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中的理解障碍六篇

2024-05-13

英汉互译中的理解障碍 篇1

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这是英汉两种语言最重要的区别之一。英语句式结构常以SV为主干构成全句中心, 以动词为焦点控制句中各成分, 动词的形态变化, 涵盖句子的大本分结构信息、功能信息、甚至语义信息, 全句围绕SV这一中心主干进行空间搭架, 因而句子语义层次分明, 显性形态标记准确清晰, 结构严谨, 形态上自足, 可称为空间静态形结构。

汉语多个分句线性铺排句式结构充分体现了汉语重“意合”的构句特点。汉语的这类句子按时间事理、逻辑理念顺序平行铺排, 结构轻短且松散, 各分句以意相连, 形式上看不出明显的语义形态标记, 句中的各语法成分隐含在词语铺排的线性流程中, 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或承上启下, 互为呼应, 或语气连贯, 层层递进, 形成“形态上松散, 内容上完整”的格局 (申小龙《历史的反拨:中国文化语言学》, 1989年) , 其视点不是机械地固定在句子的某一点上, 而是按照逻辑事理顺序散点展开, 句子的表达功能及结构信息就蕴含在这种独特的铺排律中, 不滞于形而以意统形, 辞约义丰。汉语没有形态变化, 断句不严, 句子结构上没有焦点, 强调时间顺序和事理排列, 内容上自足, 可称为时间上动态结构。

英汉两种语言这种不同的句式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是, 在英语中, 句子的从属关系、并列关系大多用and、but、if、because、but、so that、although等连接词明确表示出来。在汉语中, 同一概念, 却可以用意合的方法, 即通过句子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表达出来。如:

The doors were opened and the audience came crowding in.

大门开了, 观众一拥而入。

The monk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not.

跑了和尚, 跑不了庙。

I'll go as soon as you come here.

你来了, 我马上就走。

Whatever you like to eat, just tell me.

想吃什么, 只管告诉我。

I can't trust him, because he is not honest.

他不诚实, 我不能信任他。

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

As long as the green mountains are there, one should not worry about the firewood.

天气寒冷, 河水都结冰了。

It was so cold that the river froze.

明天天气好, 我就去公园。

If it is fine tomorrow, I'll go to the park.

When I was reading a book, he came.

我正在看书, 他来了。

When one drinks water, one must not forget where it comes from.

饮水思源。

The task entrusted to you is heavy and your road ahead is a long one.

任重道远。

以上各例中, 英语的复句主句与从句之间是靠连词连接的, 而汉语的复句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靠意思连接的。我国著名语法家王力在其著作《中国语法理论》中谈到“汉语复合句往往是一种“意合法”, 在汉语句子里连词可用可不用。”又说:“句子里分句是靠语气联系起来的。”并举一例说明, 文学名著《红楼梦》第三十四回里, 贾宝玉对林黛玉说的一句话:“你死了, 我做和尚。”句中未加“如果”二字, 但含义却在其中了 (陈定安《翻译精要》2004年, 中国青年出版社) 。

英语和汉语都把表示“结果”的从句置于主句之后, 因此翻译这类从句时可采用“顺序”译法, 不拘泥于引导结果状语从句的连词that, so……that, 等词义, 如果一律译成“因而”、结果”、“如此……以至”等, 会使译文过于欧化, 翻译时应少用连词或省略连词。如:

The world's natural resources are being used up so rapidly that there would not be enough to provide an adequate standard of living for everyone within the next two centuries.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消耗的很快, 在未来的两个世纪内将没有足够的资源保障人们相当的生活水平。

Newton's head was usually so full of ideas that he was quite lost in thought.牛顿的头脑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想法, 他常常想问题而出神。

The sun is so much bigger than earth that it would take over a million earths to fill a ball as big as the sun.太阳比地球大多了, 得有一百多万个地球才能填满像太阳那么大的球体。

The snow fell so fast that our footsteps were covered up in a few minutes.雨下得很急, 我们留下的脚印没有几分钟就被盖住了。

由于汉语句子的意合倾向, 如果英语定语从句结构复杂, 句子较长, 从句本身独立意义较强, 译成前置定语难于安排, 会造成意思不清, 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时, 可以采取分译法, 译在主句之后, 原文中的定语从句, 译文中成为复句中的分句。有时除重复先行词的意义外, 还可加上指示代词“这”、“该”、“其”等, 或把关系代词译成人称代词“它”、“它们”等。如:

These negotiations gave birth to a joint venture, which drew on German capital and expertise and utilized the cheap labor of China.这些谈判的结果产生了一些合资企业, 这些企业利用德国的资本和技术, 使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

He managed to raise a crop of 200 miracle tomatoes that weighed up to two pounds each.他种出200个奇迹般大的西红柿, 每个中大两磅。

The volcanic eruption of Vesuvius in 79 AD killed many people in the ancient Roman cities of Herculaneum and Pompeii where we may still see some of their remains.公元79年, 维苏威火山爆发, 使古罗马的赫尔库拉内姆和庞培两个城市许多人丧命, 在那儿, 我们仍能看到其中的一些遗骸。

This is a story about a group of boys whose plane crashed on an uninhabited island.这时关于一群男孩子的故事, 他们的飞机坠毁在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岛上。

He lent me a thousand pound, which was exactly the amount I needed to solve my problem.他借给我一千英镑, 这笔钱正好解决我的问题。

Bill is a mature young man who is no longer dependent on his parents for decision.比尔已是个成熟的小伙子, 不再依赖父母替他做主。

Toward evening, we stopped at an inn, where we passed the night.傍晚, 我们投宿在一家旅店, 在那里过了夜。

The airline has a booklet, which will tell you most of the important things about a trip to Europe.这条航线备有一本小册子, 告诉你去欧洲旅行的大部分重要的事情。

Westminster Abbey, which is one of the oldest churches in Great Britain, contains the graves of many famous Englishmen.西敏寺, 大不列颠最古老的堂之一, 里面有许多英国知名人士的坟墓。

以上各句中, 汉语句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是靠意思连接的, 而英语句与句之间都少不了一个连词。英语句法结构重形合, 是明示, 所以句子各成分间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连接词语, 以表示其结构关系, 句法结构比较严密, 枝蔓横生, 互相攀附。汉语句法重意合, 是隐含, 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用意思贯穿起来, 没有一定的连接词, 因此, 结构形式比较松弛。在翻译时, 我们必须掌握这一特点, 要摆脱英语原文结构的束缚, 适当地使用意合的方法, 才能使译文达到明白晓畅, 通顺易懂的要求。了解英汉语言的表现形式的这一差别, 是至关重要的, 它是消除“翻译腔”的一个重要手段。

汉语的意合句往往需要译成英语的形合句, 否则会导致病句。如:

小国人民敢于起来斗争, 敢于拿起武器, 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 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

译文:The people of a small country can certainly defeat aggression by a big country, if only they dear to rise in struggle, dare to take up arms and grasp in their own hands the destiny of their own country.

分析:小国人民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 是以敢于拿起武器以及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为前提条件的, 所以在译文中增加了if only和and这两个连词。

又如:车辆横冲直撞, 严重地威胁着城市生活, 路上行人无不提心吊胆。

译文:The present onslaught of vehicles poses aserious threat to urban life and pedestrian peace of mind.

分析:译文中增加了并列连词and, 连接并列宾语, 但在中文里省略了。

另外, 汉语许多词语重意合, 其外形不完整, 其含意靠人们的语言习得去感悟。比如, “来料加工”、“来样加工”等都是浓缩的意合词, 应译出完整含意。如:

这个车间既做来料加工, 也做来样加工。

This workshop processes raw materials on client's demand and processes according to investor's samples as well.

但是,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英语重形合, 但又不乏意合手段。英语句子也有形形色色的意合手段。本文所说的英语的意合法并不是指英语句子结构上的意合, 而是指逻辑上含有从属关系的句式。比如:

1.形名短语

这种“形名短语”在句子中做主语时, 句子的主谓语之间常常形成“因果关系”, 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汉语的因果复句来处理译文。如:

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Because the carpet was thick,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were killed. (因为) 地毯很厚, 我走在上面一点声音也没有。

Poor acoustics spoilt the performance.=Because the acoustics was poor, the performance was spoilt.

音响效果不好, (所以) 演出大为逊色。

2.祈使句+and…

当and前为祈使句时, 则表示条件, 相当于一个ifclause, and的作用相当于therefore或as a result, 等。如:

Press the button and the machine will stop. (如果) 按动按钮, 机器就会停下来。

Come earlier and you will see him. (如果) 你早点来, 就会见到他。

3.成语

A fall in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When you have a fall into the pit, you had a gain in your wit.吃一堑, 长一智。

4.定语从句

英语中有些定语从句在形式上是定语从句, 但在作用和意义上是状语从句, 说明原因、结果、目的、假设等关系。翻译时应找出这种暗含的逻辑含义, 然后译成汉语的相应的分句。如:

Premier Chou who was busy all day long never knew what fatigue was.周总理虽然整天很忙, 却从不知疲倦。

Out teacher, who is getting old, will soon retire.我们的老师 (由于) 越来越老, 不久就要退休。

Men become desperate for work, any work, which will help them to keep alive their families.人们及其迫切地要求工作, 不管什么工作, 只要他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就行。

5.名词

若干英语名词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取代从句, 这是一种言简意赅得意合句。如:

Beggars must not be a chooser.=Since he is a beggar, he must not be a chooser.

(既然) (他是) 要饭的, 就不该挑肥拣瘦。

其实, 汉语的表达十分讲究启转承合。对照一些优秀汉译, 我们不难发现, 英语的一些意合句竟被“反其道而行之”地译成汉语的形合句。比如:

Admonish your friends in private, praise them in public.

在私下要忠告你的朋友, 而在公开场合要表扬你的朋友。

译文中增加了“而”字, 似乎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在一个复合句内部, 英语重形合, 汉语则重意合;而在两个独立句之间, 似乎汉语更重形合。英译汉时要留心意合, 以免译文呆滞死板;汉译英时要留心形合, 以免译文失去圆润与自如。

参考文献

[1]《翻译精要》陈定安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年

[2]《英汉比较与翻译》陈定安编著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年

[3]《当代翻译理论》刘宓庆著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年

英汉互译中的理解障碍 篇2

一.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

文化语境指源语所在国家或地区的风俗,习惯,时尚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历史以及潮流趋势等。由于中文与英文在背景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别,这就要求我们译者具备相当的关于源语(source language)和译语(target language)的文化知识,并在翻译过程中对这些知识加以整合利用,挑选适当的措辞将源语准确恰当地转换成译语。

如2000年专业八级语段英译汉中有这样一句话:Among prominent summer deaths,one recalls those Marilyn Monroe and James Deans,whose lives seemed equally brief and complete.[2]在这个句子中出现了两个美国人物的名字,而且从“prominent”一词可以看出,二人均是比较出名的人物,么在我们中文中就肯定有固定的或约定俗成的译法与之相对应。如果译者对美国时尚潮流文化比较熟悉,那么他就知道Marilyn Monroe是五六十年代美国的超级巨星,以其演技高超且.美丽动人而出名,但是却英年早逝。而WJames Deans是五十年代美国青少年崇拜的偶像,以反叛的风格而备受青少年青睐,却也早早丧生。如此一来,他将前者译成玛丽莲.梦露,Ⅲ将后者翻译成詹姆士.迪恩。这种译法符合中国读者对这两个人的认知水平和结构,能为我们中国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由此可知,文化背景常识在翻译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只有具备了定的文化背景常识,文化语境分析才能成为可能,从而使得我们的译文达到准确,为大众所接受的效果。(这也是学习英语的学生必修英美文学和英语国家概况的原因之一。

二.交际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

交际情景语境指的是源语是于何种交际场合,交际时间,针对何种交际对象而产生的。对交际情景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翻译的成败。同.段话语(discourse),有可能因为不同的话语参与者,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而出现不同的译法。这就要求我们译者对话与所发生的环境作充分的分析,而在分析的过程中,参与者,时间,地点等都是必须考虑到的因素,从而针对不同的交际情景语境,使用不同的措词,语态和时态。

比如在翻译“你真是个坏蛋”的过程中,我们就要考虑到话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参与者,译者所给出的翻译就有可能不同。那么如果这句话发生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它就有可能被译为“So naughty,you are.”因为父母并不可能绝对地说自己的孩子坏,而是说他淘气,不听话,有慈爱的感情在其中。而如果话语参与者是两个怒目而视的仇人,该句话就有可能译为”You evil villain.”其中不论是“evil”还是”villain”都具有贬损之意,恰恰符合仇人见面时的心理和特定的交际目的。

所以说,对交际情景语境的分析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一些正式场合,交际情景语境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社会历史背景语境(social historical context)

此处社会历史背景语境指的是源语言所在国家和地区在特定时间的特定社会历史政治形势。译者首先要了解其社会历史背景,并在翻译过程中分析揣摩原文字面意思以外的深层次意思以及思想感情,然后选择最贴近当时历史背景,最能体现当时思想感情的词或短语来表达。

如张汉熙先生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一册第五课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中有如下句子:(1) Any man or state who marches with Hitler is our foe.(2)He hopes that he may once again repeat,upon a great scale than before,that process of destroving his enemies one by one which he has so long thrived and prospered.[3]在这两个句子中,我们主要讨论march和process的译法。如果译者丝毫不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形势和希特勒这个人,那么肯定会将前者译为“前进”,而将后者译为“过程”。从字面上理解,这两种译法都不错。但是只要我们了解社会历史背景,了解希特勒乃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以及其妄图吞并世界的野心,而目了解此篇文章是一篇关于反对法西斯的演说词,我们就会将“march”译为“同流合污”,而将“process”泽为“技俩,手段”。毫无疑问,后一种译法优于前一种。尽管在字典中查不到这两种意义,但是它们贴近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符合说话者用这两个词的意图,而且没有扭曲和改变原意之嫌。同时后两种译法属于两个贬义词,能够充分展示出讲演者对希特勒的愤恨。而蕴含强烈的思想感情正是一篇演说词的生命力之所在。

因此,在从事翻译的过程中,对社会历史背景的了解和剖析有助于我们将原文译得更贴切,更符合原文的创作意图,这是一·个优秀译者所应该具备的素养。

总之,翻译是一项特殊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处理该项活动的关键就在于把握好话语实体和语境诸,要素之间的关系。译者只有充分考虑到翻译过程中的各项语境因素的作用,并对这些因素加以充分分析和理解,才能够使其译文达到与原作者的心灵契合。

摘要:不论是在英译汉还是在汉译英中,对语言的语境分析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语用学中说,没有语境就没有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英汉互译中语境分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而又分别从文化语境,社会历史背景语境,交际情景语境三个方面分别举例说明了准确的翻译离不开对语境的分析。

关键词:翻译,语境分析,文化语境,社会历史背景语境,交际情景语境

参考文献

①韩彩英.王正仁,语境差别与文献翻译中的语境补全(J),中国翻译,2000.3

②康娟,考生常见问题分析,2008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翻译指南

英汉互译中的理解障碍 篇3

【关键词】翻译 背景 障碍 差异

翻译不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容易,单凭一本词典就可以照译无误。翻译时,虽然与原文的作者相比,译者可以省却许多麻烦,把人家既成的作品拿来照译,但是在行文上,作者又可以随心所欲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写自己所熟悉的东西,而翻译者则需受原文的限制,既要有创造性,又不能自由发挥。更何况作家只需精通一种母语,而翻译者至少须掌握两种以上文字。翻译工作者只能遵循翻译工作的标准,即“忠实、通顺”,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努力寻求最恰当的表达方式。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正确地理解原文、忠实地表达原文的过程。理解与表达是翻译过程中所必经的重要的阶段。

在翻译实践中,理解是表达的前提。前苏联翻译理论家楚柯夫斯基曾指出:“科学地钻研原文,是客观上准确复制原文的一切涵义与风格特点的可靠保证。”任何一个译者在动笔翻译之前,都必须像甲虫一样“钻进去”,在原作的字里行间爬行,仔细地观察并嗅遍每一个细微末节,以做到对原文的透彻理解。

著名翻译家钱歌川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对于一种文字的了解,真是谈何容易!此种情况,不足为外人道,只要是染指过的人,没有不对翻译具有痛苦的经验的”。因为阅读者读懂一个大意就过去了。而翻译则不然,非得要把每字每句都理解透彻才能译。

例1,My uncle remembered me on my birthday.

译:我叔父记得我的生日。

例2,She is a homely woman.

译:她是一个家庭妇女。

这两个译例都犯了由于误解词义而产生的错误。例1中的remember应是make a presentto一义,而不是,所以应译为:我叔父送了我一个生日礼物。例2中的homely在英式英语中意为“家常的、朴素的”,而美语中则是“不漂亮的”意思。因此,此句若出自英国作者之手,应译为“她是一个朴素的女人”,而若出自美国作者之笔,则应译为“她是一个丑妇人”。

由此可见,对于英汉翻译来说,理解原文时必须首先理解原文的语言现象。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必须首先具有扎实的英文基础。然而仅仅理解语言本身的文字含义和句子结构是不够的。为了透彻理解原文,译者往往还得通过上下文的联系,理解原文的逻辑关系。有些英语句子,即使你对文字的含义和句子结构已经彻底了解,仍然不能决定它的意思。这就要求译者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选择该怎么翻译。例如一个英国人看到一幅画后发出感叹:

例3,What a picture!

其文字含义是简单明了的,但译者仍然需要根据上下文中对这个英国人说话时的态度的描写才能判断是译为“多美的一幅画!”还是“多糟的一幅画!”。英文里表达这个意思时可以含糊其辞,而中文却含糊不得,这就是翻译的难处。

有人也许会说,对英语的理解的确很难,但在汉译英时,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应该不会有障碍吧?诚然,我们对母语的理解是要容易得多。但由于我们读书时经常不求甚解,稍不注意就回犯理解上的错误。例如“秀才”一词,并不陌生,但你能确定其下列三个句子中的不同含义吗?

例4,他们叫他王秀才。

例5,他考上了秀才。

例6,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如果都照字面译为“excellent talent”显然不对。为使外国人容易理解,还是意译为好:

They called him Mr.Wang.

They called him Mr.Wang.

He passed the examination at the country level.

Without going out of doors the scholar knows all the wide worlds affairs.

另外,对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稍不小心也会犯理解错误。例如: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我们在翻译时如果没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对有些句子即使克服了语法和词汇障碍,也仍然不能理解其内在含义,甚至完全不知所云。比如“大跃进”对于一个只懂含义而不了解中国文化背景的“老外”来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这“使劲向前一跳”的年代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要做到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所必须克服的文化差异障碍。

英汉互译中的语义等值问题 篇4

英汉互译中的语义等值问题

文化影响着语言.不同的文化下,语言的涵义,使用的范围,影响各有不同.本文试着用奈达的等值理论从语义、逻辑、功能及风格四方面对英语同汉语互译中的等值问题进行阐述,证明作为翻译的标准和原则,等值理论是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同时,它是相对的,在翻译的时候应更注重格式及内容.

作 者:张洁楠 作者单位:南华工商学院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年,卷(期):2008“”(6)分类号:H3关键词:语义等值 逻辑 功能 格式

英汉互译中的数量词翻译 篇5

日常生活中, 我们时刻都在和“数”、“量”打交道。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派有句名言—一切都是数。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中, 数量词对于人类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数量词不仅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 而且已成为了语言中独特的部分。数量词有着独特的文化蕴含和功能, 在人类文化交流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都受到各自文化的影响, 数量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也会受到文化因素影响, 如社会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因此在英汉互译中, 数量词翻译有很大差异, 要充分考虑文化背景因素。

数量词具有两种概念—实义和虚义。因此用数量词表达的意思也可分两个方向:1、要求表达准确;2、要求表达模糊。数量词的实义就是, 无论其表示的形式如何, 其词汇意义是实在的。英语和汉语数量词的实义用法基本一致。但数量词的虚义用法相对比较复杂, 因为虚义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历史, 文化及社会风俗等。这种虚义就是数量词的语义模糊现象。汉语中, 数词具有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与量词相结合, 形成一定的结构来修饰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而英语, 数词通常直接修饰名词或通过介词的形式表现出来, 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量还可通过名词复数形式表现。

2数量词翻译的民族性和形象性

汉语国家和英语国家人民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 其对数量词模糊语义的理解和表达也不尽相同, 译者在翻译时需要遵循两个原则:1、民族性原则;2、形象性原则。所谓民族性原则是指在翻译中要尊重译文国家的语言习惯, 尽量保持数量词模糊语义的民族性。所谓形象性原则是指在翻译时应超越数量词的实指语义而悉心捕捉它与其他词结合后产生的形象含义, 根据民族文化传统和语言表达习惯, 或保留形象, 或转换成译语中具有的形象, 选择恰当词语译出。

对模糊语义数量词的翻译, 在遵循上述两个原则的基础上, 结合原文的语境、修辞形式和文体风格等语言特点, 有些数量词可以等值翻译, 而有些则不能, 或完全不用翻译。

3数量词英汉互译方法

英汉翻译可以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 在翻译过程中, 不仅存在英汉语言符号转换, 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在英汉互译上, 对数量词的翻译不能只停留于其字面含义, 必须根据其在句中起到的修辞作用和性质, 筛选最贴切的表达方法和形式来描述, 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方法。而对于数量词的翻译可以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 或几种方法相结合。

3.1等值翻译

由于在英、汉语中都存在数量词的语义模糊现象, 而且某些数量词的意义及语用功能在两种语言中也比较相似, 因此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对数量词进行等值翻译, 以真实准确再现原文特色。同时, 对含有模糊语义数量词的直译留给了译文读者极大的理解和想象空间。

1、原文: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译文:

2、原文:

3、原文:

译文:这女人用三句话就能断送两个人的性命。

3.2不等值翻译

英、汉语属于不同语系, 由于受历史, 文化等因素影响, 两种语言中数量词模糊语义的表达和理解也有所差异。因此在互译时需要对数量词进行一定改动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1.

2、

3、

兄弟的爱也抵不上我对奥菲莉亚的爱。

3.3不译出数字

英汉两种语言模糊数量词的使用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背景和特定语言表达习惯, 在英汉互译时, 如果不顾语境和表达习惯差异全盘直译可能会使译文读者无法理解。因此, 翻译时为了表意清晰, 可不按数量词所指称的数量词概念的实义翻译, 而依据它们在特定语境中的模糊语义, 译出其语用含义。由于语言不同可能采用不同方式来表达基本相同的概念, 很多情况下汉语数词所表达的意义, 英语中不使用数词也照样能说清楚, 反之亦然。

1、四分五裂fallapart

2、他消息灵通得很。他总是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Heiswell-informedandheisalwaysalleyesandears.

3、fortywinks小睡 (特指午睡)

4、I'llloveyouthreescoreandten.我会一辈子爱你。

4结语

英语和汉语由于受历史, 文化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影响, 对数量词的使用和理解也有所差异。因此, 数量词在英汉翻译中应遵循民族性和形象性原则, 依据民族文化背景和特定语言习惯, 结合语境, 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赵世开, 英汉对比语法论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包惠南.汉语数字的模糊语义与翻译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1, (7) .

[3]李琳, 数字的修辞功能及翻译.安徽大学学报, 2001, (3) .

[4]蒋林.谈英汉语文学作品中数字的翻译方法.韶关学院学报, 2003, (11) .

[5]蓝红军.英汉数字习语文化比较与翻译.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2002, (2) .

英汉互译中的理解障碍 篇6

【关键词】文化 修辞 风格 英汉互译

语言不同影响着国和国之间的深度交流,不仅阻碍着国家之间的往来和合作,还可能因语言差异而导致误会,引发冲突。所以,解决语言不同势在必行。在进行英汉互译时,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修辞和风格不同,容易出现错误的翻译现象。为此,英汉翻译者应充分认识到两种语言互译过程中的对应和不对应关系,突破互译障碍,促使交流符合本质。

一、英汉互译中文化的对应与不对应

1.英汉互译中文化的对应表现。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不能封闭,应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不仅可在本国内的传承,更是能够流传到其他国家,即使国与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也不能完全隔断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目前,汉语是世界上人数应用最多的语言,英语则是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大、最广的语言,这两种语言的使用群体都十分广泛。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和国之间的交流和往来越来越频繁,不同国度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日益紧密,这就导致汉语与英语在互译过程中,需考虑到文化层面的因素,认真对待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中的对应表现和相同性,让英汉互译实现文化的对应。

比如,任何一门语言在描述自然形态时都是站在客观角度上的,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不可能脱离自然界,违背其发展规律,这是自然界自身文化内涵的真实反映。在英汉互译自然景观时,诸如:黄山翻译为Mount Huang;The Alps翻译为阿尔卑斯山;颐和园翻译为Summer Palace;Great Lakes翻译为北美五大湖等,由于这些自然景观都是客观存在的,在互译过程中文化的对应性和统一性比较高,几乎没有干扰。同时,在英汉互译中,经常会遇到大量的自然文化景观,除自身规律形成之外,也有人文自然景观,这些属于人类的共有文化,并不是某个国家的特有文化,在文化共性上一般具有普遍意义,对应关系也较为明显。像我国的故宫、龙门石窟,国外的Eiffel Tower、Buckingham Palace等。

2.英汉互译中文化不对应表现。汉语和英语的历史形成和发展毕竟差异较大,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让语言各具特色,在互译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突破障碍,让两种语言进行绝对对应和互通,主要原因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擦愿意,导致不对应现象的出现。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文化不对应现象有多种表现,其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习惯有所不同,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代沟。像我国对红色情有独钟,在遇到喜庆之事或表达美好愿望时,一般都会选择红色。但是在英语文化背景中,红色即为red只是纯粹的一种颜色代名词,并没有其它什么特殊含义。

同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不同,在判断语言意思方面存在着不对应性。诸如,我国向来强调集体主义,注重团队协作的力量,个人主义不受推崇;但是在英语文化内涵中,强调更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力量,这一点可以从国外的影视作品中明显体现出来。这种价值观点的不同,导致英汉互译中出现不对应性。另外,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也会出现异化现象,原来的意思发生变化,这也是影响英汉互译文化不对应现象的原因。诸如:“奇葩”原意指的是美丽而奇特的花朵,经常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而在现代则比喻某人或某事物不落世俗、个性十足,或指向一些正常人行为和思维以外充满个性的行为,如果不了解汉语文化的转变很难正确翻译。所以,翻译者应置身于英语和汉语两种文化背景中,做好相互衔接的关联工作,减少误译现象的出现。

二、英汉互译中修辞的对应与不对应

1.英汉互译中修辞的对应表现。英汉互译中修辞的对应可分为多数对应与少数对应。多数对应指的是:汉语和英语语言运用到修辞大多数是相近或相通的,这样在互译过程中语言的修辞方式具有明显的对应性,通过对修辞的运用,汉语和英语的表述差别不大。比如,爱屋及乌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在翻译为英语语言时,则为:love me,love my dog,只不过将乌鸦替换为dog,但是修辞手法仍然保持着一致性,即为比喻,通过互译句子的自身结构并没有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典型性修辞多数对应现象。

在英汉互译中修辞手法少数对应问题,主要强调的是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不是绝对不对应,也不是多数对应,而是存在着少数对应关系,有着一定的相同地方,可以实现这两种语言的部分衔接,以此促使修辞在两种语言互译过程中存在对应关系。例如,金蝉脱壳指蝉脱去外壳的蜕变,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或比喻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应用。在英语电影《Escape Plan》中,翻译成汉语也叫“金蝉脱壳”,在翻译中并没有看到cicada和shell,从这两个单词的字面意思来看是“逃跑计划”。不过却能够清晰看出这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都指的是“逃跑”,从而联想到均是对比喻修辞的应用,存在着少数对应关系,其中“Escape”和“脱”是完全对应,都是“它们”的最终目的。

2.英汉互译中修辞不对应表现。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在修辞手法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隐性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在英汉整体互译中,仅仅在自身语言表达方面就极易让人产生误解。所以,在汉语和英语进行互译时,受修辞手法的影响和存在,往往会到这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出现不对应的现象,并且是绝对不影响,这样的互译显然会影响到翻译结果的准确度和正确性。毕竟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受到各自国家不同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少价值观念已经在各自语言英语者的思想意识中形成常态,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当作普遍性认知来看待,特别是汉语博大精深,在修辞方面翻译成英语较为困难,导致不对应现象的出现。

例如,在汉语知识体系中成语文化源远流长,像冰魂雪魄的含义是: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清高纯洁;火树银花中的火树是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即为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燕妒莺惭形容女子貌美如花,燕见之心生妒忌,莺对之自任惭愧;兔死狐悲,表示对同盟的死亡或不幸而感到伤心。针对这些成语中常见的比喻和拟人风格,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能够轻松理解,但是在英语翻译中难以找到具体的修辞手法和模式,如果进行直接翻译的话将会使成语丧失原味,甚至闹出笑话。而且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更是难以理解,这就是修辞不对应现象的表现。同理,一些英语中的句子或俗语也有着其自身的语言规律,在修辞手法方面如果直接翻译为汉语,同样会令人贻笑大方,严重影响翻译效果。

三、英汉互译中风格的对应与不对应

不同语言在描述过程中能够体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色彩,这是语言表现自身丰富内涵的具体形式,正是由于各种语言在具体描述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风格色彩,才导致它们的表述存在明显差异。为此,在英汉互译过程中需全方位把握汉语和英语语言的不同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紧紧抓住语言的本质和内在核心,在英汉互译中无论是对应还是不对应,都可以成为积极的翻译因素。英式幽默和中式幽默风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汉语中的幽默可能会在英语中成为忌讳,英语中的幽默同样会面临着被汉语风俗习惯所不容,这就要求在英汉互译中做好语言风格的把握工作,尽量实现对应和减少不对应现象的出现。

同时,在进行英汉互译时需以翻译内容的本意为切入点,以语言背景文化为出发点,增强中英两种不同风格文化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语言风格和文化之间的互通,进而促进互译中对应关系的实现。不过对于在探究英汉互译中遇到不对应问题时,需从两种语言的自身风格特点着手,客观看待和总结问题,让互译结果更加合理恰当。在英汉互译中风格对应的现象有很多,诸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茅塞顿开——be suddenly enlightened等。不对应现象则有:糖衣炮弹——sugar-coated bullets;唯利是图——draw water to ones mill等。只有把握好语言风格,才能提升互译工作的质量。

四、总结

当今社会经济形势下,英汉互译对两国交流和经济贸易来说十分关键。在英汉互译过程中,需了解双方国家语言的文化、修辞和风格,只有做到“知彼知己”,准确把握语言的对应和不对应,才能够进行更好的互译,翻译出来的结果才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陶然.认知隐喻与文化以及对英汉互译的解释力[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251-1255.

[2]赵觅.以英汉句法结构差异为视角浅析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J].海外英语,2016,01:138-139.

[3]毕晨慧.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的不对等问题[J].科技风,2014,22:238+247.

上一篇:密西西比河的倾诉下一篇:测定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