现个性化教学。随着国家英语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进, 个性化英语教学是当前英语改革的必然趋势。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 阅读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语言技能, 个性化英语阅读教学能否有效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个性化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浓厚兴趣, 发展学生敢于质疑的思维和通过互动交流来赏识和评价学生。在阅读一系列的相关文献之后可以发现个性化阅读教学有着以下的基本特征要素: 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学生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得到教师个性化的指导; 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后的讨论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见解进行个性化的反馈。

2. 翻转课堂与英语教学

随着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研究, 他们否定教师简单地传授知识,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学生真正掌握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正是这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促进了翻转课堂的快速发展。翻转课堂采用课前学生进行教材自学, 课堂中接受教师辅导的“先学后教”模式。在翻转课堂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采用个性化的手段进行自我学习, 与此同时, 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不再是教材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转变成了为学生解疑答惑的引导者。

翻转课堂再次推动了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 它让语言教学获得了以往无可比拟的优势。陶丽认为, 运用翻转课堂可以实现英语教育的公平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运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的教学辅助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语言学习, 对于英语学习能力层次较低的学生群体而言尤为重要, 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降低英语学习难度, 而且还能让他们在进入课堂时倍增英语学习的自信。除此之外, 由于语言知识学习的前移, 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和促进他们的语言交际, 逐步地帮助学生达成内化语言知识, 掌握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3. 个性化英语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 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结合学科背景, 个性化英语教学策略可以理解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语言学习发展的一系列教学手段和方法。余巧珍 (2011) 在其研究中指出个性化英语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教会学生准确使用工具书、参考书, 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和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

(2) 因材施教, 把学习风格和个性化教学进行完美结合。这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 并及时通过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3) 开发非智力因素,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教材、时代信息、课堂生成等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让德育自然流畅地渗透融化于语言教学的过程之中。

(4) 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本身包含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基本要素, 同时合作学习又是自主学习的延伸和发展。合作学习是促进个性化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弥补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不足, 从而真正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三、课堂实例评析

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给当前陷入发展瓶颈的英语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动力, 它为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发展和探索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途径。近年来, 我校一直聚焦于个性化、差异化教学的深入和研究, 2013学年, 学校围绕着该教研主题开展了青年教师展能课教学竞赛, 共有85名青年教师参赛, 仅有4节课荣获一等奖, 其中获一等奖的英语阅读课呈现了与众不同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 对笔者今后进行个性化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此处, 以这节翻转阅读教学课 ( 上海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8A Unit 2 Reading) 为例, 说明在翻转课堂中如何具体运用一定的语言教学策略来实施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教学。

1. 通过课前的任务型个性化阅读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阅读课中, 教师会要求学生在统一的时间内进行阅读和完成任务, 不难发现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会对此产生焦虑甚至是反感。青少年学生对阅读的教育环境特别敏感, 最反感的是根据教师规定的任务进行强行阅读。然而, 在本堂课中教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我阅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阅读成为了“悦读”。诚然, 即便是悦读, 但其漫无目标, 依然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前下发了一张任务单, 其中包含两项任务: 一是学生根据所读的课文自拟5个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以备课堂导入阶段需要; 二是他们将所读文章中无法准确理解的语言进行摘抄以便老师随后答复。这种鼓励学生对语言学习进行独立思考和发现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途径。

2. 开展课前个性化阅读指导降低了学生的阅读焦虑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 部分层次能力较好的学生往往会在课堂中重复学习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 而语言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缺乏学习动机和自信, 他们不愿意向教师提问, 更不愿意参与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但在翻转课堂中, 由于学生教材阅读过程的前移, 因此他们在进入课堂学习之前已经对阅读文本有所了解, 同时他们对阅读文本也存在着不同的困惑。在这堂课中, 教师通过任务单回复的方式巧妙地帮助学生解决了个性化的问题, 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学习焦虑。

首先, 教师及时地帮助了学生扫除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语言障碍, 如生词或是复杂的语言结构。以下是教师对于某学生在任务单中所记载的语言难点的处理实例:

由于学生遇到的语言难点并非相同, 教师通过任务单回复的方式来进行辅导满足了每位学生的真正学习需求, 体现了强烈的个性化教学色彩, 同时, 较之以往, 阅读教学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其次, 教师对学生在任务单上的自拟问题进行了必要的修正, 以确保在课堂提问时每个学生的问题语言准确, 语义清晰。通过课前的教师个性化英语学习指导,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排除先前的语言学习缺漏和盲点,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主动思考的习惯, 从而逐步增加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动机和信心。

3.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提问增强了他们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

据统计, 在如今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的状况为:学生爱提问者占10%, 偶尔提问者 ( 遇到难题提问) 占30%, 从不主动提问者占60%。当前, 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 然而在提倡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 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课前, 学生阅读文章并自拟问题, 对于能力层次较低的同学老师可以要求其编制的问题紧扣教材内容, 对于能力层次中等的同学要求其编制的问题以陈述性问题 ( display question) 为主, 略带些开放性问题, 对于能力层次较高的同学则要求其提出的问题以参考性问题 ( referential question) 为主, 以期给予其更大的思维开放空间。邹为诚教授认为, 对学习风格不同、基础不同的学生应当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同时, 教师在课前需要检查每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在本堂课的导入阶段,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生生之间的问答练习, 每位同学根据课前准备的问题向同伴发问, 当同伴无法正确回答时发问者可以给与其必要的帮助。同时, 教师通过课前对所有学生自拟问题的整理和汇总, 将有代表性的学生问题进行提炼和归纳并在课堂中向全体提问 ( 详见如下PPT) 。

在本堂课的开端, 教师通过这种个性化提问的方式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复习和巩固, 为后面的阅读教学环节展开奠定了语言和思想基础。周本兵曾经指出, 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这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 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 由此个性品质得到锻炼, 情感体验不断丰富, 主体性得到逐步形成和发展。

4. 运用开放性的问题链激活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火花

既然学生在课前已经了解了文章内容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扫清了语言难点, 那么课堂中的语言学习就应该聚焦于对文章话题的深度讨论和内涵挖掘。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最终目的, 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 因此教师必须提供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实践机会。在本节课中, 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合作交流, 旨在逐步引导学生对神童生活能够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堂教学中教师将问题链作为教学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逐一抛出了五个开放性问题, 激发了学生热烈并逐步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这五个问题分别是:

(1) What are the things we seldom do but Wendy does?

(2) What kind of child is a whizz -kid?

(3) Who is a whizz -kid around you?

(4) What makes whizz -kids successful?

(5) Would you like to be a whizz -kid?

这些开放性问题可以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输出, 从而促进他们的语言学习和技能培养。下面呈现课堂中的部分话语片段。

片段一:

T: What kind of child is a whizz - kid?

S1: A child has a clever mind.

S2: I think he should have test scores.

T: What’s your opinion?

S3: I think he is successful at something.

S4: In my opinion, a whizz - kid has some interests and hobbies.

片段二:

T: Who is a whizz - kid around you?

S1: Alice is a whizz - kid. She is excellent at singing songs. In primaryschool, she was the Best Singer in the singing competition. Now she is still keenon singing. I think she is the Voice of SES ( 注: SES是上海市实验学校英文名称Shanghai Experimental School的所写) 。

T: How about you, Jack?

S2: I think Michael is a whizz - kid. He has achieved a lot of prizes in thecomputer competitions. He can help us when we have computer problems.Though he is so successful, he never feels proud of himself.

( 以上均是课堂实录, 未做任何改动。)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应积极主动地鼓励他们参与教学, 大胆质疑, 勇于发表观点和看法。为了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充分的个性化观点分享和交流, 进行层层深入提问的方式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这些基于教材又贴近生活的问题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发表个性化的见解, 在思想激烈碰撞和交融的过程中, 逐渐地让他们有了深刻的自我情感体验和心理认同。这节课中的问题设计相当巧妙, 不仅生活气息浓郁, 而且相互关联, 层层推进, 为学生表达个性化的观点搭建了问题支架, 让个性化语言教学得到了有效实施。

5. 进行个性化反馈活化语言课堂的教育资源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 绝不能单纯地为了“渗透德育”而进行空洞的说教, 必须严格遵循英语教学规律, 以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渗透方式, 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翻转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讨论和交流, 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课堂中精彩的学生发言层出不穷, 生成的个性化观点对于语言课堂而言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这种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进行有效的个性化反馈。在本节课中, 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资源并巧妙地利用师生互动的机会进行了语言课堂的德育渗透, 这使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与语言教学自然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以下是课堂中的部分师生互动片段。

片段一:

T: What else makes whizz - kids successful?

S1: Their parents.

T: Any detailed information?

S1: Parents gave birth to them and try to make them successful.

S2: No, I don’t think so.

T: Now, everybody, let’s think about it. What will our life be like if the parents don’t help us?

Ss: ( Keep silent)

T: Our parents always support us and never expect to get anything from us.We should show respect for them.

Ss: ( Nod)

片段二:

T: Would you like to be a whizz - kid?

S: No.

T: Why?

S: I think if you are a whizz - kid, you may achieve good scores in exams.And others will hate you and fight with you. So I don’t like become a whizz- kid.

T: Thanks for you idea. But I’d like to ask all of you a question. Do weneed to fight with others or learn from others if they are better at studies than us?

Ss: We should learn from others.

T: Yes, someone who learns from others can be a successful person.

( 以上的话语均是课堂实录, 未做任何改动。)

四、后续问题及思考

成功的个性化英语教学要求教师在一堂课的有效时间内从学生、教材和教学目的出发, 在一定教学策略的指导下, 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 融合多种方法形成一个多种教学活动的优化组合, 并注意活动的难易梯度合理搭配, 让全体学习者, 包括学习困难者都能完成英语学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成功过渡。但当前对于个性化教学的研究更多地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如何突破和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 仍需要教师群体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先教后学”模式, 为个性化教学的发展开创了一条新思路。然而, 个性化阅读教学能否有效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取决于阅读文本类型、阅读技能训练、阅读背景知识、话题感兴趣程度等诸多因素。当前, 翻转课堂方式下的阅读教学实践和探索才刚刚起步, 我们对此仍有一系列的假释需要验证。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翻转阅读教学的优势, 随着对翻转课堂教学的逐步深入了解和研究, 相信英语阅读教学也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摘要:随着英语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 个性化教学势必成为教学改革的前进方向。然而在按部就班地传统授课方式下, 英语阅读课难以真正突破个性化教学的瓶颈, 与此相对, “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方式却提供了一条开创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路。结合一堂优秀的初中英语阅读翻转课例, 分析说明翻转课堂给个性化阅读教学带来的机遇并具体阐述在翻转课堂方式下, 如何运用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开展有效教学。

关键词: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英语阅读教学,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2]汤青.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十五项修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3]陶丽.翻转课堂让英语教学回归本质[J].英语画刊, 2014, (1) :42.

[4]徐君芳.浅析初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J].新课程学习, 2014, (12) :63.

[5]王安琪.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中学英语阅读课策略 篇8

高中学习辛苦乏味,许多学生要应付过多的作业和习题,身心疲惫,许多人已经不堪重负。而教师虽然想要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但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吩咐过多的英语作业、阅读作业、写作作业、背诵作业早已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其实,这些作业虽作为英语教学之必须,但教师其实可以走另一条教学捷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少课后作业量,尤其提高阅读课堂的质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而阅读课堂的发问教学手段就可以派上很大用场。但教师在其中起的一个关键性的作用,需要注意的细节有许多。

第一,英语教师应该经常变换提问形式,帮助学生发散学习思维

许多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们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数属于细节性、实质性问题,而不是具有引导性、根据性的问题。细节性、实质性问题需要学生们回答具体信息而非思考总结。他们可以通过教材、网上询问得到实际答案,不需要进行太多查阅、知识整理和思考。学生对提问的所抱有的态度是直接寻找实际答案,而不是苦苦思考总结得出结论。教师也只是为了适当活跃气氛,增加互动而提问,对提问的本质没有一个很好地理解,因此阅读课堂中的提问环节早已失去了它最原先、最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帮助他们进行想象、联想、判断、整合、总结的一系列思维过程,进而提高的思维能力。而高中学生虽处在一个班级,但由于个人知识理解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的高低,对教师的提问反应时间不同,所进行的联想和知识整合也不一样,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提问的工作。对问题的形式处理要新颖活泼,最好能够循序渐进,对知识点具有代表性,能因为一个学生的回答引起学生对知识记忆的刺激。因为只有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思考,对知识记忆的刺激才会打开,知识才会记得更牢,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除此之外,教师在对提问形式进行加工处理的时候,不能为求形式多变,而让问题复杂化,让问题的五花八门、杂而无章只会让学生云里雾里,找不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保证问题的循序渐进的同时,最好要让问题能够照顾到大部分学生,而不要一味追求复杂形式,忽略了提问的根本目的。教师可以适当多提出一些间接性、引导性、推理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多重思考,发散他们的思维。

第二,英语教师应该增加提问的等待时间,增加学生调动思维的时间

如果教师第一步对问题的形式处理工作做得好,那么当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还需要给学生更多调动思维思考的时间。因为每个学生都需要一个时间段来充分理解问题,发挥思维联想、组合知识的能力,充分调动思维主动性。因此为了让提问效果更加显著,教师对提问时间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当然,如果教学任务改变,教学目标改变、教学知识点难易程度的不一样,问题的设置也都不一样,因此教师留下的思考时间也应该不一样。教师只要充分把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在教学内容和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对压缩的提问环节有一个充分的掌控力,能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发挥提问的根本目的。“当教师把提问等待时间增至3 秒以上时,学生的解题注意力最为集中,在这一时间段,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对解题答案的自我修正能力最好,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会有所提高。”[1]因此当教师提出一些有难度和深度的问题时,不要急于从学生嘴中得到具体答案,要留足时间。当学生回答完了问题之后,也需要留点时间给予学生反思,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让他们进一步修正补充答案。

第三,英语教师要注重公平平等,重视学生提问机会均等

为了保证教学环节有序进行,在提问之后,教师往往会指定一些特定学生回答问题。这些特定学生大都思维灵敏、活泼好动、表现欲充分、理解问题能力较强,当教师提问后,这些特定学生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答案,教师给予赞扬,学生虚荣心也能得到一定满足。但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尤其不公平。这种提问方式让这些想回答问题但却没有机会的学生苦于无法开口,从而间接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下次提问时干脆不做努力。这样的效果只能让学生差距拉得更大,对学生积极性和教学质量都没有好处。因此教师要注重公平平等,要重视学生提问机会的均等。如果一个班级学生基础水平、层次各有不同,那么,教师可以在问题循序渐进的同时选用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互动和知识掌握。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选择简单问题,多多表扬他们,增加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对问答问题学生的选定不能太过随意,“有研究表明:按照座次、学号顺序、 姓氏笔画等依次叫答可以适当避免叫答的随机性。”[1]教师提问要注重公平平等,均衡的照顾所有学生,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提问环节的设置需要教师用心处理,不论是对问题的提出形式,还是留出问题的反应时间,教师都应该根据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和掌握能力,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本,帮助学生构建英语知识体系,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教学策略 篇9

代桂芳

课外阅读并不完全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课外阅读应该是在情趣性萌发,情感性熏陶的前提下,恰当地教给若干读书方法。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地阅读获得读书的方法,就需要教师通过课堂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及时的总结指导。大体上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有“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好书推荐可”等几种课型。

一、阅读方法指导课的教学策略 1.专题阅读方法指导。

学习目标:确定专题,学习阅读方法。

操作要领:此环节要在“专题”上动脑筋,花功夫。指导内容要目标集中。每次只能教给学生一种阅读方法甚至一种方法的一个方面。如品味性的精读可以分为词句的品味、段的品味、篇的品味等多个专题。指导方法要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读书实践,谈做法、谈体会,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生总结出方法;可以学生先阅读尝试,让后总结方法;也可以由教师运用实例进行专题讲座。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使学生真正认识某种阅读方法的精髓,并通过阅读实践,切实掌握,以提高读书的品味和质量。但本阶段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5分钟以内。

2、学生阅读实践。

学习目标:运用方法,进行阅读体验,形成技能。

操作要领:在初步了解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阅读体验,通过实践,巩固所学,形成技能。此环节教师要注意在学生阅读其间进行巡视,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发现问题随时指导。尤其要注意帮助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此环节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为了便于训练,学生阅读的材料可以由教师统一发放或规定,可限制范围。如指导了浏览性的泛读方法后,可布置阅读报纸或故事类书刊;指导了探求性的速读方法后,可向学生提出一个思考性问题,让学生阅读与此相关的材料寻找答案;而指导了品味性的精读方法后,就要引读学生欣赏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3、畅谈收获体会。

学习目标:畅谈方法,交流收获,共同提高。

操作要领:教师有组织的让学生结合阅读实践体验,谈出自己怎样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的,可以说这样阅读的好处、收获,也可以谈自己在实践中领悟出的新方法、发现的新问题等。教师根据掌握的学生方法运用情况,及时调控矫正。并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阅读体验,以利于彼此之间的启迪和提高。此环节要注意在交流过程要有组织,有引导,不能放任自流,偏离了专题。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二、阅读欣赏课教学策略

选择读物创设情景,触发阅读欲望自主阅读,品评作品交流汇报,各抒己见诵读,获得情感体验。

1、选择读物。

学习目标:教师或学生选择推荐感兴趣的读物。

操作要领:在上课前一周,教师或者学生自由选择读物。选择读物时,要主要选取符合学生阅读心理,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有益于启智增知。注重推荐名家名篇。

2、创设情境,触发阅读欲望。

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进入作品情景,唤起阅读欲望。

操作要领:教师借助插图、课件、文章精彩片段、配乐欣赏、语言描述等各种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阅读欣赏的兴趣,唤醒学生欣赏的热情。此环节要不能脱离阅读情景,注意手段与阅读内容的有机结合。时间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

3、自主阅读,品评作品。

学习目标: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理解、欣赏作品能力。

操作要领:此环节是重点环节,要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欣赏为主。在学生阅读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使学生的阅读有目的,有层次。这一环节大致又分为“快读初步感知—精读勾画批注”两个层次进行操作,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只是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和己有的阅读能力,独立品评,勾画词句,批注所感。这一环节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

4、交流汇报,各抒己见。

学习目标:显露个人阅读情况,交流经验心得。

操作要领:教师要精心安排交流环节,注意小组交流与全班交流相互结合,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结合。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展示自己阅读情况、交流经验心得、展示精彩知识信息世界的机会。要照顾到学生之间阅读欣赏能力的差异,针对学生阅读交流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引导学生谈具体、谈深刻,以真正实现阅读欣赏的目的。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5分钟左右。

5、诵读,获得情感体验。

学习目标:学生朗读或者背诵值得自己欣赏的部分,也可再补充相关的作品进行诵读,感受作品的魅力。

操作要领:让学生选取自己最欣赏的内容进行诵读,借助诵读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教师也可在此环节中,推荐与本次阅读内容有关的作品进行补充阅读,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诵读、体会、欣赏。此环节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

三、阅读汇报课教学策略

准备汇报提纲--学生交流—教师总结—个性阅读汇报展示 1.准备汇报提纲

学习目标:进行阅读,列好提纲,准备班级汇报。

操作要领:进行阅读汇报课,一般要提前一周告诉学生,让学生选取汇报要点,汇报提纲。教师要根据年级特点以及汇报的内容提示学生选取汇报的侧重点。提纲一般包括:(1)阅读的书名、作者、出版社或文章的题目、作者;(2)书或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3)主要收获:包括思想教育、阅读知识、写作方法、语言积累及其他知识等。(4)疑问、困难或建议。对提纲中第三方面的内容,不要求学生面面俱到,全部涉及,而是根据自己读书所得选准其中的一两个方面,谈细谈深,可吟诵文中的优美诗句和诗词。可抓住一个情节或一个细节来阐述,可抓住一个人物的特点来分析,可抓住一种写作方法来介绍,也可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来谈。总之,要求学生依据个人实际,抓住一两点引发出去,谈要谈具体,说要说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2.学生交流

学习目标:交流阅读所得,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互相补充阅读认识,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和听说习惯。

操作要领:这一环节是中心环节,又分为以下程序进行:(1)教师启发谈话。汇报之前,教师可用激励、简洁语言,唤起学生汇报兴趣。时间大约1分钟左右。(2)小组交流。小组交流以4人为宜,交流时间约为8分钟左右。此时,教师巡视,掌握学生交流情况,为全班交流搜集情况,了解信息。(3)全班交流。学生可自由发言。为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对少数不善发言的学生,教师也要指名发言。此环节,教师要做适当调控和升华。所谓“调控”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内容,确立汇报内容的先后顺序。所谓“升华”,即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用三言两语进行指点,或指点迷津,或概括总结,依据情况,灵活发挥。时间为20分钟左右。

3.教师总结。

学习目标:依据汇报情况,进行概括总结。操作要领:教师依据学生汇报情况进行总结。一要以总结成绩、表扬鼓励为主。表扬时要注意策略,体现层次性、多样性,使优生不断进步,后进生也能看到自身价值,切忌只表扬发言中的“佼佼者”。二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点明不足,以利改进。例如少数学生阅读时不下苦功,回报时应付了事。这属态度问题、习惯问题,总结时,教师应提出批评,使其端正态度,养成好习惯。这一环节大约需要2分钟左右。4.个性阅读汇报展示

学习目标:使学生运用各自的特长展示个性阅读体会,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保持阅读兴趣。

操作要领:教师在总结后,让学生对自己阅读情况进行自我完善、纠正,然后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体会用喜欢的形式表达出来。形式可以是背一背,可以是画一画,可以是演一演。也可以写一写等等。学生从准备到展示大约需要9分钟左右。

四、好书推荐课教学策略

准备推荐—学生推荐—评价—质疑问难—鼓励阅读。1.准备推荐

学习目标:广泛阅读好书,整理推荐材料。

操作要领:推荐课前两周安排学生进行阅读,选区认为好的书籍或者文章做好推荐准备。推荐形式可以是表格式、卡片式、可以是文字式。不管采取何种形式,要有理有据阐明向大家推荐的原因。推荐的原因可以是语言、人物形象品质、表达方法或者是蕴藏的哲理等等方面。

2、学生推荐

学习目标:推荐好书,实行资源共享。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操作要领:这一环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小组中进行推荐。学生以4至6人为单位,进行推荐,向小组成员陈述推荐的理由。小组同学可以对推荐者进行提问、评价。评选出最值得读的好书,准备在全班进行推荐。教师要参与其中,对能力较弱的学生进帮助和鼓励。这一过程10分钟左右。(2)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进行推荐。小组推选最值得读的书,向全班进行介绍,介绍者把书的作者、出处、时代等有关信息和推荐的原因向大家进行陈述。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陈述时要点突出,语言流畅,思路清晰。这一过程需要15分钟左右。(3)教师小结。全班介绍完,教师及时对学生推荐情况进行小结。主要以鼓励为主,同时也要点明存在的问题,以利于以后改进。时间大约1分钟左右。3.评价

学习目标:评价推荐者推荐情况,获得语言和阅读体验的共同发展。操作要领: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推荐者的陈述对推荐的进行评价,评价可以是其语言表达,可以是陈述的内容,可以是其理由的信服程度等等。此环节大约需要6分钟左右。4.质疑问难

学习目标:质疑问难,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操作要领:学生推荐完后,引导学生提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疑。教师顺势指导学生获得解决阅读中遇到问题的方法。此环节大约需要6分钟左右。5.鼓励阅读

学习目标:鼓励阅读推荐的好书,拓宽阅读范围。

操作要领: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选取本节课中推荐的好书进行阅读。在阅读中验证同学所得,并鼓励获得个体阅读体验。此环节大约2分钟左右。

课内外联动阅读策略解析 篇10

一、有选择, 将课外引入课内

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因此, 教师应该有选择地为学生引入课内的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材料, 除了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外, 还要立足于扎实的课内教学。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2 课《雨点儿》, 当学生饶有兴致地扮演着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 欣赏着有花有草的地方时, 很多教师都会问学生:“雨点儿还去了哪些地方呢?”学生们虽然说了不少地方, 但他们的思维大多局限在课文及插图中, 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于是, 教师适时引入了一篇相关联的课外文章———诗人雪野所写的《雨点》。

这样的课外阅读材料, 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学生知道了原来雨点不仅会说话, 还有灵性, 在生活的各个角落, 在我们不经意间玩耍嬉戏。教师将课外阅读材料引入课内不在数量多少, 关键在于如何立足课本, 选择与课文有关联意义的材料,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找切入点, 由课内引向课外

在课内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寻找恰当的切入点, 从文章体裁、主题内容、写作手法等不同方面, 将学生从课内阅读引向课外阅读。

1.从文章体裁出发

在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童话故事有很多。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夏夜多美》, 优美的文字营造出一个夏天的童话。教学中, 在学生意犹未尽时, 教师可给学生讲冰波的微童话《小青蛙捉星星》:荷叶上的小青蛙动起来, 跳进水里捉星星。即便是大家都说捉不到星星, 小青蛙也很乐观, 在运动会上得了跳水第一名。短小的童话故事, 既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 又给学生更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教师从课内出发引入了课外的同类文章———微童话, 浅显的语言和短小的篇幅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加上优美的配图, 将学生带入到更广阔美妙的课外阅读天地中。

2.从主题内容出发

现行的教材经常将同一个主题的文章放在同一个单元中,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就是以春天为主题的单元。以春天为主题的材料多而杂,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最贴切的结合点, 由点及面生发开去。如《找春天》一文中的句子———“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 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一连串的问句组成一幅幅生动的春景图。教学中, 一位学生突发奇想:“站在枝头的鸟儿, 那是柳树的发卡吧?”多么富有诗意的想象!我抓住这位学生的联想, 引入了一段描写春天的文字 ———《绿辫子》:“呼呼呼, 春风阿姨给她扎起了一条条细细长长的‘绿辫子’。小鸟攀住了柳树的绿辫子, 唱起了歌儿。哈, 小柳树的绿辫子上, 有一只会唱歌的‘发卡’!”学生从课内找到了春天的眉毛、春天的眼睛, 还从课外的文字材料中找到了春天的发卡。随之, 学生受到启发, 在课外读物中留心关于春天的内容, 不仅找到了更多春天的“印记”, 而且对于“春天”这个主题的内容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3.从写作手法出发

在教学一篇课文时, 教师应抓住课文的语言特点, 依据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合适的时机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 让学生阅读有相同写作手法的文章。如在一次优质课评比的课堂上, 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三顾茅庐》一文, 抓住了环境描写这一写作手法具有烘托气氛以及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指出课文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 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是暗示刘备即将拜访的是卧龙先生———诸葛亮。之后, 教师指出这样寓意深刻的环境描写在《三国演义》原著中更是别具一格, 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一篇课文引向 《三国演义》原著。正如教材编者的意图, 名著节选终究是指向名著原文阅读的, 这位教师巧妙地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联结, 真正做到了从课内走向课外。

三、有评价, 完善阅读体系

2011 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 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 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 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交流读书收获, 并及时给予评价。

1.阅读银行

为了满足“储户”的内心需求, 将阅读的好习惯保持, 教师就要及时清算“阅读银行”中各位“储户”的业绩。每个月根据阅读存折的记录情况, 由“行长”公布每位学生的阅读收支情况, 评选出本月的“阅读之星”。有记录, 有依据, 评选就公平公正, 对于每一位学生都是一种鼓励与肯定。

2.阅读成果展示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汇报会、故事会、古诗文诵读会, 以及优秀读书笔记展等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这样既能巩固学生的阅读成果, 又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3.读书节活动

教师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体验到自己的阅读被肯定和赞扬的愉悦, 就要为学生搭建展示阅读的平台。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低年级制作趣味书签, 高年级制作读书卡片、手抄报, 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这些都是对学生阅读的认可与激励。

上一篇:四病下一篇:造纸行业信息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