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逻辑十篇

2024-09-11

分析逻辑 篇1

逻辑分析仪一般由四部分组成:触发识别、数据获取、数据存贮、数据显示。数字系统产生的数据流往往是很长的, 为了捕获和显示感兴趣的内容, 首先要有触发识别电路去寻找触发字或触发事件。一旦找到, 就产生触发信号去控制存贮和显示, 触发信号也可以由外部输入。

为了获取多路数据, 逻辑分析仪都具有多路数据采集探头, 各路输入信号与设定的门限电平进行比较, 判为0、1两种状态后存入输入寄存器。逻辑分析仪的数据采集是在时钟作用下按节拍进行的。视用途不同, 时钟信号可以由外部输入, 也可由逻辑分析仪内的内时钟发生器产生。

2 示波器的波形显示原理

2.1 Y偏转板

如果将示波器显示屏比作图画的纸, 那么由X、Y偏转板构成的偏转系统就相当于握笔的手。X、Y偏转板的控制有如下情况:

如果两对偏转板上都不加任何电压, 则亮点出现在中心位置, 不产生任何偏移;如果在Y偏转板上加一个随时间变化的8路逻辑信号, 而在X偏转板上不加电压即ux=0, 则电子束受Y偏转板电场力控制在垂直方向上随被测信号的变化而偏转, 其亮点轨迹是一条直线, ;如果将Y、X偏转板信号对换, 使uy=0, 其亮点轨迹为一条水平线;为了真实的显示uy的波形, 必须在Y偏转板加uy信号的同时, 在X偏转板上加一个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电压才行, 此电压采用锯齿波电压。电子束在uy和ux的共同作用下, 荧光屏上就可以显示出uy的波形。

2.2 扫描

理想的锯齿波电压是随时间线性变化的, 即ux=K1;K1为常数, 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速度。若将此ux电压加在X偏转板上, 荧光屏上的亮点在水平方向作等速移动距离x正比于时间t, K为比例系数即亮点移动速度。这样, X轴就变成了时间轴, 称此为“时间基线”。

当ux电压达到最大值Um时, 亮点偏移最大, 然后从该点迅速返回起始点, 再开始第二次周期的变化。如此反复, 在荧光屏上显示一条水平亮线。

3 总体方案

本系统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 全部控制电路由两片Altera公司的CPLD实现, 系统总体分两大模块:数字信号发生器模块 (用来调试) 和逻辑分析仪模块。

3.1 数字信号发生器

在这里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CPLD) 型号为EPM7128SLC84-15 (2500门) , 根据存储响应法将所需的预置逻辑信号存入CPLD内部存储器中, 利用状态机模块使其输出八路循环移位逻辑信号。EPM7128外部采用40MHz晶振, 经过内部分频器分频实现100Hz脉冲输出。分频比为40MHz/100Hz=4×105。

3.2 逻辑分析仪模块

以10万门的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EP1K100QC208-3) 为核心, 把8路信号实时存入CPLD片内先入先出的存储缓存区, 当缓存区满后, 新的数据将覆盖旧的数据。通过逻辑控制模块分别设置单、三级触发字, 选择单级、三级触发方式。根据选择的触发方式, CPLD片内存储缓存区的数据与触发字相比较。当两者完全相同时, 把存储缓冲区的八路每路90bit逻辑信号存入CPLD内部的FIFO RAM存储器中。再经显示模块取出送示波器进行显示。否则, 触发字将继续与8路信号进行比较, 直到两者完全相等为止。

3.3 显示模块

在本系统设计中Ty采用64KHz输出32位逻辑信号, 既Tx需产生同步信号为2KHz。根据示波器的显示原理, 当X轴扫描完九次后停止输出, 同时, 在Y轴上加一个锯齿波信号。这样配合后, 在示波器上出现一条时间标志线, 只要改变X轴的电压值, 则时间标志线可左右移动。欲对8个被测输入通道同时进行测试, 必须能够显示8条水平扫描线, 因此在Y轴迭加一个8阶梯电位, 控制各被测通道位置, 从上到下为Q0~Q7;X轴输入叠加16阶梯电位, 则每个数据通道在每个水平方向上显示16个状态。这样, 在示波器的屏幕上就可以出现几个被测输入通道的逻辑时间状态波形。

4 硬件与软件

本系统主要应用的现场都是交流电, 因此我们需要把220V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压12V和5V输出。常用的三端固定集成稳压器LM7805、7812、7912。此外还需要相应的数字信号发生器电路和信号采集电路, 可分别使用EPM7128SLC84-15和X9511W型数字式电位器等器件实现。

本系统由两块CPLD作为控制核心, 数字信号发生器模块由CP输入40MHz时钟, 将8路预置字sig输入SIG模块, 得到时钟信号和8路循环移位逻辑信号序列 (Q0~Q7) 。逻辑分析仪逻辑分析仪以ALTERA公司10万门的EP1K100QC208-3为核心完成设计功能, 用VHDL语言编程。

摘要:逻辑分析仪是用于分析数字系统的逻辑关系和计算机软、硬件强有力的工具, 是数据领域测试仪器中最有效、最有代表性的仪器。本系统以可编程逻辑器件 (CPLD) 为控制核心, VHDL语言为设计工具, 利用CPLD逻辑性强的优势, 综合CPLD、常规数字和模拟电路技术完成信号源和逻辑分析仪。可以实现始端触发和终端触发, 并可根据触发方式分别显示触发前、后所保存的逻辑状态, 并显示触发点位置和时间标志线移位与显示的智能仪器。

关键词:逻辑分析仪,CPLD,VHDL

参考文献

[1]卢毅, 赖杰.VHDL与数字电路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2]康华光, 陈大钦.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王振红.VHDL数字电路设计与应用实践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4]在FLEX10K器件中实现RAM功能[J].电子工程专辑, 1998.

分析逻辑 篇2

美国著名翻译家奈达在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书中将翻译的过程分三步:1.分析:对原文的表层结构即原文的信息进行分析;2.转换:指译者把经过分析的信息从源语转换成译语;3.重构:就是把传递过来的信息重新加以组织, 最后能完全符合译语的要求。

翻译不仅涉及词汇、语法和修辞等语言问题, 同时也涉及许多非语言因素。逻辑就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匈牙利著名翻译家拉多-久尔吉博士甚至认为, 翻译是逻辑活动, 翻译作品是逻辑活动的产物;把翻译视为逻辑活动而作更加广泛的研究, 乃是翻译学的任务。

在翻译中, 译员必然经历一个思维的认知和转换过程, 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 是一时一刻也离不开逻辑的, 也就是说, 不仅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需要运用逻辑分析和判断, 而且在表达过程中更需要运用逻辑分析与判断。

一、逻辑与词义理解

谈到翻译, 我们首先碰到的是词的问题, 因为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英汉两种语言有很大差异, 翻译过程中怎样在保持原文思想内容不变的前提下, 把原文的语言形式转化为译文的语言形式, 关键在于对词语的理解, 即通过选择词语的适当意义使译文忠实、通顺, 更符合译文的语言规范要求。

理解词义主要是明确词语所指的概念。词语, 尤其是多义词, 只有在上下文中才具有确定的含义。判定词语的具体概念主要是通过逻辑方法来进行的。如美通社亚洲全球资讯2009年9月发表一篇文章, 题为“Texas Instru-ments Foundation gives$3 million to train math and science teachers at local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翻译成什么?“学校和大学”?显然不可以。在汉语中, 学校包括大学, 即学校是大学的上位概念, 两者是从属关系, “学校”是属概念, 而“大学”则是一种概念。根据逻辑规则, 种概念和属概念是不能并列的。由此可以判定, schools一词不能翻译成“学校”。根据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朗曼当代英语辞典) , school意为a place where children are taught, 所以这里可以译成“中小学”。

在翻译过程中, 不论是理解原文还是构建译文, 上下文即语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语篇是一个整体, 而不是词、短语和句子的简单组合, 从语篇整体把握原文、理解原文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确定词义, 构建译文, 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更加合乎逻辑。词语一旦离开了一定的语境, 就失去了确定的意义。如:

With the invention of writing, a great advance was made, for knowledge could then be not only communicated but also stored, libraries made education possible, and education in its turn added to libraries.

逻辑判断可以看作是表达概念间的关系的。判断所表达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必须符合客观事物之间的真实关系。在本句中, “library”显然不能译成“图书馆”, 尽管该词常作此义, 因为该句前半部分说“knowledge could then be not only communicated but also stored” (知识不仅可以交流而且可以储存) , 有了文字, 只是当然是储存在图书中了。所以, library应译为“图书”。

[译文]由于文字的发明, 人类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因为此时知识不仅可以交流, 而且可以储存。图书为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了可能性, 而教育又反过来增加了图书的数量和内容。

词义分析是理解原文的第一步。词语的翻译, 从本质上说, 并不是转移词语的形式, 而是把原文所表达的概念正确地传递到译文中来。

二、逻辑与语法分析

英语句子注重行合, 反映出英语文化重视细节分析及个体成分的独立作用、强调形式和规则的制约。

英语是一种框架式网状结构, 靠词形变化组句, 讲究准确、严谨、庄重, 为了保证内容周详无缺、表述准确严谨, 所以多用主从句、并列结构、复杂同为成分等, 句子一般比较长。长句需要用不可或缺的各种连接词来衔接, 同时连接词还要表示各种逻辑关系, 如并列、选择、因果、目的、条件等。所以大多数情况下, 语法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原文。但是, 某些句子单从语法角度分析不能确定确切含义, 甚至会出现歧义。有时候我们只能根据逻辑分析来确定句子的结构层次关系, 理解它的语法结构, 以弥补单纯语法分析的不足。如:

Inorganic chemistry is linked closely to geology, mineralogy and metallurgy;organic chemistry to physiology, biochemistry, and biology in general.

本句中的“in general”起着什么样的语法作用?从语法上看, in general既可以作评价性状语, 修饰分号之后的整个并列分句, 也可看作biology的后置定语。作用不同, 意义自然不同。本句仅靠语法分析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但从逻辑上看, physiology, biochemistry和biology三个词并非并列关系, 因为physiology和biochemistry都是biology得分学科, 是biology这个属概念下的两个种概念。前面说过, 种概念和属概念是不能并列的。由此可以判定, 句中的“in general”是“biology”的定语。所以本句可译为:

无机化学与地质学、矿物学和冶金学有密切的关系, 而有机化学则与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整个生物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再如:

The sun warms the earth,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for plants to grow.

本句中的“which”所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的是“the earth”还是前面的整个主句?单纯的语法分析是不能确定答案的。我们知道, 确定定语 (包括定语从句) 的修饰对象, 常常是一种逻辑分析活动, 而不是语法分析活动。常识告诉我们, 万物生长靠太阳, 地球上的植物之所以能够生长, 是因为有阳光。因此, which所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的是前面的整个主句。整句翻译如下:

太阳温暖了大地, 这才使植物有可能生长。

由此可见, 在语法分析过程中, 逻辑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逻辑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句子各成分之间的语法功能, 排除可能由语法结构带来的歧义。

三、逻辑与译文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 理解是前提, 表达是以理解为基础的。理解和表达是相互依存的。错误的理解只能导致错误的翻译。只有正确理解原文, 并用恰当的译语形式把原文的意思清晰流畅地表述出来, 才有可能产生正确、合乎逻辑的译文;才算完成了翻译任务。所以, 一篇好的译文必须是正确而又流畅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译文的质量决定了翻译的好坏。虽然译文合乎逻辑不一定正确, 但译文不合逻辑却几乎可以肯定在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方面有问题, 至少说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透彻。如:

Anyone who has tugged heavy hand baggage down endless airport corridors, or waited for a delayed flight in a sterile lounge will know how user-unfriendly many airports are in design terms.

[原译]任何人只要他曾拖着沉重的随身行李, 走过无止境的机场走廊, 或者曾在枯燥乏味的休息室里等候延误的班机, 都会体会到许多飞机场在设计上对旅客多么不方便。

“无止境的机场走廊”?这显然不合逻辑。任何人不论是否去过机场, 都会知道走廊是不可能无止境的。我们可以肯定译文有误。本句中的“endless”的意思是“环状的”, 指的是一般大型国际机场, 从候机室通向个跑道的走廊呈环状, 两头是相连的。

[正译]任何人只要他曾拖着沉重的随身行李, 走过环形的机场走廊, 或者曾在枯燥乏味的休息室里等候延误的班机, 都会体会到许多飞机场在设计上对旅客多么不方便。

再如:

Now Jeffery points out that, if a number of observations have been found to conform to a law, it is highly probable that next one will do so whether the law is true or not.

[原译]杰弗里指出, 如果已获得的大量观察资料与一条法则一致, 非常可能下一条法则也将如此, 不管该法则正确与否。

“下一条法则也将如此”?法则与法则相一致?这在逻辑上自相矛盾。根据译文逻辑上错误, 可以断定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有误。实际上, 句中的“one”指代“observation”, 而不是“law”。

[正译]杰弗里指出, 如果已获得的大量观察资料与一条法则一致, 极有可能下一次观察也与该法则一致, 不管该法则正确与否。

各种语言的逻辑不尽相同, 在汉语里符合逻辑的表达到了英语里不一定符合逻辑。因此逻辑分析是检查译文是否正确的一个重要方法。

翻译离不开文法和逻辑。从事翻译的人首先必须熟知汉英两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具有合乎英语语法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并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但这只是从事翻译的前提。理解原文必须经过语义辨认、语法分析和逻辑分析三方面的交互作用。翻译中, 无论是理解原文, 还是寻求适当的译文表达形式, 都是与逻辑打交道的过程。因此, 掌握逻辑学中的一些知识, 自觉运用逻辑分析, 对于透彻地理解原文, 避免错误, 提高译文质量和可读性,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1621.

[2]余丽君.论翻译中逻辑概念的理解与表达[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1, 3.

[3]方梦之.阎德胜与逻辑翻译理论[J].上海科技翻译, 1998, 1.

[4]朱山军.英汉翻译中的逻辑思维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5]欧阳燕.长句的逻辑翻译法[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2.

[6]胡开宝.结构歧义与翻译中的逻辑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2, 1.

[7]位方芳.英文原文错误的识别及应对措施[J].上海翻译, 2006, 2.

[8]方梦之, 毛忠明.英汉—汉英应用翻译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9]王治奎, 文洪瑞等.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

罗素关于“事实”的逻辑分析 篇3

关键词:罗素;逻辑分析;亲知;事实;殊相;性质束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A

罗素作为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明确提出“逻辑是哲学的本质”,并且十分重视逻辑分析方法。他把自己1898年以后的哲学称为逻辑原子主义哲学,这种哲学以逻辑分析方法为指导,而这一方法又依赖于简化的方法,即所谓的“奥卡姆的剃刀”的方法。罗素之所以在其哲学中采取逻辑分析的方法,是因为他想找到某些确定不移的知识作为其自身哲学的前提,而这需要运用“奥卡姆的剃刀”把一些妨碍正确认识的前提剃掉。前提越少,犯错误的机会就越少,得到确定不移的知识的机率就越大。罗素对逻辑分析方法充满信心:“我毫不怀疑,只要可能有哲学知识,哲学知识非靠这样的方法来探求不可;我也毫不怀疑,借这种方法,许多古来的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1]罗素就是运用逻辑分析方法来对“事实”进行逻辑分析,以探求最简单、最基本的逻辑原子。

一、关于事实的定义

罗素认为世界是复杂的,由无数的事实构成。而事实是什么呢?他指出:“当我谈到一个‘事实时,我不是指世界上的一个简单的事物,而是指某物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些事物有某种关系。因此,例如我不把拿破仑叫做事实,而把他有野心或他娶约瑟芬叫做事实。”[2]39由此可见,事实不同于事物,事物只是单一的名字所表达的特殊存在物,如“拿破仑”,而事实是由一个完整的句子所表述的,诸如“拿破仑有野心”或“他娶约瑟芬”。“拿破仑有野心”是指拿破仑这个事物具有野心这一性质,是具有“主—谓形式结构”的一个完整句子。而“他娶约瑟芬”是指拿破仑与约瑟芬这两个事物之间具有婚姻关系,是具有关系形式结构的一个完整句子。

罗素对“事实”的定义建立在关系具有实在性的基础之上。在对莱布尼茨的研究中,罗素发现莱布尼茨认为所有的命题都可以还原为“主—谓形式”的命题,也就是把一个谓项或多个谓项归属于一个主项的命题。莱布尼茨虽然多次讨论到关系命题,但是为了维护每一个命题都包含一个主项和一个谓项的“主—谓项”学说,否认了关系的实在性,而且这是他否认关系实在性的唯一原因。正如罗素所说:“为了主张主—谓项学说,莱布尼茨被迫接受了后来康德所提出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关系虽说是确实的,但却是心灵的作品。”[3]由此可见,莱布尼茨把关系的产生归结于心灵的作用,认为是心灵在人们思考时使各种事物联系到了一起。罗素在批判莱布尼茨把关系看成一种“纯粹概念性的东西”的同时,肯定了关系具有实在性。他说:“关系就像它所涉及的那些项目一样,并不是有赖于我们的思考而存在的,它属于思想所能理解而不能创造的那个独立世界。”[4]80通过承认主谓项学说和关系具有实在性的学说,罗素才提出了完整准确的事实定义。

事实具有客观性,是不以我们的精神思想和意志观念为转移的。事实本身不具有真和假的区分,也就是不存在真和假的事实二元论,存在的只是客观的事实本身。句子是对事实的陈述和表达,当我们通过事实对命题或判断作出断定时,就赋予了命题真假的二元性质。

地罗素认为:“一个命题可以定义为:[ZZ(]当我们正确相信或错误地相信时,我们所相信的东西[ZZ)]。”[5]345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命题具有真和假二元性质,每一个事实都具有两个命题——真命题和假命题,真命题和假命题对应的是同一个事实,而且也只有这同一个事实可以对这两个命题进行断定。但是命题不是事实的名称,我们可以对事实进行肯定或否定,却不能对它命名。

在罗素看来,事实是复杂的,“一个事实的复杂性是通过以下情况得到证明的:断定一个事实的命题是由几个词组成,其中每个词可以出现在其他的语境之中。”[5]232罗素认为在复杂的事实中最简单的事实是这样一些事实:首先是某种事物具有某种性质,其次是在两个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关系,然后是在三个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关系,依次类推。它们被称为一元关系、二元关系、三元关系,依次类推。在事实中出现了几个特殊事物就称为几元关系,而不论是几元关系,这些简单事实都只包含一个动词。罗素说:“这样你就会具有一个整个体系上无限的事实分层系统——在这些事实中你具有一个事物和一个性质、两个事物和一种关系、三个事物和一种关系、四个事物和一种关系,等等。这整个分层系统构成我称之为原子事实的那种东西,而它们是最简单的那类事实。”[5]239罗素将这个分层系统中的事实都称为原子事实,也都是最简单的事实。但是,在原子事实内部之间还存在简单和复杂之分,因为一元关系即含有一个性质的事实肯定比多元关系的事实更简单一些。

表达原子事实的命题被称为原子命题。原子命题只包含一个动词,它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的命题:主—谓式命题和关系命题。主—谓式命题是指对某物具有某种性质的原子事实作出断定的命题,如“这朵花是红的”;关系命题是指对某些事物间具有某种关系的原子事实作出断定的命题,如“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拿破侖娶约瑟芬”等等。

罗素在把事实分析到原子事实时,认为原子事实和原子命题是最简单、最终的逻辑原子。我们对原子事实及原子命题的认识和把握必须通过感觉材料实现,因为在罗素看来,只有我们自身直接经验和感觉到的东西才是最可靠的。至于感觉材料是什么,他“把感觉中直接认知的东西称作‘感觉材料:如颜色、声音、气味、硬度、粗细等等。”[4]5这一通过我们自身的感觉经验来认识逻辑原子的原则就是他的亲知原则。

罗素指出:“当A经验客体O时,我们就说A亲知O。”[5]196由此可见,亲知是一种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直接的认知关系,“所有认知关系——注意、感觉、记忆、映象、相信、不信等等——都以亲知为先决条件。”[5]155这种认知是对感觉材料的直接认知,不需要任何的推理过程。可以看出亲知原则与罗素的经验主义原则密不可分,而亲知原则的提出又与知识的分类和命题的分析有关。

罗素把知识区分为认知的知识和描述的知识。在罗素看来,获得认知知识的认知过程是我们可以直接察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认识的事物是逻辑上最简单的事物,因而认知的知识是我们在认知过程中直接察觉和认识的知识,这种知识不需要任何推理或描述。而描述的知识则是指我们不可以直接认识我们想要认识的事物,如果我们想要认识这样的事物,就必须如罗素所说的那样,“对包含着描述的命题进行分析,其基本原则是:[ZZ(]我们所能了解的每一个命题都必须完全由我们所认识的成分组成[ZZ)]。”[4]45可以看出,我们对于命题的分析应该遵循亲知的原则,命题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应该是我们能够亲知的各种殊相和共相。这样我们才能够把描述的知识转化为凭借亲知而把握到的认知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才能够理解一个命题。原子命题中出现的词,都应该在我们的经验中可以被亲知,也就是说,原子命题中的某物、某种性质和某种关系,我们都可以在经验中亲知。例如,“这朵花是红的”这个原子命题,“这朵花”和“红”都应该是我们可以直接经验的,而且只有通过我们的经验我们才能认知这个原子命题,进而认识原子事实。如果我们没有亲知“这朵花”的直接经验,那么不论别人向我们如何解释花的含义,我们都无法认知这个原子命题。

亲知原则是罗素对复杂世界进行逻辑分析的指导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学者指出:“通过亲知得来的知识具有无可置疑的准确性,一切其他的知识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推论出来的,都依赖于它。因此,亲知是整个大厦的基础,是连接人类知识与外部世界的桥梁。”[6]这一原则促使罗素对世界不断地进行逻辑分析,使其达到最简单的、确定不移的逻辑原子。

二、关于事物与殊相

在亲知原则的指导下,罗素认为事实并不是我们可以直接经验到的东西,因为事实本身是复杂的,它不仅包含事物,还包含性质和关系。他由此展开了对事实的逻辑分析。在他看来,事实中包含的事物是我们可以亲知的东西,但性质和关系却不是我们可以直接经验的东西,因此,对事实进行的逻辑分析所得到的剩余物就是事物。

罗素指出:“一个‘事物可定义为某一系列的样相,即通常会被说成属于这个事物的那些样相。说某个样相作为系列来看就是这个事物。”[2]79例如一本书,因为存放的时间过长而显得破旧,这样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是很缓慢的,以至于人们在不同的瞬间很难区分出这同一本书有什么不同,但事实上它在不同的瞬间是不同的,只是具有一种相似性罢了。因此我们可以说,书在不同的瞬间和不同的地点所呈现出的一系列样相共同构成了这个事物。正如罗素所指出的:“事物经常被理解为包含所有特殊的点和瞬间,而且还有许多其它通常不称为事物的实体。”[5]

代表事物的词有两种,一种是普通名称即通名,另一种是专有名称即专名,是代表殊相的词。通名是指具有一些实例的名称,如“人”就是一个通名,它的实例可以有“苏格拉底”、“柏拉圖”、“亚里士多德”等等。而专名则是指一个独特的事物,如“长城、“埃菲尔铁塔”等等。在通名和专名中,我们只能亲知专名所代表的事物,即殊相,因为它是独一无二的事物,可以被我们直接经验。因此,他对事物进行逻辑分析得到的剩余物就是殊相。

罗素对殊相的定义是:“我把这些进入原子事实的‘项定义为‘殊相(particulars)。 定义:殊相=原子事实中的诸关系项。”[5]240

在原子事实中,除了关系以外,剩下的就是关系项。一元关系有一个关系项,即一个殊相,二元关系有两个关系项,即两个殊相,依次类推。罗素认为“殊相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是完全孤立独处的,而且是完全自存的(self-subsistent)。”[5]243也就是说,殊相具有一种自存性。

罗素对殊相的逻辑分析建立在他对殊相存在的论证的基础之上。罗素指出,“精确相似的事物在两个不同的地点里共存这在逻辑上是可能的。”[5] 136-137因此,两个完全相似的白片存在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地点里,这在逻辑上是可能的。如果我们以位置的差异来区分这两个完全相似的白片,那么它们的差异就不单纯地是两个白片本身的差异,而是一个地点里的白片和另一个地点里的白片的差异。而两个地点在性质方面不会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地点只有在是殊相的情况下才能区分它们。但如果我们不以位置的差异来区分两个白片,又想要区分它们,那就只有从两个白片本身着手,而这两个白片只有在它们是殊相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区分。罗素指出:“这个事实迫使我们承认:在地点里存在的东西不是共相本身,而恰恰是殊相,即共相的实例。”[5]137罗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论证了殊相的存在。

在罗素看来,我们可以将实体划分为两类:“(1)殊相,它们只有作为谓词的主词或关系的项才能成为复合体的一部分”,“(2)共相,可以作为复合体中的谓词或关系出现。”[5]79共相具有时间的持久性,而殊相只能存在很短的时间,但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复合体。复合体不可能由单纯的殊相或单纯的共相构成,因为世界不可能由纯粹经验的或者纯粹先验的知识构成。罗素指出,“我们不但承认知识是由经验中得出来的,被经验所形成的,同时还应承认有些知识是先验的。”[4]59复合体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主谓命题形式的,即莱布尼茨所主张的“主—谓项”学说;另一种是关系命题形式的,即罗素所主张的关系具有实在性学说。因此,殊相和共相必定是与主词、关系项和谓词、关系相对应的。殊相、主词和关系项都是一些个体、经验的东西,而共相和谓词则是先验的东西。在罗素看来,既然殊相是存在的,而且是主体可以亲知的简单的东西,因此殊相就成为罗素逻辑原子主义哲学中经过逻辑分析所剩余的逻辑原子。

三、关于性质束——最终的逻辑原子

虽然罗素在分析到殊相这一阶段时把殊相看作是逻辑原子,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又对殊相进行了逻辑分析,以寻求最简单、最终的逻辑原子。

在对殊相的论证中,罗素暗含了一个假设,“这个假设是说,用不着特殊来做属性所依附的主位。按这一个假设来说,一团一团的属性能够代替了特殊。”[8]146也就是说,殊相具有很多的性质,而这些性质是可以代替殊相的。在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方面,两块白片在不同的位置上,而位置本身没有性质上的差别,两块白片之所以是特殊的和位置的相对性有关,位置的不同使这两块白片成为不同的殊相。在两个人之间的差异性方面,如果A和B两个人都相信2加2等于4,那他们所相信的对象是没有差异的,存在差异的是A和B这两个人。罗素提出:“似乎很明显,存在两个实体,一个是一个人的信念,而另一个是另一个人的信念。” “正是由于主词的差异才产生信念的差异。”[5]145如果A具有性质仁慈、愚蠢和喜爱双关语,那A相信2加2等于4就等价于“仁慈、愚蠢和喜爱双关语相信2加2等于4”,不论我们添加多少相关A的性质进去,这个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因为B也可能具有这些性质。罗素指出:“因而,性质不能构成主词的差异性。两个不同的主词必定有区别的唯一有关的方面在于他们对殊相的关系。” “我们必须将主词视作殊相,视作根本不同于那些可述说主词的一般性质的任何集合。”[5]145-146罗素就是在这两个方面否认了性质可以代替殊相的假说,论证了殊相的存在。

但罗素在1955年对“论共相与殊相的关系”一文增补的注释中表明他已经不同意这篇文章中关于殊相的论证,他是这样否认的:“我不再认为存在这样的空间或时间关系,这些关系必然永远蕴含差异性。这并不证明肯定殊相的理论是错误的,只说明这个理论不可能证明是正确的。肯定殊相的理论和否定殊相理论似乎同样靠得住。如果是这样,后者则具有逻辑上经济的优点。”[5]150可以看出,他否认殊相的存在是因为时空关系的逻辑性质,而非相对的差异性。除此之外,他还认为在感觉经验中,我们可以亲知许多性质以及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我们却无法亲知具有这些性质的殊相。由此可以看出,殊相仅仅成为负载性质的东西,它们只是原子命题的主语,而不是罗素所追求的最终的逻辑原子。在否定了殊相的存在之后,他又重新回到了对殊相存在论证的假设之中,并一直坚持这个观点,这一观点在他后期所写的《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在这本书中,罗素认为具有性质的殊相可以被性质的复合体即性质束代替。因此,那两块白片的区分就不再是单纯的位置上的不同了,而是它们所具有的性质有差异。在右方或上方的白片是白和右或上两个性质的复合体,而在左方或下方的白片是白和左或下两个性质的复合体。如罗素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我同时看见两块一种特定的颜色上的浓淡,它们在上下、左右这些性质上有着差别,正是这些性质使得两块颜色获得了特殊性。”[9]360把这些一束一束的性质结合起来的是一种“共现”关系。

“共现”关系指“一个人同时经验到的两种或更多种性质之间——例如,当你听到高音C和看到银朱色时介乎两者之间的关系。”[9]356听到高音C和看到银朱色时一个人同时经验到两种性质,是听觉经验和视觉经验,更多的性质还包括触觉经验、嗅觉经验等等。我们可以把任何一组共同出现的经验列出,并且找出与它们共同出现的任何事物,然后把这些事物加入到这一组当中去,就这么一直做下去,直到再也找不出可以与这组的经验共同出现的事物为止。这样如罗素所说,我们就“可以构成具有下面两种属性的性质集合:(a)集合中的所有分子都同时出现;(b)已知任何一个不是该集合的分子的事物,那么该集合中至少有一个分子与它不同时出现。”[9]356这样的一个性质集合就被称为“完全的共现复合”,它是一个单独的复合体即性质束,而并不是一个类。它的存在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组成部分的存在,也是因为这些组成部分通过共现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单独复合体才存在,也就是说,构成这个“完全的共现复合”的这些性质共同出现的时候它才存在。

罗素一直坚持自己提出的性质束学说,正如他自己所评价的:“这个学说我现在仍然觉得是令人满意的,我之所以比较起来喜欢这个学说,是因为相信这个学说就不必假定一些不能认识的和不可知的实体,而不承认这个学说其结果就势必至于以为特殊就是那些不能认识,不可知的实体。”[8]148

罗素通过“共现”关系的方式用“性质束”代替了“殊相”,由此,性质束就成为构成世界的最后“特体”,也就是罗素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事实分析出的最简单的、确定不移的、可以为人亲知的逻辑原子。罗素的逻辑分析方法贯穿于他分析事实这一过程的始终,并由此分析出了最简单的逻辑原子。正如他所说的,“我称自己的学说为逻辑原子主义的理由是因为我想在分析中取得的作为分析中最终剩余物的原子并非物质原子而是逻辑原子。”[5]215

四、对罗素的关于事实逻辑分析之评价

可以看出,罗素在对最终逻辑原子的寻求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他的逻辑分析方法,这种逻辑分析方法不同于普通的方法,它是一种理解世界的特殊方法。正如艾兰·乌德所评价的那样:“罗素在他的探求中有了一个特殊的哲学方法,这个方法即使不能给人以确定性,却是丰富了知识。他说:‘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是一个分析的问题;在分析问题中,最好的方法是从结果开始,然后及于前提。”[8]246普通的方法把确定不移的知识作为前提,以此来研究更加复杂的事物,而罗素则是把复杂的事物作为自己的出发点,结束于确定不移的知识前提。这也就是他自己所说的“最好的方法”——逻辑原子主义的逻辑分析方法。

罗素对事实逻辑分析的结果是将性质束看作构成世界的最终的逻辑原子,而且他坚持这个观点一直没有发生过转变,但它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艾耶尔指出其问题有两个:“第一,如果它们是用来代替物质的客体,那么它们就不能只限于包含某个整体经验之中的性质。”[10]98性质束是我们可以亲知和经验的东西,如果我们把性质束应用于经验之外,就会产生一些问题,但是如果性质束不能应用于经验之外的话,就意味着它不能代替物质的客体。因此如果罗素对性质束的应用范围不加以扩大的话,那就存在着问题和困难。

艾耶尔指出“罗素说明的第二个缺点是:他归属于完全共存的复合体的性质对他的目的来说并不是有充足理由的。”[10]99只有性质束中的每一个性质共同出现的时候,它们的共现才有充足的理由。但是现在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想把一个性质排除于性质束之外,不认为这个性质是性质束所构成的那个事物的性质,但是这个性质还是与这个性质束中的每一个性质共同存在的,只是不与它们同时间存在。艾耶尔指出“解决这个困难的方法毋宁在于着重说明他的定义中的第二个子句。对这个群以外的性质都不是与它的每一个成员共存这一点,我们需要增加一个附属条件,即这个群以外的性质并不与由这个群的成员的共存所构成的任何复合性质共存。”[10]99加上了这个条件,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了,从一个性质中排除一个性质,就可以完全避免它与性质束中的其它性质共存了。

涂纪亮认为,罗素“把世界的终极成分归结为颜色、声音、气味等等感觉,根本不讨论关于感性地感觉到的‘事实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11]他虽然在不同的阶段坚持有不同的逻辑原子,但是不论这些逻辑原子是事实,还是殊相,他都认为它们的存在是不依赖于其它事實或殊相存在的,即便是性质束,也是独立存在的,性质束在罗素看来实际上就是感觉材料,它不依赖于其它性质束的存在。这样就会产生一些问题,世界被分成了许多互不相关的感觉材料的组合,那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就很难解释了。

在笔者看来,罗素对事实的逻辑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艾耶尔与涂纪亮所说的问题,是与他逻辑原子主义哲学中不可调和的矛盾密不可分的。这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是逻辑和经验之间的矛盾。罗素对事实的逻辑分析是离不开经验主义的,因为在对事实的逻辑分析中,罗素以亲知原则为指导原则,而亲知原则要求我们每理解一个命题,必须直接经验命题中语词所代表的事物。可以看出,亲知就是对事物的感觉经验。罗素以亲知原则为指导,对事实进行逻辑分析,所分析到的最终剩余物——逻辑原子——肯定是感觉经验即感觉材料。那也就是说,罗素似乎把感觉材料等同于逻辑原子,但事实上这二者是无法等同的,逻辑与经验之间的鸿沟不是这样就可以抹平的。因此,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是不纯粹和不彻底的,在强调逻辑分析的同时还掺杂着经验主义的成分,而这也是他出现上述两个问题的根源。

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分析方法虽然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它的思想精髓却影响了许多哲学家,包括维特根斯坦。确切地说,在逻辑原子主义上,他们二人是相互影响的,而且他们二人同时被称为逻辑原子主义的主要代表。与罗素不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主义更为彻底和纯粹,可以看作是对罗素不可调和矛盾的一种解决办法。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由事实构成,而并非事物,这与罗素的观点是一致的。维特根斯坦也对事实进行了逻辑分析,他指出:“事实的结构由诸事态的结构组成。”[12]2·033在他看来,“事实”指的是实际存在的事态,而“事态”则是指事物的状态。也就是說,事实是由事态合乎逻辑的组合而成的,对事实进行逻辑分析的结果是事态,对事态进行逻辑分析的结果则是对象,因为事态是对象之间的各种可能的配置。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对象是固定的、存在的、绝对简单的东西,如他所说:“对象构成世界的实体,因此它们不可能是合成的。”[12] 2·021他之所以强调对象是绝对简单的,是因为他要保证对象在事态中成为终极的、不可再分的要素。而这就与罗素产生了分歧,罗素眼中最终的逻辑原子是不可分割的经验的性质束,而维特根斯坦则认为是固定的、存在的、最简单的对象。罗素强调的是最终的逻辑原子——性质束本身,因为亲知原则重视的是世界是由感觉材料组成的。而维特根斯坦并不强调最终的逻辑原子——对象本身,也并不重视世界是由什么经验材料构成,他所重视的是事实或事态,也就是说,他所重视的是对象之间的关系或对象的状态,即重视的是纯粹的逻辑,而不是纯粹的经验或者逻辑与经验并存。通过这样的方式,维特根斯坦摆脱了罗素不可调和的矛盾,彻底摆脱了经验主义而转向纯逻辑分析。由此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主义思想更为纯粹。

虽然罗素在对事实的逻辑分析中遇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逻辑原子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尽管罗素在不同的时期对构成世界的最终的逻辑原子持有不同的观点,有时甚至出现前后矛盾,但在这一过程中,他始终遵循和坚持着逻辑原子主义的逻辑分析方法,并且以亲知原则为指导,以此来达到知识的确定性。罗素的逻辑分析方法是一种异于传统方法的特殊方法,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分析哲学这个影响深远的哲学派别,也使他成为20世纪分析哲学的杰出代表。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96.

[2]罗 素.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M].陈启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9.

[3]罗 素.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判性解释[M].段德智,张传有,陈家琪,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6.

[4]罗 素.哲学问题[M].何兆武,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罗 素.逻辑与知识[M].苑莉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贾可春.罗素意义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7.

[7]Russell. 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 London: Bradford & Dickens Ltd, 1902:44.

[8]罗 素.我的哲学的发展[M].温锡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罗 素.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M].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0]A.J. 艾耶尔.贝特兰·罗素[M].尹大贻,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11]涂纪亮.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73.

[12]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分析逻辑 篇4

一、同一律

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思想须和自身保持同一。同一律有两个基本要求:第一,在同一思维中须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错误;第二,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也就是说,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同一思考、同一表述、同一交谈、同一论辩)中,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某相概念,就自始至终在这个唯一确定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讨论什么论题,就讨论什么论题,不能偏题、跑题,不能在讨论某个论题的名义下实际讨论别的论题。

二、不矛盾律

不矛盾律是指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同真,必有一假。两个判断互相矛盾,是指它们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两个判断互相反对,是指它们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在对当关系中,同一素材的a 判断和o 判断是矛盾关系,a 判断和e 判断是反对关系。再如“此君是男性”和“此君是女性”这两个断定互相矛盾,因为二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此君姓张”和“此君姓李”互相反对,因为二者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不矛盾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都肯定,必须否定其中的一个。否则,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三、排中律

排中律是指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排中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都否定,必须肯定其中的一个。否则,就会犯“两不可”的错误。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肯定,也不能同时都否定。同时都肯定,要犯“自相矛盾”的错误;同时都否定,要犯“两不可”的错误。对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时都肯定,可以同时都否定。同时都肯定则违反不矛盾律,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同时都否定则不违反排中律。

四、逻辑基本规律知识在mba 联考逻辑应试中的应用

例(1)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罪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e.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甲

答案是b。乙和丁的口供相互矛盾,根据不矛盾律,必有一假。又由条件,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所以甲和丙说的是真话。由“丙作案”(甲说的真话)和“如果丙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丙说的真话)可推出“丁是主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因此,丁说的是假话,作案的是丙和丁。

例(2)张先生买了块新手表。他把新手表和家中的挂钟对照,发现手表比挂钟一天慢了三分钟;后他又把家中的挂钟和电台的标准时对照,发现家中的挂钟比电台标准快了三分钟。张先生因此推断:他的表

是准确的。以下哪项是对张先生推断的正确评价?

a.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这说明手表准时。b.张先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因为他的手表是新的。

c.张先生的推 错误的,因为他不应该把手表和挂钟比,应该直接和标准时比。

d.张先生的推断是错误的,因为挂钟比标准时快三分钟,是标准的三分钟;手表比挂钟慢三分钟,是不标准的三分钟。

e.张先生的推断既无法断定为正确,也无法断定为错误。

分析逻辑 篇5

一、二者之间的概念界定

(一) 公共经济

公共经济是我国社会公共部门在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下, 为了增加公共福利而进行的一种公共物品的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的经济活动总称。其本质特征是公益性, 也就是说它是为了公共的福利而进行的一种经济活动, 这样就决定了其主体一定是公共部门, 其中主要包括公用的企事业单位、国家政府机关、一些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其他相关的公共组织形式, 个人只能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成为公共经济的主体。其公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公共福利的增长上, 公共福利的形式主要包括秩序、安全、公平、保障、效率和其他的福利形式, 这些福利的实现的途径是通过公共经济活动来完成的。公共经济的公益性需要国家政府机关来宏观协调, 不能依赖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

(二) 民间经济

民间经济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在市场机制的有效调节下进行的一种私人物品的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的经济活动。其本质特征是私利性质,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 民间经济生产出的产品属于私人物品, 其主要用于满足个人的需求; (2) 民间经济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主体而进行的一种自发性经济活动。其私利性质是我们个人和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驱动力, 与市场经济的功能相互吻合。

二、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逻辑关系分析

(一) 二者在经济实践中相互统一

二者互相依赖, 不可分割。 (1) 二者同时产生。我们的个人需求与公共需求都是同时存在, 二者也是同时产生的, 都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以及劳动过程中萌芽并发展的。 (2) 个人和公共需要二者的不可分割的性质是民间与公共经济不可分割的根本依据。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不但需要秩序、安全、公平、效率等公共需要, 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的个人需要。公共需要在根本上是由于我们个人需要加总所产生的, 是个人需要的集合。因此, 如果没有民间经济, 那么公共经济也就不会存在了。另外, 二者是互相促进, 相辅相成的。公共经济可以为民间经济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服务, 而民间经济是公共经济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 两者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

(1) 二者之间的区别。二者在目的、主体、满足需求的性质以及运行的机制、客体和功能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二者的概念分析中就可以清楚的看出。 (2) 二者相互排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二者对资源的占有量此消彼长。通常社会经济资源在一定时间内是十分有限的, 而要进行二者的经济活动都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经济资源, 这样在有限的社会经济资源基础上二者的占有量就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下, 是否可以有效地配置二者的资源占有量对而这个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在社会经济系统中二者的比重也是此消彼长, 由二者共同构成的社会经济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也是一个定量。这样如果二者其中的一个比重增加, 那么另一个就会相应地减轻。这样也就产生了合理和科学规划二者之间范围和比重的问题。

(三) 二者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1) 二者共同构成了社会经济整体, 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以及相互依存是社会经济整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2) 二者互相为对方提供支持, 相互之间吸收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经济是公共经济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后者又为前者提供服务和保障, 二者在不同的领域和环节起着不同的作用, 共同优化资源配置, 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政治、环境、社会、人口等因素的不断变化, 二者之间的范围、质量、规模以及比例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种变化也会促进社会经济的更新和发展。

三、优化二者关系的对策

(一) 要使二者的关系得以优化, 就要让二者互相补充

如果政府控制在某一特殊条件下失灵, 引进激励的市场化机制对克服政府失灵有一定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失灵的情况下, 这时候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控管理和服务。

(二) 二者之间相互补充和促进

要使其内部要素处在一个均衡状态, 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就会处于一个良性的优化状态, 这也是二者关系优化的一个理想目标。让二者关系处在最优状态就要合理运用市场以及政府的各种控制手断, 对各种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使之处在最优状态。

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二者既对立又相互统一, 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促进。因此要合理地优化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之达到最优的状态, 这样才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摘要:公共经济和民间经济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二者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公共经济以及民间经济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只有将两者的关系不断优化, 让其互相补充和促进以达到最优的组合状态, 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文章对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逻辑关系进行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公共经济,民间经济,逻辑关系

参考文献

[1]薛维君.公共经济学的非公共理解──读齐守印《中国公共经济体制改革与公共经济学论纲》有感[J].社会科学论坛, 2003, (12) .

分析逻辑 篇6

关键词:相关性,边际分析,增量分析,差量分

一个“比”字,道尽了管理会计方法运用之魂。但是,怎么比,大有讲究。在管理会计里,如何做到“善于比较”,必须用到相关性分析的逻辑。

一、相关性是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特征

会计工作的价值体现在会计信息的质量上。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是通过多个质量特征的组合来衡量的。在质量特征的组合中,有一个特征代表了整个组合的共性,即总体特征。现代企业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 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组合与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组合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由于各自的会计目标不同而导致的。财务会计旨在向投资人或潜在的投资人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以证明企业的经营绩效和财务成果;管理会计旨在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其经营决策和经营控制的依据。 财务会计主要是面向过去,它要以事实为依据,强调的是信息的真实可靠与可追溯,以受托责任论为理论基础;管理会计主要是面向未来,它要以事态发展趋势为依据来决定企业未来的行为,强调的是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以决策有用论为理论基础。

对于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我国《会计法》和 《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有明确规定,即“真实完整”(含真实性、可靠性、全面性)。不仅如此,还有合规性、公平性、及时性、可验证性、可追溯性、可比性、可理解性等其他若干质量特征,共同组合形成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其中“真实性” 特征最重要,是特征组合中的首要特征,是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总体质量特征。

“真实性”如此重要,但对于管理会计信息而言,却不能成为其总体质量特征,只能是其质量特征组合中的重要成员。因为对组织的管理当局而言,任何信息的获取都是有代价的。在遇到不同信息质量特征之间出现互斥的情况时,为了保证总体特征的充分显现,会强化与之相近的质量特征,削弱与之相斥的其他质量特征。例如,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会强化可靠性、可验证性和可追溯性(“真实” 总是与“可靠”相伴而行。“可靠”又是“可验证”、“可追溯” 的同义语),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及时性和时效性。

管理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或总体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因为对于身处企业经营管理第一线的管理当局而言,信息的相关性要比真实可靠更重要。注意,并非不要真实可靠,而是仅仅将其作为信息的基础要求(或门槛),相关性则成为具有导向和代表作用的总体质量特征。美国著名企业家艾柯卡曾说过:“错过时机的正确决策也是错误的”。对侧重于为管理当局决策和控制提供服务的管理会计而言,不能像侧重于为股东和社会公众了解经营真相服务的财务会计那样,将信息总体质量特征的位置交给真实性,而是交给相关性。为了保证管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质量,往往强化的是及时性、有效性、重要性等质量特征,被削弱的是全面性、可追溯性、可验证性、可理解性、可靠性, 甚至一定程度的真实性。

反映管理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质量特征并非相关性一个,而是一系列特征的组合。相关性特征只是一个最重要的排在首位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它与其他特征之间有三种关系:第一种是相容型。即互相之间相辅相成。如相关性与专属性、针对性、局部性、及时性、时效性、预测性、反馈性等等。强化相关性往往与强化专属性、针对性等等是同义语。第二种是相斥型。即相互之间相反相成。如相关性与全面性、完整性、历史性、共同性、共享性等等。强化相关性就要放弃完整性、共同性等等。第三种是既相容又相斥型。相关性与真实性、可靠性、可验证性、可追溯性、可理解性、合规性等等,均属于这种类型。相关性与这种类型的特征之间有三种情形:第一,有相关而无其他;第二,有其他而无相关;第三,既相关又有其他。管理会计信息要的是第三种情形———既相关又有其他,并且强调相关引导其他。 例如,相关性与真实性:其一,有相关无真实;其二,有真实而无相关;其三,既相关又真实。管理会计信息要的是第三种情形———既相关又真实,并且强调相关引导真实。

二、相关性是管理会计系列方法的基本前提

由于管理会计信息的总体质量特征是相关性,这就决定和制约了采集并加工管理会计信息的方法。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管理当局对信息的需求之间的关联程度,或会计信息与管理当局正在处理的事项之间具有的关联程度。信息相关性好,意味着管理会计信息符合管理当局需求的程度高;信息相关性弱,则意味着管理会计信息符合管理当局需求的程度低。会计信息的内容改变、 数值大小及其变化,均会影响到信息使用者对客观形势的判断、对行动方案的取舍和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安排。

管理会计的目标是帮助管理当局做出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或工作效率的决策,在信息的采集加工过程中,管理会计应“以身作则”,率先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判断会计信息对于管理当局需求的相关性,可以借助于管理会计的专业名词来进行。它们是:相关收入、相关成本、相关收益、专属收入。通常,相关收入是指边际收入、增量收入和差量收入;相关成本是指边际成本、增量成本、差量成本、专属成本、付现成本;相关收益则是上述收入与成本之差,如边际效益、增量效益、差量效益、专属效益。与相关收入对应的是无关收入,如:过去收入、现有收入、共同收入等。与相关成本对应的是无关成本,如:历史成本或过去成本、沉没成本、共同成本等。在决策分析中,凡是属于无关类的收入或成本,不予考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只对相关类的收入或成本进行。如此进行有两大好处:第一,减少信息加工的工作量;第二,减少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出错机会。

三、基于相关性的决策分析方法

(一)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方法是判断、预测以及评价经济活动效率、实现资源最佳利用,优化配置资源的一种有效的决策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资源利用的现行条件下,如果增加微小的资源使用量(边际成本),必然产生对应的微小收入(边际收入),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时,就有边际效益>0;此时,增加资源使用是有利的,可以继续增加。当资源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时, 就有边际效益<0;此时,增减资源使用是不利的,应当停止甚至减少。当资源的使用达到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时,即边际效益=0,此时对资源的利用达到了顶点,是为最佳。例如,农民到一个池塘里撒网捕鱼,开始的时候,捕鱼的成本(工时费与工具消耗费用) 低于捕鱼的收入,可以继续撒网;到后来,池中之鱼越来越少,捕鱼的成本开始高于捕鱼的收入,此时就没有必要在同一个池塘里继续撒网了。边际分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边际分析,依据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教材中的分类,包括边际贡献分析、增量分析、差量分析。狭义的边际分析则不包括。边际分析可用于资源用途转换决策、产品经营决策、产品定价决策等方面。

(二)增量分析增量分析是边际分析的逻辑延伸。通常用于产量是否增加的决策分析。其决策标准是比较增量收入与增量成本。如果增加产量带来的收入(增量收入)大于增加产量带来的成本(增量成本),则可以增产,否则相反。用途是进行两两比较的方案选择,即现行产量方案和增加产量方案。例如,某厂有6台专用设备生产A产品,单台设备月产量为1000件,设备月租金6000元/台。A产品单价2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10元/件,该厂每月固定成本25000元。 上月产销量5000件。若本月增产至6000件,是否可以?

分析:增量收入=单价×产量=1000×20=20000(元)

增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量+机会成本=1000× 10+6000=16000(元)

结论:由于增量收入>增量成本,可以增产。

(三)差量分析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认为差量分析属于边际分析,该协会的教材将“特别订单及其定价,制造还是购买,销售还是加工,增加还是减少一个分部,将限制性因素的单位贡献最大化”认定为边际分析。我国学界的认识相反,将增量分析和边际分析作为差量分析的变形。余绪缨教授(1985)曾经说过:“现代管理会计所用的分析性方法尽管在不同条件下具有多种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是我们如果对它们进行集中和概括,可以看到,‘差量分析’是作为一种基本的分析方法贯穿始终的。”可见,边际分析、增量分析、差量分析、专属分析、边际贡献分析等几种分析方法都具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只关注项目(方案)的差异。

差量分析的决策标准是:差量收入>差量成本,即差量效益>0,被减方案更佳;否则相反。例如,某生产设备既原生产甲产品,现在打算转产乙产品,预计销量分别为1000件和500件,预计单价分别为10元/件和25元/件,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8元/件和20元/件。问:是否应转产乙产品?

分析:差量收入=乙产品的收入—甲产品的收入= 500×25-1000×10=2500(元)

差量成本=乙产品的成本—甲产品的成本=500× 20-1000×8=2000(元)

结论:由于差量收入>差量成本,或差量效益=2500— 2000=500,大于0,应生产乙产品。

与增量分析不同的是,差量分析是两个方案的收入之差与成本之差的比较,所以其用途是进行两两比较的方案选择。如果两个方案的收入相同时,收入便成为无关收入, 不需考虑,仅比较成本就可以了,谁低取谁。

(四)专属分析专属分析是将专属于某一个决策项目(方案)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比较,只有收益>成本,项目(方案)才具有可行性。换句话说,就是某决策项目(方案) 的相关收入必须大于相关成本,该项目(方案)才具有可行性。在单一项目(方案)的比较中,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是由于该项目(方案)的实施不可避免地要引起的专属收入和专属成本。在两个及两个以上项目(方案)的比较当中, 如果只选择一个项目(方案),则各项目(方案)所共同拥有的收入或成本都是无关收入或成本,在效益比较时不予考虑。这里也包含着边际或差量的逻辑。专属分析,既可用于单一项目(方案)的决策分析,也可用于多个项目(方案)的比较分析。

分析逻辑 篇7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论的主要倡导者、中国著名职教专家姜大源认为“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课程内容的选择, 一个是课程内容的序化”。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以从业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在内容组织上应突出“认知过程与工作过程行动的融合”。“按照行动体系对知识内容序化, 课程内容的编排则呈现一种串行结构的形式。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 与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工作顺序, 或是对实际的多个职业工作过程经过归纳抽象整合后的职业工作顺序, 即行动顺序, 都是串行的。[]”除了要用工作顺序来序化内容外, 同时要求建立适应这一新的课程体系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方法。

二、课程内容重构的实践依据

1. 证券投资分析推理逻辑的步骤

证券投资分析从内容上看, 主要涉及基本面和技术面的研究。基本分析注重证券价值的发现, 通过对政治、经济、市场和企业的运行情况的分析, 确定证券本身的价值, 把握价格变动的趋势, 具体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等。技术分析着眼于描述证券价格的运动模型, 运用数学、统计学的工具分析研究证券交易的历史数据的运行规律并以此作来研判价格未来的走势, 用以确定买卖证券的时机, 具体内容包括:道氏理论、趋势线、K线及其组合、移动平均线、形态理论、波浪理论、技术分析指标等内容。从上述可以看出, 内容繁多且分析方法差异性大是证券投资分析活动本身具有的特点, 也是证券投资分析的难点。因此, 如何厘清这些研究内容并给出相对正确的研究研判就成为了证券投资分析活动的核心任务。从进行投资分析的推理逻辑来看, 首选要确定市场的整体趋势, 第二要在此基础上再寻找市场投资热点, 紧接着进入到选择具体的投资品种, 最后要确定买卖的时机。由于证券市场行情通常会先行于市场经济运行状况, 并且各行业板块对于经济运行的反映的快慢程度也是不同的, 因此要完成上述四个关键的分析推理和投资决策, 既要从基本面的角度对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又要从技术分析的角度对行情的规律进行研判。因而从教学的角度看, 若要实施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 应在课程内容选择和教学设计上遵循这一基本的逻辑。

2. 高职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定位

根据作者所在单位的多年跟踪调查, 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主要的对口工作岗位为证券公司、投资公司、股份公司证券部等单位从事投资以及客户服务岗位工作, 这些岗位对实战能力要求较强, 需要毕业生具备较强的投资咨询能力和投资决策能力。

因此, 作为高职层次的投资管理类专业, 设置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时应将投资咨询和投资决策能力作为本课程的首要教学目标。具体来说, 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当前主流的证券投资分析方法和投资分析策略, 能够对当期证券市场的总体趋势和市场总体投资估值进行较为准确、合理的判断, 能够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寻找投资热点, 能够为投资者进行产品推荐和提供投资操作建议, 能够在不同的市场行情实施成功率较高的投资操作等。因而, 在对证券投资分析课程进行重构时了必须服务于这一独特的课程目标定位。

三、课程内容重构的实践探索

1. 根据课程目标定位来选取教学内容

当前传统的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内容包括证券基本面分析 (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证券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应用分析、投资操作策略等内容, 根据高职专业的面向证券行业一线岗位就业定位和以培养投资咨询能力和投资决策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定位, 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 高职的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在内容上舍弃了理论性强、难度较大的证券组合管理理论和金融工程应用分析两个模块, 仅保留证券基本面分析 (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和投资操作策略三个模块。

2. 以证券投资分析的推理逻辑为依据重组、序化内容

在传统课程中对于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两大内容模块一般在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 这两部份通常是独立分段进行的。然而在实际的投资分析活动中, 既要对证券的内在价值评估又要对证券的价格趋势进行研究以便确定最佳的投资时机, 因而投资分析通常是将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工具同时运用的。如前所述, 从进行投资分析的推理逻辑来看, 首选要确定市场的整体趋势, 第二要在此基础上再寻找市场投资热点, 紧接着进入到选择具体的投资品种, 最后要确定买卖的时机。根据这一逻辑, 对应设置了“证券市场总体趋势分析、市场热点分析、个股走势分析、操作策略”四个学习情境, 同时为进一步突出实战能力的培养, 还特别设置了“实时解盘”教学情境 (具体内容见表2) 。

表2:课程解构和重构的对比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虽然整体上学习知识点没有改变, 但按投资推理逻辑重新组织排序之后, 学习的内容顺序上发生了根据的变化, 内容逻辑性更强, 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 突出了任务性和应用性, 更有助于投资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学习情境一“证券市场总体趋势分析”为例, 在该情境中将原来属于基本分析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因素分析”和属于于技术分析中的“K线应用、波浪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道氏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趋势线的画法和应用技巧证、移动平均线分析”的内容同归于一个情境之中, 通过这一情境的学习, 学生既掌握和理解了总体经济因素分析及其对整体市场估值的决定性的影响, 又掌握证券市场总体价格变化的技术分析要点, 并且通过两方的印证对比, 更容易理解在经济因互影响下的价格趋势规律, 从而能更好地研研判证券市场的总体趋势。

需要特别补充强调的是, 要按重构后的课程内容来实施教学, 必须做好师资配置并对授课安排进行改革。一是要组建由行业专家和校内专任组成的教学团队, 专任教师重点研究和讲授涉及经济因素分析的内容, 行业一线的分析师重点讲授实战操作部分的内容。二是由教师单独授课改变为团队分模块授课, 根据教师特长来安排教学内容。从2006年尝试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内容重构改革以来, 作者所在学院的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教学取得了显突的成效, 学生的投资分析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获用人单位的好评, 该学院的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先后于2006年和2008年获得了区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荣誉称号, 并于2013年3月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库候选课程。

参考文献

分析逻辑 篇8

关键词:公共物品;私井;行为逻辑

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既是构成中国乡土社会的主力军,也是推动中国乡土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行为逻辑之重要性,在学术界达成高度的共识,一直认为要研究中国的农村,首先就要研究农村的主体——农民,要研究农民就要研究其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逻辑。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界对农民的行为逻辑进行了三类的概括:第一类,是以农民所秉承的“公私”观念及其转变来分析农民行为逻辑的历史变迁和现状。这类观点认为在当前社会的转型中,“私”对“公”的广泛冲击和侵蚀,逐渐影响并主宰了农民的行为逻辑。这种观念的背后其实是“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自我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价值伦理之争。第二类,主要是以农民的“经济理性”为逻辑起点,讲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第三类,则是以“经济理性”为主“社会理性”为辅为行为逻辑的起点。而学术界大多从社会理性中的单个变量进行分析,只重视对宗族伦理这样一种特殊社会变量进行分析,长期忽视了文化、习俗等其它变量对农民实践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江西B村作为调查点。该地区传统风俗浓厚,宗族组织在当地有着重要的影响。B村正处于整体性转型阶段,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有着很大变化。农村公共物品,是指“只局限在农村社区范围内,满足农村社会的公共需要,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或)非竞争性的社会产品[2]”。本村公共物品形式多样,个体选择多元,保留着大量的水井,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村民的吃水问题。本研究采用了个案研究和深度访谈法。

一、“公水”和“私水”之间的矛盾

近二十年来,无论B村的老宅(基于老村)还是新宅(基于新村),都出现了“家家户户一口井”的情况。由于老宅建在白鹭古村上,有一小部分农户脱离了古井①的用水,自己打私井满足用水。在新宅,政府虽然提供了配套的自来水实施,并且按市场化运行的前提下,大多数农民还是选择了自行解决吃水的问题,打私井的用户增多,呈现普遍化的趋势。综述以上的情景,政府大力持续提供“公水”,农户依旧吃“私水”。总之,老宅居民总体偏爱“公水”,而新宅居民总体偏爱“私水”。

二、农民的行为逻辑及其机制

B村民对于用水资源这样的公共物品,呈现出两种“公”到“私”的对立关系,他们在吃水的问题上有着自己的考虑。早期曹锦清对中国农民的“善分不善合”有着高度概括,原子化的农民在生产生活中有着自己的考量,这一切的背后有着农民自己的行为逻辑。

(一)村民的经济理性行为

在对B村村民进行调查时,圩镇和新村有大量从老村迁出的村民,他们所在的居住条件既有政府提供的自来水,又是适合自己打井的。大量弃自来水用私水的农户,他们从“挺划算,一次投入终身受用”等的高频率答复中可以看出,这类用户更多的是对用水的经济计算。农民逻辑中的经济理性决定了主体的行为。打私井对于这些村民来说,就是选择了一项实惠的投资,花出去的钱会有长期的效益。“有限理性”的農民有一种对比的心态和不信任感,不处理好“搭便车”行为,就会导致公平的丧失,很多人也不会选择合作这样的经济行为。

(二)村民的社会理性行为

所谓“社会理性”,就是强调自我满足,寻求一个满意的或足够好的行动程序,而非“经济理性”中的利益最大化。[2]在B村的走访调查中,发现除了人们有“经济理性”考虑外,其实更多的是对外在结构安排下的考量,是出于关联个人之外习俗或制度的选择。

1、宗族的因素。宗族在村民对公共物品的选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定限度上影响着村民的行为逻辑。华南地区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完整的宗族系谱,钟氏家族在此地有着紧密的血缘联系。第一,村民行为逻辑中会有宗族情感的考虑。经过物化的“公井”在感情上对村民情感关系有着维系的作用,使人们内心有了一种持久的安全感,这样的安全感能够帮助个体村民克服自然和社会灾害,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第二,村民行为逻辑中会有宗族规范的考虑。作为家庭中的长辈,往往在宗族中的辈分较大,他们经历丰富,受着“族丁兴旺家族盛”的传统观念影响,不愿意子孙们分家而导致宗族的衰败,对外集体失去话语权,所以他们尽力维护宗族的统一,在打私井这事上,名义上是“长辈”对子孙的建议,其实背后还是渗透着早期宗族维护族群统一的意志。经过长期的演化,宗族下“合则昌,分则衰”的族规通过家庭中的“长辈”时代传了下来。一定意义上,父权制和族规共同约束了传统家庭中的行为。

2、传统习俗的因素。在B村的调查过程中,当地传统的习俗中有很多都与“拜龙王”有关的民俗活动,人们更多坚守着一种民俗信仰,这样的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传统的信仰对于村民打私井有着重要的影响

(1)神祗和风水信仰。在B村我们很容易发现土地庙,观音庙,和一些其他叫不上名的神仙庙宇,这些庙宇的背后折射出村民的一种“祈福避灾”的心态,在人类因生产力低下,而无法避免自然的灾害时,长期以往也就形成了村民的一种拜神的信仰。在对神祗的崇拜下,当地村民更愿意以一种“复古”的心态,接纳以前老辈留下的东西,包括古井,认为是这些水井在修建在风水宝地,是经过神祗保佑过的,是开过光的,大家用这个古井的水是会沾上福气,会荫庇后代;在生活中,尤其是用其泡茶,听说能去晦气、延寿命。在这样一种逻辑下,人们也就放弃了自来水,甚至是“私井”的水,只使用那全村13口古井的水。出于村民对神祗的信仰,人们感觉到用古井水很神圣,大家不愿意刻意破坏这样一种格局,从而在行为逻辑上更加注重神祗的因素。

3、传统文化的因素

文化的解释,注重的是整个农村外在结构的所内化为个人的价值伦理观念。传统的村落文化,既有地域性的文化特色,也有封建伦理的特色,文化权力象征是很多村民倾向于自己打井吃水的重要因素。撇开经济利益的考虑,“文化权力”似乎成为了一部分当地人所追求私井的原因。在布迪厄的场域论中,这样的一种水井似乎更多归于“具体文化资本”,拥有了一口自家的水井,不仅显示出此家资金雄厚,更是一种文化地位的象征。在B村客家人把“崇文尚教”的传统文化保留了下来,在古宅不仅有传统的私塾,还有一些学堂的遗址,可以看出村民对文化人是非常尊重的。村民通过自家打井,来向他人说明其家的生活追求是儒雅的,也是含蓄的,唐朝杜甫有诗词“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宜井依然。”中“长怀井”的典故可以从侧面展现出水井的文化意义。所以这样一种具有文化权力象征符号的东西通过自家的水井展现了出来,简单说:拥有了水井就拥有了文化的权力符号,也就能够获得村民认可的精英地位。(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石洪斌.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文军. 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J]. 社会学研究, 2001(6):25

注解:

也字句歧义的逻辑分析 篇9

也字句歧义的逻辑分析

“也”是个特殊的.副词,在现代汉语里有不同的用法,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归纳言之主要有3种格式,除了语言学的研究外亦可以从逻辑学角度来分析“也”字句歧义,主要包括隐涵和预设两个方面,“也”字句中隐涵了同样性、并存性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多重隐涵义的取舍是有规律可循的.从隐涵和预设角度都可消除“也”字句歧义.

作 者:郑旭 ZHENG Xu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93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年,卷(期):21(12)分类号:B81 H136关键词:“也”字句 歧义 隐涵 预设

分析逻辑 篇10

1、基于服务运营管理理论的政府购买体育服务

从社会关系入手,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体现了更加理性的社会分工, 将公共体育服务的生产与提供职能分离。在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整个运作过程中: (1) 政府仍然承担着服务供给的职能, 但不再是“产品的直接提供者”, 而是向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购买, 也不是简单的“服务购买者”, 而是“服务的运营管理者”, 政府工作职能的重心是规划、决策、监管、评估等方面; (2) 社会需求作为“客户”具有很大的顾客导向作用, 而具有专业性和市场化运作的社会体育组织则更能满足公众多样化、层次化的需求, 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对于政府的购买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参考作用; (3) 体育社会组织则是服务业具体的生产运作环节, 为了更好地承担与完成政府购买的公共体育服务项目, 必定会注重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运营管理作为服务运营管理理论最主要的研究内容, 我们以对服务特征和服务管理的认识从服务接触、服务供给和服务质量三个方面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如何提高运营管理能力进行分析。

1.1、服务接触

公共体育服务具有服务独有的特征———客户主动参与服务生产过程。政府并不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管理者, 他的目标是提高服务质量、效率和保证特定公共体育服务内容, 使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在保证目标达成的前提下, 政府不会规定或限制社会体育组织的自主权和判断, 在与社会公众共同完成服务生产的过程中, 社会体育组织能够应需求而丰富自身的服务方式, 这增加了社会体育组织提供服务的价值。并且, 社会体育组织为维持利润和保持竞争力, 就必须获得政府信任, 从而创造更大利益。所以在与客户直接接触过程中, 社会体育组织能够根据需求适宜的改变自己的行为, 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 而客户的服务感知和预期差异将会直接体现在政府的评估反馈机制中, 这也是政府决定是否再次购买其服务的标准之一。

1.2、服务供给

非营利性的社会体育组织由于挂靠单位的限制, 独立性不强, 这严重影响了其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 而市场性的社会体育组织对于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则高很多, 但也会相应的增加政府的购买成本。解决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问题不是单一模式可以完成的, 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多管齐下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政府除了提供廉价的公共体育设施 (如社区集中健身区) , 还可以通过减少同类措施中其他方面的支出 (如精减部门, 减少行政成本) , 以及提高社会体育组织专业性 (如专业培训) 让其可以承担更高标准的服务。因此,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虽然是一种很有效率的方案, 但仍需要灵活的购买方式才能确保服务供给的充足。

1.3、服务质量

政府在购买公共体育过程中, 注重的是对公共体育服务的监管, 因此建立了相应的评估反馈机制, 监督服务质量、评估服务效果。服务质量评估是在服务传递过程中进行的, 当服务人员 (社会体育组织) 与客户 (社会公众) 发生接触, 客户会通过比较享受到的服务感知和自身的前期期望来评价服务的优劣, 经过这样的筛选之后, 政府就可以保证购买到高质量的公共体育服务。

2、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经济学逻辑内涵

在我国经济刚刚开始经济结构调整、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能够起到“专业人才做专业事”的效果, 既能有效满足为人们对健康锻炼、体育文化等的需求, 又能正确梳理解决社会问题及政府之间的关系。所以, 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入手, 明晰政府购公共体育服务背后的经济逻辑关系, 将会有助于全面理清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本质内涵, 现以如下几个命题理解其经济学逻辑:

2.1、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资产拥有

公共体育服务背后就是对社会体育资产的再分配, 简而言之, 就是通过公共体育服务构建和完善,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基层社会体育组织、市民、农民等利益相关者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中拥有哪些资产 (例如: (1) 政府的特殊资产:政商网络、领导与管理方式等; (2) 社会体育组织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 并能够将其转变为资本且获得相应的收益。从产权制度来讲, 就是分析政府与社会体育团体、组织;社会体育组织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该产权制度下生产与再生产资料是如何分配的, 通过所拥有的资产, 分析每个对象在实现生产力生产与再生产所符合的要求, 来确定具体的分工格局。例如, 纯公共性质的公共体育服务应由政府和相关部门直接提供, 如体育设施服务、体育技能培训等半公共性的公共体育服务则是向社会体育组织进行购买。

2.2、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赋予资产正规的产权表达体系

作为一种经济权力, 产权能够规范经济行为, 降低交易成本。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促使了对体育经济潜能的充分提取, 并实现资产可交换的合法性, 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体系的公共体育服务购买内容体系。主要有以下五个类别: (1) 以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器材为主的基本公共类服务; (2) 以体育项目的策划与组织为主的社会事务类服务; (3) 以体育产业政策宣传为主的行业管理与协调事项类服务; (4) 以体育经营场所安全检测为主的技术类服务; (5) 以体育产业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主的政府所需辅助性和技术性类服务。

2.3、资产在政府购买中可以转变为资本

对于政府和社会体育组织来讲,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都会将其所拥有的自展转化为资本。政府自身节省了人力、物力, 简化了行政流程, 最直接的体现是成本的降低;而社会体育组织作为理性的经济对象, 会对政府购买前和购买后的两种状态进行权衡, 就是归结在资产拥有、资产收益以及资产转变为资本能力的根本层面。在政府管理的分工前提下, 社会组织凭借其拥有的资产, 能够分配到与之相匹配的收益, 实现可持续性的收入或者生产运作的低成本。

2.4、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促进资产的再增值

无论对于政府还是社会体育组织而言, 参与其中都是提供服务的生产方式的改变, 政府面对多样的需求, 不再是直接提供服务的兼顾不暇状态, 从具体的“生产者”身份转变为“管理者”;社会体育组织首先通过整合升级符合政府要求, 在得到客观的收益后, 为承担更高标准、收益更大的项目, 必会对自身生产力的进行消费、再生产和积累的结构性安排, 并在这种结构性安排中实现资产的再增值。

如上所分析的四个命题, 就是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经济学逻辑所涉及到的四个关键问题, 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一个经济生态循环图, 如上图。

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初步阶段, 通过政府购买能够促进其发展的积极性, 在整体进程上提高速度, 为以后从事体育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 作为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角色, 政府需要清醒地认识到, 对处在社会发展转型期的我国而言, 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内在的经济逻辑是否存在漏洞和不足之处, 仍然需要广大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思考和现实经验的总结, 这样才能共同推动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健康发展。

摘要:在新公共管理等理论的支撑下,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得到快速发展, 政府通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引入竞争机制, 充分释放体育社会组织对扩大内需的潜力, 既能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 又能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效率和效益, 政府还可以在加强公共体育服务监管评估过程中进而理顺与体育社会组织的关系。

关键词:公共体育服务,服务运营理论,经济学逻辑

参考文献

[1]王浦劬, [美]萨拉蒙.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评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运用新理念构建新课堂下一篇:小儿静脉采血的技巧