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人文教育十篇

2024-09-07

校园文化人文教育 篇1

安富小学成立于1923年, 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老校。在办学过程中, 学校坚持“文化立校、环境育人”的思想,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倾力打造和谐、文明的人文校园环境, 形成了学校的文化特色, 为学校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所以, 我认为, 要加强人文校园建设,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 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文化, 以及校园建筑、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质文化, 其中以精神文化为第一要义。因此, 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校发展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 可以说,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品牌。

二、注重育人环境打造, 夯实人文校园物质基础

为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要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充满个性的文化氛围。

1.学校要加大投入, 改善校园育人环境。为优化育人环境, 促进人文校园和谐发展, 学校加大环境建设投入, 改善了办学条件, 厕所应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 学校运动场尽量做到无尘、无泥, 保证干净。

2.学校要注重校园设计, 突显校园育人文化。为让学校每处设施都展示文化的魅力, 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散发文化气息, 学校要着力设计了文化橱窗、作品展示台、争先创优评比栏、德育栏等宣传阵地;绿化区应安放温馨的提示牌;走廊上也要悬挂一些学生书画作品及名人名言;学校花草树木都配戴身份牌。

3.学校注重校园的个性张扬, 凸显班级人文特色。班级特色人文建设是校园人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要发挥学生特长, 张扬学生个性, 学校班级都可以按照本班实际, 推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作为学生陶冶情操、展示才艺、培养能力的一个平台。学校每个中队都可以有自己创编的代表本班特色的名称, 都可以设计有自己中队风貌的奋斗口号。教室内要设立“学习园地”、“书画作品园”、“雏鹰争章”栏、英语角、图书角等, 使学生个性得到彰显, 身心得到陶冶。

三、学校应加强民主管理, 注重文明校园的打造, 促进人文校园和谐发展

(一) 学校应加强民主管理, 营造校园人文氛围

学校要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 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 让学生发表意见, 让师生们感到“家”的温暖。学校要积极为教师搭建成长进步的平台, 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 学校还应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 让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施展自身的才华, 得到和谐的发展。

(二) 学校应注重文明新风的树立, 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应从“校风、学风、教风、班风”抓起, 要逐步形成文明纯朴的校风、勤奋进取的学风、爱生严谨的教风、刻苦求实的班风, 以此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从而在学生中形成互帮互学的风气。

四、学校要大力开展人文活动, 提升人文素养, 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一) 要注重读书活动的开展, 营造书香氛围

为丰富学生文化, 建设书香校园, 学校要注重图书室的建设和管理, 并坚持为学生开放。学校图书室还可以因地开辟“师生妙笔赏析”、“新书介绍”、“美文大家谈”等栏目, 对师生进行阅读指导。同时教师又可以和教学结合, 不定期的在班级组织读书活动、朗读比赛等。此外学校各班级还可以依据学生需求设有图书角, 以方便学生的阅读, 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二) 学校应弘扬雷锋精神, 倡导人文关怀

当今社会, 对雷锋精神渐渐淡忘, 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为重, 学校是教育学生的场所, 要以学校教育阵地优势,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积极开展各种关爱活动, 一可以利用传统节日, 三八节、清明节、重阳节等, 开展“感恩教育”、“缅怀先烈”、“尊老敬老”等中队活动;二可以在校园内大力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营造关注留守儿童氛围, 努力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三可以开展“为残疾儿童献爱心”活动, 倡导全校师生关爱残疾儿童, 让残疾儿童享受到与正常儿童一样的快乐生活。学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倡导无私奉献、团结互爱、助人为乐的新风气。

(三) 各中队应精心安排主题活动塑造红领巾文化

各校要以少先队组织为阵地、结合系列主题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读书活动、书画活动、建队日、经典诵读、红歌传唱等活动, 让师生在活动中享受到快乐, 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智慧。学生也可以在活动中发现自己, 锻炼自己, 展示自己, 树立自信, 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 学校要重视自身的特色教育, 开展丰富的艺术活动, 以提升文化素养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学校的课外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的开展可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陶冶情操, 调整紧张的学习气氛。学校可以成立相应的课外活动小组, 如:舞蹈小组、合唱队、书画小组、乒乓小组、篮球小组等, 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得到锻炼, 文化素养得到提升。

(五) 注重教师科研教改文化的打造

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还得注重教师教研教改文化的打造, 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情境中教师教与学生学构成的双边活动。随着新课改的实行, 课堂教改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方面走出校门参观学习先进教改经验, 另一方面结合校情, 全员参与探究教改出路, 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板块式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等等, 课堂教改文化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知识性和系统性。

五、要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全国上下倡导的运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指导下, 校园文化建设少不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了这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同事关系, 学校师生会更加赏心悦目, 心情舒畅, 在愉快中教学, 也在愉快中学习。作为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学中的合作精神, 生活中的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性。学校领导要作好表率作用, 多关心中青年教师的发展, 多深入群众, 多求真务实, 正确面对政绩观和搞好干群关系。作为教师和班主任, 应多虚心求教, 关心同事, 注重形象, 严以律已, 以身作则, 多深入和关心学生。充分发挥学校的以党支部为核心, 行政领导带头, 政、工、团和学生会以及班主任的齐管理作用, 管理成一条绳, 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让整个校园充满和谐的民主气氛。

校园文化人文教育 篇2

1. 育人为本原则。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归宿, 始终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应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 从而促进学生又好又快的成长与发展。

2. 主体性教育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认识和实践活动, 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培养造就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的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合格人才, 这也决定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从而使他们养成民主、平等、富有责任感的现代精神品质, 真正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3. 个性化原则。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每个学生在兴趣、性格、特长和能力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所以,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并且尊重这种差异性, 要珍视学生表现出的独特性, 并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要给每个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 从而使他们健康发展。

4. 情感性原则。

从本质上说,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纯理论的灌输和说教, 而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唤醒。如果教师对学生缺少情感关怀, 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 学生则会产生排斥心理。所以, 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需用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感来触及学生的心灵, 要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 从而达到以情感关怀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教育目的。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化实现的途径

1. 转变教育方式。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填鸭式”讲授, 学生被动接受、模仿的教育方式, 才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首先, 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教育是一种育人的活动, 作为教师, 不仅要用知识去影响学生, 还应该通过言传身教, 用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去感染学生。因此, 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的传统角色中解脱出来, 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及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 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应采取分层指导、分类推进的方式, 而不是搞“一刀切”。

2. 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一旦离开特定的环境就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环境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具有人文底蕴的校园文化环境, 具有潜在的教育功效, 对学生往往会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优美的校园、整洁的环境、恰到好处的宣传栏、温馨的名言警句、独具匠心的雕塑、繁茂的花草树木等都能体现一定的人文化, 都能给学生传递富有教育意义的信息。此外, 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也是营造浓厚人文环境的重要途径。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 其心理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和突出心理健康教育。首先, 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培育其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其次, 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 教师要做到善于发现, 善于引导, 而不是视而不见;要通过无微不至的关怀排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 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上的和谐;要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于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以避免学生不良心态的产生和发展。

校园人文教育的思考 篇3

一、人文校本课程

人文校本课程要以学科整合为基础,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发系列化的学校人文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儒雅、高尚、理性和审美的人文情怀。学校可以将人文课纳人课表,面向所有学生,把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厚度传递给学生,感受人文的滋养。课程要囊括尽量丰富的具有人文情怀的授课内容,如“感动中国”系列、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资本市场专题、《百家讲坛》、古代诗词《唐之韵》、网易公开课等,人文课应关注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学生在一次次激动、叹惋、愉悦、痛苦的同时,一点点将关爱、真情、正义融入胸中,以理性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成熟的思考,同时感受来自学校教育的一份真诚。

二、人文德育课程

学校应把教育的育人功能放在首位,将德育课程化。在常规德育中突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主旋律教育,同时加强生命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从点滴做起,从细微人手,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关心他人与社会,具有独立的思想、判断等素养,塑造良好道德品质、健全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学校可以开展“十讲”教育,即对人讲礼貌、对己讲仪表、学习讲勤奋、行为讲规范、做事讲责任、集体讲荣誉、纪律讲严明、同学讲团结、社会讲公德、回家讲孝顺。配合“十讲”教育,每双周召开一次系列主题班会,弘扬正气,树立班风,激发学生的成功与成人意识,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如升旗仪式、广播站、各班黑板报、橱窗宣传栏、电子屏幕等途径营造人文教育氛围。同时,要抓好重大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如以五月母亲节、六月父亲节为契机,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即一句问候、一张贺卡、给父母洗一次脚、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写一篇感想,以此来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健康的校园歌曲是构建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内容。每天可以安排固定的“班班有歌声”活动时间,实现班班有歌声,天天有歌声。组织优秀校园歌曲有奖推荐活动,这些歌曲在课间、中午由校广播站播放,唱响在各项重大活动前班与班之间的拉歌比赛中,唱响在课间操列队和行进时。将“班班有歌声”和音乐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课上,音乐教师讲解歌曲创作背景和时代意义,并示范传唱;通过歌声对学生进行艺术和美的熏陶,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着力营造优美、生动、多彩的学校氛围。

三、人文活动课程

从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树立大教育观,开展读书节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学校应号召广大师生好读书,读好书,博览群书,渊博学识,陶冶情操。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学习理论书籍,如教坛指津、专业成长、聚焦课改、有效教学、名师引航、启智修身、致敬名校、他山之石等类别,鼓励教师撰写读书笔记、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等。让读书成为师生的一种习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教务处在教学区可以设立文化走廊,开展读书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也会成为人文校园的一道亮丽景观。

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学校文化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学生翘首以盼的精神盛会。校园文化艺术节要主题鲜明,学生的参与面要广,活动内容可以包括演讲比赛、古诗词朗诵、书画、摄影展览和文艺汇演等。

四、人文社团课程

学校可成立合唱队、舞蹈队、器乐社、篮球社、排球社、足球社、健美社、乒乓球社、荷球队、文学社、书画社、主持人社、演讲辩论社和天文社等社团。学生社团组织可以开展器乐技法交流、球赛、学生论坛、编撰校刊校报、健美操比赛、书法绘画作品展、天文观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对社团的组建和发展有着极大热情,在属于自己的这片天空下,演绎着精彩的人生。

社团课程使学生把自主成长、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情感态度、创造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全面发展。人文社团课程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也培养了德行、灵性和智慧。

五、人文环境课程

校园环境文化对学校育人工作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应将校园环境建设作为学校人文教育的隐f生课程进行构建。教学区走廊文化中,设计主题主要有文明史教育、科学史教育、名家治学、书法艺术欣赏、艺术名家名作、名师风采、学子风采等。文明史教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发展史;科学史教育,以百年诺贝尔科学奖、科技创造未来、走进物理、地质的演变、多姿多彩的生物等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不断进取、潜心钻研的精神;名家治学,展列“中华院士风采”、“诺贝尔大师面对面”专栏,展现著名学者的治学精神,传播学习知识的态度与方法。此外,张贴中外著名艺术家和经典艺术作品图片及语录,对学生进行艺术与美的熏陶;利用展板定期宣传学校的大事、要事,宣传优秀教师的教育业绩、教育理念和人生信条等,激励教师爱岗敬业;宣传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成绩,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

班级文化中,要在强调班级环境“三化”——净化、绿化、美化的基础上,突出生动多彩、风格各异的班级特色,如制定设计特色班规、班训、班徽、学习PK台、励志联、座右铭等,彰显班级特色;以不同阶段德育主题定期更换黑板报为平台,展示学生才能;“特长天地”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师生自拟的警句和自创的书画作品等,既美化环境、提升了师生的美学素养,又给有特长的学生构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生活区,餐厅文化要以“感悟食文化”定位,张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提示语,使广大师生时刻意识到勤俭节约的美德。悬挂科普卫生与健康饮食系列挂图,张贴精美的营养配餐图片,培养学生科学饮食、均衡营养的意识。宿舍楼的文化设计应充满人文关怀和温馨氛围,走廊和楼梯墙壁上张贴温馨提示,如“教室检验学业,宿舍见证美德”、“让文明不仅是过去时,也是现在时,更是将来时”等,时刻提醒学生做文明人,行文明事,营造出清新整洁、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校园文化人文教育 篇4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高职;校园文化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方向和路径。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均试图引入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等元素来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忽视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尽管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引入的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基础较薄弱,校园文化观念相对落后;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相对轻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千篇一律,办学理念比较模糊;文化积淀不够深厚,突击建设痕迹明显。因此,必须积极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的并有着自身特色的,人无我有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既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修养培养,也要提高学生与所学的技能和职业相对应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起源于八十年前的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机电特色职教文化体系,培育出独特的雨耕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凝心聚力,确保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深厚文化积淀,彰显职教文化

1.1融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自建校以来,始终以职业教育为己任,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着实业报国的思想传统。近年来,学院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中充分挖掘校企合作的内在契合点,建立“校企共融、文化共育、价值趋同”的文化交流平台和基于“情感和文化融合”的沟通机制,制定了《校企合作文化建设方案》。围绕办学方向,办学目标,注重“校企结合”,课堂衔接车间,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先后与奇瑞公司、美的集团、集瑞重工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展“订单班”,把企业文化带进课堂规范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对于人才在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学期开学在校园醒目地方学悬挂“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等标语,实训室布置植入企业车间文化元素。各系部按照各行业、各专业的不同职业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进企业活动日”等特色活动。通过课堂教学、各类讲座以及和主题班会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以及就业观,培育学生的职业操守,努力适应社会一线的需要。

1.2贯通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

学院工科专业集成度高,且大多数属机电制造类。毕业生情况调查显示,企业对毕业生专业素养给予充分肯定,但对他们的人文素养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针对这些建议和意见,学院大力推进“素养教育进课堂”,开设礼仪仪表、品德修养等人文素质选修课,促进技能训练和素养培育二者的紧密融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感受和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学院还开展了“校园文化艺术大讲坛”系列活动,五年中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开展文化讲座百余场。同时,学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建了人文管理系,此后陆续开设了一批文科类专业,设立的文科类专业诸如应用英语、物流、市场营销等专业也都注入了机电特色,这种个性化特色培养,使得学院在就业中更有竞争力,在岗位上更易成为全方位复合技能型人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1.3通过竞赛文化进行素质教育

学院坚持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步,注重提升技能和塑造品质兼顾,通过竞赛培养师生的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敢为人先的竞争精神,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学院的竞赛文化体现广泛性、多层面、交叉性、团队性。一年级是选拔团队,二年级是参赛团队,三年级是教练团队,各专业、各班级都有竞赛团队,团队可自主选择指导老师,团队人员可突破系部专业的界限。如,2014年获机械装接国赛一等奖的团队就是两个系学生组成的团队。通过团队培养、教师指导、相互学习,学院技能竞赛文化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学院品牌效应得到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得以增强,行业企业参与度也不断加深。

2.传承创新精神,弘扬特色文化

2.1传承雨耕精神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坐落于安徽省芜湖市雨耕山,建校八十载,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雨耕精神,即负重前行的进取精神,忠于实业报国的坚守精神,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以及兼收并蓄的学习精神。学院食堂前校园“雨耕”的铭石,每年一次以“雨耕”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校友返校的“雨耕”论坛。院精品社团大学生记者团还出版了《雨耕山下》等期刊。学院还通过人文讲坛,采集知名校友资料,征集和整理实物文献,精心策划校史馆,拍摄纪录片等方式讲述校史、景观、学校发展、校园风貌和励志故事等,让广大师生关注学院办学理念、文化特色、发展脉络以及核心价值观等。如徐文杰、吴威等自强之星和道德模范等典型走向讲台讲述机电好故事、人生好华章,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学生的思想。学院成功举办多届师生书画、摄影、科技作品展,每届展览收集各类作品均超过120件。繁荣的社团文化活动不断充实着雨耕精神,学院34个大学生社团伴随着学院发展和不断创新雨耕精神。另外,由于机电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强健的体魄,学院重视将体育元素植入雨耕精神中,彰显出力量之美。学院学子在各项赛事中顽强拼搏,成绩可喜,学子的人文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2.2丰富雨耕精神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科学素养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借鉴江浙发达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兼收并蓄,开展文化交流。一是“文化走出去”。通过派遣交流生等方式加强与台湾高校间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和文化的交流。重点围绕与台湾新竹县私立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间的历史渊源加强两校之间的合作。2013年11月,学院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协议,共建校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推动皖台教育与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二是“文化引进来”。我院长期与芜湖书画诗词研究团体联合开展各类人文讲座、培训、艺术活动等,让高雅艺术进校园、繁荣校园。如近年来学院主导参与了“人文耀眼弋江”、“高雅艺术校园展演”等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提高了师生人文素质,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2.3创新雨耕精神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的安徽省芜湖市,是一座开放包容和不断创新之城,学院与芜湖现代化建设、发展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一路前行。学院一直以“产学互动,能力为本,创新创业”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特色,不断创新和发展着雨耕精神,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行业企业科技开发与创新。为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下设的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全院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指导。不断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服务载体。学院设立了每年10万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助经费,投入近百万元建立了“安徽省A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和“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室”。经过努力,学院孕育了为数众多的创新创业先锋,积淀了丰富的创新创业文化。学院先后获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校”、“全国高职高专创新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3.转变育人观念,引领榜样文化

3.1优秀教师“传帮带”引领机电文化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学院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开展教坛新星、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专业及学术带头人评选及培养工作,逐步建设好政治素质硬、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文化传承好的教师队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完成学院的育人目标、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快新教师成长的步伐,学院为新入职工作的青年教师安排导师,采用“导师带徒”的方式,充分发挥学校优质师资的优势,更好地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以缩短新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新教师幸福成长。

3.2教师指导、朋辈师范创新创业文化

学院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兴趣,培养科学的学习和思考习惯,组建了由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以及企业、专家组成的“创新创业导师团”对学生创新创业进行指导。学院邀请了一批杰出校友、优秀毕业生以及创新创业典型为广大学生开展“我的青春故事”、“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报告会,直观的让学生了解到人文素质在创新创业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海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成涛.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D].湖南:湖南大学,2011.

[3]莲花.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内蒙古高职院校为例[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3.

校园文化人文教育 篇5

学科分类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认为各种工艺都是低贱的、机械性的学习, 这些并不是可以达到所寻求的那种善的学习。亚里士多德把科学 (science) 划分为三类:一是实践的 (practical) 科学, 相关的学科有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二是生产的 (productive) 科学, 此类学科有各种技艺和修辞学等。三是理论的 (theoretical) 科学, 都是关涉存在之所以为存在的, 包括物理学、数学和神学。亚里士多德的学科分类较之于柏拉图更明晰和更系统一些, 但他们有一共同特点, 就是学科分类的标准都是以某类学科与存在本身的亲疏远近关系为依归的。

到了欧洲中世纪, 学科分类更加细密规范。中世纪的大学以神学、法学、医学为主导学科, 在进入专门学习这三科之前, 要接受从古希腊沿袭下来的“七艺” (文法、修辞学、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 等核心课程的教育。“学生修完语法、修辞学及逻辑学‘三艺’后, 方可被授予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则是修完算术、几何、天文及音乐‘四艺’后, 以及修完其他三科, 才可获得执教的资格。”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威廉·狄尔泰认真审视了自然科学 (the natural sciences) 与人文科学 (the human sciences) 的知识论前提。他认为这两种科学都是从人的日常生活和经验出发的。自然科学通过外部的观察和测量去建构一个客观的世界, 而人文科学利用内在和外在的生活体验去定义一个历史的世界。19世纪中后期, “科学”一词的内涵变得越来越狭窄, 仅指物理或实验科学。

1959年, 英国科学工作者兼小说家斯诺 (1905-1980) 发表演讲并提出有关学科分类的“两种文化” (two cultures) 的说法:一组是由文学知识分子组成, 另一组是由物理科学家组成。四年后, 斯诺发表了关于“两种文化”的第二次演讲, 他承认忽略了“第三种文化”的出现, 即社会科学 (the social sciences) 。20世纪50年代以后, 在欧美的各大学中从事社会研究、应用研究、专业研究和职业研究的学者日益增多, 而他们的研究对象既不属于“人文”领域也不属于“科学”领域。

针对斯诺学科分类观点的缺陷和偏颇,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卡根指出, 大多数知识活动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一, 要有一套不容置疑的前提或假设, 它使得某类特殊问题及其解答具有优先权。二, 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所得证据的分析工具。三, 要有一套精心选择的作为解释的核心概念。他认为, 社会科学家和人文主义者比自然科学家拥有更多的前提假设、分析工具和概念术语。自然科学家强调物质进程, 将历史文化背景及相关伦理价值的影响最小化, 并且主要关注概念和一系列观察之间的关系。社会科学家和人文主义者抵制过多的生物学方面的影响, 更倚重于语义学的网络系统, 通常要追寻一个在伦理学上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卡根还列表系统地比较了三种文化各方面的异同:

卡根教授的划分严谨细密, 相当准确地概括了三大学科的本质特征, 标志着知识发展和学科分类已进入成熟时代, 人文科学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变得更加清晰。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区分明显, 但也有交叉渗透、界限模糊的地方。比如, 历史、人类学、心理学既可归属于人文科学也可归属于社会科学, 而且当今有关性别、团体、族群等热点问题研究就属于跨学科的领域。不过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各有侧重, 前者会更多地借用自然科学的物理语言或数字统计的方法去描述社会事实, 而后者不回避使用隐喻性或象征性的语言去表达人的存在状态并作出道德的或审美的价值判断。

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都是人类创造或发现的, 其目的是服务于人类自身的各种美好需要, 如果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主要是解决人类物质和制度方面的外在需求, 那么人文科学大致是要满足人类内在的心灵需求和精神方面的渴望。当代以色列教育家阿拉尼指出, 人文教育有三大基本目标:一是让学生理解文化中的高质量因素。文化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描述性的或说中性的, 指各种不同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堆积和累加;另一方面文化是规范性和理想性的, 与野蛮、无知和鲁莽相反, 它指向一种进步的、高尚的和精致的生活方式。人文教育就是让学生能够对高级文化和完美纯全有巨大的热情和渴望, 但这种教育采取的不是非黑即白式的二元对立的方法, 而是坚持避免绝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多元对话的态度立场。二是培养学生自觉的和批评性的思维方式。人文教育不是灌输、教化或洗脑, 而是让学生养成理性的、批评性的和独立的质量风格, 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主人, 而不是受外在权威、社会习俗和迷信偏见所左右的奴仆。批评性的自觉自治是第一的或最重要的知识质量和美德, 如果人们不去独立地思考和判断他们的父母、老师和雇主的想法, 那么科技的发展、伦理和人权的进步是不可能的。三是教育学生实现并完成真正的自我。这一点与前面的批评性的自治不同, 它并不局限于自觉的和反思性的知识活动, 而是全方位的自我个性的充分展开和实现。自我的真实性不仅意味着“想自己所想的” (thinking for themselves) , 而且包括“做自己要做的” (being what they are) , 即对自己忠诚。这种人关注、尊重并忠实于自我的存在状态与独特本质, 执著于内在世界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和协调, 而不是墨守成规、自我异化和装腔作势。

面对现代性的不断挑战, 人文科学在当代高等教育的领地逐渐被收窄, 其作用也不断被弱化。某些研究态度和方法的弊病在逐渐突显:首先是人类知识的碎片化。知识的分科化有利于专业性的深入探究, 但却造成了故步自封、画地为牢甚至壁垒森严的学术格局。专家学者们往往以自己的专长而垄断吹嘘、自以为是, 常常以非自己的领域而规避责任。人文科学重视个体性和差异性, 但其研究的视角必须是综合性的, 它不能不考虑或参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结果, 这是其自身的超越性和理想性所要求的。其次是研究内容的数据化。这是受到了自然科学或数理统计方法的过度影响, 有时, 冰冷而枯燥的数据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人性深层的存在状态。正如《文化中国》编辑子夜所言:“包括量化比较手段和数据至上观念, 都是西方现代性的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在学术研究中的体现, 尤其是现代资本主义市场因素介入到人文学术研究, 将会导致学术的变形和泡沫现象。”最后是学术成果的功利化。今天的人文学术研究已经很少是内在的“为己之学”, 更多的是为外物左右的功利之学, 这也是受无序的商业市场和僵化的意识形态所驱动的结果。在价值迷失的时代, 恢复人本主义的精神、重建人文教育的体系是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摘要:在西方文化传统中, 伴随着知识的分科化和科学的不断发展, 人文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逐渐明晰。人文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运用规范性的方法、不回避价值判断、企望崇高理想。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批评意识、自治能力而又全面发展的人。面对现代性的挑战, 人文科学在当代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中的领地被收窄、作用被弱化。恢复人本主义的精神、重建人文教育的体系是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西方文化传统,学科分类,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519-545.

[2]王荣江.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知识观及其学科分类思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3) :31.

[3]于淑秀等.大学通识教育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4:15-16.

[4]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London:Routledge, 1998:2179-2180.

[5]C.P.Snow, The Two Cult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The Rede Lecture, 1959:3-4.

[6]Ibid:70-71.

[7]Ibid.“Introduction”, p.liv.

[8]Jerome Kagan, The Three Cultures:Natural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in the 21st Centu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3-5.

[9]Nimrod Aloni, Enhancing Humanity: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Springer, 2007:85-104.

校园文化人文教育 篇6

1 追溯起源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共同作用的结晶,是中国传统体育的精髓,它扎根在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同时又大量吸收现代文化的精华,是中国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交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几千年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完整的价值体系一直在中国发挥着独特的引导作用,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地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有:(1)劳动起源说,体育萌芽于原始人的采集和狩猎行为。(2)娱乐起源说,原始男子狩猎满载而归,心情欢畅模仿飞禽走兽或搏击动作与迎接的女子孩童手舞足蹈,形成原始的体育形态。(3)部落战争起源说,父系氏族公社后,部落间掠夺战争频繁,促进人类身体技能的提高,推动传统体育文化产生和发展。(4)原始宗教起源说,原始人解释不了自然现象,期盼天降神灵,萌发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宗教信仰,以舞蹈、竞技、角力等身体活动祈求神祗庇护,从而产生体育活动的雏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人的思想和行为为根基,起源于人类,发展于人类,满足人类的生存生活需要,以服务于人类为宗旨。

2 挖掘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各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综合体现。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这个载体承载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经历史变革,在技术层面、文化内涵、民族精神、民族信仰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其功能不断完善,日益强大,在高校突出表现为:

2.1 健身功能和竞赛功能

劳动创造体育,体育铸造人类。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既可强健体魄,增强身体抵抗力又可以释放压力,舒缓身心,缓解人的心理疲劳。部分具有竞技性和观赏性项目如龙舟、龙狮、风筝等,进入国际赛场,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风采和魅力。

2.2 表演功能和娱乐功能

表演是为了艺术创造,为了娱乐人的身心。太极剑、木兰扇、龙狮项目,配合音乐,蕴涵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中风骨、气势、灵性、神韵、俊逸、婉约、豪放意境,刚柔并济,古典气息浓厚,富于观赏,视听效果好,既锻炼心智,启迪灵性,又陶冶情操,给人美的体验和享受。

2.3 教育功能和人文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是东方“文化之邦”伦理型文化特点的典型体现。通过运动形成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谦逊性格,呈现出东方文明特有的谦恭礼让,竞争中有礼数,不失气节,刚劲不粗野,情溢含蓄,趣味横生而不庸俗,使身体修养和道德修养和谐统一发展,达到教化人、熏陶人的目的,促进人类形成敦厚朴实的理想人格和完美身心。

3 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广义上,人文素质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汇聚于民族精神脊梁之中,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狭义上,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主要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贯穿于人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等。是人的价值观念、理想人格、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指出:“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格修养、道德品质、文化知识、诚信责任、法律和公民意识诸方面教育的整合体。有助于涵育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合理优化的知识体系,养成高尚的情操和完整的人格,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具有判断对错、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众多的、排山倒海似的新奇事物他们不会迷乱双眼,而会“冷静看待,客观分析”,选择性的汲取知识,学习技能。因而,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可以理性的从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四个方面进行,引导他们发展个性、完善人格,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做一个有道义、有智慧、有人文修养的人,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4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离开文化系统,就无从认识教育这一文化系统中的要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它博大精深、根基厚实,绵延五千年不衰,他不同于某些昙花一现的文化,他经得住历史的考验,会恒久的矗立于民族文化之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影响着教育,同时又借助教育环境发展创新,实现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

4.1 丰富人文知识———厚积薄发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人文气质浓厚,从起源看,时刻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对象,把人作为主体的存在,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宗旨,凝聚了几代人的追求与信仰,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根基。民族传统体育上千个项目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本,深邃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历史上传承不绝,其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文化背景、英雄人物、宗教信仰、艺术追求和独特的发展方式,反映了各具特色的生活和民族习俗,似一本百科全书,向人们诠释古老的神话传说、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似一幅幅历史画卷,展示它的美丽、神奇、古老。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诗人屈原,胸怀楚国,至死不渝。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精神,表现他试图在广阔的历史空间、更大的文化视角探求人类生存的社会形态,探求人类精神栖息的理想模式。面对亡国,屈原痛哭投江,其爱国精神和耿直性格,受百姓敬重。每年五月五,百姓们划船寻觅屈原精神和感人辞赋,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逐渐成为中华大地端午祭祀活动的主角,并且扩及海外。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注入新血液,增加活力,增添动力。大学生通过肢体、智力、情感的投入,置身于民族文化之林,汲取知识,陶冶情操,品味不同文化带给他们强大的震撼,心底深处油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为中华知识的博大精深而自尊自强,这正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正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的、活的教科书,启迪一代代优秀的华夏儿女,积累知识和能量,如那疾驰的龙舟,勇往直前,厚积薄发,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贡献。

4.2 拓宽人文思想———厚德载物

人文思想是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理解。同时亦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是对人文思想的更好的补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人为本,起源于人类,发展于人类,从未脱离“人”这一角色。众多的民族体育项目汇集百家知识,千人智慧,万人经验于一体,经数千年血雨腥风的检验与洗礼,最终沉淀积累,铸成精髓,形成了亘古不变、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思想体系,这笔无形的巨大财富,海纳百川,包容万物,开阔人的视野,拓宽了思维方式,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遨游知识的空间,对当代、现代以及未来的大学生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古老质朴的中华武术,融“儒道佛”三家思想,以少林,形意,八卦,太极四大门派为主,每一门派的拳种又有好多流派,内容丰富,互通长短,在发展的过程中,汲取其他知识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格。武术以武德教化人,以“重义轻利,舍己从人”,“尊师、谦和、忍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优良美德传承中国古老“仁义之邦的礼节”,发扬光大于海内外,给世界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给世人的思想注入谦和、礼让、恭敬、博爱的人文思想。

民族传统体育每一个项目都有其固定的规则、规定、制度、风俗习惯等,大学生在学习参与的过程中,在遵守规则、规定及习俗的过程中,消化吸收民族传统体育的知识,融入自己的思想,拓宽思维途径,反馈于自身行为和行动的表现,培养自觉自律的意识,形成一种潜在的文化习惯、文化自信、文化自尊和文化自觉,通过对民族文化的认可、敬慕、信仰,铸就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一种“厚德载物、大象无形”的胸襟和气概。

4.3 改进人文方法———拾遗补缺

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人文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多以体悟的方式去感知这个世界,即使它包含有理性的思索,也是以感性体悟的方式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基础的文化,以人的身体活动为基础,以娱乐人、教化人、使人身体强壮为目标,来源于人类实实在在的生活,满足于人类的需求和发展,而不是虚幻缥缈的抽象空间的文化。因而,它可以引导大学生在切身体会到民族传统体育魅力的时刻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进行最直接有效的人文教育。

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指出:“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是信息或知识。”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精神的影响意味深长。培养大学生人文修养任重而道远。

新世纪大学生成长于溺爱娇宠的环境,养尊处优,衣食起居皆有长辈包干,孳生他们自私懒惰、骄横志怠、惧苦怕累的心理,纵容了他们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缺乏关爱之心,缺乏感恩之心。因而对大学生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以民族传统体育为载体,以大学生兴趣为催化剂,引导他们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改变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转变观念,摒弃陋习,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动手动脑,身心参与,耳濡目染,亲身体验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内涵,文化精髓,仁爱礼仪,大爱天下的气度,指导他们怎样处世,怎样做事,怎样为人,怎样与大自然达成高度的和谐。挖掘他们本能的吃苦耐劳、拼搏进取、坚忍不拔、勇于挑战的精神,塑造大学生志存高远、刻苦学习、逆境奋斗、乐观进取的意志品质,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达到提高人文修养的目的。

4.4 传承人文精神———自强不息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就是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即现在普遍说的“人类关怀、生命关怀”,国家提出教学改革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与之的统一。当前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学校教育首抓项目,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学科都关注人文精神教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的教育,强调自观、自省、自律、自觉、自强、自然、自在,正是因为它充满了对人文精神的不懈追求、人性塑造,克服险阻不断进取的人文性,它才能在华夏大地绵延五千年。从其产生时代起,就是围绕人的一种活动,顺乎民意,知乎民心,以人为中心,满足人的需要,为达到人的需求不断发展创新。原始人类对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通过手舞足蹈祈求神灵庇护,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祥和,以求适应自然,这是人文精神中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一种表现。

象征繁荣、富强的舞龙,体现中华民族团结合力的精神,揭示“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吉祥幸福的风筝,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追求。武术,包含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执着的探索精神,“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刻苦奋进精神,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冬炼三九,夏练三伏”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和为贵”的仁爱精神,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等。

高校要采取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教育手段,在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时,注意方式和过程,要潜移默化而非急功近利,否则欲速则不达。注重项目传授的意义,人文精神,锻炼价值和身体部位的改善,给学生一种想学习的兴趣和锻炼的自觉。通过言传身教,环境熏陶,创办传统体育文化节,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课堂内外形成体系,使学生逐步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热爱传统文化,在我国浩瀚的历史文明和文化传统中净化心灵,提高人文素养,不断完善人格,追求人的至善至美,继承和发扬人文精神。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博大精深,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包含养生、健身、竞技、休闲、娱乐、教育等。本文通过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厚底蕴,挖掘强大功能,寻找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点,进而深化大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吕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52-54.

[2]崔建功,曹运华,叶伟.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5):665-667.

[3]范本祁,杨慧.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发展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4):72-75.

[4]覃秀松.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J].体育科技,2008,(2):26-28.

[5]田祖国,陈永辉.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1):58-61.

[6]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科学,2004,(1):65-67.

[7]祁龙祥.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遭遇的瓶颈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5):112-115.

校园文化人文教育 篇7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五千年文明史的风雨而没有消亡, 历史从未中断, 极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文文化的强大与绵延。[3]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 早在1995年第一次全国49所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试点工作研讨会开始, 就是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始的。到现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多次就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的“四个讲清楚”, 高度概括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他在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 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植根在中国人内心, 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 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是中华民族集体的历史记忆, 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 体现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生命力、凝聚力,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4]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 它的基础是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我国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

第一, 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北京大学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讲过, 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就是中国的人文精神, 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爱国, 二是有骨气。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孟子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等, 无不体现国家与家庭、集体与个人的有机统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形成强大凝聚力的思想基础, 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力量。培养爱国、有骨气的人才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最集中的体现。在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 高校应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 让师生群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进而增强国家认同感, 培养充满爱国情怀的中国人, 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5]

第二, 传统文化有助于强化研究生“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众所周知,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而“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光在《论语》中“仁”就出现109次。仁者爱人, 仁者无私。关爱他人、社会的仁爱思想主要体现为“克已复礼为仁”、“礼之用, 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泛爱众而亲仁”等。

“仁”说到底就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何实现, 传统文化已明确, 孝悌是为仁之本, 为仁就是从孝悌做起, 直到“凡是人, 皆须爱”的境界。《弟子规》是儒家的根, 是我们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落实为仁的基本准则。因此, 在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 加强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的学习, 有利于引导研究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 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 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5]

第三, 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研究生“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修身在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很大的篇幅, 其基础性地位未曾变过, 古代如此, 现在如此, 未来也是如此。关于人格修养的名言名句比比皆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诚于中, 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独也”、“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等。修身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人生经历。从古至今, 国人都在强调做人第一, 做人如何取决于个人修养, 取决于个人人文素质, 而个人修养的高低取决于人格修身。如何修身?《大学》已为我们提供答案:“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因此, 在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 将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研究生课程改革中, 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群体的人文素养,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树立不畏艰难的科学作风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第四, 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学而时习、温故知新”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其实就是一部创新、创造史。期间古圣贤关于创新的精彩论述主要有:“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等。“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作为《论语》首篇、首章、首句, 是涵盖全篇的宗旨,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告诉我们学是基础, 时是关键, 习是根本, 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悦。可见“学而时习”是一切的基础, 创新必须立足于它, “温故知新”就是印证。温习、巩固了“学而时习”这个根本, 才能创新, 才能“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不断进步, 持续发展。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这足见创新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份量, 但创新不是空谈, 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任, 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来强化研究生求新探异的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慧琦.河南省高校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11.

[2]司马光.资治通鉴: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 1956.

[3]汪青松.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40—118.

[4]张大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始终[J].中国高教研究, 2014 (7) :2.

校园文化人文教育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语文实践;传统文化;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创造和演变中积淀下来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等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民族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与自我认同,因而,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背景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历史,构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但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进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迷恋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喜欢看日本动画片或韩国偶像剧。他们知道许多外国的节日诸如情人节、圣诞节等,了解许多外国的流行元素,唯独对中国那些经典的、民族的、传统的东西,知之甚少。在对学生进行节日调查时,很多学生不知道春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元宵节;尽管大部分学生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却难以把这段历史完整地复述下来。学生们正在接受一种被称之为“快餐”的文化——快餐文化。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得不掩卷沉思:如何让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少年这一代得到有效地传承与发展?笔者认为,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重建文化信仰,重塑文化灵魂,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孩子们的健全人格尤为重要。

二、小学语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及策略

(一)、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主阵地。抓住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尽可能地深入挖掘出文学作品的“思想美”、“内容美”、“人格美”和“风格美”,以塑造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阅读教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教材选文注重人文精神,注意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从各个侧面引导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时,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味,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炽热的爱国情怀。

2.古诗学习,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

古诗,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朵奇葩,是灿烂文化夜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教材选编了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学习的一些优秀古诗,如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离离原上草》、《石灰吟》、《竹石》、《悯农》、《登鹳雀楼》和《梅花》等。这些优秀的古诗语言凝练、意境优美、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的人文底蕴,提高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教学时,教师要详细介绍诗人写诗的时代背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例如,倘若学生不知道《石灰吟》的写作背景,又怎能深刻体会“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人间。”的豪气与悲壮呢?其次,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吟诵,通过吟诵来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富于节奏美和韵律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以读促学,读中悟情,是古诗教学的重要举措。范读,带读,配乐读,闭上眼睛想象朗读等方法都可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本,融入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感情,从而受到熏陶,提升感悟。

(二)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宣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层次,积极开展系列语文实践活动,采取梯度教育的方式来开展民族文化宣传活动。

1.课前5分钟民族文化演讲,每月评选出“知识小博士”。

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规定每天(或一周2-3天)实行课前5分钟演讲,内容是民族传统文化,可以是各地区的民俗习惯,也可以是名人故事,亦或是山川、建筑、诗词歌赋、对联灯谜等的介绍。我们可以把这些内容分类进行,一段时间内介绍一种,从易到难梯度进行。此类活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收集、整理资料,既了解了民族传统文化,又提高了学生的演讲能力。

2.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易学易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丰盈精神内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这些经典的语录应该让学生常记常新,伴随终身。开展经典诵读,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洗礼。于晨读,于课前,我们都可以举行“每日经典诵读”活动。

3.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传统文化不是某个地方的专属,要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就在自己身边。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从家乡的名人故事,励志名言,诗词;到各种文化专题,象酒文化,莲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家乡的风俗习惯、节日习俗,家乡的方言,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名胜古迹等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顺利开展此项活动,包括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以及活动后调查报告的填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努力弘扬本土文化。活动结束后,开展一系列以“我爱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演讲宣传,图片展览,手抄报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本土文化,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怀。

4. 举办语文学习沙龙

课堂教学的容量是有限的,教师一直参与学生的学习也是不现实的。学生只有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大量的自学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授人以渔”之后,学生就应该学会自己去捕鱼了。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作上读书笔记。每周或每月举办一次语文学习沙龙活动,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感悟或学习经验进行汇报,以达到学习交流的目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适当的辅导,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校园文化人文教育 篇9

论文关键词:人文价值教育课堂教学文化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文化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针对课堂教学文化特殊性、情境性、惰性、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本文试从人文价值教育理念的视角,反思与重构课堂教学文化,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上重构民主平等、互助合作、多元互动的课堂教学文化,让每个学生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1什么是人文价值教育

人文价值教育是一种在全世界都有重大影响的教育主张和实践。它起源于印度,目前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建立了“国际人文价值教育学院”。“人文价值教育”主张:人类有五大人文价值,包括“真理”、“正当行为”、“和平”、“仁爱”及“非暴力”。其目标是通过对这五大价值及其子价值的关注和渗透,让每个学生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2课堂教学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2.1课堂教学文化的含义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来说,每天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课堂教学文化是师生在课堂上生活方式的体现,是影响、决定课堂中师生教与学活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表现,“是围绕课程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建构的关于“教与学”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①课堂教学文化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土壤”,是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

2.2课堂教学文化的特征

(1)特殊性。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谓特殊文化是指“只有少数人参与的文化成分,换言之,仅适合于某些具有某种特征的个人或团体参与的文化。”②课堂教学文化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课堂教学是在特定时空里进行的,构成课堂教学文化主体的是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和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教师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并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获得教师资格的知识分子。学生是达到一定年龄、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儿童。其次,特殊的文化活动。教师以知识为载体向学生传授文化,学生学习并掌握文化,这一教育活动不同于其他活动。最后,特殊的行为规范。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着特殊的行为规范,如显性的课堂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行为规范,隐性的师生达成的共识。

(2)情境性。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情境性文化。首先,课堂教学文化主要发生在教室这一特殊空间和一堂课这一特定时间里。课堂教学文化是受一定时空的影响,具有特殊的环境背景。其次,课堂情境极为复杂和不断变化的,每一个课堂都是一个真实的情境。最后,课堂教学文化的情境性还表现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情感的融合和课堂氛围的营造上。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言语、动作和情感的交流,相互理解和信任,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3)惰性。“就文化自身来讲,都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当新的文化要素或形式兴起、传播时,大多要受到旧有文化的排斥和抵制,不管新文化怎样有价值,它都要受到旧文化的反对。”③新课程改所要求的课堂教学转型,其本质是文化的转型、课堂教学文化的重构。文化的惰性使得师生习惯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文化,习惯了过去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思维模式。当面临一种新的教育生活时,这种观念上、行为上的差异使他们处于一种困境中,新旧文化的冲突,使师生有意无意的抵制新的文化模式。

(4)隐蔽性。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但它渗透于课堂之中,时刻左右人的行为而不为人们所觉察,但是在人的行为活动中却时时表现出文化的存在。“在很多时候,与人关系最密切的东西往往是对人而言最陌生的东西。因为,它已成为人习以为常、不假思索的生活内涵。”④课堂教学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已经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内化于师生的行为,无声无息的制约着人的行为而不为人所知。

(5)滞后性。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来说,每天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文化就是他们在课堂上的生存方式。课堂教学文化一旦形成,支配着师生的课堂教学行为,对文化中的主体产生持久的影响。由于文化的长期性、隐蔽性及对人行为的控制性。所以一旦一种文化模式形成之后就会形成持久性。由于文化持久性的存在,新课程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很难一下渗透到当前课堂教学文化中去,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融合过程。 3新型课堂教学文化的建构

3.1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控制着课堂教学的进度和速度。学生属于被控制者,只能被动的学习。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形成以“支配―服从”为普遍特征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并且不再把主要责任理解为传播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与管理知识,不再把责任理解为塑造而是引导”。⑤人文价值教育理念认为,要摒弃那种强调师道尊严,知识授受的“主――客”、“我――他”的关系,而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努力构建以对话教学为基础的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主――主”、“我――我”的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看成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石。

3.2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关注的是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和上级安排的教学任务,而不是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进行的,“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都由教师决定。在忽视生命的课堂中,学生的生命价值受到压抑,不断贬值。人文价值教育理念认为,要树立起生命教育的理念。从生命的层次、动态生成的角度重新全面地审视课堂教学,不应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体,看成只能接受教师指令的无生命的工具,而要把学生视为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将学校生活视为师生生命中一段重要的成长经历,真正把课堂变革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3.3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就是“满堂灌”。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作为组织者的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减少教学中的强制性,让学生自主活动,积极探索,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利弊,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根据教材内容、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扬长避短,综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3.4教学过程

传统课堂教学不只是一种知识传递过程,更是一种师生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首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次要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课堂教学要再现学生真实的学习情景。人文价值教育理念下我们要把课堂看做是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营造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优化知识的呈现方式及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压抑的气氛中快乐地体验学习,将主体性化作学习的动力。

4结束语

新型课堂教学文化的建构是一个长久而复杂的过程。人文价值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仁爱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文化的新理念。课堂教学而文化建构的目标是挖掘人的学习潜能,实现人的学习本性,满足人的学习需要,从而去传播知识、优化生命、美化生活。

注释:

①李秀萍.教学文化:师生生活方式的建构及呈现.天津市教科院学报,.8:48.

②③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④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校园文化人文教育 篇10

一、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1.职业道德。 (1) 职业道德内涵。所谓职业道德, 就是劳动者在参与职业活动的过程中要遵守职业标准以及行为规范标准, 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中的具体要求, 是能够妥善处理职业与职业之间、职业内部、职业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依据。职业道德不仅可以折射出本人的形象还可以影响整个企业、公司的形象。因此, 职业道德具备以下特点:适用一定的工作范围;所包含的内容相对具体、稳定, 短时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同时具有多样性与专业性两种特质。 (2) 医生的职业道德。与其他的职业道德相比, 医生的职业道德更具特殊性, 因为医生在每一次的诊疗中都掌握着病人的健康与生死。医生的职业道德要求医生要时刻以病人为中心, 设身处地地为病人解除疼痛;关心爱护每位病患, 不能区别对待, 不泄露病人的隐私;文明礼貌, 同情关心病人;廉洁奉公, 不收取病人的红包等。不断钻研与创新, 提高自身的医术与诊疗水平, 正确处理同事的之间的关系, 形成良性的学习竞争关系等[2]。不论时代怎样发展, 医生的基本职业道德都不会改变。

2.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在人类对自我关怀下形成的, 一般表现为对人格、价值的追求, 并且能够对人类历史文明长河所流传下来的各种文化现象都能高度地重视, 是对全面人格的不断创新。人文精神其实也是指在人类的思想与意识、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心理活动中包含的人文主义倾向。人文精神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感性方面, 追求广义上的人道主义, 以实现人格上的需要与追求;第二, 理性方面, 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是广义上的科学精神;第三, 超现实方面, 人对生活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还要追求生活的意义。

二、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1.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是医学教育永远的课题。不论是我国的医学的灵魂人物还是西方的医学的引领者, 都充分意识到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中国自古就有“医乃仁术”的说法, 西方医学的奠基人曾说过“医学不分男女, 不分贵贱, 要为病人着想的”的医学理论, 就可以看出医生是具备良好的医学技术, 同时还兼具较高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在1988年讨论制定的《爱丁堡宣言》中也对医生做出了具体的要求:“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 而不是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医学的模式发生了转变, 医学教育是必须根据实际的需要做出改变, 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还要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3]。

2.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医学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医学的发展。而医学同其他的职业不同, 要面向的是饱经病痛折磨的病人, 医生要比其他的职业更注重去关怀每个病患, 提高和培养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在每一次的诊疗中严格要求自己, 在救治病人的同时, 也能给予人文关怀。

3.医患关系紧张。近年来, 医患关系经常出现紧张的局面, 医患纠纷事件经常被曝光出来, 且医患纠纷事件的频率、次数以及对医护人员的伤害都有一个上升的趋势。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 据有关部门调查与统计, 在医患暴力事件中68%是为了寻找宣泄口或为了索赔, 剩余的32%则是来自社会仇医心理, 而恶性的医患事件原因30%是因为患者的死亡, 剩余的则是由于其他患者非死亡事件。其中大多是行为上的冲突, 有的甚至对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4]。究其原因, 除了非人为因素导致病人死亡, 大多都是医患双方互不信任, 未能及时沟通而导致的, 因此要求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要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技能, 培养起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在面对病人时, 不但可以通过优秀的专业技能进行及时的治疗, 也能与病人展开良好的沟通, 减少医患之间的摩擦, 避免出现医患恶性暴力事件。

三、当代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素养现状及原因

1.当代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素养现状。现在进入医学院的学生, 深受应试教育与传统教学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高中进行文理分科, 医学院的学生大多是理科生, 在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由于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较快, 出现的独生子女家庭和一些急功近利的学生等现象, 导致大部分的医学生心态比较浮躁, 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都较差。大部分的学生都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与人文关怀精神, 有的人甚至不能回答历史中各个朝代的名称, 不关心时政与周边的变化, 有的学生甚至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是因为缺乏人文素养与精神, 导致这部分学生在课外常常会觉得空虚、无聊, 生活乏味无趣, 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也有的学生经常阅读各类武侠、言情小说, 观看电视影片, 对于世界著名的作家、作曲家一问三不知, 只顾追求一时的刺激与享受[5]。

2. 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素养缺乏的原因。 造成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素养缺乏的原因是比较多, 但是究其根本,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校在教学上不够重视。在医学院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医学技术与技巧上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或者实践练习中更加侧重对专业技能的练习与探讨, 而忽略了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 不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所以一部分的医学生在成为医生后, 虽然有高明的医术, 但是却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 在诊疗过程中不断受挫。 (2) 教学环境淡化了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因为在学校学习中是借鉴理论的医学案例, 没有进行实际操作, 学生一开始会害怕然后慢慢转变为麻木甚至冷漠, 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了作为医生对病患的关怀。

医学生培养起人文精神对提高职业道德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对医生展开救治工作十分重要, 因次要积极地寻找方法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6]。

四、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对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经过五千年的沉淀, 萃取精华, 在应用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时有着积极意义。

1.儒家的“仁爱”思想。儒家的主要思想就是“仁”, 孔子诠释它为“仁者爱人”, 孟子将其发扬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孔子也有“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观点, 把它们运用到现代社会中就是宽厚仁爱, 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培养医生的仁爱之心, 以及舍己救人的精神, 而且对医者的评价就是“医乃仁术”, 医生的职业道德就要求医生能够尊重患者, 并且以患者为主, 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 尽量减少病人的疼痛与费用。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应该加强职业道德与人文素养, 渐渐养成良好的诊疗习惯。在以后真正参与到医疗工作时, 及时地运用高超的医学技术, 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 不仅有利于病人的痊愈也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2.忧患意识以及爱国精神。在传统文化中, 具有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 例如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以及清朝的学者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等观点都是出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发出的感慨, 还有文天祥、陆游等爱国诗人所传达出的忧国忧民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具备的品格, 当代的大学生更要培养爱国的精神,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就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3.促进医学生和谐发展。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化特别注重对个人的道德修养, 注重对人文素养的培养。 促使人们养成自强不息, 不断完善自身的品格。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不断地通过反省完善自己, 传统当中的一些文化素养同样适用于现代医学教育, 以及对医学生的培养, 学生能通过对自己每天行为的反省, 可以明确自己每天在实践中有哪些不足、缺点, 可以不断地完善医学技术, 不断地提高职业道德的认知, 医学生自身的发展也能全面地提高,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的提高。

4.优秀的医学典籍的指导作用。虽然中医在很多方面不如西医, 不能及时地发现和诊断病症, 尤其是心脑血管等潜伏期比较长的疾病, 但是在很多方面, 中医的医学典籍仍旧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大医精诚》、《金匮要略》等医学论著, 书中不知讲述了医学知识, 同时还包含了大量朴素的道德文化。例如在《黄帝内经》中就强调“天覆地载, 万物悉备, 莫贵于人”, 突出了在中医治疗中将 “人”放到了最高的位置, 真正诠释了“医者父母心”的概念, 这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也很有帮助。《大医精诚》一文出自唐朝“药王”孙思邈, 是我国医学中重要的著作, 也是学习医学的必读之作, 它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 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 每个医生都应秉承“大医精诚之心”。这篇文章广为流传, 影响深远, 直到现在, 我国不少的中医院校将它作为学生的医学誓言。经常朗读背诵这些医学经典著作, 不仅可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更高的审美水平, 还能够让医生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五、如何通过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

认识到我国传统经典文化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就要在日常的医学教学中不断渗透传统经典文化, 对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产生积极影响。具体举措为:

1.让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阅读、背诵经典的医学书籍,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 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医疗事业的发展、深入了解病理, 在实际进行救治时就不会拘泥于西医的技术, 而可以灵活结合中西医技术, 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病痛。

2.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尽量能够引入我国传统经典文化, 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成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在诊疗时, 能够记住自己作为医生的职责, 救死扶伤, 任劳任怨。

3.学校不仅要组织多样化的课外生活, 也应该重视去积极推广实施,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也能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 拓宽学生的视野。

结束语:

当代的医学生的专业水平比起以前的学生, 是借助于现代化的科技发展的原因, 水平更高, 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但是也由于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变化, 使得医学生在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上有所欠缺。通过加强对医学生宣讲传统经典文化, 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 更加重视对待医学事件, 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在以后的医学事业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莹雪, 刘红霞.文学经典教育: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 (3) .

[2]中国医师协会.在全国部分省市调查“医闹”的分析报告[J].中国卫生产业, 2007, (2) :57-59.

[3]贾晓莉, 周洪柱, 赵越, 等.2003年-2012年全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医院, 2014, 18 (3) :1-3.

[4]温长路.医以术为精——再谈《黄帝内经》中的医德思想[J].中国中医药报, 2006-10-11 (5) .

[5]黄莺, 马依彤, 徐新娟, 杨毅宁, 程慧娟.重视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培养[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2, (5) .

上一篇:教师管理研究下一篇:买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