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管理工作策略十篇

2024-09-12

中职教育管理工作策略 篇1

►►一、中职教育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育管理机构不够健全

以往中职院校在教育管理机构设置上大多采取板块化的管理结构, 在部门设置上采用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分开管理的方式。造成了在学校层面和系部层面都缺乏一个具体负责教学工作相结合的综合协调与组织指挥机构, 缺乏一个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 教学工作中协调效果较差。

2.教育管理监控体系不完善

加强过程控制是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以往教育管理质量体系过于强调结果控制, 对过程控制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密切配合的综合信息反馈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应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加强教育管理监控系统。

3.教育管理机制不够灵活

以往教育管理机制不够灵活, 没有及时根据经济的发展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也没有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因此, 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校企互聘互用型人事制度需要真正建立起来, 不能只聘用空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 否则会加大院校的管理难度和提高教育管理质量的难度。

4.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考核主要是以卷面考试为主, 使理论和实践考核相分离, 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只有理论考试, 这对中等职业教育强调的实践能力是没有评估。这样的考试不能将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既不利于发挥教育管理功能, 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阻碍教育管理质量的提高。

►►二、改善中职教育管理对策

1.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教育管理体制是管理活动的基础。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将老师的岗位、职务、人员进行科学的组合, 成为实现管理目标的强有力手段。根据组织管理的需要。根据需要的组织和管理, 将授权、监督、协调有机结合在一起。

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管理体系协调管理好教育管理中的矛盾, 提高组织体系的有效性。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综合素质和教育管理水平是先进的管理工作的前提。要吸收和引进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 为管理系统带来新的管理思想, 原有的管理人员要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转变陈旧的管理观念, 加强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能力。

2.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

中职教育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传统的管理理念忽视了对被管理者个性需求的尊重和关怀, 只是把教师看成是完成教育工作任务的工具。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强调把教师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和学校最重要的资源。管理教师的本质是为教师提供服务, 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提供条件。根据各专业要求每一个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制度约束老师, 老师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传授的知识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 并能够应用于实践。

不断地引进高素质的教师扩大师资队伍、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整体教育水平。中职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加强实践能力。对于那些应用性强的专业, 计划安排教师实践, 提高教师专业能力。老师们应该激发学生求知欲, 使学生学会探索问题, 让他们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所以我们必须提高中职学校的师资水平, 特别是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以服务学生为出发点

现代教育是一切从学生开始, 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中职教育管理工作在大学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中职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应该也有一些改变, 将过去的管理学生变为服务学生。为学生建立成功的平台, 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在学生管理中的院校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给学生提供各种高品质的服务, 包括学习服务、勤工俭学学生服务, 加强学生出国, 如考研学习信息的指导, 加强政策引导、心理咨询等。这需要中等职业学院教育管理者一方面换位思考, 另一方面, 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方法管理学生。

►►三、结语

由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这与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为研究人才的目标有很大的不同, 决定了高职院校应及时更换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和创新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 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 积极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以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管理。

摘要:目前, 高素质的技工人才严重缺乏,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中职教育理论与技能教学的不平衡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致使中职教育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较差, 直接影响了中职生的就业。在强大的市场需求下, 我国中职教育的迅速发展, 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专业型人才。本文针对中职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职教育,管理策略,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国强, 金环.我国中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职教探索与研究, 2009;1

[2]金志利.特色与创新是中职教育强力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科技信息, 2010;1

[3]别让中职教育管理制度“迟到”[J].职业技术教育, 2009;36

[4]李红菊.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实践与我国中职教育改革[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3

中职教育管理工作策略 篇2

(一) 教育体制管理不到位

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不够创新, 缺乏先进的教育设施, 以及课堂内容教条化, 使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难度增加。在近几年的德育课堂教学中, 复杂的教学环境对学生造成了压力, 使中职学校面临着新的挑战。学生在以往的教育制度下无法进行真正的学习, 一些中职学校把德育教育当做理论的政治学科, 把枯燥的德育知识以理解、背诵和测试方式传授给学生。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 学生渐渐失去了对知识的兴趣。

(二) 中职学校对德育教育的认知不够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 基本都认为中职教育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主, 学生只需学习到专业技术就好。把中职德育教育当做普通的课堂任务, 没有综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因此, 学校领导渐渐忽视了德育教育, 注重学生的专业课程与技术学习, 认为德育教育只是简单的课程并不是教学中心, 分配一个政治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观点在中职学校普遍存在。

(三) 德育教育的内容较为单一, 不够灵活

据有关调查统计, 部分中职学生认为德育教育跟时代的进步相脱离。而且中职德育的教学内容普遍存在较陈旧、形式化、单一化等不足, 不能很好地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当前社会形式有效结合。学校在德育教育时运用的都是较老的例子, 比如街道模范老人、战争时期的烈士、尊老爱幼的事例, 并不能与时俱进地教学, 不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 也无法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

二、对中职德育教育的发展方式进行探究

(一)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对象, 要从实质上解决问题, 首先就要让学生心里接受这门课程, 并使学生消除对德育教育的排斥, 从一些细节出发, 比如走近学生的内心, 教育并触动学生, 综合学生的各个心理方面进行锻炼。此外,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 发现学生的优缺点, 在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 适当提高学生本身的综合能力和合作能力。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教学课堂增设心理教育课程, 经过一些理论的心理知识教育, 学生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自己的心理特征及学习状况, 以便于遇到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处理解决。也有不少性格特殊的学生, 比如自负、懒惰、自闭、不求上进等, 对此类学生可以进行集中分析并教育。另外还需要定期开展有关德育的讲座, 或者有关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竞赛等, 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综合教学。再者, 一个独立的心理健康中心是中职学校需要的, 应挑选一位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 并接受过心理教学的教师当做心理咨询师, 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 协助他们正确面对自己, 把学生的自信、自强的性格作为培养的重点。

(二)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进行有效课堂的基础

学校应该锻炼教师并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一个优秀的中职德育教师, 首先会不断与学生进行交流, 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试着用自身去感染教育学生, 所以, 建设一支教育水平高、思想道德好的德育师资队伍很重要。作为教师本身, 应该增强德育教育的能力, 随时学习与时俱进的知识。课堂中应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课理念, 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程度、领悟能力等。关于教学方式, 可以采取课堂举例子示范、互相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式, 试着让学生了解社会实情并为自己制订未来计划。另外, 中职学校对于德育教师需多增加工作培训或对外交流的机会, 带领德育教师参与有关中职学校开展的工作交流会、德育教育学习会等。所有提出的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德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管理能力, 并且适当地了解并学习德育教育理论知识。

(三) 有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是中职学校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德育也包括家庭和社会。学校要时常与家长进行交流, 家庭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学校与家长应联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使得学生在家也会接受到德育教育。另外, 要让学生从社会中适当地接收到德育, 比如以新闻播报、路边杂志、网站等不同的媒介进行引导, 让学生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丰富校园文化。

希望社会各方面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学习交流, 关注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应带领学生去发现探索高效的德育教学, 使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得到更高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张艳东.浅议职中德育教育的生活化[J].科学中国人, 2015 (15) .

[2]郑硕凯.职中德育教学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旬, 2012 (1) .

浅谈中职教育管理工作策略 篇3

关键词:中职教育管理;管理工作策略

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也可称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本世纪初得到迅速发展。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程度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成为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诞生的新型教育模式,是现代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产物。中职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生存、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专业管理人才为根本任务。中职教育管理主要包括一下几点: 教育管理、后勤管理、德育工作管理、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

一、中职教育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考核主要是以卷面考试为主,使理论和实践考核相分离,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只有理论考试,这对中等职业教育强调的实践能力是没有评估。这样的考试不能将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既不利于发挥教育管理功能,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教育管理质量的提高。

1.2 教育管理监控体系不完善

加强过程控制是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以往教育管理质量体系过于强调结果控制,对过程控制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密切配合的综合信息反馈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应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加强教育管理监控系统。

1.3 教育管理机构不够健全

以往中职院校在教育管理机构设置上大多采取板块化的管理结构,在部门设置上采用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分开管理的方式。造成了在学校层面和系部层面都缺乏一个具体负责教学工作相结合的综合协调与组织指挥机构,缺乏一个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教学工作中协调效果较差。

1.4 教育管理机制不够灵活

以往教育管理机制不够灵活,没有及时根据经济的发展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也没有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校企互聘互用型人事制度需要真正建立起来,不能只聘用 空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否则会加大院校的管理难度和提高教育管理质量的难度。

二、改善中职教育管理对策

2.1 以服务学生为出发点

现代教育是一切从学生开始,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中职教育管理工作在大学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中职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应该也有一些改变,将过去的管理学生变为服务学生。为学生建立成功的平台,将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在学生管理中的院校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给学生提供各种高品质的服务,包括学习服务、勤工俭学学生服务,加强学生出国,如考研学习信息的指导,加强政策引导、心理咨询等。这需要中等职业学院教育管理者一方面换位思考,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方法管理学生。

2.2 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教育管理体制是管理活动的基础。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将老师的岗位、职务、人员进行科学的组合,成为实现管理目标的强有力手段。根据组织管理的需要。根据需要的组织和管理,将授权、监督、协调有机结合在一起。

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管理体系协调管理好教育管理中的矛盾,提高组织体系的有效性。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和教育管理水平是先进的管理工作的前提。要吸收和引进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为管理系统带来新的管理思想,原有的管理人员要对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取其精华。

2.3 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

中职教育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传统的管理理念忽视了对被管理者个性需求的尊重和关怀,只是把教师看成是完成教育工作任务的工具。但是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把教师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和学校最重要的资源。管理教师的本质是为教师提供服务,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提供条件。根据各专业要求每一个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制度约束老师,老师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传授的知识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并能够应用于实践。

不断地引进高素质的教师扩大师资队伍、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整体教育水平。中职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加强实践能力。对于那些应用性强的专业,计划安排教师实践,提高教师专业能力。老师们应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学会探索问题,让他们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所以我们必须提高中职学校的师资水平,特别是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三、结语

由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与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为研究人才的目标有很大的不同,决定了高职院校应及时更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积极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以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国强,金环. 我国中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9, 1.

中职教育管理工作策略 篇4

宦宝玲

吉林省通化市职教中心

【摘要】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强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已成为必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要在加强信息化教学管理和创新的同时,顺应中职教育培养的目标要求,使教学管理工作逐步

实现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技术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各类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等职业学校要深刻认识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一、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内涵

(一)教学管理内涵

我国中职学校是面向市场培养职业岗位型人才。其中教学管理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最核心的工作,加强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职教育的教学管理内涵是指以教学的全过程为对象,依据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遵循中职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通过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整个教学工作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积极性,以保证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活动。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学活动,根本目的是保证教学质量,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1、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内涵。从管理的认识角度出发,信息化教学管理就是指在信息化教育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建立的管理信息支持和决策系统,并利用适当的多媒体技术与激励机制,协调和控制该组织中各成员间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与管理,充分发挥群体的最大利益所进行的各种协调活动的过程。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与信息化教学过程管理。其中,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人力、信息、环境、时间、知识等方面的管理;而信息化教学过程管理包括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

由于信息化教学管理作为教育管理的特殊范畴,它涉及人员、设施、资金、信息等要素,且各要素之间在不断变化发展,同时表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整个管理过程是以“信息”为教学管理服务而建立的一种新的管理思维和管理创新模式,其核心是强调信息的高度集中与高度分享,以满足信息化的教学管理需求。在信息化的新环境下,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新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已成为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要素。

2、信息化教学管理的特点。信息化教学管理是中职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中心环节,并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发挥很大优势作用,因此,中职学校在信息化教学管理中要达到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目标,重视实训、实习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就促使中职学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在信息化理念的指导下,运用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组织和配置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活动,实现教学目标要求。

二、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符合中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顺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潮流的基本要求。因此,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意义重大。

(一)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是适应当今信息时代发展潮流的基本要求和中职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中职学校作为国家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为中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服务。

(二)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是提高教学资源使用率的必要途径。信息化教学管理可以使整个教学管理过程的所有资源实现高效利用、实时共享和科学管理,最终提升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是促进教学管理者提升个人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管理中每个管理者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并利用网络媒体的方便、快捷、灵活和动态交互性等特点,使自己真正掌握现代化教学管理技术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服务,以适应中职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四)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可以使中职学校的教学发展呈现出教学管理科学化、课堂教学多媒体化、实验实训动态化、质量监控规范化、信息资源共享的特征。

三、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现状

首先,从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包括:第一,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教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主要和最核心的部分,对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投入,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结构的改变,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以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这有利于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但是学校的情况不同,对人才的引进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第二,加大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研究,逐渐改进和完善教学实训实习环境资源的管理。学校为满足中职教育的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断完善各种教学实训室,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合理配置和科学规划,加强各类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但是,由于学校的教学经费受限,所以各校的软硬件条件也参差不齐。第三,提倡科学合理的时间管理,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素养。在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管理服务。

其次,从信息化教学过程管理的实际来看包括:第一,教师重视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备课环节和课堂教学的管理。在备课过程中,对不同教材,老师要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加强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思想,还要激励和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做到师生良好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在现实状况中,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的水平不一样,有的学生上课不听讲,甚至做出扰乱其他同学的事情,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加大对学生的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共同的责任。第二,比较重视课后作业的效果管理。老师重视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通过批阅和辅导,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三,重视课程考试、成绩评定和综合分析环节的管理。中职学校的考试形式非常灵活,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要求采用合适的考试形式,目的是为了检查整个学期的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过程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关键,因为整个过程的教学效果直接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所以,只有对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加强管理,才能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四、目前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领导对信息化教学管理缺乏足够认识或重视不够。近年来中职学校将主要精力投入在招生数量上,忽视了教学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导致学生规模逐年扩大,而教学设施没法满足教学的需要,直接影响了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影响了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由于有的学校领导的教育管理思想比较传统,没有把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建设放到首要位置,这样不利于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

(二)在信息化教学管理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使用率不高,教学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偏低。他们不能很好地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或者是掌握信息技术能力不够,严重影响了管理工作,直接降低了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阻碍了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

(三)教学管理中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升级更新不及时。当前由于多数中职学校都存在办学经费紧张的问题,没法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教学管理软硬件设备的更新和建设,无法进行长远的规划和基础建设。甚至不能保证已有软硬件设备的及时更新,使整个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无法及时、准确、高效地传递教学信息,从而影响到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对信息化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由于各校的教学管理一般都是两级管理,但是上下级各个部门间的管理要求不一样,数据搜集、整理、传输格式不同,使得教学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和开放,也严重影响了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全面建设。

五、中职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创新的策略研究

(一)要以信息化理念为指导,变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思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有积极作用。中职学校领导应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并运用于教学管理活动,切实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领导。

(二)切实加大教学管理的软硬件投入,改善现有设施,以适应信息化教学管理发展的需要。学校领导应积极引导,为信息化教学管理创造必要的条件,加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技术条件下采用教学呈现、模拟演示、交互式视频、探索与发现、项目制作等模式进行教学。同时还要依托信息化技术平台,加上包括教学大纲、课程和教材信息、教师和学生信息、教学档案等在内的教学管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系统,促进学校的发展信息化教学管理。

(三)要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细化分工,明确职责。良好的教学管理制度能规范教学工作秩序和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教学团队的发展。还要建立和完善组织教学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规定,包括学籍管理、师资管理、考试管理、监督管理、实训实习管理等制度。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并执行其规定,保证教学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以适应信息化教学管理的需要。

(四)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团队凝聚力。同时要加强骨干教学管理人才和骨干教师的管理,防止流失。信息化教学管理需要一批具备高素质、实践管理经验丰富、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意识强的教学管理人才。教师应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利用新技术开发课程课件;教学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和使用信息化技术,并运用于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资源,还能极大提高日常教学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为促进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五)加强培养学生现代化学习观念。培养学生通过互联网信息化平台或学校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获取需要的学习信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六)加大管理的透明度和人性化程度,提升全面信息化教学管理质量。信息化教学管理要注重以人为本,管理的一切程序都要公开化,增大透明度。鼓励学校全员参与教学管理质量的检查和评价,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水平和全面信息化教学管理质量,以满足学生、家长、社会的需要。

中职教育吸引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篇5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部分, 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中职教育的发展也一直受到教育部分的重视[1]。中职教育主要是为社会的发展输送技术型人才, 目前,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容乐观, 中职教育的吸引力面临着挑战, 中职学校招生困难, 这很不利于中职教育的发展, 因此, 中职学校和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中职的教育吸引力。

1. 中职教育吸引力底下的原因

1.1 政策原因

进入21世纪之后, 国家虽然从政策方面不断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但是由于政策落实情况不佳, 政策本身也存在问题等原因, 造成了中职教育吸引力低的问题, 例如, 中职教育以前是终结性教育, 现在由于政策的原因, 中职教育成为了过渡性的教育, 从中职教育过渡到高职教育[2], 但是在招生方面, 政策是向普通高中倾斜的, 而且, 中职教育目前基本上还是属于终结性教育, 这就很不利于中职向高职过渡, 不利于中职教育的发展。另外, 近些年来, 高等教育在不断扩招, 造成更多的学生选择普通高中学校, 而不愿意进入中职学校。

1.2 文化因素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 存在重视道德教育, 不重视技能教育的思想观念, 技能教育的地位较为低下, 由于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 造成许多人存在重学历、轻技能的思想, 这种思想很不利于中职教育的发展, 另外, 我国许多人认为中职教育学历低, 中职毕业生工资低, 许多家长认为中职学校低人一等, 不愿意让孩子去上中职学校, 宁愿多花一些钱让孩子上普通高中, 这种明显的重普高轻中职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给中职学校招生带来了困境。

1.3 办学因素

办学因素也是造成目前中职学校吸引力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普高和高等学校不断扩招, 造成中职学校招生困难, 中职学校的生源基本都是那些无法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3], 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知识水平都存在较低的情况, 中职学校为了缓解学校生源少的问题, 采取一些不合理的方法来扩大生源和提高学生的质量, 例如, 发布虚假信息吸引学生, 这些措施虽然在短期吸引了一批学生, 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校的声誉, 降低了学校的社会认知度。另外, 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够, 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的需要, 造成毕业生就业率低的问题, 使得中职学校吸引力越来越低。

2. 中职教育吸引力提升策略

2.1 加强政策的引导

国家政府的政策在促进教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为了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国家必须从政策方面入手, 首先国家需要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 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来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 同时增强中职教育政策的执行力, 真正落实好中职教育相关的政策, 从而充分发挥中职教育各项政策的作用, 另外, 还需要完善相关的政策落实情况监督反馈制度, 根据反馈情况不断地更新和优化相关的政策, 从而提升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2.2 加强对中职教育的宣传

许多人正是因为对中职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 所以才会对中职教育出现误解, 不愿意让孩子接受中职教育, 所以提高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需要对中职教育加大宣传, 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的认识中职教育, 提高中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例如, 可以通过举办中职教育讲座, 向人们宣传中职教育的发展状况等, 还可以通过媒体, 宣传中职学校毕业生成功的事例。

2.3 完善中职学校教育体系

首先, 中职学校需要重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中职学校只有正确的给自己定位, 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体系, 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并且重视学校的办学特色, 这样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吸引生源。其次,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 向社会上招聘有能力、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作为学校的教师, 并且对其进行教育理论知识的教育, 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同时加强对本校专业老师的培养, 让学校的年轻老师在假期进企业或者工厂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从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其三, 完善学校的设施设备, 中职学校以技术为主, 因此学校必须完善设施设备,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进而增强学校的吸引力。

结束语

引起中职教育吸引力低的因素有很多, 为了提高中职学校的吸引力, 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就必须从多出入手, 国家完善相关中职政策, 并落实好相关政策, 学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从而提高就业率, 增强学习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李玉静.中职教育吸引力提升:保障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2014, (19) :1-1.

[2]方映红.明确办学和育人定位, 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J].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2014, (4) :32-32.

中职教育管理工作策略 篇6

一、中职旅游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 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 其实质是人性教育, 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重视人文教育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如美国MIT、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都纷纷增设人文社科专业与课程, 实行文理渗透,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职旅游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文学艺术修养

中职旅游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从文化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几个方面来说的。首先, 旅游和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其次, 旅游和艺术之间也是密切相关的, 学生在学习文学的同时, 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力、观察力, 还能推动他们自理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教学中旅游文化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包括了文化哲学、美学等, 知识的累积要靠不断地鉴赏多种文学作品, 体会文化的魅力。

(二) 思想道德修养

每个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它也包含在人文教育中。每个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操守, 旅游行业也是, 旅游行业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了文明礼貌、优质服务等。旅游从业人员要热爱自己的职业, 尊重自己的职业, 要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将自己的工作目标树立起来, 不断努力, 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二、中职旅游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现状

(一) 学校不够重视人文教育

大部分学校在思想理念上不够重视人文教育, 这个理念直接导致了多数教师未能意识到人文教育对学生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的时候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 没有在教学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师和学生之间严重缺乏交流, 导致学生不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另外, 教师提供给学生分组活动的时间比较少, 未能意识到合作学习对学生人文素质提高所起的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不但能够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建立友谊的桥梁, 还能够学会尊重他人等。

(二) 学生本身在思想理念上出现的偏差

中职学校学生的总体素质跟普通高中学生相比, 肯定会存在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一, 中职学生整体的文化水平比较低, 在学习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比较多。第二, 中职学生在潜意识中觉得自己比较弱, 本身的自卑心理比较严重, 心理防线比较薄弱, 产生心理疾患的比较多, 在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方面也有一定的差距。另外, 大多数学生还没有认识到人文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三、中职旅游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 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打造人文教育的环境

首选要打造人文教育的大环境, 教师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 因为它是作为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教学工作, 所以要将下面的工作做好:第一, 中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要全面地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不断地努力, 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第二, 教师要正确客观地认识以人为本的观念, 在教学中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的主体, 把学生看作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所以,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

(二) 在旅游教材和教学中挖掘人文素材

将教材这个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不断地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例如, 在传授各国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人文旅游资源的过程中, 使学生感受到各国风景和文化的美, 在感受各国人文风俗的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在教学中挖掘人文素材。如, 在景点讲解的时候, 教师要将本身的感情充分地投入其中, 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语言之美, 还可以使他们体会到祖国的魅力, 从而获得审美情趣的培养。再如, 茶艺课挖掘茶道精神, 弘扬茶道的“审美”情趣, 为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培育茶道的“高洁”意境, 提高人的风度与品位。同时, 通过茶道的“求精”精神, 培养人的扎实务实的品行;通过茶道的“专注”精神, 使人的意念与事业融为一体。以茶文化精神陶冶学生, 培养他们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总之, 在中职旅游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发展的趋势, 建设中职旅游专业教育在于人文素质教育和旅游专业素质教育的相互融合, 在学习当中渗透人文教育,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琳.浅谈在中职旅游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J].科技信息, 2012 (11) :323.

中职教育管理工作策略 篇7

一、兴趣培养期

刚刚接触学前教育专业时, 学生对弹、唱、跳、画等技能没有基础, 虽然在小学和初中可能接触过唱歌、画画、舞蹈, 但是都没有接受过专业指导, 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 更没有条件接受这些方面的熏陶, 所以大部分学生因不会而兴趣不足, 缺乏自信。为此, 在高一上、下学期, 我除了配合学校文体科技活动室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外, 在班上还开展了许多活动, 以刺激学生的兴趣。

(一) 办黑板报、展板、墙报, 促进绘画水平和书写水平的提高

每两周办一期黑板报, 要求用彩色粉笔构图, 创设版面, 内容形式要多变;每月办一期展板, 要求用白纸写字画画, 不能买现成的彩色卡纸、蜡纸等, 要自己画画上色, 做美工;每学期办一期大型主题墙报。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虽然学生的作品显得非常稚嫩, 但是我都会拍照作为纪念, 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信心大增。

(二) 每学期美化教室两次, 美化寝室一次, 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在美化教室和寝室时, 要求学生本着“节约第一、美化第一”的理念, 自己设计, 做手工、展优秀作品、自己写标语、办理想墙等, 让学生站在幼师的角度来布置教室, 感受学前教育专业的魅力。

(三) 开展读书活动, 训练普通话, 内强素质

每天一个小时的读书活动, 由我给学生准备读物, 每天一个学生朗读一篇美文或励志故事。读完后大家一起讨论, 谈感受心得, 内强素质。

(四) 举办班级文娱晚会

一个月办一次班级文娱晚会。或以小组为单位, 或以寝室为单位, 也可以几个同学自己组合起来为单位组织节目, 说跳弹唱样样本领都用上。在这样的活动中, 特别注意那些内向胆小的学生, 通过活动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 在娱乐的氛围中体会到这些技能的乐趣。

二、技能提高期

在高二上、下学期, 除了继续贯彻兴趣培养期的做法外, 我开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级、州级、省级、国家级大赛, 如中小学生书画大赛、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州级省级技能大赛以及学校举办的校园歌手大赛、个人画展等。在班上, 分上、下学期各组织一次“学前教育技能汇报展演”, 邀请技能老师们前来检阅。全力配合学校分别于秋季学期举办的庆国庆、元旦文艺活动和春季学期的庆“五四”文艺活动, 全面展示学前教育的专业技能。由于活动丰富多彩, 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过得非常充实且有意义。

三、技能成熟期

经过前两个阶段, 进入高三, 学生的技能已日趋成熟。学生均已凸显出各自的技能特长和优势, 于是, 在兼顾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适应技能高考, 强化学生的特长和优势, 从而达到完善技能的目的。

学前教育的专业技能不仅仅是动手的能力, 还是智力、审美等各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所谓“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学前教育学生的技能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长期的实践, 在活动中给学生搭建训练和展示技能的平台, 以培养他们的兴趣, 增强他们的信心, 激发他们的勇气, 从而培养出秀外慧中的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中职教育管理工作策略 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策略

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现状

近年来,为完善国家的教育体系,改善就业结构,全面培养各层次合格的劳动者,我国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使更多的学生迈入中职学校的大门,我国于2012年扩大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一)客观问题

1.学生年龄跨度大,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从本校2012级学生的年龄分布情况来看,年龄最大的21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5岁。由于学生年龄跨度较大,接受能力存在的个体差异较为明显,因此在授课时常常遇到一些学生已经听懂并熟练掌握了知识,而另一些学生还一脸茫然地看着老师,完全跟不上讲课的节奏的问题。

2.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差距较大,生活水平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家庭比较富裕,吃、穿、用都不必发愁;有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低保收入不足以维持其日常生活,还需要依靠课余打工赚钱,因此常常面临休息时间不足,上课缺乏精神的问题。

(二)主观问题

1.学生学习目的不相同,学习的主动性千差万别。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喜欢学前教育专业,喜欢小孩子,对幼师这一职业充满向往,因此在学习中积极主动,总是希望尽可能多的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还有部分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没有兴趣甚至对小孩子十分反感,但在家长的坚持下才不得不选择这一专业的,因此她们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充满敌意,别说主动学习,就连必须上交的作业也采取投机取巧的方式完成。

2.学生缺乏教师的认可,自信心明显不足。有的学生一直以来被扣以“差生”的帽子,也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无法继续升学而不得不就读中职院校的。她们往往认为自己天生就不聪明,无法在学习中取得良好成绩,因此不会用心读书、学习知识。

二、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特点

1.心理学是一门涵盖多种专业领域的科学,其研究涉及认知、行为、人格等多方面,目的是为了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同时还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教。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相对实践课来说,显得枯燥,往往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在以往的学习中很少会接触到理论性较强的学习,因此,她们常常找不到适合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一门全新的课程。

三、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策略

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使用相应的教学策略。针对中职生现状和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难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如下策略:

1.启发式教学策略。填鸭式教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大量的知识,但就长期效果来看优势远不如启发式教学。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结果的预见,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大量的事实证明,如果学生缺乏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即使他们掌握了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种方式是先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如“写出在你心目中小孩子有哪些独特的方面”。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既可以了解到她们对问题的认识情况,又可以调动她们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另一种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让学生拥有创新的“开发区”,同时训练了她们的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综合性和独特性。例如,在讲解时间知觉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向学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新入园的孩子哭着问你“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时应该怎样回答。这是一个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学生们大多积极动脑,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有的学生说:“妈妈下班就来接你了。”

我问:“小孩子问妈妈什么时候下班,该怎么回答?”

学生答:“妈妈四点钟下班。”

我问:“小孩子继续问什么时候到四点钟,又该如何回应?”

学生答:“……”

此时,学生没能给出更好的答案。我引导道:小孩子对于时间概念并不清晰,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他们有时间有大致的概念呢?

学生们答道:“他们熟悉的事情。”

随着引导和讨论,学生们最后得出了“吃完晚饭妈妈就来接你回家”这个比较恰当的答案。

2.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策略。讲授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单纯的讲解往往不能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是现在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直观的特点,比起传统的讲授它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中职学生实践经历较少,对幼儿的了解不够,只依靠理论讲解并不能让她们了解小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幼儿真实的生活情况,笔者播放过一部叫做《幼儿园》的纪录片,该片呈现出湖北武汉一家全托制寄宿幼儿园,一群天真无邪的可爱孩子在镜头前展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会为了对父母的依恋而大声哭闹、会为了和小朋友偶然的争执大打出手、会为了穿不上衣服以及摆不好椅子而脾气大发、也会为了星期四和星期五的先后顺序讨论不休。在看过此片之后,很多学生表示之前对于幼儿和幼儿园的认识存在误差,通过看片自己对幼师这份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表明了自己会避免片中老师的错误做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在扮演不同角色(幼师或幼儿)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幼儿的各种想法、反应。

3.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该学习策略不但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她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讲授幼儿的气质类型时,笔者先介绍了气质的概念、类型和代表人物。然后将学生们分成四个小组,让她们根据幼儿在生活中的表现对典型气质类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类型)。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变成了课堂上的主角,她们积极思考,共同讨论,更好地掌握了所要学习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刘红燕.关于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的思考——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现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01)

[2]郁倩倩.浅谈合作学习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1)

[3]刘秀珍.中等师范学校幼师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0

中职教育管理工作策略 篇9

侯宇杰

(西安工程技师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1)北方音乐投稿邮箱:1665414094@qq.com

【摘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时间短,任务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就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接着从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等方面提出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策略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钢琴课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弹奏好钢琴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学前教育人员的必备技能。由于在进入中职院校之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弹奏钢琴,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一定的钢琴弹奏技巧的合格幼儿教师,任务非常艰巨。所以,在新时期,要认清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找出钢琴教学的有效策略,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发展服务。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 首先,钢琴教学受到传统理念教学的影响比较大,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但是钢琴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弹奏技能,这就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其次,由于钢琴教学一般采用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没有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再次,多数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钢琴教学的时候,主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弹奏某一个曲目,没有重视学生对音乐积极性以及艺术感染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最后,没有注重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教师,教学的内容要跟教学的目的联系在一起,但是很多院校没有注重学以致用,主要是单纯的教育学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难以发挥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中职院校的钢琴教师一般都是毕业于专门的音乐院校或者音乐专业科班出身,他们接受的专业钢琴乐理知识很丰富,会在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培养。但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需要特别深奥的理论,其工作性质就决定了钢琴学习就是具备教小孩子的一些音乐方面的简单知识,比较注重的是钢琴演奏技巧方面的培养。所以,作为学前专业的钢琴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原来的理论教学为主转移到实践教学中来。因为钢琴教学属于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而且部分中职院校学前专业学生本身的钢琴弹奏的基础都比较薄弱,提高其实践技能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夯实基础技能,做好基础性训练

因为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制的时间不长,受到这些因素的限制,一部分钢琴教师就容易忽略钢琴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能和的学习,认为学生只需要简单了解就行,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因为钢琴学习的规律跟普通的简单乐器有所不同,假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开始的时候对于键盘没有太大的感觉,就难以形成“握鸡蛋手形”,就很难找到触摸键盘的最佳状态。如果这个基础没有打牢,就会对学生高阶层技能的把握产生影响。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要在基础知识学习方面花费时间和精力,要求学生夯实基础技能。针对一部分学生手感迟钝的现象,要加大他们五指练习的强度以及琴音、弦音练习的力度,保证手指的协调性。只有基础性训练做得好,才能打牢基础知识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在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因材施教,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把握学生之间个性的差异,发现学生身上的不同点,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分析和解决在钢琴弹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式,才能更好的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钢琴的弹奏、钢琴知识的学习跟学生自身的条件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基础性问题,比如,学生的手指长度以及手臂的力量等其他外在条件存在差异,但是也不能够忽视其内在的条件,比如,学生的乐感、音乐素养等。所以,在进行钢琴教学的时候,我们在找出演奏规律性的基础上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认真细致的辅导,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优势,实现教学目标。

(四)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艺术类的教学来说,兴趣的作用不言而喻,这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力量,如果说天赋是与生俱来的,那么兴趣是可以靠后天来培养的。在学前教学钢琴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形式以及表现力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因素。钢琴教学很多时候都是在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主要是激发学生的音乐潜在力。如果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时候,只有注重于讲授,学生单纯的在下面听,就会给学生一种枯燥无味的感觉。所以,要丰富教学形式,可以运用相对比较多样的神态与表情,在钢琴教学的时候加上肢体语言,要带有很强烈的感情色彩,把个人的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钢琴演奏的魅力。此外,还可以把学生平时学习到的知识跟他们以后的工作结合在一起,有针对性的练习幼儿园实际演奏的曲目。比如,在学习分解与和弦伴奏形式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运用这种形式为幼儿歌曲《小星星》配乐伴奏,这样结合工作实际的状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就业能力。事实上在这其中,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强的感染力,丰富而生动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进而带给学生深厚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的兴趣与教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提高钢琴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钢琴课堂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占据的位置非常重要,作为钢琴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大胆创新,夯实基础技能,做好基础性训练,因材施教,从而提高钢琴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中职教育管理工作策略 篇10

一、提供健康、积极乐观的校园

中职生在学生的生活时间较多, 如果校园生活是健康的, 是积极乐观的, 那么学生自然也就会想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中职生的升学压力低, 其学习任务轻松, 因此就有更多的时间放在其他的活动上。学校就可以利用这个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 强健学生的体魄, 增强学生的兴趣爱好, 同时也是营造了一个融洽的校园生活。反之, 若学校的校园生活没有更多的活动, 中职生就很容易将其精力转移到违反校规校纪, 甚至成为自己和其他人生命安全的隐患。比如组织朗读比赛, 不仅能增进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还能增进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再如组织跳大绳、赛跑比赛等, 能增进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 能更好的的帮助学生安全健康正常的成长。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这些活动既能增进学生的各项能力, 加强学生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精神, 也能强健学生的体魄, 潜移默化的加强了学生的安全, 并且营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绿色健康的校园生活, 让学生热爱学校, 喜欢学校, 自然也就减少了很多问题学生的危险隐患。

二、加强学生防范意识

中职学校要直接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 如定期开展一些能够增进学生安全意识的活动等。邀请相关人士如警察、消防员、医生等到校进行讲座, 增加学生的安全意识;给学生播放安全教育短片, 直观立体的让学生了解面对危险时应如何应对;火灾、打劫等情景演练, 亲自体验面对危险时的情景, 并增加真正面对危难时的经验。并且应在每次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写活动心得, 更好的帮助学生增进安全意识, 选取优秀学生的心得全校表扬, 刺激学生的进取意识, 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加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这是最直接、最直观增进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活动。同时学校定期联合公安局、医院、消防部门等更新编制安全防御手册, 向学生免费发放, 帮助学生增加安全意识。

三、加强学生网络防范意识

21世纪是信息时代, 当今社会已进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网络的出现, 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 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 互联网以其交互性、开放性为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成为他们获取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同时, 因为网络的虚假性和可变幻性, 甚至因为法律的不健全性, 网络的危险也是很大的。很多不法之徒利用网络的这些“有利条件”, 成为了学生人生安全巨大隐患。因此, 学校应经常宣扬网络的合理用法, 加强校园网络的安全监测, 增进学生的网络道德、法律意识、网络交往的规范和安全意识、虚拟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心理调适等基本内容。合理的运用的网络而不是被网络所利用。

四、强化学生的法制教育, 依法治校

很多中职生因为对法律的不了解, 在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却浑然不知。因此中职班主任应及时与学校沟通, 让学校邀请相关人士到学校开展讲座, 帮助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开展这方面的课程, 帮助学生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校也要“依法治校”, 以防为主, 以惩为辅, 惩防结合, 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防”, 一是要建立有效的疏导机制。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纠纷, 班主任要提前介入, 主动找相关的学生沟通、谈话, 进行心理辅导, 了解情况, 解决问题, 化解矛盾, 而不是等出现了问题, 如打架闹事等事情发生以后再来介入。二是要建立强大的预防体系, 主要指信息渠道要畅通, 在学生中培养信息员, 向全校学生公布手机号码, 广泛接受学生举报。通过及时采取有效行动, 更好地阻止恶性事件的发生。“惩”, 是指主动出击, 对各种已经发生的事件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处理问题及时果断、雷厉风行, 绝不心慈手软, 该处分的就处分, 该开除学籍的按程序开除。很多中职学校为了生源和资金等问题, 对于出现问题的中职生的惩罚问题一推再推, 起不到警戒作用, 使得学生一而再, 再而三的出现问题, 甚至愈演愈烈。学校在处理学生的违反乱纪的行为时, 对于影响较大的事件, 一般在一个工作日处理完毕, 即使加班加点也不拖到第二天, 并做到不留后遗症、不上交矛盾, 小事情小矛盾班内处理、处内协调, 半个工作日务必解决问题, 真正做到高效办公, 快捷快速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违反纪律的后果, 起到警戒的作用, 从根源上减少学生身边的安全隐患。

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知识竞赛

中职学校可以定期举行安全教育只是竞赛, 在校内张贴宣扬安全的条幅和海报, 都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安全意识。举行比赛, 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进取和竞争团结的能力, 可以以班级或者专业为单位, 每个班级或专业推选出一个或者一个团体进行比赛, 对优胜班级或者优胜专业进行奖励。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每个学生加强安全意识, 强化对安全问题的记忆, 还能活跃学校气氛, 营造一个积极进取的校园气氛, 可谓是“一箭三雕”。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讲这种竞赛推广到整个城市, 进行城市高校的比赛, 促进各个学校的友谊, 同时也是开阔学生的眼界, 了解更多的知识, 帮助自身发展。社会和政府也应该宣扬这种活动, 鼓励并帮助学校推广这种竞赛, 既能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 还能加强学生之间的关系, 刺激学生积极进取, 努力向上的精神。

六、总结

中职学校有着社会、政府的帮助, 应该更多的为学生安全作出努力。中职生因其家庭因素, 经济因素等已经成为了弱势群体, 学校和老师要做的是给予关怀肯定和保护, 政府也应更关注中职生的安全和教育问题, 找到中职生安全隐患的根本问题, 从源头改起, 才能更好的帮助中职生健康安全的成长。中职学校更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经费资源等方面, 合理有效的安排安全教育活动, 让中职生健康安全正常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安全教育工作计划[Z].怀集县职业技术学校, 2012.

上一篇:综掘机械化下一篇:教育的私人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