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领域与主要企业十篇

2024-06-12

应用领域与主要企业 篇1

一、出口加工区的主要作用

吸引大量外资, 为促进技术引进和产品产量, 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创造条件;扩大出口, 增加外汇收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促进各类人才的成长;通过内联和技术, 人才的扩散, 带动和促进国内其他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出口加工区企业主要政策比较与业务应用

1. 在对外贸易经营权核准方面。

区内企业自成立之日起即可申请办理对外贸易经营权, 享有可自主对外办理进出口业务。出口加工区是利用外资, 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 扩大对外贸易, 来实现开拓国际市场, 发展外向型经济目标, 其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供出口。设立的企业其主营业务多为出口型企业或与之相配套服务的贸易物流企业, 服务对象和服务目的很强。是否具有对外贸易经营权是各企业自行办理进出口业务的前提, 对外贸易经营权取得的时效性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区内企业自设立之日起即可申请办理对外贸易经营权, 享有可自主对外办理进出口业务, 从而为企业自行开展进出口业务和出口免税争取了时间效益和经济效益。境内区外企业一般情况下不具有对外贸易经营权, 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权需进行申请审批, 并办理海关、外汇管理局、税务局等相关变更手续, 且在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12个月为审核期, 审核期满合格后, 才能享有自营出口权, 在取得对外贸易经营权之前不得办理自营进出口相关业务。

2. 在外汇管理方面。

区内企业根据需要可开设一个或多个外汇账户, 收入外汇时, 凭合同 (协议) 、发票等入账外汇账户, 不需要进行外汇结汇, 外汇收入全额留成;支付外汇时, 凭相应的合同 (协议) 、发票等凭证, 可从外汇账户支付, 不需要办理购汇支付。收入外汇时既可进行外汇留成, 也可根据资金需求将外汇账户资金进行结汇, 结汇后转入人民币账户;支付外汇时既可用外汇账户原币支付, 也可用人民币购汇支付, 企业可进行双向选择, 避免因外汇结汇与购汇产生的汇率差。境内区外企业可申请开设外汇账户, 所有外汇收入凭关单、合同、发票等进入外汇账户并同时进行结汇, 外汇收入不留成, 企业的外汇账户实际为结汇后人民币;待支付外汇时, 凭相应合同、发票等单据, 需办理购汇手续进行支付。结汇与购汇会产生汇率差, 为企业增加费用支出。

3. 对境外收、付款方面。

区内企业向境外销售货物时, 凭合同 (协议) 、发票等办理外汇收入入账手续, 不需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区内企业向境外支付进口货款, 凭合同 (协议) 、发票、到货单等办理进口付汇手续, 不需办理进口付汇核销手续。通关便捷, 操作简单。境内区外企业向境外销售货物时, 需凭出口关单、发票、合同等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境内区外企业向境外支付货款时, 需凭合同、发票、进口关单等凭据办理进口付汇核销手续, 手续相对复杂。

4. 国内外贸易结算方面。

区内企业同国外厂商进行贸易结算时, 可用外汇账户直接付汇结算, 也可用人民币账户购汇后进行结算;区内企业之间的交易, 凭相应的合同 (协议) 、发票等凭证, 可以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也可以以外币计价结算。区内企业与境内区外企业之间货物贸易项下交易, 可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也可以外币计价结算;货物贸易项下从属费用计价计算币种按商业惯例办理;服务贸易项下交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境内区外企业同国外厂商进行贸易结算时, 需用人民币购汇后进行支付;在境内区外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用人民币结算。

5. 出口退税方面。

区内企业之间的应税产品和劳务免征增值税;所有从出口加工区出口国外的物品均为一般贸易, 免征增值税, 也不进行出口退税。区内企业对销往境内区外企业的货物, 按制成品征税。区内企业对生产耗用的水电气凭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支付单据可申请办理退税。对加工区内的生产企业为生产出口货物所耗用的水电气凭供水、供电、供气单位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及加工区内企业支付对应水电气的银行付款单据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税手续, 水电气的退税率为13%, 供应单位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的, 退税率为征收率。

境内区外企业对加工、修理修配企业征收增值税, 对其出口的货物实行免抵退税, 退税率分别为17%、16%、15%等七档税率。境内区外企业小规模纳税人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 免征增值税, 但其进项税不予抵扣或退税。对一般纳税人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自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12个月内的出口业务为审核期, 在审核期间出口的货物, 应按统一的按月计算免抵退的办法分别计算免抵税额和应退税额, 税务对审核无误的应退税额暂不办理退库, 在退税审核期期满后的当月将上述个月的审核无误的应退税额退还企业。审核期满合格后, 生产型企业可自营出口并在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境内区外企业产品销售给区内视同出口, 区外企业凭海关签发的出口报关单据和合同、发票等相关资料可申请办理出口退税手续。

6. 在进口生产设备、零部件、模具、办公用品方面。

区内企业进口生产设备、零部件、模具、办公用品等免征进口环节关税和增值税。所有从国外进口出口加工区的物品均为一般贸易, 没有进口环节关税和增值税。区内企业之间相互进行的加工及劳务没有进口环节关税, 免征增值税。境内区外企业进口基建材料、零部件、模具、办公用品等征收进口环节关税和增值税, 增值税可进行进项抵扣。境内区外一般纳税人企业为生产产品所耗用的水电气以供水、供电、供气单位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进行申报抵扣。境内区外企业从区内企业购入材料及半成品, 视同企业进口, 需进行海关报关, 并征收进口环节的关税及增值税。

7. 在加工贸易生产用料件进口方面。

区内企业为其进料对口而进行采购的材料予以免税, 区内企业为加工出口产品而进口的料件和材料予以保税;区内企业实行料件保税, 取消手册和银行保证金台账, 实行备案制度。区内企业因产品特殊工艺或需要对半成品运往区外进行外发加工, 海关对其半成品缴纳一定比例保证金, 待半成品返回区内后保证金予以退还。境内区外企业为进料对口而进行采购的材料予以保税, 实行保税料件使用手册和银行保证金管理, 进出口报关制度, 按合同逐项审批, 电子和人工审单, 逐本手册核销。境内区外企业若改变产品用途而进行内销, 对保税进口材料的内销部分需征收进口环节关税和增值税。境内区外企业因技术无法达到产品要求, 需将产品运至加工区内进行某项工序加工的, 海关比照出料加工管理办法进行监管, 运入加工区内的产品, 海关不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 税务机关不办理出口退税。

8. 在海关通关、报关方面。

海关对加工区企业实行电子账册管理, 实行总量扣减, 滚动核销, 在通关、报关手续上给予方便和支持, 大大的简化了通关、报关手续和管理程序。除特殊产品实行配额管理, 一般对区内企业不进行配额管理。在出口加工区提供高效管理, 高效运行的行政管理机构, 全权负责区内事物, 提供进出口申请、报关、外汇管理、商品检验等方面业务, 实行“一站式”封闭管理, 同时一般在区内为生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包括储运、卫生、员工公寓、银行、税务、电力等机构, 实行“一条龙”服务。海关对境内区外企业因其注册地点不同, 注册区域分散, 对境内区外企业加工贸易实行开放式管理, 并有工作时间限制;海关、银行、外管局、税务等各管理部门独自运行并开展工作, 配套设施由境内区外企业自行选择解决方式。

应用领域与主要企业 篇2

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印花税、房产税等多个税种的纳税义务, 而中国政府在物流企业税收政策方面给予的优惠政策很少, 使得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较为沉重。物流企业应当针对本行业所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合理的分析, 制定有效的筹划方案, 采取合理、合法的方法使其本身以较低的纳税成本来完成经营活动, 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本文中主要谈及对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这三个税种的筹划。

一、增值税的筹划

物流企业在购进商品和出售商品时所需要缴纳增值税。对于物流企业而言, 其购销业务开展的过程可以作为小规模纳税人进行处理, 按3%的比例提取增值税, 同时也能够作为一般纳税人处理, 适用低税率13%, 高税率则为17%。

案例分析:A是一家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 其生产的一套医疗设备售价为50万元。B是一家物流公司。两家由于保持多年良好的业务往来, 所以B公司可以享受48万元的优惠价格 (以上价格均不含增值税) , 有一家医院欲向B公司购买这套医疗设备, B公司应怎样参与这笔业务?

筹划方案一:B公司以小规模纳税人身份按48万元购入这套医疗设备, 然后再按50万元的价格转卖给医院, 其应承担的增值税为1.5万元 (50万元*3%) 。

筹划方案二:B公司以一般纳税人身份按48万元购入这套医疗设备, 然后再按50万元的价格转卖给医院, 其应承担的增值税为0.34万元 (50万元*17%-48万元*17%) 。

很明显地可以看出, 在此案例中B公司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所承担要缴纳的增值税要高于作为一般纳税人所承担要缴纳的增值税。若B公司作为小规模纳税人来纳税不仅会增加其增值税纳税的纳税负担, 也直接地增加了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税基数, 同样是以50万元的价格转卖给医院, 小规模纳税人的收益就比一般纳税人的收益要少一部分。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纳税人身份的选择也不是绝对的, 若企业所从事购销差价较低的业务较多时, 企业应尽量取得作为一般纳税人纳税的资格;若企业所从事购销差价较高的业务较多时, 企业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纳税取得的收益可能会多一些。

筹划方案三:如果B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代购业务, 即由A公司直接开具发票给医院, 并且由B公司来转交。A公司以50万的合同价把医疗设备卖给医院, 并且付给B公司手续费20 000元。这样B公司就需要缴纳5%的营业税, 其手续费属于服务业务收入, 则需要交纳的营业税为0.1万元 (2万元*5%) 。

由此可见, 作为物流企业以代理者代购的身份来经营购销业务的纳税成本是最低的, 由于企业作为代理者代购可以不垫付资金, 只收取代理的手续费, 不影响企业的资金运转。

二、营业税的筹划

物流企业在对客户提供劳务或服务的过程中, 也会产生营业税的缴纳。其中, 企业承担货品的运输、配送、装载与卸运等业务或服务得到的收益, 根据营业税税收的相关规定, 按照交通运输业适用税率3%来处理;企业按委托完成货物运输、仓储、包装、物流加工、租赁等服务得到的收入, 根据营业税缴纳的相关规定, 按照服务业适用税率5%来处理。

2008年11月5日修订的《营业税暂行条例》第3条有如下说明: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目应当缴纳营业税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 应分别对不同税目展开分别核算;未分别核算营业额的, 从高适用税率。这就使得企业存在从高计算营业税并且多支付营业税的状况, 针对这一情况, 物流企业应税业务应分开处理, 按照各自规定的不同的税率来计算营业税, 以避免从高适用税率来纳税的风险。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必须将适用3%税率的业务与适用5%税率的业务分开核算, 否则就会承担统一按照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的风险, 同样这也会增加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税基数。

大多数物流企业都拥有自己的运输车辆并用其来提供运输劳务, 但是还有一部分的联合运输业务, 如果可以从全部的营业额中减去这些支出, 就可以降低整体的营业额, 从而降低营业税的计税基础, 减少营业税的缴纳。《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5]208号) 规定:试点物流企业将其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 应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他运输企业的运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由此可见, 物流企业必须积极申请成为试点物流企业, 以便享有这一优惠政策, 降低营业税的计税基础, 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纳税。

2011年,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被国家批准推出, 目前试点地区试点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 后期将逐步推广至其他行业。待条件成熟时, 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行业试点。这一法案目前还只是在经济辐射效应明显、改革示范作用较强的地区实施, 待这一法案正式实施开展对于物流行业无疑是一项更好的优惠, 增加了其筹划的宽度。

三、企业所得税的筹划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物流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6]270号) 规定:物流企业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设立的跨区域机构 (包括场所、网点) , 凡在总部统一领导下统一经营、统一核算, 不设银行结算账户、不编制财务报表和账簿, 并与总部微机联网、实行统一规范管理的企业, 其企业所得税由总部统一缴纳, 跨区域机构不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所有不满足以上所述条件之一的跨区域机构 (包括场所、网点) , 不能被列入统一核算范围, 应当根据自己所处地区的情况, 分别核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条规定就给予了物流集团很大的筹划空间。物流集团可以考虑将其子公司转变成为分公司, 使其分公司作为一个在总部统一领导下统一经营、统一核算, 不设银行结算账户、不编制财务报表和账簿, 并与总部微机联网、实行统一规范管理的一个分支, 通过分支机构间的相互弥补盈亏从而降低企业集团的应纳税所得额, 实行由总部来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

在税法中多多少少还存在一定量的缺陷性条款, 也就是税法漏洞, 主要是由于税法在文字上面的忽略、税收在征管活动中存在的漏洞, 这就使得纳税人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主动地界定自己的纳税行为, 以达到规避纳税的目的。对于纳税人而言, 要利用好此方法, 充分利用漏洞来争取些不违法的利益。目前就中国的物流行业来看, 其发展还不算完善, 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中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税收法规是专门针对物流行业, 由于没有对物流业单独设立税种, 而是散见于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具体规定、征收管理之中, 由于这些税种间存在着一些不能相互协调的地方, 使得利用缺陷性条款来进行纳税筹划更加具有实施的可能性。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状况之下, 物流企业灵活选择会计政策的空间依旧是比较理想的, 应当根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利用会计政策中的可以选择进行好筹划, 权衡好政策选择的利弊, 使得企业税负减轻的同时也获得利益最大化。

物流企业在开展纳税筹划的过程中, 应当随时遵循国家法律法规, 随时关注和学习税法, 解读税法, 更好地利用其优惠政策, 规避风险;充分的考虑企业进行筹划的成本与筹划方案的可实施性;筹划应站在整体角度和长远战略的方面来筹划, 不能因为眼前可以减少纳税而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对于纳税我们应以合理的方法来筹划。

参考文献

[1]吕绍昱.物流税制与纳税筹划[J].西部财会, 2006, (5) .

[2]窦春妍.中国现代物流业税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 2009, (5) .

[3]张佳.浅析物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J].中国商界, 2010, (4) .

[4]邹永华.物流行业的纳税筹划探究[J].商场现代化, 2010, (5) .

应用领域与主要企业 篇3

制造业

在3D打印发展之初,其应用仅局限在原型制作或工艺品打印。随着3D打印技术的日趋成熟,在汽车、航空、医疗、教育、电子消费品等领域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其中3D打印在航空和汽车领域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而生物医疗则成为了最近3D打印研究的热门领域。

汽车行业

汽车制造商可以算作是增材制造技术的最早使用者之一,过去几十年汽车制造商多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小批量原型制造。最近几年,各大汽车制造商开始加大3D打印技术使用步伐,向更高价值的应用转变,3D打印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正在从用于最终检查和设计验证的相对简单的概念模型,演进到用于测试车辆、发动机和平台的功能性部件。目前,汽车行业是3D打印的原型零部件的主要生产者,每年汽车行业将生产超过10万件原型零部件和添加制造的模具。

航空航天

3D打印技术特别是金属直接快速成形工艺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热点,其优势体现在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减重(轻量化)等方面。

由于航空航天设备所需要的零部件往往都是一些需要单件定制的小部件,如果运用传统工艺制作势必会存在制作周期过长、成本过高的问题。3D打印工艺制造速度快,成型后的近形件仅需少量后续机加工,可以显著缩短零部件的生产周期,满足对航空航天产品的快速响应要求。3D打印加工过程的材料利用率很高,成形过程无需专用模具、工具和夹具,可以节省制造航空航天装备零部件所需的昂贵原材料,显著降低制造成本。

金属零件直接成形时的快速凝固特征可提高零件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与传统制造工艺相比,成形零件可在不损失塑性的情况下使强度得到较大提高。如由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打造的一次成型钛合金的承力能力比普通锻造、焊接强上近30%。

同时,3D打印拥有良好的设计灵活性和加工柔性。3D打印工艺能够实现单一零件中材料成分的实时连续变化,使零件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成分和性能,是制造异质材料(如功能梯度材料、复合材料等)的最佳工艺。航空航天装备的零部件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通常对材料的性能和成分有着严格甚至苛刻的要求,大量试用各种高性能的难加工材料,而3D打印技术可以方便地采用高熔点、高硬度的高温合金、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

医疗行业

目前医疗行业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无需留在体内的医疗器械,包括医疗模型、诊疗器械、康复辅具、假肢、助听器、手术导板等;二是个性化永久植入物,使用钛合金、钴铬钼合金、生物陶瓷和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3D打印骨骼、软骨、关节、牙齿等产品,通过手术植入人体;三是3D生物打印,即使用含细胞和生长因子的“生物墨水”,结合其他材料层层打印出产品,经体外和体内培育,形成有生理功能的组织结构。

体外医学模型

3D打印模拟器官可以用来检测药物效果,一方面有利于缩短临床药物研发周期,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潜在的人体试验损害,极大地节省新药的研发费用。构建3D 模型在手术设计、操作演练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高的应用价值。器官或组织的3D 医疗模型,能够将器官或组织内部构造的细节逼真地显示出来,使得医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明了。这种技术已在整复外科、口腔科、眼科等领域中的颅骨修复、下颌骨修复正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D打印通过复杂建模可造福外科手术。医生在手术前可以在患者体外再现体内实际模型,可以通过反复利用模型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减少在真实手术中的效率和风险。例如,北京阜外医院主要将这一技术应用在心血管介入手术方面,与比利时的3D 打印服务商Materialise 合作,在手术前提前模拟打印出心脏模型进行精准化训练,从而大大提升手术的成功率。这种方法对于先天心脏缺陷的婴儿好处明显,因为婴儿的器官相对弱小,手术就必须有更充分的准备,也必须非常精细。

定制化医疗器械/组织工程

3D打印技术在助听器、假肢制造、康复辅具、骨科手术个性化导板、人工关节、人工外耳和个性化种植牙等方面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运用3D 打印技术设计和制作的助听器可满足个性化需求。利用3D 打印技术制造出的假肢也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应用金属打印制作的多孔钛结构,生物学表现特性更加合理,具有轻量化,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从而克服了传统制造工艺的限制。

传统牙齿修复过程相对复杂,难以保证精度,返修率高、制作周期长。将3D打印技术运用到义齿修复中已经成为牙科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降低了义齿修复成本,缩短了制作周期。此外,3D 打印在骨科的应用可实现低成本假肢打印。

人工器官和组织

3D 打印技术不仅能够打印医疗模型、医疗器械,还可以根据患者需要打印出相应的器官。

3D生物打印使用含细胞和生长因子的“生物墨水”,结合其他医疗材料层层打印出产品,经体外和体内培育,形成有生长能力功能的组织结构。这项技术的推广与使用有望解决全球面临的移植组织或器官不足的难题。

美国圣迭戈Organovo将细胞用作“生物墨汁”,通过3D打印程序制成活性人体组织片,已成功打印出心肌组织、动脉血管等。爱丁堡赫瑞瓦特大学开发了一种基于瓣膜的双喷嘴打印机,配有两个“墨盒”,一个装着浸在细胞培养基中的人体胚胎干细胞,另一个只有培养基。使用这一打印机可打印用于组织再生的首例人体胚胎干细胞以及其他活细胞的打印。所研发的3D 打印机通过控制实现精确打印速度和墨水流量。

药剂

3D打印可制造靶向药物运输超微机器人。在人体内精准运输药物的机器人可以用来提升太近微创手术、靶向用药、远程感应和单细胞操控技术的效果和水平。

通过3D 打印技术实现的微型机器人被设计成“鞭毛”的类似物,这样可以更好地被数字化操控,从而灵活地将药物送达到人体各部。FDA 批准了美国Aprecia制药公司首款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的“左乙拉西坦速溶片”上市。这种药采用Aprecia公司的ZipDose3D打印技术生产,内部呈现多空状,内表面及高,可在短时间内被很少的水融化,用分层打印制备药物制剂取代传统的压片技术,使得含水流体将多层粉状药剂结合在一起。

主要企业

3D 打印的核心专利大多被设备厂商掌握,因此在整个产业链中设备厂商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专利陆续到期,设备厂商的地位必然会受到冲击。近年来,3D 打印行业整合加剧,其中以3D Systems 和Stratasys 的整合路径最具代表性。3DSystems 采取上下游并购路径,并购对象包括服务商、软件公司、材料和设备厂商。Stratasys 的整合路径以横向整合为主,如与Objet 的合并和收购MakerBot。通过一系列的整合,设备企业转变为综合方案提供商,加强了对产业链的整体掌控能力。

全球3D 打印两大巨头3D Systems 和Stratasys 生产了全球半数以上的打印机,并在近几年通过兼并收购其他3D 打印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另外,一些企业(如EOS、Envisiontec 等)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也有突出表现。除了这些企业,市场上还有许多提供3D 打印服务的中小型企业。

3D Systems

3D Systems公司由3D 打印技术的发明者查尔斯·赫尔成立于1986年,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罗克希尔,以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SLA)起家。在此后的二十几年中依靠基础专利的优势,通过并购形成了覆盖打印材料、打印设备和打印服务领域的全产业模式。

近年来3D Systems已经逐渐摆脱了业绩亏损的状况,进入了盈利增长时期。自2009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均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14 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6.54 亿美元,净利润达到0.18 亿美元。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近900 名员工。

在外延并购方面,3D Systems动作频频。在过去的四年中,3D Systems公司已经收购了超过45家公司,总金额达到5.2亿美元。2014年,公司通过收购Cimatron、Simbionix、LayerWise、Laser Reproductins 等公司开始进军仿真、航空航天以及医疗等领域。2015 年3D Systems 收购了无锡易维,加紧了其在中国3D 打印市场的布局。另外,通过收购Bits from Bytes(一家普及型打印设备提供商),3D Systems也成为消费者使用的个人系统的领先供应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教育等领域。

3D Systems 是全球领先的3D 打印解决方案提供商。3D Systems 提供不同种类的产品。个人产品如Cube、BfB、RapMan 系列,入门级专业打印机V-Flash,专业打印机Projet 和Zprinter,以及基于SLA、SLS、SLM 技术的工业用打印机等。其技术优势包括概念建模、快速原型设计及制造等。3D Systems 提供7 种3D 打印解决方案,包括光固化快速成形和激光烧结、聚合物成型以及用于个人打印机技术FDM等。公司在3D 打印领域拥有超过1100 项专利,材料包括塑料、蜡、尼龙、金属等100 多种材料。

3D Systems产品和服务的一个重要发展是其“创作工具”。3D Systems 率先引入了基于网络和基于软件的工具来简化3D 产品的创造。通过对Vidar 的收购,3D Systems 成为创建三维数字化医学影像的领导者。同样的,通过对My Robot Nation 的收购,公司迅速打入消费产品领域。

3D Systems经营两个按需生产零件服务:ProParts 和Quickparts。在按需打印方面,3D Systems 提供Quickparts 和ProParts 服务。3D Proparts 是一家提供快速成型制造和服务的企业,其服务包括定制支持和项目管理等,于2009 年被3D Systems 收购。QuickParts于2011年2月被3D Systems收购,是一个小批量的生产商。

Stratasys

Stratasys由Scott Crump于198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成立,并于199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Stratasys专注于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的研究及开发,并成功打造出Dimension、uPrint 和Fortus 三个品牌。其中,Dimension凭借高性价比,成为全球最畅销的3D打印机系列之一。与3D Systems 相同,Stratasys的营业收入也在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7.5亿美元。

Stratasys 在近4 年来的并购浪潮中同样大动作频出,如以14 亿美元收购以色列3D 打印系统提供商Object 公司;以4 亿美元收购桌面级3D 打印设备生产商MakerBot;1 亿美元收购CAD 设计师社区Grabcad。随着各类企业的并购,Stratasys的3D打印领域全产业链在不断完善。

Stratasys主要经营3D打印设备和打印材料,这两项合计占其收入的85%。公司的3D打印设备包括理念系列、设计系列和生产系列三个级别,同时公司还制造专门用于牙科的3D 打印机。在打印材料领域,现在能够生产超过130种的打印材料,其中包括100种的光聚物和10多种的热塑性塑料打印材料。

ExOne

Exone也是3D打印全产业链企业,成立于2012年,使用麻省理工学院提供的粉末喷墨三维打印(Inkjet3DP)。主要提供两种打印机,分别使用沙子和金属材料,可以完成较大尺寸产品的制作。该公司的3D 印刷机器能够制造压铸模具和特种石英砂、陶瓷的铸造产品。

Exone 公司共有两个系列的产品,分别是S 系列和M 系列。S 系列的产品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生产浇铸所用的铸型,代表性的产品有S Max、S Print。M 系列的3D 打印机主要用于直接打印可以使用的零件或是终端产品,代表性产品为M Flex 和M Lab。前三者都是工业用打印机,M Lab 是科研人员专用的打印机,属于专业用途。

Exone 主要的客户集中在航天、汽车、重型设备、能源等行业。该公司还提供耗材和零件、服务、培训和技术支持,通过位于美国、德国、日本的生产服务中心(PSCs)来对其客户进行生产前合作与定制服务。

RepRap

RepRap 是一种三维打印机原型机,它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复制能力,能够打印出大部分其自身的(塑料)组件。RepRap 是(replicating rapid prototyper)的缩写。

这种原型机从软件到硬件各种资料都是免费和开源的,都在自由软件协议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GPL 之下发布。

至目前为止,RepRap 项目已经发布了四个版本的3D 立体打印机:2007 年3 月发布“达尔文”(Darwin),2009 年10 月发布“孟德尔”(Mendel),2010 年发布“Prusa Mendel”和“赫胥黎”(Huxley)。开发者采用了著名生物学家们的名字来命名,是因为“RepRap 就是复制和进化”。

由于机器具有自我复制能力,能廉价地传播RepRap 给个人和社区,使他们能够创建或下载来自互联网的复杂的产品,而不需要昂贵的工业设施。

Arcam

瑞典Arcam公司成立于1997年,在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是唯一使用电子光束溶解法(EBM)技术的增量制造公司,2003年3月第一台EBM S12机器上市,随后推出基于EBM技术的改进机型。

Arcam为市场提供EBM 的完整生产链,包括打印机、系统服务和金属粉末销售。Arcam还与美国DiSanto 技术公司合作,致力于骨科植入物(Orthopedic Implants)市场。OI 产业可分为三部分:重构、外伤手术和脊柱手术。

目前,Arcam上市的打印机有Arcam A2X、Arcam Q10、Arcam Q20,Arcam A2X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材料是钛和铝化钛;Arcam Q10 则是针对于OI 市场,而Arcam Q20 则是在前者基础上,加大制造空间以适应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二者均具备有电子枪、e LayerQamTM 系统。

其他

EnvisionTec在2002年成立于德国马尔,负责Perfactory 系列和Bioplotter 系列产品的研发和制造。EnvisionTEC采用DLP快速成型系统,其Perfactory 系列设备在全世界助听器定制领域成功占据60%以上的装机量,以及珠宝首饰市场50%以上的装机量。

应用领域与主要企业 篇4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肩负着开辟创新、科研转化的重任,是各地企业中的骨干力量。在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中,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数量是八个技术领域中最多的,其各项经济指标也稳居各技术领域首位。文章就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技术领域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大连市;技术领域;经济指标;科技活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高新技术企业是所有企业中调整产业结构,走自主创新、持续创新发展道路的领头羊。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4月联合颁布了《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包括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资源与环境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八个技术领域,有力地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

1各技术领域经济情况

上年度新材料技术领域工业总产值和净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第一次超越了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跃居第一位。,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的工业总产值851.1亿元,重新排在首列。新材料技术领域的工业总产值611.6亿元,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工业总产值182.7亿元,分列八大技术领域的二、三位。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再度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赶超,而且相差近240亿元。各技术领域净利润方面的排名顺序也与此相同。营业收入方面,依旧是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首,达845.5亿元,新材料技术领域和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分列二、三位。

2各技术领域人员情况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的`从业人数是各领域中最多的,达69715人。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从业人员其次,达25964人。新材料技术领域从业人员13542人,位居第三。从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及职称方面来看,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本科以上从业人员占比68.5%,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比36.3%,均居于八大技术领域首位,这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行业特点是密切相关的。高技术服务业和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的从业人员在该两项指标方面也是位列前三。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新材料技术领域的本科以上人员占比、中级以上人员占比则相对较低。

3各技术领域科技活动投入情况

由于各个技术领域的历史发展情况及本地基础情况不同,八大技术领域的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情况差距较大。

3.1各技术领域科技人员投入情况

截至底,大连市477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共计41013名科技人员参与了科技研发活动。其中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由于企业规模大、数量多,其参与的科技活动人员也最多,共有17821人;其次是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有10348人参与了科技活动,较减少了412人。科技项目人员占比从某种意义上能够体现科技项目的工作效率和科技项目资金利用率。八大技术领域中的科技项目人员占比均在90%以上,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各领域的科技研发态度比较严肃,对科技资金的使用比较慎重。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高技术服务业领域的科技项目人员占比相对更高,这也是由其行业特点决定的。

3.2各技术领域科技资金投入情况

由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的基础雄厚,其用于科技活动的非政府经费也最多,达39.2亿元,位居第一。新材料技术领域和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以19.7亿元和11.3亿元分列二、三位。在委托外单位科技活动支出方面,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支出额最大,达3.5亿元。但从占非政府经费支出额的比例来看,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较高,占比9.1%。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3家企业度在没有政府支持的科技活动资金情况下,共向外单位支出14855千元进行科技研发,占非政府经费支出总额的44.79%,位列第一。但20该领域的三家企业委托外单位进行科技活动支出为0,内部研发的科技项目有23项,全部的科技项目支出为12940千元。

4各技术领域科技产出情况

同样与技术领域的体量相关,在八大技术领域中,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是最多的,但专利授权率最高的是高技术服务业,授权发明专利占比最高的则是新材料技术领域。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共发表科技论文255篇,高技术服务业领域124篇。注册商标方面,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拥有345项注册商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拥有265项注册商标。软件著作权方面,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累计拥有1409项,较上年增长了62.3%,其中当年获得241项,远远超过了其他技术领域。

应用领域与主要企业 篇5

一、资产盘盈和盘亏的处理——新增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关于资产的盘盈和盘亏,小企业会计准则新增了“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进行核算。

(一)库存现金的盘盈和盘亏

小企业会计制度(以下以“制度”代替)规定: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财产清查时发现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或“现金”等,按实际短缺的金额扣除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金额后,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发现现金溢余,应按实际溢余的金额,借记本科目,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超过应付给有关单位或人员的部分,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小企业会计准则(以下以“准则”代替)规定:每日终了结算现金收支、财产清查等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属现金短缺,按实际短缺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记本科目;属现金溢余,按实际溢余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按照管理权限经批准处理时,分别转入“营业外支出”和“营业外收入”。

(二)存货的盘盈和盘亏

制度规定:存货盘亏时借记“营业外支出”或“其他应收款”,贷记“存货”,盘盈冲减“管理费用”。

准则第十五条规定,存货盘盈盘亏应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经查实,存货发生毁损,处置收入、可收回的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扣除其成本、相关税费后的净额,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盘盈记入“营业外收入”。

(三)固定资产的盘盈和盘亏

制度规定: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其市价或同类、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盘亏的固定资产,按其账面净值,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本科目。

准则规定: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评估价值扣除按照新旧程度估计的折旧后的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科目。盘亏的固定资产,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按照已计提的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其原价,贷记本科目。经查实批准盘亏固定资产计入“营业外支出”,盘盈固定资产记入“营业外收入”。

(四)工程物资的盘盈和盘亏的处理

制度规定: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去保险公司、过失人的赔偿部分,工程尚未完工的,计入或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已经完工的,计入营业外收支。

准则规定工程物资的盘盈和盘亏需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核算,根据处理意见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去保险公司、过失人的赔偿部分,工程尚未完工的,计入或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已经完工的,计入营业外收支。

二、资产减值的处理—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关于资产减值,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对于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最大变化就是不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一)应收款项的坏账处理

1. 应收票据:

制度规定小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不得计提坏账准备,待到期不能收回转入应收账款后,再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但是,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2. 应收账款:

制度规定小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并合理地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当查明原因,对确实无法收回的,经批准作为坏账损失时,应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准则规定: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确认应收账款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应当按照可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照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3. 其他应收款:

制度规定小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其他应收款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其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的提取及转回等,比照“应收账款”科目的相关规定处理。

准则规定确认其他应收款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应当按照可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照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二)存货的减值

制度规定期末时存货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当市价低于成本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存货跌价准备”。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其价值以后得以恢复,应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以原计提的金额为限。借记“存货跌价准备”,贷记“管理费用”。

准则规定存货不计提跌价准备,当存货发生损失时确认,应当按照可收回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本科目。

(三)对外投资的减值

1. 短期投资减值的处理

制度规定:小企业应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短期投资的总市价低于总成本的差额,应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准则规定短期投资不计提减值准备,损失发生时直接冲减本科目。

2. 长期投资减值的处理

制度规定:小企业应该在期末时,应将长期债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可收回金额比较,账面余额小于可收回金额时计提减值准备。

准则规定:小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符合确认损失的条件时,减除可收回的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损失。长期股权投资损失应当于实际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同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长期股权投资”。

另外制度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可采用成本法或者权益法进行核算。成本法下收到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为投资收益,权益法下冲减“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小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统一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在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当按照应分得的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三、资产账务处理的其他差异

(一)应收及预付款项

1. 应收票据

制度规定因付款人无力支付票款,收到银行退回的商业承兑汇票、委托收款凭证、未付票款通知书或拒绝付款证明等,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准则规定:因付款人无力支付票款,或到期不能收回应收票据,应按照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2. 应收股利

制度规定:小企业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分派利润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投资收益”或“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

准则规定:在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按照应分得的金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3. 其他应收款

制度规定本科目核算小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股息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不设置“备用金”科目的小企业拨出的备用金、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

准则规定小企业出口产品或商品按照税法规定应予退回的增值税款,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4. 预付账款

制度规定预付工程款计入“在建工程”。

准则规定本科目核算小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包括:根据合同规定预付的购货款、租金、工程款等。预付工程款在“预付账款”中核算。

(二)存货和固定资产

1. 存货

制度专门设有“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小企业的低值易耗品。准则取消了低值易耗品科目,在“周转材料”中核算不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低值易耗品。

2. 固定资产

制度规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按建造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没有明确做出关于改扩建处理规定的,使用过程中的修理费用一般计入当期费用。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按规定资本化,与资产支出数挂钩。

准则规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支出(含相关的借款费用)构成。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修理费,应当按照固定资产的受益对象,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借记“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对固定资产进行改扩建时,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借记“在建工程”科目,按照其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其原价,贷记本科目。在建工程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利息,在应付利息日根据借款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利息费用,在应付利息日,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等科目。

(三)无形资产

准则规定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建筑物,外购土地及建筑物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按照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属于土地使用权的部分,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制度没有相关规定。

制度规定: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申请注册过程中的实际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相关研发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科目。无法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应在期末时根据实际情况计提减值准备而不进行摊销。

准则规定: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应予资本化的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研发支出”科目。小企业按月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应当按照无形资产的受益对象,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小企业不能可靠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摊销期不得低于10年,体现了与税法趋同的思想。

(四)长期待摊费用

制度规定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在“长期待摊费用”中核算,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计入当期损益。

准则规定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和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等。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四、负债要求按照实际发生额入账

准则第四十七条:各项流动负债应当按照其实际发生额入账。第五十二条:非流动负债应当按照其实际发生额入账。其中持有到期投资,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具体账务处理变化如下。

(一)短期借款

制度规定应付票据到期,如小企业无力支付票款,按应付票据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应当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预提费用”、“银行存款”等科目。关于银行收票据与本科目的账务处理关系未涉及。

准则规定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小企业无力支付票款的,按照银行承兑汇票的票面金额,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本科目。在应付利息日,按照短期借款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等科目。不要求在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利息。持有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贷“应收票据”(银行无追索权情况下)或“短期借款”科目(银行有追索权情况下)。

(二)应付账款

制度规定小企业如有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或是被其他单位承担的应付款项,应转入资本公积,借记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准则规定小企业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账款,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三)应付职工薪酬

制度未涉及非货币性支出及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准则第四十九条规定:应付职工薪酬,是指小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应付给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非货币性支出及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例:以自产产品、商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视同销售。按照其销售价格,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还应结转产成品的成本。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四)应交税费

制度规定小企业按规定计算应交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房产税、应交土地使用税、应交车船使用税)。小企业因多计等原因退回的所得税,应当在实际收到时,冲减收到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小企业因多计等原因退回的消费税、营业税等,应于实际收到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科目;属于增值税的,应于实际收到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准则规定小企业按照规定应交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城镇土地使用税、应交房产税、应交车船税、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交排污费)。小企业按照规定实行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先征后返的,应当在实际收到返还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不含出口退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五、所有者权益账务处理变化

(一)资本公积

制度规定本科目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资本溢价、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其他资本公积。

本科目核算小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只包括资本溢价。并明确规定了小企业的资本公积不得用于弥补亏损。

(二)盈余公积

制度规定本科目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准则规定小企业(外商投资)按照法律规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储备基金和企业发展基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六、收入、支出账务处理变化

(一)收入的确认条件

制度规定小企业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当同时满足收入的四个确认条件。

准则规定小企业采用发出商品或者提供劳务交易完成和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作为标准,减少关于风险与报酬转移的职业判断,并根据销售方式和结算方式规定了7种收入确认的时点,比如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应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不符合会计上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的会计处理为:借记“发出商品”,贷记“库存商品”。如果纳税义务已经发生,还应当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销售退回的处理

制度规定销售退回应当分情况进行处理:(1)未确认收入的已发出商品的退回,不进行账务处理。(2)已确认收入的销售商品退回,应直接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对于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报告年度或以前年度的销售退回,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并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

准则第六十一条规定发生销货退回(不论属于本年度还是属于以前年度的销售),按照应冲减销售商品收入的金额,借记“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照实际支付或应退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三)营业外收入账务处理变化

制度规定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等。

准则规定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实现的各项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

(四)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

制度规定管理费用核算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存货盘盈盘亏、存货跌价准备等。而准则将这些项目分别计入了“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等科目进行核算。

制度规定财务费用核算小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准则规定小企业发生的汇兑收益,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五)营业外支出

制度规定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罚款支出、非常损失等。

准则规定本科目核算小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包括: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坏账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捐赠支出,赞助支出等。

(六)所得税费用

制度规定小企业收到因多计等原因而退还的所得税,应在实际收到退还的所得税时,冲减收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应用领域与主要企业 篇6

(一) 企业改制必须进行产权界定

产权界定是企业改制中的中心问题, 其关键在于对企业和投资者的所有者权益的界定。为做好产权界定工作, 企业资产评估前必须进行清产核资。有的企业由于财务基础工作薄弱或为了获取某些利益, 加上中介机构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资产进行评估, 使评估价值具有一定的弹性, 因而企业改制在资产评估前进行清产核资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 产权界定中的财务会计问题

1、国有资产折股与国有股份的确定。

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 不得将国有资本低价折股或者低价转让给经营者及其他职工个人。具体处理为:企业实行整体改建的, 其国有资本应当按照评估结果全部折算为国有股份, 由原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持有, 并将改建企业全部资产转入公司制企业。企业实行分立式改建的, 应当按照转入改建后公司制企业的资产、负债经过评估后的净资产折合为国有股份, 并可以由原企业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持有, 也可以由存续企业持有。企业实行合并式改建的, 经过评估后的净资产折合的国有股份, 合并前各方如果属于同一投资主体, 应当由原共同的国有资本持有单位一并持有;如果分属不同投资主体, 应当由合并前各方原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分别持有。

2、整体改制下原有企业净资产折股的核算。

原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 如将原有企业全部资产投入公司, 原有企业的债权、债务亦应由改组后的公司承担。原有企业的净资产 (全部资产扣除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应折价入股, 折合的股份总额应当等于公司净资产额。有限责任公司依法经批准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为增加资本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时, 应发行股票筹集资本, 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 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 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以超过票面金额发行股票所得溢价款列入公司资本公积。

3、国有产权管理中的财务会计问题。

国有企业改组后, 国有产权的有效管理需借助于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这种新体制。其基本的目的是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和提高其运营效益,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投资主体的组建和营运, 涉及到国有资产存量的调整和重组, 对投资、融资体制也会产生重大影响。表现在:一是如何反映国有产权的经营效益问题。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包括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成本法核算对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而言存在着不足。为了能够正确反映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 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投资主体控股和持股应全部采用权益法核算。二是国有产权的收益分配问题。国有产权的投资收益取决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分配政策。投资主体的基本职能是代表所有者行使监督管理权, 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时, 可将国家作为投资者应分得的投资收益直接划给当地财政机关。

二、资产评估中的财务会计问题

(一) 企业改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

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制企业的,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进行评估。资产评估结果是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出资折股的依据, 自评估基准日起一年内有效。非规范交易的背后存在着很多诸如暗箱操作, 其中不乏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为避免此类事情发生, 改制企业应严格按改制程序规范操作, 进行资产评估, 同时对中介机构应加强执业道德管理。

(二) 资产评估中的财务会计问题

1、债权资产评估中的财务会计问题。

企业的债权资产主要是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的评估, 目前有两种方法可以选用:一种是折现值法, 另一种是贴现法。采用两种评估方法确定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都比较准确, 但问题是坏账损失的确定非常困难。为了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 为了保护其他投资者权益, 对账龄过长的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应具体分析。如债务人是国有企业, 可以加大核销比例或全部核销, 因为从总体上看, 国有资产总额不会受到影响;如债务人是非国有企业, 核销坏账损失时应慎重从事, 这时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2、长期投资评估中的财务会计问题。

长期投资中的股权投资评估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由于股权资产的价值取决于被投资企业, 在国有企业改制时有必要对被投资企业进行评估, 因此, 如果被投资企业不愿意进行评估, 则投资企业的股权资产评估值可根据下列公式确定:某投资企业股权资产的评估值=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投资比例;

3、评估日至改制日实现损益的处理。

自评估基准日到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制企业设立登记日的有效期内, 原企业实现利润而增加的净资产, 应当上缴国有资本持有单位, 或经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同意, 作为改制后企业国家资本公积管理, 留待以后年度转增国有股份;对原企业经营亏损而减少的净资产, 由国有资本持有单位补足或由改制后企业用以后年度国有股份应分得的股利补足。

4、国有资产折股与国有股份的确定。

经评估确认的国有资产应按股权设置方案进行折价入股, 切不得将国有资本低价折股或者低价转让给经营者及其他职工个人。企业实行公司制改建的股权设置方案, 应当由国有资本持有单位制定。股权设置方案应当载明股本总数及其股权结构、国有资本折股以及股份认购、股份转让条件及其定价等。

5、企业改制中的呆坏账、不良资产的处理。

呆坏账按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批准, 可在企业净资产中剥离, 但在报批处理时应做到账销案存。独立法人改制的, 应将呆坏账的收账权转交上一级授权的控股公司;整体改制的应由改制后企业承继;非法人企业改制的, 应将其收账权转交至一级法人企业总部, 原企业应协助做好催讨清欠工作。

6、企业溢价或折价出售的财务处理。

改制企业的溢价出售分为协议溢价和产权交易所竞拍溢价, 在交易行为发生后, 若改制企业延续, 则被出售企业可根据其净资产与出售价的差额计入无形资产--商誉, 由改制后的企业在经营的一定期限内摊销, 购买的企业则按规定进行财务处理。

摘要:企业国有产权向企业管理层转让已成为国有企业改制的实现形式。但是在企业改制中涉及大量的会计工作, 必须全盘考虑, 慎重筹划。本文就如何搞好国有企业改制中的会计工作, 结合自身实际, 谈点认识。

应用领域与主要企业 篇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数增至1.23亿,而IP地址数仅为8000多万,这是我国的情况。而从全世界来看,目前通用的IPv4理论上只能提供43亿个IP地址,根据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有限的IPv4地址将在2010年左右消耗殆尽。因此,采用新版本的IP地址协议,扩大IP地址的绝对使用数量,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现存IPv4网络地址枯竭的这种潜在危机,新版本的地址协议IPv6应运而生。IPv6地址容量大大扩展,理论上能产生2的128次方个IP地址,这能让世界每颗沙砾都有IP地址。

(二)IPv6的优势

IPv6的发展是从1992年开始的,经过了15年的发展时间,IPv6的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完善,在这个过程中,IPv6逐步优化了协议体系结构,为业务发展创造机会,归纳起来IPv6的优势包括如下几个特点。

1. 扩大了地址空间

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的提供IP地址。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实际可以分配的地址数量,在地球上每平米可以分配1000多个IP地址。同时IPv6地址是有范围的,包括链路本地地址、站点本地地址和任意传播地址,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地址应用的扩展性。所以说,IPv6确实是一劳永逸的解决了IP地址短缺的问题。

2. 提高了网络设备对IP报文的处理效率

由于IPv6的数据包可以远超过64K字节,应用程序可以利用最大传输单元获得更快更可靠的数据传输,同时在设计上改进了选路结构,采用简化的包头定长结构和更合理的分段方法,使路由器加快数据包处理速度,提高了转发效率,从而提高了网络设备对IP报文的处理效率。

3. 增强了组播(Multicast)支持以及对流的支持 (Flow-control)

IPv6新增加了流标记域,为源宿端快速处理实时业务提供了可能,有利于低性能的业务终端支持IPv6的语音、视频等应用。这使得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服务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

4. 为网络提供了更搞的安全保障

IPv6集成了IPSec,用于网络层的认证与加密,为上层协议和应用提供有效的端到端的安全保证,能提高在路由器水平上的安全性。因此当建立网络连接时,可以得到一个安全的端到端的连接。

5. 使网络具备了自动配置功能

IPv6引入了自动配置以及重配置技术,这使得设备接入网络时,通过自动配置可以自动获取IP地址和必要的参数,实现即插即用,简化了网络管理。

6. 引入了灵活的扩展报头

按照不同协议要求增加扩展头种类,按照处理顺序合理安排扩展头的顺序,其中网络设备需要处理的扩展头在报文头的前部,而需要宿端处理的扩展头在报文头的尾部。

7. 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

IPv6的地址分配一开始就遵循聚类的原则,这使得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条记录表示一片子网,大大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

8. 具备了移动便捷的特性

MobileIPv6增强了移动终端的移动特性、安全特性、路由特性,当移动终端移动到外地时,可以通过地址自动配置得到一个漫游地址,并且用此地址与网络进行通信,为用户提供了永久在线的服务。

(三)制约IPv6应用的主要因素

1. IPv6协议自身的缺点

从网络层来看,IPv6本身并不完美,它是在IPv4结构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在IPv6中仍保存着IPv4的诸多结构特点。例如它们都采用选项分片,而这些选项都曾经被黑客用来攻击IPv4协议,所以IPv6也很难避免类似攻击。除此以外,IPv6中尽管引进了加密和认证技术,可是在提高协议安全的同时,也为黑客攻击网络带来了新的机会。加密处理是通过CPU进行大量计算来实现的,而Internet的发展趋势是带宽的增长速度远超过了CPU的增长速度,若黑客向目标主机发送大量貌似正确而实际上却是随意填充的数据包,被攻击者就有可能消耗大量的CPU来检测错误的数据包而不能响应其他用户的请求,导致了拒绝服务攻击。此外对于用户来说,加密解密消耗的CPU时间会使用户的服务响应速度变慢,可能会产生IPv6不如IPv4的感觉。

2. IPv6协议与防火墙的冲突

IPv6中IPsec的实施并不能代替传统安全设备,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还有存在的必要。但是Ipsec的采用却对现有安全体系带来了挑战。封装安全载荷和隧道,使得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无法分析报文,恶意者甚至可以利用这一点绕过防火墙对内部网络主机进行攻击。目前应用的防火墙主要有三种:包过滤型防火墙,地址转换型防火墙和应用代理型防火墙。除应用代理型防火墙工作在应用层,受IPv6影响较小外,其余两种几乎受到了IPv6的致命冲击。

(1)包过滤型防火墙

基于IPv4下的包过滤防火墙是根据数据包中源端和目的端的IP地址和TCP/UDP端口号进行过滤的。在IPv4中,IP报头和TCP报头是紧接在一起的,防火墙容易找到报头,并根据相应的过滤规则工作。而在IPv6中,IP报头和TCP报头的位置是变化的,防火墙必须逐个地查找报头,直到找到TCP报头才能进行过滤。这对防火墙的处理能力有很大影响。

(2)地址转换型防火墙

地址转换技术(NAT)与Ipsec在功能上不匹配,这使得数据包穿过地址型防火墙出现困难。原因在于Ipsec中的认证报头AH和加密报头ESP与地址转换技术是相冲突的。当AH进行地址认证时,IP报头也是认证的对象,因此不能进行地址转换,当只使用ESP对分组进行认证加密时,IP报头不在认证范围内,这时只能进行一对一的地址转换,而不能由多个对话共用一个IP地址。因为ESP既不是TCP也不是UPD,不能以端口号的不同进行区分。此外,在用UPD实现ESP的情况下,因双方都要求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为500,如进行地址转换就要变化端口号,则不能进行正常工作。

3. IPv6的业务和应用驱动问题

IPv6的技术标准已经基本成型,但实际网络推进仍然速度很慢。其基本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IPv4通过采用网络地址转换等措施尚能应付至少5年左右的地址需求,这就使地址压力没有那么紧迫。另一方面,IP地址方式与上层协议和网络的运作方式关系紧密,实施IPv6几乎涉及网上所有设备,不仅耗时费力,而且目前IPv6应用工具和应用软件很少,支持终端也很少,用户缺乏应用IPv6的原动力。可以说,如果没有应用驱动,就只能等待地址耗尽才有可能迫使网络运营商实施网络过渡,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目前来看,影响IPv6普及和商用化的主要制约因素还有业务创新和过渡问题。IPv6的产业化发展要靠创新应用的普及,而目前IPv6发展中最为困惑的问题就是缺少“杀手级应用”。

(四)IPv6未来的发展

在IPv6被全面采用之前,众多IPv6网络将和IPv4互联网共存一段时间,因此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方案需要不断完善。在安全性方面,IPv6实现了真正的端到端,避免了一些潜在风险以及网络攻击,内置的IPSec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和一致性。在服务质量方面,IPv6报头中定义了业务级别域和数据流标签位,可以确保在传输过程中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尽管这些新机制非常有利于IP QoS的全面实施,但与全面提供电信级QoS尚有一段距离,电信级IP QoS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困难的问题。需要根据业务的需求,结合多层次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 、多平面 (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 的QoS研究,不断融合新技术,努力实现一个可管理、可运营的电信级IP QoS架构。在应用方面,IPv6的优势将最集中地体现在移动通信及Peer to Peer应用两大领域。未来的移动通信设备需要大量的IP地址、移动电子商务需要良好的安全性、实时多媒体处理能力、移动设备全球漫游、随时随地移动计算等。3G是移动通信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其主要特点就是实现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在IP基础上的全面融合。IPv6可以很好地满足未来移动通信发展及3G网络的需求。因此移动通信特别是3G的发展,将最有可能促进IPv6的发展。其次,由于NAT的广泛采用,Peer to Peer应用 (如网络游戏等) 受到很大制约。Peer to Peer应用的普及和推广,也会使人们逐渐认识到IPv6的重要性,进而促进IPv6商用化进展。

参考文献

[1]李津生, 洪佩林.下一代Internet的网络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

[2]李晓燕, 刘守义.IPv4与IPv6结构比较[J].微机发展, 2003, 13 (2) ;8-15.

[3]张玉军, 田野.IPv6协议安全问题研究[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5, 22 (1) ;34-36.

应用领域与主要企业 篇8

【关键词】主要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模式

忻州市是山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市,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条件的变化,一些作物病虫的发生为害明显趋重。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多数农民过多地依赖化学防治,用药不科学,造成病虫抗药性增强,害虫再猖獗,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逐渐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趋于“有机”和“绿色”。

1 主要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措施

1.1 加强病虫测报

在病虫情报的发布形式上,不仅采用传统的纸质病虫情报邮寄到基层单位组织,而且还采用电视台字幕飞播、忻州日报登载、电子邮箱发送等形式。从2011年开始,发送手机短信,把主要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信息,直接传递到广大干部群众手中,每次服务对象2 500余人,每年发布8次以上,深受群众欢迎。2012年,新注册新浪微博,完善忻州农业信息网植保植检支网建设,将本市当前病虫发生动态及时传递到农民手中。

1.2 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园区

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采取政府补贴、部门扶持、群众出资的方法,在各级农业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让广大农民群众看有典型、学有基地、做有模式,不断扩大推广应用面积。2013年我市共建设绿色植保示范园区26个,其中省部级示范园区1个,市级示范园区4个,县级示范园区21个,计示范面积9万亩,辐射面积达到100万亩左右。示范区内,植保专业技术人员,以不同作物的种植形式,分门别类地制定绿色防控方案,对主要病虫开展系统的田间调查监测,准确掌握田间病虫发生动态,集成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建立田间档案,形成质量可追溯制度。

1.3 创建品牌促效益

农业主管部门对有代表性的农产品定期进行抽样检测,植保部门积极帮助绿色防控示范区进行“三品一标”认证,注册商标,争创品牌,充分利用农博会、网上销售等现代农业营销手段,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产销对接、农超对接、优质优价,让农民看到品牌农业的市场优势和价格优势,从而自觉实施绿色病虫防控技术。

2 主要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2.1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

防控对象:地下害虫、小地老虎、黏虫、玉米螟、玉米红蜘蛛、玉米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

防控模式:杀虫灯+性诱剂+白僵菌+BT+赤眼蜂+阿维菌素。

防控要点:杀虫灯与性诱剂应集中连片使用,性诱剂在玉米螟一、二代成虫发生的早期使用,白僵菌用于玉米秸秆封垛,BT、白僵菌用于玉米喇叭口期灌心,赤眼蜂用于防治二代玉米螟,阿維菌素防治玉米红蜘蛛在田间初现螨高峰时进行。

2.2 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

防控对象:马铃薯晚疫病、二十八星瓢虫、豆芫菁、地下害虫。

防控模式:脱毒薯、抗病品种+杀虫灯+吡虫啉、丙森锌药剂拌种+健身栽培+井冈霉素、多抗霉素、代森锰锌、甲霜灵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

防控要点:以选用抗病品种和脱毒种薯为基础,推广山川换种、刀口消毒、吡虫啉拌种,加强预测预报,适期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因地制宜地建立马铃薯主要病虫害无害化综合防控体系。

2.3 糜谷类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

防控对象:粟灰螟、粟叶甲、白发病、黑穗病、玉米螟、黏虫、粟秆蝇、地下害虫。

防控模式:精细整地+合理轮作+增施农家肥+选用优种+精选种子+甲霜灵锰锌、吡虫啉拌种+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阿维菌素+田间拔除病株。

防控要点:以推广轮作倒茬、选用优种、种子处理等农事技术为基础,以安全生产、提高效益、增加收入为主攻目标,着力抓好多种措施并举的综合防治。

2.4 辣(甜)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

防控对象:疫病、病毒病、枯萎病、蚜虫、棉铃虫。

防控模式:套种玉米生态控制+杀虫灯+性信息素+黄板+BT。

防控要点:套种玉米生态控制疫病分三种类型:疏散型,适合大面积连片辣椒种植区,按株距1~2.5m,行距2.5~3m,穿插种植玉米在垄背上,每穴双株,亩株数为400~550株;紧密型,适合地块小于1亩的辣椒种植地,按6:1(垄)种植辣椒和玉米,株距1m左右;院落型,适合小块或地势较高的辣椒田,在辣椒田四周交错种植两行玉米。田间插置黄板,安装杀虫灯控制蚜虫,降低病毒病发生率。

3 绿色防控实践成效明显

3.1 经济效益显著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每年可减少化学农药施用2~4次,亩减少投入20~60元,亩挽回损失或增加蔬菜产量300~500kg,果品、粮食100~150kg, 农产品优质率明显提高,以无公害产品平均售价高于普通产品10%计算,每亩绿色农产品增收200~500元。定襄县2 000亩玉米绿色防控示范区与非示范区比较,玉米大喇叭口期花叶株率减少5%,玉米螟蛀茎为害减少23%,雌穗为害减少32%,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60%以上,亩增产82.5kg,亩增收156.75元,亩防治成本减少12.5元,亩增加效益169.25元。

3.2 社会效益突出

近几年,全市蔬菜、果树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下降,品质明显提高。最大的效益就是培养了一批懂绿色防控技术的领导、技术人员和农业科技示范户。农民的绿色防控意识显著增强。忻府区解原村绿色防控队伍为病虫害联防联治进行跟踪服务,对达到防治指标的地块及时组织防治,比传统的防治办法减少用药1~2次,每亩节约成本20元左右,防治效果提高20%以上。

3.3 生态效益明显

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后,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天敌种群数量明显增多,可持续控制效应逐步显现。定襄县长安村玉米绿色防控示范区,田间二代玉米螟赤眼蜂卵寄生率连续2年达到70%以上。定襄县北社西村苹果实施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天敌种类由2007年时的3~5种增加到6~8种,天敌种群数量是非示范区的2倍以上。

作者简介:

杨俊德,男,1962年11月生,山西五台县人,高级农艺师,忻州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站长,主要从事植物保护技术推广工作。

基金项目:

应用领域与主要企业 篇9

摘要:本文就如何搞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从煤矿实际出发,探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并对人力资源,安全、生产、经营等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阐述,为提升煤炭企业管理水平起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途径与方法

近年来,以精细化管理为载体的管理模式被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所认可。但随着煤矿资源的逐步枯竭,生产作业环境的逐步恶化,机电设备的逐年老化,成本费用的逐年增加,一些煤炭企业管理中出现了工作标准不高、过程控制不细,制度执行不严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识偏差,重视不够。一些煤炭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片面认为一流的企业靠文化,二流的企业靠管理,三流的企业靠管人。盲目追求企业文化建设,忽视制度建设。不知道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搞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灌输,搞环境面貌的更新改造等表层文化建设,虽能起到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提升企业形象的作用,但要真正实现“以文化力激活生产力,从而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还必须依靠制度建设和对全员、全过程的精细管理来约束职工的行为。使职工从细微之处做起,严格按法规制度办事,按工作标准办事,干标准活,做放心事。

二是标准不严。贯彻不力。一些煤炭企业根据管理需要相应地制定了一些标准、制度。诸如安全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岗位职责、成本核算制度等。由于学习贯彻不到位,一些煤矿职工和管理人员对本岗位的精细化考核标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认为每项工序,每个岗位量化考核没有必要,执行工作标准不到位,对工作不善于精益求精,习惯于传统模式管理。

三是控制不细,执行不严。一些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标准体系运行质量不高,在对所有上岗人员逐日考核上存在应付凑合现象,甚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致使运行质量、考核程序、过程控制不力。职工对工作标准的要求放松,考核流于形式,管理不到位。

针对其原因,笔者认为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和方法,使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找准切入点,实现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转变。

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意识。怎样把这种理念、意识贯穿到煤矿的管理实践中去。首先要了解其内涵。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就是以煤矿法规制度为依据,以提高企业效率与效益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对煤矿管理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煤矿各专业、各单位要提高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充分利用班前会、学习日、安全活动日等时间,强化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员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各项工作量化标准渗透到煤矿管理的各个环节,以量化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判断,考察

评估,把定性的、无形的管理变成定量的、有形的管理。做到煤炭企业内部各生产系统,各区队班组、各部室、各项工种工序以其标准量化考核,日清月结,从而提高管理的效能。实现由“人治”管理向机制管理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规范管理转变。职工观念的转变,认识的提高,思想的统一,就为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层次划分,精细运作。煤炭企业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企业的管理水平跟不上,规模再大也是不会长久的,无数企业的兴衰发展已证明这个真理。“大功源于精细,细节决定成败。”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就要从日常管理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严格按制度办事,严格按标准办事,工作精益求精,管理细化量化。要实行层次划分,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把煤炭企业管理划分三层,即决策层、执行层、实施层。决策层就是根据煤矿的实际和企业的要求制定发展战略、经营思路、企业目标的高管层,他们有着统筹、决策、组织管理、协调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主要由煤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组成。执行层是指具有综合管理职能的机关部室,按照决策层要求,负责制定煤矿有关政策、规定、办法、标准和制度。实施层就是指按照煤矿制定的有关政策办法、规定和制度运作实施的各基层单位包括区队班组。三层之间互相依存,相互联系,决策层是领导层,对其他各管理层实行领导和管理;执行层是决策层的办事机构,接受决策层的领导,对实施层实行运作情况进行指导和服务;实施层是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机构,接受决策层的领导,执行层的管理。在精细化运作过程中,煤矿要将管理流程、生产工序,核算指标逐级深化与细化。由矿到区队,再由区队到班组,最后到班组内部的岗位和个人。把工作量、安全质量、工作效率、材料消耗等指标纳入进去,以量化的指标形成结算价格,激励职工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三是完善标准,建立体系。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是对各个工作流程进行控制和考核。为此,煤矿各专业、各单位区队班组要从遵章守纪、正规操作、危险源辩识、定置化管理、安全市场化管理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各项管理制度、岗位作业标准、精细化管理标准及相关考核办法。实现量化考核,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有标准、有考核,全面提高岗位作业水平。要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把各岗位、各工种、各工序的工作标准和安全质量标准与6S和4E法相结合,形成精细化管理体系。以6S﹙整理、清洁、准时、标准化、素养、安全﹚管理为切入点,对职工进行最基本的职业化训练,经过一个由强制规范到自觉习惯的过程,达到行为规范、职工文明素养普遍提高的目的。建立4E工作标准,对现有岗位工种进行全面梳理,把原有的岗位标准、规定,责任细化整合,形成4E标准体系。真正做到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时时有标准、处处有标准。要实行绩效评价管理,将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责权力的统一,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二、选准突破口,掌握精细化管理的途经与方法

煤炭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关键要选准突破口,寻找途径和方法,努力实现企业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人性化。

一是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实行定编定员定岗是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基础工作,它涉及到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

贯彻执行湘煤集团公司定编定员标准,全面实行定员管理作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改善工资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要建立职工绩效工资量化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制度,科学制定计件工资定额标准,强化工资分配的考核监督职能。要将职工的工资收入同工时定额、质量、物耗、安全、出勤等指标进行挂钩,实施量化考核。对生产、辅助单位副科级以上管理人员按照生产任务(工作任务)、安全质量、费用指标,精神文明建设进行联挂考核,做到“日清月结”。各项指标均100%完成的可得到100%的工资,否则按相应考核比例扣减工资总额。工资收入由煤矿统一支付,避免绩效工资的支付流于形式,走过场。要建立工资储备基金制度,在新增效益工资的情况下,从当年计划工资总额的新增效益部分提取不少于10%数额,作为工资储备金,用于以丰补歉。要建立工资基金专户,规定奖金发放的范围及提取标准。每月按项目分工种对考核方法步骤结果进行监督,召开一次绩效工资考核结果通报会,对结果进行评审,确保公正、公平、公开,并按考核结果予以兑现。

二是安全管理精细化。全面推行安全管理精细化,要从安全管理系统流程精细化和细节管理精细化两方面入手,以彻底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为目标。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为基础,充分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探索生产条件、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安全生产影响的规律,精细安全管理。努力实现采掘装备机械化、安全管理市场化、隐患排查定期化、检修检查制度化、安全培训正常化、技术管理和岗位作业标准化,从“人、机、物、环境”等各个方面全面提升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探索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本质安全型矿井和和谐矿区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煤炭企业安全精细化管理,重点是建立六大安全体系。即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体系,安全制度保障体系,安全思想教育体系,安全培训教育体系,安全监督检查体系,安全防御体系。要结合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安全中心工作制定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有目标就有方向,有方向就是压力和动力,使职工坚定信心,朝着目标方向努力。要形成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月度安全质量检查评估验收制度为主线,按安全生产工作意见、风险抵押金制度,应急技术措施审批制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重大隐患排查制度,安全办公例会制为基本内容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每月分两次对井上、井下分线、分专业、分作业场所进行动态安全质量评估。责任落实到位、奖罚到位,做到安全风险共担,责权利统一。要规范矿、区、队三班班前会安全思想教育、安全学习日教育和“三违”人员教育。分专业对口开展“每日一题” 和对特殊家庭、特殊时间、特殊人员的特殊班前教育,形成家庭、单位、班前室、地面、井口、工作地点、井上、井下途径路线“六点一线”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身心的安全教育网络。做到家中有提示声,单位班前有安全教育,井下巷道、工作面有安全牌板、安全标语,使职工时时、处处、人人讲安全,注意安全。要规范职工上岗前培训制度,对全员进行安全生产技能知识培训教育。重点是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做到了六个统一,即统一培训师资,统一编制培训教材,统一组织教学,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评分,统一考评。实行持证上岗制与岗位工资联酬考核,并建立职工安全培训档案,全面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和技能。要完善从班组长、区长、队长、科长到矿长的“五长” 和 群安员、青安员、安监员的“三员”安全责任制,实行“五长三员”的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真正做到没有安全就没有职位。要严把安全“四关”,即班前安全教育关、现场安全确认关、安全巡视关、隐患整改关。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特点,不定期、不定时地开展突击查岗活动。重点是督查现场群安、青安、安监员和三班跟班队长及队、区、部安全责任的到位情况,并建立督查台账,严格考核。每月底召开全矿安全办公会,通报安全督查情况,奖罚兑现。安全管理只有严在干部、严在流程,严在细节和小事。安全防线前移到现场,安全重心下移到区队班组,安全教育自移到个人,精细安全管理才会实现。

三是生产管理精细化。由于煤矿的特殊生产环境,工作性质,各基层区队的生产任务、生产方式、组织结构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生产精细化管理不能一概而论。笔者认为,若是生产任务相对稳定、工作区域和班组管理相对集中的生产单位,如釆掘工区可实行工程项目负责制。以(队)班组为管理实体和经济核算单位,以工程项目为核算对象,以完成工程项目所需的人、财、物为核算内容,将队班组的生产任务、经营指标、安全质量指标等进行量化,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达到自我管理,自主经营的目的。若生产任务相对复杂,作业区域和队班组管理人又不够固定的单位,多指服务生产一线的辅助单位,可实行标准工序管理制。即相同的劳动对象,在相同的标准工作内容和劳动时间内,使用相同的劳动资源,消耗相同的费用,完成相同的工作量,达到相同的工作质量、安全要求。要在生产上实施“优化”工程:即优化人员。实行动态上岗制,使职工工作满负荷,事事高效率;优化生产时间。拿出最好的生产时段,保证两头生产任务和工程质量,利用高收入”政策,鼓励作业班组积极开展劳动竞赛,促进生产任务的完成;优化现场管理。完善各个主要工种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生产考核细则,“出手就干标准活,精品活;优化后勤服务。对现场机电设备实行 “日历化检修”。把好机电设备管理“四关”,即把好新进设备质量关、设备进厂维修质量关、设备现场使用关和设备停产检修关;及时整改现场事故隐患,做到“五有”,即有排查、有落实、有整改、有反馈、有记录,形成闭环;严格落实设备点检制,按照点检制要求对运行设备实行“八定”检查,即定人、定点、定量、定标、定路线、定周期、定方法、定检查记录,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要求基层单位加强设备的检修力度和考核力度,强化设备性能的可靠性,提高其开机率,不断降低设备的机械事故,确保矿井机电设备实现零事故。要开展精品示范工程、精品示范矿井、精品示范区队、精品示范班组活动,推动生产精细化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四是经营管理精细化。煤矿经营管理大多实行单一产量、成本和利润的计划管理模式。但在市场经济竞争激励的今天,满足现状就意味着落后,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从点滴做起,精打细算降消耗,精抓细管降成本,在煤矿经营管理中推行精细化管理。要在财务管理上,实行全员、全额、全过程的全面预算管理。建立“成本分级控制,资金收支预算”模式,通过细致、科学的测算编制全年盈亏成本费用指标,将有关成本项目分解落实到有关责任部门,每月由财务部门根据产量,成本计划编制下月各成本项目控制指标,下达给有关责任部门执行。重点对材料、工资、电力、修理费、管理费下达给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和其他有关部室进行控制。真正做到事前有预测分析机制、事中有预警考核机制,事后有评价责任追究机制。要在材料管理上,实行全过程材料精细管理。对于材料消耗,每月在生产计划会上根据生产任务安排,矿下达月度材料专控指标,使用单位按计划领料,从计划管理源头控制材料费用支出。矿对各单位下达的指标要科学合理,供应部门根据下达的材料承包总指标,按材料的属性将其划分为定额材料和限额材料。将定额材料如:坑木、炸药、雷管、水泥、黄沙、石子等按采掘工作面的自然条件、技术规程和工艺要求制定单项定额,严格按定额和生产任务测定指标;对部分品种规格少,资金占用量大的材料,如:

钢丝绳、钢管、工字钢、电缆、皮带及十二小专用工具实行分项承包,按月度分解计划投入,实行月度考核。同时为保证材料成本的均衡性、时效性、效益性,将资金占用量大的U型钢、工字钢、轻轨、液压支柱、铰接顶梁等材料由区队对矿进行承包,实行按月度分解指标,按季度进行考核。将油脂、配件、其他材料划分为限额材料,实行限额发放。对于消耗量大的综采、高普配件,如刮板、链条、载波电话、行走组件、齿轮箱、中间槽等40余种配件性材料,由机电厂承包。为严格控制上述材料的丢失,对采掘单位领用的上述配件性材料执行“以旧换新”,对于丢失无法交旧的,全额计入生产单位当月材料费进行考核。对采煤工作面安装、拆除不易进行月度考核的,由经管部制定单项材料考核办法,待完工后,一次性进行考核。通过以上细化、量化后,按横向分解落实到分管部门承包人后,再按纵向分解到各基层单位,各分管领导为总承包人,各基层单位行政正职为材料第一责任。同时,规定材料计划的报送时间,审批程序及生产单位申报材料计划的准确率。规定两用材料审批领用制度,防止材料流失。要实行材料比价采购,严格材料验收制度和电算化管理,强化统计与分析,建立现场材料使用跟踪督查制度,杜绝材料浪费。要强化物质回收复用,加强井下材料回收复用工,明确废旧物资回收复用范围、最低回收率及责任单位和回收奖励措施。建立专门的废旧物资回收仓库,健全废旧物资回收、修复、验收、领用、出售明细台帐。严格执行以旧换新制度,确定以旧换新的物资范围,减少浪费。通过完善区域划片管理,使材料投入到所有生产管理区域,努力降低材料成本。要对办公费、文印费、小车使用费、招待费、摄录费、电话费、差旅费等实行定额管理,严格考核,控制非生产性支出,提高资金营运率。

三、加大执行力,确保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实处。

实行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对基础管理进行长期的细化,使其根源于管理创新之中,融入于生产经营之中,才能营造出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在实践中要针对新情况,新要求不断完善、补充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标准,建立起一套既科学规范又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才能形成一种具有强大动力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使职工在一种动态管理中不断完善自我,使企业在动态管理中不断得以创新,进而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

一是以人为本,增强精细化管理执行意识。人是团队中唯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题因素。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职工在管理中主导地位,并围绕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组织一切管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能动性,全方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 执行意识。精细管理是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和所有的事都实行精细化管理,通过鼓励全员参与,实现每件事都有人管,所有的人都有可管的事。把人本思想渗透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进而形成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达到管理精细的目标。

二是加强学习,确保精细化管理机制执行到位。煤炭企业要掀起一个学习、贯彻精细化管理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的热潮,努力让每个职工都能了解、掌握、熟悉本岗位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增强全员执行岗位考核标准的自觉性、主动性。使职工上标准岗位、干标准活成为自觉行动。同时,抓好全员教育培训。制定各工种培训计划,并严格实施。要本着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原则,从设备或工程的质量标准、企业标准(完好标准和安装标准)、相关安全技术管理规定、本专业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企业文化、职工道德和行为规范、安全

常识、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等各个方面强化对职工的教育,努力提升全员安全生产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強化考核,推进精细化管理纵深发展。煤炭企业要严格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狠抓各项工作标准、工作任务的考核、落实和现场监督检查,及时总结分析本专业、本单位在推行精细化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具体措施加以改进,推进全矿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从煤矿实际和精细化管理体系构成来讲,凡负责实施考核控制的环节,都是班组长以上的管理岗位,这就要求煤矿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工作高度负责,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实施考核,兑现奖罚,做到按章办事,不徇私情,持久以恒,这是确保精细化管理能够纵深发展的根本保证。

应用领域与主要企业 篇10

通过比较和分析,新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会计实务产生的影响与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准则的主要变化

(一)资本化资产范围的变化

新准则规定,应予资本化的资产包括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存货和无形资产等资产,由旧准则仅限于固定资产的范围扩大到存货、无形资产等范围,资本化的对象范围扩大了。

涉及存货资产资本化的企业主要是船舶、生产大型设备的制造业,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等。

在实际执行中,应把握资本化的前提是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生产活动,这其中的"相当长时间"是指为资产的购建或生产所必需的时间,通常为一年以上(含一年)。

(二)资本化借款范围的变化

在满足新准则规定资本化的三个条件的情况下,应予资本化的借款包括专门借款和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的一般借款,比旧准则仅限于专门借款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借款的范围。

(三)资本化金额计算方法的变化

资本化所要计量的就是企业的资金成本,包括借款利息、溢折价的摊销、辅助费用和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具体的计算方法变化如下:

1. 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

其中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借入专门借款的,与旧准则相比,其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金额计算不再与资产支出金额相挂钩,并且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对于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超过专门借款的部分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利息中应予资本化的金额。

2. 溢价或折价的摊销。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溢价或折价的摊销取消了旧准则中的直线法,只能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3. 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予以资本化。

但取消了旧准则中根据重要性原则将金额较小的辅助费用予以费用化的规定。

4. 外币专门借款汇兑差额。

新准则规定,在资本化期间内,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其利息的汇兑差额,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中。而除外币专门借款之外的其他外币借款本金及其利息所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当作为财务费用,列入当期损益。

二、新准则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与运用

(一)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与运用

1. 会计科目的设置

根据前述借款费用资本化对象的变化,将涉及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及存货等资产,相应地在资产类、成本类核算科目上应分别设置"在建工程"、"研发支出"、"开发成本"、"生产成本"等,负债类核算科目上将涉及"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在借款、债券分期付息的情况下)等。

2. 会计处理的变化

日常会计工作中,应对专门借款,一般借款所发生的资金成本分别明细核算,对其中符合资本化的成本归集、分配到具体的资产中,对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列入当期损益。

对于同一会计期间,出现多项符合资本化的资产,除专门借款外,对其中占用的一般借款的资本化利息,应根据各自资产的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为基准,进行合理的分配。

3. 应用举例

甲企业2006年1月1日向乙银行专门借入2000万元人民币,年利率7%,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用于制造大型设备A(生产周期1年以上),截至2007年3月31日设备A制造成本累计支出数1 900万元,2007年4月1日甲企业按定单组织生产大型设备B (生产周期1年以上),此外,甲企业于2007年3月1日,向丙银行借入两年期借款1000万元人民币,年利率7.5%,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用于生产经营。假定,2007年4月初支付大型设备A的支出为200万元,支付大型设备B的支出为300万元。那么,2007年4月甲企业生产的设备A、B应资本化的利息,其相关的计算及会计处理如下:

设备A应予资本化的利息:占用专门借款的利息+占用一般借款的利息

设备B应予资本化的利息:占用一般借款的利息

=200*1/12*7.5%

=1.25(万元)

一般借款应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借款利息总额——资本化的利息

=1000*7.5%/12-(0,625+1.25)

=6.25-1.875

=4.375(万元)

借款费用资本化应编制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A设备12.292

——B设备1.25

财务费用4.375

贷:长期借款一应计利息11.667 (2000*7%/12)

应付利息6.25 (1000*7.5%/12)

(二)新准则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与运用

新会计准则中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和借款范围,相应地会增加企业的资产价值,如存货、无形资产等的价值。减少当期财务费用,进而增加当期利润。

企业在进行纵向财务分析时,在进行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等指标分析和计算时,应考虑借款费用准则的上述变化,如存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或借款的范围发生了变化,首先应统一会计政策,按新的会计政策编制模拟的会计报表,在核算口径统一后再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新准则对涉及税项的影响与运用

利息资本化对企业税务事项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在利率水平超过同期同类商业银行借款的利率水平或属于关联方借款的,借款金额超过了该关联方所投入注册资本50%的情况下,该项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中就超过利率水平和超过投入注册资本50%部分的利息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其次,利息资本化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除受到前述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外,还涉及土地增值税的影响。尤其是借款费用中的逾期利息和加收的罚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是可以扣除的,但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却不得扣除。

把握上述利息资本化对税项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做好税务申报工作,做到申报工作不重复、不遗漏,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税务筹划,做到未雨绸缪。

三、新旧准则的衔接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上,因新旧准则之间的差异而对有关财务报表项目的影响金额在首次执行日,均不再追溯调整。所以,实施新借款费用准则采用的是未来适用法。

四、综述

总之,新准则在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以及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等方面的规定与国际趋同,与旧准则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减少了企业的会计选择,增强了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我们在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税项管理等方面必须顺应新准则的变化,做到有的放矢,进而推动会计实务与新准则的有序接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上一篇:法与道德论文下一篇:危险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