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中国特色大学精神五篇

2024-06-20

培育中国特色大学精神 篇1

一、课堂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课堂教学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因此, 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的作用, 努力做到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一) 文学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我们在《大学语文》的讲授中常常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在讲授经典作品时, 注重挖掘作家、作品折射出的民族精神。屈原的《桔颂》寄托了他对故国乡土的挚爱情怀, 司马迁的《苏武传》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的爱国者形象, 文天祥的《正气歌》表现出前代英烈们的浩然正气, 舒婷的《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将深厚真挚的情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 这些作品讴歌了历代优秀人物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都把忧国为民的精神推向了巅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岳飞“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些不断求索、舍身为国为民的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这些人的精神汇成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等等, 正是有了这些民族脊梁的支撑和这些人文精华的影响, 才使我们的民族涉过漫漫的历史长河, 战胜无数艰难险阻, 经受住血与火的洗礼, 从而走向光明, 走向昌盛。因而通过《大学语文》教学, 可以让学生领略到这些前贤、圣哲的思想、情操、行为, 从而增强民族精神。

还有一部分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 如郦道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黄河壮丽雄伟的磅礴气势, 李白笔下蜀道的奇绝、庐山的壮美, 杜甫笔下泰山的博大、长江的沉雄, 无不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

《大学语文》课程中“孔孟语录”虽然文字不多, 却集中了儒家学说的精华, 尤其是有关如何做人的论述, 句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强调诚信是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这种“大丈夫”的高风亮节显示了刚正不阿的人格理想。陶渊明的“岂能为五斗米折腰”表现了蔑视权贵、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杜甫的“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孟子强调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善恶之心, 非人也”, 儒家提出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等闪耀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儒家推重人格的价值, 对于抑制世俗价值观的泛滥起了重要作用。这些传统美德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养成具有重大意义。

再如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宫刑之辱, 却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史记》的写作。面对挫折, 在逆境中奋起的典型事例说服力强, 震撼力大。苏轼是中国古代文艺才能最全面的一代文豪, 我们在看到他荣耀和显赫的同时, 也看到他又是遭受磨难最多的人, 可是面对人生的苦难, 他却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处之, 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中表现的宽广飘逸的情怀和对人生困境的正视, 尤其启人心智。教育学生以这样的境界充实心胸, 就能从容应对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增强心理素质, 形成健全人格, 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文化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课堂, 其与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诸多契合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大理论, 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其中既包含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们产生的过程, 就是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可以说,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做到思想政治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将会更加丰富思想政治课内容, 育人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思想政治课课堂形式比较自由灵活, 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 这为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当然, 思想政治课也要在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贴近学生上重点用力, 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 真正达到育人、塑人、成人的教育目的。

二、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书籍, 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

阅读对人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这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伙伴和精神食粮。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传奇魔幻类书籍比较感兴趣。但是在我国的经典名著里, 却蕴含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 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启迪着我们的智慧, 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为此我们在全院大学生中举办了读书节活动。我们为学生列出古典名著书目, 开列相关的课外作品, 包括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共数篇。活动形式和内容也比较丰富。举办讲座, 主要为推介名著、名著系列讲座、阅读方法指要、演讲比赛、读书心得交流、征文竞赛等。为使读书节活动开展得更富实效, 我们加强了对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 新学年入学伊始就向学生推介必读书目, 我们要求大一、大二的学生制订读书计划, 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其次, 加强阅读方法和阅读心理的指导。阅读讲究的是一种心境, 只有心无旁骛, 才能心灵与文本共振、与作者交融, 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第三, 必要的检测手段。对必读篇目在考试中能有所体现, 搞一些小型的读书报告会, 用课前五分钟演讲再现或介绍相关作品, 利用学校读书节或艺术节开展各种读书竞赛等等。通过读书活动, 收效如下:

(一) 阅读中品味作品传统文化的意蕴

经典的文学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悠远, 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有体现关爱他人、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 有反映革命传统的。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 人性美, 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 友情。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 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达着生活信息, 我们走进经典著作, 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

(二) 在古诗文诵读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 虽然选录的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滴, 却能饮到中华文化之一瓢。所以, 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 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 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 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 阅读经典, 传承爱国、团结、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崇尚气节, 讲究为人要有浩然正气, 保持人格尊严。“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是中华民族崇高气节的集中体现。它表现为追求正义、献身理想而不屈于外来压力;不受邪恶的诱惑, 代表着一种正义而高尚的理想境界。

中华民族提倡修身律己, 孔子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慎独”, 孟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强调加强个人修养, 使个人的行为适合国家和他人的需要。“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满招损, 谦受益”, 这些都一直成为我国历代群体生活中所推崇的行为准则。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和智慧的民族, 素以勤劳节俭著称,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靠自己勤劳奋进创造文明财富。早在先秦时代的《周易》中就有“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高度概括。正是凭借这种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 中华儿女创造了四大发明, 创造了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和一大批优秀传统文化。

三、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我国传统节日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 折射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因此我校结合传统节日和学校的重大节日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 使学生在感受浓郁民族传统的同时, 感悟到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一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 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九月开学不久就是中秋节。每届学生都让他们课外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 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 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寄一张贺卡给父母, 让他们懂得感恩, 理解象征合家团聚与和美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

我们的民族精神来源于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积, 是传统美德和精神的总结与深化, 因此, 要真正认识民族精神, 就要去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在校园中我们将充分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 引导广大师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形成底蕴深厚、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良好学校文化氛围,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宗霖, 司见南, 岳冬青.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素质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2]罗继全, 朱鹰屏.论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 2008, (2) .

培育中国特色大学精神 篇2

一、大学校园精神内涵的界定

大学校园精神指的到底是什么呢?它和大学精神有着什么样的区别?要正确理解大学校园精神,首先必须澄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笔者看来,大学精神和大学校园精神是两个级别完全不同的概念。大学精神是大学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基石,是大学的最高指导原则。理性的大学精神是一种“远见卓识”,反映着人类智慧的足迹、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一言以蔽之,它思考的是高等教育和大学“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而大学校园精神则是大学精神的一个方面,是一个特定的大学个体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基石,是其独有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大学发展的理想、信念、追求和动力,是使大学采取行动的基本信念、态度和准则,对大学的行为提供普遍的指导,它是大学精神的使命、目标和理想等内容在大学建设层次上的概括和浓缩。

由此可见,大学校园精神是指在大学精神的指引下,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大学为达到教育目标,谋求生存和发展,在长期的校园建设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而成的,反映大学个性的独特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品格、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大学人自己构建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大学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着力点。大学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不断渗透到大学文化的行为主体和各种文化载体中,以其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塑造等功能在大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大学校园精神是一个综合体,它由三个层次构成,即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2]。物质层是大学校园精神的表层部分,包括校容校貌、教学手段、科研条件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制度层主要包括大学章程以及各种管理制度,它规范了学校在共同的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精神层包括理想目标、校训、文化传统、学术风范等,体现的是大学的精神信念和精神品格。大学校园精神是学校的灵魂,是大学个性之根本。譬如我们常听到的“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

总而言之,大学校园精神是在大学精神的指引下,在校园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校园建设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凝聚、整合、发展而形成的,是校园文化体系中高度成熟并业已被师生一致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它是学校特殊意义的、具体化了的优秀文化教育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3]。

二、现代大学校园精神内容的解读

“大学不是孤立的事物,不是老古董,不会将各种新事物拒之门外;相反,它是时代的表现,是对现代和未来都会产生影响的一种力量。”[4]这种力量是在各种关系(主要是社会、大学、大学生)之间的互弈之中出现和体现出来的。虽然大学校园精神个性特色非常鲜明,但时代共性才是其核心的内容,是真正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部分。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大学的发展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欲望。大学应成为时代的风标,应成为社会的动力。这是否意味着大学应一味的屈从于社会?当社会出现病态的时候,大学又该怎么办呢?其实,我们说大学应该服务社会不是指大学应该无条件的顺从于某特定的社会,而是说应该服务于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那什么是健康发展?怎样做才能有利于健康发展?尽管这些问题的答案很难找到,也许人类根本无法找到完全正确的答案。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学服务社会职能的展现。相反,正是由于没有现成的答案,大学的发展才需要反思。况且在人类发展史中,有一些积淀下来的原则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社会的准则。这些原则正是大学校园精神应该体现和坚持的核心内容。现阶段主要表现为理性、和谐和创新精神。理性精神是指大学对人类“美”的坚定信仰、执著追求、矢志奋斗的精神。和谐精神是指大学对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善”的追求精神。创新精神是指大学通过批判、反思,对“真”的不懈追求的精神。

大学有服务社会的终极理想,也有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现实考虑。理论上说,两者是有机统一的。因为大学在传承和创新人类优秀文化的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人才。这样既实现了服务社会的功能,也促进了自己的发展。但在实践层面,由于特定社会和学生的功利化压力,会给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束缚,影响服务社会的终极理想。因此作为大学来说,它需要确立一些原则以便与社会和学生保持一种张力,维护自己的本质。这些原则是大学自身发展所需要———主要表现为自治、道德和科学精神。自治精神是指大学为了保证其服务社会的终极理想,坚定地排除任何方面、任何形式的不合理干扰和压力的精神。道德精神是指大学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责任精神。科学精神是指大学探索真理、发现真理、传播真理、实现真理而奋斗和献身的精神。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的人格变得最接近社会人格,使个人的欲望符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任何社会的教育制度都是受此功能的决定[5]。人们大多数的意念和倾向都不是自己造就的,而是来自社会。社会强制力之所以特别表现在教育方面,是由于教育的目的在于将个人培养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教育现象,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总是一个不断强迫的过程[6]。

三、现代大学校园精神的弘扬

考虑到不同的利益群体在大学校园精神形成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显然大学校园精神的弘扬不只是大学的事情,各方都应担负其相应的责任。在弘扬大学校园精神时,要注意主体的多元性,充分发挥各主体的积极性。

无论是大学还是学生都无法取代社会对弘扬大学校园精神的作用。首先,社会历史传统、文化渊源、地理环境等都是大学校园精神得以滋生和成长的现实土壤。社会大环境是大学校园精神永葆生机的重要动力。因此,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扩大主流思想的影响,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培育大学校园精神的重要手段。其次,社会也是大学校园精神取得卓越成就的适当场所。大学精神在社会上得以广泛的传播,就像习俗一样,每个人都在延伸和加强这种精神。这样大学校园精神才是真正存在的,也就是说,大学校园精神不是被困于大学校园之中,而是要在社会中展现和完善自己。其强大的影响力会将自己特有的精神推向社会,影响社会,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先进文化的形成。

当然,大学在大学校园精神的弘扬方面是责无旁贷的主角。首先,大学应根据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时代发展主题、学科建设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总结凝练出既符合实际,又独具特色的大学校园精神,并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其次,大学校园精神重在建设,重在落实。大学在进行方方面面的工作时,都必须符合大学校园精神的原则精神,都必须有利于大学校园精神的贯彻实施。不管是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学科发展、管理理念、学术氛围、教学模式,还是校训的制定、校风的营造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都必须以大学校园精神为中心和出发点,通过各种方式切实落实到教、学、管的工作实际中,为大学的发展造就良好的精神基石。

学生是大学校园精神的接受者、传承者,还是大学校园精神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们的行为影响着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也通过自己的行为向社会诠释着大学校园精神,使之不断衍生、外化。如果我们说社会是大学校园精神得以真实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物的平台”,那么学生就是大学校园精神得以真实存在和发挥作用的“人的平台”。离开了学生这一主体群,大学校园精神根本无从谈起。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实际上就是大学校园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学生应积极参与大学校园精神的建设,深入领会其本质精神,以其为增强自己生活力和创造力的精神食粮,并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力弘扬大学校园精神,将这种精神传播到社会,丰富与提升社会文化。

总之,人所感受到的大学校园精神对其存在的影响就是一种约束力。大学校园精神不可或缺,因为人的存在总是一定条件下的存在。如果大学校园精神不能构成约束人存在的条件,那么它只能算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符号。

摘要:大学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主渠道,以及传播和弘扬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已经构成了人类存在不可或缺的条件。大学需要校园精神不仅仅是引导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产生作为人的某种生存条件的特性。大学校园精神的形成是在时代的大前提下,社会、大学、大学生等几方博弈的产物,同时也是这几方共同精心营造的结果。

关键词:大学校园精神,弘扬,培育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大学校园精神及其培育[J].江苏高教,2005,(3):95.

[2]王宗光,赵文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创新的使命与挑战[J].复旦教育论坛2003,(4):10.

[3]夏志勇.浅谈新时期的大学校园精神[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4):20.

[4][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

[5][美]E.弗洛姆.逃避自由[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142.

培育中国特色大学精神 篇3

实际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本身就具有与社会主义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基因。如果说,对传承知识、探索科学奥秘的崇尚,对思想个性的尊重,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照等已成为大学所共同追求的价值,那么,中国的大学精神还具有自己的特质——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摆脱奴役压迫,在党的领导下从革命走向发展的历程,也正是我们的大学探求教育救国、教育强国的历程。这就使得中国大学在自身精神文化传承中,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许多特质:一是拥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报国情操,自觉担当社会责任;二是格外珍惜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把学习、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作为本职;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

与历史积淀、人文脉络、地域熏陶相关联,每一所高校的大学精神都各具特色,这表现在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校风、学风等各个方面,体现为独特的品格、追求和魅力。对于南开大学来说,百余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这样一种品格:心系国家、服务社会的爱国道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公能品格,充满朝气、面向未来的青春精神,“文以治国、商以富国、理以强国”的价值追求,“文质彬彬、智勇真纯”的理想人格。这是南开大学长期办学实践经验的升华,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南开表达”。

培育中国特色大学精神 篇4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于艳华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基础部,辽宁丹东118008)

摘要: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成长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阶段。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体系正是我们塑造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之本。教学中我们探索和实践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方法。并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历史使命,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为祖国建设培养出爱国、团结、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勤劳勇敢、勇于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关键词:教学研究;传统文化;民族精神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积淀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而当代大学生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境界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几十年后的发展命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堂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课堂教学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因此,要充分重视课赏教学的作用,努力做到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一)文学课程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我们在《大学语文》的讲授中常常以爱罔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在讲授经典作品时,注重挖掘作家、作品折射出的民族精神。屈原的《桔颂》寄托了他对故国乡土的挚爱情怀,司马迁的《苏武传》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的爱国者形象,文天祥的《正气歌》表现出前代英烈们的浩然正气,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将深厚真挚的情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这些作品讴歌了历代优秀人物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把忧国为民的精神推向了巅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些不断求索、舍身为国为民的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些人的精神汇成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等等,正是有了这些民族脊梁的支撑和这些人文精华的影响,才使我们的民族涉过漫漫的历史长河,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经受住血与火的洗礼,从而走向光明,走向昌盛。因而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领略到这些前贤、圣哲的思想、情操、行为,从而增强民族精神。

还有一部分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如郦道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黄河壮丽雄伟的磅礴气势,李白笔下蜀道的奇绝、庐山的壮美,杜甫笔下泰山的博大、长江的沉雄,无不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

《大学语文》课程中“孑L孟语录”虽然文字不多,却集中了儒家学说的精华,尤其是有关如何做人的论述,句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诚信是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大丈夫”的高风亮节显示了刚正不阿的人格理想。陶渊明的“岂能为五斗米折腰”表现了蔑视权贵、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孟子强调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善恶之心,非人也”,儒家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日i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等闪耀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儒家推重人格的价值,对于抑制世俗价值观的泛滥起了重要作用。这些传统美德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养成具有重大意义。

再如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宫刑之辱,却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史记》的写作。面对挫折,在逆境中奋起的典型事例说服力强,震撼力大。苏轼是中国古代文艺才能最全面的一代文豪,我们在看到他荣耀和显赫的同时,也看到他又是遭受磨难最多的人。可是面对人生的苦难,他却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处之,如《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中表现的宽广飘逸的情怀和对人生困境的正视,尤其启人心智。教育学生以这样的境界充实心胸,就能从容应对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文化教育

万方数据

特别关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课堂,其与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诸多契合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大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其中既包含了马列主义的本原理,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们产生的过程,就是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可以说,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做到思想政治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将会更加丰富思想政治课内容,育人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思想政治课课堂形式比较自由灵活,教师大多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这为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当然,思想政治课也要在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贴近学生上重点用力,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真正达到育人、塑人、成人的教育目的。

二、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书籍,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

阅读对人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伙伴和精神食粮。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传奇魔幻类书籍比较感兴趣。但是在我国的经典名著里,却蕴含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启迪着我们的智慧,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为此我们在全院大学生中举办了读书节活动。我们为学生列出古典名著书目,开列相关的课外作品,包括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共数篇。活动形式和内容也比较丰富。举办讲座,主要为推介名著、名著系列讲座、阅读方法指要、演讲比赛、读书心得交流、征文竞赛等。为使读书节活动开展得更富实效,我们加强了对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新学年入学伊始就向学生推介必读书目,我们要求大

一、大二的学生制订读书计划,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其次,加强阅读方法和阅读心理的指导。阅读讲究的是一种心境,只有心无旁骛,才能心灵与文本共振、与作者交融,达到预期的阅读目的。第三,必要的检测手段。对必读篇目在考试中能有所体现,搞一些小型的读书报告会,用课前五分钟演讲再现或介绍相关作品,利用学校读书节或艺术节开展各种读书竞赛等等。通过读书活动,收效如下:

(一)阅读中品味作品传统文化的意蕴

经典的文学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有体现关爱他人、诚实守信、传统美德的,有反映革命传统的。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历史性,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我们走进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

(二)在古诗文诵读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虽然选录的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滴,却能饮到中华文化之一瓢。所以,巧妙利用这螳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阅读经典,传承爱国、团结、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崇尚气节。讲究为人要有浩然正气,保持人格尊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华民族崇高气节的集中体现。它表现为追求正义、献身理想而不屈于外来压力;不受邪恶的诱惑,代表着一种正义而高尚的理想境界。中华民族提倡修身律己,孔子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慎独”,孟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加强个人修养,使个人的行为适合国家和他人的需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满招损,谦受益”,这些都一直成为我国历代群体生活中所推崇的行为准则。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和智慧的民族,素以勤劳节俭著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自己勤劳奋进创造文明财富。早在先秦时代的《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高度概括。正是凭借这种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中华儿女创造了四大发明,创造了五千年 灿烂的中华文明和一大批优秀传统文化。

三、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我国传统节日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折射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因此我校结合传统节日和学校的重大节日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感受浓郁民族传统的同时,感悟到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韩国向联合围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一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九月开万方数据

学不久就是中秋节。每届学生都让他们课外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寄一张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团聚与和美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

我们的民族精神来源于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沉积,是传统美德和精神的总结与深化,因此,要真正认识民族精神,就要去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在校园中我们将充分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导广大师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底蕴深厚、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良好学校文化氛围,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宗霖,司见南,岳冬青.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素质教育[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2]罗继全,朱鹰屏.论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2008,(2).

培育中国特色大学精神 篇5

正确理解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基本前提。近年来, 大学精神日益成为学界研究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虽然对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总体上尚未达到一个权威性的共性认识。主要代表观点有, 王冀生认为“大学精神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积淀, 大学精神的灵魂是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大学精神的奠基石是崇尚学术和学术自由。大学精神是一种科学理论, 它是建立在对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冷余生认为“大学精神就是以大学为主体的思想、情感、作风的统一, 对大学生存在与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精神”;刘亚敏把大学精神定义为“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 经过所有大学人的共同努力, 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 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 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 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程样国等认为“大学精神是高校的灵魂, 是高校师生行为价值取向的大本大源, 决定着他们在学习、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中的价值立场、精神气质和品德涵养的特点”。邱小云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对各种文化要素进行选择、抽象, 最终积淀而成的一种核心涵养、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哲学概括和文化构建”。

国学大师汤用彤先生在1949年致词时任北大校长胡适的信中所言:“大学之大, 在于精神之大, 大学精神之于大学, 犹如人之灵魂之于身体“。人不可一日无魂, 而大学亦不可一时无精神。因此, 我们认为, 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是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区域性职业人才培养、专业教学、科学研究、校本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的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职业精神涵养, 是职业院校群体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其内容应包括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和全体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精神风貌等, 大学精神对于每一个高职院校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应该成为高职院校的自觉追求。

二、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培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大学精神的地位认识边缘化

一直以来, 对高职院校是否为严格意义上的大学存有认识上的偏差。由于高职院校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属性, 高职院校的部分主要领导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问题上明显存有浮躁与功利化的办学思想, 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的师生忽略了所承担的文化传承、人文关怀的大学使命, 隐性存在的“高职院校不是大学”, 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在认识上一直被边缘化。

(二) 校园文化建设精神引领功能弱化

我国的高职教育兴起时间并不长, 许多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存在只注重“形”的外表而缺少“神”内蕴, 未能做到形神兼备。特别是一些由中职升格的高职院校, 缺乏统筹建设的长远眼光, 只看重硬件的建设, 而忽视了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尤其是弱化了精神引领功能, 最终导致部分学校在学风、校风、师德诸方面的建设滞后, 师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偏差、是非观念混乱, 究其原因, 不外是缺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主流文化来引导师生的品德涵养、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培育。

(三) 精神文化培育缺乏统筹兼顾通盘谋划

一些高职院校在学校的精神文化培育问题上由于缺乏全面的科学谋划, 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在坚持将学校的优秀历史传承与先进时代精神相结合、将多种文化兼容并蓄与突出自身办学特色相统一等问题上缺乏统筹兼顾通盘谋划, 致使大学文化的魅力和精神环境文化的凝练培养出现缺失, 学校“大学精神”的培育举步维艰。

三、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培育的意义

高职教育兴起的时间不长, 但却毋庸置疑地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杨叔子教授甚至说是“大半壁江山”, 可见研究我国“大学精神”不可能将高职院校排除在外。就高职院校而言, 大学精神的培育具有下面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 有助于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 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 高职院校发展所处的环境日益严峻。一方面招生入学率近几年持续下行走低, 招生质量和数量压力巨大, 直接影响学校生存。另方面, 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在这种态势下, 原本就处于高等教育话语权劣势的高职院校要想脱颖而出, 不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整体水平, 这些问题就难以缓解。可以说, 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 事关高职院校生死存亡。然而, 从整体上看,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慢, 时间短, 实践经验少, 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特别是如何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来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是一个亟待探索实践的重大命题。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不明显、优势不突出, 因此, 如何通过突出办学特色、充分发挥职业人才培养优势来引领发展不仅需要硬实力, 需要以文化软实力支撑。大学精神具有统领性的作用和强大的推动力量, 能够保证高职院校在特色办学上做到稳步前进, 是高职院校发展必不可少的软实力, 其对凸显高职院校办学特色, 破除发展瓶颈, 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 有助于高职院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增强社会竞争力

以大学精神为基调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培养的高职毕业生既具有专业知识技能, 更具有综合文化素养、高尚职业品格及健全人格, 这样才更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因此, 明确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就可以切实增加所培养的人才的社会竞争力。一是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服务, 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 在教育模式上, 要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育和培训;二是学生就业、成长、成才和终身接受教育的现实需求。我国的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领域处于弱势地位, 社会声誉有待提高, 生存环境严峻, 竞争也异常激烈, 这就要求其崇仰自信自强精神, 明白高职院校学生并不低人一等, 更能在逆境中奋发图强。

(三) 有助于提高教职工文化认同、提升学校群体凝聚力

当前高职院校内部文化认同不一致、不和谐的现象较为普遍, 这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高职院校内部成员相对复杂, 他们大多来自不同高校或企业和其他行业, 群体内的个性差异较大, 内耗时有, 致使高职院校作为一个整体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其次, 政府对高职院校有效投入实际并不明晰, 办学经费明显不足, 学校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办学成本不得不降低教职工的福利待遇, 这或多或少会损伤教职工的积极性, 影响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再次,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 师生距离渐行渐远, 师生关系日趋冷漠, 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深厚的师生情谊更无从谈起。教师与学生感情的淡漠, 既制约了大学精神的培育, 又加剧了对大学精神的侵害。因此, 积极倡导并努力践行大学精神的培育, 可视为针砭时弊的良药。

(四) 有助于高职院校构筑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但作为一种极具人文关怀和提升素质意义的大学现象,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建立在大学精神的培育基础之上, 必须以大学精神为统领。因此, 大学精神理应是校园文化赖以勃发的支柱力量。高职院校唯有加强大学精神的培育, 校园文化才能真正得以活跃起来。这也就是说, 大学精神实质上就是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上, 通过校园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积淀、发展而成的, 是校园文化体系中高度成熟并被全体成员认可的主体精神文化。高职院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 也必须着力培育大学精神, 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校园文化的内涵, 为构建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奠定根基。

四、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培育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五个统一

(一) 坚持传承精髓和与时俱进的统一

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并不是每所大学与生俱来的。只有在长期办学过程中, 通过对本校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 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独特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这就说明了“大学精神”培育就是继承和传播了先进的校本文化精髓, 并存留至今, 最终成为了本校大学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 高职院校办学是开放的, 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随着外在环境变化而变化。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大学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随同高职院校动态发展、科学调适而又相对稳定, 合理汲取凝练符合自身实际的时代发展的内涵要素的。因此, 在传承本校优秀的历史文化精髓的同时还必须融入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时代精神, 将之融合, 实现传承精髓和与时俱进和谐统一的目标。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不足10年时间里, 实现了“升格、迁址、建设骨干校”三大步跨越。从一所占地面积不足50亩, 在校生不足500人的中专学校, 一跃为在校生人数达8, 000多人, 占地面积1, 032亩的高职院校;目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已经通过了省级和国家的验收, 可以说, 学院的发展与中国的改革相同步, 这一发展过程集中所体现的独特的大学精神,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鲜明的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二) 坚持内核构筑和外延辐射的统一

职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本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院校办学兴教的内部重要职能, 也是“大学精神”的来源基石, 通过一代代高职院校人的励精图治, 在此基础上结晶而成了共同创造和追求的理想、价值、信念。大学理想的追求、学术传统的承传、办学特色的彰显, 高职人人格气质的张扬, 具体表现为所有大学所共有的学风、校风、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结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也表现为个别大学的独特精神, 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经过其大学人的努力积淀而成的鲜明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和追求, 是这所特定大学人格化和个性化的凸显, 是大学精神的内核构筑。同时, 社会服务和现实关怀也是高职院校办学兴教的外部重要职能, 是高职院校社会化、人格化的必然产物。因为, 社会需要是第一推动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最终的目的还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为其提供智力支撑。不关注现实、不服务社会, 高职院校的事业就会陷入空中楼阁。因此, 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培育必须做到内核构筑和外延辐射的统一。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国家骨干校建设中, 明确将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骨干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的引领辐射作用作为重要的考量指标, 较好地彰显了学校大学精神培育的成效。

(三) 坚持核心价值和自我品格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重要基石。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培育塑造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 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占领主阵地, 弘扬主旋律, 引领新思潮,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培养广大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 并将其融入大学精神的内涵之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大学精神之凝炼, 树立坚定的自我品格, 不断推进职业文化传承创新, 把树立职业精神、提高职业创新素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作为建设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 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现代高职院校的主流地位, 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自我品格的统一。在探索实践“思政教育进网络”模式的过程中, 明确要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的主流文化来教育感染学生, 使他们坚定思想信念, 树立远大人生理想、锤炼职业素质、提升职业品德、健全完善人格, 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师生人数逐年递升, 加入学生社团的学生大幅度增加。

(四) 坚持兼容并蓄和突出特点的统一

开放包容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基本要素, 是高职院校不断获取和更新推动自身发展的动力。作为与社会企业密切相关的高职院校, 更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精神, 需要通过对社会的开放, 对行业的开放, 吸收来自外部的信息和资源, 以取得与社会发展的动态平衡, 并通过服务社会来满足社会对自己的需要并保持盎然的生机和活力。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主要是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适用的职业人才, 故此,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首先应在彰显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同时吸取各种先进的文化理念、文化精神为我所用, 即做到兼收并蓄与特色特点的统一。

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发展具有灵魂引领作用, 是大学精神的最主要载体。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职业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引领文化的重要力量、创新文化的重要源泉、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要坚持文化育人的正确方向, 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具有鲜明时代先进性特征的学校文化建设, 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区域特色文化的继承, 又有对企业文化的传播, 还有对外域优秀文化的融合, 同时又注重对自身校本特色文化的挖掘, 在文化融合中始终找到属于自身的特色内容, 呈现兼容并蓄和突出特点的统一。笔者所在学校是海南省唯一一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学院从人才培养和服务国际旅游岛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 较好地融合了地域文化、企业文化、国际文化、特质文化四种文化, 以培育经济管理类学生“企业家精神”打造校园文化特质, 共同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协同育人文化。

(五) 坚持共同使命和校本宗旨的统一

大学使命是所有高职院校办校兴学的共同使命, 是高职院校这一特殊组织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是高职院校对自身应有价值的判断、追求和选择, 具体体现为大学组织的宗旨、理想、目的和责任。现代大学使命构成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其目的就是塑造未来, 引导社会向前发展。在引导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 同时传启文化, 探索真理, 通过研究发现新的知识, 并通过教学把知识传授给下一代。这是所有高职院校的使命共识。但各高职院校因自身条件带来的办学宗旨和目的又不尽相同, 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 如何为学生的成功奠定基础、应该奠定哪些基础”是不一致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大学精神”培育中必须做到共同使命和校本宗旨的统一。

注释

1[1]冯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造大学精神[J].湖北教育科学领导论坛, 2010, (6) :15-16.

2[2]李延保.现代大学精神和大学的文化传统与品格[J].中国大学教学, 2002, (5) :11-14.

3[3]侯长林, 周鸿.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9) :59-62.

4[4]杜方敏.试论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6) :43-45.

5[5]吴海光.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塑造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4) :53-54.

上一篇:规范化指导下一篇:玫瑰与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