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管窥八篇

2024-09-12

美国教育管窥 篇1

大学教师聘任制最早源于中世纪大学作为特权形式的教师任用制度, 有三个发展阶段:学者行会主义时期、雇员时期和职业化时期。终身教职制度在三个阶段的形式分别是:特权形式的终身聘任制、任期制形式的终身聘任制和法律形式的终身聘任制。第一个阶段的发展主要是在欧洲, 暂且不论。

美国最早对终身教职的尝试始于哈佛学院, 目的是调整学院与教师的权利义务关系。1716年其董事会规定此后所有聘用的助教, 任期不能超过三年, 经过新一轮的考核可以续聘的除外。后来又陆续开始对不同等级职务的教师实行不同的任期制。所有教授的任期时间都不受原来规定的3年之限, 逐渐发展成教师聘任的“双轨制”, 后来发展成美国大学通行的“非升即走”的教师聘用制度。此时的终身教职以任期制形式出现, 从本质上规定了大学教师的雇员身份。

19世纪的美国高等级教育充分学习和借鉴了德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 终身教职制度在此主要是为了保障学术自由。但促成捍卫学术自由的终身教职制在美国首先产生的直接动因, 却是20世纪初美国大学对学术自由的压制和侵犯。190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埃德华·罗斯 (Edward Ross) 教授因发表了与斯坦福大学董事会主席相背的观点而被解雇。此案例常被拿来当作这个时期董事会出于政治目的干预学术决策的经典例子。当时学者普遍认为, 大学教授虽由大学董事会任命, 但大学教授决不是董事会的雇员, 到此时, 大学教师的雇员身份要求改变。

经过努力, 1913年, 由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阿瑟洛夫·乔伊 (Arthur O.Lovejoy) 和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家约翰·杜威 (John Dewey) 发起, 18位著名教授在霍普金斯大学召开了成立美国大学教授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简称AAUP) 的筹备会议。要求成立一个专业性的组织, 通过集体的行动和权威来表达对大学教授的公众影响和社会声誉的高度关注, 他们的呼吁得到了美国大学教授的积极响应。1915年, 捍卫大学教师学术自由的组织———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正式成立, 并发出相关声明, 正式确立“大学教师终身教职”制度。声明指出:大学是“学术的实验站”和“知识的储存库”, 大学的使命在于探索和传播知识;大学使命的完成有赖于学术自由的实现;大学教师任职的决定必须建立在教授委员会评价的基础上;大学的管理层需就大学教师的终身任职条件作明确规定。经过10年的试用期后, 大学教授、副教授以及拥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应终身聘用。此时的终身教职主要是为了保障教师的职业安全以使教师可以自由地探索知识, 达到学术自由的目的。

1940年,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声明又对以上任期制度作了更加详细的说明。该声明指出:“美国大学教授协会”重申高等教育机构存在的全部价值在于服务社会以及全体民众的共同利益, 而不仅仅在于满足教师个人的兴趣以及保证个别大学自身的利益。大学这一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对科研成果的自由展示和传播。学术自由是确保大学以及学者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以及民众整体利益的根本保证。自由的学术研究是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基本工具, 自由的教学是教师教授已有知识以及自己科研成果的根本保障, 自由的学习是促成学生创造性学习以及个性化学习的基本前提。在这里将终身教职所保证的学术自由作了进一步的扩展, 明确了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服务性功能, 为了完成此功能, 所需的学术自由包括: (1) 教师充分享有在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发表自己研究结果的自由; (2) 教师完全享有在课堂上讨论研究课题的教学自由; (3) 大学教师是一个公民, 是教育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 当他们以公民的身份在专业领域探讨高深的和有争议的问题并以个人名义发表言论和出版著作时, 应当享有充分的自由。

1940年,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与“美国大学与学院协会”联合发表《关于学术自由和终身教职原则的声明》, 对大学教师终身任职的原则作了明确的规定:“大学教师或研究者的试用期结束后, 除因年龄退休、因财政危机使大学或学院处于财政极端困难的处境之中外, 教师或研究者应该拥有持久或连续的终身任教的权利。”除此之外,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还制定了大学或学院解雇教师的程序:校方或院方应完整而详细的就解雇教师的理由作书面说明, 并承担提供相关证据的责任;应让教师享有了解被解雇原因的权利以及向有关机构及个人申诉、询问、质疑的权利;围绕教师解雇事件成立中立、独立的听证团体;最终根据承担调查教师行为问题人员所提交的书面报告作结论。只有在教师的行为直接损害了学校的声望;教师行为严重违反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学校处于严重的财政危机;相关学科专业或计划被取消等的情况下,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才可以考虑教师的解职问题。

1941年, 这一《关于学术自由和终身教职原则的声明》为美国大学协会和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签署认可, 从此成为确立终身教职制的纲领性文件。《声明》的目的是促进公众对学术自由和终身教授制的谅解和支持, 并且在确保大学实现这一目的的程序上达成共识。终身教授制是实现学术自由这种目的的一种手段, 具体说来, 包括教学、研究与校外活动的自由;充分的经济保障以吸引有才华的人才进入教授岗位。总之, 自由与经济保障是一个机构在履行对学生、对社会的义务上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终身教职制度”的现状分析

自从20世纪初“终身教职制度”在美国正式确立, 它就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作为一项重要的人事制度, 它也选拔了很多优秀人才, 保障其经济、职业安全, 以使这些老师能够自由地从事学术研究而不受政治气候和学术热点的影响, 且也激励非终身教职人员早出成果, 因此稳定了教师队伍, 也吸引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但是自从“终身教职制度”在美国正式确立, 有关其是否能够真正发挥上述功能的争论就存在, 半个世纪后, 美国大学经费紧张, 大众要求提高大学和学院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益, 在此背景下, 有关“终身教职制度”的存废之争愈加激烈。罗沃思 (Wendy WassyngRoworth) 指出:“终身教授制现已成为热烈的讨论话题。应该说, 终身教授制过去一直遭受非议。但在过去的几年中, 它受攻击的激烈程度增加了。鉴于学院和大学的学费攀升而学生学业不佳, 媒体的评论员、州的立法人士和政府委员对大学批评有加。社论对终身教授制的必要性深表怀疑, 评论员对明显带有特权倾向的终身职业多有妒意。”根据费恩 (Robert Finn) 的观察, “美国大学的教授制正进行着深刻的变革。有的大学废止了终身教授制而采取多年合同制;有的大学对终身教授制进行了调整, 以使对拥有终身教授的教师的解聘变得容易。”马里兰大学研究助理特罗尔 (Cathy Trower) 在1995年所做的调查发现, 在被调查的280家高等教育机构中, 69%的学校在职前的试用期和职后的评估检查等方面对终身教授制进行了改革。波士顿大学和达特茅斯大学的医学院已经废止了终身教授制。

“终身教职”何以受如此强烈的批评甚至被否弃, 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总结归纳批评者的意见如下:

1.对终身教职根本原则的怀疑。

1940年的《声明》标榜终身教授是学术自由的捍卫者, 是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但反对者认为, 这二者无必然联系, “不管是否是终身教授的一名普通讲师还是资深的系主任, 他们都享有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学术自由与终身教授制并不必然密切相伴。”而且, “就现有的教师队伍而言, 约有一半的教师没有获得终身教席。没有终身教席, 学术自由也同样可以得到维护”。

2.“终身教职制度”鼓励平庸, 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师便失去了进取的动力。

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师一劳永逸, 进取精神明显减退, 缺乏创造精神。从整体来看, 享有终身教职的教师整体状况不良, 工作效率低下, 拒绝接受评估, 工作作风平庸。米勒 (DK Miller, 1999) 指出:“终身教职制使高校变得僵化而不灵活, 显现出不管业绩而确保终身教职的教师永占职位而不被解雇的现象。”

3.“终身教职制度”使教师的任免失去灵活性, 不能应对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终身制限制了大学在回应社会发展时应有的灵活性, 从而影响了学术资源的重新分配、机构重组和学术创新。作为对预算紧缩学生兴趣变化、组织使命重塑的回应, 大学需要在人员上作相应的调整。有的领域需要裁员, 有的领域则需要增员。但由于终身教授制所具有的终身特点限制了新教员的聘用和新项目的开发。

4.“终身教职制度”有违职业平等。

终身教授制限制了教席评聘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造成种族和性别歧视。妇女和少数民族终身教席比例不高是机会不均等的表现。此外, 终身教授制受到学术圈子以外的人的反对。那些没有工作保障的人憎恶有特殊职业保障的教授们。同样是市场经济, 同样是劳动力市场竞争规则, 但教授们的职业之舟却能任凭市场风吹浪打而不倾覆, 这不能不使人们对职业的平等性产生怀疑。

“终身教职制度”的改革之路

为了回应批评者的诘难, “终身教授制度”也在作一些改革的举措。

1.关于终身教职与学术自由的讨论

美国高等教育实践证明, 终身教职与学术自由存在着内在联系。除终身教职外,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特殊的申诉程序、雇用合同等方式均不能替代终身教职而对教师的学术自由发挥保护职能。相对于终身教职而言,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对学术自由的保护是有限的。“第一修正案”禁止州政府侵犯自由演讲的权利, 但这仅适用于公立学院与大学, 而对于私立学院与大学则未涉及;特殊的申诉程序保护学术自由的意义也比较有限, 因为没有一位决策者承认教师是因为某些言论而导致被解职的命运。“尽管过去的几年中高等教育文化出现了一些变化, 但终身教职、学院管理与学术自由之间所保持的密切关系……已令我们受益匪浅。”

2.关于解决“终身教职制度”鼓励平庸的对策

关于这一点, 一些学者倡导加强终身教职后评估, 例如米勒认为, 政策制定者应把终身教职后评估看作是在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的终身教职制中提供责任制和业绩激励的一种手段。她坚信, 终身教职后评估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 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于1998年6月公布了一份题为《获得终身教职后评估: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回应》 (Post-Tenure Review:AnAAUPResponse) 的报告, 发表了对教师获得终身教职后评估的看法和建议。报告的指导原则是, “获得终身教职后评估应该定位于教授的发展而不是其责任。对于终身教授的评估必须由教师来执行。获得终身教职后评估不是对终身教职的再评估……必须依照保护学术自由和教育质量的标准进行贯彻。”

3.有关“终身教职制度”会降低教师流动的灵活性的相关讨论及解决对策

坚持“终身教授制度”者认为, 根据1940年《声明》, 终身教职并不保证获得终身聘用, 一个终身教职如果专业成绩欠佳, 没有学术责任, 依然可以被解聘。另外, 如果学校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 享有终身教职的教师依然面临被解聘的危险。还有就是终身教职的数量是有限的, 并且现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所以并不是导致大学办学灵活性下降的直接原因。除此之外, 另有相关的改革措施, 比如对终身教职采取滚动或定期合同制、定期终身教职、采取诱导措施引导教师放弃终身教职、控制终身教职的数量等等措施, 达到加强教师流动的目标。

4.有关职业平等问题的讨论及改革对策

“终身教职制度”坚持者认为, 知识的发现和传授与别的职业不同, 它有自己独特的方面, 比如没有时间限制, 无法计算知识产量, 不能采取一般劳动力市场的计件工资或计时工资等等, 且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特殊, 所以其工资待遇自然与别种不同。至于在教席评聘过程中的种族和性别区别, 完全可以通过增加其相关比例来解决, 一种制度总是在不断的发展中不断完善, 并且随着改革在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给我国高校改革的启示

现在, 很多高校在尝试改革, 引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以此来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一统天下的局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大学教职终身制及其改革的成功经验, 结合我国教师管理的现状, 建立适合我国高校的教师聘任制度。

1.实行终身制与合同聘任相结合的聘任制度

实行教师职务合同聘任制, 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打破了教师的铁饭碗。但单一的聘任制会造成教师工作只追求短期效果, 无法安心开展中长期的重大项目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性、原创性研究的开展和推进。因此学校在设置教师岗位时, 在对大部分的教师实行合同聘任制的同时, 可根据需要设定一定比例的终身制教职岗位, 对一部分成绩突出的教师实行终身聘任, 建设一支稳定的学术骨干队伍, 为学术创新创造宽松的环境。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改革中, 借鉴国际上大学管理体制的成功经验, 在进行合同聘任教师的同时, 设立了一定数量的终身教职岗位。终身制的实施使这部分教师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全身心投入工作, 推动了原创性科学研究的开展。

2.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估体系

严格的考核与评估是实施教师终身制的根本保证。没有严格科学的评估制度, 教职终身制就会引发教师自甘堕落, 导致学术腐败。美国终身教职制度对教师的考核评估正在尝试制度化和常规化, 尤其是现在的职后评估讨论正在热烈进行中。使评估贯穿于教师的聘任、晋升等全过程, 而且评估的结果直接与教师的利益相联系, 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目前, 我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估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内容宽泛, 流于形式, 缺乏考评结果的反馈机制, 不能有效激励教师提高工作绩效。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 根据各级各类教师岗位的要求制定具体的细则, 增加量化考核比重, 进一步提高教师考核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考核结果要与聘任、晋升和工资待遇等直接挂钩, 优胜劣汰, 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 保证教育质量。

3.建立科学的教师流动机制

美国教育管窥 篇2

关键词:主流,民间,舆论场

美国“主流”传媒虽然不乏对失业民生的报道,但总体上一向以不可抗拒强势标榜体制优越、国富民强,且有时据此对别国横加指责。然而,2011年7月底,美国债务危机风波爆发,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国金融经济的“底牌”。“底牌”亮相,让美国更多民众幡然醒悟,目前协议虽然避免了违约,但巨额债务问题并没有解决,[1]美国军方甚至也担心拖欠军饷。[2]其实,关于美国金融经济内幕状况,美国“民间”舆论场中早有与“主流”传媒大相径庭的悖逆。这一方面说明美国“民间”舆论场中,敏锐而有洞察力的人士大有人在;另一方面表明美国这次债务危机并不偶然,实乃必然。

Propublica(1)2011年再获普利策新闻奖的“背后”

2011年4月19日凌晨3点(北京时间),以美国著名报人Joseph Pulitzer(约瑟夫·普利策,1848-1911)的遗产作为基金设立的普利策新闻奖,第95届评奖在哥伦比亚大学揭晓网络传媒Propublica两名记者Jesse Eisinger and Jake Bernstein(杰西·艾森格和杰克·伯恩斯坦)合作的The Wall Street Money Machine(《华尔街的金融操控》),获本届普利策新闻奖的国内报道奖,这也是该网络传媒人再度获此殊荣。

本届评委会认为,该报道曝光了华尔街某些金融巨头集团可疑的金融操纵行为,而这些行为无疑可能是导致金融危机灾难的因素之一。也许,这些行为最初可能会拖延金融危机发生的时间,然而最终会加剧金融危机的后果。评委们还认为,该报道巧妙地通过利用数字传媒等帮助解释艰涩难懂的金融操作这一复杂事宜,值得肯定。

该作品获奖仅3个月后,美国债务危机风波爆发,这是巧合,还是暗含某种玄机?

在这篇报道中,记者着重阐释了金融行业对国家长久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挖掘剖析华尔街金融巨头们的所作所为。看似是对美国3年前经济危机导致数以百万计人员失业等状况的调查反观,实则是对美国当下经济形势的一次大梳理。因为,报道不仅相关这3年来,公民和专家都在为相关危机发生之谜以及危机的本质寻找答案,也相关华尔街金融操控可疑交易究竟如何导致美国经济在泡沫中乱成一锅粥的重重疑云等。尤其相关美国民众关心的,究竟谁才是这些可疑交易的核心人物?美国经济真像“主流”传媒报道的那样走出阴霾、前景看好、没有潜在威胁吗?诸如此类迫在眉睫的问题,其焦点是美国当下或者未来真的可以消解经济危机造成的恶果吗?事实证明,美国普通民众的猜疑和有关专家的担心均不无道理。美国这次债务危机告诉人们,美国3年前经济危机爆发带来的诸多金融乱象远未结束,也许更严重的状况还未到来,因为这一切,都有着根深蒂固的渊源。

正如《华尔街的金融操控》报道的那样,在公民和政策出台者采取行动之前,一些金融巨头早已察觉到房地产产业内的问题。按揭证券购买商们则早已开始撤资,尽管需求量不足,但金融巨头们暗度陈仓,“玩票”手中交易。这些行为严重加重了最终的经济崩盘。随之而来的结果是,人们失去工作,储蓄受损,巨额收益却被金融巨头们所占有,全国经济状况更糟。不言而喻,有谁能说,因揭露3年前美国金融危机黑幕而获奖的这篇报道,其所揭露的事实与本次美国债务危机发生真的毫无干系?又有谁能说,两者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无独有偶,另一个与这篇获奖作品有某种一致倾向的观点,出自此次美国债务危机发生前的半个月。文章的作者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他指出:“美国生产收益利润增长,在经济学上没有持续性。大多数美国收益撑起了少数人的皮夹子,因此产出增长只能靠消费平衡来维持,而消费的唯一出路是通过堆积的债务来融资。”[3]

该言论对美国金融经济状况的走势可谓一语中的。可见,其实美国这次债务危机发生,之前早已埋下导火索,绝非一时经济上的捉襟见肘。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对全美经济状况乱象堪忧的预示性曝光报道与言论,并非出自美国“主流”传媒,而均出自“民间”舆论场中。从中足见,美国“民间”舆论场中不乏强悍“给力”者。

说起来,《华尔街的金融操控》成功获奖的本质在于大胆揭露、公平报道,它让人们看到美国主流传媒一向高歌的美国经济复苏实乃虚假之相。原来,虽然美国“主流”传媒大多高唱美国经济复苏繁荣的赞歌,但关于3年前引爆的经济危机导致无数人失业等状况,民怨依然很多,且积累已久。正是Propublica的新闻人独具问题意识、发现意识,秉承新闻人的职责和良心来挖掘事实,才有了这次成功的独家报道。获奖记者Jesse Eisinger(杰西·艾森格)表示,他和Jake Bernstein(杰克·伯恩斯坦)花了一年半时间来进行这一系列报道。“我们花了大量时间致力于此,我们不怕报道会招来麻烦,我们的目的是让报道轰动。主流传媒正在越来越少地进行此类报道。而我们,对我们的工作获得承认心存感念。”提及连续两年Propublica获得普利策新闻奖,Propublica负责人表示,Propublica的理念是:专注于挖掘真正重要和具有道德力量的新闻,目的在于专注公平。

可见,该网络传媒的制胜法宝是专注公平。诚如美国自由论坛主席查尔斯提出的新闻公平性公式:F=A﹢B﹢C﹢D﹢E,即Fair(公平)=Acuracy(准确)﹢Balance(平衡)﹢Completeness(全面)﹢Detachment(客观)﹢Ethics(道德)。的确,Propublica这篇获奖报道,让人们重新体验了寻求公平的力量。

有理由说,美国这次债务危机,其实在美国“民间”舆论场中早有预言。所以,美国这次债务危机的发生实乃必然,只是或早或晚而已。可见,有时“民间”与“主流”舆论场的悖逆,真的具有值得关注之处。也许,它直指真相所在,而真相永远是大众既关心又想破解求证的,因为它关涉公平。

微博不微的舆论场融合

当代资讯传播全球化时代,一个不可争的事实耐人寻味,即许多轰动性新闻最初都是通过“民间”给力“主流”舆论场。比如,近年国内一些相关的贪污腐败大案要案,最初借力微博爆料,揭开冰山一角的可谓不胜枚举。一方面充分显示了微博并不微的力量,另一方面表明“主流”和“民间”舆论场融合,乃当代传播走向趋势之一。

其实,相关美国这次债务危机,无论是网络传媒Propublica的报道,还是约瑟夫·施蒂格利茨的言论,都蕴藏着某种“兆头”。一定程度上证明,“民间”和“主流”舆论场融合,并非绝然不可,而且可能蕴藏着挖掘扑朔迷离事件的某种成功之道。诚如普利策新闻奖评委会主席西格·吉勒斯所称赞的,这是“单一网络传媒第二次获得普利策奖”。因为,Propublica2010年首获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报道奖的作品The Deadly Choices at Memorial,恰是该网站新闻人与《纽约时报》旗下纽约时报杂志新闻人合作之果,这也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民间”和“主流”舆论场融合的成功。

毋庸讳言,作为一个民间网站Propublica的新闻人,连续两年摘得普利策新闻奖桂冠,足见美国民间传媒的影响力,表明它在美国学界、业界已引发相当关注。同时表明,当下普利策新闻奖14名评委,已充分注意“民间”舆论场中的力量。当然,该网站的理念也足以令人刮目相看。这一点,可能有些国人不会想到,Propublica如此专注公平报道,其力量源泉出自Pro Publica,即投身公众(或人民)利益,意译即“为人民服务”,或“致力于公众利益的新闻”。正如该网站宣言所示,当下,建立一种新的报道模式很有必要,即以民生为本并使之发扬光大,因为它是公民自治的根本,也是民主制度的支撑。所以Propublica的运营之道是:1.做严肃新闻;2.杜绝商业广告;3.鼓励深度报道;4.关注公众利益;5.讲究开放合作。正如Propublica执行主编斯蒂芬·恩格尔伯格对美联社表示的,这是一种承认,得到同仁承认是一种荣誉,这就像业内人在说:是的,他们在此。正是他们玩真的,做非常严肃的新闻。

说起来,Propublica成立于2008年,是一个非政府、非商业性独立民间网站,自我定位为“Pro Publica”。有意思的是,该网站新闻人几乎都是退休的新闻界资深人士。可以想见,Propublica虽然只是一个普通民间网站,却在以“主流”传媒新闻人的姿态,恪守“新闻专业主义”原则,并借助新时代网络平台发挥其力量。也许,这也是一种“民间”和“主流”舆论场融合的表现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主流”新闻传媒报道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主流”传媒舆论场中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与此同时,相关个人论坛、微博、社交网站等“民间”舆论场也如火如荼。仅以个人网络上传为例,近年多起不公事件的昭示天下,无不靠它拔得头筹。尤其是在一些事件和现象中,起初不少是“主流”传媒“失语”,而正义的“民间”舆论场中此起彼伏揭底不断,不仅直面社会,置身百姓生存生活境遇,而且直截了当、毫不避讳、直抒胸臆、淋漓尽致。其间,一些负责任的“民间”舆论场中,无论相关什么内容,以何种方式,进行何种表达,都在以某种相同的共性为人喜闻乐见,这相同的共性即真实、鲜活,为公平而战。

诚然,放眼望去,当下某些个人论坛、微博、社交网站等“民间”舆论场中,对发布信息不负责任者也大有人在,且各种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发布出来的各种糟粕比比皆是。所以,有关部门切莫掉以轻心。说起来,这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拉斯韦尔的“传播五要素论”早已清晰描述任何传播的行为或过程,即Who(谁)传者→Says What(说什么)信息内容→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信道→Whom(受方是谁)受众信宿→With Which Effects(带来的效果)信息反馈。[4]所以,有关部门适时把控很有必要。事实证明,有关部门“硬”的一手行之有效。比如,公安机关取缔了大量非法网络公关信息,遏制了多起网络诈骗行为。[5]当然,注意“民间”和“主流”舆论场悖逆,适时把握舆论场融合,也要有“软”的一手,建议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正视“民间”舆论场状况,杜绝“主流”传媒对“民间”舆论场中敏感事件、现象等的“集体失语”,绝不畏首畏尾,通过积极介入参与、弄清真相、公平报道、维护舆论环境。

强化“主流”与“民间”舆论场中的互动共振效应,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原则,适时让更多“民间”舆论场中的理性公民参与敏感事件、现象的调查研究,多方位多元化地引导舆论。

以“和谐”为目的,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按传播规律办事,打破政治宣传本位的思维定式,摒弃脱离群众泛泛而谈的倾向,贴近群众、换位思考,强化“桥梁”、“枢纽”作用,积极进行正确引导。

“PC”时代让“客里空”无处遁形

关注“民间”和“主流”舆论场悖逆,注意舆论场的良好融合,还有利于让“客里空”无处遁形。因为PC时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条件。

PC时代,即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或Personal Computing(个人化计算)时代,“民间”舆论场中的声势越来越大,不可小觑。尤其是各种谣言、虚假信息等铺天盖地到来。而另一方面,不能不承认在一些真实的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和现象面前,“民间”和“主流”舆论场中存在着一定的分歧。“特别是眼下,网络舆论场在口头舆论场的基础上越来越兴旺繁盛起来,构建起一种新形态的民间舆论场,吸引了大批网民,不断形成一个又一个网上舆论热点。”[6]那么,赶走“客里空”,让“客里空”无处遁形,清洁舆论环境,也成为避免“民间”和“主流”舆论场悖逆的有效措施。不仅如此,它对于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诚然,由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提出的传播学理论“个人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ory)说,很早就形象地说明了传播效果因人而异的道理,所以关于有争议的问题,讲清正反“两面”比只讲“一面”有效,更令人信服,因为,只有闭塞状况下,对毫无所知的人,“一面”之词才有效,才会产生“沉默螺旋”效应。当今PC时代,人们接触各种信息的机会无限多,因此“沉默螺旋”效应已渐渐失灵。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很多相关敏感事件的虚假报道和谣言,正是通过无数网民的无数次转发、求证,才得以被戳穿。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民间”和“主流”舆论场的融合之效呢?

当然,在“民间”舆论场中,人员多而复杂,舆论出处多元,且目的、动机不一,对“主流”传媒新闻人充满考验。这就要求“主流”传媒新闻人要有坚定的立场、定力强、不人云亦云。同时,要求“主流”传媒新闻人注意提高文化修养,力避浮躁。范敬宜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传媒的浮躁在于缺少文化。”他还说,“新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且是各种文化的交会点。新闻人本身就应该是文化人,不论是被称为瞭望者,还是守望者,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是有社会责任感,有学问、有道德、有能力的文化人。”[7]

因为,无可辩驳的事实是,“PC时代”还要发展前行,还要到后“PC时代”。然而,无论将来科技进化到何种程度,遵从一切为人民的理念,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严谨写作、精心编辑,不忘遵德守法地核实报道进行新闻信息传播,都不会落伍于信息时代,都需要真正的文化人。

综上所述,当下“民间”和“主流”舆论场中的声势,都处于渐强发展阶段。在一些具有轰动效应的敏感新闻事件和现象面前,“民间”和“主流”舆论场中有一定的悖逆存在。然而,有关部门切莫忽视,也许有时正是这种悖逆,才导致了社会中某种不和谐状况的出现,并可能表明某些个性事件的某种真相所在。也许,有时正是这种悖逆环境,具有一定的警醒作用,值得特别关注,值得有关部门研究重视,并积极进行引导和适时协调把握,以有利于民心稳定,有益于整个社会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www.The wall street journal,org,2011-08-01.

[2]http://www.U.S.Army News Department,org,2011-08-01.

[3]http://www.The World Daily,Syndicate,org,2011-07-06.

[4]余家宏,宁树藩,等.新闻学简明词典[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168.

[5]据中央电视台2011年8月4日19:00~19:30《新闻联播》节目。

[6]吕怡然.青年记者.2011(5上):54.

美国教育管窥 篇3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在美国,不同的中小学校办学各具特色,有专门培养尖子学生的磁石学校,有专门辅导特殊儿童的特殊学校,为不同层次的青少年提供适合他们水平的教育。就算处于相对贫困社区的普通小学,针对社区实际,也会引入社会机构,开设课后托管,解决了家长为了谋生无法按时接孩子放学的困难。美国各州制订自己的教育政策,各学区的教育管理模式由教董会根据社区实际来确定,学校的具体办学行为在相关制度的范围内可自行安排。这样的制度设计,使州、县、校能最大限度地考虑自身实际和发展,减少由于地域广阔而造成的制度缺位或制度失误。

学生的智力、能力差别悬殊,爱好、兴趣和家庭条件也各异。在美国,每一个学生都是作为活生生的个体得到尊重和关注的。我们在特殊学校看到,一个近乎白痴的儿童仅有手部运动功能,但教师却耐心地拿着专门的器械鼓励他按下按钮发出声响或灯光,刺激他的神经系统,还记下相关数据,放入个人档案,教师的敬业与奉献精神让我们中方的校长佩服不已。一间特殊教育幼儿园把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编在同一个班,他们认为这样的编班有助于智力不良的学生融入主流社会,促进他们的成长,同时也会培养正常儿童的爱心。只要有特殊的青少年,政府和学校就会予以最大可能的帮助,如社会适应专家指导新移民儿童适应美国社会,阅读指导专家帮助语言学习障碍儿童,学校为全校仅有的两三个聋哑儿童配备一位手语教师等等。

有问题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我们参加了一次美国校长的培训。教授出示了当地学区的学生参与学业考查后的一些数据,并与联邦政府的要求进行了对照,要求在座的中美校长各自谈谈如何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改进教学质量。校长们先在各自的小组中发表意见,小组讨论之后派代表在班里交流。各位校长的意见各不相同,还引发了小争执。教授对此不进行评判,继续鼓励大家各抒己见,让大家关注问题的焦点——质量的提高。由于时间的关系,培训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位教授虽然没有告诉校长们具体的改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方案,但是每一位参训的校长却都清楚地意识到学生的学业质量改进可以从教师教研方面入手,解决了学校教学管理方向的问题。

教会科学的管理方法。教授在分析学生学业情况时,用大量的图表、数据和折线来描述学生学业情况、学区学校与联邦政府的要求之间的差距。这样的形式让校长们明白:科学的管理必须是精细化的。管理不能只凭经验,更不能主观臆断。用数据分析,用数据支撑结论,用数据影响决策是管理者应有的态度,也是管理者必备的能力,解决了教学管理科学方法的问题。

创设了思维碰撞的机会。教授在课堂上把中美校长打乱编组,互相研讨交流,形成了很多教学管理思路和做法的碰撞,又在小组分享环节传播一些好的做法,创造思维碰撞的机会。

教会校长们理解和宽容。在研讨中,校长们都分析了教师的情况,也反思了学校教研的存在问题。在交流中,有心的校长发现学生学业不良的问题不但与学生自身能力和态度有关,还与家庭环境有关,更与学校教学的安排、教研的制度有关。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会只抱怨生源不行、教师不尽力,而是会研究怎样改进学校制度,怎样指导教师的有效教学。

美国的课堂呈现出“问题状态”。学生带着质疑的态度,抱着这样的认识进入课堂:老师不一定知道问题的答案,我们会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答案。教师鼓励学生发问,总是欣赏地看着提问的学生,认为提问的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我们在一所高中的历史课堂上看到,教师让学生通过按键器投票表达支持奥巴马还是麦凯恩当选总统,电脑屏幕即刻显示统计结果,学生对此各抒己见。教师则力图创设观点碰撞的机会,但不强求教学的最终答案。课堂往往在问题中开始,在新的问题中结束。其实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的问题通常是没有答案的,学生应该经历这种现实情境。

美国的课堂把学生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有效课堂的重要标准,希望学生积极进入问题情境,通过交流、碰撞去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需时不少,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没有考核与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一位中方校长在美国超市购物,货品含税是5.8元,为了拿到整数而不要零钱,他支付10.8元,希望售货员找回5元。可是售货员不收他的0.8元,示意10元足够了,然后找回4.2元零钱。后来美国导游告诉我们,美国人的口算差极了,收了含有尾数的钱,他会算错的,所以他不收你的零钱。这就是目前许多普通美国民众的计算能力。

美国教育界认为必须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改变这种情况。他们反思过去的做法,发现美国“做中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导致了美国基础教育“双基”不扎实,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业普遍不良,学习兴趣不高,在国际各项数理化竞赛中很难获得好名次。因此《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规定了各州要对中小学校的语言能力、数理和科学等学术学科进行统一考试,要求所有族裔和亚群体的学生都要达到规定的分数要求,而且有分年度的目标。各校的测试情况会在网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达不到要求的学校,第一年增加经费拨款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和设施,要求学校改进教学。如学校凭自己的努力无法达到目标,第二年就将派出教学指导专家进驻。如果还不能达到要求,第三年就将重组校长和教师队伍,调进新的师资队伍,撤换校长。现在,校长、教师都十分在意学校的达标情况,也坦承有较大的压力。美国同行认为,中国基础教育重视“双基”训练,重视知识结构的建构,重视考查和反馈,所以中国基础教育领先世界,值得他们学习。而美国过去的过程性评价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很多方面,量化评价比质性评价有更多的优势。

美国学生厌学情况比较严重。我们在两间小学考察时都看到校门口竖着一块牌子,一面写着“感谢家长按时送孩子上学”,这是在上课铃声前亮出来的;另一面则是在迟到后出示的,写的是“你的孩子已经迟到,请到学校里面登记”。在另外一所初中,我们看到校长为表现出色和全勤的七年级学生颁奖,全勤生还不到全级的1/4!

美国许多个州都明确了处理学生严重违纪情况的措施,包括教师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给家长打电话;在教室罚站和在老师办公室罚站;不让参加课外活动;罚早到校或晚离校;被勒令离开教室10分钟到30分钟不等;罚星期六来学校读书等。上述惩罚主要针对的是以下违纪行为:扰乱课堂秩序;在校作弊:迟到;不做家庭作业;拒绝服从教职工的指导;乱扔杂物,使用水枪;没到法定年龄或没有驾驶执照驾车到学校;未经学校允许不到校上课。学生轻视或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还可能受到禁止10天内不让上学的惩罚。家长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这种惩罚方式主要针对一些比较严重的违纪行为,还必须经教育局和家长的同意。如果多次发生此种行为,或携带毒品和枪支回校,就有可能被开除。

作为一种制度规定保证学校的处罚权,是保证学校教育权的体现,对违纪学生也是一种约束和震慑。反观国内,罚学生站,教师都只能偷偷摸摸,对严重违纪而又态度恶劣的学生束手无策,结果造成一些教师百般无奈之下采用极端做法伤害学生。

管窥美国教育文化 篇4

-----观电影《小屁孩日记》有感

《小屁孩日记》是美国杰夫.金尼的一本漫画涂鸦。这是一本另类的日记,主人公是一个刚刚升入初中的小孩子,他善良、诚实、聪明、爱玩,满脑子的鬼点子,与同龄的孩子比起来,更加纯真。他的妈妈让他记日记,格雷格总是强调“这不是日记,这是一部专业日志!”因为他觉得“日记”这个词有点娘娘腔。他除了松散地记述了有趣的或难忘的事外,还画了许多漫画。在日记里,格雷记叙了他如何驾驭充满冒险的中学生活,中学暗藏着成百上千的“社会问题”,而笨蛋、恃强凌弱者则更是一群又一群。为了在这个永无止境的严酷考验中生存下去,为了得到应得的认可和社会地位,格雷格出台了一系列“重大”计划,可是几乎无一例外地出了偏差: 捉弄人反被人捉弄;做好事却弄巧成拙。格雷格把这些写在了日记里面--对了,这本“专业日志”里面记满了格雷格的意见、想法、家人对他的“审判”和“苦难”生活(他的父母不让他打电子游戏,他的哥哥欺负他,他的弟弟总给他惹麻烦,而他学校的女生则瞧不起他这个小不点),也有他对自己成功的校园生活得幻想:“总有一天我会成名的,我有比整天回答人们(老师)问题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今年我们很惊喜的发现这部漫画被翻拍成电影了,更生动,更有趣,更爆笑。影片2010年3月19在美国上映,票房仅次于《爱丽丝梦游仙境》。影片中的“小屁孩”格雷格由美国童星扎克瑞·戈登出演,他此前还出演过《乔治亚法则》、《国家宝藏2》和《老爸老妈浪漫史》等,还为动画片《马达加斯加2》的小长颈鹿配过音。此片的导演是此前执导《流浪狗之家》的托尔·弗洛伊德桑尔。

是不是每个人的成长都经历了那样的阶段?想要引人注意,刻意模仿别人以求得认同,因为懦弱而让朋友替自己背黑锅„„格雷戈是个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小屁孩,总是幻想一举成名,却又总是因为自身的局限性和性格上的弱点而不得成功„„我觉得真的和那时候的我很像,也许,是和那时候的所有人都很像。

在我的父母眼里,我一直都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孩子。我爸爸说我总是顾虑太多,正是因为比别人都考虑得多,因此无论做什么都畏首畏尾并且不肯花十分的力气去做,因为总把失败的可能性优先考虑进去了。或者,只愿意在自认为有优势的地方去下功夫,总幻想能够一举成名。根本就不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格雷戈也是一个早熟的小屁孩,想要高人一等,想要成为被瞩目的焦点,因此一直在留意寻找那样的机会,觉得自己对摔跤比较熟悉,那么学习摔跤自己会有优势;觉得自己很幽默,因此觉得自己画漫画会比别人强。典型的喜欢投机取巧。

不得不说,小孩子也有阴暗的心理。是谁,总把童年描述得天真无邪,纯净美好?其实小孩子的阴暗面和成年人一样可怕。格雷戈把小胖墩的手弄摔了,他没有太多内疚,反而妒忌小胖墩随之而来的好运气,觉得那是帮助了他。小孩子阴暗面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还没有完备的善恶标准,还不知道自己怎样的选择是对的。因此,格雷戈甚至一度认为让小胖墩替自己背了黑锅是顾全了大局,是正确的选择。

终于有一次,憨厚的小胖墩爆发了,他说格雷戈,你不是一个好哥们儿,你自私,你嘲笑我的外套„„在格雷戈小小的心里确实曾嫌弃过小胖墩,觉得那家伙配不上自己。

不要说有多阴暗。这不是重点!重点只是,小孩子的世界也没有那么美好,也有阴暗面。我想这才是导演要说的吧,别把小孩不当成人看。他们也复杂着呢。

不要谴责格雷戈。谁能说自己没有阴暗过呢?没有自大地认为身边的那个伙伴配不上自己,觉得自己才应该是主角?谁能说自己没有因为懦弱或者别的什么更阴暗的心理而出卖自己的好朋友呢?或许在之前,格雷戈对小胖墩的友情没有认真过,但是,我还是看到了他的善良,他说了一句,看来他不能没有我。而且,他做了对不起朋友的事,内心里也有挣扎和矛盾,对于一个十岁的小孩,他是善恶观已经在慢慢形成了。等他成长,长大了应该不会是坏人。

首先,这个故事很好玩儿,讲述着一个美国普通的中学生格雷的配图日记。他为自己个子矮小而烦恼,老怕自己被班里的大块头欺负,会感慨“为什么分班不3是按个头分而是按年龄分”。这是他心中小小的自卑,可另一方面呢,他又为自己的脑瓜比别人灵光而沾沾自喜。他老妈要求他写日记,幻想着自己成名后拿着日记本应付蜂拥而至的记者,盼望着各班花抢着让他签名。

但幻想没有成为现实,他在家里还是被哥哥罗德里克耍的团团转。而且他的好朋友罗利手受伤后却得到女生们的百倍呵护,而自己学着别人假装手受伤和穿西装勾引女生,却都被别人笑话和冷落一番。最后,因为一场误会而让他和最好的朋友一刀两断。但最后,他们被不良少年们抓到了并且逼着他最好的朋友吃下了没有人愿意碰,没有人愿意扫的已经发霉了的“千年奶酪”后,在大家面前向好朋友承认了错误后,他就真的变成了学校里的大名星了。为什么格雷会从一个老被人嘲笑的小屁孩一下子转变成一个校园里的大明星了呢?那是因为,他在之前没有成为明星时,没有选择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而是选择了会把自己搞得更糗的耍酷和装可怜的风格,因为当时的他,还不知道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风格和性格,只要做好最好的自己,自然就会有人喜欢,会有人挺你。所以,每个人都一样,无论高矮胖瘦,无论是美是丑,只要做好你自己,一个再平凡的人也会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

美国中学非常重视“性格”或“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美国各地中学可供选读的程涉及面极广,几乎无所不有。学校里通常有很多课外活动,甚至办报、开设广播电台、从事公益活动。多数学校从早上8点开始上课,一直要到下午三四点,所以参加这类活动的学生都在这个时间以后,几乎所有学校都有管弦乐队和合唱团,并且举行公开演出。学校内有戏剧团体、国际象棋社、辩论社、各种外语社,还有课余讨论计算机、化学和无线电小组,学生可以学习飞行、潜水和登山,也可以到医院或老人之家去当志愿者。学校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各种体育运动设施,免费向学生开放。学生也搞一些自助活动,如代洗汽车、照

看婴孩、出售点心或整理草坪来汇集活动奖金。

美国教育历来是“美国化”这个教育目标服务的,教育应该有助于缩小社会背景、种族或民族出身的差异。但少数民族仍被认为在教育领域应享有特殊的权利。上个世纪60年代全国开始了大规模地发掘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和培养有前途的少数民族儿童,这些计划促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孩子得以接受大学教育以及加入专业行列。但广泛地说,教育更被看成是“改善自我”和“出人头地”的途径,是美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涌入美国的千百万移民常常把过上较好的生活与自己以及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

有思想家表述过这样的思想:在任何一种事业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尤其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力量一定与该项事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的经济发展也不例外。

人们普遍相信,美国“熔炉”以移入的各种文化间的冲突做燃料,最终造就出一种全新的文化。这种文化将摆脱祖先的传统,作为一种新文化而延续。另一更恰当的比喻是“沙拉盆”:每一成分都贡献出自己的特色,并且都增进整体的味道。美国经济愈来愈繁荣,美国文化也就越来越多样化。在这里,“人们不问你父亲是谁,他是干什么的”,而是问“你是干什么的”。

虽然我们上面说的是大文化概念,但是这种规律用来分析文化艺术也在相当程度上成立。有人把美国文化艺术史分成三个阶段:一是从殖民时代一直到美国内战前后。在这个时期,美国的艺术、建筑、音乐、文学和风尚,均受到欧洲的思想、传统和趋势的强烈影响。二是内战时期到一战前后。这个时期可以说是美国文化一只脚踏在旧世界,一只脚踏在新世界的时期,美国开始成为大量艺术创作的题材和实质内容。美国显然已把她自己的文化风格,一种强大的民族文化风格树立起来。第三阶段,美国文化日益开始增强国内国际影响并坚定地树立起自信心,美国的文化创造力开始在一切领域突飞猛进,美国文化开始向全世界输送

文化营养。1986年统计,美国总计有9144种报纸。美国的日报,包括以34种文字出版的85种外语报纸,每天销售6300多万份。762种星期日报比其他报种篇幅多得多,其中《纽约时报》保持了最高纪录,在一次较大规模的国际调查中,被多数人列为“世界最佳日报”。还有7000多种报纸是每周、每半月或每月出版的。

美国许多城市热闹街道拐角处常见一排排自动售报机。美国的报纸新闻大多来自美国两家通讯社:美联社和合众通讯社。它们是最大的两家国际通讯社,同时为全世界约半数的人服务,它们不为政府所有。世界上有115个国家约1万家报纸、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订购并采用美联社发布的新闻和照片,合众社位居第二。据估计,世界上约有20亿人直接或间接通过这两个通讯社获得他们的大部分信息。美国有11000多种杂志,其中4000多种每月出版,1300余种每周出版。题材和内容包罗万象:从艺术、建筑到网球,从航空、园艺到计算机和文学批评都有。不少杂志还有国际版,它们被译成其他文字,或在其他国家有“派生”版本。其中《时代》在全世界拥有众多读者。美国的图书销量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美国有多家独立的电台、电视台、住在纽约、芝加哥或洛杉矶的人,有多达100个调频台和不同的“节目安排”可供选择,为了使广播迎合几乎每一个听从的口味,各式各样的电台应运而生,例如外语台就有好几百家。全美最大的公共广播系统,拥有280多家非盈利性的、非商业性的电视台,共同分享节目。

管窥教育技术哲学研究 篇5

关键词:哲学,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哲学

一、教育技术走向哲学的必要性

哲学( Philosophy) 源自希腊语( Philosophia) ,philein是动词,指爱和追求,sophia是名词,指智慧,故哲学即“爱智慧”。这一动宾词组形象地表述了哲学是人类为了寻求智慧而进行思想认识活动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最早使用Philosophia一词的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他把自己称作Philosophos( 爱智者) ,认为生活中一些人生来就是具有奴性的名利猎手,只有爱智者才是寻求真理和自由的人。可见,他把自由和真理联系在一起,也即把哲学和真理联系到了一起。因而,可以把哲学看作是一门寻找真理的学问。另外,从科学发展史来看,哲学是科学的母体,最初的学问只有哲学一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才相继从哲学母体分离出来。因此,任何科学,倘若追根溯源都要回到哲学上去。

其次,从主观方面看,教育技术作为教育学的一门二级学科,它进入我国有一个短暂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自身发展能力有限,理论体系还不完善。因此,教育技术亟须汲取哲学逻辑的精华,并在教育变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发挥作用。

最后,从客观方面看,教育技术在我国发展存在多方面困境的干扰,如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深刻,被接受的程度不高等原因,而被当作边缘学科,甚至被误认为是工具。而且在判定一门学科的发展功用时,人们往往容易去考察这门学科背后的哲学支撑。因此,为了夯实教育技术学科地位,扭转人们对教育技术的片面认识,扩大教育技术的学科影响力,亟待从哲学的高度引导人们走近教育技术。正如桑新民教授所说: “教育技术学最深层次的理论基础是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因为最后决定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技术观和教育观,并由此决定了他们的教育技术观。”( 1999)

二、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多重视角

教育技术哲学提倡教育技术与相关学科对话,从而使研究重点从应然走向实然,不提倡盲目的技术理性而忽视人文关怀,主张克服技术凸显,人文凹陷,克服从单一的技术角度来考察教育技术的思维定式。因此,教育技术哲学的研究具有多重视角,本文主要从人文、教育、工具理性和辩证法这四个角度来论述。

1. 人文视角———实现人的和谐存在与圆满发展

我国教育技术起步相对较晚,在不到百年的历程中,它取得卓越发展时也有许多不足。如受技术理性的支配,人们过度关注效率、结果,而轻视人文关怀和过程体验,导致教育技术疏离人、硬技术等走向日益突现,以致“工具”的面纱难以揭去,也就很难让人们全面地去理解它存在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价值的本质是主体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任何价值都有其客观的基础和源泉,具有客观性。价值是客体属性的反映,又是对客体属性的一种评价和应用。因此,教育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客体人对它的能动作用。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观认为: 个体的存在即是世界的存在; 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 人本来是自由的; 在与存在的问题。雅斯贝尔斯认为,哲学的任务是描述人存在的意义,并提出人有四种存在形式: 此在、一般意识或意识本身、精神、存在。而且他认为,生存才是人的真正存在形式,而唯一能达到生存途径的是发现人的各种生存的可能性。可见,他们都肯定人的存在和自由发展。

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以其浓郁纯真的人文气息和对人对自然的无限敬畏感染着现代教育。它以人为本,以善为先,以人性的完满为目的,诠释和追寻着那个时代教育的本质。

2. 教育视角———教育技术具有教育的品性

不可否认,当技术为教育所用成为“教育技术”这一身份时,它也就被赋予了教育品性。“教育品性可以看作是一切教育现象中‘教育身份’的象征。”( 李美凤,2010)因此,教育技术具备教育的种种特征和功用。首先,教育技术促进了传统教育的变革。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学习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育影响变得越来越丰富。其次,教育技术为现代教育思想的践行提供更多途径。随着教育技术发展而兴起的各种网络教育等为现代教育的国际化、终身性、个性化、多元化等提供了实现的条件。最后,优化教学,提高了教育效果。动态教学取代了传统静态教学; 生态、理解、生命、对话等成为教学中必须被关注的问题; 多途径获取知识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强化了教育效果。

3. 工具理性视角———教育技术具有技术的品性

以上对教育技术人文关怀和教育品性的呼唤并不是否定它的技术性,旨在呼吁教育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要综合适应,不可偏废其一。

“技术”一词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专利,它源于希腊文词根“Tech”,意为技能、技艺、能力,家庭世代相传的方法等,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对技术的认识也变得多元。如:技术是物; 技术是知识; 技术是人的一种活动; 技术指人类一切有效的活动; 技术是人类强化自身能力的手段。这些定义虽不尽完善,但也肯定并折射出了技术某一方面的特点: 物化支撑性( 工具性) 、知识性、活动性( 交往性或对话性) 、绩效性和反身性等。

技术哲学对技术的最早认识是从工具层面展开的,而从AECT05定义来看,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已不单是工具层面的技术,它还包含了创造、使用、管理技术的思维活动和意识形态,最终的落脚点不仅是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还将目标上升到了塑造人、培养人、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伦理道德的高度。

实践透视价值。人即人类,是人的总称。人是地球上有史以来已知生物钟最具智慧且目前居于统治者地位的生物。所以,人类似乎都有追随“为我所用”的本性,对于教育技术价值的考虑也不例外。教育技术具有技术的品性,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教育技术在实践中也具有两面性。一是积极方面。它的出现为现代教育教学的模式到方法,环境到资源,内容到形式,过程、管理到评价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催化剂。影响着师生关系、师生角色及他人与他人间的关系,产生新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育问题。二是消极方面。首先,由于教育技术的观念还没有足够深入人心,人们对它的使用存在戒备心理; 其次,教育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误读”而导致教育技术的作用异化; 再次,受当今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产生了依赖性,功利性色彩严重。没有手机、电脑等就会明显感到信息的缺失,但很少去审视所获信息的可靠性,以致有些错误信息带来很多不良社会影响。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的资源危机,人们越来越重视高效率、低投入、高产出、批量化、模式化的流水线生产,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生活的主体参与性、幸福感、安全感、自由感等极度降低,使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表面上越来越密切,实际越来越疏远。因此,人们不可能指望拥有十全十美的教育技术,只有尽可能合理使用、趋利避害,将成本和不利因素降到最低。

4. 辩证法视角———实现教育与技术的和谐归一

联系观: 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因此,当“教育”与“技术”相结合形成“教育技术”的时候,就更应该用联系的观点来审视它的存在,即不存在没有教育的教育技术,也不存在没有技术的教育技术。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可以看作是一项特殊的劳动。“人的生存以劳动为基础,而劳动与技术合二为一,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技术生存视为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技术成为人作用于自然的中介和手段,通过改造世界的社会劳动,满足了人的这种有意识的类生存,赋予人超越动物的目标和手段,使人真正成为历史的社会的文明的存在物。”( 王治东,2012)

变化观: 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教育技术的产生、发展、演变也不例外,不能用静止、孤立的眼光去肯定或否定教育技术的存在,因为任何事物的价值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反应时间和周期,因此应该用全面、包容的心态来看待教育技术在变革教育中的价值。

发展观: 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其实质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纵观教育技术发展历程,它无不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更迭发展着。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技术的未来,既要能适应教育技术的积极发展,又要能客观地正视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切不可“一刀切”。

三、教育技术哲学研究的意义及启示

《易经》上说: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教育技术哲学研究就是对教育技术之道的追求,以便其在这种“道”的普遍规律下实现“教育”和“技术”的和谐归一。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管窥 篇6

一、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 激发学生创造精神, 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形成基础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完善人格。”是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因此,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 渗透德育教育是有必要的。而且在美术课堂上搞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重视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基础性, 大致可以分为“欣赏课”、“绘画课”、“工艺课”和“乡土教材课”等内容,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 对学生进行不同的德育教育。

二、在欣赏中渗透德育

因为小学美术课本里有不同的欣赏内容, 大都具有明显的教育倾向, 教师可以根据内容, 通过不同层次和形式的欣赏, 使学生习得欣赏的方法, 培养其优良的修养。

(一) 专题欣赏

运用课堂进行专题性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采用专题欣赏的方式。选择不同的专题对学生进行欣赏教育, 可以根据课本内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而定。小学课本里有很多主题, 如:绘画、刺绣、泥塑等。具体的来说, 比如以《花鸟画》为主题, 通过对比古代、近代、现代的名家花鸟画, 首先使学生有一个定义, 即中国画中花卉与鸟禽一起出现在画面中的画叫做花鸟画。而在西方的艺术品中, 花卉画只是静物画中的一种。画家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了万紫千红、百花吐艳、郁郁葱葱的大自然景象。然后诱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来阐述一下什么情况下能产生花鸟画作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充实自己的精神文化, 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

(二) 随堂欣赏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美术作品训练时随时随机进行的欣赏活动叫随堂欣赏。即教师将要讲授某一内容时, 随机的向学生展示他准备的材料和作品。比如说, 天空中的云, 有白云、乌云、火烧云等, 学生根据欣赏类型不同的云朵, 了解自然天空现象, 判别天气情况。还可以引申到目前的天气状况和环境污染, 阐述目前的环境状况, 呼吁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天空。

(三) 多媒体欣赏

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展示技术, 向学生展示作品, 使他们获得更深刻的印象。比如说, 以《北京》为内容,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北京的名胜古迹、人文环境等, 让学生能在远方全方位的了解北京, 熟悉北京的地理, 了解北京人的思想, 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美好的首都印象, 激励学生为当地更好的发展而努力学习。在学生都感兴趣的学习过程中接受文化教育, 增强个人的团结意识, 发现梦想之地, 引导学生努力、刻苦地学习。

三、在作业中渗透德育

小学美术课作业主要的形式是绘画和手工作业, 这占整个美术成绩的40%左右, 通过做作业的过程让学生获得德育知识, 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也是教师目前的工作重心之一。

(一) 绘画作业

小学美术教材里的绘画内容所占比重较多, 而且非常丰富多彩,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适宜题材。比如说, 教授学生画五星红旗。首先可以让学生欣赏图片、实物, 然后向他们介绍党旗、队旗、红领巾的来历和经历, 最后介绍这些旗帜为什么都是红色的, 补充学生对知识的了解, 激发起学生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通过用心的绘画, 加深学生的记忆, 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提升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 手工作业

纸工、布艺、泥工等, 都是小学美术课中手工作业的一部分, 这样的作业不仅是教给学生制作作品的原理和方法, 还会渗透给学生创造艺术、热爱劳动的品德培养, 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比如说, 制作春节的剪纸, 学生通过对剪纸制作的了解, 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引发他们对文化的认知和对习俗的兴趣, 巧妙的渗透文化传统知识, 将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代代传递下去, 激励他们刻苦学习、热爱劳动、热爱艺术, 动手创造美好的未来。对于比较复杂困难的作品,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 培养他们与人共处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深化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便于以后德育教育的渗透。

四、在自然和生活中渗透德育

美术教学中, 教师还需要组织一系列课外的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引导他们走进自然、感受自然, 让他们去收集、去观察、去发现。比如说通过“折纸比赛”、“寻找最美蘑菇”等活动,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他们细致观察、经常思考的习惯, 激发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提高审美能力, 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还可以直接在室外上课, 让学生真正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风光, 引导学生们讨论、选景、作画, 充分地调动他们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美国教育管窥 篇7

一、求学经历

潘菽, 名为有年, 其以水叔为字, 于1897年7月13日出生在陆平村, 陆平村位于江苏省宜兴县, 其家族世代以读书为最高荣耀, 因为潘家向来以读书为重, 但从来不以当官为目的, 所以潘菽的祖上和兄长们都醉心学术, 不问政事。潘菽的祖上是举人, 服务于道光和咸丰两位皇帝, 潘菽的伯父也是秀才, 服务于光绪皇帝。潘菽的父亲性格直爽, 疾恶如仇, 文采出众, 但是由于他不肯攀附权贵, 生性倔强, 所以终生在村上私塾做先生。父亲非常重视子女们的教育, 七岁的时候, 潘菽就跟随父亲来到私塾中, 耳濡目染四书五经等典籍。清朝晚期, 朝廷倡导废科举兴学堂, 潘菽又经历了很多的波折, 终于经过努力, 成功考上了当时比较有名的第五中学, 潘菽从生下来就很聪明, 而且自己也知道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取得成就, 因此, 从来不放松懈怠自己, 在很小的时候, 就把很多经典的文章和书目都通读多遍, 并且很喜欢研究作者的思想观念。在众多的思想家中, 他特别羡慕宋代哲学家朱熹, 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为朱熹一样博学的有思想的学者。他对很多的事情都充满着好奇心, 因此对很多方面的知识都广为涉猎, 他不仅有着非凡的文采, 美术、雕刻和书法等无一不精, 而且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学校里名列前茅, 校长童伯章非常赏识欣赏他的勤奋和才学, 多次书写条幅相赠与他, 喜爱之情溢于言表。1917年, 潘菽以优异成绩直接考取了北京大学哲学系。这一时期, 潘菽开始接触到心理学。当时中国心理学尚处于萌芽阶段, 国内许多心理学派别激烈纷争, 莫衷一是, 因此, 心理学并没有引起潘菽的兴趣和重视。当时, 北洋军阀统治腐朽, 军阀连年混战, 人民流离失所, 社会矛盾复杂尖锐。1919年, 北京“五四”运动爆发, 潘菽满怀爱国之情, 积极参加其中, 是被捕的32名爱国青年之一。这场运动让尚且懵懂的潘菽猛然醒悟, 他终于知道了一件事情:我们国家总是受到帝国主义国家欺负的原因是由于我们国家的国力太过薄弱, 思想观念落后, 因此, 必须要壮大国家的综合国力, 关键的途径是通过发展教育事业。1920年, 潘菽在读完大学之后, 又被外国一所学校录取, 潘菽为了实现通过兴办教育事业来拯救整个国家的目标, 潘菽毅然决定留学美国, 进一步寻求教育强国的路径[1]。

1921年, 潘菽远渡重洋, 到达美国。但是, 留学不久他的思想又发生了变化, 他深切地感到美国与中国的国情大相迥异, 美国的教育模式也根本不适合中国, 如果盲目学习了美国的教育体制, 也只是浮于表面, 对中国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没有太大的意义。他认为研究心理学可以更好地研究人的特点, 这样不仅可以对教育问题进行很好的研究, 还可以发挥更为根本的意义。他决定从研究哲学转为研究心理学, 从此, 对心理学开始了深入的研究之路。潘菽在美国留学了长达六年的时间, 而且先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读书, 后来由于生活费用来源的紧张, 又转入了较为便宜的印地安那大学, 在这里, 他遇到了受益终身的导师康托教授, 康托教授对其语重心长的教导, 促使其在研究心理学方面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其经过几年的学习, 顺利获得了硕士文凭。而后来, 潘菽又来到了第三所美国的大学———芝加哥大学。在这里, 他遇到了第二位重要的导师———卡尔教授, 在这里, 他攻读了博士学位, 在1926年, 他写完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名为《背景对学习和回忆的影响》, 接着在1927年, 潘菽完成学业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二、心理学研究

1927年, 中国的心理学发展才刚刚起步, 只有少数几所大学成立了与心理研究有关的学科, 师资和科研能力十分孱弱。潘菽一回国就被中央大学聘为心理学副教授, 半年后升为教授, 兼任心理系主任。此后30年间, 潘菽一直在中央大学任教。当时, 中国历经内忧外患, 国内大学的办学显得更加举步维艰, 为了进一步精兵简政, 仅有的几所开设此课程的大学也将其取消, 研究这方面的学者也不得不从事其他的行业。此时, 对心理学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潘菽也十分迷茫彷徨, 但是尽管如此, 他却没有丝毫动摇, 始终坚持自己理想和方向。心理学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 此时, 潘菽为了提高心理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为了引起社会对心理学的认可, 其发表了多篇文章, 在文章中他希望研究心理学的人们可以不要退缩, 勇往直前, 携手走过这段艰难的岁月,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 对心理学这门科学进行研究。潘菽的这一思想, 逐渐受到了人们的认可, 对心理学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37年, 由于爆发了抗日战争, 南京成为日本攻陷的地区, 中央大学从南京迁到了重庆, 潘菽也因此来到了重庆, 在重庆, 他没有懈怠, 而是在进行一些抗日斗争和民主的爱国运动的时候, 对心理学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他还联合其他的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的学者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书写的专著和文章, 并且受益匪浅, 对中国的形势和未来发展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列宁在《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一书中, 对心理活动进行了一番经典的阐述, 这使得潘菽如醍醐灌顶, 耳目一新, 他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 创设了具有新颖性的新学科———心理学理论, 主要内容是对心理学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 并且是从哲学的角度, 这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方法, 有力地促进了心理学的开拓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潘菽接任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 1951年, 任第一任校长。建国初期, 中国心理学从专业设置到教科书选用, 一切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为此, 潘菽一心想了解苏联心理学发展脉络和现状。1949年9月, 他随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员赴苏联参加巴甫洛夫诞辰纪念活动。1957年, 他又率中国心理学家代表团访问莫斯科。潘菽十分珍惜这两次难得良机, 认真学习苏联的心理学成果, 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1955年, 中国研究心理学的组织成立, 潘菽担任其领导者;1956年, 中科院研究心理的组织成立, 潘菽担任其领导者。1957年, 潘菽被聘任为中科院学部的委员, 学部委员中只有他一名是研究心理学的专家[2]。文革期间, 潘菽仍然醉心心理学研究, 不受时局的影响和困扰, 虽然被划为右派, 他也以苦为乐, 坚持心理学研究。文革十年动乱之后, 潘菽已经八十多岁, 其身体欠佳, 但是仍然为发展和振兴中国的心理学研究而辛劳地工作着, 并且还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主动对心理学进行深度研究, 通过著作传播了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活动。1988年, 潘菽因脑溢血猝然离世, 结束了他艰难而曲折的心理学界历程, 享年91岁。

三、学术思想和后世影响

1. 提倡“心理学为社会进步服务”的思想。

潘菽对心理学的作用和发展都有其独特的见解, 他特别提倡“心理学为社会进步服务”的教育思想。他在阅读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时说, 中国人的劣根性, 给我们的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活生生的范本, 中国的心理学要为唤起民族意识而努力, 只有与中国国情民情紧密结合, 心理学才有美好的未来。但是因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对象都变化得很快,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潘菽认为, “中国的心理学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其中必然会遇到很多的艰难问题需要解决。”在潘菽晚年的时候, 他曾在《我的心理学历程》这篇文章中对自己作为学者的一生进行了一个总结, 他用了十年的时间才定下了自己的志向和目标, 在接下来的十年又处于非常犹豫不定的阶段, 后来在十年的时间里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 通过十年较为有依赖感的生活, 终于有了自己的独立学术生活, 在十年中将心理学发扬光大了。潘菽的心理学探索之路, 也是中国现代心理学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2. 坚持不懈进行心理学研究。

潘菽一生致力于心理学研究, 即使在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中, 他也将自身的精力投入到主持编纂《关于意识的心理学研究》的工作之中, 并还是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的领导者, 虽然已经年迈, 但是仍然充满着对工作的渴望, 他的学生都非常优秀, 为中国的心理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1年, 中国心理学会界为他90岁生日的庆祝大会上, 他非常高兴, 连连表示自己一定会不断地工作下去。此后, 他不顾自己已是耄耋之年, 反而更加夜以继日, 废寝忘食地工作。一次, 他在给女儿的信中说:“我对心理学的研究非常地尽心尽力, 因为时间非常有限, 所以只能熬夜进行研究, 放弃睡觉的时间, 除非我不干这一行了。”这位已经九十多岁的老者的勤奋工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

潘菽作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一生致力于中国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拥有众多的研究心理学的学生, 对心理学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深入研究和分析潘菽的心理学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 对于更好地促进我国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和振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摘要:潘菽是中国近现代比较有名的研究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专家, 同时还致力于社会活动, 对我国心理学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一生致力于中国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对心理学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潘菽,心理学,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叶浩生.潘菽心理学思想的后经验主义蕴含[J].心理学探新, 2007 (2) .

[2]任亚辉.返本开新:潘菽心理学思想的历史贡献[J].心理学探新, 2007 (2) .

管窥柏夫教育思想 篇8

关键词:思想;教育;素质

一、柏夫的教育思想抓住了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很有高度

柏夫认为,教育并不是体育竞技,而应该是让全体学生在全过程上的全面发展,概括为“三全”教育思想。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智慧,完善学生的人格。所以柏夫说,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心智的开发,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只会寻求标准答案的奴隶。学生应该在求解难题的过程中,培养一种不怕困难的精神、正视困难的态度、战胜困难的气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努力战胜困难,从而获得一种高层次的喜悦。更主要的是能够进一步把这一切迁移于生活当中,升华为一种人生态度,并促进人格发育的完善。我们都深知,教育的本质是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摆渡”下得到关怀,得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就成了一种爱心,类似于一种信仰。

那么,肯定有人会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柏夫也做了回答:教育只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等待的过程,哪怕这个过程很长很长;教育是参与个体成长的过程,哪怕这个个体非常非常稚嫩;教育是见证生命成熟的过程,哪怕这个生命非常孱弱。也正是这样一个过程,才使得一张张笑脸扬上了天,才使得无数个性得以张扬。并且我们还认为,这个过程是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包括对弱势的关注、对个体的认同。作为教育者,我们能做的只是赋予生命以尊严,是在与教育对象共同成長的过程中共同诠释生命的意义。

二、柏夫切中了当前教育的症结,认得很准确,说得很透彻

在《教育反思》这一块,柏夫谈到当前教育的诸多方面:教育目的的缺失、教育本质的泛化、素质教育的尴尬、教育者自身素质、教师队伍的现状、考评制度的困境、高考问题、孩子不能承受之重、教育不能承受之沉、教育的尴尬、教育改革,成长之痛等十二个大的方面。其中共鸣最强的有:教育者自身的素质。

以往我们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教师的知识面遇到的挑战是空前的,稍不注意就会落伍于时代。一桶水不够,一缸水也不够,教师的知识得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不断更新。

但事实上许多教师忙于教学与管理的杂务:“勤”跟、细“管”,跟着“毛孩”转;备课、写案,还有杂务干不完。乡下教师晚自习还要守到九点、十点;课外活动,你不活动筋骨,腰间盘就“打算盘”;中年教师还要顾看自己的孩子,照看老人,这又是事实。因此老师自身学习就只能是业余,但“业”后“余”又没有多少。因而,多数人吃“老本”,知识老化、退化也是一种必然。

怎样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柏夫也做了回答:教育决策者要为大家提供良好的平台,构建良好的机制,应该有导师的风范、学者的执着、信仰的情怀、牺牲的精神。应该举着旗子走在前面,不应提着鞭子跟在后面。作为教师,要把引入活水作为一种工作和学习的习惯,戒除惰性和畏惧心理,做好合理打算,随时学习,充实自己,让自己的知识更新换代,与日俱新。

……

柏夫现在不直接管理教育了,但仍在热情地关注着教育。

柏夫还是柏夫,灵动的笔不会停歇,敏锐的思想还在延伸。“大地是会记忆的,山庄也是会记忆的。”在柏夫面前,一条成长、成熟的路也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我们都在期待着。

上一篇:光纤宽带下一篇:地震与心血管疾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