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灵魂的节奏三篇

2024-09-12

聆听灵魂的节奏 篇1

(一) 有效聆听———熟悉新歌旋律。

学唱前聆听, 是新歌教唱的必经环节, 或教师范唱, 或听音响, 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新歌旋律, 并对之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聆听时, 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初听歌曲的习惯, 即要求“静听”。聆听新歌的次数由教师掌握, 可根据歌曲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接受水平决定。值得注意的是, 重复聆听歌曲时, 教师切忌停留在“单纯重复”的阶段, 而应逐步提高聆听要求, 每次聆听的目的应非常明确, 聆听难度依次提升, 即聆听要真正能为学唱服务, 体现出“有效的聆听”。

如:在学唱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时, 学唱前我一共安排了四次聆听, 要求分别是:第一次, 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第二次, 了解歌曲的演唱内容;第三次, 随旋律听出乐句;第四次, 发现歌曲特点。这样, 听完四次歌曲后, 学生也就学会了演唱, 也就不会被附点节奏困扰了。

(二) 完整聆听———感受乐句规律。

乐句是构成一首乐曲的一个具有特点的基本单位。它能表达出相对完整的意义, 如同文章中的一句话一样。歌曲中的乐句一般都比较有规律。特别是那种结构方整的歌曲。比如四句歌词, 对应着四个乐句, 句句之间有呼应, 而且有些乐句之间存在着旋律相同或者相似的特点。

如:意大利民歌《田野的召唤》歌曲为单二部曲式, 共由四个乐句构成。通过多次整体聆听, 学生就会发现:第一、二两个乐句基本相同, 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 运用了八分休止符, 使旋律更为清新跳跃, 抑扬顿挫;第三、四两个乐句在第二乐句的旋律上发展, 将歌曲推向高潮, 然后逐步趋向平衡。衬托“梯里通巴”的出现将主人公欢乐的心情巧妙地表现出来。最后, 歌曲在连续的重音推动下自然收尾, 余音袅袅, 情深意长。再如:歌曲《蓝天白云》, 这是一首热情洋溢, 明快活泼的歌曲, 描绘了一群纯真的少年, 手持六弦琴, 在灿烂的阳光下自由自在, 载歌载舞的情景, 歌曲为大调式, 单二部曲式, 由两个复乐段组成, 音乐语音简练形象, 多处采用重复手法。第一部分采用了ox/xxxxxxx/xxxxo的节奏型, 紧凑而富有动感;第二部分节奏更加活跃, 音区升高, 情绪更为欢乐, 带有舞蹈性, 是歌曲的高潮。教学时, 让学生听辨对比, 找到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让学生在倾听中找到这些乐句的特点和联系, 学唱歌曲时就能事半功倍。

(三) 选择聆听———突破教学难点。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 聆听往往被忽略。通常, 老师们都选择反复练唱, 男女生分组唱、小组唱、指名唱等, 殊不知事倍功半。这一现象在高年级合唱教学中尤为明显。许多老师苦恼, 分声部时同学们唱得都很好, 可合作起来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其实, 不是学生没能力唱好, 而是他们没有学会聆听。学唱过程中的聆听, 不一定是歌曲的完整聆听, 而是根据学唱需要有选择地聆听。

例如, 因某乐句的音准、节奏问题可使用乐句聆听, 可听老师或优秀同学范唱;若因歌唱方法不够正确, 可选用不同演唱方法对比聆听;因声部合作出现的问题可引导学生学习相互聆听, 即多声部聆听的方法, 学生要学会听老师的弹琴, 听对方声部演唱, 听自己声部等。这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音乐老师尤其要培养学生对多声部音乐和谐美的感受能力, 这对于开展班级合唱教学将大有帮助。歌曲《愉快的梦》具有摇篮曲的特点, 六、八拍, 速度较慢, 节奏变化不大, 表现了宁静、梦幻的意境, 两个乐段分别用两个乐句组成。第一乐段旋律较多处于中音区, 旋律进行具有下行的倾向, 使音乐显得深沉而带有神秘的意味。第二乐段进入合唱, 音响更为丰富, 旋律的进行方向转为上行, 音区移高, 产生了明亮的色彩。歌曲反映了儿童对新奇、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歌曲《手拉手, 地球村》, 歌曲为四三拍, 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短促、跳跃的旋律和第三乐段舒展、优美的旋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动地表现出少年儿童保护家园, 建设家园, 要把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打扮得更加美丽漂亮的可爱形象。在教学这些歌曲时, 请学生注意倾听歌曲中多次出现的有特点的节奏, 能帮助他们唱准它们。

(四) 入情聆听———实现二度创作

歌曲唱对了, 稍稍有那么一点情感了, 就算完成任务了。我想, 大多数老师都是这么认为的。其实, 老师们还忘记了歌唱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即歌曲的二度创作。学唱结束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聆听录音范唱, 讨论其情感表达, 启发学生将范唱与自己演唱相比较, 听辨哪种演唱更恰当, 或者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其他表现歌曲的演唱形式, 形成独具人性的情感表达。在教唱二年级《小海军》这首歌时, 我先有感情地朗诵了歌词, 再让学生听范唱学唱歌。学完后, 要求学生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感情色彩, 分每八人为一小组, 学做小海军的形象课后, 进行自编自演。然后, 利用文娱活动课的时间进行表演比赛。最后, 评选出前三名的优胜小组。再如, 教完六年级的《手拉手, 地球村》这首歌后, 我要求学生以赞美、歌颂自己的家乡为题, 收集具有家乡风格的, 赞美自己家乡的音乐作品, 同学们相互介绍, 学习;以用《唱着跳着走近你》歌曲为蓝本, 进行简单的歌词创编, 唱唱、跳跳, 歌颂自己的家乡。学生们热情的参赛, 创造性的编排, 精彩的表演, 使歌曲演唱得更加声情并茂。所以, 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 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精彩的了。学生们能有这些创造性的想法, 归根结底来源于深入细致有效的倾听。

音乐以它独特的功能———乐曲的旋律美、词的语言美、声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艺术的节奏美来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心灵, 影响人的行为。正如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他又说:“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 不是旋律。”可以这样说, 节奏是小学唱歌、舞蹈、视唱、器乐、欣赏等多门学科的支柱。因此, 音乐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就显得更为重要, 下面再谈谈对节奏训练的几点做法。

(一) 动手制作乐器, 寻找节奏训练的新途径。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 依靠抽象思维与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 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制作乐器是一种手、脑、眼等多种器官协调参与下的活动, 可以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度, 更有利于激活创造区域,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例如, 让学生制作沙球、串铃、双响筒、圆舞板等打击乐器, 并用其为歌曲伴奏, 让学生制作的“土乐器”走上讲台、舞台。学生在练习中, “手使脑得到发展, 使它更明智, 脑又使手得到发展, 使它变成创造的工具”。同时, 学生在伴奏的过程中, 又实现了自我创新, 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二) 动脑说, 说节奏, 感悟节奏训练的乐趣。

一般人认为节奏就是拍拍打打, 其实节奏训练是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中共同培养的。朗朗上口的语言能使学生很快掌握节奏。比如低年级学生在学习x、xx、xxx、xxx、xxxx、x-等节奏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会儿能让问题迎刃而解:嗨—/小哥哥们/小弟弟们/每天放学/做游戏/轱辘轱辘锤/轱辘轱辘叉/哥哥们弟弟们/笑哈哈//

从语言的节奏入手, 辅之以拍手、跺脚等身体语言, 能够训练学生反应的灵敏度, 培养他们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能力, 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根据节奏说话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了记忆力, 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 为识谱、唱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动口唱, 唱节奏, 拓宽节奏训练的新渠道。

孩子的大脑不是需要被填充的机器, 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真正让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学习。

小学音乐课本上的节奏型较单一, 少变化, 在节奏上附上师生创作的新颖旋律进行教学, 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课堂上气氛活跃, 学生兴趣浓厚, 人人动脑创节奏、动手打节奏、动口唱填词、吹旋律, 作为主体的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在自创节奏与旋律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1.创作的节奏与旋律尽量是学生所熟知的、新颖的, 能引起大家联想与想象。附在节奏上的旋律应比较形象生动。2.注意多创作重复节奏型旋律, 适当采用某些变化节奏型旋律为宜。3.要求学生多创作节奏。如以两小节为一单位进行节奏接龙, 培养写生敏捷的反应力和集体合作能力。4.鼓励学生多听、多唱、多想、多练, 从生活中找素材,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能力, 提高学生视谱联词的能力。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 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利用各种有效途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让学生在动动、说说、唱唱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节奏训练。

摘要:在小学音乐歌曲教学的过程中, 应当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遵循先入耳, 后入心, 再动嘴的递进原创, 从小培养学生喜欢音乐, 学会欣赏音乐和与表现音乐的能力。本文谈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聆听技巧运用的几点做法。

聆听灵魂的节奏 篇2

影片在寂静浩瀚的太空中展开,航天员赖安·斯通(桑德拉·布洛克饰)和马特·科沃斯基(乔治·克鲁尼饰)在探索者号航天飞机外进行着出舱工作,航天经验丰富的马特惬意地享受着他的最后一次太空之旅,而航天新手斯通则显得有些吃力。就是这么一次常规的太空作业,却暗藏着巨大的危险。一颗废弃的人造卫星被人为拆除时产生了大量尖锐的碎片,超速在太空飘浮,最终不幸与探险者号相撞。生死关头,马特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将斯通救回飞船。然而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飞船遭遇毁灭性撞击,破败不堪。危难之际,斯通只有借助中国天宫号和神舟才能回到地球。然而求生的路总不好走,斯通能在遭遇了重重难关后实现自我救赎么?重回家园真的可以么?等待斯通的将是更加严峻的生死考验。影片的情节看似简单,甚至不具备那种吸引观众的九曲回肠,然而却引起了如此强烈的反响,可见它的成功还是自有妙处。我们将逐一展开叙述。

影片背景的新颖:中国航天事业的异军突起

这部影片之所以吸引人,部分在于其引入了诸多中国因素。作为一部好莱坞大片,其导演阿方索·卡隆也是一名墨西哥人,但是在影片中却多次出现了中国因素——天宫一号,神舟,中国空间站,弥勒佛,乒乓球等等,甚至男女主人公把最后生存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找到中国的天宫上面。

回顾近年来好莱坞大片,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元素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其影片中。如果说之前的影片中植入更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如功夫、中医等)的话,《地心引力》则是在西方一直引以为豪的航天科技领域向中国科技致敬了。这说明,无论是中国的传统精粹,还是现代科技,都成为西方无法漠视的存在。

近年来,中国航天科技异军突起: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发射成功;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搭载两名男航天员和一名女航天员与天宫一号进行成功对接;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发射升空,12月14日中国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至此,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设计、制造、发射和维护空间站并探测月球的国家。中国在太空领域的斐然成就,不得不让世界瞩目。正是如此鲜明的事实,使中国科技成为阿方索新片中独特的背景。当被问及为何插入中国元素作为影片部分素材时,导演阿方索甚至毫不犹豫地回答:“这不是刻意的,是避免不了的,难道还有其他选择吗?”而影片中的天宫一号也完全参照了天宫一号的2014年预测版模型。

可以说,《地心引力》的成功,中国元素功不可没。如果说影片中的中国元素让国外观众产生的是惊奇和赞叹,让国内观众产生的则是自豪与自信。无论哪种表现,都促使人们进影院一睹为快。

制作工艺上的精湛绚丽和艺术上的超拔脱俗

不得不说,在宇宙题材的电影中,《地心引力》的制作工艺精湛绝伦。这主要体现在其特效上,其特技效果令人叹服,堪称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影片中充其量只有两个主人公,整场90分钟的影片完全以一个浩瀚的宇宙为背景。就是这么简单,但却完全没有让观众厌烦,在结尾时甚至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其特技效果便可见一斑。

影片镜头逼真写实,不管是宇航员失重下的状态动作表现,还是空间站爆炸后飞溅的碎片都显得精确可信。而基于CGI技术的特效视觉效果呈现也堪称完美,站在外太空看地球日出,几万尺高空俯视地球全貌,场景不可谓不旖旎。尤其是在影院中观看IMAX 3D效果时,观众完全是处于宇宙的一角在欣赏一场人类和宇宙的搏斗,这样的视觉冲击,怎能不让影片赚足眼球。

而在艺术上,影片更别出心裁。尽管影片中到处是奢华的特技,但导演最终的触角却指向了人内在的、宁静而坚韧的心灵。所以,影片尽管绚丽,却无嘈杂。近年来,几乎已经见不到类似《海洋天堂》《海上钢琴师》等深入人心灵的影片。《地心引力》的出现,无疑是一片清泉,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孤独的内心。导演阿方索的聪明之处,就是用绚丽的特技营造一种磅礴大气却不失淡然宁静的氛围。的确,这算是我欣赏到的情节较简单的电影,但在简单下面却有着暗流涌动的韵味。女主人公斯通独身一人撑起了整场电影,但丝毫不显落寞,反而将影片所需要的孤单感、渺茫感刻画得淋漓尽致,甚至使观众觉得,倘若横空再出现个谁,真是毁了这一片清泉。正是这种在极端环境下迸发的人性光辉和生命力,才使得影片超拔脱俗。它击中了人类潜藏的欲望和激情,以至于人们看了一遍又一遍,反复咀嚼着发自心灵深处的共鸣。

思想内涵的深邃

如果说特技、形式、题材在影片成功上起到作用,那么影片中所反映的深层人生观无疑荡漾了人们早已平静的内心。

首先给我们的感觉是:人之于宇宙,太渺小。影片把浩大的外太空放入画面,而主人公可以做的只是飘荡。当斯通亲眼见到自己太空站的同伴一一死去;当其目送最后的同伴马特为救自己,毅然飘向宇宙深处;当其拼命挣扎于残破的飞船外;当其独身蜷缩飘荡在空间站内;当其自救无望,含泪望向一片幽蓝深邃;当其经历所有,身心崩溃,坦然放弃生命时,观众已经无法直视画面。那种人的脆弱与无能为力,一无所有的孤独感和挫败感阵阵袭来。斯通遭遇了所有可能遇到的厄运,到最后,只能落泪。

但同时我们也会感觉到:人之于宇宙又足够伟大。当斯通、马特遭遇不幸,马特依然以幽默的态度泰然处之,并幽默地询问其是否破了纪录;当斯通历经所有的苦难,在死亡比存活更幸福的时候选择生存;当斯通挣扎从海中爬出,第一件事就是抓一把沙土贴近胸口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和乐观不知挑动了多少观众的心弦。

确实,人类会孤独,会受伤,会绝望,会一无所有、无能为力。但人类还有信念,有坚持,有希望,有对生的渴望和美好的向往。看完影片,我不禁会想,我们甚至不用同情斯通,因为她是无法被战胜的,这才是最后的英雄。

最后,我们能感觉到的是,影片向坚强而独立的女性表达了敬意。影片虽然有乔治·克鲁尼的加盟,但女性人物斯通是名副其实的独挑大梁者。而独立和坚强的女英雄的诞生是有一个过程的。斯通在三次拯救行动中锻造了自己。第一次是在出事后不久,斯通因为缺氧渐渐陷入意志力短缺的状态中,马特为了使她保持清醒,不断跟她谈论女儿,以此激励斯通的求生欲望,并最终帮助她爬进了飞行器,从失氧边缘挽救了她。第二次拯救发生在斯通驾驶俄罗斯飞行器寻找中国空间站的过程当中,因为是新手,完全不懂飞行器操作的斯通一度想放弃生命,或许比黑暗更让人害怕的是绝望跟孤独。于是,阿方索给丧失求生欲望的斯通一个幻想中的马特,似乎是女性角色自身的柔弱性,需要一个中介,一根稻草,才能实现她们的觉醒和独立,马特就是这样的一根稻草,他的影像激起了斯通的求生欲望。而第三次拯救则是由斯通自己完成的。她成功登上中国天宫一号,顺利借由中国飞行器回到地面。这样,斯通就完成了从等待救赎到自我救赎的转变。这也是女性人物最终的涅槃重生。美国电影中,女性角色习惯了是一种从属,她们当惯了爱神与美神,灰姑娘,女强人……而这一次的斯通形象,可以说是一种颠覆,她是平凡的,脆弱的,拥有一个女性该有的柔软与真实,在这样的基础上,她的蜕变与成长,真正实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价值的独立。

在影片结尾,斯通爬上岸重新找到地心引力后, 因为不适应而踉跄在泥地上行走的样子,像极了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这是她的新生。那一幕,斯通踉跄爬起,镜头仰视着站立的斯通,那俨然是一座丰碑。

无论如何,影片《地心引力》成功了,票房口碑双丰收。可以说,这是电影史又一个时代的开端,它引领一个潮流,也塑造了一种人生态度。洗尽铅华后的淡然与宁静是动人的,不妨就让我们细细去体验那绮丽之后的归真。

聆听灵魂的节奏 篇3

诗人夏红雪,是我们竹林文苑的成员。认识她,是在两年之前,那是我第一次到竹林文苑有事,主编路宝莲女士递给我一张报纸,我一看,是一张散发着油墨馨香的小报,我是文学发烧友,当然很高兴,贪婪的阅读起来,其中西安诗人韩一平的《苦丁茶》吸引了我,还有一篇散文,名叫《心中的水域》,作者署名夏红雪,我被诗歌的深刻的哲理所打动,更为散文的空灵的已经所感染,于是我禁不住写了《竹林文苑印象记》,对这两篇文章谈了自己粗浅的看法和感受,可是却没有见过夏红雪本人,实为遗憾。

后来终于有机会见到了诗人。可是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个名叫夏红雪的作者,原来是一个中年女性,初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普通的且有点怯懦的女性,不太善言语,沉静而淳朴,不事张扬,说话慢声细语,走路不急不慢,很难让我把她和她的散文风格联系在一起;然而更令我惊奇的是,她不但散文写得极好,而且还是一个诗坛高手。和她相识了。自然也就增加了对她的了解,令我惊讶的是,她谈起诗歌来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地,整个人顿时焕发了激情,兴奋的脸上闪烁着激动的情绪,那种对诗歌的痴迷让我敬佩和感叹,于是我对她开始关注起来,有机会阅读了她写的诗歌,从诗歌的字里行间对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说实话,我对诗歌是外行,只能在心中暗暗敬佩她的聪慧和机敏,对她诗歌里表现出来的那种追求感到震撼和惊叹,相比之下感到自愧不如,所以从不敢对她的诗歌妄加评论。但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她竟然要求我给她的是个写点评论性的文字,语气是那样的恳切真诚,我感到自己难以胜任,但是又不愿意让她的真诚的心产生失望之情,无奈之下,只好不懂装懂,打肿脸充胖子,斗胆为她的诗歌写一些自己粗浅的见解,我深知自己的水平有限,恐怕因自己的才疏学浅玷污了诗人那些用心血和灵魂谱就的诗篇。

她很勤奋,几年下来写了几百首诗歌,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领域,我由于时间有限,匆匆浏览了她的一些作品,又在很短时间里对她的诗歌作一评价,难免挂一漏万。她的作品里,洋溢着爱家爱国爱人类的大爱,更注重于人类情感的表述,取材多样化,风格委婉细腻,用女性的眼光关注身边的生活,但是不乏还有大气之作,亦有气吞山河之悲壮;历史人物在她的笔下被赋予一种鲜活的形象,令人读了顿觉荡气回肠;比如诗人在《霸王虞姬》里写道:乌江芦苇荡面对岸边飘飘红叶、后面铁蹄卷着尘烟。虞姬,一只冻伤的鸟,残剩的只有奔波的星光与露水霸王,此时沉重和凛冽,那满腔的火焰,燃烧着大地。那株滚烫的芦苇,飘飘带来肃然的古枫。虞姬,一定要死吗?满眼含芯的虞姬,在风雨里自刎。死忘了倦容、死忘了兵器,由北往南,一群大雁飞过乌江。霸王钟馨寂灭,江水潺潺中,往事流过。霸王,双肩卸下一片夕阳,静静靠在乌江旁边的小丘。看着芦苇荡边,片片的红叶似蝴蝶在飞,霸王与虞姬该安心了……楚霸王和虞姬的故事千古流芳,也因此而产生了许多唱和之作,但是惟独红雪把一种悲壮和凄凉化作悲壮和苍凉,使得英雄人性化了,赋予了新的意义,英雄也是人,一种唯美的追求跃然纸上;那些表现亲情的作品令人感到温馨,感到人活着的意义抑或对亲人的思念和感恩,通俗易懂,发人深思;比如《奶奶》漂亮的奶奶

终究没有走完时间的手掌

你的家乡

在南方

你把微笑一生都留给北方的雪融花里

奶奶,从十八岁起

你如一飞絮

在北方的叶脉里经历种种磨砺

把自己稀疏成一棵老树

前不久

最后的几片叶子

散落我的诗笺里

奶奶

漂亮的`奶奶

在一生的丽影里

始终阻挡不了缭绕生命的云雾

你给我取名芙蓉

却始终没说出故乡的名字

但我知道

它就叫芙蓉

在你心里同样有割舍不了的血缘亲。作品一往情深的歌颂奶奶美丽的人格和人性,对他老人家一生充满了敬意和爱戴,诗人一开始就深情地写道:漂亮的奶奶,终究没有走完时间的手掌;你的家乡,在南方,你把微笑一生都留给了北方的雪和血液里……并且深情真实写出了自己乳名的来历……在你心里同样有割舍不了的血缘亲。表现出对奶奶无限的思念之情,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那些关注人类灾难的作品,无一不表现出诗人悲天悯人的善良情怀;比如《玉树的蝴蝶》,可惜那诗歌我一时难以找到,当时读到的是诗人一颗善良的心及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那些对家乡的眷恋和歌唱的作品,表现出诗人对故土的刻骨铭心的挚爱和那种渗入血液里的感人情怀,比如《渭河我的家乡》,诗人这样写道:眺望您

您在黄色的水流中

您想忘记昨日的尘沙

可这尘沙在您得胸膛磨起了血泡

在今秋的清晨

您让我无法忘记

和翻跃的沟壑

我要用我的心

来完整您的心

爱护您了

敬重您了

您内心深层也会颤

您的心也会吟唱

在清洗灵魂与躯体中

再一次让银白的水

从心房涌起

缠饶五千年的沟沟壑壑

带着我们的痴热

和您的淡泊

一起奔向远方渭河,我家乡的河。诗人那种对家乡刻骨铭心的挚爱之情流注笔端,这种情感,很难令人想象得出是一个弱女子写出来的诗句,可是恰恰就是她,用灵魂深情吟唱着家乡,把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那些描写爱情和对往日情怀的追思和感悟的抒情诗,也写得深沉而悱恻,叫人欲罢不能,掩卷沉思。比如:《悲伤和幸福一样》《男人是树女人是叶》《孤独的青春》《思念如歌》《中秋节抒怀》,把爱情的不幸和哀伤写的缠绵悱恻,委婉动人……

在读了她这些诗歌后,我重新对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生活里她是一个普通而善良的人,可是这绝掩饰不住她平日里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内在的智慧和聪颖,我被她诗歌优美的意境深深打动了,她是用生命在写诗,用灵魂在吟唱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你只有走进她的诗歌,才能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才能进一步触摸到她内心深处的丰富和善良,她是在用委婉书写着自己的豪放情怀,这也许正是诗人内心的一种追求吧!

上一篇:普通三切口下一篇:网络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