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情同期七篇

2024-09-10

发情同期 篇1

一、阴道海绵栓处理法

羊实用型阴道海绵拴, 是以孕酮为主的羊同期发情制剂。使用方法易行, 效果可靠, 成本低廉, 是目前国内较为理想的实用型制剂。

在海绵栓上涂抹专用的润滑药膏, 用海绵栓放置器将其放入母羊阴道深部, 海绵栓上的尼龙牵引线在阴道外留3~4厘米长, 剪去多余的部分。牵引线不可留得过短, 以防缩入阴道, 造成去栓困难。并应注意使牵引线断端弯曲向下, 以防断端刺激母羊尾部内侧, 引起母羊不适, 在放置阴道海绵栓的同时, 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毫克, 可提高诱导发情效果。阴道栓在阴道内放置9~12天后, 用止血钳夹住阴道外的牵引线轻轻夹出。如果牵引线拉断或牵引线缩入阴道内, 要用开膣器打开阴道后取出。撤出阴道海绵栓后2~3天内即可发情, 有效率达90%以上。但此法在发情季节初期, 效果稍差。如果在撤除海绵栓的同时, 配合注射FSH (促卵泡素) 25~30IU, 可提高同期发情效果和双羔率, 但剂量不可大于30IU, 否则可引起反应。泌乳羊由于血中促乳素水平较高, 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在使用海绵栓诱导发情时可配合注射溴隐停2毫克 (溶于4毫升75%乙醇溶液中, 分2次注射, 间隔12小时) , 以抑制促乳素分泌, 促进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二、前列腺素处理法

前列腺素具有溶解黄体的作用, 对于卵巢上存在功能黄体的母羊, 注射前列腺素后, 黄体溶解, 黄体分泌的孕酮对卵泡的抑制作用消除, 卵巢上的卵泡就会发育成熟, 并使母羊发情, 但对卵巢上无黄体的母羊无效。妊娠母羊注射前列素后可引起流产。

全群母羊第1次全部注射15-甲基-前列腺素1.2毫克, 卵巢上有黄体的母羊, 在注射后的72~90小时内发情, 发情后即可输精。对第1次注射无反应的羊, 10天后第2次注射。在此期间, 这些母羊可能由于自然发情卵巢上形成黄体, 从而对第2次注射产生反应。本法的优点是方便, 缺点一是处理费用高, 二是对卵巢上无黄体的母羊不起作用, 三是在非发情季节无效, 四是妊娠母羊误用后可引起流产。

三、药管埋植法

在繁殖季节, 给羊耳皮下埋植孕激素药管6~9天, 再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10IU/千克, 72小时内母羊的同期发情率达80%以上, 并可提高产羔率。

四、口服法

发情同期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犬

试验犬为1~2岁、5 kg 左右的杂种小型未孕母犬, 引进后隔离饲养1个月, B超检查生殖系统无异常, 临床检查健康。

1.2 药品及试剂

激素:孕酮、氯前列醇钠、雌二醇 (均产自宁波第二激素厂) 。

试剂:生理盐水、甲醇、伊红染液等。

1.3 犬的分组及激素处理方法

将所有试验犬分成2组, 每组6只:A组为孕酮处理组, 孕酮按体重0.1 mg/kg肌注13 d, 自第14天起每24 h肌注雌二醇 (500 μg/只) 1次, 直至出现发情症状;B组为氯前列醇钠处理组, 每只犬早晚各肌注氯前列醇钠1次, 按体重第1天50 μg/kg, 第2天100 μg/kg, 第3, 4, 5天250 μg/kg, 自第6天起每24 h肌注雌二醇 (500 μg/只) 1次, 直至出现发情症状。

以上两组试验犬用激素处理的同时密切观察, 记录其外观表现及外生殖器的变化, 并进行阴道涂片, 以阴道涂片结果作为判定发情的依据。

2 结果

2.1 试验犬出现发情症状的时间

从试验犬的外观表现来看, A组试验犬在肌注雌二醇1~2 d内相继进入发情前期, 表现为阴唇肿胀, 阴门下角悬垂有液体小滴, 阴道分泌物中带有大量血液且呈红色, 阴道黏膜水肿呈玫瑰红色, 并可见纵向皱褶, 触诊整个阴唇发硬, 个别试验犬之间相互爬跨, 但用公犬试情不接受交配。出现这种情况后1~2 d所有试验犬均进入发情期, 此时试验犬接受公犬交配, 骨盆区抬高以露出会阴区, 尾巴歪向一侧, 阴门开张, 阴道分泌物由血红色变为无色透明或淡黄色, 阴道黏膜变为淡红色或无色。

B组试验犬在肌注雌二醇后3~5 d相继进入发情前期, 从时间上来看比A组稍晚, 试验犬的表现与A组类似, 在进入发情前期后1~2 d所有试验犬进入发情期, 接受公犬交配。

A组和B组试验犬出现发情症状的时间见表1。

注:表中天数是自开始肌注雌二醇至所有试验犬出现上述现象的平均天数。

2.2 阴道涂片结果 (见表2)

注:A1~A6和B1~B6分别代表各组试验犬;+表示视野中仅有几个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表示视野中有少量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表示视野中有较多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表示视野中充满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2.3 发情率及同期发情率的统计结果 (见表3)

3 讨论

大量孕酮可以对抗雌激素的作用, 因此大剂量应用孕酮可抑制卵泡生长, 使之保持在统一的水平上;同时注射雌二醇, 卵泡在雌二醇的作用下与代谢所剩余的少量孕酮协同作用, 使卵巢和卵泡同时开始发育, 为同期发情做好准备。前列腺素可加速功能性黄体的退化, 使卵巢摆脱体内高水平孕激素的控制, 促使卵巢上的卵泡发育而发情[1]。这实际上是缩短母犬的休情期, 使母犬的发情期提早出现。

从试验犬的外观表现来看, A组6只母犬在应用雌二醇后的1~2 d内出现发情表现, 且时间相对集中, 这说明犬的同期发情率较高;B组试验犬相对A组来说, 出现发情症状较晚, 但同样取得了很好的试验效果, 发情率及同期发情率均高于相同条件下自然发情的母犬。

从阴道涂片的结果来看, 用药后两组试验犬的阴道上皮细胞均表现出明显变化, 发情前期出现明显的细胞角化现象, 以此为依据判断的结果与常规发情配种的经验是基本一致的[2]。

A组的同期发情率为75%以上, 与和占星等[3]报道的应用孕酮对羊的同期发情处理结果52.27%~100%基本一致。除去物种差异的因素, 本试验应用孕酮诱导母犬的同期发情取得了良好效果;B组在用激素处理后, 虽然也达到了较好的同期发情率, 但出现发情症状比A组稍晚, 同期发情率也稍差。鉴于犬本身对于前列腺素异常敏感, 在试验设计上虽然采用了逐渐增加用药剂量的方法, 希望能降低对试验犬的伤害, 但大部分试验犬仍然出现了呕吐、流涎、站立不稳、呼吸急促等一系列症状[4]。至于是否能避免此类药物对犬的不良影响, 还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步探索。

试验犬均为年龄相近的杂种母犬, 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 因此对于试验结果的精密性需进一步验证。同时由于受试验时间的限制, 对于犬同期发情试验的设计仅进行到发情阶段, 若想得到更加充分、准确的结果, 应该对犬的配种、受胎率和产仔率情况以及应用激素后对犬是否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等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梁小军, 张秀陶.氯前列烯醇不同处理方法对受体牛同期发情效果和黄体质量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 2002 (2) :11-12.

[2]曲萍, 刘娜, 许秋香, 等.阴道涂片法鉴定犬发情周期的临床应用[J].中国兽医杂志, 2007 (8) :66-67.

[3]和占星, 王芸, 和协超, 等.云岭黑山羊受体在夏季同期发情处理效果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 2005, 25 (1) :20-21.

奶牛的同期发情技术 篇3

一、同期发情的机理

母牛的发情周期根据卵巢的形态和机能大体可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两个阶段。卵泡期是指在周期性黄体退化继而血液中孕酮水平显著下降之后,卵巢中的卵泡迅速生长发育、成熟,进入排卵时期。而在黄体期内,由于在黄体分泌的孕酮作用下,卵泡的发育成熟受到抑制,在未受精的情况下,黄体维持一定的时间(一般是十余天)后即行退化,随后出现另一个卵泡期。由此可见,黄体期的结束是卵泡期到来的前提条件,相对高的孕酮水平可抑制发情。一旦孕酮的水平降到很低,卵泡便开始迅速生长发育。卵泡期和黄体期的更替和反复出现构成了母牛发情周期的循环。

同期发情就是通过利用激素及其类似物,有意识地干预母牛的发情过程,使母牛发情周期的进程调整到相同阶段。同期发情的效果,一方面与所用激素的种类、质量以及投药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也决定于奶牛的体况、繁殖机能和季节。同期发情处理后,有可能使乏情的奶牛出现正常的发情周期,繁殖率提高。

二、同期发情的途径

同期发情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延长黄体期,通过孕激素延长母牛的黄体作用时间而抑制卵泡的生长发育,经过一定时间后同时停药,由于卵巢失去外源性孕激素的控制,则可使卵泡同时发育,母牛同期发情;另一种途径是缩短黄体期,是通过前列腺素溶解黄体,使黄体提前摆脱体内孕激素的控制,从而使卵泡同时发育,达到同期发情排卵。

三、同期发情常用的激素

1. 抑制卵泡发育的制剂

包括孕酮、甲孕酮、甲地孕酮、氯地孕酮、醋酸氟孕酮、18-甲基炔诺酮和16-次甲基甲地孕酮等。

2. 促进黄体退化的制剂

主要是前列腺素F2α及其类似物。

3. 促进卵泡发育、排卵的制剂

包括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前两类制剂是在不同情况下分别使用;第三类制剂是为了使母牛发情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同期性,配合前两类制剂使用。

四、同期发情的方法

1. 孕激素及其类似物处理法

目前,进行奶牛同期发情较常用的孕激素及其类似物处理方法有阴道栓塞法、埋植法、口服法和注射法。

①阴道栓塞法。阴道栓塞法的优点是药效能持续地发挥作用,投药简单;缺点是容易发生药塞脱落。具体方法:将一块清洁柔软的塑料或海绵切成直径约10厘米、厚2厘米的圆饼,拴上细线,严格消毒后吸取一定量溶于植物油中的孕激素,再以长柄钳塞入母牛阴道深部子宫颈口处(将线引至阴门外),放置数天后取出,这样孕激素能不断地被阴道黏膜所吸收。孕激素参考剂量为孕酮400~1000毫克,甲孕酮120~200毫克,甲地孕酮150~200毫克,氯地孕酮60~100毫克,醋酸氟孕酮180~240毫克,18-甲基炔诺酮100~150毫克。在取塞的当天,肌内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 800~1000单位,用药后2~4天多数母牛即可发情,但第一次发情时配种受胎率很低,至第二次自然发情时配种受胎率明显提高。

孕激素的处理时间,有短期(9~12天)和长期(16~18天)两种。短期处理的同期发情率偏低,而受胎率接近或相当正常水平;长期处理的同期发情率较高,但受胎率较低。如在短期处理开始时,肌内注射3~5毫克雌二醇和50~250毫克孕酮或其他孕激素制剂,可提高发情同期化的程度。当使用硅胶环时,可在环内附一含上述量雌二醇和孕酮的胶囊,以代替注射,胶囊融化快,激素很快被组织吸收。经孕激素处理后3~4天,大多数母牛会发情排卵。

②埋植法。目前,较常用的是18-甲基炔诺酮埋植法。具体方法为:将20毫克18-甲基快诺酮装入直径2毫米、长15~18毫米且管壁有孔的细塑料管中,也可吸附于硅胶棒中或制成专用的埋植复合物,利用特制的套管针或埋植器(与埋植物相配套)埋于奶牛耳背皮下,经一定的时间(通常为12天)取出。埋植同时皮下注射3~5单位雌二醇。取管时,肌内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800~1000单位,2~4天后母牛即会发情。

③口服法。每天将一定量的孕激素均匀地拌在饲料内,连续喂数天后停喂,可在几天内使大多数母牛发情。但单个饲喂比较准确,可用于精细管理的舍饲母牛。

④注射法。每天肌内或皮下注射一定量的孕激素,经一定时期后停药,母牛即可在几天后发情。此方法剂量准确,但操作繁琐。

2. 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处理法

使用前列腺素F2α及其类似物溶解黄体,人为缩短黄体期,使孕酮水平下降,从而达到同期发情。投药方式有肌内注射和子宫内注射两种。多数母牛在处理后的2~5天发情。该方法适用于发情5~18天、卵巢上有黄体存在的母牛,无黄体者不起作用。

前列腺素F2α及其类似物的用量:国产15-甲基前列腺素F2α,子宫注入3~5毫克或肌内注射10~20毫克;国产氯前列烯醇,子宫注入0.2毫克或肌内注射0.5毫克。

在前列腺素处理的同时,配合使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或其他类似物,可使发情提前或集中,提高发情率和受胎率。

用前列腺素处理,对部分无反应的母牛可采用两次处理法,即在第一次处理后11~13天进行第二次处理。第二次处理时,所有母牛均处于黄体期,2~5天内能使母牛都发情。由于前列腺素有溶黄体作用,己怀孕母牛注射后会发生流产,故必须确认为空怀牛后方可使用。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处理结束后均要注意观察母牛的发情表现并及时输精。实践表明,处理后的第二个发情周期是自然发情,配种受胎率较高。

发情同期 篇4

同期发情技术在肉牛改良中的应用效果试验

在我国畜牧业中,牛肉产量已占世界总量的11%,位于美国和巴西之后,名列世界第三位,但因肉牛良种率低,导致出栏率低、胴体重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据统计,我国牛肉人均占有量仅4.3 kg,仅占肉类消费量的10%,不及世界人均消费量(10 kg)的1/2.

作 者:张建中 傅春泉 戴美艳  作者单位:张建中,戴美艳(金华市婺城区畜牧兽医局,浙江金华,321000)

傅春泉(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刊 名:浙江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ZHEJIANG JOURNAL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 34(2) 分类号:S823.3 关键词: 

发情同期 篇5

随着肉羊产业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 规模化养殖已经成为肉羊业的主体趋势。由于绵羊为短日照季节性发情动物, 多数每年仅产一胎, 即便是高繁殖力的小尾寒羊也存在着季节性发情率不均衡的现象[2], 因此, 繁殖效率是决定养羊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继续沿用传统的繁殖方式, 无法提升肉羊的繁殖效率和规模化舍饲养殖的经济效益。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绵羊的同期发情技术建立以来, 该技术已经成为成型的实用技术, 在提高绵羊胎产羔数、缩短繁殖饲养间隔、最大幅度地提高羊只年产羔数量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已经成为养羊生产中一项重要的实用技术[3]。由于绵羊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有孕激素法和和前列腺素法, 特别是当前市场上可应用的外源性激素种类繁多, 因此, 筛选出同期发情效果显著而稳定、便于操作且成本低廉的同期发情方法已经成为肉羊实际生产当中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本研究以孕激素法和前列腺素法对东北细毛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以期筛选出适合于东北农牧交错区肉羊生产使用的最佳同期发情处理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试验动物

2015年9月在吉林省松原市红星牧场, 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繁殖机能正常的经产东北细毛羊母羊285只, 随机分为3组, 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提供精液的种公羊为成年南非肉用美利奴羊。

1.1.2试验药品

国产孕酮阴道海绵栓 (含35 mg氟孕酮, 吉林农业大学自制) ;进口CIDR (Y型孕酮阴道栓, 含45 mg孕酮, 澳大利亚生产, 批号:G061045)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PMSG, 1 000 IU/瓶, 宁波第二激素厂产品, 批号:130301;氯前列烯醇 (PG, 0.2 mg/支, 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产品。批号:20141107) ;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 (LHRHA3, 20μg/支, 宁波市三生药业有限公司产品, 批号:1307021) ;长效土霉素注射液 (10 m L:土霉素100万单位, 江西省特邦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产品, 批号:20140712) 。

1.2方法

1.2.1同期发情分组及处理方法

将试验用285只东北细毛羊平均分为3个试验组, Ⅰ组 (国产孕酮阴道海绵栓+PMSG+PG法) , 在2019年9月10日早上埋植国产孕酮阴道海绵栓, 放栓当天为0 d, 第11天颈部肌肉注射孕马血清330 IU/只, 第13天早上撤栓并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1 mg/只。Ⅱ组 (CIDR+PMSG+PG) , 使用CRDI处理, 其处理方法与时间同Ⅰ组;Ⅲ组 (二次氯前列烯醇法) , 第1天注射氯前列烯醇0.1 mg/只, 10 d后第2次注射氯前列烯醇0.1 mg/只 (Ⅱ组、Ⅲ组与Ⅰ组均为同日开始试验) 。

1.2.2发情鉴定

在撤栓或第2次注射氯前列烯醇后的0~24、24~48、48~72 h采用试情公羊, 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试情, 统计12~24、24~48、48~72 h时间段发情母羊数量。

1.2.3人工授精

采集南非肉用美利奴羊种公羊新鲜精液, 3倍稀释后人工授精, 每只母羊授精2次, 每次间隔12 h。在第1次输精的同时肌肉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20μg/只。输精后17~25 d用试情公羊检查返情, 60 d用兽用B超进行妊娠诊断。统计母羊不返情率和受胎率。

1.3数据分析

发情率和产羔率利用SSCP16、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方法的东北细毛羊同期发情效果

由表1可见, 国产孕酮阴道海绵栓、进口CIDR并配合使用孕马血清2组羊, 发情集中于撤栓后的0~24 h内, 两组72 h内总发情率分别为81.05%和85.26%, 差异不显著 (P>0.05) ;而2次氯前列烯醇法处理组母羊发情则集中在24~48 h, 72 h内总发情率则为92.63%, 与Ⅰ组和Ⅱ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2.2同期发情后人工授精受胎率

由表2可见, Ⅰ组、Ⅱ组2组使用阴道海面栓处理后均检测出阴道炎, 而Ⅲ组使用氯前列烯醇处理则未出现此种情况;发情症状出现后采用鲜精人工授精, 25 d未返情率三组分别为85.71%、91.36%和87.50%;60 d受胎率分别为75.32%、83.95%和79.54%, Ⅱ组2受胎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 (P<0.05) , 但Ⅰ组与Ⅲ组间差异显著 (P<0.05) 。

注:同列标注不同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标注相同字母或未标注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下同。

2.3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3可见, Ⅱ组的成本最高, Ⅲ组成本最低且无引发阴道炎现象发生, 但使用氯前列烯醇法必须是在管理规范的、公母羊严格分群饲养的养成使用, 否则容易造成流产的风险。而Ⅰ组成本低于Ⅱ组, 虽然诱导母羊同期发情的同期发情率间无显著差异, 但受胎率间差异显著, 因此在规模化养羊生产中完全可以使用国产孕酮阴道海绵栓诱导母羊同期发情, 可降低处理费用, 但由于进口CIDR处理后的发情率及人工授精后的受胎率较高, 应为首选方法。

3讨论

发情同期 篇6

关键词:地方家兔,褪黑素,仔兔生产,同期发情,灯光调控,可行性,福建

1 前言

在福建省规模化养兔中, 仔兔生产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仔兔生产的管理是规模化养兔的重中之重。福建省养兔企业繁殖的模式一般都是, 母兔经过自然发情后, 经过公兔本交配种后产仔兔, 而这一模式的缺点是 (1) 母兔发情的时间不确定, 每天都有发情, 造成人工的大量浪费。 (2) 生产兔无法集中, 不能批量生产, 无法全进全出。 (3) 不能按生产季节需要生产出仔兔供市场需要。而福建地区有很多的地区的销售模式是售卖乳兔, 即满月兔。因此同期发情对缩短空怀时间、提高繁殖率, 以及有计划地组织畜牧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为提高规模养殖场基础母兔利用率, 降低饲养成本, 提高养殖效益, 以提高种兔繁殖效率提供依据。现代化的畜牧生产多采用周期化管理模式, 兔的周期化繁殖模式是以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为基础, 进而实现批次分娩、断奶及出栏的生产模式。其中, 同期发情处理是提高母兔繁殖性能的重要手段。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常用于对母兔的同期发情处理 (刘汉中, 2007) , 但在连续多次注射后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导致产仔率降低 (Rebollar等, 2008) 。因此, 探索其他的母兔同期发情方法势在必行。

2 发情原理

动物的发情往往表现出季节性, 与内源激素的分泌以及所分泌的激素发挥的调控作用相关。发情周期可以分为3个时期:卵泡期、发情期以及黄体期。由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 、垂体前叶 (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 、卵巢 (雌二醇和孕酮) 以及子宫[前列腺素F2α (PGF2α) ]所分泌的激素调控。上述激素通过作用于表面含有特异性受体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对发情周期进行调节。激素的分泌加上机体的代谢 (肝脏、肾脏和肺) 使得这些激素在卵泡期、发情期以及黄体期维持精准的平衡。附表将详述相关的激素及其功能。

3 同期发情的机制及方法

同期发情是家畜繁殖的一项新技术, 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剂, 人为地控制并调整母畜的发情周期, 使其在预定的时期内集中发情的方法。具有发情周期的动物同期发情处理时常用的三种方法是: (1) 抑制卵泡的发育和发情, 经过一定时期同时停药, 随之引起同期发情。 (2) 是利用前列腺素或其类似物, 使黄体溶解, 中断黄体期, 降低了孕激素水平, 从而提前进入卵泡期, 使发情提前到来。 (3) (将方法1和方法2结合。不同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案中通常会使用两种或三种上述方法以实现同期发情。第一种方法需要使用孕激素进行长时间的处理 (14d) , 对于同期发情非常有效;但是, 由于长期存在卵泡, 同期发情后的生育能力有所降低。第二种方法处理后雌性个体繁殖能力良好;但是处于发情周期的前5~6d内的雌性动物对注射PGF2α无反应, 使得同期发情处理效果有所下降。尽管雌性个体可能处于发情周期的不同阶段, 第三种方法能够带来良好的同期发情效果, 而且不会影响雌性个体的繁殖能力。尤其是在使用孕激素处理前注射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以促进优势卵泡排卵, 使新的卵泡波同步化。成功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案能同时控制优势卵泡的发育时间和黄体退化的时间。如果在发情周期中出现了黄体, 而且血液中孕激素的含量很高, 表明雌性动物的发情和排卵受到了抑制;而当黄体逐渐退化, 并且血液中孕激素的含量下降, 而雌二醇含量上升, 则表明雌性动物将重新进入发情期。孕激素与黄体产生的黄体生成素功能相似, 能够抑制发情排卵。在黄体组织不存在的情况下孕激素能够通过抑制发情和排卵延长发情前的间隔期。除去孕激素后, 黄体生成素的含量将下降, 随后雌性个体将进入发情排卵期。前列腺素是机体中大多数细胞都能合成的一种复合物, 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PGF2α是一种天然的溶黄体激素, 在同期发情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能够促进黄体的溶解。在不存在胚胎的情况下, 子宫中的PGF2α的含量会在黄体期的后期上升。黄体细胞的细胞膜表面上存在PGF2α的受体, 而且PGF2α直接抑制黄体产生黄体激素的功能已经得到了证实。此外, 前列腺素具有血管收缩活性, 能够减少黄体中的血流量。因此, PGF2α应用于同期发情处理中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促进黄体的溶解使母畜重新回到发情状态。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 RH) 是一种由下丘脑分泌的10肽, 主要功能是促进LH的释放。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够引起LH高峰的出现, 引起优势卵泡排卵并且使卵泡发育波同步, 最终实现同期发情。

4 灯光调节对机体的影响

褪黑激素 (Melatonin, MT) 是反映光照时间的一种化学物质, 同时也是调节动物季节性繁殖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内分泌激素。MT可能是光照调节动物繁殖活动的最重要的媒介。光照通过MT调节动物繁殖的过程为:光照信号通过视网膜转化为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通过松果体转化MT, MT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 RH) 的脉冲式释放, Gn RH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繁殖活动。

4.1 褪黑素及其受体的生理特点

松果腺是位于第三脑室后端的神经内分泌器官, 褪黑素是松果腺分泌的主要激素之一。松果腺曾被认为是一个退化了的器官, 没有明显的生理作用。直到1917年Mac等人从牛脑的松果体中提取一种吲哚类物质, 发现它能使蝌蚪皮肤的黑色素发生凝聚反应褪色变白而得名褪黑素, 后经Lemer分离并鉴定其化学结构为N-乙-酰-5-甲氧色胺 (N-acetyl-5-methoxytryptamine) 。

4.2 褪黑素对I-IPGA的抑制作用

褪黑素对生殖系统作用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光作用于视网膜, 然后通过视网膜一下视丘-视交叉上核, 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神经交换至颈上神经节, 其节后交感神经作用于松果体。松果体分泌褪黑素, 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HPGA) 影响生殖系统。所以, 褪黑素是光照信号与生殖系统协调关系中重要的激素信号, 光照对生殖功能的调节依靠褪黑素介导传递到HPGA调节性成熟及生殖活动。研究表明, 褪黑素对长Et照动物 (如牛、鼠类等) 生殖系统有抑制作用, 对绵羊、鹿等短日照动物表现出促进作用, 对于光不敏感动物则无作用。

4.3 褪黑素对下丘脑水平的影响

褪黑素发挥抗性腺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下丘脑, 作为性腺轴最高级神经控制中枢, 理应是褪黑素控制动物繁殖的位点, 以季节性发情的动物绵羊为例, 繁殖季节下丘脑Gn RH分泌的高频脉冲是神经内分泌导致卵巢排卵的基础性步骤, 在不同季节, 下丘脑Gn RH分泌的脉冲频率是不同的。这主要是因为日照变化引起的褪黑素分泌模式的变化, 从而导致Gn RH神经元对雌二醇的负反馈敏感性下降。在仓鼠下丘脑中央基部中, 褪黑素明显抑制地诺前列酮、前列腺素2α和血栓素B2的分泌, 在切除松果体的大鼠下丘脑视前区埋制褪黑素后, 可导致性腺萎缩, 精液量下降。下丘脑是Gn RH正常脉冲式分泌的整合单位, 其脉冲式释放是促黄体生成激素 (luteinizing hor-mone, LH) 和促卵泡生成激素 (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 的适时释放信号。褪黑素对HPGA的三个水平起抑制作用, 下丘脑是褪黑素发挥抗性腺作用的主要靶器官, 褪黑素通过抑制Gn RH的释放调节机体的生殖功能。在哺乳动物的下丘脑MT的结合位点主要分布在光信号、视网膜、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正中隆起和下丘脑前区等。

5 结论

发情同期 篇7

关键词:同期发情,氯前列烯醇,湖南水牛

近年来,湖南省常德、益阳和岳阳等地利用摩拉水牛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来杂交改良滨湖水牛,以求提高水牛养殖经济效益。但由于本地水牛母牛的持续发情时间较长,外部发情表现不明显, 以及地方的冷配员配种操作技术不熟练导致配种输精时机不当,导致水牛母牛的情期受胎率不高, 一般为40%左右。因此,基于适合湖南水牛养殖特点的基础上,为了探索出适用于滨湖水牛简便、快捷、经济、有效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以解决养殖户在母牛水正常发情周期中发情鉴定和配种输精时机判断和把握等问题,提高母水牛情期受胎率,促进湖南省水牛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本试验就氯前列烯醇(PGF2α)不同处理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

所有用于试验的母水牛为安化县农户分散饲养。白天为放养为主,夜间少量补饲玉米和干稻草。 试验牛群处理前首先进行直肠检查,确认子宫、卵巢发育正常,并询问其繁殖史,无长期不发情、不孕、习惯性流产等生殖疾病的母牛个体。

1.2时间和地点

试验时间为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试验地点为益阳安化县。

1.3药品来源

所使用的激素全部为宁波某药业公司产品。氯前列醇钠注射液,每支2m L含有效成分0.2mg。

1.4试验分组

根据药物不同处理方式、不同注射部位,试验共分为5组,记录每只牛的发情情况和妊娠情况。

处理组采用子宫灌注法,先将输精套管套入输精枪上,利用直肠把握法将输精枪头通过子宫颈口,抽出输精枪,向输精套管中注入4m L PG。对照组为肌肉注射4m L PG。处理后观察发情情况,适时输精配种。1组:一次PG肌注法;2组:一次PG宫内灌注法;3组:二次PG肌注法;4组:二次PG宫内灌注法。

1.5发情判断标准和人工授精

母水牛发情鉴定主要以母牛相互爬跨,外阴肿胀充血,阴道内粘膜充血潮红,并伴有清亮粘液流出等现象,试验用牛在激素注射后96h(4d)内表现出明显发情症状即判断为同期化发情。试验配种用精液为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生产的摩拉水牛冷冻细管精液,解冻后活力为0.3以上,一次输精量为1支(0.22~0.25m L)。采用直肠把握法子宫颈深部输精。妊娠检查在输精3个月后进行直肠把握或B超孕检。

1.6统计分析

本试验组间差异的显著性分析均采用SPSS 9.0统计软件和卡方检验(χ2)分析。

2结果

2.1PG对母水牛同期发情率及受胎率的影响

注:列内不同上标小写字母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下同。

从表1可以看出,在4种不同的氯前列醇钠 (PG) 处理方式中,灌注二次PG法同期发情率最高,为76.92%,要显著高于肌注一次PG法的55.56%和肌注二次PG法的60%(p<0.05),与灌注一次PG的同期发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受胎率方面,按发情头数计算,四个处理组在40% ~50%,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按总处理头数计算,灌注二次PG为38.46%,要显著高于肌注一次PG法的22.22%(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 (p>0.05)。

2.2不同PG处理次数对母水牛同期发情及受胎率的影响

按PG处理次数分组,一次PG处理组同期发情率为60%,二次PG同期发情率为69.56%,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一次PG处理组受胎率(分别按发情头数和处理头数计算)为41.67%和25.00%, 与二次PG处理的50.00%和34.78%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详情见表2。

2.3不同PG处理方式对母水牛同期发情及受胎率的影响

从表3看出,按PG处理方式分组,肌注PG组同期发情率为57.89%,显著低于灌注法的70.83% (p<0.05)。肌注PG组受胎率(分别按发情头数和处理头数计算)为45.45%和26.32%,与灌注PG组的47.06%和33.33%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3讨论

1966年,首次报道了前列腺素(PG)可能是导致黄体溶解的物质。PG及其高效类似物已在畜牧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其在同期发情中所起的作用机制一般认为是直接作用于黄体组织,孕酮合成受到抑制,诱发黄体细胞凋亡;或者是引起子宫组织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使子宫、卵巢等组织的毛细血管血流量下降,导致卵巢组织局部缺血,影响黄体组织正常的激素合成和分泌功能,抑制孕酮激素的合成[2]。周期黄体遭到破坏,孕酮水平下降,雌激素和FSH分泌上升,诱导母牛发情。

国内董伟和王建辰最早开始关于前列腺素诱导牛发情的效果研究和报道[3,4]。在PG处理方式和处理次数研究方面,贵州畜牧兽医研究所[5]对采用PGF1a对水牛进行臀部肌注和子宫输入两种方式处理,发情率和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GF1a一次处理法和二次处理法,发情率和受胎率差异也不显著。而何中光等(2012)采用氯前列烯醇(PGF2α) 对奶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现,PG二次处理组的发情率和受胎率显著高于一次处理组,且宫内灌注组的发情率和受胎率显著高于肌注处理组[6]。

在本试验中,肌注PG组同期发情率显著低于灌注法。肌注PG组受胎率与灌注PG组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PG通过子宫灌注方式可以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细胞组织,刺激内膜细胞分泌内源性溶黄体素,从而直接作用于卵巢和黄体。而通过肌注的PG,需要通过血液循环后才能作用于卵巢上的黄体组织,其作用的效果大打折扣[6]。因此,宫内灌注PG的溶黄体效果要好于肌注法。

一般认为,在牛同期发情处理操作中,PG只对母牛发情周期中功能性黄体有溶解功能,而对排卵前后的新生成黄体和衰退黄体组织效果不明显[6]。 因此,为了得到理想的配种效率,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对第1次处理后表现发情的母牛不予配种,经过10~11 d后,再进行第2次PG处理,这样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会有所提高。本试验中二次PG处理组的发情率虽高于一次处理组,但未到达显著差异。受胎率差异也不显著。这可能是试验动物和试验次数有限的原因。

4结论

上一篇:M-BUS总线接口下一篇:中学美术教师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