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十篇

2024-05-05

鲜活 篇1

一、巧创浓厚历史氛围, 诱学生入其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成功的起点。一个成功的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持久兴趣, 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 使他们对历史乐学、善学、会学, 学而忘我, 乐此不疲, 因此, 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而根据本课知识点创设一种浓厚的历史氛围, 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的历史教材, 增加了许多精美的图片、形象的地图、精当的史料、精彩的小故事、优美的诗词, 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创设主题氛围、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 我们都可以利用。

如在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时, 开篇使用了苏东坡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凝望着眼前波涛汹涌的长江和赤壁石, 浪涛拍打着岸礁, 伴随着舒缓的古曲和满怀豪情的朗诵, 缅怀着周瑜指挥赤壁之战的功绩。学生们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三国时期, 犹如亲眼目睹赤壁之战的金戈铁马。我相信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 用情感驱动知识的学习会是一个积极有效的前提, 瞬间就可以走进学生的心扉, 产生共鸣。

巧设历史情景, 渲染课堂气氛, 使学生身临其境, 以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和情感, 诱发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 使其主观上产生对研究历史的追求和动力, 品尝到学会研究和探讨历史的乐趣。

二、释放自由空间, 精心设疑, 让学生品其味

新课改之前教师独霸课堂, 主要是灌输给学生所谓的年代、历史人物, 背诵大段的毫不理解的意义, 空洞而又泛泛地大讲德育。即使有的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也被视为不恭、越轨, 学生一味受到压制, 渐渐变得“谦虚了”“听话了”, 绵羊一样的驯服了, 而课堂则成了一潭死水, 没有了生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 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 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 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主张学生亲自参与学习过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 给学生搭建自由驰骋的平台。而一个“好问题”的出现, 无疑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也可以启迪学生无限丰富的联想, 形成创见性的观点, 而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如在讲七年级下册“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时, 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 观察画面中有哪些阶层的人物, 你希望自己成为哪类, 请选择一种。

(2) 假如你是画面中的人物, 你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请同学们从衣、食、住、行观察、介绍一下?

(3) 你觉得宋代的生活和现代你真实的生活有哪些不同呢? (小组讨论发言)

然后多媒体播放《清明上河图》, 让学生直观感知宋代生活风貌, 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定位。学生们瞬间穿越历史时空, 有的成了吆喝的船夫, 有的成了街头忙碌的摊主, 有的成了器宇轩昂的达官贵人, 有的成了吟词唱曲的文人骚客……一时间, 学生们兴奋异常,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大家畅所欲言, 谈自己一天的起居生活, 说自己平凡的喜怒哀乐, 学生在历史的空间中自由翱翔, 得到的是美的享受和人文关怀。而学生们讨论总结的宋代生活与现实的不同, 又凸显了当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进步和精神生活的提升, 一下子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更主要的是学生们能够以一种亲切愉悦的心态主动参与其中, 在探索中体会发现的快乐。渐渐地, 我在课堂上发现着学生们的些许进步, 欣赏着他们的点滴成功, 张扬着他们的个性, 学生们也在这样宽松和谐的气氛中领略到了学习中那种悠然自得的乐趣、过关斩将的兴奋、茅塞顿开的成功、登堂入室的欣喜, 他们成为舞台上风采万千的小演员, 我的历史课也成了一幕幕的活话剧。

三、细选结合点, 紧密联系现实, 使学生悟其道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因学校的—扇大门而把孩子们与世界隔绝开来。”社会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只有了解社会, 学生才能读懂“社会, 人生这部深奥绵长而无页码的大书”。 现实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关注现实材料正是为了服务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 历史教学必须让学生关注现实。

如“经济大危机”一课的设计:

(1) 教师导引:

“华尔街操纵着全世界80%的资金。纽约的华尔街伴随着美国200多年的发展历史, 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你知道世界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于何时?给世界带来哪些危害吗?”

(2)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设问:

华尔街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大萧条,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造成各国社会的动荡不安, 各国政府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美国是如何应对的呢?它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学生们畅所欲言:罗斯福新政,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 使美国的经济得以尽快复苏, 从而度过了这场危机。

(3) 接着教师展示时事热点材料:

“2008年9月15日, 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 立即引发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雷曼公司破产不仅预示了华尔街进入了一个衰退的时代, 而且令各界最为担心的是, 华尔街金融危机将可能引起全球的经济危机。”教师设问:“79年后, 华尔街又爆发经济危机,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发学生深思。

经过知识的前后联系, 纵深比较,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无法避免的。资本主义制度有着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 其稳定只能是相对的、暂时的, 不稳定则是绝对的、永恒的。

(4) 最后老师引导:

“面对新的经济危机, 美国推行‘新政’带给你什么启示?你觉得我国应如何应对呢?”

让学生关注时事热点, 在现实与历史的碰撞中, 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 正确分析现实问题, 在反思历史中评说, 在感悟历史中学以致用, 在察古知今中得到鉴戒、启迪和教益。

摘要:历史知识是多面立体的, 要让历史“鲜活”、“丰满”起来, 必须从巧创浓厚氛围、诱学生入其境, 释放自由空间、精心设疑, 细选结合点、紧密联系现实三个方面入手, 让学生入其境、品其味、悟其道, 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

鲜活 篇2

一、建立平等, 友爱和谐的师人关系

教育史爱的事业, 是奉献的事业。教育原来扎根生活, 是鲜活的生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人云:“师者, 人之模范也。”为师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 说到底是教书育人。所以教师必须热爱学生, 关心学生, 理解学生, 时时与学生声息相通, 掌握学生思想的晴雨表, 了解每一位同学的性格特点, 个性爱好, 强项特长。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把课教好, 教活, 教精致, 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才喜欢老师的专业, 爱听你的课。和谐, 民主的师生关系为高校成功的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激情揽趣, 激活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因素。所以, 为师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灵活驾驭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 精心设计开讲, 生动的开场白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会想磁石一样, 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执教朱自清先生的《春》, 可以从一则春联引趣:冬去矣山明水秀, 春来也鸟语花香。让学生品评春天的风韵, 描写春天三阳初至, 万物复苏, 万紫千红的情景。这样老师可在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很自然地说, 下面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名人笔下的春色, 春景, 春韵。如此顺手拈来课题, 学生兴致勃勃地阅读课文。

三、培养能力, 教会学法

万世师表孔夫子常鼓励弟子, 发愤读书, 乐以忘忧。早在三十年代, 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自己, 我们自己要学习, 在任何环境中都行。”每学一篇文章, 不仅从形式到内容, 从布局谋篇到写作特点, 都要认真推敲, 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 组织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训练, 因为语文课说到底就是扎扎实实的读写训练课。只有讲练结合, 精讲多练, 才能是知识化为能力, 变成修养。练的形式不妨套路多点, 把子活点, 变化多样, 不仅是形式的重复, 还应是内容的申花。还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简到繁, 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层层推进, 先模仿后出新, 反复操作, 反复运作, 久之, 可把思路练活, 把头脑练聪明。有道是, 观千剑而知器, 操千曲而晓声, 读千篇而知章法。从改革的需要出发, 学法的指点与点拨尤为重要, 要传“点金术”, 要教“捕鱼法”, 为师者要研究学生, 了解学生的需求, 所想所得, 所求所爱, 包括性格特点, 强项弱点, 擅长爱好, 以便量体裁衣。

布道解惑寻契机, 巧把金针度与人。阅读时有方法的。古人的摘取中心, 一目十行, 陈善的“出入法”, 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朱夫子的“眼到、口到、心到”, 都是好的借鉴。读书要有侧重面, 选好主攻面, 有计划, 有层次地读, 抓纲带目, 纲线分明。不可平均用劲眉毛胡子一把抓, 挖到篮里都是菜。要学习陆放翁的经验, “万卷虽多当具眼”。根据自己的底子和需要, 决定详略, 须精读的要反复消化, 发其精微, 精其所精。久之, 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 这样会受益终生。

四、优化课堂结构, 活跃课堂氛围

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结构, 课堂亦然。一节课也有若干环节组织结构而成。古人写文章有“凤头、豹尾、猪肚”之说, 又有“豹头、猪腰、凤尾”之说, 我不妨移于课堂。新课的起始开讲要有气势, 要先声夺人, 也来个“虎头”:威风凛凛;也来个“凤头”:五彩缤纷, 鲜艳照人。有道是:好的开头, 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语出惊人, 能在学生头脑中产生风暴, 抓住学生心理。中间要有波澜, 有起伏, 要设计两个高潮。呈马鞍形状, 第一个高潮解决一个重点, 第二个高潮更高, 引入更深的层面。要激活一池水, 挑起“一堂之争”, 让学生在这一环节畅所欲言, 或开启思维闸门, 或投石问路, 或巧做铺垫, 或纵到推进, 让学生全员参与, 如骨于喉不吐不快, 这个宣泄口, 能把烈火升腾, 使课堂推向高潮。让学生的情感涌动, 与作者心声共振共鸣, 这时难点已突破, 重点以掌握, 无疑使一个高效成功的课堂。

结尾很重要, 有人说, 好戏总在后半场, 一点不错, 电视连续剧也有个大结局, 结课也是个重要环节, 不可草率从事, 也要来个“豹尾”:遒劲有力, 来个“凤尾”:峭拔靓丽。教师要把结课环节做精致, 做到位。不妨竭尽全力, 推出绝招, 爆出冷门, 简明扼要的三言两语, 警策惊人的箴言口碑, 语出惊四座, 让学生如拔迷雾而见青天。

选择鲜活的素材,鲜活地使用素材 篇3

一、如何选择鲜活的素材

新鲜非陌生,考场作文就是要突破雷同素材的局限,推陈出新,让记忆中熟知的素材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一)盘活教材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主要依托,也是选择素材的源头活水。很多时候我们更愿意将目光投向社会热点,而忽略了教材中的丰富素材,于是很多文化名人也就成了陌生的“熟悉人”,例如:汪曾祺、归有光、王实甫、刘亮程、沈从文、肖洛霍夫、高尔斯华绥、奥尔多利奥波德等等。此外,就一个素材进行“定点纵深”的方式进行挖掘更容易写出不同的风景。如:由教材中的课文《金岳霖先生传》,想到其作者汪曾祺,想到他的最知名小说《受戒》,想到其它小说《大淖记事》《沙家浜》。这样,教材中的素材就一点点的被盘活,选择的天地就一点点的拓宽了。

(二)替换升级

韩寒说:“大家笑我不一样,我笑大家一个样。”替换升级,让材料的选择更加个性化。

常用的方法就是用国外替换国内,用哲人替换文人,用社会科学(人文)替换自然科学,等等。如:用“尼克胡哲、克里斯迪布朗”替换“司马迁、史铁生”,用“斯美塔那、巴赫、高更”替代“贝多芬、梵高”,用“多普勒、孟德尔”替换“牛顿、哥白尼、伽利略”。我们还可以从时间的角度出发,用“新面孔”代替“旧容颜”。如:用“顾维钧”替换“屈原”,用“白芳礼”替换“雷锋”,用“张爱玲”替换“李清照”等。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旧素材人物,由于其本身的多重象征意义,很有可能对应着好几个新素材人物,这里所谓的“替换”,只要一方面相似就可以,不要求全方位的雷同。

(三)一材多用

好的素材百分之八十都是作文可以用的,尤其是人文性非常鲜明的素材更应当成为作文的首选。多角度地挖掘此类素材的内涵,让素材积累效益最大化。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以人物传记为例,首先查找某个文化名人生平的文章,然后将此人的人生分为若干个阶段,提取包含身份、事迹、成果等在内的各种重要信息,要求自己做到复述,最后以论点为中心,围绕论点,结合作文材料加以解读。如将弘一大师李叔同的生平事迹整合完之后,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关于“自由”——他不顾一切阻拦,以“自由”的方式,选择了用佛教来释放这种难言的情感,唤醒世人,创造了绚烂至极的人生。关于“看问题的角度”——旁人看到的可能是他的孤单寂寞,苦行僧生活的乏味无趣,而从他自己眼中望去,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了,他抵住了红尘诱惑……

二、如何鲜活地使用素材

有了新的选择之后,又该如何运用呢?方法有很多,笔者认为:关照“自我”是最重要的原则。

(一)写出“我”的生活

作文是一间有温度、有情感、有生命的房子,要用生命去写生命,用感情去写感情,这样,文章才能散发着真诚的温暖。

试比较:

片段一:当今最亮眼的球员科比是神一样的存在。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他付出常人不能想象的汗水和艰辛。毋庸置疑,“汗水”是进任何“门”、走任何“路”的唯一注脚。

片段二:当今最亮眼的球员科比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在回答记者“你为何这样成功”的提问时说,“我知道每一天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毋庸置疑,“汗水”是进任何“门”、走任何“路”的唯一注脚。

“我知道每一天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多么巧妙的回答,多么真实的想象,“我贴着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只有生活才能“鲜活”。

(二)写出“我”的思考。

“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写出我的生命在场,用推衍、联想、细节等来表达我的感悟、思考、见识,以及坚韧的意志和博大的胸怀,这样的文章才能散发出理性的光芒。

试比较:

片段二:当今最亮眼的球员科比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在回答记者“你为何这样成功时”的提问时说,“我知道每一天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毋庸置疑,“汗水”是进任何“门”、走任何“路”的唯一注脚。

片段三:当今最亮眼的球员科比是神一样的存在。他在回答记者“你为何这样成功”时的提问时说,“我知道每一天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样子”。我想,“四点的洛杉矶”,那是漫天星星、灯光寥落、少有行人的时刻,那街道上灯光映照着前去篮球馆的科比的身影,毋庸置疑,“汗水”是进任何“门”、走任何“路”的唯一注脚。

毫无疑问,片段三相对于片段二而言,更加彰显“自我”,文字也正因为“自我”的存在而更加真性情起来。

“寻觅鲜活的素材,鲜活地使用素材”,只要我们在“鲜活”上做足文章,文章也会和人一样生动起来。

让人物鲜活起来 篇4

写人记叙文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占较大比重,尤以小学高段最多,其中名人故事类课文更是这些文章的重中之重。纵观这些课文,大部分以记叙为主,通过具体事例和特定环境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把主人公身上优良的精神品质揭示出来。教学这类文章时,到底如何“认识”人物,是我们教学的重点。经过笔者多次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着力,才能让这些尘封于特定时代的人物形象真正鲜活起来,才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以升华。

一、研读数据,体悟品质

列举数据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的一大写作特色。为了突出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课文以具体的数据加以佐证,让读者感受到蕴含其中的艰辛。比如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连续用了“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等数据来凸显谈迁编写《国榷》的不容易;再如第四自然段中写道“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4万字……

这些数据犹如一盏盏明灯清晰地告诉人们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如何让学生发现并关注这些数据,读出谈迁的伟大呢?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数据让学生读深、读透,读出精神、读出感动。请看以下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从哪些语句中能发现谈迁编写《国榷》的不容易?

生:我从“一点史料”和“一百多里路”的对比中发现他的不容易。

师:你知道一百多里路大概有多远吗?(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回答)

师:正常人一小时走10里路,从我们学校到刘老庄仅仅六十多里,才相当于谈迁所走路程的一半,一百多里路不吃不喝也要走十几个小时啊!而谈迁仅仅因为这一点史料就走这么远,《国榷》400多万字啊,你想想谈迁又会走多远呢?再读读这句话,从这一百多里你还能读出什么?

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谈迁仍然咬牙坚持着,这不仅是一个个简单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联系实际生活深刻体会到谈迁的品质,看到了一个为了编写《国榷》呕心沥血的谈迁。

师:你们觉得这组数据用得好吗?

生:这组数字用得真是好啊,通过这些数据我们更加体会到谈迁编写《国榷》的不容易。

师:(小结)文中像这样的数据还有很多,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关注这些数据,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悟人物的精神品质。以后我们在写人物时,如果也能像作者这样巧用数据,定能带来更好地表达效果。

笔者以为这样教学,学生才能真正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到主人公高大的人物形象,同时还习得了文章的言语密码,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地,才是高年段学生最需要的!

二、品读语言,感悟精神

写人物类文章较常采用语言刻画人物,基本上每一篇写人文章都有人物语言的描写,像《半截蜡烛》、《鞋匠的儿子》、《李时珍夜宿古寺》等,都是通过语言的描写,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俗话说“言由心生”,怎样从看似平淡的语言读出深刻的内涵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品读方法。以《半截蜡烛》一课为例,全文语言描写只有三处,但细细品读,却能读出丰富内涵。伯诺德夫人──“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杰克──“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杰奎琳──娇声地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很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在关键时刻,伯诺德夫人沉着冷静,想通过暗示敌人用更亮的灯来代替不亮的蜡烛,从而借机吹熄蜡烛,但没成功,可见伯诺德夫人的机智、镇定。杰克看到妈妈没有保住蜡烛,急中生智,以抱柴生火为由,若无其事地端起蜡烛想走,依然没能成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情况已万分危急,保护蜡烛的重任落到了小小的杰奎琳身上。她娇声娇气地语言,毫无破绽地打动了德国少校,终于保住了蜡烛里的秘密。这一家三人的语言,虽然语句不多,而且看似平常,细读之下,人物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如在感悟杰奎琳人物形象时,我引导学生关注杰奎琳说了什么?怎么说的?她的内心到底怎么想的?我把教学点预设在“娇声”、“灯”这两处,对于杰奎琳为什么要“娇声”地说,学生都能够发现,这样更能博得德国军官的好感,容易实现目标,但对后一处,杰奎琳明明想端走的是蜡烛,而她却跟德国人说:“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学生往往发现不了。她明明拿走的是蜡烛,却说的是“灯”,这一处的细节是她说错还是作者不小心写错,抑或是她有意为之,她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通过这层层剥茧式的追问,学生对人物语言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相信学生以后再品读人物语言,一定会反复揣摩、细细品味,从语言中读出人物的内心想法,从而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同样,人物的动作、神态也都能活灵活现地刻画人物,不仅需要我们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颗细腻的心,还应像上文那样教给学生细读文本的方法,从而让人物的形象鲜活起来。

三、烘托环境,体会情感

《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为了凸显李时珍不怕吃苦,严谨认真地可贵品质,有两处环境的描写,都起到了画龙点睛、升华情感的作用。如课文第四段对李时珍留宿的古寺的破败描写很详细,如“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神像蒙上厚厚的蜘蛛网”等,这些环境的描写再现了古寺的破败,很好地烘托了李时珍为了造福百姓不怕吃苦的可贵品质。同样课文最后一段“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当时环境的阴森恐怖,从而感受李时珍的不怕吃苦。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可引导学生探寻作者的写作奥秘:为什么这篇写人的文章,要把古寺的破败、寺外的环境描写得这样详细?学生经过点拨就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环境描写在烘托人物品质方面的作用。如果再能进行相似的读写练习,学生定能在以后的习作中学会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时只有把握文章的文体特点和作者独特写作方法,才能让学生在与伟人心灵对话的同时,又习得文章的言语密码,真正发挥此类文本的育人价值!

音乐,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 篇5

创设情境———运用音乐渲染气氛

音乐是极具渲染性的艺术。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能够聆听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乐曲, 能很快激发起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坡度,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奠定课堂教学良好的情感基调。

例如, 学习《卢沟桥烽火》一文前, 我就先播放了抗日名曲———《松花江上》。歌曲播放完毕, 我并没有作过多的背景介绍, 而是利用音乐熏染带来的悲情, 让学生径直接触文本。学生们在音乐的渲染下, 读得入情入境, 甚至达到了“人与书合”的境界。这就很好地实现了由“要我读”转变成了“我要读”, 避免了出现“强迫吃食”的尴尬场景。

深化内涵———运用音乐加深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本身就是歌词, 如《快乐的节日》《歌唱二小放牛郎》《让我们荡起双桨》《长江之歌》等等。学生如果仅仅是朗读理解, 背诵记忆, 他们所感受到的仅仅是平面的美、文字的美。这个时候如果能播放出原曲, 这些文字就会立刻鲜活生动起来, 使得学生不仅能准确地理解歌词, 还能充分感受到歌词所表达的丰富情感、所蕴含的深远意境。

还有一类课文虽然本身不是歌词, 但它描述的是著名音乐家的故事, 以及他们所创作的伟大音乐, 如《二泉映月》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 介绍了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为了更好地理解《二泉映月》这部不朽之作的内涵, 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 我将音乐贯穿其中, 静心聆听《二泉映月》, 让绵长哀怨的旋律在语文课堂上空回旋。随着音乐旋律的迭宕起伏, 学生心中似乎真的出现了一位饱尝人间辛酸的老人, 带着墨镜, 在清冷的月光下, 坐在叮咚回响的泉水边, 通过手中的二胡向世人倾吐着痛苦与悲伤, 诉说着激愤与不平。音乐在这篇文章中如影随形, 时刻紧扣文章的情感脉搏, 对理解掌握文章的深刻内涵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激活思维———运用音乐启发想象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发展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途径有很多, 而在教学中巧妙运用音乐来激活思维, 启发想象, 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做法。

上完《草原》一课后, 我别出心裁地上了一节创新作文课———听音乐, 写想象作文。学生先听几遍二胡曲《赛马》, 我简单地介绍一下草原赛马的情况, 然后让学生一边听二胡曲《赛马》, 一边写想象作文《赛马》。这次听音乐写想象作文的效果出奇的好, 就连班上平时写作不太好的一位同学也超常发挥了, 他在文中这样写到:

内蒙古大草原上人山人海。一年一度的赛马比赛开始了。几百匹骏马像离弦的箭一样, 冲向终点。一匹白马跑在最前面。跑在后面的, 个个你追我赶, 争先恐后。成千上万观众的喊声、加油声响彻草原上空。一匹枣红马突然加速, 超过了最前面的大白马, 获得了冠军。顿时, 草原上掌声雷动, 成了沸腾的海洋。

文学创作是需要捕捉灵感的火花的, 而音乐同样是一门富有灵感的艺术, 有很多文学大家喜爱音乐, 就是因为音乐能开启他们的灵感之门, 音乐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音乐能点燃他们创作的激情。

潜移默化———运用音乐强化审美

在各类艺术中, 诗歌与音乐是最接近的艺术, 它们是孪生姐妹。在音乐中, 我们会感受到诗的因素;在诗歌中, 我们会体验到音乐的特质。正像音乐必须通过演奏、歌唱来表现一样, 诗歌也只有在吟唱、朗诵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抒情的、审美的艺术效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 为了让学生感受这位忧国忧民的大词人“豪放”和“婉约”这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 窦老师先出示《破阵子》, 同时播放激昂雄壮的打击器乐, 再出示《清平乐·村居》, 配以《水调歌头》的乐曲, 教学生在委婉抒情的曲调里诵读、吟唱课文。两种迥然不同的乐曲激荡着学生的心灵, 在聆听、吟诵中学生对“豪放”“婉约”两种不同的风格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的尝试还是初步的, 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不断超越自我, 努力提高课堂上教学创新的能力和融合的功底。这样才能将音乐渗透到儿童的心灵深处, 像绵绵的春雨一样滋润学生心田, 潜移默化地完成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格素养的建构。■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

弘扬乡土文化,鲜活语文课堂 篇6

我的家乡武平是闽粤赣边的一个美丽、文明、和谐的地方, 素有闽西“金三角”之称, 系客家聚居地, 有世界独特的“百家姓镇”姓氏文化, 有由客家人的保护神定光古佛和何仙姑构成的“仙佛文化”, 还有“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等神奇绝技原武平县副县长王永昌先生在《梁野吟》第二集序言中对武平人崇文的历史如是说:“这个三省边陲的客家小县民风纯朴物象原生, 历史上虽然未必人文荟萃, 却也晴耕雨读、诗书传家。武北深山老林处的湘店乡, 有‘戊戌六君子’之一、光绪进士刘光第的祖祠, 该乡也是共和国空军之父、开国上将刘亚楼的诞生地。武平县还是原文化部副部长、著名文艺理论家、文坛宿将林默涵先生的故乡。”2万安乡五里村有战国至西汉时期的文化遗存———古“南海国”王城遗址, 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梁野仙山”。

以上列举的种种乡土文化都是现实生活中很好的学习材料, 而身边的故事是特别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 如果我们好好利用, 则可以成为教学的好帮手。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 3

《走进新课程》一书对此有段精彩的叙述 :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 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 用自己的耳朵听, 用自己的嘴说话, 用自己的手操作, 即用自己的身体亲自经历, 用自己的心灵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 而且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基于此这次课改特别强调学生“参与”, 强调“活动”, 强调“操作”, 强调“实践”, 强调“考察 ”, 强调“调查 ”, 强调“探究 ”, 强调“经历”。这里一连用了八个“强调”, 值得我们深思和玩味。

我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结合综合性学习, 关注民风民俗 。

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教师应注意利用当地民风民俗 , 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 使语文教学更加鲜活、更加有趣。”我结合家乡武平的民俗活动, 如万安乡上圳村剥皮老爹的生日纪念活动, 武北四乡镇崇文尚武尊师重教习俗等开展一些语文综合性学习。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日, 万安乡上镇村为何家家户户宰鸡杀鸭, 纪念“剥皮老爹”? 我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调查了解, 得知“剥皮老爹”在该地当官时, 清正廉洁, 关心民生, 所以他去世几百年后, 人民群众仍一直缅怀他、纪念他。这样, 学生不但了解了该村正月二十六日节日的来历, 以及“剥皮老爹的生平事迹, 而且知道当官要当清官, 要关心民生, 这样才能受到人民群众拥戴的道理。

其他的综合性学习, 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学习中《语文教师用书》要求 :“学习本单元 , 要有意识地扩大学生的学习课堂, 尽可能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相关知识, 培养相关能力。对于文化艺术的学习和理解, 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开阔视野, 接触各种各样的文艺形式, 丰富文化素养, 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自己。”我问学生, 全县城乡无论什么地方, 只要有人做寿、结婚或乔迁, 为什么这家人就要在家门口贴大红对联? 而一到春节, 又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贴大红春联? 对联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的写法有什么要求? 带着这些问题, 我引导学生关注、了解、思考、欣赏, 有意识地延伸学生的学习课堂, 了解相关知识, 培养能力。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不但知道了遇到喜事或逢春节, 人们张贴大红对联是为了增加喜庆气氛, 而且知道了对联的写作要求, 纠正了一些把上联贴在下联处, 把下联贴在上联处的错误张贴方法, 有的学生还学习了《联律通则》, 写出了内容与形式都不错的对联, 其中林金莲学生写的对联还被中国楹联学会主办的《对联》杂志选登。

2.利用课前五分 钟活动 、 班级黑板报 、 手抄报等 , 关注追踪家乡的热点新闻。

如在去年武平“争创省级文明县城”的活动中, 我要求学生献计献策, 学生就如何身体力行做专题演讲和办黑板报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如有的学生提出, 在“清洁工”评比竞赛活动, 看谁负责的街道扫得干净, 好的给予奖励, 差的给予处罚。

3.利用周末和其他假日 , 发掘身边使用语文的实例 。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无论是读书看报 , 与人聊天 , 还是听相声、看电视、逛商场, 常规的或新奇的, 别扭的或富有艺术性的, 只要留心观察, 随时注意语言现象, 总会碰到与学习和运用语文有关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听人讲话, 想想他的普通话讲得准不准? 讲话是不是简明、得体? 如果换成你说这些话, 你如何说? 看一则通知或者广告, 想想格式对不对? 有没有错别字或者病句? 如果自己写又该如何写? 让学生搜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情况, 了解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中的不规范现象, 纠正一些商家广告中的错别字, 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 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提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上述做法虽取得一定效果, 但由于水平所限, 不知当否, 还请行家里手赐教指正。

注释

1陈旭远张捷主编.新课程总结与反思.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6, 6.第五章基础教育的教学变革) 第90页.

2王永昌.梁野吟.第二集序言.武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武平县平川诗社, 2006, 5.

让电视“消息”报道更加鲜活 篇7

如何做好电视消息, 更好地发挥电视消息在电视宣传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 在遵循新闻的一般规律之外, 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以现场氛围和画面的视觉冲击力突出电视消息主题

在电视消息的采制中, 电视画面的现场氛围要始终围绕着主题展开, 形成消息主题和现场氛围的一致性。这一点, 我们在报道突发性事件的时候, 基本上能够把握好。但是, 在一般性动态报道和常规报道上往往把握不到位, 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不够, 容易出现主题和画面的脱节。例如, 报道某位领导同志下基层, 往往电视画面上显示的是领导同志从一个场景来到另一个场景, 同一群人说完话, 又同另一群人说话, 没有现场氛围, 不知道他都说了些什么, 观众从这条消息中得不到更多的信息, 记忆也不深刻。相反, 一条主题和现场氛围高度一致的消息, 就会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收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在第21届中国新闻奖评奖中, 中央台《胡锦涛总书记同福建革命老区干部群众和在闽台胞共迎新春佳节》这条长消息获得一等奖。笔者以为, 获奖作品主题固然重大, 但画面现场氛围的营造, 更加突出了主题。每到一处, 总书记与老区干部群众和在闽台胞握手、交谈, 在村民张唐妹家, 总书记看年货、下灶间、包艾叶, 亲切、和蔼、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的作风通过画面的现场氛围一一展现出来, 这也正是消息要突出的主题。

二、把握好动态消息简与快

在电视新闻中, 动态消息占的比重较大, 要想实现信息量的最大化, 动态消息必须遵循短、快原则。短, 就是以最简明的语言, 选择最有冲击力的画面, 描述最主要的新闻事实, 例如, 中央电视台2009年9月28日的新闻联播中最短的一条标题消息———《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联席会议召开》, 仅有35字。快, 就是指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递给受众。如, 以快取胜的CNN, 在对世界许多重、特大事件的报道中, 总是以最快的速度, 简明扼要的将电视消息播发出去, 把众多观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使得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对卡扎菲被俘、死亡的报道上, CNN在格林尼治时间2011年10月20日12:28 (北京时间10月20日20:28) 发出了第一条 (400多字的) 消息, 比国内发出的同类消息早了近3个小时。

三、解决电视消息“浅”与“深”的矛盾

电视消息的短与快, 决定了其内容上的“浅”, 而随着新闻事件的展开和延续, 观众对事件发展纵深结果的渴望又要求电视消息“深”。如何解决这对矛盾, 我认为, 一是记者要沉下去, 二是要对事件的发展进行连续报道, 这是解决电视消息“浅”与“深”矛盾的最有效办法。例如, 中央电视台《走基层———蹲点日记》栏目, 央视陆续派出88路268名编辑记者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走下去”“沉下来”, 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88路采访队伍, 体现了点多、面广;同吃、同住、伴随式采访, 展示了消息的生动、鲜活;对新疆的四集连续报道:《吉乃木》牧民定居点不用搬的家、《吉乃木》新疆:深山中的转场路、《吉乃木》新疆:秋季转场百万牧民在路上、《塔县皮里村》与塔吉克人亲密接触, 将点汇聚成面, 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新疆人民的生活状况, 解决了消息“浅”的问题。应该说, 中央台的消息报道, 特别是走基层的连续报道, 较好地解决了消息“浅”与“深”的矛盾, 为地方台提供了经验。

当然, 我们也应该看到, 理论上的定位与现实的操作之间存在着一段距离。我们说:“电视消息”应居于电视宣传的“龙头”地位, 并不表明这个“龙头”真正地“舞”了起来, 真正地能够带动“龙身”、“龙尾”亦即整个电视宣传工作。

“电视消息”这个“龙头”要“舞”起来, 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要跟上来。

一, 需要一张不用纸张的“新闻纸”, 即专业新闻频道。专业新闻频道的开通, “电视消息”快的特点将会发挥的淋漓尽致。央视新闻频道的开播给地方台做出了榜样。

二, 需要先进的电视采、编、播设备支撑, 解决“同步传播”问题。通讯卫星的使用, 大大提高了电视消息播发的实效, 电视记者可以利用卫星转播设备, 把发生在世界任何角落的新闻事件迅速传遍全球。

三, 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电视新闻的质量同人才质量是成正比的。电视记者只有具备敏捷的反应能力、广博的知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才能使电视消息不囿于“浅”的圈子里。

一流的采编设备, 一流的人才, 加上独立的电视新闻频道, 这是我们“电视消息”稳立于“龙头”地位的先决条件, 也是电视宣传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

摘要:电视的“消息”报道应该充分利用现场氛围和画面的视觉冲击力突出电视消息主题。同时, 把握好动态消息简与快, 解决电视消息“浅”与“深”的矛盾等突出问题。

鲜活的个案 篇8

[关键词]赏识教育 惩罚教育 爱的教育

人们常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妙的土地,看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就是在这千千万万块奇妙的土地上播种思想的种子、行为的种子、习惯的种子、性格的种子、命运的种子,他们的一行一动都将在每一位任课教师的具体教学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让我们欣喜,让我们激动,让我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也会更上一层楼。

记得有这么一件小事。那天,语文老师一到办公室就对我说:“唐道悦真是个好孩子”。我一听马上来了精神,问清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上一节课时,一位女同学身体不舒服,快下课时,开始呕吐,吐了一地,这时有的同学就捂起了鼻子,还有的同学装作没事似的,趴在了桌子上,有的就干脆扭头不再看赵航,还有的在窃窃私语,更多的同学可能在等待老师来处理这件事,静观其变吧。就在这时,学生唐道悦站起来报告说:“老师我去楼下弄些土来吧。”本来很小的一件事,可就在发生的瞬间,学生们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让我深深地感到这件事的重量。作为班主任,我及时赶到了班里,来看看同学们是怎样来收拾这个场面的。上楼的时候我还在想:下课了同学们应该清理完了吧。结果我看到的是:那位女生趴在桌子上,很难受的样子。此时,那些“土”却无人问津。我立马先安排好她回家休息。然后,我就拿起簸萁和笤帚准备打扫,有几个同学就赶紧跑过来帮忙(这里面也有唐道悦)。

回到办公室,我想了很久:学生的道德感哪儿去了?同学之间的友情何在?思品课上讲过的那些道德观念、集体观念,在实际的生活中怎么这么难以实现呢?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学生的意志品质不同,在我们进行教育工作时,教会学生大道理,知道怎么做还是不行的,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思想,多启发他们的自觉性,加强学生道德感的认识体验和实践活动的锻炼,用榜样的力量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随后我就进行了调查,关于道德感的认识测验,用试卷形式,因为有调查才有研究,才有说服力。

随后,我又让几个同学写了这件事的经过和认识,算是报道回放吧。写完后就贴在了班里的看板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趁热打铁,紧接着召开班会,评选出开学以来让我感动的同学,唐道悦成为了本次评选的热点人物,随后让唐道悦讲述了自己的体会,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纷纷表示要向唐道悦同学学习。相信通过对唐道悦的评价,同学们的认识水平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在教育工作中,我还发现不是只有赏识教育是成功的,当然还总结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只有惩罚的教育不是教育。我认为非常正确。虽然,在思想品德课上我们学习了《一念之差一步之遥》,弄清楚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用课本语言告诉了同学们应该怎样预防违法犯罪,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但是,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不良行为还是时有发生,比如,“迟到了”。开学第一天,正月十六早晨,下了很厚的雪,有两个学生迟到了,我一见他们上楼,(我们的教室在三楼)就迎出了教室,替他们拍打了身上的雪,一边问她们冷不冷,吃饭了吗,怎么来的,两位同学刚要说什么,我就拥着他们进了教室,说,现在我们都来齐了,我们可以安心上课了。我认为在这种时候批评只能是激发出一些不愉快,甚至是矛盾,但是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们经过一年的感情培养,学生也摸清了我的教育方式,学会了用义务劳动为班级服务的理念,很自觉地干了一周值日。教育需要激励与鼓舞,也需要适当的惩罚。当然,下周的班会我们还会针对此事自我教育一番,以此警告全体同学要自觉地遵守校规校纪,杜绝不良行为,学会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坚信:爱心培育的花儿格外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尊重而不是伤害;是关爱而不是冷漠;是信任而不是怀疑;是宽容而不是惩罚;是激励而不是打击;是欣赏而不是挑剔;是唤醒而不是熄灭。用爱心去与学生交流,搞好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正处于人生黄金时期的中学生,由于阅历浅,涉世不深,对不良社会现象和错误思想缺乏分辨和抵御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重视做好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强他们抵御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想的能力,使其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我认为有阳光的教育最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教育要载着尊重和关爱,如阳光和雨露一样,而不是讽刺挖苦,所以描龙描凤难描睛,头发再细不传情。入耳入心才管用,话不贵多而贵精。记得有这样一位女生,一到初中后,特别爱打扮,经常模仿超级女生、韩剧中的人物进行梳妆打扮,好几次想跟她交流一下,但又无从说起,怕影响她的情绪,伤了她的自尊心。一天,她来跟我请假,说是感冒了。我顿时找到了机会,马上带她去学校医务室看了看,帮她服下药,在回教室的路上,我搂着她的肩膀,边走边说:你看看,你衣服穿得太少了,以后要注意穿的保暖一些,你看看谁像你穿的这样,我们不是在舞台上,也不是在电视剧里,大冬天的不能只追求美丽,你看看衣服也没领子(很低领的那种),又太小了,掬襟见肘的(小小款的)。其实,这么大的孩子也听出了什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知道了,以后不穿这样的衣服了。”

所以,只要找准机会,心存爱的理念,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就能顺利的解开看似很难解开的问题。这比当众批评,宣读《中学生守则》的有关条款效果要好得多。后来在一次班会上,我还就此对中学生的穿着问题进行了一番说教,说有的同学一时因为对偶像的崇拜,进行了一系列的模仿,如穿戴,虽说是正常的,但是经过自己的一番实践中与认识到这种模仿是盲目的,非但影响身体的发育,而且也不符合《中学生守则》中的相关规定。当时,我就发现这位女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所以,只要心存爱的理念,用心去与学生交流,那么有问题的学生会越来越少,班主任的工作会越做越顺手。

作为班主任,用身边的点滴小事来教育学生,来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让学生在反思中加强认识,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全面提高是行之有效的上上之策。

鲜活的流行语 篇9

鲜活的流行语

安徽 鲍亚民

请看下面的句子:

孙悟空下山――好同学考试失误。

班花――班里最漂亮的女生。

竹本口木子――比较笨的人。

网虫――成天泡网的人。

名古屋――明目张胆地讨别人便宜的人。

“孙悟空下山”、“班花”、“竹本口木子”、“网虫”、“名古屋”等都是目前社会上、校园里的一些流行语。

所谓流行语,它是指在某一时期、地域中出现的、广为流行的语汇。它以鲜活的形式来表达特殊的含义。流行语丰富了我们的话语空间,对原生态的生活形式和内容有很强的概括性,又不失幽默、调侃的意味,读来给人以身心的愉悦。

那么流行语有哪些鲜活的语言特征呢?

一、赋予原有词语以新意,运用修辞的方式,进行语义的转移。如:“芝麻”原意指胡麻,但依其“麻”字引申为“麻烦”,就其体积而言也代表“琐碎”的意思,而演变为“烦”的意思。“猪头”原为动物猪的头部,改变为“像猪一样笨”。“潜水艇”原是利用空气涨缩作用,可以潜入水中防御及攻击的战舰,流行语里藉其潜入水中的特性,谐称某人落入水平线之下,没了水准。

二、运用新兴的缩略构词方式,将一些带有程度或否定副词的形容词缩减为一个字。“白”字非指原有的“白”义或词性,而是“白痴”的缩略,此时,“白”便不是针对颜色而言简缩。另外就是将原有词汇的首尾二字扩充。如“天才”指“天(上的蠢)才”;“天使”指“天(上的狗)屎”;“聪明”指“冲(厕所第一)名”。

三、对一些口头禅进行加工,使之成为流行语。“别叫我的名,叫我第一名”,“剪刀石头布,你没穿内裤”等。例句一是运用同字同音而形成;例句二的使用则利用了[u]押韵,做为一句俏皮话使用。

四、吸收一些外来语或变通数字的谐音成为流行语。如由英语的译音形式,将trouble译为茶包,仍保留trouble“麻烦”的含意,但以“茶包”的名词性看待:“你真是个茶包(可加上量词)。”根据“223358”的谐音变通为“偶尔想想我吧”。

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具有稳定性。但它又不是僵化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时代会留下不同的烙印。语言发展的动力之一便是人们的求新求奇心理。流行语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加速了语言的繁荣,推动了语言的发展。

评“我看可以”

孙振军

不知从何时起,“我看可以”这句流行语粉墨登场,在近一时期的官场上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官场为什么会出现并盛行这种现象呢?经过一段观察、考究,我突然发现这“我看可以”的背后,还真是内涵无限甚至是奥秘无穷、妙不可言哩。不妨,听我往下解读:

貌似民主的虚伪。“我看可以”,很谦虚啊,带有商量的口气嘛。谁要是这样认为,那你就恰恰错了:你以为人家是跟你商量啊?反了,人家已经决定了,但又不愿或不屑与你直说,用一句“我看可以”给你打发了。并且还深不可测地留了一手:出了成绩,我的;惹了麻烦,你的。

居高临下的优越。“我看可以”,并不是一个与你平等对话、坦诚协商的平台。表面看,似乎是平等、坦诚的;仔细想,根本不是那回事儿。记住,是“我”看可以,不是“你”看可以,也不是“他”看可以。因为是“我”看可以,哪怕是天大的事儿,也不用再论证、再罗嗦了,为什么?因为“我”看可以的`,就是不容置疑的,也是一锤定音、不能更改的。

不怒自威的尊贵。“我看可以”,还胸有成竹、柔中带刚呢。我是上级,你是下级;我是领导,你是群众;我是大官,你是小官;我是尊,你是卑;我是贵,你是贱;我是神圣不可冒犯的,你是应该绝对服从的――这些,你的明白?不明白也得明白,想不通也得通。别以为我会声色俱厉地向你发一通脾气或不厌其烦地对你讲一番道理――那也是一种“待遇”呢,不够“格”或不是小圈子内的人,还享受不到哩;对你,就是这么含糊其辞、无关紧要地来这么一句“我看可以”,以此来显示威严和尊贵,并达到使人服服贴贴的目的……

由此看来,对“我看可以”这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四个字、一句话,如果一直往深处解读,会越读越有意思,越读越有玄机。比如,无懈可击的圆滑,人治为上的现实;惟我独尊的自大,法治目标的遥远……总之,不同的政策理论水平,能品味出不同的思想认识境界。限于篇幅,不再赘述,点到为止,到此打住。

简评

本文就流行语“我看可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剖,分析了该流行语产生的社会环境和为什么能得以流传的原因。说理层次清楚,分析有理中肯。读来给人以深思。

创设鲜活灵动的小学数学作业 篇10

一、让作业的内容“活起来”

传统的作业绝大多数内容重复,形式单一,学生在做此类作业时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多时候是作为任务完成,无丝毫兴趣可言,创造潜能也不能得以充分发挥.要激发学生作业的热情,必须不断结合数学教学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趣味、实用、开放的探究性作业,将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巧妙融合,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教学实践表明,凡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他们学起来就会心情愉悦,乐此不疲.丰富多彩的数学学科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鲜活直观的材料,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就会使数学作业的内容充满趣味.如在教学“认识图形”的知识后,我对学生说:“数学也是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是由圆、三角形等各种各样的数学图形组成的,今天请大家运用这种数学语言,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品并把它们表达出来.”学生兴味盎然,很多同学用圆形和长方形画出了乒乓球拍,用三角形和圆形画出了不倒翁,还有的用三角形、圆形和小棒画出了吃食的小鸡等.面对学生完成的这些作业,看着学生喜形于色的表情,我深刻地体会到,这样的作业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是最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在这样的作业中,学生才会主动去思考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真正体验数学之美和创造之美.

此外,以往的作业,教师过多地关注字母符号的运算,只注重理论上的推导,学生感到这种作业与自己的生活遥不可及,从而丧失兴趣.如果我们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给学生设计一些生活化作业,就会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让学生养成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的习惯,体验学以致用的喜悦,升华学习数学的情感.如在学习“分类”的知识后,我给学生布置了如下作业:(1)请大家利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做一次小管家,回家后将自己的书包、书桌、衣柜、房间整理好.(2)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要求人们将垃圾进行分类,请大家回家和家长讨论,或者查阅有关资料.思考: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你在生活中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吗?

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生活,将生活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既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鲜活具体,又能培养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让作业的形式“活起来”

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形式单一,或填空、或计算,重复单调、枯燥乏味,大部分学生缺乏作业的热情,抄袭作业等也就不足为奇了.要想让学生满怀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作业中去,就要给学生创新作业的形式,让作业形式新颖、多变,契合小学生的身心.

1. 作业要“新鲜亮丽”,要通过精美的包装吸引学生的注意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亲身体会:当你在处理某一问题时,沿袭不变的呈现风格,往往不能引起对方的注意.而如果我们换一种形式,以贴近对方心理的方式呈现出来,对方则会心情舒畅地接受下来.同样,作业的设计也是如此,老师要让作业契合学生的心灵,承载着老师对学生浓浓的爱.如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将思考题改为“脑筋大PK”,将辨析正误改为“小小啄木鸟”,同样,“我能行”、“我的计算我做主”、“快乐ABC”、“生活乐园”等这些亲切而富含激励情感的语言,能够一下子拉近学生与作业的心理距离,使枯燥生硬的数学作业鲜活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2. 作业要“多姿多彩”,要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锁定学生的注意

除书面作业外,适当增加一些动手的小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也可焕发学生的作业热情.如在学习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后,我布置学生课后测量自己的身高,测量自己胳膊的长度,等等,从而使作业形式丰富多彩,鲜活生动.

总之,作业的形式既要贴近课本内容,更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让不同学生都能在作业中体会快乐,将作业作为一种乐意去做的事,长此以往,学生在大脑中对作业的情感自然也就愈久弥坚了.

三、让作业的评价“活起来”

作业评价是作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传统的作业评价,教师针对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暴露出的错误,或共性讲解,或个性指导,往往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效果也自然可想而知.新课程呼唤变革传统的评价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我通过以下手段,使数学作业的评价也成为学生新知生成和能力发展的生长点.

1. 师评

在作业评价中,教师无论是从评价的内容到语言的运用,都应体现出激励性,应通过评价去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去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让评价成为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例如,有的学生作业潦草,但思维敏捷,思路新颖,教师可以在作业上写:“你思维敏捷,具有良好的创新品质,但写字的速度再慢一点,作业一定会锦上添花.”有时我还会用“你真棒!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做得更好!”“老师为你感到自豪”等.面对如此充满期待与赞许的话语,哪名学生不会升腾起强烈的内心体验呢?

2. 自评

作业评价不单单是老师的事,更要倡导学生自己评价作业.我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作业开展自评,让学生分析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作业态度、作业质量,以便更好地提高作业兴趣与质量.每一次反思,学生都会获取一次心灵的提升,接受一次态度的熏陶.

上一篇:去结果下一篇:区域发展一体化

热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