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十篇

2024-05-30

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篇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社会意识形态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高职院校自2000年以来,实行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技能为培养目标,整个高职院校弥漫着实用主义的思潮,而这些思潮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这些人才应该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起来的。本文将对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高职院校广大师生党员做重点研究。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高职院校广大师生党员,首先要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其内容有哪些?任何社会都有其自身的核心价值观,从真正人类社会形成以来,每种社会组织形态下都有其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我们党是社会主义政党,所以我们党所倡导的核心理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是一致的。同时,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进行了阐述,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各有其特有的含义和实践要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它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很多人包括我们很多党员都知道马克思主义这个词,但是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有什么内涵?很少有人能够明确的回答,这在我们高职院校尤其明显,很多师生虽然名义上入了党,但是对于我们党指导思想的真正内涵并不了解,只是停留在听过马克思主义,或者平时说说知道,但是要让他们解释,那就根本不清楚了。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写道:“马氏社会主义的理论,可大体分为三部:一为关于过去的理论,就是他的历史论,也称社会组织进化论;二为关于现在的理论,就是他的经济论,也称资本主义的经济论;三为关于将来的理论,就是他的政策论,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就是社会民主主义。”这三个方面,用我们今天的理论来解释,就是唯物主义和科学思维,所以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还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括现在贯彻落实的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坚持这些指导思想,就是坚持唯物主义和科学思维,这也才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真正内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国家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群众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史,是一个爱国主义的展现史。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创新成为一种时代精神。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因为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2 怎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高职院校广大师生党员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广大师生党员形成了其自身的特点:

1)实用主义思潮弥漫。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高职院校也开始上规模、上档次,学生数量和教师数量激增。但是高职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以培养其操作技能为主,这样在教育的过程中,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显得非常缺乏,再加上生源质量普遍不高,便造成了高职院校校园实用主义思潮弥漫,师生党员都注重实用,大部分师生党员都是形式上入党,但是思想上并没有真正入党。

2)理想信念不坚定,学生入党积极性不高。根据党委组织部要求,学生入党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必须坚持注重质量的原则。但是在现实操作中,首先考入高职学校的学生在中学都是中等偏下的学生,他们学习能力较弱,自控能力较差;其次高职学生对于我们党的理论学习还不够,学生入学后,申请入党的积极性也普遍不高,入党普遍动机不纯,对于党的理想信念并不坚定。同时教师党员中也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情况。

针对高职院校广大师生党员的这些特点,我们觉得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广大师生党员进行教育:

1)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党课、组织生活等形式加强高职院校广大师生党员理论学习。

现阶段我们党正在自上而下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党课、讲座、组织学习等形式,学习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并开展大讨论,统一思想,明辨是非,使高职院校广大师生党员理解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

2)抓住时机,开展各项活动,统一高职院校广大党员思想。

今年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各地纷纷开展各种庆祝活动,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喜悦的气氛中。我们高职院校应抓住时机,因地制宜,通过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系列庆祝活动,在广大师生党员中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展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的广大师生党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在广大师生党员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以通过树典型、扬正气,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高职院校广大师生党员的心中。

开展对高职院校广大师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一项长远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广大的基层党务工作者勤勤恳恳开展教育工作。我们要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使这个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价值观,我们才能在日常的工作中实践核心价值观,才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飞速发展, 又由于现代化、全球化和信息化也促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 使得社会传统的价值标准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受到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观多样化的原因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 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 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人们的物质生活, 为人们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动力;另一方面, 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也使得工业主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尤其是价值观念和文化领域。总的来说,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影响, 我国人民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特征日趋显著, 价值观的主体性特征愈显露, 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功利性特征日趋明显。这就使我们党号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实际生活中产生的价值观发生了不一致, 有时甚至是冲突的。比如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被肆意张扬的个人至上论调质疑, 一直推崇的勤俭节约美德正在接受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挑战, 婚姻和睦的基础遭受新式生活观念的冲击, 等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个人价值体系的衔接

1、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示了社会提倡什么样的价值观, 反对什么样的价值观, 是对人们正确的价值的一种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总体讲应坚持以下原则:

(1) 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以社会价值为本位。举例我们研究生来说, 我们现在在学校努力学习, 一方面积极响应了国家重视知识文化的政策的号召, 一方面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将自己的价值放到社会的需求中, 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 坚持义与利的统一, 以义统利。“八荣八耻”就是很好的价值导向, 坚持以义统利的价值导向——“八荣八耻”, 才能在义利矛盾时, 有效地抑制损人利己、物欲膨胀等不良行为, 引导人们重义向善, 兼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达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统一。

(3) 坚持正当享受和努力创业的统一, 以个人的社会价值为标准。随着全球化与因特网及大众传播的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普遍提高了中国百姓的社会期待。中国百姓会在这种资本主义的“应享”示范效应的推动下, 消费期望愈高, 把追求奢华享受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 进而放弃理想大志, 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是我们极力反对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是将劳动与生活、努力创业与正当享受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只有这样的价值观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才能使个体永葆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2、建立“软”、“硬”结合的社会约束机制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规范体系的法规化建设, 引导人们正确区分与运用道德原则与经济原则。它包括:

(1)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转化为具有社会法定权威的法律、政策、规章等形式, 使社会核心价值规范明确化、权威化。

(2) 通过法规、政策、规章等形式,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规范制度化, 确定各类活动中什么是禁止的, 什么是许可的, 什么是倡导的。“八荣八耻”应使人们熟记于心, 要严格细致规定奖惩、赏罚和合法保护条目, 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规范的切实可行。

3、强化个体的社会价值认同,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个体价值的共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最根本的价值观演变的趋势。正视这种共存是必需的, 但更重要的是使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我们应特别重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贯彻到个人的价值中, 深入寻找人们缺乏普遍的价值基础的原因, 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价值认同是社会与个体互动的价值交流和深层次的精神渗透, 是社会主体与个体互动的产物。作为一种价值互动, 价值认同的实现取决于价值主体、社会价值规范、价值环境的有机互动、因而就必须从价值主体、社会价值规范、价值这几个因素加以考虑, 强化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观的积极认同。

(1) 建立功能健全的社会核心价值规范

社会价值规范性和约束性是价值认同的重要前提。社会价值规范只有同时兼有“个体功效性”和“社会功效性”, 才能有力地发挥其价值引导和价值统摄的作用。

(2) 建立良好的社会核心价值环境

价值环境对价值认同便会产生两重效应:良好的评价环境有利于价值主体的价值认同, 并促使人们进行正确价值选择;反之, 不良的价值环境则不利于人们进行积极的价值认同, 使合理的价值选择受到限制、压抑和扭曲。可见, 创造良好的价值环境对于强化人们的价值认同具有很重大的作用。

(3) 大力发展文化, 多方面提高价值主体的素质

价值认同依赖于价值主体的主观条件。其中认同者内在的稳定性的价值观念结构和价值信念系统是关键。因为在价值认同过程中, 价值观系统成了一种特殊的过滤器。它使价值主体在价值活动中, 以自己的价值图式、价值知识和价值观念为对照物, 并根据自身需要的目的, 吸收和选择与之适合的价值规范, 同化为价值知识的新内容, 而对不能被接受的价值规范, 则做出与自身价值观相应的选择和解释, 创造出新的价值知识。首先需要通过广泛的, 形式多样的价值观教育, 用具体感人的道德形象加以示范, 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其次, 教育的内容要充分地反映社会成员的生存状态, 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教育的内容必须显示合理的根据, 才能被广大社会成员接受, 要加强相应的舆论宣传, 影视文艺界、媒体界、文化界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 多做歌颂社会主义主旋律的优秀文化产品, 正确引导人们的价值观,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到人民个体中去, 强化教育的成效, 发挥人们个人价值功能, 保证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向世界强国迈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205.

[2]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观的多元化与社会稳定发展的矛盾冲突及其出路探求.胡旭华.价值与文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篇3

【摘 要】社会转型期各种关系趋于复杂、紊乱,自古高尚的师生关系也在种种事件中褪色,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改变岌岌可危的现状是非常迫切的。当前国家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践行这一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探寻师生关系建设是合时合宜的。本文对师生关系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背景出发探讨解决师生关系发展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发展    师生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前言

师生关系是诸多社会关系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之一,古人曰:“天、地、君、亲、师。”可见对教师的重视程度。“教育传承”以及在此过程中衍生的相处准则在传统上一直被认为是师生关系的主要具体内容,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师生关系有很大的变化和不同。这种变化有着重大的积极效应,不断推动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诸如近期出现的“厦门大学、四川美院教授事件”等师德、师风败坏的严重现象以及“华东政法大学泼水事件”“小少爷事件”等虐师的匪夷现象。这些负面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巨大关注和响应,使人们认识到了师生关系在新时期出现了重大问题。因此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寻求引领师生关系良性发展的准则就显得很迫切。本文基于此对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二、师生关系的时代变化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中国古代对老师的定位。从教育的目的论出发:古代人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内心“真、善、美”的统一,达到这一目标的捷径就是向圣贤求教学习,因此才有了教育的产生。正是由于这种目标的高度契合才让教育的意义不断扩大。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主要任务,“继绝学”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这种关系对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种体系下,老师就变得至关重要,老师不仅学识渊博,亦是社会的道德楷模,所谓“为人师表”也。因此也就形成了尊师重教的悠久传统,这在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有充分的体现。该传统表明老师在古代师生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师生关系不是亘古不变的。自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对自然的认知产生了机械论,空前发展了自然科学并极大扩展了认知范围。在此大背景下,教育的机械论也广被接受。在机械论中,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物质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就需要受教育者不断质疑、创新创造,不断发挥个体的思考想象能力,突破思想桎梏和知识缺陷,带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在这样的思潮下,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上升,主要表现在:(1)强调突出学生个性、解放天性,个体和主体意识不断觉醒;(2)高校的定位是服务学生。

三、当今师生关系发展呈现的问题与现状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传统的社会准则已被打破,新的现代的社会准则未完全确立。教育领域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影响发展疲敝,改革开放以后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虽然宏观上教育的进步令人欣慰,但在教育的微观领域特别是师生关系的发展上出现了很多问题。新时期师生关系发展呈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师生关系突显对立化

教师体罚、侮辱学生,学生伤害教师,家长殴打教师等事件频出,反映出现阶段师生关系有对立化趋势。要避免此类事件的再现就要深刻研究形成的原因。1. 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退化。古代的尊师理念深厚,关系主体一弱一强不能构成对立。经过破除传统的变革后,大大削弱了尊师的氛围;再加上当今社会物质化趋势严重,教师的社会地位骤降,使得诸多藐视、轻视教师职业神圣性的行为出现,这种状况给师生关系对立成为可能。2. 学生自我意识在发展。在现代文明社会普遍强调个体、独立、自由的价值前提下,学生就要追求平等、个性解放、解除束缚和约束。在中国良莠不齐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理性追求就畸变为现实中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扭曲价值观。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下的行为必然为师生关系对立提供了动力。3. 转型期的关系博弈论。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很多旧的规则已破,新的准则未立。师生关系表现为,一方面,教师未完全解放思想,仍采取陈旧管理,加之学校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模式僵化、落后,造成了教师不愿完全放弃管制学生的主观愿望;另一方面学生都比较年轻,接受新思想和新文化很快,在西方自由文化的影响下冲破约束、独立自主的意识很强。这样的情况下,两关系主体博弈是必然的。个体的过激博弈造成对社会不良影响的种种事件也符合现阶段社会诸多关系博弈的规律。

(二)师生关系趋向功利化

逐利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共同趋势,教育也在熏染并有功利化的趋势。当然,师生关系的功利化是教育功利化的主要表现,特别体现在学历教育的两端,即小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因为在这两端师生的权利严重不对等,造成寻租空间很大,譬如近期的“厦门大学、四川美院教授事件”等。这种功利化现象危害很严重。1.造成师德、师风滑坡。教师的职业性要求教师具有崇高的道德,教师失德将导致社会的信任危机加重,进而阻碍教育发展和国家进步。2.造成教育的不公平。师生关系的功利化必然导致关系主体利用教育资源谋不正当的私利,势必影响教育的公平性。

(三)师生关系呈现复杂化

师生关系本身应该是很简单的二元关系,“教、学加研究”即是师生关系的主要任务。但由于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教育商业化的不良影响,师生关系就变得比较复杂了,可能形成多元关系。在处理复杂的多元关系中,很难把握平衡或迷失了方向,那么教育的纯洁性和教育本身的意义就会大大被忽视。结果,复杂的多元关系里面可能充斥着功利、金钱的味道,大大降低了教育应有的效益和功用。

四、促进师生关系良性发展的价值选择

师生关系现阶段呈现很多负面问题,社会反响很大,人们对这种关系的失望甚至上升到对教育的失信层面,那么探寻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就变得特别迫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仔细阅读体会可以看出二十四个字的价值力量,可以作为未来处理师生关系的准则。作者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阈下寻求解决师生关系不睦的思路。

(一)以民主、平等为基本原则

抓紧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现代的教育管理体制,构建以“民主、平等”为基本原则的师生关系。民主就要求学校转受过去的管制、领导思维的管理体制为以服务意识为中心的现代管理体制,即学校做到去行政化。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民主就体现在过程管理的人性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师生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平等地交流、讨论、对话。基于平等、相互尊重的要求,学生可以表达质疑、否定,进而提出创新性的想法,这些是学术研究进步、科技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遵循民主、平等原则的师生关系,利益的关联性大大减弱,自然冲突对立性就不存在了。

(二)以敬业精神为行为准则

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操守,教育也不例外。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刻苦钻研、突破创新是学生的根本目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而育人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先天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高尚的人格,具有崇高的道德水准。然而近期发生的师德丧失事件,对公众的心理冲击是很大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探寻解决这种问题的最佳途径便是敬业精神。敬业精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有敬重教师职业的意识。只有敬重职业,才能认真对待,特别是对于教师这个“塑造人类灵魂的事业”半点亵渎不得。2.有自律意识。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诱惑多声音杂,教师难免受到不良影响。只有加强自律意识,做好本职工作,抵制不良诱惑,才能保证自身气正清高,这样,教育的本源才不会偏离,底线才不至于被冲破。

(三)以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

师生关系的发展方向应以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和谐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制约、平衡性的发展才是持久的、健康的;任何失衡的发展都不是可持续的,只是矛盾产生的酝酿阶段。师生关系应秉持“亲、诚、惠、容”的方式向前发展,师生坚持亲密地交流、真诚地相待,共同进步、相互尊重才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最终达到和谐的境界。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进步、知识创新的可靠保证,是民族振兴、国家梦想实现的重要影响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长伟.师生关系的古今之变[J].教育研究,2012(8):113-119.

[2]王守纪,杨兆山.以尊重为核心的现代师生关系及其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34-37.

[3]江芳,查啸虎.理解性师生关系及其建构[J].教师教育研究,2006(1):46-49.

[4]从立新.平等与主导:师生关系的两个视角[J].教育学报,2005(2):27-31.

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篇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特征的核心体现,高度凝练的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党中央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进行了有力的部署。中央领导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坚决遵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方针,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从国家层面来看,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体现,统领着其他所有层次的价值理念。从社会层面来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理念,是人民对于美好社会的憧憬下产生的生动陈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探求,是我党长期以来坚持实践的基本价值理念。从公民个人层面来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覆盖社会道德生活领域的高度概括,对公民道德行为评价含有基本的价值标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主导着社会理想与信念的发展方向,强有力地抑制着处于非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对于社会稳定发展的不利成分,是国家稳定经济、思想文化机制的重要支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里程碑式的创新,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有着极其重大的实践意义,为未来理想社会价值观建设拉开了序幕,其核心精髓所在就是法治精神与道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迅速产生了多种层次的社会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党的十八大指出,必须确立适应我国当前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核心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站在如今的时代高度,回溯新中国60多年以及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可以证明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抛开一切错误的不良传统,维护稳定的良性社会共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在这个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面临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融谢价值观较量的全新形势,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意识多元化的新型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对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以及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基础思想的巩固有着极大的价值意义,同时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确立能够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以及人民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决策的理论支撑和导向。

从国内国际局势变化来看,我们迫切需要利用世界思想文化的交融交锋以及国内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多元多变实现主流价值观念影响力的扩大,加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增强我国文化实力。从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要求来看,我们必须实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整合社会主流意识,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加以培育和弘扬,增强整合各种价值趋势和社会思潮的能力,使得人们能够主动在价值观念领域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民族的精神境界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丰富人民世界的精神支柱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的行动向导,对于人们精神文化意识流向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强大的凝聚性和感召性。

另外我们必须重视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研究提供的是社会中明确存在的支撑和引导,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意识形态的层面具有明显的实践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对于社会思想文化的性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价值观逐步走向多元化的改革变迁,标志着当今社会也已逐步趋于开放式文明。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反思

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战略方针,深入学习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将政策、制度、法律相互衔接统一,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生产生活相融合,激励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而不懈奋斗。

一方面,我们要从小开始着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各个阶段,贯彻落实到管理、教学等各个环节,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多位平台进行协调统一,形成一体化教育平台,逐步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制。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注重社会实践的拓展,开发创新型实践教育机制,加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及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要在政治经济发展实际中落实践行的。我们要时刻明确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下出台重大社会政策和改革措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利益机制下开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环境中形成诚信守约、公平竞争、讲社会责任和效益的良好风气,将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有效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法治精神,因此,法律法规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社会主流价值的推广,要让人们在法律的权威下培养并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加强报刊、广播、网络等法制宣传建设,最大限度地传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及精神,在法律的引导和保障性下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制环境。

我们的国家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在驳斥了教条主义和意识形态的争辩后确立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路线,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下首先发展生产力,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必然归宿。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一直都是中国人民追求向往的。如今,在这个信息畅通、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中国人民必须在学习西方政治学和法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我们自己的优良传统文化,继续探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建设理念。马克思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文明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建设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背景下一点点累积而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现代化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体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需要我们全党全社会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时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着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历史责任,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价值观自信。

摘要: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解读和掌握其科学含义及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由多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成,是一个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的结构体系。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从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的关键时期,导致了人们及社会物质和精神的深刻碰撞,引导人们对价值进行热烈且深入的追求及探索。因此,在追求思想统一、人心凝聚的今天,我们必须构建一种新型的适应现代化经济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志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篇6

一、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反映与体现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关于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 对我国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它包括理论的、观念的、精神的和道德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志愿精神以其丰富的内涵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精神层面的要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微观反映和发展。

(一) 志愿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 而人则甚至拜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 并且只有在他摆脱了这种需要时才真正地进行生产。”[2]志愿精神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一方面满足了志愿服务受众群体的实际需要, 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志愿者的交往需要、追求进步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包括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 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3]人的本质是他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 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与社会交往的普遍发展, “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挥到什么程度”[4], 人们只有在一定的交往中才能得到发展和需要的满足。志愿精神的传播离不开志愿活动的开展, 人们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 与其他人建立互相合作或是互相帮助的各种关系, 真正实现了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包括人的个性、人的活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是指个人的自觉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避免个性的固化和模式化、追求本人独特的理想、品质、人格、能力等的全面发展;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各种能力, 包括体力、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潜力和现实能力等的全面发展, “社会每一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5], 志愿者自觉自愿参加志愿活动, 这个行为本身出于志愿者本人的自由意志, 是人的一种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体现, 同时, 人们的个性也在志愿精神的感召之下得到丰富与张扬。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 对于参加志愿活动的动机, 选择“锻炼自己”和“帮助有需求的人”占调查人数的56.1%和54.4%, 同时选择以上两项的为47.3%。[6]“锻炼自己”成为多数人的选择。可见当代大学在认同志愿精神奉献价值的同时, 把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实现自我发展也看得同等重要。

(二) 志愿精神的追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理想是社会或者个人的奋斗目标, 科学的、崇高的理想能够给现实中的人们巨大的感召力, 并为其奋进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正如恩格斯所说:“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 都要通过人的头脑……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成为‘理想的意图’, 并且通过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任何国家和民族都需要有他们的共同理想, 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更是如此。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 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保人们在精神上和道义上团结一致去夺取胜利的强大武器。志愿精神作为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 从传入中国起就与中国的公民社会相呼应, 在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志愿精神, 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建设。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提倡的雷锋精神、精神文明月、青年志愿垦荒运动等是在政府的干预下催生的中国志愿精神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出现自己的志愿活动和志愿者, 90年代获得长足发展, 并在新世纪逐渐发展壮大。他们在大型赛事、环境保护、应急救援、希望工程、大学生西部志愿服务、心理援助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 使志愿精神得到传播并深入人心, 使人们在互助友爱的社会氛围中增强了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感, 并自觉加入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去。

(三) 志愿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典范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它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改革开放后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 不可割裂。民族精神是形成时代精神的基础和依托,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延续与丰富, 他们有机统一, 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发源于古代的慈善思想, 形成于现代并融入时代元素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典范。志愿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它唤醒人们内心向善的一面, 使人们从物质追求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关注他人和社会的需求, 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它传承了“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责任意识;也传承了“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和为贵”等爱好和平与共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良好愿望;同样也传承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志愿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他们共同组成了“民族的脊梁”。同样的, 志愿精神也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志愿精神起源于改革开放后, 受到北京奥运会和四川汶川地震等事件的激发而迅速发展, 并成为一种社会热点。志愿精神的每一步发展, 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并诠释着这个时代的精神:开拓创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同时, 志愿精神也丰富和发展着时代精神的内涵, 使时代精神增添一些和谐与友善的元素。

(四) 志愿精神诠释并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传统道德的提炼与升华,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提出的关于社会道德风尚的标准,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对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志愿精神所倡导的奉献精神, 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诠释。志愿者活动在各个领域作出了无私奉献, 包括社区服务、西部计划、关爱农民工子女、爱心捐助、应急救援、环境保护等。他们用充满关爱和温暖的行动演绎着奉献的真谛。

志愿精神所倡导的友爱互助精神, 是社会主义集体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前进道路上, 人们应该团结一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共同进步。志愿精神架起了人与人之间友善的桥梁, 成为大家携手奋发向前的精神纽带。

志愿精神所倡导的进步精神, 旨在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包括社会、人、自然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的是人们在交往领域和道德领域的价值标准, 目的是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进步, 这与志愿精神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并促进志愿精神的深入发展

在思想内涵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 它反映了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并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 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志愿精神因作为其中有机组成部分而具有了中国特色, 这有利于志愿精神的国际化发展, 在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优良传统基础上传播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人文关怀。

在舆论氛围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整体的价值判断的明确导引可以提高国民的思想境界, 这为志愿精神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给志愿精神的弘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在传播方式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党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总纲领, 提出后必然通过各种途径在全社会进行宣传和倡导, 作为与其具有内在价值统一性的志愿精神必然也会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而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弘扬。

三、志愿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 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任务与要求。和谐社会在大力发展生产力, 奠定其物质基础外, 还需要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使其成为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精神保障。

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 “建设和谐文化,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培育文明的道德风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志愿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 与其共同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志愿精神倡导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 互相帮助;人与社会之间互相融合, 无私奉献;人与生态自然之间和平相处, 建立和谐的生态文明。这些理念与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志愿精神将会得到大力培育和弘扬, 志愿行动也必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丁元竹.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的精髓[J].人民论坛, 2008 (8) .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第5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下) .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第36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人民出版社, 1960年版, 第295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2卷) .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第37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 篇7

关键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者简介:

第二作者:薛丽 (1984-) , 河南虞城人, 商丘学院思政部, 助教。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执政规律、科学分析时代形势提出的一个重大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 我国出现了价值多元的倾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了一个普遍的价值标准。因此, 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保持民众对政治系统的政治认同, 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增强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重要性

虽然和平和发展成为当前时代的主题, 但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分化和“西化”一直没有停止过, 并且使用了更加间接和隐蔽的方式。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我国国门的打开, 各种思想也传入我国, 改变了我国传统单一的政治思想。社会成员在价值观方面趋向于多元化, 特别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出现, 削弱了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另外,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政治思想, 由于其晦涩难懂, 只有学生和公务员经过了系统学习, 而占中国大多数的农民则对这些思想了解的比较少, 虽然经过大众传播的宣传, 但是民众最先关注的还是与自身生存相关的信息, 所以, 我国的主流政治思想并不能被所有社会成员有效接受。另外,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我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强调了经济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意识形态的建设和传播等方面不再像改革开放前那样作为重中之重。虽然中国和西方也存在矛盾, 我国尽量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来解决。直到十六届六中全会, 我国强调了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性, 文化可以无形中影响到人的心理, 巩固我国主流政治思想的地位, 避免西方一些消极思想的影响, 使国民团结一致, 应对外界思想的冲击。

认同是人内心的一种服从, 是经过理性分析之后做出的选择, 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归属, 这种归属是非强制性的, 且具有持久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 它使我国主流政治思想具体化, 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行为规范和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各部分相互联系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政策, 一种意识形态, 其内容符合大众的利益, 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 那么就能被广泛的接受。

二、保持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途径

(一) 加强公民对党的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的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我党根据时代特点制定的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公民保持对党的认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执政党, 带领中国人民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走向繁荣富强, 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国家政治趋于民主化方向发展, 公民权利得到保障, 依法治国得到落实, 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瞩目成就, 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多种所有制方式和分配方式并存, 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但也导致了贫富差距, 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情况, 当这些社会矛盾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时候, 当民众自身的利益始终无法得到保障时, 人们往往会出现不满情绪, 甚至把这种不满的情绪归结到党和政府政策造成的, “地区之间利益分配的严重不平衡, 容易导致贫困地区对中央的离心倾向, 从而播下分裂的种子, 造成政治上的动荡”[1]。因此, 党和政府要切实解决好民众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化解社会矛盾, 减少分裂思想, 增强认同感。另外, 由于受到腐朽思想的影响, 我国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脱离人民群众的情况, 出现了贪污腐败, 严重地影响了党的形象, 甚至因为部分人的不法行为而导致民众对党的认同度下降。

虽然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的新中国, 已经拥有了合法性和认同感, 但是这种认同感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一个政党不作为, 脱离了民众, 最后也会被抛弃的。“和平建设时管理型的政党的执政基础并不取决于历史的功绩, 而是现实的公民认同”[2], 因此, 我们的政党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 严格要求自己, 能够成为真正地代表人民的服务型政党。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途径多样化

胡锦涛总书记曾说过:“一个社会是否和谐, 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 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 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促进作用, 它不同于资本主义的道德, 它是建立公有制基础上代表了全体公民的利益。国家通过多种渠道传播, 使民众在耳濡目染中认可、接受并遵守, 最后内化为个人的信仰。只有内化为信仰, 才能在行为上自觉, 使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因为“当一个社会普遍蔑视道德的时候, 实际上也已经开始了潜意识中包含着敌视法律的倾向, 并会在一些人身上表现出对法律的挑战”[4]。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 很多人为了谋取利益导致行为失范, 无视道德的存在, 甚至因此触犯了法律。所以, 国家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教育民众, 增强知法守法的意识, 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另外, 改革开放后, 人的眼界也开阔了, 光靠传统一味说教的方式已经无法使民众有效的接受, 甚至还会引起怀疑和抵触。因此, 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间接的方式融入生活。根据不同的人群使用不同的传播方式, 比如, 针对大学生可以经过系统的学习。对于占人口多数, 并且文化程度不是太高的农民, 我们可以通过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或者是形象的语言进行学习。因此, 国家通过不同的方式, 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384.

[2]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217.

[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6-27 (1) .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执政党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9—0021—0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就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深化改革进程中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一)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展示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念和建设任务,并且指明了这个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建设的大方向。2006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决策,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适应了现阶段我国社会思想观念的新变化、新特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进行全面总结和理论提升,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任务,展示出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二)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凸显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新的文化自觉意识

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意识形态的本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要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这些问题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问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社会主义道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逐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展示出中国共产党新的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006年5月胡锦涛同志在云南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促进和谐文化建设。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取向就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在和谐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起指导作用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谐文化建设就有了坚强的思想保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谐文化建设就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和谐文化建设就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谐文化建设就有了巨大的道德力量。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只有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才能为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导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将进一步坚定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深化改革进程中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注重整体推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这四项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组合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我们要把握其内在联系,注重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坚持四条基本原则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没有正确的政治导向、没有基本的政治立场、没有科学的构建方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与话语权。

2.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如果偏离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就是偏离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是偏离了当代中国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大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价值原则,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过程。

4.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并认真实践和谐理念,培育并弘扬和谐精神。

(三)融入贯穿,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各级党委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党委的重要日程,当作大事来抓,周密部署,精心指导,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规范保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制度法规建设

要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及法律规范、行为准则,指导和约束各种社会行为;还要注重制度的整体设计,协调推进制度、机制与文化建设。

(五)包容整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核心价值体系,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要贯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方针。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引导社会思潮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六)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和支配地位,取决于人民群众对其认同的程度。一种核心价值体系被广大社会成员的认同程度越高,它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就越大。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引领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七)吸收借鉴,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相结合,在继承中创新,以增强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还要大胆吸取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社会主义的要求对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成分。

(八)加强研究,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篇9

我深刻地记得六一儿童节的那天,我们敬爱的习主席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探望孩子们时说的这段话: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这句话不断在我脑海里盘旋。开始我很懵懂,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我逐渐认识和理解,原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并不是空洞的24个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实际上就是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过程。它根植于社会实践,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请听以下这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无私奉献的叶连平

在一个偏僻的农村里,当已超龄三年的叶老师接到退休通知的那一刻,他泪流满面,伤心至极,后来,每当周边学校人手不够时,他总是招之即来,短则几天,长则三年,从不推辞。每逢双休日、寒暑假,他都会无偿为学生辅导,每次上课家里都是“水泄不通”。在一次家访的途中,一辆飞驰而过的摩托车将这位老人撞倒在地,目击者将其送往医院。医生诊断:颅内有血,做了打孔引流手术。没几天,出于医药费和家里学生的考虑,他便不听医生劝阻,签字画押,执意出院。就这样,带着头上还没来得及拆除的线就回到了儿童之家。他说,“我希望我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

上……”,他就是和县偏远农村的一个耄耋老人叶连平。“名利于我淡如水,奉献为人志不移”,叶老师家的这幅早已褪色的对联,道出的是他永不褪色的人生追求,道出的是他对教育事业敬业奉献最好的诠释。江门好人曾翠芳、李赞贺夫妇

我们江海区的曾翠芳和李赞贺老师今年5月他们夫妇俩被评为江门市敬业奉献好人称号。曾翠芳和李赞贺都是我们江海区小学教师,最先接到支教任务的丈夫李赞贺还在和曾翠芳商量是否要去的时候,她自己也接到了通知。最令他们放心不下的是家里的老人家,因为年纪大,病痛也不少,就在今年还因为脑梗塞住院,还有年仅8岁的女儿,最后他们决定,带上女儿一起前往龙川支教。支教生活条件虽然比较辛苦,但他们夫妻全身心投入,站好自己的工作岗位,以新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给月乐堂小学乃至老隆镇都带来了教学创新。

这一个个动人的事迹都是从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实践过程就是凝聚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过程。

迎着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热潮我校开展了评选“恕人律己,明道立德”的“恕明学生”活动,评选“恕明学生”称号是让学生树立“恕人律己,明道立德”的思想,成为谦让友爱、合作分享、明道律己、乐学善思的学生。通过这一主题评选活动来形成我们学校强大的正能量,在我们弛而不息的努力之中,我们要在我们的学校大量凝聚这些正能量、传递这些正能量。

一个国家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个社会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一个学校只有凝聚正能量才

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篇10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关联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倡导的内在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可通约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又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在新世纪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力”的关键主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其过程中渗透着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培育的引导,因此,首先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简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所宣扬的,正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念凝结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与此相呼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要深深扎根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1]

1.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价值取向概念释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价值取向,是衡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境界高低的重要依据,意蕴深远、语义悠长。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高素质文化公民的培育,而核心内容则是高素质文化公民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此,作为知识汇聚、思想交融殿堂的高校,其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关注知识传播,更应该关注广大师生的信念追求、道德情操、文化品位、政治立场等思想价值观层面多维度的培育。因为,人的道德境界的决定因素存在于多种层次,不仅包含知识储备总量,更关键的在于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知识为人类发展注入力量,而正确价值观决定着前行道路的方向。高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道德为基点、用审美做导向,为青年学生增添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人文气度,在精神灵魂深处形成价值观认同并引领社会道德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有之义。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逻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高校青年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的养成,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也有少部分人出现道德失衡、信仰迷失、实用主义、功利至上、膜拜金钱等不良的倾向。“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2]。高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充分发挥其深厚的价值底蕴和精神内涵,规范师生群体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凝聚师生共同理想信念,在广大青年群体心中竖起精神标杆。同时能发挥其作为文化高地的社会辐射效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校园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生长点,为师生群体追求精神向上注入活力,是构建先进校园文化的核心需求。深刻反映当代高校追求与时俱进的责任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先锋旗帜,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活利用,使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多重环节之中:以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爱国深情激励青年人之责任担当,以敬业精神鼓舞青年人之崇尚完美,以诚信友善鼓励青年人之追求大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生的生动实践得以涵蕴更多时代的内容。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发挥高校文化高地辐射效应,影响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就必须依托校园文化建设这个重要阵地,正是两者的这种可通约性,双向互动、共同促进,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培育也需要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

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现实可行性

高校作为一个培养高素质文化公民的摇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价值坐标,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现实性条件,高校校园文化从其产生来讲,是广大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灵魂和核心之在于培养师生完美的人格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旗帜的功能不谋而合。

2.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责任

高校应自觉担当通往“文化强国”的鲜明路标。核心价值体系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在实现文化强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实施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承担着艰巨职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实现和发扬的重要阵地。高校不仅是创造和传播文化知识的实施主体,更是传承和创新文化知识的责任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肩负时代职责,树立责任主体意识,担负起引领文化潮流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高校的存在及其发展历史表明大学文化属于优质文化,能够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走向,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实现新的文化超越,高校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与时俱进地实施创新。但是,当前有一种文化现象必须引起人们深刻反省:“中国社会科学过去几十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美国化的问题。很多学者只知道来自西方经验的书本知识,而对于更有可比性的发展中国家视而不见,或者根本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什么话都敢说”[3]。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些人往往崇洋媚外,大肆否定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与成就,人称“西方的观念囚徒”,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体现,严重地阻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高校应自觉承担起构建和传承中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历史责任,讲好“中国故事”,做有“中国观念”的主人翁,不做“西方的观念囚徒”,并完成思想价值体系转型升级。这也是实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高校的思想阵地。高校教师要以自身智慧与忠诚阐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中国发展现实,紧密联系新时代面向人民大众,进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师生价值信仰,实现源远流长。

2.2 高校师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是通往文化强国之路的鲜明“路标”,广大师生当为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高校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文化传播、引导学生思想的重要职责,其“传道、授业、解惑”过程的实质就是创建校园文化的重要步骤。因此,广大教育者必须端正态度,在校园形成健康的舆论氛围,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日常教学活动中,以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旗帜,把核心价值观由抽象理念切实转变为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专业结合,以平凡易接受的形式面向学生,启迪学生秉承先进价值理念,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其价值目标在于使青年群体养成优质文化心灵,这必将会使大学生实现从应然到实然的转变,从而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青年学生担当着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他们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和变革大学文化的鲜活力量,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未来、希望或生力军,他们的求知和探索就是创建校园文化的重要实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同播种下一颗良好的道德种子,通过文化“涵养滋润”,使道德种子在学生心灵间开花结果,即使学生步入社会,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兴趣志向和良好的人性修为,他们为社会增添知识力量,更有美德力量和文化担当。

3 依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3.1 融入学校专业特色,注重挖掘传承核心价值元素

作为高等医学院校,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加强医德教育制度的顶层设计,科学塑造个性化、特色化的校园文化。因为,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具有“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拥有“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可见,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统一起来,首先,把医德培育纳入医学院校的课堂教学内容,医德教育“进入教材、进入课堂”,充分发挥课堂德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这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执业医师法》等相关制度和规定的学习。把医德规范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入心入脑,树立起“医者仁心”的从医理念。其次,通过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系列优秀的伦理精华和道德价值观,中华传统道德规范里也有一套良好的教化机制。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精神养分,把传统医学优秀文化因子,通过课堂教学、校园建筑物,文化长廊展现出来,形成培育医德的浓厚氛围,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丰厚积淀,充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基。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使大家在耳濡目染中内化为精神认同,外化为实际行动。再次,注重通过仪式来强化医德培养,每年“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我校坚持为护理系毕业生举办隆重的授帽仪式。活动的主题为“人间天使,生命同行”,年轻的护士学生们手握拳头,庄严宣读南丁格尔誓言。参加仪式的学生深深体会到“授帽仪式”是一次洗礼,增强学生们救死扶伤的专业素养,更加坚定了以后前行的道路,这种有特色的医学行为文化,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

3.2 运用身边先进典型宣传,营造见贤思齐的文化氛围

先进典型人物是师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参照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身边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营造见贤思齐的文化氛围,是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宣传师生身边的先进典型———带瘫父求学的“最美孝女”卢佩勉,她的典型事迹,动人心、暖人心,广大师生倍感其可亲、可敬、可学,使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生动具体。我校2013级护理专业揭阳籍学生卢佩勉,三岁时母亲出走,初中时父亲突发脑溢血,偏瘫在床,从那时起,家庭的重担压在她稚嫩的肩膀上。她每天起早贪黑,悉心照料瘫痪的父亲,赶在学校上课之前,将煮好的粥一勺一勺喂给父亲吃,而自己有时忙得来不及吃早饭就赶往学校。面对艰难的人生,但她从不向命运低头,她乐观向上又孝顺,她说:“以前爸爸是我的大山,现在我要成为爸爸的靠山。我想学习一技之长,更好地照顾父亲!”她在清贫中自立,在苦难中坚强,刻苦学习,2013年,这个命运多舛的90后女孩,凭借惊人的决心和毅力如愿考取了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但又做出艰难的又感人的选择,带着偏瘫在床的父亲,一起上大学,演绎了读书和尽孝两全的感人故事!我校师生也给予她父女俩许多关照。卢佩勉的孝心孝行不仅感动了我校师生,也感动了中国。2014年,被评为“第二届肇庆市道德模范”,2014年6月,入选当月“中国好人榜”。2015年,荣获“第二届揭阳市玉德人物特别奖”。“用自己的微言善行向社会展示了孝老爱亲的玉之美德,展现了人性大美,以真实健康的生动元素感染和激励社会,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4]。我校特地举办了“中国好人”卢佩勉先进事迹报告会,这个坚强又懂孝道的女孩子令在场师生为之动容。实践证明,“发现身边的先进典型、褒扬先进典型、学习宣传先进典型,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感召广大师生,使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生动具体,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大学校园的丰富存在”[5],发挥榜样示范的感染作用,让广大师生见贤思齐,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拥有深刻感知,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产生源自内心的认知认同,从而涵化为生活的点点滴滴,践行于师生的一言一行。

3.3 善用网络,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空间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通过“微传播”等方式,已经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我们意识形态的生态环境。深刻地影响广大师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全民自媒体时代,网上舆论众声喧哗,带有明显的无序和非理性特点,容易形成舆论风暴和网络暴力。它们不仅干扰主流思想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扰乱了广大师生的价值取向。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有前瞻的“网络思维”、“网络视野”,积极适应,主动有所作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彻底的一元论,秉持科学精神,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充分利用好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牢牢掌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让主流网络文化既有力量又有方向,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

用好微传播,推动理论学习创新。理论学习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科学理论的学习,更是高校师生坚定理想信念、修身立德的必经之路。我校善用“微传播”,主动用好网言网语“微表述”,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容,使之贴近青年的要求与实际生活,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生动的语言、活泼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借鉴微传播碎片化阅读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精髓、要义加以摘登、加以阐释、加以索引、加以例证,通过“微传播”,让青年学生在短时间内,轻松而愉悦地接受。使理论学习轻松易懂、有趣实用,进一步增强了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校团委开展“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的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吸引了一个又一个青年学生加入到“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的队伍中来,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力量引领更多人加入其中,凝聚更多的青春正能量!并拍制了《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的“微电影”在校园传播,引发广大学生的关注,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核心价值观在渗透其中,让人们用而不觉。我们也从而得心应手地占领“微阵地”,让主旋律入脑入心,使正能量不断扩大,营造文明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王晓梅.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12):25.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

[3]杨光斌.很多人都是美国话语体系的囚徒.2015-02-14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微信,微信号bjdongbowhyjy

[4]郑岚.带瘫父求学的“最美孝女”卢佩勉[N].揭阳日报,2015-10-20.

上一篇:日本的医疗器械行业下一篇:唐五代敦煌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