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设计十篇

2024-09-12

改革与设计 篇1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和近机类专业学生在学完机械设计及同类课程后所设置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也是工科院校学生第一次较全面、规范地机械设计的应用实训环节。通过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力求从课程内容上、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从设计思想上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融会贯通,协调应用;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今后专业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打下基础;使学生在设计中得到基本技能训练,如计算、绘图、使用相关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正确使用经验数据、公式,等等。

为了有效利用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各种能力,我们针对传统课程设计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具体措施如下。

一、设计任务改革

1. 设计题目改革。

将学生分组,传统的课程设计一般一个组一个设计数据,个别学生有依赖思想,不动脑筋,仿照甚至照抄别人的设计。改革后每个组设计任务不同(如有的组要求设计直齿轮传动,有的组要求设计斜齿轮传动),组内每个学生的设计数据也略有差异,这样基本上是一人一个设计题目,但组内成员设计题类似,既杜绝学生想照搬别人的思想,又利于组内讨论和学习,通过设计每个人的水平都会上一个台阶。

2. 设计内容改革。

在设计题目中添加一些限制条件,如要求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两齿轮中心距在90—130之间,在设计过程中如果学生传动比分配不好就难于达到这个要求,需返回重新设计计算强调设计过程中“三边”设计理念(即边计算,边画图,边修改),也使学生形成了优化设计方案的理念。

二、设计时间安排改革

传统的课程设计一般放在机械设计课程学完后二周进行,改革后将课程设计穿插于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项目,项目一为牛头刨床机械传动系统分析,项目二为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就穿插于项目二中教学,增加了原来课程教学中没有的电动机选择、传动方案选择、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等部分,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的结果进行带传动、齿轮传动、轴系结构等的设计。这样使学生通过设计这个主线把所学知识串起来,感受本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有机联系,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自觉地投入学习,避免过去经常出现课程设计做完了才明白机械设计学的是什么的情况,课程学习更有目的性。

三、设计内容的变化

传统的课程设计都是把一些定式的设计作为内容,如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中的减速器设计。改革后将项目一机械传动系统分析应用作为一个创新项目的辅助设计,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创造力有很大的作用。在课程设计中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内容等都可以自行选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学生设计的多功能灯罩、多用厨灶、吸尘黑板刷、玩具熊猫吐泡泡等都是非常具有创意的作品。这种与社会工作相接轨的设计模式能极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社会。

四、绘图方式改革

传统的课程设计一般采用手工绘图,而且零件图一般选用轴或齿轮类零件,改革后采用手工绘制装配草图,用CAD软件绘制正式装配图及零件图,而且零件图要求每组有一套完整的非标准件零件的零件图。对个别CAD软件应用有难度的学生也允许用手工绘图。

五、答辩方式改革

传统的做法是设计完毕后统一答辩,其弊端是要留出答辩的时间较多,另外答辩中的问题学生没弄清的答辩后可能也不会再去探究了。改革则采用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就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作为一个过程考核,这样在设计过程中老师能利用闲暇时间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生也能通过问题弄清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及必须掌握的知识,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相对比较繁杂的,通过采取以上改革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并使抄袭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同时也激励大家既进行竞争又加强合作,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模具0811班吴德春同学在设计小结中写道:“通过两周时间的课程设计,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平时课堂上教师讲的知识点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的连成‘线’,综合起来后才能将自己的减速器完整地、正确地设计出来,远比多上几节课更让我获益的多,希望今后能够多些此类型的课程,让我们所学的知识能够有一个大综合,既可以巩固知识、增长见识,更是为今后的工作进行的实战训练,同时,也让我们拾起了即将遗忘的大一的知识,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复习巩固的重要性,远比老师叮嘱几遍来得更真切实在。”模具0811班冯灵同学则说:“啊!好累!好烦!好紧张!这是我心中的感慨。每天在跟时间赛跑,与自己的耐心相对抗。我发现人的潜力是无尽的,只要你去努力,那些不可想象的事情就没有那么难了。一分付出一分收获,这两周的课程设计我过得很充实,也学了很多。”

参考文献

[1]景华荣, 杭佑庭.高职机械设计教学与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9) :43-44.

[2]刘建华, 庞姗.《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农机, 2011, (09) .

[3]张健, 起雪梅.基于加强教学环节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 (09) .

[4]何秀媛, 张健, 起雪梅.高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现代交际, 2009, (09) .

[5]郝秀红, 邱雪松, 王琼, 白文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教学研究, 2011, (03) .

改革与设计 篇2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实际需要自制和改进教具.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制作教具活动,不仅能为物理教学创设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增长了才于,提高了创造能力.

一、废物利用

“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学生在做实验时,注重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不但节约了开支,而且对开发学生智为,提高学生素质有重要作用.

1. 利用玩具汽车演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运动的相对性

在平滑玻璃板上平行放几支圆柱形铅笔,铅笔上面铺一轻薄木板,利用一辆惯性小车从木板一端起动.如图1,会发现小车前进时,木板要后退,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明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是相对的.

2. 用可乐瓶做气体膨胀做功实验

取一无色透明大可乐瓶,一个与瓶口相配的橡皮塞,一段气门芯插入瓶塞中,实验时,在瓶内滴几滴酒精,用橡皮塞塞住瓶口,使它不漏气,但塞子不宜塞得过紧,以防打气时压强讨高而瓶子爆炸,在地面上钉一木棍,将瓶子固定,如图2,最好再用一无色尼龙丝网袋套住瓶子以确保安全.用打气筒从气门芯向瓶内打气,当气压足够大时,塞子从瓶口冲出,此时瓶内充满白雾,从而说明压缩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使瓶内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瓶内部分酒精蒸气和水蒸气液化成雾状.

二、由繁化简

一项实验,使用材料越简单越好,学生越熟悉,就越想透彻地获得所验证的结果.学生实验宜简不宜繁,如改进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用一最薄的有色塑料袋,其物重几乎为0,用它代替小烧杯,实验中用它来盛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这样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溢出水重(袋重忽略不计),从而求出浸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又如,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时,由于弹簧测力计有一定的质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等于钩码的重力.实验时用钩码代替弹簧测力计,然后得出使用定滑轮的特点.(如图3)这样突出了物理现象,减少了计算过程,减化了学生思维过程.

三、提高可见度

实验应具有可见度,可见度是实验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1.

例如,用橡皮筋做分子力实验.将质量较轻的塑料板剪橡剪成半径约8 cm的圆板,用烧烫的细钉在板的中央穿一小孔,将橡筋的一端穿过小孔,并在橡皮筋的这一端系一轻小细棒,使之不会脱落,手提橡皮筋的另一端,观察此时橡皮筋的长度,再将圆板放入事先准备好的一盆水中,如图4所示用手向上提橡皮筋,橡皮筋的长度将伸长到原来的2~3倍,圆板才能被提出水面.

2. 验证分子大小:

取一只气球充满气体,过一、二天气球变瘪了.

3.

演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两个气球用力将它们压在一起,两球接触处都变瘪了.

四、增加趣味性

古有十年寒窗,今有题海无边,可知从古到今读书的艰苦,作为教师,应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努力.在物理上,最能吸引学生的莫过于做一个有趣的物理实验.在上“凸透镜”课时,我增加了一个学生实验:制作水透镜实验.将无色透明薄膜框水平放置,其上方倒入一些清晰干净的水,水压薄膜下方形成凹面,便制成——水凸透镜,阳光下可用水凸透镜进行点火实验,水能灭火,也能生火,奇妙之极.

五、开发新实验

现成的实验装置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课本上有许多内容没有现成的仪器配备,若不做,则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很难对学生讲清楚,且内容显得枯燥乏味,正所谓“千言万语道不清,一看实验便分明”.为此,我在讲“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是否正确时,补充了一个新实验.把上紧发条的玩具小汽车悬挂起来,如图5,轮子悬空转动时,汽车没有运动;当下面的木板与车轮接触时,玩具小汽车就能在木板上向前运动,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的前概念:摩擦力是阻碍小车运动的.但是实验证明:这里驱动轮受到的静摩擦力使玩具汽车向前运动.)

硬改革与软设计 篇3

大部分持续关注中国改革问题的人已经开始形成一种共识:在现阶段,中国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从经济学家昊敬琏,到地方政府层面的改革家,再到新一届中央领导人,都或直接、或委婉地承认了这一问题的棘手性。

无论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还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无论是市场化改革还是社会化改革,无论是铁改、医改、房改还是金融改,几乎所有全局改革和局部改革中,既得利益集团阻力都是横亘在其中而无法绕开的一道坎。

许多人猛烈抨击利益集团,把中国改革受挫的所有罪责都归于其身,实际上利益集团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是中国在此前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某种需要,只不过当这一发展阶段成为历史之后,这些利益集团就渐渐从正面效果变成了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从这个意义上讲,处理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需要有辩证和历史的眼光。需要有包容胸怀和务实精神,“一棒子打死”的情绪冲动于事无补。

回顾中国五千年历史,凡是触及到利益集团的改革,常常显得极为纠结。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宋代的王安石变法,明代张居正的改革吏治和“一条鞭法”,无不因触动强大势力而被反攻,或遭车裂而死,或遭受贬谪,或前期取得不小成就,但最终改革成果付之东流。不难看出,从历史经验而言,凡是触动强大利益集团的改革,总是会受到掣肘,这并非当今中国的特殊情形,实乃古已有之。

面对此种触动利益集团的“硬改革”,从历史经验而言,是否有最为成功的案例,能让改革顺利推进,而又不至于造成人事裂痕?读汉史,似乎可以找到这样的出处。汉代,由于刘邦大量分封诸侯王,造成王国割据,拥兵自重,对中央形成威胁,如何“削藩”成为汉初数代皇帝的最大烦恼。汉文帝时曾经强力“削藩”,却遭到诸侯王的联合反弹。到了汉武帝,谋臣献了一计:颁布“推恩令”,让诸侯王的所有子嗣都有权继承土地(此前只有嫡长子有权继承),由此将诸侯王国削分。由于这一政策得到诸侯王除嫡长子之外的大部分子嗣欢迎,因而阻力大减,顺利推进,数代之后,诸侯王国的土地都被分割殆尽,问题彻底解决。从这一个案例,我们能够提炼出的讯息是:有可能通过巧妙的制度设计,来达成以最小代价甚至无代价地破解利益集团难题。这其中,制度设计是最关键的环节。

当今中国已经迈向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那种古代封建王朝驾驭群臣的帝王术已是作古之物,读史书不能照搬历史经验,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予以充分鉴别的借鉴。在排除掉性质色彩的手段层面和思维方式层面,倒是可以进行运用的。在触及“硬改革”时,如何运用以柔克刚的“软设计”来破解难题,有可能比硬碰硬显得事半功倍。

中国近十年来,在运用巧妙的制度设计来攻克利益集团改革难题的案例,还相当少见,无论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打破铁饭碗”的国企改革,还是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主动对自身进行的削权运动,大部分都是通过强硬方式推进。例如,广东在近几年在削减政府自身的行政权力、向社会下放自我管理权,在外界看来已是做得比较成功,不过经记者采访了解,其中实际上还有相当大的下放空间未能完成,政府内部各部门利益阻力依然明显,或许在下一步改革中,应该从“硬”转“软”,运用巧妙精密的政策设计来解决问题。

在一些政府事务的具体操作层面,已经看到了政策设计的创新。在强硬推进某项工作受到阻力碰壁之后,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些巧妙的新办法,如房屋拆迁工作曾让很多地方政府头疼,钉子户频现,而现在一些地方拆迁采取竞争性的奖励方法,如规定拆迁户越早搬迁的,可获得越高的奖励金,越晚搬迁的奖励金递减。这种政策旨在对拆迁户内部形成利益冲突,实现某种利益分化,方便推进工作。类似的这种政策设计思维能否运用到更大型的政府改革中,实际上是值得探索的。

当然,具体到每一项改革的推进,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来设计一套最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总之,通过“软设计”来推进“硬改革”,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课堂教学改革设计与实践 篇4

——以《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为例

【课标要求】

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认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体会改革的艰难曲折,培养勇于革新和自强不息、自我完善的精神和意志。(1)需要帮助学生纵向地把握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苏联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让学生用表格或箭头图示的方式来呈现历程、勾勒其曲折性。

(2)大体可以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改革的结果等方面去列表归纳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有关内容。

(3)灵活运用一些与改革成效有关的包括数据材料在内的史料来鲜活地说明改革的复杂性和必要性。

(4)联系专题三“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必修Ⅰ专题九“苏联解体”来认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体会改革的艰难与渐进,总结教训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5)通篇贯彻“一定要改,很难改,怎样去改”的思想。(6)分析苏联解体原因。

(7)讨论苏联沉浮给我国的借鉴和启示。(8)补充中苏关系发展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学习过程,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能够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走向解体原因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难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通过探究性学习和社会调查,能够清晰认识苏联的解体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并总结我们中国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是都失败了。“„„国家情况不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它们的后面”。这是苏联最后一位改革者戈尔巴乔夫说的一段话。此后不久,苏联就正式解体了。为什么改革没有使苏联走上强大,反而使苏联走上解体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赫鲁晓夫改革

(一)阅读第一目,思考:

1、下列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2、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3、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措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成效如何?

思路提示:措施从农业、工业、政治的角度来归纳。成效主要从成绩和不足的角度来思考。

探究思路:⑴赫鲁晓夫在经济上改变过分集中的管理体制:①选择农业为突破口,进行农业改革(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开垦荒地)。成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和粮食产量。不足:冒进思想和瞎指挥以及恶劣气候使农业出现新的危机。②工业: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⑵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⑶综述:赫鲁晓夫改革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未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改革后期矛盾突出,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4、评价赫鲁晓夫改革。(二)讲解

1、由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

2、背景:①斯大林模式弊端越来越严重,必须要改革。②斯大林继续推行个人崇拜。③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改革提供契机,赫鲁晓夫上台。

3、改革内容:

⑴经济改革:①农业方面:(设问):为什么会选择农业为改革的突破口?生:看书后回答,指出因为农业发展迟缓,粮食供应严重不足。

A、措施: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B、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B、结果:农业有所好转,但后来由于赫鲁晓夫冒进思想,瞎指挥,以及60年代的恶劣天气,1963年再次出现农业危机。

②工业方面:扩大地方权力,但并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⑵政治改革

①导火线——秘密报告: ②政治改革:

为了改变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之风盛行,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等等现象,赫鲁晓夫开始了对斯大林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政治改革。苏共二十大以后,报刊上出现了批判个人崇拜的高潮。1956年6月30日,苏共中央发表了《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决议。随之,在全苏各个领域展开了批判斯大林的大规模运动。同时,大张旗鼓地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工作,解散了大批集中营。据粗略统计,1956年—1957年间,大约有700~800万人被释放,500~600万人死后得到昭雪。苏联政府还为在卫国战争期间受迫害的车臣、印古什、卡拉恰耶夫、巴尔卡尔、卡尔梅克等少数民族恢复名誉,允许他们从被流放的东部地区返回故乡居住,重建他们的自治共和国或自治州。

③结果:由于并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仅归咎于斯大林个人,最后重新陷入个人崇拜的泥潭。

4、评价: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客观地评价。肯定赫鲁晓夫正确的,起积极作用的一面,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同时指出他失误的,错误的方面,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

5、意义及失败原因

①意义: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开创性。

②失败原因:A、赫鲁晓夫当政期间的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而这种旧体制在苏联又是根深蒂固的,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必然是不彻底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斯大林的批判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人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

B、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一)阅读第二目,思考:

1、勃列日涅夫前期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2、勃列日涅夫后期的改革内容及结果如何?

3、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二)讲解

1、执政前期的改革 ①“新经济体制”:内容:将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一定冲击,但是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

②作用:国民经济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军事实力增强。

2、勃列日涅夫后期改革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经济发展呈停滞和下降。影响:各种矛盾滋生,苏联陷入困境。

3、失败的最主要因素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阅读第三目,思考:

1、简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内容。产生什么结果?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是什么?

3、简述苏联解体过程。

4、分析苏联解体原因。

5、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

6、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失败和苏联解体的最深刻的教训是什么? 改革首先要维护社会稳定,要维护党的领导和有切合于自己本国实际的指导思想;在改革中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

7、从苏联解体看,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因此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满足人民的社会生活需求。社会主义的改革是必要的。实践和探索可能既有成功,也可能会有失误。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之后,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易,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必将经历的曲折道路。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二)讲解

1、⑴经济改革

先通过幻灯片打出改革前背景:苏联虽曾作为两大超级大国之一,拥有着与美国相匹敌的庞大军事力量,但其经济实力却一直远不如美国.进入70年代之后,面临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所谓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苏联的经济却日益衰退和恶化。苏联不仅在科技水平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迅速拉大,其经济实力也再难以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以同美国继续争霸了。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虽拥有发达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术等,但整个现代技术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5~20年。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质量低劣。工业生产中浪费惊人,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不断下降,农业生产长期落后等等。总之,苏联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从70年代起已丧失了潜力。政治方面,在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使苏联形成了一个官僚精英集团,他们中很多人思想僵化,贪污受贿,骄奢淫逸。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不满的情绪日增。为了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为了维持苏联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进入80年代,苏联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①原因:为了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

②内容:重点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主义的“加速战略”。③结果:难以奏效。⑵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

①背景:经济改革面临困境 ②内容及影响 A、内容:“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影响: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

B、内容:推出“民主化”和“公开化”;

影响:纵容自由化思想,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乘机崛起,成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C、内容:1990年,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影响: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由此可见,此时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质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上的垄断地位。至此,苏联结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由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后果:造成苏联的解体

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陷入危机,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民族问题越来越严重。

3、苏联的演变

⑴演变过程。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经过三年多的战斗,巩固了政权。实行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30年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二战中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二战后帮助东欧等国建立社会主义,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相抗衡,形成美苏争霸局面。五十年代以来实行改革,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革高度集中的体制,因此成效不大。八十年代以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⑵苏联在发展中面临难以解决的四大矛盾:理论上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实践中与资本主义竞争共处中的劣势的矛盾;理论上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和实践上的领导层特权腐化的矛盾;理论上民族团结与自治和实践上的大俄罗斯主义及严重的民族问题的矛盾;理论上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实践上霸权扩张主义的推行的矛盾。

⑶苏联的大起大落留下的思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应不断改革创新,保持可持续发展。不能放松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法制必须不断完善。多民族国家应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时刻提防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防微杜渐。各国应实行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争霸害人害已。

3、解体原因:⑴政治经济体制僵化,缺乏民主和活力,失去民心;虽然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一度缓解体制僵化造成的危机,但由于仅局限于体制内改革,所以不能从根本上缓和该体制的矛盾。⑵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使政局严重失控,经济严重下滑,加盟共和国独立性增强。⑶两极格局割裂了世界,阻碍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在各种合力的作用下苏联解体。〖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苏联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是都失败了。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课程建设与改革 篇5

为了建设好这门课程,我们调研和参考了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经验,根据课程特点,制定了具体建设任务:(1)规范教学内容与计划,通过课程内容的加强、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夯实课程基础;(2)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善课件与增加计算机实习内容;(3)加强实践训练环节,完善课程设计、课程实验、课外教学活动内容;(4)不断建设一个界面友好、互动性强的课程网页,便于学生与教师的交流;(5)培养课程教学教师梯队。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换热器原理与设计课程有了比较大的改变,在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团队建设、实践环节和教学软件等方面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色。

1 教学特色

1.1 教学大纲、内容与计划修订

原课程为选修课,面对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学时数为48学时,全部是课堂理论教学,教学计划完全按照选用教材内容进行设计,教师之间联系比较松散。这样的课程教学容易形成教学比较死板,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另外,对于这样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与设备有关的课程,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教学是非常不妥当的。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改为工程热物理专业必修课意味着这门课成为工程热物理主要专业课程,其知识结构要求能够基本支撑起工程热物理专业内涵,课时增加为80学时。以往的教学内容显得明显不足,需要拓展深度和广度,丰富课程教学内的专业知识,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水平,使教学大纲、内容和计划符合专业必修课要求,能够体现工程热物理专业办学水平和培养特色。

重新规划和更新的教学内容与计划课程课堂教学52学时,实践教学28学时。经过教学团队讨论理论教学新增加了一倍教学内容,除了包括原来的热交换器热计算、管壳式换热器、高效换热器、混合式换热器、热管换热器、热交换器的优化设计简介外,增加了热交换器性能评价、换热器网络、工程热分析方法、肋片和冷板设计、热管散热器与热电制冷、计算机辅助热分析技术及软件,换热器强化换热技术、新进展以及专题讲座等。新增加的教学内容结合了当前工业应用前沿和热点,其中相当部分内容是目前社会上的热门培训课程,在国内院校中很少开设。

实践教学增加了课程设计、计算机上机实验、换热器稳态实验和单吹瞬变法测量换热面性能实验。另外还以团队教师课题为背景,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开设若干选做的开发性实验及演示实验、设备模型展示、生产认识等。

课程内容的充实使学生不仅通过换热器原理与设计这门课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贴近了社会需求,了解了专业服务对象,而且通过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深入,使学生看到了这门课无限拓展的外延,开阔了学生专业视野、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

1.2 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素质和能力为主要目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应该贯穿在换热器的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全过程中。为此,对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方式进行了如下调整:

(1)安排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带教。

(2)在课堂讲授、课程设计和实验以及各种形象教学(电教、仿真实验、认识实习等)活动中结合实际,增加实物图片,尽量以工程应用案例为蓝本。

(3)在教授换热器设计时,不仅是以换热器分类体系进行教学,还结合工业应用背景介绍各种具体换热器的原理与设计,增加教学信息量和教学密度,扩大视野和知识面。

(4)结合科研项目和工业应用,做到教学与专题讲座相配合,将换热器和工程热分析工程实践、新发展、新动向引进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工程观点和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

1.3 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强调教学与最新的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工程实际相结合,要求一线教师必须具备换热器领域科研或企业技术合作经验,同时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青年教师全部参加与换热器有关的科研项目工作,具有比较过硬的教学本领。

我校能源与动力领域具有传统的专业优势,有一大批从事换热器科学研究的教师,另外动力类专业课程有国家精品课、上海市精品课等很多优秀课程,这为组建换热器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团队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教学团队从组建起就达到了教师整体水平过硬、结构层次高、教学严谨、科研实践经验丰富、成果显著这个高度。一方面使基本理论教学有保障,理论和实际不脱节,另一方面,教师良好的科研背景能够将新的知识、新发展带入课堂教学,打开学生的眼界。我们的实践环节从无到有,全部是利用教师科研、企业合作项目积累的资源,包括实训课程设计和计算机实习,科研实验台架转换为教学实验台。另外学生还有机会参加科研活动或者深入企业生产实训。教师是教学的灵魂,团队教师尽一切可能和力量为学生提供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学习与实践锻炼机会。

1.4 实践教学

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实践是“载体”。实验教学是实现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训练技能,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是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他教学形式都无法取代的。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强和设备有直接联系的课程。一直以来这门课缺乏实践环节,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多困扰。

在建设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了能源与动力学院具有比较好的换热器研究与工程实践科研基础,科研与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资源等有利条件,采取了以下措施做成了几件事:(1)结合工程案例实际开展教学,这些案例部分来源于教师以往的工程实践。(2)增加换热器和电子设备热设计两部分课程设计内容,将工程设计案例作为实践训练融合在教学中。(3)增加计算机实习内容,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和热分析软件运用融入教学中,提升学生知识运用水平;计算机实习内容为换热器及工程热分析的设计求解及优化,也是实践案例。(4)课程开设了两个校内实验台,即换热器稳态和单吹瞬变换热器性能课程实验,对换热器传热特性实验和阻力特性进行实验测试。这两个实验均是将教师科研项目建立的实验台架转化为教学实验台,让学生有直接接触生产实际产品开发和测试的机会。(5)增加课程设计内容。换热器原理与设计1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壳管式换热器的传热设计、强度和结构设计,可以直接作为换热器生产和加工依据。换热器原理与设计2课程设计为完成一件工程实例封闭机箱的热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设计思路给予鼓励和支持。(6)利用校外产学研结合机构,为学生提供校外研究和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观换热器生产厂家生产流程与测试实验台,并安排学生课外有偿工作实习。目前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4个。(7)鼓励学生加入教师课题组,参与进行课题讨论和实验过程,为学生创造课外动手机会,培养他们的认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这些工作使实践教学环节大为改观,从感性认识、原理设计、性能实验、实物生产及测试到产品研发,这个比较完整的实践环节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可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和实践需求。

1.5 教学软件、考核及教材

根据课程新教学要求增加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加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另外,制作教学网站,课程内容简介,教师队伍,教学视频、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后习题、课程设计、复习资料等内容,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与教师互动,另外提供换热器相关网站信息,使学生熟悉该领域的工业状况。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考核既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也要强调在课程范围内学生认识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比例做了一些调整,考核对学生自主进行实践和创新活动的做法给予肯定,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完成情况。初步拟定理论考试在总成绩的比重为40%,课程设计、课程实验、计算机实习的报告和口试占60%。

目前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东南大学新出版的《换热器原理与设计》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子设备的热控技术》。这两本教材都是最近两年修订出版的,包含了一些新知识和新内容。尽管有教材参考,可内容与教学要求还有差距,尤其是实践教学部分,需要编写课程设计、计算机实习、课程实验指导等辅助教材,另外有些新的知识、专题需要及时补充。这部分内容由任课教师集体组织,自编辅助教材已经完成。

2 结束语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课程建设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为此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我们详细规划和更新换热器原理的教学内容与计划。依靠教学团队,教师进行了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及教学软件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使得这门课程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由于教学周期比较短,新增加的课程内容辅助材料归纳总结还不够严谨和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工程案例需要进一步收集和补充,校外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和实训基地还需要加强联系和进一步开拓。

参考文献

[1]朱子彬,徐佩若,赫崇衡.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建设化学工程与工艺品牌专业[J].化工高等教育,2007,4

[2]施养杭.基于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精品课程建设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

[3]韩文爱,成桂田.化工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化工,2009,11

[4]林权.浅谈机械制造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基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1

[5]王苏龙.探讨课程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8,6

[6]王哲,季菊英.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浅议[J].咸宁学院学报,2006,2

[7]冯静.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深化课程建设改革—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2):101~105

改革与设计 篇6

关键词:高职,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论性比较强, 概念抽象, 在传统教学进程中, 课程学习阶段学生还没开始进行专业实践学习, 教师只好根据几个简单模型进行讲解, 往往教师说得头头是道, 而学生听得却是一头雾水, 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甚至课程结束后, 有的学生还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门课。为此, 笔者尝试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型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包含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两方面的内容, 有较强的实践性, 与数控加工、数控设备维护等方面密切相关, 在整个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学生缺乏生产实践经验, 在课程学习中感觉抽象, 难以理解。因此, 有必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1. 教学内容改革的原则和手段

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 以工程应用为目的, 以掌握概念、强化工程实践为重点, 加强工程应用能力培养, 不盲目追求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结合机械设计基础示教实验室, 编写实践指导教材, 加强课程设计和综合方面的教学环节, 尽量满足对学生进行全方位、不同层次和能力培养的需要。

2. 教学方法的改革原则和手段

以现代教育手段集各种媒体技术于一体, 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配合理论教学, 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组织参观各类机械设备陈列, 开设课程设计, 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具体做法

1. 在内容上, 主要进行了以下改进

(1) 压缩理论课教学, 引入实践教学。在改革过程中, 引入了实践教学。通过学生分组实验, 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例如, 在讲解铰链四杆机构时, 让学生分组制作铰链四杆机构, 通过动手, 书上抽象的曲柄原理变得很直观, 学生不仅能较好掌握, 而且印象深刻。借助学生自己制作的模型, 学生很容易掌握像急回特性这样的知识点。

(2) 将课程设计纳入课程教学中。高职教育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像《机械设计基础》这种理论性相对较强的课程, 学生往往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为此, 我们将课程设计纳入课程, 将减速器的设计贯穿课程教学。例如, 带传动教学完成后, 讲解减速器的带传动设计, 齿轮传动讲解的时候就进行减速器的齿轮设计。在理论课程学完后, 进行减速器的装拆实验, 然后完成整台减速器的设计。至此, 学生不仅明确了课程学习的目的, 应用了工程力学和金属材料等知识, 还锻炼了绘图能力。

(3) 案例更贴合生活实例。因为是面向一年级学生进行授课, 他们的专业知识较少, 很多实训还没有展开, 如果过多引入专业案例, 教学中往往教师费力, 学生厌学。目前我们教学中选择比较贴近生活的一些实例, 如讲解铰链四杆机构时, 以摄影架、翻斗车代替牛头刨床导入课程, 将牛头刨床作为工程实例, 到现场参观时再分析讲解, 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

2. 教学手段上, 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制作多媒体课件, 实现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首先应该是一个知识库、信息库, 尤其是与课程相关的网络课件, 作为学生自学的资源, 必须要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而不是课程或书本的提纲。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是教师提炼课程内容的精华, 既依托于教材又不完全依赖于教材, 含有足够的知识点, 层次清晰, 重点突出, 否则只能算是一本电子书。因此, 多媒体课件建设的要求是:内容精、动画多。我们对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 以每一次课作为一个独立的课件单元, 按照讲课思路进行设计, 内容与工程实际、学科前沿紧密相关, 做到紧扣教学大纲, 知识点明确, 重点突出;难点内容采用视频和动画辅助, 对学生不熟悉的零件, 给出实物照片。用丰富的图例、精彩的视频、精确的动画来吸引学生。

(2) 多种手段相结合。在教学中, 单一手段不能让学生保持充分的兴趣, 因此, 我们有意识地做好几个相结合, 如:课堂教学与直观教学相结合, 即安排学生在实验室上课,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对一些典型的机械传动系统、结构特点、设计方法等进行现场分析演示, 变抽象为形象, 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减少学生的死记硬背。通过现场直观的演示, 还能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把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实际例子引入课堂中, 使课堂的内容更丰富。再如, 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我们将所有教学素材网上发布。学生可以在网上学习有关内容, 让网络成为课堂知识的延伸,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 听老师的讲解, 又带着新的问题出课堂, 进一步探索新知,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谭林海, 刘蓉.高职《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 2008, (9) .

改革与设计 篇7

小系统设计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主要是针对电子产品生产与研发类职业岗位而开发的课程。同样它也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受益面广, 作用大。通过5年来的改革和探索, 我们树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点、三化四统一”的教学理念, 即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基点;实施教学项目化、教学做一体化、考核过程化;围绕“教什么?谁来教?在哪里教?如何教?”实现四个统一:项目内容与学习知识的统一、授课教师与行业技术人员的统一、教室与实训室的统一、技能训练与知识传授统一。小系统设计主要针对电子通信设备维护与调试、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与研发类岗位的职业能力。为从事电子产品、机电产品的生产与研发企业培养具有小系统设计、分析、调试和创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小系统设计》以电路分析、电子技术与实践、仪器仪表实训、电子基本技能实训为基础, 同时支撑着该专业的后续课程, 如电子创新设计、嵌入式系统、机载电子设备维修、电路系统综合设计等课程。

该课程总课时116学时, 授课64学时, 实训52学时。面向的是电子专业群大二学生。通过对授课学生的第一学年的成绩分析, 发现其中有20%的对电路设计兴趣浓厚, 基础扎实, 甚至接触或参与过各种形式的竞赛;有30%的学生前导课程成绩还不及格。

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把握讲课的深度以及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引入, 循序渐进的把重点和难点分解, 逐个突破。根据学生具体情况 (如兴趣爱好、理论基础及接受能力等方面) 因材施教、设计培养目标, 针对全体学生, 通过项目教学、电路仿真及实训实现简单系统设计、电路焊接及检测;对大多数学生通过课内、课外小组任务实现系统电路检测、故障排除及维护能力;对基础较好, 编程思维较好的优秀学生, 单独布置课外任务, 通过综合训练、电子竟赛等形式培养其程序设计及硬件电路开发能力。

2 课程设计

树立了“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课程设计理念。

2.1 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共建

小系统设计是实践型非常强的一门课程。深入到专门从事单片机系统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和生产一线上从事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如何培养职业岗位能力, 使其更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同时与在企业从事研发与生产的我校毕业生交流, 通过他们的亲身体会对我们的课程建设提供宝贵意见。

2.2 课程设计面向职业岗位、基于工作任务、突出职业能力, 注重职业素养、加强开放式学习

课堂教学中针对岗位能力选取了四个系统化的情境:户外广告彩灯系统、应急交通灯、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及机车网压采集及监控系统。每个项目分别对应相关知识的学习, 同时, 在现实生活中有鲜活的应用案例与之对应。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虚拟仿真技术, 让学生直观看到项目设计效果。

课外创新设计中选取银行抽号排队系统、滚动显示屏、传输带控制系统、简易电子琴、饮水机加热器设计、秒表设计六个项目进行训练。采用教师答疑、学生自主设计、小组互评的形式开展。

每个情境的选取具有具有三个特点:

完整性: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扩展性:前一个项目是基础, 后一个项目是延伸。

适应性:适合于不同专业实施项目化教学。

3 教学实施

按照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及单元设计与进度计划将每个教学情境分为六个工作过程, 分别是:任务分析、电路开发与设计、电路制作、微处理器编程、电路检测与调试、文字归档。

以教学情境1为例介绍教学组织过程。根据项目要求明确要完成的任务, 明确产品的功能及性能指标;教师引导分析怎样实现制作任务, 并要求学生一起准备技术器件相关的资料;进行硬件电路的仿真设计和绘制硬件电路图;指导学生准备器件、制作电路板, 完成硬件电路的制作;在老师的示范下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 进行软硬件联调, 产品的制作和测试;最后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功能扩展。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将相应的知识点以小知识、小问答、小提示、小资料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在制作过程当中应该学些什么, 应该知道什么。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质, 灵活采用适合项目制作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教学方法。比如, 在做什么这个环节采用趣味案例进行激励学生, 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再比如, 在准备器件上让学生自己进行实地调研或者在网络商铺上调研, 与市场零距离接触。

教学手段上每一个项目的开始会给学生展示要做的产品的实物, 让学生先感觉到真有趣, 同时也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从抽象的名称转换到的具体的生活应用产品上, 使学生参与的热情大大提高。

采用虚拟实训来提高学生的直观认识及学习效率。许多任务, 并不是要求学生先制作出硬件电路, 而是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虚拟实训, 如应急交通灯的几个任务都是先仿真调试, 只有调试通过之后, 才制作硬件, 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 提高效率。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每个任务都制作了PPT课件, 有些难点或重点的知识制作了Flash动画辅助教学,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而有趣。这样在轻松的环境中让问题迎刃而解。

我们同时提供企业生产过程录像来供学生观看学习, 扩展知识面的同时也有助学生在项目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随时通过视频录像自行解决问题。

此外还通过教师论坛, QQ群, 电子邮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实现了师生多样交流、实时或异步进行布置作业, 答疑, 讨论等教学活动。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构建了学习大课堂, 包含实训课堂、网络课堂、创新课堂、虚拟课堂、自学课堂。全方位的为学生提供自主安排的空间。

4 教学资源

课程以丰富的软硬件资源, EDA硬件实训室、嵌入式实训室、创新实训室为保障, 确保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同时还提供1.实验仿真软件PROTEUS、KEIL等;2.与学习情境一致的动画课件;3.优秀的教材资源;4.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堂讲义;5.较全面的考核资源;6.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工程开发经验。

5 课程特色

(1) 校企合作设计教学项目。

(2) 系统化的学习情境、针对工作任务的教学方法。

(3) 基于工作过程的考核方式。

(4) 课程教学为电子设计大赛做铺垫。小系统设计课程为电子俱乐部开展各种电子设计竞赛、创新竞赛奠定基础。同时也拓展了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为了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 本课程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 再加上平时考勤、作业、课外任务、自由发挥、实操、笔试等考核方面, 贯穿课程教学及综合训练任务全过程, 综合考察和监控学生学习过程, 更合理评价学生学生能力及教学效果。比如项目考核, 每个项目完成后, 每个学生按自己扮演的角色书写项目报告书, 每组的组长向全班演示本组制作的作品、设计过程及设计思路, 其他组的组长和指导老师担任专家进行评分, 教师根据评分及项目报告书的情况进行此项目的分数汇总。

《小系统设计》一体化课程在07、08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进行了2年试点后, 目前已经推广到电子专业群中各专业的教学。四年教学实践中, 学生是主体, 老师引导、解答及评价, 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教师评价较好。涌现出一批对电子电路系统开发感兴趣的优秀学生及优秀作品。他们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同学已相继走向了工作岗位, 大赛的成绩及能力的提高, 不仅使他们得到了满意的工作, 而且他们的工作能力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赞许。

6 课程建设规划

(1) 为了深入教学改革, 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申请了两项相关课题, 巩固教学改革成果, 研究和解决现实课程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

(2) 加快引入新知识、新技术。开发FPGA资源及嵌入式 (ARM) 教学资源, 作为课程深入学习及项目开发的延伸, 顺应新技术发展。

(3) 加快丰富课程资源库建设。顺应现代教学需要, 计划申报课程精品资源库建设及精品网络资源课程项目建设, 满足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

(4) 充分利用现代虚拟技术弥补硬件资源不足。充分利用虚拟仪器、Proteus仿真软件、flash及现代教学课件技术, 弥补硬件资源不足, 提高教学质量。

(5) 加大与航空基地企业的合作力度。加大校企合作, 让老师参与实际的产品研发, 从而带领学生进行实战训练。

(6) 加大老师培训及进修力度。

(7) 努力缩小现实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的差距

a、加大校企合作, 带领更多学生参与产品化校企合作项目, 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b、营造或设计与企业工作环境接近的学习环境;

c、加大电子设计大赛的宣传及组织力度, 使更多学生参加进来, 营造全院电子设计氛围。

参考文献

[1]周俊来.加强实训室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水平[J].中国科技信息, 2006.02.

[2]郑友训.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建构的理论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 2006.06.

[3]李谟树.数控技术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1.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篇8

[关键词]课程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不断遇到新的挑战,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学生,必须及时了解信息系统领域的最新发展,掌握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培养分析解决信息系统开发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作为信息管理专业主干课承担了这一使命,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进行建设,是实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一)多媒体教学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和内容很广,而且量大,许多概念都是学生以前没有学习和接触过的。因此,为了让学生能理解这些概念,需要准备很多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实例。这些都是课本上所没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本身作为工具来辅助教学。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设计制作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一改单纯的书本文字的形式,配合图形、动画、声音等,以全方位立体交叉的方式展现教学内容,尤其在分析实例结构的时候非常直观形象,比单纯的文字说明更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并通过对多方面感觉的刺激,能让学生同时接受到更多的信息,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理解概念的效率。

(二)案例教学式

课程采用案例式教学,设计制作课程教学案例在教学中以加应用,生动、内容实用性强。案例教学既是针对该课程内在实践性要求而开设的必要环节,又是让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经验、提升能力的有效补充。

(三)互动式教学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学习较困难的课程之一。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内容较抽象,课程理论知识较多,学习较枯燥,教师可积极改进教学手段,通过积极的互动来完成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1.合理设置疑问。课堂教学的互动绝大部分开始于问题、为解决问题而开展的活动。没有问题的互动最多只是形式上的互动,没有思维上的实质互动。问题通常是由教师提出来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两方面:首先,问题是什么。提的问题不仅应紧扣教学目标,更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问题能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可从教学课题较远的问题人手,逐渐逼近教学目标。其次,问题怎么提。有效互动的提问重在引导,应避免大量的一问一答和一问齐答,这会造成互动范围小、学习被动或互动失真。最好设置的问题可以让大家深入思考,畅所欲言。

2.对话式的互动方式。课堂教学应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往往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问题,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建立对话式的授课氛围,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真正要做到这种教学方式,实现师生间有效的对话,应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观念平等、人格平等,尽量保护学生的灵活性与创新性,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给学生平等的话语权。并且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观点,积极引导学生的全员参与。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通过理论教学,学生掌握了相关概念、内容和知识之后,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种实践的环境和氛围。这种环境不仅仅是实验室的环境,而且最好是和真实环境接近。因为只有在近似真实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接触到多方面的现实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挑战这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兴趣。

近年来,笔者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认真探索。目前已自编了学生上机指导书,以作为课程理论学习的补充。该上机指导书实验操作性强,指出了学生实践理论课程的重点内容,可使学生能明确实验目的,使其一步一步完成实验,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此外,笔者认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应设置一个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即学生在学习结束时要完成一个综合的课程设计。可采用来自实际中的问题,如教务管理系统教学中可让学生分工合作,动手去制作一个能使用的完整的信息系统。在实践过程中,老师不仅应检查学生完成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严格监督学生采用开发信息系统过程中的原则和方法。如要求学生必须根据软件工程的规范和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发,并认真根据规范完成所有工作,以适应将来工作中的协同合作和质量管理要求。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随着教学方法的改变。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相应的考核方式也应该改变。由于教学的目的是着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因此,考核方式也应该是对学生素质的考核,而不单纯是对掌握知识的考核。学生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特长,因此,考核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标准,应注意到每个学生的特长。

在信息系统这门课上,笔者设计了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以尽量覆盖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主要有四种:(1)理论知识考核(笔试);(2)试验情况考核(实验报告);(3)学生自己设计的信息系统文档,考查是不是符合规范和实用;(4)在团体中分工协作的表现及主要工作。通过这几方面的考核,基本上反映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真实情况,覆盖了此课程对学生一些重要素质的要求。

改革与设计 篇9

走出静态模式,与企业互动,建立合作模式,争取双赢局面。动漫设计与制作的人才,就业目标明确。都想走入到动漫产业中,从事专业的设计和策划工作。所以专业可以与本省的动漫制作或者设计企业进行合作洽谈。建立合作模式。例如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建立校中厂为企业节省资本,为学生提供实验与实践的场所,类似的模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可以根据学校和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在与多个企业建立合作后,可以发现并总结规律,在这些企业中,需要的主要技能是什么,工作流程中,常用操作有哪些。把这些提取出来,作为教学的重点。可以与企业共同商议,设定教学内容(尤其是订单式培养合作模式)这样可以让教学更加生动,符合工作岗位的需求,符合学生就业的需要,真正实现培养动漫专业人才的目标。

2.2走入学生,促进了解,教学相长

学技能,涨本领,教师责任重大。要做好教导的责任。但是实现技能增长,获取本领最重要的是学生自身。因为没人能代替自己获取技能与本领。教师重教学,做好教导工作;学生知努力,不断争上游;这两者并不矛盾。甚至是关联的。从教师角度: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争取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全面提升素质,展现给学生更加优异的一面。针对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特点,应该侧重实验与实践,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锻炼实践本领。从学生角度:要认真接受知识,学习技能。不能因惰性与无趣而放弃学习。要为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去努力。这些是理想状态下,可能因某些因素,学生和老师都会出现一些不足或者问题。那就需要老师与学生的相互交谈、互相理解、沟通。得到彼此的认可,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在学习中支持教师教学,打造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 篇10

一、优化教学内容和体系

机械设计课程主要研究常用、通用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内容比较丰富,学生在初学时感觉繁杂而难以入门。为使学生易于理清学习的头绪,在教学中我们始终贯穿“使用场合—失效形式—受力分析—强度计算—结构设计”这一主线,把领头知识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设计和主要零部件诸如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轴的设计、滚动轴承的选择及组合设计、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及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等内容列为重点内容,在课堂上重点讲授。而把比较易于理解的某些章节,例如:机械零件常用材料和选择原则、过盈连接、摩擦轮传动等列为一般性内容,安排学生自学。为了保证自学效果,对每部分自学内容都要列出自学提纲和要求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并随后进行检查。这样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我校的培养目标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在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设计方法的讲解,不强调系统的理论分析;着重零件参数的合理确定原则、合理的结构设计;强调理解公式建立的前提、意义和应用。至于占学时比较多,而对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又帮助不大的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做了适当的删减和调整。整个内容讲述中注意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在课程内容中针对工程实例增加了创新设计的内容,努力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例题和习题的选择中,尽可能选用具有工程背景、典型性和启发性的题目。

二、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增加了互动讨论式教学方法。5 2学时的讲授课,以少、精、宽、新为原则,注重讲重点、难点,传授学生以思路、方法为主。在6学时讨论课上,设置综合型讨论题目,通过小组讨论和现场讨论课,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创造条件使优秀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研究成果。通过上讨论课,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与学融为一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例如在齿轮传动的设计中,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先由学生自主选择传动方案和设计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合理的设计结果。在课程设计中也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教师们在授课中注重与学生交流,经常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使台上、台下融为一体,课堂气氛活跃。

1.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了教学信息量和提升了教学效果。同时,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象化特点和生动性、趣味性也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例如在讲授机械传动时我们插入了工程应用现场录像,给学生以生动、直观的印象。我教研室很早就购买了比较成熟的机械设计CA I课件和机械设计试题库。还有在课程设计之前,我们给学生播放减速器装拆录像,使学生对减速器中各个零部件的结构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直观认识和理解,并且调动了学生做好课程设计的兴趣。

2.采用网络课堂的教学方式

机械设计一直是我校的优秀课程。早在2005年时我们就构建了“机械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电子课件、电子教案、网上习题、网上答疑等教学资源,同时我们把机械设计这门课最新的教学信息都挂在网上及时提供给学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高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21世纪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在机械设计教学改革中,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原则,对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做了以下改革。

1.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意识

机械设计开设了机械零件认知实验、机械性能验证实验和机械创新实验。机械零件认知实验室有机械零件陈列柜、机械创新设计陈列柜和典型机器。通过参观陈列室的各种机械零部件、简单机构、机械的工作以及实际机械的运动过程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有了初步认识。通过认知实验的进行,增加了学生对机械结构形式、种类和运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机械性能验证实验是通过实验现象,证实课堂教学的某种理论或规律等,加强了学生对机械零件性能的理解,深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改变了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被动地位,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的实验方式、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机械设计创新实验室有机构组合搭接创新设备、轴系结构设计设备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创新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创新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机械设计创新能力。

2.开放实验室

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打破实验教学受实验学时的限制,改变多年的传统实践教学方法,我们同时面向教师和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自主对实验项目进行设计、改进,自己选择仪器、操作实验过程,增加了学生实际动手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意识、设计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的课程设计还是以减速器为设计对象,这些题目能较为全面的反映机械设计课程的内容,能使学生对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会在设计题目中给出明确的、经过验证的设计数据和设计方案,再加上有较为齐全的设计手册、图册和指导书,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我们改革了这种让学生“照葫芦画瓢”的做法,要求学生从方案设计开始进行,并把整个设计环节分为方案设计、原理设计、结构设计等几个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鼓励学生敢于否定现有的参考方案和结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课程设计中我们还鼓励学生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手段,如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智能设计等。我们鼓励并指导部分学生进行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先后完成了二级展开式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圆柱减速器等产品的设计,并运用PRO/E进行模拟仿真,使学生对自己的设计结果进行虚拟验证,不仅培养了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机械设计课程建设的目标

机械设计课程现在只是院级优秀课程,通过多年的实践与建设,最近我们着手申请“省级精品课程”。

(一)加大课程教学资源,特别是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完善网上答疑系统,及时更新和完善网上教学资料。

(二)进一步加强课程实验教学环节建设,改革实验教学形式和内容,争取开设更多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

(三)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资料,优化课程设计题目,努力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低重心、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优化课程内容和体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加强理论与工程实践的联系。注重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用于创新、自主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多年的研究与建设证明,机械设计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教学环节的协调配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今后对机械设计教学的各个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濮良贵,纪明刚.机械设计(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TH122.2006.5

[2]张国海等.机械原理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TH122.2006.5

上一篇:高考评价论文下一篇:二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