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幽默三篇

2024-06-25

相声幽默 篇1

相声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 其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近些年, 相声演员郭德纲及其“德云社”的成立, 再次掀起了听相声的高潮。早在1961年, 汪景寿先生曾发表《试论相声的语言》一文, 此研究被视为最早的对相声的语言进行研究的专论。此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修辞手段、包袱构建、 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理论及其整合理论等, 而从认知图式的角度来解析相声中的言语幽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强调知识资源这一概念, 认为话语的理解需要激活记忆中相关图式, 进而去预测、推理、解析话语的含义。传统相声产生于旧时京城, 从语言到内容都是京味儿十足的, 而在面对全国各地的观众时, 即使是文化传播融合较为广泛的今天, 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 就如关于春晚的争议, 南方人认为春晚上所展现出来的习俗和语言多为北方文化风俗。面对这样一种文化差异, 北京德云社的全国商演也力图去弱化它。在表演内容的选取上, 避开一些具有老北京生活气息的段子, 选取一些展现传统文化的段子, 或偏向于语言类的文哏段子。而且在具体的内容上尽量贴近当地的语言和生活, 将原内容里的地点、生活习惯等换成当地的, 例如德云社的岳云鹏在河南进行商演时就经常使用河南话, 因其本身也是河南人, 在不影响整体表演内容的连贯下将原本段子中的背景换成河南某地, 使得表演更能被当地观众所熟知和接受。而德云社在海外的商演内容又与国内的有所不同, 海外的观众多为华侨和留学生, 选取一些地方生活气息浓重的内容进行表演反而会引起观众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本研究的语料资源来自于《中国传统相声大全》《侯宝林相声自选集》《姜昆表演相声集》等文献中的相声脚本, 及部分通过网络阅读、观看的相声作品。在理论图式的指导下, 本研究对所选取的相声文本进行图式特征分析与归纳, 并从认知角度解读其幽默机制。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三个: (1) 中国相声中的言语幽默的解读与图式理论的关系什么? (2) 相声中体现的言语幽默图式特征有哪些? (3) 根据所分析出的图式特征, 解读相声中言语幽默的基本策略有哪些?通过对所搜集语料的分析, 本研究发现对相声中幽默的解读, 要求听众具备与之相关的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内容图式和语用图式。最后, 本文为更好地理解相声中的幽默话语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其中包括预测和选择策略、联系策略、 推理策略, 有助于相声爱好者尤其是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提高对相声的理解能力。

三、结论

从本文所分析的相声的发展来看, 这里的传统具有时间性的多方面因素, 主要针对的是在八九十年代因摒弃早期成熟的表演体系而没落的相声, 民间相声团体在振兴相声时所提出的“回归传统”的口号, 这样既能够与没落的相声划清界限, 重新树立相声的形象, 同时它的表演形式也有着一定的传统烙印。旧式的茶馆、复古的舞台设计、传统的表演服装, 对于当今社会来说, 不仅满足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追寻, 也为现代文化休闲提供了新的方式。不论如何, 相声能够在当今社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和舞台, 与其自身的价值魅力是分不开的。用现代语境打造的“复古风”, 让观众能够在其中找到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追寻感和对现代生活压力的宣泄感。德云社也正是基于观众的需求来保持着自我的生命力, 针对传统相声的创新大大促进了相声的又一次发展, 在这一回归道路上, 不只是德云社, 更多的民间相声团体也逐渐出现, 得到观众的认可。相声所经历的曲折发展深受其自身地位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起起伏伏, 地位从街头杂艺进阶到大众文艺, 简单的娱乐作用到加入浓重说教意味, 从茶馆的表演到电视的晚会演出, 其中不变的还是相声的娱乐逗笑。观众无论从物理距离——现场到电视网络, 还是从心理距离——纯粹逗乐和政治说教, 一直都不断地贴近相声艺术, 再加上传统的相声内容和表演技巧手段, 造就了相声强大的生命力。

任何一门传统艺术在面对新环境、新时代、新的审美人群时都必须要有所创新和发展。当然, 新环境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对规范管理的重视, 加上艺人的自省, 迎合新的审美需求, 保持其内在的生命力, 不断地推陈出新, 才是一门根植于民间的艺术良好发展的保证。

摘要:本文从图式理论的角度, 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 对所选取的相声文本进行图式特征分析, 即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内容图式和语用图式, 旨在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相声中的言语幽默。

关键词:图式理论,相声,幽默语言

参考文献

[1]曹进, 乔环润.从概念合成理论视阈解读中国相声中的言语幽默[J].东南传媒, 2011.

相声语言的幽默元素体现 篇2

近年来,随着相声艺术的题材越来越丰富,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但是无论怎样发展,应该首先厘清相声的艺术核心特征,就如同曲艺的艺术特征要秉承以“说唱”为核心,以人物的跳入跳出为基本原则一样,相声的更新、发展,不能离开相声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幽默的语言是相声吸引众多欣赏者的依托,也是相声赖以发展的条件和动力。

在当今的相声市场上,有一种倾向是值得警醒的:演员越来越以表情和动作赢取观众的喜爱,同一个桥段、同一个表情、同一个“口头语”可以出现在多个作品当中而无需考虑内容的连贯性、逻辑性与完整性,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回归相声的“口头文学”的本质,讨论文本当中“幽默语言”的构成方式,对于相声的发展是有其实际意义的,本文主要是从语汇的音韵性、行文的修辞性以及整体篇章与预设之间的关系入手,阐释相声幽默语言的构成方式。

一、语音的巧妙运用

1.合辙押韵

曲艺的一大特征便是用合辙押韵的手法讲述故事,制造幽默,在大鼓、快板中的体现自不必说,在相声中也有诸多体现,利用我国语言中阴阳上去的音调特征,给观众以音韵上的美感同时制造包袱,例如在马志明、黄族民表演的《大娶亲中》就有所体现:

甲:到了那头啊,要晓三从,知四德。多干活,话少说。勤烧香,多拜佛。孝顺公婆妯娌们和,有吃有喝就算得!”

乙:嘿!我姥姥还会溜口辄!

这样的例子在相声中不胜枚举,尤其是在名词罗列的贯口类节目中运用十分普遍,如“红丸子、白丸子、溜丸子、炸丸子……”一系列的同一韵脚的词语的连缀,使这一段贯口更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韵美。对于韵脚的使用,对于人物的塑造也是有帮助作用的,例如牛群、冯巩表演的《有话坐下说》中便有所体现:

团长,那套房子,说实在的,我是无所谓呀!(坐下)你要是不给我,我就天天上你们家蹭饭……你是茶,我是水,我泡你。你是树,我是藤,我绕你。你是油,我是灯,我耗你。你是馅饼,我是饼档,我烙你。你是玉帝,我是孙猴,我闹你……

一系列“摇条辙”的运用使一个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的小人形象更加鲜活。相声当中,甚至有些作品便是以“合辙押韵”为矛盾主题进行推衍的,例如侯耀文与石富宽的《数来宝》通篇都是围绕“唱姑苏”这一话题展开。

2.巧用谐音

第二种对于字音的巧妙运用体现在相声对于谐音的使用上,这样的“包袱儿”更是不胜枚举,以侯宝林的《批三国》为例:

甲:没名儿行吗?那怎么唱啊?“老夫,乔……”

乙:乔?!

甲:瞧什么呀?

乙:我知道瞧什么呀?!

这便是同音双关的典型,既指姓乔的乔,也指瞧见的瞧,构成了笑料。又如马三立的《文章会》当中,巧妙地运用我国语言中一音多字的特征,有助于他塑造这个“拉车的”形象:

甲:我是学生出身,扶轮学校出来的学生!

乙:扶轮学校?

甲:哎!

乙:这我可我知道,北京崇文门内,福轮中学,好学校!

甲:你说那是铁路局的,铁路局工作人员的后辈子弟都送到福轮中学念书。

乙:对啊。

甲:我们跟那个不一样,我们在和平门外,前孙公园,我们那叫仁和,仁和扶轮中学,掌柜的姓刘,刘四爷。

“扶轮”二字利用字音特征,巧妙含蓄地表明了逗哏的身份特征,却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二、修辞手法的运用

除去基于字音而产生的包袱,从相声幽默语言的构成手法上来看,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体现自身的幽默特质。

1.比喻、拟人等描绘类修辞

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可以使得描摹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也更能够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观众对于演员口中的形象有直观的认识,例如侯宝林在《学大鼓》当中,把刘宝全的刘派大鼓比喻成脆沙瓤的西瓜,让观众听起来饶有兴味:

甲:您比如说刘派唱大鼓吧,就好像……好像……好像是……大鼓。

乙:哎……不像评戏呀?这是怎么说话呐?

甲:他好像……拿什么比呐?

乙:拿什么比喻?

甲:比如说你吃西瓜吧。

乙:啊。

甲:这个西瓜叫脆沙瓤儿。

乙:非常地脆。

甲:又非常地甜。

乙:又非常地沙口。

甲:那水分又那么足。

乙:你吃着那么好吃。

甲:你咬一口啊,那真着实。

乙:真赛过冰糖啊!

这一段语言,就是利用比喻的手法让观众体会刘宝全嗓音和唱腔的甜美可人。同时,利用比喻的手法结合相声的三翻四抖,就可以有出人意料的包袱:

甲:男同胞的胸怀像江河。

乙:江河算什么啊,人家女同胞的胸怀像大海。

甲:那男同胞的气魄像大洋。

乙:女同胞的气槐像大牛,牛比羊个儿大,这点你深有体会。

—牛群、冯巩《男女有别》

这样的包袱便是基于比喻的手法所创造出来的,既突出了甲乙二人子母哏的相声特征,也准确地男、女的胸怀广阔,同时体现了“趣喻”的趣味性,这种利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摹对象的例子很多,在经典名作《虎口遐想》中也有体现:

甲:偷偷瞅老虎一眼,还真不错。

乙:老虎没发现你?

甲:眉来眼去的正跟我交流感情呢!

乙:瞪你呐!

用“眉来眼去”形容老虎,又出自一个“死在眼前”的小青年之口,这种反差鲜明、生动活泼的语言,是相声幽默语言中常用的手法。

nlc202309090402

2.对比、仿写等比较类修辞

相声中,运用比较或者对比的手法,对同一事物的“今昔对比”,可以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比如《老老年》中通篇都使用今昔的对比手法,对于当时的社会是一个有力的讽刺,方清平的单口相声中,同样体现了对于“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我小时候,家里就一电门,我爸爸还不让摸。现在这孩子,有MP8了都,我小时候半拉儿P也没有啊。我姥姥有一根拐棍,她死了,我玩了半年,我拄着它装佘老太君。

这种对比,能够使幽默效果更加强烈,除了对于同一事物不同时期的“比对”,还有一部分内容同样是运用“比较”的手法,但是是对既有内容进行比照的一种表达形式,对于原有段落改编之巧妙也能够充分体现演员和作者的智慧,大量的“歌柳”、“戏柳”等学唱类节目往往使用仿写的手法,利用大家对于原段落唱词的熟悉程度,达到喜剧效果,比如侯耀文、石富宽的《楼上楼下》,便是基于大家对于《黄土高坡》的熟悉进行仿写:

楼上姑娘听我说,你的条件实在多,我没有彩电也没有冰箱,只有我的娘跟着我。不管再过去多少岁月,我娘还得跟我过,只要老婆不要娘,还是什么好小伙。楼上姑娘听我说,你的条件太缺德,不管是八百年还是一万年,你的对象找不着。

3.婉曲、别解等幽默类修辞

这种婉曲、别解的手法在其它文学中也是存在的,即为“皮里春秋”的写作手法,在很多小品文中有所体现,而一语双关的“别解”也在文学当中多有体现,比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便是同一句话由于一字多意,可以有不同的解释,相声同样善于用这种手法构成包袱,利用故意的“曲解”引人发笑,比如马季先生的《女队长》当中:

甲:是啊,上个礼拜她挪用公款我还没批评她呢。

乙:挪用公款?

甲:是啊。

乙:怎么挪用公款呢?

甲:我爱人进城开会去,我爸爸给了她两块钱,让她给带点儿烟叶儿回来,结果半路上她碰上什么改良白菜种子了,到那儿把那两块钱给队里买菜种子了。

乙:花你爸爸钱怎么叫挪用公款呢?

甲:我爸爸是她什么啊?

乙:公公啊。

甲:那不叫挪用公款吗?

对于“公款”的解释,让人听起来饶有兴味,这种手法运用非常广泛,相声中有大量的作品通篇都是采用的这种手法,例如《讲四书》《歪讲三字经》《批三国》等等。

4.排比、反复等强化类修辞

排比、反复可以增添相声语言的表达效果,同一词语的反复出现,可以使幽默讽刺的效果更加强烈,同时让听众感受到语言音韵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从而产生审美愉悦。比如《卖布头》中“东山送过炭、西山挖过煤、开过两天煤场子、卖过两天煤,他还当过两天煤铺的二掌柜的吧”便是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而重复的内容不仅仅可以连续,也可以间离重复,同样增强语言表达效果,例如《对春联》中:“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反复重复,《三棒鼓》中“嘣、嘣、嘣”的敲鼓声让人已形成一种条件反射,那就是要钱,老太太听得多了,受不了,以至于要得神经病,最后一听到这种声响就主动交钱,形成了节目的主线。

当然,相声中用到的其他修辞手法还有很多,《五行诗》中的“顶针”、《百吹图》中的夸张、《俏皮话》中对于俗语、歇后语的运用等等……不一而足,诸多的修辞手法在相声语言中的体现,让相声语汇更加丰富而富有感染力。

三、文化预设与幽默

从整体的谋篇布局上来讲,相声语言之所以引人发笑,还在于其准确把握相声观众的认知能力与文化背景。所谓包袱的宗旨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首先需要观众产生一定的心理预期或者预设,相声有术语叫作“把点开活”,即根据观众的构成,调整自己的包袱类型和表演手法,而这种判断,便基于观众的“预设”,预设可以看作是交际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实际上是把预设看作“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些预设是通过现场演员的表述建构起来的,例如相声中普遍使用的“违反常规”的手法,在《规矩套子》《茅房话》《买卖论》当中都有所体现,两个人把常规语境先展现给观众,再打破这种语境,观众心里首先有个预期:在棺材铺中说鞋铺的词儿会是什么样儿的,继而在通过舞台呈现出来,让观众通过这种反差发笑,这体现了相声建构场景的能力。

而相声中大量的段落,并不是把大量内容展现在舞台上的,而是基于观众的日常常识,比如《大保镖》中:

甲:你听我师父的名姓儿,他也不像是卖粽子的啊。

乙:叫什么名字?

甲:我老师姓江。

乙:姓江?

甲:他老人家姓江名米,字小枣儿。

乙:还是粽子。

观众之所以发笑,是因为观众首先要知道江米小枣是包粽子的主要原料,这个包袱甚至在南方观众群体当中的效果就不好,因为南方吃肉粽,对于江米小枣便没有那么深的印象,“包袱儿”也就无从谈起。

另有一例,婚姻与迷信中,关于民俗的介绍,得益于大家了解当时的民风民俗:小孩在窗外问新娘新郎“生不生?生不生?”新娘新郎吃面后的第一句话得说这个“生!” “生”字一字同音双关,既指吃的面是生的,也暗指生孩子。意思是吃了生面,往后好生小孩儿,用侯老的话来说“青年男女结婚以后,一定得生小孩儿,与生面有什么关系?有生面就生孩子?那切面铺一天得生多少?”,引得观众捧腹,观众如果并没有这样的生活,恐怕效果也就不好。这些对于观众文化背景的把握,在我们今天创作新作品的过程当中更要注意,贴合观众的常识、认知能力,淘汰一些观众已经听不明白的内容。

从人物整体塑造而言,更需要观众先有心理预期,以《卖挂票》为例,如果观众不能信服逗哏演员是一名优秀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从而对他的艺术有着颇高的期许,那么后面他的丑态百出也就无法有相应的效果。

总之,相声语言中,利用词语的音韵特征、利用多种的修辞手法,与观众的文化背景进行对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构幽默的体系,当然,相声语言构成幽默的手法绝不仅仅这些,组成笑料的手法有数十种,很多前辈也有论述,但终归是要回归到语言特征本身去研究相声,才能使这门艺术在中正的道路上良好发展下去。

考试(幽默相声) 篇3

甲:今天给大家说段相声,主要逗大家开心,笑一笑十年少,多活几百年。

乙:是的,大家都很累,一年笑不了几回,也不能老哭,花个小钱到二百五这里来笑笑也算享受。

甲:我没上学你就叫我二百五,研究生的你叫他一百二? 乙:研究生的是二百一,比你还差四十。甲:这小子减法都不会。他妈是,乙:我妈怎么了?

甲:鳖找蛤蟆当老公,一代不如一代精。乙:别拿俺娘不当娘!

甲:这就是为了逗的大家开心,说相声的连娘都搭上了。乙:挣了钱回家给我老娘买双袜子,孝敬孝敬她。八十了!甲:养了这么个不争气的蛤蟆!乙:大家终于笑了!嗨!

甲:笑了就好,我们俩总算没白活。乙:说正经的吧!

甲:相声正经了死板,难上春晚;相声停经了死亡,上不了天堂。乙:相声更年期了怎么办? 甲:倒地方,换二奶。乙:你这个混蛋!甲:今天和大家没什么新鲜的东西说,我想问问和我混饭吃的这小子几年纪毕业?这小子和我说他是伟哥,海外来的。乙:是海龟。甲:错!

乙:我什么也错?

甲:海龟是在外是龟上来还是龟叫海龟,在外是龟回来脱了马甲的就不是龟了。乙:是伟哥?

甲:伟哥在美国是治疗心脏的上了东半球就转行了,壮阳!乙:师傅有学问!

甲:你连伟哥都不是,吃上你阴盛。乙:我是假货加水货-——劣质哇哈哈。甲:我考考你。

乙:名牌货不怕考。二百五来吧!甲:海龟是怎么来的? 乙:从海里爬上来的。甲:放屁。乙:怎么了?

甲:不在海里的叫王八!乙:再说。

甲:教授是怎么来的? 乙:教海龟的。

甲:放屁!短命的叫教师,不死的教授。乙:我这学白上了。甲:你觉得你学的经济你就有钱?

乙:我是一搏学的进化二搏学的退化三搏学的衰退。甲:什么?

乙:衰退经济学。甲:来说相声干嘛? 乙:小公务员我不干。

甲:让政府知道了砸死你!这小子混不进去了。乙:我是经济学家,就是加法不会算。

甲:民国时期有个经济学家到火烧铺应聘你知道吗?打火烧的老板问他:怎么就赚大钱。他说:生产费用减去生产成本就是剩余价值。老板说他放屁:肉火烧里少加肉不就完了!乙:我有输了。

甲:我们你先进教授怎么来的? 乙:加班加点的干,就评上了。

甲:零分!俗话说:忠心耿耿饿死朝(傻)种,脚踏实地不如狗屁!乙:我怎么一步也跟不上呢!先进教授怎么来的? 甲:刨妇产!傻蛋!乙:我又没想到妇科。甲:是这样来的—— 乙:快说说。

甲:网上的。说一个园林系教授亲自下试验田指导,亲自用指头拨拉牛粪再用嘴舔舔指头,年年被评上先进教授。他老婆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后骂他。他说:我是用食指戳的牛粪,用中指放到嘴里的。乙:我算败了!甲:我再考你。乙:说吧老师。

甲:我问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乙:钢铁是用炼钢炉炼成的。

甲:错。钢铁是在战争年代炼成的!乙:我觉的有点乱?

甲:不乱,乱了敌人乱不了革命者。乙:我明白了,你继续考。甲:我问你,什么叫婚姻? 乙:离婚以前叫婚姻。(小声说:我也变着说)甲:严重不对。叫套牢!乙:老师就是老师。

甲:你盼我短命是吧?我是教授。

乙:我是一步错过百步崴。大家看我想很傻吧? 甲:大家的眼光是不亮的,这是克林顿说的。乙:再试试?

甲:我问你,爱情是什么? 乙:爱情就是坟墓。

甲:这小子叫我考傻了。胡说八道了!爱情进入坟墓才是坟墓,不对,我也傻了。乙:老师,爱情进入婚姻才是坟墓啊!甲:你觉你认识托尔斯泰就说对了?错!乙:我错!错错错!

甲:你知道前苏联有两个托尔斯泰。你知道哪个是假的? 乙:教授,我知道加了瘦肉精的是假的。甲:错上加错。

乙:还是错?那个叫前苏联药品食品监督检验局查到得是假的。甲:错昏了!

乙:那个托尔斯泰他爹生的那个是真的。

甲:列夫托尔斯泰是真的!那个阿托尔斯泰是假的。这小子,你娘怎么养你来的!谁生的你你都忘了? 乙:忘了。

甲:错!这应该知道。乙:这真的忘了。

甲:忘了不是错,错的是出生的时候你没睁开眼看看。乙:教授,你说的也错了。甲:怎么了?

乙:我出生的时候我睁着眼,我娘一看我这样就给我捂上了。甲:这不是你的错!乙:我终于对了。甲:你可以上班了。乙:到哪了去?

上一篇:程序阅读下一篇:自然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