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创设论文十篇

2024-07-23

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创设论文 篇1

1 .悬挂的风景

材料设置的区域空间隔断,也是一种展示性区域环境,直观、立体地展现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创作、生活记录,给幼儿带来成功的喜悦、艺术的熏陶。

幼儿园区角环境实景图

青花瓷藤帘

好看又实用的网笼

透明纱帘真美丽

串串回形针上悬挂的秋景

下合一的林迷宫

错落有致的瓶娃娃

镂空纸上的自画像

镶嵌小花的线帘

麻织品上的树叶画

2.墙面的风景

从空中到地面 ,倚墙而设 ,为幼儿创设一个多元化的支持性区域环境。可以是幼儿展示作品的立面,可以是活动规则的温馨提醒,可以是活动方案的呈现,甚至就是一个简单实用的活动区角。墙,支撑起幼儿精彩生活的各个侧面。

墙面立体呈现孩子的作品

墙上长出的大树真好玩

墙角风景独好

玻璃幕墙上的美术作品展

倚墙而设的“小画家”工作室

镂空花窗、软包墙,满满的生活轨迹

壁柜门上挂的、贴的都是孩子的作品

3.窗台上的风景

因地制宜设置,将窗台变成幼儿留恋的区域。这里是各种美工作品、小制作或建构作品的立体展示平台;是花花草草、乌龟小鱼云集的自然观赏区;还是各种活动辅助材料的专门陈列区。窗台,用巧妙的方式展示出幼儿生活的丰富内涵。

“民族大联欢”主题

“青花瓷”主题

4.角落里的风景

隐幽僻静的角落是孩子们的最爱,钢琴旁、桌子边、门背后、地面上都可因地制宜设置成一个个精巧的活动区域,为孩子们的生活增添无穷乐趣。

靠窗一角,温馨书屋

钢琴上方

利用空地设置的野营地

5.橱柜中的风景

橱柜,既可用来储放活动材料,又可巧妙地分割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成为地面的一种自然隔断。柜台,可以摆放延续幼儿兴趣的展示性作品;柜面,可以呈现内化活动规则的标识指示牌,可以放置隐含教育目标的支架式操作卡;柜边,可以悬挂促进师幼互动的记录本。

区角标识,因地制宜

按需组合不同橱柜,操作方便

“十字形”组合柜

记录本,取放方便

用宝丽板把柜子加高,空间更隐秘

作品展示,无处不在

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创设论文 篇2

一、以保障幼儿的健康为前提

健康是幼儿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幼儿园的日常管理、教学安排及环境都应以幼儿的安全健康为首则, 所以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理应以幼儿的安全健康为前提。

幼儿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因此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也应该兼顾这两个方面。其一, 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材料应该是安全的, 不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没有尖锐的角, 不使用含有过量危害人体健康物质 (如铅、甲醛、汞等) 的材料, 避免材料坠落的危险等;其二, 幼儿园墙面环境颜色要和谐, 构图安排要合理, 形象生动有吸引力, 墙面环境创设的内容要愉快轻松, 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和舒适感, 保障幼儿心理的健康。另外也可以创设一些可以进行情绪发泄的角落, 宣泄不良情绪, 保持良好情绪等。

二、以幼儿的年龄特征为依据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墙面环境的关注重点是不同的, 因此幼儿园墙面环境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创设。

1. 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 创设不同的、全面的具有侧重点的墙面环境内容

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内容只偏重于认知发展是不科学的, 还应该包括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社会化发展等方面。幼儿小班是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对于塑造幼儿规范行为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因此小班的墙面环境创设要侧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例如在区角入口贴上成对的“小脚印”, 请幼儿将鞋子摆放在“小脚印”上, 暗示幼儿该区角只能容下这些人, 帮助幼儿养成自觉遵守区角规则的习惯。对于中班、大班幼儿则要侧重创设幼儿社会性及促进认知发展方面的内容。

2. 对于墙面环境的颜色以及形象的选择也要因各年龄段幼儿而异

幼儿对于颜色的关注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 对于形象的关注呈上升趋势, 因此小班的墙面环境创设如果采用鲜艳明朗的颜色, 以及他们熟悉的卡通形象会更受欢迎, 更吸引他们的关注。但这种墙面环境要具有和谐、柔和的美感, 不论颜色还是内容都不要刺激幼儿的感官。随着年龄的增长, 墙面环境创设的重点也应由颜色转为形象。各年龄段的幼儿都倾向于关注自己比较熟悉的以及与自己或与自己的经验有关的事物。因此, 幼儿园的的墙面环境创设都应该注重与幼儿自身经验有关的内容。

三、避免创设形式的单一

1. 避免组织形式单一

避免组织形式单一就要避免环境由教师创设, 幼儿很少参与或是不参与的现象。研究表明, 幼儿对于自己参与的事物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会投入更多的关注, 因此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应打破传统的只有教师组织的形式,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这样可以引起幼儿更多的关注, 使墙面环境创设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幼儿的参与分为直接参与与间接参与。直接参与指幼儿直接动手操作参与墙面环境的创设;间接参与指幼儿不直接动手操作参与墙面环境创设而是通过与教师进行言语交流, 由教师动手操作。幼儿间接参与所创设出的墙面环境应能体现幼儿的思想观点, 墙面环境创设的内容与幼儿或幼儿的经验有关, 如将幼儿的照片或作品粘贴到墙面上等。由于小班幼儿能力较差, 一般以间接参与为主;中班采用间接参与、直接参与相结合的形式;在保障大班幼儿安全的前提下, 鼓励大班幼儿参与墙面环境创设。

2. 避免展现形式单一

避免展现形式单一就要避免传统的静态的展现形式, 动静结合。理论和实践证明, 动态的墙面形式会更受幼儿的喜爱, 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关注, 其价值的发挥较之静态的墙面环境也要大。所谓动态的墙面形式是指所创设的墙面环境内容之间有着内在联系, 有同一主题或相似主题, 如用连环画或游戏的形式创设的墙面环境, 呈现形式灵活机动, 使墙面“动”起来。动静结合的环境才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四、关注教育价值的发挥

具有美感的墙面环境能吸引幼儿更多的注意和喜爱, 但追求美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墙面环境教育价值的发挥。墙面环境应是承载教育信息的载体, 墙面环境的创设是为“教师的教”及“幼儿的学”服务的, 只有美感却没有教育价值的墙面只能是一种装饰。在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中不要过于偏重视觉效果, 追求美感也不忘记其教育价值的发挥。墙面环境具有多种教育价值, 可以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幼儿社会化语言的发展、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等。因此, 墙面环境的创设要关注环境的多种教育价值, 避免教育价值的单一化。

五、墙面更新要适度

幼儿园墙面环境长期得不到更新, 不仅会致使幼儿视觉疲劳, 而且还会影响其应有教育价值的发挥。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或是园所等级的评比或是为了追求新异而进行频繁的墙面环境内容更换的做法, 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 而且对幼儿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幼儿期正是幼儿秩序感养成的关键时期, 过于频繁地变换环境容易引起孩子的不安全感, 使孩子养成不稳定的心性, 不利于孩子坚持性和耐性的培养。因此, 幼儿园墙面环境的更新周期要把握好“度”的问题, 可以是一学期, 也可以根据幼儿园的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需要物质资源、资金的投入, 为了高效利用资源、节省资金, 在以保障幼儿的健康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可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将其转化成墙面环境创设的材料, 例如废弃的纸盘、扣子、光盘等都可用于环境创设。此外, 墙面环境创设材料可以回收循环利用, 这样可减少墙面环境创设所使用材料资金上的投入, 使得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更加经济化。不能及时进行墙面环境创设的幼儿园应调动教师墙面环境创设的积极性, 更新频繁的幼儿园也应调整更新周期、频率, 适当更新墙面环境可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更有益于幼儿的发展。

科学创设幼儿园墙面环境需要幼教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理念, 并不断更新, 先进的理念是指导实践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创设出充分发挥教育价值的幼儿园墙面环境。同时, 合理高效利用各种资源, 创设出经济型的幼儿园墙面环境。此外, 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 例如园所文化、幼儿园管理、园长观念、园所所在的地理位置等, 因此在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中还要充分考虑本园的现实情况。

摘要: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持久的影响, 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对环境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和影响进行了研究, 以求揭示其规律, 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的重要环境之一, 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其中最直观的、所占比重较大的便是墙面环境。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创设情况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创设的巧思 篇3

1 以幼儿为本的室外环境创设

幼儿园的外在环境不仅体现了本园的办园理念,还体现了幼儿园的文化氛围,以及教师的良好创新意识。幼儿园的外观环境就像人的脸面,要让孩子们喜欢,有亲切感,不仅要干净整洁,色彩协调,还要有幼儿喜爱的氛围。

光华道幼儿园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画成大型画板,将画板镶在活动场地的周围,优美的画面,稚趣可爱的动画形象和其展示的教育内容,不仅有艺术上的欣赏,还融入教育的内涵。

幼儿园楼体的颜色基于幼儿的角度进行设计,力求符合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对色彩的喜好,还考虑对幼儿美的感染和熏陶;同时广泛征求孩子们的意见,把大多数幼儿喜爱的颜色协调地用于楼体,将柠檬黄、橘黄和苹果绿进行巧妙地结合,在明快中透出和谐,让孩子们每天走进幼儿园就犹如进入一个童话世界,心情愉悦地开始一天的幼儿园生活。

2 与教研内容为一体的室内环境创设

幼儿园活动室是幼儿生活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室内环境对幼儿有启迪、潜移默化的影响。创设室内环境要体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探索,体现幼儿、教师、家长的参与与互动,体现新观念下多种经验、信息的整合,体现各种废旧材料的巧妙利用,体现教师的巧思与创新。

光华道幼儿园环境创设力求班班出特色,内容以教研活动为主线,把教学、环境、区域活动,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室内环境设计,将墙饰分为上下两部分。幼儿视线之上的墙饰以教师制作为主,与本班教研主题紧密联系,发掘、营造与教研主体相配合的教育环境,强调艺术氛围,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幼儿视线内的墙饰,为主题教育活动服务,以幼儿为主,充分让幼儿及家长参与进来,改变教师一手包揽的情况。

大一班从剪纸入手,开展《在剪纸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室内环境大到墙面,小到放纸屑的方便面纸碗,都体现了不同的剪纸风格,并且每个主体的墙饰的创设,不仅是课程内容的体现,教学活动的反应,更是幼儿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记录,也是教师成长提高的良好途径。她们采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出新颖独特的剪纸风格主墙饰,十二生肖彩色套色剪纸,采用软泡棉这种材料,丰富颜色进行巧妙搭配,呈现出很好的剪纸艺术效果;洗手间的卫生习惯养成的套色剪纸、童话故事的剪纸,吸引了孩子的眼光,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表达出一句句赞美。教师适时地引导:“是呀,可是我们活动室还有一面墙,我希望小朋友自己来做剪纸,看一看谁的手巧。”就这样通过环境,拉开了教研课题的序幕。

泥土的自然性、开放性、动态性、可塑性不仅对孩子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也为孩子提供了无限的想象和表现空间。大三班的教研活动就是以泥工为突破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为了让孩子玩得更开心快乐,教师准备了很多种的泥,并用泥做了很多种的画:废旧的竹帘子、竹筒子,用彩泥装饰成了竹泥混合挂饰,自然、淡雅、纯朴,挂在墙上别具一格;还利用接近泥性的纸浆制作了形状、图案各异的花瓶、挂盘;自己制作色彩丰富的面泥,捏成形态各异的花、树,让小朋友一起来学……这样的环境,既经济,又有范例的作用,还美化了室内环境,体现出教师工作中的创新和巧思。

3 废旧材料合理利用

各班不但以教研课题为主线创设墙饰,还开拓思路、创造性地利用很多废旧物品,变废为宝,既经济又美观。有的班以废布头为主要材料,制作的“美丽的船”不仅色彩搭配协调而且有立体感;“手娃娃”的5个娃娃神态各异,有的调皮地眯着眼,有的带着大大的眼镜,似个小学究……充满童心童趣。有的班以蜡染为主要内容,教师利用废的包皮布,自己设计既有艺术品位又有儿童情趣的蜡染作品,使幼儿置身于浓郁的民族传统艺术氛围之中。有的班以开心果、葵花子及各色粮食等自然材料制作粘贴画,既给幼儿以艺术欣赏,又能引起幼儿的创作欲望,启发创作的火花……

幼儿园室内外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篇4

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应是来源于幼儿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幼儿发展的过程,其成效应反映在促进幼儿发展的结果上。根据幼儿园物质环境向度的全方位考虑,我们再来细致地探讨一下如何更好地创设和利用幼儿园室内外物质环境。(一)幼儿园室内物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1.室内活动空间的合理规划

可根据各种活动的不同性质和功能进行区城划分,活动室需要有便于幼儿移动、建造、分类、创造、摊放物品、制作、实验、装扮、与其他幼儿一起活动、存放物品、展现作品以及便于个别幼儿、小组和集体活动的空间。

改造睡眠室为区域活动室,原活动室与可移动的睡眠室合二为一;利用走廊开设种植区域、动物养殖区域;将区域活动集中设置或分散设置,资源共享。.室内其他空间的创设与利用

墙面:应创造富有童趣化、艺术化,鲜艳明快的色彩墙面,最好有可操作空间,会给幼儿以亲切、喜悦、参与的感觉。所有的东西是根据幼儿的身高来设计的,这样便于幼儿观察和选择。一米以下,以幼儿装饰为主;一米以上,师幼共同完成。尽可能使用可变性强的软墙,可以随时对布置在软墙上的材料进行拆除、移动、更换等。

楼梯:要充分合理利用楼梯的墙面和地面,如靠右行走的规则脚印和幼儿作品展览等,同时要保证楼梯的安全扶手及防滑的表面,便于清洁。

天花板:可设置便于悬挂玩具的移动装置。

走廊:走廊的光线充足,可适当种植植物和摆放盆盆罐罐,并安放在能及时被观察的处所。

(二)幼儿园室外物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幼儿园室外物质环境的创设要合理安排空闲角落与场地,充分利用园内自然物,场地设置要富有变化,有平地、缓坡、土坑、阶梯、木屋、帐篷、迷宫、树丛等,幼儿在这样的场地上游戏,将获得自然而均衡的发展。另外,还可以提供轮胎、木桩、板条、水管等各种废旧材料和自然物,供幼儿创造组合,以引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和多元化经验,满足他们身心健康、认知建构、交往合作等方面的需要。地质地貌多样化。幼儿喜欢运用沙、水泥制品、鹅卵石和原木来建造雕塑、土丘、隧道、斜坡等,因此,户外的地质要包括沙地、水泥池、石地、塑料池和草地五类,地面要富于变化:有高有低,有凸有凹,有平面平地,有斜面,有阶梯。

场地划分区域化。基本分为器械区、游戏区、沙水石区、休闲区、动物区、植物区、生活学习区和科学观察区。

设备器械多功能化。如在玩沙区接入水管,玩沙玩水相结合;在沙坑区,两根绳挂起一块板就是浪船,沙坑又是安全软地面。

场地设置游戏化。场地上可以置放各种建筑材料以及废旧的设备和材料,最好有一间简易小屋储存各种工具。在这种场地上一般有教育者带幼儿开展各种自然活动,如建造小屋子、垒城堡、砌墙、种植、爬树、挖洞、挖水沟,饲养小动物等。

(三)幼儿园物质环境的材料投放

材料的量和质对物质环境的教育成效将产生重要影响。材料的互动性、多重特性、生命性与非生命性、强结构性与弱结构性、消耗性与非消耗性、资源性与工具性都要纳入选择范围中,同时在为幼儿选择物质环境材料时,还要关注到以下方面。

关注物质材料的自然性和地域性。材料一定要是幼儿感兴趣的、来源于生活的、符合地域特点的、随处可见易于搜集的。只有当环境适应幼儿的特点和需要时,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环境,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

关注物质材料的自主性和可操作性。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材料,自己决定操作的时间、进度、次数。幼儿能否主动与环境和材料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自主选择和使用的权利与条件。孩子自己选择材料,决定用材料做什么,能极大地激发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来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墙饰布置和材料的摆放要让幼儿恰好可看见、可触及并可方便取放,便于幼儿不断与之相互作用。

关注物质材料的探索性和互动性。环境和材料具有广泛的探索、想像、创造和求异空间,能激发幼儿不断地与其相互作用,积极地动手动脑。幼儿喜欢松散部件,因为他们可以对此进行控制,能摆弄这些东西,能进行创造想像。幼儿能通过改变环境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仅仅去适应环境与设施。所提供的物质材料要同时便于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互动。

关注物质材料的多样性和实用性。提供的物质材料数量应充裕、摆放有序、种类多样、形象有吸引力和适应各种发展水平的幼儿;要尽可能在保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利废利旧,本着节约的原则充分挖掘取之不尽的实用性强的各种资源。关注物质材料的目的性和教育性。教育价值隐含在幼儿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教师的知识、启发和引导是实现环境教育价值不可忽略的因素。

关注物质材料的针对性和层进性。幼儿之间存在着差别,他们发展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游戏发展的水平在同一年龄段的幼儿身上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创设游戏环境时既要考虑发展快的幼儿,也要考虑发展慢的幼儿,还要兼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材料要能满足幼儿当前的活动需要,适合各年龄段幼儿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环境创设实例 篇5

结合课程游戏化要求,我们以五大领域中的“艺术”领域为主题,创设了多个游戏区域,各区域的名称皆以梵高的作品名称创编而成,因此我们给他们共同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梵高的色彩”。

阿尔勒小城(建构区)

在本区域中,提供了太空沙、积木等材料。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学会简单的平铺、横排、顺接、垒高、加宽、延长接插等基本搭建技能。

星空下的乐队(音乐区)

在此区域中幼儿可感受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并通过发出的声音,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及乐感,同时体验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普罗旺斯花房(美工区)

本区域幼儿可用扭扭棒、油泥学做鸢尾花、编花篮等,引导幼儿主动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每月随着课程主题变化更换材料。区域中还增添了纽扣、鞋带、拉链、娃娃的衣服等材料,使孩子们感受到我可以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麦田里的密码(益智区)

本区域游戏材料有串珠子、钓鱼、七巧板、立体拼图、花样毛毛虫、缠线鱼等,通过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使幼儿的学习经验得到巩固,同时满足幼儿动手操作与学习交流的需要。

花园里的魔镜(表演区)

这是一个角色表演区,提供了各式各样的面具和服装,让幼儿在表演中学习人际交际的规则和技能,增进同伴关系,发展社会能力。同时幼儿在角色表演区里也能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活动,激发创造潜能,发展想象、表征能力。

夕阳下的播种者(语言区)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帮助孩子掌握翻书、拿书的方法,认识封面和封底的内容,养成对图书的爱护和安静阅读的好习惯。

幼儿园搞好色彩环境创设的途径 篇6

一、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确定主题的颜色

幼儿园要了解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需要温馨、 静谧的环境;中班需要愉悦、欢快的环境;大班需要以抽象的文字符号为支架的人文环境。

如, 以小班幼儿为例。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 刚入园时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 生活失去秩序感, 难免会有焦虑的情绪。 因此, 小班在班级环境上要营造温馨、静谧如家的环境, 首先在颜色上要定位好。 在颜色中粉色系最能营造温馨的氛围, 在粉色系里, 粉红和粉蓝搭配是最理想的; 或是粉红系列点缀白色, 或是粉蓝系列中点缀白色。

二、 根据主题中的某一个关健词来确定颜色

幼儿园环境主题确定后, 并不是所有主题的颜色就能自动生成, 这需要教师考察资料来进行确定。 根据主题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环境, 这样能够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例如, 在“ 民俗”主题中, 首先要凸显一个“ 俗”字, 还要能体现民间文化。要凸显“ 俗”字, 在颜色中首选红色和绿色, 最传统的图案就是红牡丹配绿叶。 在找准红色和绿色之后, 接下来就要剖析: 什么样的红色搭配什么样的绿色? 两种颜色在空间位置上各占什么比例? 如何使这两种对比色放在一起后变得调和? 显而易见, 淡绿配玫瑰红, 玫红配翠绿加白, 朱红对淡绿或大红颜色为主, 淡绿色为辅。 再结合色彩的初步知识得出红与绿是一对对比色, 要使对比色变调和就要采取以下策略:①一方或双方加黑、白、灰色以改变一方或双方的彩度; ②一方或双方各加对方的色, “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以求得类似;③通过一方或双方渐变缓冲对比;④以金、银、黑、白、灰色隔离, 即我们通常所说用这种颜色的笔勾画物体的外形, 就比较有鲜明舒畅的效果。

三、根据主题颜色确定其他颜色

环境是大课堂, 是看不见的老师, 而教师应该做的是让幼儿成为生活的主人, 为自己生活的环境付出智慧和能力, 成为自己的主人。 在环境色彩创设上应重视从认知、技能方面的发展, 也要重视环境色彩对幼儿情感的熏陶;更要重视精神环境对幼儿情感、品德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也就是说, 教师在环境创设上要力求各方面的颜色协调统一、形成合力、体现主题教育的整合力。

例如, 在我们开展主题活动的时候, 往往会出现以季节、昆虫、植物为主题的主题活动, 在深挖主题的同时, 教师也可以关注此类主题所蕴含的颜色。 如, 一提到秋天, 我们就会想起橙色、黄色, 即同种色配合。 黄色系列中有中黄、柠檬黄、偏黄色的橙色、偏红色的橙色, 等等。 根据这些我们来确定此次主题教育所需要的颜色, 秋天的季节特征就非常明显了。

四、 根据事物所处环境来确定颜色

现在, 幼儿园环境创设已不再是用简单的纸、胶水、剪刀、刻刀等工具进行环境布置, 而是一种多元材料合理配置完成的环境创设。 在我们提倡注重优美、环保、低碳环境的同时, 也对色彩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以我们兰铁第三幼儿园为例: 我园周围长了很多爬山虎, 到了夏天, 我们开展了爬山虎的科学活动。 在孩子们认识完爬山虎以后, 我们把爬山虎摘一两枝, 插到教室中让幼儿继续观察:让爬山虎放在教室的哪个地方呢? 和什么搭配在一起更能凸显它的教育价值呢?于是幼儿仔细回忆爬山虎的生存环境, 最后得出爬山虎和墙壁搭配在一起最适合。 这样的搭配就具观赏性、艺术性了。

五、运用颜色特质, 创设互动性环境

在了解颜色的特质后, 在创设互动性环境时, 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创设“ 心情表达墙”, 所用颜色除了红、黄、蓝三原色 (三种颜色分别代表不同情绪) , 还应有黑、白、灰 (代表需要他人的帮助) 、中性色, 在幼儿根据自己心情随意涂鸦后, 还应引导幼儿在释放自己情绪的同时, 又有一个新的心情来面对每一天; 或者通过幼儿艺术作品中的颜色来分析他这段时间的心理活动, 以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

综上所述,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色彩的搭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幼儿园园所文化、品质的代表。 遵循颜色的搭配原则, 才能使幼儿园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富有生命力, 才能使环境和幼儿互动。

幼儿园特色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 篇7

一、创设独特的环境

特色活动的首要特征就是独特性。相对于幼儿园的常规性活动而言, 特色活动在内容、环境创设、开展方式等方面都是显著不同的。例如在幼儿园中每日进行的“自然角”区角活动, 它的内容主要是幼儿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 为幼儿提供观察、自由管理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使幼儿能够获得有关自然的认知和直接经验, 其活动范围也只是在教室的一角或者是延伸到教室的走廊上;而特色活动则主要是借助幼儿园的独特优势开展起来的活动, 例如在农村地区开展的种植蔬菜的活动, 幼儿园在园内或者园外有大片土地用来种植, 幼儿不仅仅是简单的观察, 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动手, 了解更多的蔬菜种类, 经历蔬菜的发芽、开花、成熟和采摘等一系列过程, 从中体会农村种植生活的乐趣, 这种特色活动的具体目标与常规性活动的目标是存在差异的, 但是我们也应当明确两者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 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创设特色活动的环境时, 幼儿园应当既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周边环境, 又要放开手脚, 善于挖掘, 大胆创新, 使特色活动的环境创设具有独特性, 体现出与常规性活动以及其他幼儿园不同的地方。例如坐落在高档小区中的配套幼儿园, 幼儿家长文化素质较高, 有的家长甚至是留学归来的, 这时幼儿园就可以将英语方面的教育活动作为本园的特色, 创设简单、富有形象性的外语环境, 既利用了小区优势, 又满足了幼儿家长们的需求。

创设独特环境, 使幼儿园特色活动富于自己的特点, 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但是我们也应避免为了独特而独特的误区, 有些幼儿园为了追求“与众不同”, 长期将特色活动作为主要活动来开展, 本末倒置, 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教学, 而且严重损害了幼儿的发展, 应当予以避免。

二、创设开放的环境

利于幼儿发展, 使其获得真正的活动乐趣的环境一定是充分开放的、自由的, 不应当“闭门造车”, 因此在主体、空间等方面都应体现出开放的理念。

1. 主体上的开放

在幼儿园教育竞争激烈的今天, “推陈出新”, 大搞特色教育成了幼儿园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赢得社会青睐的重要手段, 然而很多的特色教育、特色活动却演变成了幼儿园小朋友的“特殊经历”“额外才能”。幼儿园大打“特色牌”, 很多特色活动也被打上了一个“少数人的权利”的标签。然而, 幼儿园的特色活动内涵不应该如此狭隘, 它所针对、面向的应该是幼儿园中的每一位幼儿, 应该是全体幼儿全程参与的一种活动。

2. 空间上的开放

幼儿园的特色活动大多是在某一地域风俗、传统或者周边社区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并开展起来的。尽管幼儿园是幼儿开展各项活动的主要载体,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幼儿园地小、特色资源缺乏等不足也同样制约着很多特色活动的开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周边特色环境资源可以带来很多益处:一是可以让幼儿拥有更加丰富的活动体验, 开拓了幼儿的视野。例如各地空军蓝天幼儿园开展的“小小战斗机”活动中, 教师在幼儿园内只能采用图片介绍、制作战斗机模型、展示幼儿制作的“小小战斗机”作品来组织开展活动;一旦走出幼儿园, 进入军营参观时, 幼儿的体验就大大增加了, 可以真正触摸战斗机, 认识多种战斗机类型, 甚至可以亲自去战斗机里体验一下。二是加强了幼儿园与外界的沟通与合作, 幼儿园也可以借助社会上的资源作为教育资源。空间上的开放不仅可以让幼儿接触到丰富多彩的外部环境, 也可以促进幼儿与外部各领域的人才、专才进行互动, 增加了幼儿的知识, 提高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创设探索性的环境

在幼儿园中, 除了“一般性”的常规活动之外, 特色活动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很多幼儿园就将此看成是自己幼儿园“大放异彩”的筹码, 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开展, 但是伴随幼儿园重视的同时, 我们也会看到很多不和谐的现象, 幼儿园为了活动而活动, 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在活动成果的展示上, 拍照、组织外界人员参观, 使得活动不是幼儿真正幸福享受的, 反而成了教师、幼儿的累赘。

我们应当明确的是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就是要能激发儿童探究的兴趣, 给儿童提供更多自由发挥和学习的空间。[2]在开展特色活动时, 最重要的不是活动光鲜的外表, 不是外界的简单褒奖, 而是我们的幼儿是否真正参与其中, 是否成为了活动的主人。为此, 我们在进行探索性环境创设时, 可以采用以下的策略。

1. 提供特色活动环境的可操作性

幼儿能够参与到其中, 并乐于参与其中。很多教师注重活动表面, 往往喜欢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成品, 但是幼儿在面对成品时既缺乏欣赏的能力, 又无法操作、摆弄。那么这些成品最终沦为摆设品, 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提供物质材料时, 既要提供成品, 让幼儿欣赏作品的美, 引发幼儿的兴趣, 又要为幼儿提供半成品或者各种原始材料。例如有些幼儿园可以在所处地域或社区开展的有关刺绣等特色活动时, 向幼儿展示手艺人精美、活灵活现的绣品, 还可以号召幼儿向艺人们“学两招”, 在幼儿的兴趣、好奇心被激发起来时, 为幼儿提供安全的刺针、多种颜色的棉线或者丝线, 这样就避免了幼儿直接上阵而被困难吓退, 幼儿自然就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尝试、操作。

2. 特色活动环境的创设要体现层次性

幼儿园特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全体性, 一般强调全体幼儿参与、全程参与。但是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存在较大差异, 如果给所有幼儿提供相同的环境、相同的操作材料, 势必会出现适合稍大幼儿而对于较小幼儿来说困难的材料, 或者是适合年龄较小的幼儿而导致较大幼儿兴趣缺乏的现象。因此, 在提倡特色活动面向全体幼儿的今天, 教师应当使特色活动更好地成为全园幼儿的共享资源。

(1) 合理选取、大胆舍弃。对于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 教师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 根据自己所在的班级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发展水平选取适合幼儿的或稍稍超出幼儿水平但又在“最近发展区”的材料。对于远远超出幼儿能力范围的材料, 教师应当果断舍弃。例如在农村幼儿园开展“我与植物共同成长”时, 作为小班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多去植物园观察, 为幼儿准备小篮子, 去采摘果子, 也可以让幼儿给各种果实分类, 而不是为幼儿准备刻度尺、小秤让幼儿测量果子的长度和重量, 因为这些已经超出了小班幼儿的理解范围, 不适合幼儿的探索水平。

(2) 对材料进行稍加改造。在为幼儿选取合适的材料时, 教师除了大胆舍弃, 更应灵活动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将材料进行实用性改造, 将现有材料进行变更, 改造成为适合幼儿探索利用的材料。例如在山区幼儿园开展“神奇的竹子”系列特色活动时, 小班幼儿对大班的哥哥姐姐们制作的“竹子高跷”非常感兴趣, 但是怎么尝试都不能前行, 这时教师察觉到幼儿兴趣很高, 便号召小朋友一起将“竹子高跷”削短, 固定在泥土地上, 成为适合幼儿的“走木桩”游戏, 使幼儿在简易材料中获得游戏的满足。

3. 营造宽容、支持的氛围

宽容能构造一种具有信任感的心理环境, 产生相互支持的凝聚力, 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氛围。幼儿年龄小, 对于教师的态度是非常敏感的。对于幼儿在探索中犯的错误, 教师保持接受、理解的态度;在幼儿探索遇到困难、疑惑时, 教师给予引导、支持, 好的心理环境在幼儿享受活动的快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袁爱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幼儿园英语语言环境的创设 篇8

【关键词】幼儿;英语教育;语言环境

3~6岁幼儿处在人一生中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时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完全凭借听、说来发展提高,这同样为幼儿学习第二种语言提供了可能。因此利用多种渠道,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幼儿的外语学习十分重要。

一、发挥园所优势,在日常生活将英语潜移默化

语言是在不断地听、说、模仿、使用中丰富提高的,特别是幼儿的外语学习,如果没有一个连续、经常的语言环境刺激,学过的东西很快就会遗忘,因为幼儿没有认、说能力。而幼儿园进行英语教育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幼儿从早8点入园到晚4点离园,8小时全部生活在园所,教师与幼儿一起学习、游戏、生活,可以使幼儿在教师反复说、反复使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自然中去掌握。如:早上来园,教师用英语问“ Good morning ×××”,幼儿听上几天就学会了,并能模仿回答“Good morning teacher”。每到洗手时教师用英语要求“Please Wash your hands”(请你洗手)。在吃饭时,教师介绍饭菜,告诉幼儿米饭(rice)、鸡蛋(egg)、西红柿(tomoto)等名称,诸如请喝水,请拿水杯,请收玩具,上床睡觉等,幼儿不用刻意去学,天天听好几遍。这些需要在专门教学中学上很长时间的大量词汇、句子,就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听熟了,记住了,并学会使用。

二、注意英语在各项活动中的使用,培养幼儿运用英语的能力

外语学习关键一点在于经常使用,在使用中达到脱口而出,成为一种能力。因此,我们要注重幼儿在各项活动中对英语的使用与练习。如:户外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是由一群幼儿问“老狼、老狼几点了”,可以由老师当狼问幼儿时间,幼儿从1点开始回答当说到12点时,狼开始转身追逐幼儿,目的是练习幼儿四散跑的能力。游戏语言就是简单的一句日常生活用语:“现在几点了?”(What’s the time?)这个游戏是幼儿熟悉而喜爱的, 于是,教师改用英语让幼儿玩《What time is it,wolf》。仅此一句话在一遍游戏中重复12次,让孩子轮流当狼,用英语从1说到12报时,这样句型、数字、时间很快都被理解、学会了。再如,在“娃娃家”的活动中 ,在学习了一些待人接客的句子后,教师每天到娃娃家当一会儿客人,引导幼儿用英语说“请进”、“请坐” 、“请喝水”、“请吃糖”、“谢谢”、“不客气”等等,这样幼儿所学语言在游戏生活中得到巩固、练习, 久而久之,培养了幼儿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并解决了那种学时才说,上课时才用,平时放置脑后,容易遗忘的弊病。

三、利用电化教育手段,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语言刺激

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手段,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同样有着其它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电教手段能帮助我们克服幼儿园有限的时、空的限制,提供给幼儿更多的信息刺激,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时,电教手段的优势在于有影可看,有声可听,悦耳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符合幼儿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水平。因此,我们在早晨幼儿入园或户外体育活动、室内自由活动时放一些欢快简单的儿童英文歌曲、对话,让幼儿边玩边听,不占用幼儿任何活动时间,幼儿在反复听的过程中,学习了语音语调,建立了语感。磁带中尽管有学过的,没学过的,但听多了,脑子里有了深刻的印象,一旦学到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掌握起来相对容易多了。另外,我们利用电化手段进行教学中难点的突破,如: 在学什么东西在什么上面,什么东西在什么下面on和under的用法时,教师设计了“小动物捉迷藏”这一活动,利用投影仪,使用复合片和抽拉片的方法,让小动物分别藏在床下、桌上、椅子下、书下等。直观、形象和可爱小动物的游戏,使幼儿很快区分了on和under的意思和用法。而利用电视录像选择适合幼儿的教材内容放给幼儿看,在画面与音乐、情景与对话的共同作用下则提供给幼儿一种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加之录像机的可控性,可重复性,对幼儿的英语学习有很大帮助。

四、创设情景环境,激发幼儿主动学习英语

幼儿英语学习主要途径来自说和交往,良好的物质环境,在其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这里所讲的物质环境主要指教师根据幼儿英语的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一定的情景画面、活动道具和动手材料,在观察、操作、游戏中,引发他们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

1.利用墙面布置

墙面布置是幼儿园环境中面积最大,最为醒目的画面。它如同一幅幅大的广告,浓缩着教育内容和目的,给幼儿以直接的刺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我们在室内、楼道、盥洗室等地,根据不同的场所设置不同的画面,写上相应的英文句子。如:幼儿饭后在楼道内散步,我们画上几个小脚印,写上Go for a walk(散步);在图书角画有一张嘴,上面竖着一个食指下面写有Please be quiet(请安静),在洗手池上面画有小朋友洗手和小水滴,水滴上写有Please wash your hands(请你洗手)等等, 这些有趣的画面,幼儿虽然不认识上面的字,却知道是英文,看到时就会引起对英语的反应,画面都在无声地给幼儿一种英语提示。

2.创设英语角

英语角是一个让幼儿通过对图片、实物、头饰、贴绒等物品的摆弄和操作在游戏中运用英语的一个区域。教师的作用是投放材料进行引导。如:小班在学过苹果、桔子等水果名称后 ,教师可以设置一棵树,在一边放些未涂色的水果卡片,幼儿涂色后用曲别针挂在树上,幼儿一边操作,一边说,英语得到反复的练习,而涂色的能力同时得到发展。有的幼儿在过程中会问桃子怎么说,西瓜怎么说,教师便教给他们,这样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英语角有趣可操作,也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场所。

3.设置游戏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英语学习中,寓教于娱,发挥幼儿无意注意的特点,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从而掌握语言。如在学习猫、狗、老鼠、鸭子、兔子时模仿小动物的声音,玩扮演小动物的游戏,让幼儿能将自己当作其中一种小动物,切实融入动物的学习中。

这些实践告诉我们,幼儿园进行英语教育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创造一个好的语言环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欢乐和兴趣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吴冬梅.《幼儿园室内环境的教育价值及其创设》,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2]冯惠燕,蔡秀萍等.《幼儿园双语教育环境的创设》,幼儿教育,2007年Z1期

[3]袁爱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1月

[4]《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指导》编写组.《幼儿英语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0年8月1日)

幼儿园环境创设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体现幼儿与教师合作的过程,教师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本学期我们将从主题环境、区角环境、自然角环境、班级表征墙的创设以及家长园地五个方面来创设班级环境,从幼儿的角度来考虑,尽可能的提供各种操作性、探索性的环境来满足幼儿不同的需要。

二、环境创设的目标及具体要求

(一)主题环境的创设

主题墙饰的创设中要努力调动幼儿的“三性”,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有效地调动幼儿的“三性”,关键在于让幼儿真正成为墙饰的创作者和设计者。在创设主题墙饰中要注重幼儿自己动手创作,亲身体验,这有利于拓展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幼儿自我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求知欲,从而取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主题环境是根据我们主题的实施而变化的。在每一个主题开始时,老师、孩子、家长都会一起收集资料,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把收集的部分资料布置在主题墙上,供幼儿欣赏和自由讨论,并从中获取知识,激发探索的欲望。要让孩子生活在一个美的环境中,幼儿才能身心愉悦,因此在强调幼儿参与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墙饰的美观,这就需要教师对主题墙版块的设计和适当的修饰。

另外,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要特别突出废旧材料的利用情况,要求美观、实用。

(二)区角环境的创设。

首先,本学期区域数量要求,能满足全班幼儿的需求。(继续加强美工区和语言区的创设力度。)

其次,本次环境创设活动要继续突出美工区和语言区,要两个区角之间有互动的材料。

再次,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来投放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和主题相结合,随着主题的改变而适当的增减材料。

最后,要求材料耐用、持久,避免成为摆设,要以确实能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并使幼儿在区角中能有所收获为标准。

(三)自然角环境的创设。

本学期,自然角不但有欣赏类的,还有幼儿自己种植类的,要求种植种类是幼儿熟悉的植物并且种植方式要多样(比如有水生、土长等各种方式),目的是让孩子们在自然角中从种植豆豆、管理豆豆,用图片或图示等形式来记录豆豆发芽、长叶的过程等方式,来掌握种植的方法以及管理的方法,从而了解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

(四)班级表征墙的创设的变更。

班级表征墙仍是以幼儿的作品为主,内容紧扣安全教育的内容进行,要求级部间有区分,能体现出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表征水平。

(五)家长园地的创设。

在家长园地墙饰的布置中,要求版块多样,内容适合,有吸引家长的眼球,避免成为摆设。总体要求美观大方。

三、环境创设的具体措施

1、让环境创设中的主题墙饰“说话”,体现网络主题的特点,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环境创设,每一个主题都要呈现孩子在主题活动中产生的作品,突现环境创设的动态化,为孩子间相互学习,欣赏创设平台。

2、继续有创意的把家教宣传栏做的更好,能图文并茂的正确传达教育信息,展示家长的意见,把幼儿园的工作及时传达给家长,让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在第一时间内认识与了解。

3、让班级与区角的材料与幼儿互动,材料要定期更换,与主题相符。

4、利用教室的一切空间,让每一方空间“说话”,让每一处环境“说话”。

四、研讨活动的实施过程

1、活动通知

园方根据教研计划安排提前一周发出环境创设研讨的通知,并通知到班级做好准备。

2、教研组组织学习环境创设的相关材料(由教研组长搜集)

3、各班级制定详细的环境计划

请班级老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从环境的主题墙饰出发,详细阐述室内各个墙面的环境创设情况,然后,对班级的区角也进行阐述,把每个区角创设的投放材料表述出来。

4、组织人员(业务主任、各班班主任)进行现场观摩并做好记录。

5、教研组进行研讨

由教研组长组织各组人员,针对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分析,阐述存在的问题以及活动中的亮点,然后进行小结并提出下一阶段整改的措施,使活动能够真正地动起来。

6、写出反思

为了吸取经验,总结问题,要求各班教师写出反思。以上就是我园的环境创设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0一五年三月

后附

1、活动通知、各班计划、反思、照片。

探析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篇10

物质环境的创设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仅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还增添了孩子们的活动空间, 为他们创造了快乐。幼儿园的物质环境需要依据幼儿的性格特点和教育内容来设定, 而教学内容要依赖于幼儿的教学目标和幼儿的实际接收能力来设定。教学的方方面面都要坚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原则, 灵活地变换活动形式。物质环境是教学环节中首要考虑的因素, 建设幼儿园之初, 就要注意为幼儿的活动建造多种形式的活动空间, 确保孩子能够自由地享受活动的乐趣。物质环境的构建必须符合安全、卫生和健康的基本要求, 注重幼儿教育价值的实现。幼儿的学习过程是探索发现的过程, 这些活动都要在特定的物质环境下开展, 所以完善的物质环境就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

二、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和利用的措施

1. 物质环境趣味化, 构建快乐幸福的课堂

幼儿园的室内空间环境包含了三个方面, 就是墙面、地面和空间。三个方面相统一是物质环境建设的关键。地面的颜色, 墙面和空间事物的饰物是室内物质环境的主旋律, 也是确定物质环境基调的三个法宝。整合地面、墙面和空间资源是空间环境最基本的构成, 只要这三者融合为一体, 不排斥不矛盾就意味着空间环境创设的基本成功。空间环境和谐是构建快乐幼儿园的保障。快乐的氛围通常是指趣味性,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 迎合孩子的天性, 满足孩子的需求, 又能保证孩子在玩中学到大量的知识, 这是幼儿园建设的主要目标。

2. 合理规划物质环境, 营造和谐温暖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依据环境的差异性分为喧闹区和安静区。幼儿的成长环境既需要热闹又需要安静, 很多幼儿园忽视了活动区域的划分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应该避免将喧闹区和安静区安置在一起。比如有的幼儿园, 阅读区和音乐区安排在一起, 影响了孩子的阅读, 导致孩子厌烦阅读。因而教师应该根据学习内容和幼儿特点的差异性, 合理地规划和安排幼儿的活动区域, 保证喧闹活动区和安静活动区共同进行而不冲突。此外, 幼儿活动空间的大小等安全因素也是教师不能忽略的因素。合理的物质环境划分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幼儿园的整体布局是幼儿园建设的关键, 教师需要认真地划分物质环境, 为孩子创设安全可靠的成长环境。

3. 丰富环境形式, 创设多姿多彩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中设有各种样式的材料, 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模型。这些材料大多是无生命的, 无生命材料的优势在于可以触摸, 不易损害, 但是无法让幼儿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因而布置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 多放置一些有生命的花草和鱼类等。通过种植花草和养殖鱼类, 能够为孩子提供自然的环境, 让孩子切身地感受生命的美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给植物浇水, 给鱼类喂食,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增强幼儿坚持的品质。同时这些有生命的材料还能成为幼儿教育的课程资源, 将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比喻成人的成长过程, 培养幼儿热爱生命的意识, 帮助幼儿理解生命的内涵。

三、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和利用的价值

1. 物质环境能够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

孩子与成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个人的需要更是有较大差异, 是我们成人无法理解的。在我们成人的生活环境中, 孩子的需要很难得到满足, 因此, 了解孩子的需要, 并创设符合他们需要的物质环境。只有在他们的物质环境中, 孩子们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充分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经过长期地探索, 我们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要有了一定的了解, 并创设了许多较为理想的物质环境。譬如, 我们了解到小班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还比较强, 希望时刻都能看到父母。我们针对孩子的这种需要, 向小班孩子的父母要了些他们的生活照以及家庭合影, 做成海报张贴在室内的墙上, 使孩子们时刻享受到家庭的温暖。中班和大班的孩子逐渐适应了与小伙伴玩耍, 尤其是男孩逐渐开始喜欢玩具枪、飞机、坦克等军事设备, 于是我们在幼儿园的场地上创设了CS模拟训练场, 使孩子们尽情地享受儿童时期的游戏乐趣;小女孩开始喜欢布娃娃等, 我们准备了很多布娃娃和小衣服, 小姑娘们很快就把布娃娃打扮成了一个个漂亮的小伙伴。

2. 孩子在适合的物质环境中能够获得成长的启示

适合的物质环境能够启发、引导孩子们向着健康的成长方向发展, 培养孩子们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以及正确的生活习惯, 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 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这时候我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就能很容易地培养起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在视野的不断扩展中, 孩子们就逐渐成长起来了。比如, 有一天下过大雨后, 在幼儿园附近的池塘中响起了青蛙的叫声, 孩子们都好奇地问青蛙是怎么来的。我们抓住这个契机, 从池塘中捉了几只青蛙和蝌蚪放在院内的水池中养着, 开始孩子们都好奇小蝌蚪为什么总跟在青蛙后边游, 慢慢小蝌蚪长大了, 逐渐变成了青蛙, 孩子们惊喜地叫着、嚷着, 原来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啊!孩子们只有亲身经历了周围事物的变化, 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成长的乐趣, 收获生活的经验。

摘要:物质环境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主题活动背景下, 实现幼儿园物质环境对于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 应该做到:让物质环境达到和谐与趣味共存, 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并预留一定的“行动空间”。

关键词:物质环境,幼儿园,创设和利用

参考文献

[1]谢全霞.浅谈幼儿文学的语言[J].黑河学刊, 2011 (1) .

[2]王泽香.浅谈幼儿园室内体育活动的开展[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 2007 (2) .

[3]王川.简单的幼儿文学与幼儿文学的不简单——论学前专业高职生应确立合理的幼儿文学观[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0 (2) .

[4]卡洛琳·爱德华兹著, 罗稚芬译.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人生职业下一篇:模具数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