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文化本质论文九篇

2024-07-31

图书馆的文化本质论文 篇1

诚信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孟子也说过:“诚者,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他们都把诚信视为人的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可以说, 诚信既是企业的灵魂, 也是企业的生命线, 更是企业家应具备的重要品德。清朝光绪19年, 山东章丘有个叫孟鸿升的人, 创办了名店“瑞蚨祥”。1900年, 义和团攻打北京, 一把大火使瑞蚨祥化为灰烬, 店内所有账目和物品全部烧掉。在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 瑞蚨祥的掌门人没有被困境所吓倒, 他毅然向社会郑重宣布:凡瑞蚨祥所欠客户的款项一律奉还;凡客户所欠瑞蚨祥的钱物一笔勾销。瑞蚨祥当家人非凡的气魄和高尚的商业信誉, 在当时社会上引起巨大震动, 一时传为佳话。瑞蚨祥不但没有垮下来, 反而得到了更多合作伙伴们的支持和信赖。从实践中可以看到, 唯有“天下以诚”, 才能取信于民, 获得良好信誉, 使企业有长足的进步和光明的前途。相反, 那些见利忘义, 靠欺骗闯荡江湖的投机商家, 只能骗得一时, 不能骗得一世, 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被客户所抛弃。

改革开放以来, 为什么一些企业垮了一批又一批, 为什么一些知名企业家抓了一茬又一茬?为什么有些家族企业“一年合伙, 二年红火, 三年发火, 四年散伙”?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最根本的是缺乏诚信。要么缺德, 搞假产品, 糊弄用户, 糊弄合作伙伴;要么投机倒把, 偷税漏税, 搞违法经营。成功的经验, 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财富, 而血淋淋的教训, 也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营养。这二者对善于思考, 接受经验教训的企业家来说, 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这种诚信, 有的企业家概括为四句话, 即:先做后说是圣人, 先说后做是贤人, 多说少做是俗人, 光说不做是骗人。一个企业有诚信, 就是没有项目别人也敢跟你合作, 没有资金银行也敢给你贷款, 没有人才别人敢输送, 没有经验别人敢传授, 没有技术别人敢转让。有了这样的诚信声誉, 何愁企业不壮大, 何愁企业不赚钱呢?

企业家缺了什么都可以, 唯独不能缺德。“诚信立命”的理念在市场经济条件的今天, 将愈来愈显示出它的极端重要性。实践证明, 真正讲诚信的企业家, 任何时候都不出“四个底线”:不出行规的底线, 不出政策的底线, 不出法律的底线, 不出道德的底线。

和谐是企业文化的内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的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1988年, 在法国巴黎举行诺贝尔颁奖大会,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了联合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到2000多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曰:“礼之用, 和为贵”;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中庸》更指出:“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由此可见, “和”是一种理想境界, 是一种双赢之法。这种“和”, 不是盲目附和, 不是不分是非无原则的苟同, 而是“和而不同”。“和”的思想, 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要天人合一, 不能盲目破坏生态, 污染环境;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要和睦相处, 互相包容, 吃亏是福;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要合群济众, 回报社会;表现在经济活动上, 则要和气生财, 有钱大家挣, 做一次生意交一次朋友, 不能做一次买卖树一次敌人。一句话, “和”的思想, 既是做人处世之道, 也是经商发财之经。

有一本杂志曾对5000多位读者做过问卷调查:“企业对于你的吸引力来源于什么?”, 结果显示, 约32%的人认为是良好、和谐的企业氛围, 27%认为是薪资和福利, 21%认为是自我发展, 9%认为是个人兴趣, 6%认为是工作具有稳定性, 5%是其他原因。由此可见, 薪资固然重要, 但员工第一选择企业的条件, 是和谐的企业氛围。具体来说就是企业与员工要有一致的发展目标;企业与企业要有共同的利益追求;员工与员工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企业家把这种情况概括为“五好”, 即:读好书, 存好念, 说好话, 行好事, 做好人, 使企业真正成为培养人, 锻炼人, 陶冶人的大熔炉。

人才是企业文化的根本

古话说, “用人为政事之本, 得人者兴, 失人者崩。”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 国以“才”立, 政以“才”治, 业以“才”兴, 军以“才”胜。因为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靠人才的支撑。

企业的“企”字, 上面是个“人”, 下面是个“止”, 也就是说人在企业在, 人走企业止。企业的“企”字本身就充分说明人以企业为家, 企业以人为本。有作为的企业必须有求才之心, 求贤若渴;有识才之眼, 善辨良莠;有用才之胆, 扬长避短;有育才之方, 跟进培养;有留才之策, 汇集群英。

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五个要点:一是要有求才的理念。如果一个企业能有能参善谋的智囊人才, 有敢于破解难题的能干人才, 有懂科技能攻关的研究人才, 有善于抢占市场的销售人才, 有作风强业务硬的管理人才, 有能讲会写的文化人才, 特别是有善于统领的帅才, 那就会使企业无坚不摧, 无往不胜, 在竞争中独占鳌头;二是要有识才的眼光。简单地说就是“知人善任”, 知人就是要全面地了解人才;善任, 就是要正确地使用人才。古语讲:“骏马能历险, 耕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 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 智者难为谋。”这就是说管理者要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三是要有用才的气魄。宁可重用有缺点的“干才”, 也不可重用无缺点的“庸才”, 更加不能重用只会溜须拍马的“奴才”。做到重用能人干大事, 帮助常人干小事, 激励庸人不误事, 团结小人别坏事;四是要有育才的制度。伯乐虽然在选拔人才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毕竟个人精力有限, 因此,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对一个企业来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其中既要有送出去深造的制度, 也有请进来传经的制度;既要有自学成才的制度, 也要有岗位竞赛的制度, 最后还要有领导传帮带的制度。这样的企业不但出高质量的产品, 而且出高质量的人才。这样的企业就会成为一个育才的大学校, 这样的老板才会是合格的校长;五是要有留才的政策。企业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许多优秀企业管理人才都认为要建好以下四大工程:第一, 建好“希望工程”, 用事业留人。革命战争年代, 延安的条件比不上南京, 但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却源源不断地奔赴延安, 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看到我们共产党是代表民族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企业也是一样, 要有自己奋斗的目标激励人, 用优良的企业文化凝聚人, 用企业品牌吸引人, 用实践磨炼培养人。第二, 建好“温暖工程”, 用环境留人。起码要在两个方面经常关注:一是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让他们办公有设施, 科研有条件, 活动有资金, 学习有场所;二是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去。第三, 建好“舒心工程”, 用感情留人。也就是对人才必须在工作上支持他们, 在生活上关怀他们, 在人格上尊重他们, 在心理上满足他们, 心情舒畅地为单位工作。第四, 建好“文化工程”, 用知识留人。大家能够做到:天天都在学习之中, 天天都在工作之中, 天天都在进步之中, 天天都在快乐之中, 不断地进行自我充电, 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 不断地提高素质。

信念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从人生哲学的角度讲, 人生有四种境界, 即:自然境界, 就是吃喝拉撒睡;功利境界, 就是追求功名;道德境界, 就是回报社会;天人合一境界, 就是注重生态环保。

从企业家的角度看, 我阅读了很多关于企业家的传记和文章, 查阅了很多的资料和书籍, 找出这样一个规律, 那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都要经历过这么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业家, 这个阶段企业家忙于原始积累, 凡事都是亲力亲为, 埋头苦干, 有句话说, 只有睡地板才能当老板, 这是很不容易的!第二个阶段是管理家, 前一阶段叫作养鸡, 这一个阶段就是下蛋, 就是他有了一个一个企业, 光靠自己管就不行了, 他要靠一批精兵强将来管, 企业才能顺利发展, 自己也才能从繁忙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思考企业下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第三个阶段是社会家, 经过不断地发展壮大, 企业赚了很多的钱, 这时候就要有“四个回报”:回报社会, 回报合作伙伴, 回报员工和回报群众;第四个阶段是政治家, 这也是企业家的最高境界, 这时候的企业家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四个阶段是一种行为方式的不断改变, 是一种管理模式的不断进步, 更是一种思想境界的不断升华。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起到重要作用的是信念, 要有一颗真诚智慧的心, 要有一颗仁者爱人的心, 更要有一颗胸怀天下的心。周恩来曾经为全聚德题字, 写下了“全而无缺, 聚而不散, 仁德至上”12个有力的大字, 这就是一直被全聚德所有人信奉的企业精神, 也是企业保持顽强生命力的灵魂所在, 更是企业文化之灵魂。

图书馆的文化本质论文 篇2

关键词:文化自觉,民族性,主体性,共时性,共生性

一、当前文化自觉思潮研究的局限性

关于文化自觉的论述由来已久, 本世纪初就有人提出, 及至本世纪80年代, 许苏民先生曾经旗帜鲜明的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问题。1997年, 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 并进而提出“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观点。从此, 文化自觉意识开始振聋发聩, 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关于文化自觉的观点, 体现了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和人类前途命运的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 为全球化浪潮和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和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积极思路。

然而, 当前的“文化自觉”思潮的研究也存在一些明显不足:比如尚未突破中西方文化冲突的老路, 比如缺乏文化自觉的实践成果, 而且, 最重要的是关于“文化自觉”的概念和内涵主要是以描述、叙述、列举为主, 尚未形成完整的关于文化自觉的理论体系。因此笔者认为厘清文化自觉的本质内涵和一般属性, 对于当前的文化自觉思潮的研究迫在眉睫。

二、文化自觉的本质内涵

1、文化自觉的民族性

文化自觉的根本着力点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识, 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民族对自己本民族文化流淌在血液中, 和存在于遗传基因中的没有缘由的热爱和自觉的维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价值成果的总和, 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民族身份的重要特征, 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价值、行为和未来。乐黛云先生在阐述“文化自觉”内涵时, 形象地借用了生物学的“种子”或“基因”来予以表达, 是比较贴切的。文化自觉既然是如遗传般存在, 那么身处单一文化中人是很难感觉到自我文化的存在的。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这个道理。

2、文化自觉的主体性

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的突显在不同文化的交往和碰撞时, 身处不同文化中的人在比较、鉴别和冲突中深深地感受到异质文化的存在。而文化的主体性就体现在以自我文化为主, 以其他文化为借鉴和补充上, 它是维系一个民族各成员的纽带, 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 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和长盛不衰的保障。比如过去我国与少数民族打交道时, 我们称之为东夷南蛮北厥之类, 含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在文化上有贬斥的意味。比如“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思想都是文化主体意识的体现。当前对面全球化浪潮的来袭, 各种舶来文化纷至沓来, 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主义甚嚣尘上, 汉文化的空间受到压缩和排挤。一方面我们艳羡西方文化的绚烂多姿而迷失了自我, 另一方面出现了排斥、拒阻甚至是对抗。以亚非拉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亦有其多姿多彩的一面, 我们在欣赏的同时, 偶尔陶醉自我文化的博大精深, 尤其是在提到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是更是嗓门提高了八度。还有面对日韩及东南亚一些曾经是儒家文化圈或汉文化圈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体现什么样的文化自觉?我们有没有体现自身文化的主体性?

三、文化自觉的一般内涵

1、文化自觉的历时性与共时性

其实, “文化自觉”思潮的出现绝非偶然, 也绝非是一时一事一地之突发奇想, 可以说古亦有之, 尤其是面对他者文化, 或者强势文化入侵时更是如此。当我们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在华夏大地风卷残云般入侵时, 汉人自然有危机感的文化自觉意识, 当明朝被清朝灭亡时, 反清复明实际上也是一种逝者文化留恋的文化自觉, 当身处太平盛世的汉唐时期, 文化自觉意识就是一种胸怀天下, 海纳百川的王者气概。文化自觉的历时性还要考察单一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整体民族意识和某一时期的主流文化意识。比如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独特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 包括一脉相承的建筑艺术、绘画书法和饮食文化等。

文化自觉的共时性是借用语言学的概念, 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对不但对自身文化热爱和了解、继承和创新, 还要放在世界多元文化的截面上进行审视, 看到自身文化的美好和优越而不陷于狭隘的“文化中心论”而夜郎自大, 感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不至于迷失自己, 缺乏应有的文化自信。

2、文化自觉的排他性和共生性

文化自觉的排他性主要体现在自我文化纯洁性的意识上。比如法国的法语文化纯洁主义运动中, 法国文化协会甚至一度禁止在机场等公共场所使用英语, 以防英语的入侵, 盖因法国人本身就醉心于法语的美妙, 自我感觉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而在我国也曾经出现的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要求在广告、广播和电视中禁用英文缩写的规定, 以致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一度把NBA读成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老百姓觉得陌生的词语。这种刻意而为的文化排斥意识其实是一种文化保护, 或者是对待外族文化入侵的一种自然反应。

文化的共生性就像一颗树木立于森林一样, 虽然共同争取阳光、雨露、和营养, 但是还能做到共生共存, 体现一种和谐的生态。同样道理, 文化自觉的共生性就是在主体意识的基础上意识到他者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并且在思想意识上自觉的接受他者文化的存在, 并能维护他者文化的合法权益和地位。如果套用费孝通老先生的话就是“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3、文化自觉的交互性和共享性

文化的交互性体现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和碰撞, 在单一文化被异质文化不断契入和渗透中, 能够做到自觉的比较、鉴别、吸收和借鉴, 体现一种文化上的拿来主义和实用主义。如日本文化中就有大量的中华文明元素, 同时也获取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因子。文化自觉的交互性还体现在努力推广自身文化, 将本民族文化推介到世界各地, 达到相互借鉴的目的, 也即费先生的“美人之美”和“美己之美”也!

至此, 文化自觉的共享性, 毫无疑问, 也就是费先生的“美美与共”了。今天重读费先生的关于文化自觉和中国思想史的论述, 仍然体会其深刻内涵和精炼的概括。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辉煌灿烂的地方文化才是世界文化之林的奇葩。所以在国际交流和经贸合作中, 要自觉的提高文化的共享意识, 一方面就是要加强本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交往, 扩大本民族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增强文化的自信, 夯实文化自觉。而另一方面就是要奉行拿来主义, 积极借鉴国外一切先进文化的成果, 为我所用。

四、结语

世界越发展, 文化自觉越要加强。当前日新月异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 正深刻的改变世界经济的版图, 并将引发文化领域的新聚焦和新挑战。对文化自觉意识的本质内涵和一般属性进行深入思考有助于理性地把握对本民族文化的特质和发展趋势, 把握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 同时也有助于制定行之有效的文化策略和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许苏民.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M].青年论坛, 1986 (11) :71.

[2]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4卷[M].群言出版社, 1999:197.

[3]方光华, 曹振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自觉”思潮论析[J].人文杂志, 2011 (1) .

浅谈图书馆的文化本质 篇3

图书馆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但图书馆的文献收集、整理和利用方式又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文献接受和文化理解,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建构性特征。图书馆学研究应该立足于图书馆文化建构的内在品质,研究馆员与用户这两个主体在文献表达和文化理解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特征与民族特征,并按照图书馆学自身的学科逻辑,努力构建能够为其它学科所共享的自主性成果。

关键词图书馆学文化建构工具论主体性民族性

图书馆的文化本质有三:第一,图书馆是特定文化的产物;第二,图书馆本身构成一种文化现象;第三,图书馆对文化有反向建构能力。然而,目前的认识仍局限于“图书馆是特定文化的产物”的单一维度,从而使图书馆本身缺乏文化本体意味,只能以特定文化之反映的被动的工具姿态存在。

一、导致图书馆的被决定地位

作为一种工具,图书馆的性质单方面由人来决定,想把图书馆说成什么,图书馆就会是什么。例如,中国近代的“新图书馆运动”把图书馆说成是“开启民智、强国保种”的工具,文革时期说成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当代“知识自由”视域下则说成是“保障公民获取知识信息的自由权利等文化权利的工具”,等等。图书馆绝对处于人的意志控制之下,人有权利和理由出于自己的目的对图书馆提出要求,一旦图书馆不能得心应手、俯首贴耳,人们就可能对这个工具进行改造甚至弃之不用。无疑,社会需求是多方面的,只要图书馆被视为工具性存在,未来还将出现大量花样翻新的“新”认识。然而,“如果硬赋予明显超越图书馆特质的责任,不管出于何种美好的意愿或权威的理论,都绝不可能成为现实图书馆长久的主动作为”。不仅如此,图书馆自身的理论也将难以建立。

二、导致图书馆与文化分离

工具意义上的图书馆既然只是文化的被动产物,图书馆在原则上就可以和文化彼此分离,文化涵养也不被当作图书馆的根基。因而,没有必要对图书馆流露出深厚的感情和必要的尊重,甚至可以随时对它不恭或践踏。一旦出现新的工具,图书馆将会毫不犹豫地被取代就像镰刀和锄头正在被割粒机和掘土机所取代一样。预言图书馆将消亡正是基于这一工具性认识。殊不知,图书馆的消亡不仅是物理躯体的消亡,也将是图书馆自身文化的消亡,是在阅览室读书时涵泳于字里行间的文本感受、审美经验与深入思考的消亡;是一个地区文化象征和精神圣地的消亡;是本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依托之物的消亡;是特定知识组织系统对人类知识理解成果的消亡,等等。它基于一个明显错误的预设:图书馆仅仅是工具,而不关涉使用者文化存在的根本。

三、导致图书馆走向趋同

作为工具,“我们的图书馆”与“他们的图书馆”没有本质区别,但可以根据是否适用而分出优劣。“理想的”图书馆就是要排除一切交流障碍,达到信息传递的预期效率最大化。所有现实的图书馆必须在理想的关照下,视其符合“理想的”程度而分出优劣高下。20世纪初,“以中西书籍,合并庋藏,而归纳于同一分类之下”的对中国古代藏书楼的改造,正是在重视理想之“同一”而抹杀现实之“差异”的工具论思维推动下进行的。事实上,古今中外的图书馆既有作为“工具”的相同性,也有作为文化本体的相异性。例如,中国古代藏书楼并不只是一幢幢建筑物,而且还积淀着独特的文化意味,蕴藏着“仁人爱物”、“藏书守道”、“敬惜字纸”的人文精神,形成了和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不离不弃的亲缘关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情报文献工作标准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各种分类标引标准、文献数据库标准、文献生产与代码标准、信息处理与交换标准、数字化信息组织标准等等,正在以学术权威和制度霸权的形式,维护着全球图书馆的单一化取向。而观念层面上的趋同,则与技术标准的单一化如影随形。例如,“知识自由”只反映了西方民主国家的认识,中国特色的民主并不等同于西方国家的民主,中国的图书馆也主要定位于“社会教育机构”而不是“民主武器”。然而,“知识自由”在我国图书馆学界却正在成为主流话语,导致对西方中心的一元文化的维护图书馆的趋同化,正在成为西方中心的文化一元论的帮凶。因为,图书馆在文献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采取了明确的导向性话语,有助于理解并产生确定的概念。

总体上,图书馆学研究的上述局限,都可以推源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图书馆本身还构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图书馆对于它所归属的文化还具有反向建构能力。在学理上,对“图书馆文化本质”的认识属于本体论层次,而对“图书馆有什么用”的研究主要探讨图书馆目标的具体实施手段和方法。显然,实践论和方法论的研究离不开对本质特征的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

[1]黄宗忠.对图书馆定义的再思考.图书馆学研究, 2003(6): 2-10.

[2]蒋永福.图书馆学话语的谱系学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1): 12-16.

[3]邱五芳.内容重于传递:图书馆不应回避的社会责任.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4): 5-10.

[4]俞君立.中国文献分类法百年发展与展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15.

[5]黄俊贵.明确图书馆本质体现图书馆本质:从“图书馆”定义说开去.新世纪图书馆, 2006(4): 3-6, 11.

[6]杜小宁.德里达中国讲演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50-51.

图书馆本质新论的论文 篇4

摘要:论文主要基于图书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图书馆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这两个命题展开论述,最后提出了图书馆新的本质,即图书馆的本质是人类精神世界不断深化的社会系统。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本质,人类精神世界

1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图书是人类知识、经验、创造、发明等等一系列精神、物质的东西的载体,千百年来作为存在的实体一代代的流传下来,背负着使命,完成着跨越时空的传递。图书馆本质上是人类文化信息的记录过程的产物,不仅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器物,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交流系统,通过组织编码的语义信息的文本来传播人类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任何时代的最为先进和智慧的成果都通过图书馆保存并从横纵两个方向传递和交流,在某时期的图书馆中就能见证该时期的文明状况和进步程度,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古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明兼容并包,而造成的一个文化相对自由、宽松的氛围,曾经使图书馆有过一度的繁荣,名标青史的亚历山大图书馆,集中了当时知识界的精英,他们著书立说,对后世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即使是当时罗马本土的图书馆也是星罗棋布,人们从中借阅图书,在公共场所展开辩论,各抒己见。那是个光辉的年月,不必说它当时的社会体制,单就它的文化制度来说它是民主的、宽松的、自由的。但是到了中世纪,文明的辉煌湮没于宗教专制的漫漫黑暗之中。中国也是如此,在经济繁荣、政治较为开明的汉唐时期,文化昌盛、人性复苏,图书馆事业也呈现一派生机。据《旧唐书·经籍志》载:开元年间,仅两京的国家书库,藏书就达12.5万余卷。而在民主与科学思想大解放的“五四”以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图书馆事业更是得到了飞速发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变得更加理性,眼界也更加开阔。尊重探索、鼓励创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氛正在形成,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兼容并蓄的学术文化观正在养成,合作-双赢的盛世格局也在发展,人类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实现自我发展和自由发展,这过程中图书馆也是不断升华、发展的,这些事实无一不说明图书馆是和人类文明休戚相关的。有什么样的文明形态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图书馆形态,因此图书馆理所应当的成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那么图书馆是怎样标志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呢?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图书馆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也正如“图书馆是不断生长的有机体”的说法。人类文明进步表现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提升。在当今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的“21世纪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世纪”中,人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奋斗目标,它的实现无疑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程。但令人鼓舞的是,人类一直向着这个目标靠近,并不断地为实现这个目标创造和提供各种前提条件。图书馆正是人类所创造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系统工程之一。人的发展主要是精神世界的发展,或者说是思想的进步。作为个体的人发展完善了,那么整个社会自然而然的发展上去了,那么人类文明就自然进步,所以21世纪人的精神世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包括如下三点:知、情、意,即(认知、情感、意志),“知”主要是指认知能力和知识,人作为认知主体必然对客观事实与世界真相以及隐藏在这些事实和真相背后、决定这些事实与真相的存在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具有无比强烈的求知和求真欲望,从而科学理性地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形成理性的科学知识。 “情”主要是指情感,是指人类所有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人类有了这些基本基本感情才能在社会中做符合社会常理的事情。也才能把知识、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先进的外界力量合理的发挥并使之符合社会生活习惯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 “意”主要是指意志,这也是最为重要的。现代化的人应当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紧迫感、使命感,永不满足,积极进取,勇于竞争,敢于领先,在竞争中夺取成功的桂冠,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同时满足和不断追求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在竞争的主动与被动、领先与落后的高频变换中,以及在长时间的相持中能否坚持到底,独占鳌头,不仅需要以高科技为支撑,而且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乐观、自信、自制、自我调节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石[2]。

人类的精神世界是知、情、意(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人的认知理性的提升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的情感世界和人类意志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历程。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完善是人类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相互促进互动统一和人类文化整体进步的结果。人类的精神实践主要是一个建立在一定信息资源基础上,人的知、情、意三个方面相互作用整体推进的社会实践过程。正是在人的知、情、意整体推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人和人类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价值观念和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得以形成,人格得以完善,人类文化的历史水平和人类文明的层次得以实现整体的提升和飞跃。换句话说,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一个不断以客观物质为基础走向一人的精神为主导的历史过程。这一个过程是一个伴随人的素质的提升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的精神这一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增强、提升和升华的过程[3]。

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演变和发展,人类的精神是不断深化的,也就是说人类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而并非是落后的,以人类进步为标志的图书馆也是和这种进步相辅相成,步调一致的。人类精神的不断深化和进步,就会不断促使图书馆这个标志物更为清晰可见,更为强劲有为。

2 图书馆是人类精神的家园

作为人类文明进步标志的图书馆是人类精神世界深化成果的喷泉,美国著名小说家达特罗(E.L.DOCTOR)曾说过:“一个文明社会所给予人三种最重要的证件是出生证明、护照和图书馆借阅证”图书馆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照亮了我们的人生旅途,使生活更充实更美好, 图书馆的全部活动深刻体现着人文关怀[4]。在功利主义氛围中坚持公共性、在拜金主义氛围中坚持公益性、无偿的咨询服务为公众排忧解难,最大限度的使公共资源得以合理,公平公正的分配和利用。因此人类就会在这里追寻其家园般的感觉和享受,以求其精神世界不断深化和升华。

在图书馆中人类可以和有史以来的贤人、圣人、智人进行交流,也能和最新的科学思想进行亲密碰触。在图书馆中人类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心灵的缺失,这里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他们心灵的“鸡汤”,可以灌养他们心灵的`空虚和无知,可以让其找回充实的自我和智慧的源泉。所以图书馆就是人类久久寻觅的精神家园。在21世纪中图书馆被说是“家园”,“乐园”抑或是 “天堂”等等,这也正是人类精神世界深化的表现和其对精神世界进一步升华所要求的真切期盼和感受。除此之外,笔者认为主要还应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对于信息知识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强烈,在信息知识已经成为关键性战略资源的时代下,不让思想丰富和富裕起来就是时代淘汰者,终身教育和学习理念的提倡和普及正是这时代对于精神世界不断深化的最好体现。求知精神是一种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不断实现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的精神。走向信息和知识时代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在学习型社会中,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学校,人类社会的每一项社会实践都是一个学习过程。

与此同时,每个社会成员终其一生都是一个学无止境的求知过程。只有如此,才能适应不断变化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作为一个以社会知识积累和社会信息、知识资源组织和利用为业并具有社会教育职能的社会机构---图书馆,只有以自身强烈的求知精神才能与自身的知识本质取得一致,才能把握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才能理解当代社会并与当代社会取得一致,从而与自身的信息技术本质和社会本质取得一致,也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最终有效发挥自身的社会职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知识资源的需要,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5]。

其次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农业文明人类更多满足的是土地占有的多少,工业时代人类可能依然是满足于物质财富拥有的多寡,但是历史社会发展进入信息知识社会中,人们就不仅停留在对物质和其他劳动要素的拥有上,更多追求的是信息知识的获取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我国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已被国内国际广泛接受和认可,也在国际的和平和发展的主题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公平、公正、自由等等已经成为时代文化进步的缩影性词汇代表,那么作为人类精神世界深化的产物---图书馆,就更应该发挥其精神家园的价值,让人们在这里寻找真正的自然理性、科学理性和人类自身的理性,从而以一种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式回馈于社会,服务社会,发展社会,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图书馆来说,其通过实现信息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无差别全面共享的方式实现人类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从而推进信息和知识时代社会大踏步式的发展,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

最后归因于个体精神世界的不断深化的精髓所在。随着个体精神世界的不断深化,个体精神世界产品的日益丰富,就会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断更新和丰富。人类精神的不断深化过程就是人类精神高频化和求精化过程,就会导致图书馆的精神产品不断加以利用和再造。同时人类精神的不断深化过程就是人类自由发展的过程,信息知识时代就正如前面所说的信息知识的掌控者才是最大的财富着和赢者,人类精神世界的不断深化就势必要求人类在这个时代对信息资源的需求的不断增强,信息资源既是人类进行知识创新的前提,也是知识创新的产物和成果,因此作为信息知识资源喷泉的图书馆就充当了人类精神的家园,并不断指导人类精神世界的不断深化、提升和升华,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21世纪是人类精神世界深化最为快速和深刻的时代,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个体的价值和功能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图书馆的功能和价值也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日益凸显,本质决定价值,价值又决定功能,图书馆的本质在图书馆理论以及图书馆学理论中永远保持着其基础性的作用,图书馆本质是进行其后研究的根基,所以这就不得不思考在21世纪中图书馆的本质是什么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图书馆的本质确切表述的重要作用。笔者从社会历史长河的演变中的关于图书馆的两个命题出发,定义图书馆本质为:人类精神世界不断深化的社会系统。

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知识时代每一个历史时代的图书馆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和标志,人类精神的不断深化就会导致图书馆形态的不断更新和进步。藏书楼、传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复合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每一个形态都是图书馆的不断蜕变的崭新形态,在封建保守的小农经济时代,所谓的图书馆是藏书楼,重在收藏文献,之后不断发展以使部分达官贵人消遣享受的“稀罕物”,但在21世纪情况翻天覆地。信息知识的平等获取已经深入人心,人性化服务也已经初成气候,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已成时代新的格局。所以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便捷、自由的获取信息知识等功能已经更优于传统图书馆,所以在人类精神世界日益深化的时代下更为被人类所青睐。这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就是说是人类精神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根据恩格斯的观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其整个历史过程是一个人类在自然面前获取自由成为自然的主人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类不断在社会面前获得自由成为主人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在自我面前获得自由成为自我自由主人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在完成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的历程基础上,充分实现人的精神解放的精神历程。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或者是人类精神世界深化的标志,并且人类不断寻觅其精神家园,人类的次次磨砺从而不断超越,对其自身精神不断洗礼和深化,这些深化的结果的保存不正是图书馆这一社会系统来完成,并不断进行传递和交流,其实这一过程也是人类精神世界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图书馆中接受信息知识,形成科学的自然理性、社会理性和人自身的理性思维,从而超越自我,不断求其自然上的自由、社会上的自由和自我的自由,进而去丰富图书馆的精神产品。从而图书馆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不断深化与永恒追求,就是用健全而又深邃的理性之光去烛照人的终极价值,进而贡献于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6]。任何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都是植根于个体人的精神世界升华之上的,人类精神世界的不断深化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图书馆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大文化的一员,其全部活动无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辉和耀眼光芒,因此,笔者认为图书馆本质就是人类精神世界不断深化的社会系统。

参考文献

[1] 季晓晖.和谐社会建设与图书馆服务.图书馆,(6)

[2] 付宁康.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 服务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10)

[3]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5

[4] 辛艳玲.人文关怀:图书馆的本质属性与终极取向.图书馆学刊.2007(5)

[5]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

图书馆的文化本质论文 篇5

关键词:安全文化,系统论,煤矿安全文化系统,以人为本,激励

0引言

在我国的能源格局中,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70%左右,预计到2050 年还将占50%以上,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矿仍是我国的主要能源[1]。煤炭开采属于第二类高危行业,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尤其是2012年8月、9月接连发生的吉林省白山市吉盛矿业有限公司一井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四川攀枝花肖家湾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和江西煤业集团公司高坑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3起责任事故都折射出我国煤矿企业“三违”现象严重、制度执行不力的现状。我国煤矿企业并非不注重安全管理和技术改造,但始终走不出事故频发的怪圈。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跳出传统管理的圈子,将安全放置在文化的大视野中,在煤矿构建以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基础的本质安全文化,借助文化的影响力、激励力、约束力和导向力引发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广大职工安全理念的转变,从而突破安全生产工作的制约瓶颈,实现本质安全。将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作为系统问题研究, 有助于更全面的进行煤矿安全文化建设,选择更有效手段实现系统本质安全目标。

1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

1.1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一词是在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其提交的《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后的审评总结报告》中首次提出[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安全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逐步深化到一般安全生产领域,形成企业安全文化,其发展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是被动承受阶段,处在该阶段的企业和员工对安全的重视仅仅是一种自然本能保护反应;第二阶段是事后弥补阶段,企业通过经验积累,对安全由无意识变为有意识,行为方式有了事后弥补的特征;第三阶段是综合对策阶段,企业具有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人、机、环境综合型对策;第四阶段是超前预防阶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向本质安全迈进,超前预防成为其主要特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对“企业安全文化”给出明确定义: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3]。

1.2系统论及其应用

系统论的体系形成于20 世纪40 年代。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系统论的原则主要包括整体性原则、结构功能原则、目的性原则、最优化原则。整体观念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即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

安全系统由多方面、多层次的要素组成,如果缺乏对安全问题整体的、动态的认识,就达不到安全的目的。文献[4,5,6]分别阐述了系统论方法在城市公共安全系统构建、企业改造工程安全管理以及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中的应用,笔者提出系统论应用于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只有用系统的眼光去挖掘安全问题在安全系统结构中的本质, 才不会对安全问题的处理停留在现象层面, 治标而不治本。

1.3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

煤矿开采是我国不可或缺的基础产业之一,其行业特点是直接向大自然索取,作业地点随采掘延伸而变化,危险有害因素多,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目前很多煤矿企业偏重于投巨资进行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等物态建设,却忽视了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等人本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安全发展”的观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将安全文化列为安全生产的“五要素”之首。

煤矿安全文化是煤矿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或有目的的人为塑造的,被企业全体员工认同、接受和遵循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和安全生产行为准则的总称。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2]。进入超前预防阶段的煤矿安全文化,即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结合系统的概念,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应是由人员、建设要素、过程环节共同构成的,以实现从源头杜绝事故并满足员工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目标的动态而连续发展的系统。

2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分析

2.1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人员分析

文化在汉语中是“人文教化”的简称,“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和(或)文字;“化”则有教化之义[7]。文化建设是针对具体的人来进行的,对于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大致有5类对象:决策层,即企业法人或矿长等主要负责人;管理层,即各职能处室领导;执行层,即企业安全技术与管理的专职人员;操作层,即普通员工;此外,临时参观学习人员、职工家属和煤矿周边群众等动态人员也是系统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2.2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要素分析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的建设与实施渗透于企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和生产的全过程,具体可表述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次的要素构成。本质安全精神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包括企业安全愿景、具体目标、各种安全理念,其中最核心的是安全价值观;本质安全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主要是企业安全生产中必须遵守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规范、程序等,与精神文化相辅相成使安全行为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本质安全行为文化是安全文化的动态部分,是在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员工在生产和其他一切与安全相关的活动中采取的行为方式,除包括遵守制度的安全生产行为过程外,还包括安全文化宣传的各种活动和仪式等;本质安全物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具象体现,包括安全技术、安全设备、安全生产环境布局等。

在明确煤矿安全文化系统组成要素的基础上,分析要素间相互关系是系统分析的重点。煤矿安全文化系统具有表层和理层两重结构,其中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属于表层,三者必须是协调统一的,什么样的物质基础对应相应的制度和行为,大脚挤小鞋或小脚穿大鞋都会影响到安全文化的整体建设,表层结构规范和约束着人们在生产中自觉有序地支配自己的安全行为;精神文化属于理层,也称为思想层,它是人们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是实现安全自我约束即人的本质安全的关键,同时也指引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整体方向。表层结构是有形的,理层结构是无形的,表层结构是理层结构的外化形式,它具有传递理层思想的功能,同时表层结构又反作用于理层结构。

2.3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过程分析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明确规定企业安全文化过程要素包括安全承诺、行为规范与程序、安全行为激励、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自主学习与改进、全员参与安全事务和审核评估。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的建设应围绕这些过程要素,结合自身内、外部的文化特征,按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的具体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的要素和内容如图2所示。

3应用系统论构建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

3.1遵循整体性原则、结构功能原则构建完善本质安全文化系统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的构建必须有系统化的组织设计,正如文献[4]所述,不仅要从企业视角出发,更要兼具空间视角和时间视角。企业视角主要指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本身,即前文所分析的参与人员、层次要素、过程环节;空间视角指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是煤矿企业文化系统的子系统, 具有独立的特点, 却又属于企业文化大的框架之中,系统应具有开放性,紧跟企业、社会发展而发展,;时间视角指企业应具有动态性,即系统各要素间及系统与外界信息交流反馈顺畅有效以使系统持续优化,形成动态的闭环系统。

研究系统的结构是期望通过一种直观、简明的方式反应事物的过程、逻辑、功能、要素及其关系,文献中给出了多种安全文化系统构建模式。例如文献[8]将安全文化系统分成安全意识形态子系统、安全社会学子系统和安全技术子系统,而更为普遍的划分方法是文献[2]中所述直接分为观念文化子系统、管理与法制文化子系统、行为文化子系统和物态文化子系统。文献[2]提出的结构模式更直接、明了的反应系统要素,文献[8]提出的结构模式则更突出各子系统间关系。本文偏重于从过程、功能出发将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细分为理念目标子系统、过程控制子系统、发展动力子系统、形象传播子系统,结合文献[3]和文献[9]中的企业安全文化构建要素和评价指标,给出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

理念目标子系统着重建设理层结构,系统的开放性要求安全目标一定是在充分调研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作出安全承诺,并通过该子系统的建立使企业各层级人员逐步端正态度,最终升华成深入人心的企业安全信念;过程控制子系统主要是系统建立的组织、制度保障,并通过审核评价环节指导行动,确保实现理念目标,同时也通过实践行动不断地充实理念目标子系统;发展动力子系统的核心是激励,通过树立标兵、榜样亦或英雄形象并结合科学的激励机制来刺激员工进步,并最终形成知行合一的行为文化;形象传播子系统既要确保系统各层级成员间及企业与外界信息交流反馈顺畅有效,同时也要注重煤矿物态环境建设,使表层、理层和谐统一,安全文化的力量由内而外散发出来。

3.2遵循目的性原则建立“以人为本”的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

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健康为宗旨”[8],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标准》所规定的一级指标中,决策层行为、管理层行为和员工层行为的权重是最高的。在塑造“本质安全人”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对于煤矿这类高危行业更是如此。

建立“以人为本”的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首先要强调“安全第一”的理念,提倡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生命,注重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其次是使全体员工在“安全第一”的思想旗帜下从心理、意识、道德、行为规范及安全理念上形成一个整体,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助互爱、自保互保的人际关系和企业与周边的安全联保网络。

3.3遵循最优化原则采取最恰当激励提供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发展动力

激励既有激发和也有鼓励的意思,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发展的动力保证。它有自己的特性,以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基点,以需求理论为指导;激励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等不同类型。

许多煤矿更为重视的是对职工行为的监控,而轻激励,并且激励方式比较单一往往过度依赖金钱刺激,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适得其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标准》中“安全行为激励”一级指标下的“激励方式”中就给出了领导示范、榜样树立、物质奖励、荣誉待遇、提拔升迁五种方式,遵循“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不同需求层级的人区别激励,充分体现其自尊与价值的同时更能起到安全文化入脑入心的理想效果,从而确保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取得最佳发展动力。

4结论

(1)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是由人员、要素、过程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时间和空间属性,从企业视角、空间视角和时间视角多角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由理念目标子系统、过程控制子系统、发展动力子系统和形象传播子系统四部分组成的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结构模型,能够以直观、简明的方式反应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建设的过程、逻辑、功能、要素及其关系。

(2)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具有表层和理层两重结构,其中精神文化属于理层,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属于表层,人即是建设的主体也是建设的客体,系统建设的核心是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应遵循目的性原则建设“以人为本”的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

(3)煤矿本质安全文化系统建设是动态的不断优化的过程,应遵循系统的最优化原则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使职工追求的目标与企业的安全信念一致,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安全价值观,用机制规范行为,用行为养成习惯,由习惯升华为安全信念,真正实现煤矿本质安全。

参考文献

[1]潘伟尔.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研究[J].中国能源,2005,(7):8-16PAN Wei-er.Study on China’s coal mining safety[J].Energy of China,2005,(7):8-16

[2]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AQ/T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S].

[4]马千里,付光,等.基于系统论的企业安全文化模糊层次_AHP_Fuzzy_综合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1):106-112MA Qian-li,FU Guang,et al.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 ent of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based on systemtTheory[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9,19(1):106-112

[5]董华,胡军,等.系统论方法在城市公共安全系统构建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6):36-39DONG Hua,HU Jun,et al.Application of systematolo-gy method in construction of urban community safety sys-tem[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3,13(6):36-39

[6]邹方敏,李同宣,等.系统论在企业改造工程安全管理上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11):45-46ZOU Fang-min,LI Tong-xuan.Application of systematol-ogy in safety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renovation engi-neering[J].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 ec-tion,2004,30(11):45-46

[7]李飞龙.安全文化建设与实施[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9

[8]徐德蜀,邱成.企业安全文化简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8、209

[9]AQ/T9005-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标准[S].2008

图书馆的文化本质论文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恶搞,虚拟生存

马克思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 他们自己也就是怎样。因此, 他们是什么样的, 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 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个人是什么样的, 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1]对人的生存的问题的追问, 通常是在人的生存方式的意义上来进行的。由此, 人可以分为现实生存和虚拟生存。恶搞中国传统文化是网络这个虚拟生存的环境产物。对网络虚拟性生存的深入考察, 有利于我们探讨恶搞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 更重要的是, 为进一步创造和谐的网络环境, 认识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一、网络虚拟生存语境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恶搞现象

虚拟生存论是由于近几年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世界的虚拟生存影响人类的生存方式而提出的专业理论, 本文关于虚拟生存论的理论来源主要是现今中国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虚拟生存论的贾英健学者。[2]虚拟生存论的学者认为, 从历史实践论的角度看, 人的生存一直包含两个层面的寓意, 即现实生存和虚拟生存。不过在计算机和数字化技术出现以前, 人类的虚拟生存只是占据从属的地位。在现在的网络时代中, 网络处于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核心地位, 并通过渗入人类历史的根基, 构成了人类社会控制性和决定性的因素。在网络构成的虚拟空间里, 虚拟生存对人性造成影响, 使得人在虚拟的环境中暴露出人的恶的本性, 恶搞中国传统文化由此产生, 具体分成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1. 网络世界虚拟生存的强化造成道德感丧失, 是恶搞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

“由于人们沉溺于数字化的环境, 脱离‘在场’的社会关系太久, 将自己视为纯粹意义上的‘符号’————步入纯粹的数字化过程, 从而使自己成为片面的人。”[3]“脱离”在场, 使得网络世界变成了虚拟的生存空间, 人们的身份数字符号化, 造成网络虚拟生存道德感的缺失, 并由此产生恶搞。恶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应起源于对杜甫画像的恶作剧的涂鸦。“从课本上马不停蹄地跑向网络, 杜甫变成了狙击手、送水工、肌肉男、短裙女郎, 还有更高难度的高达战士、杰克船长等影视或动画角色, 甚至怀抱小姐……”[4]杜甫原型是中国文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的象征, 是中国道德境界的高标。现实中几乎所有受过义务教育的中国人都会把杜甫当作是一个具有高尚情结的中国古文人。然而在网络世界的虚拟生存中, 人的现实身份的弱化, 人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由此弱化甚至缺失, 恶搞杜甫的形象由此产生。

2. 网络世界虚拟生存突显人的欲望诉求造成评价标准的转变, 是恶搞中国传统文化的持续动力来源。

网络出现以前, 对文化的价值评价标准是能否提供好的精神给养, 是否具有普世性, 是否符合人的合理的情感需求, 是否是客观真实的存在等。网络世界的虚拟生存使得人们把文化当作商品, 在买卖交易的过程中, 价值评价发生了变化。恶搞中国传统文化危害最大的是“隐形”的恶搞, 即为人们所接受的“变性”的传统文化, 比如《水煮三国》、《明朝那些事》、《戏说乾隆》、电影电视剧《赤壁》、《孔子》等。以电影《孔子》分析, 在网络世界前, 孔子是教育家、思想家, 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人形象, 孔子是中国儒雅、礼制、仁爱的符号象征, 也是中国人的家文化信仰的依托。中国人因孔子的崇高形象读《论语》, 赞赏《春秋》的“微言大义”。网络时代之后, 商业制作的电影, 以电影院的票房, 网络的点击率等量化的、显性的价值作为文化产品优劣的评价标准。此时, 文化生产的目的是商业的金钱诉求, 而非人的精神供给。由此可见, 文化价值评价的转变, 即文化的商品化是恶搞中国传统文化的持续动力来源。

3. 网络的虚拟生存技术性要求的简化改变了人的行为准则, 是恶搞中国传统文化普遍化的媒介基础。

网络世界里, 虚拟生存提供的PS技术, 网页制作, 信息发布等都非常的简单便利, 利用这些条件, 网民制作图片、剪接视频、编辑文字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网络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使得网络中几乎所有的信息和知识资源都可以成为娱乐的对象。文学、历史、宗教、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可以转化为娱乐, 由此改变了人们行为的准则。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 这种恶搞尤其以唐宋的诗人词人为代表, 如《古今中外十大好色文人》之首的苏轼、《莫道不消魂———杨雨解密李清照》等。这种制作的特点是容量小、分布广、制作粗劣, 但因其无所不在, 增强了它的存在感和合理性。把娱乐和知识智慧、信仰、教育等同起来, 并普遍化, 正是恶搞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媒介下的表现形式。

二、由网络虚拟生存的特性分析恶搞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因素

网络世界的虚拟生存并不仅仅暴露了人性恶的方面, 它同时是人的生存发展的需求。虚拟生存体现人的要求自由、全面的发展的诉求, 当这种诉求不能以正面的形式展现出来时, 人开始寻求反面的途径, 由此形成扭曲性的心理诉求。正如美国学者巴洛所言:“工业世界的政府, 你们这些肉体和钢铁的巨人, 令人厌倦, 我来自网络空间, 思维的新家园。以未来的名义, 我要求属于过去的你们, 不要干涉我们的自由。我们不欢迎你们, 我们聚集的地方, 你们不享有主权。”[5]由此可见, 虚拟生存是对那些没有成为现实性的可能性生存的一种虚拟, 这种虚拟反过来否定了现实性生存, 其中, 人们对现实生存的超越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超越性是虚拟生存的特性, 也是我们深入分析恶搞深层因素的关键点。

1. 网络虚拟生存具有实践上的超越性。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实践中介的超越性, 即超越时空的中介, 在这个虚拟生存模式中的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全球化共享网络交往。但是, 虚拟生存的方式是网络数据化的生存, 它离不开信息技术提供的支持。恶搞中国传统文化即是因为人们迷失了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的界限。在现实世界里, 现实生存人与人交往的基础是道德、情感、信仰、人格等;而网络世界的虚拟生存里, 网络交往的基础是数据化的符号和信息技术, 在网络这个具有超越性的中介里, 对信息技术的信赖和崇拜导致了人性的迷失。正是由于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人在现实中暂时无法完成的超越时空的交往形式, 使得一些人放弃现实, 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第二, 网络虚拟生存具有获得信息实践的超越性。网络世界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信息, 而且信息获取非常简便迅速。但是信息和知识并不等于智慧, 恶搞中国传统文化即根源于一些人对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不尊重。网络虚拟生存的人似乎拥有前人所有的知识和信息, 然而人的生活方式的优化依靠的是运用知识的智慧。

2. 网络虚拟生存具有类意识的超越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认为, 意识是实践在人脑中的反映。网络世界的虚拟生存的来源是现实世界, 然而又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网络虚拟生存中的主体具有自己的意识, 即是虚拟生存的内容的在人脑中的反映。恶搞是网络虚拟生存的产物, 恶搞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转换为意识, 并再次在网络中实践, 变成新的恶搞形式和内容。这个过程已经脱离了现实世界, 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恶搞是网络虚拟的存在物恶性循环的系统, 而不是改善的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

三、良性的生存形式和文化发展趋势

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存在, 在这个虚拟的时空里, 人们确实拥有更理想的存在形式:全球化的沟通交流, 自由平等的发表个人的意见, 知识和信息的共享等。但是网络毕竟只是虚拟的存在, 人要生存就不能脱离现实世界, 而人现实存在的形式取决于物质生产活动, 包括物质生产的行为和物质生产的内容。因此, 要实现良性的生存形式和文化发展的形式必须要在现实中进行实践活动, 创造出能适应人类身心全面自由发展的物质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遵守生存虚拟和现实的对立统一规律;二是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的互动原则。网络给人们实现自由和平等提供平台, 但是这个平台是一个交流的中介, 而不是最终的现实, 恶搞中国传统文化是人们对现实不满的一种表现形式, 或者说是人们要求全面自由发展的扭曲性心理诉求, 而改变现实需要在现实中进行实践活动。良性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在网络理想的虚拟存在中构建理想的存在形式, 并努力将其付诸实践, 实现理想的存在形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7~68.

[2]贾英健.论虚拟生存[A].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1002-8862 (2006) 07-0024-06.

[3]李伦.鼠标下的德性[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2.

[4]中国知网[EB/OL].中国教育报, 2012-04-02.

现代体育文化与游戏本质精神辨析 篇7

关键词:体育文化 体育精神 游戏因素 指导思想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一 游戏的内涵

谈体育文化的游戏因素,首先要谈游戏。早在2000多年前,游戏就在古希腊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奥林匹克竞技运动。而且许多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也曾对游戏进行过系统的反思。也是因为受康德的启发,人们才开始逐渐重视游戏这一现象,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席勒、斯宾塞、谷鲁斯等人就是古典时期对游戏进行研究的代表人物。一般来讲,从19世纪70年代以来,游戏理论研究大致朝着三个方向发展:1、心理学、教育学的方向;2、文化学、人类学的方向;3、现象学、阐释学的方向。游戏做为一种重要的人类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游戏,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荷兰著名文化史学家约翰·胡伊青加在对文化的诸形态做过广博的考查后,曾对游戏产生过这样的评论:诗歌诞生于游戏并繁荣于游戏;音乐和舞蹈则是纯粹的游戏;智慧和哲学在源于宗教性竞赛的词语和形式中找到自己的表达;战争的规则、高尚的生活习惯都是在各种游戏中被建立起来的。胡氏认为古希腊的争辩、竞技运动、文学沙龙、艺术团体、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伤感主义以及政治生活中对权术的玩弄——这一切都是游戏精神的体现。从游戏与文化、文明的关系来讲,胡氏言论和观点的精华就在于他认为:文明是在游戏中作为游戏和并作为游戏的重要特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真正的文明离开游戏乃是不可能的,文明将总是根据某些规则来游戏,而真正的文明也将总是需要公平的游戏,欺骗和破坏游戏就是在摧毁文明本身。

从游戏本质的新视角看,游戏是一种生命的功能。游戏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一切游戏都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是事实上的自由,遵照命令的游戏不再是游戏,它至多是对游戏的强制性模仿。第二,游戏不是“日常的”或“真实的”生活。这样说是讲游戏应该存在于需要和欲望的直接满足之外,它是一般生活的陪衬、补充和事实上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文化的功能,它的表现能满足公众的理想。所以游戏是一种必需,它可以推动文化,或是说它在实际上的确成了文化。第三,游戏具有封闭性和限定性。游戏是有始有终的,它在某一时刻“开始”,到某一时刻“结束”,说游戏具有限定性是指游戏可以呈现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固定形式,作为崭新的心灵创造而保留下来,形成传统,被传播。甚至可以在任何时候复制、重复。第四,游戏具有规则性。一切游戏皆有其规则。规则决定着那个暂时“控制”的世界,一旦规则遭到破坏,整个游戏世界便会坍塌,游戏即结束。

二 游戏精神对竞技体育文化的支撑

现代社会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游戏的因素,体育领域尤其明显。体育文化在最初阶段就具有游戏的特征,它是在游戏的形式和态度中发展起来的。竞技体育文化尤其融合了游戏本质的精神,比如竞赛体现的就是游戏特征的紧张与不确定性。在竞赛中,一旦要求实用、技能、勇气和力量的时候,游戏的因素愈强,竞赛愈困难,旁观者就愈是紧张、愈是入迷,竞赛就越具有不确定性。同时游戏与竞赛又具有本质的同一性,竞赛具有游戏的全部形式特征,也具有游戏的大部分功能特征。

游戏的最大魅力还在于游戏精神即是平等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的体现,只对那些进入其中的游戏者和旁观者才起作用,他们已经变成游戏伙伴或是游戏的一部分而且也愿意如此。同时在竞赛中,它还产生这样一种理想的事实,即竞赛是一种成功,成功即是“获胜”,“获胜”假设了合作者和对手的存在,获胜的意义是一场运动的结果表明某人、某队或是某国为优胜者。优胜者赢得了多于竞赛或游戏之外的东西,比如尊敬、名益、荣益,而这种尊敬和荣誉立即能引起获胜者所属团体利益的增进。赢获的胜利可以很容易地从个人转到团体,再从团体上升到国家荣誉。这只是竞赛的第一重要性。竞赛的第二重要性是竞赛还带动了经济和商业、产业的发展,竞赛或是游戏与经济相关联,竞赛者领受胜利品,感受尊敬,体会荣益的满足感,而商人则制造这些奖品、胜利品、消费品,获得利益。竞赛的第三重要性即是竞赛精神也是体育精神,是游戏的本质精神:具有公开与公平,竞争与进取、勇敢、冒险、承认不确定性、忍耐紧张、超越极限的含义。

但是,在当今社会中,也是为了这种国家、团体、个人的利益,有些人甚至有些团体和国家靠弄虚作假、诡计和外界的帮助来获取胜利,他们不惜牺牲公德和更大的健康代价,在竞赛中使用贿赂、黑哨、兴奋剂、暴力等手段,公然违反规则和公德,竞技体育在精神层面出现“异化”, 公开与公平,竞争与进取,开放与乐观的先进理念遭到质疑,同时也就扭曲了游戏精神的理念,游戏精神成了一种理想中的渴望和纯理论上的公平、平等。这到底是一种文明社会的奇特现象,还是一种社会的“思维方式畸形”?一方面是竞技体育的繁荣与进步,而另一方面则是体育精神的歪曲和倒退。设想,如果再没有了游戏精神对竞技体育的支撑,竞技体育引领人们的体育精神终究会走向哪里?体育精神凝聚人、团结人、激励人、鼓励人的特殊功效又何在?为了体育精神和竞技体育事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传播、继承和固守体育的游戏本质精神是多么的重要。

三 学校体育文化对游戏精神的背离

在Sport或是体育教育形式下的游戏正受到空前的、越来越严肃的对待,规则已逐渐变得严格与精密。尤其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由于对运动加以不断的规范和监督,某种游戏的特征便逐渐消失了,甚至从某种角度上说,它已经不再具有游戏的精神。因为学校体育缺乏自发性和随意性,它们使运动越来越远离真正的游戏领域,甚至使运动变得即非游戏又非严肃。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运动已经被提升到技术组织与科学完善的极致。但是它们却具有游戏的形式,它们的种种表现告诉我们,运动和体育是还能作为游戏来感受的游戏。

那么,学校体育文化本身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游戏精神的因素呢?从文化的游戏因素角度讲,首先,学校体育文化中所讲的游戏应该是生命的一种功能。这种活动和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游戏者要真正进入角色,欣赏角色。游戏要以自身目的而又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对它的“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其次,游戏应该表现为是“自由”的活动、未确定的活动、非生产性的活动、虚构的活动和有规则的活动。它可以打破常规,也具有超越性。但是游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是教育的过程,是大肌肉性的活动,是融入情感、信任、价值观念、表现性、创造性和竞争与进取性的充分的游戏性活动,必须体现游戏精神的平等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所以说学校体育文化更应该回归游戏精神的本质,传扬具有游戏规则和生命活力的体育理念。但是,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时代的到临,人们过分珍重生活实际、汲汲于功利。尤其是学校体育教育过分强调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技术技能的功用,游戏的本质精神被淡化。即便是有的体育教学融入了游戏的成分,也只是游戏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能游戏不能等同于能认知游戏的本质精神。游戏必须要有规则。首先,游戏规则的制定或接受,必须是双方的同意,不是一方强加给另一方。其次,是游戏规则的遵守,一旦有了双方同意的规则,就必须在游戏的过程中加以遵守。游戏者不能公然改变规则以期有利于己,如果有意改变规则,则无法进行有效的游戏。最后是游戏规则的监督,只要形成对等的双方,就能进行有效监督,监督必须是对立面的。从原则上讲,为了保证游戏有效的顺利进行,除了双方监督外,还须有裁判(教师)来进行监督,裁判(教师)必须中立公允。如果裁判(教师)因感情倾向、利益勾连或者其它原因保持表面中立但暗中又倾向某方,或者本身就不遵守借以评判的规则,那么游戏还是不公正的。而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现在恰恰就是教师制定规则,教师规定运动内容,强迫学生接受,有时甚至会因为教师的职业倦怠而忽略学生对规则的遵守。从价值理论和信任教育的内涵来讲,裁判(教师)实际已经游离了价值和信任的本质,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体育行为、习惯的良好养成也就成了“空谈”。 其实,不仅仅是游戏和竞赛要遵循规则,它实则也是人类共同生活与活动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准则,是人们期待、遵守、尊重为人类共同生活和活动所要求的原则、价值和理想。作为学生,面对社会的异化、生存压力、心理障碍等等问题,纯粹和干净的体育游戏精神来得是多么的珍贵,她应该是一块净土,帮助学生净化心灵,又从遵守规则的视角与社会实际相连。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的本质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远比学校体育教学单纯的知识、技术技能和品德的灌输来得更实际、更直接和具有更高的严肃性、价值性。

四 社会体育尤其缺失游戏的本质精神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当今社会,很多人的精神生活是浮躁的。情感的失落、夫妻间的隐忍、社会制度的不公、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强权的压迫、贫困的艰辛、富有的空虚等等,无论是生活状态好的人还是生活状态差的人,精神生活都在不同程度地贫乏着。人们需要像具有游戏精神理念的社会体育项目来缓解紧张、释放压力。而现代社会体育恰恰缺乏这种精神,所以,我们倡导社会体育回归游戏精神本质和趣味性。因为游戏精神是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的骨髓,具有公开与公平,竞争与进取、凝聚人、团结人、激励人、鼓励人的特殊功效,能使人得到许多平凡实际生活中得不到的满足,是维护和保护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它更具有缓解紧张、压力的功效,最重要的是它能创造快乐。尤其是组织和参加各种项目的体育游戏,体认游戏精神,还能培养人们宽容和豁达的心态,是一种很好的调节和修养。从更深的层次感悟,游戏和趣味的社会体育还能够克服人类的自卑,克服人类的孤独,克服缺陷。国家体育总局李力研研究员就很深刻地从哲学角度提到了克服缺陷就是体育的使命,体育就是力图让人类变得完整、完善和健康,体育克服着人类的自卑,体育克服着人类的孤独,体育更为重要的价值是“拯救自我”,克服“异化”。所以,在社会体育活动中,我们更应该倡导和提议社会体育回归游戏精神本质和趣味性。尤其要指出的是人们在游戏精神本质的探寻、思考过程中,还会锻炼收集、整理、分析、计划、创新等高强度思维,同时养成平等和公平竞争的意识,这是一个多么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是作为社会公德的储备,还是文化价值的研究,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参考文献:

[1] [荷兰]胡伊青加:《游戏者—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 李力研:《康德的“补丁”—人类困境与体育运动的作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3] 郭琳、曹荣芳:《从柏拉图的“洞穴之喻”谈体育实践课教学的超越性》,《北京高校体育研究与实践》,2004年第5期。

[4] 沈晔、王章明:《论体育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本我”与“超我”》,《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第12期。

作者简介:

张宝霞,女,1974—,河北南皮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工作单位:沧州师范专科学校。

医学文化的基本含义及本质特征 篇8

维系人们社会关系的.基本元素是文化,推动人们医学社会实践的基本元素是医学文化.医学文化是指导人们进行医学社会实践的心理驱动力以及人们在医学社会实践中所创造、所形成的一切成果,包括承载各种医学信息的物质成分和精神成分.医学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其本质特征可概括为人性至上、生命至重、健康至高、人格至尊、和谐至要.

作 者:昝加禄 作者单位:成都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83刊 名:中国医药导报英文刊名:CHINA MEDICAL HERALD年,卷(期):3(30)分类号:G0关键词:医学文化 内涵 本质特征

创建安全文化实现煤矿本质安全 篇9

创建安全文化实现煤矿本质安全

摘要:介绍了建设煤矿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分析了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建设安全文化实施的条件,并结合平煤六矿创建安全文化的实践,提出了建议.作 者:杨玉生    YANG Yu-sheng  作者单位: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平顶山,467000 期 刊:煤炭科学技术  ISTICPKU  Journal: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34(9) 分类号:X925 关键词:安全文化    本质安全    煤矿   

上一篇:系部学生管理下一篇:强化降压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