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模块五篇

2024-09-10

内容模块 篇1

吴泓老师与学生历时11年实践探索而得的“专题模块教学”28个专题———第一组为古代题材的9个专题:读《诗经》《楚辞》《世说新语》《红楼梦》;读陶潜、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王安石;第二组为中国近现代题材的9个专题:读《中国近代史》《呐喊》《彷徨》《雷雨》《边城》《呼兰河传》《围城》;读张爱玲、穆旦、中国当代诗歌;第三组是外国题材的10个专题:读《百年孤独》《等待戈多》; 读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海明威、卡夫卡、加缪、里尔克。

专题学习流程分四步:第一步在“家园网”上浏览所读专题的背景资料;第二步再读原作, 深入思考;第三步进入定题写作阶段, 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写成一篇文章, 上传至“家园网”接受大家的点评;第四步通过辩论会、朗诵会或课本剧表演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深入体验。这样的课堂模式打破了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 取而代之的是以学习课程资源、网络平台为起点;冲破了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吸收的藩篱, 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阅读、教师适时点拨。

内容模块 篇2

关键词:测量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块

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主体部分, 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课程教学内容在以教学大纲的形式被固定下来后, 通常会因授课者缺乏进行教学改革及追踪学科发展的动力, 使得教学内容沿用较长的时间。另外, 高校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大与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 使得一些新办专业在设置课程时缺乏应有的学科高度和必要的学科融合。通常只按课程名称开设课程, 而忽略了课程内容与不同专业要求的现实差异, 导致相关课程之间本应该衔接的教学内容出现断层或大范围重叠。这些制约教学内容更新的现实问题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低效利用的同时, 也使得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的需求产生脱节。

因此, 如何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 既体现学科的发展, 贯通课程大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渠道, 又优化课程之间的衔接性, 是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以测量学课程为例, 探讨非测绘类专业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要求的差异性,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内容模块为构架单元的教学模式。

一开设有测量学课程的专业分布

测量学是一些非测绘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掌握牢固的测量学原理和技术会对后期相关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 》, 以及《测绘资质分级标准 (2010年) 》对测绘相关专业人员的界定, 确定了把测量学作为主要课程的相关专业名录 (见下表) 。属于测绘类的共有5个专业, 非测绘类的有15个专业。根据专业类型又可以将这些专业分为地球勘探、建筑规划、农林、土地资源4个亚类。

二非测绘类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内容差异分析

1.非测绘类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内容现状

在综合目前国内测量学本科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并结合一些高校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现该课程教学内容基本按照如图1所示的体系进行组织。该体系主要呈现串并联相结合的课程内容组织特点。以外业测量——内业处理——最终成图为串联型主干。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构成测绘仪器操作的并联型分支。另外一个并联型分支为地形测量成果的应用以及建筑施工测量、道路工程测量等行业测量单元。该体系可以看作是一个倒立的树状结构。这个内容组织体系的主要问题是, 以地图的测绘成图过程作为主干。主干基部的测量学基础部分和主干末梢的工程应用部分被弱化。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的讲授与实践环节的训练主要集中在了主干部分。因此造成学生学完课程后, 能够利用测量仪器采集坐标数据, 但是对于一些基本概念缺乏深入了解, 对如何利用采集的数据为后期的专业课程服务认识模糊。这就割裂了专业课程体系间的有机联系, 造成后续课程中无法有效地利用测量学课程中的知识技能来解决遇到的问题。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非测绘类专业对其专业人才的测量技能要求不尽相同。而现有的测量学教材和教学大纲在编写和制定过程中, 往往是由测绘专业人士负责, 缺乏非测绘类专业负责人的参与。因此, 教学内容上不能体现各专业的诉求。这导致测量学的教学内容往往只注重其通用性, 而忽略了其专业方向性。

2.各非测绘类专业测量学教学内容侧重点分析

不同的专业类型, 在学生的测绘技能培养上, 要求是不同的。地球勘探类专业对于学生的测量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主要偏重于大地测量学这一测量学分支。因此, 教学过程中应加大测量学基础理论的学习, 特别是例如地图投影、坐标系统、误差分析等测绘基础知识。在核心内容上, 以获取地球表面点位的准确坐标为目的, 强调掌握控制测量技术以及误差控制及平差技术。

建筑规划类专业可以细分为两个部分, 即工程建筑和规划设计两个亚类。土木工程、建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工程建筑亚类。这类专业对于学生测绘技术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工程放样上。因此, 地形图的工程应用、依据施工图纸进行实地放样是测量学课程的重点。规划设计亚类的学生在掌握地形测图技术的同时应着重掌握各种专题地图的表现与综合。

农林类各专业对于学生测绘技能的要求相对比较均衡。既要有地形测图的能力, 又要求具有一定的施工放样技术。但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 测绘精度要求不像建筑类专业这么高, 而且, 土地测绘面积也只限于小区域内。因此, 对于地图投影、测量误差方面的要求较低, 教学重点应放在小区域地形图的测图和应用上。

土地资源类专业往往更加重视测绘成果的利用, 而且涉及的土地面积通常较大。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数字化测图以及地图绘制。另外, 对于地图投影与变换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要求。

三测量学课程模块化内容体系构建

把测量学作为主要课程的非测绘类专业, 对学生应掌握的测绘知识与技能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 在制定测量学教学大纲时应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偏重。基于此, 将原有倒立的树状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修正。考虑到知识体系中串联、并联相结合的特点, 构建了以知识模块为基本单元的测量学课程内容体系, 见图2。

该体系分四大模块, 包括测量学基础模块、控制测量模块、数字地形测图模块和工程测量模块。其中工程测量模块与数字地形测图模块呈并联关系, 这两个模块与控制测量模块与测量学基础模块是串联关系。在各模块中, 又分为若干呈并联、串联关系的子模块。各非测绘类专业可以根据对测绘知识技能的特殊要求在模块及子模块之间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测量学基础模块中对原有的知识进行了扩展。原有测量学教学内容中对于地图投影的介绍过于宽泛。对于地球勘探类专业和土地资源类专业来说, 这方面的基础相当重要。因此, 在这个模块中以并联的方式增加了投影基础子模块。同时根据相关专业的要求, 增加了地图表现和误差与精度两个并联子模块。

随着测绘新技术的发展, 测绘工作方式、手段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 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新技术对测绘工作带来的改变。控制测量模块中以目前主流测绘仪器为基础进行了子模块设置。相比原有教学内容, 增加了数字测绘技术的内容, 删除了陈旧的光学经纬仪、平板仪等内容。取而代之的是以全站仪、静态GPS为代表的数字化测图技术。同时根据非测绘类专业对测量技术以应用性为主的教学要求, 在进行平差计算的教学时, 强调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利用软件平差工具进行计算, 因此增加了以软件作为支撑的测量数据处理子模块。三个并联的仪器操作子模块与数据处理子模块之间形成串联关系。

由于目前数字化测图已经成为主流, 所以数字地形测图模块中, 在控制测量成果的基础上, 分别以全站仪和实时动态GPS测量技术 (RTK) 为基础形成两个并列的数字地形测量子模块。采集的空间坐标数据导入地图制作软件最终成图。因此这两个子模块与地图成图子模块形成串联关系。

对于工程模块, 根据各专业实际工作对测绘技术和成果的需求形式不同, 可区分为两个并列的子模块, 即地形图应用子模块和施工测设子模块。各子模块又由具体的工程应用组成。

四教学辅助手段的支撑作用

课程内容确定后, 还需要相应的教学辅助手段的支撑才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模式的更新, 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因此, 还需注重相应的教学配套建设。

1.课程共享建设

对于具体的非测绘类专业培养目标而言, 教学内容应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对于学生个体而言, 就业方向有着不确定性。对于后续的专业课程而言, 专业领域内碰到的实际问题, 也可能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因此简单地将测量学课程内容固定下来, 使之只应用于某一专业, 形成不具有开放性的、封闭的教学体系, 同样不利于人才培养。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形成人才培养过程中共性与个性培养的均衡, 共享型课程的建设是有效的手段。将测量学各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方式固定下来, 并通过互联网共享, 可以保证学生在课堂外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其他模块的学习。

2.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工作开展的依据, 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因此, 教材建设是最重要的教学改革内容。现有的非测绘类专业的测量学教材, 在深度和广度上与模块化的课程内容存在一定差距。因此, 需要重视新教材的编写工作。应考虑到由于各非测绘类专业学生在前期课程设置上的差异, 按照模块化的结构体系进行编写, 使测量学教材适合于各专业使用。内容上要注重知识更新, 剔除陈旧的知识, 加入现代先进的测绘技术与方法。与理论教材相配套的实验实习教材也需要同步更新。

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测量学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特点。测量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具有利用测量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所进行的实习实训必须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测绘工作实习实训场所一般都要求有较大的面积和复杂的地形地物特征。目前, 很多高校都把校园作为测绘实习实训场所。这样远不能达到测量学实践教学的要求。因此, 可以考虑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 通过与企业联系, 设置校外实习基地, 把实际的测绘工程项目作为培养锻炼学生的手段。一方面可以解决实习实训场所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真正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同时, 也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徐金鸿、邓明镜、刘国栋等.《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测绘科学, 2010 (S1) :239~240

[2]石雪冬、黄杨.基于注册测绘师制度的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测绘通报, 2013 (7) :109~111

[3]沈骅.应用型大学测量学教学方法改革[J].山西建筑, 2012 (20) :272~274

[4]汪祖民.对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测绘通报, 2002 (8) :59~60、65

[5]黄维章.测量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J].山西建筑, 2008 (29) :231~232

[6]王广军、高荣久.新技术条件下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研究[J].矿山测量, 2007 (3) :80~82

思政《基础》课教材内容模块剖析 篇3

关键词:《基础》课;教材内容模块;两篇三段式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建设内容的先驱是教材内容模块研究与成型。其模块分割的基础是教材内容的知识结构、逻辑结构、教学指导思想的适用、教学方法的选用和教材内容的分块属性,结合教材内容的众多因素及教学对象来对它分段划块,形成教材内容模块的科学体系和链状结构。本文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1]基础上,拟从教材内容、内涵分析、划块、成链、成型,以达到科学分析教材内容的目的,使教学实效性得以充分利用。

一、《基础》课教材内容分析

《基础》[2]课教材的全部内容贯穿着大学生人生与人生新阶段、历史使命、新的境界、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做忠诚的爱国者,领悟与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通过以上内容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观;把遵守社会道德、社会公德与维护公共秩序,培养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及树立家庭美德连成一体,通过道德行为规范与道德法律规范的教育来规范学生的道德意识观和道德法制观;在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基础上,把法律意识、法治精神、社会主义的法治观和国家安全意识观作为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的法律修养内容,并通过宪法、刑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及程序法等教育内容来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观。《基础》课内容体现了“思想意识”和“规范行为”为一体的科学内涵结构,并把思想道德、道德法律、法律道德的内容形成了科学知识结构的链状体。课程内容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以科学发展观和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与实际做指导,科学地对教材内容模块分割切块是教学理论改革研究的源头,使法律修养和道德修养根植于学生的角色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之中。

二、《基础》课教学内容模块逻辑结构分割与成链

本课程绪论、第一章至第六章,它是以人生新阶段、人生价值、道德修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为内容组合,属于“思想意识”领域内容范畴,则可把它称之为“思想意识篇(或上篇)”;第七章至第八章,以法律意识、法律运行和法律遵守为内容组合,属于“规范行为”规则的内容,即称为“规范行为篇(或下篇)”。从本教材第五、六章的内容看:它是从道德规范向法律规范的“过渡”,并又有机巧妙连接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将本课程内容进行分段,即:绪论、第一章至第四章为“思想道德”段,第五、六章为“道德法律”段,第七、八章为“法律道德”段。因此,《基础》课教学内容结构简言之“两篇三段式”。通过“两篇三段式”的分割,又使“思想道德”、“道德法律”、“法律道德”成为逻辑结构严谨的科学模块知识链,为建立教学指导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基础》课教学内容成型“两篇三段式”

据近两年来《基础》课教学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我们将《基础》课程分为“两篇三段式”的模块结构,即教材中的“绪论”和第一章至第六章为“思想意识篇”(上篇)。第七、八章为“规范行为篇”(下篇);其“思想意识篇”的知识结构是:从绪论到第四章内容为:大学生新阶段新理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等,均属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根植的内容,为“思想道德素质”形式的知识结构段(即第一段);第五、六章内容为:社会公德、公共秩序、职业精神、家庭美德等,体现思想意识观与规范行为观的对接内容,把上下两篇有机巧妙连接,从知识的逻辑结构上看,形成了《基础》课内容的“过渡段”(即第二段);第七、八章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规范公民行为,是《基础》课内容的第三段。这样就完整地揭示了《基础》课内容体系主线,即大学生的人生新阶段、人生价值、道德观念、道德法律和法律道德的体系。形成了“两篇三段式”内容模块结构。

四、结论

《基础》课是一门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课程。通过对《基础》课教学内容的科学剖析,目的是使思政课教师深刻理解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层次涵义,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范立仁.管理学家[J].2010,(6):210.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详细内容 篇4

人力资源管理分六大模块:

1、人力资源规划;

2、招聘与配置;

3、培训与开发;

4、绩效管理;

5、薪酬福利管理;

6、劳动关系管理。

一、人力资源规划:是使企业稳定的拥有一定质量的和必要数量的人力,以实现包括个人利益在内的该组织目标而拟订的一套措施,从而求得人员需求量和人员拥有量之间在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匹配。其中: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

1、得到和保持一定数量具备特定技能、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人员。

2、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

3、能够预测企业组织中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不足。

4、建设一支训练有素,运作灵活的劳动力队伍,增强企业适应未知环境的能力。

5、减少企业在关键技术环节对外部招聘的依赖性。

◆人力资源的核查:是指核查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状况。

◆人力资源信息包括:个人自然情况、录用资料、教育资料、工资资料、工作执行评价、工作经历、服务与离职资料、工作态度、工作或职务的历史资料等。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有:直觉预测方法(定性预测)和数学预测方法(定量预测)。

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又叫职务分析、岗位分析,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常规性技术,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分析是借助于一定的分析手段,确定工作的性质、结构、要求等基本因素的活动。

◆工作分析的作用:

1、选拔和任用合格人员。制定有效的人事预测方案和人事计划。

3、设计积极的人员培训和开发方案。

4、提供考核、升职和作业标准。

5、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

6、建立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和报酬制度。

7、改善工作设计和环境。

8、加强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工作分析的程序:准备阶段、计划阶段、分析阶段、描述阶段、运用阶段、运行控制

◆工作分析的信息包括:

1、工作名称

2、员数目

3、工作单位

4、职责

5、工作知识

6、智力要求

7、熟练及精确度

8、经验

9、教育与训练

10、身体要求

11、工作环境

12、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13、工作时间与轮班

14、工作人员特性

15、选任方法

◆工作分析所获信息的整理方式有:

1、文字说明

2、工作列表及问卷

3、活动分析

4、决定因素法

二、员工招聘与配置

员工招聘:按照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要求把优秀、合适的人招聘进企业,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其中:

◆常用的招聘方法有:招聘面试情景模拟、心理测试、劳动技能测试

◆员工招聘中必须符合的要求:

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本国利益

2、公平原则

3、在招聘中应坚持平等就业。4要确保录用人员的质量,5、要根据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需要和职务说明书中应职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开展招聘工作。

6、努力降低招聘成本,注意提高招聘的工作效率。

◆招聘成本包括:新聘成本;重置费用;机会成本。

◆人员调配措施:

1、根据企业内外人力资源供求状况的调配措施。2进行人才梯队建设。

3、从企业内部优先调配的人事政策。

4、实行公开竞争的人事政策。

◆人力需求诊断的步骤:

1、由公司统一的人力资源规划。或由各部门根据长期或短期的实际工作需要,提出人力需求。

2、由人力需求部门填写“人员需求表”。

3、人力资源部审核。

◆人员需求表包括:

1、所需人员的部门、职位;

2、工作内容、责任、权限;

3、所需人数以及何种录用方式;

4、人员基本情况(年龄性别);

5、要求的学历、经验;

6、希望的技能、专长;

7、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制定招聘计划的内容:

1、录用人数以及达到规定录用率所需要的人员。

2、从候选人应聘到雇用之间的时间间隔。

3、录用基准。

4、录用来源。

5、招聘录用成本计算。

◆招聘录用成本计算:

1、人事费用,2、业务费用。

3、企业一般管理费。

◆招聘方法的分类:

1、委托各种劳动就业机构

2、自行招聘录用

◆招聘测试与面试的过程:

1、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测验。

2、最后确定参加面试的人选,发布面试通知和进行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3、面试过程的实施。

4、分析和评价面试结果。

5、确定人员录用的最后结果,如有必要进行体检。

6、面试结果的反馈。

7、面试资料存档备案。

录用人员岗前培训的内容:

1、熟悉工作内容、性质、责任、权限、利益、规范。

2、了解企业文化、政策及规章制度。

3、熟悉企业环境、岗位环境、人事环境。

4、熟悉、掌握工作流程、技能。

三、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从内涵上说就是对人及其工作状况进行评价,对人的工作结果,通过评价体现人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或贡献程度。从外延上来讲,就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对日常工作中的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其中:

◆绩效考评意义:

1、从企业经营目标出发进行评价,并使评价和评价之后的人事待遇管理有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作为人事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运用一套系统的制度性规范、程序和方法进行评价。

3、对组织成员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以事实为依据的评价。

.◆绩效考评目的:

1、考核员工工作绩效。

2、建立公司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程序和方法。

3、达成公司全体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对绩效考评的认同、理解和操作的熟知。

4、绩效考评制度的促进。

5、公司整体工作绩效的改进和提升。

◆绩效考评的作用:

一、对公司来说1,、绩效改进。

2、员工培训。

3、激励。

4、人事调整。

5、薪酬调整。

6、将工作成果与目标比较,考察员工工作绩效如何。

7、员工之间的绩效比较。

◆对主管来说

1、帮助下属建立职业工作关系。

2、借以阐述主管对下属的期望。

3、了解下属对其职责与目标任务的看法。4取得下属对主管对公司的看法和建议。

5、提供主管向下属解释薪酬处理等人事决策的机会。

6、共同探讨员工的培训和开发的需求及行动计划。

◆对于员工来说

1、加深了解自己的职责和目标。

2、成就和能力获得上司的赏识。

3、获得说明困难和解释误会的机会。

4、了解与自己有关的各项政策的推行情况。

5、了解自己的发展前程。

6、在对自己有影响的工作评估过程中获得参与感。

◆绩效考评种类:

1、考核

2、平时考核

3、专项考核

◆绩效考评工作程序分为:封闭式考评和开放式考评

◆短期绩效考评效果评估的主要指标有:

1、考核完成率

2、考核面谈所确定的行动方案

3、考核结果的书面报告的质量

4、上级和员工对考核的态度以及对所起作用的认识。5公平性。

◆长期效果的评估的主要指标:

1、组织的绩效

2、员工的素质

3、员工的离职率

4、员工对企业认同率的增加。

◆给予员工考核反馈的注意事项:

1、试探性的2、乐于倾听

3、具体化

4、尊重下级

5、全面地反馈

6、建设性的7、不要过多地强调员工的缺点。

四、培训与开发

培训与开发:组织通过学习、训导的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和潜能发挥,最大限度的使员工的个人素质与工作需求相匹配,进行促进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的提高。其中:

◆培训的定义:培训是给新员工或现有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

◆开发的定义:开发主要是指管理开发,指一切通过传授知识、转变观念或提高技能来改善当前或未来管理工作绩效的活动。

◆培训与开发的主要目的:

1、提高工作绩效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2、增强组织或个人的应变和适应能力。

3、提高和增强组织企业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和归属。

◆企业培训与开发工作的特性:

1、培训的经常性

2、培训的超前性

3、培训效果的后延性

◆培训需求分析: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包括:

1、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2、组织的效率分析

3、组织文化的分析

◆人员培训需求分析包括:

1、人员的能力、素质和技能分析

2、针对工作绩效的评价

培训的方法:

1、讲授法

2、操作示范法

3、案例研讨法等

五、薪酬福利管理

薪酬的定义:是指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各种货币与实物报酬的总和。其中:

◆薪酬福利制度制订的步骤:

1、制定薪酬策略

2、工作分析

3、薪酬调查

4、薪酬结构设计

5、薪酬分级和定薪

6、薪酬制度的控制和管理

◆薪酬结构的定义:是指一个企业的组织机构中各项职位相对价值及其对应的实付薪酬间保持着什么样的关系。

◆影响薪酬设定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1、企业的经营性质与内容

2、企业的组织文化

3、企业的支付能力

4、员工岗位。

二、外部因素

1、社会意识

2、当地生活水平

3、国家政策法规

4、人力资源市场状况。

◆岗位评价:岗位评价是一种系统地评议每一岗位在单位内部工资结构中所占地位的方法手段。◆岗位评价的原则:

1、系统原则

2、实用性原则

3、标准化原则

4、能级对应原则

5、优化原则,◆岗位评价五要素:

1、劳动责任

2、劳动技能

3、劳动心理

4、劳动强度

5、劳动环境

◆岗位评价的指标及其分类:岗位评价共分24个指标,按照指标的性质和评价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1、评定指标,即劳动技能和劳动责任及劳动心理工14个指标

2、测定指标,即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共10个指标。

◆岗位评价的方法主要有:

1、排列法

2、分类法

3、评分法

4、因素比较法

◆岗位评价标准的定义:是指有关部门对岗位评价的方法、指标及指标体系等方面所作的统一规定。

6、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其中: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无效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以及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属无效的劳动合同。

◆试用期的定义: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互相了解、选择而约定得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

◆劳动合同具备的条款:

1、劳动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4、劳动报酬

5、劳动纪律

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期限的分类: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劳动合同的变更: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由于情况发生变化,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对劳动合同部分条款进行修改、补充。未变更部分继续有效。

◆劳动合同的终止的定义:劳动合同期满或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终止。

◆劳动合同的续订: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续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中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集体合同的定义:集体合同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等问题,经协商谈判订立的书面协议。

◆集体合同的内容:

1、劳动条件标准规范部分。

2、过渡性规定。

3、集体合同文本本身的规定。

◆集体合同生效: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劳动合同文本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生效。◆集体合同争议:因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自行协商解决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书面提出协商处理申请;未提出申请的,劳动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视情况进行协调处理。

◆劳动争议的定义: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行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劳动争议的范围:

1、因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放声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社会保险和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而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本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之间、个体工商户与帮工、学徒之间发生的争议。

5、法律法规规定的应依照《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有: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劳动仲裁委员会

3、人民法院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在本单位内部设立的机构,是专门处理与本单位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的群众性组织。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成:

1、职工代表

2、用人单位代表

3、用人单位工会代表。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

内容模块 篇5

高中音乐创作模块相对于其它的教学模块来讲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模块,对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对音乐教师的职业要求也就更要高一些。在这个模块既要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歌曲创作的专业理论水平,还要通过这些理论联系高中音乐课与高中学生的特点

选择学习音乐创作的学生多为音乐创作爱好者,甚至包括准备从事专业音乐创作的人。所以,音乐创作课必须要学习一定的音乐创作知识并掌握一些音乐创作的基本技能,这是高中音乐创作模块的教学重点。

创作模块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打破作曲神秘感,相信自己的创造力。同时,又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歌曲创作知识和技能。

歌曲创作教学的一般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一是创作准备,教师出示歌词或给定情绪,学生在朗读歌词或思考情绪的基础上讨论用怎样的节奏、节拍较合适。如热烈的情绪、欢乐的情景常在较密集的节奏中体现;悲哀、忧伤的情绪和优美、宁静的意境常在较宽松的节奏中体现等。在学生形成一定想法后,教师可有意识设计一些与给定歌词或情绪相关的节奏填空、节奏模仿、旋律接龙、旋律填空、发展旋律等练习。二是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自己对歌词或情绪的理解创作旋律,最好是边唱边记谱,或是边奏边记谱。三是创作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建设性评价,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四是创作表现,由学生演唱或演奏自己的作品,也可选用某个或某组创作得较好的作品进行集体表现。

上一篇:老师也迟到下一篇:采购管理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