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与矛盾三篇

2024-08-13

现象与矛盾 篇1

关键词:中部崛起,政策矛盾,政策系统,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充斥着各种矛盾与冲突, 这牵涉到公共政策的一个基本范畴———政策矛盾。政策矛盾, 指政策体系的统一体中各要素之间, 政策运行的统一过程各环节之间, 以及政策系统与政策环境之间的相互差异、对立、甚至冲突的现象, 和他们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1]。本文以政策矛盾为研究对象, 研究中部崛起过程出现的矛盾与问题, 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

一、研究中部崛起过程中政策矛盾的必要性

中部地区, 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 国土面积103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3.6亿, 是中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继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 中部崛起成为又一重要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更需要代表区域整体利益的地方政府来发动和推动[2]。中部崛起过程中, 政府扮演着主导角色, 而管理公共事务、配置公共资源、分配公共利益的各项政策则是政府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基本手段。然而, 由于社会问题复杂、利益不断分化与冲突以及协调机制不完善, 使得中部崛起战略的各项细化政策在重新分配与调整社会利益的过程中, 与其系统内外各要素发生冲突, 导致实施过程矛盾重重。中部崛起过程中, 各自为政、政出多门、新老政策打架、此政策与彼政策撞车、小政策与大政策抵触等情况屡见不鲜, 影响了各项政策效用的发挥和政策体系整体功能的优化, 成为中部地区迅速崛起的障碍。

二、中部崛起过程中政策矛盾现象分析

中部崛起过程中, 存在大量政策矛盾。由于缺乏长远发展规划, 前后政策之间矛盾;各省份、地方、部门政策之间的矛盾;各地发展重工业政策与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矛盾等等。概括起来, 中部崛起过程的政策矛盾, 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1. 前后政策之间的矛盾。

例如, 安徽省的城市群战略定位频繁更改。2004年, 合肥提出“9+1”城市圈发展战略;2006年2月, 安徽省提出“加快建设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加快皖江大发展、促进皖北大开发和皖西快发展、促进皖南大开放”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2008年又提出建立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区域规划;2009年底, 宣布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 涵盖了安徽的十个城市。城市群规划战略不断改进、发展成熟, 值得称赞;但定位不准、前后不一致、缺乏长远规划、政策缺乏权威性与稳定性, 导致城市群战略难以有效实施。

2. 中央和地方的政策矛盾。

例如, 各地招商引资政策与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矛盾, 表现为:中央提出的一些环境政策, 往往得不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特别是它与地方政府某时期调控经济的重点目标明显不符时。再如房地产政策, 目前突出的问题是, 中央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但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土地财政收入, 有意无意地歪曲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 房价屡屡暴涨。地方利益分化, 地方政策与中央政策目标不一致甚至冲突, 使中央政策很难落实到位。

3. 各省份、地方之间的政策矛盾。

中部崛起战略初提出时, 就曾出现“诸侯纷争、狼烟四起”的局面:中部六省各行其道, 力争做“中部崛起”的领头羊;省会城市各自宣传自己的文化特点, 争做“龙头城市”, 展开闻名全国的中部“龙头之争”。中部地区各自为政、自谋发展的状况制约和抵消了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政策效应, 中部各省之间竞争大于合作, 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离心化”发展趋势:湖南向南发展、安徽向东发展、江西对接长珠闽、山西融入京津冀等, 中部地区难以“抱团发展”, 形不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3]。

4. 部门间的政策矛盾。

例如, 湖南省长株潭公交一体化因部门利益难以平衡而迟迟无结果。在1999年, 湖南即推出公交同城规划方案, 但一直未能落实到位。株洲和湘潭之间的车程仅需10多分钟, 长沙到两地也不到半小时, 可是三地居民往来仍需换乘长途客运车辆。有关负责人表示, 城市公交不以盈利为目的, 由城建部门主管;而长途客运以盈利为目的, 由交通部门主管。如果把目前三地间的长途运输改为公共交通, 则会涉及相关部门间的利益调整。

三、中部崛起过程中政策矛盾现象的原因分析

中部崛起过程中产生政策矛盾现象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缺乏全局发展意识。

其一, 各省份、地区、城市缺乏长远发展规划, 争相实现崛起而又急于求成, 过于追求眼前利益。发展规划、产业布局等缺乏统筹规划, 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效率低下、不合理的短期化行为等问题严重存在。其二, 中部各省、地方政府协调发展意识薄弱, 各自为政、自谋发展, 在经济发展中极力寻求各自突破口。各地的发展规划往往以自身为中心搞重复建设, 建成“小而全”的经济中心, 不能实现区域内资源和要素的整合、产业和企业的重组、基础设施的共享、环境保护的联动等。

2. 地方利益分化。

其一, 中央与地方利益存在差别。中央政策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 而地方政府所代表的地方利益则具有双重特性:既要服从中央, 又要代表本地区利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差别以及地方政府利益的双重特性, 导致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4]。其二, 地方利益分化。行政区分割导致不同行政区域的政策和制度之间相互冲突与矛盾, 形成了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为了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各政府部门寻求的不是合作而是相互竞争的策略, 政策之间不是协调而是相互矛盾。

3. 体制不健全。

行政体制的束缚, 市场机制不完善成为中部地区迅速崛起的严重障碍。由于行政区划制度的约束和地方狭隘利益驱动影响, 中部地区资源被划分为条条块块, 无法以市场为主导进行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区域范围内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得不到体现。地方政府往往代替市场机制, 利用种种非市场手段保护本地产品在本地市场的地位, 限制外地产品进入;同时, 为了更多地引进外资, 各地纷纷在引进外资优惠政策上过分竞争, 甚至相互倾轧。

4. 利益协调机制不完善。

中部各省份、地方、部门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诱导下, 在政策与行为上都会存在机会主义倾向, 而目前中部地区的利益协调机制与约束制度尚不完善, 很难维持各政策系统和政策体系的关系协调。对中部地区来说, 协调发展从长远看虽可实现共赢, 却也要支付成本。由于各地在整个合作体系中承担的分工不同, 所获得的收益也存在差异, 某些地方短期内必须放弃一些产业, 其暂时利益会减少。当总体利益得不到合理分配, 或少数地方因合作带来的局部利益受损而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补偿时, 则会背弃合作, 产生矛盾。

四、中部崛起过程中解决政策矛盾的对策

1. 强化中部地区全局发展意识。

其一, 各省要克服长期存在的官本位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树立“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 确立全局观念与整体意识, 以整体利益为重。其二, 要立足长远利益, 以高起点、高标准, 超前眼光和思路做好总体战略规划, 为未来发展留足、留够空间, 保证中部崛起各项政策前后连贯性, 进而确保其权威性、稳定性。其三, 在协调发展意识的形成中, 新闻媒体可发挥其重要作用, 通过媒体对“中部崛起”战略构想的大力宣传, 促使有关各方在区域共同利益上达成共识, 增强中部地区的内部联系和凝聚力[5]。

2. 构筑中部地区经济圈, 形成中部地区利益共同体。

中部地区要尽快建设一个规划、制度、政策相统一的中部地区经济圈, 反对地方保护主义, 消除贸易壁垒, 以贸易为纽带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形成中部地区利益共同体, 并强化其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当然, 中部地区经济圈不是各省经济之间简单的叠加, 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彻底打破行政区划的传统概念, 把原本分割的经济利益联结在一起, 保证各种资源流动的畅通无阻, 才能促进中部迅速崛起。

3. 深化体制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政府部门间交流合作。

其一, 要加快体制改革,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 打破省、地区、行业、部门、所有制的界限, 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 积极参与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其二,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通过规范政府行为, 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行政协调, 营造中部地区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意识, 改进政府服务方式,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 增强省市之间政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4. 建立与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其一, 通过协商、谈判以及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组织等方式, 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对区域共同利益达成共识。目前中部论坛、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部地区崛起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等, 均能起到协调区域利益的作用。在此基础上, 应建立更多政府间联席、对话机制和交流平台。其二, 对市场开放、技术开发、信息共享、自然资源利用、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准则等区域整体发展问题所达成的共识, 应以制度性的规则来保证, 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 并有正式的执行机制, 以此体现出较强的约束力, 进而完善利益协调的长效机制, 减少政策矛盾, 实现中部崛起。

参考文献

[1]刘永庆, 吴元其.政策矛盾现象初探[J].理论建设, 2009, (5) .

[2]卢珂.中部崛起中的地方政府治理创新[J].创新, 2009, (2) .

[3]许涵, 彭迪云, 姚群.促进中部崛起的经济一体化战略与实现机制初探[J].求实, 2009, (8) .

[4]杨连强.利益差别与政策博弈: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另类解读[J].重庆社会科学, 2006, (7) .

浅谈文学作品中矛盾表达现象 篇2

关键词:矛盾表达;文学作品;修辞效果

作者简介:程金垚,1993年出生,女,山西省祁县人,汉族,渤海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2

我们经常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遇到一些“矛盾”的词语,其实,这也属于一种修辞手法。早在《韩非子 难一》中,就出现了“矛盾”一词,用“矛”和“盾”两种兵器形象地阐释了逻辑上的自我否定,无法自圆其说。那么矛盾表达中的“矛盾”即是指用一组或多组前后有意打破常规,用矛盾或不协调的词、短语、句子来进行互相修饰,限制或搭配以形成强烈对比来寄托深厚意蕴的一种表达方法,这种表达具有非常强烈的修辞效果。那么对矛盾表达有所了解的话,对于作品的理解把握,以及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下面体会一下矛盾表达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运用:

一、古代作品中的矛盾表达及效果展现

《孟子》与《道德经》这两部书为我国先秦时代的代表作,书中涵盖了众多古人智慧与文化精华,其中玄妙之处至今仍给我们以启迪。这两部著作中对于矛盾表达的运用即是玄妙之一。

我们能够看到《孟子》中“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它说明了“无为”和“有为”之间的一种看似矛盾相反的关系,但是其结果却可以从一个极端到达另一个极端。用矛盾表达的方法描写了复杂的思想活动,给人以神秘莫测的表达效果。《孟子》的《尽心章句上》有“其进锐者,其退速”。此句则与“欲速则不达”有异曲同工之妙,用矛盾表达展现了“过”的弊病。《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认为人会在有忧患意识中很好的生存发展,但在安逸享乐中却会走向灭亡。这句话字面意思虽有悖于逻辑,但深究其真正思想却发现,区区八字揭示治国精髓之所在,不可不谓妙哉。

在《道德经》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认为福祸相依,这是一个矛盾转化的过程,用这种矛盾表达启示人们在生活中要从“祸”中要看到希望,有了“福”也不能忽略“祸”的存在。在三十五章中又有“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老子用矛盾表达通俗的揭示了复杂的治国之道,可见矛盾表达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用其对立面进行阐述使人豁然开朗。“以退为进”、“以攻为守”等也是如此。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认为:真实的话语是不美的,因为真实的话语没有修饰,没有演绎,而说好听话者便会刻意讨好听话者,往往华而不实,失去了可信性;同样,心地善良的人不善于运用华美的辞藻去表达,所以是不善言辩的;而花言巧语善辩者往往抱有不纯的动机,所以说是不善的。四十四章,“是赦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强调过度的吝啬必然会导致大的浪费,过度的储藏就会导致更多的损失。老子用矛盾表达向我们充分展现物极必反的道理。以上两部著作都运用了矛盾表达的方法来阐释哲理与智慧,可见矛盾表达可以将复杂的理论通过对立面的呈现给人更加直观的理解,这一特点是别的修辞所无法比拟的。

矛盾表达在成语中也有广泛的运用,这些成语通常在逻辑、因果、目的、方法的表达中自相矛盾,因此传达的通常也是比喻事物不相符合,徒劳无获之意。画脂镂冰(镂:雕刻。在没脂上绘画,在冰上雕刻。)、绠短汲深(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夏炉冬扇、射鱼指天、水中捞月、缘木求鱼、守株待兔、杀鸡取卵等皆表达劳而无功,难以成功之意;还有类似方底圆盖类的成语,用圆形的盖子盖方形的容器定是与事物不相符的;引足救经(引:拉;经:缢死。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像这一类运用矛盾表达的成语有欲益反损之意。

二、矛盾表达在现代作品中的运用

矛盾表达的修辞方法在现当代作品中也大量的出现和使用,并且给人出人意料的感觉。因为前后两部分语义相互矛盾,使用后会有异于常理的感觉,所以矛盾表达在作品中凭借反常的表达碰撞读者的神经思维,就起到出乎意料,启发思维的作用,这种意想不到又合乎情理之中的表达成为了进一步深化理解的基础。其次,矛盾表达会引人入胜,激发读者想要进一步阅读理解的欲望。当这些看似矛盾的语言表达被反复研读之后,就会发现这些语义矛盾不仅不突兀反而是特别符合逻辑的,会使文章增加形象性和生动性,使意蕴丰富且深刻。

现代作品中常常会出现用矛盾表达法拟定标题的情况,这样的标题既新颖又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和思考。如《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富有的乞丐》等,这些运用相互矛盾词语组织起来的标题,既简洁凝练又别具一格,把一些被大家公认的常理作反向思考,留下丰富的思考空间,激发读者对作品的兴趣,提高表达力度。这样的拟定方法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矛盾表达在现代作品中也大量出现。《荷塘月色》中“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包含了复杂而对立的情感体验。《大堰河——我的保姆》“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常理来说既然能让我们做“客”的地方便不是家,是在自己的“家”就不应当是“客”了,诗人抓住了“家”与“客”这对矛盾,精妙的将一种虽然家就在身边,但自己内心却极度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的辛酸历程表达出来。再如顾城的诗《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诗里表达的是一种异于常态的心理感受,是客观的“你”“我”“云”和主观的情感世界的矛盾。因为从客观物理世界来看,“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过“你”与“云”的距离,但由于心的阻隔人与人反而疏远了,用矛盾表达法表达出来的情感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

这种修辞也多次被鲁迅运用在作品中。例如《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作者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其中“似乎”一词要表达的是一种委婉的感情,而“确凿”则却要强调百草园当中确实只有一些野草,不是许多也不是嫩绿的小草,更不是繁花似锦的花院,但是作者又有一句补充“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为什么在只有一些杂乱野草的“草园”里会带给我儿时难忘的回忆呢?这种解释看似矛盾,但在作者七岁时却很有道理。整天在私塾书院里读书的作者,看到的只是“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而且作者当时也只有七岁,在那个年幼的时光里把荒草园当作他童年的“乐园”是很令人理解的了。通过这种矛盾表达作者将他在百花园得到的快乐,同枯燥无味的私塾学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作者对童年往事追忆的复杂感情。“大约”与“的确”这对矛盾表达同样也在《孔乙己》中出现过。说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孔乙己“大约”死了是说在二十年间从来没有提起他是生是死.他是那样的无足轻重的生活着,卑微的他就好像是死了一般。这里的“大约”是推测并不是真实的死了。但是,根据孔乙己的生活状态以及二十年前见到的孔乙己的最后一幕,他是的确有可能死掉的,所以说“的确死了”。文中说他是一个可以使人快活的人,可是他的离去,却没有给他身边人的生活掀起一丝波澜”。虽然使人快活,但是他却死的悄无声息,生活中没有人真正在意他,可见他是多么卑贱,是多么的可有可无,通过“大约”和“确实”这对矛盾词语不仅展现了社会的残酷,更将世间人情的冷漠跃然纸上,这种矛盾会在每一个阅读过这篇文字的人心中划上一个无比深沉的惊叹号。

三、隐性的矛盾表达法

以上的分析仅限于显性的矛盾表达分析,这种矛盾表达往往在字面就可以体会出来,即在字面中出现工整对立的句式,但是矛盾表达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不仅仅只有这些显性的,更有一些需要细细咀嚼的隐性情况。

(一)以小见大的矛盾表达突出主题

以小见大这种写作手法其实也是一种矛盾表达,以一件很小很平常的事件表达深刻的“大”主题。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从人性和社会宏观的角度表达了对下层贫苦劳动人民同情和尊敬的“大主题”,但却是通过描写善良的车夫在冬夜扶起老女人去警察署这样一件“小事”表达出来的。席慕蓉的散文《贝壳》,作者由贝壳里那个曾经小小柔软的生命,联想到大自然是那样用心地为它打造了一所精致的居所——贝壳。由此作者开始审视自己的生命过往,我们知道年寿是有限的,但我们的生命总比贝壳里那个柔弱的软体长的多,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虚度年华,为了可以如同贝壳一样孕育惊人的美丽。这种以小见大的矛盾表达法因写小事而更易被读者感同身受,因反映出的深刻主题更容易拨动读者的心弦。

(二)对比衬托、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的矛盾表达

诗歌表达中常常出现对比衬托和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的修辞手法,“对比”和“动”、“静”就是矛盾表达。当两个相对或者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或者反差之处表达某种意境或情感的时候,我们称为“对比”。比如高适在《燕歌行》的全诗当中就运用了多方面的对比,既有汉(唐)军与敌军对比,“孤城落日斗兵稀”,“单于烈火照狼山”;也有汉军内部的对比,“战士军前半死生”,士兵在疆场英勇杀敌浴血奋战的,“美人帐下犹歌舞”但统治者却骄奢淫逸;还有古今对比,“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两句用是古代名将李广与当今军中将军的对比。这种矛盾表达既是对当今军中将军荒淫无道的无情抨击,也表现了作者对广大士兵的深切同情和对像李将军一样的好将军的渴望。

以静衬动或是以动衬静都是强调矛盾表达双方将用“静”表现不动,用“动”表现静。以动衬静最典型的诗句是王籍的《入若耶溪》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用“禅噪”禅的叫声衬托了山林的幽静,因为只有林子极其安静才能清楚的听到禅的叫声;用“鸟鸣”鸟的名叫衬托大山的静谧。通过这样的表达,诗歌的意境就更容易显现了。

(三)颠倒、倒反中的矛盾表达

我国修辞学,颠倒分为词颠倒和句颠倒。古代诗歌需要讲究韵律,所以出现了颠倒这一矛盾表达。其中词的颠倒是将词语的本来表达进行颠倒以达到合乎韵律的效果。《诗经·豳风·东山》中“制彼裳衣,勿士行枚。”将“裳衣”、“衣裳”颠倒,目的是为了能和上文“归”和下文“枚”押韵。《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瑟琴”其实是“琴瑟”的颠倒,为了与“湛”形成押韵。

倒反这种修辞方法,其实倒反也是一种矛盾表达。倒反是指说者因为深情难言或因嫌忌怕说,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说出口的意思进行完全相反的表达。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西厢记·借厢》“你借与我半间儿客舍僧房,与我那可憎才居止处门儿相向。”用“可憎”一词不是要表达可恨,其实是用矛盾修辞表达张生对莺莺的喜爱——“可爱至极”。反语有时也会利用成语来反用,如袁颐《枫窗小牍》(卷上)载“宣和中有反语云;寇菜公——知人则哲;王子明——将顺其美;包孝肃——引人以和;王介甫——不言所利”

在日常的文学作品及文化现象中经常会出现矛盾表达,对于这种表达有清楚的认识可以更加轻松地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这一个小小的矛盾表达就是整篇作品的重要分析入口。其实还有很多修辞手法是矛盾表达的运用,只有我们再进一步的研究和发掘才能加深对矛盾表达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王力.老子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3]杨树达.中国修辞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现象研究 篇3

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现象研究

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指个体可同时存在对同一对象内隐的.积极的和消极的评价.研究采用IAT方法,证明内隐社会态度存在着矛盾现象,并探索这种现象存在的证据,并试图整合态度作为“预存评价”和“背景依赖性结构”的观点,以探讨内隐社会态度的本质.

作 者:吴明证 梁宁建 许静 杨宇然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刊 名:心理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SCIENCE年,卷(期):27(2)分类号:B84关键词:内隐社会态度 内隐态度矛盾 双重态度模型

上一篇:图像的基本概念下一篇:处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