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的经济学解释七篇

2024-06-26

科技进步的经济学解释 篇1

一、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界定

1、科技进步的界定

要了解科技进步, 首先涉及到的是科技, 即科学与技术;但对科学与技术的定义在学术界能被认同的同一的观点可以这样来描述:“‘科学’最初泛指一切知识, 包括一切系统的学问, 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人文科学”, 即是“有关一定对象和事实的规律性知识”。“技术的基本旨趣是控制自然过程和创造设计人工过程。”目前, 学界对科技进步的内涵没有一个大家认同的概念。这也造成, 技术的定义有很多种“狭义的技术指人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与信息, 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广义的技术指主体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目的而不断创造和应用的目的性活动序列和方式。”但是迄今为止, 学界也还没有形成对科技进步的内涵形成一个大家认可的定义, 但归纳起来也可以分为广义科技进步和狭义科技进步。

狭义技术进步, 相对一狭义“技术”讲的“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的进步, 即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进步。广义的技术进步, 相对于广义“技术”是“不断创造和应用的目的性活动序列和方式”的进步, 是指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变革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过程。

2、经济发展的界定

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的概念有着很大的争议, 这主要表现在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两种观点上。

经济增长观点“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 一个国家人均产出 (或人均收入) 水平的持续增加。”例如, 刘易斯在《经济增长理论》一书中给出的:“……经济增长是……‘按人口平均的产出的增长’……。”这样来看, 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 主要指由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 它的核算常采用GDP (国内生产总值) 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经济增长方式即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 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 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 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即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观点,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 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这样看来, 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深刻, 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 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 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 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 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

二、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

科技经济的一体化。即科技与经济之间日益相互促进, 科技界与产业界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 从历史上来考察, 至少可以从两点得到印证:一是历史上历次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之间, 均呈现时序上的对应性;二是历史上历次科技中心的转移, 都带来了经济中心的相应转移。

1、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 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中, 科技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S.Kuznets测算, 1889—1929年, 美国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的作用份额只有33.5%;在1929—1967年, 科技进步的作用份额达到78%, 正是在这一时期, 美国由于重视和大力推进技术进步, 奠定了其世界科技大国和经济盟主地位。目前, 世界各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 技术进步份额大都超过50%, 且呈递增趋势, 而资本与劳动力的作用在递减。亚洲“四小龙”经济迅速发展, 与其大力引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消化创新是分不开的。1970—1980年, “四小龙”中的台湾和韩国GNP和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8%和9.5%, 此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台湾为48%, 韩国为40%。“四小龙”从60年代起, 先是引进劳动密集型技术, 然后是资本密集型技术, 继而是高新技术:它们实行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策略, 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批新兴产业部门, 壮大了民族工业基础;同时用新技术改造了一批传统产业,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促进了经济发展。

2、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一个国家的研究与开发活动, 需要有巨额的科技资金作为支撑。

科技进步的经济学解释 篇2

近年来, 甘肃省高度重视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努力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 使能源资源消耗不断降低, 城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地控制, 积极发挥了工业对建立节约型社会和全面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性作用。2009年, 国务院将甘肃省整体列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之后, 全省各地区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 结合“工业强省”目标任务, 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 努力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与培育新兴产业结合起来, 把区域主导产业与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 统筹规划产业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立足资源优势, 依托园区基地, 地企联合, 开展招商引资, 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引进大企业、大项目, 实现了产业衔接、优势互补和资源循环利用, 提升了产业整体规模和水平, 同时也改善了企业结构, 激发了区域经济活力, 为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 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以发展抓项目为突破口, 探索建立以循环农业为基础, 以循环工业为主体, 以循环社会为补充的循环经济体系, 在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初步形成了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从总体而言, 甘肃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在企业层面, 以资源节约型为目标, 在企业内部改进生产工艺, 组织各种工艺流程之间物料的循环利用。在园区和产业层面, 各地区通过加强重点企业横向联合, 完善产品中间环节, 形成企业产品互为原料、内部废弃物外部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 实现了产业中循环。在区域层面, 各地区以园区为平台, 通过加强产业集群之间的区域分工与合作, 用循环模式搭建了“三废”及物料综合利用、工艺相互依存、产业衔接紧密的区域大循环系统。在社会层面, 各地通过广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 普及循环经济相关知识, 积极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各地大力推行以清洁生产为手段的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资源节约, 在企业内部大力开展清洁生产活动, 促进企业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达标, 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05-2010年, 甘肃省分别实现万元GDP能耗2.26、2.20、2.11、2.00、1.86、1.81t标准煤, 能耗比保持连续下降趋势, “十一五”期间能耗降幅为全国第三, 达到全国降幅20%的平均水平。在取得已有成绩的同时, 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甘肃省工业循环经济虽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资金投入不足、政策制定和落实尚不完善等问题, 成为本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 但依靠科技进步是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2 甘肃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构建

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 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投入, 循环经济所追求的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及重复利用很难从根本上实现。唯有走科技创新之路才能为甘肃工业循环经济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而这种科技创新的支持, 需紧紧围绕甘肃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进而系统化, 以形成具有结构和功能特性的科技支撑体系。

2.1 明确工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工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系统的要素由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3部分组成。主体要素一般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和中介机构等;资源要素包括知识、信息、人才和资金等;环境要素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又包括创新硬环境 (基础设施等) 和创新软环境 (如市场、金融、制度、政策、法规、信用和社会文化等) 两部分, 外部环境又包括通达性和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等。主体要素是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执行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资源是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基础和条件, 而环境则是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2.2 确立甘肃工业循环经济科技支撑体系的基本构架

甘肃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要突破技术瓶颈, 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并贯穿于循环经济的整个经济活动 (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 过程中。该体系的建立, 必须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 以开发经济体系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 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载体, 减少污染排放量, 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 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按照甘肃省“十二五”规划, 我们选择甘肃主导产业主要包括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从中找出其关键的技术因素, 从而形成完整的甘肃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如图1所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以科技支撑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必须调整科技发展战略, 加大科技投入, 做好科技攻关, 用专项重点技术解决甘肃当前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中的技术难题, 并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和技术创新, 逐步形成适合于甘肃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 全面支撑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另外, 还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让高新技术引领甘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 科技创新促进甘肃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选择

3.1 装备制造业领域关键技术的开发与研究

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着力解决设计、制造与可靠性技术关键及系统成套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 开发高效清洁工艺过程, 提供先进的石油钻采装备、炼油化工装备、石化机械装备、电器控制装备、电机和发电装备、矿山机械装备、机械基础件、机床装备、真空装备、环保装备、中高档科学仪器与医疗装备及数字化基础制造装备。

3.2 冶金有色清洁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

在产渣源头环节, 开展镍铜冶炼工艺配套优化技术研究, 选择利于资源化的新渣型并减少产渣量;在渣的初级资源化环节, 开展熔融渣还原生产铁合金的工艺及装备研究;在高附加值化环节, 开展以含镍、铜、钴、硅的铁水为基础材料生产新牌号合金钢产品、工艺及钢材深加工工艺研究;在二次废物处理环节, 开展镍铜熔融渣还原生产铁合金后二次冶炼渣利用技术研究。

3.3 绿色材料生产技术及节能降耗技术开发与研究

以兰白金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建设为主线, 以延长产业链为目标, 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 抓好重点项目, 做好项目示范, 全面实施西部新材料科技行动。在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领域取得若干原创性成果, 并在具有较好的资源、科技基础的稀土材料、超导材料等方面取得系列重大技术成果。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合理有效利用资源为中心, 引进与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并举, 加强新工艺流程研究, 加强材料产业化信息化建设。

3.4 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系统的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

重点领域包括风电、光电资源开发利用, 煤炭清洁利用技术。重点研发光伏硅材料、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装备等, 建设研发试验及产业化示范基地。

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 研究高硫煤的洗选脱硫技术和干法选煤技术, 扩大原煤入洗比例;扩大民用和工业型煤生产;开发或引进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水煤浆制备的燃烧技术、煤炭气化和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研究开发煤泥、无烟煤和褐煤的高效燃烧和利用技术。

3.5 降低工业污染处理技术与设备的开发与研究

研究重点城市和区域生活垃圾、城市污水回收处理利用、材料再生利用成套技术与设备, 研究低品位尾矿、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成套技术与设备。重点发展能够减少工业排放的污染控制技术, 如大气与水污染控制技术、废弃物的处理技术, 生态技术, 如低毒性低残留易降解的新型农药、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修复技术、先进的环境污染监测技术、污染预防技术以及制定严格合理的环境标准等, 从根本上控制好污染的源头。

3.6 高新技术工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与示范

重点发展领域为精细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生态恢复材料与技术、环保材料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

3.7 甘肃工业循环经济基地建设

一是兰州、白银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循环经济基地;二是平凉、庆阳煤电化工、石油化工循环经济基

地;三是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循环经济基地;四是酒泉、嘉峪关清洁能源、冶金新材料循环经济基地;五是天水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基地。

参考文献

[1]2010年甘肃发展年鉴[M].

科技进步的经济学解释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160-02

一、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科技进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要求和应担当的使命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科教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科教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科技供给能力不足与企业对科技成果吸纳力不强的矛盾突出;科技与经济的耦合度不高,科技对经济的拉动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偏低,社会公益类科技工作和基层科技工作薄弱,科技投入不足和科技资源分散浪费并存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科技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温家宝总理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只有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新局面。作为科技管理部门,必须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以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引导和促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心,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科技进步作为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坚持以人为本,把科技管理工作的重点转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上

党的十七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战略层次来认识,把人才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优化人才成长和鼓励创新的环境,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把“以人为本”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积极调整科技发展的相关政策,把培养和造就优秀科技人才、调动广大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目标,把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科技创新环境作为科技工作的优先任务。进一步营造科技政策环境,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改进科技评价办法,弘扬创新文化,使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环境明显改善。

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熏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技术支撑

(一)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技能人才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要发展,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关键问题。发展县域经济,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为县域经济发展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科技素质的重大举措,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职业教育应为县域经济提供科技支撑,一方面要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依靠地方,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如:依靠科学技术,优化种植业布局;建设生态林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畜牧养殖板块经济;建设工业开发区,构筑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重要成果,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职业教育的研究方向是技术应用开发性,研究领域重点应放在县域区域产业上,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建设,积极依托产业、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最终目标是能够服务产业、提升产业。

三、“科技进步工程”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研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必须看到,没有创新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仅靠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当不了贸易强国,靠较低技术的产业基础也成不了经济强国。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只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机会和新动力,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撑,才能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1.观念上创新。科技部门应立足科技服务经济、科技服务基层,开展科技诚信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为企业争取大量的科技项目和资金;通过开展多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为科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主导产品的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促进全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2.服务方式上创新。科技部门应主动服务,拓展科技服务领域。围绕实施科技素质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也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3.管理上创新。不断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方法,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实现项目的最大综合效益,促进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

4.项目上创新。科技部门应把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突出好项目、大项目对当地经济的牵引作用,大力培植出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二)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实施科技进步领导工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领导。因此,各级领导首先是党政一把手都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真正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要经常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分管领导更要将科技工作纳入工作目标,根据本地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推进本地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具体措施,并加强督办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同时,要认真落实上级制定的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作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2.实施技术进步工程。要紧紧抓住“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个主题,以高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坚持做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实行精品名牌战略相结合,探索并形成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第一,要围绕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选择机制较健全、技术较先进、具有一定规模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重点保护扶持,扶大扶强。第二,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要切实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并通过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的引进,促进当地汽车及配件、化工、建材、服装等重点行业尽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要坚持以科技带动工业化,积极运用科学技术武装传统产业,逐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要大力促进当地优势行业和企业整合重组,同时,扩大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整合力度,努力实现技术、信息等关键要素共享,着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大力促进产学研的结合,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寻找科技靠山,促使当地的传统产业在工艺、装备水平、产品档次、创新能力、现代化管理程度及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引资、引智工作,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推动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第四,全力抓好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要发展必须抓项目”观念,大力实施项目兴市战略,加大对上争项目、争资金的力度。一是要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结合企业和农民的需求,加强项目储备;二是要高质量地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高水平搞好项目策划,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三是要集中人力、物力,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农业产业化,在争取省级项目的基础上,力争在申报国家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科技项目上有所突破。真正让科技项目成为壮大企业的强力推进器和发展全区经济的加速器。

3.实施“金桥工程”。第一,要大力发挥当地政府科技咨询服务专家的科技智囊作用,不断介绍引进成熟的科技成果,这是由当地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特点所决定的。乡镇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科技致富带头作用的同时,适时邀请、引进一批深受农民欢迎的专业科技人才直接到农户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服务,以增强科技服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第二,要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协作。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社会发展等当地经济社会牵动作用较大的领域,要继续加强与有关的高等院校的联合攻关,借他人智慧促进开发创新;同时,要下大力整合当地的科技资源。当地科技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经贸、农业、林业、水利、畜牧、人事、教育等部门的联系,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的支持,重视发挥行业科研单位的作用,实行科技信息、数据资料的广泛共享,充分利用知识积累和众人智慧,提高科技为经济服务的能力。第三,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改造当地的科技服务机构网络,大胆采取市场化机制,积极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调动其经营技术成果的积极性,要创新信息服务体系,重点是应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广泛搜集适用的科技信息、产品市场信息和农民致富信息。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4

摘要:在现代社会,科技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乃至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济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在目前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下,经济唯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我国国情分析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举例说明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总结科技进步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国民经济 可持续发展 科技进步

与许多国家相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占有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因此,早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就提出把科技进步提高战略高度来认识。1996年3月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李鹏总理就谈到“面向经济建设,加快科技进步”这个话题时,说道“在当代条件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的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是目前我们发展经济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我国经济社会走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无论是提高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还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都必须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决定了技术进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环境长期高强度开发和利用基础上的传统工业化,已经使我国的资源与环境状况不堪重负。我国的国情和需求,决定了我国必须走技术创新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使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全社会的普遍行为,依靠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科技发展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是巨大的,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技进步速度加快,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展开。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地发展,以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据统计,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总产值,1995年达到8000亿美元。1996年增为1万亿美元,目前已远远超过钢铁、石油等传统产业,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美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也是科技大国,科技进步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中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以信息技术为例,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促进了美国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还降低了通货膨胀,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增长得以持续的主要动力;长期以来,日本重视人才、科技进步和经营管理,重视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经济取得飞速发展。关于科技进步对日本经济增长的作用,1990年日本经济白皮书中分析,1970——1989年,日本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4.8%,其中技术进步的贡献为1.5%,仅次于资本所作的贡献;1980——1989年经济增长率为4.5%,技术进步的贡献为1.7%。总的来看,发达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较高,一般在6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功能贡献率较低,不足50%。这说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主要是靠科技进步推动的,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要是靠资本和劳动投入推动的。

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巨大,其涵义在1999年8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因此,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科技进步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决定着先进生产力的性质、方向、结构和水平。

经济增长是一个明确的可度量的指标,它被定义为本期的国民总产出相对与上期的总产出所增加的百分比。决定一定时期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有:人力资源、可利用的物质资源、管理效能、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制度等。研究经济增长,就是要在分析各经济变量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求出各变量的均衡增长路径,进一步研究稳态增长问题。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西方经济学家对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亚当斯密把劳动力看做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他认为,人均产出的增加主要取决与投入生产中的劳动力劳动数量和质量,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资本的积累和土地的使用。他强调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同时也注意到,技术进步对经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技术创新理论中,熊彼特是技术创新理论的创立者,他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解释经济增长,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经济从一个均衡状态向另一个均衡状态的移动过程。经济的均衡状态是通过企业家的创新来打破的。所谓创新就是企业家把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建立起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格哈德.门茨继承和发展了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经济长期波动的主要动力。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罗伯特.索罗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他认为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遗漏了两个重要的因素: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和生产要素本身就是一个生产投入要素,而不是传统经济增长理论问为的只是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只能其部分的辅助作用。5.新经济的发展模式表现为新的制度与新的记述的密切结合。新经济的主要动力来自创新思想和技术,而其运行机制则体现出了风险、不确定和持续变革等基本特征。

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在技术成为公共产品且可迅速扩散、劳动力可完全流动的前提下,每个国家的发展都会是一个相似的稳定状态即为增长的趋同。

在现代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基础和动力。

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可带来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应先法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科技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投入三个要素,其中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人类用大自然的恩赐来发展经济的空间是有限的,但科技可以用人类的创造发明来获得新的资源,创造新的物品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因此,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是无限的。据估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美国20世纪上半叶为45%,80年代达到80%。20世纪初,劳动生产率提高只有5%—20%靠采用新技术取得,80年代以后。有60%—80%要靠采用新技术取得。

其次,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科技创新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而且可以使用传统产业获得新的生命力。例如,电子技术用于炉窑技术改造,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消耗,使水泥、化肥等行业获得显著进步;我国印刷业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改变了铅字,进入电子时代。

再次,科技创新将导致新的经济体出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与经济的日益密切结合,引发了新的产业革命,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的出现不仅受现代科技革命,而且还受信息化、数字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其变革的力度、速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科技革命,包括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等。信息技术革命加速了现代电子通讯产业的发展,改变了贸易模式、生产销售模式和就业模式,是人类的经济生活更加便捷和丰富多彩。

结论: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改革开放以前,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全都是凭票供应,作为大多数人来讲,能住上普通的房子、粮食够吃,家里能买得起收音机、电视机几乎是奢望。现在住楼房,水、电、气、暖,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此,我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的成果,更要学习掌握科学技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岩.《三千年大赢家》台湾新书谈未来科技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资料信息,1995

[2].刘满凤.地区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

[3].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5.6.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科技进步的经济学解释 篇5

一、国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的演进

古典经济学家在强调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是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同时, 也看到劳动分工的作用, 亚当·斯密把技术进步视为劳动分工和劳动熟练的结果。技术进步测定模型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 1928年道格拉斯与数学家柯布首次应用函数式来分析生产理论, 将生产投入要素高度抽象化, 并对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等投入要素与产出关系进行了定量描述, 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Cobb-Douglas简称CD模型) , 但由于受到当时经济发展条件的局限, 柯布和道格拉斯未意识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新古典派 (Neo-classical) 经济增长模型由索洛的开创性工作而称之为索洛模型, 罗伯特·索洛 (Robert Merton Solow, 1924年8月23日—) , 美国经济学家, 以其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着称, 并在1961年被授予美国经济学会授予青年经济学家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John Bates Clark Medal) 和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索洛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 是Solow于1956年首次创立的, 用来说明储蓄、资本积累和增长之间的关系。自建立以来, 这一模型一直是分析以上三个变量关系的主要理论框架。在索洛模型中, 对经济总体的增长贡献被设定为由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三者组成, 并且假设边际生产递减的一次齐次的总生产函数、满足稻田条件、储蓄率一定, 技术进步为外生等的条件, 直到现在该模型仍然是经济增长理论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 索洛模型的假设

模型假设:

1. 该模型假设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即储蓄—投资转化率假设为1。

2. 该模型假设投资的边际收益率递减, 即投资的规模收益是常数。

3. 该模型修正了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生产技术假设, 采用了资本和劳动可替代的新古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从而解决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经济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不能自发相等的问题。

该模型假设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即储蓄—投资转化率假设为1;该模型假设投资的边际收益率递减, 即投资的规模收益是常数;该模型修正了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生产技术假设, 采用了资本和劳动可替代的新古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从而解决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经济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不能自发相等的问题。因为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 劳动数量既定, 随资本存量的增加, 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确保经济增长稳定在一个特定值上。该模型没有投资的预期, 因此回避了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与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的不稳定, 就此可得出结论:经济稳定增长。

(二) 模型变量

外生变量:储蓄率、人口增长率、技术进步率

内生变量:投资

模型的数学表达

其中, K——资本;L——劳动;A——技术发展水平;I——毛投资;S——储蓄;k——有效劳动投入之上的资本密度;s——边际储蓄率;n——人口增长率;g——技术进步率;δ——资本折旧率;y——有效劳动投入之上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索洛增长模型的假设{ (1) 生产和供给方面:Y=F (K, L) , 劳动和资本可以平滑替代, 规模报酬不变, 稻田条件 (公式) , 在生产函数两边同除以L——y=F (k, 1) =f (k) , 所有符号均代表人均产量;需求方面:y=c+i, c= (1-s) y, y= (1-s) y+i, i=sy=s f (k) }, 资本存量的变化{△k=i-δk=s f (k) -δk}, 投资、折旧和资本存量的“稳态”, 储蓄率对稳态的影响, 资本积累能提高产出水平, 但是无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黄金律水平”{c*=f (k*) -δk*, 条件:MPK=δ}, 一个经济肯定会自动收敛于一个稳定状态, 但并不会自动收敛到一个“黄金律水平”的稳定状态。

(三) 索洛建立“全要素生产率” (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理论

“全要素生产率” (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即产出量与全部生产要素投入的比量。是西方经济学中流行的一个概念。Solow认为, 全要素包括科技和组织管理的改进;给定投入量的增加;其他规模经济效益及制度因素, 全要素生产率被称为广义的科技进步贡献率, 它是指科技进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份额, 反映了科技进步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的所起的作用

索洛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是现代增长理论的基石。索洛模型描述了一个完全竞争的经济, 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长引起产出的增长, 而新古典生产函数决定了在劳动供给不变时, 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这一生产函数与储蓄率不变, 人口增长率不变, 技术进步不变的假设结合,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一般动态均衡模型。

索洛模型强调资源的稀缺性, 强调单纯物质资本积累带来的增长极限, 在人口增长率不变和技术进步不变条件下的稳态零增长正是这一思想的的体现。

(四)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的演进

马克思曾指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的取决于劳动时间和所消耗的劳动量, 相反的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水平, 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中应用。西方国家经济理论对TFP研究已经有五十多年历史,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schumpeter) 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 经济增长模式有两类:一种是经济循环, 即所谓静态的均衡;另一种是经济发展, 即所谓的动态均衡, 而实现这种动态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技术创新, 这意味着技术创新、技术变化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决定性因素。技术创新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熊彼德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是: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织”引入生产体系。他将创新分为下述五种情况: (1) 采用一种新的产品; (2)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 开辟一个瓤的市场; (4) 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 (5) 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熊彼特认为, 只有技术创新才能给经济发展带来机会。

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42年在《世界经济文献》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 被西方经济学家公认不仅首次提出TFP, 而且开创了比较不同国家TFP先例, 他比较研究了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的四个国家从1870—1914年间的实际产出、实际要素投入和要素成产率的变动趋势。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施蒂格勒也于1947年独立提出了TFP概念, 他计算了美国制造业的TFP, 结果登载在国家经济研究局集刊1947年卷上, 施蒂格勒研究的基点是用边际产品加权实际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以测试实际要素投入, 在此基础上测试TFP。20世纪50年代是TFP的大发展, 以索洛、肯德里克、丹尼森等经济学家在此期间对其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索洛1957年在创建新古典经济增长方程中发现实际增长远大于资本和劳动投入所带来的增长, 这一差 (索洛余值) 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即经济增长中扣除劳动力、资本投入数量的增长因素之后, 所有产生作用的其他因素总和, 都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它揭示了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索洛研究发现:美国1909—1949年每小时劳动的产出增加有80%归因于技术进步。

20世纪60年代对TFP的研究从理论转向了实际应用, 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德里克发表了划时代著作《美国生产率趋势》, 被理论界公认为第一部把TFP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经济问题的著作, 他运用TFP理论对美国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进行了历史分析, 把国民收入的增长区分投入量的增加和生产率的提高两大因素, 计算出1889—1957年间美国国内私营经济领域综合要素生产率平均年增长1.7%, 实际产值平均年增长3.5%, 其中一半是劳动和资本的投资量增加的结果, 另一半是由技术进步而引起的TFP增长的结果, 由此说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肯德里克认为, 影响生产率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很复杂。概括有:无形投资的增加, 指对教育、研究、发展、训练等方面的投资;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及其适应经济变化的速度;技术革新的扩展速度;生产规模的变动;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固有的质量等等。

1962年爱德华·丹尼森 (Ddward F.Denison) 是增长核算或增长原因分析之“父”, 这是一种把观察到的国民收入增长分解成其构成元素、以便说明经济增长的原因的技术。它以利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估计劳动和资本对国民产出的实物质贡献为起点。并且增长核算的大部分“技巧”在于把该项剩余再次分解为其各种不同组成元素的方式, 即分解为劳动和资本的质量的改进、产业内资源转移、规模经济、固有知识应用上的时延等等。1962年, 丹尼森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 《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与我们面临的选择》 (经济发展委员会, 1962年) , 该书提出了增长核算问题。第二本书, 《增长率为什么不同:战后九个西方国家的经验》, 丹尼森的后三本书又回到了他初始的一个国家增长的主题, 这三本书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1929—1960年》、《日本经济是如何高速增长的》 (与W.KL.Chung合著) 、《低速经济增长的原因:七十年代中的美国》。丹尼森最著名的研究成果之——1929—1959年间美国年增长率的23%要单独归因于这期间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20世纪60年代里对教育的公共支出的激增, 正如其所暗示的那样, 教育是一个国家增长率加快的主要因素。

他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生产要素”投入, 包括资本和劳动力等, 另一类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因素, 即“全要素生产率”, (TFP) , 它包括资源配置、规模节约、知识的进展和应用等项目。丹尼森用“全要素生产率”扩充了索洛方程的“技术进步”的概念, 因而“全要素生产率”被称为“广义的技术进步”, 或称为直接称为“科技进步”。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增长理论”提出“技术进步”是经济系统里在需求所决定的前题下, 称为“内生技术进步”。丹尼森认为, 将来生产率的提高将主要是由知识进展提供的, 知识进展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愈来愈显著。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 西方经济学理论出现了一个新的分支——新经济增长理论, 以研究内生产技术进步为主要特征的增长理论又被称为内生增长理论, 其观点:经济增长不是外生因素作用的结果, 而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决定的, 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可以实现内生增长的观点是新经济理论的核心思想, 内生的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以保罗·罗默 (Paul M.Romer) 和罗伯特·卢卡斯 (ROBERT LUCAS) 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主要讨论技术知识的内化以及如何在模型中体现技术知识问题, 认为经济长期的增长的驱动力在于内生化的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存量。

罗默197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 并于1983年在该校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被《时代杂志》选为1997年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罗默在1986年发表《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 在《政治经济学期刊》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上, 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罗默以阿罗 (1962) 的“干中学”概念为基础上, 提出了以知识生产和知识溢出为基础的知识溢出模型。罗默 (1986) 假定代表性厂商的产出是该厂商的知识水平、其他有形投入 (例如物质资本和原始劳动等) 和总知识存量K的函数。对于个别厂商的自身投入和而言, 该生产函数表现出不变规模收益、满足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假定。然而, 如果将K考虑在内, 则这一生产函数对于代表性厂商和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含义:代表性厂商将总知识水平K视为给定的变量, 因此生产函数表现为不变规模收益;但对整个经济 (假定它由N个同质的厂商组成) 而言, 由于对于任何常数有, 因此生产函数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增。在这里, 总知识水平K成为外部性的来源。此外, 罗默 (1986) 还假定k的增长率取决于k水平和投资数额 (产出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部分) 。这样, 罗默模型实际上同“干中学”模型一样, 通过知识积累的“副产品”性质和知识存量的外部性得到了内生增长。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被称之为知识积累模型, 简称AK模型, 它把知识完整纳入到经济和技术体系之内, 使其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在这个模型里, 罗默说明了知识的积累可使收益保持预想的递增效应。罗默提出了四要素增长理论, 即 (1)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资本; (2) 劳动 (非技术劳动) ; (3) 人力资本 (以受教育的年限衡量) ; (4) 新思想 (用专利来衡量, 强调创新) 。罗默在内生增长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导致了经济增长分析的全面复兴。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1988年卢卡斯重要贡献体现在他的一篇为新增长理论的产生奠定基础的开创性论文——《论经济发展机制》中。文中揭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经验缺陷 (即不能解释国家之间收入水平和增长率的巨大差异) , 提出了两个内生增长模型。

第一个模型是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在模型中, 人力资本增长率是非工作时间的线性函数。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没有全部被投资者获得, 投资具有正的溢出效应。由于存在人力资本的外部性, 经济中最优产出增长率高于均衡增长率。另外, 整个经济的生产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性质, 经济可以实现内生的增长。如果不存在人力资本的外部性, 经济甚至将以更高的增长率增长。这一结论很重要, 它意味着增长的发动机是内生的人力资本投资而不是外生的技术变化。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可以解释各国持久收入的差异, 但不能解释增长率的差异。由于人力资本具有正的外部性, 相同技术水平的工人在人力资本平均水平较高的国家中获得较高的工资, 因此该模型解释了存在着人口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的强大吸引力的原因。

第二个模型是“干中学”的外部性模型。该模型包括两种商品和两个国家。在模型中, 学习完全外在于厂商但完全内在于生产国;一种商品的生产率比另一种商品的生产率增长得更快;一国专业化于生产哪种商品完全取决于初始资源配置。如果两种商品的替代性强, 生产率增长快的那种商品的消费将比另一种商品增长更快。当且仅当两种商品的替代性强时, 专业化于生产知识密集型商品的国家才具有更高的增长率。一国开放贸易可能导致该国专业化于生产知识密集度低的商品, 从而降低该国的增长率。

他建立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是用“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来说明科技进步是人力资本不断积累的结果。1990年罗默建立了一个由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的“四要素”的“知识溢出模型”把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作为总量生产函数中的内变量, 使生产函数呈现规模报酬递增, 从而合理解释了现代经济的持续增长。他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 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 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由此获得1995年诺贝尔经济奖。

此后, Lichtenberg (1992) , Eaton和Kortum (1993) 利用Summers-Heston的数据来研究R&D支出与各国的经济增长存在差异的关系, 研究结论是:一个国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其R&D支出几乎可以解释50%的国际间生产力差异。

查尔斯·I.琼斯 (Charles.I.Jones) 1989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 1993年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 就职于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 被誉为经济学界的一颗新星, 1995年发表“R&D Based Models of Economic Growth”在《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ugust 1995》, 通过实证数据发现美国40多年来, 虽然从事R&D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数量非常显著的增长, 但全要素生产率却没有相应的变化, 因此Jones改变了Romer (1990) 关于技术的变化率正比从事R&D人数的的假定, 认为技术的变化是由当前技术存量的幂函数和从事R&D的人数的幂函数的乘积, 再乘以常数。因为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和“池子里的鱼越来越少”两种相反的效应存在, Jones称之为“半内生”增长模型, 其主要特征: (1) 收益递增是技术的非竞争性导致人均产出依赖于整个技术存量而不是人均存量, 长期内, 人均产出是R&D数量的增函数, 而R&D数量是由总人口数度量的经济规模的增函数; (2) 均衡时资源的分配并非最优, 至少在缺少特定政策干预下是如此的, 得出稳态时经济增长率取决于技术进步方程的参数和最终产品生产部门的参数。

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认为, 现代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快得多, 在人均产值的增长中, 由资源投入量增加而带来的部分越来越小, 有质量改进、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部分越来越大, 但这种技术之提供一种潜在肯能性, 而不是充分条件, 先进的技术必须与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市场需求、制度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因素的结合, 才能构成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二、国内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的演进和实证研究进展

中国对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目前国内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处于对国外经济增长模型的消化, 吸收阶段。

史清琪1985年首先开展了度量中国技术进步的研究, 写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一书。谢千里、罗斯基, 郑玉韵1988年发表《论国营工业生产率》, 文中通过建立自1952—1985年固有工业投资品德价格指数, 首次对度量资本存量的固定资产进行了评减, 并剔除了投入的非生产性部分, 使得用于计算的数据更加合理和一致。

1995年郑玉韵、张晓、张思奇发表《技术进步及其对生产率的贡献——沿海工业企业调查的初步分析》, 文中在索洛余值法基础上, 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则测算企业的技术效率、配置效率、技术进步以及生产率的变化情况, 并按不同城市、部门和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的分类进行了分析。1996年张国初发表《前沿生产函数、要素使用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 介绍了利用前沿生产函数把TFP的变化率进行分离的方法, 其中包括一项技术效率的变化率。

1998年刘小玄、郑京海发表《国有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 他们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分析了1985—1994年期间769家抽样国有企业技术效率水平, 结果表明:在改革过程中, 国有企业生产率的增长的决定因素除了技术进步外, 最主要的因素是产权、人力资本和市场竞争。1999年孔翔、万广华发表《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决定因素》, 他们利用具有超越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估算了1990—1994年建材、化工、机械、纺织四个行业技术变化率和TFP变化率, 并且研究了奖金制度、区域、管理机制改革措施和时间等因素对技术效率水平的影响。同年徐士任通过对多个国家的R&D投资规模研究, 得出了当一个国家处于工业化第一阶段时, R&D经费/GDP大致范围在0.7%~1.8%;在工业化第二阶段时, R&D经费/GDP大致范围1.5%~2.5%;在工业化第三阶段时, R&D经费/GDP大致范围2%~3%。

中国农业部从1982年开始组织研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 对国家“六五”、“七五”、“八五”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和比较。江西财经大学刘建峰 (2003) 硕士毕业论文, 对中国这一时期的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进行测算, 起测算值结果19.7%、14.7%、33.7%。

1995年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等单位开展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对“八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实测和验证工作。于1997年下发《关于规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通知》。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45%,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75%, 德国、法国、英国等达到90%, 像以色列这样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它的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96%。梁俊芬200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研究综述》。

黄凌云2002年在其博士论文《R&D技术溢出、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文指出:中国在R&D投入及活动的开展和国家重视程度等方面都尽力缩小和发达国家差距, 但仍有差距, 短期内还难以和发达国家相匹敌;通过博弈分析方法探讨中国R&D战略, 中国在短期内以模仿为主, 长期必须走自主创新的相结合的战略和相关政策;对比中、美、日三国经济结构和贸易模式, 以及三国在国际贸易的位置。

袁汝华、孔德财2006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水利科技贡献率的测度》, 2007年科技进步对水利贡献率达到42.72%。

范柏乃、江蕾、罗佳明 (2004)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3—2002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 实证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的关系。结果表明: (1) 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因果关系。科技投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 (2) 在1953-2002年期间, 科技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7.6%, 表明科技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 但其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赵喜仓、陈海波等 (2005) 采用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 (阿尔蒙模型) , 选择1991—2002间数据研究中国R&D投入对经济发展的时滞效应, 研究表明:中国R&D活动具有明显的趋利性, R&D资源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影响时滞为两年。

姜庆华、米传民 (2006) 以灰色相对关联度为工具, 结合中国1998—2003年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科研活动人员数和GDP数据, 实证分析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和科技活动人员数与经济增长有正的相关关系, 且科技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起着更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朱春奎 (2004) 运用协整方法, 发现中国1978—2003年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动态均衡关系。

张顺 (2006) 运用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 考察了中国1978—2000年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之间的动态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推动了国民经济增长, 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使科技投入相应增长。

庞志强 (2007) 认为, 目前应用增长速度方程计算科技进步增长率时, 应以增加值作为产出量指标;应以全部劳动者投入的生产过程的有效劳动时间总量作为劳动者投入生产过程有效时间总量作为劳动投入的计算指标;对于资本投入量而言, 可行的使用中的资本商品的存储量, 一般以某年的固定资产净值加该年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值, 作为资本总量投入。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 (2006—2020) 》提出到“2020年力争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伴随着《规划》的提出, 一些省市和部门计算贡献率的热情骤然升温,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发表文章, 初步统计有北京、上海、天津, 重庆、湖南、湖北、山东、四川、陕西、河北、河南、江苏、江西、云南、浙江、甘肃、新疆、宁夏、辽宁、西藏等地。涉及行业有电力, 农业、林业、教育、科研、电子、机电设备、医疗、海洋、渔业、水运、交通建筑、石油、测绘等。

近年来, 中国主要学者和机构对TFP贡献率的测算结果:

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可直接反应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但它是相对指标, 科技进步必须和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及组织管理等因素结合起来。

根据测算, 目前美国、日本平均科技贡献率现已达到80%左右, 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为50%~60%, 俄罗斯为30%~50%, 而中国的平均科技进步贡献率为20%~40%。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最近发表一份研究报告, 对23个发达国家1788—2001年两个多世纪以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诸如纺织、钢铁、通讯、大众传播、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电力等行业的各项重大发明, 首先产生于发达国家并为发达国家首先采用, 然后逐步向落后国家转移。而落后国家消化吸收新技术的速度和能力取决于以下几项因素:现有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状况、政府治理模式和经济开放程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普雷斯科特的研究表明, 中国工业化的发生之所以落后于发达国家, 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吸纳可应用技术方面的制度性缺失。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指出,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只有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不断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不断深化教育、科技体制改革, 才能驱动中国可持续发展。

摘要:对科技进步贡献率国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以及国内经济学者根据中国目前经济发展做出的研究, 作了较全面的回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

科技进步的经济学解释 篇6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已经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而高新技术产业是应用当代最新科技成就,通过高强度的科技创新与科技研发活动建立与发展起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快速促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世界各国均已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谋求国家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主要杠杆。2014年我国科技进步环境稳步提升科技人力资源保持增长态势,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由上年的1059.2人/万人提高到1121.6人/万人;科研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1566.3亿元,比上年增长47.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均工资达到69254元,比上年增长了7.8%;有R&D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了12.6%,比上年增长1.4%。随着我国科技环境的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高技术产业主营收入达到12.7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8%;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6605亿美元,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8.2%;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明显,总量达到14.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2%。科技进步环境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的进步带动劳动效率进一步提高,2014年全社会的全年劳动生产率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能源利用效率也有所改善,综合能耗产出率为12元/千克标准煤,比上年提高0.49元/千克标准煤。通过科技进步环境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 相关文献综述

国内外众多学者认为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舒尔茨研究表明:美国在二战后农业生产增长的80%是由科学技术贡献的,仅有20%为物质资本积累贡献的。王稳(2003)认为经济效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科技进步,科技进步通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作为载体,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劳动产出从而促进经济效率的增长,并且通过人力资本积累、知识外溢与研究发展活动和国际技术的扩散实现完成对经济的促进作用[1]。陈冬生,魏建国等(2003)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武汉市1991~2000年的科技相关数据的分析结论认为,武汉R&D经费投入与科技创新人员的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相关作用[2],刘思峰(2004),吴慈生(2010)等在后续的研究中也证明了此观点[3,4]。杨建慧(2010)认为科技创新体系由新知识、新技术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科技管理创新所构成,是经济发展转变的主要动力[5]。方丰,唐龙(2014)在现代经济环境中科技进步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3条途径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6]。陈刚、赵志耘(2014)等从科技创新驱动的要素重组、产业结构升级和需求结构优化的3个视角,分析科技创新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7]。

高新技术产业是科技创新的产业化发展,发展高新技术及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顾穗珊(2004)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1995~2001年科技投入的相关情况,认为科技资本投入与科技人员投入中,科技人员投入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8]。柴盈(2011)对深圳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方式及转变历程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深圳依靠发展自主创新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得深圳由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9]。黎春燕(2012)分析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我国欠发达地区由于科技基础薄弱、资金匮乏、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而造成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建设难度大[10]。王江(2015)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2004~2013年我国30个省(市、区)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金融效益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11]。

通过文献回顾可发现,学者对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两两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针对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情况未进行深入研究,鉴于此,本文选取2005~2014年期间我国30个省(市、区,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除外)的相关数据,使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测度三系统间的协调度,以期为我国科技进步环境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2 构建模型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灰色关联度计算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系统的水平,并使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所占权重。

2.1.1 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熵权法

灰色关联分析的核心是计算关联度,是通过确定参考数据列和若干个比较数据列的几何形状相似程度,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的数值关系,反映了曲线间的关联程度,计算部分如下[13]:

(1)确定分析数列,yk表示为参考数列,xik表示为比较数列。

(2)将各系统中的指数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各系统之间的关联系数。

其中,i=1,2,…,m;j=1,2,…,n;ρ为分辨系数,将ρ取值为0.5。

(3)计算各系统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计算公式为。其中σk为熵值法确定的指数权重,

(4)关联度μi为各系统的综合得分。

2.1.2 协调度模型

本文采用杨士弘提出的协调度模型[14],计算公式为:

其中C为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协调发展三系统的协调度值,k为调节系数,k≥2,取值3。C值反映的是三系统的协调度,C值在0与1之间,C值越大协调性越高,反之协调度越低。根据协调度计算其发展水平,也就是协调发展系数,公式为,T=αμ1+βμ2+γμ3,其中T为三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α,β,γ为待定权数,取α=β=γ=1/3。

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者协调发展关系,其中科技进步环境从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质条件和科技意识三方面进行指标设置,高新技术产业化从产业化水平和产业化效益进行指标设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生产力进行指标设置,部分指标参考《中国科学技术指标》公布的相关科技指标,指标体系的构建如表1所示。

相关数据根据《中国科学技术指标》(2006~2015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5~2014年)里的数据整理所获得,地区涵盖我国30个省(市、区,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除外)。

3 协调度实证与分析

3.1 我国各省(市、区)协调度值

根据协调公式计算出在2005~2014年期间我国30个省(市、区)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长方式转变的协调发展度(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在2005~2014年10年期间,我国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者之间的协调度呈现向上增长随后负向下降趋势,在研究时间范围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2005年三系统的综合协调度为0.652,2006年增长到了0.665,增长了1.3%,2006~2008年期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2008~2012年期间增长到了0.671,但是在2013年期间下降到了0.664,2014年保持在0.664的水平上,随着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10年期间三系统的协调度仅小幅上升了1.2%。

从我国30个省(市、区)协调度发展关系可以看出,2005~2014年期间,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等20个省(市、区)的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者之间的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其中北京三者之间的协调度上升幅度最大,达到了7.3%;河北、山西、内蒙古、上海、安徽、福建、河南、湖南、广西和青海10省(市、区)均出现负增长,各省(市、区)的三者之间的协调度下降程度不大,下降幅度最大的福建也仅降低了2.2%。

2.2我国各省(市、区)协调度发展时空分布

2.2.1地域维度

根据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协调发展度的大小划分三系统协调发展的情况,本文将我国30个省(市、区)三系统协调度划分为五种类型,如表3所示。

(1)高度协调发展型

处于该区域发展的有北京、上海,这些地区的三系统协调度值达到0.8以上,说明这些地区的科技进步环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是高度协调发展的,北京和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前沿的地区,具有政策、人才、信息、科技的先天性优势,区域内聚集着国内外大型的科技创新企业与机构,并且在本土也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机制独特、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研发型企业群,无论从科技进步环境还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空间,科技推动经济发展转型驱动力强。

(2)良好协调发展型

处于该类型的有天津和广东,协调度值在0.75和0.799之前,表示这些地区的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较好的协调发展。这些地区是我国的经济强区和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是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的地区,有着较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与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优质人才和企业,承接大量国外企业入驻,区域内聚集着大批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着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中度协调发展型

中度协调发展型三者之间的协调度值在0.7和0.749之间,该类型的地区仅有江苏,属于三系统中度协调发展型地区。江苏属于我国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技术创新、科研开发能力强,智力优势比较明显,计算机、电子元件、航空航天工程等已有比较好的基础。电子工业是全国最强的,也是中国最大的信息产业基地,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提升。近几年来,江苏着力打造“全球有影响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优越科技进步环境使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够迅速的产业化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4)勉强协调发展型

处于该类型的有福建、浙江、山东、海南、四川、重庆、湖北、辽宁和吉林,这些地区的三系统协调度值在0.65和0.69之间。主要分布在沿海、东北、长江中上游地区,属于我国较为发达地区,但是由于区域开放程度受限,市场发育不够充分,虽然聚集着大量的科技人才,但是由于体制原因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不足、产学研协同创新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企业未发展成为真正的科技创新主体,亟须政策引导推动科技创新。

(5)低度协调发展型

处于该类型的有内蒙古、陕西、安徽、黑龙江、江西、湖南、广西、河南、河北、山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新疆和宁夏。这些地区大部分为我国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有着先天的资源优势,但是科技创新环境与投资环境亟待完善,政府引导性投资不足,投融资市场和技术产权市场发育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不完善,高新技术人才聚集成长的环境尚未形成,人才外流现象严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借助外力、引进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我国2005~2014年区域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系统进行协调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研究十年期间,我国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者之间的协调度呈现向上增长随后负向下降趋势,在研究时间范围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10年期间增长了1.3%;(2)我国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系统的协调度在中度协调发展型及以上的地区仅有5个,各地区在实现类型升级后再度突破较难,部分地区科技进步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乏力;(3)各地区三系统协调度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各地区间差距较大,5个高度、良好、中度协调发展型地区均为东部沿海地区,9个勉强协调发展型地区均为东部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较好地区,16个低度协调发展型地区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三系统协调度呈现出与经济发展匹配的梯形阶队。

科技进步的经济学解释 篇7

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在经济增长中其产业结构逐渐显示的很重要,但是其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的比重逐步增强。近几年来,相关的研究人员就科技创新进步方面上的分析表明,在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强弱不会消除市场经济改革中的效益,但由于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使得一些发展因素会妨碍资源配置利用率的提升,因此,要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本文会就科技创新进步与结构变迁两者分开考虑其在生产率中的具体影响,将重点放在产业结构变迁在经济增长中所产生的影响上,促进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健全。

在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中经历了三次比较重大的变革,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增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推动经济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进一步完善发展不健全的市场经济结构。国内的经济产业结构正向着高速改革阶段发展,其市场经济产业结构的变迁能够有效地调节所反应的效应,有效地促进国内经济呈增长趋势。

一、在经济增长的要素中产业结构所体现出来的作用

现如今,在结构上和总量上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阶段,我国区域面积广,中、东、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速度差距较大,由于各个地区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道路,使得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对其产生的影响有着大幅度的不同。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产业体制发展方向上出现了错误,不合理的资源分配,导致企业自身失去了合法权利,无法全方位的发展其重工业,是我国的人力、财力、物力都不能充分的分配到重工业的发展中去,致使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失去平衡。由于没有充分的发展重工业,轻工业的技术水平又相对较落后,同时重工业的发展程度有限,经济效益低,妨碍了国内的经济增长总值,使得经济发展一度处于瘫痪阶段。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产业结构进行不断的整改,促使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影响产业中经济结构变迁中的要素

(一)劳动中的生产效率

在研究因产业结构变迁所产生的变化时,生产增长率作为基础标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结构的变迁影响的占据不小的比例。倘若我们将用这个表现在产业结构分类上,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三大产业结构变迁值。由于经济发展的失衡,城镇与乡村发展差距大,使得农村生产力不再处于农业生产结构中,加快劳动份额的增长值减少速度,导致劳动生产效率大量提高,在某些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在经济产业结构变迁和科技创新进步一起作用下产生的,所以第一产业在数据情况为负值。在第二产业中生产率增长值较低,其科技创新进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起着关键的作用,产业结构变迁值变化不大,产生的数值为负值。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基本上都来自于农村,使得人均生产值降低,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综上所述,科技创新进步对市场经济增长的影响远远小于产业结构变迁对其产生的影响。

(二)综合要素的生产效率

在研究经济增长数据时,全要素生产率是影响经济增长数值的重要因素,要依据实际情况比较结构变迁与其相互作用,得到相应的比较数值。想要知道真实中在产业结构变迁中全要素生产率起着怎样的作用,除了要考虑经济活性指标的生产率进行确认,还需对的全要素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由于全面素生产率与投入要素增长率是成反比,同时产业结构变迁和科技创新进步在全要素生产率中是朝着同一方向变动的,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变迁与科技创新进步的效应也许能相互替代。

三、未来发展中产业结构变迁如何进展

(一)加快就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变迁的资源配置效率

在经济增长中,造成产业结构变迁效应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资源配置率的差距不大,导致产业结构变迁的贡献值降低,更易受技术进步的影响,在不同产业各种因素中,处于同向趋势,在前期因素分配率存在差距期间是不能逆转的,会导致第三产业在劳动力分配上不合理促使个人劳动生产率降低。然而相对于第二产业是资本分配不合理,使得剩余劳动力或其他劳动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各方面的原因使资源配置率落差出现颓废的`现象,从而使资源配置率差距扩大化逐渐恶性循环。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城乡经济体制结构差异较大,使得经济市场劳动力数量上大幅度提升,数量上的提升导致每个劳动力所获得的收益直接降低,人均收入水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加快就业结构变迁的步伐。

(二)积极推动科技创新进步,促进产业变迁更加合理化。

在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和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但不能长期依赖国外技术,同时我们还要做到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同时消化和吸收技术,不断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在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在加强服务业与工业、农业的深度融合,技术与产业融合,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催生新技术、创新产业业态、创新产品和创新企业组织结构、以及创新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采取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的引导政策,加大投入,以促进产业变迁更加合理化。

四、结论

上一篇:林下栽培技术论文下一篇:常频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