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模块三篇

2024-06-03

订单模块 篇1

为贯彻教育部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工学结合为基础, 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的指导思想, 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先后与LG曙光电子公司、深圳金立通讯设备公司、深圳天虹商场三家企业实施了“订单模块”式教学改革, 通过5年的不断完善, 制定了“订单模块”课程标准。本标准是通过对本校商务英语专业历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 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的, 制定过程中由合作企业全程参与, 并在本校05级学生中成功实施。笔者结合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与订单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 重点探讨了本“订单模块”课程标准的构建意义、实践与推广。

二、构建“订单模块”课程标准的现实意义

1.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实现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 其中之一便是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改革高职教育教学方式, 更新教学内容, 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在这种大环境下, “校企合作”的订单式教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办学, 不仅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 更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而有关高职高专“订单式”课程标准的研究在国内外基本可以说是处于起步阶段。

2.“订单式”培养模式要求建立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课程标准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高级专业型、技术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充分认识到当前经济发展和就业的环境。就用人单位而言, 需要毕业生能够具备良好的应用技能, 能够在未来就业岗位上运用自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 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因此, 高职院校的课程目标应在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以人为本、以能为先、以就业为导向”地进行科学定位。这就迫切需要高职教育破除原有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 构建一套能实现高职教育目标, 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订单式”课程标准, 以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二、“订单模块”课程标准的实践

订单教育是对教育生产力的一种重新整合, 是对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一种优化配置。在实施订单教育过程中, 校企双方要各尽所能, 发挥“合能”优势, 共同培养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模式, 确立企业深度参与、资源共享原则, 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主要是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实习实训条件、考核评价、师资队伍等五大方面, 践行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办学宗旨。

1.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共商制

我院商务英语专业聘请订单合作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行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由系领导和订单合作企业领导、技术专家、管理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共同组成, 按照企业岗位群的需要确定所需核心技能,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规划专业核心课程和订单企业模块课程。负责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的论证与审定, 共同协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具体指导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 促进校企紧密合作。

2.课程体系共议制

以订单企业需求为导向, 以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 根据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能力要素进行解构和重构, 构建商务英语专业“英语语言+商务技能+企业核心技术”科学合理的实用型课程体系。将订单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教学核心内容, 与订单企业合作商议开发制定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订单模块”课程, 主要涉及生产技能、企业文化、职业操守等, 它满足了订单企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如表一所示。

3.实习实训条件共建制

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与订单企业共建共享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订单企业”参与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规划、招标、制度建设, 将企业的技能要求融入实习基地建设中, 同时引入订单企业具有生产功能的仪器设备。与订单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将之建成融“教、学、做、练”于一体的校外实习基地, 满足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需要。

4.学生考核共评制

以校内外相结合考核为准则, 让企业由配角变成主角, 参与到学生考核与评价中, 形成一系列考核体系 (校内课程生产型实训评分表、顶岗实习校内实习指导老师专项评价表、顶岗实习企业实习指导老师专项评价表、毕业实践报告专项评价表、毕业实践报告企业现场答辩考核准则等) , 使教学评价、行业标准、职业资格证考试相结合。

“订单模块”课程的30%理论教学考核在学校进行, 70%的实践教学考核全过程在订单企业完成, 学生半年的毕业顶岗实习全程由订单企业指导教师评价, 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评估纳入对学生的评价指标, 实现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 人才评价与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的有效结合。

5.师资队伍共用制

校企双方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实现校企双方人才的相互聘任和兼职。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担任“订单模块”课程的专业指导教师, 并兼职担任德育辅导员, 通过讲座、顶岗实习指导等形式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职业认知感中。学校教师到订单企业挂职锻炼, 为订单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与服务, 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开发, 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 在与订单企业的合作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在订单模式下,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重构教师在课堂中的身份和作用。 (1) 引导教师从单纯地完成大纲教学任务到培养符合企业特定岗位需求的学生素质。 (2) 引导教师研究适合该岗位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实训条件, 以实践的眼光分析和把握每个教学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贴合生产实际。 (3) 引导教师动态地理解和引导学生, 将学生视为订单企业准员工, 按照订单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要求学生, 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本标准可推广程度

1.本标准制定依据

商务英语专业标准是以“市场调研+教职委指导+师生讨论+企业参与制订+系级教职委邀请学院学委会、行业企业专家论证上报学院确定+校企合作再次论证+校企合作实施教学”的途径完成校企人才共育过程, 整个标准经过“LG订单班”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校企双方多次论证“订单模块”课程体系的可行性, 在考评过程中再次论证, 经过多次校企领导小组共同协商与论证, 方出此标准, 因此, 这种循环论证途径确保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标准和要求, 保障了该方案制定的科学性。

2.推广成功案例

本方案是经过多年的实践,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 按照学院示范性建设和专业对应岗位的能力素质需求, 人才定位符合社会需求和示范性建设目标, 培养目标明确, 足以支撑商务英语专业绝大多数岗位目标和职业发展要求, 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和市场多元需求。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参照本专业标准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将本方案应用于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中, 均取得了良好的效应。

3.本方案的局限性

由于本标准实施范围目前仅限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 且从制定到实施只有五年, 实验样本只限于05级一届毕业生, 可向兄弟院校逐步推广, 但尚未有一所学院整体照搬此标准,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本标准的成效尚待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而借鉴、推广和应用本标准的专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则应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因地制宜地逐步加以推广, 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安排等, 从而收到最佳的培养效果。另外, 在实施订单模块培养方案时, 应综合考虑学校、合作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所在区域的特点等诸多因素, 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加以实施。

摘要:本文结合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与多家涉外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合作构建“订单模块”课程标准的实践, 重点探讨本“订单模块”课程标准的构建意义、实践与推广。

关键词:订单模块,课程标准,现实意义,实践,可推广程度

参考文献

[1]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2004.06.17.

[2]张永良.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机制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3]李桂霞.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30) .

订单模块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 订单导向 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类型,具有“高等+职业”双重属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高职院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系统设计所形成的运行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和核心理念,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1]。以“订单”为导向,构建“专业能力基础模块+岗位需求弹性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要。

1.“订单导向,专基础活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建设的体制和基础,工学结合则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通过校企双向介入、双向兼职、双向保障、双向互补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坚持“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的、以掌握职业与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线”,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进口”不足、“出口”不畅等严峻现实,为了更好地适应首都社会经济发展,针对不同企业的特殊需求,经过充分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调研,创建“订单导向,专基础活模块”人才培养模式[2],如图所示。

(1)“订单导向”是指根据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把企业需求人才数量、专业方向和岗位做成订单,校企双方合作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联体。

(2)“专基础、活模块”是指在学生入学时即确定一个基本的专业方向,并在学业前两年完成专业方向基础模块的学习和训练,专业能力基础模块按照相对稳定的专业标准开展教学。在第二年末,根据学生个人就业取向与企业签署订单培养协议,在第三年初即开始学习岗位需求弹性模块的内容,岗位需求弹性模块是根据企业订单需求灵活确定。学生完成岗位需求弹性模块的学习和训练之后,考核通过即可到订单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工作,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图“订单导向,专基础活模块”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订单导向,专基础活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在创建“订单导向,专基础活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是相对稳定的,而岗位需求是动态灵活的,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岗位的需求,专业教学体系由两部分组成:相对稳定保证专业通用能力的部分与相对灵活的适应岗位需求的部分。为此,新的专业标准分为“专业能力基础模块”和“岗位需求弹性模块”。专业能力基础模块按照相对稳定的专业标准开展教学,企业需求弹性模块则是根据企业需求灵活确定。

根据高职毕业生对应的典型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分析高技能技术人才核心职业能力,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将人才培养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职业认知阶段,在校内的通用平台和技术中心环境中实施职业认知教育。

第二阶段是职业能力形成阶段,在技术中心综合教学环境下,按照“学做合一”模式学习核心技术课程,中间穿插以培养企业员工职业通用素质为目标的生产实习。

第三阶段是职业能力发展阶段,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一项工业产品的生产制造,训练综合职业能力,中间穿插以培养企业员工岗位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为目标的企业实习,使学生熟悉企业工作环境、接受企业管理制度、自觉维护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第四阶段是工作岗位训练即岗位能力形成阶段,在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下顶岗实习,完成向员工的转化,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目的。

聘请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职业能力分析专家组,在职业分析基础上获得岗位综合能力,并就已经确认的综合能力进行分解细化,获得具体的专项能力。在此基础上,以职业岗位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为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最终把能力目标培养细节落实到各教学环节。模块化的专业核心课程与分阶段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相结合,构成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3.结论

“专业能力基础模块+岗位需求弹性模块”架构的形成,制订各个阶段最佳的工学结合培养形式,让工学结合有机融入到三年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依此制订全新的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编制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能力公共模块,校企合作开发需求弹性模块。使学校能及时响应企业和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在“订单导向,专基础活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呈现模块化结构,更有利于知识、技能体系的合理构建,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童登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困境及冲突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135-140.

[2]杨卫国,王京,王萍.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14,03:29-31.

[3]蔡爱敏,郭法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多订单联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中国成人教育,2014,08.92-95.

[4]张命华.职业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中国教育学刊.2014,07.43-44.

订单模块 篇3

何荣辉

摘要:本文结合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与多家涉外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及合作构建“订单模块”课程标准的实践,重点探讨了“订单模块”课程标准的构建意义、实践与推广。

关键词:订单模块 课程标准 构建

一、背景

为贯彻教育部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的指导思想,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先后与LG曙光电子公司、深圳金立通讯设备公司、深圳天虹商场三家企业实施“订单模块”式教学改革,通过5年的不断完善,制定了“订单模块”课程标准。本标准是通过对本校商务英语专业历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的,制定过程中由合作企业全程参与,并在本校05级学生中成功实施。本文结合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与订单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 重点探讨了本“订单模块”课程标准的构建意义、实践与推广。

二、构建“订单模块”课程标准的现实意义

1、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实现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其中之一便是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改革高职教育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在这种大环境下,“校企合作”的订单式教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不仅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也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而有关高职高专“订单式”课程标准的研究在国内外基本可说是处于起步阶段。

2、“订单式”培养模式要求建立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课程标准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高级专业型、技术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充分认识到当前经济发展和就业的环境。就用人单位而言, 需要毕业生能够具备良好应用技能,能够在未来就业岗位上运用自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目标应在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以人为本、以能为先、以就业为导向”进行科学定位。这就迫切需要高职教育破除原有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构建一套符合高职教育目标,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订单式”课程标准,以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三、“订单模块”课程标准的实践

订单教育是对教育生产力的一种重新整合,是对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一种优化配置在实施订单教育过程中,校企双方要各尽所能,发挥“合能”优势,共同培养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模式,确立企业深度参与,资源共享原则,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主要是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实习实训条件、考核评价、师资队伍等五大方面,践行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办学宗旨。

1.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共商制

我院商务英语专业聘请订单合作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行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系领导和订单合作企业领导、技术专家、管理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共同组成,按照企业岗位群的需要确定所需核心技能,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规划专业核心课程和订单企业模块课程。负责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的论证与审定,共同协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指导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促进校企紧密合作。

2.课程体系共议制

以订单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根据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及能力要素进行解构和重构,形成了商务英语专业“英语语言+商务技能+企业核心技术”科学合理的实用型课程体系。将订单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教学核心内容,与订单企业合作商议开发制定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订单模

块”课程,主要涉及生产技能、企业文化、职业操守等,满足了订单企业人才培养需求。

3.实习实训条件共建制

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与订单企业共建共享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订单企业”参与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规划、招标、制度建设中,将企业的技能要求融入实习基地建设中,同时引入订单企业具有生产功能的仪器设备。与订单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将之建成融“教、学、做、练”一体的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半年顶岗实习需要。

4.学生考核共评制

以校内外相结合考核为准则,让企业由配角变成主角,参与到学生考核与评价中,形成一系列考核体系(校内课程生产型实训评分表、顶岗实习校内实习指导老师专项评价表、顶岗实习企业实习指导老师专项评价表、毕业实践报告专项评价表、毕业实践报告企业现场答辩考核准则等),使教学评价、行业标准、职业资格证考试相结合。

“订单模块”课程的30%理论教学考核在学校进行,70%的实践教学考核全过程在订单企业完成,学生半年的毕业顶岗实习全程由订单企业指导教师评价,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评估纳入对学生的评价指标,实现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人才评价与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的有效结合。

5.师资队伍共用制

校企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现校企双方人才的相互聘任和兼职。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担任“订单模块”课程的专业指导教师,并兼职担任德育辅导员,通过讲座、顶岗实习指导等形式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的职业认知感中。学校教师到订单企业挂职锻炼,为订单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与服务,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开发,参与行业标准的制订,在与订单企业的合作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订单模式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重构教师在课堂中的身份和作用。1)引导教师从单纯的完成大纲教学任务到培养符合企业特定岗位需求的学生素质。2)引导教师研究适合该岗位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实训条件,以实践的眼光分析和把握每个教学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贴合生产实际。3)引导教师动态的理解和

引导学生,将学生视为订单企业准员工,按照订单企业的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要求学生,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四、本标准可推广度

1.本标准制定依据

商务英语专业标准是由“市场调研+教职委指导+师生讨论+企业参与制订+系级教职委邀请学院学委会、行业企业专家论证上报学院确定+校企合作再次论证+校企合作实施教学”的途径完成校企人才共育过程,整个标准经过了“LG订单班”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校企双方多次论证“订单模块”课程体系可行性,在考评过程中再次论证,经过多次校企领导小组共同协商与论证,方出此标准,因此这种循环论证途径确保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标准和要求,保障了该方案制订的科学性。

2.推广成功案例

本方案是经过多年实践,通过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学院示范性建设以及专业对应岗位的能力素质需求,人才定位符合社会需求和示范性建设目标,培养目标明确,足以支撑商务英语专业绝大多数岗位目标和职业发展要求,使培养的学生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和市场多元需求。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参照本专业标准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将本方案应用于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应。

3.本方案的局限性

由于本标准实施范围目前仅限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且从制定到实施只有五年,实验样本只限于05级一届毕业生,可向兄弟院校逐步推广,但尚未有一所学院整体照搬此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本标准成效尚待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借鉴、推广和应用本标准的专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因地制宜地逐步加以推广。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安排等,以达到最佳培养效果。另外,在实施订单模块培养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学校、合作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所在区域特点等诸多因素,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

[1] 周 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

展,2004.06.17

[2] 张永良.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机制探索[J].中国高教研

究,2007

[3] 李桂霞.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

业技术教育,2007(30).[4] 贺雪娟.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标准语课程标准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上一篇:NSST下一篇:覆冰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