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上市财务集团公司十篇

2024-05-16

拟上市财务集团公司 篇1

浙建集团是一家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2009年7月, 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 完成国有绝对控股的整体改制, 实现了产权多元化。集团完成整体改制以后, 开始启动上市筹备, 开展以整体上市为目标, 提升企业管理的一系列工作。财务工作紧紧围绕集团上市目标, 开展以规范财务管理为重点,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目的的各项工作。

一、实施财务尽职调查, 找准存在的差距

财务尽职调查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体检”, 通过查找存在的差距, 努力使财务管理符合公司上市的要求。集团财务在2010年用半年时间, 配合中介机构开展了以规范财务管理为要求的尽职调查。采取边调查、边分析、边整改的方法查找薄弱环节。

1.对全集团涉及的数千个工程项目近两年的营业收入和成本结转情况作了摸底调查, 对所有施工项目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了分类统计, 为统一所属建筑施工企业的收入确认政策提供依据材料。

2.对应收款情况摸底、整理, 按年限、金额、分布状况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为统一确定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打基础。

3.对集团资产结构状况调查分析, 为优化资产结构、控制资产负债率查找可采取的措施。

4.对集团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预测未来几年主营业务盈利情况, 以提高净利润率为主要目标, 寻找降低成本的潜力和措施。

5.对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调查, 重点对资金风险、税务风险、债权债务风险和汇率风险进行排查, 切实提高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完善及有效性。

同时, 财务还配合开展优化调整股权结构、生产经营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尽职调查, 找准差距, 为改善财务管理明确努力方向, 以此来推动集团整体上市的工作进程。

二、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是对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 是企业管理规范化的基础。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促进财务行为规范有序, 是集团财务阶段性重要工作, 具体分为全面梳理、修订完善、组织实施三个环节。

1.全面梳理财务管理制度。浙建集团是一家国有老企业, 财务管理制度相对较为完整, 这些制度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为适应当时企业管理的需要而制定的, 并发挥了不小的作用。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 公司上市对财务制度建设有了更新的要求, 集团对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对原有二十多项财务制度进行分类梳理, 结合集团实际划分为资金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报告、会计政策以及其它专项制度等, 查找需要修改完善和填充的内容, 完成制度建设的第一步工作。

2.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 集团财务组织力量对原有部分制度进行了修订。同时, 填充了新制订的制度, 这些修订或制订的财务制度, 经过集团董事会认真讨论审议后印发执行, 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企业管控的核心制度将更加完善。

一是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全面修订《集团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浙建集团是一家涉及到多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且业务分布在境内、境外, 会计政策需要覆盖到所属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性质的业务。集团财务会同中介机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充分听取集团成员单位的意见, 对会计政策作了较大调整。以兼顾成员单位不同的业务需要, 统一了全集团的收入确认政策;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谨慎性原则, 统一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根据行业特点, 统一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和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统一了存货的核算方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残值率;根据建筑行业保证金较多的现状, 统一各类保证金核算方法。

二是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集团着手对原有的《全面预算管理办法》进行修改, 同时, 补充制订了《全面预算考核办法》。在修订完善制度过程中重点突出考核的内容, 强化预算的执行力度, 得到浙江省国资委的充分肯定。

三是从加强财务管控的需要出发, 出台《集团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制度实施办法》, 明确报批事项和报备事项, 为集中财务管控, 防范财务风险奠定基础, 加强了集团对子公司的管控力度。

四是制订《应收应付款管理办法》以及《应收款考核办法》。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建筑行业被拖欠应收款较为严重, 针对这一现状, 出台应收款管理及考核办法, 着重从企业内部管理入手, 加强对应收款管理及催讨力度。

五是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出发, 制订《集团财务报告管理制度》。

3.组织实施财务管理制度。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落到实处, 集团重点抓好财务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首先做好制度的宣传, 根据不同层次举办业务培训, 让全体财会人员熟悉集团统一制订的财务管理制度内容, 在思想认识上达成一致。其次做好监督检查, 集团要求各企业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必须严格执行集团统一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 并制订实施办法, 落实到位。目前, 集团所有企业全部执行内部统一的财务制度、会计政策和核算办法。随着财务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具体实施, 实现了财务管理行为更加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更加扎实、会计信息质量明显提高。两年来, 集团母子公司的年报审计报告, 全部消除了保留意见事项。按照内控制度基本规范的要求, 构建了一个以规范财务行为为核心、与上市监管要求相匹配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三、强化财务管理, 为公司上市打好扎实基础

集团以强化财务管理为抓手, 立足上市抓重点、整改提高抓落实, 突出财务管理在上市工作中的地位, 围绕“四个提高”, 做好“四大工作”, 为公司上市打好扎实的基础。

1.以提高盈利能力为目标, 加强成本管控。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是集团转型升级、推动上市的迫切需要, 财务管理着重在成本管理上做文章, 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以全面预算为抓手, 加强成本的事前控制。全面预算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是企业管理成熟程度的标志, 也是确保集团加强成本控制, 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集团在全面预算的编制中突出成本预算的作用, 将成本预算进行编制, 坚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细化到分公司、项目部, 覆盖到所有单位的全面预算体系内, 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基层单位, 以此作为年度成本控制目标。同时, 抓好成本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由财务部门对成本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把关, 对成本增长超常的企业及时作出分析说明, 年度终了进行考核, 充分发挥全面预算在成本管理中的事前控制作用。

二是加强项目成本管控, 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建筑施工是集团的主业, 其业务量占集团总业务量的75%左右。通过项目成本管理, 提高主业的盈利能力, 对有效稳定提高集团盈利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集团建立以“一个中心、二层建设、三个集中、四控四管”为核心的项目管理框架体系。一个中心是以成本管理为中心;二层建设是项目管理层和劳务作业层的建设;三个集中是材料、资金和信息的集中;四个控制是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控制;四个管理是合同管理、采购管理、资金管理和现场管理。在该框架体系的基础上, 财务部门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与工程部门、材料部门、预决算部门的配合, 进一步健全工程成本预测, 提出降低成本途径和措施。

三是与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对比, 加强三项费用的管理。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综合反映公司在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成本。集团与上市公司三项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进行比较分析, 查找与优秀企业的差距, 结合集团实际重点加强对管理费用的管控。从控制管理费用为重点, 统一分公司管理费用核算口径, 制定了《集团公司会务和接待管理办法》, 提出年度增收节支措施。同时, 通过编制年度费用预算, 严格控制预算外费用的支出。

2.以提高资产质量为重点, 狠抓应收款管理。提高资产运行质量, 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集团在培育上市过程中,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把应收款管理及催讨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做到责任落实, 集团一位领导分管, 财务部门与监事会办公室配合开展工作, 分阶段性召开由子公司总会计师、财务部经理参加的应收款项清理专题会议, 定期布置检查。设立工作台账, 按应收款项发生的年限、金额, 分布状况进行分类统计, 建立账龄分析制度。健全组织机构, 各子公司成立由财务人员为主参加的应收款催讨清理工作小组, 开展具体工作。建立考核制度, 以应收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为主指标、消除三年以上应收款为硬指标的考核体系, 纳入领导人员薪酬考核内容。2012年初, 集团又提出坚持“三管齐下”, 做到“三个确保”的工作目标, 把应收款催讨纳入其中, 进一步加大了对应收款的管理力度。在应收款项清理工作的同时, 集团还开展了内部各子公司之间应收、应付款的专项清理。由于领导重视, 措施得到落实, 应收款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3.以提高管控能力为诉求, 建立信息平台。浙建集团下属子企业近百家, 近几年, 随着市场经营业务的拓展, 全国各地的区域性公司不断增加, 而且在香港、日本、新加坡和阿尔及利亚等境外设立了子公司或分公司, 具有经营业务点多、面广的特点。集团在培育上市过程中, 充分认识到要提高管控能力, 信息化建设是重要支撑, 明确了财务信息化在集团整个信息化建设中先走一步, 财务工作由过去的会计电算化向财务信息化提升。集团成立了由主要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参加的财务信息化项目工作小组, 通过比较选择了用友财务系统, 由用友软件公司帮助具体实施, 全面开展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 财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4.以提高业务素质为要求, 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在培育上市过程中, 集团高度重视财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以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高素质财会队伍, 适应公司上市的需要。具体做法:提出目标要求, 财会人员要有创新理念, 要熟悉上市公司的游戏规则, 熟悉相关政策、法规, 在会计核算、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方面符合公司上市要求。组织培训学习, 通过内培与外培相结合形式, 学习集团统一制定的规章制度, 组织业务骨干参加国家会计学院培训学习, 拓宽财会人员的工作视野, 参加集团组织的“每月一课”培训活动, 提高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鼓励自学提高, 要求财会人员自学新的会计政策和制度, 鼓励参加学历教育, 提高学历层次, 凡参加全国考试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员, 给予物质奖励, 调动自学积极性。同时,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结合企业文化建设, 培养财会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通过多管齐下, 财会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四、实践中的启示

拟上市财务集团公司 篇2

目前, 我国比较实用的拟上市公司估值方法是市盈率法。即选取和拟上市公司相同的企业5家到10家, 做出市盈率估值分析。初步估计出拟上市企业在上市后内在的市盈率, 从而估算出投资的回报。目前这种市盈率估值方法的缺陷在于:没有考虑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影响;没有考虑未来三年到五年宏观经济的走势。目前, A股上市公司中, 非流通股的比例仍然很高, 而投资界流行的对于拟上市公司的估值, 往往忽略非流通股对于价值评估的影响。宏观经济的整体走势, 会影响到具体行业的发展景气度, 同时也会影响单个企业的发展。

从2008年以来市盈率的持续下降, 各个行业市盈率的下降, 在单个拟上市公司的估值分析中, 必须加以考虑。因为, 有些企业比较容易受宏观经济的影响, 表现出一种强周期性;有些企业则比较平稳, 表现出一种弱周期性。强周期性的企业, 其市盈率走势一般会紧随大盘走势;弱周期性的企业, 其市盈率走势一般会比较稳定。本文提出的修正市盈率法, 则是考虑了四方面的因素:上市参照公司的非流通股、A股整体市盈率走势、行业市盈率走势、相似上市参照公司市盈率走势。从一个更为全面、客观的角度, 研究修正市盈率法在拟上市公司估值中的应用可行性。

二、修正市盈率法

(一) 修正市盈率法的原理

修正市盈率法对于拟上市公司估值的原理:在同行业中根据净资产、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等影响市盈率的指标, 采用德尔菲法选取若干家上市公司作为参照公司, 根据上市参照公司净资产、盈利能力、非流通股比例等因素计算出上市公司的合理市盈率。同时, 考虑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 修正计算出拟上市公司的市盈率, 为拟上市公司进行公司估值。

首先确定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市价。下面公式中, Pf表示上市参照公司的非流通股市价, NAPS (Net Assets Per Share) 表示上市参照公司的每股净资产, ROE (Return On Equity) 表示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Y (Year) 表示上市公司的收益存续年限, 由于私募股权投资的周期一般为三年至五年, 所以论文设定Y为4。I表示上市参照公司的折现率, 论文设定I为一年期国债利率加上一定的风险补偿。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市价公式为:

其次确定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的市盈率, 由以下公式表示:

然后确定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合理市盈率。根据流通股、非流通股比例, 加权计算, 由以下公式表示:

最后确定拟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应用德尔菲法分析各个上市公司的权重, 然后得出以下公式:

其中, P/En表示拟上市公司的市盈率, WAP/Ei表示第i家上市参照公司的合理市盈率, Wi表示第i家上市参照公司的权重。

通过计算, 从而得出拟上市公司初步的市盈率。同时, 还必须根据宏观因素可能的变化, 修正初步市盈率。因为投资时点对于拟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权投资, 需要经过三年至五年的时间, 才可以在公开股票市场通过股权转让退出投资。所以, 对于拟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估值, 还要考虑整个投资持有期内的宏观经济、行业景气、上市公司市盈率趋势, 调整拟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尤其是现在A股市盈率普遍处于下降阶段, 对于拟上市公司的估值, 更应当考虑宏观、行业等因素。结合实际经济发展状况, 对于市盈率进行调整, 从而计算得出拟上市公司的修正市盈率。

总之, 修正市盈率法在原有上市公司参照法基础上的改进。考虑了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因素、总股本层面上的市盈率因素、每家上市公司的权重因素、宏观因素, 从而使得市盈率估值更为全面、客观, 符合实际经济发展所可能的状况。

(二) 修正市盈率法的优越性

修正市盈率法是在市盈率估值法的基础上做出改进。上市公司中都会存在流通股、非流通股。中国目前股市非流通股占据非常大的比例, 而且上市参照公司的非流通股, 与拟上市公司存在更大的相似性。修正市盈率法的要义在于, 利用一定计算方法得出上市参照公司非流通股的市价、市盈率, 然后应用德尔菲法, 将所有的上市参照公司按照一定的权重, 计算出一个整体的、调整后的市盈率, 即计算出拟上市公司的相近的、初步的市盈率值。同时结合宏观经济、行业景气, 更为审慎的对于拟上市公司进行估值, 从而做到比较客观、全面、合理的市盈率估值。修正市盈率的优势在于, 尽量避免太多的人为因素对于拟上市公司估值的影响。寻找到足够多的上市参照公司, 将每家上市参照公司的流通股、非流通股的市价、市盈率计算出来, 并得出上市参照公司合理的市盈率。然后利用德尔菲法将每家上市参照公司分以不同的权重, 从而体现出拟上市在整个上市参照公司中竞争位置。考虑投资周期的三年至五年内, 宏观因素对于拟上市估值的影响, 向下或者向上调整对于拟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估值。

三、案例分析

(一) A公司概况

A公司集团总部位于深圳市, A公司主要经营应用于机场地勤, 物流装卸, 市政环卫, 公路养护等领域的专用车辆和设备, 其产品分为四个大类:民航特种车:飞机牵引车、环保型飞机垃圾车、飞机客梯车、飞机空调车、过滤式飞机清水车、抽吸式飞机污水车、飞机气源车、飞机除冰车、应急作业车、升降平台、飞机食品车、行李传送带、机场消防车等。

(二) 参照公司

A公司处于航空地面装备行业, 相同行业的上市公司, A股只有威海广泰一家上市企业。为了更为客观的为A公司市盈率估值, 则需要找出行业相关的上市公司作为参考。经过分析, 发现有以下8家上市公司和A公司行业相关:分别是威海广泰、海特高新、航天电子、中航动控、西飞国际、成发科技、航空动力和海伦哲。

(三) 修正市盈率估值

应用德尔菲法选取了8家上市公司作为参照公司。论文应用德尔菲法的具体过程是:首先是投资项目小组的5位成员, 每位成员独自选出自己10家左右比较恰当的上市公司。其次是投资项目小组成员将各自选取的上市公司汇总, 并且确定出威海广泰、海特高新、航天电子、中航动控、西飞国际、成发科技、航空动力、海伦哲作为上市参照公司。然后投资小组讨论每家上市参照公司的参照权重。确定出为威海广泰权重为60%, 海伦哲权重为10%, 剩余6家上市公司权重为5%。

利用Wind资讯终端, 下载得出各个上市参照公司的股价、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相关数据, 通过和讯网等媒介计算出上市参照公司流通股、非流通股各自的比例、非流通股的市盈率。将所有公式写入Excel表格中, 从而计算出上市参照公司的合理市盈率, 最终计算出8家上市参照公司的加权市盈率之和, 即拟上市公司初步的市盈率。具体计算见表1:

其中设定, 一年期国债利率为I=4%, 收益期Y=五年。威海广泰的NAPS=3.35元, ROE=9.61%, Y=5, I=4%, 代入公式:

得到威海广泰的非流通股股价为4.78元, 非流通股股价4.78除以每股收益0.27, 进而计算威海广泰非流通股市盈率为17.71。威海广泰流通股比例为47.29%, 非流通股比例为52.71%, 加权计算得出威海广泰的总股本市盈率为23.93。同理, 可以计算出其他相关上市参照公司总股本市盈率。海特高新、航天电子、中航动控、西飞国际、成发科技、航空动力、海伦哲的总股本市盈率分别为:45.80, 39.42, 25.38, 292.16, 55.87, 56.05, 40.51。通过加权计算可以得出, A公司初步的市盈率估值为44.61。

私募股权投资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 前述计算过程对于拟上市A公司估值还是不够科学、合理, 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据, 也不能反映A公司在整个宏观因素变化中的变化。这是因为股市时刻都在发生变化, 而且A股最近三年以来的变化, 则是持续、大幅度的下跌中。图1是2004年12月以来A股主要板块的市盈率趋势图:

由图1可知:A股、沪深300、中小企业市盈率曲线均在2007年7月至9月达到一个顶点, 2008年9月又下降进入一个最低点。2008年至2012年4月, 市盈率曲线缓慢下降, 由于2008年9月是历史最低点, 所以现在市盈率估值仍有下降的可能。

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的持续下滑, 对于A拟上市公司的估值, 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因为A公司未来是针对中小企业板上市筹划, 所以中小企业板、行业市盈率趋势, 对于A公司修正市盈率估值, 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由图2可知, 运输设备、制造业、机械类、金属制品的市盈率趋势, 仍处于下降状态中。

由表2得出威海广泰的市盈率最大值为73.94, 最小值为35.58, 中值为45.52。前述市盈率法计算得出, A公司的市盈率为44.61, 与威海广泰的市盈率中值非常接近。

每个公司都是整个宏观经济组成部分之一。拟上市公司的估值, 不能仅仅依赖参照上市公司的估值, 还要考虑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趋势。目前整个A股市盈率处在一个历史的低点, 而且持续下降。设备、制造业的市盈率估值也处于一个向下的趋势, 所以对于A公司的市盈率估值, 应当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A股目前虽然处于一个历史的低点, 但是与2008年的低点已经不相上下。2008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 使得全球经济前景不明。中国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欧美经济前景, 正是在这种悲观的经济情况下, A股所有板块的估值, 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 依然需要判断欧美经济的发展前景。大量的经济研究表明, 欧美经济在未来三年之内, 仍然处于一个徘徊, 甚至是滞涨时期。中国政府正在逐渐改变政府投资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 更为中国经济景气度加上一层阴影。综合来看, 中国A股的市盈率估值仍有20%的下滑空间。在比较悲观的情景下, 对于A公司的估值应当向下折扣。即A公司的市盈率估值应当为:44.61×80%=35.70。

按照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普遍的入股投资市盈率为10倍计算, 则对于A公司的私募股权投资大约可以获得净利润率200%的收益、毛利润率300%-400%的收益。

由以上的分析、计算过程可以得出, 修正市盈率法的科学之处在于运用了行业专家、投资专家的观点, 做到了对于上市参照公司的合理权重分析。修正市盈率法进步在于, 调整了上市公司的市盈率, 形成了一个更为合理的上市公司总股本层次上的市盈率。修正市盈率法兼顾分析了未来三年至五年, 宏观因素对于拟上市公司估值的影响。将修正市盈率定价法应用于非上市公司的估值, 此定价模型符合国家提倡的市场定价原则, 同时考虑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趋势, 对市盈率定价法的不足进行修正, 完善了传统的市盈率股权定价理论。

四、结论

目前学界对于拟上市公司的估值, 尤其是运用市盈率对于拟上市公司的估值, 还比较少。论文参照少数学者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未流通股估值研究, 将其推广至拟上市公司的估值研究。论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上市参照公司的流通股、非流通股、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 提出了更为合理估值的方法。修正市盈率法对于拟上市的估值具有理论的普遍意义。

实业界对于拟上市公司的估值, 目前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整体市盈率估值。没有考虑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股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现在流行的市盈率估值方法忽略了这种变化对于拟上市公司估值的向下修正。修正市盈率法则考虑了经济变化对于拟上市公司估值的影响, 达到了对于拟上市公司更为合理的估值, 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常勇:《创业投资评估决策程序》,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 2012年第12期。

拟上市公司IPO的利益链条 篇3

1 加大对IPO中介机构涉嫌造假的处罚力度,除了向中介机构出具警示函,撤销证券承销业务资格外,还应让其承担投资者的部分投资损失,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等。

2 尽快引入集体诉讼机制和中介机构联合做空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将IPO中介机构区分为“运动员”和“监督员”,让市场上既有专门承接IPO业务的中介机构,又有专门监督相关公司IPO业务是否合规的中介机构,从而有效避免相关中介在IPO链条上结成利益同盟。

拟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关系

一方面,拟上市公司是IPO中介机构的客户,可谓衣食父母。

另一方面,中介机构又要对拟上市公司进行监管和审核。

中介机构既要保住饭碗,又要恪守公平公正等原则,两者是矛盾关系。

中介机构怎么做

中介机构在接手IPO业务后,首先会考虑怎样做,才能确保将中介费用收入囊中。其次是在合理规避法律责任的同时,帮企业上市。

可能导致的结果

拟上市财务集团公司 篇4

一、报到时间、地点

年10月18日上午8:00-8:40;

北京市中原路98号(望京大酒店办公楼3楼大厅)

二、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 2015年10月18日一天

上午:9:00至11:30

地点:北京望京大酒店3楼电视电话会议室

中午:黄河饭店2号楼1楼用自助午餐

下午:2:00至4:30

地点:北京市中原路106号黄河饭店2号楼(具体会议室见附件1)

三、参会人员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篇5

1. 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

财务报表分析是对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报表附注运用财务会计专门的核算方法和财务指标,根据报表中的项目和数据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从而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做出评价和预测,为报表使用者进行相关经济决策。

2. 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

(1)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高低,通过相对应的财务指标进行比较从而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2)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预测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3)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人员的业绩,为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提供保障。

3.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1)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权益结构,估量对债务资金的利用程度。

(2)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资产的组合情况和周转使用率。

(3)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利润的实现情况和不同年度盈利水平的变动情况。

4.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1)比率分析法是指将财务报表中相应有内在关系的两个或以上要素的数值相除,计算其相应比值的方法。财务比率是一个相对数,排除了规模的影响,使不同比较对象建立起可比性。它反映各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代表了企业某一方面的特征、属性或能力。(2)趋势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表中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方向,数额和幅度,以说明公司财务状况或投资效率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二、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利润表分析案例

1.2013年泸州老窖经营业绩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属饮料制造业中的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主营“国窖1573”、“泸州老窖”系列酒的生产和销售。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043112万元,同比降低9.74%,实现利润总额467970万元,同比降低23.9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3782万元,同比降低21.69%。公司表示,业绩下滑主要由旗下主导产品销量下降所致。因此,我们来分析它的利润表在近几年的变化。

2. 泸州老窖利润表分析

单位:万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除财务费用外利润表的主要项目都较2010年有明显的提高,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低于营业成本的增长幅度,故而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增长幅度低于营业成本的增长幅度,公司的盈利能力降低;营业外收入2012年较2010年大幅度增加,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增加影响所致,销售费用2011年增长幅度较小,2012年和2013年大幅度增长,2012年销售费用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2012年加大了产品市场推广力度,如宣传广告费大幅增加;其二是本期随着销售规模的增长,相关费用如运输和仓储保管费等相应增加影响所致。2013年是由于运输和仓储保管费和其他费用增加所致。

3. 从案例中可以得出的结论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虽然在宏观经济调控的情况下,对中国白酒行业尤其是主要依赖于高档酒的公司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市场竞争也在的不断加剧,泸州老窖想要在竞争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存活,一定要改变原来的主要依赖于高档酒的经营模式,考虑战略转型,同时扩大品牌的知名度,迅速占领市场,才能保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摘要: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是对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报表附注运用财务会计专门的核算方法和财务指标,根据报表中的项目和数据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从而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做出评价和预测,为报表使用者进行相关经济决策。本文是在总结已有的财务报表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引用比较法对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的利润表进行分析,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最终得出对公司财务状况的整体评价。

关键词: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利润表

参考文献

拟上市财务集团公司 篇6

关键词:万科,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报表

一、引言

企业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为了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必须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 而这些会计信息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反映的, 因此, 上述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只有充分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 才能正确评价企业过去、全面反映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而为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科学的依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很多, 投资人想通过众多的信息正确把握企业的财务现状和未来, 没有其他任何工具可以比正确使用财务比率更重要, 常用的财务比率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 这些比率都可以根据财务报表中所给数据计算得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 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 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 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本文根据万科集团公司 (万科A) 2004年至2008年对外公布的财务数据及其他相关内容, 围绕该公司的财务比率展开分析, 通过分析比较了解了该企业长短期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财务状况及其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在同业中的竞争地位, 这些分析的结果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参考。

一、公司财务比率分析

(一) 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指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包括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取决于两点:一是公司资产的变现速度, 变现速度越快, 偿债能力越强;二是公司能够转化为偿债资产的数量, 这一数量越大, 说明偿债能力越强。

(1)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包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比率反映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资产越多, 短期债务越少, 则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从 (表1) 和 (图1) 可以看出, 万科这五年的流动比率波动较小, 基本保持在合理流动比率附近, 只有2004年和2006年超过公认标准, 说明这两年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五年中只有2006年比率较前一年略有上升, 主要是由于这一年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较多, 2005年、2007年、2008年三年比率均较前一年有所下降, 以2005年降幅较大, 降低了0.58, 比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流动负债中预收账款增长较快。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 /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从流动资产中扣除了存货部分, 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速动比率越高, 表明企业未来的短期偿债能力越有保证。通常企业设置的速动比率标准值为1, 若低于1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表1) 中反映出的万科五年的速动比率均未达到公认标准, 且2005年和2008年两年均低于0.5。结合流动比率不难发现, 该企业虽然五年的流动比率基本比较理想, 但流动资产组合中存货所占比重过大, 均接近70%左右, 以致其速动比率并不理想, 但不能因此就认为万科的短期偿债能力不强, 这还要考虑房地产行业的特性。房地产企业在收到预售的楼款时只能计入流动负债中的预收账款, 相应的存货尚不能结转, 因此造成了房地产行业存货比例的特点。2005年较前一年下降0.2704, 主要是因为当年存货增长了40.81%, 同时流动负债中的预收账款增长较快。2006年、2007两年比率的略微提高归结于这两年的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降低了4.01%和1.86%, 2008年万科新获取项目和在建项目的增加使得其存货较2007年上升29.22%, 从而大幅降低了速动比率。以上两比率均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现金比率=现金类资产/流动负债, 该比率可以反映企业随时偿还债务的能力或对流动负债随时支付的程度。现金类资产包括企业所拥有的货币资金和持有的有价证券, 是速动资产扣除应收账款后的余额。从图、表上看万科五年的现金比率均较高, 基本保持在0.5上下波动, 这表明企业现金类资产较多, 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从2006年开始的逐年下降主要是因为流动负债中的预收账款逐年增长。

(2)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表示公司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 它表明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 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理论上认定, 资产负债率不宜超过50%, 如果资产负债率超过50%, 意味着风险较大。从 (表2) 和 (图2) 可以看出, 万科近五年的资产负债率都超过了50%, 且逐年上升, 2008年高达67.44%, 超过同年行业平均水平10.58个百分点,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预收账款、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的增长。2008年沪深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6.86%, 较2007年76.49%的水平降低了19.16个百分点, 资本结构有所改善。改善的主要原因在于, 低资产负债率的企业数量的增加和高资产负债率的企业数量的减少, 其中资产负债率低于50%的公司个数占比增加9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率高于60%的公司个数占比下降了约6个百分点。对于房地产企业的高负债率, 专家认为, 这完全符合房地产企业的盈利模式, 因为房地产项目在决算之前只有预收账款, 前期开发所需的流动资金只能通过贷款融资来解决。总体来看, 万科的偿债能力较强, 处于行业中上等水平, 既能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又能充分利用债权人的资金, 发挥其财务杠杆的作用。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该指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 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产权比率高, 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 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财务稳健的企业其股东权益会大于负债总额, 即产权比率应该低于1。万科近五年的产权比率均超过了公认标准, 前三年在1.5左右波动, 2007年、2008年两年还超过了2.0, 最高达到2.5, 但这并不能说明万科这五年的偿债能力弱, 债权人的利益保障存在危险。其实产权比率是资产负债率的延伸, 两者具有相通的意义和相似的目的, 既然万科近五年的资产总额中负债比例基本超过60%, 那负债和股东权益的比值肯定会超过1, 甚至更高。说明两者可以相互补充, 均通过显示企业债务融资的比例来突出债务融资对企业的重要性, 同时也表现出了房地产行业的自身特点。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 己获利息倍数是用以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 也叫利息保障倍数。该指标反映企业息税前利润为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 若要维持正常的偿债能力, 从长期看, 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当大于1, 且比值越高,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一般也就越强。如果已获利息倍数过小, 企业将面临亏损、偿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下降的风险。万科该比率除2004年为负值外, 其余四年比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虽然比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但还远远不至于偿还不起债务利息。同时还要注意将该比率与长期负债、营运资金结合起来分析, 一般情况下长期负债不应超过营运资金, 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 长期负债会逐渐转化为流动负债, 并需要用企业的流动资产来偿还, 如果企业的营运资金大于其长期负债, 则可以使长期债权人感到其债权具有安全保障。

(二) 资产管理能力分析

资产管理能力是指通过上市公司生产经营资金周转速度的有关指标所反映出来的资金利用的效率, 表明公司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速度越快, 表明资金利用的效果越好, 效率越高, 公司管理团队的经营能力越强。营运能力分析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1)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的是应收账款周转速度, 应收账款周转率为销售收入除以平均应收账款的比值, 该比率越高, 说明企业应收账款汇款速度越快, 企业在应收账款上的管理水平越高。从 (表3) 可以看出, 万科近五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急剧上升, 与同行业相比, 应收账款周转率遥遥领先, 这说明万科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做的很好, 一方面是对赊销条件或付款期控制较紧, 销售政策严, 另一方面预收账款猛增又体现出万科有着很好的声誉, 尚未竣工的楼盘较受购买者欢迎。近几年万科一直在扩大销售规模, 虽然2008年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幅萎缩, 且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显著提高, 但公司认为调整期内不应过于追求短期规模增长, 而应以确保经营的稳健性和财务安全性为首要目标。为此公司继续贯彻“现金为王”的策略, 一方面采取各种策略积极促进销售;另一方面, 公司根据销售进度随时对新项目的开发节奏做出调整。

(2)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销货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 或叫存货的周转次数, 它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 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 存货周转率越高, 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 流动性越强, 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房地产行业由于其开发周期长, 开发过程投资集中, 故存货周转率是所有行业中最低的, 但从 (表3) 的数据来看, 万科的存货周转率在我国房地产行业中仍遥遥领先, 只是近几年由于企业存货增长较快, 使得该比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如果企业能够把已经销售出去的楼盘很快竣工并结算, 或者竣工的楼盘能够很快销售出去并结算, 那么企业的现金就能够很快回笼, 能够很快确认收入也意味着资产周转率的加快。

(3) 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为销售收入除以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 它反映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 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周转越快, 反映销售能力越强。从2004年至2008年, 万科销售迅猛增长, 2004年销售收入只是76.8亿元, 到了2008年则达409.9亿元, 在此情况下, 总资产周转率却下降, 这意味着万科的资产沉淀越来越多, 销售回笼的速度也在放缓。从整个房产行业看, 总资金产周转率还是比同行业平均水平要高的多, 说明总资产使用效率较高, 企业的营运能力较强。整体来看, 万科相对于同行业其他企业还是具有优势的。

(三)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 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 是衡量企业长足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上市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通常使用的主要有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

(1) 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 (净利润/销售收入) ×100%, 该指标反映每1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 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万科近五年的销售净利率一直处于时升时降的波动状态, 2007年为最高点, 而接下来的一年马上降到了五年中的最低点, 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各年净利润和销售收入的变动幅度造成的。从利润表中可以看出, 销售收入逐年增加, 2007年增长最快, 达到98.27%, 而2008年增长最慢, 仅为15.38%。净利润从2005年开始也是逐年增长, 2007增长率高达124.83%, 2008年不但没有增长, 反而降低了16.74%。2008年销售收入上升而净利润出现下降, 主要是由于计提了大量的存货跌价准备, 减少了净利润。2008年市场房价、地价均出现明显调整, 基于审慎的财务策略, 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对可能存在风险的13个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3亿元, 上述准备的计提虽然是基于财务策略, 但也反映了公司的成本偏高。

(2)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100%, 销售毛利率表示每1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 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销售毛利率也是销售净利率形成的基础, 要想有较高的销售净利率, 必须要有足够大的销售毛利率, 所以从 (图4) 可以看出销售毛利率的变动趋势和销售净利率基本一致。2006年销售收入上涨69.04%, 而销售毛利率却下降了0.3%, 说明销售成本支出较大, 主要是管理费用和利息支出偏大, 从报表上看主要是由于财务费用的增加导致出现上述情况, 2006年财务费用额为140151591.93元, 而2005年仅为16197148.22元, 利息支出上升幅度较大, 为765.29%。这主要是由于公司2006年经营业务规模的扩大导致借款的增加而引起, 因此, 应加强对资金及借款方面管理。公司2008年结算毛利率较2007年下降2.34个百分点。2008年公司结算均价与2007年基本持平, 而单方结算成本增加290元, 其中单方土地成本增加244元, 单方其他成本增加46元。2008年结算项目中装修房比例有所上升, 因此单纯从数据上看, 地价外单方成本46元的增加幅度并不突兀。但考虑到2008年公司结算项目中普通住宅比例高于往年的特点, 这仍然反映出公司在牛市氛围下, 对成本的管理能力有所松懈。

(3) 资产净利率。资产净利率= (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100%, 该指标可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 指标越高, 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从 (图4) 与 (表4) 可以看出, 五年中资产净利率有两次明显下降。一次是2006年, 这一年主要是因为公司规模扩大, 净资产及负债增长, 使得该年资产总额增长率高达120.57%。另一次是2008年, 这一年总资产只增长了19.12%, 但净利润却下降了16.74%, 从而导致资产净利率的下降。近几年万科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2006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322.8万平方米, 销售金额21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3%和52.2%。2007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613.7万平方米, 比2006年增长90.1%, 销售金额523.6亿元, 比2006年增长146.6%, 占全国住宅市场的份额达到2.07%, 进一步确立了市场领先优势。从2007年度中期报告开始, 公司放缓了获取项目的节奏。2008年鉴于市场的不确定性, 公司继续在项目获取上保持谨慎的态度。报告期内, 公司新增按万科权益计算的项目建筑面积465万平方米, 少于2007年的934万平方米, 其中84.5%是通过收购公司或合作方式取得。全年新增项目土地价款合计136.1亿元, 土地的平均成本约2003元/平方米, 明显低于2007年地价水平。截至2008年末, 公司规划中项目按万科权益计算的建筑面积为1793万平方米。

三、结论

经过多年的发展, 万科在行业内的成长性比较好, 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与盈利能力在行业或是市场中都比较优良, 但由于所处行业的缘故,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偏高。房地产行业的高资产负债率, 虽然在经济形势好时问题不大, 但当经济出现衰退时就有较大的风险。所以应当处理好资产与负债的关系, 降低负债的不稳定性, 同时也要确保经营的稳健性和财务的安全性。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企业的资金需求也日益增大, 为了满足未来的资金需求, 建议万科继续加快销售, 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充分运用财务杠杆, 积极寻找战略合作机会, 并进一步开拓融资渠道。而规模扩张带来的风险控制又将对万科的专业能力和组织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万科拥有数额巨大的存货量, 这既是未来发展的保障, 又是万科风险的主要来源, 从目前万科管理现状来看, 建议进一步优化存货结构, 适度控制存货数量。据《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10强研究报告》2004年到2008年的报告分析, 万科集团以绝对优势, 连续五年稳居综合实力榜首, 从中可以看出万科经营管理能力的突出表现, 但企业不能因此松懈对专业能力的追求, 还应当继续顺应市场形势, 研究客户需求, 不断改善产品、服务的品质和性价比, 合理分配成本、控制费用, 以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宋常:《财务分析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曾繁荣:《财务管理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上市公司财务独立原则探讨 篇7

一、财务独立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务独立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方面:

(一) 控股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尽管禁止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且是监管的重点, 但此类问题仍常见诸报端成为难点。例如中捷股份实际控制人、董事长从2006年起指使公司相关人员多次向控股股东中捷控股集团公司划拨资金, 违规占用资金余额达16985.54万元, 公司对上述事项未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依据《股票上市规则》, 深交所对中捷控股集团公司给予公开谴责处分, 认定中捷股份董事长和财务总监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实施处罚, 同时认定为市场禁入者。

(二) 上市公司违规为控股股东支付或垫付日常费用。

控股股东费用由上市公司支付或垫付, 有的则是双方互为支付费用。例如兴化股份为兴化集团垫付基本工资, 兴化股份及其时任总会计师李春林等人受到通报批评处分。

(三) 干涉上市公司审计机构聘任。

部分集团公司在上市聘任审计机构时往往要求其控股的上市公司聘任同一家审计机构进行审计, 目的是便于自身与审计机构的博弈或沟通, 以致在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不久, 审计机构也相应变更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上市公司财务独立问题的实质是违法违规, 造成的影响及后果是严重的。一方面财务不能独立使中小股东的权益受到侵害, 也损害了上市公司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反映出上市公司运作不规范, 存在管理制度缺失。因此, 应引起足够重视, 下决心解决好以上问题。

二、实现财务独立的途径

财务独立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证券市场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引起了更多关注。人们在思考, 作为主要问题反复抓, 为什么财务独立仍存在反复?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怎样才是上市公司实现财务独立的正确途径?总结优秀上市公司的成功经验, 汲取一些上市公司的教训, 上市公司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独立, 必须下大决心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 建立健全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是上市公司财务独立的基础。

要想独立必先自立, 没有自立, 独立就无从谈起。上市公司财务独立的基础是建立健全独立的财务管理体系, 特别是独立的核算系统。切实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1. 财务机构、人员完全独立, 自成体系。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标志是财务管理要形成闭路循环系统。这一系统有三个重要环节:一是机构, 即上市公司财务专业管理部门财务部或财务处和控股股东的财务机构切割, 实现独立运作。财务机构职能独立, 自我控制, 成为上市公司的成本、结算、核算和利润中心, 实现对外统一贷款、统一担保、统一纳税。

2. 财务管理人员完全独立, 归属明确。

财务人员隶属上市公司, 由上市公司聘任、委派, 对上市公司负责。上市公司通过任命、聘任明确每个人的岗位职责, 进行绩效考核, 支付薪酬。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在组织上要与控股股东完全脱离, 不受其支配和影响。

3. 建立起独立高效的财务管理工作架构和运作体系。

财务管理机构及运作体系要同其他机构及运作体系联网, 形成整体管理架构和运作系统, 实现职能的联动、互动。只有把财务管理子系统纳入上市公司独立的大系统并正常运行, 财务独立才有可能实现。

4. 有效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上市公司真正实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贯彻落实《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及对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到财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为财务独立构建起自我保护的法治屏障。

(二) 控股股东自我约束是上市公司财务独立的关键。

《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信息披露措引》明确要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维护上市公司财务的独立性, 不得干预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活动, 其与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不得与上市公司共用银行账户。”出现在上市公司财务独立上的问题, 大都是控股股东造成的。因此, 要保证上市公司财务独立, 控股股东自我约束、自觉维护上市公司财务独立性是实现上市公司独立的关键。具体讲,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当以身作则, 真正做到“三不占用”、“三不干预”:“三不占用”, 即不得将上市公司资金, 纳入其控制的财务公司管理;不得通过借款、违规担保等方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不得要求上市公司为其支付或垫支工资、福利、保险、广告等费用或其他支出。“三不干预”, 即不得干预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不得干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编制;不得干预上市公司财务核算体系的运作, 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决策。此外, 控股股东不得通过财务会计核算系统或其他管理软件, 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核算、资金调动进行控制;不得与上市公司共用银行账号等。要做到自我约束、自觉遵守上述规定, 控股股东就必须更新观念, 克服只注重自己利益而忽略上市公司整体利益, 特别是中小股东权益的习惯势力,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真正把自身利益同中小股东权益统一起来, 致力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 “五独立”同步运作是上市公司财务独立的保证。

“五独立”, 即上市公司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业务上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五个方面是个整体, 离开整体的“五独立”, 任何一方面的独立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五独立”实现同步运作是上市公司财务独立的保证条件;反过来讲要实现财务独立, 上市公司必须先要实现“五独立”。就财务独立而言, 同其他四方面的独立密不可分, 互相依存:一是人员独立, 上市公司就切断了同控股股东的组织连结, 就能独立行使职能;人员不独立, 特别是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不能独立于控股股东, 必然接受来自实际控制人的指令, 财务独立就是空话。二是资产独立, 上市公司就切割了同控股股东的资金连结, 为财务独立创造条件;资金不独立, 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资金界定不明晰, 互相流通来往, 财务独立就不可能实现。三是机构独立, 上市公司才能形成独立财务核算体系, 独立才有基础;机构不独立, 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就必然依附于控股股东。四是业务独立, 上市公司独立经营, 财务才能独立行使职能;业务不独立, 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违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在所难免, 财务难以维护上市公司利益而不能独立。

显而易见, “五独立”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体系, 五个方面互相作用、互为影响。因此, 财务独立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整体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必然以上市公司在人员、资产、机构、业务上独立于控股股东为本质特征, 并独立运作, 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 才是上市公司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独立。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工作的意见[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0, 6

[2].上市公司治理准则[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2, 1

拟上市公司改制重组与债务承继 篇8

一、改制方式与责任财产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②。法人取得其权利、义务地位的依据在于其所独立拥有的财产和各种具有经济利益的权利,并以此作为承担各种民事责任的保证。对法人独立拥有的财产、经济权益,民法上以责任财产来称谓③。不同的改制重组方式对拟改制上市的企业法人的责任财产产生不同的影响,相应其债务承继的所需履行的法律手续也有所不同。

整体改制包括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④,也包括其他组织形式的企业以其全部资产、负债通过变更法人组织形式,必要时辅以引入个别新出资人的改制方式⑤。在整体改制重组的情况下,尽管可能伴随股权的调整⑥,但改制前后法人主体的责任财产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改制后的股份有限公司当然地继承了改制前企业的权利、义务,因此整体改制时,就无须为改制所产生的债务承继而履行特殊的法律手续。

合并改制重组方式是通过将二家或以上的企业法人的全部资产、负债加以集中,从而设立股份有限公司。良性资产、负债的叠加必然增加责任财产的范围,对原企业的债权人并无不利,但如果良性资产、负债与存在潜在损失的资产、负债混合,则将对一方企业的原债权人带来了实质上的损害。

分立改制重组将原本集中的资产、负债加以分割,并以其中某一部分作为财产核心,从而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就被分立企业原债权人而言,无论其债权落实于分立后的两个或以上法律主体的任何一方,其实际针对的责任财产的范围都有所减少。正是基于合并、分立可能给原企业债权人带来的不利影响,从保护债权人利益、保护民事活动秩序的角度出发,我国的法律和司法实践对企业合并或者分立均作出了较为严格的程序性要求。

二、法律的一般规定⑦

基于前文的分析,我们以下主要探讨在合并、分立改制重组方式下的债务承继(承担)的问题。

对于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因改制重组而涉及的合并、分立,《公司法》已经有比较明确程序性的规定,可以归纳为:(1)公司在合并或分立的决议通过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2)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未履行上述程序,则将对公司的合并、分立造成实质障碍。

对于其他组织形式的企业因改制重组而涉及的合并、分立,由于相关法律尚未形成具体的规定,依《民法通则》的一般性规定,合并、分立之前办理公告仍是必要的法律程序。从保护债权人利益及避免纠纷的出发,也可以参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在公告之外征求债权人的同意⑧。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研究 篇9

一、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

1. 股东大会不能发挥应有职责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 股东大会作为最高的管理机关, 从构成上来看, 它主要是由全体股东共同参与的, 他们的作用是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换句话来说, 上市公司重大的人事变动和重大的经营方向的改变都要经股东会认可和批准签字才能有效。对此,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都出现了股权集中度过大现象, 其中有53%的上市公司中是国家或国有法人占有股权, 特别是自从2000年以来这种国有股权现象越来越明显。

此外, 在国有企业的公司中, 政府是企业中的股东代表, 但是它的身份和其他的私营企业的总经理的地位是不同的, 因为政府不但是全民资本的代表, 同时还是具有着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双重身份, 政府的相关人员作为企业的股东, 它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 在掌握公司的一大半的控制权的背景下没有收到产权的约束是很有可能导致公司收到一定的损失的。因此国有股东代表的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权利, 进而很难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最终使得公司陷入了被某个部分的人进行全面控制, 导致国家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2. 董事会缺乏相对独立性

董事会在股东大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但是股东会的业务总执行机关, 而且还负责公司或企业和业务经营活动的指挥与管理。当上市公司的股东会或职工股东大会所作的决定公司或企业重大事项的决定时, 那么必须由董事会进行实施。据2012年一项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20.9%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 34.3%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职权分离, 其余上市公司的总经理不是担任副董事长就是兼任董事长。

3. 债权人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对于债权人的理解, 历史的观点认为债权人是当企业破产时优先享受到补偿的利益, 也就是说债权人把资金借给企业之后, 就不应该管理公司的相关行为, 当存在着一种方式是债权人可以参与企业的发展的, 就是当企业到期需要偿还时, 就需要加强对企业经济利益的维护手段,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背景下债权人不得不处于被动位置, 导致无法发挥其存在的价值。其中主要表现为企业可以将其介入的资金投入与债权人原有的估计的风险高的条件中, 假如这种情况下成功时, 企业就可以获得超高的利润, 而债权人仅仅能获得的是当初规定的利润, 这样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企业的相关规定的, 这种形式下会有不同程度的对债权人的积极性造成影响, 进而就影响了整个社会资金的良性流动性。所以说, 必须发挥债权人的作用, 使得债权人合理的享用财务治理权。

4. 人员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 我国的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盈余管理来进行获利, 在他们达到目的的同时, 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经营者收入和企业内人员没有实际的联系, 报酬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也就是说, 我国大部分的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主要是和工资和奖金来表现的, 而例如股权奖励等方式利用的较少, 这样就导致管理层的持股数量少之又少, 人均持股比例较低。经过对目前的上市企业中的人员调查分析, 其中有89%的员工的奖金是和工资挂钩的, 而仅有3%的员工的奖金是通过股权进行发放的, 此外还由于激励机制的缺乏, 很多方面都出现了问题。较为典型的就是由于该机制的缺乏, 使得高管人员出现短期行为的可能性增强, 因为委托人常常根据代理绩效来决定高管的报酬, 基于委托人对代理人的奖惩, 只能根据观测到的产出的假设。由于管理者想获得更多的利益, 产生了管理机会主义的不好的行为, 凭借信息的不对称, 进行盈余管理, 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使人利益达到最大化。

二、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建议

1. 强化公司治理结构

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分析,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建立企业真正的股东, 进而达到降低大股东的持票权的目标。其次, 应当采用三权分立的模式运用到内部控制机制当中, 具体来说主要包含着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审计委员会分别行驶的权力。最后, 对于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结构, 可以采用扩大企业并购市场、加强企业治理的法律法规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等多手段来强化。

2. 完善董事会结构

对于董事会的结构来说应该尽可能使得中小股东融入到董事会, 避免董事会成为摆设的局面。对此, 首先应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 根据我国的国情, 完善董事会本身的管理机制建设, 塑造职业化的董事会文化, 建立董事会履行职责的系列章程, 对董事的选拔方法和标准进行修改, 全面推行聘任制, 让中小股东也可以参与其中, 对有关独立董事的个人资料予以公布, 做到明晰化、透明化, 董事和经理也不能同为一人, 由于董事会在企业的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 假如总经理与董事长为一人担任, 那么很有可能为谋私利而损害企业利益, 因此分离总经理与董事长的职责势在必行。

3. 完善经营者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企业经营者行为约束机制, 顾名思义, 是一种对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具有约束效能的机制, 其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客观的外在约束, 包括来自股东或所有者的约束, 如股东在股东代表大会上做出是否让其继续经营的决定, 或者在股票市场上买进或抛售该企业的股票, 从而使企业经营者的前途命运受到影响;二是主观的内在约束, 即通过机制本身使企业经营者面对各方面的挑战和竞争, 为取得更大的成就, 享有更大的声誉或避免身败名裂, 努力工作, 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要想更出色的完善上市公司经理层的运作机制, 就要从根本上进行大的改革。

4.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能力

可以说注册会计师的个人能力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情况, 但在实际的情况中没有严格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标准, 因此在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处理中经常出现违法行为。同时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也是提升他们工作能力的重要措施, 在对审计质量提升的过程中, 需要以节约审计成本为目标。对此, 除了注册会计师的日常培训外, 还可以借用高校力量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强, 更好的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方面服务。

三、总结

总之, 财务治理理论是一种新兴的理论, 它是公司治理领域与财务研究领域的结合,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很重要的实际意义。财务治理既是一种治理手段, 也是一种对财权的制度安排的系统, 而且是一套决策程序, 也是一种制衡机制, 有特定的治理主体、客体、手段、目标和核心的制度安排系统。在文中发现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当中可以看出面临的困境还有很多, 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积极克服困难, 突破瓶颈。

摘要: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代理成本, 解决信息不对称, 使企业经营能实现科学性和效率性, 其目的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还是一种财产权和经营权力的分离的动态平衡的状态,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的增多, 在财务治理方面逐渐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复杂的财务难题, 因此对我国企业的财务治理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阐述了公司财务治理的相关概念以及构成财务治理的要素, 然后对当前财务治理状况进行阐述,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健全我国公司制企业的财务治理结构。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治理

参考文献

[1]林钟高.财务治理结构、机制与行为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04) :11-12.

[2]戴理达, 季盈.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 (11) :114-116.

[3]蒋茵.构建我国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2013 (01) :35-36.

[4]曾繁英.公司财务治理权配置问题探讨[J].当代财经.2012 (10) :16-17.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篇10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上市企业对其财务的有效管理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稳定的运营环境,风险意识淡薄、防范能力差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一味地追求盈利性强的产品,而忽略市场的变化规律,可能会造成产品的前期畅销,而后期的产品又会积压,资金链也会由此断掉,财务风险上升。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有利于稳定的财务活动,不间断的资金流通,实现资金流通的安全性、完整性。对资金依赖程度高的上市企业尤其要注重资金的运作,加速资金的周转,缩短资金沉淀时间,防止资金在沉淀过程中产生不良的财务危机。

二、财务风险在上市公司的体现

1.资金筹集风险

上市公司会通过银行和发售债券来筹集资金,这两种方式也是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筹资的主要方式。银行借款是最常见的一种筹集资金方式,主要分为长期和短期借款。对于上市公司银行借款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借款数量较大,上市公司必须遵守在规定时间还款。如果上市公司不能及时偿还所借款,公司在运营上还可能受到法律干预,这样势必会对公司健康良好的运营造成影响。发行债券是筹集资金的另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只有上市公司才可以采取。但债券的融资风险更高,尤其是在企业状态不佳的情况下,该公司可能会有财务上的困境,甚至蔓延到整个企业,影响未来进一步的发展。

2.企业不合理的利润分配

利润分配是上市企业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企业所有者的重要目标之一。利润分配产生的结果会对企业的资金状况与股东权益规模及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对企业其他活动也会产生影响。所谓利润分配就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净利润,这些利润是企业的权益,作为企业法人有权对其进行分配。而不同的利润分配使得上市企业有关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到不同的影响。

3.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目前大多数上市企业运用是供应链金融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供应链金融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的批发商、零售商和供应商提供资金支持,以信用贷款的方式变相缩短应收账款的账期,让资金流动加快。但是这种模式存在着一定的资金风险,主要表现为:不能按时回收和不能按量回收应收账款。

4.企业投资风险

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内外投资的方式对企业资金进行运作,公司在进行投资时难免会遇到收益率不稳定的情况,甚至会出现本金损失的可能性。这样企业会存在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不符的财务风险状况。而且在多元化的投资中,缺乏了合理的决策,这样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投资决策的失误会使上市公司面临惨重的损失。

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举措

1.从意识上重视财务风险

重视财务存在的风险性,将财务风险管理放在核心地位上,有利于建立财务风险管理预警机制,提高上市公司的环境适应性。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按照公司目标进行战略规划,盲目从众投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市公司应该制定更长远的计划,树立风险意识,对于投资项目仔细分析并进行可行性分析。将企业资金投放在重点项目上,也就是企业的核心产品。提高企业间的合作意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要及时抓住机遇,但是在面对挑战的时候也要有意识及时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共同的努力降低可能来临的财务风险。

2.制定适当的筹资措施

上市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首先是要分析市场确定适当的筹集规模,由于上市企业资金需求是动态的,过多的资金可能会造成资金闲置浪费,而过少的资金可能对企业的运营造成影响。在确定筹资规模后需要选择适当的筹资结构,不同的筹资结构方式筹集的资金量是不一样的,所以成本也有高低,好的筹资结构能够降低成本,减少企业财务风险。前期工作做好只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进行筹资,当然这也需要根据银行利率情况确定筹资时机。

3.建立投资风险预警系统

投资风险预警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帮助上市企业避免在投资过程中因信息错误分析而造成的投资风险问题,而且可以帮助企业在应收账款上减少资金回笼的时间。上市公司想减少投资和资金运作不畅造成的损失,需要设立一些有效的投资敏感指标,借助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精确分析市场上的数据,并随时观察投资风险的易发信息。建立投资预警系统,必须排除各种主要因素的影响,并且系统需要专门人员维护。要确保所得到的市场信息准确、及时的收集和整理。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科学,对数据进行实时动态更新,保证拥有数据的准确性,及时降低投资风险率。

4.优化收益分配

上市企业的利润分配方式上可以看出对股东的负责人程度,要避免利润分配的风险,关键在于公司合理的分配制度。没有好的分配政策,将对企业财务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产生财务风险。国际上的上市公司普遍采用股利政策,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主要采用配股、送红股的方式,缺少一定的现金股利分配。这种方式可能会影响到健康的市场秩序,造成投资者不遵循市场规律进行投资。而我国缺少有效的并且能够长期坚持的股利分配方案。

5.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内部财务风险控制规章制度

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是建立在完善的规章制度上。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必须在组织上、经济上明确相关风险责任,在赋予管理者相关的权利上,必须也要明确相应的责任。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有效控制财务风险,走科学化的财务风险管理。

四、结论

综上所诉,上市公司在面临机遇同时,也会有相应的挑战,财务风险管理是其必须重视的问题。上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的后备支持。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上面临投资、收益分配、筹集资金、资金回笼等诸多影响。上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风险意识,合理的进行筹资和投资,并且要有自己的风险控制中心,结合当前公司财务存在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控制力,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住自己的市场地位。

参考文献

[1]孙红霞.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与对策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5,11:80-81.

[2]温小琳,王大伟.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存问题及对策[J].商,2015,48:18-19.

上一篇:就业人口总量下一篇:个性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